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优化生态文明

2024-07-24

效能优化生态文明(精选四篇)

效能优化生态文明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然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靠教育和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和提高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笔者从自我效能感理论出发,阐述自我效能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意义,并提出在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中强化自我效能感的实践路径。

1 自我效能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意义

作为个体对自己操作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决定人们的行为、思维方式以及在紧张情境中体验到的情绪反应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它能够提升个人活动的内部力量,促进个人行为实现目标。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公民对于个人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进程中所能贡献的力量、实现的价值、期待的目标都影响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形成乃至于提升。

1.1 自我效能感保证公民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动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之一即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因此,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生态道德必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从而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既定任务的主观评估,是激发或者阻碍个人向着一定的学习或者教育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倾向。人们是否选择生态道德范畴内的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会倾向于选择自认为能有效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而回避自我感觉无法控制的、超出自己影响能力的目标。

研究自我效能感必须要针对具体任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对工作绩效等相关指标的预测效果[1]。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自我效能感上,公民应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环境应从个人的生活方式转变做起,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公民应采取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态生活方式体现在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生活交往方式等方面。同时用自己的行动去宣传和感化别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呼吁人们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切实认识到生态修复与维护的迫切性,使个人的力量凝聚最终促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与建立。

1.2 自我效能感坚定公民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民自我效能感越强,越能激发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个人的努力程度也越强,越能够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进而形成一种实现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行为保证的基础,更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的统一;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们潜在的体力、智力、精力和其他各种综合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没有信念的个体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

如果公民对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就不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甚至会中途放弃。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乃至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的生活,需要树立一种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公民的生产生活当中,这种坚持必须以自我效能感为基础,公民自我效能感高,在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过程中就会情绪高涨、信心十足,反之就会缺乏自信,停滞不前,陷入环境治理的“公地悲剧”当中。

1.3 自我效能感增强人们克服生态难题的信心

按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人们在面对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困难、挫折时,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如果个人认为自身能力能够影响事物的结果,就会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处理问题、克服困难。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环境形势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多需要处理的复杂关系,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存在着污染源多样化、污染范围扩大化、污染影响持久化特征,环境风险日益突出,存在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否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并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对破解这些难题至关重要。自我效能感增强,人们克服生态难题的信心也就随之增强。

1.4 自我效能感激发公民学习生态知识和技能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发展观念、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同时还要对生态文明理论、环境保护政策、生态文明技能全面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发人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普遍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紧迫,认为即使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也要给予环境保护优先权;但同时根据相关的公众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还有多数民众认为环保职责是政府的事,过度依赖政府去治理环境问题。调查还表明,目前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环保参与能力差,因此公民生态素养提升的当务之急是政府发动公民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丰富生态文明知识。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则能够激发公民学习生态知识和技能的动机,使公民在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教育中适应社会的发展。

2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公民自我效能感的强化路径

2.1 切实保障公民环境权

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去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公民对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必须以能够感受到的周边生活环境相关改善为前提。公民环境权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其他各项人权的基础。因为公民所处的外在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没有安全、健康的环境,就谈不上人类个体的生存,只有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使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并存,才能不断增强公民对于环境改善、保护的自我效能感。

切实保障公民环境权,使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能够有效地制止企业滥用排污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等违法行为,监督并制约行政机关滥用环境管理权、防止相应环境职责的不作为,促进司法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法治作用。没有公民环境权制度,那么公民的环境权只作为一项“应然权利”,不能成为可诉的权利,就无法发挥司法审判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使环境污染失去了有效的法律制约。将生态文明思想注入到民事制度中,体现了我国民法和环境法的深入互动,应运而生的环境权理论正在逐步把公民的这项“应然权利”转为“实然权利”,这将极大地提升公民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自我效能感。

2.2 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的协同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家庭内部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父母生活方式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自我效能感强的父母应带动孩子采取低碳生活模式,并且亲力亲为地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去,相信自己对生态环境改善能够起到作用。因此,生态文明的家庭教育重点应该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方面进行,进而增强孩子的生态文明自我效能感。

学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肩负着历史使命,作为传授环保知识、技能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作为一种学缘性的生活共同体,能给予各阶段、各级学生一种经过预先科学设计、内容合理有效的集体性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调查研究、作业反馈等手段帮助公民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等[2]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学校教育能够成规模地培育公民环境友好的认知模式以及思维习惯,这必将增强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自我效能感。因此,各级院校应当鼓励、发动学生从建设低碳大学、生态校园做起,将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作为贯穿国民生态文明教学体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心理教育内容。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典型形态,与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以社区为载体的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培养社区居民共同关注社区环境问题的意识,共同合作解决实际的社区环境治理问题、社区生态建设问题,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效能感,成为社区居民社会责任感建立的源头。这种自我效能感进而会衍生对他人的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关心,促进公民掌握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知识技能,并以社区居民身份在社区平台上践行生态文明。

2.3 大众媒体的正能量宣传

导向性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体,以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介应积极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自我效能感提升宣传,营造关注、聚焦生态文明的舆论场。新闻媒体应将生态文明新闻事件以一定的宣传手段和表现形式进行正能量宣传,例如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环保人物的榜样示范行为,使个人从观察他人行为中获得间接性经验,从而对自己的生态保护能力进行间接评估,使个体相信通过自己努力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营造出齐心协力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生态文明主体作用。

媒体宣传能够节省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成本,拉近公众与政府的距离,有利于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凝结共识、分享资源、形成合力。同时生态共同体的认同和情感会强化公民的环境权利与责任观念,实现公民生态文明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2.4 加大绿色非政府(NGO)组织的推动

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原义是指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或机构。NGO不是政府行为,不靠行政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不靠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具有较为牢固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保护者的志愿精神源于人类对于环境的终极关怀,因此应加大绿色NGO组织在增强公民生态文明自我效能感方面的作用。

良好、健康、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民众是受益者;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的恶劣环境中,民众就是受害者。民间团体代表广大的公众,是政府与公众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相关的绿色NGO组织最了解所属人员的环境状况,也最关心本组织人员的切身生态利益。因此,绿色NGO组织能够有效地发挥民间环保行为的积极性,凝聚、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民间力量,增强公民生态文明的自我效能感,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1):39-40.

效能优化生态文明 篇2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对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作为社会基础细胞的企业,只有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才会使整个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由经济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企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的综合体;企业系统运营既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建设生态文明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切实发挥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积极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

2.1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

沿用我国学者颜爱民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Human Resource Ecosystem,HRE)的概括: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研究客体区域中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从微观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子系统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将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界定为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子系统与周围的自然以及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

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结构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生态系统、企业的价值链系统和企业外部生态系统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其中,内部生态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内因,价值链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外部生态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外因,只有这三个系统相互依赖,企业才有可能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3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优化

3.1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与生态系统一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属于开放耗散结构,需要输入和输出外界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如根据产品市场情况针对性地调整竞争战略,并通过产品升级及员工的更新等等来支持新战略的实施。要做到开放性,企业还必须积极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和谐良性互动的关系。开放性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做到。

3.1.1 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组织的吸收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密切联合企业内部的子系统的特点,强化组织的学习能力。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若想站在组织层面思考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思考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将其永久保持,则需要激发组织去不断学习和进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将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制度化,不仅要影响到企业的核心员工,还要影响生态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即组织的相关利益者。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学习和不断创新,鼓励相互分享项目信息和工作经验。

3.1.2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关注公司外部的行业,产业链的新形势,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动态的战略联盟,以应对外部急剧频繁的环境变化。优化外部环境需要不断关注有影响力的外部环境,比如新出台的经济政策,法律的变更,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等等,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稳定发挥相应的作用,保证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

3.1.3 整合并提升内部人力资源

做好内外部招聘晋升通道的设计,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内部的生命力;做好外部招聘,及时吸纳外部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激活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同时,对员工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开发。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内外部的培训资源,对全体员工进行分类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培训和开发,增加员工的人力资本含量,注重培训效果的迁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2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坚持系统的整体思维,就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看成统一的系统,政策制定及实施管理时应兼顾所有部门,营造团结向上的整体发展局势。整体性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到。

3.2.1 全体员工共同组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

第一,所有员工组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都属于企业核心资源。全体员工的发展驱动着企业的整体发展,并且可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第二,重视员工价值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包括人力资本知识构成的差异、能力水平的差异、身体健康水平及心理感知的差异等等。对于每位员工拥有的能力,都要加以衡量并及时地开发,才能使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最大化。

3.2.2 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的各管理职责是一个整体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仅当各种职能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效应,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3.2.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坚持系统的整体思维,既要认识到各个子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更要认识到整个管理系统整合优势的开发。即坚持系统的整体思维,打破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各个子系统的横向整合效应。

3.3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性

生物圈中的个体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也需要相互关联。相互关联性需要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3.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密切相关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都在不同层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存在着循环关系?它们主要是:(1)招聘与绩效之间的循环;(2)培训与绩效之间的循环;(3)工作分析与绩效之间的循环;(4)工作分析?招聘?绩效之间的循环?当以上循环关系没有完成时,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联系就被割裂开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培训与绩效之间,培训源于改进绩效的需要,培训后的绩效改进状况应反馈到培训,以便改进培训工作?若将二者割裂开来,培训就会无效,甚至会是无的放矢?

3.3.2 企业中各部门的关联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价值链的不断优化,尤其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优化将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在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上进行最优化的决策,以获得竞争优势。例如,通信研发企业在考虑手机设计与服务成本时,为了获得最大化整合优势,可能会选择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严格的材料规格或严密的质量控制,以减少服务成本。

3.3.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企业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之间有相互关联性,共同组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结合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全面提升管理制度整体化程度,企业的管理层应构建一种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各个子管理系统都能够围绕这个核心文化,不断调整和约束之间的短视行为。其次,加强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层次性和结构性,合理规划各层面的制度建设。

3.4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面对外界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自身依靠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做出及时的应对,以保证自身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做到。

3.4.1 保持人力资源战略的变化性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坚持动态的平衡思维就是要企业管理层能够根据实际情制订发展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实时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监控,并进行相应工作流程的变革。人力资源战略本身也要具有适当的权变性。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动态变化的市场,培育和开发关键员工的核心技能,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3.4.2 基于战略的人岗动态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正从一个专业并独立的职能向一种更广泛的公司能力转化,因此,这种能力的建设需要人力资源部通过对战略性岗位员工的激活与激励、共享与创新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从而使资源、客户、公司及员工都得到增值,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例如TCL公司通过深化差异化管理,完善技术技能发展通道,完善动态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灵活有效地配置、开发与管理,促进人岗动态匹配,提升员工的竞争力,使人力资本成为TCL赢得竞争优势与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

3.4.3 构建内部人才成长通道

构建内部人才成长通道,不仅增强员工的价值和认同感,而且是企业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只有员工的职业生涯得到发展,实现人的真正发展,建立双通道的职业生涯体系,推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共同发展,才能发挥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人力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和挑战,改善和优化人力资源的生态环境是当前最为紧迫的核心任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生态观,从开放性、整体性、相互关联性和动态性提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爽,宋学锋,曹庆仁.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18-120.

[2]杨秀平,瞿学惠.论优化人力资源的生态环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6):61-63.

[3]张茂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观[J].人才资源开发,2007, (9):30-31.

[4]李乾文,赵曙明.立足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37-40.

[5]胡伟.加入WTO后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2,(1).

[6]彭剑锋.WTO与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1).

[7]邹凤岭.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创新[J],组织人事学研究,2002,(1).

效能优化生态文明 篇3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及其对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运行的规律, 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等各子系统和谐发展的文明形式[2]。其主旨在于增进和谐, 即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并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3]。要求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时,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 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环境[4]。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得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就意味着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较差, 令旅游地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也谈不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因此, 从这个角度上讲, 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关系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

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要求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融和生态文明意识, 尽量抛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构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点的旅游产品结构, 以保障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有利于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也有助于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同时, 合理、健康的旅游产品结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平潭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分析

平潭气候温和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孕育了以“山海滩岛”为核心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可谓山海兼备、特色突出。但从现有的景观结构和旅游产品结构看, 存在产品类型单一、资源开发层次低以及产品结构不能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等问题。

1. 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资源开发层次低。

平潭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 度假、文化、会议及专项等旅游产品发展相对迟缓, 活动内容及线路组合不够合理, 差异性不明显。旅游产品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 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对资源的利用仅限于海岸线及近岸水域, 开发内容也局限于海水、海滩, 缺少陆上和水上的娱乐项目, 造成开发层次与资源的品质之间存在矛盾。目前, 平潭初级旅游产品占多数, 缺少娱乐、体验及参与性, 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以致市场吸引力下降, 游客停留时间短, 难以实现预期的经营效益。

2. 开发模式较为落后, 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平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调查研究、评估与论证, 追求短期利益与个体利益。这样粗放式的开发造成滨海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损害。城区的扩展都是以毁坏滨海防护林为代价建立起来的, 造成部分区域的防护林宽度低于200米的警戒线, 甚至有些地方已出现缺口[5]。还有部分海域进行人工养殖, 对海水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除此之外, 部分工业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 造成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较差, 这些现象都对旅游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也威胁着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产品开发定位模糊, 旅游地吸引力不足。

旅游地因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 资源也各具特色, 旅游产品的开发定位也应有所区别。目前, 从平潭旅游产品整体开发情况来看, 产品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观光和度假, 开发的具体内容也大多模仿其它滨海地区, 在旅游功能和产品定位上存在雷同现象, 造成产品同构化严重, 未能突显特色。产品缺乏特色导致平潭旅游无法塑造个性鲜明的形象, 因此, 平潭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平潭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对策

1. 资源利用应加快向集约型转变。

平潭自然环境较为脆弱和敏感, 任何自然或人文资源一旦被破环, 除自身不可再生外, 还可能会对整个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突出对于环境的保护及优化, 放弃依靠数量增长实现旅游经济扩张的粗放型模式, 尽快向数量、质量和效益三者结合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提高资源开发层次, 注重旅游环境的培育, 资源利用应以资源保护为前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这是滨海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阶段, 平潭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充分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提下, 努力寻求对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的产品开发模式, 使产品设计、活动安排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建设三者相协调, 让旅游参与到环境保护建设当中。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要求针对旅游需求趋势, 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品味, 增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含量, 以避免或减少对资源及环境的损害。可将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系列产品作为平潭旅游发展的重点。

2. 产品经营应实现多元化。

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旅游者愈来愈倾向于消费参与性、趣味性强, 个性突出的定制型旅游产品。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经营必须实现多元化, 打破较为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 精心设计符合市场需求且多层次、参与性强的滨海旅游产品系列, 形成生态与观光相结合、休闲与度假为一体, 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旅游产品体系。如此, 才能有效解决旅游供求矛盾, 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同时也能降低旅游产品对资源的依赖性, 对资源和环境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1) 实现生态与观光的有机结合。平潭拥有良好的观光旅游产品基础, 但面对旅游者日渐成熟的旅游消费, 必须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优化旅游观光环境, 根据滨海地区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 开发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特色突出的多层次多系列的旅游产品, 以提高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海岛海岸观光旅游产品是平潭富有特色的优势旅游产品, 平潭海蚀地貌景观和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海岸地貌观光可重点开发海蚀地貌观光、特色岛屿观光和风景林观赏等生态观光产品系列。渔业观光可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 通过不同海域规划建设休闲渔业项目, 推出集观光、垂钓、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渔业生态项目, 构建生态型休闲渔业基地。通过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更好的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2)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和民俗生态旅游产品。社会发展已进入休闲时代, 休闲体验将成为旅游消费需求的主要特征。如今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已成为大众化的旅游形式, 人们的旅游早已不是被动旅游, 而是越来越注重个性参及休闲体验。平潭气候舒适宜人、自然景观优美、民俗风情浓郁, 具备开展滨海休闲度假和民俗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能够为游客休闲提供与众不同的旅游经历和体验。针对游客追求享乐、亲近自然的心理, 以坛南湾、海坛湾为主体, 规划配套建设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服务设施及项目, 开展近海游船观光、摩托艇滑翔、沙滩秀场、海钓等体验和游乐活动;针对游客养生保健需求, 可重点建设帆船、帆板、冲浪、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跑酷、沙滩极限营地、时尚球类运动等活动项目;针对游客体验民俗风情的需求, 可依托风格质朴的“石头房”特色民居、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和特色鲜明的渔业活动等民俗文化资源, 开展住石头屋、当打鱼人、听闽剧和十番乐、品尝特色海鲜美食等乡村生态游活动, 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民俗风情。通过丰富平潭旅游产品体系, 推动旅游活动向增强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层面深入。

3. 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旅游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能促使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开发,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关系协调, 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业应怎样不损害资源与环境, 进而能让旅游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度, 这是目前旅游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及难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积极运用法律、行政、科技、教育和宣传等手段加强环境管理, 以扼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应选择各自适宜的旅游方式, 将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范围内。此外, 积极开展生态及环保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让旅游开发者、从业者、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树立绿色理念, 掌握丰富的生态及环保知识, 有力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实现,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针对平潭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开发模式落后、生态环境面临威胁和产品定位模糊等问题, 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其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已刻不容缓。为此, 提出了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集约型资源利用模式、实现产品经营多元化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平潭

参考文献

[1]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73-74.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 :89-102.

[3]李琼.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 (5) :59-61.

[4]俞可平, 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88.

[5]郑耀星.福建滨海旅游开发研究[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2011:101-159.

[6]胡卫伟.海洋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对策探略——以舟山群岛为例[J].产业经济, 2008, (6) :230-232.

效能优化生态文明 篇4

城市的发展, 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1]。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盐城市经济发展全过程, 对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 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实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沿海发展、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生态立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带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1 盐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盐城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并取得一定进展, 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稳定提高。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0.1:38.6:31.3调整为2011年的15.1:47.1:37.8, 二、三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三次产业发展的情况 (图1) 来看, 2000-2011年12年盐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明显,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元, 2011年即上升为2771.33亿元, 增长了4.05倍, 增长快速;三次产业中, 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了5.16和5.11倍, 而第一产业仅增长了1.52倍, 增长相对较慢, 但总体仍属增长态势。从三次产业在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表1) 可以看出, 2000年三者之间相差不大, 但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2000年到2011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第二次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在小幅的波动中不断上升, 2005年出现小幅下降后持续上升至2009年达到48.2的峰值后, 又出现下降趋势;第三次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则在逐年上升, 12年中上升了6.5个百分点。

2 盐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生态文明”的定义可以知道, 建设生态文明一方面是经济自身的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就是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采取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并兼顾考虑到资料和数据的可收集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经过反复修正, 最后确定采用以下指标来表示盐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2.2 盐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 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 为了使数据的量纲一致, 首先利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方法为:

式中:Xi为第i项指标标准化值;Xmax, Xmin分别为第i项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

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Xij (i=1, 2, ……, n) 进行主成分分析, 用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5%~95%的特征值所对应的m个主成分乘以各自方差贡献率作为盐城市生态文明指数 (表3) , 公式为:

式中:Zi为第i个个体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 i=1, 2, ……, n;Pm为第m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Zim为第i个个体的第m个主成分得分。

3 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用来分析系统发展过程中两个因素之间的密切程度, 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3]。

盐城市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参考序列X0 (本文指生态文明水平量化指标) ;比较序列Xi (本文指三次产业增加值指标) , 其中i=1, 2, 3。

第二步:对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运用初值法, 得到X′i=Xi/xi1= (x′i1, x′i2, …, x′in) , i=1, 2, …, m。

第三步:求出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

差序列为:Δ0i (k) =|〗x′0 (k) -x′i (k) |, k=1, 2, …, n

最大差为:M=maximaxkΔi (k)

最小差为:m=miniminkΔi (k)

第四步:计算关联系数。

ξ∈ (0, 1) ;k=1, 2, …, n;i=0, 1, 2, …, m。其中ξ为分辨系数, 常取ξ=0.5。

第五步:求关联度。

第六步:分析结果。由表5可知, r (x0, x1) =0.6322, r (x0, x2) =0.6723, r (x0, x3) =0.7806, 即r (x0, x3) >r (x0, x2) >r (x0, x1) , 说明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程度略大于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程度大于第一产业。

4 生态文明下盐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其本质是产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是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路径[4]。

4.1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 盐城市经济结构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全社会牢牢树立生态文明观、价值观、荣辱观, 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 引导产业结构向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 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项目开发的集约化、功能配套化、产业特色化;另一方面, 加大区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检查, 加强对全流域特别是农村水环境治理, 强化环境监控和预警体系建设, 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污染综合整治。

4.2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挥资源优势,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盐土农业、沿海畜牧业、海洋农业, 全力打造国家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全国沿海有影响的观光休闲农业基地。推进畜禽养殖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建设,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组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等项目, 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等生态循环模式。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 鼓励利用秸秆生物气化 (沼气) 、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

4.3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依托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加快建设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 打造旅游要素集聚、旅游特色显著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整合周边大丰幸福公社、大丰林场等资源, 规划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着力推进盐城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盐都大纵湖湿地旅游经济度假区、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大丰知青影视基地、射阳明湖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湖九龙口旅游经济区、阜宁金沙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精品景区加快建设, 着力提升“东方湿地之都、神鹿仙鹤故乡”盐城旅游形象市场影响力。

4.4 坚持可持续发展, 运行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要依据实际, 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确立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来谋划。争取在谋求最大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作, 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 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实施鼓励措施, 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水平和质量, 为企业节约资源和能源,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一并取得社会效益。

4.5 以产业改造升级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

按照市场导向、高端取向和集约化方向, 加大调整转型推进力度, 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着力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 不断提升产业的层次和质量, 提高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聚化、人才国际化”的总体要求,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突破重点领域,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摘要:在对盐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和生态文明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关联分析的方法找出生态文明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而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产业结构优化,盐城市

参考文献

[1]许信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产业发展与保障措施[J].池州学院学报, 2008, 22 (6) :10-13.

[2]杨三变.基于生态文明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10.

[3]李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 2011 (5) :20-23.

上一篇:适宜技术推广下一篇:岗位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