抽吸硬化治疗

2024-06-11

抽吸硬化治疗(精选十篇)

抽吸硬化治疗 篇1

关键词:甲状腺、肾囊肿,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介入治疗

甲状腺、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变, 可单发或多发;B超、CT、MRI容易诊断。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部分较大的甲状腺囊肿患者颈部可发现肿块, 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肾囊肿有腰部胀痛、血压升高及肾功能损害等, 目前治疗甲状腺、肾囊肿的主要方法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及近年来新拓的介入治疗 (包括B超和CT介入治疗) , CT导引下经皮穿刺介入治疗方法的优势已得到了临床的肯定和推广。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3年5月至2008年6月开展了甲状腺、肾囊肿CT导引下经皮穿刺抽吸及无水乙醇硬化治疗43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2003年5月至2008年6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了甲状腺、肾囊肿43例, 均经B超和CT检查诊断, 肾囊肿32例、甲状腺囊肿11例。男性25例, 女性18例年龄32~66岁, 平均49岁, 病灶大小3~9cm。治疗技术:术前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出疑血时间, T3、T4及肾功能检查, 甲状腺囊肿和肾囊肿靠近集合系统者做CT增强, 以进一步了解甲状腺囊肿囊肿的内部结构和周边情况及囊肿是否与集合系统相通。手术包一个;使用ELSCINT-2000和SPIRIT双排螺旋CT导向, 用日本产21G无水酒精针, 长15~20cm。在CT扫描定位后, 确定最佳穿刺点, 穿刺路径、以及穿刺角度和深度, 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后, 用穿刺针按设定的方案行经皮穿刺进入囊腔内, CT扫描确定针尖抵达预定的位置后将针固定用注射器外接连接管抽吸囊液[1], 同时计算累计抽出的囊液量, 以便掌握囊内残存囊液量的情况, 抽吸中若遇抽吸困难时应适当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角度, 切忌性急抽吸, 以免针尖刺穿囊壁, 此时可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使囊液得到稀释, 又能更有效的抽出囊液;疑肾囊肿与集合系统有相通者可向囊腔内注入适量的泛影葡胺便可确诊。在确诊无外漏后再注入无水乙醇, 用量为不超过囊腔体积的25%, 患者变换体位, 保留10~20min, 抽出混合液, 经反复多次冲洗、抽吸直至混合液变为澄清为止。

2 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 术后部分患者有轻微的局部疼痛, 随访1~26个月, 31例患者囊肿消失, 12列囊肿明显缩小, 该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比较, 手术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 更重要的是明显减轻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人为创伤和伤痛, 费用低, 疗效肯定。

3 讨论

1893年, Sugiura等首次报道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 (PEI) 治疗原发性肝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1983年日本的直树将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灭活技术应用于肝、肾囊肿的硬化治疗[3], 并取得了新的突破。随着影像介入这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CT作为引导工具优势更显突出, 不但可清楚显示穿刺针与囊肿的关系, 还能观察到囊肿治疗过程中的动态的变化情况, 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介入治疗领域。

无水乙醇对甲状腺、肾囊肿的治疗机理:无水乙醇作用于囊壁, 使囊壁固定, 沉淀、脱水、破坏, 1~3min后上皮组织细胞死亡并穿透囊壁使细胞收敛, 缩小、消失, 使其原有囊壁的分泌功能得到根除, 从而达到囊肿的有效消融。

该介入治疗术中应注意掌握的技术要点: (1) 适应证:囊肿>3.0cm, 肾囊肿须做CT增强, 注意囊肿有否与集合系统相通; (2)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极为重要; (3) 穿刺针:尽量用微创针21G; (4) 穿刺尽量通过一段甲状腺、肾实质, 否则容易发生乙醇外漏导致并发症; (5) 囊液要尽量抽干净, 否则会稀释乙醇而影响治疗效果; (6) 穿刺时尽量一针进入囊腔; (7) 注入乙醇速度要缓慢, 用量为抽出液的1/5或1/4, 保留20min。 (8) 巨大囊肿一次量不超过200mL; (9) 囊内注入无水乙醇后, 让患者多方转动体位, 使无水乙醇在囊壁周围充分弥散,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恩惠, 刘玉清, 贺能树, 等.介入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43-345.

[2]明建中, 周义成.经皮穿刺化学灭活术及其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9) :720-722.

肝硬化最佳治疗方法 篇2

一针对肝硬化的治疗

1.支持治疗

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2.肝炎活动期

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肝泰乐、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制剂等。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

1心得安 应从小量开始,递增给药。

2硝酸酯类 如消心痛。

3钙通道阻滞剂 如心痛定,急症给药可舌下含服。

4补充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 如维康福、达吉等。

5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可服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

6腹腔积液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②利尿剂治疗 如双氢克尿噻,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饭后服用。主要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如利尿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加量。利尿治疗以每天减轻体重不超过0.5公斤为宜,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渐消退者,可将利尿剂逐渐减量。③反复大量放腹腔积液加静脉输注白蛋白 用于治疗难治性腹腔积液。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腔积液,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④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⑤腹腔积液浓缩回输 用于治疗难治性腹腔积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状态、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病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积液急需缓解症状病人。⑥腹腔-颈静脉引流术 即PVS术,是有效的处理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方法。但由于其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发热、细菌感染、肺水肿等,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⑦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腔积液,但易诱发肝性脑病。

7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适应证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巨脾伴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门-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8肝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包括难以逆转的腹腔积液;门脉高压症,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Child分级C级;出现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

二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1.一般适应证

包括:①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相当于0IU/ml;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相当于2000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疗,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③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性坏死≥G2,或纤维化≥S2。

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①对ALT大于 ULN且年龄﹥40岁者,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Ⅲ;②对ALT持续正常但年龄较大者﹥40岁,应密切随访,最好进行肝组织活检;如果肝组织学显示 KnodellHAI≥4,或炎性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Ⅱ;③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者,建议行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Ⅲ。

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等。

三其他治疗

1.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肽和α胸腺素在急慢性乙肝中常用,可调节机体免疫。

2.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抽吸硬化治疗 篇3

冠脉无复流是指冠状动脉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置入支架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脉急性闭塞、血栓形成、严重夹层、血管痉挛等血管机械性阻塞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剧减少,冠脉循环所支配的区域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Kloner等。最早于1974年在动物实验中描述无复流现象。有研究表明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率,根据评估无复流的方法和研究人群的不同,从5%~50%不等。与心肌充分复流的患者相比,心肌梗死后出现无复流的患者更多的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一系列的研究数据。表明无复流对预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抵消了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esentation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PPCI)所带来的益处。endprint

冠脉无复流是指冠状动脉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置入支架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脉急性闭塞、血栓形成、严重夹层、血管痉挛等血管机械性阻塞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剧减少,冠脉循环所支配的区域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Kloner等。最早于1974年在动物实验中描述无复流现象。有研究表明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率,根据评估无复流的方法和研究人群的不同,从5%~50%不等。与心肌充分复流的患者相比,心肌梗死后出现无复流的患者更多的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一系列的研究数据。表明无复流对预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抵消了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esentation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PPCI)所带来的益处。endprint

冠脉无复流是指冠状动脉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置入支架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脉急性闭塞、血栓形成、严重夹层、血管痉挛等血管机械性阻塞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剧减少,冠脉循环所支配的区域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Kloner等。最早于1974年在动物实验中描述无复流现象。有研究表明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率,根据评估无复流的方法和研究人群的不同,从5%~50%不等。与心肌充分复流的患者相比,心肌梗死后出现无复流的患者更多的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一系列的研究数据。表明无复流对预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抵消了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esentation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PPCI)所带来的益处。endprint

抽吸硬化治疗 篇4

关键词:腋臭,微创抽吸术,护理

腋臭是腋下发出难闻的怪味, 大都发生于青春期;遗传是形成腋臭的主要原因, 双亲皆有腋臭的人80%会遗传到下一代, 若父母只有一方有腋臭, 那么遗传的几率则为50%。尤其是女性病人, 其发病率为6.41%, 在精神上形成压力、不安及挫折感, 进而形成社交上的障碍, 影响人们的生活[1]。2005年4月以来, 我科采用负压下经小切口肿胀抽吸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式治疗213例腋臭病人,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腋臭病人213例, 男46例, 女167例;年龄19岁~43岁, 平均31岁;60%有家族遗传史;26例曾外用药物治疗, 效果不理想;病人自述腋部异味较重, 夏季及运动后尤为明显, 术者在1 m外能闻及异味。

1.2 手术方法

采用负压下经小切口肿胀抽吸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式。麻醉成功后, 用3号手术尖刀片在腋窝后缘臂端作长0.3 cm~0.5 cm的小切口, 切口达浅筋膜层。肿胀麻醉生效后, 用抽吸针连接负压吸引器在标志范围内进行皮下往返锯拉式抽吸皮下大汗腺。抽吸时抽吸针应尽量保持与皮肤平行, 以免损伤皮肤, 主要在真皮下层与皮下组织浅层之间抽吸, 直至腋毛区皮肤均匀变薄, 在皮肤表面能显示抽吸针侧孔形状为止, 尽可能抽吸大汗腺, 确保疗效。手术时间为35 min~40 min。尽量挤出多余肿胀液, 用1号丝线缝合切口1针, 加压固定, 外用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3 d。

1.3 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 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皮肤坏死, 对上肢活动无影响, 切口外观不明显;1例病人术后当日感头晕、出冷汗, 经补液后消失;术后当天均感术区轻度疼痛, 未做特殊处理, 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1 m处他人不能闻及异味, 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掌握沟通技巧, 与病人或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进行交流, 多数病人对所患疾病知识缺乏, 导致心理压力较大, 多有焦虑、恐惧感。因此, 护士应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 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需要配合的内容、方法, 使病人能够树立信心, 解除恐惧感, 积极配合治疗。

2.1.2 健康教育

①注意皮肤清洁, 经常沐浴, 勤换衣服;②保持皮肤干燥, 保持腋窝、乳房等部位的清洁;③每天用肥皂水清洗, 甚至将腋毛剔除, 破坏细菌生长环境;④在治疗中, 要保持心情开朗, 且不宜做剧烈运动;⑤戒烟酒, 少吃刺激的食物。

2.1.3 积极采集病人资料,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①全身无外科手术禁忌证;②腋臭病人未经治疗;③经治复发或不彻底病人;④腋区无瘢痕增生、溃疡、炎症等;⑤非过敏体质;⑥女性病人应避开月经期手术。

2.1.4 术前准备

术前1 d洗澡, 手术当天查血常规、心电图、血压, 剃除腋毛, 病人取仰卧位, 两臂上举外展, 屈肘掌心向上置于头上, 用甲紫溶液沿腋毛外缘0.5 cm~1.0 cm做椭圆形标志, 为抽吸范围。

2.2 手术配合

协助病人正确摆好体位, 调好灯光, 备好吸引器至合适位置, 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准备一次性孔巾、注射器、生理盐水;备好麻醉药物, 如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切口局部麻醉, 200 mL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溶液20 mL~30 mL+肾上腺素0.2 mg进行局部肿胀麻醉[2], 注意局部麻醉药应尽量注射在皮肤真皮层与浅筋膜层之间, 使其分离。手术开始后, 护士注意力应高度集中, 根据手术情况调整负压吸引参数,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观察抽吸物的颜色、性状、量等;注意观察术中出血情况, 注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此外, 由于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方式, 病人处于清醒状态, 护士可与病人进行适当的交流和安抚, 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常规护理

外用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3 d, 或穿戴医用弹力腋套, 以预防局部血肿的发生, 注意绷带应松紧适宜;观察病人局部出血情况及抽吸范围处皮肤的色泽;观察伤口周围有无渗血, 如有出血征象或血肿,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术后常规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3 d, 预防感染。隔日换药, 第3天可拆除绷带, 术后7 d~10 d拆线[3]。

2.3.2 术后指导

嘱病人避免剧烈活动, 减少出汗, 不要擅自处理伤口, 保持局部干燥, 预防感染。上肢适当制动, 上肢上抬不能超过90°, 防止血肿发生, 1个月内避免过度牵拉及用力。术后病人会感觉伤口部位轻度肿胀痛, 可适当给予口服止痛药。

2.3.3 其他

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青紫、感觉麻木、硬结。①肿胀、青紫是小血管损伤造成的, 一般7 d~15 d后消失。②感觉麻木是神经末梢损伤造成, 20 d~30 d消失。③硬结是损伤组织愈合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愈合后即会消失;位于皮下, 外观不能察觉, 触之可连成硬块, 60 d~160 d消散。

3 讨论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 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4]。①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抑制大汗腺的分泌, 并中和有机物质。药物治疗多采用局部外涂, 此方法只能控制一时, 无法起到根治的作用, 需长期用药, 易导致皮肤产生变态反应。②激光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光热反应破坏大汗腺。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或电离子治疗仪, 在局部麻醉下, 对准腋窝部的毛孔逐一破坏, 使大汗腺导管开口阻塞。此方法手术操作简单, 不过常因破坏毛囊的深度不够及少数毛孔遗漏, 往往不能根治, 需反复多次治疗, 尤其是腋毛浓密臭味较重的病人, 疗效更是不能满意。③手术治疗是切除大汗腺。沿着腋毛生长区作梭形切口, 切口要深达真皮, 并用刀分离皮肤, 以到达腋毛边缘为止, 将长有腋毛的皮肤全部切除, 最后缝合切口。此方法治疗彻底, 但切除范围有一定限制, 且切口处有一定张力, 影响愈合, 或愈合瘢痕挛缩, 产生牵拉感, 影响上肢运动, 影响美观[5]。我科结合肿胀麻醉和负压吸引方式下, 经小切口抽吸皮下大汗腺, 避免了损伤深部较大血管、神经的可能性, 从而减少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通过采用负压吸引, 使大汗腺更易被抽吸、破坏, 清除更彻底, 保证了手术效果。由于手术切口小, 术后不会留下明显瘢痕, 不会影响上肢活动, 病人痛苦小, 术后愈合快, 减少了手术切除等方式引起的不良并发症, 是目前最安全、美观的治疗方法。腋臭微创抽吸术的配合及护理与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术前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 熟悉手术步骤及配合, 术后加强手术切口的观察, 预防血肿和感染, 做好术后指导, 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马立骥, 杜少陵.腋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0, 21 (3) :186.

[2]张晨, 王志军.脂肪抽吸术的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 15 (5) :315-317.

[3]唐建兵, 陈飚, 杨光武, 等.规范操作减少小切口法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J].中国美容医学, 2006, 15 (7) :660-661.

[4]魏奉才, 公茂来.美容整形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

脑动脉硬化治疗方法 篇5

1.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脑复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德镇)、维生素E和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钙通道拮抗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桂嗪),血管扩张药如麦全冬定、川芎嗪,以及银杏制剂等对症治疗,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可对症治疗,睡眠障碍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改善脑功能。

2.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可选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盐酸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等,颈动脉腔狭窄>75%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脑血栓形成。

二、预后

抽吸硬化治疗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5-2007年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5例, 其中男3例, 女2例, 年龄37~78岁, 中位年龄58.29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3例, 明确无高血压病史者1例, 糖尿病史者1例, 未行血压监测或血压具体情况不详者1例。活动状态下发病4例, 安静状态下发病1例。5例患者中头痛3例, 头晕、恶心4例, 偏瘫2例, 四肢瘫1例, 意识不清5例, 高热2例, 双侧瞳孔缩小2例, 双侧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2例, 瞳孔不等大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例。双侧Babinski征阳性2例, 单侧阳性1例。中枢性高热2例。经头部CT及MRI检查确诊为脑干出血, 行头部CT检查3例, 行MRI检查2例。其中, 脑出血2例, 桥脑出血2例, 桥脑合并中脑或其他部位出血1例, 破入四脑室1例。

1.2 手术方法

安装支架, CT扫描定位, 用Brainlab系统计算出手术参数, 包括前后、水平、环状角和弓状角数值, 确定进针位置、深度和角度。切开穿刺点部位头皮, 压迫止血。取颅骨钻沿穿刺方向钻透颅骨, 切开硬脑膜, 用头架导入穿刺针, 抽吸血肿, 血肿清除≤70%, 拔出引流针, 缝合头皮包扎。术后将血压控制在稍高于基础血压水平,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2结果

5例患者中3例好转;1例术后1d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7d仍处于深昏迷状态, 家属放弃治疗死亡。

3讨论

脑干出血的发生率占整个颅内血肿的6%~9%, 其中大多数为高血压性桥脑出血。原发性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占90%以上[2,3], 其发病原因为长期高血压伴动脉硬化, 且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 脑干部分动脉垂直从基底动脉发出, 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压的影响易破裂出血, 大多为急性起病, 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出血量>5ml或血肿横径>2cm为重症脑干出血, 其病死率极高, 出血量大, 短期内即可死亡。

出血量大者意识障碍出现越早、越快, 程度也就越重, 呼吸障碍出现也越早, 病死率也高。年龄、出血量、意识障碍水平及临床特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其中出血量大小或血肿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脑干出血来势凶猛, 很大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有资料显示, 发病到死亡时间最短的是1h, 大多在数小时到10余个小时即死亡, 而死亡的原因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 所以呼吸衰竭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传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手术治疗脑干出血并发症多风险大, 疗效不确切。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具有不需开颅、正常组织损伤小、定位精确、操作简单及耐受性高等优点。原则上, 脑干出血量>5ml或血肿横径>2cm均可手术, 但出血量过大而严重损害脑干生命中枢、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者不宜手术, 同时需征得家属同意。本组5例患者中, 3例好转, 1例术后1d死亡, 1例术后7d仍处于深昏迷状态, 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由于本组样本较少, 相关结果有待进一步大宗样本研究。

虽然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干出血有不需开颅、创伤小、定位精确、操作相对简单的优势, 但该项操作在非直视下进行, 存在损伤脑干表面及内部血管和造成血肿加重或导致新的血肿的可能, 致使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这有待于立体定向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改进, 从而降低这种可能的发生率。有文献报道, 利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明显提高脑干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1], 国内外一些学者也认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4,5], 这给脑干出血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关键词:立体定向,血肿抽吸,脑干出血

参考文献

[1]Raison JS, Bourbotte G, Baum TP, et al.Primary brain stem hemorrhage:retrospective study of25cases[J].Rev Neurol (Paris) , 2008, 164 (3) :225-232.

[2]Kanai H, Yamada K, Yoshida Y, et al.Histological and morphometrical studies on small arteries in normal brainstem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hypertensive brain stem hemorrhage[J].No To Shinkei, 1998, 50 (7) :637-642.

[3]刘宗惠.实用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

[4]宋英伦, 赵奇煌, 顾征, 等.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J].中国医药导刊, 2002, 4 (5) :319-321.

抽吸硬化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3例, 女性患者89例, 年龄范围为54~81岁, 平均年龄为 (62.9±7.0) 岁;患者发病时间为1~47 h, 平均病程为 (11.4±3.9) h。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0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7例, 女性患者44例, 年龄范围54~80岁, 平均年龄 (62.3±7.1) 岁, 采用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组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45例, 年龄范围55~81岁, 平均年龄 (63.0±6.8) 岁, 采用我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对比各自疗效情况。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 病例排除标准

(1) 本次研究选取病例均符合我国对于脑出血病情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经CT以及MRI检查等确诊为脑出血病例[3]; (2) 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8 h, 经检查发现血肿体积不大于30 cm2; (3) 排除患有心脏、肝、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 (4)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 (5) 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病例, 所有选取病例均有自我意识, 有自主能力; (6)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 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临床常规内科治疗, 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水及电解质输液以维持稳定, 对患者血液、心率进行实时监测等。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方案:采用CT对血肿位置进行确定并检测大小,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穿刺点进行锥颅穿刺, 采用硅胶管作为针体连接管进行血肿抽吸, 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2×104 U尿激酶注射并置入引流管进行持续血肿溶解清除。待血肿完全消除后拔除引流管。

治疗组患者采用我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根据患者自身发病情况确定首次血肿抽吸量:发病小于6 h的患者, 首次血肿抽吸量应不超过血肿量的30%;发病超过6 h的患者, 首次抽吸量应不超过血肿量的60%; (2) 抽吸操作时动作轻柔、缓慢, 所用的负压不超过10.0×104 Pa;严禁冲洗或捣碎血肿; (3) 持续引流及溶栓:溶栓过程采用注射含有20 000 U尿激酶的2 m L的生理盐水, 置入引流管;溶栓治疗直至血肿消除。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患者首次抽吸量进行统计并记录, 同时采用Barthel评价方法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 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能力等,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预后效果越好[4]。对两组患者再次出血情况进行统计, 并记录治疗后死亡情况。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抽吸量及预后情况统计

完成治疗内容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 结果如表1中所示。治疗组首次抽吸量为14.3 m L, barthel评分为89.4分;对照疗组首次抽吸量为26.7 m L, barthel评分为65.2分。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预后结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两组患者出血复发以及死亡情况统计

完成治疗内容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复发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 结果如表2中所示。治疗组再次出血例数为12例, 死亡例数为5例;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31例, 死亡例数为19例。比较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神经内科疾病, 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方案, 若效果不佳可采用外科手术进行[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微创血肿抽吸术作为一种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微创技术, 能有效并快速的清楚患者颅腔内的血肿, 快速缓解患者颅腔内压力情况, 减少血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改善患者预后情况[6]。然而, 有临床研究表明[7], 手术过程中若抽吸血肿的体积较多, 极易导致颅腔压力快速下降, 导致周围血管发生病变而再次出血, 引发二次损伤, 增大患者死亡可能性。我院在上述内容基础上, 对该手术方案进行优化和修改, 与CT等技术联合, 确定患者血肿位置和大小, 同时减少首次抽吸的血肿体积, 避免不反应的发生, 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情况[8]。

该研究对首次血肿抽吸情况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如表1中所示。治疗组根据患者情况减少首次抽吸量 (首次抽吸量为14.3 m L) , 降低患者颅内压力变化程度, 对其病情预后有显著影响;采用预后Barthel评分发现, 治疗组患者 (barthel评分为89.4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与唐学杰等[6]研究成果一致;同时也印证临床相关调查, 说明颅内压力突然改变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不利于治疗和恢复。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后再次出血以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对照组再次出血情况较为严重, 有近三成患者 (31/101) 出现复发症状, 这可能与颅内血肿大量抽吸后, 导致局部血管压力过大, 而引起的损伤和出血。对比发现治疗组死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综上所述, 该院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后, 患者预后效果较常规方案治疗后患者更好, 发生再次出血情况更少并且死亡率更低。说明改良后微创血肿抽吸术能有效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同时如何精确调正患者血肿抽吸情况, 尚未得到研究和证实, 值得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整群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01例,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 治疗组采用该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 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首次抽吸量为14.3 m L, barthel评分为89.4分;对照疗组首次抽吸量为26.7 m L, barthel评分为65.2分。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预后结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再次出血例数为12例, 死亡例数为5例;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31例, 死亡例数为19例。比较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脑出血,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艳军, 孙海波, 薛维华, 等.改良两点定位骨孔导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 2013, 19 (6) :834-837.

[2]张磊, 刘金峰.穿刺方向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4) :71-72.

[3]董玉贵, 赵立斌, 周学伟, 等.脑出血患者血肿抽吸术后行亚低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J].西部医学, 2014, 26 (12) :1607-1609.

[4]唐捷.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2) :154, 156.

[5]唐捷.康复开始的时间对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4) :310-311.

[6]唐学杰, 王成旭, 杨琳, 等.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出血性脑损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z2) :1.

[7]张大川, 王良池, 赵继军, 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42 (1) :59-60.

抽吸硬化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 男5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 (57.8±8.7) 岁。均经CT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 平均出血量 (52±24) cm2, 排除即往有脑肿瘤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外伤病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钻颅抽吸治疗, 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疗效评估在术后30d进行, 患者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 进行评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法评分 (MESSS) , 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标准, 评估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 MESSS评分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死亡3 例, 占7.5%, 对照组死亡4例, 占10%,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3 讨论

即往自发性脑出血采用内科方案治疗, 效果不佳, 后Harvey Cushing指出, 患者病发脑出血后, 继发出现的脑水肿损害程度重于出血本身, 并提出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后血肿开颅清除术渐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钻颅抽吸血肿也为一项重要的治疗脑出血的方案[2,3]。

清除颅内血肿是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出血的主要目的, 降低血肿分解的产物, 避免脑组织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另有效控制患者低颅内压, 有效降低患者脑水肿和脑缺血症状, 进而降低患者因脑出血造成的全身性损伤, 充分恢复患者的脑功能。在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途径主要有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手术, 上述两种手术各有优劣: (1)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操作相对简便,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小, 然而该方式在治疗脑出血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时具有其局限性, 钻颅术难以充分减小颅内压、解除脑受压, 故此法一般适用于治疗病情不重、血肿量不大的患者中。 (2) 开颅手术能够有效清理颅内血肿, 能够在直视下止血, 有效控制颅内压, 且对于器械的要求较为简单, 易于在治疗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时采用。但是该方式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患者恢复的时间较长。两组治疗方案均各有优缺点。需充分考虑对脑出血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 如出血部位、年龄、中线移位、出血量、意识状态、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以对合适的方案进行选择[4,5,6,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 MESSS评分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死亡3例, 占7.5%, 对照组死亡4例, 占10%,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综上,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颅抽吸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临床需依据患者的病情对术式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春宏, 赵晓荣, 孙继龙, 等.开窗减压、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11) :1536-1537.

[2]陈国锋.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 2010, 22 (6) :548-550.

[3]周良学, 蔡博文, 游潮, 等.超早期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8, 7 (1) :68-69.

[4]姜之全, 张少军, 娄飞云.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5 (8) :583-585.

[5]刘俊.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7) :73-74.

[6]Soledad S, Julio D, Elena RG.Frequency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out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two-year fol-low-up study[J].J Stroke, 2007, 38 (1) :105-110.

抽吸硬化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 对照组43例。研究组男性28例, 女性16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 (60±3.25) 岁;对照组男性23例, 女性20例, 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 (59±3.42) 岁。两组症状均符合AMI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口服500 mg氯吡格雷、250 mg阿司匹林, 静推10 mg地塞米松, 并肌注5 mg安定。研究组患者行抽吸导管+PCI治疗, 术中根据患者体质量予以100 U/kg肝素静推, 且每隔1 h追加1000 U肝素。常规消毒后, 以Seldinger技术行血管穿刺, 置入6F血管鞘, 并经导丝引导置入造影导管, 行冠脉造影, 发现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后, 将导丝置于血管远端, 并沿导丝置抽吸导管于病变部位。抽吸导管尾部与40 m L的负压吸引器相连, 对冠脉内的完整或破碎血栓行负压作用下的抽吸。经2~4次抽吸后, 根据再次造影后的显示内容, 选择并扩张球囊, 之后置入支架。对照组则直接扩张球囊并置入支架。术后两组口服氯吡格雷70 mg/d、阿司匹林90 mg/d, 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3 疗效标准:

造影观察抽吸后血管内血栓影大小, 血栓积分 (TS) 分为0~4分, 0分无血栓;1分血栓影像模糊;2分血栓影清晰, 长度<1/2血管内径;3分血栓长度在血管内径的1/2~2倍;4分血栓长度>2倍血管内径。血流分级 (TIMI) 分为0~3级, 0级梗死区心肌显影不充盈;1级梗死区心肌充盈, 25 s后对比剂滞留;2级心肌显影完全, 对比剂滞留>3个心跳周期;3级心肌显影完全且排空正常[1]。术后观察两组S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 一般资料以标准差 (±s) 表示, 当P<0.05时,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S比较:

治疗前两组TS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TIMI比较:

治疗前两组TIMI各等级例数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 两组S 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S T段回落3 4 (77.27%) 例, 对照组则为15 (34.88%) 例, 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出现1 (2.27%) 例心力衰竭, 对照组出现8 (18.60%) 例,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87例AMI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PCI治疗, 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常规PCI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MI病情, 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 AMI患者接受常规PCI治疗时, 极易出现血栓脱落且产生斑块, 血栓脱落可导致远端血管堵塞, 造成术后心肌组织灌注不良, 因此常规PCI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抽吸导管可清除PCI治疗而脱落的血栓, 有助于AMI患者病变部位的恢复和远端血管情况的改善, 从而加强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病痛[2]。

本研究可得治疗前后TS、TIMI和ST段回落、并发症情况三项结果, 其中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TIMI可知, 治疗前两组TS、TIMI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研究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TIMI3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这表明抽吸导管应用于PCI治疗可显著减少完整血栓和血栓碎片, 避免远端血管堵塞的发生, 并降低血液复流的可能性, 从而缓解远端心肌灌注。同时, 分析两组S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可知, 治疗后研究组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表明抽吸导管应用于PCI治疗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 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抽吸导管通过抽吸血栓碎片, 使冠脉内血运畅通, 从而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 并减少血栓碎片堵塞血管造成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

综上所述, 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绍昆.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 2013, 13 (4) :23-25.

[2]张爽.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0 (3) :238-240.

抽吸硬化治疗 篇10

关键词:动态干扰电,按摩,腰部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

腰部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患者主要为青壮年。传统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有研究人员使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进行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临床效果改善显著[1]。我院在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在按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其中腰扭伤患者34例,腰肌劳损患者46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10.1±1.2)岁,病程1个月~19年,平均病程(8.2±1.3)年。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局部压痛点以及腰痛,同时伴有腰活动受限以及腰肌紧张。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按摩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且掌心向上,医护人员站立在患者的身侧,先进行轻推摩,从患者的腰部起推到肩胛的下部,之后向外侧展开并转向腋窝,力度由轻到重[2]。在轻推摩之后,在患者腰背部作大面积揉动,棘突两侧使用拇指指腹向上揉,或者私用手掌贴于患者的皮肤,进行螺旋形或者圆形揉动。在患者的肋间进行推摩以及指肤摩擦,在摩擦肩胛下角以及内侧的时候,医护人员要用手托住患者的肩部,另一手从内侧进行摩擦[3]。两骶棘肌则使用双手按压,脊柱用双手按压,并叩打脊柱两侧肌肉。每次按摩的时间为20min,1次/天,6次/周,持续治疗2周。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按摩后进行立体动态干扰电的治疗,使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治疗参数方面,中频频率为(4500±300) Hz,差频频率为0~300Hz,动态节律为(10±1)s。其中电流输出的强度要以患者的感觉阈为上限,同时逐渐调节电流到患者出现电感。电极使用星形电极,两个电极板置于患者腰椎的两侧或者是上下端[4]。在治疗过程当中,应当选择定额100Hz,并且扫频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如果患者的腰痛显著,扫频为90~120Hz;患者的腰肌紧张,扫频为30~60 Hz,各15min,电流量以患者的耐受为宜,抽吸频率为20次/分,1次/天,持续治疗2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的疗效判断标准为痊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消失并且症状缓解,腰部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基本消失并且症状显著减轻,腰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减轻并且症状好转,腰部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无明显变化。以痊愈、显效以及好转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6例,好转16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7.5%,研究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体腰椎活动主要集中在腰骶间。腰部韧带、肌肉、筋膜以及骶髂关节如果遭到过度的牵扯,就会出现肌肉起止点的韧带撕裂或者是局部出血问题。急性的腰部软组织损伤病因往往就是韧带、筋膜或者肌肉损伤之后出现的局部渗液以及出血,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局部组织纤维性变,会导致患者的韧带、肌肉或者关节内部出现粘连,从而发展成为慢性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出现炎症,通常是非化脓性炎症,往往继发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以及痛风。病变发生在患者肌肉起止端或者是肌束附近的纤维鞘。传统上治疗该病首选按摩,主要作用于患者的皮肤,清除患者的局部衰亡细胞,开放肌肉毛细血管,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并改善营养状况,最终解除患者的软组织疼痛,恢复期腰部功能。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通过将三路中频电流分成两组,交叉输入患者,从而得到不同形式的多位置干扰振幅,发挥低频刺激作用。因为作用方式呈现出立体形态,干扰电止痛的效果明细。作用机制推测同干扰电流激活患者体内的多肽镇痛物释放相关。立体动态干扰电能通过患者的轴突反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患者缺血导致的肌痉挛以及酸中毒,加速清除钾离子以及激肽等致痛的物质。此外抽吸电极能为局部组织提供负压抽吸作用,同步输入叠加可以发挥镇痛以及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提高缓解患者肌肉紧张的效果。

综上所述,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万学,陈子元,缪鸿石,等.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35-236.

[2]楼惠军,张济兰,黄逸萍,等.干扰电向量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J].现代康复,2013,4(11):112-115.

[3]周光辉.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80例[J].中华理疗杂志,2014,2(24):81_82.

上一篇:实验教学中学生物探析下一篇:大型施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