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思维

2024-09-03

工科思维(精选五篇)

工科思维 篇1

一、数学的定义和真理

由于数学的定义是数学学科作为整体对象引入的问题,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可能以自身为研究对象,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回答,但单纯以哲学的角度给出定义也不全面,因为数学学科与哲学学科毕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不相同,因而还要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给出定义.从哲学的角度回答我赞同以下两种答案:1.林泉水在《数学对象的性质》中称数学是一门演算的科学;2.罗竹凤在《汉语大词典》中称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的科学.从数学学科的角度回答我赞同王青建在《数学是什么?》中称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因此我认为数学的定义是一门演算的科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特别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的科学.

有关数学真理的探究应该从数学起源开始,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过分强调经验是数学的唯一源泉,他肯定地说:“每个数学分支中那些最原始、最古老的问题肯定起源于经验,是由外部现象所引起的.”坎贝尔认为:“数学理论假说的每一个重要术语,都直接地、分别地与经验确定的量值相关,数学理论的提出不只是实验定律的外延,理论家必须在可供选择的数学关系中挑选,这些可供选择的数学关系既蕴涵着定律,又呈现出与定律有某种类似的数学形式.”杜威认为:“主观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本源,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不过是经验的不同表现而已.”我认为数学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经验,主要是古代数学所研究的大部分内容,而另一部分高于经验,很难在自然界找到原形,现代数学大多数属于此类.如果经验真的是一切数学来源的话,数学也就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可知,数学的真理可分为两种:一种真理的证明必须以经验事实为根据,而另外一种完全不需要来源于经验,可以纯粹从逻辑规律出发运用一些数学思维方式得到,故数学中的真命题可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前者不需用经验材料证明真伪,仅靠逻辑方法即可证明其真假,而后者只能依靠经验材料证明真伪.

二、数学研究与哲学方法论的联系

尽管哲学与数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都大不相同,很多哲学家都明确指出“哲学不是数学,若用研究数学的方式去研究哲学将是非常可怕的,会导致哲学家们陷入迷途”.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指出:“哲学不是理论,哲学的任务在于描述,即使思想在逻辑上变得明晰起来的学问,哲学的思考不同于科学的思考,哲学不提出任何理论,在哲学思考中不应有任何假设性的东西,因此哲学的任务不是得出结论,而是陈述众所公认的事.”

数学研究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发现问题,它不仅是研究数学的起点,也是研究数学的一条生命线.希尔伯特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匮乏则预示着它发展的衰亡和中止”.由于数学也属于一门科学分支,显然提出问题在数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希尔伯特还提出数学问题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1. 清晰性和易懂性.清晰性确保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具体的步骤解决它;易懂性,使得所得的结果真实有意义.

2. 困难而又不是无从下手.

所选问题的难度应当能够使科学研究者看得见方向但又必须始于足下的努力才能接近.

3. 意义重大.

深悟这三个重要特点,在以后的数学研究中寻找问题时能够更加精确地把握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另外,在选题过程中要避免盲目的“直觉”,邦格指出:“直觉的几种严重的局限性,首先,直觉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呈现;其次,直觉有易谬性,因为它的来路不是很合乎推理常规,所以易错;再次,直觉只能起启发作用,没有证实功能;最后,直觉往往是粗糙的.”

综上所述,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找出有意义、更加可行的课题继续深入研究,在教学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习哲学方法论、数学史,数学哲学等有益于拓展学习研究能力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创同.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春荔.数学观与方法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工科思维 篇2

阅读不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培养和形成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具备的主要语言技能。

近年来,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历了高中阶段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已经在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和运用1100个常用单词,还分别学习500个和8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大学英语的学习是在高中英语已经掌握了大约2000左右的常用词语的基础上,大学生基本已经具有了阅读的技能和技巧,能够顺利完成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即literal reading和Interpretive Reading。

然而,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当中,随着阅读材料的内容拓宽,字数增多,尤其是原始英语读物的使用,学生在阅读理解上表现得并不如意,突出表现在深层阅读上。

1.在阅读前,不能够对文本作者的意图做出准确的推测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有一篇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文章“How to Grow Old”。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常识,学生可以判读出这篇文章是对于一种要达到的目标而教人怎样去做。但是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学生在讨论中就出现了理解上的分歧。一解是“如何变老”,为什么要变老?学生开始有怀疑,好像如何变得年轻才合乎常理,因而不能做出可信的推测。一解是“或许作者在运用反语,如何不会变老”。虽然学生能够就题目提出疑问,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和阐释层面,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目的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阅读中,缺乏篇章和整体意识

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基本上仍然把词汇、短语和语法现象等作为知识而进行被动的接收和记忆,把阅读文本当作是以往或新的语言点的加强和学习的载体,没有形成对文本的篇章和结构的认知图式。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是,一般来说,阅读技巧对初级阶段的英语阅读较为有效,而对于大学英语的阅读材料和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阅读水平、整体语言式,即篇章意识应该更为重要。

3.在阅读后,缺乏对文本权威性的分析和评价

阅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把阅读单纯地当成是获得信息的手段,而忽略了对信息的分析。学生在阅读中具有对阅读材料权威的迷信认知。这是因为,学生还基本上受到阅读过程的前两个层次的影响,被动地接受或欣赏阅读材料,有时候甚至是全盘吸收,没有辨别,没有去伪存真,盲目地迷信文本的权威,不能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评价。

根据Crawley和Mauntiain对阅读的三个层次的分类,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在阅读中,做到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写了什么,他们阅读的目的还只是理解、记忆或回忆文本中明确表达的信息,也就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表层的理解。但在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直觉上,还不能够做到通过合理的推理去找到文章的隐含信息,在发现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的能力上也还有欠缺,也就是在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能力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而对于阅读的第三个层次——评价性阅读和理解,即对文本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在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做出预测、预见结果和评价方面还很不足。

二、批判性阅读

Crawley和Mauntiain把阅读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即Literal Reading(字面阅读)、Interpretive Reading(阐释性阅读)和Creative/Critical reading(创造性阅读,也就是批判性阅读)。在三个层次里,字面阅读,也就是所谓的阅读的“单词识别模式”,即阅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解码模式,是读者对文本的字、词、句的自动识别和处理过程。这一过程是读者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是知道作者写什么的过程,也是获得信息的过程,是阅读的最低层次。阐释性阅读,是读者能够利用在第一层次上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解决问题,是理解作者如何写的过程。而批判性阅读是读者对文本所涵盖的信息认知、理解、记忆与接受后,即完成了前两个层次的阅读后,进行分析、质疑、辨别、推敲、筛选和评价的阅读层次,是阅读的最终层次和最高的层次。批判性阅读不仅要求读者了解文本提供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对文本的准确性、有效性、权威性等做出推测、分析和评价。

批判性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阅读的前两个层次中的识别和释义的技能。阅读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解码过程,也不是“心理学上的猜字游戏”,阅读的目的不是被动地获取信息,而是读者通过重温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判断力来批判性地释义文本的信息。批判性阅读不是记忆所读的内容,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各种假设,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批判阅读是一种批判的思维,而批判性的思维是一种求异的思维,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可见,批评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所以,培养大学生英语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是推动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被动吸收和接纳的过程向鉴赏、评判以至创造和发现的过程的转变,是学生掌握和熟练应用语言技能的最高境界。

三、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可以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的信息,把事实与观点区分开,且确定作者的语气。同时,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批判性阅读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有逻辑思维、深思熟虑、疑问态度和自主思维。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阅读的本质不是对文本的简单解码,阅读的目的也不只是被动地获取信息,而是读者通过重温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判断力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地释义信息。批判性的阅读是一种创新,批判性的思维是一種创新的思维。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批判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应该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和突破点。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和思维的培养途径。

1.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说过:“思维由问题开始”。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如果学生只局限于词汇掌握和句子意思的理解,不能够由文章的标题猜测或预测作者的写作内容和目的,不能够就作者的某些观点或态度质疑,学生就不可能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批判形式,所以,要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为例,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What Is Friend-ship?”中提到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友谊分为三类:建立在功利、愉悦和美德之上的友谊。往往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欣赏阅读的层面,即迷信文本、迷信作家、迷信名人,把名人或课本上说的当做真理,不敢轻易提出疑问或作出不同的论断。这时,就需要教师鼓励和提倡学生质疑并评判名人的观点,是否认同名人的观点,根据自己的认识、联系现实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国情等,分析和对比原文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综合,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辩证、总结等过程,实现批判性阅读。

2.注重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

逻辑推理是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之一,具有逻辑思考能力才能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上,主要是要注重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衔接词、关联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的敏感度。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词义衔接、词义顺接等语义衔接理论的在阅读中的实践,加强学生对作者论述或阐述中运用的逻辑思维的思考,从而形成对文本篇章结构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分析、辩证思考的能力。

3.注重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策略

工科思维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引言

当今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如何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毕业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1.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以某一事物、信息或问题为基础, 构思出多种方案, 是一种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无一定规则的思维形式。其最大特点是由同一信息源可以产生众多的信息输出, 思维过程不按单一的路径前进, 因而在思维的结果中, 可能会包含具有较大创造性的构思方案。以发泡技术为例, 将其与冰制品结合, 制成了冰淇淋;将其与橡胶结合, 制成了橡胶海绵;将其与塑料结合, 制成了泡沫塑料;将其与水泥结合, 制成了气泡混凝土;将其与玻璃结合, 制成了气泡玻璃。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 要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运用发散思维,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不拘泥于陈规。例如, 学生要设计一个空气处理方案, 要求将夏季室外空气经过降温除湿处理到设定的状态点, 运用发散思维, 至少可以提出以下四种空气处理方案:

(1) 经喷淋室冷却除湿, 然后经过加热器再热。

(2) 经空气冷却器冷却除湿, 然后经过加热器再热。

(3) 经固体吸湿剂除湿, 然后经过空气冷却器等湿冷却。

(4) 经液体吸湿剂冷却除湿到要求的状态点。

2. 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正好与发散思维方向相反, 往往出现在发散思维之后。收敛思维是指以思考的问题为核心, 从多种构思方案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较满意方案的思维形式, 具有综合性与归纳性。

收敛思维更趋向于理性化, 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判, 它在技术构思后期的方案筛选与整理阶段运用较多。当学生提出若干种方案后, 指导教师应适当引导, 要求学生将不可行或不合适的方案剔除, 保留可行的或最合适的方案。就前文所举的例子而言, 当学生提出多种空气处理方案后, 应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案。再例如:学生要为某建筑设计一套中央空调系统, 需要为该空调系统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提出的冷热源方案有:冷水机组加上锅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溴化锂直燃式机组等, 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每种方案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 并根据该建筑的具体情况、当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及能源价格, 选出最适合该建筑的冷热源。

3.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指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理论观点及相关知识和方法, 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形式。在多种学科日益交叉与融合的今天, 大学生需要掌握与运用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其所学的专业。许多工程技术问题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 在毕业设计中也是如此。如建筑学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建筑环境与建筑设备的问题, 需要有相关的知识;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设计往往涉及到建筑学、给水排水、电气及自控仪表等专业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的问题难以解决, 要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或请教相关专业的人员, 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 思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

需要指出的是, 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并不仅仅依靠某一种思维形式就可以完成, 而需要各种思维有机结合。

毕业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根本上来说, 最为重要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种:

1.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

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 毕业设计中的创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与探索, 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在毕业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协助老师解决科研、工程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的结合, 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新问题, 应用新技术, 提高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能力。近年来, 我校每届毕业生中都有一些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设计, 这些学生的独立探索和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为他们读研究生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2. 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来进行分析、思考、推理和论证的方法, 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逻辑分析能力。工科的毕业设计需要解决一个工程技术问题, 如果没有很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不可能解决好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具体而言,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应该具有观察、比较、综合、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善于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能够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 沟通与协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 创新成果往往不是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 而是群体和团队协作的结果。独立思考不是封闭和孤立的思考, 而是需要与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不断讨论与交流。对指导教师而言, 要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定期与学生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 不要害怕自己会说错。可以考虑一些能分解成多个独立部分又相互联系的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 这样就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写作能力。

4. 表达与写作能力

表达与写作能力可以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工科类学生应该善于用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 应该能够撰写流畅通顺的设计说明书, 在毕业答辩的过程中应能够全面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内容。在指导工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有待加强, 不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未能系统地掌握技术文件和论文写作、专业制图能力。

结束语

毕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创新思维与能力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毕业设计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机制, 这是今后在毕业设计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常立农.技术哲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十要素”.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5) .

工科思维 篇4

2010年耶鲁大学校长曾说过:“耶鲁更强调培养学生明辨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斯坦福的学制是2+2制, 学生先进行两年学习方法的学习, 然后进行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见西方教育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在东西方教育差异的日益凸显的今天, 国际化教育在快速普及, 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我们的教育不能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不能再是填鸭式教育, 教与学是双向的, 教师应充当一位引领者, 引领学生进入知识领域, 教会学生学会寻求和探索知识, 学会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具备明辨性思维的能力。工科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普遍欠缺, 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 所以探讨研究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辨性思维的内涵

明辨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 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作出主张的思考”。[2]

“批判性思维”是明辨性思维的另一种叫法。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Critical thinking”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明辨性思维, 是指一种有逻辑、有理性的论理, 是一种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的思维技能, 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 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 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 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3]

美国“critical thinking”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 (Robert Ennis) 对”critical thinking”概念作出如下表述:”critical thinking”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这等于“开放式学习” (emancipatory learning) 。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Edward Glaser在给它做界定时指出, ”critical thinking”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要从自己的经验层面做思考;二要掌握逻辑思辨的方法;三要掌握应用这些方法的技巧。

因为“明辨性思维”亦有“批判性思维”之称, 所以人们在对明辨性思维的认识方面存在一些误解, 认为明辨性思维是否定性的, 不包括创造性的, 这些都是不全面的认识, 明辨性思维不分学科, 明辨性思维的培养是训练大脑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正确理解明辨性思维的内涵。

二、培养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的重要性

工科学生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强调推理、数据、证据的环环相扣,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新信息不断涌出, 如果学生不具备明辨性思维, 就不可能灵活的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 不能对事物得出正确判断与辨别。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还是主要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 要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性的人才, 必须重视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工科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追本溯源, 所以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工科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在教育中融入明辨性思维的训练,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调动起来, 教与学同等重要。

2) 在教育中融入明辨性思维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具备怀疑、评估、创新和修正等品质。

3) 在教育中融入明辨性思维的训练, 能够使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追求真理、逻辑推理、自我思考的能力。

4) 在教育中融入明辨性思维的训练, 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批判性思维, 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 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培养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的策略

(一) 转变教育者的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中, 教育者重视课堂教学, 教师为主导作用, 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绝对正确的, 毋庸置疑的, 使人盲目服从, 缺乏创造性。

因此, 首先转变教育者的传统教育观念, 是培养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前提, 只有当教育者深切领悟到了明辨性思维的重要性, 才会全面积极推广、落到实处, 只有这样, 培养大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才能达到。

(二) 制定涵盖明辨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大多提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强调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个性化的培养, 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设置的模板式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化、缺少自我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培养目标的设置欠缺限制了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工科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 就必须对现有的培养目标做出调整, 使明辨性思维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让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在明辨性思维培养目标下得到充分发展。

(三) 提高教师的明辨性思维教学能力

要培养具有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学生, 教育者本身的明辨性思维教学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就起了主要作用, 培养目标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达成, 所以, 教师本人要具有明辨性思维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 整个教学过程充斥着明辨性思维, 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四) 建立明辨性思维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 开设一些逻辑学和明辨性思维课程很重要, 尤其是工科学生, 很多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若紧紧是在明辨性思维课程的课堂上应用明辨性思维方法, 而其他方面就完全把这种思维抛弃, 这就违背了我们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改变, 因教学内容不同, 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现在高校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常规授课方式, 教授为主, 为建立明辨性思维教学模式, 就必须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 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教为主向学为主教学模式发展。

四、结语

随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剧, 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迫切, 尤其是工科学生, 应该将明辨性思维贯穿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中, 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充满明辨性思维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而实现最终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摘要: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质疑、否定、创新的能力, 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越来越重要。ISEC项目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包含了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基于对ISEC项目进行教学本土化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工科学生, 对ISEC项目目标中的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研究和阐述, 为ISEC项目教学及对工科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ISEC项目,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清荣, 等.ISEC项目教学本土化实践研究综述[J].人间, 2016, 4.

[2]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1) :34-38.

[3]雷红, 张晓霞, 兰方鹏, 杨崇艳.双语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培养的探索——以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为例[J].陕西科技, 2015 (30) , 第7期.

工科思维 篇5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都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物质世界的结构是有规律的,运动和演化也是遵循一定法则的,符合了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和物质运动、演化的法则,这个客观物质世界就是和谐的、稳定的,反之,就是矛盾的、对立的,矛盾的、对立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不稳定的,就是一个不美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定律、规律都是和谐的象征,和谐了的事物或现象其定律和规律才能成立,才能真善美。不和谐则定律或规律就是错了,不仅谈不上美也谈不上稳定。工程更是如此,和谐了才能既真又善又美,工程才能稳定。人才的培养首先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对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此,审美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应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思维的培养便成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世界充满了美,没有审美欣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创建现代化的美好世界,也不可能成为现代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提出的目标虽然也包含着对审美的要求,但在措施方面的规定却显得不够具体,在执行上又显得力度不够,尤其工科院校往往重视的是理工、外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忽视人文知识的内容,更谈不上美育的培养和教育。尤其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应试,无暇顾及文科和美的培养。

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而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口号,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又逐渐为大家认同的“学好外语和计算机”,便有了出国或就业的大好门路,这样,培养审美思维相关的美学理论和实践教育根本排不上日程。各高校尤其工科院校为了装点门面,往往招收某一方面特长生,组织有关的校队去参加相关的比赛,以此展示各高校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由此,高校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出现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影响这些特长生所学专业各科课程成绩,另一方面,整体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因此,也就达不到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二、审美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1. 审美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1世纪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科技发展迅速,大到航天探月,探索宇宙;小到纳米科技,细菌病毒。在探索宇宙时,飞船遨游太空,眼前充满了美;探索纳米或细菌病毒的微观世界时,更是妙趣横生,美不可言。在实现这些科技工程装置的每一步,都必须合乎科技规律,合乎规律的事物就必然是美的。不合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就谈不上美。又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相对论,爱因斯坦用了一个相当美的质能关系式E=mc2来表达,它既向人们展示了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关系,又给人以数学语言的美感,后来为原子弹爆炸证明了该关系式及其理论的正确性,展示了一个合乎规律的伟大工程的实现。它进一步说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审美方面也具有相当高的素质。现代化的工厂,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桥梁大坝,等等,有哪一项工程能离得开科技,又有哪一项工程不需要美。没有合规律性的高审美思维素质人才,如何能胜任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时代要求高校理工科应加强大学生审美思维的培养,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2.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与审美客体的合规律性的契合,才能使审美主体人产生审美愉悦。

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的快速改善,人们追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美。科技的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越来越清晰,即审美主体要求的目标按照客观规律可以实现。审美主体是人,审美客体是人们要实现的目标,二者的契合没有高超的审美思维素质的人如何能完成呢!因此,审美要求水平的提高促使工科高校必须加大对大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培养和审美素质教育。

3. 科技知识和理论的发展与审美理论的发展表明二者既有各自独立性,又互相交融。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自然现象存在和变化的规律被人类认识,而这些规律性使人们深深感受到符合存在和变化规律性的自然现象,表现出和谐并给人以审美愉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学也快速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揭示了大量美的事物是符合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性的,美是事物合规律性的表观反映。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美学的快速进步,可以说美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与审美既在独自学科中发展,又互相交融,共同进步。历史证明,每一时期科技革命都同时带来美学的飞跃和美的繁荣。许多自然科学家,同时都有相当高素质的审美素质。另外,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现人类本身的形体结构和认识水平与客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着相关性,因为人的形体本身就是物质性的,它是地球物质的一部分。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元素组成与地壳物质的元素组成惊人地相似。另外,人的形体在长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共存中,为适应环境,其结构也与周围的客观对象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人体许多部位符合黄金分割率,而具备黄金分割律的客观事物就给人以美感。可以认为,人类的形体结构和物质性与客观事物结构和物质性的相关性是人类产生美感共鸣的基本条件。一些美学家和科学家对美的现象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量化描述,并要通过审美活动过程揭示人脑的神经活动机制。同样,一些科技理论的探索,一些工程的设计,哪一个能离开美呢?例如,对污水厂的臭气处理系统设计,在考虑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同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设计是否结合结构造型学、彩色学与自然生态学和民族风情等特点,要求建造师有创意的建设出传统建筑难以实现的造型和曲线的工程构筑物,使其工程建构筑物美观大方。所有这些,不对高校工科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审美思维教育和实践,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难以胜任现代科技工程建设工作的审美要求。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丰富多彩,对自然和人工事物和现象的观赏能力也在提高。审美欣赏已走向平民大众,对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会出现评头品足,这就要求设计者或者研究者所搞出的东西不仅要经济适用,还要美。各种建筑物和工程建设的投标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有一个美的效果图,以展示最终的建构筑物的审美效果,这些效果图往往是取得投标成功的重要手段,不经审美素质训练的科技人员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可见,科技创新能力与审美思维密切相关,因此,高等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思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需要。

三、提高工科学生审美思维的途径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首先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所需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各级主管教育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审美素质培养对国家所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没有审美素质教育的高校工科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审美思维适应不了当今高科技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高等工科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其次,在工科院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过去长期对开展审美素质教育存在认识问题,多数高校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程建设。往往以特长生组建各种艺术团体取代普遍地审美思维教育,而忽视审美方面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育。实质上,只有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审美类课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才能培养和开阔大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课程建设和课外活动二者中,前者是基础和核心,课外活动应该围绕课程建设开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活跃大学生的审美思维和科研创新无疑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高校审美素质的提高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所组成的各类艺术团体是为学校创牌子,至多只是少数学生受益。使全体学生享受到良好的艺术素质教育,才是普通高校审美素质教育应该发展的道路。因此,普通高校尤其工科高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最起码应以选修课或以讲座形式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对其理论的一般了解;配合审美课堂教学适当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兴趣,使广大学生在学科交叉,理工与美的交融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上,二者之中应以课内讲授为主,课外实践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高科技人才的渴求。

结语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审美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获得国家高素质建设人才所必需,牵涉到国家高速发展是否有后劲的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各级办学者的重视则是首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渝生.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N].光明日报, 2007-08-02, (10-11) .

[2]闫波, 姜蔚, 王建一.工程美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制胜之道下一篇:电厂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