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俯卧位通气

2024-08-14

间断俯卧位通气(精选三篇)

间断俯卧位通气 篇1

1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实施俯卧位辅助通气患者40例, 其中食道癌术后并发ARDS患者16例, 急性肺损伤并发ARDS患者15例, 创伤性休克并发ARDS患者9例, 考虑患者出现ARDS。予气管切开并呼吸机辅助呼吸, 予俯卧位通气 (1 h/次, 2次/d) 后血氧饱和度好转, 6~10 d后成功脱机。

1.1 俯卧位通气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机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部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害, 早期呈肺泡和肺间质水肿, 进而发展为肺纤维化.俯卧位时水肿液重新分布, 肺内气体重新分布使背侧萎缩气泡复张, 全肺通气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在肺灌注不变情况下, 背侧肺通气增多, 可改善通气血流比, 俯卧位时因心脏直接指向胸骨, 肺脏几乎不受心脏重量影响。

1.2 俯卧位实施及方法

俯卧位将枕头或泡沫垫置于头、胸、骨盆、膝, 双臂自然放在头面部两侧, 方便肩关节和上肢活动, 避免臂丛受压。一侧上臂与身体平行, 另一侧臂置于头面部, 肘自然弯曲, 头面部朝下或面向左、向右均可, 手臂和腿朝着与面部一致方向自然弯曲, 下肢应避免膝部受压, 避免踝关节前软组织过度伸展、肌腱缩短, 压迫腓骨头导致神经损伤。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进行俯卧位之前向患者做好解释, 说明其作用、方法及时间, 减少其恐惧心理, 以取得配合。俯卧位过程中, 如不适及时告知以便处理。俯卧位结束后, 引导患者主诉不适感觉, 以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多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2.2 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但部分患者由仰卧位转变为俯卧位时, 会出现血压下降, 心率失常或氧饱和度下降, 一般持续时间短, 不需要变换回仰卧位。患者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 记录翻身前体温、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等参数。

2.3 引流管护理

在翻身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血管内管路及气管插管脱出, 为保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可适当给予镇静或肌松剂。翻身时注意夹闭各引流管, 防止引流液逆流而引起感染。翻身后及时开放, 整理及检查各引流管有无滑脱、扭曲、移位等。

2.4 呼吸机管理

俯卧位前调整好呼吸机管道支架位置, 翻身后整理及检查呼吸机管道, 防止扭曲、折叠, 调节呼吸机支架适应体位改变, 避免牵拉气管套管或气管导管。

2.5 基础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 使患者舒适、安全, 使床铺清洁、干燥、整洁, 定时翻身拍背, 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 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 做好气道湿化及雾化, 使痰液易于咳出, 减轻呼吸道感染。

3 注意事项

翻身前要夹闭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等以防反流, 翻身后及时开放导管并妥善固定, 检查各种导线连接是否完好。同时要注意患者选择, 对不稳定型脊柱损伤及骨盆骨折、胸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俯卧位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属相对禁忌证。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躁动不安、挣扎等, 要适当地给予肢体约束与固定, 防止管道拉脱。观察是否有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趋势, 必要时报告医生, 追加镇静剂。卧位时取两个枕头分别放置于两侧肩部, 避免面部及气管套管受压。在俯卧位过程中随时观察面色与生命体征,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4体会

俯卧位通气主要优点是可在改善氧合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 (peak pressure) 和吸入氧浓度 (FiO2) , 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发生, 因此可能改善患者预后。俯卧位通气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 减少堵塞, 保持气道通畅, 由于体位引流作用, 俯卧位时呼吸道分泌物会增加, 可利用俯卧位给于充分拍背, 促使气体均匀分布, 加强气体交换, 促使痰液排出.另外俯卧位可缓解患者背部和臀部压力, 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有利于褥疮护理及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者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 行机械通气,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 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变化, 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 有利于痰液引流, 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 早日脱机。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机械通气,监测,实施,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水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俯卧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4) :159.

间断俯卧位通气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 例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 男32 例, 女18 例;年龄45 岁~78 岁, 平均年龄 (61.5±7.6) 岁;其中重症肺炎5 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1 例;按照与病患家属沟通的结果, 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本次研究分析, 分别为2 组患者施行俯卧位通气和仰卧位通气。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 组患者均借助呼吸机施行通气治疗, 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需要护理人员根据病患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调节。

对照组患者进行仰卧位通气治疗, 患者只需要正常仰卧即可, 四肢和头部需要固定好, 避免出现碰伤等情况;观察组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根据患者舒适程度和身体承受能力, 每间隔4 h为患者更换1 次体位。为保证患者不会被误伤, 需要5 个人同时进行体位更换工作 (1 人护住头部, 其余4 人抬好四肢) , 同时需要1 名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更换期间患者的身体情况, 要注意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保证通气治疗所需使用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等其他设施均处于正常状态。在完成体位的更换之后, 为有效降低局部压强,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呼吸的畅通性, 需要在其两边肩膀下放置1 个枕头, 并在患者髋骨部位放置小的硅胶枕, 同时在患者的膝盖部位放置垫圈。在患者进行俯卧位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 确保其体征状况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为了防止通气期间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状况,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1.3 观察方法观察并比较2 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4 h和24 h后的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血氧分压 (Pa O2) 、氧合指数 (Pa O2/Fi O2) 。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治疗后4 h和24 h后的各项指标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性, 比如肺部组织、呼吸道、胸廓部位病变等[1]。发病后, 患者肺部的正常呼吸功能将会出现严重的损伤, 通气和换气都会出现严重阻碍, 具体表现为吸入氧气困难或是二氧化碳滞留于体内等[2]。呼吸对人体正常机能的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呼吸衰竭将对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治疗不当, 很有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 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 认为俯卧位通气法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为了证实这种观点的真实性, 选取50 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俯卧位和仰卧位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俯卧位通气也就是改变患者的正常体位, 使患者俯卧于病床上, 目前, 已经有帮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的翻身床和翻身器, 但是, 为了尽量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院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人工的方式改变患者的通气位。然而, 如果患者长时间采用俯卧位治疗, 其身体与病床长时间接触, 很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压疮, 或者由于局部的压强过大等问题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舒适感。因此,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事先准备好了枕头和海绵, 并将其分别放置于患者的头部下方、双侧肩膀下方、髂部下方以及腿部下方。通过后期的询问可知, 患者在俯卧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对本次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式比较认同。

俯卧位可以通过调节患者肺部空气的分布状况, 有效改善呼吸状况和体内的氧合指标, 使患者体内混乱的电解质功能逐步恢复正常[3]。同时, 俯卧位通气法可以减轻对患者胸肺部位的压迫, 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胸廓和腹部的运动频率, 增加功能残气量, 从而实现对氧合指数的改善, 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从本文结果中不难发现, 俯卧位通气法可以对呼吸衰竭患者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与仰卧通气相比,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通气, 对照组采取仰卧位通气。分析2组患者氧合指标 (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 经过护理后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氧合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俯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为患者更换通气方式, 提高其舒适度以及治疗效果。

关键词:呼吸衰竭,俯卧位通气,护理措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玉玲, 黄庆萍, 杨凤玲, 等.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3) :1200-1201.

[2]张英, 董宏, 王艳, 等.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期间的护理措施探讨[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3, 11 (12) :271-272.

间断俯卧位通气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符合ARDS的诊断标准[3]:患者有ARDS高危因素;急性起病;患者呼吸频率>28次/min和 (或) 呼吸窘迫;血气分期检查提示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吸入氧分数值 (Fi O2) ≤200mm Hg;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肺动脉楔压 (PAWP) ≤18mm 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服从本研究安排。排除标准: (1) 急性肺损伤患者; (2) 俯卧位通气未持续4h即转换为仰卧位通气的患者。 (3) 既往有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出现慢性器质性疾病。59例ARDS患者, 男性38例, 女性21例;年龄39~73岁, 平均 (57.2±8.1) 岁;基础疾病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重症肺炎15例, 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10例, 其他13例。

1.2 研究方法

(1) 机械通气:5 9例A R D S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瑞士哈美顿医疗公司生产的HAMILTON-C2呼吸机) , 采用容量控制呼吸模式, 呼吸频率12~16次/min、潮气量8~10ml/Kg、吸入氧体积分数50%、呼气末正压6~12cm H2O, 持续应用咪达唑仑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31071, 产品规格为5ml:5mg) 3mg/h, 维持患者镇静状态。 (2) 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所有患者均在右颈内静脉置入7F气囊漂浮导管, 并将气囊漂浮导管连接压力转换器, 后者再连接HEWLETT PACKARD-MA多功能监护仪, 用于持续监测PCWP;同时用热稀释法监测CI。 (3) 体位改变:在仰卧位通气稳定状态下获得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后, 将患者从仰卧位换成俯卧位, 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两侧手臂向上伸直, 并在其肩部、骨盆处垫一软枕, 整个过程保证气管导管、静脉导管位置通畅, 在俯卧位通气后1h、2h、3h、4h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RDS患者在仰卧位通气稳定状态下、俯卧位通气后1h、俯卧位通气后2h、俯卧位通气后3h、俯卧位通气后4h等5个时间点的HR、MAP、PCWP、CI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ARD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呼吸急症之一, 它是急性肺损伤发展至后期的典型表现。随着对感染、休克、严重创伤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患者未直接死于上述原发病, 从而导致ARDS发生率逐步升高[4]。但值得注意的是, ARDS起病急骤, 发展迅猛, 如不及早治疗, 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据报道, ARDS死亡率高达50%以上[5]。

ARDS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给予患者生命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功能;防治并发症等[6]。为达到上述治疗目标, 临床上常采用氧疗, 机械通气,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治疗基础病等措施用于ARDS的治疗。在这些治疗措施中, 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如前所述, ARDS患者机械通气有多种模式, 其中俯卧位通气模式就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 进一步改善重力依赖性区域肺的通气血流比例而改善ARDS的氧合功能, 从而成为治疗ARDS患者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之一[7]。

在本研究中, 我们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俯卧位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显示ARDS患者在仰卧位通气稳定状态下、俯卧位通气后1h、俯卧位通气后2h、俯卧位通气后3h、俯卧位通气后4h等5个时间点的HR、MAP、PCWP、C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说明与仰卧位通气相比, 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甚小, 这在临床抢救ARDS患者过程中应值得注意。

参考文献

[1]王文欣, 徐波, 马胡赛, 等.俯卧位通气对高海拔地区肺复张治疗无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10) :596-599.

[2]刘奇, 陈荣昌.肺应力和应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 35 (12) :924-926.

[3]李蕾, 方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 2013, 20 (1) :96-98.

[4]穆恩, 马晓春.抗凝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新思路[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 (1) :55-59.

[5]曾跃飞, 邓立普.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2010, 30 (12) :1120-1123.

[6]周厚荣, 张谦, 郭军, 等.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及肺气-血屏障变化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 (10) :1071-1074.

上一篇:药学高职下一篇:工业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