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产品物流

2024-07-08

生鲜产品物流(精选十篇)

生鲜产品物流 篇1

关键词: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前言

随着居民的消费观念向多样化、便捷化的方向转变, 人们对于新鲜乳制品、新鲜果蔬、水产品等生鲜食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冷藏冷冻等生鲜产品已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本文以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 首先介绍了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理论, 然后分析影响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企业内控因素及企业外部因素, 并根据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因素、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冷链物流的质量控制框架结构图, 构建了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形成以过程控制为基础的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最后以我国当下的冷链物流服务现状为切入点, 客观地分析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并以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体系为依据, 给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理论

1.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的涵义

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一般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 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 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2.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成

从上游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 这一完整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中, 物流操作环节主要由四块组成:冷冻加工、冷冻储存、冷藏运输与配送、冷藏销售[2]。如图1所示:

(1) 冷冻加工

冷冻加工是从产品产出进入供应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 包括对生鲜产品的预冷加工、冷却冻结加工作业过程等。这一环节的产品经常会被放入冷冻柜和冷藏柜进行冷却和冻结。该环节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 之后的每一道工作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可见冷冻加工环节的重要性[3]。

(2) 冷冻贮藏

冷冻储藏是冷冻加工之后的第二个环节。生鲜产品被冷却到标准温度后, 还需将其温度控制在标准温度范围内, 以保持其食品质量。其中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贮藏:冷却贮藏和冻结贮藏[4]。

(3) 冷藏运输与配送

在此环节中, 温度的波动将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如处理不当产品经常会出现二次解冻等现象。而对于生鲜产品来说, 解冻次数是有限的, 每解冻一次其表面都会凝结水珠, 若再次进行冷冻自然会产生一层冰霜附着在食品表面, 这对食品质量损害是极大的[5]。因此在达到低温标准时, 还应保持温度在这一区间的稳定性。

(4) 冷藏销售

产品从配送中心出来之后, 进入销售市场, 开始批发零售环节。此环节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现在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为各大型连锁超市及社区门店。而在生鲜食品的销售终端, 对于其温度控制更是不可掉以轻心, 否则之前所有环节都将前功尽弃, 这一环节销售商们通常使用冷藏库、冷冻陈列柜以及储藏柜等冷藏设备。

二、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的要素分析

生鲜产品的质量保证是冷链物流质量体系的基本目标,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 需涉及机制、人、技术设施、作业和环境因素等五个企业内在的控制因素, 和立法机制、政府政策导向、同行业竞争者及社会舆论等四个企业外部影响因素。企业内的控制因素和企业外的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冷链物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所采取的作业活动和技术。在冷链物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 控制所有影响冷链物流质量的因素, 及时发现并排除全过程中各环节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以便有效地保证冷链物流质量更好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冷链物流质量的实现需要从企业内控因素和企业外在影响因素二者相结合来看, 进一步地将质量控制的目标更好地通过作业方式与资源融合的方式, 达到客户想要的物流服务要求, 具体到物流工作中便是:运输配送过程顺畅、无延误, 装卸搬运和仓储过程高效实现、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不损坏或低损耗, 并且通过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实现产品的附加价值。而来自于社会的监督与评价, 也是评价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一面镜子。

四、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冷链物流市场需求量极大的今天,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极快。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仍存在以下问题:生鲜产品流通形式落后;冷链物流上下游缺乏整体规划;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设施设备落后, 专业技术水平低, 导致运输损耗大;相关冷链物流服务方面法律法规不完整且缺乏明确性要求。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存问题, 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得出以下可行对策: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建立多种冷链物流模式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强推进多种冷链物流模式的发展, 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将重心放在生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生鲜产品加工企业, 掌握整个冷链的前半段操作环节, 把握好冷链物流模式的发展方向。对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整合串联, 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是从整个生鲜食品供应链的两头着手, 确定商品的生产地及商品销售的推广地, 建设生产地与终端消费地之间的冷链物流网络及合理规划冷链运输干线。采用多种模式共同发展, 全面地提高生鲜产品的质量保证及物流服务质量。

2.鼓励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对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操作手法都有较高的要求, 这也就要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具备这种高端的物流能力。对于企业来说, 冷链物流业务为企业的非核心业务, 生产商自营冷链物流, 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冷链设备设施、网络建设及人力中, 如果只为自己的业务进行服务, 无疑是不明智的举措, 所以渐渐地许多厂商希望有能提供完整的低温服务的第三方冷链企业[11]。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则会有效地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成立独立的冷链事业部门, 设计规划好完整的冷链物流运输干线网络, 开展生鲜产品的物流服务。因此在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为更多厂商服务。

3.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若使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必须加大规模改造和更换陈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及仓储设备。应在生鲜产品从产出到最后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系列完整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低温处理控制, 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12]。故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具有冷藏设备的车辆及恒温冷藏系统设备, 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前提。

4.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 使商家的基本素质得以提升

现今我国国内对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法律法规, 既不明确也不完善, 而只是从《食品质量安全法》侧面映射出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水平。有直接相关的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法规及制度, 也只是相关评测的质量管理方法, 如, HACCP、GMP、SSOP体系等。此三种质量管理体系也是彼此相关联, 并非无关的独立质量管理的研究。针对国内的此类法律法规空缺现象, 相关立法和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脚步, 使相关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及生鲜产品商家可对号入座, 进而可以审核评价自身的物流服务质量。

五、总结

本文提出建设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控制体系为目标, 其中以企业内控因素和企业外影响因素这两方面出发, 对冷链物流执行质量控制。在对冷链物流相关知识及理论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前提下, 建立了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根据物流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分析, 得出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而后加以分析比较, 提出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建立多种冷链物流模式;鼓励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立法和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 使商家的基本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卓顺, 农产品冷链第四方物流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2 (10) :9~11

[2]林美金.我国食品冷藏链物流现状的分析及发展策略[J].制冷, 2011 (2) :68~69

[3]黄铖, 冯仁德, 郭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5) :241~242

[4]周燕.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企业管理.2009

[5]张微.浅析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J].市场研究, 2013 (5) :28~29

[6]张鹏.基于SERVQUAL模型的枸杞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研究[J].物流技术, 2013 (7) :268~269

[7]徐宙.A物流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江苏大学, 工商管理, 2012

[8]刘斐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9]鲍长生.冷链物流运营系统研究[J].财贸研究, 2006 (6) :147~148

[10]张秀娜.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其在餐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 2006

[11]宁凯, 许晓军.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2) :12~13

生鲜产品物流 篇2

生鲜农产品在农业经济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鲜农产品的生命在于其新鲜度,但生鲜农产品本身存在的时效性短、易腐等特征会降低其价值。有数据表明:我省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及仓储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仅在5%以下。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水果、水产、肉、蔬菜、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捕捞、屠宰后,使生鲜农产品在储存、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鲜农产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降低了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防止被污染的供应链系统。

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对策 篇3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物流 冷链物流

生鲜农产品是指由农业部门生产的没有或经过少许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初级食品,一般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畜产品。生鲜农产品是中国消费者除粮食以外最主要的食物营养来源,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生鲜农产品多采用传统的流通模式,每年在运送路上腐烂的果蔬3.7万吨,可供养2亿人的生活。因此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降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流通速度,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同时也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一、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不易保存的特点,采用提高物流效率,能缩短产品物流的时间,可以减少产品流通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减少资金占用、节约资金。由于保证了生鲜农产品的鲜活性,可以增加产品价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质量安全,减少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使消费者买到放心安全、价低质高的产品,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2.增强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生鲜农产品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国外产品在质量、包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关税普遍降低,使得中国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在逐年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和改造国内生鲜农产品传统的流通环节过多、质量标准低下的物流状况,增加生鲜农产品附加值,以增加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势在必行。

二、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

1.生鲜农产品生产仍以单个农户分散生产为主

虽然目前在我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仍以单个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单个农户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加之我国对生鲜农产品缺乏相应的质量监控,导致农户只重视产品数量忽视产品品质,使其生产的生鲜农产品处于无法保证品质的状态。即便有农户生产出有品质保证的生鲜农产品,由于其规模过小,也难以保证其能在市场上被消费者甄别从而获得更多的补偿。因而使得产品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产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肥饲料,造成近年来疯牛病、禽流感、瘦肉精和超标农药等问题频频出现。使食品安全已成为继人口、资源和环境之后的第四大问题,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生产者的分散性和小规模性,即使出现了问题,也难以进行问题追溯,对生鲜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就更加困难。

2.生鲜农产品加工能力低,流通中损失率高

我国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 加工比例不到10%, 国外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 而我国是1:1.8,产品加工水平低,产品增值度低。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流中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物流,美国果蔬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而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尚未形成,80%以上的农产品是采取常温保存和流通的,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未经加工的大量鲜销产品每年因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造成在运输中腐烂损失高达750亿元。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薄弱状况造成生鲜产品的物流受阻和资源浪费。

3.基础设施装备落后,物流成本高

我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农村道路等级低。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以及车况较差,路网联通度低。据统计, 我国公路运输的七成是敞篷卡车, 三成是密封式箱式汽车。公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只占25%, 铁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占55%左右,致使农产品物流时间过长,增加了产品物流的运输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70%是平房仓库,仓储设施比较简陋,具有冷藏、保鲜、气调条件的现代化、自动化高级仓库更少,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占50%左右,甚至更多,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当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产销脱节严重,损耗情况更为突出,造成生产者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三、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对策

1.采取定单生产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

由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分散,使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难以有效实施,而随着改革开放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世界各国都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经营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而且越来越严。为保证农产品安全、提高产品品质,以便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可以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基地”的生产方式,从生鲜农产品物流源头上提高品质,确保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公司在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基地订大宗生鲜农产品的采购计划时,就会按有关产品标准提出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安全指标和鲜度指标等方面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批量招标采购数量,这样就使生鲜农产品生产者自觉地按照生鲜农产品的有关标准组织生产,采取统一种苗、农资和饲料,统一的生产技术,统一的产品收购、包装和销售的方式,实施品牌经营和行业自律,从而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2.采用冷链物流物流方式

由于生鲜农产品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不同于工业品物流。生鲜农产品的物理特性,首先是易腐易损性;其次是单位产品价值低,体积大;再次是最初产品形状、规格、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易损性规定了物流时间的上限,从而也限制了物流半径,并要求尽量减少装卸搬运次数。特别是一些鲜活的生鲜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要求非常苛刻。通过专业第三方物流配送,对各种生鲜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处理,实现采购——仓储——加工——配送——销售诸环节高效链接,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损耗,加快流通周转速度,以及通过及时加工和冷链配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同时还可以提供清洁原料及合理包装以简化家庭内操作,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等各方面的增值服务。

3.进入超市进行销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安全性、初步加工要求越来越高,以往蔬菜零售市场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超市正在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成为生鲜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因为超市经营比较规范,产品的可追溯性强,信誉度高,在发达国家,60%~80%的农产品进入超市进行销售。超市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规格、包装等方面有严格要求,达不到标准的生鲜农产品就无法进人超市。此外,以超市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使得超市成为现代流通的终端组织,由于其严密的经营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同农贸市场的个体商贩相比,销售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可靠,还可以激发生产经营者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加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蔬菜的净菜加工、禽肉蛋的真空包装、水产品的冷冻加工和速食食品的制作等。这些经过加工的生鲜食品、不仅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业收人。

4.运用各种先进物流技术

首先要实行生鲜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加工和包装环节,也要对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所加工产品原料已有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加工成的产品上,以备下一个加工者/包装者/进货商使用,消费者在销售点购买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其次提高生鲜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在我国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保鲜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制冷贮藏技术、气调贮藏保鲜技术,传统窖藏保鲜技术以及保鲜剂、涂膜保鲜技术等,与先进的保鲜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应逐步采用更先进的低温高湿保鲜、臭氧气调保鲜、辐照保鲜、涂膜保鲜、高壓保鲜、高温处理保鲜、生物保鲜、高压静电场保鲜、纳米保鲜等保鲜技术和预冷技术、光电分等分级等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光跃李毅贺绪军:发展农产品物流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6.8 57-59

[2]许亚:农产品物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改善[J].物流科技,2006.2 64-66

[3]刘卫柏: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6.9.291-292

[4]郭丽华: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6.5.25-27

新型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障体系研究 篇4

以农贸市场为主导的流通方式

从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来看, 由于农贸市场具有开放性、低成本的进入与退出等优势, 以农贸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占据了主要地位。由于运输距离短、运输批量小, 一般由农户自己把蔬菜用汽车运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 自卖自售, 因而目前大多数农贸市场的物流运作以传统的自给物流为主。农民一般不愿意把农产品进行远距离的运输, 因为流通环节成本过高, 汽油费、过路费、摊位费、管理费、损耗等。因而农贸市场长期处于运输作业简单, 运作效率低下的环境中, 难以形成统一集中的流通方式, 造成物流成本过高。

目前专业化、规模化的农贸市场少, 农贸市场大多数的生鲜农产品都是由农户自己运输到农贸市场出售, 农贸市场没有进行统一的采购运输, 运输方式落后。大部分农贸市场没有信息服务, 价格形成功能较差, 市场公开竞价机制较落后。物流设施相当落后,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从交易方式看, 农贸市场主要采用“一对一”的现货交易, 交易方式落后。农贸市场的仓库仍停留在传统的存储功能上, 仓库利用效率低下。总之, 农贸市场目前的流通形态非常落后。

农贸市场的规模小而且分散, 基础设施简陋, 大多数农贸市场仍然是大蓬市场, 档次低、管理差、不规范, 环卫基础设施薄弱, 质量监测体系落后, 脏、乱、差现象严重。仓储、运输、垃圾清运、消防等物流配套设施差, 缺乏加工、冷藏保鲜、信息等服务设施。

由于农贸市场需经过“农户—经销商—批发市场运营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条物流链, 才能把农产品从产地送到餐桌, 中间经过了很多的物流环节, 容易形成无效物流。有关资料显示, 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 由此可以推算出毛菜进城到农贸市场上销售时存在着一个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 再加之相关垃圾处理, 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方面的费用, 潜在的物流成本高。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流通方式

根据对几大超市, 如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的调查了解到, 他们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已占市场份额的30%~40%左右, 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生鲜农产品售卖区往往是超市销售最为抢手的地方, 也是超市主要收入来源, 其收入一般能够占到营业额的10%~30%。由于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更高的储运技术, 所以, 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成为连锁超市提升利润的一道门槛。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 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难以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 造成了生鲜农产品的大量损失和浪费。

连锁超市逐渐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转变。各大超市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 切实防止断货现象的出现, 保证商品的供应。尤其以生鲜农产品为主导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受到各大超市的重视, 而冷链物流也被提出。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已成为各个超市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进了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

除了一些大型, 知名连锁超市外, 大多数连锁超市的物流设施落后。冷藏、保鲜技术落后, 冷藏车数量不足, 无法为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低温保障。从仓储方面看, 超市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 绝大多数超市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 还未向流转型转变。生鲜农产品的装箱与装卸过程缺乏标准化。存在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 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往往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 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 造成流通加工成本过高, 影响超市的经济效益。自建的物流配送中心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 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提高物流成本。

供应商的出现为生鲜农产品进入超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为超市提供优质、廉价、安全的生鲜农产品。但由于很多供应商自身运行缺乏规范化和规模化, 导致目前的大多数超市没有稳定的、长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 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环节随机寻找合作伙伴, 没有一条完整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保障系统, 即时配送率低, 配送的差错率和残损率也较高, 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造成超市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成本过高, 对超市经营发展不利。

大多数连锁超市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流的反馈不及时和信息跟踪技术欠发展。企业内部局域网未能实现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应用, 库存管理和业务经营等未能普遍实现电子化。采集的信息缺乏深度加工, 从而影响了超市商品供应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柔性。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构建

现阶段普遍存在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 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完整的实现。为了发展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应在广大农村, 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 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整个供应链体系正常运行的强有力保证, 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将保障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要发展农业经济, 就必须加强对农业的重视, 加强对农民的支持,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学指导, 以此保障农民的权益, 让农民得到真正的效益与实惠。

物流加工中心是整条供应链的基础, 所有收购的菜品都将在物流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这里将完成蔬菜的清洗、包装和冷库冷藏等环节, 实现菜品的分类与价值提升。

以物流加工中心为载体的信息处理中心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实时将客户的需求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 宏观调控菜品的收购;在加工中心内部, 也将对出货信息进行调控, 使仓储、装卸和运输各项环节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物流中心的建立是整个供应链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其包括了采购进货、加工处理、仓储、配送运输等环节。物流中心的建立需要按以下原则目标进行:运用先进的输送系统, 追求高效率。在采购进货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实现流水化和系统化, 运用合适的运输和搬运工具, 最大程度地最求高效率。

加大信息化程度, 建立货物跟踪系统, 减少退货。采用全自动化的蔬果加工处理系统, 不仅速度快、节省空间、作业效率高,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与I T系统的连接, 实现了货物跟踪管理。同时, 客户可以直接查询货物的原产地和配送的全过程。

严格控制温度, 保证菜品质量。发货区和整个加工处理车间温度设定为15℃左右, 进货区设定温度20℃左右, 以保证菜品在物流中心内部实现零损耗, 大大降低垃圾的产生。保证菜品的质量。

废料就地还田, 体现低碳经济, 循环发展。将经过分拣后不符合标准的菜品进行统一的处理:与当地肥料加工或垃圾处理部门进行合作, 提供废料进行在加工或用于沼气的加工处理。避免浪费, 最终实现多赢。

生鲜蔬菜物流将实现全程冷链, 这样是为了确保因仓储、运输等的方式不当而影响菜品新鲜度, 真正让消费者品尝到新鲜、安全的菜品。加工中心设立的冷库, 运输途中的冷藏车, 社区蔬菜超市的冷藏专柜都将是实现全程冷链的必要保证, 以此达到将农田中的新鲜蔬菜在较低温度下运送到消费者家中的目标。

生鲜食品的物流配送管理 篇5

刘克诚

【摘要】:生鲜食品物流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生鲜物流概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角度出发,找寻我国生鲜物流配送如何操作、如何提高生鲜食品物流配送的效率等涉及生鲜食品物流配送本身运作层面的问题,探寻生鲜物流发展的方向。【关键词】:生鲜食品 配送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和饮食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纯天然生鲜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的食品,大多数生鲜食品在常温下难以储藏,不易保持原有的新鲜度和品质,短期放置后极易丧失营养和食用价值,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鲜食品的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物流过程的关键因素。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生鲜食品的概念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生鲜食品经营普遍为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但是学术界以及业内人士对生鲜食品的理解不一,生鲜食品的项目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至今对这类商品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参照日本的生鲜商品的分类方法,中国业界较有代表性有“生鲜三品”之说,即:蔬菜水果、精肉、水产品,这类商品只需作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上架销售,是生鲜类的初级产品【1】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鲜食品的再加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和熟食等现场加工类,就有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界定,生鲜食品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称谓。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的新鲜、安全、营养和卫生的需求【2】因此本文认为生鲜食品实在特定温控条件下加工的各种营养、卫生、又未经烹调加工的生制食品,它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不包括经过清洗、修整和包装的初级加工新鲜食品,还包括刚刚采摘、屠宰、捕捞等还没有经过初级加工的毛食品等【3】狭义的概念经包括经过清洗、修整、分级、包装,有时还要求去皮,甚至切分处理的新鲜食品,其可达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卫生要求。本文所涉及的生鲜食品是指广义的生鲜食品概念。

三、生鲜食品特征及物流要求

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它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变质的特性提出了时效性的要求;作为食品本身,它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而消费者的口味多变性提出了品种多样性的要求。这些特性决定了生鲜食品生鲜食品物流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1.保证生鲜食品以最短时间、最少流通环节进入消费环节; 2.保证生鲜食品在流通中实现品质的稳定或提升; 3.保证向消费者提供新鲜、安全的多样性生鲜食品;

4.降低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控制逆向物流的生成率,全面节省成本。【4】 在物流技术上生鲜食品不宜采用常温干货配送,而要求有相应保鲜条件,专业性强而投入不菲。同时,生鲜食品的易腐易损性规定了物流时间的上限,其保温保鲜和加工制作周期也限制了物流半径,并要求尽量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以减少在途损耗,增加了流通风险。与此同时,由于生鲜食品属农副产品,他们大多是初级产品,在进入家庭消费之前,还需经过分类、加工、整理等活动,因此,流通环节也是生鲜食品增值的主要环节。

四、我国生鲜食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形势下现代物流缺乏足够的认识

加入WTO后,我国运输业市场必然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对外开放,与徐外资投资和经营市场看好的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快件运输及其他的特殊运输领域。我国目前在这类专业运输方面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世界著名生鲜物流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乘机抢滩中国市场。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如何做到知己知彼,试试国内从事生鲜物流业务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国食品行业依旧是老式的个体经济或者局限在区域市场的满足上,在对食品行业的价值链的认识上,对新形势下的食品企业的挑战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市场化程度低

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想要有效运作生鲜物流,达到最佳保存货物的目的,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物流链,严格温度控制和包装,在转移易腐货物时,不应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这些都需要精良的运输装备和专业的物流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完成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食品的物流配送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在途质量,精准性和及时效性。同时食品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食品行业的负面公众形象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够监控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缺乏相关的立法及食品卫生法执行不力,致使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使得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创照了不利因素。

(四)生鲜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运输损耗巨大

目前我国保温汽车车辆较少,并且易腐物品装车大多数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大多数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使用普通卡车运。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生鲜物流设施和生鲜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平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五、生鲜食品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促进我国生鲜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由综合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发展我国生鲜物流的若干政策意件。制定产品经销企业,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企业等物流相关企业的税收、贷款支持。加强对生鲜物流技术的研发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物流过程中加工、运输和仓储等薄弱环节。加强对生鲜食品物流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对生鲜食品物流在观念上有所改变。

(二)以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生鲜物流的发展

生鲜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中、小低温食品的生产商及制造商来说,要把生意做大,还需降低物流成本,势必会出现第三方物流机构【5】。在我国,由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及其服务不能到位,造成生鲜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地。当前应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军生鲜物流市场。食品企业将生鲜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里的打造,以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强化第三方生鲜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食品生鲜物流发展的根本之路

(三)发展先进的运输设备和低温仓库

对于原有的运输设备,积极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运输车和仓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只对当前国际生鲜物流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运输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对仓库的建设。

(四)规划系统以引导生鲜物流的发展

生鲜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储藏设备规划和运输设备规划等。因此,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提出冷藏硬件发展规划,推进冷藏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生鲜物流系统的软件规划就是生鲜物流系统的规划,它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库储存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

(五)一体化的配送模式以实现合理生鲜物流

我国生鲜物流的发展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过程“链”的建设上,尽量把链条做到最长最完整。由于生鲜物流温度需求的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且回收期长。根据生鲜食品相同的特点,社会整个生鲜物流链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生鲜物流的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提高生鲜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从而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发展,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城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生鲜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生鲜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生鲜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生鲜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六)政府支持力度促进行业法律的标准完善

政府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带动食品生鲜物流的发展。鼓励开发新型的物流技术,对此类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国家要尽快建立生鲜食品标准和生鲜食品政策,将其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物流各个环节中的运行状况。为了确保生鲜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政府应进一步制定一系列涉及到生鲜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七)对生鲜食品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目前生鲜物流管理人才缺乏,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生鲜食品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源于现代生鲜食品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够长,同时生鲜食品物流行业又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生鲜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建立一个好的物流体系需要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创新生鲜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六、生鲜食品物流体系研究前景

(一)生鲜食品物流先进技术运用研究

开展生鲜食品生产流通基地建设、物流过程品质动态监测与跟踪技术、生鲜物流流通与营销信息化技术;如机械制冷贮藏技术、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和保鲜剂涂膜保鲜技术等,应逐步采用更先进的低温高保湿、涂膜保鲜、高温处理保鲜等保鲜技术,提高生鲜食品冷藏保鲜技术,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建立起一体化的生鲜物流全过程的监控体系。运用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厂商和超市卖场等终端部门配套的先进的联营方式,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JIT配送。应用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根据客户提供的详细地址,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和地图表现的辅助决策,实现对车辆路线的合理编辑和客户配送顺序;利用网络物流模型解决寻求最有效地分配货物的路径问题。

(二)食品冷链物流优化配送模式研究

以时间窗限制下的车辆路径问题为基础,分析生鲜产品路线配送特性并构建相关成本函数,包括因产品腐败所造成的货损成本、违反顾客需求时间窗所造成的惩罚成本和配送时冷冻设备损耗的能源成本,以及传统车辆路径中的车辆固定成本和随里程递增的运输成本等,从生鲜物流配送商的角度是上述各项成本的总和最小,构建生鲜物流配送路径的基本模型。考虑车辆在道路中运行时间和一天之中温度变化的依时特性,并采用软时间窗限制等将基本配送路径模型进行改进,得出生鲜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改进,得出生鲜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字规划模型。

【参考文献】

生鲜产品物流 篇6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物流配送 研究

京东贵州馆于2014年7月份起将开始涉足生鲜农产品销售,这意味着贵阳继贵州穗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的“马上到”网上商城、独步贵阳有机农产品电商市场的贵州府上良品后再添的一家涉农电商。贵阳农产品电商市场巨大,但发展状况不好。因为生鲜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物流冷链配送系统,而农产品本身利润就低,但其物流成本却占到整个交易额的25%到 40%。尤其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由于缺乏冷链技术,它们从生产基地到客户手中,损耗率达到25%-30%。这使得生鲜农产品的退货率高,损耗大,成为贵阳农产品“触电”的瓶颈问题。要想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尤其是生鲜电商,就需要做好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1 贵阳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配送相关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些年来,贵阳政府缺乏对生鲜农产品配送的长期规划,出台的相关政策对物流配送行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物流配送企业也因为管理思想落后、实力比较薄弱、技术落后,其对自身物流配送的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的意识不强,所以导致了这些企业的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不规范。市场设置冗余、竞争无序,浪费的现象严重,难以形成物流配送体系的一体化和供应链之间的有效衔接。

1.2 配送中心信息化水平低

据调查,贵阳许多物流配送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的原因,没有采用过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来进行物流配送作业的企业有67%以上,他们仍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要运作手段,配送中心仓库里基本上是传统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盘点等无专业信息作业流程,这就造成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功能齐全的施工难度加大。

1.3 配送技术水平落后

贵阳很多的物流配送企业因为没有很好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高储藏保管技术,尤其是针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技术,所以在生鲜农产品的配送过程中加之JIT配送、ABC配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和GPS等都没有很好使用起来,导致贵阳农产品只有37%的肉类、18%的鲜活产品进入冷链系统,使得贵阳物流配送行业发展非常缓慢。

1.4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粗放

贵阳很多企业在传统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下,建立起配送中心,通过自营配送型模式来完成对各部门农产品的正常供给。尤其是对生鲜农产品而言,其配送呈现小批量、多批次、难保鲜的特点,加之消费者高标准、个性化的需求。这种经营模式虽能提高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和配送效率,可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无疑给物流配送企业增添了一笔建造配送中心的资金负担,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承受。但是,相对于贵阳经济发展滞后的资金不充足、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物流配送企业来说还是个致命之伤。

1.5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少

贵阳缺乏主要经营农产品的运销业务,同时兼营加工、分级、包装、储藏、运输等项业务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配送主体。虽然截至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步伐,已累计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在云岩区、南明区分别规划建设1个8000-100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在中心城区新增8个规模较大的生鲜直销超市。但贵阳真正拥有专业化设施设备、技术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并不多,主要有谷丰粮油批发市场,花溪地利物流园,三桥物流园等,难以组织起贵阳较为完整的配送流通体系,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质量上不去。

1.6 物流配送企业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贵阳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物流配送差异不仅在于配备、技能、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物流配送专业人才方面的缺乏。根据2013年底的统计数据,贵阳还未完全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型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很多高等院校,虽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但针对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课程几乎没有。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也大多服务于工业产品物流配送,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了解的人才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专业人才欠缺。

2 贵阳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的对策

2.1 政府完善配送相关管理体制

贵阳政府应出台有利于物流配送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如:政府规范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秩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价格方面),规避风险。

2.2 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贵阳因为大多的物流配送企业都是以中小型为主,他们规模小、技术不发达,建立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贵阳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扶持建立好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政府应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多对物流配送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资金帮助,特别是在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上。

完善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财务会计、绩效评价子系统。第一,采购进货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确保向客户提供所需的商品,配送中心需向供应商订购商品,然后对需要采购的商品数量、规格、名称、价格、交货时间等进行查询确认,以保证采购进货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库存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对商品存量、时间以及相应的出入库活动的信息进行管理;第三,销售出货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对销售和出货活动的信息进行管理;第四,财务会计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处理会计数据,进行配送中心以及各部门预算控制和成本分析的财务信息管理;第五,供应商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对供应商信息处理的管理,其为了确保供货水平,保障货源稳定;第六,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明确客户需求而进行的反映客户需求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七,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对配送中心各类经营活动进行绩效评价,以得出当年企业员工工作的绩效水平。因此,物流配送企业可以通过这几个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物流配送企业的资源整合,最终达到提高物流配送服务效率的作用。

2.3 提高配送企业信息化技术,加快冷链物流建设

配送技术,不仅是配送企业的规模经营手段和技术保障,也是配送中心的安全部队,更是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企业想要在配送中心成功的开展大规模的配送活动,就须按配送作业实际情况,熟悉配送技术,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操作和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原则,考虑到配送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成本、效率和便于维修等,了解科学合理配置与分配技术和设备的选择。所以,贵阳配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GPS技术、EDI技术、配送技术(JIT配送、ABC配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水平;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来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贵阳市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物流量为48.53万吨,占商品量的22.6%,因冷链物流条件差造成的损失巨大。所以冷链不足制约贵阳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发展,制约贵阳现代农业的发展。针对贵阳冷链设施滞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2009年,贵阳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了贵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目标、冷库规划建设地点及规模等。此后,贵阳还应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配套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和培育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龙头企业机制、农户和加工业与流通业的经营诚信监控机制。此外贵阳还缺乏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相关软件,这是保证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正常运行的核心内容。其中,冷链物流经营核算系统是基本没有的,里面还涉及物流配送控制软件和冷链物流经营成本分析软件。这些软件还需要根据国内不同的企业需要编制和更新。

2.4 整合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贵阳应建立共同配送这种高效率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政府部门在推动配送共同化进程中也应提供相应的举措。这种模式最好的一点就是直接购买的商品直接配送,没有一定的库存准备的需要,以节省库存成本。这样既能提高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又能更好的保证商品的新鲜。但对于中小型物流配送企业的资金有限,很难独立完成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利用物流联盟的方式,和大型的物流配送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服务集成商的作用形成长期联合和合作关系,这样能够达到合作共赢的好处,这也成为增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 培育、发展和壮大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物流配送主体,通过制度创新,培育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促进其快速成长发展,重点打造像贵州穗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马上到”网上商城、贵州府上良品等农产品配送企业,通过他们自购冷链车、自建物流系统,解决贵阳市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同时贵阳依托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科技企业规模批发商,可以有效的增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的能力。

2.6 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贵阳,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少之又少,这就阻碍了贵阳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队伍的发展壮大。所以,贵阳必须加强现代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向沿海省份学习他们科学、合理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在贵阳的高校都设置相关的农产品物流专业课程,比如,冷链物流课程,重点培养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和管理人才、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开发人才等。同时,贵阳也要加强与沿海城市乃至国外的农产品物流交流与合作学习,在交流过程中提升贵阳农产品物流配送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2007-2015年)

[EB/OL].http://jyj1zunyi1gov1cn/cms/cms/website/fagai/jsp/page1

jsp?channelId=1298&infoId;=20083574101.

[2]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EB/OL]. http: //china156en1com /Info/156410/Index1shtml1.

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安全、流通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冷链物流作为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减少农产品损耗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国相关专家对冷链物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取得很大发展,但同国际标准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顺利发展。

1 生鲜农产品物流概述

生鲜农产品一般是指未经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肉类、蛋、奶以及水产等生鲜初级产品,人们习惯称其为“生鲜三品”(果蔬、肉类、水产)。其突出特征是易腐易损,鲜活程度是决定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说生鲜农产品的鲜活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所以生鲜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与生鲜农产品相关的若干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集成,具体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七项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连接供需主体,完成相关物理性经济活动,创造生鲜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

2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2.1 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1.1 生活水平提高,生鲜农产品需求量增加

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而言,他的物流成本较高,因此,产品的最终售价也会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而城市化的发展,提升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集中度,这些都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1.2 食品安全问题,促进生鲜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苏丹红、瘦肉精、三聚菁胺等,已引起消费者的严重恐慌。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理应得到保障。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推动了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

2.1.3 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

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超市、零售点或农贸市场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二是销往快餐店、单位食堂等餐饮业间接到达消费者。随着超级零售市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可供消费者选购。

这些方面使得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而大规模集中采购和配送,与冷链的发展、冷库的建设相互推动,将商品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2.2 国家通过制定各项政策,保障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由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成熟,出现菜烂地里,果烂园里,但消费者还是高价购买商品的现象,为保障生产者、消费者各自的利益,国家制定了各项政策,以确保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顺利发展。具体有:

2014年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了对食品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这就意味着农民不得在自建网页的网站上销售自产自销的生鲜农产品,需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销售,保障了食品药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保护了各自的权益。

2015年5月15日,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商务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这是首个落实“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规划的重点在农村电商等五个方面。

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启动了千线万村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这意味着今后几年推动农村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京东在2015年迅疾下乡,快速拓展农村电商业务,提出“3F”战略,包括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

苏宁2015年计划建成1 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万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在经营方面,苏宁超市将通过专业经营采销体系,把大量优质商品带到农村,同时启动农产品直采、农产品众筹等项目,把大量优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形成了多强的格局,由阿里、京东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商和具有成长性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组成。

2.3 全国基础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是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逐渐提升,需要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支撑。就全球范围而言,北欧、北美、澳洲是冷藏冷冻商品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根据国际冷库协会的统计,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均冷库容量已超过0.30立方米,相比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冷库容量尽管增长迅速,但仍多在0.10立方米以下。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所需的冷链基础设施和移动冷藏车、箱、包装新材料等设施设备的应用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不断发展,全国高速路网不断完善,冷藏库、冷藏车、冷藏柜不断增加,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是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力保障。

3 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产销地分散,流通环节复杂

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农业生产却相当分散,复杂的流通环节,使得生鲜农产品保鲜这个最关键的环节———产地保鲜处理,难以得到保证。

3.2 产销信息不畅通,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尽管每年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都在提升,但是远远低于城镇62%的覆盖率。农民既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经营者,在网络直销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匮乏及网络应用技术不熟练等问题都不利于电子商务在鲜活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这直接导致了产销信息不畅通。

同时,在网络销售中,人们既看不到产品,也触摸不到产品,只能依靠对商家的信任来选择购买。一些不良商家借着这种网络购物的弊端,进行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赚取不正当利益,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产品质量得不得保证,人们就不敢去消费,因此,产品质量难以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

3.3 物流成本过高

生鲜农产品和普通商品不同,他是保质期短,易腐烂、易变质的商品,因此对于物流时间、物流环节、物流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使得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过高。由此可见,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相对不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这几年发展迅速,受到了消费者和电商的热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4.1 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农民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网店或者自己企业的网站将生鲜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发布上去,需求者根据需要在上面自行选购产品,这种适合于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农户。

4.2 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大多农户因为互联网知识的缺乏,无法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时,她们可以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自己的网店,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提出,这种模式在未来将成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主流。国内生鲜电商情况一览表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综上所述,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水平会越来越高。

摘要:文章从生鲜农产品的怪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销地分散,流通环节复杂;产销信息不畅通和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电商平台的引入,提出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为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杨阿妮.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J].物流科技,2012(5):61-63.

[2]王程.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和发展模式选择[J].软科学,2014(28):136-140.

[3]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3(31):133-136.

[4]颜浩龙.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5(11):43-46.

生鲜产品物流 篇8

一、生鲜农产品的特点及其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一) 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特点及其影响

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分散性的特点。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收获季节相对稳定, 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周期性。生鲜农产品的分散性主要表现在“小农户”的生产方式上, 这些小农户都是独立生产和经营的, 因此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也有一定的分散性, 这就加大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难度。

(二) 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特点及其影响

生鲜农产品具有鲜活性、易腐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生鲜农产品在物流方面要具有时效性, 尽量缩短农产品物流的半径, 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在物流装备方面还要有冷链物流的运输设备, 以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

(三) 生鲜农产品的需求特点及其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需求, 而更多的是品质的需求。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主要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是生鲜农产品自身品质, 另一方面是生鲜农产品的外观质量。自身品质主要是指生鲜农产品的无毒性、安全性、鲜活性、绿色性等等;外观质量是指农产品的包装和整理等。这就对生鲜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鲜农产品物流不仅仅是简单的运输, 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的安全和外包装的整洁。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运输技术水平与装备水平落后

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鲜活性对运输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黑龙江省物流业的运输车辆普遍是简单的常温运输车, 而冷藏保鲜、提供氧气的车辆仍属少数, 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以蔬菜、水果为例, 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输、储藏装备, 那么在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将在25%—30%, 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成本, 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二)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成本高

首先, 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目前主要是农户自销、供销社代购代销和个体商贩代理等, 虽然生鲜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绝对数量大, 但普遍是一些小农户行为, 以简单、零散的经营方式从事小规模运销,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导致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多, 收费点多, 造成流通成本较大。据统计,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40%, 而鲜活农产品则占60%以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 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由于运输装卸的方式落后, 黑龙江的粮食通往南方销区一般需20—30天, 是发达国家同等距离所需要时间的2倍以上, 这就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和粮食的损耗加大。

(三) 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首先, 由于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限制, 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农业信息网络, 即使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所以农户获得的生产信息、价格信息、市场信息主要是通过传统方式, 特别是落后的地区, 信息更加闭塞, 这就使得农户获取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与市场的需求无法同步, 加大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其次, 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 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 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 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服务。

三、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对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1、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

2、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是根据农产品这一特殊产品形成的供应链。它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反馈的物料流和信息流执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及加工品生产、销售, 进而把农资供应商、农产品种植养殖者、收购批发商、加工商、分销商、最终消费者环环相扣, 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农产品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

(二)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1、信息优势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使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结合在一起, 形成合作联盟, 实现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促进消费信息准确、迅速地反馈, 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市场变化时间, 使得处于弱势的农户获得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 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

2、成本优势

首先,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订购、生产及运输的规模经济, 从而降低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其次,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 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 降低了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避免了资源浪费。最后,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使市场的需求信息得到快速反馈, 降低了生产的风险成本, 从而创造了竞争的成本优势。

3、整体优势

通过风险与利益共享机制, 提高合作双方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使供应链各节点一起分享销售成果, 并共同承担相关的风险, 成为利益共同体。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强调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 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

(三)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1、农户+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

这种模式是以物流配送中心为主导的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一方面, 物流配送中心可由原来的批发市场发展而来, 通过对批发市场的改造, 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信息技术平台, 辅助农产品交易, 使得物流中心成为联结生产、加工、销售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 物流配送中心还可由连锁企业如大型超市的配送中心向上游延伸和发展, 形成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目前己经有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两种类型的物流中心是分别从供应链上游 (批发市场) 向下整合和从供应链上游 (连锁超市) 向上整合形成的, 前者位于供应链上游往往应用于农产品大宗商品跨地区调配实现农产品作为供应链生产原料的配置, 后者的目的是面向连锁超市实现的生鲜农产品的快速调配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

2、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 生产者是最薄弱的环节, 由于农户的独立、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因而可以通过建立以加工企业为中心的一体化供应链系统。在该模式下, 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 能够获得全面的市场信息, 并对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 降低市场风险, 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提高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由于加工企业实力雄厚, 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还可以为农户提供支持, 这样就保证了农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

3、农户+第三方物流+零售商

第三方物流配送主要是农户、农产品基地、供销社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为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 它不拥有商品, 不参与商品买卖, 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 以联盟为基础的个性化、系列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第三方物流能让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提高核心竞争力, 同时, 可以减少自营物流的投资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第三方物流相对于自营物流也更加专业, 它通过专业的包装、运输、储藏, 可以有效的保证鲜活农产品的品质。

摘要: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需求特点及这些特点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了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以促进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对策,供应链

参考文献

[1]、杨平, 乔雯, 易法海.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新模式探析[J].商业时代, 2008 (6) :16-17.

[2]、马士华, 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3]、陈乐群, 谢志忠.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析[J].科技和产业, 2007 (3) :37-41.

生鲜产品物流 篇9

发展冷链物流是解决“菜贱伤农, 菜贵伤民”困境的途径之一, 也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有效方法, 同时也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物质基础, 提供不可或缺的绿色通道。因此, 新兴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势在必行, 这也成为湖南省政府大力推动和企业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1 湖南生鲜农产品产量及结构分析

1.1 湖南生鲜农产品产量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湖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农产品产量大、种类繁多。如图1所示, 近年来湖南省生鲜农产品的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1年总产量达到了5913.42万t, 约占全国生鲜农产品总量的5.45%。在2008年以后, 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趋势, 特别在2011年增长幅度较大。近7年, 省内城市永州、衡阳、长沙、岳阳一直处于产量前四位。

1.2 湖南省生鲜农产品主要以蔬果为主

湖南省的主要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水果、肉类、水产品、牛奶等, 各种类生鲜农产品所占比例不同, 如图2所示。由于湖南省自然资源、产业优势、社会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发展蔬菜生产, 因此形成了以蔬果为主的产品结构。湖南省是我国农业部确定的8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之一, 省内几乎每个地区都建设和规划了蔬菜生产基地, 2011年蔬菜和瓜果产量达到3357.8万t, 约占湖南省生鲜农产品总量的65%, 并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柑橘、柚子、葡萄等水果也开始大面积种植, 2011年产量达到1689.9万t, 约占总量的17%。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 (见图3) , 省内肉类、水产品的产量基本趋于平稳, 波动幅度不大, 分别约占总量的14%和4%。省内生鲜农产品主要是蔬果产量较高, 增长较快。

2 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2.1 冷链物流行业起步晚、发展特别缓慢, 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省内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健全, 出现了渠道不畅、技术落后、冷链脱节、损耗过大的局面。蔬菜瓜果、水果、水产品、肉类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也分别高达20%、30%、12%和15%, 浪费极大。这不仅加大了流通成本, 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还导致了“种养不赚钱、买菜不省钱”的问题。特别是蔬菜、水果不但在流通中损腐率高, 而且在生产季节量大价低, 甚至销售不出去, 浪费极大, 效益极低, 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严重影响食品安全。2008年, 湘西柑橘滞销20万t, 腐烂率超过30%, 农民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农产品冷链保鲜库和冷链物流。目前湖南省从事食品冷冻冷藏的仓库主要集中在长沙, 如五里牌冷库、上大垅冷库、黑石铺冷库和红星冷库, 省内其他地区极度缺乏规范、专业、现代的冷链物流基地, 正在兴建的湘北和湘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还未真正建成投入使用。

2.2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冷链物流观念薄弱

现阶段湖南省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一体化经营还未形成, 仍处于初级阶段, 大部分是松散型和半松散型经营, 紧密型的很少。而冷链物流的发展是需要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之上的, 在目前这种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状况下很难发挥出冷链物流的市场优势, 农民也很难体会到冷链物流的实际效用。

在条件较好的商场超市里, 我们可见漂洋过海来的新鲜水果仍能保鲜, 价格高昂, 这与其加工、运输、储藏等一系列的冷链有关。而在湖南省, 出于成本考虑, 农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愿意给蔬果“打冷”, 当蔬果进入流通环节后损失严重, 蔬果流通的损腐率达到30%, 主要原因在于运输、仓储中没有对蔬果进行冷藏。即便是做了冷藏处理, 也是很低端的“金杯+棉被+冰块”模式。有的肉类、水产品在途中融化后再到冷库冷冻, 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另外, 城镇居民更多的愿意在农贸市场上购买活鸡活鸭, 现场宰杀, 不少人认为冷冻过的鸡鸭鱼肉不新鲜, 味道差, 很多消费者对冷却排酸肉的更卫生、更新鲜、更营养、更美味的好处缺乏了解。消费者对全程冷链操作的实际意义认识不够, 不愿意承担冷链产品的额外费用, 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湖南省冷链物流的普及度、规范化和专业化。

2.3 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竞争力弱

湖南省内规范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几乎是空白, 专业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很少, 更多的是以分散的小企业为主。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多数由生产商、零售商自己完成, 对于冷链物流这种较高端的物流服务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少数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发展也是刚刚起步, 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运用还在摸索过程中。

2.4 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有较高要求。冷链物流工作环境欠佳、岗位工作辛苦, 仅靠“师傅带徒弟”的岗位培训模式很难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对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很多刚入行的从业人员因为工作辛苦而大量流失。在广阔的乡村也缺少该项技术的推广人员, 很多农民不知道这项专业技术的好处。

3 对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因地制宜,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基地建设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实现“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 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 流通环节产品损腐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的发展目标。加快湘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湘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 使其尽早投入使用。在冷库建设中应合理安排布局,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产品结构进行冷库建设, 提高冷库利用率, 避免结构性矛盾, 不要只重视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 轻视果蔬冷库建设。湖南省生鲜农产品中蔬果比重较大, 应在蔬果产量大的地区, 建设以专门储藏蔬果为主保鲜冷库, 在省内规划的湘南南销出口蔬菜区、夏季优势蔬菜区、冬春优势蔬菜区、环洞庭湖水生蔬菜区、特种蔬菜区应建设配套现代化的冷藏保鲜库, 延长蔬果保鲜期, 配备冷藏集装箱或冷藏车, 保证产销渠道通畅, 重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在有条件的产地乡村鼓励经营者建立小型冷库, 及时保鲜储存果品蔬菜。在政府推进和扶持下尽快建成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 促进湖南省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3.2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采取政策倾斜的方式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 树立品牌意识

尽快实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冷链物流对接, 完成好“接力棒”, 杜绝“断链”。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龙头企业在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在路、铁、海、空多式联运, 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模式中成功扮演了主体角色, 并实现了多方并存和共赢。湖南省要借鉴这一成功模式, 采取政策倾斜等方式, 如提供政府补贴、建立专项基金, 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引导这些企业对散小弱差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 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拓展服务网络, 真正实现龙头企业自主经营, 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 建立起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机制, 促进冷链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 逐步发挥其辐射作用, 带动湖南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3 在城乡宣传普及冷链物流观念

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给农产品“打冷”环节是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减少农产品腐烂损耗、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稳定农产品物价、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和方式。针对城镇居民的高消费群体优先建立冷链运输体系, 扩大对冷链果蔬、鱼肉、蛋奶的消费量。

3.4 借鉴成功经验, 在摸索中探寻适合本省冷链物流发展的有效模式

我国的冷链物流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第三方 (3PL) 冷链物流型、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自营型、以大型连锁经营为主的自营型、依托大型冷冻批发市场型、国有战略储备型冷库。国内夏晖物流是典型的的3PL冷链物流企业, 主要为麦当劳提供一站式综合冷链物流服务, 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各环节的信息处理、存货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光明冷链物流是真正意义的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产供销一体化”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配备建设了区域物流中心、销区物流中心、专业便利店等等。“联华超市”拥有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为其下属的3609家连锁经营店铺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省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借鉴国内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扩大自身运营规模, 本土超市也可建立自己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按照以大型连锁经营为主的自营型模式发展。此外, 湖南省拥有长沙马王堆、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中南农产品市场三家大型全国百强农产品批发市场, 为依托批发市场型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

3.5 大力培育冷链物流人才和技术推广人员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鼓励更多的劳动者加入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 加强人才交流, 引进对冷链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完整的物流人才储备机制。大力培养冷链技术的乡村推广人员, 宣传冷链在保障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指导农民建立自己的小型冷链系统。

摘要:不恰当的储运方式导致生鲜 (易腐) 农产品的无谓损失巨大, 就全国而言, 我国每年蔬菜损失达1.3亿t, 水果损失达1200万t, 总价值1000亿元以上。湖南省蔬菜瓜果、水果、水产品、肉类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也分别高达20%、30%、12%和15%, 浪费极大。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 农产品的损失和浪费却非常惊人。分析了湖南省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及结构特点, 结合发展现状, 论证了在湖南省内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必要性, 探讨了目前存在的发展瓶颈,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湖南省,冷链物流

参考文献

[1]孙春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 (1) :395-399.

[2]郑远红.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与启示[J].世界农业, 2013, (03) :39-45.

[3]李宛烝, 余晓弘.冷链物流:农产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J].农业经济, 2012, (1) :127-128.

[4]董红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9, (03) :255-260.

[5]杨均.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7 (02) :222-226.

生鲜产品物流 篇10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农产品,关键技术

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种类、品质要求近年来逐渐提高。在传统零售之外,生鲜农产品电商的涌现,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不过,生鲜农产品由于具有保质期短、易腐烂、高成本等特点,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着许多问题,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者,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冷链物流的定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结合了生鲜农产品易腐、保质期短特点,保证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低损耗、低污染。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成,如图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性:一是低温性。因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的特点,保持低温状态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特性;二是时效性。生鲜农产品除易腐外,还有保质期短的特点,并且在整体冷链物流中,低温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冷链物流应尽可能缩短采购、运输、销售过程的时间;三是技术性。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都要保持低温状态,需要专业的冷链物流设备。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2010~2014年我国的水产品、水果产品、肉类产品产量,见表1。

我国的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也随之增加,但在农产品的原产地生产、物流过程、销地销售三个阶段,冷链物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原产地冷链物流的问题

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以散户形式存在,生产分散性以及预冷技术的落后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预冷,在经过简易挑拣后直接进入流通过程。在农产品最初的生产环节,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普及导致生鲜农产品保质期大打折扣。此外,对于生鲜农产品获取过程中,应当对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检疫方法等进行标准化。但是,我国现行的冷链物流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如覆盖面小,标准不统一等等。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

2. 流通过程冷链物流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进入到流通过程中,于我国冷链物流的设备技术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大多数生鲜农产品企业还是采用自己提供冷链物流的模式,使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受到阻碍冷链物流基础设备设施的落后,直接导致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居高不下,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冷库总容量为3320吨,目前的可用冷库容量仅仅占总需求的20%~30%。冷库的可用容量满足不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中的储藏功能,也是导致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损耗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国生鲜农产品运输很多不是采用专业冷藏车,而是采用“普通的运输卡车+棉被保温”的传统方式。这导致生鲜农产品不能保持在一个恒定低温状态,运送到销地后已经出现部分腐坏的状态。

3. 销地冷链物流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到了销地,大部分进入批发市场。现在我国大型批发市场在生鲜农产品冷藏保鲜方面的技术还很落后,导致农产品在批发市场里新鲜度又大打折扣,产生损耗。

从生鲜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来看,由于在生产、物流、销售整个链条中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冷链物流管理,生鲜农产品产生不可避免的损耗。我国冷链物流虽然需求大,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并且面临冷链物流人才短缺、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三、国内外差距对比与发展建议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表2可看出,我国与美国在冷链物流发展的不同指标对比中存在着很大差距。

美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率高达85%,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成熟。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率还不足20%。在运输设备方面,我国也比较落后,专业的冷链物流运输车数量很少。在管理体系方面,美国无论是在生产环境,还是消费环节,都有着统一标准,例如生产环境的监管有EPA认证,消费环节的监管有FDA认证。我们虽然也有相关的冷链标准,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

因此,我国应注重关键技术环节的提升,主要包括加强冷链库存管理,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快标准化的建设和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完善等等。

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我国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发展冷链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培养专业冷链物流人才

数据来源:参考2015年张传会等发表的《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冷链物流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冷链物流的稳定发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这要求增加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推进冷链技术创新。此外,冷链运输一线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基本的专业培训。

2. 加强冷链设施建设与技术发展

生鲜农产品在物流中的品质保障主要取决于冷链设备应用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改善落后的冷链物流设备与基础设施是保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分别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设备与技术改造升级,推广冷库技术、预冷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应用。

3.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上一篇:企业家的三个角色下一篇:多功能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