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2024-07-09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精选十篇)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1

1. 环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优势。环青海湖旅游圈是以高原湖泊风光、绮丽的草原、雪山、沙漠景区和浓郁的多民族风俗风情为景观特色的旅游区, 是一个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组合优良、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极具科研价值的旅游区;同时, 其许多资源都具有垄断性, 是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品牌。青海湖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地处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之上。位于青海湖西北角、布哈河入湖处的鸟岛,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被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是我国最佳的观鸟基地之一。青海湖地区汇聚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的古老宗教文化, 其中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蜚声国内外。环青海湖旅游圈生活着汉、藏、回、蒙古等众多民族, 是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地方。这里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海郡城 (丝绸之路中道南线重镇)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伏侯城、尕海古城等遗址。青海湖流域历史悠久, 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 这里又是古代中原地区对外通商要道 (包括南丝绸之路) 。

(2) 区位优势。环湖旅游圈虽然地处高原腹地, 远离东部, 但在青藏高原的区位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处于青藏、兰新两个新兴旅游区的交会处, 滇青 (云南-西藏-青海) , 陕青 (西安-兰州-青海) , 青川 (成都-九寨沟-青海) 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 是连接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区的交通要道, 又是联系全省几大旅游地的必经之地。以青海湖为中心, 西可辐射和带动玉树、果洛藏族风情游览区、东与西宁、海东景区联为一体, 沿环湖公路可达海北鸟岛、原子城、金银滩、沙岛旅游区, 向西经过昆仑文化游览区、祁连山旅游区直达敦煌。

2. 环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劣势

(1) 国民经济总量偏低, 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开发。青海省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方。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641.05亿元, 仅占全国GDP的0.36%;旅游业总收入为35.69亿元, 相当于全省GDP的5.5%, 仅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0.4%。目前, 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旅游圈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 投资不足导致许多景点的配套设施标准低, 缺乏卫生、取暖、娱乐、给排水等设施, 不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 缩短了游客在景点停留的时间。

(2) 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旅游开发观念落后。青海湖地区隶属三州一市及部队管辖, 相关旅游企业又分别隶属于省级有关厅局或有关单位, 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管理, 旅游市场不规范, 使得同一的旅游市场支离破碎, 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区域联动的进程。在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上, 观念落后, 宣传力度不够, 缺少旅游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旅游业大发展、大策划、大投入的氛围远远没有形成, 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 环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机遇

(1)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迅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为青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6年, 我国旅游总收入达8850亿元, 青海省旅游业总收入达35.6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9%。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在这个大趋势下, 未来十几年, 以青海湖为中心的环湖旅游圈作为我省王牌景区, 旅游发展的前景将会更好。从“九五”计划开始, 全省就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大力培植和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出“十一五”期间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特色产业来发展, 尽快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2) 体育经济的推动。众所周知, 环湖赛被称为青海对外宣传的一个金点子。经过连续六届环湖赛的成功举办, 可以说, 环湖赛初步达到了展示青海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地方民族特色, 树立青海新形象, 拉动青海经济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效果。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之势, 打好环湖旅游圈的康体旅游这张牌, 针对国外观光者对旅游和奥运双重需求可以开发“吉祥路线图”;突出奥运吉祥物的影响和团结亲和力打造“奥运吉祥车”, 以体育产业推动环湖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

4. 环青海湖旅游圈发展的挑战

(1) 周边竞争压力与区域协作。青海与周边同属青藏高原地域范围的省 (区) 比, 旅游资源共性突出;而周边多数省 (区) 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捷足先登, 青海旅游资源的特色淹没其中。西北五省区、青甘藏等省区区域旅游协作的筹划与开展, 为青海旅游业借助区域协作这个平台, 迅速低成本地提升自身旅游资源价值或其知名度提供了契机。

(2) 外来文化等带来的挑战。环青海湖旅游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民风较为纯朴, 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 游客的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外来文化交融, 这种资源优势将逐渐淡化。如何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 保护和发展本地文化又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环青海湖旅游圈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 创新观念, 促进环湖旅游圈大发展。当代旅游开发, 观念先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树立大旅游观念, 关键是形成“共赢”的思维。在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 各地都力图在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势必涉及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因此, 加快区域合作进程, 一定要破除以我为中心的“独森思维”, 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燕思维”。为此, 环湖旅游圈的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以及与旅游开发相关的部门都必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 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第二, 联手开拓区域旅游市场, 实行区域整体营销。市场需求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动力。各旅游地、旅游企业必须研究市场结构, 明确自己的客源市场目标, 以便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以适应客源市场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群体细分化的趋势。总的来说, 区域旅游市场的共同开拓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区内客源互送和区外联合促销。城市之间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促销宣传方案。由于市场的扩大和改变, 具有前后的延续性, 因此要以目前市场为依托, 稳定老市场, 进而开拓新市场, 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参加合作各方之间, 应取消不正常行政壁垒, 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 共同培育人们的出游意识, 相互宣传对方, 提高出游率。以相互间目标市场群体所关联的地区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单元, 在合作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实现客源的互送。

第三, 整体全面促销, 突出区域整体形象。环湖旅游圈塑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 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 从大合作区域范围着眼, 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后, 应针对市场的需求,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合理设计营销战略, 以达到最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采取联合促销、兵团作战, 是推广环湖旅游圈形象的重要手段。应借鉴云南省宣传旅游整体形象的经验, 由政府、企业、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外事、外宣、招商、宗教、媒体等部门从不同层面进行联合促销, 多种形式并举, 手段与方法不断创新。在空间布局上, 一方面, 加强省内“两圈两带一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积极同周边兄弟省市合作, 做到资源互用、客源互流、产品互补。

第四, 实行多种优惠政策, 积极争取各项资金, 突破资金短缺限制。青海省经济基础薄弱, 旅游产业规模小, 虽然国家在西部开发中采取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 但资金短缺仍然是环湖旅游圈发展过程的一大障碍。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可尝试争取国家给予环湖旅游圈某种形式的特殊开发区待遇, 比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示范区、生态建设保护区等所给予的优惠条件, 实行向旅游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等。

第五, 提高人才素质,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培育和吸引各方面特别是高层次跨区域管理人才尤显重要。针对环湖旅游圈旅游人才素质偏低和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可从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职业培训体系, 建立区域旅游企业家群体, 引进和培育专门的管理、经营人才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杨红.青海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28-31.

[2]赵宏利.青海湖区旅游景点的等级划分及综合评价[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3, 9 (4) :58-61.

[3]赵浩明.青海湖旅游与环境保护[J].青海环境, 2003, 13 (1) :14-16.

[4]肖景义.青海湖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88-90.

[5]鲁顺元.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旅游业[J].青海社会科学, 2000, (3) :53-55.

[6]马智芳.特色旅游——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J].攀登, 2003, 22 (4) :78-81.

[7]谢佐, 程起俊, 谢承华.关于深度开发青海湖旅游产业的探讨[J].旅游学刊, 2000, (2) :76.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2

我国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是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高效、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前提条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湖泊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且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分析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青海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提高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业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产业实践考察以及结合当前国际旅游产业竞争力标准,深入分析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的构成因素以及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同时全面剖析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造成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关键词】旅游业 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目录

一、绪论..................................................................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意义........................................................3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

二、旅游业发展概述及其构成要素与衡量标准..................................3

(一)旅游业发展的构成要素............................................3

1、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条件............................................3

2、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条件............................................4

3、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结构形式以及竞争状况........................4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4

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5

(一)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5

1、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5

2、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不断加深......................................5

3、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5

4、旅游管理不断深化................................................6

(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6

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8

(一)国旅游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8

(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缺乏有效的整体调配机制....................8

(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投资与收入呈现严重不平衡..................8

(四)旅游支持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9

五、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9

(一)实行开发、保护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彰显青海旅游特色................9

(二)以信息化带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与国际接轨...................10

(三)加强青海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作用.............................10

(四)完善青海旅游支持性产业与产业链的建设...........................10

六、结语.................................................................11 参考文献:...............................................................1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融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各个阶段同时并存,又以劳动密集为基础,所以,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发展余地,参加竞争,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不仅反映了旅游业的国际地位,更重要地反映了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态势,它既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密切相关,也是推动我国旅游企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重要因素。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作为我国湖泊旅游线路的典型代表,其旅游发展的提高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当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基础建设不能及时跟上以及旅游发展破坏湖泊生态资源平衡的现象,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

(二)研究意义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一方面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现状加深的了解,从而便于制定青海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以及自然资源与人文科学有效结合的发展战略等,都可以引领旅游主流,有效提高青海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让国内外更多的旅客了解青海湖旅游的特色和特点。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提高,在旅客们领略美丽湖泊生态风景的同时,有效利用湖泊资源,保持湖泊生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例举法以及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总结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业的相关理论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其次,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了改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二、旅游业发展概述及其构成要素与衡量标准

(一)旅游业发展的构成要素

1、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条件

旅游资源发展的要素条件是旅游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发展的要素条 件包括:物质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等,其中物质资源包括了一国旅游景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社会人文旅游资源,它是旅游发展的首要要素;知识资源是指旅游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科技信息涵盖量;人力资源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资本资源最直接地反映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旅游业各个环节资本的大量投入,会扩大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整合旅游业的集群组合状况,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2、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条件

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条件是旅游业提升竞争力的动力条件,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条件,其中旅游业国内需求条件是指国内居民通过旅游需求消费以及崇尚的旅游新潮流来刺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为国内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使国内旅游资源在形式、内容、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国内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国外需求条件可以促使旅游业坚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旅游发展战略,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其它旅游业发展的先进形式、理念,从而结合本国具体国情,不断改善本国旅游业发展的各个具体环节,推出属于本国自己特色的旅游业,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实现创汇的旅游发展目标。

3、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结构形式以及竞争状况

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结构形式以及竞争状况是决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条件,它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目标,其中国内各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向标”,也是构成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制定有利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以及自然资源与人文科学有效结合的发展战略等,都可以引领旅游之主流,有效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旅游产业的结构形式关系着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状况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它决定了旅游资源整合的规模以及旅游资源各项管理、调配体系的构建,影响旅游资源的规模化发展,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力的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持以及与国际旅游行业接轨标准的制定,规范、有序的旅游产业竞争可以刺激各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旅游特色景观以及创新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理念,与此同时产生价格竞争优势,使各个旅游产业在竞争中得以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主要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旅游业在旅游市场占有份额来衡量,这是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外部特征,二是通过旅游业潜在的发展优势来衡量,这是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条件,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全面 把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

以旅游业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占有的份额来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就是要整体综合分析该地区旅游业的接待人次以及在旅游业中的排位等显性竞争特征,以这些显性数据作为衡量该旅游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标准;同时要全面考虑该旅游产业的潜在发展优势,其中主要包括:旅游业目前的竞争实力、旅游业竞争的后续潜力以及旅游业竞争的未来发展力。首先,旅游业目前的发展主要是考虑游客们对目前旅游形式、内容以及旅游理念的满意度以及接纳程度;其次,旅游业发展的后续潜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维护及创新能力、旅游资金的筹供调蓄能力以及旅游成本的承接能力等;最后,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力是指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整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它不仅与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紧密联系,是衡量旅游业远期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准。

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1、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据统计,2016年青海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亿美元,同比增长2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区旅游总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29%。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均创下历史新高,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青海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8%,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不断加深

区域内各地都对自然旅游资源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挖掘,比如青海的“湖泊、风光、人文、生态”四大类旅游资源开发,青海湖的“湖泊、生态系统、动植物”主题游览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同时,各地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发掘出各具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生态、音乐和舞蹈等历史人文资源,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还有青海的“双会一节”等会议的举办,使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得到了发展,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类型。

3、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业方面,近年来也发展较快,陆上交通正在逐步改善,现有多条高速公路,以及在建和已列入规划中的多条交通线路。为构建蜘蛛网式区内支线航线航班网络,建 立区内立体交通体系,在青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12年4月1日夏秋航季起,青海机场管理集团联合多家航空公司对区内支线航班进行优化。将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更为舒适、快捷的服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辅助性设施水、电、气、照明、污水处理、通讯、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以及停车场的路标等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建设不断完善。这些都对区域内各地旅游事业带来极大的促进,也为旅游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旅游管理不断深化

《青海旅游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评价和监督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建立区域旅游形象、管理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制定并实施旅游产业和休闲娱乐产业政策创造了条件。同时,加强对区域旅游设施、土地利用程度、环境容量及旅游业资金的管理,有利于旅游直接行业、间接行业的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地区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

1、旅游业发展过于粗放

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青海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粗放型发展模式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当前发展的最大缺陷,不仅影响青海当前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还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将来的规模化、体系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制造阻力。

2、旅游业效益有待进一步发挥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整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国家在建的大型工程难以与旅游业接轨,国家部门体系以及各地区旅游管理部门之间不能够有机整合、相互协调,导致各地方旅游产业无序竞争,加之青海旅游专项建设经费短缺,旅游业宣传力度有限,严重影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青海湖区域旅游合作与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的实际效果仍不明显。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大都是政府推动、行政撮合,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链接和表面化的呼应。区域旅游合作中短期行为居多,强调的是市场宣传和形象推广合作、旅游线路和旅游客源的合作,而在旅游其他要素合作上力度不够,无益于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由于对构建青海滨海旅游城市圈的思路和框架尚未形成共识,也缺乏相应的协作机制,使得各地区之间虽然具备形成旅游网络的条件,但是其旅游空间网络的设计和构建尚处于初级的、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参差不齐,无法发挥出整体效 益。景区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并兼顾和带动区内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目前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旅游规划。

3、旅游业开发水平不高

旅游产业、景区、景点等开发水平相对较低,不能与国际先进旅游开发理念相接轨,一味的只注重开挖景区、景点,却严重忽略旅游主题的凸显、与周边景区的搭配协调力度以及创新理念的运用,从而导致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缺乏吸引力,使游览价值大打折扣。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包装及主题形象设计缺乏创意,无法形成富有个性的过硬的旅游品牌。在经济目的的刺激下,一些异地集锦仿制型的民族文化离开了原生的自然社会环境,将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起包装、搬上舞台,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受。这些都不利于旅游品牌的培育。

4、旅游业缺乏高级要素支撑

构成青海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多为初级要素,缺乏高级要素的注入与支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初级要素是指自然或者历史留存下来的旅游资源。青海的工业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此外,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欠佳,旅游交通网络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数量少、级别低,旅游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管理欠规范等诸多问题。与旅游市场体系配套的旅游服务、旅游商品产销、信息、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宣传推广等,也几乎都停留在初步发展阶段。这些都给旅游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大大降低了旅游吸引力,使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5、旅游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人员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较低,影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的构建以及旅游支持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是维持旅游业继续繁荣发展的法宝,当前青海旅游行业职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较深层次的培养,易受经济利益的趋势,严重影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

青海旅游城市的资源适合发展多元旅游。从空间上看,旅游开发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目前开发建设的众多旅游景点,都同以湖泊、生态等景观作为特色。尽管各区域旅游资源都不乏个性,但在开发时资源的个性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同质竞争的现象明显,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和低水平的建设。此外,从旅游市场状况来看,目前市场营造仅局限于企业个体行为,大部分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同行之间很少联合经营或联合营 造市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也较为松散。

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形势下,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给青海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当前旅游业所处的国内外各种形势,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足的原因。

(一)国旅游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是导致该区域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青海旅游业虽然已有20多年的发展,但仍没有走出粗放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靠成本和质量来竞争的,而是仍处在削价竞争、打价格战的初级阶段;企业经营的产品多是常规化的产品,特色产品、品牌产品很少;多数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旅游饭店出租率较低,旅行社年终亏损或盈利不多占相当比例,旅游汽车公司每年有很长的淡季和停运期等,与此同时,青海湖各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以及竞争实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重脱节,青海湖各区域旅游产业普遍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与支持,从而长期导致各旅游景点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的有效竞争结果,使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虽然繁多,但旅游景点发展、创新却更不上国际旅游业发展标准,渐渐地削弱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缺乏有效的整体调配机制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缺乏有效的整体调配机制是导致青海当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由于政府各部门组织机构的职责范围不同,缺乏相互沟通、整体整合青海旅游资源的措施,致使青海旅游资源从申请审批到发展管理所经程序繁多,标准得不到统一;另外民航、铁路、水电气的供应,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旅游各行业和部门的消费市场,本应该有紧密协作的天然条件,但由于有关行业仍属于垄断经营的体制,在消费旺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此同时,国家大型在建工程、已建体育赛事场馆、娱乐设施等都严重欠缺注入旅游行列的调配机制,从而使这些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场所与青海旅游行业脱轨,严重影响青海旅游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投资与收入呈现严重不平衡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投资建设以及维护更新与旅游行业的收入呈现严重不平衡现象,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发展最终导致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严重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扩大再建、规模化发展的有效机制,旅游业投资的不足直接导致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建设理念、设计标准以及构架水准与国际旅游行业差距明显,一味地耗用先天自然资源与历史流传下来的人文资源来换取大量的旅游产值,引起了当前青海各 旅游景点普遍存在的缺陷,例如:旅游景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与旅游景点不相匹配;旅游景点缺乏创新活力;旅游景点长期对外开发而缺乏足够资金对其实施保护措施导致的景区文物出现风化、受损坏等现象,严重制约着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四)旅游支持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当前青海旅游支持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虽然比较全面,但其大多数都处在初级起步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与电子商务在这些行业还没有得到普及,加之青海对国际出入境行业的旅行社、旅游带团机构设置的限制门槛、各项要求都比较严格,使这些机构的发展无法与市场竞争接轨,直接导致一种进入该行业难,而在该行业被淘汰更难的现象出现,影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从事青海旅游支持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旅游服务人员职业素质与专业水平有限,缺乏旅游业建设的高级人才以及引导旅游业服务人员继续深化发展的专业理论研究机构,致使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陷入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阻碍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

五、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实行开发、保护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彰显青海旅游特色

面对当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带来的困境,务必要探求能够推动当代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化发展道路,其中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坚持开发、保护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是十分重要。

坚持“开发”原则要有效结合当地的民族风俗以及文化特色,开发出有价值、有发展前途的旅游观光新项目,丰富游客的游览经历;坚持“保护”原则要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旅游地周边环境以及游览地的客流承载力,禁止无限度地开发、开放游览景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与文物景观损坏等后果的发生,使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向“生态旅游”的标准迈进;“创新”原则是当代旅游业发展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提高青海当前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创新”是指在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入现代化气息以及人性化发展理念,把未来科技、经济、旅游等发展趋势融入到当前的旅游业各个服务、建设等环节,使游客既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又享受到高品质、现代化的旅游过程。

依托各类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湖泊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专项类旅游产品等。以丰富的产品增强青海湖泊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还有,可以推出湖泊观景;以及形成固定的湖泊文化旅游节。除此之外,可以以拍摄为前提,吸引外来游客驻足青海,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以信息化带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与国际接轨

青海当前旅游业还缺乏现代化科技元素的注入,旅游业信息化力度不够,因此,增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青海当前旅游行业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现代信息化带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高效统计、调配,从全国整个旅游业着手,有效调节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实现旅游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促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信息化发展,就要从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着手,实现旅游服务业电子化办公,把电子商务运用到旅游服务业的各个关键环节,既节省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本、运费资本等资本投入,又实现了广大游客从购票到游览观光的便捷化,从而有效提高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运转速度,提高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青海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青海激烈竞争的旅游业市场中,普遍出现了一味的削价竞争,而忽略了建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及创建特色旅游的有效竞争机制,从而导致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市场的无序竞争,出现“窝里斗”的竞争惨象,严重削弱了青海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青海政府对旅游业的引导以及行业协会的协调、沟通作用,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所必要的条件。加强青海政府对旅游业的引导就是要求青海政府从全国旅游行业发展形势着眼,有效调配旅游业各个运行细节,同时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对地方旅游业过度保护的弊端,使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实现整体规模化发展;加强旅游业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就是要求旅游行业协会制定全国旅游业发展的统一规则,在统一规则的引领下根据不同旅游景区的不同情况而发展特色的旅游业,从而使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秩序得到保障,促进旅游业快速、有序发展。

(四)完善青海旅游支持性产业与产业链的建设

完善青海旅游支持性产业与产业链的建设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正常运营的保障,也是提高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支柱,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支持性产业以及产业链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但还不够完善,与当前国际旅游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速度不相稳合,因此,我们要从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度来完善构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支持性产业以及产业链等为旅游业服务的整条体系,有效构建以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中介机构、旅游食宿场所等服务部门为支持的旅游业完整运行体系,加速青海旅游行业的发展,大力提高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 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结语

旅游业是青海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青海整个经济运营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当前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务必要认清衡量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准,以这个标准为依据,全面分析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势,从而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解决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3

摘要:由于旅游形象遮蔽效应、产品开发单一和进入条件差等因素制约,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处于替代性竞争的不利地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文章研究提出的对策是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实施区域旅游联合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空间竞争 旅游形象遮蔽

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藏文化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民族风情,以及宗教文化与雪域高原的自然风貌相互融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环境与氛围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把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民族文化旅游概莫能外。目前,我国藏文化区的旅游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藏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聚集性,诱发形象遮蔽效应和替代性竞争,导致旅游资源整体效能下降,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为此,本文基于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理论,分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探寻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实施旅游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按照旅游空间竞争理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旅游区域内;二是各旅游地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成分。

我国藏文化区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藏族自治州县。以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为考察对象,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从东到西(甘肃—青海—西藏)、从北向南(青海—四川—云南)各旅游地相互比邻的藏族文化旅游圈。藏文化的标志,比如寺院、殿堂、佛塔、转经筒、唐卡、壁画、法器等,在各旅游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所以从旅游需求角度而言,甘肃、云南、四川、西藏都是青海藏文化旅游的潜在竞争对手。

旅游资源的相似度决定着旅游空间竞争的程度和类型。甘肃以雅丹地貌和戈壁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形象,四川、云南的藏文化旅游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等奇山秀水旅游早已文明天下,因此青海与甘肃、四川、云南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性竞争。青海是继西藏之后的第二大藏区,藏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在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西藏一直是青海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在空间竞争中的地位

旅游空间竞争是在旅游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流在各旅游地之间发生此消彼长和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空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反映到旅游人数及收入等指标上。从2000年到2014年旅游指标上看,两地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西藏的增长速度比青海的快,西藏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04%,青海的为13.98%,仅为西藏的一半。旅游收入2010年以前,西藏的绝对量虽不如青海,但增长率却大于青海;自2010年开始西藏的旅游收入绝对量也超过青海,2010年青海的旅游总收入为71.02亿元,西藏的达到71.44亿元,比青海高出0.6个百分点,自2014年高达204亿元,高于青海1.1个百分点,且西藏的年均增长率为27.57%,青海的为23.47%。无论是从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人数来看,西藏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于青海,长此下去,西藏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形成绝对优势,逐渐抑制青海的旅游发展,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形成“马太效应”[1]。同时西藏因为“马太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青海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又因为西藏的旅游产业链也较长,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为游客提供较全面的旅游产品,青海的旅游收入来源主要是旅游点门票,而西藏主要来自旅游住宿和购物等,据统计,2006年,青海省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在青花费1146元,而西藏自治区国内过夜游客人均花费4400元[2],仅过夜人数,青海就远不如西藏,青海的弱竞争力致使西藏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青海成为西藏的旅游过境地。

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旅游地形象遮蔽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3]。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从知名度来看,西藏的知名度远大于青海,西藏旅游业起步较早,历史渊源久远。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留下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元朝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划分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定了西藏与今云南省、四川省和青海省的界线等。同时它还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藏族的民俗传统也保留的较为完整,因此游客愿意去西藏体验藏族与佛教文化。特别是大尺度和中尺度旅游者,会选择西藏旅游而放弃青海,入境游客人数能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从入境游客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西藏都要明显优于青海,青海的入境游客最高有5.17万人,而西藏的入境游客最低达到5.11万人,基本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并且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由此看来,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于青海旅游的形象遮蔽之中。

(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民族文化旅游者到民族地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是感受一种民族文化氛围、体验一种民族文化生活,其不仅仅用以观赏性的游览,体验旅游和科考旅游的价值也很高,同时能够带动吃、住、行、购、娱多个行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青海旅游资源仅以观光为主,景点门票占旅游经济的绝大部分。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不成熟,体验型的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据统计,来青海旅游的游客60%以上皆是以观光为主,商务和文化科学研究活动不多,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可进入性条件差

可进入性也是青藏两地替代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以及省内的旅游条件和设施等。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加了西藏的游客,从2000年至2005年西藏的入境游客最高只有14.94万人,而200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6.54万人,旅游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对青海的旅游发展构成了威胁。根据“距离衰减”规律,两个具有替代性旅游资源的旅游地中,距离客源市场较近的有较大吸引力,西藏属于边疆地区,距离客源市场明显比青海远,但更多的游客选择了西藏。这是由于,近年来西藏的旅游发展较快,旅游设施较为完善,在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方面要优于青海,据统计2010年青海的星级饭店有84家,西藏的达到102家,在其他设施方面,西藏也略胜一筹。据此,西藏的交通一旦更加完善,青海的竞争力就会更弱。

四、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是旅游形象的竞争,要着重开发最有特色的资源,避免旅游形象定位重叠,实施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策略。由于西藏是纯藏族自治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就是藏族歌舞表演、藏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形象定位清晰、简单、明确。虽然青海的藏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形象,在资源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应该是青海湖,还有青海的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一大品牌优势。因此,西藏突出了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那么,青海应该借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关于九寨沟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将人文和地文相结合重点突出地文形象带动人文旅游形象,不妨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义为“万水之源”。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和“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传播途径,打造旅游品牌。

(二)实施区域旅游合作

建立协调的旅游空间竞合关系是解决旅游地间过度竞争、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必由途径,青海应与周边省份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空间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将青海和西藏单一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结合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青藏地区作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地区在中国旅游地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提高藏族旅游区的整体实力;游客在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到青海感受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旅游空间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组合,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两地属于毗邻区域,要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界限,通过交通线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区,联合塑造旅游形象,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使游客尽可能的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二是产品组合,以青藏铁路为依托发展区域联合,其中著名的景区景点有: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头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那曲到拉萨景观带,这些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将联合打造出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垄断资源,此外,青海湖在滇青、陕青、青川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与周边的甘肃、四川、陕西、宁夏、贵州等省份联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完整的西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西部风光游和民族风情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的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青海的交通体系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国外游客和其他省游客进入本省难,二是省内旅游景点交通不便。因此增加国际航线非常必要,同时要完善省外与本省的交通体系,另外尽快完善省内旅游景点的交通路线也很重要,可以增加直达旅游景点的公交车以及旅游专线,同时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游玩更多的地方。另外加大对青海旅游的支持,使其不只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吃住和购物的条件也要提升上去,使其旅游服务设施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韩晶晶等.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10)

[2]张巧莲.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4

1 营造公开平等的市场环境

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效的竞争机制, 对建立环湖旅游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它的支撑, 就无法在环湖旅游圈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区政府的行为, 就无法使区域内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 就无法防止市场竞争被各地区行政权力和垄断势力扭曲, 难以实现大市场内的资源有效配置, 这也是难以实现环青海湖旅游圈协调发展格局的根本原因。打造环青海湖旅游圈强势旅游品牌, 统一的、共享的区域市场是核心, 区域市场的公平、公正运行势必需要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则。

2 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法规

纵观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现区域发展政策的法律化, 以法规保障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目前, 环青海湖旅游圈制定实施的与旅游相关的法规有《青海湖旅游区管理暂行规定》、《海北州农、 (牧) 家乐旅游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北州账房宾馆管理办法》等。因此, 为加快推进环湖旅游圈各州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进程, 提供法律保障, 建议制定地方性区域经济合作的专门法规。其次, 确认地方政府之间签订的有关双边或多边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协定或行政协定的法律效力, 使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

3 建立健全对当地农牧民的利益补偿机制

就环青海湖旅游圈当地牧民而言, 旅游景区的资源与环境和他们的利益紧密相关, 只有保证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得适当经济利益, 当地牧民才会积极参与当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因而, 建立对当地牧民的利益补偿机制, 解决好环湖旅游圈合作各方利益共享问题, 是目前环湖旅游圈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

(1) 不断增加当地牧民的就业和商业机会, 使他们通过就业或商业活动直接获利;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旅游业对周围环境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 而其直接承受者是当地牧民, 所以作为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应该对此给予一定的补偿 (即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把旅游收入的一部分反馈给当地学校、交通设施、医院等公共事业的建设, 或帮助当地农 (牧) 民兴办产业等。

(3) 鼓励当地牧民入股, 参与旅游分红, 使他们既成为旅游开发经营的股东, 又成为旅游经营中的劳动者, 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真正主人,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自觉性。入股的形式有资金入股;对占用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 折算成相应的股份入股;在景区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中实行劳动入股, 通过农 (牧) 民的劳动积累变相转化为资金积累, 折算成一定的股份;在旅游设施建设中因占用草场、非旅游区道路等而损害社区利益的部分也都应作价入股。

(4) 实施草地恢复, 促进旅游与环境的融合。青海湖畔地区是畜牧业发达地区, 这里的放牧风景, 是代表青海省的美丽景观。对当地农牧民而言, 畜牧业是其唯一的现金收入来源, 并一直持续着这种单一的经营, 由此带来了过度放牧导致的荒草地不断扩大的问题。将周边草地的恢复这种对自然环境的考虑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理念, 要求当地农牧民削减放牧家畜头数, 环湖旅游圈的开发单位应以雇用劳务费保证农牧民减少家畜造成的减收部分, 并给予草地恢复的相应援助。如援助成立草地改良协会, 承诺定期对当地农牧民就草地管理和畜牧业技术 (优良品种、有效合理的经营) 进行指导;对禁牧、减牧的农牧民召开参与旅游的培训班或旅游职业训练班。

摘要:本文就环青海湖旅游圈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促使环湖旅游圈合作发展拥有强大的动力, 从而实现环青海湖旅游圈旅游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青海湖,旅游圈利益,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郭来喜.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 (2001-2020) .青海人民出版社.

[2]马勇, 董观志.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J], 旅游学刊, 1997 (4) :37-41.

[3]谢佐, 程起俊, 谢承华.关于深度开发青海湖旅游产业的探讨[J].旅游学刊, 2000 (2) :76.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5

本文以青海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本质,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失调的阐述,提出了通过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实现草原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远景规划设想,并且简单论述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模式.

作 者:赵克俭 赵之重 ZHAO Ke-jian ZHAO Zhi-zhong  作者单位:赵克俭,ZHAO Ke-jian(青海大学,建筑工程系,青海,西宁,810016)

赵之重,ZHAO Zhi-zhong(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 “”(3) 分类号:F127 关键词:草原地区   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社会发展  

★ 青海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 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 区域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服务平台的搭建

★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 区域反思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6

关键词:人文旅游;民俗旅游;产业结构调整

一、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经济发展的战略等,使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到了全国的至高点,从而使青海旅游业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780.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158.54亿元,增长28.1%,各月累计增速均保持在24%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台。接待国内游客1775.78万人次,增长1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7.34亿元,增长28.8%。2013年初以来,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同比呈下降态势,但下半年以后降幅有所收窄,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65万人次,下降1.5%,比1—2月的最高降幅29.0%收窄27.5个百分点;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41.73万美元,下降20.1%,较1—2月的最高降幅28.9%收窄8个百分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的旅游业位居全国第五,在全国增长速度排名中位居前列,青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活跃了青海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青海较薄弱的其他产业,成为青海省发展的龙头企业。由此,青海省行政部门确立了以下几项目标:力争在十年内发展青海省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争取打造成为中国著名的高原旅游胜地;建设成中国一流的避暑旅游胜地;建成中国一级登山探险旅游胜地;把青海打造成最具有世界辐射力的高原生态旅游胜地;将青海省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确定为旅游业,要把它发展成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相信不久的将来,青海将成为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圣地。

二、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发掘青海的旅游文化。

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 。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这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土地,有很多独特的自然风光,如神奇的青海湖,孟达天池,辽阔的绿色草原,以及举世瞩目的三江源等,同时还有着“神山”美誉的昆仑山、阿尼玛卿雪山、格拉丹东冰峰,奇特的雅丹地貌等。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化的省份。居住着为汉族为主的近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回族、土族、撤拉族和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世居青海并建立了自治地方。我省独有的民族是土族和撒拉族,他们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多。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素称“歌舞的海洋”。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润的藏族“拉伊”,那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定会使你流连忘返。宗教文化神秘诱人、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悠久的历史文物以及展示高原儿女想象力、创造力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青海的旅游增添了无限魅力。因此,在文化旅游昌盛的今天,青海自然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要发掘青海民族文化、进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章。

(二)青海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规划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次旅游便是一次文化的感受与熏陶。旅游业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它作为文化属性的一面造成的。我们应该紧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重点发展无污染,高效益的旅游業。不断满足游客提升的文化需求,抢占市场先机。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简介做好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发掘、保护工作。

2、合理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青海民俗活动多数是在每年的农六至九月,而这个时期也正是青海省最美好的季节,在这个时节开展各项旅游活动,将会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为了抓住这一时机,我们需要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围绕青海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来带动其他行业的稳步发展。例如,在青海玉树草原上举办独特而丰富的藏民族歌舞;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举办“中国·青海花儿艺术节”等。

通过以上活动能够突出青海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铸造有特色的青海民俗旅游的品牌,扩大青海省民俗文化在旅游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青海旅游业迈向更高层次。

3、合理规划青海民俗旅游路线。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诸多特征,再加上青海地理位置,特别是交通设施还十分落后的状况,这将给众多来青海的游客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科学而合理地规划青海民俗旅游区显得紧迫而重要。

4、 加大形象宣传力度,突出人文特色 。“形象就是旅游业的生产力”,我们特别注重加强形象宣传设计,抓好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宣传,突出形象显示,让无形形象化,有形更加突出,以形象消费作为市场的主导,拔出青海旅游形象的佳丽作为展示青海形象的“旅游形象大使”,通过多种媒体全方位立体的宣传提高我们的知名度,为我们今后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奠定基础。这是发展青海旅游业的关键。

三、小结

综上所述,青海具有十分丰富多彩民俗旅游资源,有种类繁多的民族风情,多种多样的,它所呈现出来的最原始、最神秘、最淳朴的特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欣赏到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旅游、观光,这里将成为你的理想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承喜.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概略「J〕·昆仑文荟,2014年23期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促进青海省特色旅游业发展 篇7

我国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青海省旅游业总体上已经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青海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已经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坚持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新提升, 力争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业并不是盲目的跟风, 而是对促进青海省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有重大意义。特色旅游业是第三产业, 同时它也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发展特色旅游业会加大青海省的人流量, 促进对外交往, 增加青海省的“软实力”, 为发展三大产业奠定基础。游客游玩坐车促进了青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游客吃饭促进了青海餐饮业的发展;游客住宿促进了青海房地产的发展, 这是一个长期效应;游客为留作纪念会买青海省特有的产品, 从而游客为青海省做了一个免费广告, 对青海省特色产品 (如:藏毯、冬虫夏草、枸杞、老酸奶等) 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总之, 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消费, 增加人民收入, 带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 增加青海省的GDP。

2 青海省特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 凭借“避暑”的气候优势, 近些年来青海旅游的人也逐渐增多。虽然青海的旅游业在过去十年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 但是青海省特色旅游业要想做大做强, 依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对制约青海省特色旅游业的因素进行一一剖析。

2.1 交通不畅亟待解决

青海省地处我国内陆, 以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其经济发展缓慢, 在公路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从大的区域来看, 缺乏联结各地区的公路干线, 现有的公路干线等级也比较低, 不能满足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从景区内的旅游道路和到达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用公路来看, 景区内部乘车困难、进入景区不便也是制约青海省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2.2 旅游产业集中度低, 资源开发粗放

青海省旅游产业集中度较低, 景区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布局分散, 管理无序, 致使景区开发缺乏专业的旅游理念, 景点规模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由于旅游产业规模不大, 旅游产品成本较高,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而且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粗放, 有些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会对青海省的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破坏, 且旅游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差, 没有竞争优势, 从而制约了青海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2.3 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品牌

青海省旅游项目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旅游主题, 存在模仿嫌疑, 比如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形象和区域旅游形象大同小异, 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 从而便削弱了旅游市场竞争力。再者, 青海省景区建设没有统筹规划, 造成了各个旅游景区各自建设各自的, 以致景区形象重复、特色不突出, 不能调动起游客旅游的意愿。

2.4 旅游产品缺少文化包装

西藏的景区蕴含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民族风情意蕴深厚, 并且开发挖掘的较青海要有深度。而青海省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普遍缺乏文化包装, 特别是没有将形象的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化。由于缺乏具体的文化载体, 致使旅游产品普遍缺乏生命力。

3 青海省旅游产业开拓市场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3.1 注重多样化优势的宣传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原生态、原汁味、特质性以及多元化, 是青海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 而这些恰好适应了当前国内外游客的品味和消费偏好。青海应该通过大力宣传“大美青海”, 借助媒体、会展、节庆、文体活动等各种平台, 加强对内地沿海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宣传推介力度, 把大美青海宣传出去, 吸引更多的人到青海来旅游。

3.2 增加交通建设投入

青海省大部分道路的修建依赖于政府的扶持, 而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青海省对交通建设的投入也较少, 因此增加交通建设投入就是扩大对旅游业的投资、融资渠道。除政府带头投资, 可以以“谁投资、谁受益”为原则, 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 形成“多渠道筹资, 多方式合作, 多元化经营”的格局, 加快交通建设步伐, 推动青海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利用所筹资金实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 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 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速度, 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 具体应修建到景区的道路并提供客运或是公交, 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轻松到景区”的路线。

3.3 着力培育一批旅游精品

为了达到各个景区各具鲜明特色, 青海省相关部门可做统一规划, 做到每个精品别具一格。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地形复杂独特, 有高原、沙漠、冰川、湖泊、盆地、江河, 气候亦适宜, 西宁被誉为“夏都”, 由此可建立“品青海百态”旅游套餐, 带游客到各个地形一睹风光。青海省自然风光雄奇壮美, 孟达林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林区内有各种植物540余种, 被称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 另外还有互助北山、尖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让人留恋往返的青海湖旅游区等等, 由此可建立“品名区景致”旅游精品, 组织游客游遍青海著名景区。青海省名胜古迹众多, 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历史悠久, 民俗风情别具一格, 极富情趣,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由许多的佛塔、殿宇、经堂、僧舍组成,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还有贵德玉皇阁、白佛寺、文成公主庙以及土族和撒拉族之乡, 由此可建立“品各族风情”旅游套餐, 带领游人到各个民族的寺庙去感受每个民族的特色。

3.4 打造强势品牌

青海省一贯以绿色无污染著称, 打造生态品牌再好不过。依托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的休闲度假游和观光旅游, 通过播放广告、发放宣传页、举行娱乐文艺活动等多种渠道, 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特色生态旅游业, 同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 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出青海省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打造“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 形成青海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将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 创新优化旅游产品, 建成“避暑山庄”、宗教文化、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 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整合青藏铁路沿途旅游资源,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建设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 深入挖掘高原奇异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 建设“三江源”集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为一体的生态精品旅游区。

摘要:基于青海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现状, 青海省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极大优势。为使青海省旅游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本文通过介绍发展特色经济产业的重要意义, 指出青海省特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青海省特色旅游业开拓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旅游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马桂芳等.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 2008.

[2]石金友等.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工程咨询, 2003.

青海海北生态畜牧业发展优势与对策 篇8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全州土地总面积34068.44km2, 天然草场面积265.44万hm2, 平均亩产鲜草143.05kg。

2009年,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42.57亿元。其中农牧业总产值9.15亿元, 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23.3%。2009年末存栏各类牲畜327.36万头只匹, 其中:羊273.20万只, 牛50.10万头, 马4.06万匹, 分别占总数的83.46%、15.30%和1.24%。2009年肉类总产量3920万kg, 其中:牛肉1180万kg, 羊肉2420万kg, 猪肉320万kg, 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91.8%。

2 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2.1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2.1.1 政策环境

2008年, 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决策,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 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 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总体方案。海北州委、州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的发展战略,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发展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为全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2.1.2 资源优势

首先海北州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草原面积大, 草场质量相对较好, 草场无污染, 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2.1.3 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 国道315、227线、青藏铁路穿过境内, 目前修建的兰新铁路经过门源县境。此外, 还有相当数量的较低等级的正规公路和各种简易公路遍及各乡镇, 形成了可通达境内各处的公路交通网, 有利于区域内的信息流和物资流的畅通。

2.1.4 市场优势

海北草地畜牧业养殖的优势品种是藏羊和牦牛, 是销售市场深受欢迎的天然绿色食品。岩羊、雪鸡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这些资源都为发展生态畜牧业, 进军生态畜产品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不利因素

2.2.1 草原退化, 生态功能下降

从目前海北畜牧业生产实际情况来看, 草地严重退化。如:门源县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 草地生产能力降低, 单位面积产草量大大降低, 优质牧草比重下降20~30%, 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70~80%, 草地植被盖度减少15~25%, 优势牧草高度下降了30~50%, 禾草高度下降了20%以上。

2.2.2 物种减少, 生物多样性下降

海北州本身的特有景观和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生物物种分布区缩小, 逐渐变为濒危物种, 从而使人类生存最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加快。据资料表明, 在0.25m2的退化草地上平均有8.7种植物总盖度45.72%, 而原生植被有18.3种, 总盖度为86%, 退化草地单位面积上的植物种类仅为原生植被总数的47.54, 总盖度仅占53.16%, 严重退化的地区仅有1~5种矮小植物, 总盖度几乎为零。

2.2.3 对生态畜牧业认识不足

目前人们对发展一般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已有共识, 但对发展生态食品却缺乏了解。认识问题直接影响政策的投入和公众热情, 这同时也是海北州目前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障碍。

2.2.4 缺少生态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从目前海北情况来看, 近年来, 通过龙头战略, 先后发展了祁连八宝穆斯林牛羊肉开发公司、八宝冰沟畜产品开发公司、门源门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牛羊肉和乳制品加工企业, 但由于企业刚刚起步, 加工能力弱、市场知名度低、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还不能体现出生态畜产品的价值, 并帮助农牧民实现增收。

2.2.5 生产观念落后, 服务功能尚不健全

牧民思想相对封闭, 传统的放牧方式、头数畜牧业观念和落后的经营理念仍是根深蒂固, 生态畜牧业生产尚属新鲜事物, 要想被当地牧民接受需要一定时间的引导和宣传。另外, 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而且对发展生态畜牧业所需专业知识还未全面掌握。

3 海北州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发展生态畜牧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首先要逐步增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其次, 建立起全州范围内的天然草地生态监测体系, 利用监测数据,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从宏观上调控牲畜数量, 做到以草定畜, 促进草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为发展生态畜牧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3.2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树立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保护和利用草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出发点, 加速区域内牧业经济的发展,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素质,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制定全面的生态畜产品生产管理计划

在生态畜产品生产过程中依据国家标准, 制定全面的生产管理计划, 包括饲草料、疾病预防和兽医治疗条件、动物福利, 其他生物的安全预防措施等, 使畜产品生产严格按照生态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

3.4 引进扶持生态食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旅游—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耦合度,青海省

1 前言

区域良好的经济水平与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达的旅游业可推动当地的收入水平,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地保护环境, 因此旅游业已成为我国众多省份的主导 ( 支柱) 产业。然而, 旅游并非是无污染的“无烟产业”, 超过环境承载限度的旅游发展会破坏旅游景观, 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依存的生存基础, 也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离不开的基础, 因此旅游—经济—环境系统 ( Tourism - Economy - Environment, TEE) 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Butler指出, 旅游地的环境质量最为重要[1], 旅游对环境的压力是直接的[2], 受到交通、住宿和其他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 GHGS) 的影响[3,4]。国内研究方面, 郭晓东[5]、郑伟民[6]、TANG[7]、耿松涛[8]、庞闻[9]等从全国、省级、城市层面研究了旅游经济与环境的耦合, 发现旅游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恶化, 经济与环境系统低耦合、低协调的状态较多[10,11], 而针对TEE三系统的耦合研究较少。刘定惠[12]、杨智勇[13]、张玉萍[14]、杜湘红[15]等研究发现, 环境是制约耦合的瓶颈, TEE系统耦合处于颉颃状态。

青藏高原汇聚了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 是中外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圣地。自青藏铁路运营以来, 其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状态, 促进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增长, 有效拉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 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青藏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其生态环境价值在全球都具有重要地位。因此, 对青藏高原的TEE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对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耦合度是描述系统或要素彼此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 协调度是反映系统耦合程度及其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指标。本文构建了TEE系统耦合指标体系与模型, 定量测度旅游、经济、环境三者的耦合关系与协调程度。

2. 1 TEE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依据独立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通过频度统计、理论分析、Delpi法筛选有关指标[16], 确定TEE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 表1) 。

注:“ + ”表示正向指标, “ - ”表示负向指标。

2.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案例地。青海省作为三江之源、万山之宗, 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与气候变化。自十八大以来, 青海更加突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 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青藏铁路、兰新高铁相继开通后,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更为速猛, 旅游业收入占GDP总量的5% 以上。

依据青海省的资源优势, 结合青海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点, “以旅兴省”成为了青海省的最优发展选择, 因此对青海高原的TEE系统耦合研究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必然焦点。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4 年《青海统计年鉴》、青海省统计公报、青海省旅游政务网。

2. 3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计算方法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式中, U ( t) 、U ( j) 、U ( h) 分别表示旅游、经济和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ai、bi、ci分别代表三系统指标权重。权重采取熵值赋权法[17]计算得出, 计算结果见表1。

耦合协调度评价公式为:

式中, C为耦合度, 不难证明, 0≤C≤1, C越接近1, 耦合度愈大, 说明系统趋于有序发展; 反之, 则相反。借用黄金川的四阶段法[18]对C值进行划分: ( 0, 0. 3], 低水平协调阶段; ( 0. 3, 0. 5], 拮抗阶段; ( 0. 5, 0. 8], 磨合阶段; ( 0. 8, 1], 高水平协调阶段; 然后, 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 以客观反映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19]。

式中, D为耦合协调度; T为综合评价指数; α、β、γ 为待定系数。由于经济发展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旅游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驱动力, 生态环境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同等重要[12], 故分别取 α、β、γ 值为0. 2、0. 4、0. 4; D值划分标准参考廖重斌的研究成果[19], 采用均匀分布的十级标度[12] ( 图1) 。

3 TEE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依据耦合协调模型, 计算出青海省U ( t) 、U ( j) 、U ( h) 综合评价函数, 以及TEE耦合度 ( C) 、综合评价指数 ( T) 、耦合协调度 ( D) , 结果见图2。

3. 1 TEE综合评价指数历时性分析

从图2 可见, 青海省U ( t) 、U ( j) 呈同步上升特征。其中, U ( t) 和U ( j) 分别由2000 年的0. 039、0.059 上升到2014 年的0. 996、0. 923,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 、21. 7% 。2003 年、2008 年, 青海省U ( t) 显著下降, 主要受到2003 年的SARS抑制和2008 年奥运会对旅游的“挤出效应”, 直接抑制了旅游业的需求, 也显著影响了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来说, 青海省U ( j) 在这两个特殊年中并无明显波动, 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并非仅依靠旅游业。青海省U ( h) 呈现“M”型波动式变化, 其值由0. 59 下降到0.398, 年均降幅为28. 4% ; U ( h ) 在2000—2002 年、2005—2008 年和2009—2011 年这三个时段呈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 增长幅分别为15% 、25% 和30% 。2005 年和2009 年, 青海省U ( h) 显著下降, 且2009 年达到最低值。

综合评价指数T值分析, 除个别异常年外, 青海的旅游业与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具有一致性特征, 但两者发展与环境系统承载力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利用SPSS19. 0 软件对青海省U ( t) 、U ( j) 与U ( h) 进行相关分析, 旅游业与经济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达到了0. 98, 通过了双尾检测。旅游与环境、经济与环境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668 和- 0. 678, 均通过了双尾检测, 说明青海省的旅游业与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 这与杨智勇[13]、张玉萍[14]对内蒙古、吐鲁番地区的TEE耦合协调研究基本一致。

3. 2 TEE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从图3 可见, 2000—2014 年青海省TEE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稳步上升态势 ( 除2003 年特殊事件外) , 且上升幅度较大。2005 年之前, 青海省C值上升幅度较大, 之后C值增速渐缓并略有下降;青海省D值在2009 年之前呈波动起伏上升, 2009 年后呈直线上升态势。尽管青海省U ( t) 、U ( j) 的时序性上升显著, 但U ( h) 波动幅度较大, 说明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从三者的相关系数也可看出, 青海省的粗放发展模式不仅破坏了环境, 同时制约了TEE系统协调发展的有序化提升。

3. 3 耦合类型分析

结合图3、表2,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TEE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类型以及三系统的相对发展特征。从耦合度发展阶段来看, 青海省TEE系统由拮抗 ( 2000—2003 年) 走向磨合 ( 2004—2014 年) ; 耦合协调等级由失调阶段 ( 2000—2006 年) 达到协调阶段 ( 2007—2014 年) 。从三系统的相对发展程度看, 2000—2008年青海省为基本协调; 2009—2014 年达到协调阶段, 但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研究期内旅游业与经济的相对发展, 主要表现为经济超越旅游业, 说明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 青海省的经济水平虽时序增长较好, 但由于基础薄弱, 对旅游业所需的配套设施支持力度有限, 难以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2 年、2006 年、2007 年和2014 年, 青海省旅游业超前于经济发展, 主要是因为2000 年“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 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对青海省旅游业的直接效应。2006 年青藏铁路通车和世界顶级旅游带的打造、2014 年丝路成功申遗、青海段及兰新高铁的全线通行等对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可以看出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主要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高等级国际赛事和交通作用。

4 讨论

综上所述,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可比较不同区域的时空耦合差异。在此, 我们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刘定惠[12]、杨智勇[13]、张玉萍[14]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 表3) , 以揭示TEE系统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 ①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纵观安徽、内蒙古、吐鲁番、青海四省区, 在发展初期, 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均在环境承载阈值内 ( 内蒙古除外, 内蒙古在研究期间一直超出环境承载阈值) 。随着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加快, 四省、地区的经济、旅游业发展均超出了环境承载阈值, 说明在我国的中西部区域, 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仍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直接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无限度索取和掠夺式发展, 必然导致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今后, 我们必须加强区域的产业升级转型, 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为集约化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从而促使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制约转为促进, 达到TEE系统的整体协调。②T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显著的线性良好发展态势。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分析表明, 安徽、内蒙古、吐鲁番、青海四省区的TEE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均经历了由失调步入协调的渐进过程。尽管TEE系统中出现旅游业、经济的发展逾越了环境阈值, 但同时也看到旅游业、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具有自组织性, 有着趋向于良性态势发展的特征。

注: 安徽、内蒙古、吐鲁番三地的数据分别来源于文献[12, 14]; 由于四个区域的研究时间的不同, 表中选择了2001 年、2008 年和2010 年三个时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 - ”表示无数据。

5 结论

区域旅游、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区域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 也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建立区域TEE耦合协调指标体系, 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对青海省2000—2014 年TEE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青海省的旅游业和经济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青海省的经济系统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旅游系统发展主要受疾病疫情、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青海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自2008 年后超出了环境“阈值”。相关分析表明, 旅游业与经济高度正相关, 而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青海省TEE系统已实现协调发展, 但仅达到初级协调, 环境成为制约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因此, 政府需转变青海省的传统发展模式,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入, 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 增强环保投入, 从粗放式的扩张转向内涵式的质量型发展, 促进TEE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协调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 篇10

但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移民就业困难、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 使生态移民能够“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是关系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 也是项目区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3年来青海省海南州实施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提出建议。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概况

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 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等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 总面积为36.3万平方千米, 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

按照《总体规划》,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需生态移民1.612 9万户8.935 8万人, 实际移民1.014万户5.577 3万人, 生态移民后, 其承包草场实施禁牧, 但草场承包权不变, 并享受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

截至2008年8月, 共有5 400户2.308 1万人顺利实现了禁牧搬迁, 其中海南州兴海、同德两县共有920户3 784人迁出, 集中安置在县城、建制镇或交通条件较好的国道、省道旁。

2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点及发展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点

2.1.1 三江源生态移民是自愿的工程移民。

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需要而做出的决策, 这就使得保护区的部分牧民为服从国家这一需要而要放弃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 成为工程移民。他们为国家的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同时这些移民又是在自愿的原则下实施搬迁定居的, 故三江源生态移民是自愿的工程移民。

2.1.2 三江源生态移民涉及面较广。

根据《总体规划》, 三江源生态移民涉及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等6县,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玛沁、甘德、久治、班玛、达日等6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2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2县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 共16县127个乡镇的1.014万户5.577 3万人。2.1.3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前大都生活在4 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这些地区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甚至有一部分牧民听不懂汉语。据调查,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50岁以上人口大部分为文盲, 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不足30%;18~50岁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5%, 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30%, 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5%, 10%为文盲或半文盲。

2.1.4 三江源生态移民贫困面大, 且比较集中。

据《总体规划》, 在三江源区的16个县中有14个是贫困县, 贫困人口占三江源区牧民总人口的75.5%, 而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大都为无畜户或少畜户, 90%是贫困户。

2.2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经济结构单一, 产业发展不合理。

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决定了三江源区的主导产业是传统畜牧业, 但生态移民后要禁牧、减畜, 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畜牧业, 而必须从事其他产业, 但受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 生态移民还没有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改变, 大部分移民不愿也不会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主要依靠采挖虫草和每户每年可领到的3 000~6 000元的饲料粮补助费生活, 导致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另外,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 在项目区限制中草药采挖等, 今后势必影响生态移民的收入, 继续导致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2.2.2 三江源生态移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 就业渠道少。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受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发育等影响, 生态移民的生产技能仅仅局限在畜牧业, 缺乏其他必要的生产技能;加之安置区小城镇的规模较小, 城镇化水平不高, 职能单一, 导致安置区无法为生态移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即使有了就业的机会也由于生态移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而容易丧失, 使得生态移民的就业渠道减少。

2.2.3 科技培训力度不够, 缺乏深层次技能培训。

国家虽然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进行转产培训, 但由于三江源地区的中青年牧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甚至有一部分牧民听不懂汉语, 通过短短7d的集中培训, 就使牧民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适应就业竞争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在近几年转产农牧民培训时, 已经将培训期限调整到15~20d, 并开展了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暖棚蔬菜种植、奶牛养殖、土建技术、民族手工艺、民间演艺、驾驶技术、藏毯加工等专业培训, 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3 对发展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建议

3.1 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 切实解决生态移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 对生态移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以及养老等社会保障需求给予补偿, 具体为:基本生活费用补偿, 以不低于上一年度当地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标准进行补偿;生活用能及取暖费补偿, 户均1 500~2 000元, 并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生态移民子女教育费补偿, 将生态移民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卫生医疗费补偿, 在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3.2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切实缓解草畜矛盾

一是发展草产业。加大优质牧草的种植力度, 种植当年生优质燕麦, 大力发展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 加强对项目区牲畜暖棚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 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 进行牛羊育肥、羔羊犊牛育肥、反季节牛羊育肥, 促进畜牧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发展养殖业。在落实饲草料补助款并且在草料供给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通过优惠政策倾斜, 整合项目资金, 落实政府补贴, 协调小额低息贷款等方式, 在项目村社实施奶牛养殖, 引进黑白花奶牛, 发展家庭式养殖。

3.3 坚持城镇带动战略, 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 增加就业渠道

坚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支持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手工业, 加快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依托,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小城镇体系, 把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繁荣城镇经济的重点, 通过产业培育与发展, 解决生态移民的就业问题, 提高生态移民生活水平。

3.4 加大移民培训力度,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结合生态移民就业的实际需要, 统筹安排三江源阳光工程、扶贫开发等培训项目, 保持每年整合部分资金, 坚持统筹兼顾, 分层培训的原则, 通过扫盲活动、职业教育、科技培训、技术示范等多种途径, 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生态移民的现代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对生态移民进行草场保护与管理、舍饲育肥、暖棚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畜疫防治等农牧业实用科技和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土建技术、民族手工艺、民间演艺、驾驶技术、藏毯加工等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生态移民的劳动技能和经营水平, 使生态移民从单一的畜牧业经营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 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生态移民择业就业。同时, 通过政府组织, 引导生态移民从事劳务输出,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参考文献

[1]马玉成.“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J].农业经济, 2007 (12) :29-30.

上一篇:空气质量模拟下一篇:农村法制建设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