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片

2024-06-24

替米沙坦片(精选十篇)

替米沙坦片 篇1

通过替米沙坦原料成盐生产工艺的筛选及替米沙坦片处方筛选并对优选处方的崩解度, 体外溶出度进行实验。

2试验准备与设计

2.1检验设备的选择

(1) XS205DU天平,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2)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 (3)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4) V20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5) RCZ-6C3溶出仪, 上海黄海药检有限公司; (6) CS-2脆碎度, 天津国铭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7) YPD-200C片剂硬度仪, 上海黄海药检有限公司。

2.2剂型的选择, 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次研究选择片剂作为替米沙坦的剂型, 因为片剂外观光滑、剂量准确、含量均匀、化学稳定性好、携带方便。

2.3试验设计,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法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 综合比较, 统计分析, 实现通过少数的试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 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

2.4辅料选择, 由于替米沙坦粉末轻、粘, 导致可压性差。我们选择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葡甲胺作为增溶剂。氢氧化钠既可以增加替米沙坦的溶解度又可以调节pH值, 减少因替米沙坦溶于胃酸后降低了胃液的pH值而造成的胃粘膜刺激等副反应。新型辅料羧甲基淀粉钠、微粉硅胶用作崩解剂。硬脂酸镁用作润滑剂。这些辅料可压性、流动性良好, 用在处方中便于压片工艺的选择。

2.5工艺过程设计。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与替米沙坦的乙醇混悬液成盐, 加入其他辅料混合制粒后干燥, 干燥结束后加入润滑剂, 压片, 包装。

3正交试验情况

在实验中证实, 替米沙坦的确如文献所记载, 在水、盐酸中相当难溶, 在碱、甲醇、氯仿中溶解。药物溶出度是考察药物是否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最重要的指标。所以试验时以溶出度为主要观察对象。

在处方固定的情况下, 我们通过前期试验工作后, 确定用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与替米沙坦的乙醇混悬液成盐, 再加入处方量PVPk30搅拌溶解后加入辅料混合制粒后干燥, 干燥结束后加入润滑剂的方法来观察替米沙坦片的溶出度变化。本次试验选择药品规格为40mg/片, 冲模为9.0mm的圆型浅凹冲。

3.1工艺为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与替米沙坦的乙醇混悬液成盐, 加入其他辅料混合制粒后干燥, 干燥结束后加入润滑剂, 压片, 包装。见表1。

从试验中很容易看出替米沙坦成盐反应越充分, 溶出度越好。为了让溶出度更好, 我们在确保替米沙坦成盐反应充分的情况下, 对处方中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微粉硅胶的使用做适当调整, 再观察溶出度变化情况。

3.2工艺为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与替米沙坦的乙醇溶液混悬液成盐, 成盐后溶液澄清, 加入其他辅料 (从中取出部分羧甲基淀粉钠待用) 混合制粒后干燥, 干燥结束后加入润滑剂和取出的羧甲基淀粉钠, 压片, 包装。见表2。

3.3工艺为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与替米沙坦的乙醇溶液混悬液成盐, 成盐至终点后溶液澄清, 加入其他辅料 (从中取出部分的微粉硅胶待用) 混合制粒后干燥, 干燥结束后加入润滑剂和取出的微粉硅胶, 压片, 包装。

4分析与结果

由表1~3数据可见, 各因素对片剂溶出影响大小次序为表1:C>B>A;表2:C>B>A;表3:C>B>A。在本实验所选择的因素及水平下, 以溶出度可压性片面光洁为指标, 最佳处方为表1~3的C, 因此、最终确定成盐处方氢氧化钠为替米沙坦原料量的7.5%、辅料崩介剂为处方量的8%、辅料崩解剂、助流剂及增粘剂微粉硅胶为处方量的8%。

通过正交试验观察不难发现, 工艺3的溶出度情况最理想, 在微粉硅胶不同比例下的溶出度都很好。用微粉硅胶外加10%的方法经过几次重复试验, 重现性好。通过加速试验, 长期稳定性试验, 溶出度保持在95%左右。在考验过程中, 对重量差异、脆碎度、水分、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等进行同步分析, 全部符合质量标准, 与原始数据相比, 无明显变化。

5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 替米沙坦片的溶出度跟它的成盐程度密切相关, 只有在成盐反应充分至终点的情况下溶出度才最好。

新型辅料优质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通过对一些常用药用崩解剂进行材料流动性、粒度大小、松密度、吸水性、吸水膨胀性等物理性能以及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的比较实验[1], 结果表明羧甲淀粉钠崩解性能较好。是一种能广泛应用的药用崩解剂, 用羧甲淀粉钠压制的替米沙坦片溶出度明显增加。

干燥黏合剂和崩解剂微粉硅胶能加快替米沙坦片的崩解, 提高它的溶出度[2]。在生产过程中取8%微粉硅胶在总混时加入, 崩解最快, 溶出度也最高, 并且片剂的可压性、颗粒的流动性好, 片面光洁耐磨性好, 且重现性最好。用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 简化了生产过程, 更适合生产车间大批量生产, 生产出的替米沙坦片的质量稳定可靠, 符合质量要求。目前用此法已经大批量生产几年, 产品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和合法性都很好。

参考文献

[1]沈慧风, 任麒.药用崩解剂性能比较及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7, 28 (12) :541-542.

替米沙坦胶囊说明书 篇2

【英文名称】TelmisartanCapsules

【拼音全码】TiMiShaTanJiaoNang(BeiDiNing)

【主要成份】替米沙坦。

分子式:C33H30N4O2

分子量:514.63

【性状】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粉末。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规格型号】40mg*14s

【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一次40mg-80mg(1-2粒),一日一次。服用时间不受饮食影响。2.轻或中度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以及老人服用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不需调整剂量。轻或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用量不应超过40mg(1粒)/日。对于儿童: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尚未建立。

【不良反应】腹泻和血管性水肿。大多为轻微的和暂时的,一般不需停止治疗。其发生与剂量无相关性。

【禁忌】1.对患有胆汁梗阻性疾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2.孕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1.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使用过量时若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应进行支持性治疗,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清除。2.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可能会增加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3.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应监测血清锂水平。4.轻至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不需调整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剂量,轻至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剂量不应超过每日40mg。5.孕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6.儿童患者使用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儿童慎用。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血浆大药物浓度较正常人略高,但其使用时无需调整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的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并用时能降低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减弱抗凝效果,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后者血浆峰值升高约50%。替米沙坦胶囊(倍迪宁)对布洛芬、扑热息痛、氨氯地平和格列苯脲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药物过量】尚无人过量使用方面的资料,一旦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应当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替米沙坦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清除。

【药理毒理】替米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Ⅰ型)拮抗剂。替米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Ⅰ受体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高亲和性结合。替米沙坦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替米沙坦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上述其它受体的功能尚未可知,由于替米沙坦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从而可能引起的受体过度刺激效应亦不可知。替米沙坦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亦不阻断离子通道。替米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该酶亦可降解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替米沙坦治疗如突然中断,数天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不出现反弹性高血压。在直接比较两种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替米沙坦治疗组的患者干咳发生率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

【药代动力学】替米沙坦口服吸收迅速,食物不影响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值约50%。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99.5%)。平均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约为500L,靶器官组织亲和力高。替米沙坦不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通过母体化合物与葡糖苷酸结合代谢。结合产物无药理活性。终清除半衰期为24小时,故只需每日口服一次。达峰时0.5~1小时,口服降压起效迅速。临床未见相关的替米沙坦蓄积作用。口服时,替米沙坦几乎完全随粪便排泄,完全以未改变的化合物形式排出。

【贮藏】避光,密闭干燥保存。

【包装】40mg*14s/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041

【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替米沙坦片 篇3

【关键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71-2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近几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至少在1.6亿人以上(也有统计讲,目前国内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多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脑血栓、心衰等均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但在我国目前对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很不令人满意,联合用药是公认的控制血压的较好方法,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运用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作者将它们联合应用,以观察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与耐受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自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人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5.3±8.3岁,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且收缩压为140~179mmHg,舒张压为90~109mmHg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经过询问病史、体检及相应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痛风、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者。

1.2血压测定每天测血压2次,均在当天上午8~10时及下午15~17时,静坐5min后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右上臂动脉血压,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记录值。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停高血压药3d后开始治疗,治疗前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和电解质、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服替米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1次/d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定期做心电图,复查血糖、血脂及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尿常规。

1.4疗效评价[1]①显效:坐位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坐位舒张压下降小于20mmHg或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为收缩期高血压则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1.5统计学处理各项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血压指标的对比用t检验。

2结果

2.1降压效果经4周的治疗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具体见表1

2.2症状的改善随着血压的逐渐下降,头晕、心悸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讨论

2000~2001年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中全国35~74岁人口的大样调查,发现约有1.3亿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也就是10个人中有1个患有高血压,控制率仅8.1%,只有美国的1/4,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受到高度关注。高血压防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有效降压,控制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血管危险事件,降低卒中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替米沙坦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拮抗剂[2],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高血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压药组成复方制剂使用。因为替米沙坦的半衰期很长,使得在24小时的用药间歇期间,药物都能有效地降低血压。除了能控制血压外,替米沙坦还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左心室功能和肾脏功能。由于替米沙坦在用药间期降压效果持续存在,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所以替米沙坦可以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线治疗药物。

氢氯噻嗪的降压机理不详,但与利钠作用有关,服药初期,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Na+和水的再吸收,减少血容量,使心输出量下降而降压。持续用药数周后,血容量、体内钠总量和心输出量渐趋正常,但外周血管内含钠量减少,通过Na+嗪-K+交换使细胞内Ca++含量减少,因而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缩血管反应降低,因此血管扩张成为降压的主要机理,最近研究还发现,利尿剂能增加高血压患者前臂血流量、降低前臂血管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小剂量利尿剂具有平稳降压、作用持久和良好的安全性,美国的新指南(JNC-7)将噻嗪类利尿剂列为首选的抗高血压药物。

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联用优点(作用机理):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影响肾小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使肾脏对Na+和Cl-的排泄增加而产生利尿—降低血容量的作用。此外,该类药物还可产生间接作用,由于血容量降低,刺激肾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从而促进排K+和降低血K+,低血钾是氢氯噻嗪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中间环节是血管紧张素II,替米沙坦等AT II受体拮抗剂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抑制醛固酮产生,抑制氢氯噻嗪引起的K+丢失,大大减少甚至消除氢氯噻嗪引起的低血钾。此外,单用氢氯噻嗪可使肾素活化而限制降压效果,而替米沙坦可拮抗AT II的作用,减轻继发性醛固酮增加,从而减少水钠潴留,并减轻醛固酮作为生长因子引起心脏肥大等的不良作用。在这次临床观察结果也证明这一点。联合用药最初目的是增加降压效果,而实际获益常远远超过降压范围,更常表现在依从性增加,副作用减少,生活质量改善,血压控制更平稳,钝化反调节等,近来世界各国的临床试验均表明合并用药后死亡事件及非死亡事件均较单用者低,而安全性,依从性更好[3]。

因此,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运用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副作用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4(4):245.

[2] 曾红.抗高血压药物[J].中国乡村医生,2001,17(8):18-21.

替米沙坦片含量的专属性试验 篇4

替米沙坦片在制备过程中, 首先在碱性溶液中替米沙坦和葡甲胺形成替米沙坦葡甲胺钠盐, 葡甲胺极易溶解于水, 并具有引湿性, 导致在研磨过程易吸附于器壁上, 并导致研磨不均。替米沙坦片现行的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不完善, 不能准确的体现含量测定结果, 准确度、精密度较差。为了准确的体现测定结果, 我们参考美国药典中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验证。结果表明, 美国药典收载的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我们按照《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要求, 参照美国药典收载的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方法, 进行相关的研究验证工作。

1 仪器与试剂

clarus 600气相色谱仪;安捷伦GC-MS 6890N/5973气质联用仪。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SCL-10AVp) ;色谱柱:Diamonsil, C18 (2) , 50 mm×4.6 mm, 5µm。HHS电热恒温水浴锅 (江苏省医疗器械厂) ;CM-3型澄明度检测仪 (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 ;BT125D (十万分之一) 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替米沙坦片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自制, 批号:20140312) ;替米沙坦片对照品 (99.9%, 供含量测定用, LOT:100629-20120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替米沙坦有关物质A对照品: (供含量测定用, 批号:F01326, USP ROCKVILU.MD) ;磷酸二氢铵 (分析纯, 批号:F20110530,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氢氧化钠 (分析纯, 批号:12050810742,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甲醇 (HPLC, 批号:13020444, TEDTA) ;磷酸 (HPLC, 批号:PA-3102-1000, ACS) 。

2 实验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D) 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5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溶剂;以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 (用磷酸调节p H值至3.0) -甲醇 (30∶70) 为流动相[1];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理论板数按替米沙坦峰计算不低于4000。

测定法:取本品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加溶剂适量, 振摇至分散, 超声10 min, 放冷至室温,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 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 m L中约含0.12 mg的溶液,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替米沙坦对照品12 mg, 置100 m L量瓶中, 加流动相适量超声使溶解[2],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3 降解试验

3.1 空白溶剂:

取溶剂、流动相、空白辅料各10µL进样, 记录色谱图, 空白溶剂不干扰替米沙坦含量测定 (图1) 。

3.2 未破坏样品: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加溶剂适量超声10 min, 放冷至室温,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无杂质峰干扰替米沙坦含量测定 (图2) 。

3.3 高温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容量瓶中, 水浴加热30 min, 冷却至室温, 加溶剂适量, 超声10 min, 用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高温条件下与未破坏样品比较基本无变化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3.4 氧化空白:

取过氧化氢溶液 (30%) 5.0 m L置200 m L容量瓶中, 沸水浴10 min, 冷却至室温,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无杂质峰 (图3) 。

3.5 氧化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加过氧化氢溶液 (30%) 1.0 m L, 摇匀, 置沸水浴中10 min后, 取出, 放却, 加溶剂适量超声10 min, 放冷至室温,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氧化条件下与未破坏样品比较基本无变化[3]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3.6酸碱空白:

吸取1 m o l/L盐酸溶液和1 m o l/L氢氧化钠溶液各5.0 m L置200 m L量瓶中, 混匀, 置沸水浴中10 min后, 放冷,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酸碱空白溶液几乎没有干扰 (图4) 。

3.7 酸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加入5.0 m L 1mol/L盐酸溶液, 再置沸水浴中10 min后, 放冷, 加入5.0 m 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加溶剂适量超声至溶解, 用溶剂定容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酸性条件下与未破坏样品比较基本无变化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3.8 碱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加入5.0 m 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再置沸水浴中10 min后, 放冷, 加入5.0 m L 1mol/L盐酸溶液中和, 加溶剂适量超声10 min,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碱性条件下与未破坏样品比较基本无变化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3.9光照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200 m L量瓶中, 于4500LUX下照射24 h, 取出, 加溶剂适量超声10 min,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光照条件下未发生变化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3.10高湿破坏:

取替米沙坦片 (20140312批) 20片, 置表面皿中, 于高湿条件下 (92.5%RH) 24 h, 用溶剂转移至200 m L量瓶中, 加溶剂适量超声10 min, 加溶剂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3 m L, 置100 m 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替米沙坦在高湿条件下与未破坏样品比较基本无变化 (如未破坏样品图谱) 。

4 结论

替米沙坦片在高温、氧化、酸、碱、高湿、光照条件下稳定, 替米沙坦片含量检查方法专属性良好[4]。

摘要:目的 验证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 建立了HPLC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5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溶剂;以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 (用磷酸调节p H值至3.0) -甲醇 (30∶70)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理论板数按替米沙坦峰计算不低于4000。测定替米沙坦片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考察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对替米沙坦片的影响, 确定方法专属性情况。结果 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条件下稳定, 在氧化破坏条件下部分降解。结论 所建立的HPLC方法能够较好的考察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下的降解情况, 方法专属性良好。

关键词:替米沙坦片,降解,专属性

参考文献

[1]秦宗会, 夏红梅, 谢兵, 等.甲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的含量[J].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 2012, 48 (1) :90-92.

[2]谢兵, 何以恒, 谭蓉, 等.固绿FCF分光光度法测替米沙坦的含量[J].分析试验室, 2011, 30 (2) :74-77.

[3]甘湘庆, 秦宗会.偶氮胂Ⅰ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的含量[J].光谱实验室, 2010, 27 (6) :2191-2196.

替米沙坦片 篇5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银杏叶 替米沙坦

我院自2005年以来,应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2±6.2岁,糖尿病病程平均为8±4.5年。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限制蛋白摄入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8~7.8mmol/L,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治疗组口服替米沙坦40mg,1次/日,周时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银杏叶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只口服替米沙坦40mg,1次/日,疗程均为30天。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观察血糖、血压、肾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恢复正常;②好转: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③无效: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未下降或升高。

结 果

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无明显变化。部分病例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稍有下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广义的糖尿病肾脏病变还包括糖尿病合并的肾盂肾炎和急性肾乳头坏死,但急性肾乳头坏死比较少见。狭义的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微血管的硬化造成的不正常排泄和滤过的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病因: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又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分期: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有可能恢复。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Ⅲ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分,病人的血压轻度升高,开始出现肾小球的荒废。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3.5g/日),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延缓肾功能恶化进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微量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预示着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及时有效地减少尿蛋白,缩短尿蛋白存在的时间,是逆转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脏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包括:①高血糖;②高血压;③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肾小球高滤过;④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如GGF-β1、CTGF、PAI-1、FN的mRNA表达等;⑤遗传背景等。而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粘附性及聚集性增高等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主要因素。

替米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①循环血压升高;②肾小球滤过压增加;③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④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使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等,促进肾小球硬化。血管紧张素Ⅱ增加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替米沙坦不仅有降压作用,而且有独立于降压效应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2]

银杏叶注射液可以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降低肾小球滤过压,通过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而抑制TGF-β1的表达,减轻氧自由基损害,增加超氧化歧化物的活性,还有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也可扩张外周血管,有降压作用,能有效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抑制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达到抗凝作用,从而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3]

综上所述,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调互补作用。本组资料证实,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勤.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239-240.

2 施亚雄,郑善雄.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4(16):235-238.

替米沙坦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20例。其中, 对照组女12例, 男8例;年龄69~81岁, 平均 (74.3±4.5) 岁;病程10~21年, 平均 (15.6±2.5) 年。试验组中女9例, 男11例;年龄73~85岁, 平均 (76.5±4.5) 岁;病程8~22年, 平均 (16.7±2.5) 年。两组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高血压诊断标准, 且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我国相关高血压防治标准对患者的坐位血压测量3次, 取平均值, 并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在测量动态血压时, 采取常规方法, 测定患者左上臂的血压, 并计算出非洛地平与替米沙坦的降压谷/峰的比值。在进入治疗前, 停用所有的药物1周以上。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2.5~7.5mg/d治疗, 试验组给予替米沙坦片40~80mg/d治疗。在观察期间每周随访1~2次, 并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

1.3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2]

根据我国卫生部统一的规定标准进行以下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0mm Hg (1 mm Hg=0.133k Pa) , 且下降至参考范围 (≤90mm Hg) 内, 或是下降≥20 mm Hg;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0 mm Hg, 但已降至≤9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治疗后血压未下降至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踝部水肿, 试验组中1例患者出现背部轻度肌肉酸疼, 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 均未停药, 后逐渐好转。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率异常等情况。

3 讨论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及病程的进展, 高血压大致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其中, 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高血压, 多发于中老年人, 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的特点, 病程长达十年乃至数十年之久, 因此将近半数的患者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就医或是体检过程中发现血压增高。血压升高通常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

替米沙坦为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在AT1受体水平发生特异时阻断血管紧张素, 并同时阻断由经典途径及非经典途径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从而实现降低血压的目的。替米沙坦片一次用药便可平稳持续发挥降压作用长达24h, 且具备良好的依从性, 它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等因子的生长作用, 从而保护人体的心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同时, 替米沙坦还可拮抗血管平滑肌受到内皮素反应, 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加大血管的适应性。替米沙坦对其他激素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其具备非常持久的降压效果[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表明采用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相吻合。因此, 采用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综上可知, 替米沙坦片符合降压原则,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安全有效, 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选择,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原芳, 王丽霞.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 (2) :352-355.

[2] 林桂荣.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1, 23 (6) :147-151.

替米沙坦片 篇7

关键词:替米沙坦,药物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

替米沙坦(telmisarta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AngiontensinⅡ,AngⅡ)1型(AT1)受体拮抗药,具有高选择性、不可逆地拮抗AT1受体,而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不影响缓激肽的效应;也不与其它激素受体和离子通道结合或产生阻断作用,因而不影响包括心血管调节在内的其它受体系统。近年来,对替米沙坦研究的范围还涉及有心血管(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及心肌梗死等)、内分泌(糖尿病等)、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和神经系统(脑卒中)等众多领域,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倍受临床关注。替米沙坦的体内药物浓度及降压疗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进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HPLC-MS),通过测定受试者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探讨其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为临床研究及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试验药物:替米沙坦片,每片40 mg,批号080701,由海南赛力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替米沙坦对照品,由海南赛力克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纯度:99.6%;内标:吴茱萸次碱(Rutecarpine),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号:0801-9702;乙腈、甲醇及甲酸为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醋酸铵为分析纯(德国Merck公司);水为纯净水(乐百氏食品饮料公司)。

1.2 仪器

Alliance 2695 HPLC(Waters公司),Micromass ZQ 2000 ESI-MS(Milford,MA,USA)。数据处理系统:DAS 2.0。

1.3 受试者的选择和试验方案

1.3.1 受试者的选择

19名男性受试者,年龄为20~25岁,体重53~75 kg,身高154~184 cm,受试者身体健康,无心血管、肝脏、肾脏、消化道及精神神经等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试验前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AIDS和HIV病毒感染者、药物滥用者、最近3个月内献血或作为受试者被采样者以及嗜烟、嗜酒者和两周曾服用过各种药物者均被排除。试验期间受试者需统一清淡饮食。试验前受试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经中南大学药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2 给药方案

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服药前禁食10 h以上,单次口服试验制剂40 mg。服药2 h后统一进低脂早餐,4 h后统一进午餐。受试者均在1名医生及2名护士监护下进行试验。用药后随时观察不良反应,并对相应情况进行及时处理。试验期间禁用其它药物及含咖啡因类饮料,禁止吸烟和饮酒。

1.3.3 血样采集

共采血15次,分别于给药当天,服药前(0 h)和服药后0.25、0.5、0.75、1、1.5、2、3、4、6、8、10、12、24及48 h抽取肘静脉血5 m L。血样收集于肝素处理过的试管中,立即离心后,取上层血浆于-20℃冰箱贮存待测。

1.4 血样测定

1.4.1 质谱条件

ESI Source:ESI+;Voltages:Capillary(kv),3.85,Cone(v),30.0,Extractor(v),4.0,RF Lens(v),0.5;Temperatures:Source Temp(℃),120,Desolvation(℃),300;Gas Flow:Desolvation(L/hr),300.0,Cone(L/hr),50.0;SIM:替米沙坦m/z,515;吴茱萸次碱(内标)m/z,288。

1.4.2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柱(Japan,5μm,100×2.1 mm,S/N:7FI41180),流动相为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甲醇=20∶80(v/v),流速0.3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1.4.3 血样处理方法

移取300μL血浆于1.5 m L离心管中,加入600μL含内标(吴茱萸次碱,浓度100 ng/mL)的乙腈,旋涡振荡1 min,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约300μL,进样10μL。

1.4.4 色谱行为

经色谱柱分离,并在不同离子检测通道下,替米沙坦及吴茱萸次碱(内标)与血浆中的内源性杂质得到很好的分离,替米沙坦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5 min和3.48 min,血浆中无内源性物质干扰目标物的测定。

1.4.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空白血浆中加入含替米沙坦的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10、20、50、100、200、500、750及1 000μg/L的标准系列样品,参照“1.4.3血样处理方法”项的步骤进行操作,进样测定替米沙坦及内标峰面积,将两者峰面积的比值(X)与替米沙坦的理论浓度(Y)进行线性回归,y=0.00243604x+0.0223001,r=0.999719,以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最低点浓度作为定量限,则最低定量限为5μg/L(信噪比S/N>3),该定量下限约为给药后受试者血浆峰浓度的十分之一,且能够测定服药后3~5个半衰期时的血药浓度,符合SFDA有关最低定量限选取的要求。在方法学和受试者血浆样本分析试过程中,每批样品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随行制备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以定量分析及分析质量控制。

1.4.6 精密度及回收率测定

配制浓度为10、20、100和500μg/L的4个不同浓度标准血浆,按“血样处理方法”项下处理,同一批样品内测定5次,计算批内回收率及精密度(RSD)。按此方法连续操作3批,计算高、中及低浓度样本的批间差异。

1.5 数据处理

药动学参数中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为实测值,其他参数如消除速率常数(Ke),半衰期(T1/2),总清除率(CL/F),分布容积(V/F)等为DAS ver 2.0软件计算所得。

2 结果

2.1 回收率及精密度

结果见表1,由结果可见,本测定方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良好,能够满足生物样品测定的方法学要求。

2.2 药物不良反应

试验过程中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19名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

2.3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19名健康受试者服用替米沙坦片后,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1。

2.4 其药物动力学参数

19名健康受试者服用替米沙坦片后,替米沙坦在人体中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见表2。

3 讨论

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主要用HPLC法,检测器采用紫外检测、质谱以及荧光检测,其中以质谱检测器的灵敏度最高。本研究使用Waters公司的Alliance 2695 HPLC-MS对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其灵敏度能够满足测定要求。在建立方法确定流动相时发现,使用乙腈作为有机相时,替米沙坦的质谱响应值不如使用甲醇作为有机相时的响应值高。另外,在水相中加入醋酸铵也可以提高替米沙坦的质谱响应值,且使其保留时间相对稳定。在选取内标时,由于替米沙坦的保留时间较短,所以内标的出峰时间也不应过久。通过对几个化合物的筛选,发现吴茱萸次碱的保留时间最为合适,总的进样时间仅为4 min,可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但研究中同样发现,吴茱萸次碱的溶解度较低,如果样品在处理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20℃)会使其析出,因此处理好的样品在进样前需在常温或4℃下保存,不能冷冻保存。样品处理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操作简便,可控性强。本节中建立的替米沙坦血浆浓度测定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且精密度好,适宜于替米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研究。

替米沙坦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其血药浓度及疗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替米沙坦在人体内经肝细胞摄取后排泄入胆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我们的研究发现,单剂量口服40 mg替米沙坦片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t1/2、AUC0-t和AUC0-∞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从Tmax的6倍到Cmax的33倍不等,Cmax和t1/2经正态检验甚至不符合正态分布,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2]。替米沙坦的体内过程受许多药物转运蛋白的影响。体外研究已经指出替米沙坦是P-gp的底物,与P-gp的抑制剂合用时,其吸收增加[3]。STANGIER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替米沙坦能够增加地高辛的Cmax,提示替米沙坦对P-糖蛋白有影响[4]。葡萄糖醛酸结合型替米沙坦排泄进入胆汁的过程是由MRP2转运蛋白所介导的。此外,替米沙坦的肝细胞摄取过程主要是由OATP1B3转运蛋白所介导[5,6]。上述转运体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导致替米沙坦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ZHANG P,ZHANG Y,CHEN X,et al.Pharmacokinetics oftelmisartan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of two dosage levels[J].Arzneimittelforschung,2006,56(8):569-573.

[2]STANGIER J,SCHMID J,TARCK D,et al.Absorption,metabolism,and excretion of intravenously and orally administered[14C]telmisartan in healthy volunteers[J].J Clin Pharmacol,2000,40(12):1312-1322.

[3]CHANG C,BAHADDURI PM,POLLI JE,et al.Rapid identifi-cation of P-glycoprotein substrates and inhibitors[J].Drug MetabDispos,2006,34(12):1976-1984.

[4]STANGIER J,SU CA,HENDRIKSM G,et al.The effect ofTMS on the steady-state pharmacokinetics of digoxin in healthymale volunteers[J].J Clin Pharmacol,2000,40(12):1373-1379.

[5]WIENEN W,ENTZEROTH M,VAN MEEL JC,et al.A reviewon telmisartan:a novel.long-acting angiotensin II-receptor an-tagonist[J].Cardiovascular Drug Reviews,2000,18:127-156.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篇8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 老年人,疗效

老年高血压病是指 60岁以上, 非同一天测量血压, 3次以上收缩压≥160mm Hg (1mm Hg=0.133kPa) 和 (或) 舒张压≥95mm Hg, 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即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导致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相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 。近年我科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5月我科门诊收治的高血压病分级标准为1、2级的老年患者132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瓣膜病变、病理性心律失常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男78例, 女54例, 年龄69~8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治疗前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后, 观察组每天早上空腹口服替米沙坦 (商品名:美卡素) 80mg, 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每天早上空腹口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商品名:施慧达, 吉林天风制药厂出品) , 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安静休息10min后, 取坐位, 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同一侧上肢血压。每次随访时间为8∶00~10∶00。每次随访测量2次, 取平均值。在测量血压后的1min内测心率。用药前、用药期间每周测血压, 以1、2、4周的血压进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2周查尿常规、肝功能、血常规等。

1.4 疗效判断

1993年卫生部《高血压病临床研究和指导原则》。 (1)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 Hg以上, 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到正常, 但已下降20mm Hg或以上。 (2) 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 Hg, 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 Hg, 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 Hg以上[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 高于对照组的7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的降压治疗, 降压药物需作用持久, 效果稳定, 不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不增加心肌耗氧量[2]。降压治疗是以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目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在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内源性血管收缩因子之一, 是参与维持和升高血压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ARB) , ARB特异性阻断AngⅡ AT1受体, 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而起到降压作用, 而其对AT2受体及ACEⅠ几乎无作用, 因此避免ACEⅠ 及AngⅡ逃逸现象[3];对缓激肤降解无抑制作用, 可避免ARB 的咳嗽、血管水肿等不良反应。替米沙坦的半衰期为18~24h, 用药后1~4h即可起效, 药效作用时间可达35h[4]。替米沙坦具有抗炎抗氧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稳定粥样斑块及抗房颤作用。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入少许利尿剂能提高降压效果。替米沙坦能选择性、竞争性地与 AT1结合而高效地、特异性的阻断AT1作用, 降低AngⅡ, 从而发挥降压效应[5];且对AngⅡ受体及ACEⅠ几乎无作用, 避免了ACEⅠ的AngⅡ逃逸现象, 并且对缓激肽降解无抑制作用, 从而避免了咳嗽、血管水肿等不良反应, 并且替米沙坦是属于特有异芳香基团修饰苯丙咪唑环, 具有很强的脂溶性, 组织穿透性好, 降压效果强。且清除半衰期长达24h, 每天服药1次能有效降低24h血压。平稳降压,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口服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不受食物影响。清晨血压上升与此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有关, 替米沙坦每天1次降压效果保持4h, 尤其是在夜间及清晨低血药浓度时降压效果仍能维持, 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由于血压升高明显增加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 而血压波动与靶器官损害呈显著正相关, 所以替米沙坦能更有效地保护靶器官。

参考文献

[1]高淑兰, 张子瑞.2001-2005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 2006, 17 (5) :355-357.

[2]司琨, 李冬玲, 李淼.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7) :112-114.

[3]温冬华.替米沙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 2007, 16 (5) :60-61.

[4]覃天锦, 王际军, 阎婷.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7, 16 (1) :63-64.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42例疗效观察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 选择高血压病人42例, 男22例, 女20例, 年龄35~75岁 (平均58岁) , 高血压I级3例, Ⅱ级11例, Ⅲ级25例, 肾性高血压3例, 合并冠心病10例, 肾功不全9例, 其中肾性高血压伴肾功不全者3例,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15例。按照killip的分级法:心功Ⅱ级8例, 心功Ⅲ级5例, 心功Ⅳ级2例。

1.2 观察方法

1.2.1 血压测定按WHO规定, 测坐位右臂肱动脉血压, 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

1.2.2 服药及观察方法替米沙星, 初始剂量为40mg, 每日1

次, 晨服或睡前服用, 服药1~2周后血压下降不理想者, 可加大剂量, 最大剂量为80mg, 每日1次, 服药前后4周分别测定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彩声多普勒超声。同时观察症状, 并随时记录副作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血压判定标准, 显效:

舒张压 (DBP) 下降≥10mm H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30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20mm Hg, 如为收渝期高血压, 收缩压>20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3.2 心功能不全判定, 显效:

心功能改善2例;有效:心功能改善1例;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2.1 血压及心率变化

服药2周, 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有效率78.5%。服药4周, 高血压Ⅰ级显效1例, 有效2例, 有效率100.0%;高血压Ⅱ级显效6例, 有效4例, 无效1例, 有效率91.0%;高血压Ⅱ级显效16例, 有效5例, 无效4例, 有效率84.0%, 肾性高血压有效2例。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 见表1。

2.2 心功能改变

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15例。服药显效7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86.77%。服药4周, 心功Ⅱ级显效7例, 无效1例, 有效率87.5%;心功Ⅲ级, 有效4例, 无效1例, 有效率80.0%;心功Ⅳ级, 有效1例, 无效1例, 有效率50.0%。治疗前后4周心脏结构及功能不变, 见表2。

2.3 肾功能变化

肾功能不全9例, 尿蛋百定性 (+) ~ (+++) , 治疗后减少1个 (+) 4例, 减少2个 (+) 1例, 4例无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55.6%。

2.4 ECG20例治疗前后有ST-T改变, 治疗后有ST-T向好的方面改变者14例, 总有效率70.0%。

2.5 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血脂、血糖无异常变化。

2.6 副作用

副作用少, 且短暂, 偶有腹泻、皮肤搔痒、血管神经性水肿, 偶咳嗽, 无刺激性干咳, 一般不需停药。

3 讨论

替米沙坦, 又名亚邦恒贝, 是一种作用时间较长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1) 阻滞剂。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是AT2受体的3000倍, 从而它可选择性地阻滞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血管和分泌醛固酮的作用, 从而调节ATⅡ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它降压的同时在改善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许多进展, 它可增强动脉弹性, 降低肾小球内跨膜毛细血管压力和改善滤过膜减少蛋白尿, 延缓肾功能衰竭, 治疗心衰, 预防脑率中, 逆转左室肥厚。每天服用替米沙星1次, (40~80mg) , 0.5~1h达血浆浓度, 达峰时间短, 起效快, 能有效维持24h, 适用于各种高血压, 本文患者口服药2周, 有效率78.5%, 治疗4周, 有效率85.8%, 对各级高血压、高血压肾病均有效, 其中对高血压Ⅰ、Ⅱ级疗效更好, 对Ⅱ、Ⅲ、Ⅳ级心功不全有效, LVD减少, 提示左室功能改善。从治疗上观察肾功能改变, 提示替米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肾功不全有一定的作用, 轻、中度肾功不良的病人, 服用替米沙坦不需调整剂量。

由于替米沙坦能有效控制24h血压, 副作用少, 耐受性好,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可保护靶器官, 并防治相关的伴发疾病, 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降压药, 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选择。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让4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 同时观察症状, 并随时记录副作用。结果服药之后, 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心功能、肾功能等匀得到显著改善, 无副作用。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治疗高血压, 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降压药, 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选择。

替米沙坦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SBP) 为140 mmHg~179 mmHg;舒张压 (DBP) 为90 mmHg~109 mmHg范围内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选。全部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替米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替米沙坦组75例, 男45例, 女30例, 年龄 (52.02±8.70) 岁;缬沙坦组75例, 男42例, 女33例, 年龄 (55.41±9.54) 岁。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用药前血压、心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重度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血清钾>5 mmol/L;继发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和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为首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以前未使用过任何降压药物。入选患者首先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并服用安慰剂1周, 后进入血压监测阶段。用药期间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有病情变化需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或改变试验药物剂量者, 则退出本试验。替米沙坦组每日早饭后口服替米沙坦片 (每片40 mg, 重庆康尔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1911, 产品批号:705985) 40 mg, 1次/日。缬沙坦组每日早饭后口服缬沙坦分散片 (每片80 mg, 海南皇隆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0508, 产品批号:11353) 80 mg, 1次/日。如1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 mmHg以下或下降幅度<10 mmHg, 则替米沙坦增至80 mg, 1次/日, 缬沙坦增至160 mg, 1次/日。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2]。显效:DBP下降≥10 mmHg, 并达到正常范围;DBP虽未降至正常, 但已下降≥20 mmHg;有效:DBP下降<10 mmHg, 但已达到正常范围;DBP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19 mmHg, 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前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观察指标 实验期间每1周随诊1次患者, 测血压、心率和观察不良反应事件。测量心率、血压。心率、血压均在每日上午窦性节律下连续测量3次, 每次相隔30 min, 取其平均值。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观察结束时, 检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 并做心电图。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降压效果比较 (见表1)

两组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用药8周后, 替米沙坦组:显效45例, 有效26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4.67%。缬沙坦组:显效40例, 有效27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9.33%。替米沙坦组有效率高于氯沙坦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心率减慢, 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服药4周、6周、8周降压效果愈来愈好。用药后6周、8周替米沙坦组舒张压降低更明显 (P<0.05) 。

2.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见表2)

2.4 不良反应

替米沙坦组1例出现头晕, 缬沙坦组1例出现胃肠道症状, 均较轻微, 不影响继续用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试验证明, 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可显著降压。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是否持久与药物本身的半衰期有关。替米沙坦的半衰期长达24 h, 决定了它具有持久的降压疗效。尤其是在用药末清晨血药浓度低的时候降压效果仍能维持。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2]。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均是ATⅡ受体拮抗剂。在常用的ATⅡ受体拮抗剂中, 替米沙坦与ATⅡ受体1的亲和力最高: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3]。替米沙坦对ATⅡ受体1的拮抗作用最强[4], 替米沙坦对ATⅡ受体1的亲和力是ATⅡ受体2的亲和力的3 000倍, 选择性地阻滞ATⅡ收缩血管和分泌醛固酮的作用[5]。此外, 替米沙坦尚有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作用, 通过一作用机制, 替米沙坦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可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6]。

总之, AT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 与缬沙坦相比每日一次口服价格低, 剂量小, 降压更持久平稳, 尤其更能良好控制清晨血压, 降低舒张压, 调节血脂。

参考文献

[1]Battshiller AJ, Scott LJ.Telmisartan: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Drugs, 2006, 66 (1) :51-83.

[2]White WB.Relevance of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in the circadianonse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J].J Hypertens, 2003, 21:S9-S15.

[3]Kakuta H, Sudoh K, Sasamata M, et al.Telmisartan has the stron-gest binding affinity to 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Comparisonwith other 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 blockers[J].Int J ClinPharmacol Res, 2005, 25 (1) :41-46.

[4]李赫, 董臻, 李福玉.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22) :2986.

[5]刘昕, 李浩.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08, 17 (4) :41-4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替米沙坦片】相关文章:

上一篇:气压制动下一篇:ARP欺骗的检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