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思想

2024-08-10

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精选十篇)

美国外交政策思想 篇1

自由主义的含义太多, 几乎使之成了“不可捉摸的东西”[1]。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中说, “它使革命组织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政策不能贯彻到底, 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2]这揭示了自由主义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但说出了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受约束地处理事务, 美国自由主义外交思想含义亦如此。反自由主义者约翰·凯克斯说, “自主是自由主义的基本政治价值试图去培育和保护的东西。自主是目的, 其他的价值则是它的组成部分或手段。”[1]

二、美国自由主义外交思想的渊源

欧洲文化是美国外交的生存之道无法剥离的意识形态背景。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影响跨越大西洋, 深刻地影响了北美的欧洲殖民地。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对灵魂得救的垄断权, 使德国获得了精神自由;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新教运动相结合, 在英国不仅产生了精神自由, 而且引发了政治经济社会组织的深刻变革, 之后代表专制王权的国教圣公会与代表自由人权新教成为对立的双方, 终于导致了清教徒的1640年革命[3]。这不仅使北部欧洲撒遍了自由的种子, 而且通过移民深刻地影响了北美的英国殖民地。对这些除上帝之外再没有“密友”的“内心孤独”的清教徒来说, 这些穿着宗教外衣的世俗主张, 客观上把“独立”与“自由”带给了他们[4]。

一个民族的秘密往往深藏于其引以为豪的历史中。在英国受到迫害的新教徒为了追求自由来到新大陆, 目的是建立一个自由、美好的“山巅之城”, 为上帝增光。“五月花”号上的清教移民就是有代表性的美国人的先人, 他们宣称要建立一个基督教理想社会, 组成民治政府, 遵守这个政府为民众制定的一切法律, 其实就是自由地建设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为此早期移民试验了很多政府形式。沃浓·路易·帕灵顿在《美国思想史1620—1920》中说, “如果约翰·科顿体现了神权政治神职的理想和政体, 那么, 约翰·温思普罗就代表了神权政治行政职的理想和政体。”[5]除了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 还有民主共和制以及乌托邦等形式。相对于英国, 他们在北美不仅获得了精神的自由, 更获得了实现社会理想的自由。他们探索、实验, 努力寻找实现上帝“样板之城”的道路;他们辛勤地工作, 发财致富, 增加上帝的荣耀, 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被救赎。他们是如此自由, 以至“在这个自由主义实施最充分的国家, ‘自由主义’这个词反倒显得陌生起来, 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所谓的‘自由主义运动’, 也没有出现过以自由主义命名的政党, 有的只是‘美国化’或‘美国生活方式’。正因为无人反对, 也就无须为之辩护……乃至有时被称为‘保守主义’。”[6]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把宗教热忱移植到对自由的维护上了, 在这里自由与宗教等值了。

在北美大熔炉中, 穿着宗教外衣的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思想升华了其神学因素, 形成了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世俗制度。在美国人的主流意识里, 正是自由民主之路使他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将他们引到了“上帝之城”, 证明了自己的选民身份。因此, 走建立“上帝之城”的道路, 就必须建设自由民主制度;发展和扩大自由民主制度就是发展和扩大“上帝之城”。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被认为具有普世性, 推广它被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应有之义, 至此, 自由主义升华为美国外交的生存之道, 使本来是国内社会思想基础的自由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美国的自由主义以欧洲宗教改革为渊源, 新教徒在北美对它进行发展完善, 又用这种思想评判外部世界, 分析国际形势的利弊采取相应的外交行动, 奠定了其外交上的一个重要的生存之道。虽几经演变仍有效地维护着美国的生存与发展, 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三、美国自由主义外交思想的演变

历史上, 美国的外交主张很多, 但自由主义的精髓未变。

独立是自由主义在美国外交上的最初变种。有学者认为,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场“保守”的革命。因为, 独立战争前的美利坚民族享受着当时世界上少有的自由, 也感激英国“仁慈可喜的忽视”, 并不希望英国来干扰, 要的是维持原状。这被视为美国独立战争“保守”的原因[6]。面对旧大陆国家之间的矛盾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他们选择用独立来维护自由。深刻影响了国际格局的七年战争结束后,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直接征税深度干扰了美利坚民族的发展, 因此为了保守住自由的传统不惜奋起一战。自由主义这时演变成了独立的要求。

孤立是第二次变种, 是自由主义在美国外交上的正式亮相。孤立主义的源头可追溯到那些把自己与旧大陆做了切割来到北美的清教移民。孤立主义的端倪出现于独立战争中。为了营造有利形势, 美国在欧洲展开了的外交攻势, 与法国结成了同盟。但这并不是大陆会议的初衷, 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了表明立场, 在盟约中规定“本防御联盟的主要的和直接的目的, 在于有效地维护这个合众国及其在政府事务上或通商事务上的绝对的和无限的自由、主权和独立。”[7]在英法美西就实现和平进行的谈判中, 英美之间就美北部边界划线时, 美国违背同法国的约定, 自行实施实质性的签约, 表现出了成熟的自由主义特点。那时美国人[7]深刻体会到了卷入旧大陆纷争的害处。1781年法奥两国主持的维也纳和会上, 美国代表认识到在外交中保持行动自由的重要性, 后来那些开国先贤用各种形式表达了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孤立主义外交思想, 强调美国的不同, 要求美国在外交中远离纷争专注于自己的事务, 成为民主自由和正义的灯塔, 走一条自由主义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为此, 虽法美“有条件的防御联盟”依然有效, 却在法国大革命中宣布中立, 拒绝给法国援助, 以自由地采取有利的行动。自此, 中立就成为美国孤立主义时代首选的营利性政策。

在华盛顿《告别演说》之后, 多位美国总统都强调了孤立主义。1885年, 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就职讲演中说:“中立国制度的本质, 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以我们对拓殖边疆和开发资源的关注, 要求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背离符合中立国历史、传统以及共和国繁荣的外交政策。它是一种独立的政策, 既为我们的地位所认可, 又受到我们的国力和我们所周知的热爱正义之心的维护。它又是适合中国利益的和平政策, 是中立的政策, 拒绝介入外部冲突, 对其他各大洲不抱领土扩张的野心, 同时禁止他国干涉我们的事务。这是门罗及华盛顿、杰弗逊等各位总统所制定的政策:‘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通商往来和友诚相待, 但不与任何一国结成同盟。’”孤立主义的实质是保持美国的自主地位, 不受牵制地采取自认为必要的行动, 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避免无谓的纠纷,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这展现了自由主义外交思想。孤立主义与“天定命运”、“熟果”理论、门户开放等结合, 促进了美国的扩张。

单边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单边主义是小布什总统时登台的, 20世纪初的保守主义却是它的滥觞。20世纪的罗斯福新政催生了保守主义, 它分为三派:社会—文化保守主义, 把保守美国的传统、维护社会的价值观和宗教道德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经济—财政保守主义, 主张美国应回归自由放任时代;外交—防务保守主义更是野心勃勃, 要称霸世界。新保守主义进而制定了先控制中东、中亚, 进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8]。入侵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 自由主义单边主义发展到极致, 最终在伊拉克陷入“越战式泥潭”, 美国之所以如此, 除了在冷战后获得的超强实力, 还因为它自封为世界“灯塔”、“民主的楷模”, 要凭借超强实力来“拯救世界”的自大, 这是其自由主义外交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外交领域自由主义外交思想也很突出, “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威尔逊总统和国际联盟, 后来延续至《里约协定》、《京都公约》和国际刑事法庭的谈判中。”在这里美国经常“使用强硬手段来按自己的喜好指定国际协定但在最后一刻又游离于协定之外”[9]。

四、结语

美国自由主义外交思想就保持外交政策的自主权和处理国内事务时不受干扰的而言, 本无可非议, 但美国把它与推广自由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 成为美国外交上的生存之道, 就给世界带来了威胁。它在矛盾发展方向不明朗时有躲闪的特点, 我们应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机遇, 促进世界的和平;充分认识其执著的天性, 促进国际格局历史性变化的到来;也要认识到这种自由主义以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内容的特点, 找到促进国际格局变化的着力点。

摘要:新教徒移民把源自欧洲的自由主义, 发展成了美国社会的核心思想, 也使之成为美国外交上的生存之道的核心, 进入21世纪后, 在单边主义基础上它正经历着奥巴马的调整。鉴往知来, 美国外交坚持自主权和推广美式自由主义的特点不会改变, 我们应当因势利导, 使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自由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M].应奇,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1-1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60.

[3]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147-193.

[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李修建, 张云江,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125.

[5][美]沃浓.路易.帕灵顿.美国思想史1620—1920[M].陈永国, 等,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35.

[6]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1-17.

[7][美]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一分册[M].叶笃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35-68.

[8]姜琳.美国保守主义及其全球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79-175.

美国外交政策 篇2

一、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

美国在1893年控制夏威夷群岛后,便积极策划夺取老牌殖民主义者中较弱的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这两个地方都对美国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战略意义。1895年,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1896年,菲律宾也爆发了革命。美国利用这一时机,以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突然爆炸为借口,于1898年4月对西班牙宣战。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宾的军队,大部分被古、菲起义者所牵制。美国趁此有利形势,以其海军有事击败了西班牙舰队。同年12月,双方签订《巴黎和约》,美国夺去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并在战后迅速完成了吞并夏威夷群岛的法律手续。

美西战争是美国同西班牙殖民者重新瓜分世界进行的第一次殖民主义战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战略步骤。美西战争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拉丁美洲和远东的扩张。这场战争标志着美国作为一个这样军事力量的崛起,使美国陷入了远东的复杂问题,也使敢于与美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欧洲列强得到了警告。对美国人自己来说,这场战争则标志着它要更多的参与世界事务。

2.门户开放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军事力量还很薄弱,虽然战胜了西班牙这个衰落的老殖民主义国家,但毕竟还不是其他大国的对手,不能凭借武力来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格斗。且当时美国国内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反战运动,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使美国占有菲律宾的和约在国内和议会中也遭到强烈反对。麦金莱政府既要遵照垄断资产阶级的意旨,积极保护美国在华的利益,采取果断的步骤争夺中国和亚洲的霸权;又要谨慎从事,掩饰侵略面目,避免反帝国主义运动的攻击,使得麦金莱能蝉联下届总统职位。门户开放政策就是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制定出来的。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门户开放即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主要内容有: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 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3.1776年条约计划※

《1776年条约计划》由亚当斯起草的殖民地同外国(主要是法国)谈判缔约的一个“条约范本”,大陆会议于1776年9月17日通过。该计划提出不建立任何政治联系,不建立任何军事联系,只建立商业联系。规定缔约任何一方保证允许对方商船进入本国港口进行贸易,并为对方提供海军保护。《1776年条约计划》体现了商业扩张和政治独立的思想,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发展商业资本的要求,确立了海上自由和中立权的原则。是美国外交政策史上的重要文件之一。它体现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结合,贸易互惠,宽大对待战时中立国贸易,其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减少国际冲突的贸易体系。

4.1793中立宣言

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不久后,普奥英组成反法联盟,对法国进行军事干涉,从而导致了经年不息的欧洲战争。由于欧洲列强忙于厮杀,使美国外交有了回旋余地,为美国在外交上实现独立自主创造了机会。但是,法国根据法美盟约,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于是讨论美国在美法盟约中英承担的义务提上日程。经过激烈的讨论,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代表美国发表《中立宣言》,声称美国不介入战争的任何一方,规定美国公民不得参加交战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禁止同交战双方进行走私贸易。6月5日,国会批准了《宣言》,中立主义作为美国早期的一项基本政策被确定下来。军事力量的弱小时美国实行中立的根本原因,远离欧洲战场为中立创造了条件。但是美国吧中立主义政策确定为重要的外交原则,有其更深刻的考虑。美国政府为维护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亦在利用欧洲战争的机会促进中立贸易,因此维护和推进商业资本的发展,是中立主义政策的目的和实质。

5.杰伊条约

1794年美英签订的条约。条约是在美英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的背景下签订的。条约要求英国撤退在美国的军事据点;对有争议的东北、西北地区进行重新重新勘查后双方划定;互相赔偿在英法战争中造成的损失。条约还对商业贸易做了具体规定,确定了东印度贸易和英国本土贸易的合法权益,在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上做出了让步。条还规定装在美国船上的法国货物英国有权没收。杰伊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分歧,联邦党认为这可能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条约,在危机时刻拯救了美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民主党认为该条约是在对英国妥协和让步的基础上签订的一项屈辱性和约,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上都不利于美国。条约的负面影响是杰伊最终于总统职位无缘。但是,从客观上来看,条约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它为美国赢得了平等身份和地位,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边境获得了安全,为美国赢得了和平,也使美西关系得到改善。杰伊条约受到强烈批评是由于美国国内的亲法反英情绪和党派之争,以及过高的估计美国的实力等原因造成的。

6.孤立主义思想※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策。新旧两大陆空间上的遥远是孤立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英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使殖民地的孤立思想更加强烈。政治和外交上的独立不等于经济上同外界不发生联系,它不是一种隐遁政策。在政治上与外交方面也不是绝对的同外界隔绝,孤立主要是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而对于美国以及亚洲则是积极进行干预和扩张。美国早期的孤立主义不只是消极的战略防御政策,也是一种积极的战略进攻。他的目标不只是限制自己的行动,也是为了根据自己的利益,“自由”的实行扩张,不受大国的牵制。美国孤立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与一系列口号相联系,如“不结盟”、“中立”、“海上自由”“反对在美洲殖民”、“不卷入”、“不干涉”,“不纠缠”等,且这些口号具有极大的实用主义性质,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可以随意取舍。

7.XYZ事件

欧战爆发后,法国并没有立即要求美国参战,原因是法国认为美国的中立贸易比美国直接参战对法国的利益更有价值。但是,英美条约的签订损害了法国的利益。1796年7月,法国政府下令:法国将以中立国允许英国对待他们的方式来对待中立国船只。法国战舰与私掠船开始没收在西印度群岛的美国商船。美国积极寻求外交途径解决矛盾1797年6月,美国派代表团与法国谈判,法国外长塔列朗派三名代表会见美国代表向美国要求巨额贿赂才肯开始谈判。由于在最初的保密外交文件中,塔列朗派出的3位代理人被成为XYZ,所以该事件被称为XYZ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的反美浪潮,进一步恶化了美法关系,并导致了1798年美国对法的不宣而战。

8.门罗主义

在欧美紧张局势加剧、古巴问题和“熟果政策”的提出、英国外交的攻势以及俄国的挑战的背景下,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这些原则包括美洲体系原则:强调美欧两洲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本质区别,不仅强调美国队欧洲的独立“集体孤立圈”中排斥欧洲势力;互不干涉原则: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但美国并没有明确承担保卫拉美免遭侵略的责任,也没有做出不向拉美扩张的保证。不准殖民原则: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三项原则互相关联,相辅相成,构成门罗主义的政策实体,他们的核心是同欧洲的外交体系相对抗。门罗咨文的发布并没有在欧洲引起很大的反响,咨文发布后,美国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的改进上,因而延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进程。1945年,波尔克就任,在他的咨文中重申门罗提出的对美洲政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扩张的需要,又做了一些补充和新的解释,大大提高了这些原则在美国外交政策体系中的地位,1953年这些原则正式冠名为“门罗主义”。

9.天定命运※

1845年7月,《联邦杂志和民主评论》首次提出“天定命运”概念,即“扩展到上帝为我们逐年增值的几百万人口的自由发展而指定的整个大陆”,从此,“天定命运”被美国扩张分子作为扩张的口号。“天定命运”渊源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宿命论”,但形式更为成熟,含义更为丰富。首先,信奉“天定命运”的扩张主义者宣称美利坚人是最优秀的民族,他们有征服劣等民族的权利;同时,美国人也具有复制落后民族复兴的能力和使命。第二,扩张主义者声称美国人是在向世界传播民主制度。第三,地缘政治学说是“天定命运”的重要内容之一。扩张分子强调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产生的“政治引力”,以此作为扩张的自然法则。第四,扩张分子断言,只有美国人才能根据上帝的旨意更有效的开拓和利用土地,因此对这些土地拥有优先占有权。第五,扩张分子杜撰所谓“集体发育理论”,认为美国人口的增值繁衍和迁徙拓殖,必然使它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发育空间。“天定命运”的鼓吹者从各个角度解释美国的扩张,使之合理化和合法化,它作为一种口号正式出现,表明美国开始进入大陆扩张的高潮。

10.汉杰之争※

汉密尔顿强调安全、秩序和荣耀,继承了当时欧洲盛行的外交政策优先的思想,他认为要想在和平的秩序下参与国际事务,就必须调整美国的方式来适应欧洲的方式,无论是外交规则还是国内政治。在外交方面接受现存国际秩序通行的行为准则,即强权政治,追求强大是美国的目标,美国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不受一切势力或影响的支配;在商业方面,强调与英国的进口贸易,因为关税是美国政府主要收入。杰斐逊认为伟大即自由,美国的目标是保持和捍卫自由,美国应成为世界民主的发祥地和避难所,坚持国内自由高于外交,强调外交对国内政治的保护,认为美国要建立的联邦政府应该是一个统一的联邦政府;杰斐逊把商业作为制衡欧洲的武器,美国队世界的影响不在于军事,而在于商业和文化。

11.镀金时代

内战后美国内政、经济、社会等因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义特点是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腐败,称为“镀金时代”。内战以后,工业家和金融家从种植园主手中夺得了联邦政权,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的时期。垄断资本日益同联邦政权结合起来,对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内战后美国经济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国外市场显得日趋重要。特别是美国的产品出口比例急剧增长。工业方面,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美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

12.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26任总统,他是政治现实主义者,推行均势外交,与以往的美国总统一样,对美国应造福于世界的观念深信不疑,与前人不同的是,他认为美国有真正的外交政策利益存在。若美国的利益与他国相抵触,它有义务凭借自身的实力取得优势。国家若不能靠本身的力量保护自己,也不可能由国际社会加以护卫。罗斯福的外交政策是“大棒政策”,他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以运用于帝国主义时期,认为任何美洲国家拒绝偿还欧洲的债务,势必会遭遇后者占领美洲领土,美国为了维护门罗主义,有责任干预这种冲突,必要时以武力来防止欧洲的武装干涉。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为了维护门罗主义,罗斯福发布了“罗斯福推论”,声称“西半球国家的恶行,可能要求某个文明国家出面干涉”,在西半球,美国处于门罗主义的需要,不得不行使国际警察权力。这是对门罗主义的一次重要延伸,不仅包括欧洲无权干涉美洲的内容,还意味着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任意干涉美洲各国事务,这时的门罗主义实际上变成了“罗斯福主义”。

13.金元外交※

由美国第27任总统威廉·塔夫脱在美国经济危机之后的恢复时期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其目的是运用经济手段对拉美进行控制,进一步杜绝欧洲队拉美事务进行干预。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忘记随时携带大棒,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交替使用,是美国当时对拉美外交的主要特点。金元外交是政府、银行家、军方以及已经融入美国体系的富有的当地买办精英之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反映了国家新经济力量以及来源于这种力量的地位,是美国成熟的逻辑表现。

14.自由国际主义※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外交上的表现就是美国的对外政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国家认知与行为重复模式。美国的自由国际主义要素有:第一,在美国以外支持民主既是美国的道义责任,也是现实的需要,美国的国家目标是“使民主在世界上安全存在”,为此必须积极介入和主导国际事务,并致力于建立和主导和平民主堵塞制度化国际秩序。第二,美国追求的国际秩序,在经济方面是全球范围内畅行无阻的一体化自由贸易及其制度体系,在政治上是以民族自决、国际合作为原则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全球性国际共同体。第三,否定欧洲列强和美国自己的殖民帝国的长期合法性,主张用和平手段中介殖民主义。自由国际主义反映了美国的实力达到世界顶端后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其国家风格在其国际观念上的投射,首先由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其做了继承和阐扬。威尔逊自由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来自19世纪主导欧洲和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哲学、美国的传教士精神或“天定命运观”、美国文化中的“例外轮”和18世纪的启蒙哲学。

7.伍德罗·威尔逊※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在他的带领下,美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和平法令》,为了抵消和平法令在全世界各国人民中的影响,扼杀摇篮中的苏维埃政权,并借机排挤英法日和其他竞争者,争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威尔逊于1918年提出了“十四点”,基本上概括了美国的战时外交方针以及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思。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有自由贸易、公海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备、集体安全、公开外交、国际联盟,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联盟。从十四点原则的提出到1920年总统选举,围绕国联问题发生了我就支持大辩论:彻底反对条约的不妥协分子坚持孤立主义传统,反对美国卷入国际事务,要求在国内进行社会改革。强硬的保守主义者主张对外扩张,但不相信威尔逊的集体安全会达到目标,就美国目前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国联,国联的许多条款是对美国的限制,美国加入这个体系不过是为他国谋利益,主张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结果在美国国内,由于威尔逊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保留,国联盟约最终在国会遭到否决。但国联盟约使威尔逊成为国联盟约之父,并在191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威尔逊失败的国内原因是美国人对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的认识是有分歧的,绝大多数人还不能认同威尔逊,国际原因是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还在欧洲,传统的均势原则的影响力还是强大的,威尔逊全新的政治让欧洲政治家们接受时机尚不成熟。

8.独立国际主义※

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谋求超级大国地位的愿望愈加强烈,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高涨,掀起反战和平运动。这一时期的共和党政府认为他们可以帮助从战争中恢复的欧洲,但不能为欧洲的稳定与繁荣承担条约任务。美国的政策应该是独立的。在国际联盟之外,美国要能够按照自己的利益与要求,灵活自如的参与国际事务,建立美国式的集体安全体系,这一体系的根本是受法律制约,其主要特征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经济扩张。合作精神等。

9.史汀生主义※

日本占领锦州打破了美国希望日本政府约束军方行动的最后幻想,但在国内和平主义盛行的时候,美国舆论虽然谴责日本的侵略,但更坚决的反对政府采取可能导致战争的任何措施。1932年1月7日,史汀生照会中日两国,提出著名的“史汀生不承认原则”。主要内容是:凡是以损害美国的条约权利及其在华公民,损害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或领土和行政的完整,或损害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政策的任何新情况,美国不能也不拟予以承认。

10.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第32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蝉联四届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二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大萧条时期推出新政以挽救经济,二战爆发后推出租借法案援助盟国,1942年对法西斯国家宣战。他所提出的四部中立法是美国式的绥靖,并不能惩罚侵略者,真正维护欧洲和平。二战后期,在塑造战后世界秩序方面罗斯福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其次,他提出大国合作维持集体安全,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也在此时成立。罗斯福的世界秩序观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第一,强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现实;第二,强权应当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实施;维持秩序与安全要靠国际合作的原则而不是过时的均势。

四部中立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美国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派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情绪,推动国会于8月31日通过第1个中立法,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时或在战争过程中,总统将此事宣布,嗣后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均属违法”。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搭交战国船只旅行,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到1936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2个中立法,将第1个中立法有效期延长到1937年5月1日,并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4月29日,国会通过第3个中立法,除前两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之是否存在,不仅有权禁止武器输往交战国,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罗斯福总统认定美国的防线是在欧洲,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939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年 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11.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战场已走投无路。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及长期侵略战争的庞大军费开支,日本在经济上也陷于困境。与此同时,日本和美国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的斗争日趋表面化。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的恐怖统治和横征暴敛,把日本变成了一座军事牢狱和饥饿地狱。劳动人民厌战情绪和反战反法西斯运动日益高涨,前线日军士气普遍低落。从而构成从内部促使日本军国主义战败的重要因素。日本对占领区人民政治上的压制,经济上的搜刮,以及烧、杀、抢、掠,激起占领区人民的反抗。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等地区和泰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武装,进行游击战及其他形式的抗日活动,使日本占领军疲于奔命。在朝鲜,金日成将军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也很活跃。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使日军泥足深陷,是对太平洋战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力、物力,有力地牵制了其陆军主力,使之无法增援太平洋前线。1944年春,日本为预防本土与东南亚前线的海上联络被切断而发动“打通大陆作战”,由于中国军民的抗击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华北、华中日占领区的瓦解。同年日本从缅北进犯印度英帕尔的军事冒险,也因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而归于失败。

12.遏制战略※

1946年斯大林在演说中指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被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乔治·凯南发回电报建议遏制战略。美国以对苏实行强硬方针了扩展他自己的势力,一个以遏制苏联为特征的全球战略已经酝酿成熟,该战略具体体现为1947年3月出台的杜鲁门主义,这是一个在反共意识形态掩盖下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外交总战略,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杜鲁门主义的产生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表明美国已经进入全球扩张的新阶段。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发表,美国需要新的国家战略。遏制战略进一步改进,凯南的有重点遏制苏联的战略被一个新的遏制战略所取代——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1950年4月14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68号文件,详细分析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发展我们的根本价值观念和我们的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冷战战略。正式把遏制作为一种国家战略。

13.灵活反应战略

肯尼迪积极主张扩军备战,坚持增加军费开支,为了一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进美国的全球扩张,肯尼迪提出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战略不仅要求美国保持核优势,还要求建立特种部队,从事反游击战争,灵活反应战略既是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也是为了维持欧洲的现状,对付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战略比较集中的体系了肯尼迪以实力进行非全球扩张的思想。

14.肯尼迪回合※

肯尼迪政府为了维持美国在西欧贸易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因袭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的美国与西欧互减关税方案,促使国会通过“贸易扩大法”。根据这一法案,肯尼迪政府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于1963年开始进行新的互减关税的谈判,称“肯尼迪回合”。在谈判中,美国主张双方互减关税50%。战后美国一直对西欧是输出多,输入少,而且美国的关税率比共同市场国家高得多,这就意味着如果双方共同减少50%,美国的关税率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而共同市场的关税壁垒将被摧垮。共同市场对美国的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因此,在法国的带领下,共同市场在谈判中顶住了美国的压力,“肯尼迪回合”最终宣告失败。

15.古巴导弹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是苏联在古巴设置军事基地而引起的美苏之间的冲突。1962年10月,美国发现苏联正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阻挠苏联运送古巴导弹的船只进入古巴,并宣称不惜使用任何武力,从而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28日,美苏达成协议,苏联停止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而美国象征性的保证不入侵古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关系进入一个既对抗又勾结的阶段,勾结起来防止他国拥有核武器,两大锅联手垄断和武器,这是一个对抗中有合作的新的外交模式。危机之后美国与西欧关系变得不和谐,西欧国家对美国极为不满,出现离心现象,对依靠美国的核力量保卫自己的安全不再有信心,他们开始自主研发核武器。古巴与苏联的关系也疏远,古巴依然依靠苏联但它不再完全依赖苏联扩大自己的影响。

16.多边核力量计划※

西欧国家随着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国际政治地位,要求独立发展和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尤其是在柏林危机和贾娜导弹危机之后,这种要求更为强烈。肯尼迪企图以部分满足系欧国家拥有核武器的办法,继续保持盟国在核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和控制。1962年12月,肯尼迪邀请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提出多边核力量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盟国向欧洲国家出售北极星潜艇导弹,作为各国共有的核力量;英法吧自己的核力量合并进去,拥有一定程度的使用核武器的发言权,但美国对于这支多边和力量具有控制和否决权,这些核武器由美国人指挥。肯尼迪所建议的这只多边核力量实质上是由多国出钱美国一国控制的一国核力量。其目的是在核武器方面吞并英国,限制法国,拉拢西德,并削弱法国----系的轴心。英国被迫接受了此计划,但以法国为代表的戏欧各国都对此不感兴趣,多边核力量计划宣告失败。

17.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50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略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遏制战略的破产。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订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1954年公开宣称表述就是: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这种战略吧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以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为此应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至上的。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国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21.日内瓦会议

战后东西方大国间举行的首脑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分裂为两大阵营,使国际形势处于紧张状态。1953年斯大林去世,西方国家寄托苏联新领导改变态度,5月11日,丘吉尔提出举行东西方首脑会议。1954年底至1955年初,苏俄和西方国家磋商举行首脑会议问题。1955年7月18日,美英法苏政府首脑艾森豪威尔、矮凳、富尔和布尔加宁在日内瓦举行了战后四大国首次最高级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德国问题、欧洲安全、裁军和东西方接触等问题。会上,西方国家拒绝讨论结束冷战,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苏联也拒绝研究所谓的东欧与共产主义问题。会议未就一项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最后,之得决定举行外长会议就上述任何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也无成就。但日内瓦首脑会议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18.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1919)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会议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都由美、英、法、日四国代表团团长会议先行讨论决定,有时法国也被排斥在外。会议期间签订三项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19.珍珠港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日本为摆脱因深陷中国战场而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急于夺取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为了保障南进时左翼和后方的安全,日本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定为首要攻击目标。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凌晨,已经秘密进抵太平洋瓦胡岛以北230多海里海域的日本海军特遣舰队,向疏于戒备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攻击的重点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和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在不到2小时的作战中,日军击毁击伤美军舰艇18艘,飞机188架,毙伤美军3500余人,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几乎被全部摧毁。此次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简答论述

1.第二次对英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1)背景:

杰斐逊执政时期,美国继续围绕着中立权问题与法国进行斗争。杰斐逊孤立和支持美国商人利用欧战的良机发展中立贸易,使美国成为欧战的受益者。但这种贸易严重的损害了交战国的利益。随着战争的进展,交战国拦截中立船只的行动也在加强,甚至发展为封锁美国港口的行动。麦迪逊就任总统后,试图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此问题,但因英国的强硬态度以及英美海军的冲突遂告失败。为此,英美进行了1812年战争。(2)原因:

导致第二次对英战争的直接因素是贸易问题,但是,他的真正导因还应该从便将扩张中去寻找。佛罗里达是美国西部和南部产品运往墨西哥湾的出口,而英国是美国吞并佛罗里达的主要障碍。

(3)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第一,美国的独立得到了巩固。英国虽然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做出让步,但是自1783年以来美国同英国外交上的紧张关系大致告一段落,与英国和平相处的格局基本形成,这种和平局面为此后几十年美国的大陆扩张创造了条件。

第二,西部和南部边疆势力的崛起,联邦党的衰落,标志着重商主义时代行将结束。欧洲和美洲的普遍和平以及美国重伤主义的结束,改变了美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海上中立权力不再是美国的主要问题,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大陆扩张。

2.西沃德扩张思想的主要内容、原因、结局和意义?

(1)内容:

向亚太扩张,建立太平洋帝国。,扩张方式从领土扩张转为商业扩张,但不排除获得某些重要的贸易据点,用贸易代替武力。

(2)结局:没有实现建立太平洋帝国的梦想。

(3)原因:第一,在西沃德时代美国尚未具备实现这些目标应有的实力。要建立太平洋商业帝国,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美国海军在内战中封锁南方叛乱各州港口上力不从心,更遑论从事太平洋扩张事业了。

第二,严重的内部矛盾也妨碍了亚太扩张政策的实行。约翰逊总统同国会的矛盾使自己的国务卿也处处受到重重限制。

第三,历史条件决定了亚太扩张计划不可能实现。(4)意义:首先,西沃德的扩张构思表明他是19世纪末美国扩张思潮的先驱。马汉、特纳、布鲁克斯·亚当斯甚至西奥多·罗斯福等人的扩张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西沃德扩张思想的翻版。

其次,西沃德走在了时代前列,它代表着美国当时先进的北部工商业资本家的利益。

3.美国奉行中立外交的原因?

(1)美国建国以来,不卷入欧洲事务被长期奉为准则,易被国会及人民接受。因此,中立成为争取舆论的招牌。

(2)美国与欧洲两大对立集团之间均存在矛盾,美国不愿意看到任何一方大获全胜,以便自己左右国际局势,坐收渔利,并利用有利的政治、经济、外交地位,攫取世界霸权。(3)美国可以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大做生意,扩大贸易市场和经济实力。

4.20年代美国的外交政策?

特征:(1)总统弱势

(2)议会-——行政竞争激烈

(3)外交部门日益职业化:总统对外交事务关注极少,而由国务卿负责。具体措施:(1)大力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实行经济扩张。在共和党看来,经济繁荣能够带来和平,繁荣与战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通过门户开放和自由贸易把美国建立成一个非正式帝国:通过间接统治即非殖民统治获得帝国的利益。

(2)安全方面:东亚地区: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构建了华盛顿体系,维持了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美国凭借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参与许多重要的国际事物的解决。并起到绝对支配作用,从而替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

欧洲:洛迦诺公约,调整凡尔赛体系,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德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并未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非战公约,宣布战争为非法。拉丁美洲:克拉克备忘录是美拉关系改善的标志,禁止缔约国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5.为什么日本要孤注一掷,发动一场针对美国的战争?带给美国的教训是什么? 原因:(1)日本的角度:

微观层面,及外交决策心理,日本认为与美国之间必有一战,何不早战。

长远角度,决策者的认知落伍,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家发展战略是失败的,一战后国际形势变化,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是威尔逊所倡导的民族自决、集体安全、国际合作等,而日本本依然效法欧洲的殖民扩张。

十字路口的美国外交政策 篇3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在联合国谈到了如何打击伊斯兰国,许多批评者抱怨他过于强调外交,而对使用武力强调不够。人们将奥巴马的政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对叙利亚内战的军事干预相比。而随着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关键阶段,一些共和党候选人也指责了奥巴马的孤立主义。但这些指责只是党派政治论调,并没有多少严格的政策分析基础。更准确地说,应该将当前情绪看作美国外交政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史蒂芬·塞斯塔诺维奇所谓的“扩张”政策和“紧缩”政策之间的摇摆。

紧缩不是孤立主义,只是对战略目标和手段的调整。二战以来采取紧缩政策的总统有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卡特和现在的奥巴马。客观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把他们称为孤立主义者。艾森豪威尔1952年因反对共和党候选人塔夫特(Robert Taft)而当选美国总统;当年尼克松认为美国在衰落,而美国大多数政治家则否认。与20世纪30年代真正的孤立主义者(他们激烈反对在二战期间援助英国)相比,所有这些总统都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

历史学家可以令人信服地说明,干预主义过度投入政策时期,对美国世界地位的伤害比紧缩时期还要大。对威尔逊的全球理想主义的国内政治反应形成了严重的孤立主义,以致延迟了美国对希特勒的反应。越南战争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期间的升级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的向内转。小布什错误地入侵伊拉克形成了目前的紧缩情绪。如果这一情绪如早期选战论调显示的那样,将成为2016年总统大选的一个话题,那么美国应该抛弃关于孤立主义的错误争论,转而解决三个关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问题:多少钱?多少干预主义?多少多边主义?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应该在防务和外交政策上花多少钱。尽管一些人认为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削减这方面的支出,但事实并非如此。按占GDP的比例衡量,美国的支出还不到冷战顶峰、美国领导的世纪得到巩固时期的一半。问题不在于枪炮还是黄油,而在于是枪炮,还是黄油,还是税收。如果不愿提高税收收入,防务支出就会陷入零和权衡,与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等重要投资争夺预算,而这些投资都是美国国内优势和全球地位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问题,关注美国应该如何和以什么方式介入其他国家的内政。奥巴马说,美国应该使用武力,在必要时,即美国或其盟友的安全遇到威胁时,应该单方面使用武力。当不存在必要性但良心促使美国行动时——比如某位独裁者杀戮大量平民时——美国不应该单独干预,而应该只在有很好的成功机会时使用武力。

这些都是合理的原则,但阈值在哪里?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近两个世纪前,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与国内要求干预希腊独立战争的观点进行了角力。他说出了一番著名的话——“美国不主动出国寻找恶魔杀死它。”但如果像叙利亚内战这样的情况,克制导致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集团能够建立安全港,又应该怎么样?

美国应该避免侵略和占领。在民族主义时代,面临全社会动员的人口,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机智地提出,外交占领必然会导致仇恨。但用什么取代外交占领呢?空中力量和训练外国军队就足够了吗?特别是在中东,革命可能持续一代人之久,很难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明智结合。美国总统候选人们的最新演讲表明,关于前两个问题的争论已经开始。但美国忽视了第三个问题——加强多边合作,这是很危险的。美国应该如何支持机构、建立网络、制定管理跨国问题的政策?

由最强大的国家主导全球事务,对于全球公共品的生产十分重要。不幸的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僵局常常对此形成掣肘。比如,美国参议院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尽管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类似地,国会让美国无法兑现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投票权重新配置,尽管这样做代价很小。这给中国铺平了道路,促使它发起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而美国随后又错误地进行了阻挠,给自己的名誉造成了极大影响)。美国国会还极力阻止为12月即将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制定碳排放上限。

在外交事务上花多少钱,以及如何干预遥远的危机,这些都是重要问题。但美国人必须同样关注美国“例外论”正在退化为“豁免论”。如果其他国家认为美国国会总是阻挠国际合作,美国还如何保持全球领导力?目前,这一争论尚未真正开始。

美国外交政策思想 篇4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继承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以及基督教文化。而这对美国国家的建立,国内民主政治体制以及美国外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基督教孤立主义、普世主义、现实主义是美国外交思想的来源。

基督教孤立主义,它盛行于美国的清教,是从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加尔文教派生的,而加尔文教的第一条基本教义就是预定论或称天命论。美国认为上帝选中了他们,对人类发展有着神圣的使命。1630年,北美移民清教徒领袖约翰·温斯洛普在其布道词中首先提出了“新教孤立”的观点,“我们应该是一座山巅之城,人们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所以我们在承担上帝使命方面有任何差错,上帝都不会再帮助我们,我们也会成为世人的笑柄。”随着新英格兰从一个移民定居点变成殖民地,又从殖民地变成一个州,“山巅之城”的意义转变为美国是世界各国应该效法的模范国家,这就是“美国例外论”的由来。

“山上之城”这一词语以后逐渐成为美国把自己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的一个主要特征,清教的预定论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这种孤立主义思想一直从美国建国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宣告结束。

1、基督教普世主义

基督教普世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上帝选民论”和“天定命运论”,基督教的“上帝选民”概念来源于《旧约全书》,是指上帝挑选以色列民族成为自己的选民,并拯救他们脱离埃及法老的奴役。基督教兴起后,“上帝选民”的概念有所外延,泛指尘世中因崇拜上帝而蒙受其恩宠的基督教徒。“天定命运”指的是美国人具有强烈的天命意识,认为美国是上帝选中的国家并受上帝祝福。同时肩负做全世界领导者的使命,将世界引向光明和善良。美国这种渊源于宗教文化的意识形态使得美国人自建国以来就在世界上推销自由民主制度,在全世界充当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保护者。

2、基督教现实主义

“基督教现实主义”是美国外交传统之一现实主义外交的基础。督教现实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从罪和自利的角度出发,只有现实的、相对的公义才能在这个世界实现。

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认为外交决策的可靠基础在于如何正确地确定国家利益。他在外交政策上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立场为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了现实主义色彩。但从华盛顿开始到20世纪初的塔夫脱总统,美国历届政府都奉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但无不带有“理想”色彩。即使是在现实主义外交完全左右美国国际关系领域的时候,决策者在实际外交活动中也总是会把现实追求的具体利益与口头宣扬的道德和意识形态目标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一方面,宗教理念塑造了美国的外交思想,任何一项外交政策都可寻见宗教道德的身影。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往往是隐性的渗透到外交思想之中,在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中,宗教传统往往只是隐性的内敛部分。一方面,即使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披着道德的外衣。

二、美国对华外交中凸显宗教因素

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亚太乃至世界和平有着重要作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主流是友好和平发展但也伴随着诸多摩擦。其中,宗教因素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1、宗教自由与美国的人权外交

宗教信仰自由是美国民众的信仰,它是美国宗教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末,这种宗教自由观与美国外交政策进行了紧密的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权开始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范畴与外交政策挂钩,是国家对外政策关注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界和学界均表示了对宗教自由在人权中的重要性的关切。美国参议员汤姆·戴莱的前助理威廉姆·特恩博登说:“近年来美国在外交上,与人权的其它问题相比,相对而言,忽略了对宗教自由的关注。”

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正式推出人权外交,并在对外政策讲话和有关政策文件中,总是把在国际范围内保护和改善人权放在对外事务的中心位置。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1998年国会推出了《国际宗教自由法》,《自由法》建立了宗教因素直接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新框架,是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外交和实践美国人宗教使命的一个突出例证,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全面的人权立法之一。”

小布什担任总统时,《自由法》早已得到批准并实施,但美国政府真正开始重视该法案的运作效果却是在小布什任期内。该法案为布什提供了关注宗教自由的充分理由与极其便利的条件,且在其任期内,中国每年都无一例外地被国务院列为需要特别关注国,同时国会也建议中国为特别需要关注国。

2、对华宗教渗透

美国除了利用宗教自由,对中国进行人权攻击外,还对中国进行宗教渗透。把中国纳入基督教文明的怀抱是他们百年的梦想。

美国境外宗教渗透主要有四种方式:首先,利用媒体进行传播,歪曲中国宗教状况,攻击我国没有宗教自由。其次,利用来华旅游、探亲、访友之机私自传教。再次,利用与我国进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之便进行传教。最后,利用文化、教育和学术交流的途径进行传教活动。

美国对华进行宗教渗透,其原因就在于美国宗教政治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所谓的“美国宗教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是指民族宗教与民族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本民族神圣化,使宗教为本民族或本国的一切利益服务。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也是一种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结语

美国外交会受种种不确定因素与变量的影响,宗教因素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宗教文化因素为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基本走向,确保其不偏离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其次,宗教文化影响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为政府的外交政策奠定必要的社会思想基础。最后,美国外交政策始终带着救世主的色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宗教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国家利益。

摘要:美国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且宗教多元的国家,上帝是美国文明的终极依托。美国人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是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美国,宗教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是影响美国政治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社会强烈的宗教性对美国政党及总统具有深刻的影响。在现今的美国社会,宗教在美国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宗教的存在及其变化对美国内政外交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国外交政策,宗教因素,中美关系

参考文献

[1]﹝法﹞阿列克西·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邹函奇.冷战后宗教与美国对华外交[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3]杨卫东.抹上宗教灵光的人权外交--谈《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与美国人权外交[J].环球观察,2002(6).

[4]徐以群.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6).

美国信息安全政策 篇5

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一个错综复杂的信息网络。克林顿政府在其63号总统令中指出:”我们的经济越来越依靠那些互依赖的、由计算机和网络支持的基础设施,对我们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非常规攻击有可能使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遭到巨大伤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指南来提高对其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对信息安全更加重视,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

一、重点保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鉴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信息网络的严重依赖性,美国政府对国家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一直以来都予以了特别的关注。

1998年5月克林顿总统签署第63号总统令-《克林顿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PDD63),提出“最迟不晚于2000年,美国应当实现初步的信息保障能力。”PDD63令要求从总统令发布之日起,五年后美国将已经获得并保持对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保护的能力,以防止可能会严重危害到下述职能的有预谋的行为:联邦政府履行其重要的国家安全责任并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州和地方政府维持有序运转,提供最起码的重要公共服务;私营部门确保经济有序运行以及重要电信、能源、金融和运输服务的正常提供。这些关键功能遭到的任何破坏或操纵必须控制在历时短、频率小、可控、地域上可隔离以及对美国的利益损害最小这样一个规模上。

2001 年10 月,布什总统签署第13231号行政令-《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授权成立一项旨在通过不断努力来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中的信息系统的保护项目,包括对应急战备通信设施及其相关的物理设施进行保护。2003年2月发布的《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则进一步指出:“美国的政策是通过保护关键基础设施,防止信息系统的运行遭到破坏,从而保护美国的人民、美国的经济及国家的安全”。其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业、食品、供水、公共健康、应急服务、政府、国防工业基地、信息与通信、能源、运输、银行与金融、化学品和危险物品、邮政和船运部门的公共和私营部门。

二、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信息安全不等同于信息保密,信息保密仅仅是信息安全的一个方面。在2002年3月通过的《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中,信息安全被定义为”保 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以避免未授权的访问、使用、泄漏、破坏、修改或者销毁,以确保信息的 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其中完整性是指防止不恰当的信息修改和破坏,也包括确保信 息的不可否认性和可认证性;保密性是指对信息访问和公开的授权限制,包括对个人隐私和 私有信息的保护;可用性是指对信息的及时和可靠的访问。

三、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信息安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只依靠一个机构来执行法律和政策,但也不应该分工不明确,以致于“政出多门”,造成“政策撞车”,反而形成“谁都抓,谁都无法落实”的局面。因此在实施基础设施保护时,美国政府特别注意明确规定各机构的职责范围,在各个层次上都力求做到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一)国家层面

PDD63令中规定:”总统指派一个由大型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州及地方官员组成的小组组成总统基础设施保障委员会”。总统基础设施保障委员会将定期集会,以加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中公共和私营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并在必要的时候向总统提交报告。第13231号行政令则将部委间的协调机构“总统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委员会”改为行政实体“总统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办公室”,作为联邦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最高管理协调机构。

(二)部委层面

针对每一个有可能成为信息或物理攻击目标的基础设施部门,第PDD63号行政令为其指定了一个唯一的联邦部局作为联络时的领导机构。对于某些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职能必须主要由联邦政府执行,如国防、外事、情报、执法。其中的每一项特殊职能,都应有一个领导机构负责协调美国政府在该领域内的活动。针对”9.11”以后的安全形势,美国专门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对部门间的职责作出了调整。《战略》中指出:国土安全部负责信息与通信、运输(航空、公共运输、水运、天然气管道、高速公路)、邮政和海运、应急服务以及政府持续性;财政部负责银行与金融;健康与公共服务部负责公共健康(包括预防、监视、化验室和个人健康服务)、食品(不包括肉类和禽类食品);能源部供水化学工业和危险物品管理;农业部负责农业和食品(肉类和禽类食品);国防部负责国防工业基地。另外,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负责协调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负责监督联邦政府的计算机安全项目中的政策、原则、标准和方针在整个政府部门的实施情况;美国国务院负责协调网络安全方面的国际协作事务。中央情报局负责评估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威胁。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负责对网络犯罪的调查和起诉工作。

(三)机构层面

各个联邦机构自己负责机构内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FISMA规定,联邦机构的首脑根据风险情况和对信息(由机构收集或者维护)和信息系统(机构使用或者运行)的损害程度提供安全保护。

四、信息安全保护职责

(一)信息安全保护机构主管应确保对信息(由机构收集或者维护)和信息系统(机构使用或者运行)提供安全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政策、程序、标准和指南的要求;将安全管理融入到机构战略和运营规划中;定期向机构主管、众议院的政府改革和科学委员会、参议院的政府事务与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国会授权的对口委员会以及审计总署提交报告,汇报机构信息安全策略以及实践的有效性。

(二)独立评估每个机构每年必须对其信息安全程序和实践进行独立评估以确认其有效性(FISMA)。独立评估包括:

1. 对安全策略、过程和典型子系统的安全实践的有效性测试;

2. 基于相关法律、政策、程序、标准和指南的评估;

3. 独立陈述(涉及国家安全时)在独立评估的基础上,联邦管理与预算局应国会上报评估汇总结果,而联邦审计总署应周期性评估并向国会汇报各机构信息安全策略和实践的适度与有效性以及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

我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个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信息网络在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安全战略、方针和政策,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安全模式。

五、参考文献:

简析美国环境外交 篇6

一、美国环保意识的觉醒与环境外交的兴起

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给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然而这也让美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43 年5 月一10 月, 美国洛杉矶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 年10 月27 日,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这两次事故均造成了人员的伤亡。1962 年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出版, 成为美国环境运动兴起的里程碑事件。这本书公众的健康正在遭受着杀虫剂滥用所产生的危险。之后在70 年代出版的《无核将来》《地球的命运》以及《自然的尽头》纷纷成为全球环境运动兴起的绿色读本, 对于环境运动的兴起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绿色书籍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民众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 。

跨境污染是也美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在美国南部, 墨西哥空气中的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每年都会飘散到美墨边境地区, 威胁这一地区民众的健康。而在北部, 美国发电厂燃烧煤释放的有害物质, 随西南季风飘到加拿大, 进而随雨降落形成了腐蚀性极强的酸雨, 加拿大损失严重。解决环境问题的双边合作提上日程。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温室气体的排放,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的消耗, 地球失去了保护衣, 人类患皮肤病的几率明显上升; 气候变化, 全球生物多样性濒危等; 核泄漏等问题, 证明美国在环境问题是不能“独善其身”, 必须加强国际间资金、技术、研究领域上的合作, 发挥国际环保机构的作用。因而环境外交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被运用到外交政策中。对于环境外交的解释颇多, 但主要指“以主权国家为主体, 通过其官方代表, 使用交涉、谈判、缔约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 以处理国家之间的环境关系和参与国际环境事务, 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环境政策的重要手段” (3) 。

二、美国环境外交的典型阶段

( 一) “环境十年”———尼克松的美国环境外交的兴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尼克松总统执政时期美国环境外交的逐步发展阶段, 也就是美国学者沃特尔·罗森伯姆所说的“环境十年”。这一时期, 美国积攒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1970 年2 月, 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环境时代已经到来” (4) , 这一时期, 美国国内关于环境的法案也鱼贯而出。1970 年1 月1 日尼克松总统签署并生效实施《国家环境政策法》, 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环境立法, 它的制定和通过标志着环境政策新时代的来临。之后陆续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 ( 1972) ﹑《濒危物种法》 ( 1973) 以及《资源保护和恢复法》 ( 1976) 等相关法律文件。同时, 尼克松为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和治理, 还设置了美国国家环境事务办公室, 美国环保局, 美国能源局等, 加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及相关环境问题的研究。

尼克松时期也积极倡导国际环境合作, 这主要是通过联合国和北约展开的。特别是1972 年, 美国推动联合国举办了“斯德哥尔摩会议”, 这使得国际社会对环境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同时, 尼克松还加大对环境保护基金的投入。这一时期尼克松的环境外交政策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

( 二) “研究而不采取行动”———里根政府为代表的时期

进入80 年代,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滞涨阶段, 国际上美苏对抗更为激烈。因而, 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与70 年代截然不同。美国政府更是以“环境服务于美国经济”为借口, 经常以资金不足为理由, 减少对环境问题的资金投入, 对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而不采取行动”。这也使得人们谈及里根政府的环境政策时, 基本上是嗤之以鼻, 认为其是反环境者。

里根政府时期对于国内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减少资金的投入, 在环保机构任用支持自己的官员, 放松对联邦环境规则的管制, 而最终目的则是减轻联邦的经济负担。在1982 年, 里根总统就明确表示, 对于国内环境事务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在国际环境事务中, 里根政府也表现出消极甚至抗拒态度, 如里根政府减少对联合国环境项目的援助资金约80% , 使国际环境问题研究和治理进入困境。

尽管如此, 里根政府时期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成效。美国是最早参与臭氧问题国际谈判的国家, 但是最先热议并取得成效却是在国内 (5) 。美国从70 年代开始关注氟氯化碳对臭氧的破坏, 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臭氧保护的保护意识, 但是初期的合作由于各种原因, 并未取得进展性的成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臭氧的破坏加剧, 特别是科考队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 以及对全球环境问题报告指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国家间的合作又开始加强了。里根政府时期在1987 年最终达成了《蒙特利尔协议书》的签订, 这也是这一时期美国环境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功典例。

这一时期的环境外交总体具有一定的消极态度, 甚至阻碍了环境治理与合作的总体进程。而且, 对老布什政府时期的环境政策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三) “环境综合安全”———克林顿政府时期

90 年代美苏对抗不复存在, 美国国家重心发生了转变。为适应新的国际局势美国积极发挥其国际作用。同时, 美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损失严重威胁民众的健康和生存, 因而这一时期的开展环境外交比较活跃, 克林顿对环境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在外交决策中, 克林顿加强多边合作, 多次通过外交解决国际环境问题。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官员, 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贫苦地区环境问题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同时开展多边的、双边合作, 与加拿大积极展开已存在已久的酸雨治理合作, 倡导国际间发展“绿色贸易”。

这一时期的典例是: 1993 年, 克林顿政府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 表明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1997 年美国提出了《环境外交报告》, 指出美国在环境问题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并且通过全球和地区间的合作, 着力解决目前的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但是美国并未完全兑现其承诺的内容。同年, 克林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根据这一协议, 发达国家承担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 美国将至少损失380 亿美元, 这是美国民众和议员无法忍受的。因此尽管在最后关头克林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国会并没有认可, 也就无从付之行动。

( 四) 倒退的时代———小布什政府时期

美国经过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经济实力雄厚, 国际地位也日益上升, 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小布什当选总统后, 开始实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在环境外交上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也可以说的是环境外交的倒退时代。

美国政府于1998 年11 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承诺消减温室气的排放。小布什在竞选时就反对《京都议定书》, 上台伊始就宣布放弃《京都议定书》, 并多次重申这一原则。他认为履行《京都议定书》势必会造成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衰退, 进而引起其他社会问题, 如工人失业、汽车业萧条、出口受阻等。并且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 美国承担了过于苛刻的减排义务。而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使得全球环境领域合作临新的困境, 其他国家不得不寻求新的环保方法。由此可见, 美国仍然坚持本国利益优先的原则不变。

虽然这时期, 美国虽然退出《京都议定书》, 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并积极促进谈判。并且加大了环境保护方面对外援助的力度、推动一系列新的多边气候合作计划等。

奥巴马上台后, 倡导与小布什不同的环境外交政策。奥巴马承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20 年前较2005 年的水平减排17% 的温室气体, 到2050 年减排80% 。特别是在2015 年11 月18 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企业家马云在APEC会议上就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和创业精神进行讨论, 这一讨论, 不仅是政府和企业间的探讨, 更是国际间合作的一次新的合作尝试。

三、小结

纵观美国各个时期的环境外交政策, 其历经了兴起, 停滞, 缓慢发展等曲折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政府时期都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环境问题的考验。因而, 美国的环境外交经常变换。但无论如何美国的环境外交原则上首先服从于美国的整体国家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正如1992 年老布什总统拒绝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说“我是美国的总统, 不是世界的总统, 我要做的都是最能保护美国国家利益的事情” (6) 。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强权政治也在环境外交中体先出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技术水平低, 因而消耗和浪费了过多的资源。而对于自身的污染和资源消耗却避而不谈, 推卸责任。

然而, 环境外交作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领域, 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其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 国际环境纠纷和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环境问题开始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联系起来。

摘要: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至今, 环境污染所产生的问题开始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环境外交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领域发展, 环境问题全球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在全球性严峻环境问题和国内环境运动的推动下, 一度成为国际环境外交的引领者。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为主线的传统外交相比, 环境外交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外交形式。

关键词:环境外交,美国,利益,总统时期

参考文献

[1]丁金光, 国际环境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黄全胜, 环境外交综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3]何忠义、盛中超,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J].国际论坛, 2003 (1) .

[4]孔宁, “不算完美但让人敬佩”——克林顿政府的环境外交研究[D].上海大学, 2013.

[5]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6]夏正伟、梁天亮, 试析里根政府的臭氧环境外交[J].历史教学问题, 2010 (4) .

[7]夏正伟, 试析尼克松政府的环境外交[J].世界历史, 2009 (1) .

[8]徐蕾, 美国环境外交的历史考察 (1960年—2008年) [D].吉林大学, 2012.

[9]John Edward Carroll, Environmental Diplomacy:an examination and a prospective of Canadian-U.S.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relations.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3.G.Harris,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U.S.Foreign Policy[M], 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1.

美国农业出口促进政策 篇7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由来已久, 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大危机时代。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 奥巴马政府为缓解财政持续紧张的状况, 决定削减农业补贴, 比较富裕的农场主得到的农业补贴逐步减少。美国政府未来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很可能将会延续下去,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在美国农业政策的制定上具有主导作用, 在国会政治中的影响力很大, 取消农业补贴政策难以成为现实的政策选择。其次, 美国的农业发展史表明, 一项补贴取消了, 就会有另一个名目的补贴替代上来, 农业补贴从未间断过。再次, 美国政府仍在农业生产要素上直接补贴。如政府投资兴建水利灌溉设施, 土地修造建设, 农业灌溉用水的免费或低价使用等。

二、政府开发计划促农产品出口

为促进国际市场开发, 美国农业部制定了诸多农产品国际市场开发计划, 这些计划的实施直接促进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 主要包括:

(一) 国际市场开发计划 (Foreign Market Develop⁃ment, FMD) 。

这一项目也被称作“合作者项目” (Coop⁃erator Program) , 旨在寻求、扩大和维护美国农产品的长期出口市场。在该项目下, 美国政府与农业利益集团、行业协会或非盈利性组织共同承担开拓海外市场的投资和费用。2010财政年度, 美国政府在该项目下用于帮助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商开拓海外市场的投资高达3415万美元。

(二) 市场进入计划 (Market Access Program, MAP) 。

这是一个传统的市场开发官方项目, 以前称为市场促进计划 (Market Promotion Program) 。农产品出口商每年都可以申请美国农业部商业信用公司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的资助举办农产品出口促销活动。根据2008年6月通过的《食品、环保、能源法》, 自2008年到2012年, 美国农业部每年拿出2亿美元, 直接用于农业的海外促销、市场调研、技术支持和贸易服务等。

(三) 新兴市场计划 (Emerging Markets Program, EMP) 。

为了保持或扩大美国农产品对海外新兴市场的出口, 减少贸易壁垒及增加投资, 美国联邦政府制订了此计划。该计划主要资助技术性项目, 如支持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产业评估、环境考察和专门培训等。因此, 资助对象是农业或农产品组织、大学、政府农业部门, 并优先资助中小型农业企业或农业综合企业。2008财政年度, 美国农业部新兴市场计划安排了1 000万美元支持了90个对新兴国家出口促进的项目;2009财政年度, 该项目支出为816万美元;2010财政年度, 该项目安排了800万美元支持了83个贸易促进项目。

(四) 质量样品计划 (Quality Samples Program, QSP) 。

该计划始于1999年, 主要用于支持美国农业出口商向新兴市场的进口商提供农产品出口样品, 让潜在客户发现美国农产品的优良品质。该计划针对的是商业和制造业而不是直接的消费者, 并优先考虑美国农产品市场份额不超过10%的国家。2010年, 该计划投资189万美元支持了13个美国农业出口机构向其潜在客户提供样品。

(五) 特种作物技术支持计划 (Technical Assis⁃tance for Specialty Crops, TASC) 。

该计划主要通过技术支持, 帮助农业出口商应对出口贸易中面临的有关特殊农作物 (除小麦、饲料谷物、含油菜籽、棉花、大米、花生、糖和烟草之外的所有作物及产品) 出口的卫生、动植物检验检疫和有关技术贸易壁垒。根据该计划, 非营利贸易协会、大学、农业组织、私营企业等均可以申请技术研究的资助。由此资助的研究项目最长可以5年, 每年度最多可获得50万美元的TASC资助。

美国农业政策与德国农业政策的比较 篇8

美国和德国的农业政策都是属于反哺农业型的政策, 可以把两国的农业政策划分为两大类:一是, 农业生产性保护政策, 农业生产性保护政策最主要反映在国家对农产品的价格的支持;二是, 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而农业贸易保护政策则主要从农产品价格补贴上反映和设置关税或非关税的壁垒等[4]。

1 农业保护性政策——价格支持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属于必需品, 其价格弹性是很小的, 所以要达到价格支持的目的, 只能从供给方面入手。从供给方面来理解, 主要有三个因素可以影响价格:第一, 农场品产量的控制;第二, 农场品销售价格的控制;第三, 农场品的储备和跨期销售, 价格波动。

1.1 美国和德国在农产品产量的控制上都采用鼓励休耕的政策

早在1933年开始, 美国政府就通过制定播种面积配额和销售限制的方式控制农作物的生产, 在农产品库存急剧增加的时候, 政府推行自愿的退耕计划, 为减少饲料谷物的产量和库存, 政府规定:农场主在至少停耕20%耕地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60%的现金或实物的补偿, 但是同时要求这些停耕的土地必须用于土壤的保护目的。现在, 农业休耕的比例降低到了15% (1995年) 。也就是说, 休耕必须达到拥有土地的15%才能获得国家的休耕补贴和下文将要提到的“无追索权贷款”计划。而在德国, 休耕政策规定的更加得详细, 可以分为强制性休耕和自愿性休耕, 强制和自愿休耕的界定在:申请补贴的作物面积上的这和谷物的产量>92 t, 这该农场必须休耕至少10%的耕地, 若<92 t, 则没有强制休耕的义务, 但是可以参加自愿休耕, 有强制休耕义务的农场也可以参加自愿休耕, 那么该农场的休耕面积=强制休耕的面积+自愿休耕的面积, 但是休耕的总面积不能大于该农场拥有的总面积的33%, 即最大只有33%的休耕面积能过得到政府的休耕补贴;同时, 在休耕土地上种植再生的植物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政府还规定, 连片的休耕地的面积不得小于0.3 hm2, 即宽不得对少于20 m, 若休耕的土地受到山体、岩石、水道等的影响, 可以少于0.3 hm2。

1.2 农产品在市场销售的价格的控制

在美国,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商品信贷公司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 , CCC主要是通过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来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的。其做法是:CCC对属于价格支持范围农产品规定一个“抵偿价格”, 也称为“目标价格”, 一旦农产品收获后的市场价格低于这个目标价格的时候, 农民可以选择把农产品抵押给商品信贷公司, 获得10个月的贷款, 当已抵押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的情况下, 农民可以把抵押的农产品按市场价格出售, 商品信贷公司对这些已出售的农产品没有“追索权”故称“无追索权贷款”, 农户用得到的收入偿还商品信贷公司的贷款后得到一定的利润。德国, 没有像美国这样专门的信贷机构了提供贷款保证农户获得利润的机构。德国的农产品的价格的制定是由欧盟根据成员国的农产品生产条件确定的, 在整个欧盟成员国之间统一, 成员国的价格的差别只受运输费用影响[5]。

1.3 农产品的储备

农产品的储备既是平抑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护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在美国, 农产品的储备分为国家政策性储备和农民自愿储备。其机构是商品信贷公司, 操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通过“无追索权的信贷”;第二种, 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农产品。在德国, 没有类是与商品信贷公司这样的机构, 其粮食的储存主要是由国家直接在市场上过面而储备的;同时, 由于德国是欧盟的成员国, 其储备功能和数量都由欧盟统一制定的调配。

1.4 美国和德国在农业生产保护性政策中除了有共同的价格支持政策外, 还各自制定了一些其他的政策, 用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实现农业政策目标

美国重视降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 政府为提供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 使农民能够以较低的保费率获得农业保险, 美国农业保险大致可以分为3类:全风险保险、区域单产保险和作物保险。1990年后修订的《农业法》规定, 凡是参加联邦农业保险的农作物, 在遇到灾害时可根据农业保险的有关规定获得高价的赔付。即使没有参加保险的农作物, 依然可以按规定获得正常产量的40%的赔偿。在德国, 政府保险不仅针对农产品, 还针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农业生产者和其他生产者一样享受工伤、医疗、意外死亡、养老等保障。此外, 德国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业余额补贴, 这一补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包括:畜牧业补贴, 主要是对牛和母羊屠宰补贴和粗放化经营补贴;环境保护补贴, 对减少农药使用和多年生的作物放弃使用除草剂等的补贴。同时, 美国和德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投入, 大力兴建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2 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价格补贴和关税或非关税的壁垒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就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 其出口粮食占世界的50%, 饲料的出口占世界的80%。而德国, 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农业处于劣势, 但是随着欧盟的形成, 德国的农产品贸易业后来居上。这里讨论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的贸易, 实际上是在讨论欧盟与美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 因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对外的农产品贸易, 在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农产品流通是不能称为贸易的。这里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比较:第一, 使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一致的方法;第二, 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即“黄箱”和“绿箱”政策。

2.1 美国国内的农产品的价格是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而德国的农产品的价格则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两国采取了不同的补贴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者。从图1中可以知道, 在美国和德国内部的农产品的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所以如果出口, 就必须对本国的农业生产者进行补贴。但是两国补贴的方法不同。美国的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一般在25%;同时, 政府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 对进口美国农产品的国家的进口商提供商业信贷。而德国出口政策的制定完全是按欧盟的要求采用出口差价补贴, 就是提供格出口商差价补贴, 这个差价就是欧盟内部市场价和世界市场价格之差。在进口方面, 美国一般会采用制定较低的国内价格从而降低美国对国外农产品的吸引;同时, 对奶制品、牛肉规定进口限额, 对糖规定进口定额并抽征较高的关税, 对动植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才能进口。德国在进口农产品时, 采用可变输入税, 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商向第三国购买商品要交纳一定的税;同时, 还要加上欧盟内部的进口抽征, 这种抽征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价格同欧盟内部的价格的差额确定, 通过这些措施, 使得价低的进口农产品价格提高到与欧盟内部价格一致的水平, 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农产品卖免受低价外来农产品的冲击。从图1中可以看到, 两种农业补贴负担的承担对象是不同的, 美国由纳税人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而德国全部由消费者承担。

2.2 非关税的壁垒——“黄箱”“绿箱”政策

对于农产品征收高额的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者, 但是在WTO的框架下, 各国对农产品的关税都必须逐步的降低, 这就促使各国采用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箱”“绿箱”政策。“黄箱”政策, 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各种的补贴, 而“绿箱”政策就是除黄箱以外, 农场品的严格检验、检疫标准。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 对“绿箱”政策的应用都是非常灵活的, 两者的差别不大[6]。

参考文献

[1]西爱琴, 吕品, 凌海波, 等.美国农业政策与管理机构的演变及启示[J].世界农业, 2010 (10) .

[2]张利国, 徐翔美.国农业政策调整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 2002 (12) .

[3]詹明月, 陈赛蓉.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启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4]朱行, 李全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1) .

[5]尹显萍, 王志华.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7) .

软实力与美国公共外交 篇9

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手段来影响他人服从自己的目标,从而使自己达到想要目的的一种能力,它建立在能够左右他人喜好的这种能力基础之上。软实力政策是日常民主政治中主要的一种政治策略,与左右他人喜好的能力和诸如具有吸引力的个性、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和具有合法性或者合乎道德权威的政治策略等这些无形的资产有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依赖于三种资源:一国的文化(具备吸引能力的文化)、一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国内和国际上均被认可)、一国的对外政策(具备合法性或合乎道德权威)。譬如说,在一国的文化方面。文化指的是一整套能为社会创造意义的实践活动,通常被分为高雅和大众两种文化。前者例如:文学、艺术、教育这些经常被精英们所呼吁,后者主要集中于大众娱乐。在中法-普鲁士战争中法国遭到挫败,法国政府动用了于1883年建立的法兰西联盟组织来提升法语和法国文学水平并试图修复支离破碎的国家形象,法国对外文化输出的这种规划就成为法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时代的公共外交

1963年,爱德华·默罗这位著名的播音员同时也是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新闻署的监管员认为,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与他国政府之间的互动行为,更主要的是政府同非政府个人及组织之间的互动行为。传递信息和建立良好的形象只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内容。除此之外,美国的公共外交还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信息的引导和意义深远的文化相融合。

在对国内外政治决策的解释方面,现代民主国家的政府官员们会在向媒体解释什么样的政策以及如何解释这些政策这一问题上挖空心思。但是通常他们又只在国内的媒体上下这番大的功夫,国外的媒体报道应该是公共外交第一阶段的核心目标。在公共外交的第一阶段还应该在如何能积极地处理同国外媒体这一关键性因素的活动上做准备。例如,当半岛电视台广播于2001年10月7日播放本·拉登的录像时,美国政府即刻阻止该台和其他广播电视台对本·拉登相关信息的报道。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美国这一做法让人们感觉到了逆历史潮流般的沮丧。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同时又与代表美国象征的开放性价值观背道而驰。美国政府应该鼓励半岛电视台和其他广播网用美国的声音抨击本·拉登的罪恶言论。然而半岛电视台和对外广播网不能发表任何具有偏袒性的言论,他们仍需得到政府的旨意。

(二)政府政策的沟通。

政府政策的沟通要同政治和广告的宣传活动一样得有一整套简单的主题思想。政策沟通的宣传要通过制定象征性的大事来加强宣传的主题思想或者提出特定的政府政策,根据特定政策来制定主题。比如里根政府决定以协商的形式达到用北约的双边部署导弹取代苏联的中程导弹的目的。苏联就伙同欧盟一起反对这一提议的实施,在苏看来北约的意志就是美国的意志。在此情况之下,美国试图让欧盟牵头去实施这一导弹部署计划,并鼓动其他亲美的非政府组织攻击苏联的反对意见。

(三)政府通过学术、互访、培训、研讨课题、会议以及媒体等渠道与重要人物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关系。

据统计,多年来大约70万人,其中包括200名政府首脑参加美国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有助于世界性领导人物的培养。例如:安尔瓦·萨达特、赫尔穆特·施密特、玛格丽特·撒切尔。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也有实施过类似的活动。比如日本发展的对外语言交流项目。每年都有40个国家的6000名青年到日本去开展母语的教学宣传活动。为了维持这一合作的纽带,日本还开办了男校友协会组织等等。

三、美国公共外交的实施

(一)为了实施硬实力而作表面工作的公共外交是不会成功的。

2003年,前众议院议员纽特·金里奇指责美国政府没能宣传美国的政策,他抱怨美国不应再在2001年退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但美国之所以退出的原因是没有交会费和小布什政府实施的单边主义政策。诚然,正如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哈格尔说,9-11之后,华盛顿民众突然开始谈论通过新出台的公共外交政策把美国的政策推向世界的必要性了。至此,高效率的公共外交要做好宣传和接纳的良性互动工作。原则上(通过定义),软实力的定义意味着让别人想要达到你所想要的目的。软实力同样需要你去理解别人是如何接收并接纳你的宣传活动及内容的。理解目标群众的想法对宣传者来说至关重要,当前美国逐渐加大了对国外公共意见的研究力度和关注程度。

(二)想要影响国外民众的思想,简单的说教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对他国民众进行说教不是转变其思想的最好方法。一般情况下,美国政治领导者认为,他国民众的信息储量太贫乏,如果他国民众接受了美国传达的信息,他国民众也必定会采取与美国相一致的行动。但是由于文化的渗透或筛选,国外民众不能如期地接受美国所传达的大部分信息。说服力远不如实际行动和一些有代表性事件产生的影响力大。这就是为什么布什政府在顶住了伊拉克战争的压力下提议全球共同对抗艾滋病和协助相关发展工作完成的原因。

2004年,美国对印尼海啸灾难事件的援助挽救了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在印尼的对外形象急剧下降的现状。通过广播来宣传固然重要,但当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只有电话,而只有少数的精英人物能享受网络服务时,有限的网络宣传就更重要了。网络宣传既廉价又灵活的特性能把目标信息传达给特定的人群。它也能向政府控制媒体国家的民众们输送信息。正如面对面的交流很重要一样,网络交流同样很重要。网络资源的虚拟交流和互访的实际交流能更好地使得两国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这一点上美国应该效仿日本,也应该每年举办对外语言的交流活动,允许他国的青年人到美国各个学校去教习本国的语言和文化。

(三)公共外交中,有时候行动的力度大于宣传的影响力度,而且政府输出的形象与宣传口号未必会得到他国的认可。

例如,在一些国家中,大部分的公共外交活动是通过行动而不是宣传来完成的。挪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仅有500万人口,缺少跨国性的语言和文化,它既不是欧盟的成员国也不是各方组织和多国合作纽带的中心国。但是挪威能成为世界和平的动力以及它对中东和哥伦比亚地区冲突的调解作出的努力这一事实树立了它伟大了国际形象。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挪威人的行为都与其国际形象相符。例如,国内的捕鲸政策就与环保主义者的倡导相悖。但是整体上,挪威还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小国是如何开拓世界环境并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地位的。

又如,国内群众支持或喜欢的形象和口号不一定国外公众也支持或者喜欢的。在2002年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用罪恶的轴心这一术语来定义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国,这在国内得到了积极地响应。可是国外的公众极其反对这种以一种道德为标准把不同的外交情况混为一谈的做法。此外,自9-11之后,对恐怖主义的宣战得到了国内民众和议会的支持,但是他国民众则认为美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了。尤其是在反恐战争的不确定性时间段中,在没有充足的法律权力下在关塔纳摩关押囚犯。2006年,英国外交部禁止外交官使用“罪恶轴心”一词,他们认为这个词藻直接导致了基地组织在全球圣战的开始。

(四)虽然军事力量在软实力的塑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公共外交中,军事力量的使用也受到了某些限制。

在战时,军事心理作战是影响外交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敌军的前哨能被巡航导弹摧毁或者能被地面武力所攻占抑或是通过说服的方式让敌军主动投降。这种军事心理作战法又是以骗术和假情报作为工具的。这些工具在战争中很有用,但是在和平时期继续运用这些骗术和假情报经常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公共外交中,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仍沿用战时的军事策略会使公共外交更容易遭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正如当前的反恐战争模糊了正常的公民活动和传统战争之间的界限,其结果必将削减而非塑造软实力。

(五)政府间的共同需求或者对外政策的相同,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公共外交的良好发展。

冷战时期德国的公共外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法国试图脱离美国影响的公共外交相对应,德国公共外交的核心主题是要把自己塑造的更像是美国的朋友,德美两国的政治目标趋同,因此,德美两国的政治目标都得到了实现。政治领导者们或许有共同或是类似的动机,例如促进民主和人权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协调好公共外交政策,双方利益就都能得到实现。

(六)在公共外交中,不应忽视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

如果国外政府的政治压力能带给本国私人公司更大的利益,私人公司往往愿意屈从于国外政府的意愿。而且在后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群众对政府的权威性持怀疑态度,这就迫使政府不得不与一些私人公司合作。

其一,与政府相比一些非政府组织更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尽管这些非政府组织难以被政府所控制,但是在沟通的多种渠道上他们都能派上用场。冷战结束后,美国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在东欧国家民主统一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吸引大批移民人口的英美国家中,这种大移居使得文化微妙性和语言技巧相联系在一起。在不同国家的政党之间建立关系的做法其首创在德国。有影响力的大党都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互有联系,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政党又多半离不开政府的资助。里根政府效仿德国建立了全国民主捐赠这一机构。这一机构通过对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研究所、工商会等的资助来提升其他国家公民社会的民主程度。

其二,美国公司的作用也不小。他们的代理人和产品比政府的代理人更能直接地深入人心,一些开明的商业主,建议在公司的代理商被派遣出国前,各个公司应该开发和共享信息的敏感性,共同培训企业代表。公司还在投资特定公共外交项目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例如一家技术公司与芝麻街工作室的合作;黎巴嫩的广播公司们联合制作以科技为主题的英语儿童节目。这些被世界所瞩目的成就仅仅是美国所得成就中的一小部分。

其三,间接公共外交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在一系列观念上承担更多的风险。有时政府很难去维护那些对政府政策本身有利的观点。然而批评有时也是树立信誉的有效方法。美国软实力部分来自于开放性的社会和政治,部分还来自于出版自由、议会能对政府决策进行批评和修正这一事实现象。政府为了避免批评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只会削减政府的信誉而不会帮助外交精英们利用软实力这一重要资源。事实上,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美国把自由电视台(Al-Hurra)转变成为一个国际间的机构来播报研究课题、城市会议、议会议题的内容,美国的收获将会远远地大于它所付出的努力。

三、结语

自9-11之后,在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融合的时代中,美国不应该再按照冷战的思维来对待处理问题。当前国家同跨国恐怖主义之间的较量是一场国家为了赢得民心民意的较量,当前单一地、过分地依赖硬实力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只拥有宣传性质的公共外交不仅不具备说服力,而且还会削弱国家的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支付手段来影响他人服从自己的目标, 从而使自己达到想要目标的一种能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有赖于其文化、价值观念及其政治的吸引力。一个国家睿智的实力策略就是把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两种实力资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提升美国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手段, 公共外交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美国同跨国恐怖主义之间的较量是一场国家为了赢得民心民意的较量, 单一地、过分地依赖硬实力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只有将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是美国公共外交中最为有效的外交法则。

关键词:实力,软实力,美国公共外交

参考文献

[1]、Between Soft Power and a Hard Place:Dilemmas of the Bush Doctrine for Inter-American Relations[J].Jaime Preciado Coronado,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2005, 21, pp:322-335.

[2]、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J].Joseph S.Nye, Jr,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8, 616, pp:94-110.

美国外交政策思想 篇10

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从总体情况来看,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直接影响。

(一)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美元流动性收紧, 美元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会持续走跌。对于我国进口部门来说,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降低原料的购买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会对我国本已疲软的出口部门形成短期压力,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整体上是原材料进口国和产成品出口国, 进口价格下降有利于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从而增加利润。此外, 美元升值会促使人民币相对贬值, 对于近几年一直因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损失的我国出口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另外, 美联储这次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标志着美国经济的强势回归, 美元在中长期内会维持上升趋势。因此从中长期来看, 我国出口型企业也会得到持续发展。据统计, 自2013年之后我国各季度经常项目结汇数量明显回升 (见表1) 。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管理局。

(二) 对货币金融领域的影响

在金融领域, 美元收紧会逐步提高美元的利率, 从而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就目前的预测来看, 美联储在中长期内会实行多轮加息政策, 将会使得中美两国货币的利差持续缩小, 从而进一步引起国际资本流出我国。201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反映出国际资本的净流出量开始逐渐增加 (见表2) 。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管理局。

近几年, 受套利机制驱使, 大量热钱涌入我国市场, 从表面上看此次资本回流美国正好可以促使热钱流出我国市场, 但同时这部分热钱若快速流出, 则极易引起人民币币值的大幅波动, 形成资产泡沫, 造成国内金融领域的动荡, 给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此外, 资本的大规模撤离会使国内面临紧缩的风险。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 我国CPI指数从二季度的1.8%下降到三季度的1.6%, 国内经济已经初显紧缩迹象, 若资本持续大量外逃则会大大增强紧缩效应。

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 货币政策选择陷入两难境地

美联储此次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会使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 美国的利率回升和美元的强势复苏势必吸引大批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为了减少资本外逃现象, 缓解资本市场的动荡, 我国央行就需要采取缩紧银根的货币政策, 如通过提高国内利息来增加对资本的吸引力, 避免其大规模地流出国内。但是, 这样势必会收紧国内资金, 造成金融市场短期流动性枯竭, 同时加剧国内通货紧缩的效应和经济的下行风险;另一方面, 2014年的CPI数据已经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国内通货紧缩的征兆, 为扭转局势, 央行就要采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 如下调利率以刺激国内消费与投资。但是, 利率的降低会进一步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利差, 甚至形成反转的态势, 这就又会使国际资本进一步加速流出国内, 从而引起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这一两难困境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与执行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 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从稳定汇率的角度去分析, 美元流动性收紧、国际资本回流必将引起美元的强势回升, 人民币也会开始相对贬值。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具体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进行上下浮动, 而在这一篮子货币中美元占据着最大的权重。因此不难想象, 伴随着美元的持续升值, 我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对外相对稳定, 便会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让人民币跟随美元进行一定幅度的升值。这会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因稳定汇率而不得不进行调整,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巨大影响。换个角度分析, 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会带来国际资本的回流, 人民币面临着被大幅抛售的风险。为维持币值的稳定, 央行也需要跟随美联储进行加息, 从而减少对人民币进行抛售的情况。我国央行的加息政策要以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为风向标, 即为了盯住美元, 维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 只有当美联储加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 我国央行才会提升存贷款的基准利率, 这就会造成我国的货币政策被迫随美国的政策进行调整, 其独立性将大打折扣。

(三) 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货币政策的五大最终目标之一就是维持金融的稳定。而要维持金融的稳定, 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以充分维持市场对本币的信心。目前我国以美元形式持有的国际储备大约在4万亿元左右, 其中有接近1/3的资产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中, 美联储会较大规模地抛售美国的长期国债和机构债券, 这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的猛涨和其市场价格的暴跌。由于我国外汇资产的绝对数量过于庞大, 任何微小的价格下降都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巨大损失。众所周知, 一国货币币值的对外稳定需要大量的国际储备作为坚实的后盾, 但是若因美国国债暴跌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 势必会动摇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 导致出现大幅抛售人民币的情况, 加速资本外逃, 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 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三、政策建议

(一) 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

过去五年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许多出口企业连年亏损, 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让不少小型出口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如今, 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相对贬值所产生的价格优势, 我国出口型民营企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因此, 要利用好这一轮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机制, 大力支持我国出口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此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在微观领域注重定向调控。首先, 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 通过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等方式,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出口型民营企业贷款的倾斜力度, 让出口型民营企业顺利实现资金融通, 借着美元的强势升值扩大出口规模, 为国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其次, 我国央行可效仿支持“三农”的定向降准政策,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出口型民营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鼓励其扩大对此类出口型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 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

近几年, 对于资本账户是否应该开放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大著名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做过多轮探讨,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已跻身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币应该顺应市场需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这正是开放资本账户的良好时机。然而, 若在短期内过快开放资本市场, 美联储的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压力会急剧放大, 造成短期资本快进快出的局面, 极易使我国重演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败局。因此, 目前央行应该放缓资本账户开放的脚步, 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政策目标出发, 对短期内资本的出入进行管制, 防止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具体来讲, 央行需加强跨境收支监测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出和流入双向监测, 通过建立指标与预测模型, 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二是通过优化系统建设, 加强外汇监管信息数据共享, 为强化主体监管、事后监测分析和非现场监管能力奠定基础, 以防止短期资本通过虚假贸易等渠道跨境大规模流动。

(三) 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面对资本流出, 国内“资金池”水位下降, 货币当局要保持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通畅和稳定, 缓解美联储退出QE政策带来的资本流失的影响, 避免出现短期的通货紧缩现象。上一年度的“钱荒”事件让所有金融行业的人记忆犹新, 而现如今美联储的退出政策, 又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 货币当局应该根据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 适时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降息等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避免新一轮“钱荒”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四)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目前,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篮子货币中美元占比最大, 所以人民币汇率在某种程度上是盯住美元进行浮动。人民币与美元过强的关联程度使得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以美联储的政策为导向, 极大地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而且容易在面临紧缩冲击时陷入货币政策选择的两难境地。现阶段我国应尽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减弱人民币对美元的关联程度, 具体要对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分配进行调整。此外, 我国应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的空间, 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通过有效发挥汇率机制的作用来缓冲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机制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

摘要: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 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 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 大量资本开始回流, 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 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

参考文献

[1]Curdia, V.&Woodford, M.Conventional and University Monetary Policy.Federal Resever Bank of St.Louis Review, 2010 (5) :92.

[2]Krishnamurthy, A.a.A.V.J.The Effects of Quantitative Easing on INterest Rates.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11:215-287.

[3]Pesaran, H.M.&Ron, S.Counterfactual Analysis in Macroeconometr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Quantative Easing.IZA Discussion Papers, 2012:6618.

[4]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 2013 (9) :21-28.

[5]刘澜飚, 文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亚太经济体的影响[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42-150.

[6]潘锡泉.美联储加速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14 (8) :30-34.

[7]谭小芬.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 2010 (2) :26-37.

上一篇:矿井灾害下一篇:特殊需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