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会计主管

2024-08-02

独立会计主管(精选四篇)

独立会计主管 篇1

1.1 会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设置《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 基本是依据会计专业要求制定的, 主要强调会计实务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没有体现作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培养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标, 更没有细化不同专业具体的会计教学目标, 直接将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作为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使得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时, 感到负担大, 目的性不强,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会计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使用的会计教材偏重于会计核算, 按照培养会计人员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讲解且以核算为目的, 使得《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晦涩难懂。由于《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核心教材, 其基础理论一般从会计的产生、发展过程开始, 其余还主要包括会计要素理论、会计账户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 以及若干个账务处理程序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会计专业而言, 无疑是必要且合理的。但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 则显得会计的基础理论偏深、偏多, 尤其对其中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账务处理程序等, 就显得更加深奥难懂了。

1.3 会计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虽然课堂讲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 及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 但对于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会计学》课程, 单一的讲授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机械、被动, 逐渐让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

1.4 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很多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待《会计学》这门非专业课程, 一般主观上不够重视, 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他们认为整天与课本上的数字、账户、账簿和报表打交道, 将来就业也不大可能从事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 会计知识基本不会用到, 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 因此只有少数学生仅仅按部就班地为考试而学习, 按照老师的要求参与课堂和完成作业。

2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建议

2.1 明确会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根源, 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才能引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制定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应着重强调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并且体现以下思想:第一, 教学目标建议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会计性思维和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结合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的目的;第二, 促进学生运用和把握会计信息, 熟练掌握会计报表的阅读分析方法, 并灵活运用会计信息为生产和管理服务。

2.2 合理确定会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需要, 因此在确定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时, 应针对不同专业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 应注意内容适中, 重点突出。考虑到教学学时有限,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 在理解会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分析的能力。具体建议:对于会计学原理, 简单介绍会计的概念、复试记账等基本理论;对于财务会计, 着重以会计等式为出发点, 利用会计要素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展开讲解, 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筹资、储备、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间的流转, 最终为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结构及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提高其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2.3 灵活运用科学有效且多样化的会计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 受教学学时限制, 在教学的过程中, 更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 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训课, 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 课后参观企业会计工作等。

案例教学法。例如在给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介绍财务报表时, 可以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让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 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讨论, 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会计学》课程知识容量宏大, 教学内容庞杂, 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争取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免对课程内容感到晦涩难懂以及枯燥乏味, 对会计中涉及到的账表和凭证缺乏感性认识, 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视频或实物等演示方法,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 教师在课程讲授前, 应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学习其的目的, 作用及意义, 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自己将来工作和生活的作用;然后, 在授课过程中, 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随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一方面督促学生注意听讲,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还可以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与辅导, 增加对学生思考的训练。最后,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 充分展示《会计学》课程的实用性。

摘要:《会计学》是独立学院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不同于会计专业《会计学》的课程教学。它对于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者能够高水平地分析、运用会计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

“五个善于”当好会计主管 篇2

一.要善于学习。会计主管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要熟悉业务操作,同时还应掌握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财务报表、内控章程、信贷制度、法律法规等知识。会计主管只有具备这些多层次结构的知识,才能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同时,对于基层信用社来说,大部分的柜员每天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柜台事务,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为此会计主管必须做带头学习的榜样。一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要多渠道地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类会计报表、记账规则、会计处理流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二是学习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各类金融法规、信贷准则及联社制定的各项制度,不管提高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三是学习新产品、新业务,第一时间学习和掌握新的金融产品知识、业务操作流程,并传递给其他员工,做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要善于计划。作为农信社的一名会计主管往往承担着统计报表、装订传票、整理档案、员工考勤、处理投诉等诸多职责,工作相对较为繁杂,要将各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就要求会计主管具有较强的计划安排能力。会计主管要做好工作计划,将每个星期、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对工作进行分门别类,在此基础上作出每日、每周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项工作处理好,做到日清月结。

三,要善于观察。一方面,柜台工作压力紧绷容易给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外部评价对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要求会计主管要善于“察言观色”,一是要善于观察员工行为,在工作中要关心员工,经常与员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留心观察员工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二是要仔细聆听外部评价,要注意收集客户对信用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对真正有利于信用社发展的建议要及时将其反馈给主任和柜员,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要善于管理。会计主管应当积极配合联社和信用社主任开展工作,协助领导加强管理。一是加强工作纪律管理,会计主管应当督促柜员严格执行作息 时间,不迟到、不 早退;督促柜员上班期间做到热情周到、文明 用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做好请休假管理,要合理安排柜员的休假,做到既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能给予柜员充分的休息时间,督促休假的员工按时返岗上班;三是加强卫生环境管理,会计主管要带领全体员工要抓好内部环境整治。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对营业环境进行打扫,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提升农信社对外形象。

五,要善于执行。会计主管要抓好制度执行,加强内部防控,认真落实联社各项工作要求,实现稳健经营。一是严把案防制度执行关。会计主管要督促和监督柜员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办理业务,把好授权业务关,保证每笔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要严格执行章、证、押、现金分管制度,定期查库制度,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确保实现安全无事故;二是严格执行贷款审查制度。会计主管要对每笔贷款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对于不符合信贷规定的贷款要坚决制止,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三是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要求,作为一名会计主管要带头执行上级有关要求,少讲理由和客观原因,自动自发,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强化全员的执行意识,真正做到上传下达,政令畅通。

商业银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利弊分析 篇3

一、前言

会计主管委派制, 是为区分会计任命制而命名的。顾名思义, 会计主管委派制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管理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 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从2002年起,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 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传递者和现代社会经济运转的枢纽之一, 顺应历史潮流与使命, 于2002年开始先后逐步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至今已发展十个年头。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行, 对于商业银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经营风险、改善会计基础管理以及加强对分支机构领导人监督约束等有着重要作用。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利与弊。

二、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分析

会计主管委派制, 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 对商业银行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强化会计独立, 实现良性循环;提高会计人员积极性;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等, 下面一一阐述。

(一)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

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 一是减少了商业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互相勾结、拉帮结派的现象即促进商业银行廉政建设。长期以来, 一些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喜欢看领导脸色办事、受制于领导话语权, 工作中缺乏原则性。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分离并相互制约了单位行政领导权和会计监督权。会计主管与受派行脱钩, 对委派行负责, 利于商业银行会计主管依法依规行使“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职权, 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会计行为, 也有利于遏制“私设小金库”、“账外经营”等各种违规操作;二是会计信息失真频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利益因素, 小团体利益增加了信息准确提供的难度, 这无疑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后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它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权威性, 制度良好了, 会计信息质量也得到有力的保障, 这也是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最初目的;三是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委派会计人员可对银行相关的会计数据及提供这些数据的载体进行核查, 核查内容如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否正确、凭证是否合法、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规等问题并可以及时纠错。这些都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

(二) 强化会计独立, 实现良性循环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在一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实行的会计管理制度是任命制, 会计只是企业的组成部分, 对企业负责, 靠企业吃饭, 这必然会造成会计监督不到位。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会计主管将直属于上级商业银行机构, 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工作, 抵制企业的不合法行为, 使会计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局面。这样就结束了会计主管不属于下级机构管辖、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强的局面。有利于保证下级机构业务行政领导权和会计监督权的分开, 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三) 提高会计人员积极性

正如前文所说,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在实行主管委派制后独立、权威地进行相关工作, 势必会提升相关人员的地位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将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另外,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通过培训和教育后方可竞聘上岗, 工作后还可以提拔重任, 这样, 一些素质高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得到新的锻炼, 有更广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 有利于整个商业银行会计队伍的积极性增强、思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委派会计主管大胆行使《会计法》商业银行总行赋予的职权, 保障各项制度的实施, 工作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四) 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 将有利于构建商业银行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主要表现在其利于深化“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改进财务工作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委派会计对财政拨付的资金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全方位跟踪监控, 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得到及时反馈, 财政部门能够随时掌握资金的运行状况, 从而保证财务资金安全。

三、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消极作用分析

从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践行十多年来, 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信息公正完整、提升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等方面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任何制度的实行都有利有弊, 会计主管委派制在实践中也碰到很多问题和弊端, 仍存在着消极作用。

(一) 委派会计人员的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会计主管委派制中的委派形式可分为间接交叉委派和直接委派两种形式。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实行的是间接交叉委派, 即在原单位选拔出来的委派会计, 由上级管辖行等委派单位统一委派, 原则上不再派回原单位, 而派到其它单位交叉使用。直接委派是委派会计人员能直接参与到受派单位的经济活动, 掌握单位财务运行情况, 能提高委派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从商业银行实际运行效果来看, 两种委派形式均存在弊端, 且对委派会计主管本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会计主管委派制委派形式还需进一步不断完善。

(二) 职位定位不明确

会计主管委派制的践行者, 在实际工作中职位定位不明确。一是会计委派制使委派的会计人员与管辖行过分强调会计

浅析县级供电子公司财务管理面临困难及提升策略

◎文/郑传浓

电网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 其目标除了盈利之外, 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协调发展, 县级供电子公司也不例外。面对县级供电子公司目前存在的种种困难, 努力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 降低经营风险, 是支撑其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县级供电子公司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找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 推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广东电网公司在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 按照“成熟一个, 接管一个, 成熟一批, 接管一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分批接管。被接管后的县级供电企业成为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子公司, 正逐步实现“由传统体制转为现代企业集团、由政企合一管理转为现代企业制度、由被动满足需求转为主动谋求发展”的现代化经营发展模式。考虑并分析县级子公司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各种困境和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对于企业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县级子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县级单位, 普遍都是当地的大型企业。可以概括出四个方面的大:一是资产分布广, 不易管理。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变电站、遍布各个角落, 分

的监督, 弱化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等其他职能;另一方面有的委派会计除了履行本职外, 还会担任业务营销、服务管理的职责, 分化了自身职责, 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不同的商业银行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职位定位不一, 少数商业银行定位为受派单位管理层, 较易开展工作;其余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职位定位不明确, 不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和委派制的实行。

(三) 各方关系的协调欠佳

商业银行的委派会计由于无法直接参与受派单位的经营、财务管理, 由委派单位和受派单位双层领导着的委派会计, 要取得受派单位领导的支持, 委派单位的工作才能确保完成。由于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存在对立矛盾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不能处理好监督与共赢的关系, 较易陷入尴尬处境, 倘若委派单位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配合, 工作将难以适从, 不能完全达到委派目的。

(四) 委派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商业银行会计委派制实施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和实施成效, 需要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的委派会计人员作人才支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委派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考核制度不合理、更换工作人员过快、论资排辈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 通过加强布广, 坐落分散, 给管理带来不小难度。二是负债大, 子公司每年的电网建设投入基本上都会超过其当年盈利, 根据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的要求, 仅靠当年的折旧和自留利润不足以支撑, 需要大量的贷款, 大部分子公司的负债率都超过50%, 有的甚至达到80%, 甚至超过100%。三是资金流量大.每年过亿千瓦时的电量采购与销售带来上亿元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四是物资流量大, 大规模的电网建设项目和过亿资产的日常运行维护需要配送大量的电网物资。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少困境和很大风险。

(一) 电价矛盾给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困境

国家统一销售电价政策在给广大用电客户带来重大利好的同时给电网企业带来强大压力。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电煤等燃料价格上涨引起发电成本持续攀升, 煤电联动政策、标杆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补偿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的发电, 上网电价逐步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电量规模庞大, 每一次优惠电价的出台都会造成电网企业利益的损失, 就如本次阶梯电价实施, 粤东个

对委派人员的考核、定期对委派会计进行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委派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需要提上日程。对委派人员的德、能、勤、绩作出严格综合考评, 改变论资排辈的局面, 使更多的优秀会计脱颖而出, 进一步提高委派会计的业务素质, 才能促进会计委派工作质量持续性提升, 商业银行也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五) 核算不实、信息失真现象仍存在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后会计主管是独立了, 但是由于委派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问题, 造成受派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仍然会出现信息失真等现象, 如果委派会计人员过分强调监督而对受派单位经营管理层产生分权, 易与下层机构造成断层的局面, 不利于下级机构的发展, 最终也是限制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结语

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思考 篇4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类型

根据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1.公立民办

具体又分为两种:一是政校企合作型,由母体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硬件投入,同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办学,母体高校负责具体的办学与管理;二是母体大学独资型,没有民间资本投入,由母体大学独自举办。独立学院的法人代表一般是由母体高校的校长来兼任,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大多由母体高校提供,学院的院级领导干部也大多由母体高校委派任命。

2.联立民办

所谓联立指办学资金既来自公有企事业单位或政府,也来自于私营企业投资,所有权既不属于公有也不属于私有。按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办学,按培养成本收费。由民营企业、地方政府与公办高校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

3.民立民办

所谓民立指办学资金完全来自于民营企业或私人投资,按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模式维持运营,按培养成本收取学生的学费。挂靠在名校下面办学,由母体高校负责教学和管理工作,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管理费上交给母体高校。

二、独立学院办学特点

1.市场性与计划性交织的运营方式

独立学院是一种特殊的民办高校,是市场驱动型的,是在利益驱动下产生的一种制度变迁行为,采用的是一种准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但中国境内的大学,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受国家相关政策的控制,体现公的成分。独立学院被当作普通高等学校来经营管理,其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均受国家计划的控制。将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优质资源与民间资本结合,构成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即独立学院。

2.依托性与独立性共存的办学实体

独立学院的兴办就是依托母体大学,依托学校的师资力量、社会影响、教学硬件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但独立学院又必须是独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校园,实行独立财务核算,独立颁发各类证书等。

3.营利性与公益性兼容的办学理念

独立学院是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高等学校,属于公益性事业,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承担社会责任。但独立学院又都是投资办学,从本质上说,民间资本的介入、母体大学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都是为了收取较高的学费或管理费,投资都是需要回报。

三、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的选择

1.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而制定的,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办学类型有三种,不完全是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反映。《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没有设置反映投入资本和取得合理回报的科目。二是资产的核算不真实。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结合学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的需要,并按照所对应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等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口径不一致。三是无法确定合理回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净资产类中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这些科目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收付实现制下实现的收入、支出与余额,但不是真正的结余,无法进行结余分配。

2.选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从2014年起,独立学院法人登记由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只能说独立院校的公益性更强,更多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目的。但独立学院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民办性、合理回报性决定了独立学院不适合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存在与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同样的问题。

3.选用《民办高校会计制度》

《民办高校会计制度》适用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高校独立的二级学院,与普通设置的民办高校有其本质的区分。民办高校是社会力量独资办校,独立院校是普通高校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4.选用《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它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小、不对外筹集资金的企业,独立学院的营利性、多元投资、企业化运营及合理回报是认为选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但独立学院更偏重于公益性,属于公益性事业,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本质区别。

5.选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目前独立学院普遍选用这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用于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等。选用这种制度的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不以营利为目的、资源提供者不得取得经济回报和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的特征。对照其适用范围,独立学院并不符合其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的特征。选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问题主要存在费用和净资产科目设置方面,现行的会计科目无法准确地进行结余分配的计算,满足不了独立学院合理回报的会计核算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在费用类会计科目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没有反映需专款专用的款项,也没有反映上下级资金往来的收支项目。净资产方面,《民间非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在净资产类会计科目分为限定性资产、非限定性资产,比较笼统,不便于反映净资产的结构。

四、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建议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不能直接选用现行的某一种会计制度,这是由其特点决定。非国有、非企业性质、非政府举办、资源提供者取得合理回报等这些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需要制定特定的会计制度。

独立学院执行的会计制度制定,首先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及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其次必须结合独立学院的管理需要和社会各方对所需会计信息的实际要求,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重点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计方面。在净资产部分,设置反映净资产结构的会计科目,细化资产分类,如设置投入资本,反映资源提供者投入独立学院资本的增减情况;设置办学结余,反映独立学院办学效益,利于核算合理回报;设置办学结余分配,核算办学结余分配情况,同时在资产负债表及业务活动表中都增加相应栏目;在用部分,设置反映需专款专用的款项和上下级资金往来的收支项目的会计科目,独立学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社会公益性更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母体大校间依托性更强。

参考文献

[1].彭华安.诞生与危机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的案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

[2] .任彩霞.关于独立学院会计制度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总会计师,2008(10).

上一篇:游戏化环境下一篇:不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