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问题

2024-07-26

网络道德问题(精选十篇)

网络道德问题 篇1

(一) 网络新闻的内涵

网络新闻是相对传统新闻传播所得出的新概念, 是指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自身的优势, 给受众视听等方面带来全新阅读方面的感受, 并且能够让人们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 获取对自身最有价值的最新新闻信息, 打破原有的新闻传授的固有新闻模式, 受众在对新闻进行接收的同时, 也在对新闻进行传播, 传播者在对新闻发布之时, 也在接受新闻, 这样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为新闻有效传播提供互动平台。

(二) 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1. 时效性强

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 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其时间观念。网络新闻的发展从最初的定时, 再到及时、实时, 再到全时的发展过程, 正在努力成为全天候的传播媒体, 也就是说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将个别新闻在进行实时的报道之时, 也争取做好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这样说, 时效性正是网络新闻的不断追求。

2. 涵盖内容多, 传播形式广

传统形式的传播媒介, 其自身传播特点与容量上的限制, 比如说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 要受到自身版面的限制, 电视传播业要受到频道多少的限制, 而网络新闻的传播, 则不会受到上述情况的制约, 并且涵盖的内容多, 在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选用文字、数据、图片与声音等的形式与手段, 实现对新闻多维立体报道。

3. 互动性与平民化加强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单向性的传播, 然而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之上的网络传播, 则彻底改变了这种传播方式。受众自身也成为了新闻传播者, 可以向受众或者是信息的发布者再次实行传播, 并且在网络新闻中能够随时发表评论, 将自己对网络新闻的看法以帖子的形式在网络上公布出来, 使得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 可以实现信息上的反馈与共享的新过程, 大大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效果。

网络新闻给大众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 网民之间的这种传播行为, 使其能够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使得网络新闻逐渐呈现出了平民化的趋势。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显示, 网民对新闻报道还是呈现出理性的, 对平民化与生活方面的新闻受到了热捧, 也就是强调日常生活的新闻化。[1]

二、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 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象

1. 虚假性信息多

网络新闻具备相对的自由性, 这是由其独特的传播与接收的基本方式来决定的。大量的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等形式, 使得各大论坛、博客、BBS等的普及, 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虚假的网络新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网站上发布的中奖等信息;第二, 利用超低价来吸引群众购物设置购物陷阱;第三, 在国内的各大网站上通过发布超级链接的形式或者是仿冒相关的网页来实行诈骗;第四, 利用木马或者病毒等发布虚假信息;第五, 利用网上银行来实施信用卡诈骗等。网络虚假新闻的相关现象, 自从网络出现开始, 便存在各个新闻网站之中。网络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中最根本的原则——真实性原则, 伤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影响并且误导了公众的表达权, 社会价值导向失衡与社会舆论, 并导致了网络媒体公信力逐渐下降。[2]

2. 网络新闻低俗化取向

网络新闻的低俗化取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新闻语言通俗化过度。和传统新闻报道相比较而言, 网络新闻的语言更强调其幽默化与口语化, 其可读性较强, 但是新闻报道毕竟是将客观事实再现, 语言通俗化过度的话, 其可信度便会降低;第二, 网络新闻过度八卦化。网络新闻的八卦人员, 充分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 编造一些爆炸性的新闻, 引发网络的迅速传播, 近期网上的这个门, 那个哥之类的超级八卦, 混淆视听。

3. 侵权现象严重

网络新闻出现了严重的侵权现象, 各网站之间互相转载同一新闻, 或者将别的网站新闻略微改造, 变成自己的新闻, 这便出现了严重侵权现象。再加上计算机自身缺陷, 使得人们的隐私在网络新闻上公布, 带来的后果无法估计。

(二) 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1. 传播身份的隐蔽性

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其传播者真实的身份往往隐蔽的, 这使得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失范现象。

2. 法律规范的缺失

我国网络新闻的法律体系的不规范, 使得网络新闻自身的规范主要是靠职业道德来进行维系, 即使违反了相应的法规也仅仅是受到暂时的处罚。另外, 在网络新闻内部的自律方面的不足, 这也是造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3. 网络新闻监督者没有把好关

网络新闻在进行传播过程中, 需要对信息进行集中搜索与过滤, 但是由于网络新闻缺乏必需的审查程序, 并重点强调了其时效性, 便对网络新闻的审查时间进行缩短, 这为虚假网络新闻提供了机会。

三、针对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有效性策略

(一) 建立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

积极加快并完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建设, 按照法律的基本要求来管理网络, 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新闻失衡问题的出现。在1991年颁布并于1997年进行修订的《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管理保护管理办法》等都对从事互联网业务的查阅、复制、传播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并且在新修订并颁布的《刑法》, 也列举了计算机犯罪等相关内容。另外, 在2009年的4月, 广电总局, 也发布了关于严禁炒作名人丑闻、劣迹与绯闻的规定。这些相关的网络法律, 从网络新闻发展的趋势来看, 还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根据网络新闻发展的具体状况, 审时度势, 制定适合网络新闻导向的法律法规, 并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

(二) 创设和谐的网络新闻舆论环境

为了能够有效的制止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一些失范现象发生, 需要形成扶正祛邪的和谐网络新闻舆论环境。有些人利用木马病毒等形式, 进入他人的电子邮箱或者是盗取他人的QQ号码, 窃取别人的隐私, 并将其作为一种乐趣, 还有人的将别人的信息通过非法的途径获得并公布在互联网上, 当作是混淆黑白的资本, 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 需要通过网络警察等方式, 将用户侵权现象及时向网络警察报警, 来对这些不法分子进行严惩。为了积极创设和谐网络新闻舆论环境, 可以将不法的网站实行群众举报与网络大检查形式, 还网络一片湛蓝的天空。[3]

(三) 提升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传播网络新闻的网站, 首先做的是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做到自律, 确保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官方的新闻网站, 要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勇于担当起重任, 尤其是对重大新闻与突然发性事件的报道, 要做到准确、客观与公正, 提升其公信力。网络新闻报道的门户网站, 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放在一起权衡, 不能因为暂时的点击率, 而丧失职业道德, 要真正担当起对社会负责的角色。

总之, 网络媒体技术使得网络新闻有一个好的载体而迅速发展, 对传统新闻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但是在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范问题, 主要是虚假性信息多、侵权现象严重、网络新闻低俗化取向严重等, 但是网络新闻作为一个新鲜事物, 有其发展、完善与成熟的过程, 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创设和谐的网络新闻舆论环境、提升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具体有效的措施, 不断推进网络新闻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新闻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 逐渐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 并且也由此逐渐产生了侵权与虚假新闻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针对网络新闻道德失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对其原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有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以期推动网络新闻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亮.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5) .

[2]龚小平.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及对策[J].老区建设, 2009 (10) .

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 篇2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道德识别意识缺失,抵制不良信息诱惑能力不足。网络产生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技术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输入进来。网络信息的超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交汇、激荡,使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流量和流向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趁机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而目前的网络社会又是一个没有中央控制设备和中心的开放的离散结构,网络技术对于网络信息无法进行较好的识别与控制,各种不良信息在网上肆意传播。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道德认知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和动荡,再加上我国网络道德教育的步伐没有及时跟上,使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处于缺失状态。网上泛滥的色情、暴力、赌博、游戏信息,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更大。调查表明,上网的不少青少年访问过色情网站,崇尚暴力,迷恋游戏,醉心于赌博,盲目模仿网上的东西,一些意志薄弱、缺乏教育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走上堕落和犯罪的道路。在近几年涉及网络的案件中,青少年被网络虚假信息迷惑而上当受骗甚至被杀害的或抢劫杀人的,不在少数。

道德选择能力降低,不道德行为增多。全球化时代,信息跨国界、跨地域传播,不可避免地引发不同伦理道德之间的碰撞,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甚至个人的独特伦理道德习俗,为人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评价标准。对于经常上网的青少年来说,经常接触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他们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以至于在个人社会道德生活中形成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造成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无法判断是非,道德的选择能力因此下降甚至丧失。失去了道德选择能力,就很容易被色情信息、黑色信息、网络游戏所淹没,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不知道自己怎样选择才是对的,使自己的行为摇摆变化。在失去道德选择能力的情况下,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和网络的弱规范性,不少青少年道德失衡,不道德行为增多。有的青少年受利益驱动,利用金融网络偷窃、诈骗资金。1999年,一位电脑黑客闯入美国旧金山“CD宇宙”公司网络,盗用了30万个客户的银行账户,然后向该公司敲诈10万美元。

自我意识模糊,道德责任感弱化。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依靠熟人的监督,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相对严谨。一旦进入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互联网,无法直接感知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那些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筑起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网络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匿名”,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无约束性,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以数字的终端和符号显现,彼此不熟悉,因而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行为加以确认、监管。“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少人干预、过问,更难以管理和控制,一些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想怎样就能怎样,不愿意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和对集体的责任,进而出现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负责任地做出明显违背道德甚至违犯法律的事,道德责任感逐步弱化。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承认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态度,不负责任地在网上散布下流的言论、有害信息,随意公布他人隐私,任意伤害他人,剽窃他人成果,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甚至充当黑客对他人进行攻击等。他们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在网上做什么都无所顾忌。

逃避现实,情感冷漠,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沉湎于虚拟空间,面对没有生命、思想、情感的符号,无法经历和体验对现实世界的需要、感情及物质生活,有意识体验现实世界的能力就慢慢弱化,思想、感情就渐渐钝化,进而冷漠人的情感和人类的价值关怀。在时空隔离状态,见不到对方受伤和痛苦的表情,体验不到自己的言行所带来的后果,人性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情感的世界隐退了,进而迷失自我,变得冷漠和自私。青少年崇尚个性自由,思维比较活跃,追求反叛,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和检验外在的价值信条,以自己为中心,以个人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设计“自我”,不需要奋斗,不必经历挫折、失败,就能从网上得到而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世界中无所成就的自我相比,他们宁愿永远遁于虚拟世界,满足一种虚拟的成就感。互联网的交互性、隐匿性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众多人中选择自己的交流对象,并可同时与其中的许多人交流,不用直接面对面,不用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他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的虚拟网上情感交流使他们总想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同现实世界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一些青少年平时很内向,在网上却异常积极活跃,下网后往往又变得更加孤独内向,网上网下判若两人。习惯了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则产生厌恶、逃避、恐惧心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的社交恐惧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网上与人交往,主要通过“人—机”系统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联系,以虚拟交往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打破了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以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构建网络道德规范维护体系。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必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输入网络,通过互联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网上错误思想作斗争,在网上更多地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让青少年感兴趣的内容,使他们不仅从中受益,还能得到乐趣;要利用网上论坛、电子信箱、交友、热线服务等形式,掌握青少年关注焦点和心理动态,给青少年提供一些与国家民族或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青少年在网络中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要构建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必须使网络社会合理、有序、协调、稳定地发展。首先,建立网络社会规范体系,维护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目前,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规范,无法对网络行为进行较好的调整和控制。我们要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网络社会现象的特点,摸索出一套能推进网络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符合本国国情、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网络规范。其次,要营造一种与网络社会相匹配的道德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体系在整个网络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位置,接受网络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使他们的行动不仅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现实社会的规范,而且也符合网络社会所要求的特殊社会规范形式,从而让网络行动者自律,尽量减少其失范行为。最后,建立网络监督机制,坚持网络法治与网络德治并行实施,用行政手段对网络进行规范,实施强制性的控制措施,鼓励人们对网上不良现象进行谴责。

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增强道德主体意识。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不在于网络,用禁止青少年上网的办法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无异于本末倒置。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绝不能像传统的教育模式那样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接受和遵守几条道德规范,而应把重点放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上,实施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取向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从他们的内心信念入手,在内心层面确立起网络道德秩序和道德观念,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质。比如综合运用“知、情、意、念、行”各要素的整体功能,诱导青少年网络主体主动接受道德教育,使他们通过独立、积极的理性思考,自觉、自愿做出道德选择,形成一定的道德自觉意识,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另外,还要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网络法规教育,普及网络法规,使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网络法制观,提高青少年的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制网上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的行为。

注重人文关怀,培育青少年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抵消网络的异化作用,培育健康的人格,就必须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培育青少年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重视青少年网络主体的心理需求,注意分析其上网心态和行为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校和社区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平台,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设立心理咨询主页,利用网络服务功能强大、安全、便捷、保密性好,且不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的优势,通过电子邮件,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形成各类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技术统计资料,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访问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解答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发展状况,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德育的人格化和人性化,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积极能动性的发展中的人,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选择、反思、建构和改变自我的空间。因此,多开展一些能吸引不同个性学生注意的课外活动,丰富课外生活,改善部分青少年玩网、恋网的现状,激发青少年网络主体的道德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努力运用优秀的人格、富有感情的教育素材、沟通方式和热情奔放的教育氛围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去进行情感体验,催化感动之心,使他们把这种感动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培养道德认知,进而引导学生真正从理性自觉着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

强化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在强调青少年道德主体性和自律的同时,要根据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促进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制定比较完备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准则,确定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的具体标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和评估,把遵守网络道德准则和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学生品德量化测评当中,使学生通过外在道德评价自觉遵守网络行为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网络的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登记,由专职网管人员负责对青少年的上网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违规者要及时予以必要的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加强网络立法,规定网站与网民的权利、义务,规范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提高司法人员在网络管理与执法方面的能力,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探索网络控制管理的技术手段,用技术手段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防止不良信息进入,从源头上净化网络。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道德失范,媒体

前言

网络通常指的是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 , 即互联网, 它是直接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由于新闻传播这项功能在互联网中越来越强大, 199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即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媒体。我国网络发展极为迅速。据统计, 自1995年初我国全面开放互联网服务以来, 至2007年底, 全国网民数量已达1.32亿。互联网在我国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深入社会大众的互联网, 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蕴涵着巨大商机的虚拟市场, 相关领域加大了研究互联网上各类应用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等业务都在快速发展。网络的兴起带来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作为“第四媒体”, 网络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播者多元化、全球化、选择的自由化、传受关系互动化、传受者身份的隐匿性等这些特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空间, 为人们自由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巨大平台, 但同时也为虚假新闻、不良信息、新闻侵权等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对这些现象的类型进行归纳并对其危害进行分析极其必要。

1 我国网络新闻现阶段发展特点

1.1 网络新闻自由度不断加大

互连网自由交流和交互性强的特点, 为网络新闻传播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网络的自由交流和交互性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权力和言论自由空间, 网民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或看法通过新闻跟贴或评论的形式进行发表, 个人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布信息。从这两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就其发布信息的自由度远比传统媒体更具有优势。

1.2 网络新闻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过去, 新闻媒体在确定新闻主题时, 更多强调的是政治进程、战争与和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等等。而网络时代, 新闻价值的侧重点开始转向了关注信息与人的关系, 更加重视新闻的接进性、趣味性和人情味, 更多突出的主题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的故事、人的兴趣和新闻的实用性。网络作为一个全方位辐射的开放性的信息载体,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和评论, 传统的以“把关人”角色为代表的权利主流话语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和分化。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带来了新闻的多元化选择。以往主流社会的舆论一律的禁锢现象被消解, 旧的单项灌输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奏效, 大众传媒自以为是的那些严肃的、充斥着拙劣宜传味道的报道自行地受到排斥并将退出历史舞台。新闻所负载的过重的意识形态属性一步步地趋向于淡化, 新闻所附带的宣传价值被深深地潜藏于报道内容中, 并逐步地被剔除出去, 而新闻的本质属性, 即时新性、重要性、贴近性等新闻价值因素成为了选择与加工新闻的首要标准, 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更多地开始强调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与共同价值。这种对新闻价值标准的重新设定, 使得新闻关注的视角从宣传以往的长官意志和政策措施转向了关照社会民生和提倡人文精神。但是也不可以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媚俗化等问题。由此可见, 我国目前网络新闻的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1.3 网络新闻时效性增强

网络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的一个最大突破就在于新闻时间观上的转变, 它经历了从及时到实时再到全时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网络新闻时间观的突破, “是网络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也是网络新闻媒体对自身性质不断认识的结果。在追求及时、实时的同时, 在绝对快速的时效性方面网络新闻又进一步突破, 网络新闻的“全时”化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学者杜骏飞曾直接将网络新闻誉为“全时新闻报道”, 并提出“网络新闻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对个别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同时还要作为一个‘全天候’的媒体, 在一切新闻报道中争取最强的时效性。”,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也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这不仅使网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更主要的是它验证了网络新闻实时报道已成为我国新闻媒体重大活动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在网络媒体为时效性的追求提供了条件的背后, 也存在许多不同忽视的隐患。如部分新闻网站过于强调时效性, 通常以压缩新闻审核的时间为代价, 这就使得, 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等难以得到保障。另外, 从受众方面看, 网络的时效性加快和信息海量性的加大, 也会带来他们信息消费的快餐化。

2 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的表现

2.1 网络新闻信息虚假性严重

网络新闻具有相对的自由特性, 这是其独特的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的。海量信息、瞬时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是它的显著特征之一。论坛、BBS、博客的普及更是让普通人也能发布和转载新闻。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也为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网络新闻的虚假信息被普遍划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网站、手机短信等发布所谓的中奖、核实信用卡消费等虚假信息, 欺骗群众;二是以“超低价”设置网上购物陷阱;三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诈骗活动;四是在国内知名网站上发布链接, 仿冒知名网站制作网页, 甚至仿冒正规银行网页实施诈骗;五是利用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在QQ群等即时通讯群组和游戏中发布虚假信息;六是诱使利用调制调解器拨叫国际长途, 骗取高额话费;七是通过网上银行实施信用卡诈骗。网络虚假新闻的现象自网络的普及开始, 便一直存在于新闻网站。网络假新闻违背了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属性的原则, 让公众无法行使知情权。影响和误导公众的表达权, 造成失衡的社会价值取向并影响健康的社会舆论。同时, 在虚假新闻被揭露后, 其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2.2 网络信息监管不严

目前互联网上色情和暴力内容泛滥, 已上升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较之传统媒体的线性、单向式传播, 网络传播是发散式网状传播。新闻的采集与发布的垄断权的打破, 为不良信息的流通提供了方便。对新闻接收者而言, 网络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自由开放的选择模式, “数字化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 这又为不良信息的选择提供了方便。在这发布和接受充分自由的网络环境中, 不良信息泛滥已成公害。据统计, 亚洲搜索引擎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sex (性) , 世界上平均每天要增加2万多个色情网站。国内许多被禁止的黄色书籍, 也被堂而皇之地摆放在一些公共网站上, 供人随便下载和阅读。另外, 用户的E-mail中还会收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送的黄色文章、图片和网址, 不良信息已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2.3 网络新闻舆论偏失正常轨道

舆论导向偏失现象在商业性媒体网站中较普遍。传统媒体设立或创办的新闻网站由于延续了以往相对比较严格有序的新闻信息业务运作体制和机制, 能够较好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相对这些新闻媒体网站, 商业性媒体网站在舆论导向上明显存在偏失问题。商业性媒体网站完全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 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境外投资背景。“由于受到西方的新闻价值观的影响, 这些网站中有不少刻意追求所谓的‘中性’色彩, 试图摆脱意识形态的烙印, 声言媒体只有反映舆论的义务, 没有引导舆论的责任, 从而放弃或逃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在编辑方针上商业性媒体网站置“经济效益”为首位, 为了提高“点击率”, 在对新闻的取舍和编排上往往追求轰动效应, 热衷于揭露性、猎奇性的报道, 分不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影响受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舆论导向偏失现象较为普遍。

2.4 网络新闻正常传播受阻

在当今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要靠新闻媒介, 如果新闻媒介采集、加工处理、传播信息这一流程的任何一环受阻, 则大众的新闻自由也无从保证。目前我国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只有传统媒体自办的网站, 大多数商业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 只能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然而即使是传统媒体网站自办的网站也没有获得与传统媒体等同的独立采访权。由此可以看出, 尽管网络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或发表评论意见提供了种种技术上的可能, 但如果网络新闻网站正常的采访权利得不到保障, 那么它发布的新闻真实性自然会大大减少。

3 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成因分析

3.1 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

网上新闻网站的多元化、复杂化的的特点为个人提供了传播新闻的空间, 使得众多网上个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传者, 而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还可以是传播者。个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接收或索取新闻信息, 还可以提供或评述新闻信息, 这改变了传统线形的传受关系, 打破了新闻发布的垄断, 在充分体现自由的同时, 也带来了失控的隐患。由于个人的真实身份可以在网上得到相对保护, 即个人真实身份具有隐匿性。网民可以一个或多个的化名在网上幻化出虚拟的符号体。符号体与网民本体的联系, 即符号的真实性取决于网民试图摆脱现实社会行为规范的心理张力。因此, 身份隐匿使得网络传播主体虚拟化, 一方面为网民的新闻传播行为提供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又容易因网民的道德缺位而引发道德失范现象。

3.2 把关人的日益削弱

在商业化的运做下, 网络市场的竞争激烈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和管理方面的薄弱, 致使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削弱。其主要的表现如下: (1) 网络新闻媒体由于没有采编新闻的权利而没有自己的采编队伍, 内容上多实施“拿来主义”, 一般是在发布后出现错误才进行纠正处理。 (2) 受商业性的影响, 许多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以吸引广告商, 往往会忽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编辑内容的过程中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或“独家新闻”。这些都使得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增加了难度。这也就造成网络新闻道德普遍失范的现状。

3.3 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与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之间的矛盾突出

与传统媒介的传播相比, 网络有着不同的特性, 给适用现存的法律法规的管理实施带来了困难。相关文章中讲到, 网络传播己经凸现的新型特征主要有: (1) 文字、图像、声音或其他表达思想情感的符号已转化成机器可识别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2) 固定信息的载体是能够大规模储存和提供信息的磁卡、集成电路卡、磁盘和光盘; (3) 检索功能多, 查询速度快, 并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人们可以与机器对话, 主动获得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4) 不能直接而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才能从信息载体上获得信息; (5) 除以文字和图像表现的信息外,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得以声音和活动形象传播的信息。这些特点使得适用以往的新闻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遇到了许多困难。

4 针对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研究

4.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和技术支持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网络传播的不道德行为, 依法治网。我国先后于1996年2月、1997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对从事国际互联网业务的制作、查阅、复制、传播信息做出了规定。新《刑法》也增加了有关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内容, 网络传播的法律基础正在逐步夯实。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 网络传播活动必须遵从有关法律的管理, 对敢触犯法律的不道德的网络传播行为依法给予惩处。再就是网络传播环境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国际互联网支撑的, 因此新闻媒体有必要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 对不道德的网络传播行为加以预防。例如, 安装过滤软件, 在任一网站点, 对不良信息加以堵塞, 使用户无法接触;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 以防泄露;对某些特殊局域网设置“防火墙”加强访问控制;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登记, 使网上行为有迹可寻;按“相似性文字”“相似形图像”等方式自动对网络信息提供者给予的内容加以审查等等。

4.2 形成良好的网络新闻舆论氛围

有效地防止新闻媒体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不道德的行为发生, 必须形成扬善祛恶、扶正祛邪的良好舆论氛围。目前有一种倾向值得重视:由于进人他人的电子邮件箱、调用他人的电子个人资料、随意地盗用、下载、删改其它媒体的网上新闻报道等不道德的网络传播行为, 既没有采用威逼的方式, 又没有花言巧语地骗取, 更没有像“狗仔队”那样令人厌恶的跟踪窥探, 只是敲击键盘解开密码就轻易地达到目的。这种新型的“孤胆英雄”式的壮举很适合个人主义的口味,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 去羡慕、钦佩而不是谴责、鄙视, 进而加以模仿, 甚至专门以此为乐。如果不纠正、消除这种是非不分、混淆黑白的心理现象, 而形成网络传播不道德行为可耻的舆论环境的话, 网络传播环境将难得安宁。

4.3 规范新闻传播网站, 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

我国新闻媒体网站主要有三类:专业新闻单位网站、商业性质的门户网站、个人网站。

4.3.1 专业新闻单位网站。

以新华网和新浪网为例, 在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专题报道中, 图片新闻新华网多以中、远景的图片为主, 并且图片内容不少是报道关于援助方面的内容。而新浪网站则以近景或特写图片为主, 内容多涉及灾难场面的特写, 一味的追求吸引受众眼球而不在乎此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 是有缺作为媒体传播的道德标准。因此, 作为专业的新闻单位网站, 应肩负起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 对重大事件及时准确报道,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办好时政评论。引导正确舆论的形成, 确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4.3.2 商业性质的门户网站。

商业性质的门户网站是网络自生媒体, 大多按照国际商业模式运营。以新浪、搜狐、易趣等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网络的自生媒体, 其新闻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新闻单位网站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加强其作为“把关人”的作用显得极其重要, 在争取受众的同时, 商业性质的门户网站应该不忘其作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新闻信息的选择能力、整合能力, 加强编辑人员的把关选择, 正确引导舆论, 才能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4.3.3 个人网站。

个人网站多是以个人主页形式出现的, 最具典型的个人主页传播形式是博客的出现, 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化信息发布形式。之所以在此把博客纳入个人网站的新闻传播范畴内进行分析, 是因为博客自诞生以来就显示出了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力量。如“木子美事件”和“芙蓉姐姐的崛起”使得人们对博客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法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由于博客的“自主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形式比较灵活, 管理难度最大, 其不道德新闻行为的发生在网站中也是最为常见的。因此, 对于个人网站道德建设, 更多的是倾向于传播主体的道德自律,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规, 提高道德修养, 为网络新闻传播提供一个明净、有序的空间。

5 结论

互连网以及基于其上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 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和新闻媒体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但是, 任何时候都具有两面性, 互连网和网络媒体也不例外,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既给人类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 也带来新的问题的忧虑。特别是在网络传播的各项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涉及安全、侵权、色情等各方面的的案例层出不穷。但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网络传播也是如此。网络新闻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将随着互连网技术的进步, 各项法规的健全, 网站自律意识的提高逐步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云斌.网络犯罪[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蓝鸿文等.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顾晓燕.试论海量新闻背景下的“守门人”[J].新闻记者, 2006 (1) .

[5]张虎生.坚持正确导向凸现网络特色[J].新闻战线, 2007 (7) .

[6]张殿元, 张殿宫.三种传媒道德问题的跨文化思考[J].国际新闻界, 2008 (5) .

[7]黎一君.浅谈新闻传播的德治功能[J].新闻通讯, 2005 (2) .

[8]关世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寻求中国文化发展对策[J].国际新闻界, 2004 (1) .

关于网络道德规范问题分析探讨 篇4

关键词:网络 道德问题 规范

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信息的迅速占有成为可能。然而,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信息化浪潮在给人类带来了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某

些消极的负面影响。网络 社会作为人类为自己开辟的另一个生存空间,是一个在目前情况下还属于缺少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领域,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同现实社会一样,网上的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在网络中的道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良心来维系。因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是不易被察觉、被监督的。因此网络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实际上是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道德约束的网络行为开始频频冲击传统社会的道德底线,现实生活中的毁谤、非法侵入、盗窃、黄毒等等恶行在网络上一一再现,网络道德问题已经非常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一)由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

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危机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也是严峻的。在这里,我们且就以下三大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国际道德价值的冲突

网络世界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对传统民族道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廉价易用的通信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全球化正逐步形成。这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同时,它又对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产生了融蚀作用,并促成了强势文化更快地侵蚀弱势文化,使西方价值观得以借其语言优势抢占更大的营盘(据调查,互联网上90%的信息为英文信息)。原有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道德评判体系将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道德评判体系将重新建立。阶级、社会、国家的概念将被重新改写——网络逐渐侵蚀了国家的界限。一部分国家的权力被剥夺了,在新一轮的权力角逐中,所谓的“全球文化”将吞并弱小文化。同时,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而不能直接侵扰他国民众的恶意政治信息,在电子网络四通八达的情况下,也已经可以自由地超越天然地域屏障而发挥其作用。这样一来,信息内容的地域性与信息内容传播方式超地域性的矛盾便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间、地区间道德和文化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

面对具有全球文化特征的网络社会的扩大趋势,一部分人从网络全球化中推出了“文化全球化”、“道德全球化”等观点。这种泛文化主义和泛道德主义的倾向虽然看到了网络社会的一部分特征,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思想、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就是由于上述特点的不同。如果消解其中的个性而简单地强调其共性,就没有了道德评断的标准而言。前苏联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味地向西方靠拢,全盘接受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其失败教训足以让国人深刻反思。我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民族心理与西方世界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既要融入“全球文化”、“全球道德”之中,又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必然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我国正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的全面挑战。目前,互联网已覆盖了我国200多个城市,并有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与之连接,而且发展的速度正日益加快。同时,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又带来了信息安全的先天不足,加上我国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管理水平较低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强调全球化,显然是对国家、民族文化、道德存在合理性的否定。

2、人际道德情感的冷漠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篇5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7月19日,在中国共有的4.85亿网民中,大学生是上网人数较为集中的群体[1]。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而且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络同时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比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也有网络环境的独特性造成的客观环境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观原因

(一)大学生处于特殊心理转型期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

(二)道德认识发生错位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其道德认识发生错位即网络道德观念偏位有关。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发生错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私人道德。这是对网络道德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第二,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缺乏权威的道德虚无。

(三)道德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自控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道德行为的产生。在网络社会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往往凭借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征,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活动,没有把握自由的边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在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社会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问题行为。

(四)对现实的不适应

网络与现实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道德环境”。现实生活中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接触,其现实的道德行为受外界的接触人员的监督和自身道德意识的约束,他必须按照一个社会人的道德标准行动。而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由于对现实交际的恐惧而更热衷于网上交友。这不仅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带来了网络上的道德冷漠现象,使他们对各种网络不道德现象置若罔闻, 甚至会做出一些在物理空间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的举动。

二、客观原因

(一)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加大 , 缺乏规范性

网络生活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特征越来越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入网络生活中去,也就是说网络生活中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由于目前网络中的规范性缺乏,因此,网络成为了大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这种极具开放性但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行为的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加强,缺乏主导性

网络文化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它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和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由于这种多元性的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引导,这就使得人们在各种网络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就意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无主导型。不同的价值观念有时会出现冲突现象,再加上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这就很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时,很难把握哪种文化是积极的、先进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文化信息的侵蚀,从而导致他们在网络生活中产生道德问题行为。

(三)网络信息的诱惑性增强,缺乏防范性

网络中的“黄色信息” 、“ 黑色信息”与“灰色信息”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极具诱惑性,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较大的诱惑 ,而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性缺乏,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其道德防御力减弱,从使他们产生网络道德问题行为。

(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加大,与现实性契合不够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空间的存在 , 发生在其中的各种活动都是现实活动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因此,网络交往作为网民的一种主要网络活动,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交往都是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完成的,与现实性契合不够,即他们的网络交往相对于现实交往而言发生了某种偏差。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使交往双方不道出真实身份就可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特殊情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放弃现实道德的约束 ,导致他们进行网络交往的道德他律性減弱。道德他律性的减弱,必然会导致主体在进行活动时,因缺乏外部的监督而趋向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样就使得主体在选择某种行为时往往随心所欲,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作为行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不顾他人的反应或感受,从而导致网络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网络信息中心.第28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

[2]张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报,2002(2).

[3]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 第181页.

谈网络与伦理道德教育问题 篇6

一、互联网传播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互联网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方式多样性等特点为广大青少年学习以及工作、思想政治学习开拓了崭新的方法, 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但是, 网络传播自由开放度大, 缺乏有力监管, 使得传播的文化泛滥, 缺乏必要的过滤, 涌现出越来越多承载着错误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文化,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并且不同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念, 造成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程度的下滑, 青少年是国家的下一代希望, 这种状况令人堪忧。下面针对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概括。

(一) 互联网的虚拟性使青少年迷失自我

网络的虚拟性是指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 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它的基本的技术支撑是虚拟的空间和虚拟的现实, 通过虚拟的网络环境这个特性, 人们可以隐藏和修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 以达到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的目的。在网络这种虚拟环境里面, 很多真实都会被虚假的现象所掩盖。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主体, 因其思想还没有成熟,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在发展当中, 很容易使得他们沉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 以至于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 迷失自我, 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人们主要依靠于抽象的符号以及数字在网上进行交际, 青少年很容易会终日沉溺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 结果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行为和能力。

(二) 互联网的娱乐性使人沉溺其中以至于造成人性的扭曲

互联网的娱乐性使得青少年的人生观渐渐发生改变, 他们的中心不再是学习或者是工作, 而转移到网络上, 以娱乐为主, 沉溺在网络世界的多姿多彩中, 不能自拔, 更有甚者, 越来越多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 诱惑着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 对他们的身心成长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青少年这种未成熟的心智很容易在这种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迷失自我, 扭曲了价值观, 引发起青少年犯罪。

(三) 互联网的隐蔽性滋生青少年不良心态

互联网拥有极强的隐蔽性, 使得网络上的信息难辨真假, 滋生了各种尔虞我诈以及弄虚作假现象, 对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门青少年甚至产生了不正确的观念, 认为作假可以使自己容易获得成功, 踏实只会导致失败,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青少年不讲诚信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的加快, 这些不诚信的举动越来越普遍, 这也告诫着人们应该尽快控制这种失衡的现象, 以免对青少年的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阻碍青少年的正确成长。

二、净化青少年的互联网德育环境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趋势, 把握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青少年意识到网络中的不良思想以及因素, 用正确的方法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给青少年, 使得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得祖国的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 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第一, 从学校抓起, 规范青少年正确的上网行为, 减少他们的上网时间;加强思想道德培训, 提高他们明辨真伪的能力, 抵抗来自于互联网虚假信息的诱惑;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 提高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 以免轻信网络不良信息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第二, 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互联网网络的监督、监管和检查, 打击网络上的虚假信息, 加大对违法文化的打击力度,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更迅速、更广阔的认识新事物、新知识的途径, 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 辨别网络中的真伪,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使网络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整个网络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构建完美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大椿, 张星昭.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J].教学与研究, 2003 (7) .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篇7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少部分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有62%的同学认为上网应该注意道德、遵守道德, 11%的学生认为“注不注意道德、公德无所谓”, 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道德比较差, 15%的学生认为网上应建立与现实社会迥异的道德体系。 (1)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网络语言暴力。

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的言行要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 相对来说人们能够做到谨言慎行, 但在网络社会中, 大家都是匿名, 谁也不认识谁, 一些学生的言行就变得肆无忌惮。尤其当他们对现实中的一些人或事情不满时, 就会把网络作为发泄的空间, 动辄粗暴的谩骂, 甚至制造、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 进行人身攻击。

(二) 浏览、传播不健康网络文化。

在网络中存在着不少反动、迷信、色情信息,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好奇心比较强, 对于这些不良信息抵制力较差, 容易受影响。一些学生不仅自己浏览、下载, 而且在同学、朋友之间相互传播,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发生后, 就有不少大学生网友私下里“资源共享”不雅照。

(三) 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

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是大学生上网娱乐的两大主要内容。网络游戏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网络游戏玩家的大军中。一方面网络游戏中级别的不断提升可以使玩家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提升自信, 另一方面, 网络游戏中存在着的暴力、赌博、色情等信息也会对玩家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学生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 常常不自觉地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到现实生活中, 铸成大错。而网络聊天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快捷、生动的沟通方式, 人们足不出户, 就可以与天南海北趣味相投的人聊个痛快。尤其对于一些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少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所产生的压力, 他们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绪, 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慰藉。但如果过度地依赖这种交友方式, 他们就会对现实社会中的交往产生消极的影响。

此外, 网络黑客, 制造传播网络病毒, 侵犯隐私权、知识产权等网络不文明行为也在大学生网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途径

(一) 净化网络环境,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1. 净化社会网络大环境。

国家应当加快对网络信息监控技术的研究, 加大力度整治网络中的反动、迷信、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完善网络游戏的审查机制, 加大对网络游戏的审查力度, 对于内容不健康的游戏坚决不予批准;相关部门要配合各高校整顿学校周边的网吧, 尤其对于“黑网吧”坚决予以取缔, 等等。总之, 各部门只有通力合作, 采取适当的方式净化网络大环境, 减轻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2. 优化校园网络小环境。

现如今, 几乎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论坛、贴吧等, 这不仅便于本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而且给外校学生提供了了解本校文化的机会。因此, 校园网络文化的优劣不仅影响本校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而且关乎高校的形象。所以, 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并将这些反映到校园网中, 从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 校园网络部门应做好校园网的监控工作, 并在充分尊重学生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对于在校园网中反映出的各种信息根据其性质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如对学生反映的有关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应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正面回应, 及时解决;而对于那些低俗、诽谤、反动等负面的内容, 应当根据其后果的严重性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采取诸如正面引导、封ID、删帖等方式及时消除影响。

(二) 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 形成网络公德的自律意识和行为。

1.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 使他们有选择性地浏览网络中的内容,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冲击。

2.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严格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教育学生明白网络生活只不过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的延伸, 在现实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中同样应该遵守, 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最终在网络生活中做到慎独。

3. 教育大学生正确有节制地使用网络。

高校可通过开设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 普及网络知识, 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地查询资料、下载数据等, 如何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告诫他们明确上网的目的, 在上网时要有针对性、合理地使用网络的各项功能, 严格控制每次上网的时间, 自觉避免沉溺于网络。

4.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

仅仅依靠道德来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是不可能的, 所以网络道德必须与法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空间的有序性。我国现在已经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与信息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高校应通过相关法律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明白在网络中哪些能做, 哪些是违法行为不能做, 防止学生犯罪。

(三)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1.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建立心理健康网站、举行专题讲座等方式,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 使学生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学校期间会遇到诸如学业、就业、友谊、爱情等多种多样的问题, 一些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采取逃避的方式, 回避现实问题而藏身于虚拟的网络之中, 甚至无法自拔。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等方式, 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分析、解决心理问题, 使他们学会面对现实, 远离网络。

3. 重点加强对网瘾大学生的干预和治疗工作。

高校相关部门可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心理测试来发现其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 同时与其本人、同学和辅导员进行沟通, 判断其是否网络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的程度。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 一方面要让其深刻认识到网络成瘾对他自身生理心理的危害, 使其下定决心戒除网瘾, 另一方面要与老师和周围同学相互配合, 监督其课上课下情况, 积极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 丰富社会生活, 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同时对于网络成瘾程度较重的大学生, 除采取以上方式外, 必要时可以结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于睿.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8, (03) .

[2]林蔚.大学生网络成瘾分析及干预策略讨论[J].科技教育创新, 2006, (07)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篇8

一、高职学生网络道德的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发现, 以传播色情、游戏人生、攻击他人、破坏网络为乐趣的黑客在校园呈上升趋势。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经常听到有些学生昼伏夜出、网恋、行为越轨等信息。网络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二、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

(一) 主观原因

首先, 作为教育主体,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 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网络有着更多的迷恋。

其次, 自卑心理严重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来自自身和社会的“不认同”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也使得学生愿意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第三,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一方面他们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日渐提高、自我意识、人生观日渐成熟, 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 又使得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 导致一些高职生在网络中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二) 客观原因

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使当地网络文化状况与网络时代发展存在差异。

1. 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疏于教育或放任不管。在学校住宿的高职学生远离家庭, 而正值中年的家长, 又是各个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因此家长与子女间的沟通和交流不畅, 不能给予及时的劝诫和教导。

2. 学校的影响。

(1) 高职院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手段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中显得滞后与低效。学校并未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学校对于网络文化所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并未加以高度的重视。未对校内外网络资源充分加以净化, 某些不健康的网络资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 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显露, 前途的迷茫使部分高职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刺激和解脱。 (3) 高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 教育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 弱化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4) 师资短缺、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效益不高和教育质量不高, 吉林省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落后发展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3. 社会的影响。

(1) 有关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文化市场监管“缺位。对网络当中存在的不健康资源、许多不良网站、网上诈欺行为、网上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等网络失范行为, 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规范和管理还远远不够, 造成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泛滥,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2) 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群体的业余文化活动形式极其有限, 引发网络道德弱化。 (3) 缺乏相应的治疗机构, 网络成瘾者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诊治。

三、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

高职学生们正处于青年早期, 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 但是他们的心理尤其是自我意识还未完全成熟、道德意志力不强、抗诱惑能力弱, 极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教育工作者, 还是家庭、社会都要开始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切实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 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 优化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育人环境

首先, 在家庭中,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 帮助孩子对网上的信息正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其次, 在学校中, 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积极探索开展学生网络德育的模式和方法, 不断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加强网络道德培养。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中, 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监督, 各文艺团体、文化活动中心、新闻等载体要加大对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 引起全社会对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视, 加强全民网络知识教育, 取缔各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黑网吧”等场所。

(三) 建立网络道德的制度和行为规范

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 通过制定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不仅可以有效地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从而抑制各种网络不规范行为和网络犯罪的发生。

摘要:分析高职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文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提出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成因

参考文献

[1]陈玉兰.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之体现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浅析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思想教育

网络以其内容范围广泛、表达生动深刻、信息交换及时等优势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渠道, 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互联网时代犹如一把“双刃剑”, 网络传播者具有隐蔽性、缺乏可靠性和准确性等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并降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因此也不可避免的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可以说, 网络时代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和潜在危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社会责任感弱化。网络社会以其传播自由化使得复杂多元的政治体制和思维意识在互联网上肆意蔓延, 导致大学生政治意识淡漠, 弱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西方国家善于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多元文化, 对于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些大学生甚至会对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冷漠淡薄甚至反对排斥, 在互联网和论坛中肆意发表过激言论, 可以说这些是网络传播对他们思维不定性带来的严重破坏作用。

⑵人际关系淡漠。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 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疏远。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包括QQ、EMAIL、BBS以及其他网络平台, 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压力的影响下在互联网轻松交往, 如今网络交友已成为大学生交友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 我们的发展永远离不开现实社会的日常交流与人际交往。封闭的网络空间带来的交往模式会不断使人们放弃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机会, 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使得大学生变得孤僻、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 团体意识淡薄, 疏远与父母的亲情, 与朋友健康的友谊。

⑶影响学业完成。很多大学生上网成瘾, 迷恋网络游戏, 最终导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这些大学生长时间呆在网吧, 也是很多犯罪行为的滋生地, 把自己宝贵的校园生活时间与金钱浪费在虚拟游戏之中, 导致自己学习成绩的下降。一些长时间上网的学生易产生性格孤僻, 整体沉溺于网络的虚幻空间而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 荒废自己的美好前程。

处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维护传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将互联网能够带来的便利条件全部抹杀。我们要在重视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立规范的复杂性的基础上, 针对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寻找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 不断钻研探索, 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最终落实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自律意识的觉醒以及新时代大学生崇尚人格的重塑上, 包括以下三点对策性建议:

⑴加快落实互联网法律建设。对通过网络犯罪的主体进行法律严惩, 以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 规范社会全体的日常活动在此道德范围内切实开展。我国法律部门要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 凭借国家法制的强制力量, 对互联网络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具有破坏性影响的因素进行严格管制和监督控制, 为网络伦理道德的有效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空间。

⑵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面认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有必要使每一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理念, 同时应在文化知识传播之余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塑造。有效控制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使他们懂得自律自制, 同时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控制和管理。

⑶扩大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思政工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影响也是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的新的任务与挑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方式的学习, 使之具有充足知识储备和拓展空间, 及时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 及时收集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加以分析, 以便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袁晓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网络道德问题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伦理自律

一、伦理道德

道德是指个体品行,是个人的主观修养和操守, 是主观法;伦理是指客观的关系,更多是指客观、团体的意味,是客观法。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的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网络交往引发的大学生的伦理问题

第一,网络交往的沉溺性导致大学生的性格异化。所谓网络沉溺是由于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模式和极度的趣味性,例如收发邮件、网络游戏、聊天室聊天等等,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极强的依赖感,从而降低对其他事情的兴趣。大学生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对社会的好奇与恐惧是一种正常现象。互联网作为社会现实信息的反映,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去寻找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或者是用虚拟的网络麻痹自己以此来逃避残酷的现实。

第二,网络交往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淡化和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同时信息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不良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和精神垃圾充斥其中,造成信息污染和精神家园的破坏。

第三,网络文化霸权造成的冲击。所谓网络文化霸权就是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播,从而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产生对他种文化继承者传统观念和信仰的强大冲击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亚太、拉美甚至非洲地区互联网用户都在飞速增加。可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心仍然以英语国家为中心,其强势地位依然不可消除。大学生在长期的网上冲浪过程中,势必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在潜意识中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客观上进行了一次无形中的洗脑。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产生

(1)色情暴力网站侵蚀大学生的灵魂。网络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给相当一部分人群带来了无法避免的道德的考验。借助于互联网监管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利润进行色情暴力的宣传,大学生作为接触互联网的高频人群,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这些污浊。色情暴力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迷茫,长期接触这些东西,会导致青年学生斗志的丧失,一着不慎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可怕后果。

(2)网络的虚拟导致虚拟化人格的产生。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都不是以真面目见面,每个人的面前都戴着一面薄纱,接触的信息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甜美的欺骗性。在这么一个虚拟的世界,为了某一个小小的利益,大家都在互相模仿、相互欺骗。青年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又由于作为高知识分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并不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两个“我”,网络中的“我”是一个迷失的“我”,一个性格扭曲的虚拟的“我”。

(3)第三,网络空间的“一次性”人际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看,“一次性”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谩骂欺骗无礼等粗鲁行为。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上面,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很容易实现“见面”,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面具进行交往。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做事情容易冲动,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对于某些事情心里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但是由于在虚拟的空间,一次接触之后便又“各奔天涯”,对于自己当前的言行,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难免有放纵感情的机会。所以,对于有些问题有些言论,稍不顺心则粗鲁谩骂。此外,“一次性”的人际关系还容易产生欺骗性犯罪等违法行为。近年来网络诈骗等高技术犯罪的比例有所上升,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也是预防此类犯罪的一个方面。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办法:

建立道德监控机制,健全网络道德规范。

全社会的法制和道德素养关系互联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推动把互联网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在提高全民网络素养中的作用,鼓励相关组织开展有利于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公益活动。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1)积极打造高质量的中文网站。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的标志。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在目前中文网络建设滞后的现状,立足于建设有影响的中文网站,例如可以尝试采取用中文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极力打破英语在我国国内的垄断地位。

(2)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滤网站。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其他各方面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西方一些垃圾信息和颓废观念传入了我国。在互联网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势必要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建立过滤网站或过滤平台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是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必要措施,力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第三,加强涉网法律问题研究,尽快完善网络行业法规制度。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智能化、高危化的同时,又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立法部门要基于此种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1997年12月11日我国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不得从事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及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等等,要求广大网民做一个文化素质高、人生价值高的的社会主义好网民。

上一篇:生产来源下一篇:四联平衡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