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市场

2024-07-25

国内外市场(精选十篇)

国内外市场 篇1

一、近期国内鱼粉库存高位运行, 局部港口成交略有好转

根据统计, 2010年第46周国内港口鱼粉出货量为11220吨, 环比减少6.2%, 同比2009年增加47.4%。目前主要港口库存为19.5万吨左右, 同比增加2倍以上。当前国内主要港口鱼粉库存依然高位难下, 不过广州港由于亚运会对物流存在制约, 使得部分饲料企业阶段性补库意愿有所加强;但国内整体鱼粉成交形势较为清淡。据了解, 11月初国内鱼粉报价相对稳定, 南方港口普通级别鱼粉参考报价在9300~9500元/吨;超级蒸气鱼粉参考报价在10500元/吨左右, 成交价在10300元/吨左右。

二、国产鱼粉价格稳定, 鱼资源形势南北分化

在国内进口鱼粉价格弱势稳定行情下, 加之饲企采购意愿平淡, 近期大部国产鱼粉厂家仍以观望后市为主, 国产鱼粉价格也相对稳定。但是目前我国南北沿海鱼资源形势却有所分化:黄渤海海域鱼资源形势不甚理想, 而东海海域鲜鱼捕捞形势却相对较好。这同时也造成了鲜鱼价格的南北分化, 对于后期南北地区国产鱼粉的成本也将造成一定影响。目前黄渤海海域不同规格鲜鱼价格在1.56~1.8元/千克, 东海海域七星鱼价格为1.36元/千克左右。

三、秘鲁厂商鱼粉报价依旧坚挺, 市场多以少量成交为主

目前秘鲁超级蒸汽鱼粉预售FOB报价仍坚挺在1500美元/吨附近, 折合人民币成本在10700元/吨, 和国内现货价格仍然倒挂, 因此秘鲁市场成交情况仍没有起色, 秘鲁将于11月20日开捕, 捕鱼配额共计207万吨, 开捕后的捕鱼形势值得关注。2011年欧洲捕鱼总配额预期减少45%, 这将对秘鲁新捕季鱼粉的供需形势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短期内国际鱼粉市场供需博弈仍将持续, 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 国内饲料企业观望心态较强, 加之鱼粉现货库存持续高位, 短期内鱼粉市场难改低迷的行情。

国内外网络营销服务市场现状 篇2

现在部分的企业都在走着网络营销这条宣传路线,这条路是否可以平坦的走取决于网络营销发展状况,但是现今网络营销服务尚未形成一个十分清晰的领域,一些公司实际上并不了解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处于什么地位,甚至不知道网络营销服务行业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首先了解国内外网络营销服务市场的现状。

国内情况,除了虚拟主机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之外,其他网络营销服务都还没有形成气候。SEO几乎就没有形成市场;邮件列表服务有几家专业服务商在经营,但由于种种原因,从邮件广告、赞助等形式的服务中中获得的收益很少,提供电子邮件解决方案、邮件列表发行等技术服务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网站设计市场由于进入壁垒比较低而一直比较分散,从大型网络公司到家庭作坊都参与这个市场竞争,这也许是目前可以获得收益的最主要方式。网上市场调研和咨询服务等均未产生太大影响。此外,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的非正规的“网络营销公司”逐渐增多。

在从国外情况来看,比较成熟的网络营销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产品形式和定价模式)有:虚拟主机、网站设计、SEO(搜索引擎优化)、邮件列表、网络广告、咨询服务、网上市场调查等几个方面。其中虚主机和专业邮件列表服务等已经非常成熟;提供SEO务的公司不少,但市场规模不大,从服务费用上来说,通常在500美元左右,经营者也多为小型企业;网络广告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大市场,但通常为一些大公司所垄断,小型服务商所占市场份额很小。网站设计也是很多网络营销服务公司的一项业务内容,但从事这种业务的公司很多,许多网络公司都附带有网站设计制作的业务,因此在关网络营销资料中专门介绍的不多,与这个领域的竞争状况比较分散有关。

国内外拍卖巨头的市场之争 篇3

香港:国际化市场份额战突破口

2011年是近10年来艺术品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年成交总额高达115.7亿美元,比2010年高出20亿美元。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的成交额总和占全球拍卖成交额的47%。尽管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家拍卖行业巨头分享了全球近一半的交易量,但与其10年前超过73%的市场份额相比,走起了下坡路。而且亚洲拍卖行正在快速崛起,北京的三家拍卖公司中国嘉德、保利国际和北京匡时,也以9.018亿美元、9.016亿美元及近3亿美元的年收入额在全球拍卖行成交总额榜单上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

然而实际上,即使这五家拍卖行已经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拍卖市场份额,但是没有一家拍卖企业可以真正能称为国际化拍卖企业:苏富比与佳士得垂涎中国市场多年,却因法律规范等诸多限制一直无法进入;嘉德、保利虽然称霸国内市场,但却从未在内地以外的地区进行拍卖。因此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这些拍卖巨头们思考的问题。而他们寻找的突破口都集中在香港。

早在1973年,当时苏富比的亚洲区主席朱汤生在香港设立苏富比办事处,并于文华酒店成功举办在香港的第一场拍卖会,并从1976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次大型拍卖会。这种定期的固定拍卖会,促成了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新模式,同时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揭开了全新的序幕。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引起一批香港收藏家的瞩目,其后吸引了来自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收藏家的垂青,西方人也逐渐揣摩出亚太藏家对于瓷器、书画、珠宝首饰等门类文物艺术的偏好。事实证明:香港在继欧洲伦敦、北美纽约之后,跻身于苏富比全球的三大拍卖支柱之列。因此到1986年,另一家西方顶级拍卖行佳士得在香港举办了首场拍卖会。两大巨头的市场争夺转战到香港,同时也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市场的买气大增,宣告香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迎来了腾飞的大时代。一直到2011年为止,苏富比与佳士得占据了香港拍卖市场80%的市场份额。

而内地拍卖企业为了实现国际化,香港也成为了必经的“跳板”。在2007-2009年间,内地的拍卖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仅成立一年的长风拍卖便在香港扎根,同年11月在香港举行首场拍卖会,并取得1.65亿元的成交总额,与北京同期拍卖会基本持平,这是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将业务拓展至香港地区。“2007年,香港还是绝对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且香港没有中端市场,长风在香港拍卖,主要是想先占领市场。”北京长风拍卖副总经理张艺涛表示。

至2009年秋季,长风在香港共举办5场拍卖会,取得了9.1亿多元的成交额,占到长风拍卖公司整体业绩的很大份额。但自2010年起,长风就停止了香港的拍卖业务,香港长风也仅仅担当办事处的功能,既然瞄准了香港市场,而且对内地的艺术品市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缘何突然停止拍卖呢?对此,北京长风拍卖副总经理张艺涛曾表示:“长风停止香港的拍卖业务,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适应香港人的思维模式,与其文化背景不融合;其次,香港长风侧重于中国书画,且征集主要来自内地,由于内地对艺术品出境的管制,不得不停止香港的拍卖;第三,香港各方面的成本都很高,几乎是内地的3倍,拍卖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没有利润。”

同样的例子,来自于匡时。2009年底,匡时香港拍卖公司挂牌成立,并在香港与日本亲和株式会社联合举行了首场拍卖会。“由于匡时一级拍卖的资质没有审批下来,而从海外征集了大量的瓷杂等艺术品,不得已选择在香港拍卖。”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2004年国家文物局出于保护文物从拍卖市场流失,出台了拍卖行资质审核,凡是符合公司成立三年,注册资本在1000萬元人民币以上,并具有5位高级文物职称专家等条件的拍卖公司才有权利拍卖文物。因此,有瓷器征集能力的匡时不得不转战香港,另谋出路。

匡时在香港的拍卖也仅此一场,谈起为何没有将在香港的拍卖业务持续下来,董国强表示:“对于匡时而言,客户是以内地为主,在香港举办拍卖会或多或少会受影响。而且2009年,正是内地拍卖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认为,内地的市场还是比香港市场好。”

未来,在内地

据说,被尊为“苏富比办事处之父”的帕克·博涅特在他的办公室的地球仪上,相续画出数个星罗棋布的“蓝圈”之后,最终香港被勾注了“红圈”。但是他相中香港的原因是因为其背后更大的市场:“亚洲市场,特别是‘红色中国’将隐藏着一切契机和可能……”由此可见作为全球的拍卖巨头,中国内地一直都在苏富比的战略范围。因此苏富比抢在嘉德香港开拍前,在2012年9月27日傍晚于北京敲下了象征性的一槌。这是苏富比进入内地的第一槌。也是歌华保税区与国际拍卖企业首次联姻成功的标志。

“联姻”,这是苏富比抢滩亚洲的一贯策略。苏富比在1969年就尝试进入亚洲,当时苏富比选择日本东京作为亚洲市场的首发地,并举办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作为一家西方的拍卖公司,要想在日本东京占据市场份额,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占领整个亚洲市场,自然是难上加难。所以1973年,苏富比的创始人之一朱汤生看准了正在蓬勃发展、商机潜力无限的香港,决定在此开设办事处,并着手准备举办中国艺术品拍卖会。而在连卡佛的何邓菊建议和帮助下,确定1973年在香港举办首届拍卖会。这与现今苏富比与歌华合作,成立苏富比(北京)以进入内地市场的策略非常相似。

一直以来,国内艺术界都认为,国外拍卖企业是不能进入中国市场的。但是歌华美术的总经理王昱东却表示,其实国际拍卖公司进入中国并没有法律障碍,是允许的。歌华保税区就是“免证、免税、保税”。免证免的是进出口许可证。免税包括交易税、增值税、消费税。保税是指保留关税,但不是免关税,而是不收不征,如果离开保税区出国了那就不征了,因为到岸国进行征收;如果通过保税区海关进入中国境内就按照中国海关纳税。所以叫保税,税收在保留状态,这是保税的核心。虽然保税区最终建设需要在2015年才能正式完成,而苏富比的首拍及接下来的2013春拍都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但这不会影响到其享受保税区企业的待遇。

国际拍卖企业进入内地市场,苏富比不是第一家。佳士得与永乐的合作早于2005年就开始了。北京永乐是目前佳士得在内地授予商标使用权的企业,此一授权主要意味着对永乐经营规划提供协助或在相关业务上给予技术支持,但除此之外也并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对此,北京永乐拍卖总经理董军有一套形象的解释:永乐就好比永乐董事会的一个孩子,请佳士得当“家教”,付给后者学费(也就是商标使用费),条件是不要把永乐教育成“邻居家的孩子”,而要和佳士得一样优秀。

但是实际上永乐几乎克隆了佳士得的全套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例如在与客户签署的各项单据非常详细,甚至到了复杂的地步。此外永乐还有一套特有的拍品管理系统,比如一件拍品从征集入库到上拍会有两个编号,最开始是stock number。一次拍卖如果有500件拍品来自80个藏家,每个藏家对应有自己的一组编号,每组编号中又有着每件拍品的序号。在拍卖前,永乐会将这些stock number,转换成公众所熟知的Loft number(图录号),在这个过程中,即便一些拍品由于各种原因撤拍,永乐都能根据两组编号查到这些拍品在不同时间段的属性。因此尽管永乐年成交额徘徊在两三亿元,对北京拍卖业的影响不算太大。不过拍卖回款率在八成以上,在买家常常拍而不付的内地市场显得很抢眼。

这也是佳士得进驻内地市场前做的长期准备。苏富比与佳士得从税法突破及市场规范两个不同的方向,慢慢地改变内地拍卖市场的面貌。只是如今在内地经营的拍卖企业必须注册资金达到1000萬元,并且成立三年后,才可能取得文物艺术品的一级拍卖资质。在此期间,苏富比只能拍卖当代艺术、红酒、国外艺术品和工艺品等,不可能涉足古代书画、瓷器古董等。更重要的是,根据相关法规,内地不允许以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的形式成立文物拍卖公司。

不过对此,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却表现得十分乐观:“这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的高级品牌是不能到国内搞百货公司的,但是现在呢?连卡佛早就开到了许多一线城市。所以,我还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先进去的话,以后哪天规则改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调整,会通畅很多,也会比对手领先几步。”

“中国式拍卖”在香港

如果说苏富比、佳士得在中国内地的举步维艰更多是因为政策影响,那么嘉德、保利的香港之路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是外围不同的经济环境状态。1997年4月,嘉德香港办事处正式成立。但是由于同年金融风暴的影响,让嘉德不得不放弃首次登陆香港拍卖的机会。而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嘉德香港巡展也再次搁浅。最终,在嘉德中国成立19周年之际,嘉德香港成功举行了首拍。

嘉德的拍卖现场的确是较苏富比的热闹,但从现场观察可见,不少人是以“捧场”为主。这可以说是“中国式拍卖”的特色。如同参与了这次拍卖的业内人士所说:“嘉德香港首次拍卖,虽然没有闪亮明星拍品晃瞎人眼,客人却是大腕云集。不管跟苏富比,是谁借了谁的东风,反正草船上插满了满载而归的箭。风风光光地给市场打了适时的强心针。”董国强认为对于香港来说,“捧场”这个词很生疏,而对于内地人来讲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举动。像是董国强本人不管是哪家拍卖行的拍卖都会捧场,还会介绍他的朋友去买。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的内地藏家都扎堆嘉德香港首拍而放弃看苏富比的夜场。

为了减少流拍的出现,嘉德香港的两场拍卖的估价都较低,而且嘉德香港的拍卖师在叫每一口价的时候都“适当”地拖长时间,一件拍品的时间都在一两分钟之上,也让这场拍卖的时间变得十分冗长。当拍品成交价超过100萬,全场的买家还会鼓掌。这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现场是比较少见的。

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在对比嘉德与苏富比的中国书画图录及拍卖数据后认为,嘉德的手续费是1%较苏富比20%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即使苏富比以中国书画4.14亿超过嘉德3.5亿,如以扣除手续费计算,只比嘉德多4000萬,而且拍品数量超出嘉德近40件,实际上是打个平手。佣金低,似乎也是内地拍卖公司攻打香港市场时的另一必要手段。保利日前公布的11月23日在香港的首拍细节上,15%的佣金成为被香港媒体宣传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拍卖企业一般向买卖双方收取的佣金比例是落槌价的10%--15%。而苏富比与佳士得如今20%的佣金构成也非“空穴来风”。

20世纪90年代初,受美国股市、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大经济背景的影响,艺术品拍卖业整体交易额严重下降,受此影响艺术品拍卖业整体收益也严重缩水。在1990年,苏富比的利润达到了1.55亿美元,佳士得则为7600萬美元,但到1992年之后苏富比的利润只有650萬美元,而佳土得的利润则缩水至1120萬美元。经济大势并非拍卖公司能凭一己之力而能有所扭转,但提高佣金未尝不是在总成交额整体滑坡后赢得利润的策略。

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苏富比和佳士得这对原先的竞争对手一度联合起来,1992年苏富比宣布提高向买方收取佣金,将5萬美元以下的拍品的买方佣金,从10%调涨为15%。紧接着佳士得在1995年调整其向卖方收取的佣金制度,从10%调为2%至20%不等,苏富比也宣布实施相同政策。在实施的6年中,两家公司因调高拍卖佣金的策略而增加了4亿美元的利润。虽然后来令美国司法部门以“反托拉斯(反垄断)法”介入调查,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提高佣金不仅让两家公司渡过了全球艺术市场艰难的调整期,同时也对拍卖行自身的良性运营有着明显作用。

从2000年以来,一方面是拍卖公司的营运成本逐年高企,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成交金额随之抬升的背景下,佣金比例却因拍卖公司间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而反向降低,从而造成了拍卖公司实际利润的增长缓慢。2000年之后,佳士得迫于外界压力,对于拍卖佣金订出了新的规定:8萬美元以下的物品,买方要付17.5%的佣金,8萬元以上仍维持10%的比例,而在卖方方面则反而把佣金降低了1%但是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关于佣金的调整却没有跟进,只是将原来细分为200萬以下的拍品佣金比例为20%,200萬以上的拍卖佣金比例为17.5%,调整为400萬以下的拍品佣金比例而统一收取20%的佣金。

国内外玉米市场走势简要分析 篇4

一、国际近期玉米市场走势分析

国际玉米价格持续回落。2009年8月份以来, 受美国玉米丰收预期增强、燃料乙醇需求增幅不大以及出口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 国际玉米价格自6月份高点开始滑落, 并一度下滑至2008年年末低点附近。其中2009年9月7日, 美国芝加哥期货商品交易所 (CBOT) 玉米价格由6月份高点时4.06美元/蒲式耳 (折合人民币1 092元/吨) 跌至3.06美元/蒲式耳 (折合人民币829元/吨) , 跌幅达25%;9月份美国墨西哥湾港口3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由6月份高点176美元/吨 (折合人民币1 202元/吨) 降至153美元/吨 (折合人民币1 045元/吨) , 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成本约为1 720元/吨, 跌幅达13%。虽然近日有美国中西部地区面临霜降威胁, 国际原油大涨, 美元走软等因素影响, 又促使国际玉米价格开始反弹, 但受美国玉米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及出口需求仍显不旺等因素影响, 其反弹幅度相对有限。

二、影响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一) 政策因素

(1) 临储玉米拍卖量升价扬, 助动市场价格回升。自7月21日国家首轮临时存储玉米拍卖以来, 其成交率由第一次的37%增至第七次的76.95%, 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第七次 (9月1日) 玉米拍卖, 尽管拍卖量由250万吨提高至300万吨, 其成交率及成交价格有所上升。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受东北旱情影响, 大多数用粮企业对后市粮源供应产生担忧, 参与竞拍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促使临储玉米成交均价上涨;二是近一个月来, 由于全国铁路运力紧张, 市场流通粮源较少, 促使成交量放大、价格上涨。

(2) 定向销售政策启动, 深加工企业发展获得转机。国家划转部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作为地方临时储备进行定向销售。本次划转数量共576.75万吨, 均为2008年生产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后期如果东北四省 (区) 定向划转计划全部执行, 将为玉米深加工企业解决经济效益下滑带来新的希望和转机, 并且有助于调整玉米深加工产业布局。

(二) 市场供求因素

(1) 销区市场到货量不足, 支撑玉米价格上涨。近期, 国内玉米市场粮源主要供应渠道就是临储玉米拍卖。但是由于临储玉米出库周期相对较长, 加上东北铁路运力紧张的影响, 导致近期南方大部分销区玉米市场到货量较少, 市场供应较为紧张, 进而对价格上涨形成有力支撑。除此之外, 9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汽油、柴油价格提高300元/吨, 使得2009年以来汽油、柴油价格累计涨幅超过20%, 运输成本增加也成为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隐形”推手。

(2) 猪肉、鸡蛋价格持续走高, 玉米饲料需求有所好转。8月中下旬以来, 在国内宏观经济回暖的前提下, 国内养殖业开始复苏, 特别是养猪业正在从5, 6月份的低谷中恢复, 猪肉、鸡蛋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据有关部门监测, 截至9月13日,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6.34元/千克, 鸡蛋、白条鸡为7.48元/千克和11.73元/千克, 分别较8月末上涨0.93%、1.3%、0.3%。同时, 生猪价格6月份触底以来已经连续15周上扬, 猪粮比连续12周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上;鸡肉、蛋价格也在近两月稳步走高。截至9月15日, 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为12.42元/千克, 较8月末上涨0.95%;随着猪肉及鸡蛋的价格的持续走高, 养殖业对各类饲料需求渐趋旺盛, 饲料加工企业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后期随着天气转凉以及国庆节和中秋节双节的来临, 猪肉和鸡蛋的需求还将有所增加, 饲料需求量进一步加大, 进而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三) 气象因素

前期干旱影响2009年玉米产量和品质。8月份以来全国旱情此起彼伏持续发生, 特别是东北地区干旱比较严重, 预期减产。从各地调研情况看, 辽宁受旱灾影响最严重, 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次之。预计东北玉米减产至少在一成以上, 其中吉林省玉米减产三成左右, 尤其西北部地区减产严重, 预计减产达30%~40%。

三、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

目前距离新粮上市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对于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走势, 我们认为, 由于国内玉米价格经过前段时间的持续上涨, 目前已涨至年内高位水平。随着国储玉米拍卖在南方销区的启动以及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数量的继续增加, 加上前期拍卖的临储玉米正陆续进入流通环节, 短期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动力明显不足, 局部偏高地区价格将逐渐小幅回落。而从中长期来看, 虽然旱情导致2009年国内玉米减产成为定局, 但播种面积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产所带来的利空影响, 因此玉米减产幅度不会太大。同时, 随着新玉米上市步伐的临近, 市场新增供应压力又将显现, 玉米价格将会逐步走稳, 局部地区价格或将继续回落, 但受国家对玉米市场的调控力度仍是有增无减及饲料养殖需求进入旺季因素影响, 其回落空间也将相对有限。后期临时玉米拍卖进展情况、9月份的早霜威胁以及2009年新季玉米的收购价格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一) 播种面积增加, 总产量下降有限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 046万公顷, 较2008年的2 986万公顷增加60万公顷, 增幅2.0%。预计200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6 550万吨, 较2008年的16 592万吨减少42万吨, 减幅0.3%, 产量仍为近年来较高水平。虽然8月中上旬, 东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 市场普遍预期玉米产量将大幅减少, 但是种植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产的减少, 实际上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 2009年国内玉米减产幅度并不像预计的那样大。同时, 国内玉米连续五年丰收, 玉米期末库存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 供需形势仍较为宽松, 即便2009年因旱情减产, 国内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改变。

(二) 临储玉米跨省移库拍卖, 市场供给增加

为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稳定市场价格, 9月15日, 国家决定将临时存储玉米拍卖量分南北两个地区同时举行, 其中东北投放量增至320万吨, 南方市场投放量为30万吨。从实际成交结果来看, 东北成交率及成交价格均较前几次降低, 分别为41.62%和1 585元/吨。主要是因为销区同时进行移库拍卖有所分流。而南方地区拍卖成交率为56.76%, 也没有预期那样高。虽然如此, 但是销区拍卖计划的实施以及临储玉米拍卖总量的继续增加, 将使前期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有所改善, 玉米价格高位回落风险也将逐渐加大。

(三) 饲料及工业需求逐步回暖

一方面, 2009年三季度以来, 在国内整体经济回暖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国内饲料养殖业开始复苏, 由此带动玉米原粮需求开始增长。虽然不排除国庆和中秋两节过后, 饲料需求将会出现阶段性下降, 但后期又临近元旦和春节, 在节日效应下, 第四季度整体饲料养殖需求仍将延续上升趋势;另一方面, 虽然近期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部分被玉米成本提高相抵消, 但由于有定向补贴政策作支撑, 因此, 总体来看, 养殖业旺季到来以及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的提高, 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四) 低温及早霜对产量的影响

进入9月份, 受东移冷空气的影响, 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区出现了低温天气, 上述大部分地区降温4℃~8℃, 局部降温可超过10℃, 这对正处于灌浆乳熟期的玉米生长十分不利。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 早霜成为下一阶段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大的威胁。如果后期遭遇早霜冻害, 则玉米减产幅度将比预期的大, 品质也将下降。

(五) 国际市场影响

国内外市场 篇5

 国内外化妆品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 1 化妆品区域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向好和复苏,化妆品产业也是一路高歌猛进。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从化妆品市场的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西欧地区、拉美和北美地区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来自权威数据统计显示,作为全球个人护理品市场的黑马,2009年拉美地区逆势走高,增长15%;中东地区由于居民存款习惯,消费能力未受到影响,也增长了13.1%;东欧地区市场走跌,形势最不容乐观;西欧地区由于产品因素涨跌互现;北美地区呈现负增长,销售减少1.8%;日本2009年也呈现负增长,高端产品下降了4.4%,彩妆产品下降3.7%,经历了1年多的通缩,产品零售价降低,同时,运用了引进抗跌品类产品的市场策略;中国地区,经济危机未能对化妆品业造成太大影响,2009年销售额上涨8.7%,达到1421亿元人民币。从品种上看,护肤品市场占有率最高,占到38%,达到535亿元,上涨200%;男士护理品增长26%,包括护肤和护发品。高端产品销售额在2009上涨了13%,达到210亿元,占总额的15%。据分析,以下几个因素促进了高端产品销售的上升。首先,具备一定消费实力的30岁~45岁的女性认为高档化妆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80、90后更是容易接受;其次,生产商在这个大力推广 ;再次,部分直销品牌在相继获得牌照后的蓬勃发展。香水和彩妆类产品的销售份额,由于价格战导致下降,2008年—2009年香水由14.6%下降到9.2%,彩妆由12.4%下降到6.1%,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下跌幅度最快,二线城市较慢。从渠道看,目前中国70% 的产品由商场和专买店销售,直销规范后也占到了13%的市场份额,达到18.6亿元。此外,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B2C模式也得到了发展,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的趋势。欧美化妆品市场

2.1 英国化妆品市场

英国的经济不景气影响到了广大的消费者,但是据统计,在2009年的英国个人护理品市场仍然保持强劲增长,个人护理品销售额达到9 6.45亿英镑,增长率为2.5%,相比2008年的增长率为3.5%,只是环比下降了一个百分点。其中相对成功的化妆品及护理品细分领域有高级化妆品、皮肤护理品、彩妆、头发护理品及口腔护理品,这些都是占有极大市场份额的产品细分。另外,男性化妆品及护理品也增长了3%,可见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具体见表1。英国的消费者一般是不会减少在化妆品方面的预算的,如果确实是需要减少开支,那肯定会从其他地方减少预算,这是英国人的一个习惯和概念的问题。这种理念对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来讲,英国的化妆品和盥洗用品市场是最棒的。

2009年在化妆品和盥洗用品的销售渠道方面,美容店和超市零售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达到81%。

在英国的市场品牌占有率方面来讲,私人贴标在英国的消费者中间比较受欢迎,其次是宝洁公司的吉列品牌和欧莱雅集团的欧莱雅品牌,这3个品牌占据着英国的主要市场。除此之外,在化妆品的进出口方面的增长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据英国个人护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英国化妆品和盥洗用品进口总额达到25.35亿英镑,同比2008年增

长8.1%,在这其中法国贡献最大,达到6.41亿英镑;出口达到25.44亿英镑,同比增长5.4%,这些数据显示2009年的英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2.2 西班牙化妆品市场

西班牙化妆品市场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比较严重,无论在护肤品领域还是在彩妆市场方面,还是在其他的化妆品领域,从统计数据来看,都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在彩妆销售市场上,在2008年还处于正增长,为2.51%,但是在2009年出现负增长,为 - 10.19%;香水市场中,进一步出现下滑,2009年销售额为9.52亿欧元,同比减少11.80%,其他化妆品市场领域的销售额。

在销售渠道方面,专柜销售、专业的护发沙龙和理疗中心都出现了2位数的负增长,分别为 —14.81%、—13.22%和—15.4%,可见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个人消费品领域。

2.3 其他欧洲国家化妆品市场

据俄罗斯权威媒体报道,在过去的20年间,俄罗斯的香水和化妆品消费量大大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国内市场是欧洲乃至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并成为对外国公司最具吸引力的市场。迄今为止,占据俄罗斯香水和化妆品市场主要份额的均为国际大型生产商,而俄罗斯的公司只在某些细分市场上有所发展,基本上都是“经济型”。2009年,香水和化妆品市场销售额达到97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4.3%。作为比较,最近3年来,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8%~13%。2010年,市场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步复苏时期。预计2010年市场增幅将超过9%,销售额将达到106亿美元。至于进口产品和本土产品的份额关系,按销售量计算,进口产品约占国内市场的60%;按销售额计算,进口产品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超过70%。尽管2009年香水和化妆的价格显著提高,以及需求向价格较低的产品转移,但市场销售额较2008年而言依然保持增长。在未来数年,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将随着俄罗斯人购买香水和化妆品支出的增长而提高。

2008年法国通过连锁专卖店、独立店和百货店销售的香水和化妆品增长了2.5%,达到65亿欧元,增长率低于2006年的5% 和2007年的4%。因为消费者在购买的化妆品和香水都减少了,预计2010年会继续减少,直到经济形势完全好转。为了应对这些产品消费数量的下降,香水、化妆品生产企业都在提高产品价格,以期在利润方面有所斩获。

2.4美国化妆品市场

来自于NPD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对美国美容化妆品市场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上,市场价值同比2008年下降了6%,只有81.9亿美元,香水占据了30%,2009年香水价值同比2008年下降了10%,为24.8亿美元。彩妆销售额同比2008年下降了5%,为31.6亿美元;护肤品同比2008年下降了4%,为24.7亿美元。2009年引入的矿物彩妆销售增长了50%,但是目前矿物彩妆占有量比较小。从美国的市场调查可以看出,美国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这就要求化妆品的研发人员向这方面努力。但是在2010年6月12日前52周之内销售额达到43.3亿美元(包括沃尔玛销售),上升3%;香水销售额为6.877亿美元,同比2009的6.753亿美元上涨了1.8%,专家预计未来几年美国化妆品市场会实现大的增长。

在品牌方面,来自欧睿国际的统计显示2009年美国彩妆品牌销售排名前5名分别是:封面女郎、美宝莲双色眼影、巴黎欧莱雅、倩碧和露华浓;香水品牌销售排名前5名分别是:雅诗兰黛、雅芳、香奈儿、科蒂和阿玛尼;护发品品牌销售排名前5名分别是:潘婷、伊卡璐、巴黎欧莱雅、加尼尔和宝美奇;男性修饰品品牌销售排名前5名分别是:吉列、米切尔、男士止汗透明香体膏、schick-wilkinson and American Crew;护肤品品牌销售排名前5名分别是:玉兰油、露得清、高伦雅芙、倩碧和雅芳。亚太地区和东盟地区化妆品市场

虽然亚太地区的经济已开始复苏,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今后几年时间里还很难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长远观点来看,亚太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前景光明,亚太地区的化妆品市场及工业必将重新繁荣发展。

在东盟地区的化妆品市场中,体用护理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因为地区原因,消费者对体用护理品的要求比较多。相对而言,东盟的面部护理品市场不如亚太地区所占比例高。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6国的护肤品市场正在逐步增加,其中泰国和菲律宾2个国家护肤品市场的规模占到整个东盟国家市场的一半以上。尤其引起注意的是泰国男性香波市场不是太大,但是男性香波市场正显示出稳步增长的势头。印度尼西亚化妆品市场增长非常快,但是市场份额一直以来比较小。最近,防紫外线和增白的面部护理产品也非常流行,这种高附加值的面部护理品市场正在增加。由于东盟地区强烈的日光照射,消费者对增白和紫外线防护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化妆品市场

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市场在未来几年会保持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化妆品行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商联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化妆品工业生产销售额为3.5亿元。2006年中国化妆品生产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其后,化妆品行业生产销售额(仅包括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以下同)快速增长,2007年为1 200亿元,2008年为1 300多亿元,2009年达到1 400多亿元,是1980年的400倍。此外,2009年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化妆品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4个、方法标准9个、卫生标准18个、产品标准23个和原料标准1个。从纵向看,最近几年我国化妆品工业的增长幅度巨大,而且增长速度前所未有,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资料,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表明,2009年全年我国化妆品工业制造累计工业(现价)总产值为589.74亿元,同比增长8.3 %,产销率为97%,2010年1月—10月完成总产值为562.49亿元,同比增长20.1%,产销率为99.9%,见表5。未来几年,我国日化工业将持续稳步增长,2007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会保持在13.4%左右,比国际整体市场增速要快,国内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2009 年化妆品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为572.23亿元,同比增长7.6%,2010年1月—10月化妆品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为561.93亿元,同比增长25%。

另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化妆品的进口总量为2.68万t,同比减少2.75%,进口额为7.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7%。2010年1月—2010年10月,进口化妆品总量为2.86万t,同比增长30.16%,进口额为7.6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6%。出口方面,2009年我国化

妆品出口总量为16.58万t,同比减少1.4%,出口额为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9%。2010年1月—10月化妆品出口总量为17.07万t,同比增长24.28%,出口额为10.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76%。

从横向看,关于未来的中国化妆品市场,2009年护肤品增长了40%,发用品增长12%,口红彩妆品增长了10%,男士护理品增长了5%。专家预计,到2014年,护肤品的销售额将达45亿美元,发用品将达20亿美元,彩妆将达11亿美元,男士护理用品将达9亿美元。5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妆品市场的成长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全球化妆品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国内外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全球化妆品行业正在稳步增长,随着全球化妆品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以下一些全球化妆品市场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1)产品要环保、绿色、可生物降解。随着全球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发展趋势必须是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的产品。源自天然成分和原料的化妆品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市场上出现。

2)产品要对人体绝对安全。化妆品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企业和行业的生死存亡。在过去几年内,全球化妆品市场在各个地区所暴露出的层出不穷的产品安全性问题,直接引发了化妆品安全性的革新运动。就安全的具体措施而言,首先加强行业的自律,要“遵纪守法”,企业要有“全程”管理化妆品的意识,较之以往要更加重视产品上市后的安全,建立相应的预防和危机处理机制。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改革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引导,研究、开发和生产适合不同地区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产品;加强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研究。

3)以天然植物尤其是中草药成分的功效性产品很有发展潜力。对中国市场而言最有优势,我们在应用中草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我国素有天然药物王国的盛誉,开发的新产品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在市场推广方面非常容易切入。

4)抗衰老和防晒将是一个趋势。目前人们生活比较安定和谐,对皮肤抗衰老和美容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突破传统的抗皱和保湿的范畴,结合护肤、抗皱、润肤、表皮更新,使用产品后将会使你看起来更具活力。此外,防晒产品市场前景也非常被市场看好,是化妆品发展一个永恒的主题,必将贯穿到一年四季,防晒概念将逐步深入人心。而皮肤保湿也仍将是护理用品的一个基本性质,对其概念的深入挖掘将继续主导护肤品的重要特性。

5)功效化妆品将被看好。化妆品的防晒、祛斑、瘦身、美白、抗粉刺、染发以及防脱发等功效性化妆品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预测

刘勘:国内外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接轨 篇6

随着港交所推介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活动在全球展开,推出人民币证券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此项业务将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哪些影响?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点至10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刘堪对此在节目中进行了讨论。刘堪表示,此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将有助于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接轨。

孙小美:请您解释一下,香港人民币证券买卖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

刘勘:通常来说人民币离岸金融产品是指股票以及人民币的债券,这些属于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在香港的500多家券商已经有380多家券商已经开始了人民币的账户,占有率很高。由于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并未对外开放,所以在此情况下,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从04年开始就逐步分成四个阶段,而真正的离岸业务是在2010年7月份之后才在香港大力发展。

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在容量、产品和覆盖的区域和人民币资产定价等方面,从去年下半年之后得到发展,因此港交所在此背景和在市场存在潜在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券商针对人民币计价证券的模拟交易包括电子认购首次公开招股、交易、结算和交收都进行了反复测试,准备工作已经基本成熟。人民币证券产品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推出,将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得到提升。

对香港来说备战人民币证券的买卖,券商,尤其是香港的券商以及国内在香港有分公司的券商都在积极准备。因为A股和H股存在“倒挂”的现象,如果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得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对国内及香港市场是双向调节作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都会缩小。

孙小美:如果此项业务开展良好,是否会意味着海外公司的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内地资金流入香港市场?

刘勘:虽然是在不同的区域,但是结算货币同为人民币。对于同一家公司的证券,在不同的市场给予的估值不同。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使得国内的投资理念、价值取向、判断和分析市场等,都将与境外市场进行接轨,而且将会使得国内外的界限清除,因为国际板也将会推出。国际板以何种货币计价和结算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那么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之后,可能对A股市场走向成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孙小美:这项业务顺利开展,那么香港是否有望成为人民币境外收付、结算、投资的平台?

刘勘: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在香港发展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业务,意味着人民币在除了A股的两个交易所外又有了第三个交易和流通的场所。香港是一个流动性相对比较充分的国际市场,容易受到国际资金的对冲以及风险的转嫁和转移所以容易被过度炒作。

虽然我国目前在推进小QFII的一些过渡性产品,人民币的投资平台推出后就不需要再推出小QFII,而且也可以取消这一品种。但是究竟要如何试点和过渡,港交所围绕提高营运的效益和吸引公司和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市场能力很积极,但是国内监管层以及投资者的判断标准与香港相比,一切反应都要慢。国内资本市场并未完全开放,相对处在监管和封闭的市场中间,香港市场中的人民币的任何一次波动很可能会迅速传导到A股市场,这是人民币业务在发展起来后需要密切关注的。

孙小美:从人民币业务的长远发展来讲,资金是否能保证供应量,从而使得资金池很好地运转起来?

刘勘: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业务开展起来后,就必须要使得人民币在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保持一定的资金量,所以就需要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充分的自由兑换权,如果资金不能兑换,估计股市和资金的“水龙头”仍然会掌握在央行手中,央行仍然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同时,根据市场的状况,水龙头的大小调节将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对香港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及时调控,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会大幅提高。

国内外股票市场泡沫文献综述 篇7

传统的金融理论-股票内在价值和理性泡沫

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以有效市场理论为基础, 解释观察到的股票价格偏离实际价值的可能性现象。Campbell、Shiller (1988) 用股票价格对股票未来收益和股利的预测方法进行研究, 并对股票价格现值模型进行了检验。Campbell (1991) 对股票价格的组成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股票价格主要是有稳定的基础价值和不确定成分的泡沫共同组成。此后,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致力于数学模型来模拟股票价格的组成, 刻画金融泡沫的运行机制。

早在1979年, Blanchard就建立了理性预测泡沫的模型来讨论金融泡沫的形成。1988年, Diba该模型提出了质疑, 认为泡沫应该是非负的, 但是加上非负的条件之后, 得出的结论是泡沫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存就会灭, 与现实股票市场的情况不符, 直到Froot和Obstfeld (1991) 构建了内生泡沫模型才解释了现实问题。随后Flood (1994) 运用线性自相关进行预测, 讨论泡沫的局部存在性。

近年来, 国外学者们另辟蹊径, 通过交易量, 历史收益来解释价格变化和预测泡沫和危机。Chen等 (2001) 构建了一系列的回归模型来解释个股日偏现象。他们认为股票价格的负偏可能与前六个月的交易量增加有关, 然后可能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股票价格泡沫.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 金融现象也会在国与国之间传播, 而且新兴产业比传统经济产业更能传导泡沫。Sornette和Malevergne (2001) 通过对RE bubble各方面的研究, 从两个方面拓展了方程模型, 包括股市崩溃阻碍率模型和非稳定增长模型, 并通过金融数据进行了验证, 完善了理性泡沫模型。

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

尽管经济学家绞尽脑汁把数学模型构建的相当完美也存在着其局限性。行为金融学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质疑:一是人的完全理性, 二是理性投资者套利行为的局限。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噪声交易模型, 投资者心态模型和羊群效应模型。

噪声交易模型 (Delon, 1990) 认为市场上存在噪声交易者, 他们受到噪声的影响作出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使资产价格与基础价值偏离。噪声交易者被许多学者认可, Henk和Paul (2008) 对噪声交易和价格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把每日经纪人首次净订购流量作为衡量噪声交易的一个变量, 来检验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些基本理论。

投资者心态模型包括BSV模型, DHS模型, HS模型及BHS模型。BSV模型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分析股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认为投资者使用公开信息预测股票价格时会产生系统性误差, 从而解释股票价格偏离价值。DHS模型假设投资者对私有信息过度自信, 使价格提高并偏离真是价值。HS模型主要从投资者相互作用角度研究资本市场上动量交易和过度反应现象。而BHS则从投资者风险态度来解释。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 从而导致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经济学家成功的有序列型羊群行为模型和非序列型羊群系列行为。国外的诸多学者都对羊群效应作了研究, Christian (2007) 资本试产的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 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价格泡沫, 他构建了一个模型, 通过信息不对称和贝叶斯过程解释了羊群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并通过羊群效应来解释同时产生的价格泡沫。该模型分为四个阶段, 论述了泡沫的产生过程。

国内学者对于股市泡沫理论研究较少, 所作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股票市场的泡沫存在性, 泡沫的度量。对于股票价格反映股票价值也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更多地是研究股票市场上的泡沫研究, 包括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的形成机制。

关于股市泡沫的研究, 主要是泡沫的存在性研究, 泡沫的合理范围研究, 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存在性研究。周春生、杨云红 (2002) 的研究表明,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理性泡沫, 并认为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和政府的政策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的存在。王连华, 杨春鹏 (2004) 通过扩展噪声交易者模型, 引入噪声交易者过度反应因素, 确定由噪声交易者导致的资产非理性泡沫成分, 并分析认为资产非理性泡沫与噪声交易者的认识偏差和过度反应程度等因素有关。张晓蓉, 章晓霞 (2007) 认为股市泡沫事件的产生、膨胀以及最终的破灭都是人们理性和非理性双重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出了混合理性的投机泡沫理论。

泡沫研究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对股票市场的泡沫进行解释, 虽然泡沫理论趋于成熟, 但是对于金融股票市场泡沫的存在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众多学者的泡沫理论和检测结果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股市泡沫的形成, 发展和破灭。经济学家们曾经严格地区分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 但是它们在整个泡沫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 而且并没有严格的理性泡沫阶段和非理性泡沫阶段的界限。因此以后泡沫研究的侧重点可能在于对于整个泡沫过程的描述和解释, 进而提出控制金融市场泡沫过渡膨胀的破坏性。

参考文献

[1]、J.Bradford De Long, Andrei Sheifer, Lawrence H.Summers, The E conomic Consequences of Noise Traders, NBE R Working Papers, Oct., 1987

[2]、Behzad T.Diba, Herschel I.Grossman, the Theory of Rational Bubbles in Stock Prices, The E conomic Journal, Vol.98, No.392, Sept, 1988:746-754

[3]、Olivier Jean Blanchard, Speculative Bubbles, Crashes and Rational E xpectations, Economic Let-ters3, Nov.1797:387-389

[4]、Robert P.Flood, Peter M.G arber, Market Fundamentals versus Price-Level Bubbles:The First Test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 conomy, Vol.88, No, 4, Aug, 1980:745-770

[5]、Joseph Chen, Harrison Hong, Jeremy C.Stein, Forecasting Crashes:Trading Volume, Past Returns, and Conditional Skewness in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 conomics, 2001:345-381

[6]、D.Sornette, Y.Maleverg ne, From Rational Bubbles to Crashes, Phy sica A, 2001:40-59

[7]、Henk Berkman, Paul D.Koch, Noise Trading and the Price Form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 m-pirical Finance, 2008:232-250

[8]、Christian Hott, Herding Behavior In Asset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08

[9]、Kenneth A.Froot, Maurice Obstfeld, Intrinsic Bubbles:The Case of Stock Prices, The American E conomic Review, Vol.81, No.5, Dec.1991:1189-1214

[10]、张晓蓉, 唐国兴, 徐建刚, 投机泡沫的混合理性正反馈模型, 金融研究, 2005 (5) , 85-98

[11]、周春生, 杨云红, 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经济研究, 2002 (7) , 33-40

审计市场结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审计市场,集中度,审计质量

一、国内外审计市场结构定位的文献研究

审计市场结构研究的开山鼻祖是Zeff和Fossun (1967) , 他们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的收入、资产和收益总额在总和中的比例来推断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结果发现, 美国审计市场以百分比表征的集中度高。随后, Rhode, Whitsell (1974) 、Schif (1976) 、Dopuch (1980) 也对美国审计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进行了测试, 研究表明, 在西方国家审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长期的竞争, 事务所的合并, 许多国家形成了由少数几家大事务所控制的局面, 呈现出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局面。

关于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定位不少学者也已进行了探讨。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 中国审计市场的特点表现为竞争型市场结构, 且地区分割现象严重。向津津 (2011) 采用2002~2009年期间的数据, 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和贝恩分类法衡量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及其竞争状况。结果表明,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已经由竞争型进入低集中寡占型。但是国际“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高, 且有继续扩展的垄断态势, 国内所仍处于竞争型。

二、审计市场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者认为,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市场集中度、市场壁垒、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和市场需求量的增长等。

1. 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及趋势分析

美国关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中, 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均给出CR4、CR8、HI指数, 并列出各类研究中客户的数据来源和用替代审计收费的指标。Zeff等用客户的营业收入作为审计收费的替代指标, Dopuch等用客户的营业收入的平方根作为审计收费的替代指标, 所有的研究都表明, 美国审计市场是高集中度的, 并且集中度水平相当稳定。

李树华是国内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 他采用1999年以前的数据, 认为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较低, 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呈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汪晓豪 (2009) 选取了2004至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 测算结果表明2004至2007年我国A股审计市场集中度较低, 但集中程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2. 审计市场壁垒的分析

除了大量对审计市场集中度进行探讨之外, 也有学者从审计进入退出壁垒的角度对审计市场进行了研究。李眺 (2004) 将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分为:政府管制壁垒、结构性壁垒、策略性壁垒, 基于审计市场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专业服务特征, 分析表明结构性壁垒和流动性壁垒主要存在于大客户市场, 对于小客户市场的影响作用小。因此, 从进入和退出的角度看, 审计市场仍然是高度竞争的。

3. 审计市场规模经济的分析

早期的研究者们运用Stigler提出的“生存者法则”发现审计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张利红 (2006) 通过分析, 提出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四大”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 我国本土的事务所在客户规模、审计收费方面都与“四大”存在很大的差距, 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

三、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下将分析国外寡占型结构和我国竞争型结构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此探究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

1. 寡占型结构、高集中度的审计市场将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Danos (1986) 证实国外审计市场的高度集中并非是主导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共谋”所造成的。因此, 笔者认为国外寡占型结构、高集中度的审计市场将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表现如下: (1) 寡占型市场结构中, 大型事务所已经垄断了高端层次的审计市场, 该层次的审计市场己经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从而客观上提高了审计独立性。 (2) 在寡占型市场结构下, 企业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避免固定成本的重复性浪费。同时, 在审计市场上, 大型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客户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能获得稳定的客源, 有利于审计业务的连续性和审计人员专门化的提高, 促进审计服务质量的提高, 形成规模效应。 (3) 寡占并非完全垄断, 进而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

2. 竞争型结构、低集中度的审计市场将有损审计质量

根据以上文献研究,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特点表现为:审计市场集中度偏低, 属于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本土事务所整体上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

郭颖, 柯大钢 (2008) 用2002-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研究, 发现中国审计质量与市场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故我国审计市场结构这一系列的特点, 将对我国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 (1) 严重危害审计的独立性和社会公信力。 (2) 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事务所没有经济实力和品牌声誉来吸引、凝聚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审计服务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3) 会计师事务所为争夺更多客户, 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有关政府部门和上市公司经营者搞好关系上, 热衷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而不是努力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四、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建议

竞争型审计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 因此, 结合西方国家审计市场结构, 促进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由竞争型向寡占型演变, 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 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不能单凭“合并”的方式, 在促使此型态市场结构的形成过程中, 应为充分发挥政府权威在优化审计市场结构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通过增加产业专用化投资、建立事务所战略联盟等措施提高事务所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任武, 李玲.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08 (9)

[2]李树华, 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高空作业平台国内外市场发展概述 篇9

自2005年至2007年, 全球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发展迅速。2007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五十强的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厂商是:第3位美国特雷克斯 (美国吉尼属于该集团) 、第6位日本日立建机、第15位美国JLG集团、第22位法国曼尼通、第29位日本多田野公司、第32位奥地利帕尔非格 (Paifinger) 公司、第33位法国欧厉胜集团、第35位美国阿尔泰克集团、第46位日本爱知、第49位加拿大Skyjack公司, 加拿大Skyjack公司是新进入的公司。在这九家公司中, 美国吉尼生产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是整个特雷克斯集团主要增长业务板块, 2007年高空作业设备业务销售额占特雷克斯集团总销售额的25%, 销售收入为22.85亿元美元。2005年和2007年部分公司销售收入见表1。

世界工程机械五十强2007年与2 0 0 5年比较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5%, 而这9家公司平均增长了44%, 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高空作业平台巨大的国际市场销售量和发展速度, 如加拿大Skyjack公司2005年和2006年都没有进入世界工程机械五十强, 2007年一跃而入, 主要生产剪叉式自行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和直臂自行高空作业平台, 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82亿美元;美国吉尼和JLG更是超过20亿美元。

2008年全球高空平台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 结束了高速增长, 其中特雷克斯高空作业设备业务销售额同比上年略有下滑, 销售额为21亿美元。J L G高空作业设备等业务继续保持强势增长, 销售额达到30.86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21.49%。法国欧厉胜集团销售额同比上年也有下滑, 销售额为6.28亿美元。

从区域上看北美是高空作业平台的最大市场, 国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还是以自行式高空作业车为主。这几家公司中, 美国阿尔泰克集团生产车载绝缘高空作业车、奥地利帕尔非格公司旗下的B ISON和WUMAG生产车载式高空作业车、日本爱知主要生产车载式高空作业车和部分自行式高空作业车。

2 国内概况

国内最大的2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中没有一家以生产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 (包括车载式和自行式) 为主要产品的企业, 只有徐工集团和中联重科生产少量的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 而且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销售额所占比例非常小,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空作业平台的总产值为3.64亿元, 生产各类高空作业平台2 500台, 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800台;2007年我国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销售量也就是在1 500台~2 000台之间。我国的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生产起步晚, 产量很小, 目前臂架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造船行业, 其使用的24m以上直臂自行式高空作业车以进口产品为主。随着造船业发展, 每个大型造船厂每年都需要购买20~30台直臂自行式高空作业车, 市场需求快速发展。

国内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每年销售量最大的是桅杆式和剪叉式, 国内生产高空作业平台的厂商较多, 但多数规模很小, 生产规模比较大的有杭州赛奇、浙江鼎力、京城重工等, 但整体规模与国际厂商无法相比, 主要是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的使用范围还比较窄, 使用较多的主要是电力、路灯、道路交通、园林部门。

目前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的租赁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 主要是使用方自行购买高空作业平台, 此外国内用户大多集中在车站、地铁、商店、工厂、供电、路灯等部门, 其他市场远远没有挖掘和培育出来, 如在电信及有线电视系统, 船舶、飞机等大型设备维护检查等使用较少, 特别是将高空作业平台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以替代某些脚手架施工等。像国外的吉尼公司销售量的80%销售给租赁公司, 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代替脚手架, 占租赁业务的7 0%以上。租赁公司的业务员非常精通建筑施工, 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一个建筑工程采用脚手架的使用成本和施工周期, 然后与建筑施工企业沟通采用自行式高空作业车能够节省多少成本和时间, 从而推动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地区, 有一些租赁公司从事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务, 数量和品种很少, 没有形成大规模使用的氛围和条件。这主要和国内的安全法规不完善有关, 由于国内没有相关高空作业的规定, 许多地方经常用吊车将人吊起进行高空作业。这在国外发达国家是法律所禁止的, 在这些国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1~2家租赁店从事高空作业平台的出租业务。例如美国联合设备租赁公司共有设备租赁中心740多家, 范围覆盖美国48个州、加拿大10个省和墨西哥。联合设备租赁公司设备总价值396亿美元, 类型600余种, 其位于西雅图的一家专门从事高空作业车租赁业务的联合租赁店就拥有800多台高空作业平台。荷兰在面积上是一个小国, 但境内有16 000台高空作业平台使它成为世界上每平方公里高空作业平台密度最大的国家。

3 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具有使用方便、转移迅速、运输时不需要额外的车辆等优势, 更适合快速作业, 而对于如果需要长时间或重型作业, 需选择其它类型平台—自行式高空作业车, 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在国外主要替代了原来拖车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

自行式高空作业车具有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1) 不用上车辆牌照, 节省税赋、年检和保险等使用和购置成本; (2) 不需要专门的人员驾驶, 车载式高空作业车驾驶员必须具有驾驶证; (3) 机动灵活, 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场地和环境, 包括粗糙不平地面和狭窄封闭的室内等; (4) 安全性能好, 安全保护完善, 不需要液压支腿调平, 减少了因户外松软地面施工引起的支腿陷落风险; (5) 更高的工作效率, 自行式高空作业车可在任何作业高度自由行驶, 作业效率更高, 节省了车载式高空作业车收臂、打开支腿再升起的无效工作时间, 特别适合建筑工地、工厂内和库房等在一个固定区域连续作业。因此自行式高空作业车成为国际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主力军之一。目前国内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市场规模与国际市场相比还很小, 因此要实现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规模化生产, 还应主要瞄准国际市场。自行式高空作业车出口的潜力非常巨大, 就如同目前中国出口起重机一样, 一旦突破市场和技术壁垒将大有前途。

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进入国际市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产品设计要按国际标准设计, 提高产品档次。

2) 产品生产要提高通用件比例, 以适合批量生产, 通过批量生产和批量订货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良好性价比参与国际竞争。

3) 产品检验要严格贯彻国际标准, 达到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4) 取得国际认证, 包括欧洲CE认证, 美国UL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等, 只有取得相关国际认证, 才能具备进入国际市场基础。

5) 企业商标的国际注册。

6) 产品标识、零件手册、使用手册和维修手册等必须齐备和国际化, 按国际标准编制并翻译。

7) 制定完善的价格体系和销售政策。每种产品标准配置项目、标准配置价格;选配项目、选配价格;甚至包括配件的价格、售后服务的价格等都有详细的清单, 以及给经销商的优惠政策等都提供给经销商。

8) 进入国际市场采用直销的方式是不现实的, 因为直销具有花费时间长, 初期投入费用高, 当地售后服务困难, 与当地主流社会关系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出口必须联系和培养当地的代理商, 借助经销商的当地资源来提高销量。

国内外碳金融市场近况与问题探究 篇10

“碳金融”是指与减少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 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投资行为和发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等活动, 亦称为“碳市场”。

碳市场形成于《京都议定书》,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约束的基础之, 《议定书》规定了为完成这一目标而设计的三种履约机制, 使碳排放权成为可交易的商品, 当排放限额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时, 缔约国可以通过买入碳排放权来降低减排成本。在《议定书》的基础上, 全球碳市场逐渐兴起。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碳金融市场是以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以及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EUETS) 。

二、典型碳市场最新发展动态

(一) 中国碳金融“试水”发展状况

我国碳市场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易, 由于《议定书》缔约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我国并没有减排约束, 因此只有个别企业参与到一些自愿配额交易体系。我国作为原始CDM市场卖方在交易活动中所占比重一直在65%-75%。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三家环境交易所, 但目前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 正在准备推出碳排放权交易[1]。

2011年十月底,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批准北京、上海、天津等七省市为我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根据试点要求, 2013年将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 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发改委去年以来已核准131个CDM项目, 这些项目将成为核正减排量的重要来源和交易项目主体。

(二) 欧盟发展瓶颈分析

EUETS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碳金融市场[2], 2010年EUETS的市场价值为1198亿美元, 占全球碳交易市场的84%左右。2011年后, 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造成的全球对欧洲经济形势的“看空”, 导致EUA的市场交易价格大幅下跌, 这说明欧洲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与全球金融市场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

随着2012年EUETS第二阶段的结束, EUETS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借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3], 针对目前德国企业在EUETS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2011年在德国145家相关企业 (企业覆盖率18%, 设备覆盖率24%, CO2覆盖率42.3%) 完成的调研显示, 与大型排放主体相比, 欧洲小型碳排放主体的交易活动并不活跃, 其交易往往直接通过寻求中间代理商完成,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碳排放管理结构取决他们的排放水平、生产方式和已存结构, 而非市场交易体制。关于导致部分企业交易不活跃的原因调研显示:52%的企业认为是由于其自身的配额已经足够, 因此并无交易动机;38%的企业是出于对投机行为的预防目的而拒绝或减少交易行为的。另一项调研结果表明, 减排行为往往只是企业应对燃料价格上涨以及提高自身生产技术效率的副作用, 而非碳排放权交易的直接结果。

即使在最为发达的EUETS体系下, 市场的作用仍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对市场作用的定位是否应该做出调整, 或者采取何种形式进行强化值得深思。

(三) 比较研究下我国碳市场问题分析

我国的碳市场虽然发展迅速,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EU ETS相比, 除了三大环境交易所即将但尚未能开展碳排放权的交易之外, 不足之处还表现在:

首先, 碳减排相关金融产品开发不足, 参与国际碳配额市场程度较低。碳市场缺乏中间商以及鼓励与约束中间商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及市场环境, 被发达国家的中间商赚取巨额差价利润。其次, CDM项目重视短期效益, 项目供大于求、处于买方市场, 各项目之间互相压价竞相出售。我国作为CER最大供应国, 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 双边谈判处于弱势, 造成CER价格偏低。再次, 碳交易市场处于初始阶段, 以公司之间的场外交易为主, 缺乏价格形成机制, 供需双方信息不透明。

因此, 我国在参与国际碳交易活动的同时必须尽快建立国内的碳市场, 不断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 进行交易产品创新和自我竞争力的提高。

三、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方向

本文通过对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市场以及正在建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分析, 并与欧洲EUETS市场最新进展及发展瓶颈、问题进行对比研究, 在此基础之上给出对我国及欧盟碳金融市场深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我国在建设碳金融市场初期, 制度的建设特别是对碳排放权分配制度的选择、参与主体的范围、衍生金融品的设计等, 是亟待解决与明确的关键问题;对于欧盟EU ETS第三阶段建设, 重新定位与改善区域内碳排放权配额以及激励中小交易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是保持碳金融市场长期活跃与价格稳定提高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周忠明.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 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3)

[2]A.Denny Ellerman.The EU Emission Trading Scheme:A Prototype Global System?Harvard Kennedy School Discussion Paper, 2008-02

上一篇: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下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