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2024-07-13

单位(精选十篇)

单位 篇1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 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是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 公路施工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对其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消耗的一种宏观把控, 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所需工程费用的一种预先计算和确定。为保证道路建设的资金合理使用, 道路建设工程预算会始终贯穿于工程进行的每一阶段, 以确保公路施工单位的效益, 避免工程进行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因此施工单位在公路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上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加强监督。

二、县公路施工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道路建设是个繁杂而庞大的大工程, 耗时耗力而且耗财, 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中涉及到的所有预算需要做到全面、精细, 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尤其是越到基层比如县级公路施工单位, 道路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施工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越是欠缺, 同时, 县公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长期没有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约下, 施工单位的资金存在很大风险, 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产生资源浪费、施工效率低下等的现象。除此之外, 县公路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财政意识比较浅薄, 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对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过程不够重视, 县公路施工单位内部信息化技术较为落后, 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途径。基于以上问题, 县公路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刻不容缓, 进而提高施工效率、管理效率,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帮助县公路施工单位实现高效运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 这样既可以保证县公路施工单位的正常运转, 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系数。

三、县公路施工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县公路施工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提升。目前, 在我国, 很多县公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单位内部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不能给予县公路施工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足够的重视, 往往容易忽略对公路施工单位内部的控制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 而且在潜意识中错误的将县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仅仅归属于道路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这一狭隘范围, 认为只要前期把预算工作做充分全面预算工作就算完成了, 往往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后续内部控制流程, 从而使得公路施工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只是形同虚设, 很难落到实处, 进而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真正监督管理的作用, 使其难以贯彻到施工单位的工作中。

(2) 县公路施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完善。公路施工单位为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 制定了一套有关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我们称之为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但是该制度的制定并没有严谨可靠的参考依据, 而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指导方针。同时, 县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细致化, 促进施工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但是在当下的公路施工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 公路施工单位的一系列财务活动不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而且并没有一套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3) 县公路施工单位抵抗风险的能力急需提升。县公路施工单位除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环境及制度需要完善之外, 其对自身的定位也要合理正确, 现阶段很多公路施工单位对自身存在认识偏差, 不能正确估量县公路施工单位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的程度的大小, 而且错误的认为公路施工单位作为一国的产业支柱, 是比较稳妥有保障的, 几乎不会有什么大的风险, 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之下, 县公路施工单位只是简简单单的扩大自己的规模及业务范畴, 忽略相应风险抵御机制的建立, 最终导致为自身正常运营管理留下重大隐患。

(4) 县公路施工单位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经济信息。截止到目前, 在我国众多的公路施工单位中, 大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从而使得公路施工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间无法及时有效地配合工作、相互沟通, 同时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之间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 这就导致一旦施工单位出现问题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甚而会留下祸患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问题。

四、县公路施工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1) 确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首要任务就是树立施工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意识, 在树立风险管理观念的同时要多加注意结合公路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 需要据其不同职责给予不同的解决处理方法。对于风险的把控, 公路施工单位首先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以便出现资产冒用等问题, 其次, 出现问题时要分析产生相关资产问题的各方面因素, 制定出解决方案, 积极应对所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做到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总而言之, 公路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层的风险意识, 合理规避风险, 做到事前能够合理估量风险, 事后能够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2) 完善公路施工单位内部控制的预算控制。公路施工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有严谨完善的内部预算控制作为前提, 以便对施工单位所需购置的资产及其他花费进行行之有效的预算控制, 与此同时, 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高度配合工作, 控制好所做预算标准, 做到把钱真正花在有需要的地方, 避免资源浪费, 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行。

(3) 将施工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与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由于县公路施工单位资产数量庞大、品类多, 所以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起来会相对冗杂、繁琐, 这就要求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做到和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目前, 我国已经有很多施工单位开始利用相应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监管, 但是仍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施工单位不能做到充分利用该平台系统, 仅仅局限于资产数量的统计与记录, 施工单位有待充分挖掘利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 实现全面有效监管。

(4) 完善县公路施工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在众多的公路施工单位中间, 普遍存在公路施工单位管理监督能力不足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施工过程的有效进行, 因此,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管,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可以对施工单位的资产管理起到支持、保护作用, 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腐败、监守自盗等现象的发生, 对各种建材的采购过程加之监督管理, 杜绝不良经济行为, 从而保证公路施工单位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彤彤, 徐辰.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代经贸, 2014 (03) .

单位 篇2

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都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分别履行设计、监理、施工的职责。

设计单位:一般负责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也就是讲,为监理单位提供工程监理的依据之一,为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的建造提供依据。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工程实施三空两控一协调,即:投资、质量、进度控制、安全、合同管理、协调工程各方面的关系。施工单位:一般通过招投标,成为中标人,与建设单位签订建安合同,负责工程的建造施工工作。

单位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差异

1、概述

1.1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是相对企业单位而言的,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属于国家的分支机构。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以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计量、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比如医院预算,它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类,其中,收入预算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预算包括医疗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

1.2企业单位会计。企业单位是一种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可以分为国企和私企,本文主要讨论私企。企业会计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其经营资金运动为对象,计量、记录、核算和监督企业资金的运营、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以及企业经营所得的财务成果,借以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会计的具体内容是随企业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繁简而异的,是一种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2、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区别

2.1核算基础不同。会计的核算基础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实际收到或实际支出为核算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应收应付为核算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它并关注现金是否实际收到或支付。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它的实质是一种服务社会的国家公益组织,因此不承担自负盈亏的风险,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核算基础。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对预算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时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会计上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单位是以营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会计的核算基础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因为这种核算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助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能更好的做出经营决策。

2.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主要是五个,分别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主要是六个,分别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其实,两者在资产和负债科目的核算基本一致,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以下几方面:

(1)收入方面: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相关服务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来源的渠道有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所以在事业单位中,又可以分为差额拨款单位和全额拨款单位。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合法收入,主要是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产生,主要目的是创造企业利润。

(2)费用方面:事业单位费用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服务及其他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会导致本期净资产的减少。其目的是耗费。企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是一种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目的是为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企业新资产。

(3)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方面: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净资产与企业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一组相对概念。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净资产是指该事业单位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科教项目结转、本期结余和未弥补亏损。产权单一是其最大的特点。比如医院净资产,它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和完成医、教、研各项任务的物质基础,是形成医院资产的基本来源,而不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所有者权益那样,是属于企业股东所有。企业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一种所有权,会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4)利润方面:在事业单位会计中是没有利润这个会计要素的,这就体现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福利性。因此,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所独有的。企业会计中的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准确核算企业利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税费是否正确,尤其是对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2.3会计核算内容不同。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在实际的账务处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补助收入核算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一般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账务处理也有所不同。下面以购买固定资产为例,进行说明。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

例:2013年12月5日,某医院财务部门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支付购买麻醉机20台,价值200万元。该设备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投入使用。(单位:万元)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卫生2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医疗卫生2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2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200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同上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医疗卫生2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2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200

而对于企业来说,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是企业自有的资金,因此在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贷方科目一般是:银行存款。

(2)专用基金核算

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设置、提取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等。专用基金一般不直接参加事业单位的相关服务活动,其运动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比如医院,专用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专用基金。而这种专用基金在企业会计中是没有的。

3、对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一些思考

事业单位和企业两者之间由于性质的不同,导致两者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业单位应该走向社会化、企业化,将竞争机制引入事业单位,能否缩小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理论指导基本一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核算遵循的会计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在大体上基本一致,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对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核算上的规定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因此,建立一套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均起作用的会计理论概念或框架,并对极少数特殊问题进行专门规定或概述,是完全可行的。

3.2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管理模式趋同。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性质不同,会计分为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这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也存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套会计指导体系,但是我国于2011年开始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要求事业单位社会化、企业化,使得事业单位管理模式逐渐趋向于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会逐渐减小。(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6

[2]常晨.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比较与趋势分析[J].财经论坛,2010,8

单位 篇4

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 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 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 这代表了一个“体面”的城里人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

单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当代中国人, 也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当代中国城市。不久前, 许多人都在讨论“拆墙”。然而, 大部分讨论, 都在关注“要或不要”、“能与不能”。其实, 要把握其源与流, 分析其利与弊, 至少要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位小区建设的历史过程, 置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历史现实中进行梳理。

单位大院建设

如何在空间上组织共产主义城市, 这是中共最早从1947年夏开始在大陆东北地区陆续接管主要城市之后就开始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早在1919年, 时年27岁的毛泽东就草拟了一份“新村计划书”, 在文中毛泽东对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了这样一种初步设想:在未来的新社会里, “新村”是社会成员聚居生活的标准小区, 设有“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 在“新村”里“自治会”维持秩序并用道德约束其成员。

在规划手法上, 早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 苏联学者就提出了小区规划理论。他们认为“小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居住单位, 应包括公寓、公共食堂、娱乐场所、托幼、中小学校、医疗所、商店等一系列服务设施, 同时与工作场所紧密结合。到1950年代末, 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几位建筑师和社会学家合作写成《理想的共产主义城市》一书, 提出了“新居住单元”的设想。这种“新居住单元”是小区的深化, 作为一种将生产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公社化城市聚落, 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模式, 在城市中则逐步形成了单位制度主导发展的局面。同时受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 (重) 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得以实施, 苏联的“小区”也成为包括中国城市住宅区建设的标准模式。

比如上海著名的“曹阳新村”,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大规模工人居住区, 就是完全按照这种小区规划理论建设的, 并且自从首期于1952年5月完工开始, 就曾经长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在城市住宅区建设和社会平等体制探索方面的一个神话而进行广泛的意识形态宣传。

当然, 中国的单位制小区并非完全按照毛泽东的那份“新村计划书”或者苏联的“新居住单元”或小区规划理论建设, 但毫无疑问, 单位制小区从它们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虽然不可否认这种选择中所包含的共产主义理想, 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恢复城市生产和重建城市管理体制, 并且将分散的资本逐渐集聚到国家积累体制中。单位制和单位制小区无疑是最佳选择, 它们将生产、消费、娱乐、政治动员、意识形态宣传和控制等紧密整合在一起, 并且高度集中在单位小区内部的有限空间里, 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难度, 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体制外的生存空间和流动性。

“龟裂城市”的空间

就这样, 在空间上就形成了以单位主要职能的生产空间和单位辅助职能的生活空间共同构成的单位大院。单位有机关、事业和企业等基本类型, 并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单位还存在相应的级别, 如国家级、省部级等。在国家体系中, 各个单位就形成了纵向联系紧密、横向联系匮乏的格局。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施行的是土地划拨和无偿、无限期使用的制度, 各个单位多占地、建“大”院就成为了一种理性选择。

单位制所构造的社会结构, 可以用“龟裂城市”来形容:各个单位制小区画地为牢, 自给自足, 相互之间一般不产生空间上的紧密接触, 整个城市被众多单位制小区分割为龟裂状。

从积极方面来说, 单位大院促进了社区安全, 促进了居民交往和心理归属感的形成。实体的院墙将城市空间与单位空间进行了区隔, 大门成为唯一的内外联系通道。出入大门的身份识别, 对外部群体限制的同时也将不安全因素限定在了大院之外。社区居民既是同事, 也是邻居。业缘、地缘关系的重合, 再加上单位经常组织的集体活动, 为居民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往创造了条件。交往增多、长期在单位大院居住的时间效果和单位身份识别作用共同促进了居民心理归属感的形成。

当然, 单位空间组织模式的不利影响也十分明显。

首先, 单位大院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割裂。单位大院的封闭性导致了城中城的出现, 在城市空间整体层面上形成了蜂巢状的结构。这样, 单位大院相互之间的联系被限制, 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流动性被削弱。

其次, 单位体制和单位大院造成了城市空间规划调整的困难。由于单位性质与级别的存在和土地利用无偿、无限期的使用特征, 当城市整体发展与相关单位利益不一致需要协调时, 困难就会产生。尤其是对行政级别高的单位来说。

再者, 单位大院对城市交通的阻碍作用。许多单位大院体量巨大, 其封闭性导致城市交通必须绕行。同时, 也限制了交通微循环的形成。

最后, 单位体制和单位大院造成了公共服务的空间分异和效率低下。由于单位公共服务只限于其内部成员, 单位之间便形成了各自领地的公共服务。这进一步构成了规模效益的障碍, 也导致了相关主体缺乏竞争和活力, 并最终造成公共服务的效率低下。

转型时期的小区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逐步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位的全能主义受到了冲击。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下岗潮的出现, 部分“铁饭碗”被打破。单位大院职住合一、自成一体的情况开始深刻变化。在新的住房供给和选择机制下, 以收入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居住空间格局, 开始逐步代替以身份为代表的居住空间。在此过程中, 门禁商品房社区大量建设, 满足了居民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 大量的单位院墙出现了虚化、绿化等调整, 部分大院的围合度有所降低。但市场机制下空间使用权的明确, 也导致了部分单位大院内部进一步分割, “再墙化”现象明显。许多单位社区在此过程中选择了门禁化管理。

由于国家力量的大幅退出和单位制的巨大转型, 单位制小区已经不具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同构型高、归属感强、安全性好、福利高的居住空间的性质。单位制小区的居民构成将发生变化。比如一部分职工会依据其经济能力在住房市场上自由选择住房, 可能将单位制小区内的原有住房出卖或出租, 从而使小区的居住功能与职业功能进一步分离。而由于单位型小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开发相对成熟的区位, 周边地段的商业、教育、医疗机构配套齐全, 加之相比于新型楼盘的低价位, 因此也有很多单位外人员愿意购买小区中的住房。于是小区居民构成将发生某种演替。这就使得单位制小区的职业功能和居住功能更加分离, 小区居民的异质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 单位小区出现管理退化的领域往往是与企业盈利没有直接关系的, 特别是小区公共服务。为了弥补甚至是引导单位在这些方面的功能退化, 填补单位制退出后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出现的制度性空缺, 国家在原有的街道——居委会管理体制基础上推行的所谓“城市小区建设”, 大多数社会性职能都转移到街道和居委会。

走向未定的未来

转型期封闭小区的大量出现, 同样带来了一系列利弊。

首先, 封闭小区满足了居民的安全需求。转型期以来, 城市社会构成日益复杂, 流动性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治安形势以及居民心理的变化, 使得安全成为了住房选择中的重要因素。小区门禁化和专属的物业管理, 很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

其次, 封闭小区满足了部分居民对身份认同的追求。受城市社会构成复杂化和消费文化的驱动, 符号成为部分居民彰显身份和实现社会认同的媒介。居住空间同样成为了消费符号的载体, 高档居住小区日益成为居民身份的代表。

再者, 封闭小区满足了居民对私密性等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随着居民个人意识的提高, 私密性被看得更加重要。同时, 安静、绿化也是居民生活质量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小区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为同时兼具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的群体提供了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城市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背景下, 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

最后, 封闭小区为产权明确、管理便利和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封闭小区有明确的空间边界, 居民家庭空间、业主共有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界限清晰可见, 明确了居民的个人和公共财产, 也为不同类型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划出了边界。

但封闭小区也存在本身固有的不足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其中被批评最多的是封闭小区所造成的社会空间隔离。在住房个体选择的模式下, 居民收入和身份与居住空间互为表里, 并不断固化。居民在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上逐步分割, 造成了潜在的社会矛盾, 也限制了社会互动和社会流动, 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 封闭商品房小区存在公共活动不足和活力缺失的问题。由于商品房小区存在公共空间不足, 加之居民相互陌生和生活节奏加快, 小区内公共活动和社会互动普遍存在不足。这进一步促进了居民防卫心理的提高, 陌生感、疏离感和现代性的寂寞普遍存在, 而至关重要的心理归属及地方感则严重缺失。

再者, 大体量的封闭小区构成了城市交通运行的障碍。大体量的封闭小区一方面降低了城市路网密度, 阻碍了城市微循环的运行。另一方面, 封闭小区的出入口往往也是交通堵塞的关键点, 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成本。

可见, 封闭小区的存在有其丰厚的现实土壤, 而有形的墙和物质层面的空间封闭, 只是相应功能和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想要消除空间封闭的负面影响, 走向开放和互动, 势必要去除物质层面的障碍。但若将封闭小区的问题简化为围墙的阻碍, 忽视了封闭小区背后的社会与心理复杂性, 则可能造成更复杂的问题。而今, 国家已经下决心对事业单位进行彻底的改革, 并发布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即使如此, 单位制仍然不会消失, 而会不断地转型再嵌入到市场化的社会之中, 在中国的城市公共话语中肯定还将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单位 篇5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实施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一般能够将其所开展的会计工作看作是针对事业单位资金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全部过程,就事业单位能否严格落实执行我国预算工作展开有效反映监督。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旨在保证事业单位自身所拥有正当经济利益免遭来自于内外环境因素的直接侵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各项会计核算基础制度欠佳造成单位预算难以落实执行

由于收付实现制一般是把事业单位所有现金支出当作是会计核算期支出,同时事业单位所有收入均被当作是核算期收入。可是,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按月份实施收取行为,却是根据年度进行收取的,基于各类型因素的存在,对应配比的支出同样需要在下个年度展开支付,或者是在当期年度难以实现支付全部支出,如此一来,会造成事业单位在各个年度之间出现极度严重的收支配比不平衡情况,导致在相应的会计核算期间,事业单位支出耗费跟实际收入形成失衡现象,对应的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准确地把事业单位当期预算执行落实情况与具体的收支节余情况直接反映出来。

(二)在会计核算工作实施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其他各类问题情况

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存在较多问题,产生消极影响。第一,事业单位报销票据行为稍显不规范,部分单位针对票据所列出的报销内容欠缺完善;第二,未能规范实施各项会计基础工作,其中涵盖有:难以规范化处理会计账务以及未能结合具体规定进行原始凭证填制、不及时处理以及不能全面登记记录各类会计事项、仍然存在有违法进行白条(譬如说包括付款凭证与收款凭证)使用的情况等;第三,事业单位某些会计工作人员尚不具备有从业资质,并没有考取应有的从业资格证书;第四,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所制定的会计管理制度欠缺完善,甚至某些单位一直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再者说,某些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十分落后,临时拼凑制定会计规定,流于形式,目的在于应付检查,难以充分顺应时代发展新需求,未能满足现今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要求;第五,事业单位未能规范设置会计账簿,存在有任意使用票据的现象;第六,有些单位在没有进行采购手续办理的情况下擅自实施采购行为,所产生的招待费用严重超支、收支两条线尚未落实执行等问题依然明显存在。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优势分析

(一)促进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核算管理工作更为细化、规范

分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知,其中,已经删除掉针对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进行分别核算的方式,把两项核算内容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相同会计主体,而后实施核算行为;纵观全额预算管理、自收支预算管理以及差额预算管理这三项主要的预算管理手段,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就此进行大幅度整改,积极推行多元化预算管理办法,包括定额补助、定向补助以及核定收支以及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等。具体来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主要是指若存在剩余经费的情况,综合考虑将其结转至下一年度进行使用,若是存在有资金短缺的情况,则可以使用之前年度剩余资金采取合适的补充措施,在此可体现出自负盈亏的相应理念;核定收支是指各个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结合统一化内容合理完成预算编制,充分根据资金收支状况,满足单位自身特征需求,通过相关财政部门实施审批,管理预算进程当中,让各个单位实现内部以及外部预算资金的统一核算。探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基于合理的预算计算方式,做出具体规定,即为每个单位只需实施一个预算,将全部收支均纳入到部门预算中,实现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有效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开支工作,更为全面地作出认证。

(二)新制度落实执行使得会计主体以及会计核算基础优越性甚为突显

在我国原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预算资金活动为旧制度中会计核算涉及的会计主体内容,分析此类规定可知,纵观财务管理工作进程,针对财政资金收支进行优化管理显得愈发重要。然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将事业单位跟会计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均会被纳入在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相关范畴之内,涵盖有财政收支以及投资行为、基础建设以及盈利行为等,这些单位业务开展均受到新会计制度实施的直接制约,促使事业单位应着力于资金使用成效的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优化实施资金配置以及融资等各类工作,依法办事,针对预算编制进行严格控制,切实强化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实施核算行为的根本基础制度为收付实现制度,该制度应用难以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直接地反映出来,具体地资金情况以及负债状况皆不能被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运用收付实现制度,针对现金流动进行客观展现,造成当期成本费用的反映不符合实情,事业单位自筹的反映不甚完善。但是该项制度依然是作为一般处理措施,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付实现制度跟权责发生制度配合使用,可完全消除单一制度应用的弊端缺陷,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灵活准确度。

(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优化完善建设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针对原有制度科目体系全面进行改进梳理调整,使得各项科目核算内容得以充分完善,完成细化账务处理内容及合理确定计量标准。纵观财务报表体系,新制度增设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可将预算执行具体情况与财政拨款支出状况清晰明了的反映出来,同时制度的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着我国财政部门加大监督上述两种情况的执行力度,针对财政预算支出实施更为有效的控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财务报表体系,协调运用会计惯例,让财务报表更具科学合理性,综合考虑事业单位自身实情,完善财务报表体系构建,强化其实用性,满足多元化的预算管理等财务会计工作需求。新制度下的收入支出表呈现出分布式结构,能够把结转结余形式清晰表达出来,清楚认识财政拨款结余跟非财政拨款结余的相关界限,明确二者来源,旨在掌握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状况。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所发生变化

(一)合理增加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

基于原来的会计核算内容分析,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实现优化调整,结合我国国情,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市场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伴随着我国财政政策措施不断细微调整,会计核算内容随之发生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顺应政策需求,增设部门预算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等多项改革内容,这点在优越性中具体阐述过。在此应注意,新制度并非过度地一味追求核算范围的扩展而导致业务难度增加以及工作数量加大,其在增加内容的同时合并减少相关繁琐内容。譬如,材料以及成本费用、生产成品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中所包含的三个分项,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落实执行,此三个项目均被纳入到存货这一科目中。分析此种项目分配,能够解释成减少具体的核算内容,统一三项科目,共同实施核算行为,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成效明显增强。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产生巨大变化

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析,改变原有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从之前的五百元上升至现今的一千元,同时针对专用设备等作出单独的具体规定,对应标准上升至一千五百元。提高相关价值标准之后,把事业单位原有账目中未能满足新会计制度价值标准的对应资产,采用有效手段使之合理转化成为存货进行核算,旨在便于管理并分析尚未足额的固定资产。后续针对固定资产实施计量操作的时候,新制度就此规定增加设置累计折旧这一科目,参考原来的固定价值,根据规定给出的折旧率计算确定,除了动植物以及图书档案、文物及其陈列品、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之外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必须完成折旧计提。

四、结语

由此可见,伴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化实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发生巨大变化,创新改革亟待进行。新制度可继承旧制度的优势,并使之发扬光大,大胆改进旧制度落后部分,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顾爱春,房敏鹰.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分析[J].财会月刊,2013,(17).

[2]张建祥.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3]邓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资产类会计核算的变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

单位 篇6

一、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组织, 其他国家没有相似的组织模式, 相应的也就没有经验可以吸取, 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因此, 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走了很多弯路,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阐释。

(一) 强烈的创收动机

过去的改革在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的同时, 也使得事业单位有了很高的创收积极性。改革削减了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 赋予了事业单位更大的管理自主权, 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 而且把管理层和职工的收入与创收联系起来, 这样就把管理者和职工置于一种“剩余索取者”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 “工资外收入”已经制度化并成为报酬结构的一部分, 这就提高了事业单位追求创收的积极性。事业单位自己创造的收入, 也开始扮演着与市场环境下私营企业利润相类似的角色。第一, 在管理者和职工的报酬中, “灵活”的奖金和补助 (非固定工资) 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几乎占到总报酬的一半。第二, 事业单位职工报酬中“灵活”成分的多少和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了激励职工创收,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常常把职工的报酬水平和可观察到的硬指标挂钩, 比如他们创收的数额。据报道, 某中医院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中规定, 医生们平均工资的30%为基础工资, 其余部分则根据“业绩”灵活发放。一个“业绩”不好的科室的医生每月拿700元, 而那些“业绩”较好的科室的医生可以拿到10000元。在医生的报酬结构中, 有一部分与他们开出的药品和检查费用是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 中药提成11%, 西药提成2%, 给患者开一个CT提17元, 开一个彩超提10元。强烈的创收动机也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腐败。成都市检察院侦查发现, 大学图书购销中的回扣普遍数额较大, 无论是否通过招投标均有回扣, 比例为图书标价的15%-25%, 有的甚至高达30%, 这让我们震惊之余, 也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已经逐渐蜕变为一个对社会和消费者存在很大危害的部门。

(二) 薄弱的约束机制

强烈的创收动机只有在遇到同样强烈的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时, 才能真正带来服务结果的改善。对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 与强烈的创收动机相比, 来自政府和市场的约束软弱无力。

1. 高度扭曲的市场。

过去的改革确实把大多数事业单位“推向了市场”, 但这个“市场”本身是一个高度扭曲的市场。市场约束薄弱主要是因为存在制度性缺陷: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权利;监管体制仍不健全;市场竞争仍不完全且常常被扭曲。拿医疗卫生领域举例。虽然医院的管理者和医生们已经在高收入驱动下有了强烈的创收动机, 但要通过改善服务来实现他们的创收目的要更困难一些, 因此, 高收入驱动把他们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即高价出售更多的药品来创收或在可行的情况下牺牲质量 (尤其是那些不可观测和不可度量的质量指标) 节约成本。

2. 政府部门“管办不分”。

市场约束薄弱的同时来自政府的约束同样薄弱,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现行制度下, 某一政府部门常常既是政策制订者和绩效考核者, 又是服务提供者, 这就是所谓的“管办不分”。服务提供者职能俘获政策制订者职能的风险很高, 也很现实。总体而言, 在对服务提供的结果以及公民或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行监督和评估方面, 还没有充分的制度化努力。在这样的制度下, 服务提供者更多地关心它们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满意, 而不太在乎公民或消费者是否满意。

(三) 在人事制度方面, 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从1995年起, 国家开始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如今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如果把前几年的改革比作“试水”, 现在则是在“过河”, 而且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深水区”的特点在于, 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是深层次的矛盾, 更加复杂。首先是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比如说, 在进人方面, 存在着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的问题。在管理上, 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岗位管理也缺乏具体政策。在出口上,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相关政策不完善, 致使出口不畅。在人事监管上, 缺乏对事业单位用人的监督管理手段。其次, 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亟待加强。目前, 行政机关有《国家公务员法》, 企业有《劳动法》, 惟独事业单位没有一套整体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 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不健全。再次, 改革发展不平衡。有的省、市聘用制度已经全面推开, 像北京、上海、重庆、河南等地已超过80%, 有的还处在试点阶段, 还有的地方由于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 改革“醒得早, 起得晚”。同一地区也不平衡, 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地处偏远的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的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最后, 整体改革需要配套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影响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四) 财务管理方面问题突出

由于事业单位存在强烈的创收动机, 大量的工资外收入是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管理体制来看, 一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从属于行政部门, 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主要依赖主管部门, 加之事业单位多、分布散、资金规模不一, 财政等外部监管鞭长莫及。二是基于从属关系, 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间的收支活动有内在联系, 有些主管部门为了部门利益, 将应上缴财政或应在本部门核算的预算外及其他财政收入在下属单位核算, 造成收入不实。三是事业单位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且来源复杂。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除上级拨款、执收所得等财政收入外,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国有资产出租或其他经营性收入, 对此, 财政不易掌握, 控制更难。

2.相关政策与制度存在缺陷。 (1) 基金分配制度不尽合理。事业基金和福利基金是事业单位收支相抵后的结余分配。其收入来源包括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资金。就预算外资金而言, 法律明确规定其不得用于个人福利支出, 但根据基金分配制度, 此类资金结余参与分配, 其结果不仅扩大基金规模, 而且改变资金使用性质, 影响法规执行的严肃性, 并造成财政性资金支出向个人倾斜。 (2) 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政策滞后。多年来, 预算外资金支出所采取的“专户存储”并编入单位部门预算的管理政策, 是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 有效调动部门积极性, 缓解部门经费不足所提出来的。随着预算外资金的增加以及收入管理的不断规范, 特别是部门预算改革提出了加大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这种实为部门所有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已显滞后, 不仅给财政资金统筹管理与使用带来不利, 也为部门结存资金提供了空间。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 脱离了国家对公务员的监督体系;而他们有一定的“经营权”, 因而在某些方面采取市场化、企业化操作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如果他们打着政府的旗号、利用国家的投资、优惠政策和信誉等大肆捞钱则是不允许的, 因此, 加强事业单位监管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事业单位改革要注重监管

事业单位往往拥有重要的公共权力、特许经营权利, 承担着与公众直接相关的社会服务, 有必要对其依法进行严格的监督, 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因此, 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专门监管机构, 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 确立有效的问责机制以及健全法律制度, 从内到外, 对事业单位的运行进行监督。

(一)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可以从外部对事业单位的运行进行监督。专门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和管制标准;颁发和修改事业单位服务准入许可;对相关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和依法依规处罚;调查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并合理公开相关信息;听取专家和社会人士对相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情况的意见并适时提出改进意见等。专门监管机构的建立是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管的外部保障。

(二) 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

原则上, 对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人日常负责的制度。考虑到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资产关系的特殊性, 其理事会成员应通过竞争方式选出, 由包括出资者、业内专家等在内的若干有代表性的人士组成。日常运营由执行人负责。执行人由理事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选出, 并向理事会负责。建立科学的效绩评估制度, 由事业单位监管机构依据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具体评估状况, 会同有关部门决定是否对其持续进行财政拨款和是否增加财政拨款数额, 以及决定理事会成员的更换和奖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三者间的制衡机制。由多元投资形成的事业单位, 可以参照企业的董事会及其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三) 问责机制的建立

事业单位在预算拨款减少的同时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这就需要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与之相匹配, 问责机制的作用是监督事业单位公共资源的使用以及使用这些资源所取得的绩效。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 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达到加强问责的目的。

1. 建立绩效管理合约。

通过与中央政府部门、地方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合约, 可以建立更好的问责制度。在政府内部, 中央政府可以为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单个事业单位建立服务标准, 包括明确每一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和最低服务标准。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督事业单位绩效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协议, 明确绩效标准, 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 包括预算和财务管理。

2. 赋予客户权利。

使公众参与到事业单位的监督评估过程中来, 是赋予客户权利的主要方式。客户评估的展开, 促使服务提供者之间相互竞争,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其他国家使用过“公民表”、“记分卡”、“排名表”等工具来对服务提供者进行比较。通过改变付费方式, 由直接补助服务提供者转向补助用户, 并允许他们选择提供者, 在提供者中引入竞争。例如, 政府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儿童 (如农民工子女) 的基金, 按学校接收这些儿童的人数付给其补助, 从而在学校之间展开竞争, 家长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

3. 人事和薪酬制度方面。

事业单位人事和薪酬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全体职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实行区别于政府部门的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 根据事业单位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和具体业绩, 实施对理事会、执行人的奖励和惩罚。具体来说就是:在人员进口上, 实行公开招聘。要规范程序, 明确权限, 保证公开透明。在人员管理上, 推行岗位管理。规范岗位设置, 实施竞聘上岗, 完善考核奖惩, 实施合同管理。在人员出口上, 完善制度畅通出口。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制度, 在解决社会保障基础上形成人员退出机制。在人事监管上, 建立起人员总量、结构比例、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争议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单位的改革方案要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 使整个改革平稳推进。

4. 把全成本核算概念引入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单位 篇7

一、加强学习, 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 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1.单位负责人自己应当了解、掌握新《会计法》的内容, 掌握一定财务会计知识, 学会看财务会计报告, 懂得会计行为规则, 并在处理各项经济事务时严格遵从这些法定规则, 使自己具有管理和办理会计事务的基本条件, 这也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基础。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个单位的负责人懂得财务会计知识, 那他处理各种重大经济事务时都比较理智、符合规定惯例, 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融洽。2.单位负责人还要督促单位里与会计事务有关的经营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习“新会计法”的内容, 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 并懂得和遵从会计行为规则。只有这样, 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企业提供的信息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单位负责人遵循会计行为的具体原则

1.单位负责人遵循会计核算行为原则。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的会计核算, 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并保证不出现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 保证在企业购并、重大财产处理等重大问题上, 能按规定的程序操作, 不搞暗箱操作, 没有虚假支出。在会计处理以下经济业务事项时: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资本、基金的增减,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 单位负责人都要督促经办这些业务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办理会计手续, 不得一个人说了算, 一个部门全部包办, 每一项业务的办理都必须有经办人、有证明人、有审批人;各业务部门之间必须体现出具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 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单位负责人不能为了小集体的利益, 甚至是个人的利益而指使人伪造、变造这些业务的会计凭证, 如签署假经济合同, 开假发票, 登假会计账簿, 出具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等。2.单位负责人遵循会计监督行为原则。单位负责人不实际操作会计账簿, 为了减少差错、减轻责任, 单位负责人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部门以定期检查的方式实施会计监督行为。单位负责人可以通过审计部门督促检查会计人员处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分期、核算方法、前后期一致等这些行为时对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 以保障成本、利润计算的正确;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督促, 检查会计部门是否建立健全账簿体系, 包括建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督促检查会计账簿是否按顺序记账;督促检查是否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 保证账实、账证、账账、账表相符;督促检查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前后一致, 及变更的原因;督促检查提供的担保、未诉讼等或有事项是否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了;督促检查会计档案的保管是否妥当。以上这些内容, 单位负责人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规定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检查的基本内容。单位负责人应保证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不搞虚假的会计事项, 不徇私舞弊。3.单位负责人遵循会计管理行为原则。单位负责人保证在聘用会计人员时不任人唯亲, 保证聘用的会计人员具有从业资格并且能胜任工作。保证负责资金收付的出纳岗位能够得到轮岗, 保证聘用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除取得会计资格证书外, 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保证总会计师的任免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遵从国务院的规定。对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办理工作调动或者离职时, 单位负责人最好监交, 以保证移交的资料完整, 会计核算方法等的前后一致性。单位负责人要尊重财务工作, 理解财会工作, 不但自己理解、尊重, 还要使企业其他经营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理解、尊重财会人员, 此外还要执行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正确使用授权, 以保障对会计行为责任的履行

单位 篇8

一、分包单位现状

1)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差,工人普遍技术水平层次不齐,高低相差较大;2)分包单位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单位资金实力较差;3)工人流动性大,各方面培训教育无延续性;4)目前,工程利润率较低,分包单位承揽工程价格普遍较低,不利于分包单位管理的提升;5)专业技术工种持证上岗较少;6)工人的安全质量意识淡薄,对规范要求不了解;7)有些工程,甲方指定分包,增加了总包单位对其管理协调的难度。

二、分包单位的选择

分包单位选择应实地考察,严把关,考察分包单位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在建项目管理情况,项目经理管理能力,业绩等,应具备如下条件:

1)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专业管理力量较强,具有独立组织工程施工能力;2)专业技术工人水平高,工种比例适当,持证人员数量满足施工要求;3)具有与其企业资质相适应的机具、装备及各类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相关人员应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4)持有相应资质等级证书;5)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履约能力和信誉;6)具有独立施工能力,能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

三、分包合同管理

1)分包合同在法律上赋予了甲乙双方应有的权利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合同内容应详实完善。2)约束甲乙双方履约,对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技术要求、措施费、工程款支付结算方式、变更签证、合同争议等事项进行约定。3)合同应明确分包单位投入组建项目成员构成,明确人、机、材的投入。4)分包单位应提供保证金或履约保函。

四、工程管理

(一)分包技术管理与资格审查

1)总承包单位工程技术部负责协助项目部对分包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管理知识培训,并监督实施。2)分包单位执行总承包单位的技术管理规定,负责分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并接受总承包单位和项目部的检查和监督。3)分包单位进驻项目前应提供拟进入项目的技术人员名单与相应的岗位证件和业绩证明,并经项目部审核。4)在进驻现场前,分包方应为技术人员配备相应的满足工程施工标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施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1)项目部应对分包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适当时,内容包括:a.顾客要求;b.总承包单位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有关程序与内容;c.总承包单位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与审批规定;d.质量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与交付要求;e.项目部有关的技术管理规定;f.项目工程与分包专业工程的特点;2)项目部应对分包方施工作业层进行培训与交底,内容包括:a.工程目标;b.项目工程与分包专业工程的特点;c.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法、程序与质量验收标准;d.质量记录的填写与保管要求;e.项目部其他的有关管理要求。

(三)质量控制

1)上道工序不经检查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分包单位内部工序交接由分包方质检员组织,项目部质检员进行抽查。3)分包单位与外部工序交接检查,由项目部质检员组织。4)工序交接检查必须填写工序交接记录。5)分包单位在隐蔽工程自检合格后应及时通知项目部质检员,在质检员验收确认前,不得自行隐蔽。6)项目部质检员在接到分包单位的隐蔽工程报验后,应及时进行检查确认。

(四)安全管理

1)分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接受总承包单位各级安全人员的监督、检查,包括特种作业操作证审核等。2)分包单位施工中若有人员变动,要及时提供一份人员变动对照表给安全质量部门,并补办相应的手续。3)分包单位进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施工前:具体控制、检查分包工程实施过程中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等工作。4)按照分包单位提供的名册,特种作业人员需提供合格有效的操作证,全员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严禁进入施工现场作业。考试合格后,每名职工都要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并在施工生产中严格遵照执行。5)分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保证网络(体系),确定各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报项目部审查并备案,以明确双方现场安全管理的对口工作人员。6)提交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承担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7)分包单位要落实施工或检修方案,定安全措施、定检查制度,危险性较大的特殊作业方案必须报总承包单位有关部门审批。8)分包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职工的遵章守纪教育和管理,对于分包单位人员施工中的违章行为,总承包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并按总承包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罚。9)分包单位所使用的“三宝”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工作服、劳保鞋、口罩、防护眼镜等器具,必须符合劳动部门有关规定。10)分包单位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项目部要按照总承包单位《事故管理制度》立即组织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归口上报,并报总承包单位安备案。11)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到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之中。

因工程项目不同,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分包单位也在日渐完善并壮大自身的实力,总承包单位也将把主要精力从基础的管理与协调分包单位转移到致力于把工程做细做好。总之,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将一起把每个项目都建成让业主满意放心的精品工程。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 总承包单位作为施工的主体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 而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的管理, 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好坏。分包单位技术实力、资金能力、管理能力、管理人员素质、工人技术水平等层次不齐;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选择、合同管理、现场管理等,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合同管理,现场管理

参考文献

单位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比照分析

我国企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作为现代社会的两大会计体系, 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同等重要。随着国家财政部门颁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有效转变了传统的依赖国家拨付经费收支的局面, 将已有的“收支型”转变成了“经营型”, 充分强调了成本核算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准则的颁发引导企事业单位正确处理会计财务的方向, 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讨成为摆在相关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企事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差异的原因

(一) 基本属性不同

不同的属性是造成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差别的直接原因。事业单位注重公益活动的开展, 主要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本质上是公益单位和非盈利组织机构。而企业单位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净盈利的最大化, 本质上是属于独立核算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单位。两者财务管理方式不一致的直接原因是财务管理的政策和目标不一样, 事业单位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单位, 企业单位则侧重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具有较强的盈利性。

(二) 资金用途不同

不同的资金用途是造成企事业单位财务处理差异中的另一原因, 也是直接原因。资金用途即为资金使用目的, 事业单位站在服务人民的立场上, 合理利用资金, 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企业单位的资金使用, 是以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 加强企业内部的建设, 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部, 形成一种资金利益化回流, 其宗旨即为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收益。根据资金用途的不同, 其资金流通方向也不一样, 目的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 资金形态不同

资金形态的不同是造成企事业单位财务处理方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由于资金形态不同, 其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固定资金和流通性资金这两个方面。

1.

企业单位的资金形态主要是具有流动性的资金链, 因为企业自身的盈利性质, 涵盖了较多的生产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 流动的资金形态能为企业带来更加充足的资金回流。

2. 事业单位中的资金收支完成后, 资金回流的现象极少, 导致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每隔一段时间投入资金给事业单位, 且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因此, 事业单位的资金具有单向性。

二、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财务处理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 纳税处理方式不同

在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中, 纳税问题所占的比重很大。从两者原材料的选购上来分析, 企业单位在将原材料的采购纳入到财务处理时, 会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区分开来, 一般纳税人没有相应的税价问题, 小规模纳税人则存在购入时的税价问题。而事业单位在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上十分复杂, 不仅要划分纳税人, 还应根据自用和非自用进行处理, 除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性型材料外, 其他情况都采用含税进价核算。

(二) 成本核算方式的不同

成本核算是企事业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且各不相同。

1. 企业单位侧重于成本核算中的成本和利润, 从而注重对企业利润的管理和规划。

整个成本核算过程包括材料、生产成本、产品、产品销售成本、本年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等。显而易见, 企业中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计算出最终的利润值。企业净利率 (如图一所示) 中主要包括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两大类的计算。

2.

事业单位并不注重利润值, 其成本核算过程主要包括材料、成本费用、产品、经营支出、结余、事业支出、结余、分配、末分配结余等。其主要通过事业支出的账户形式进行计入的, 整个过程的利润关注率几乎可以忽略。

(三) 会计分录形式不同

会计分录是财务档案建立的基础, 也是会计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同一项业务时, 其采用的会计分录形式完全不同。

1. 企业单位在借款中, 进行核算时, 会根据期限的长短进入不同的账户, 具体划分为“长期账户”和“短期账户”。

2. 事业单位在进行借款核算时, 则会将其计入到“借入款项”中, 没有期限长短的划分问题。

不同的管理体制导致会计档案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取决于企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同。

(四) 事业活动存在差异

在企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 都会开展大量的事业活动, 根据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征, 事业活动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事业单位所开展的事业活动主要分成专业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两大类, 相应的支出和收入也包括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等。

1. 企业单位在事业活动核算中, 如有支出, 企业会以产品销售成本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2. 事业单位在记录事业活动中的支出时, 往往是记录专业业务活动之外的支出处理。

三、实现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处理的措施

(1) 事业单位收支表中, 对于现金收支真实情况是没有显示的。其对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要求跟企业财务管理区别很大, 事业单位的收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列报, 要求在进行支出记录时, 按照各要素进行核算。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其经营收支在一些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收支进行处理。

我们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 将审计报告、会计报表 (如图二所示) 等作为衡量企事业单位竞争能力的标志, 虽然企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不用, 但是企业单位的财务编制能力更具实用性, 值得事业单位借鉴。

(2) 建立健全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实现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这一过程中, 应引进国际预算会计改革的相关经验, 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改进和补充, 使其更加完整。国外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都是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 并由会计总署等授权而产生的。最初的会计准则并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部分学者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问题, 逐步提出了将企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式结合起来, 实现两者的统筹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 使其适用性更强, 有利于全面应用到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中。

(3) 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应更加谨慎, 以确保其竞争优势的稳定性。事业单位在面临挑战时, 应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将当期损益记录到相应报表中, 从而真实地反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徐文迪.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3.

单位 篇10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 其他单位 委派型受贿

【基本案情】

2006年上半年,扬州某市环保局为了发展循环经济,由环境科技协会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金科循环技术服务中心,并经环保局党组研究决定被告人胥某(扬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退二线留用人员)担任金科循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江苏安吉荆湾废品处理站王某得知永丰余公司有造纸废品处理业务时,遂请胥某帮助其促成该废品的处理业务。后胥某以金科循环技术服务中心名义帮助王某承接到该业务,王某为了感谢胥某的帮助,从2006年至2008年,以利润的部分比率送给胥某人民币共计99万元。

【争议焦点】

本案分歧的焦点在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属于2006年发布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其他单位”的范畴,同时国家机关是否属于该修正案中“其他国有单位”的范围。

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检察院2014年以受贿罪起诉被告人胥某,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胥某构成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在本案的一审期间辩护律师提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于《刑法修正案(六)》中为委派型受贿罪的“其他单位”范畴,且被告人胥某不服该判决并提出上诉,从而本案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胥某构成受贿罪,民办非企业单位从本质上说就是民办事业单位,其主要是履行政府部门不宜出面的的公益性活动管理,属于公务的范畴。

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以辩护律师为代表,其认为被告人胥某仅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尽管《刑法修正案(六)》将委派型受贿罪的去向扩大至“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但此处的“其他单位”不得作为受贿罪主体的的兜底性条款,否则这就可能是可能伤害及无辜者,违背立法者的本意。而且《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条中仅仅是扩大了“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去向范围到“其他单位”,而“国家机关”委派的范围仍然是修订前《刑法》第163条中所规定的“非国有公司、企业”。

【裁判理由及法理评析】

笔者赞同第一种意见,主要理由如下:

(一)国家机关属于《刑法修正案(六)》中“其他国有单位”范畴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2006年全国人大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六)》,将委派型受贿罪权力主体规定为“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但从修辞手法上理解:“其他国有单位”是与“国有公司、企业”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简单修饰“国有公司、企业”。因此从文义上理解,“其他国有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社会团体等单位。从内涵上来看,之所以用“其他”来修饰国有单位也就是说国有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也就是“国有单位”的内涵更广,这一观点在两高的答记者问中亦得到了认可。[1]

其次,《刑法修正案(六)》修订的第163条与《刑法》第93条是分则与总则的关系。在本案中,我们在理解刑法委派型受贿罪上,不能脱离刑法总则的规定而孤立地看分则罪名。在认定犯罪过程中必须既要考虑总则的规定,也要考虑到分则的规定。在不违背总则的原则下,分则的特别规定应当优先适用。既然《刑法修正案六》对分则对第163条的受贿罪主体进行了扩大解释,因此在出现此类法律适用情况时应该优先适用。

(二)《刑法修正案(六)》中的“其他单位”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

《刑法修正案(六)》中的“其他单位”包括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的所有除公司、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形式,立法的目的在于预防并惩处委派国家工作人员至任何社会组织中一切从事权钱交易的职务犯罪行为,我国各种社会组织形式不断发展,特别是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他们在行业自律、市场管理、社会公益等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一届政府全面提倡缩减政府审批事项的政府职能转变的之时,公权力的分散化与社会化,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将赋予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或社会管理中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将会更进一步发展。[2]而刑法具有一点的滞后性,其不可能预测将来可能会产生何种新型社会组织形式。

首先,《刑法修正案(六)》中的“其他单位”是概括性规定。《刑法修正案(六)》中将“其他单位”与公司、企业并列,这意味着其“其他单位”并不是“企业”范畴,否则就没有必要对现行《刑法》中委派型受贿条款予以修订,公司尽管也是企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意味着“其他单位”也是企业的特殊形式,因而,《刑法修正案(六)》中的“其他单位”在内涵可以包括公司、企业以外的任何其他社会组织形式。

其次,《刑法》中其他罪名中多处使用“其他单位”这一概念。例如: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均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同时在《刑法修正案(六)》亦将商业受贿罪的主体由“公司、企业”扩大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因此在理解为委派型受贿罪的“其他单位”上可以参照这些罪名的相关规定。为了解决商业贿赂犯罪、受贿罪中“其他单位”理解上的分歧,最高法、最高检在2008年发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指出“其他单位”既包括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组织,也包括了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在随后两高人员的答记者问中,亦认为:单位是相对于自然人的概念,但并非所有的组织体都属于刑法中的单位。只要不是以犯罪目的而成立的组织体均可视为刑法意义上的“其他单位”,而本案中金科循环技术服务中心是经过民政部门登记的合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理所当然属于委派型受贿罪的“其他单位”范畴。

总之,从《刑法修正案(六)》修改来看,立法的目的在于完善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扩大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的同时,也相应完善了对受贿罪的立法不足,一方面是将委派单位扩大为“其他国有单位”,更为重要的是扩大了受委派的去向范围,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机关委派到其他单位同样应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从职务犯罪的本质来看,关键在于行为的公务属性。具体到本案中,被告人胥某受国家机关委派到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其履职行为性质来看,永丰余公司之所以将造纸废品再处理业务给金科循环技术服务中心,在于环科协会的行业对排污企业有行业的约束性,更为重要的是胥某是原环保局副局长,其履职是受某市环保局党组委派,可见胥某能帮王某承接到该造纸废品再处理业务,是基于某市环保局党组委派的公权力的潜在使用。对其认定构成受贿罪符合《刑法修正案(六)》的立法精神。同时,两高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对“其他单位”的理解也做了进一步解读,即之所以规定“其他单位”是由于单位的形式多种多样,组织结构不尽相同,很难全面、准确概括其一般性特征,只对有把握的足以认定的其他单位加以列举,其他没有列举的,在实践中具体把握,因此将民办非企业单位视为委派型受贿罪中的“其他单位”符合立法的初衷,也体现了刑事处罚实质上的正义。

注释:

[1]参见徐盈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载《检察日报》2008年11月25日。

上一篇:硕士下一篇:大气压强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