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2024-08-14

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精选七篇)

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篇1

萱萱是这个学期来的插班生, 脾气超大, 骂人, 打人, 是她的常态。我知道要改变萱萱的不良行为, 说教是没有用的。我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小黑板前, 大牛正在扮老师上课呢。我说:“大牛, 你是幼儿园的小老师啊, 孩子们一定很喜欢你对吧?”大牛胸一挺, 说:“那是当然啦!”我说:“萱萱, 你也是小老师, 你来给小朋友讲个故事吧!”萱萱兴奋地跑到小黑板前, 准备讲故事。坐在黑板前的几个当学生的孩子, 你看看我我看你, 元元快速地搬上小椅子跑掉了, 剩下的几个也搬起了小椅子要走。“哎, 你们别跑呀!”萱萱伸出手想去拽阳阳的小椅子。“我们才不和你玩呢, 你太凶啦!”阳阳边跑边嚷:“哼, 我们都讨厌你, 不和你玩!”几个学生都跑了。刚才还神气活现的萱萱看着离去的同伴, 呆呆地站在黑板前一动不动, 一脸失落。

我想萱萱的感受一定不舒服, 但我不想就此罢休, 需让她进一步承受骂人打人的“后果”。

游戏评价环节, 我故意请麦子先说。麦子说:“游戏很开心, 但我不想和萱萱玩, 她会打人。”大牛说:“我爸爸不让我和打人的孩子一起玩。”“我也不喜欢。”“让会打人的萱萱离开我们班吧!”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萱萱愣住了, 嘴里念念有词, 声音越来越低, 忽然她双手握成拳头大声尖叫了起来, “我不想走!我不想离开这个班, 我再也不打人了!”说完委屈地抱着头哭了起来。

我轻轻地走到萱萱旁边蹲了下来, 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其实萱萱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 她在家里还会关心弟弟呢, 对吗?”萱萱感激地看着我, 一连点了几下头。“你很想和大家做好朋友, 可是你要改掉骂人打人的坏毛病。有话好好说, 有事要商量。这样吧, 麦子比你小, 你要像保护你的弟弟一样保护麦子, 能做到吗?”“嗯嗯, 我能。”“我们也给萱萱一个改正的机会好不好啊?”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好!”萱萱的脸上露出了羞羞的笑容。

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篇2

角美第一中心东山小学林妙真

歌德说过:“生活没有旁观者。”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生活的活动者,参与者。小学生年幼识浅,阅历少,但好奇心强,对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观察、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有效习作的目的。

此次“习作教学观摩课”,四位老师的指导精彩纷呈,专家们的点评精辟到位,恰到好处地为听课者引领了习作教学研究的方向,我个人受益匪浅。林宜男老师《用词语创编童话》中的征稿启事是激发点,给《快乐童话》写稿成了学生们写作的需求,激发他们好强上进心,让学生迅速进入创作的情境。王慧君老师《爱,在废墟下》由一个简单的圆开始生发,展开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观赏地震视频,走进地震场景中,想象废墟下孩子的表现。林怡君老师的《的启示》通过各种方法观察、触摸沙子,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接受“同一种事物,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的写作思维。最值得赞赏的是王慧老师的《画龙点睛》,整堂课围绕“画龙点睛”游戏活动,抓住孩子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公主队”和“王子队”竞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观察、体验、说话、写话,从中潜移默化教授写作方法,结果学生由于情感适时激发,现场亲身感受,交流欲望及写作激情被触动激发,因此课堂气氛活跃,习作效果非常明显,基本上完成了该堂课的预设目标。

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新奇的。一个孩子对世界产生好奇,他就会主动去看、去听、去触摸,而这些被观察的任何事中,一定有某些孩子感兴趣的,对于这些感兴趣的的事物,孩子会更热情地去观察,并加以思考,从中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

王慧老师的两次观察别有用心。第一次观察,上课伊始,设置“火眼金睛” 1

小游戏:观察老师喝水的样子,判断杯里到底有没有水。班级学生马上分成两派:

(判断没水的)生:老师的嘴巴是干的。

生:老师水没咽下去。

生:老师的喉结没有动。

生:没听到喝水的声音。

(判断有水的)生:老师喝完后嘴巴舔了一下。

生:老师仰起头喉结动了一下。

你看,学生的眼睛像摄像机,对焦眼前的事物,集中一切注意力,观察,思索,继而做出判断。王慧老师设计此环节,确实聪明,她的用意明显,一方面引导孩子主动观察,积极思考,获得感性认识。如果教师能够长期在教学中坚持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身边熟视无睹的事物积极主动去观察思考。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画龙点睛”游戏环节的完成所必须具备的观察条件打下基础,并为习作练习作准备。

第二次观察,当“公主队”和“王子队”分别派代表上台时,老师来了个友情提示:在游戏中,场下队员边指挥,边观察周围同学的表现。

当王老师提出:哪个环节你最开心?用上一个词说说当时的场面。并展示刚才游戏中抓拍的画面。

生:跃跃欲试、左顾右盼、急不可待、指手画脚、喜笑颜开、激动万分、热闹非凡、笑逐颜开„„

师:同学怎么笑?

生:哈哈大笑。

生:笑得前俯后仰。

生:有的笑得又拍桌子又跺脚。

„„

而后王老师展示游戏中那张特写镜头,请同学描述。这时,学生描述出现了小高潮。

一生:她开心极了,嘴角上扬,成了一个好看的45度的笑容。(场下听课者不由自主发出一片赞许的笑声。)

多细致的观察呀!多贴切的描述呀!如果不是王老师别具匠心的安排,我想,随随便便叫哪个孩子,都不可能完成得如此到位。

就像达尔文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看着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诞生源于他持久而敏锐的观察力。课堂上孩子们出彩的表述和细腻的描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可见老师良苦用心。

二、设置游戏,体验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确实如此,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他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王慧老师习作指导以游戏为题,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给他们真切的感受体验,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都愿参与,破除了作文的神秘感,拉近了作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

王老师一直问:哪个环节你最开心?当时还有哪些场面让你感到很高兴?目的是想让孩子在亲身体验的环境活动中,得到深切的体会和感受。课堂上连平时最不活跃的同学也会兴奋起来,蠢蠢欲动。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天使。

但是游戏只是帮助学生消除作文畏难心理,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增强作文兴趣的一种载体。王老师设计独特,游戏一开始,就友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周围同学的表现;游戏中抓拍学生的画面作储备;等游戏一结束,出示抓拍画面,带领学生及时回忆,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记录下适当的词语;并点明这些词语就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气氛等。你看,老师渗透写法水到渠成,一点也不生搬硬套,写作技法通俗易懂,学生接受起来既轻松又牢固。

王老师利用游戏体验为学生提供习作条件,减少学生习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境活动中动心、动情、动笔,提高观察、选材、构思、表达的能力。结果学生当堂习作的作业质量高,基本完成了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游戏体验作文课,值得我们借鉴。

林怡君老师的《的启示》在引导学生欣赏美妙的沙画制作视频后,让学生对普普通通的沙子眼观察、手触摸、脚感触,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沙子,得到不同的感受。虽然学生在谈启示方面,由于老师指导方法及教学经验的缺失,学生谈的效果不理想,得出的启发也差强人意。但老师倡导的体验感受事物的方法是可取的,只要环节稍加改进,学生谈启发就会谈得更到位,更深刻。

游戏活动能让孩子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作文写作文的意识。只有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产生写作的欲望,我们的习作教学才算是有效的。

注重倾听感受音乐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倾听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62

音乐无处不在,它以各种生动的音响运动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以“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音乐审美标准来赞许《韶》乐。音乐的美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成长,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推理、想像等能力,在与音乐交流中,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与丰厚的文化修养。而音乐形象则常常通过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缓急、跳跃停顿等要素来表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倾听音乐,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从中获得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如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倾听习惯呢?笔者从以下几点对此进行阐述。

一、巧妙创境,乐于倾听

音乐能够涵养美的性情,和谐身心,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它具有抽象性。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倾听的有效导入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诱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巧妙地创设一种美的氛围,以美促情,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吸引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实践证明,教师利用手势、语言、互动等教学形式辅助欣赏教学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热情。

如在教学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九课的管弦曲《铁匠波尔卡》时,为了营造学生倾听的氛围,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课前,教师在黑板的右边贴上了围着皮围腰的大、小铁匠打铁器的图片。一开始上课,课件播放《铁匠波尔卡》主题旋律,同学们踩着欢快、活泼的节奏拍着手走进教室。和着音乐节拍,教师领着学生做身势律动,初步体验波尔卡这一舞蹈节奏。用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波尔卡的特点,还帮助学生理解波尔卡这一舞蹈节奏,为接下来欣赏《铁匠波尔卡》做好准备。紧接着教师利用多个问题创设听觉环境:听,这是什么声音呢?(课件播放打铁的声音)你能说说铁匠是怎样打铁的吗?(用铁锤有节奏地敲打铁块)你能用动作表现出声音的不同吗?(学生对比大小铁锤声响的不同,并且用动作模仿)这样从根据声响辨别乐曲中的乐器入手,让学生形象地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感受声响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激发了学生倾听整首乐曲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音乐为本,善于倾听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音乐为本,立足于听,训练学生良好的听觉感受,发展学生优异的音乐思维,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而一些良好的欣赏习惯不是以身俱来的,需要教师以发展学生听觉为前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从而学习音乐的表现技能。

一首优秀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力、感受力和记忆力。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闭目倾听,用心感受。都说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赋予人们无限想像的空间,当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乐曲,就会对乐曲所传递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主观感受,乐曲的艺术形象变得更为广阔,音乐在学生的心中泛起了涟漪,此时的课堂从表面的“静”升华为内心的“动”。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初步倾听提升至有目的的倾听。这是一种技巧,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进一步体验作曲家传递的情感。

当遇到不同风格的乐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中出现的不同音乐要素进行听辩,当学生学会分辨倾听时,就能很好地把对音乐的感知转化为内心的修养,从而更加热爱音乐,专注于音乐所带来的愉快体验。每一首乐曲都有自身的音乐特性,抓住乐曲的情绪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如在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教师告诉学生有许多作曲家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有民歌独唱版、管弦乐曲版、钢琴独奏版等,所呈现的音响效果也截然不同。为了体验不同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在欣赏独唱版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时,学会从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和演唱情绪等方面倾听民歌的特点;在欣赏鲍元凯管弦乐版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时,学会从曲式、曲调、曲风、情绪等要素进行倾听,感受作曲家以旋律、曲风、乐器等创作变化传递的气势磅礴之感;在欣赏钢琴版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时,学会从音色、节奏、速度等进行对比倾听,体验钢琴音色的轻松、愉快、活泼的特点。通过多次的倾听体验,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上都获得了经验,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引导学生爱听、会听、懂得听,音乐教育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尊重个体,主动倾听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不同学生倾听同一首乐曲,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受学生的生活阅历、个人经验、情感、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独立感受和见解,尊重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和情感审美体验,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听辨、模仿、演唱、演奏、表演、创作等活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表现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欲望,使学生在快乐中发挥想像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如在教学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歌曲旋律,初步感受歌曲,从中找出歌曲出现的几种民族打击乐器。播放歌曲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人们敲着锣、打着鼓,在愉快地庆祝大丰收。”有的说:“人们在敲锣打鼓赛龙舟。”有的说:“人们在敲锣打鼓过新年。”教师夸奖学生不仅有一对善于倾听音乐的耳朵,还拥有超级丰富的想像力。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倾听锣、鼓、镲的声音,并模仿其音色。学生们跃跃欲试,各式各样地手舞足蹈,一边模仿锣、鼓、镲的音色,一边模仿敲击。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按节奏来模仿敲击。在掌握了歌曲难点节奏后,教师还设计了多次倾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听一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找一找锣鼓镲的节奏出现了几次,想一想歌曲起什么名字好,并提出:你能随着歌曲的节奏动一动吗?学生通过反复倾听,不断有新的发现。学生不仅能正确演唱歌曲,还学会用民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教师鼓励学生要保持倾听的好习惯,学生尝到听音乐的甜头,在音乐学习中更加认真了,从而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为主动的参与学习。

总之,对于教师来说音乐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我们虽然不是在培养音乐家,但是,为学生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流派,扩大音乐视野,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而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像播下一粒美好的种子,未来它可以长出无数个美丽的果实与希望,使学生的心灵萌发无数个美好的梦想。

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篇4

笔者之所以在此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论点, 自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在语文教学, 尤其是基础教育中, 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殊不知, 这种做法竟是本末倒置的, 直接导致了广大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错误认识。

首先, 还是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文学感受力的培养:

一.机械阅读课文, 流于形式化。对于教材中所选课文只作形式上的浅层次了解, 未能从文学美感上启发和带动学生对于课文的主动熟悉。如在对于散文篇目的教学, 千篇一律地给课文分层分段, 总结层意段意, 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全篇。如此一来, 久而久之, 学生们机械地“读”的能力确实有所加强, 但是对于文章美感的体会无形之中也大打折扣。诸如《荷塘月色》、《背影》、《济南的冬天》、《我与地坛》、《白杨礼赞》等经典散文篇目, 时至数年后的今天, 我们是否仍然记得其中那份“汉语之重”的魅力, 是否仍然流连于荷塘月色下袅袅轻烟和白杨树铮铮铁骨呢?还是只记得机械地为这些文章理清层次, 甚至连多读几遍的功夫都舍不得花。

二.陌生化美感源于不理解文意。被选作教材中的课文,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记得这些篇目, 可能是出于“陌生化”产生美感的道理, 对于人们越熟悉的东西越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出来。这样一来, 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教材编写者原本从浩瀚的中华典籍中选取出部分经典又经典的美文, 却因为过于熟悉而失却了那份美感。这自然逃不过“陌生化”的说法, 但是文学感受力的缺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例子来说吧!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可谓是美绝、妙绝吧!然而每每想到此意境之时, 我总不愿意引用此句, 而宁愿选择朱希真“望断水如云, 送尽鸦成点”。因为我总觉得用后一句方显学识之渊。另有一例者, 李白《静夜思》, 或者小学课文中的《鹅》、《春晓》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诗, 一经人们口中说出不是被恶搞, 就是被人认为庸俗。一曲“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难道不能称为千古绝唱吗?然而, 谁若是吟出这样一首诗来, 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但是如若我们每次听到这首诗时都能唤起当初对于其中强烈的美感感受力的话, 我想听者一定不会笑, 而是哭。会如诗题一样让人静, 使人思。

接下来, 我们再来说说文学感受力的重要性, 前面讲过, “听说读写”只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体能力的培养, 而根本应该从文学感受力出发。

一方面, “听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文学感受力的形成, 也就是说“听读”是文学感受力的源泉, 也可以说“听读”的目的是为了文学感受力的形成。我们之所以反复的听读, 甚至吟诵, 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语言韵律、意象的隐喻和意境的旨味的把握。但是这里强调的“听读”绝非机械式的听读, 而是带着感情, 入于文章所写之境中的“听读”。王国维有一段关于“入乎其中”, “出乎其外”的论述:“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王氏此语虽然是指文学批评, 但是用在这里也是极恰当不过的。我们“听读”是需要先入于文章之中, 才能感受并体会到文章之美, 然后, 超脱文本来批评。然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总是没有进到课文里面去, 就站在文本的外面来解读课文。语文教师总喜欢让同学们沿着一个思路 (分层分段) 去思考问题, 最终得出大同小异的中心意思, 而且是在大多数同学并未真正理解的情况下硬是将知识一股脑灌进同学们的脑中, 这岂不是有拔苗助长之嫌。

另一方面, “说写”能力是文学感受力的宣泄。文学感受力也可以说是反复吟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课文意趣的情感体验。既然是一种情感体验, 就不得不使这一份情能深入人心, 情动于中, 方能形于言。这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师反复强调的在写作过程中要写真感情。生活中确有真感情, 但是写作却是要求我们将这真感情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 才能称其为写作。如此, 我们便要倚重在文学“听读”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学感受力。反过来看, 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话, 到“说写”技能上便不存在强调其必写真感情了。因为这种情感体验在胸中如万斛之泉, 下笔则滔滔汩汩, 言谈之间, 落笔之处, 皆本色语。

第三, 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将外在于我的语言能力、文学美感化为己用。学为己用,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只注重浅层次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那么, 学过的还是别人的东西, 用过来也还是经常有不贴切之感。

第四, 文学感受力能刺激“说写”能力, 正如前文所写, 文学感受力就是不断将外在于我的文学美转化为关系到我的美感形式, 而一旦日积月累, 这种情感体验便会如梗在胸口的块垒, 不吐不快。所以作家欲借文字作为情感的宣泄, 来浇心中之块垒, 刺激创作的欲望。

最后, 我们简要地来探讨一下文学感受力应该如何培养:

一.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似是只片面强调“读”, 实则不然, 此句已经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蕴含其中了。只是他认为“读”是促进文学感受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已。笔者之所以能在此句中读出文学感受力来, 是因为两点, 其一是前面所述的逻辑理路, “听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获得文学感受力, 而文学感受力的积累自然而然形成“说写”能力。而这句诗中正蕴含这样一种逻辑“熟读———作诗/吟诗”, 其中正是说熟读能够有助于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其二, 是“吟”字, 这个“吟”绝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读诗, 而是深情孕于其中, 力求代诗人说话。柏拉图说诗人是代神说话, 而“唱诗人”则代诗人说话。所以说反复“吟”诵已经是对诗人意境旨趣的一种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

二.跟着录音带, 反复吟诵。语文教材大多都有配套发行的录音带, 这些录音带往往是一些名家朗读的, 在语言的节奏、情感的把握等方面都很到位, 再配上切合文章意境的背景音乐, 很能渲染出语文美感的氛围。如果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 文学美的感染力就会慢慢地在心中生根。我周围就有人因为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慢慢地竟连做人也有一点文章里的味道, 总是娓娓地慢悠悠地如那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其情真意切总能感染到我。

三.注重文章意境的层层悟入, 而不要一股脑将文意灌输给学生。学生无法消化和吸收别人强加的知识。就好比数学一样, 要将每一个步骤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才能使学生明白。不能只将结果告诉学生, 让学生去摸索得出结果之法。正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使得很多人已经无法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了, 这里不仅仅说中学生, 甚至有个别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味了。

四.文学是人学, 语文也是人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应注重于引导学生, 以引导学生逐步取代指导, 教导。在引导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诗无达诂”, 这是文学自古以来的传统, 学生的思维也许能更好地解读课文, 教师不应该批评与教材相左的解读。

学会感受孤独的句子 篇5

一、以美好的心情去欣赏周遭事物,以负责任的心去做好份内的事,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不变的心坚持自己的理念,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过失,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感恩的心感恩所拥有的,以放下的心放下最难的割舍。

二、是啊,从古到今,在这样的夜晚,睹月思人,谁能白白辜负了内心的一片痴情。只不过,李白在思他的故乡亲朋,而我,却在念及我的佳人。

三、总是埋怨身边的某些人势力,攀附权贵,那么你永远不会成长?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是很普遍的。你没有权利去左右别人,只有自身有价值了,才会像吸铁石,朋友甚至以前的陌生人都愿意转身过来与你为伴。不要怪罪世界现实,让自己强大才是给自己最好的安全感。

四、那段彼岸,我想我还无法触及。缄默的温暖,是谁的倒影在心房,一直蔓延了我整个锦年。时过境迁,当回忆被时间风化之后,谁还记得曾经许谁一世的诺言,那个人会不会还记得我曾经将他深爱……过去的故事总归成为回忆,会痛、会哭、会想起。

五、希望睡前可以轻吻你,希望睡时可以抱着你,希望醒来可以看见你!一直都这样希望,直到永远。

六、等待,并不是期待你能回来。只是,找一个借口,不离开。

七、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懂得隐忍,懂得原谅,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

八、寂寞的夜里,习惯性的点燃一支烟。回忆属于俄們的温柔。

九、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十、至我深爱的人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十一、千万别仗着关系好,就对身边的人肆无忌惮,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都需要尊重。

十二、永远不要逃避问题,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十三、最后分开的两个人,或许,他们并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不能给对方各自想要的生活。应该相信,他们或许依然爱着对方。只是,一个不懂得怎么去爱,一个想爱却无能为力。生活就是这样,最终相守到老的`人,也许并不是那个曾经许下山盟海誓,承诺白头偕老,暗自发誓这辈子只爱TA一个的那个人!

十四、女人能给予男人最温暖的两个字是“我懂”,男人能给予女人最温暖的两个字是“我在”。感情中,男人渴望理解、女人需要陪伴。男人最需要的理想爱情,是失意时有“我懂你”。女人能想象的最好未来,是每一天都“在一起”。久了就知道,最宝贵的不是在你身上花钱的人,而是肯在你身上花时间的人。

十五、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父母对儿女之爱,无怨无悔,无休无止。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父母的视线一刻也不离左右。入学读书,初涉人生,父母的教诲时常于耳边萦绕。及至成年,成家立业,父母的心仍不断将儿女牵挂。父母就是儿女永远的大树。

十六、时间,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告诉我们,被伤过,也被爱过,只是错过了很多,幸福过的曾经,忧伤了未来。如果,在沧海的那头,没有了等待,那就先停下来,就算飞过沧海,也不会找到答案,倒不如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飞错了方向。

十七、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十八、有时候沉默真好 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十九、能真正救赎自己的,不是流淌的时间,也不是他人的帮助,而是自我良好的心态。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

二十、不要对爱你的人太过于刻薄,一辈子真正对你好的人也没有几个。多少人在一切都将失去时,才幡然醒悟:爱的宽厚,不能过度消耗。每个人都有脾气,为你忍下所有的怒气,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

二十一、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二十二、要把爱捧在手心里爱出别人的羡慕活出自己的幸福。

二十三、清晨,是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不管昨天你怎样低落,总会看见今天太阳的升起;不管昨天你怎样困苦,总会拥有今天的希望。人生因有梦想,而充满动力。不怕你每天迈一小步,只怕你停滞不前。坚持,是生命的一种毅力!

二十四、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二十五、每天早上醒来,你和阳光都在,这感觉真好。

二十六、好好珍惜一直在我们身边的那几个人,因为大部分的人,只是陪我们走一段路。

二十七、我最期待也是最幸福的事,就是穿着最美的婚纱,成为你最美的新娘。

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篇6

一、拓展习作空间,实现写作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1.组织活动,参与生活

参加活动是每个学生最开心的事了。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每个学期笔者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组织的“六一”游艺会、国庆知识竞赛等,利用中队活动召开“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活动的全部过程,真实体现其间的喜、怒、哀、乐。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学生当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空间,又营造了宽松的写作氛围,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的感受。

2.广泛阅读,拓宽思路

叶圣陶说:“……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考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大量阅读,可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增长知识见闻。平时,笔者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力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如《安徒生童话集》《天方夜谭》等,让他们快乐地遨游于书海。学生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就越宽,知识面就越广,习作空间就越开阔。

二、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个性化,学生才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反过来,追求个性化,让学生自主表达、自由表达,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少写命题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拟题,让作文选题更具个性化。如果过多地强调形式,即便是成年人或是作家也难以写出好的作品。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刚刚学习写作文,就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怎样写好……无形之中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学生感到了作文的可怕和困难。若减少了对作文的统一要求,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见物思主或触景生情,此时的感受、想法才是最真实的。因此,笔者这样引导: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遇到佳节,你也许会回忆起美好的往事,也许会特别思念某个人,也许有许多话要向谁诉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想起中秋节吃月饼的情景,有的想起“六一”儿童节时的某个同学等等。至此,笔者提出习作要求:将你在节日里的所思、所感写下来,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这样学生就放开了手脚,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又如:笔者在讲台上放了一个闹钟,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最后确定自己写什么话题,用什么形式来写。有的学生写《闹钟的制作原理》,有的学生写《闹钟的自述》,有的学生写《可爱的闹钟》。同一素材,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作文。每一次这样的习作,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一次张扬,创新的萌芽也便有一次破土而出的机会。

2.多些放胆文

放胆文,是指让学生放开思路,自由行文,让学生从写话、习作到写作,都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让学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闻,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独特感受,即应当写出“童心、童真、童趣”。如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傍晚,我家的小鸭子没回家,我想它们大概是和别人家的小鸭子玩得太高兴,忘了回家了吧!我赶紧到邻居家去找,果然不出我所料,十几只鸭子正玩得开心呢!我把它们往回赶时,它们还依依不舍地回头说:“伙伴们,我们明天再见!”多么有趣的一段话啊!童情反映童心,才显现出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又如:学生写《我的一家》,分别用颜色代表妈妈、爸爸和自己,并配上插图……各种各样的写法,突破了僵化的文体藩篱,体现了个性的风采。

三、指导想象作文,展示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学写“想象作文”。想象可以有效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

1.创设情景想象

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笔者常创设一种情景,要求学生根据这种情况,借助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然后构思写作。例如: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纷纷干起活来,这时甲打水在楼道的拐弯处和乙相撞了,水泼了乙一身:①假设甲和乙是同学;②假设甲和乙有矛盾;③假设甲和乙不认识。根据假设,分别想象出甲和乙当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并写出不同立意的片断。

2.合理运用假想

假想的合理利用,能给文章增辉添色。笔者设计一些假想性习作题目,如《假如我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有的学生说:“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棵树……”见时机已经成熟,笔者就补充说:“你们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最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你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最想做什么?”这样一来,学生思想的闸门立即打开了,他们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他们还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赋予了新的生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个性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只要注意拓展习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指导想象作文,就会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感受爱 领悟爱 学会爱 篇7

关键词:爱;教育;语文教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通过描写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文章围绕一个“爱”字,既表达了人间的亲情之爱,也表现了超脱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这是一篇很好的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爱,在感悟中领悟爱,在体会中学会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扣住文题,叙说亲情之爱

这篇课文是描写父亲爱儿子的两件事,表明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读了课题之后,我让学生说说平时的生活中自己的父亲是如何爱自己的。一时大家兴趣盎然,纷纷叙说,自豪骄傲的言语中透露出幸福,可见他们是沐浴在爱的怀抱中长大的。我说这就是亲情之爱,她是父母和儿女特有的爱。接着回到课题,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和儿子之间有怎样的亲情之爱呢?吸引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紧扣文本,感悟父子亲情之爱

课文中“栽花赏花”这件事最能表现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爱,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必须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刻体悟。

1.品读“栽花”,体会子爱父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通过“栽花”这件事直接描写了儿子对父亲的爱,虽然只有简短的几行字,但非常值得品味。我让学生认真读这一段,紧扣词句仔细地揣摩,并丰富地想象,深切体会儿子对父亲的爱。学生从“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体会到了高尔基的儿子很小,但已经懂得回报父亲的爱;从“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体会到儿子将对父亲的爱通过“栽花”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我让学生思考,高尔基的儿子为什么要种花呢?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学生发言很踊跃,有的说,栽花能让父亲欣赏到美丽的花,让父亲心情好,有助于父亲身体恢复;有的说,花开了有香味,会让父亲很喜欢;还有的说,父亲很喜欢儿子,但不可能天天见到儿子,种了花,让父亲看到,见花如见人,让父亲天天开心……在读书、体会、交流之中,儿子对父亲的爱学生已深深领悟。

2.美读“赏花”,感悟父子亲情

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描写了花开的情景以及高尔基在傍晚欣赏儿子种的花,这部分表现了高尔基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亲情之爱,在教学中,我通过美读来感悟父子亲情。因为“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高尔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要求他们再仔细读读,还能看出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作为父亲欣赏儿子种的花的心情。“说不出的高兴”就是非常、特别高兴。我问如果别人来看花会有这么多“情”吗,学生否认,我再问如果这花不是儿子种的,高尔基会有这么多“情”吗,大家摇头。我再问那这种“情”是什么?学生很快说这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情,是一种亲情之爱。

亲情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美好情感,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的爱特别多,但往往孩子司空见惯,认为理所当然,甚至不能感受,因而没有感恩之心,这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体会,从字、词、句中感悟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亲情,联系生活实际品味亲情,这对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有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探究信文,领悟崇高之爱

高尔基对儿子的超乎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集中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的信上,在信中他赞赏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进而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通过这样合作探究,学生理解了信的内容,明白了高尔基写这封信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儿子不仅要爱亲人,更要爱所有的人,多给别人带去“美好的东西”,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从而明白高尔基的用心良苦,体会到高尔基博大的爱的情怀。

四、代写回信,学会如何去爱

学完了课文,我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收获,他们侃侃而谈——“我懂得了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把爱心献给身边的人”“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同时也会得到快乐”“爱是最美好的,给别人爱,自己也会得到爱,因此我会把这美好的情感带给更多的人”……接着我又送给大家几句名言: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巴金

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苏霍姆林斯基

我让大家读读这几句名言,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背下来。接着我让他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学生在信中写道:“……谢谢爸爸,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请您相信我,我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我会在时时、处处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让生活因为有了我的存在而美好”……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深深的爱意,无限的爱心。

小学生的心灵纯真、美好、可塑,结合课文进行积极的引导、点拨,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始终紧扣文本,让学生读中感悟,仔细品味,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一次深刻的、具体的爱的教育,在感受爱、领悟爱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去爱。

参考文献:

王春.快乐是爱的给予.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2(Z1).

上一篇: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建设下一篇:建筑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