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Cage椎间融合

2024-06-14

单Cage椎间融合(精选六篇)

单Cage椎间融合 篇1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腰椎滑脱椎,弓根钉棒系统

对于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是在于减轻疼痛, 解除神经压迫, 矫正脊柱畸形, 加强脊柱稳定型。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 术中的椎间融合器有助于椎体间融合, 提高了腰椎力学稳定学。收集了我院2008年至2011年采用了手术治疗并植入了Cage的临床病例42例, 根据植入椎间融合器数目分为单个Cage组, 双Cage组, 并对术前、术后行临床疗效研究、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15, 女性27, 单Cage23例, 双Cage19例, 年龄36~80岁, 根据Meyerding[1]滑脱程度分级标准。I度10例, II度25例, III度7例。真性滑脱 (峡部不连) 18例, 退行性滑脱24例, 滑脱部位中L3/4 7例L4/520例, L5/S1 15例。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臀部、骶尾部疼痛, 具有典型“间歇性跛行"33例, 合并具有一侧下肢疼痛麻木23例, 双下肢疼痛、麻木15例, 具有马尾神经受压引起的鞍区及大小便症状者1例, 20例具有典型的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小腿前外侧及足底感觉减弱18例。20例患者具有双下肢肌力减退。

1.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 患者俯卧位, 腹部垫三角枕, 将椎间隙或突出椎间盘显露, 切开后纵韧带, 髓核钳咬除掉椎间盘髓核组织, 刮刀、绞刀清除掉髓核组织, 刮除上下椎板终板软骨, 用融合器试模放入病变椎间隙, 以选择合适的融合器, 单cage则将备用的融合器以和矢状面成45°的角度放置于病变椎间隙的中后部, 双cage则平行植入椎间隙。融合器嵌入上下椎体终板约3mm, 适当加压椎间隙, 使融合器与上下椎板贴附更好。C型臂X线透视证实融合器和椎弓根钉位置良好, 滑脱节段椎体基本复位, 冲洗切口, 逐层缝合, 注意术中保护好硬膜囊和神经根。于切口内常规放置引流管, 持续引流48h后拔除,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48h预防感染, 9~12d拆线后佩戴腰背支具下床活动。

1.3 测量与统计指标

(1) 椎间隙高度的测量融合的椎间隙高度测量采用Emery法:分别在融合节段的上位椎体下缘及下位椎体上缘作一横线, 确定上、下终板的中点, 计算两中点的垂直距离。 (2) 腰椎前凸角的测量术前、术后腰椎侧位X片上, 分别在L1椎体下缘与S1椎体上缘作一横线, 测量两横线的夹角度数。 (3) 椎间融合时间参照COEJD[2]骨愈合临床标准腰椎正侧位X线上植骨面模糊, 有骨小梁通过, 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Cage位置良好无滑动, 融合角度变化不大于4°, 滑动距离不大于3mm。CT平扫显示植骨块与椎体密度一致无死骨形成为完全融合, 融合器周边骨质与椎体密度一致, 中心部分有骨质硬化为部分融合, 融合器周边部位亦有骨质硬化为未融合。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参照国际标准M-JOA标准优:植骨融合良好, 无腰腿痛及神经根受压体征, 腰腿活动接近正常。良:植骨融合良好, 腰腿疼痛轻微, 活动轻度受限, 无神经根受压症状。可:植骨块部分融合, 无神经受损, 轻度腰痛, 可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差:植骨块未融合, 活动明显受限, 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间隙高度变化

单枚Cage椎间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8.12mm, 术后1年平均10.14mm, 双枚Cage椎间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7.87mm, 术后一年平均9.88mm, 二者术后椎间隙改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而两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注二者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并行两样本t检验, 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P值>0.05

2.2 腰椎前凸角变化

单枚Cage组前凸角术后一年平均恢复9.80°双枚Cage组前凸角度升高术后一年平均10.09°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见表2。

注:P值>0.05

2.3 椎间融合时间

两组一年内均已骨性融合, 其中术后3个月单枚Cage组达到融合标准4例, 半年达到标准17例, 一年达到骨性融合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单、双Cage植入在椎间融合时间上到达相同的临床疗效。见表3。

注:P值>0.05

2.4 术后症状改善

参照国际标准M-JOA标准, 对单Cage组与双Cage组术后疗效运用χ2检验, 两组间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别, 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 。见表4。

3 讨论

腰椎滑脱目前较为广泛的分类方法为Wiltse-Newman-MacNab分型, 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5种。先天性脊柱滑脱多见于青少年, 以L5/S1之间常见。常由于S1上关节突与L5椎弓及关节突发育异常引起。研究较多及临床上常见为峡部不连与退行性滑脱。关于峡部不连性国内王以朋[4]等认为可分为三种亚型: (1) 峡部应力性骨折, 持续应力造成局部慢性或疲劳性骨折, 由于局部的异常活动导致很少有骨痂形成; (2) 峡部延长型, 由于反复的微骨折及骨折愈合造成峡部延长, 但未发生断裂和分离; (3) 峡部急性骨折峡部型滑脱时神经根压迫可来自神经根直接牵拉、前方椎体纤维环及后方椎板压迫。而最常见的压迫部位是峡部形成的疤痕、骨痂及纤维软骨。退行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以L4多见, 因为L4承受了较多的前滑应力, 常由于关节突负荷增加, 过度活动, 关节突关节松弛引起。从而导致椎管失径容量变小, 黄韧带肥厚, 关节突周围增厚及骨赘形成, 卡压硬脊膜及神经根。

由于腰骶部的生理前凸, 脊柱负重时椎体相对于临近的下一椎体有向前移动的趋势, 因此彻底在解除神经压迫同时加强脊柱稳定型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关键。Grobler[5]等认为正常人体重心位于腰骶关节前方, 腰椎发生滑脱时, 可明显增加前置载荷重力和椎体间剪切力加速椎间盘退变, 导致关节囊韧带撕裂以及临近小关节退变等。因此腰椎滑脱手术要求尽量恢复椎间隙, 复位移位椎体, 尽量复原腰椎前凸生理角度, 保持脊柱前中柱稳定性。

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点, 骨块骨床面积大, 其植入椎体间, 可承受较大压应力, 较好的稳定脊柱的前中柱, 有利于椎体间融合。但移植骨也有缺点, 其承重能力差, 易吸收造成塌陷, 椎体融合不全, 因此我们采用了椎间融合器Cage, 其有效的保持了椎间隙高度避免了植骨融合缺陷。Kim[5]等认为腰椎生物力学传递方向, 中柱传导应力占80%。单纯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生物力学显示, 通过内植物传可导全部应力。而椎间植入髂骨块或Cage, 显示通过前柱的应力占65%, 通过内植物占35%。我们认为, 椎弓根螺钉单纯固定, 可使内植物居于剪切应力状态, 使后柱处于持续张力状态, 容易导致螺钉断裂。而Cage避免了其缺点, 具有良好的固定功能良和生物力学稳定性, 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植骨融合环境。

范子文[7]等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发现, 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与双枚椎间融合器置入的脊柱节段在垂直方向上的生物力学差异无显著性。有研究表明通过对术后患者VAS疼痛指数、Oswestry残疾指数、得出结论和双cage相比, 使用充满自体骨颗粒单cage的腰椎后路融合术能够减少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出血和住院时间。本研究对比表明, 单枚Cage和双枚Cage椎间融合, 二者在恢复椎间高度、前凸生理弧度、椎间融合时间、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单、双Cage有着同等的融合情况与临床效果, 因此, 单枚Cage在创伤、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上有一定优势, 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国, 朱裕昌, 徐玉良, 等.退变腰椎小稳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 (5) :335.

[2]Coe JD, Vaccar O AR.Instrumented tm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bioresorbable polymer implants and iliae crest autograftl J].Spine, 2005, 30 (17 Suppl) :76-83.

[3]Wiltse LL, Newman PH.Macanb IClassification of spondyloli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76 (117) :23-29.

[4]王以朋.退变性脊柱疾病, 腰椎滑脱症骨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26-427.

[5]Kim DH, Jeong ST.Clin Orthop Surg, 2009, 1:214-221.

单Cage椎间融合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4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为49~72岁,平均53岁,病程1~13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坠胀、下肢疼痛,其中单侧下肢放射痛16例,双侧5例;间歇性跛行19例;会阴部麻木、里急后重感8例;18例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影像学资料

所有病例患者均行腰椎X线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片拍摄,同时行CT和MRI检查,明确手术节段神经根受压情况,测量病变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椎体滑移程度,以便确定所需cage的大小。其中所有病例经椎体滑移程度测量后,按Meyerding分类,Ⅰ型14例,Ⅱ型10例。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取以病椎为中心的后正中切口,切口长10~12 cm,充分暴露病椎及上下腰椎的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术中“C”型臂协助定位后,用“人”字嵴定位法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其中上下两个螺钉保持足够的落差,安装连接棒,暂时与原位将病椎与相邻椎体固定。对于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在钉道内注入骨水泥后再固定。固定后对滑脱椎体行全椎板切除术,切除增生的上下关节突和骨赘,小心咬除增生的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管和侧隐窝予以彻底减压,同时将减压咬出的椎板和棘突修整为3 mm左右的颗粒骨备用。保护并牵拉神经根和硬膜囊,尖刀切开纤维环后,用髓核钳将变性的椎间盘组织摘除,后再用铰刀和刮匙将残余的髓核和上下终板彻底清除。减压完成后,根据椎体脱位的严重程度预弯连接棒,在一侧固定的情况下,复位另一侧,同理完成双侧复位,上紧螺钉螺母,使椎体完成复位。将备好的颗粒骨部分植入椎间隙前方的1/3~1/2处并压实,部分放入大小合适的cage内,cage植入椎间深度以其后缘距椎体后缘3 mm为宜,最后螺钉加压固定,安置横梁。“C”型臂透视观察椎体复位、植骨和融合器的植入情况。术野冲洗,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1.4 术后处理

常规抗感染3 d,术后2~3 d待引流液<30 mL时,拔出引流管,同时与床上行下肢抬高锻炼。1周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同时复查腰椎X线片观察椎弓根钉与cage的植入位置。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手术评分系统评定[1]。临床好转率(RIS)=[(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100%,结果制定RIS>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0~25%或评分低于术前为差。影像学评价依据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度的改变及融合情况。

1.6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用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该组病例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平均为145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500 mL,平均350 mL,术后所有病例未发生脑脊液漏、感染及神经根损伤。患者获6~12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腰骶部坠胀及下肢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间歇性跛行症状减轻,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患者术后1个月的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及滑脱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所有病例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情况(典型病例见图1)。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22例患者植骨已融合,融合率为91.7%。RIS评估,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

a.女性患者,51岁,腰5椎体滑脱。b.术后2周复查:椎体滑脱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恢复,椎弓根钉及cage位置良好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的主要表现是由于腰椎不稳所致的腰痛及腰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所致的神经压迫症状,对此类患者理想的术式应该包括病变椎体减压前的原位固定、受压神经根的彻底减压、滑脱椎体的复位再固定和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的植骨融合。我们对患者手术指证的把握包括以下几点:(1)持续或反复腰痛,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活动和生活。(2)有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和体征。(3)与临床症状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且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影像学资料在支持患者症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3.1 病变腰椎减压前的原位固定

腰椎滑脱患者由于病变椎体的异常活动,致使双侧关节突增生及其周围韧带粘连增生钙化,腰椎滑移的结果是腰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造成神经根粘连卡压,常需手术彻底减压,但该类患者还涉及到一个固定复位的问题。许多学者在先减压还是先固定复位的问题上认识并不相同。张华焕等[2]在手术方法介绍中是先行椎管减压,而肖铁生[3]则认为不同滑脱类型的患者,先减压还是先固定复位也是不一致的。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首先在原位固定病椎,然后再行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在取出髓核以后根据患者椎体脱位的严重程度预弯连接棒,对脱位的椎体重新行复位和固定,这样可以避免神经根由于粘连,而在未减压时强行复位造成的医源性牵拉损伤;也可以避免在未固定时减压,椎间隙进一步下降而造成的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堆积。对于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在固定前应先在钉道内注入骨水泥,可以使其形成坚强的内固定。

3.2 病变节段的彻底减压

腰椎滑脱症多伴有腰间盘突出和进行性加重的腰椎管狭窄,因此间盘摘除和椎管彻底减压存在其必要性。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根本原因在于神经的严重受压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在于对神经根管、侧隐窝和椎管进行彻底的减压,进而消除神经症状。减压过程的关键点在于定位患者的“责任节段”:同位神经根受压,椎管减压的范围应包括滑移节段的椎板下半和双侧关节突的内侧半以及下位椎上关节突的前内侧部;下位神经根受压,减压采用双侧关节突前内部分切除;病变严重的患者为了充分减压,必须完全切除该处关节突以达到椎间孔减压[4]。减压完成后应常规探查神经根是否松解,此过程中也应避免医源性的神经损伤。

3.3 病变腰椎的复位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使滑脱的椎体复位,恢复脊柱序列是手术治疗的目的[5],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脊柱的稳定性。聂林等[6]主张尽量复位滑脱椎体,意义在于复位后可以增大椎体间接触的面积,利于椎间的植骨融合,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而侯树勋[7]则认为Ⅰ型和Ⅱ型的腰椎滑脱不需完全复位,原位融合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掌握的复位尺度是,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复位滑脱椎体,但是不强行复位,这样可以最大限的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同时减少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病变椎体的椎间融合

内固定与植骨融合是建立脊柱稳定性的两大措施。内固定起到早期的、临时的稳定脊柱作用,而椎间融合才是手术的最终目的,从而永久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因此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金标准。传统的椎间植骨融合往往出现植骨块下沉移位、吸收、脱出、塌陷以及取骨部位的二次损伤和感染等,其中假关节发生率高达30%~60%[8];而另一方面根据生物力学的传递方向,椎体70%的应力通过中柱传导,若椎间植骨塌陷,后柱则处于张力状态,最终导致螺钉断裂[9],cage的应用克服了常规椎间植骨融合的这些缺陷。Cage的应用拥有以下几个优点:(1)椎间cage植入重建脊柱的应力分配,cage植入时的撑开力可以使前后纵韧带处于张力状态,使脊柱的应力传导处于正常位置和方向,另外再加上自身肌肉的收缩力和体重等又助于保持cage的正常位置,这些都符合所谓的撑开—压缩张力带效应,也符合Dennis三柱理论。(2)cage提供可靠的椎体间轴向载荷,分担了椎弓根的部分应力,避免了单独使用椎弓根钉系统造成的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3)cage由于组织相容性良好而在椎体融合过程中具有绝对的融合优势,再加上其明确的支撑作用,减少了单纯植骨的塌陷,从而明显提高了椎间融合率。(4)cage与椎弓根钉的联合应用,最大限度的恢复脊柱的力学结构,恢复正常的椎间高度,对神经根管和椎管也起到了间接的减压作用。

综上所述,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达到了神经根减压和椎间融合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Yone K,Sakon T,Karwaucli Y,et al.Indication of fusion for lumbar spine stenosis in eldly pati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Spine,1990,21(2):24-28.

[2]张华焕,胡汉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临床医学,2011,31(8):9-10.

[3]肖铁生.应用PLIF技术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34-35.

[4]饶书城,宋跃明.脊柱外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0-522.

[5]阮狄克.脊柱内固定后植骨融合的重要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5):326.

[6]聂林,侯勇.PLIF手术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7):497-499.

[7]侯树勋.正确掌握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4):183.

[8]Wetzl FT,LaRccaH.The fail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1991(16):839.

单Cage椎间融合 篇3

关键词:cage植骨融合,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双节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劳动强度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其中连续型双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少见。笔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录连续型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 其中连续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 对58例行后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中男37例, 女21例;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42岁。其中病变节段为L3~L5为6例, L4~S1为52例;腰痛伴左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者27例, 腰痛伴右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者31例, 为酸胀痛、针刺样或刀割样痛;单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43例, 双侧5例;单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者3例, 双侧1例。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1]对疼痛进行术前评分, 为6~9分, 平均7.4分。

1.2 影像资料:

术前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浅, 椎间隙变窄及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影;CT见黄韧带明显增生肥厚, 突出间盘偏向一侧引起椎管狭窄;MRI显示病变椎间盘呈T2低信号, 矢状面见伸舌状突出明显压迫硬膜囊, 冠状面显示椎间盘沿一侧突出于椎管内。

1.3 手术方法:

以L4~S1右侧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全麻平稳后, 俯卧于手术台上, G臂透视定位;常规消毒、铺单, 沿L4~S1棘突取长约10 cm纵形切口, 逐层切开各组织。将骶棘肌自棘突椎板向两侧剥离至椎小关节, 探查见L4、L5、S1小关节明显增生、骨赘形成, 去除骨赘并显露部分关节突关节间隙。透视下定位L4、L5、S1椎弓根, 于人字嵴顶点为进针点, 分别经L4和L5椎体两侧椎弓根各置入一枚直径6.5 mm长45 mm的椎弓根钉, 于S1上关节突根部外缘与L5下关节突下缘连线的交点为进针点, 经S1椎体右侧椎弓根置入一枚直径7 mm长40 mm的椎弓根钉, 经S1椎体左侧椎弓根置入一枚直径6.5 mm长35 mm的椎弓根钉。透视证实椎弓根钉位置满意, 安装连接棒。尔后行L5~S1椎间盘摘除, 保留L5棘突, 仅去除L5右侧大部分椎板, S1右侧上半椎板。探查见L5~S1椎间隙黄韧带增生肥厚, 与硬膜囊粘连, 椎管狭窄。切除黄韧带, 开大S1右侧侧隐窝。L5~S1椎间盘向后突出并部分钙化, 部分髓核脱出下行至S1右侧神经根管, 明显卡压硬膜囊和神经根, 扩大椎管及S1右侧神经根管。将S1右侧神经根拉向内侧, 显露椎间盘。切开纤维环, 摘除髓核。用刮刀及绞刀清除终板软骨及残余的髓核组织, 将咬除的椎板骨质和人工骨制成的颗粒骨置入椎间隙, 将一枚8 mm高长26 mm的cage夯入椎间隙, 透视下cage位置满意。同样的操作方法及原则, 行L4~L5椎间盘摘除, 切除L4右侧大部分椎板、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开大L5右侧侧隐窝, 将一枚10 mm高长22 mm的cage夯入椎间隙, 透视下cage位置满意。对L4~L5、L5~S1椎间隙适度加压, 锁紧螺钉尾帽, 安装一枚横梁。再次探查证实L4~L5、和L5~S1椎管扩大, 硬膜囊及神经根松弛无卡压 (图1) 。彻底止血冲洗, 棘突两侧各放置一枚胶管引流, 清点无误后, 逐层缝合关闭切口。术中出血约300 m L, 麻醉满意, 双足能伸屈, 神智清晰, 安全返回病房。2~3 d后撤掉引流管, 卧床5~7 d后于大腰围固定下逐渐练习下床活动。

1.3 评价标准:

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2]。优:症状、体征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良:偶有疼痛, 可恢复工作;可:症状有改善, 但仍有疼痛, 不能正常工作;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 平均17.3个月。58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腰痛及患侧肢体的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减轻, 肌力明显增强;术后切口未见脂肪液化, 无血管及硬膜囊损伤, 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影像检查提示内固定无松动、断钉, 无植骨块脱落。术后2周VAS评分2~5分, 平均3.2分;随访VAS评分0~4分, 平均1.7分。58例患者中, 优38例, 良12例, 可7例, 差1例, 优良率86.2%。

3 结论

连续型双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症在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并不少见, 而传统的开放手术对脊柱后柱结构都有很大程度的损害。据报道, 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失稳的发生率约为17%[3]。稳定性对腰椎功能的正常进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应在尽可能的减少对脊柱结构的破坏的基础上对受压马尾神经和神经根进行充分、彻底的减压。

经后路行单纯患侧椎板切除, 骨赘、增生黄韧带及病变椎间盘摘除, 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连续型双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以弥补传统术式存在的脊柱不稳和减压不充分。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充分发挥了脊柱中柱及后柱稳定性的要求, 椎间隙的植骨恰恰填补了椎间盘摘除后的空隙[4]。此外, 椎弓根钉可以承担部分椎体发生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 从而延缓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吸收;值得一提的是, 以人字嵴顶点为进钉点, 术中透视定位判断进钉深度, 保证了椎弓根钉作用的正常发挥;椎间cage植骨融合避免了取自体髂骨造成的多余骨质破坏, 从切除的椎板骨中选择部分优质骨颗粒结合人工骨一起置入椎间隙, 提高了椎间植骨融合率。该术式单纯行患侧椎板切除, 降低了对脊柱结构的破坏程度及硬膜粘连发生率;而且术中适度加压锁紧螺钉尾帽及安装横梁, 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 减少了椎间植骨块脱落入椎管的可能性。手术的关键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减压, 术中刮刀及绞刀可以清除终板软骨及残余的髓核组织, 充分减压。由于多间隙椎间盘突出症系非单一部位病变引起, 且神经压迫症状除了来自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外, 还来自肥厚的黄韧带、狭窄的神经根管及侧隐窝[5], 因此切除黄韧带、开大神经根管及侧隐窝对充分减压有一定的必要性。结合临床经验, 笔者认为经后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连续型双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Fukui M, Chiba K, Kawakami M, et al.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ervical Myelopathy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JOACMEQ) :part4.Establishment of equations for severity scores.Subcommittee on low back pain and cervical myelopathy,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outcome committee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J Orthop Sci, 2008, 13 (1) :25-31.

[2]杨雍, 赵易, 王炳强, 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间隙再突出与不稳的防治[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 (1) :13-15.

[3]张雨磊, 戚大春, 朱晓东.带蒂来复合体回植形成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 1996, 17 (4) :213.

[4]张光铂.浅谈脊柱内固定的应用与植骨融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 (5) :325.

单Cage椎间融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共32例, 其中男13例, 女19例, 年龄52~75岁, 平均61.8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达10余年, 平均15个月, 32例患者均为单侧腰腿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L4~515例, L5~S19例, L4~5合并L3~43例, L4~5合并L5~S15例。

1.2 手术方法

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患者俯卧于脊柱手术支架上, 腰部后正中切口4~6 cm, 逐层切开单侧显露病变侧椎间隙, 单边置椎弓根钉及连接纵杆撑开固定, 单侧椎板开窗, 保留上下关节突, 显露相应神经根, 并潜行减压至对侧椎管, 同侧神经根管减压达出口处, 暴露病变节段椎间盘并摘除, 刮除终板软骨, 椎间试模逐渐撑开至椎间隙正常高度松紧适度, 选择合适大号Cage置入并周围植骨, 松开纵杆适当加压后固定螺帽, 探查神经根、硬膜囊无卡压, X线透视内固定位置良好, 止血, 冲洗伤口。切口内置引流管引流, 逐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 脱水消肿治疗, 术后引流管24~48 h后拔除, 术后待麻醉药效消除后即在床上进行腰背肌锻炼, 术后1周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佩带腰围3周, 10周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Nakai评定标准, 优:症状和体症完全消失, 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症基本消失, 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 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症明显改善, 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 减轻工作或劳动;差:症状和体症无明显改善, 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或劳动。术后10周后按Suk等[3]标准评定植骨融合情况: (1) 植骨与椎体间有连续的骨小梁, 动力位椎体活动度小于4°, 认为植骨已融合; (2) 植骨与椎体间的连续骨小梁观察不清, 而动力位椎体活动度小于4°, 植骨可能融合; (3) 植骨与椎体间未见连续骨小梁, 融合区有间隙或骨小梁观察不清, 动力位椎体活动度大于4°, 则认为未融合。对于可疑融合者, 可行CT检查来进一步判定融合情况。

2 结果

手术时间75~140 min, 平均95 min, 术中出血180~550 ml, 平均380 ml, 3例硬膜囊撕裂, 术中给予缝合修补, 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2例出现神经根牵拉损伤, 出现皮肤感觉减退, 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后神经症状逐惭减轻, 最后症状完全消失。全部病例术后椎间高度系列恢复正常。术后18个月时按Nakai标准评定, 优23例, 良7例, 可2例, 优良率93.8%;按Suk等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无症状复发, 无失稳或椎间隙塌陷, 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器均无松动、移位等。见图1~图4。

3 讨论

3.1 应用单枚Cage椎间融合的优点

单枚Cage椎间融合, 方法简单, 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术中仅需切除单侧椎板, 保留了棘突、棘间及棘上韧带, 同时保留了健侧关节、椎板, 对脊柱结构破坏小, 增加融合后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对神经根和硬脊膜囊的刺激和干忧, 术后纤维粘连和邻近节段病变发生等并发症少。范子文等[4]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发现, 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与双枚椎间融合器置入的脊柱节段在垂直方向上的生物力学无显著性差异, 不会增加术后早期下地螺钉断裂及椎体塌陷的机会。杨维权等[5]认为在RF复位固定的情况下, 应用单枚Cage行椎间融合完全可以消除不良剪力的影响, 有利于椎体间融合。杨军林等[6]证明选择单枚斜置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后路椎体间融合方法能够达到双枚融合器置入的效果。王宝奎等[7]对105例腰椎滑脱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植骨术, 随访2~8年, 平均35个月, 发现使用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行椎间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本组病例在椎弓根螺钉固定下行单枚大号Cage植入取得很好融合率也说明单枚Cage植入可行性。

3.2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充分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8]。本组32个病例, 术后29例症状完全消失, 3例出现患侧下肢感觉减退、麻木, 经过营养神经、理疗等处理症状消除, 说明微创单侧椎板减压充分。脊柱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椎弓根螺钉初始稳定固定, 最终由椎间融合来实现, 椎弓根螺钉有效控制了节段间的屈伸运动, 使脊柱后柱稳定, 椎间融合器有效分担了椎弓根螺钉应力, 使脊柱前、中柱稳定性提高, 两者联合使用可获得前、中、后三柱良好的稳定性, 符合Dennis三柱理论。在腰椎标本的生物力学实验中发现, 虽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在后伸、手术侧侧弯方向上有统计学差异, 但这两种固定术的稳定性均高于正常腰椎组[9,10]。因此,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获得正常以上的稳定性;但内固定过于坚强, 又会导致邻近节段应力集中, 加速邻近节段退变[11,12,13]。在治疗腰椎间盘单侧神经受压中,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性能优良, 刚度适中, 附加单枚大号融合器置入可以重建融合节段的稳定性, 明显减少椎弓螺钉的应力[14]。因此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恢复单侧椎板切除后正常腰椎的稳定性方面是可行的。

3.3 单侧椎弓根螺钉加椎体间融合的优势

单侧椎弓根螺钉加椎体间融合术能保留腰椎后部大部分结构, 且能保证直视下充分减压。对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病变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满足椎间融合初始稳定的内环境要求[15]。单边固定不是坚强内固定, 具有一定的弹性固定效果, 生物力学性能优良, 刚度适中, 在最大程度地增加稳定性的同时, 也可以避免坚强内固定术后的远期潜在并发症[16]。

单Cage椎间融合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 男7例, 女4例;年龄43~65岁, 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3年, 平均1.4年。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颈部疼痛, 伴单侧上肢疼痛、麻木1例, 伴双侧上肢症状者2例, 出现四肢瘫者9例。体检出现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的3例, 膝反射亢进的9例, Hoffman征阳性的10例, 巴宾斯基征阳性的9例。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1.3 影像学表现

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检查、CT及MRI检查。X线片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少的9例, 消失的2例, 动力位X线片示颈椎失稳的3例, CT及MRI示颈椎椎间盘明显突出, 病变节段:C4/5椎间3例, C5/6椎间3例, C6/7椎间5例, 3例伴颈椎管狭窄, 1例伴后纵韧带骨化。

1.4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 患者取仰卧位, 颈椎轻度后伸。C形臂X线机透视, 确定病变节段体表位置。取颈前右侧横行切口, 长约4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并切断颈阔肌, 沿颈阔肌深面向上下分离, 沿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进入达椎体和椎间盘前部, 再次透视确定病变节段。于病变节段椎间盘上下位椎体中央分别拧入撑开器螺钉, 安装Caspar撑开器, 向上下两端撑开椎间隙。尖刀切开前纵韧带及纤维环, 髓核钳、刮匙清除椎间盘组织及椎体后缘骨赘, 钩刀划开后纵韧带, 枪钳咬除后纵韧带, 刮除上下椎体软骨板, 保留骨性终板。用神经剥离器探查, 至椎体后缘与硬膜间隙通畅, 无残余致压物, 减压满意。试模测试, 选用型号合适的MC+颈椎椎间融合器 (Cage) , 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 将Cage植入椎间隙内, 安装融合器固定片, 将固定片敲入下位椎体, 透视证实Cage及固定片位置满意。冲洗切口, 放置负压管引流管1根, 缝合切口。

1.5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激素, 术后24h撤除引流管。患者术后2d即可下床活动, 需佩戴颈围领保护4周, 4周后去除颈围领开始颈部功能锻炼。

1.6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评定采用Odom评级法:优:8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良好:7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一般:至少5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差:少于5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法, 计算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时评分, 治疗改善率= (术后分-术前分) / (17-术前分) ×100%。术后2d, 3个月及1年时摄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 观察颈椎曲度, Cage位置、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变化, 椎间隙高度为侧位X线片手术节段上位椎体上缘中点与下位椎体下缘中点连线的距离, 比较术后2d与术后3个月及1年时椎间隙高度差别。采用SPSS13.0统计处理软件分析, 设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出血量为30~120mL, 平均50mL;手术时间70~110min, 平均85min;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器质性损伤、气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采用Odom评级法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 良好3例, 优良率100%;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 (6~13分) 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5.5分 (13~17分) , 改善率82.14%, 及术后1年平均15.8分 (13~17分) , 改善率85.71%, 改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X线片检查显示全部病例颈椎曲度部分恢复, 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及明显下沉;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丢失高度3个月时平均0.34mm (0.22~0.61mm) , 术后1年时平均0.41mm (0.30~0.74mm) , 椎间隙丢失高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判断椎间植骨融合情况, 采用Vaccaro[3]的标准: (1) 融合器或植骨块与上下椎体间有明确的骨小梁通过; (2) 融合器周围不存在透亮带, 伸屈位X线平片融合节棘突间无明显移位, 本组病例融合率为100%。典型病例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图1、2。

3 讨论

1958年Cloward[4]和Smith-Robinson[5]分别报道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ACDF) , 目前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疾病的标准方法之一。但无论自体或异体植骨块、各种合成材料椎间植入后都存在植入物移位现象, 轻者导致椎间隙狭窄, 成角畸形, 影响椎管容积;重者压迫脊髓或食道。1964年Bohler首次报道了应用颈椎前路钢板, 经临床验证, 颈椎前路钢板能有效增强术后颈椎稳定性, 减少椎体间植入物脱出[6], 促进植骨融合, 但是有的学者提出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后应用前路钢板并不能明显增加植骨融合率[1,2], 同时应用前路钢板有内固定断裂、脱出, 持续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7,8]。因此关于ACDF, 尤其单节段手术是否需要添加颈椎前路钢板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如果椎体间植入物有足够的稳定性, 可以不必添加颈椎前路钢板。

3.1 MC+颈椎椎间融合器特点

本组病例所使用的MC+颈椎椎间融合器 (法国LDR医疗公司) 是PEEK OPTIMA材料所制, 其外形符合人体解剖特点, 上表面为弧形突起, 与上位椎体下缘凹陷吻合, 其上下缘均有锯齿样的凸起, 与上下椎体咬合之后, 能提供可靠的初期稳定性。配合自身维持性固定片打入下位椎体, 能提供更为可靠持久的稳定性。因此MC+颈椎椎间融合器最大特点在于自身维持稳定性, 又被称为“锁定Cage”

3.2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通常认为Cage是通过外部结构将椎体撑开而恢复椎间高度, 并通过“撑开-压缩张力带”效应来促进植骨融合的。有些不稳定的颈椎椎体骨折脱位, 因维持运动的单位韧带和骨性结构缺如, 发挥稳定作用的“撑开-压缩”机理消失, Cage植入后, 不能重建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对多节段的颈椎退变、椎间盘突出, 连续放置多个Cage则颈椎的力学承受能力将受明显破坏, 会继发颈椎畸形;以上情况需结合前路钢板维持颈椎稳定性。我们总结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 (无颈椎前路钢板) 适应证: (1)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2)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 (3) 单节段颈椎失稳 (不伴椎体骨折脱位)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短期内进行性加重。禁忌证: (1) 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 (2) 颈椎椎体骨折脱位, 手术节段严重失稳; (3) 严重颈椎管狭窄或多节段病变; (4) 有颈椎解剖异常; (5) 合并严重心肺器质性疾病。

3.3 注意事项

MC+颈椎椎间融合器有两种形式, 融合器的前壁可以是开放或封闭的, 开放式的可以在放置融合器后再进行植骨, 植骨量相对较大;封闭式的周围充重区域更加充分。我们认为合并骨质疏松的病例宜选择封闭式的, 可更好的维持稳定性, 防止椎间隙高度丢失。MC+可选择植入自体骨, 或植入与Cage型号匹配的人工骨, 避免取髂骨植骨, 但是本组病例显示人工骨较自体骨植骨融合时间延长。MC+为解剖型Cage, 其上下缘均有锯齿样的凸起, 因此在植入椎间隙时相对困难, 应注意根据椎间隙情况调整Cage把持器方向, 避免过度撑开椎间隙, 影响颈椎稳定性。安装MC+固定片有自主引导装置, 通过固定片把持器, 并根据其角度方向及放置深度, 来确保固定片良好位置, 如安装不顺利, 避免用暴力将其敲入, 需仔细观察并调整把持器方向, 避免破坏损坏器械或影响固定片稳定性。

本组病例显示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可以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但本报道病例数较少, 仍有待大量病例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1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7例, 女4例;年龄43~65岁, 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随访, 随访时间1~3年, 平均1.4年。对患者术前、术后Odom评级、JOA评分、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为30~120mL, 平均50mL;手术时间70~110min, 平均85min;Odom评级法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 良好3例, 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 (6~13分) 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5.5分 (13~17分) 及术后1年平均15.8分 (13~17分) ;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丢失高度3个月时平均0.34mm (0.22~0.61mm) , 术后1年时为平均0.41mm (0.30~0.74mm) ;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 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 术后临床效果良好,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 植骨融合率高。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减压术,椎间融合器

参考文献

[1]Savolainen S, Hernesniemi J.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anterior single-level cervical disc operations with long-term followup:surgical fusion is unnecessary[J].Neurosurgery, 1998, 43 (1) :51-55.

[2]Samartzis D, shen FH, Lyon C, et al.Dose rigid instrumentation increase the fusion rate in on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J].Spine J, 2004, 4 (6) :636-643.

[3]Vaccaro AR, Ccarrino JA, Venger BH, et al.Use of a bioabsorbable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egenerative and traumatic disc disruption[J].J Neurosurg, 2002, 97 (4) :473-480.

[4]Cloward RB.The anterior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ruptured cervical disks[J].J Neurosurg, 1958, 15 (6) :602-617.

[5]Smith GW, Robinson RA.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cervical-spine disorders by anterior removal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k and interbody fusion[J].J Bone Joint Surg Am, 1958, 40-A (3) :607-624.

[6]Apfelbaum RI, Dailey AT, Soleau S, et al.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new load-sharing anterior cervical plate[J].Int Congress Series, 2002, 1247:563-579.

[7]Shapiro SA, Snyder W.Spinal instrumentation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J].Surg Neurol, 1997, 48 (6) :566-574.

单Cage椎间融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均为C3~4、C6~7中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病变者, 或者多节段颈椎退变但某一节段突出明显者, 均有上肢麻木、四肢无力、病理征阳性等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本组资料共21 例, 男11 例, 女10 例;年龄40~67 岁, 平均年龄53.6 岁。其中C3~4节段3 例, C4~5节段10 例, C5~6节段6 例, C6~7节段2 例。所有患者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I影像学检查, 其中3 例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 18 例伴有椎体骨赘形成。排除合并发育型椎管狭窄及颈椎先天性畸形的病例, 并证实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资料相符合, 其中旁中央突出型14 例, 中央突出型7 例。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颈部轻度过伸位。颈前右侧横切口长约4 cm左右, 逐层切开, 显露至椎前筋膜层, 定位器定位, C型臂下确定病变间盘, 装置椎体撑开器, 撑开病变间盘到相邻正常椎间隙的高度;切除病变间隙的间盘组织、后纵韧带及椎体后缘的骨赘, 彻底减压;刮除软骨板, 保留终板, 并保持其有血液渗透状态, 选择匹配的锁定式颈椎融合器, 融合器内植入自体松质骨, 植入椎间隙, 并利用撑开压缩原理使其稳定, 使用限制性打击器安装固定嵌片。再次透视融合器位置良好后逐层缝合, 放置1条引流片。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脱水剂、抗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24 h后可拔除引流片, 3~5 d后可佩戴颈围下床活动, 颈围佩戴6周左右。

1.4 术后评估

术后及术后1、3、6、12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片, 观察椎体融合情况。椎体融合的判断标准[1]:a) 骨小梁穿过两边界面和椎体前后缘骨桥形成;b) 椎体与融合器之间的间隙消失;c) 过伸过曲时移动等于或小于2°;d) 有足够的椎间隙高度, 无塌陷和侧弯。测量侧位片上融合椎间隙及上下两个椎间隙高度 (包括前缘、中点和后缘高度) 及前凸角。脊髓功能状态评估参照北医三院评定法[2], 术后1、6个月进行功能评定, 改善率= (术后分值-术前分值) / (40-术前分值) ×100%。大于等于80%为优, 大于等于50%为良, 大于等于5%为有效, 小于5%为差, 症状加重为恶化。

2 结 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21 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时间12~24个月, 平均时间17.6个月。术后3个月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13 例达到骨性愈合, 术后6个月左右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均达到骨性融合, 无假关节形成, 无融合器松动、嵌片断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状态评分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根据北医三院评分法评定, 本组患者脊髓功能状态术前 (21.13±0.93) 分, 术后1个月 (28.75±2.98) 分, 术后6个月 (32.54±3.13) 分。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达66.67%和85.71%。本组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 术后1个月优4 例, 良10 例, 有效6 例, 差1 例;术后6个月优8 例, 良10 例, 有效3 例, 差0 例。

典型病例:患者, 男, 48 岁, 颈部酸胀伴右上肢麻木疼痛1年余, 行MRI检查示C4~5椎间盘脱出明显, 压迫脊髓, 行前路减压加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后3个月达到骨性融合, 术后1个月脊髓功能评分为优 (见图1~2) 。

3 讨 论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间融合是治疗颈椎病和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融合性手术中减压的同时, 恢复间盘的高度、恢复颈椎的生理曲线、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是外科治疗的目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其特殊的生理学特点, 其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程度并不高, 椎体融合中固定要求相对也较低。传统的颈前路钛板的应用, 达到了坚强固定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线上存在太多的不可操作性, 如颈前路钛板的应用增加了临近节段退变的风险, 钛网做为植骨材料的应用可导致假关节形成致骨性不愈合率增高, 术后患者屈曲、过伸及轴向旋转活动度小于单纯使用融合器者, 并由于应力阻挡作用降低其融合率[3,4]。

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是一种新型的颈椎融合器, 它选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特性得到全球广泛公认的Peek Optima透光材料, 更符合人体的生物学特性。该材料兼具金属合金的强度和良好的成像特性, 可与MRI兼容。由于该复合材料允许射线通过, 因而可采用CT和X线等方法进行清晰成像, 不会产生伪影, 可以在术中准确定位及术后观察其间的骨性融合情况[5,6]。应用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不需进行椎体次全切除, 故可减少穿动脉出血;术中将嵌片插入椎体, 获得手术初期内植入物的稳定;恢复理想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线, 可操作性强, 可提高融合率、减少假关节形成等优点[7]。此外, 可以节省前路固定板, 简化手术, 节约患者手术费用。本组21 例患者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均达到骨性融合, 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 无明显并发症的出现, 无椎间高度丢失, 无融合器位移。

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 骨性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 而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是保障骨性融合成功的基本要素。a) 操作过程中, 在切除软骨板、保留完整终板的同时, 要保证终板有血液渗出, 从而保证植骨床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b) 选择好解剖型Cage, 以获得最大的骨面接触。c) 应达到即刻稳定效果, 自锁式Cage置入退变间隙后, 钛片立即插入下位椎体, 同时应用撑开—压缩方式以协助获得即刻稳定效果。d) 术后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善可促进植骨融合。e) 选择弹性模量近于椎体的PEEK材料融合器, 使Cage内植骨材料与Cage的载荷均分降低应力的遮挡效应, 也是提高融合率的方法之一。

因此, 锁定式颈椎间融合器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或多节段颈椎退变但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明显者, 操作简便快捷, 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在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方面疗效确切。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足, 此术式尚不成熟, 患者随访时间较短, 缺乏前瞻性及长期大样本的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满意与否的关键仍是减压, 需再次翻修时取出困难, 因融合节段有限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困难等[8]。但是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特性以及可操作性必然会给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有力的手段。

参考文献

[1]Lin CN, Wu YC, Wang NP, et al.Preliminaryexperience with anterior interbody titanium cagefus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disease[J].Kaohsiung J Med Sci, 2003, 19 (5) :208-216.

[2]王立舜, 党耕町, 刘忠军, 等.关于颈脊髓损害功能评定标准的讨论[J].中国脊柱脊髓杂, 1991, 1 (2) :52-54.

[3]Liu JK, Rosenberg WS, Schmidt MH.Titanium cage-assisted polymethylmethacrylate reconstruction forcervical spinal metastasis:technical note[J].Neurosurgery, 2005, 56 (1) :207.

[4]Daubs MD.Early failures following cervicalcorpectomy reconstruction with titanium mesh cagesand anterior plating[J].Spine, 2005, 30 (12) :1402-1406.

[5]Kulkarni AG, Hee HT, Wong HK.Solis cage (PEEK) for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preliminaryradiological results with emphasis on fusion andsubsidence[J].Spine, 2007, 7 (2) :205-209.

[6]Ferguson SJ, Visser JM, Polikeit A.The long-termmechanical integrity of non-reinforced PEEK-OPTIMA polymer for demanding spinalapplications:experimental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J].Eur Spine J, 2006, 15 (2) :149-156.

[7]Niu CC, Liao JC, Chen WJ, et al.Outcomes ofinterbody fusion cages used in 1 and 2-levels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titaniumcages versus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cages[J].J Spinal Disord Tech, 2010, 23 (5) :310-316.

上一篇:文化景观变迁下一篇:IPO审计中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