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

2024-06-19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精选四篇)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 篇1

一、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现状

(一)农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重庆市共有涉农高校7所,中央在渝农业科研机构1个(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市属农业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6个(市农科院、畜科院、林科院、园科院、水产所和药物种植所),区属科研机构9个(三峡农科院、万州水产所、涪陵农科所等)。全市有农业科技人员6548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经过“十一五”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重庆市形成了家蚕、柑橘、生猪、生物农药、土壤环境、糯玉米、杂交水稻、黄籽油菜等10多个在国内有影响的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十一五”以来,我市育成通过国家和重庆市审定(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51个,畜禽水产新品种9个,有16个品种28次被推荐为主导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使重庆市在五年中实现了1次较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甘蓝型黄籽油菜、加工型辣椒、鲜食糯玉米等新品种培育方面均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速度加快。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达到2368个,从业人员21470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纳入了财政保障,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全市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有22个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市外)与38个区县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十一五”以来,累计推广粮食、蔬菜良种3.3亿亩,林木良种500多万亩,增产粮食近40亿公斤,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城乡统筹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重庆市以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和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把大批科技人员从“主城”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导向“两翼”地区基层企业和农村第一线,引导科技、知识、资本、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让科技人员在基层这一广阔天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努力在全市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自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以来,共向区县选派科技特派员3809名,大力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84个,建立县校(院)科研合作基地37个,探索支持专业技术合作社、星火科技12396等多元化的科技服务创新机制,有力助推了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户增收。

(四)农业科技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十一五”以来,重庆市农业科技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七年共计投入科技经费4亿元。此外,重庆市还设立了10亿元的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出台了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办法,这是重庆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又一重要辅助举措。2009年,《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正式施行,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9]116号),明确了“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对农业农村的科技支出的比例应不低于30%”等多项支持措施。

二、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具备

科技投资能力或投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一直是公共财政,重庆的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仅0.1%,低于全国2%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国家50%的水平。

(二)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创新乏力。

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弱,原创新科学成就少,重大突破性成果不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玉春教授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重庆处于全国26位。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效率不高。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陕西大约在40-45%之间,四川和重庆大约在35%-40%之间。

(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和效力低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法律、政策、文化环境不完善,推广机制不活,手段陈旧。

(五)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强,95%以上的科技资源集中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而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分布较少。

(六)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广大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及其借鉴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具有弱质性、外部性和多功能性等的特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对本国农业予以大力支持与保护,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保障体系。研究和分析国外先进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经验,对促进重庆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模式。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下进行。这些法律规定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要建立合作计划,由各州的一所或多所州立大学组织和施行推广工作。这一模式通常被称作“大学组织的农技推广”模式。具体做法是由大学与联邦政府和各级政府合作,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要求大学设立各类相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和行政工作机构,并在所在州的每一个县设立基层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共同开展工作,由此建立一个覆盖到每个县的庞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大学农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该体制的主要特点:一是便于将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二是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三是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紧密联系,推广中遇到的问题能迅速反馈,从而使研究选题更具有针对性。四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去研究和解决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五是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美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在大学,而且使大学农技推广体系成为农业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国际上公认的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制度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

(二)日本农协模式。

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包括基层(市、町、村),县级(都、道、府、县)农协,全国农协三级。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对农协进行改革,将原来的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两级,把都、道、府、县联合合并到中央,基层社也从原来的1万多个精简到目前的1000个左右。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农协把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提供综合服务。农协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筹措、栽培或饲养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每个环节都给予相应指导、信用、购买、销售等一体化服务。二是协会成员协同开展服务。某种物品从超市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买卖过程;而从农协到其协会会员手中,实际上是一种代购过程,即农协采取共同购买的方式,使组合员得到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物品。农协其他各项事业也是通过组合员的各种协同方式开展的。三是农协不以营利为目的。农协经营的目的不是增加盈余。如果降低了对协会成员的服务水平,即使盈余再多也得不到好评;而提高了对组合员的服务水平,即使盈余减少,也不会受到指责。四是农协的服务是指导性的。农协的指导分为农业经营指导和生活指导,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的指导,而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周密的安排和全方位指导。

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了解,有几点值得借鉴:一是重视程度高,起步早。国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普遍采取工业反补农业政策,从政策资金扶持、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措施和手段,加快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业科技现代化程度普遍非常发达。二是立法保障。通过立法形式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发达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三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把农业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公共品范围,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不断加大投入。

四、加快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一)探索多元投资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切实把中央有关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政府科技投入的效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农业科技发展的信贷投入,促进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与农业产业资本的融合。要加大重庆市农业对外融资的力度,积极用好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跨国企业投资重庆农业科技创新,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农业科技发展资金,推动农业科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力。

1、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实施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启动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创新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机制,探索“服务在乡、管理在县”模式,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制度。加强基层农业服务队伍建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确保5年内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以上。

2、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深入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优、建功立业。鼓励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科技人员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科技型企业、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构建农科教企联合协作推广机制。

积极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内涵,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构建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4、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

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为契机,重点打造农村信息化综合云服务平台,结合“三网融合”和“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整合构建农村民生、农业生产、科技创业、市场流通4类信息服务资源,提高共享程度,通过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网络,形成快速便捷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通道,为“三农”服务。

(三)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产业发展导向,新建和重组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有关专项资金优先扶持企业建设创新载体。鼓励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围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水产等主导产业,组建多学科跨单位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效益农业。

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粮油、柑橘、畜牧、蔬菜、渔业、林果、中药材、茶叶、花卉、蚕桑、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小微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扩大农产品加工转化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注重产销衔接,拓宽流通渠道,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农产品要素市场建设和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围绕特色效益农业规划布局,加快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添发展后劲。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增长方式,重点打造柑橘、肉牛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特色产业首席专家制度。

(五)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工程。

扎实推进国家级、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围绕柑橘、生猪、蔬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继续创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完善运营机制、加强技术引进和集成,提升园区的科技服务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示范推广,加速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种养植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质量,壮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切实提高重庆市农业的竞争能力。

(六)加强村镇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强化村镇建设管理领域科技支撑,以乡村社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村镇规划、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环保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构建城镇化发展的村镇建设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

(七)大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办好一批农业高职、中职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涉农专业。加快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深入推进“阳光工程”、星火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高质量地开展农民培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五、完善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统筹联动。

建立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综合解决科技创新驱动效益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多渠道聚集科技资源,为示范工程实施提供物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政策等保障,力求取得实效。

(二)深化科技改革。

着力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鼓励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与地方合作,组建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建立鼓励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的成果评价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新格局。

(三)完善政策体系。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 篇2

1、制度方面,要建立内控制度,特别是与经费相关的制度,要建立间接经费的使用方法的制度,规定奖金分配办法。要建立内部预算调整的管理制度。

间接经费用途:原则上不属于规定科目的经费都可以划在间接经费,比如饭费等,绩效支出是指奖金。

2、核算方面:要求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开核算。自筹经费要实打实投入,要求80%以上到位,最后具体花了多少钱。自筹经费可以突破预算。

3、要建立内部审批流程。自筹经费调整最好在课题后期做,最后审批。课题参与单位的自筹经费的调整经内部审批后报承担单位审批,再由承担单位报轻工业联合会备案。

专项经费的调整,材料费、燃料动力费、检测加工费、版权事务费4个科目可以自行调整,没有幅度,总额不突破,其他科目如差旅费可以调整到材料费,最好在课题后期调整,由课题承担单位报轻工业联合会备案。

不能调整的有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专家费,其中差旅费、劳务费、专家费不许超出。劳务费和专家费是发给个人的,个人要签收,要有身份证号等。

间接经费不许突破,这是活钱。原则上不能划到规定科目的经费支出都可划到间接经费,比如饭费等。但普通办公用品比如墨盒等原

则上不能在课题经费列支。

4、支出合规性:一是时间的合规性,经费支出期间在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二是内容的合规性,符合预算科目规定。

5、内部测试的规定。前提,一是内部测试机构要求是单独核算的实体,有相应资质,有合法的收费依据。二是要提供内部收费依据。

6、成本与抵扣的问题: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抵扣了,就不能再进入成本,进入成本的只能是税扣净额。

7、结余:专项经费要尽量花完。课题验收进可以有少量经费用于课题验收,也可以有少量经费比如2万元左右属于应付未付,但要提供合同。文章已发表,费用没有支付,要提供证明资料。

8、科技部验收时,要求提供明细帐,完成最终结余的认定,要求专家验收时看明细帐。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 篇3

关键词:科技特派;高端人才;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74-03

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创于福建南平,是在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2002年,国家科技部在总结福建南平科技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原国家人事部和各级地方政府率先在西部地区推行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十多年来,不仅在西部地区,而且在东北、沿海以及中部地区也开展了该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显著,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辽宁省在学习借鉴福建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率先在辽阳县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在省内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工作模式,即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自辽宁省大规模开展特派行动以来,科技人才被源源不断地派往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科技特派行动地区的增加,辐射规模的扩大,高端人才的缺乏以及人才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构建科技特派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完善人才引入、评价、竞争及激励和留存的相应体制,才能为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 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存在问题

1.1 高端人才支撑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

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缺乏明确合理的人才分配和评价机制。表现为严重的高端人才分布不均以及人才层次结构的不合理。从辽宁省整体来看,辽中南地区人才资源密度较大,辽西北地区人才资源短缺。在中部和南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分布相对集中,出现了人才集中的现象。西部和北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自然及气候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因此,这些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短缺,而且学历职称层次普遍偏低。

科技特派人才资源层次结构严重失调主要表现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占职工总数比重偏低。另外,在年龄结构方面,有经验的科技特派人才缺乏,大多为36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同时,人才资源同样面临专业结构失调的问题,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热门领域更是人才奇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辽宁省的人才层次和结构很难满足现实科技特派行动的需求。

1.2 高端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不科学

虽然辽宁省在《人才发展规划》中已经将高端人才的引进确认为重点,并提出“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的规划。但事实上在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方面,还存在体系构建不科学的问题,直接造成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和人才严重外流。

科技特派行动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对人才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求也相对较高。然而在实际派出的科技人才中,拥有复合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缺乏。从已有的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农民认为目前科技特派员自身功能单一,缺少复合功能,特别是在解决农产品出路和组织农民、管理经营农民产业等方面的能力不强。目前,素质高、技术好、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科技特派员最受农民欢迎,也是最缺乏的人才。

在已有的科技特派人才中,由于地区保障机制的缺乏,甚至在一些贫困地区科技特派员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证。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科技人才也没有合适的政策保障和激励,造成了科技特派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流失。他们不仅向先进地区流失,同时也向企业或其他行业甚至向海外流失。

1.3 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内外部协调机制不完善

2007年辽宁省科技厅会同辽宁省委组织部、原辽宁省人事厅、辽宁省农委、辽宁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科技特派行动在辽宁省正式启动。2010年1 月,辽宁省科技厅会同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农委、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意见》,科技特派行动由此在辽宁省全面展开。在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到,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涉及了许多部门。然而在实际的协调过程中却存在着沟通不畅、信息脱节等情况,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够、人才分配不均以及人才环境无法保障等方面。

2 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完善措施

2.1 完善科技特派行动人才引入机制

2.1.1 实现人才的市场配置 要实现人才的市场配置,首先要完成政府职能的转换,改变“拉郎配”的强行安排策略。辽宁省幅员辽阔,各区域特点不同,各地区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农业特点、风俗文化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行政命令对人才进行统一分配和安排,应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入人才,并让高端人才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服务对象。同时各区域依据自身特点选择科特派人才,进而实现双向选择,以找准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双方的最佳结合点,使现有科技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提高科技服务成效。

2.1.2 提高高端人才待遇保障 科技特派行动工作环境特殊,受条件有限等先天不足的条件限制,对于人才的吸引能力较弱。因此,在人才引入方面的基本做法是提高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的待遇和保障,鼓励和支持高端科技人才在科技特派行动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对重点项目的基础研究人才、高科技人才和尖端技术研究等特殊人才,要实行待遇优惠政策。对到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政策上要给予适当的倾斜。另外,政府还应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其他地方的优势人才,提升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条件。

nlc202309041410

2.1.3 实现产业集群的人才聚集 “十一五”期间,辽宁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根据规划,产业集群将成为辽宁“十二五”发展的爆发点。“十二五”开局之年,辽宁产业集群表现不俗,让大家眼前为之一亮。销售收入突破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超过55个。辽宁省产业集群已经覆盖辽宁大部分地区,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探索“科技特派员+示范园(基地)+农户”的引才方式,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农业高新产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产业集群来实现人才集聚将成为科技特派行动引才的一个契机,符合人才聚集理论的外部收敛效应,可形成良性循环。

2.2 完善科技特派行动人才培训机制

2.2.1 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建立高效与科技特派行动的人才合作关系,尤其是农业科技类院校。一方面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使高校的人才尽早接触和熟悉科技特派人才环境,为以后的就业和择业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为农村一线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一线的科技特派员提供培训、咨询、信息、管理等多种形式服务,为农村更好地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提供技术和信息保障。通过高效与科技特派点的长期有效合作,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科技特派地区输送人才,更可以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加强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交流,取得“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实现双赢。

2.2.2 构建高级专家支撑体系 从目前科技特派人才情况看,大部分科技特派人才的年龄在36岁以下,因此即使是高学历人才,经验也相对缺乏。同时由于个人知识结构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在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构建权威的专家支撑体系,一方面可以解决科技特派人才在服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科技特派人才定期提供专业培训。科技特派专家支撑体系应该由高校教授和经验丰富的优秀科技特派员组成。一方面来自高校的专家可以给科技特派人才带来最新的知识和学术成果,为产学研的结合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优秀的科技特派员不仅有丰富实践服务经验,还有更为宽阔的知识结构,无论在培训还是指导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3 实施农业人才培养计划 科技特派行动的根本在农村。因此,农村培养出来的人才更了解农村本身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且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要做好科技特派行动的人才支撑体系,要在全省实施农业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充分利用涉农高等院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成人学校、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等载体及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另一方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到农村选调、支援辽西北等计划中来,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

2.3 完善科技特派行动人才留用机制

2.3.1 完善科技特派人才激励机制 分配激励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持续创造潜能。尤其是对于科技特派人才,激励机制更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科技特派工作的特殊性,对科技特派人才的激励机制应该包括完善的薪酬制度、规范的奖励制度,也可以探索合理的产权或其他能够和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激励形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特派人才投身农村建设、开展科技特派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地为广大科技人才提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使其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从而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覆盖面及实施力度。

2.3.2 完善科技特派人才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资金投入,保证科技特派人才的衣食住行等基础服务,为长驻地方的科技特派人员在当地安排住宿。同时,为了更方便地在多个服务点服务,可以协调当地政府保证科技特派员的及时出行,进而提高科技特派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全面改革人事以及劳务代理制度,完善人事劳动档案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人才—中介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要依托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形成各行业、系统的专业人才—市场队伍,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市场各主体公平竞争的良好局面为科技特派人才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快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的发布办法,对信息资源加强分析和预测,及时了解各地区人员需求和匹配情况,为人才的双向选择和沟通提供更便利条件,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2.4 完善科技特派行动外部支撑机制

2.4.1 增加政府对科技特派的资金支持 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入科技特派行动的高端人才资源开发。一方面政府要为科技特派人才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合理的经费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地区要安排合理的培训和再教育费用,鼓励科技特派人员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科技特派工作相关的重大项目在人才供给总量、高端人才和人才素质等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2.4.2 制定科技特派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满足条件的高端科技特派人才在基层进行创业,并增加政府扶持力度。让科技特派高端人才不仅可以留下来,更可以创造一方财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方面要鼓励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的高端科技人才进行自主创业项目。另一方面要支持科技人员带项目、带科技、带资金与农民、企业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实行科农工贸一体化。对科技特派高端人才的创业项目要做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完善地区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设立绿色通道,为人才创业提供快捷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与分配的具体措施。制定科特派高端人才科技型企业的激励保障办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董雪.科技特派行动运行模式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9-

132.

[2] 张强.科技特派员农村基层创业行动的几点探讨科技成果纵横,2009(6):29.

[3] 吕立涛,孙富余,田云.实践科技特派行动发展区域特色产业[J].农业经济,2013(9):114-115.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 篇4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央先后出台4个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了科技发展, 但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当前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 积极开发应用高新技术, 努力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优势。

委员们在提案中建议, 首先应理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建议逐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和统筹协调机制, 对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的科技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统筹科技资源布局, 解决配置分散和浪费问题。改革科技奖励制度, 延长国家科技奖参评项目的完成年限为五年, 大幅度精简省部级科技奖励, 取消地县级科技奖励。

改进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也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要环节。多份提案建议, 健全科技评价制度, 引入第三方评估,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对于不同的科技项目的科研经费实行分类管理, 更合理有效地管理科学经费。改进预算制度, 改善管理水平, 使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尽快加大研究机构运行费用的投入 (特别是人员经费) , 稳定科研队伍、构建可潜心钻研的科研环境。加大非竞争性经费的投入, 调整竞争性经费与非竞争性经费的比例, 让更多的专家回归一线岗位。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 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敏感。只有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创新力量, 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矛盾和问题, 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多份提案建议, 应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机构的层次和水平,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设立国家财政专项,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 切实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市场, 建立科技成果信息供需中介服务机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提案认为, 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加强农业、信息、核能、交通、海洋、文化等领域科技支撑, 大力发展“云计算”, 加快“资源三号”后续卫星立项,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实施现代制造服务工程, 打造国家“低碳硅谷”, 促进交通节能减排等。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多份提案认为, 当前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思想, 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为此, 建议切实加大对科普工作领导, 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科协的综合指导作用, 动员各界广泛参与。加强科普设施建设, 扩大科技场馆建设, 增加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的科普教育功能, 免费向公众开放。国家设立科普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科普读物的编著及出版。免费开放科技馆, 经费保障应由各级政府财政解决。

上一篇:航空综合系统下一篇:机械基础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