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法律

2024-08-18

政府采购法律(精选十篇)

政府采购法律 篇1

一、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现状

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为:1、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2、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3、监察机关加强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4、集中采购机构实行内部自律式监督;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可以说, 政府采购法制定的监督机制是适合于我国国情的, 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盲区值得我们关注。

(一) 政府采购监督部门缺少与政府采购法相配套的规范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部门, 法律赋予其全面的监督职能, 近些年我国有些省对此进行了地方立法, 但是法律规定了公开招标和其他采购合同订立的方式, 但对其他方式的使用条件规定得不严格, 立法将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权力赋予给政府监督管理部门, 却没有具体规定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使用上述权力的程序规则, 这为评价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行使此项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带来了困难。对于进行政府采购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资质等条件, 法律并没有做详细地规定, 反而对集中采购工作人员规定得十分具体, 试问如果监督者本身没有政府采购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如何能更好地实施监督呢?

(二) 审计和监察机关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只停留于表面

审计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采购过程中各种文件、合同、财会帐本等的事后监督, 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的初期, 这些文件往往呈现出不系统、不规范的特点, 因此现阶段的审计和监察机关的监督并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格式化文本以后, 审计和监察这种长效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形成。

(三) 社会监督机制缺少实现途径

法律虽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控告和检举权, 但是并没有明确由哪个机关具体受理, 只规定了“有关部门、机关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这样不明确的规定会造成有关部门的互相推诿, 致使此项社会监督无法真正运作, 同时也会挫伤公民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

二、国际上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先进经验

从1784年英国最早设立文具公用局作为负责政府部门所需办公用品的特别采购机构以来, 政府采购制度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了近二百多年, 有许多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 政府采购标准化作业制度

各国的政府采购部门除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工作外, 还要严格地按照依法制定的政府采购细则执行采购程序, 否则采购人员违反操作的行为就要受到处罚。如韩国政府采购法除了基本法规之外, 还有《供货商或制造商的登记程序与资格的规定》、《标底制定的程序和方法》等实施细则, 共计几十个。《世界银行采购指南》规定, 从立项评估、批准项目、采购内容、采购方式、招标文件审批、刊登广告、评标结论批准、投标有效期延长、向世行提供中标合同副本和接受审查、合同修改、合同的支付提款审查、项目完成后评估, 进行全程审查监督。这种标准化作业制度使政府采购行为格式化、公开化, 不仅规范了政府采购机关的操作行为, 更有利于当供应商意识到政府采购具体行为违规时提出异议, 使监督机制成为一种制度化。

(二) 重视对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

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合同订立方式以实现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和宗旨, 即获得最大限度的竞争, 供应商获得公平待遇, 提高透明度和客观性, 以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克服政府的腐败。 (2) 韩国政府采购法的名称为《政府作为采购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法令》, 其立法目的是禁止政府授予特殊合同以侵犯投标企业的利益、防止欺诈性合同、在合法的范围内保护本国中小型企业的利益。澳门将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重点放在了对政府采购合同履行的检察上, 赋予政府采购部门单方变更合同、控制合同、单方面中止合同、监察、单方制裁这五项权力。对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贯穿于政府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 因此各国都在政府采购合同监督上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条款, 更好地实现监督的目的。

(三) 在政府采购法中明确写入“反腐败”条款

台湾政府采购法中规定了反腐败条款:“禁止政党及其关系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机关承办、监办采购人员离职后三年内不得为本人或代理人厂商各原任职机关接洽处理离职前五年内与职务相关的事务;采购承办、监办人员实行申报财产制。”《世界银行采购指南》中规定了对付欺诈和贪污受贿的条款, 如果在招标程序中发现行贿受贿情况, 要立即停止采购, 经调查核实后, 取消其项目贷款, 投标人将被列入“黑名单”永久失去世界银行项目的投标资格。这种“反腐败”条款直指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本身, 明确反映了立法主体强烈的反腐败立场, 可以说是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中的一把利剑。

(四) 将“内部控制”理论适用于政府采购法

台湾的政府采购法律规范在制度设计上适用了“内部控制”理论。所谓内部控制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进行的控制 (即自律) , 不论个体是国家、企业或个人, 凡控制是由个体的内部人员所进行的均可称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所涵括的内容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作业、资讯与沟通及监督五项组成要素。具体落实到政府采购实务中, 要求政府机关在制定政府采购规范时要充分考虑其所要达成的目标, 所有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对策。例如:

这种“内部控制”的立法精神使政府采购制度更加科学, 也使监督机制从外部介入转而深入到采购主体本身, 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比任何其他外部的监督都更加有力。

三、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

我国应该建立起多元主体、贯穿全程、标准化运作、注重实效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对采购权力的限制及采购活动的有效运作上, 在实践过程中应重视以下与政府采购息息相关的配套措施。

(一) 制定政府采购活动标准化作业制度

将“内部控制”理论作为政府采购活动各项细则的立法精神, 制定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作业制度, 使其更具科学性、更易操作。诸如:财政部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各项职能的程序化规定、集中采购机构的标准化作业规定、供应商资格评审规定、监督政府采购合同的具体规定、招投标中各项制度的细化规定、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的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从业人员守则、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六种方式的具体规定、增加对回避制度及其他反腐败行为的具体规定、建立争端解决机制等规定。

(二) 成立政府采购行业协会实现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行业管理

政府采购业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已经汇聚了大批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通过行业协会进行从业资格考试、授予执业证书、定期培训考核、制定行业自律规则以及对违反职业条例和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进行惩处 (取消从业资格) 等一系列管理达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将是政府采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管理代替政府采购监督机构的行政性监督, 一方面将大大节约政府采购监督在人事管理中的成本, 另一方面也使得这种监督更具专业性, 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更具权威性。

(三) 实现政府采购监督的信息化、网络化

对政府采购监督中查处的有违规行为的集中采购机构、供应商、政府工作人员等应通过政府采购监督部门指定的媒体 (主要指网站) 定期向外界公布, 一方面能够给要以身试法者以警示, 另一方面可鼓励公民和法人积极通过媒体参与到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当中来行使法律赋予的控告和检举权。这样就可建立起政府采购监督的“信用平台”, 实现全国联网, 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尝试网上政府采购等。

参考文献

[1]于安.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合同问题[J].法学, 2002 (3) .

政府采购中的法律问题 篇2

案例1:如何评判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采购过程

高考和中考期间,某地教育部门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327台空调,通过信息公告、资格审查、招标文件澄清、修正,均按照法定程序和监管部门规定的手续进行,并于5月21日开标,投标人A、B、C、D的报价分别为42.8万元、68.42万元、65.98万元和53.67万元。

 经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评审,A因无法人委托人签章被判定为废标;D因评标中途接到举报,其投标保证金尚未到达招标文件指定账户(尽管已有汇出据证明,但此处银行没有出具到帐票据)而作无效标处理。 后经评标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就本地市场而言B、C两家投标人报价偏高,又因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不足三家,建议流标。 随后,招标采购人当即与招标监管机构商定并召集A、B、C、D供应商宣布:因需求在即,下午将其改为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诚邀所有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结果在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售后服务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D以48.1万元成交。

二、投诉问题

 A称:招标人在资格初审时,我已经合格了。这表明完全具备资格条件。现在投标文件中出现法人代表委托书没有签章完全是疏忽,不应定为废标;成交人D已被评标委员会裁定为废标了,还能参与竞争性谈判活动,而同是废标的我却为何不能参与,这显失公正、更谈不上公平。

 B说:采购人改变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而采购人没有经这一程序就地改变了方式确定了成交人。这违反了财政部18号部长令第五条规定,属于规避公开招标采购行为。

 C道:评标委员会就应该从两家合格投标人中向招标采购人推荐报价最少的一家为中标候选人;D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时汇款到指定账户,这本应不允许参与竞标,而采购人在召开竞争性谈判会议时,随意说一下D保证金已交,据说并未到,请求监管部门彻查,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评判依据

 经查,这一采购活动基本符合政府采购应当遵循的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和公正原则。

(一)整个活动达到了公开透明。据查,从采购信息公告到开、评标和竞争性谈判活动程序、环节、成交结果公示均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第一次公开招标失败后,采购人及时与招标监管机构商定并诚邀所有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至于反映采购方式审批程序上问题。据查,采用竞争性谈判当时切实没有上级批准的书面材料,但是在地方监管机构用电话形式向上级汇报同意后实施的,次日,采购人将《政府采购方式变更申请表》和相关法律规定、文件依据、专家意见等证明材料补报了上级,并汇报了竞争性谈判情况,得到了认可。另查,投标人D的投标保证金到帐证明是当日中午时分从银行开具,下午持据竞标的。随后没有当事人对其竞争性谈判活动提出其他方面质疑。这表明采购活动在完全透明的状态下运作,全面、广泛地了接受监督。

(二)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从整个过程来看,采购人这一活动是在竞争的前提下公平地开展了采购。首先,采购人在公开招标文件中设置了比较全面的竞争机制,对采购空调的供应商资格、空调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和售后服务等要求都清楚地注明;在评标方法上采取了综合评分法;在竞争性谈判活动中规定,通过竞争性谈判小组资格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只要达到空调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和售后服务等要求的,“谁在报价表上写的报价最低谁就是成交人”。没有设置妨碍充分竞争的任何一个不正当条件,不存在歧视任何一个供应商行为。据查,投诉人A也无法提供初审合格时的法人委托书,只能以评标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为准。另据查D的投标保证金汇款凭据是开展竞争性谈判活动之日中午开具的,当D通过资格性和符合性检查后,理应参与竞标活动。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采购人存在预谋行为。

(三)做到了公正评判。从采购人竞争性谈判过程的记录来看,都是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的,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没有歧视条件和行为,也没有人反映或从记录中没有发现那个单位或个人干预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采购人组建的5人竞争性谈判小组中,专家库中抽取了3人,代理机构1人,采购单位1人;在采购人主持召开供应商和竞争性谈判小组共同参加的会议上,宣布了供应商的资格条件、采购空调所需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和售后服务等要求、评定成交供应商标准、竞争性谈判活动的程序以及供应商享有要求专家回避的权利后,没有人提出任何疑异。C反映,评标委员会应从两家合格投标人中向招标采购人推荐报价最少的一家为中标候选人。这是评标委员会的裁量权。据查,评标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就本地市场而言,有效投标人B、C报价偏高,评标委员会就可以依据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即“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来判定为废标。加之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不足三家,建议此次招标失败,符合财政部18号部长令第四十三条最后一款规定:评标期间,出现符合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情形的,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可以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因此,评标委员会作出的意见是合理、合法而且是公正的。案例2:一起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引发的法律思考

 【案情】

在某市甲小学笔记本电脑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评标委员会确定评标定标结果为乙公司中标。2006年1月24日,评标委员会进行复议,认定乙公司提供的产品不符合招标文件配置要求,决定取消其此次政府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2006年1月25日,招投标中心向乙公司发出通知,其内容是告知其:经甲小学评标委员会的复议,认为乙公司在该采购项目中所报的标的配置不能完全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决定取消其在此次政府采购的中标资格,并要求其在收到该通知后到招投标中心办理相关手续。乙公司认为该通知取消其中标资格,侵犯其合法权益,以该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该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招投标管理办)、招投标中心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乙公司诉称,其在甲小学笔记本电脑项目中标后,已与有关公司签订了定购有关笔记本电脑的合同。但招投标中心却违法函告其中标资格被取消,给其造成了违约金等经济损失。请求法院确认取消其中标资格的行为违法;判令三被告赔偿损失合计86437元。

 【审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被诉行为是2006年1月25日招投标中心向乙公司发出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的内容,招投标中心仅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将甲小学评标委员会经复议取消乙公司中标资格的决定告知乙公司。涉及到乙公司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是甲小学评标委员会的决定,而非招投标中心的通知。乙公司对取消中标资格的行为不服,不能以招投标中心、市政府、招投标管理办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5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44条第一款第(二)项、第63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款的规定,裁定驳回乙公司的起诉。

 乙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称:招投标中心是市政府授权的集中招投标机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系市政府批准成立且被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与招投标中心系上下级隶属关系,而招投标管理办又是市政府的一个部门,上诉人起诉三被告并无不当。原审法院认为招投标中心的通知行为不涉及上诉人的权利和义务,与事实不符,上诉人依法具有本案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原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请求裁定撤销一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

 被上诉人市政府答辩称,招投标管理办及招投标中心是依法设立的法人单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如其行为对上诉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制约和影响,均应由其自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市政府未对上诉人作出任何行政行为,不是本案适当被告。

被上诉人招投标管理办答辩称,评标委员会不隶属于任何被上诉人,其作出的取消上诉人中标资格的复议决定与被上诉人均无关系。招投标中心将该决定通知上诉人的行为未对上诉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影响。请求驳回上诉,维持一审裁定。

被上诉人招投标中心的答辩意见同招投标管理办。

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

依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第(四)项、《若干解释》第2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应当对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承担举证责任。乙公司提起行政诉讼,应首先向法院提供其所诉行为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证据材料,以证明被诉行为为法律规定可诉的行政行为。本案中,乙公司所诉的行为是政府采购过程中取消其中标资格的行为。

 被上诉人招投标中心所举证据足以证明取消上诉人中标资格的决定是由甲小学评标委员会经复议作出,并由此次政府采购的委托代理机构招投标中心通知上诉人。根据《政府采购法》第2条、第43条规定的精神,政府采购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在采购合同订立过程中,购销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因此,除《政府采购法》或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外,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解除等活动应适用合同法。参照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4条的规定,评标工作由招标采购单位负责组织,具体评标事务由招标采购单位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甲小学评标委员会作为该次政府采购负责具体评标事务的机构,其作出的取消上诉人中标资格的决定应属于民事行为。根据《政府采购法》第16条、第18条、第20条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代理机构,虽然其业务范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受委托代理采购人组织采购活动。本案中,招投标中心将取消上诉人中标资格的决定通知上诉人的行为,即属于受采购人委托的代理行为,并非行政行

 综上,乙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所诉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其请求的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依据《若干解释》第44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其起诉应当予以驳回。上诉人如认为所诉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通过其他途径寻求救济。据此,依照《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 【评析】

这是一起涉及政府采购的新类型行政案件,最主要的争议焦点为乙公司起诉的取消其中标资格的行为是否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政府采购行为和政府采购合同性质

二、政府采购争议中供应商的救济途径

政府采购新举措急需法律定位 篇3

细则出台滞后 监管仍需加强

时至今日,《政府采购法》已经颁布十年,对于重新修订该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此,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综合处处长高志刚认为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法律的修订过程比较复杂,但是不得不承认《政府采购法》本身的确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等新探索和新举措并没有适时补充到《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为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据了解,对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虽然早已实施,但其配套细则的出台却相对缓慢,缺乏及时的补充和说明。120万以下的非招标项目应该如何执行操作?谈判、询价应如何进行?仅靠《招标投标法》中粗线条地一概而过,并不能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2012年11月18日,《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结束意见征求,但何时能够正式出台实施,又成为大家心头的一大疑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自2010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便杳无音讯。

制度规则不到位,必然会给执行操作带来很多困难。随着政府采购过程的日益透明,有些地方也允许供应商直接进入评审现场,对专家评标进行监督。“此举应该如何评价,我们可以有多种解读。”高志刚说,“第一,此举彰显了政府采购活动过程的透明化,完全符合政府采购透明度原则;第二,由于《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且有不允许干预专家评标的要求在先,这一措施是否具有合法地位?”如此一来,政府采购事业中进行创作和探索的人便面临着被指责和被冠以违规操作之名的危险。究其利弊,高志刚认为明显利大于弊,当前需要做的是对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重新梳理,适时对这些实践进行法律定位和详细说明,确保其合法、有效进行。

较之以往,如今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招标投标程序严格有序,供应商和采购人无缝可钻。然而,近年来验收、履约方面的问题又层出不穷。“政府采购是一个链条、一个环节,在验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里外串通、以次充好、偷梁换柱、数量不足等现象。”难道这些环节不在政府采购的监管范围内?《经济》记者不禁感到疑惑。“这就是监管不力,监管分为两种:主动监管和被动监管。经人举报、投诉之后,再去监管,就比较被动。”

据高志刚介绍,为了解决问题,各地开始加强验收管理,相继出台政策,规定验收时实行双岗制,不同部门皆参与验收,由此进行内部制衡;此外,验收时需请第三方机构——质检部门进行产品检验。“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高志刚看来,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的监管模式就很好地解除了这一后顾之忧。“他们积极引入外部监督,邀请落标的供应商一同参与验收。由于这些供应商对产品、市场都比较了解,与中标的供应商又存在竞争关系,邀请他们来进行监督和质检,效果非常好。”

协议竞价——防治价格虚高的新路径

回顾政府采购多年的发展,最负面的声音就是价格问题。“对此,我们不能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否则就是不负责任。价格是政府采购当中最基础的问题。要发展,前提是要先把这个问题剖析透彻,问题不明确,方法就找不对,政府采购事业不能带病前进。”面对《经济》记者的提问,高志刚如是回答。

在高志刚看来,要谈价格问题,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即天价采购和价格虚高。天价采购是指因缺乏标准而采购高标准、豪华、奢侈产品;而价格虚高则是在标准确定之后,仍出现采购价格背离市场行情的现象。高志刚进一步分析道,价格问题不能仅从表面来看,要用一个“度”来衡量。以采购杯子为例,市场价格为10元,政府采购价格为11元,对此,我们不应盲目地认为这是价格虚高。为什么同一款产品价格会相差1元?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市民购买的杯子都是直接付款,现场取走;而政府采购的杯子是厂商送货上门,先验收,后付款;市场的杯子保修期若为1年,政府采购的杯子保修期则为3年。付款条件以及售后服务的不同导致产品价格的不同,相差1元不能称其为高,但是如果相差5元,那就极可能是价格虚高。

对于天价问题,高志刚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预算管理、预算标准不到位,虽然,近两年来,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电脑、笔记本、投影机、家具的资产配置标准,但是政府采购的产品多种多样、覆盖范围较广,对此,财政部门应该及早明确各类采购产品的价格范围;二是竞争不足,例如前不久曝光的某政府采购中心,其2012年2月份进行协议供货的188款产品,直至8月份价格仍未调整,通过比较,有187款产品价格虚高于市场,其余一款已经停产。

政府采购法律 篇4

1.政府采购法定主体业务水平不高

政府采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政策进行指导,波及社会面广,进行采购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总之政府采购涉及方方面面。我国的政府采购活动刚刚起步,采购主体业务水平不高,缺少专业人才,不仅体现在数量少,而且素质不是很高。美国拥有完整的采购团队,拥有高素质人才,而我国在这一方面仍处于空白,甚至在某些省份采购人员少之又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采购工作的人员对采购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没有明确的认知,因此,在我国的采购活动中,通常会出现采购方式不得当、方法不科学、采购水平低下等问题。

2.法定政府采购组织管理缺乏效率

政府规模导致政府采购量越来越大,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支出计划的制订较宏观,不够详细,即使有《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采购进行指导,但因其规范条款过于拘谨,无法有效处理现实中违反采购计划的行为;部门专业采购人员不足,现有人员素质同工作不适应;无法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导致权利滥用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成本增加等。在各种不同的代理体系中,公众—国家—采购人员三个基本要素形成的代理链条之中,因为链条层次过多,需要对各层面进行同时监督,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督系统繁杂,从而使监督系统运行成本增加、政府采购组织管理缺乏效率。

3.政府采购的信息管理滞后

我国电子政府采购建设的初期,主要是简单的政府采购信息上网及搭建地区性质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以方便供应商了解政府采购意向等信息。这一阶段的并没有真正实现政府网络采购,而只是通过单向的信息发布,建立一个网络化采购的模型,为下一步供应商数据库的建立、对外交互式网络电子平台的建立及政府系统内部采购信息交互网络电子平台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本世纪后,政府采购规模的飞速增长和交互式网络平台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网络采购成为可能。2001 年1 月18 日,厦门市开通国内第一个政府采购网站,该网站是国内第一个政府“网络采购”的站点。自2001 年厦门市建成国内第一个政府采购网站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采购网络系统,2002 年9 月28 日开通的“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了政府采购信息栏目,转载上海政府采购网刊登的政府采购信息和公告,并实现与上海政府采购网的链接,扩大了上海政府采购网的影响。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在网络上注册的域名和站点的数量都大幅增加,但与已经将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美国相比,我国的政府采购在信息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4.政府采购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

为使政府采购活动能顺利进行,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政府采购保障机制,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台规范,包含必要的财政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的监督等方面。在国家政府采购的财政计划方面,我国存在编报预算敷衍塞责,凭空想象采购项目;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相关法规难落实;预算审批程序烦琐拖拉,单位项目资金难以保障;个别单位违规购置,造成财政预算超支等问题。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我国存在着人为参与过多影响采购人员的判定、缺少法定的供应商竞标条款、国字头供应商竞争意识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在采购的监督方面,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监督点分布不均、财政部门的监管缺乏公开化、其他部门的监管在政府采购监督体系中的辅助性作用不明显等不规范问题。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规范策略

1.加强采购主体的知识业务培训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培训政府采购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多种目标,才能使采购科学化。这就不仅需要完整的政府采购制度,还需要培训能够掌握熟练的采购技术、熟悉采购法律制度、具有较高职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更需要良好的政府采购从业团队的组建、发展、竞争机制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制度。

加强采购主体的知识业务培训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全面建立培训体制。明确培训的主体、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形成定期培训、考核和优胜劣汰的培训制度体系。培训对象要包括政府采购管理人员、采购操作人员、评审专家采购人和供应商。通过系统培训,采购人能够完全熟悉政府采购法、商品知识、预算编制技术等,供应商则要求掌握政府采购的法律要求、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这样才能使采购双方在彼此熟悉和了解中完成整个采购程序。第二,建立岗位责任和执业资格制度。要建立一套政府采购执业资格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推进政府采购职业化。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和执业资格制度,才能形成特定的职业规范。

2.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弊端,使得政府采购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此,我们必须规范政府采购的管理制度。(1)完善可供指导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时应实行管采分开,明确职责,单独设立集中采购部门。实行采、管分开制,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协调好分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2)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组织和监管。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机构完由财政部门一家构成。本级财政部门拥有各级国库款项的支配权。这就使得政府采购的拨款和审批归于一家,权利集中,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约束,使得管理、采购不能得到分离。这样的形式也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建立有效的采购形式,为此,可以考虑专门成立一个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的部门,该部门归属于财政部门,但它的人员构成要来自多个政府机构,应该包含财政部、商务部、建设部、审计署等有可能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系的相关部门。该部门的成员代表着各自机构的意见,但也不是要它成为一个讨论不同意见的部门,在有分歧的时候也能形成最终一致的意见。(3)推行政府采购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只有经济、效益、管理三方共同作用,政府采购部门才可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投入、最高的效率提供被指定数量和要求的货物、工程或服务,才能取得最好的效益。对于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应多借鉴西方经济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引入政府采购网络平台

电子化政府采购是全球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电子化政府采购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引入政府采购网络平台是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必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1)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规章,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制定科学规范的采购制度、规章和标准,以确保政府采购规则、程序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并引导企业按照政府电子采购的标准进行规范化采购和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的规范发展,真正发挥政府采购的功能。(2)精心准备,统一管理,加快与政府采购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在信息网络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并在条件成熟地区广泛推广,在试点过程中,还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要有大局意识,从小问题上看到大隐患,为大规模网络采购的发展作好准备。(3)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府采购基础数据库。与政府采购相关的基础数据库主要有评审市场信息库(包括供应商信息库和产品信息库)、用户信息库、合同管理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4)制定和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传统法律法规,使之适应电子化相关要求;尽快出台与电子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电子采购流程使电子化交易行为合法化;做好电子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4.增强民众的公平参与权

政府采购虽然由政府采购主体(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政府采购客体(货物、工程和服务)构成,由国家财政部门主抓落实,但归根结底其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所以在政府采购活动的进行中,不能忽略民众参与的重要性。一方面,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来自各税收部门,间接来自于全国人民;另一方面,政府采购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政府采购部门,但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民众。所以,在政府采购的网络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增强民众的公平参与权和建议权。根据我国不能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地域相匹配规模的民众意见站,定时、定期向广大人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并建立民众参与联系站、意见信箱,制定政府采购部门的专职人员整理、传达民众意见,更好地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良性建设。

三、结论及立法建议

本文在对政府采购、政府应急采购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应急政府采购制度的现存问题,如政府采购主体业务水平不高、政府采购组织管理缺乏效率、政府采购信息的方法滞后、政府采购的保障机制不规范等;其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急政府采购制度的规范策略,包括加强采购主体的知识业务培训、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引入政府采购网络平台、增强民众的公平参与权几个方面,为应急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政府收回土地法律分析 篇5

六、依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土地使用者未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无偿收回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展开。。。程序条件

一、土地收回可能性

限期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市政府将按照有关法定程序,依法收回土地。已缴纳土地款的,按供地价格等价收回土地,对地上建筑按评估价格给予补偿后收回。

二、回收条件经省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报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闲置地回收除外):

⑴土地闲置超过两年;

⑵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⑶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⑷因单位撤销、适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⑸公路、铁路、机尝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三、批准机关省人民政府(属1999年1月1日以前省政府授权国土资源厅审批的,由厅批准)。

四、审批时限 30个工作日

五、办理规程

⑴用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上述回收条件的核准情况,拟定收地方案。

⑵收地方案经同级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原用地批准机关审批。报批时需加附如下材料:

(A)回收土地申请书;(B)用地原批准文件,包括有关证书。(C)涉及补偿的,需提交补偿方案或协议;(D)土地现状调查资料;(E)属为公共利益的建设需要收回调整使用土地的,应提交批准建设项目或实施规划的文件。

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几点建议 篇6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政府采购规模呈现逐年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使政府采购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2005年达到2927.6亿元,2006年突破3600亿元,占到全国当年GDP的1.74%,财政支出的8.8%。政府采购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随着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的不断扩大,仅靠一部原则性的《政府采购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完善和配套政府采购法律体系成为政府采购管理和运行体制的趋势。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影响

(一)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和行政隶属关系不明确,造成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置不统一,给政府采购执行带来诸多问题 。

(二)对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界定不明晰,导致大量集中采购业务委托社会中介采购,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三)与《招标投标法》衔接不畅,在实现政策目标方面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

(一)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配套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政府采购法》已颁布实施四年了,与之配套的实施条例始却终没有出台,背后的原因固然复杂,但通过实施条例毕竟可以弥补现行法律的缺陷和不足,有助于理顺政府采购管理和运行体制,为政府采购当事人依法行政提供更为充足的法律保障。因此,制定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同时,应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一是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挑战,从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的高度,研究制定我国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政府采购运行规则和监管模式,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保护国内产业,支持自主创新;二是结合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总体框架,对行业和部门已经出台的关于政府采购的行政规章应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和完善,避免相互间的冲突和交叉,尤其是要搞好《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衔接,尽快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二)在“管采分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监督管理、采购执行和采购人三位一体、相互制衡的政府采购管理和运行体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的规定,将财政部门管辖的集中采购机构与之“脱钩”,实现监督管理机构与集中采购机构真正意义上的分离。

其次,以规范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利益行为为中心,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人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平等、相互监督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第三,强化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职能,严格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派驻各采购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从提出采购需求开始介入采购过程,对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式和代理机构选定、评委组成和专家抽取过程、开评标现场、中标结果确认、采购合同签订与验收以及货款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环环相扣,规范执行。审计部门应加大对政府采购项目的审计力度,不仅要对集中采购机构进行定期专项审计,也要对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核采购预算、确定采购方式、委托采购代理机构、集中支付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对重大采购项目单位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和规定的情况进行督察。

(三)进一步明确集中采购机构的定位和机构设置要求,加强对集中采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一是要统一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为确保政府集中采购能够不受干扰,独立行使招标采购职能,按照集中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门的法律规定,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应明确隶属本级人民政府直接管理。集中采购机构作为事业法人,其人员和业务经费应由本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机构性质可考虑参照公务员管理。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篇7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理论

知情权, 又称知的权利, 是二战后出现的概念, 最早由美国记者肯特·库柏于1945年一次演讲中提到这一概念。当时美国的联邦政府内部有消极地对待政府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严重扩大倾向, 这时, 库柏呼吁公民应享有更加广泛的知情权, 公民的知情权应获得尊重。

广义上的知情权, 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获取、知悉官方和非官方信息的权利。狭义上的知情权, 仅指公民、法人等获取国家机关信息的权利, 不包括获取非官方信息及个体之间获取对方信息的情形。广义上的知情权和狭义上的知情权区别主要在于掌握信息的主体范围不同, 前者除了国家机关外, 还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组织, 后者主要指国家机关。

知情权, 是一项基本人权, 是实现公民多项权利的前提, 是实现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确认公众是否享有知情权, 是始终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关键。一些国家将知情权明确写入宪法, 我国宪法虽然没有知情权的字眼, 但有很多关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表达自由权利的规定,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赋予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赋予公民言论的自由, 规定所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都是以公民的知情为前提的, 因为首先得有知的权利, 才能参与管理, 才能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 才能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 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发表自已的言论。这就要求政府有义务保持信息的公开性, 满足公民获取政府信息自由的权利。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 公众对知情权的认识逐步提高, 愈来愈多的公民认识到知情权是获得其他权力的前提和基础, 积极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 但是由于信息公开范围狭窄, 加之政府官员长期以来受官场保密文化的思想渗透, 致使民众在申请时容易遭遇“玻璃门”, 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制度刻不容缓, 政府对公众诉求应及时做出回应, 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人民主权理论

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系统阐述“天赋人权”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天生是自由的, 历史的实证证明世界上凡是在和平中创建的政府, 都是以上述基础为开端, 并基于人民的同意建立的。”[2]“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 统治者都应该以正式公布的被接受的法律, 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民知道他的责任, 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 并将统治者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洛克看来, 人类是自由的, 政府权力的产生基于人民的同意, 统治者的权力应被限制在已经公布并且被人民接受的法律范围内。卢梭继承洛克的思想, 并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他认为私有制产生以后, 公民为了保障人身、财富和自由不受侵犯而订立契约, 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称之为国家或主权者。主权是社会赋予政治体支配其成员的绝对权力。根据社会契约理论, 人们建立了国家, 国家意志是人民公意, 政府是主权的执行人, 人民之所以服从政府, 是基于一种委托, 政府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主权者托付给他们的权力, 其行为必须符合主权者的约定, 否则, 人民可以撤换它。西方国家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我国也在宪法中也规定一切权力是属于人民的。

我国信息公开范围是以人民主权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要求政府本身负有向人民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从政府权力来源看, 国家意志为人民的公意,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 人民有权了解国家及各个机构的运行情况, 参与到国家管理和决策,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 监督政府正当行使权力, 这就要求政府有义务公开政府信息, 只有政府公开信息, 人民才可以了解政府是否适当、完整地执行授权的目的。

三、透明政府理论

WTO是迄今为止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最有效的制度和规则, 根据《WTO协定》规定, 每一个成员方应保证其法律、规章和行政程序与协定所规定的义务相一致, 该协定要求各成员国的法律、规章、行政程序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与WTO规则相衔接, 各成员国的法律、规章、行政程序当然包括了行政法律制度, 虽然WTO规则是关于国际自由贸易的规则, 但由于其主要针对政府行为, 以政府管理活动为调整对象, 所以, 加入WTO对于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挑战伴随着机遇, 大量修订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 确保法律符合WTO规则的修律行为, 以及成员国政府机构都必须按WTO规则及本国国内法律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严格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行政法制的改革, 推动行政法制工作的全面建设。

WTO要求成员国政府遵循非歧视性交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这几个原则都贯穿着透明度原则这一重要原则, 要求成员国公正、合理地公布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措施, 如果成员国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实施的具体贸易措施有变化, 应及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确保贸易的政策环境是可预见的, 是透明、公开、公平的, 因此, 建立透明政府, 将政府的职能、服务的方式、行政程序予以明示是WTO的必然要求, 公开政府拥有的信息,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履行透明度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159.

政府采购法律 篇8

一、构建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的理论依据

在构建高校采购制度的理论研究层面, 很多学者都是一味地探讨如何通过完善高校外部采购制度 (政府和部门集中采购) 来规范高校采购行为, 很少有学者从构建高校内部采购制度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 高校采购存在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妄想仅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外部采购制度来规范高校全部采购行为是困难的, 而高校想凭一己之力改变政府采购的诸多问题也是不现实的。政府采购并不是越集中越好, 集中采购机构设置在哪一级,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政府采购法》不反对高校实施自行集中采购

《政府采购法》允许政府集中采购中存在有条件的自行采购, 该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属于本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自行采购。”《政府采购法》将审批作为单位自行采购的前置条件, 而高校采购中大量的项目是具有特殊要求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征求意见稿) 》更直接地将“依法自行实施采购的行为”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定义范畴。该条不再明确地提出将政府审批作为单位自行采购的前置条件, 更是对自行集中采购制度理论的潜在肯定。也有学者指出, 强调政府采购未必是单一地适用集中采购, “采购模式适当也是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采购模式按集中程度不同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半集中半分散采购3 种基本类型。3 种模式的集中度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它们各有利弊, 应视具体情况来选择适用。”

(二) 高校具备实施自行集中采购的独立主体资格

高校有能力依法自行实施集中采购, 具备自行集中采购的独立主体资格。高校建制高, 规模大, 除教学和科研部门外, 一般设有财务、设备、后勤、基建等职能部门, 同时设有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学校财务属地方政府一级核算单位, 能独立承担编制预算和货款支付、财务核算、报表统计等工作, 具有处理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符合高校特殊要求的货物、工程、服务等采购活动的能力, 因此, 高校享有实施内部集中采购的独立资格。必须说明的是, 集中采购不等于一切项目都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 (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的政府采购) 或其他社会机构 (如招标代理公司代理高校参加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大型工程招投标采购) 代理统一采购。政府采购是规范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采购行为的一项制度, 高校内部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只要按照规定执行也应是政府采购的一种方式。

(三) 构建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有助于理顺高校采购管理体制

一方面, 建立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要求成立负责采购工作的直属专职机构——高校集中采购中心, 打破了部门利益导致的采购瓶颈, 为完善采购管理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彻底改变无序分散采购导致的问题。既使高校采购工作可以集中统一、合法高效的开展, 最大限度地实效采购效益, 也有利于加强校外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 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系统。另一方面, 在大部分高校成立集中采购采购中心, 构建完善的内部集中采购制度的基础上, 政府采购行政管理部门可分级设置统一的高校政府采购中心。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划, 在国家政府采购中心之内, 设立自成体系的高校政府采购中心, 各省设立分支机构, 不但可以依法代理高校进行政府集中采购 (该部门次要职能) , 更是可以有效地与各高校集中采购部门直接对接, 更好地规范采购程序, 落实政府采购监管工作 (该部门主要职能) 。

(四) 构建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人指出, 强调高校内部自行采购就是再次将采购活动依然由各高校分散实施, 这不符合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建立初衷, 这是“集中采购分散化倾向”。笔者认为, 推动高校内部采购制度建设, 是强调内部自行集中采购而不是依然恢复原先无序的分散采购, 这种改变非但没有违背政府集中采购所代表的法律精神, 而且符合事物客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散 (高校内部无序分散采购) ——集中 (高校外部代理集中采购) ——再分散 (高校内部自行集中采购) 即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发展规律。当高校在爆发式发展初期, 绝对分散型的采购制度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腐败, 国家机关理所当然要对这种毫无约束的分散采购进行规范, 政府集中采购势在必行。随着集中采购制度的精神、机制和规范不断被高校接纳, 对高校外部代理集中采购模式存在的某些弊端进行再否定的结果就必然导致高校内部自行集中采购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当然, 笔者认为, 未来发展的趋势应是政府指导、监督下的高校间自主联合型的区域集中采购, 也就是对高校内部自行集中采购的否定之否定。

二、构建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的实践依据

(一) 就高校外部采购制度现状而言, 迫切需要构建内部集中采购制度

考虑到高校采购的专业性、时效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高校外部代理集中采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 政府采购多适用于通用项目的规模化采购, 而且在采购周期上具有长期性, 不适应高校采购品种多、专业指标复杂和时间紧等要求。其次,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统一, 管理层次多, 地域跨度大, 需求千差万别, 客观上为部门集中采购和监管带来了难度。最后,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明晰使得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代理机构利用其“特殊”关系争夺政府采购市场。因此, 仅凭高校外部集中采购无法完成对高校全部采购行为的规范, 也无法完成构建高校集中采购制度的任务。

(二) 就高校内部采购制度现状而言, 迫切需要构建内部集中采购制度

高校内部采购采用分散型制度模式的不在少数, 而这种不合理的分散制度已经导致了严重的问题。在高校内部采购中, 其分散表征主要体现在采购执行权不集中、采购方式不明确、采购程序不统一、采购决策不民主四方面。因采购执行权不集中会造成对各种采购形式的界限范围认识不清, 有意或无意地规避集中采购;因采购方式不明确会造成对各种采购方式的选择方法认识不清, 从而导致以乱选采购方式的办法规避公开采购;因采购程序不统一会造成对各种采购具体步骤认识不清, 从而导致各部门自由裁量不一, 采购具体程序混乱;因采购决策不民主会造成决策过程形同虚设, 从而导致各部门关注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 甚至采购结果腐败。

(三) 就高校内部采购现有规模而言, 迫切需要构建内部集中采购制度

随着高校采购资金来源渠道的日益多元化, 基本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经费筹资的格局。高校的采购资金既有财政性资金, 又有非财政性资金。这些资金投入者要求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和管理方法, 要求高校采用不同的采购形式和方式。继续放任高校内部采购处于无节制的分散状态, 将极大地损害高校可持续发展前景, 规模化、集中化采购是当采购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途径, 也是预防贪贿腐败行为的长效机制。

(四) 就构建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实践而言, 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我国, 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参照政府采购在学校内部设立集中采购机构, 建立了内部集中采购制度, 既较好地遵循了政府采购的程序和要求, 又更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的特殊需要。例如, 香港特区的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集中采购机构, 内地部分高校如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工程学院等也设立了集中采购机构。在浙江师范大学的集中采购实践中, 目前除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外, 其余的货物、工程、服务都归学校集中采购。在上述学校的采购实践中, 高校内部集中采购效益要远高于政府采购。

结束语

造成高校采购管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 高校外部采购管理立法的缺失和高校内部各部门小利益所产生的桎梏是导致我国高校采购制度混乱的直接因素。笔者认为, 顶层的大胆制度设计和基层的稳步实践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就目前而言, 推进高校采购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强调高校内部集中采购制度的构建尽管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贡献可能远不如原先预期的那样大, 但它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迈出了比较谨慎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应志军宓卫东王卸根.高校物资设备集中采购模式探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52.

[2]李岫辉.完善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7) :43.

[3]吴斌.高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格月刊, 2006 (12) :30.

[4]叶桂方方竹根.论完善高校集中采购监督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5) :3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分析 篇9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法律规制

截止到2013年6月底, 我国各级政府负债共计206988.65亿, 其中地方性政府债务有108859.17亿。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 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2012年12月, 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 着力控制债务急增, 防控风险。在2013年12月召开的“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提出“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把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作为中央在2014年六大主要经济任务之一来抓。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 地方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 本文将从法律的视角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并寻求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

一、我国地方债务的风险表现

(一)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

2013年12月30日, 国家审计署发布了2013年第32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结果显示, 截止2013年6月底, 全国各级政府负债共计206988.65亿元, 其中地方性政府债务有108859.17亿元;②依据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显示,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29143亿元, 其中, 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68969亿元。两组数据对比表明, 地方政府当年的负债总量远远超过地方财政收入。据调查, 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有所下降, 但是从整体走势来看, 债务余额总量依然呈上升趋势。此外, 我国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 所以,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量应该远不止108859.17亿元。

(二) 还债高峰期即将到来, “借新还旧”现象严重

从债务未来的偿还时间来看, 2013年7月至12月、2014年到期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占22.92%和21.89%,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到期需偿还的分别占17.06%、11.58%和7.79%, 2018年及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18.76%。截至2012年底, 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 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 (举借新债偿还的债务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 超过20%。③这表明在接下来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将进入偿还的高峰期,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地方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较高, 财政状况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增加。

(三) 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低, 隐性债务风险增加

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权受到严厉的管控, 融资渠道狭窄, 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以下三种变通的融资策略:一是由财政部代发地方债券, 二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 三是发行“城投债”。通过第一种方式所融资金规模太小, 满足不了地方的需求, 后两种融资手段属于由地方政府担保或承诺的隐性负债, 不纳入地方政府的预算范围。“由于融资平台与政府关系密切, 实际的贷款大多也依托政府的信用, 因此很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后果。”④在具体操作中, 地方政府通常能借助多个融资平台公司获取银行的信贷资金, 其多头举债的行为导致银行难以掌握其总体负债水平, 隐性的政府债务风险就会累积增加。

二、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 2002年又启动了所得税改革, 又在2004年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但是, 这几次税制改革都只是针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划分上, 关于事权等事项基本没有涉及, 因此, 被称为分税制的“上半身改革”。⑤正是由于税制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事权上移, 财权下移”的现象, 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过分依靠借债来提供公共服务、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持职能的运转。然而, 当前我国在有关财权和事权的法律制度建设上几近空白, 急需完善。表现如下:

首先,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关于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的系统性法律法规。现有立法大多属于层次较低的行政立法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且占主要地位的是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这样一种立法状态又导致立法散乱、欠缺权威性和稳定性, 朝令夕改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 财税立法不合理。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 国家的财权不断向上集中, 级别越靠下的政府, 财权就越小;地方税收具有缺乏主体税种、税源分散、稳定性差、征税成本高、征收难度较大等特点。再次, 由于我国现行《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但是地方政府受形势所迫违规举债、间接融资, 这些隐性的违规融资行为, 长期游离在法律监管之外, 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督, 潜在风险大。

(二) 预算监督法律制度发展滞后

第一,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关于预算编制年度的规定不科学。每年尚未得到批准的预算方案在执行两三个月后, 才被随后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1995年制订实施《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 预算年度始于每年的一月份,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同时就要求地方政府政府的财政部门汇报本级政府的总预算草案, 时间仓促致使预算方案编制粗略、不够详尽科学。第二, 现行《预算法》第三章虽然对预算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 实践中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没有被纳入到实际监管中。第三, 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人大立法监督的模式, 实效不大;政府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是一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 监督效果备受质疑。然而, 我国又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独立的审计监督;现有的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第一, 相关立法缺失。至今我国还没有制订出一部全国统一的《财政转移支付法》,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 财政部自2002年每年颁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等立法层次较低的部门规章。有关转移支付的立法散乱、层次低、标准不统一、立法缺乏稳定性、各级政府难以协调的尴尬局面。第二,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专项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偏大, 但是, 专项转移支付含盖范围广泛, 重点不明确, 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大, 易导致“跑部钱进”和“钓鱼工程”等寻租行为。⑥第三, 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转移支付的监管范围、内容和程序;多重监管主体共同执法, 部门分工不明确、配合不协调、监管漏洞频出;转移支付监督力度不强, 监督方法单一, 主要依靠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第四, 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的责任条款太少。

(四)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运作不规范

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关系界定不清晰, 融资平台公司充当了地方政府融资举债的工具, 由于政府的背后操控, 它的市场导向被严重弱化, 经营风险增加, 负债危机加剧;其融资过程不透明, 通过暗箱操作、不公开信息等手段获得资金现象大量存在, 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致使其放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风险控制的法律对策

在2013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中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⑦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解决, 应立足于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患化解危机。

(一) 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划分的法律制度建设

首先,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要依据宪法, 根据现实国情, 积极研究、适时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事权和财权划分法律。这样中央和地方进一步明确了事权, 再根据事权的划分来确定地方的财权和投资范围。⑧其次, 要合理的设置地方税种和主要税种, 应着重把房产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等打造成地方的主要税种;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比例, 应适度提高地方在增值税和证券交易税等共享税中的比例。再次, 修改现行《预算法》关于禁止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的规定, 赋予地方政府合法的举债权, 使政府举债阳光化。具体操作:一是明确发债主体, 有权发行地方债券的只限于地市级以上的政府 (包含地市) ;二是严格规范发债审批程序, 必须经本级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充分论证, 还需经本级人大的审核通过;三要健全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机制, 对融资项目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

(二) 完善预算法律监制度

要完善《预算法》中的预算监督制度, 强化人大对预算的监督权力, 避免监督走过场、权力被弱化。一方面, 适当延长审批预算编制的时间, 并吸纳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人大代表进入预算监督队伍, 严格审批程序和提高审批质量, 强化人大事前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 要在《预算法》立法中明确“特殊情况”的范围、严格规范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 加强人大对预算调整的事中监督。再有, 要加强对预算责任人员追究力度, 直接责任人员除要负行政责任外, 还应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也纳入到《预算法》的责任追究体系中, 增加其违法成本、加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首先,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应积极研究、科学拟定、尽快颁布实施一部全国通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基本法, 结束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立法位阶低、内容散乱、不协调、体系不完整的局面。其次, 在转移支付的形式上, 要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涵盖面, 由地方政府自主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量和使用方向。再次, 要构建一套包含人大、财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民众、媒体舆论的全民监督体制, 并且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 依法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行为

依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有关法律和规定, 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并通过增加注册资本、注入优质资产、改制重组等办法, 确保其能依据市场规律自主经营, 提升竞争力和偿债能力;融资平台公司的运作目的是辅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所以要把平台公司的有关信息纳入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内, 接受全体社会的监督, 进一步规范其融资行为。

注释

1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EB/OL].http://www.bjrd.gov.cn/xwzx_1/xwkx/qgrddt/qgrddttpxw/201312/t20131216_122957.html, 2014-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EB/OL].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3432077.html, 2014-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EB/OL].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3432077.html, 2014-1-18.

4贾康.应如何看待天文数字的地方债[J].时代周报, 2010 (24) .

5王健君.分税制一盘没有下完的棋[J].瞭望, 2010 (2) :39.

6胡百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5:23.

7人民网网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6/c1001-23560979.html, 2014-1-23.

浅谈政府购买服务法律风险防范 篇10

上个世纪,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对政府购买服务开始探索。作为一种创新制度的产物,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始于上世纪90年代,并在近期蓬勃发展。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日常的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公共产品的提供已经超出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匹配,政府购买已经成为“政府失灵”时的新选择,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不少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开始参与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发展形势多样,从一开始的仅向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开放,到现在的新的融资方式的出现——PPP(公私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责任和经济负担,逐步受到推广,涉及到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政府购买模式不断发展,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与社会融入更深。

但是这种契约式的购买,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与私营企业寻求可图的企业价值不同,政府购买的职能主要为社会提供私营企业不能提供的公共品,政府的经济职能更注重效果,PPP模式则更多是寻求效率,在找到平衡点,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必将产生分歧。

二、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原因

政府购买出现了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监督监管不利、购买服务透明度不高等问题,涉及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中法律风险主要有购买前期的招投标风险、政府公信力风险、购买事中的保密风险、后期管理的可持续性风险、购买事后的评价和监管风险。

(一)购买前期的招投标风险

招投标风险主要表现为事前串通的风险。事前串通的风险可能是由权利寻租引起的,而权利寻租容易滋生腐败,在非公开竞争模式下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目前的购买程序,尽管名义上是公开招标,但一些地方政府通常是私底下与一些社会组织谈,然后选择合适的社会组织。[1]公开招标出现走流程的现象,招投标对象甚至在未招标前已经开始实施购买服务。

事前串通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事先不了解招标流程,政府在寻求服务时,寻找有能力的单位沟通了解,沟通顺畅,认为没有招投标的必要,所以事前串通。购买方对于参与招标的其他机构持怀疑态度,不能客观的选择与最终目标最匹配的社会组织。甚至一味压低价格不考虑长期质量问题,出现短期行为。

(二)政府公信力风险

政府购买的提供方是政府,但执行方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代表着政府,即使在PPP模式下,政府责任也并未减轻,甚至在执行方构建项目不利的情况下承担额外延续责任。而对于执行方而言,在政府采购服务的同时影响和形象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形成一种捆绑,所以在选择服务单位时也需要考虑中标单位的信誉和往期行为。公共服务的外包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或者减少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而是履行供给责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直接供给变为间接保证。

参与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良莠不齐,一些组织责任和目标不清晰,有的组织则为了获得购买服务的名声而盲目参与。有些组织为了取得价格优势在项目评估中作假,或者投机,在项目实施中偷工减料。有些组织,尤其是一些有营利性质的企业,为了私人利益,可能利用政府的影响,借机做广告,如果把握不得当,反而有损政府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

(三)购买事中的保密风险

一些政府购买服务可能会涉及到政府的内部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公开对外的,此时就需要承担保密风险。例如一些部门选择审计外包,借用独立第三方的力量进行内部审计,或许会出现内部资料外泄的风险。

这就涉及到一些外包业务的界限问题,哪些服务可以外包,哪些服务的哪些部分可以外包。国防、外交、政策制定、宏观调控等纯公共产品类的项目就不属于外包范畴。

(四)后期管理的可持续性风险

可持续性风险在长期项目的购买服务中尤为凸显。部分外包服务相对复杂,每个承包商承接和适应能力参差不齐,如需在项目二期甚至三期中继续让做的顺手的一期单位承接,就需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了。

如何在出色完成一期的前提下,继续做好后期,不产生惰性,不“绑架”政府,是防范可持续性风险的探索方向。若在二三期项目中招投标组织更换了,则需要做好前后衔接工作。政府在其中要做好疏通、牵头和承接作用。

另一方面,牵头的政府部门也需要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待考验可能是因为新任务的布置而忽略了前期项目,也可能因为负责人的轮换岗没有做好交接,导致原项目流产、前功尽弃,浪费政府资产、社会资源。

(五)购买事后的评价和监管风险

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政府购买服务一般在中标时支付给中标单位一部分资金,在事后根据服务结果结清剩余部分。事后支付的部分需要专家考评,如果考评不到位或者监管不利就会存在浪费公共资源的风险。不仅损害地方财政的利益,还会使其他参与招投标的机构看到有机可乘,钻政府购买的空子。如果积小成大、由点到面就会显性化为严重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危机。

监管不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 相关规定不明确。

主要体现在: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管方法,导致过程监管随意性大。另一方面,对具体项目的定性不明确,无从监管。

2. 监管人员自身原因。

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多样化,但是监管人员的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对重大事项的查证不实、审计不全面,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失察失责。

三、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针对政府购买服务产生的以上法律风险,政府应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症下药。从完善法律法规、普及购买服务知识、签订规范化协议、完善监督评体系这四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法律法规

涉及政府购买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出台已经十多年,但是相应的条例、指导指南却没有颁布,采购法中涉及的政府购买服务内容也比现实应用中狭隘,而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出台针对不同项目的形形色色的红头文件,单独指导,缺乏集中引导,导致多方重复劳动,费时费力。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不能仅依靠政府部门出台的红头文件,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各自责任,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双方行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制止社会组织的不良行为。

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指导性政策,提供一个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在细节上提供统一指导,从源头上规避招投标风险、政府公信力风险、后期管理的可持续性风险。各地方应根据修订后的《政府采购法》,出台实施细则或配套措施,统一指导,保障招标程序公开、公平,寻求每个项目最适合的招投标形式。确保购买方和承包方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普及购买服务知识

一些部门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重复劳动,人员素质不能与实际工作匹配,购买服务的效率低下。而且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盲目参与招投标、监管不利、政府办事人员失职等一些乱象都是由于购买服务知识的匮乏。要规范政府采购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普及,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各人员以及社会参与机构。

首先,需要财政部门及相关采购部门针对不同部门的需求,组织培训,不仅财务人员需要参加,参与、操作、监管人员也需要接受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其次,各部门需要进行职责梳理,明确服务外包的边界,一些公共服务是政府必须直接承担的,不能转让或外包。此外,要把握目标方向,明确建立契约关系,清晰权责,尽可能保持购买公共服务主体间的独立性。

同时,也需要向社会机构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册子,鼓励竞争,明确责任,提高服务品质。

(三)签订规范化协议

协议的签订是提供明确外包服务的基础,合同文本中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并能够保证落实,对承包的条件和具体要求规定定性或定量的指标,使政府能够在期中或期末监测承包商的工作绩效,明确服务事项。

规范化协议应有统一的格式,按照不同购买服务的章程,协议可具体到资金支配方式、监管方法、绩效考核办法。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要签订保密协议,防止国家秘密泄露。

(四)完善监督评体系

在购买服务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购买者”、“监管者”、“引导者”。为了正确引导社会组织,实现购买服务的可持续性,需要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随着金财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财政资金主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流向安全可靠,所以需要对服务的数量、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对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评估,不仅需要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也需要独立第三方、社会公众和公共服务的受益者进行外部监督。对政府重大购买项目,要建立由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及有关专家参加的评估小组,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1. 事前,购买方需评估社会组织的资质,优胜劣汰,优中选优,保障项目稳健实施。财政部门应规定资金拨款范围,匹配所购买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 事中,监督机构可采用抽查、跟踪、访谈等方式评估、调查社会组织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评价,确保资金有效使用、方向正确、进度合理、资金使用不违规。

3. 事后,财政部门按质量标准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报表,通过中期评估及结项评估后才进行相应阶段的资助拨款。另外,对于评估优秀的社会组织要给予奖励,如延长合同、给予奖励金等;对于评估结果较差的,要进行惩罚,例如限期整改、中止项目,甚至取消参与再投标的资格。

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全程有效监控,确保财政资金有效运行,招投标项目健康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购买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为提高资金是使用效率,需要及时认清购买服务时可能发生的风险,降低风险。

随着政府采购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政府需要在做好前期引导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在规避和减少法律风险的前提下,政府应提倡承包商以社会非营利组织为主体,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形成市场化竞争,从而高效的运用财政资金,克服政府本身只追求效果不计效率的缺点,引入多种思维模式,在服务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政府购买,政府是最终的责任人,所以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普及购买服务知识、签订规范化协议、完善监督评体系,提供资金保障、制度保障、监管保障。建立起成熟正规的政府购买秩序还需要各方面努力。

摘要: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日趋平常化,购买服务种类日趋多元化,触及多个领域,发展迅速。在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益处时,招投标风险、保密风险、可持续性风险等问题也日渐暴露,如何把握好政府购买的方向,防范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是急需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完善法律法规、普及购买服务知识、签订规范化协议、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展开,提出防范政府购买服务风险对策。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叶响裙.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的思考〔J〕.新视野,2013(2).

[2]邰鹏峰.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成效、问题与反思——基于内地公共服务现状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2(9).

[3]全承相,杨佳.湖南省财政省管县监管风险及防控思考〔J〕.湖湘论坛,2015(2).

[4]杨桦,刘权.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价值、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学术研究,2011年(4).

[5]唐歌海.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6).

[6]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财政研究,2010(1).

上一篇:《致加西亚的信》下一篇:建筑项目工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