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2024-05-26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精选十篇)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 相对于全国的情况, 云南的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民族种类众多意味着民族文化事象数量富积, 可以整理应用的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非常丰富。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滞后, 意味着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更有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必要。但是,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下, 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都是按国家主流文化和意识确定的, 要打破教育体制主流文化大一统的格局, 让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 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 付出更大的努力。笔者在对云南的国家现代教育制度和各民族智慧成果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 致力于将少数民族地方性智慧植入民族地方的现代学校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实验, 希望找到使两者很好结合的途径。

二、云南各民族地方性智慧解析

云南历史上就是人类群体迁徙移动的走廊。在唐代以前, 云南境内大约有16个民族的先民生息繁衍, 他们就是今天的彝、白、哈尼、壮、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怒、阿昌、德昂、基诺、独龙等民族。唐代以后约有9个民族先民从邻省或邻国迁入云南, 他们是今天的藏、回、蒙古、普米、布依、苗、瑶、满等民族。生活于云南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与生存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传统。这个创造过程是各民族的社会成员在对自然、社会及认识自身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生活实践, 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 经过持续不断的传递和延伸获得的。从各民族文化的结构看,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的多个层面。所以, 各民族文化传统中蕴涵着的基本内核就是各民族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系统, 各民族高度发达的知识成果是其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

(一) 生产劳动中的知识和智慧。

围绕农业生产, 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劳作经验和知识。他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生产方式的劳动工具, 如刀、斧、青铜锄、竹木锄、铁锄、犁、耙、播种工具、运输的背具、挑具、马帮、车、舟、打谷棍、连枷、掼斗打谷船等, 而且还总结出了非常独特的生产技术经验。例如, 壮族把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做出了几个技术环节的区分:选种、撒秧、开秧门、驱害虫和中耕、收割。每一个环节又都以民俗性的神话传说和农谚形式将它固定下来。

(二) 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

围绕社会生活的需要, 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知识成果。自然历法的知识方面, 彝族有十月太阳历, 傈僳族、佤族有物候自然历, 傣族有傣历, 藏族有藏历。

此外, 在生活技能方面, 苗族的蜡染, 白族的扎染、白族建筑和家具的木雕工艺, 迪庆藏族的木器、银器工艺、土陶制品的制作等, 这些制作都有十几道工序, 各个工艺环节都有极高超的技巧, 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

在医学知识方面, 民族的医疗技术分植物药疗法、动物药疗法、矿物药疗法等方法。这些医疗手段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在云南民族医学宝库中有藏医、彝医、傣医、苗医、佤医几大医学体系。还有许多著名的医典, 如彝族的《医算书》、《元阳彝医书》等, 傣族著名的医经《腕纳巴微特》, 藏医《月王药珍》、《医学大全》和《四部医典》, 这些知识成果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

(三) 精神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

围绕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各民族创造了多种艺术形式, 表现了精神生活中的独特智慧。云南民族艺术种类数不胜数, 主要有:歌、舞、乐器、绘画、雕刻、雕塑、服饰、刺绣、书法、戏剧、制陶、彩灯、竹草编织等。在民族村寨生活中, 歌舞艺术遍布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许多民族的织布歌、纺麻歌、绣花歌都是关于穿戴制衣的歌舞;和饮食联系的有酒礼歌、醉酒歌、采茶歌。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有:伐木歌、栽秧时的吹唢呐, 打锣鼓;盖房时藏族有跳盖房锅桩舞;景颇族盖房时要跳祈祷舞、平地基舞。这些多是将自己劳动生产中的动作和最熟悉的动物的动作模仿再现了出来, 就产生了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非常丰富的民族知识智慧成果的一小部分, 这些知识成果至今还在各民族的现实村寨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要我们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略加留意就会看到非常丰富的知识成果。

三、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的应用

整理、发掘云南各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知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上的需要, 我们的目的是要努力让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笔者做了深入的观察探讨, 从已经获得的经验来看, 如何有效利用地方性智慧主要有三条基本的实践途径:

第一, 通过科技部门的加入,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完成弃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 整理出符合科学原理、具有科学指导价值的内容, 通过各民族地方村社组织中的农科员、农技员加以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 云南农科院受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 (IPGRI) 的委托, 于1996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站、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和云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成了一个课题组, 进行“在云南省创办一份土著知识杂志可行性研究”项目。其宗旨为:收集、调查云南省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有利用价值的土著知识, 寻求可传播的途径, 保护农民的权益, 最终实现农民创办自己的杂志的目标。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二, 与企业实体结合, 借企业中的研究开发力量, 将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在企业中进一步开发研究, 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 民族智慧知识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生产要让民族地方知识的原创者获益, 不能是企业独占民族地方知识成果带来的利益。近年来, 我国许多企业已先后启动了相关的项目, 直接从民族地方性知识宝库中挖掘成果投资生产。问题是这种投资和生产应该与各民族主体结合, 建立让各民族人群受益的机制, 保护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原创者的权益, 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第三, 通过学校教育的努力, 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是, 与科技部门结合, 通过发掘、整理、研究的过程, 尽快编写出符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地方性知识教材, 通过教师的教学努力将民族地方性知识推广普及给下一代。这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最有效的途径。

分析以上三条途径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 前两条途径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最为困难的当属第三条途径。

让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进入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选择。通过编写出实用的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可以使各民族子弟, 在身边冠以民族教育名称的现代学校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 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已经大量地进入民族高等教育领域, 民族艺术的成果、民族医药的成果、民族语言文字的成果、民族体育的成果都已直接进入大学的专业设置, 进行高层次的教学。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作为国家的统一的教育制度, 担负着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在强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地方性知识并不包括在此类学校的教学设计中。然而值得重视的是,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可以担起这项任务。民族职业中学的设立是中国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民族地区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就有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融入学校教育的责任。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云南石林县的彝族乡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实验性研究。实验内容是将当地的民族地方性智慧的知识成果, 植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学生学习中, 让学生学到两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实验开办了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刺绣工艺课, 专门招收了传统刺绣服装设计专业班, 学生既学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也学民族传统刺绣技术, 学生毕业有了谋生的技能, 实验取得了成功。

总结以往经验, 要成功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普查工作, 搞清楚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状况。与科学技术部门合作做出相应的研究、整理、提高的工作, 确定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学校; (2) 选择合适的专家编写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教材, 组织专家研讨审订教材, 做好学校使用的准备。规范有积极性进行教学实验的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 防止各行其是, 影响这一工作的健康发展; (3) 做出总体规划, 编制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大纲, 选择学校先做教学实验性研究。开展教师培训,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教育管理部门措施、政策配套的工作。

总之, 我们的前提不是讨论做不做的问题, 而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相信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家、地区间机构的共同努力, 此项探索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果。

摘要:云南各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智慧与知识, 如何让它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总结以往研究与实践经验, 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性智慧与知识成果的应用主要通过科技部门、企业实体的介入, 以及现代学校教育得以实现。

关键词:地方性智慧,现代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英]大卫·布鲁尔 (著) , 艾彦 (译) .知识和社会意象[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1.

[2]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 (上) [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6.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2

声乐技能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很实用的教学手段,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高校的声乐教学水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今,民族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一个基地,应该积极探究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的声乐专业技能要求,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音乐师资人才。

关键词:基础教育 音乐师资 知识结构 声乐教学改革 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应该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围绕教师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基础音乐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教学作风。

一、概述及研究意义

1.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概述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自从民族地方高校开设音乐专业以来,在教学上一直沿袭专业院校的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由于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无形中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按照培养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精、尖”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人才,以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确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发展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性,导致一些学生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概述 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音乐师资应该具备的音乐专业知识的总称。略去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不谈,其音乐专业知识结构应具备如下要求:基础教育音乐教师不仅要能够教授音乐课(包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和音乐欣赏等课程,在教学中要求能示范演唱、自弹自唱、指挥等),还要能够组织、领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组织合唱队、声乐小组、民乐队等全校性的音乐活动)。这些基础音乐教育活动体现了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专多能的特点,一专多能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的概念不同,但对基础教育音乐活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意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剖析,阐明其内涵和本质,对促进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和优化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知识结构以及对提高基础音乐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二、二者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础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扎实、丰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的基础音乐师资不仅能唱,还要能讲、能组织等,还要有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民族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声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只教授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声乐的舞台表现力,出现了“重技巧、轻理论、轻实践、轻师范性”的现象,使得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不佳。一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就会暴露出能力单

一、知识不够丰富的弊端。

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是培养登上舞台的表演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应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基础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声乐专业知识能力、声乐相关领域知识能力。

1.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应当懂得运用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教育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踏入基础教

育岗位后,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活动。在实际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能力各异,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就应该懂得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对这些学生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他们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声乐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声乐专业知识是衡量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能力的关键因素。声乐教学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声乐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歌曲分析处理能力、声乐示范演唱能力。第一,声乐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声乐理论知识是歌唱练习的科学依据,要让基础教育声乐专业学生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歌唱发声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发声器官进行生理机能的操作与控制,这对学生准确掌握歌唱的技巧、姿态、呼吸方法、发声机能及共鸣腔体的调节运用等非常重要,能使学生歌唱的声音更美妙、更动听,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情。第二,注重示范演唱能力的培养。示范演唱能力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师在示范演唱时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高音及风格等,通过运用正确的声乐技能,表达真挚的情感,(转第112页)(接第81页)能够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其受到美的陶冶。基础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互相交流感情的活动。教师的示范演唱在学生心目中是最亲切的,容易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因此,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视野要开阔,艺术感情要丰富,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地完成示范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第三,要加强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有歌曲分析及处理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结构、感情、速度的关系。通过歌曲分析及处理,把音乐分析理论、歌曲艺术处理、声乐技巧的掌握等融为一体,如歌曲的基本结构、曲式、调性、高潮的布局以及节奏、速度、节拍、风格等音乐组织方式与内容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同时,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对声音色彩、技巧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搭配,如音色的明暗、力度的大小等技巧,呼吸上的快慢疾缓以及换气等特殊技法的运用。通过正确的歌曲分析及处理,教师的示范演唱会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这样能使学生喜爱音乐,积极主动学习音乐。

3.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声乐专业能力,还要有

声乐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如节奏感与听觉能力、多声部能力、读谱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合作能力、儿童声乐训练能力等。要想很好地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结构。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认识到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提早进入教师角色,让学生参与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向教师专业方向角色发展。其次,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设置的课程必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各门课程、各类课程之间要形成最佳组合和系统化。声乐教学应该以演唱技能为基础,加强声乐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开设声乐演唱与教学课程,内容可包括歌唱基础理论、发声知识、歌唱心理、嗓音保健、声乐表演与欣赏、中外声乐发展史,声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优秀课例评析等相关领域课程,增强学生声乐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要贴近基础音乐新课程,不要把目光放在单纯的声乐技能、技巧的教学上,而应放在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

上,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上。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126-02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幼儿教育有两种教育形态:一种是伴随民族发展自然形成的随境式教育,一种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引进的以民族托儿所、幼儿园为主的专业化教育。两种教育形态各有所长。伴随民族发展形成的地方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幼儿的文化生境,也是随境式教育的重要资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幼儿的成长。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进行整合,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龙胜各族自治县现居境内民族达10种之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5%以上。在少数民族人口中,以苗族、瑶族、侗族和壮族居多。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这种多民族文化对于幼儿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奠基阶段,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形成民族认同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也是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第二,创造了多元文化教育契机。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多民族杂居并和谐相处、各自繁荣发展的生活面貌为本地区幼儿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包容,这是促进幼儿理解、包容与尊重多元文化的良好的教育契机。第三,促进幼儿在多领域的健康发展。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民间节庆、民间手工艺、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等,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也有很多民俗,如瑶族的打油茶、侗族的芦笙舞、壮族的对山歌等。这些民族文化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幼儿思维和促进幼儿审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靠拢主流文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味地追求主流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乡村幼儿园搬用城市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以主流文化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文化等。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境带给幼儿的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一味地灌输主流文化价值,会造成幼儿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处理好融入主流文化与保存民族特色的关系,是办好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方面,教师应当持有多元化的评判标准。

(二)教学活动内容脱离幼儿的生活世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大多出自统编教材,而教材内容又缺乏本土民族文化的内容。统编教材的学习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世界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容易脱离幼儿的真实生活。然而,幼儿的生活世界正是开展幼儿教育的背景与保持幼儿教育生命力的源泉,正如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教授所说:个体发展受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影响。因此,要做到因地制宜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就不能不考虑幼儿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必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较为完整的、真实的体验与认知。

二、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整合的可循路径

(一)构建隐形的课程: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隐性的课程资源,会对幼儿产生潜在的教育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反映主流文化、时代特色的同时,还需要融入一些本土的民族文化元素。例如,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幼儿园中,可以将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的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农作物放置在教室里,将反映本地区人民劳动、生活场景的图片、实物等放置在教室的墙面上,创设具有民族元素的物质环境。同时,教师和保育人员还应当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适时地渗透民族文化,为幼儿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环境,唤起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譬如,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开展民族服装秀、民族手工等活动;在遇到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时,如壮族“三月三”、瑶族“四月八”,可以向幼儿介绍少数民族节庆风俗,展示民族文化。

(二)给予有益的经验: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各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相整合

将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相整合,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具体的整合路径有以下几个。第一,在语言领域,幼儿园可以将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儿歌、诗歌进行改编,作为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内容。例如,《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丰富的创世史诗。它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地描述了壮族祖先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火、造谷米、造牛等过程,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的伟大功绩。《布洛陀》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良好素材。第二,在艺术领域,教师可以将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吊脚楼、瑶族银饰等与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相结合。例如,开展对山歌音乐活动,开展写生苗寨的美术活动,学习芦笙舞蹈等。第三,在科学领域,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在日常的劳作与生活中,教师可以据此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挖掘梯田的劳种形式所蕴含的科学教育价值。第四,在社会领域,幼儿生活的环境蕴含着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习俗,比如,逢年过节,人们在吃饭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在神龛前点香、倒酒、摆上美味佳肴,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缅怀。再如,侗族有“舞龙灯”的年俗,“龙灯”巡村串寨入户贺年,大人们则鼓励孩子跟着“龙灯”走门串户,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教师深入挖掘这些地方文化资源并融入教学中,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在健康领域,民间体育和民间游戏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开展瑶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长鼓”,该活动需要幼儿将下肢稍曲或半蹲,上身直立,转身敏捷,头动、勾脚,击鼓花样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幼儿各领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相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4

关键词:高校音乐,音乐鉴赏,民族音乐

常言道,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音乐艺术中, 这一理论也极为实用。在当下高校音乐鉴赏课, 很多音乐鉴赏原材料来源于欧洲交响乐,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教育与本土文化相脱离。长此以往, 不适合音乐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同样阻碍了对音乐的再创造。因此, 笔者以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为媒介, 提出音乐赏析的新方向, 意在正确引导大学生音乐赏析, 提高审美目光,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

1. 民族音乐对于高校音乐鉴赏的意义

高校音乐鉴赏课除了面对专业的音乐学生, 还面对非专业的在校学生。意在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 体验艺术中包含的深邃内涵以及美感, 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所以, 在音乐鉴赏中加入民族音乐, 能够很好地让民族文化精髓得到传承以及发扬。同时音乐欣赏所带来的震撼和感染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民族音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对民族音乐的欣赏,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 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高尚的、美妙的民族音乐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能使学生自内心散发出归属感和自豪感, 还能正确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这对当代中国教育至关重要。

2. 民族音乐渗透到高校音乐鉴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音乐基础差。当下我国教育制度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但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应试教育, 即在初等教育时, 主要注重学生的考试能力, 对学生的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或多或少有所忽视。家长更是视考试为重点, 对除考试之外的东西一概摒弃, 这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相应的艺术欣赏能力, 以致于在大学教育中缺乏相应的艺术能力。这导致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下降, 阻碍了对音乐赏析。长此以往, 不但影响音乐赏析的发展, 同时对学生的内心构建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音乐赏析是美育的过程, 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升华的过程, 在素质教育中应得到重视。

(2) 高校自身的不重视。在推广民族音乐的赏析上, 很多高校管理者认为, 音乐教育主要应当以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 对所谓的音乐赏析, 并不重视, 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合理地音乐赏析, 不但能激发学生内心的音乐潜能, 更能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音乐美。音乐教育意在提高学生内心品质, 使得学生内心得到全面升华。而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够很好地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递给学生, 达到内心的升华。同时使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以及文化有所了解。所以民族音乐的赏析应该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从自身做起, 做文化的传播者。

3. 民族音乐渗透到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实践方案

(1) 改变错误思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传播现状, 让民族音乐能够真正的发光发热, 影响学生的日常思维习惯, 就要从思想上转变这种观念。只有高校转变教学观念, 真正将音乐学习从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成对艺术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从会欣赏到能创作, 让大学生不但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 更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品质, 这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2) 认真筛选作品。要想民族音乐真正融入到音乐赏析中, 就要对民族音乐有严格的把关, 将真正富有民族性且内涵丰富的音乐融入到音乐赏析中。音乐赏析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手段。所以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上, 要做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所以这要求教师在选择乐曲上要严格细心, 摒弃粗俗, 让高雅走进课堂。粗俗不是简单的乡土, 俗话说, 阳春白雪是艺术, 下里巴人同样是艺术, 只要音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 就一样能对学生内心构建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3) 学生自身的兴趣培养。在民族音乐赏析过程中, 除了要做到让学校重视民族音乐赏析之外,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对民族音乐赏析的意义。学生要能够对所听音乐有相应的历史认知, 需要自我学习。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良好的音乐赏析能够起到正面的帮助, 这就需要学生对音乐赏析有着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配合。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 地方习俗 文化价值

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特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社会行为模式。”①在宏扬民族文化,汲取历史精华号召下,地方习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构成,通过多种手段对它进行积极批判、吸收、披露、传播、挖掘和创新是繁荣祖国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而少数民族档案是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客观反映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天然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作为第一手信息记录和研究资料的优势,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信息提取、总结、借鉴、利用和创新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

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表现为两点:一是借助有形符号在某类物质载体上记录习俗文化信息,如以文字、图片、绘画、雕刻等手段把信息记录于金石、竹简、纸张上等;二是通过人类自然语言口耳相传,在少数民族档案上的转换方式是把人类记忆转录成录音带或录像带等口述档案。

从有形符号记录上看,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手段既表现为汉文的记载,也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的记录,如广西方块壮文、回文的记录等;既表现为绘画,也表现为雕刻,如广西龙州、扶绥、崇左等左江沿岸和广西宁明县明江沿岸的岩画,它记录了封建时代当地大量的生产生活习俗。从信息记录载体看,分为:竹简类(如竹简、木刻、贝叶、菠萝叶等);石质类(如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青铜类(如广西铜鼓);布帛类(如棉布、各色丝织品或用墨、颜料等书写的刺绣等);纸质类等。梳理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特殊记录方式,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或其他研究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调研和挖掘工作。

伴随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制作口述档案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习俗文化留存、挽救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随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过去许多反映地方习俗的各式建筑、符号或图腾有被千篇一律的白墙红瓦覆盖的倾向;随着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地方风俗已经不再那么隆重或被重视,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随着民族地区少数懂民间习俗文化的老人的离开,民族习俗中的优秀成分有消亡的风险,如已出现了蒙文或广西回文无人能识别的现象。制作口述档案,以声像方式及时记录这些濒临灭绝的民族习俗文化成为留存祖国宝贵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背景下,许多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习俗正逐渐消失,挽救古老文明,留存人类记忆的使命迫切要求有新的记录手段的出现。口述档案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对留存地方习俗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如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已派人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采访老人、录制地方节日活动影像方式,摄制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节日场景或服饰的画面。它对于再现民族文化,留存地方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二、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传播价值

传播即“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人们制作、传递、储存信息的过程。”②借助传播,少数民族档案实现所记录习俗文化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让更多人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情报,从而使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得到放大。

在传承地方习俗文化中,少数民族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在固定文化机构的传播,即各级各类民族档案机构或相关文化单位的传播,如档案馆、民委、民族研究所、民族事务办或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等。例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大量反映当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习俗(如盘王节)的照片、文件、锦旗和道具,每年接待大量地方习俗考察团和调研人员到馆查档。另一类是大众传播,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例如广西借助《壮文报》,及时报导民俗档案中习俗文化的新发现,以消息方式满足人们求奇、求异、求新心理,如近年不断有对地方古老剧本“彩调”戏研究的新动向;借助民族类杂志如《民族研究》、《民族译丛》、《民族语文》、《民族团结》等,深入揭示民族档案中记载的复杂习俗之谜,详解史实真相,如依据档案对广西历史人物刘三姐民歌演唱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摄录影视剧《大瑶山瑶族》、《民族大家庭》、《民族艺苑》、《民族优育》等,披露广西各地大量习俗景观,其历史溯源内容主要来自民族档案的记录;并在广西档案信息网等专业网站,开辟有“广西民俗”的专栏等。借助大众传媒,以少数民族档案为信息源和依据,充分发掘地方独特的习俗文化信息,隆重向外界介绍广西各民族地区生活的不同形态、治理的不同模式、婚姻家庭的不同习俗等,引导了大批外地民俗游客来桂旅游,从而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如广西每年三月三的歌圩节和盘王节期间,通过大力宣传,包括依据档案内容进行的习俗内容或历史的介绍,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和调研当地档案馆。广西各民族地区也以档案记载为依据,努力复制或改善地方习俗景观,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重建“风雨程阳桥”,兴建有中国首座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南宁正在拟建民间艺术之乡等。在充分发掘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时,大众传播是一道强有力的工具。

三、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创新价值

档案是“未渗过水的史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总结和借鉴,可以实现规律总结、观点提炼、知识发现、理论抽象上的文化创新。

第一,通过研究民俗档案典籍,总结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预测文化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指导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典型例子如通过深入研究“三月三歌圩节”发展历程遗留下来的档案典籍,包括民歌剧本、活动期间盛况记录及各类道具、各种实物、各类报道等,会发现这种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源于它广泛深入扎根民间,扎根于民间文化的传统。如歌曲来自民间,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开摊贩贸易活动,并从诞生至今都拥有雄厚群众基础等。所以时于今日,广西地区仍然保留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它办成了每年一度的文化盛宴。还有参照今天科技发展的新发现,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始摒弃过去人人住竹楼的习俗。因为根据对相关建筑档案资料的阅读,发现这类住所并不利于防震,同时不利于保暖和抵御湿气,不利于人体健康。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演变甚至消亡都留下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主要集中反映在各类不同载体和不同内容的少数民族档案中。研究少数民族档案这类历史记录,总结期间各类习俗发展的成败得失,对于今人积极引导地方习俗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优秀因子,供文化艺术创新借用。借用是文化创新的一种手段,即多种因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中的优秀因子,科学融入到今人艺术样式中,对于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具有重大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对少数民族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上。如对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表演曲艺古籍剧本的研究,对其语言结构、音乐、演员、服饰、乐器、表演技法等加以理论总结,为今天的舞曲技艺创新补充新的因子;对广西瑶区石牌制度的研究,利于总结其在民族团结上的可取之处;对壮民音乐典籍的研究,对其以多声部为主,尤以二重部重唱为主要形式,从而演绎出优美旋律特点的总结,有利于今天民族歌曲的进一步完善;对壮族舞蹈,如“春堂舞”、“绣球舞”、“扁担舞”、“采茶舞”、“铜鼓舞”等声像档案(有的已失传,仅留有声像档案的记录)的研究,抽象其主题鲜明、舞步雄健、感情逼真的真谛,对今人的舞蹈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对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档案典籍的研究,对今天文化创新具有重大的借用价值。

注释:

①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体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6.

②孙宝水.公共关系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6

一、民族音乐在幼儿园中教学,可以提升民族乐的地位

在幼儿的教育中,无论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还是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都需要保持一个较为开放性的态度,把能够提升幼儿能力以及认识事物方式的教育都可以引入课堂中[1]。我国的民主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把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事物带入幼儿的课堂中,使得幼儿能够在良好地方式中接触以及吸收民族教育,这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由此可知,在幼儿园中引入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在经济较为发展的地区中便于幼儿能够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中能够提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如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而在此地区的幼儿园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较好地提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得幼儿尽管在条件有限中也能够获得音乐学习以及体验的教育内容。总之,无论是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都可以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这一教学内容[2],它能够较好地提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同时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在不断发展中更好地得到继承。

二、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传授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入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这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因为幼儿时期在生理或者是心理方面都是在发展的时期,而此时的他们又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所以教师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得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作出恰当地选择,使得幼儿在参与民族音乐的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唱歌,或者是民族音乐的表演,而在把民族音乐中所指向的情感体验能够较好地展示给幼儿,一方面是对教材编写而言,需要整合民族音乐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心理以及年龄特点而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幼儿能够较好地提升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能力[3]。此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民族音乐的特征而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音乐中的表现能力、感染性,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得幼儿在学习民族音乐中也能够得到其他能力的锻炼,如学习民族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或含蓄、或鲜明、或直接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幼儿充分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向他们传达了民族音乐的价值。

三、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民族万文化发展中,音乐一直是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需要把民族文化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引入教学中,从而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在更好地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最后可以较好地推向广阔的世界舞台。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对各种分工日益细化[4],在幼儿园中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地方式。如教师可以积极地与民族音乐的团体进合作,邀请他们来学校表演,通过视觉欣赏的角度提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认知能力,同时在幼儿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能够在幼儿阶段受到他们的喜欢,这对进一步推广我国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文化在幼儿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在条件具备下,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民族音乐的展览馆,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实际地观察,使得幼儿能够有机会去接触民族音乐中的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如民族的乐器、乐谱以及表演的方式等,从而使得幼儿能够近距离地提升对民族文化以及音乐知识的感官掌握能力,这一方面是开展民族文化知识宣传的一种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好地认识以及了解我们民族中丰富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民族音乐在当前的社会中寻求发展以及生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通过引入民族音乐教学[5],能够较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在当前的社会中大放异彩。

四、结束语

我国大力提倡复兴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提升人们对民族知识的认识、继承以及发展。音乐作为其中最耀眼、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需要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才能够在社会中获得生命力。把民族音乐引入幼儿园的教育中,可把一些民族性的音乐更好地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提升民族音乐发展以及创新的动力,而且也能够促使幼儿较好地接受民族音乐,提升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较好地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摘要:在我国教育中所推行的各项政策对提升教学活力带来积极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当前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十分丰富,其中开设了音乐课程,这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却出现了大量采用柯达伊的手势方法或者是奥尔夫的教具法等,出现了严重忽视我国的传统音乐的教育现象。本文通过幼儿园的教育中引入民族地方的音乐教育方式作出分析,从而使得幼儿能较好地接受民族音乐。

关键词:幼儿园,民族地方,音乐教育,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文云,蔡黎曼.广州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5(02):115-120.

[2]杨民康.论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广义性特征——兼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狭义性和广义性[J].民族艺术,2015,15(01):139-143.

[3]孙毓茗.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思考[J].民族音乐,2015,20(02):96-97.

[4]马琰.独立院校幼儿艺术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区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3:1-7.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7

红河学院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 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作为云南省最西南的本科综合院校与越南毗邻。坚持“立足红河, 服务云南, 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近几年来, 学校区域性、综合性、教学型、国际化的办学特征开始显现, 舞蹈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年轻、蓬勃之势, 从舞蹈专科到舞蹈本科, 从专业课到非专业舞蹈通识课, 其教学发展的状况在本省地州综合院校中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 在总结专科办学经验时, 我们发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 受到省内、省外一些舞蹈专业院校的影响, 教学体系及教材使用等方面与舞蹈专业院校大体同一, 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我校舞蹈教学的特点和多元化。但随着学校办学定位的不断明确, 教师舞蹈文化意识的不断加强, 我校舞蹈教育逐渐开始重视对红河本土舞蹈特色课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从2004年初开始至今, 我们已把红河州本土舞蹈中的部分彝族舞蹈及哈尼族部分舞蹈引入到舞蹈专业课堂, 和非专业通识课堂教学上, 让它以这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让更多的青年认识了解和掌握。但这些对于红河州如此之多的舞蹈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红河州本土舞蹈文化为根, 创建具有红河州民间舞蹈特色的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 红河州13个县市, 世居少数民族有哈尼、彝, 苗、傣、壮、布依、拉枯9个民族, 还有少为人知的金平地区布朗族 (莽人)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 它们的宗教信仰, 民族建筑, 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民族中, 同一民族间不同支系也存在着各具不同的民间舞蹈, (例如:彝族50多个支系中, 舞蹈的种类即有173种, 服饰可区别的有近百种。) 经典的舞蹈有哈尼族的铓鼓舞、娱乐健身的乐作、彝族的阿西跳月、烟盒舞、苗族的芦笙舞等, 经典的彝族花腰海菜腔歌舞等。各民族能歌善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称为歌舞的海洋, 舞蹈的故乡。但目前, 只有少部分的彝族舞蹈 (如:烟盒舞、踩荞舞) 为人们所认识, 并在北京舞蹈学院、云南民族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舞蹈教育课程中开设少量组合进行教学。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由各学校在自我收集及采风的基础上组合而成, 整个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 教材不完整且内容单一。我认为还缺乏1、红河州民间舞蹈文化的代表性不强;2、红河州地方民族舞蹈表演形式不强烈;3、规范性、系统性、综合性的, 特色教材及教学模式不完整。当然, 也正是因为有了老一辈艺术家、专家、教师及民间艺人们为红河舞蹈的传承、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才使得红河舞蹈保留的如此完整和丰富。为我们后辈,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创建具有红河州特色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 编写综合的红河州舞蹈教学特色教材, 以及开设红河州舞蹈教学课程创造条件, 通过我们的努力并希望能在国内其他艺术学院民间舞蹈教学中能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参考、应用价值。

(一) 采风收集学习红河州各地民间舞蹈, 丰富教材内容;

处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舞蹈教育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编写制定相应的地方民间舞蹈教材体系, 而不应该完全效仿其他艺术院校的教材和教学, 毕竟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都具有着自己地方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拥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校舞蹈专业学生主要由云南当地及部分省外学生组成, 对于地方民族舞蹈的了解和掌握分为两种:一种, 民族地区学生善于表演各地不同的民族舞蹈, 招收入学时对自身区域性舞蹈已有所掌握。一种, 外省学生则恰恰相反。所以, 编写适合我们学生需要的地方舞蹈教材是必要的。编写教材, 要在建立一个科研团队, 通过民间采风、学习并了解当地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性格。收集、整理、研究在民族文化内涵下的舞蹈动作、动律特点, 舞蹈风格、表演形式, 然后结合实践教学, 编写出适合我校舞蹈教育, 反映红河地方舞蹈特色的教材。现如今, 在我校舞蹈学科领导的领导下, 我们已经完成了关于“红河本土舞蹈艺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 收集和整理出了大量地方舞蹈的资料, 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的铺垫。并且正在开展对红河州金平地区莽人民间乐舞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作为云南省教育厅项目《莽人乐舞的现状及保护性对策研究》已经立项。所以, 在曾经的成绩面前我们做的还不够, 更应该总结经验, 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采风, 丰富民间舞蹈种类和形式, 以创新的思维、求真的态度编写具有红河特色的民间舞蹈教材。

(二) 制定红河州舞蹈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实现对当地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

红河州的民间舞蹈不仅只局限于彝族“烟盒”“踩荞”, 已知的舞蹈还包括:彝族花腰、阿西跳月、哈尼族的舞蹈等20种以上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形式。它们形式新颖、动律优美、风格突出、取材广泛、表演内容丰富、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不同社会作用, 反映了红河地区各民族间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 是红河区域文化的体现和灵魂所在, 记录着民族悠久舞蹈文化的色彩、活力和发展。在我们的舞蹈教育中, 开发和利用红河舞蹈资源, 开设一系列的课程, 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从原本各民族的舞蹈风格、动律、节奏、音乐色彩、内心情绪等进行学习外。我认为, 还要应该包括对当地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舞蹈发展史、舞蹈生态学、民族舞蹈表演、民族舞蹈创作以及优秀民族舞蹈鉴赏与评论的教学与研究。 (例如:对布朗族 (莽人) 乐舞的研究, 在其民族的发展和迁徙过程中融合了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及部分越南 (莽人) 的民族文化, 舞蹈本身属于圈舞带有很强的原始性和自娱性。) 对于它的研究在方法上就有别于其他发展较为先进的民族, 所以制定红河特色的课程体系模式,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理应受到当地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民族意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也包括教师个人对当地民间舞蹈掌握及教学经验的影响。对目前我们舞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是保护、传承红河民族舞蹈的有效措施。但发展特色课程, 并不意味着否定原先的或现有的课程体系, 而是一种充实和完善。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继承、摒弃、创新、优化整合, 也是对地方舞蹈资源的再次利用, 有助于我校舞蹈教育、教学实之有效的的改进。

二、增强学生舞蹈文化意识, 注重创新性人才培养, 保护和传承红河州民间舞蹈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是本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身体动态反映。这种由动态的身体来表现的舞蹈文化, 在一定的环境和人与人之间传承, 并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云南艺术学院朱红教授认为“没有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刻理解, 就无法达到民间舞蹈表演的艺术深度和民间舞蹈教育的理论高度。”我校舞蹈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人文科学素养, 舞蹈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 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具备舞蹈表演、舞蹈教学与群文辅导的工作能力, 能够为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在文化事业单位、文艺表演团体等部门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是保护、传承发展地方区域民族舞蹈的艺术平台。在舞蹈教学中, 通过我们前面提到的舞蹈教学体系的改革、教材的建立, 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与红河州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认识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舞蹈动作的动律、风格、节奏及表演技巧, 深入体会舞蹈内涵、思想和舞蹈本身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 学生对当地民族舞蹈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不仅仅只在于学校里的编创教学。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对我们红河区域文化基础上, 发展我们的民族优势, 进行艺术实践, 就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和途径。在面对舞蹈专业与非专业的学生时, 我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 面对专业学生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走出去”是指:在教学计划中定期的进行民间采风和田野调查, 组织参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如“苗族踩花山、阿西跳乐节、哈尼族十月年、苦扎扎节、石榴节”等节日, 在当地民族传统活动中学习。“请进来”则是把民间舞蹈艺术家引入学校, 进行课堂教学和节目排练, 用鲜活的教材长期已久的保持着一种从民间到课堂的紧密关系。另一种、面对非专业的学生, 我们主要采取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示范, 将采风中获得的舞蹈素材收集整理, 利用影视的观赏性、直观性,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欣赏, 培养学生对红河州舞蹈的兴趣和爱好。同时, 邀请民间舞蹈家、舞蹈团等来校举办演出活动, 特别是每年要开展的“民族主体公园”等一系列课外活动, 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红河的美, 认识了红河舞蹈文化的丰富与多彩, 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到红河州民族舞蹈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对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 捕捉各民族动作素材, 认识民族文化, 充分利用身边的的舞蹈资源进行学习、实践。增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意识, 对今后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以及舞蹈创作, 能打下良好基础。在艺术实践中, 民族舞蹈文化的成果在教师与学生中共同分享, 使大家在舞蹈教学中获得启发, 从而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 有助于引发更多人对地域性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三、建设青年舞蹈教师科研团队, 加强对红河州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建设一支高水平、业务精、品质好、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舞蹈教师队伍是高校舞蹈教育学科建设的重点。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 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 建立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是我校实施红河州舞蹈特色课程及教学体系改革的保证, 也是我们实现在教学中对民族舞蹈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根本措施。舞蹈教师决定着对舞蹈课程资源的选择与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及教材的建设上, 起到决定和主导作用。目前, 我校舞蹈系教师平均年龄为29岁, 是一支非常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团队。我们业务精湛, 奉献精神强, 热爱自己的岗位, 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战斗力。可是, 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 包括 (科研能力弱、学历机构单一、职称结构偏低) 等现象。这就客观上限制舞蹈系学科建设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挖掘和聘请具有一定才艺和艺术科研成果的舞蹈人才, 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科带头人, 提高教师对红河州舞蹈文化的研究能力, 增强教师组合编排地方舞蹈课程的能力, 提高教师对舞蹈的表现力和理解力。在研究团队中, 教师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学习, 以课题和学术成果的形式运用到教学中, 不断拓展视野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的成长, 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进人才, 就舞蹈系的学科建设发展来说, 还不够全面。根据舞蹈系教学工作的安排创造机会, 计划定期派送教师进修学习, 提高学历结构。同时, 通过学习使教师们增强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舞蹈文化底蕴和全面扎实的基本功, 不断促进与发展地方民族舞蹈教育、科研等事业的发展, 从而更好的研究及创作更多优秀的红河舞蹈作品, 对于本土舞蹈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 以红河州“花腰彝族”为代表的歌舞作品、影视作品及不同艺术院校及艺术团体创作出的优秀舞蹈艺术作品, 一直都收到广大舞蹈艺术爱好者的推崇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实, 正如全面所提到的, 红河州是歌舞的海洋, 生活及生长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天生能歌善舞, 舞蹈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彝族烟盒舞、彝族海菜腔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河学院作为红河州舞蹈发展的高等学府, 是促进红河舞蹈发展的重要基地, 我们肩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有义务承担起红河州民间舞蹈传承、发展和保护的重任。在我们的高校舞蹈教育中一定充分利用地方舞蹈优势, 加强本土舞蹈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创作出红河特色的优秀舞蹈艺术作品, 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河, 认识红河、爱上红河。■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培养专业舞蹈人才, 也肩负着对民族优秀舞蹈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舞蹈教育由于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化的特点, 更加显现出对地方民族舞蹈文化底蕴挖掘的优势和必然。通过对民间舞蹈的整理、继承、创新, 丰富了课堂舞蹈教学内容, 促进对原有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 整合教材培养创新性艺术人才, 深入挖掘地方民间舞蹈文化底蕴, 进一步推动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地方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4.

[2]朱虹.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8) .

[3]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9.

[4]扈松松.关于山东高校舞蹈教育推动民间舞蹈发展问题的思考[J].2012, 2 (1) .

[5]陈业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艺术教育, 2010.

[6]张连葵.高等师范院校应重视本土民族音乐教育与传承[J]民族音乐, 2009, 5.

[7]郎启训, 王一川.莽人民间乐舞研究的意义[J].艺海, 2011, 05.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8

一、理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 合理界定政府职责是前提

地方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职责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 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未理顺,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职责不明晰。因此, 首先要明确其二者之间实质上是委托人与代理者的关系, 学校受政府委托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其次, 要改变政府管理高校中的行政本位思想, 由控制变为调控。政府管理方式要从直接、微观、策略管理转变成间接、宏观、战略管理, 要综合利用法律、信息服务以及评估等手段进行管理[2]。第三, 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要从简单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 转变为产权上的举办者与经营者、办学运作上的宏观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的建设, 又各司其职、权责有度的良性互动[3]。这其中就要求政府在高校发展中要扮演好举办者、管理者的角色, 既要赋予其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不能过多干预, 又不能任其发展, 要借助法律等手段给予其必要的约束。权力分配和职能定位问题是政府与高校矛盾的根源,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 因此, 明确政府职责十分重要[4]。既要明确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中的总职责, 又要明确其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高校及无高校地区中应发挥的职能, 才能进行有效综合统筹平衡、分类指导。要从政策上保障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之间的交流协调。要把握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服务民族地区, 支持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民族地区培养所需人才是政府文化职能的重要部分, 要在政策上向少数民族考生倾斜, 其他各类院校对少数民族考生要给予特殊照顾。要发挥地缘优势,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云南为例, 要加大边境州 (市) 高校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及质量, 以吸引周边国家生源[5]。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是基础

一是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首要和关键环节, 即转变政府职能, 而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模式的必然选择[5]。由于我国市场、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因此, 政府仍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力量, 要做好引导和服务。政府应对高校布局进行调整, 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要合理, 不断促进管理水平与办学质量的提高。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建立起高等教育面向社会自动调节的机制, 保证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平衡性, 使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6]。

二是要完善地方高校的财政机制。政府高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 健全应为从预算规划到结算评估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国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由“基数加发展”发展到了“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但以“综合定额加专项拨款”模式为例, 就存在定额标准低、定额不足、学校可支配资金少等问题。特别是对高职高专等更是由于层次低、规模小等原因获得的经费更少[3]。因此, 应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 加大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增加资金、政策的投入和倾斜, 健全投融资机制, 积极拓展办学经费的筹措渠道, 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5]。要积极响应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号召, 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办学, 增加教育投资的来源和总量, 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政府要加大教育拨款中高等教育经费比例, 专项经费数量、形式增加, 还应加大学科建设、科研等专项资金的投入, 促进高校区域经济创新动力角色的充分发挥。另外, 还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高校的债务问题, 为高校贷款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加大无息贷款力度。此外, 还应完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构建起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7]。

三是建立人才长效机制。要对人才实施工作进行领导, 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为人才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处理好人次引进、培养、使用之间的关系, 继续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规范人才引进, 把好人员“入口”关, 吸引高层次、高学历、懂管理、懂教育的人到高校任职, 高校内部做好培训, 提升技能和服务质量, 鼓励提升学历层次、进修。对高校管理人员在职称上有机会参加教师、科研、管理类的职称评聘, 两条腿走路, 调动积极性。要积极为人才搭建平台, 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8]制定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任免标准、任用制度, 加快推进高校正副职主要领导公开竞聘的进程[5]。

三、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是保障

一是监督机制的完善。它既包括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 又包括对政府是否科学有效履行职责的监督。这其中监督主体既应有上级政府部门、本级政府自身, 又应有高校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方式要综合运用定期与不定期、综合与专项相结合。完善的监督机制既要推进督导机构的建设,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管, 又要建立起从审计、投融资、工程招投标到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教育问责等, 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的教育监督管理体系[5]。

二是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励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动力, 要让地方政府看到具体的实惠, 改变以往以精神激励为主的情况, 变为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情况与官员晋升挂钩, 由中央政府制度定合理晋升标准, 促进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地方高校。[9]此外, 有奖必有罚, 对于履职效果差的也要给予适当惩罚。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要对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努力程度和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考核评价,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监督也是促进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履责的有效方式。要将教育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 改变政府绩效考核重经济政策而忽视教育政策的布局, 变原则性评估为强制性评估, 提高地方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员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评价要注重效能, 即既要注重效率, 又要注重效益, 要坚持社会效益为主, 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 最终实现追求综合效益的目标。评价体系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系统过程。应建立起除上级评价、公众满意度评价以外, 还包含地方高校评价、地方政府自评在内的四级评价体系。在评价实施前, 要明确评价主体、对象, 确定评价指标、内容等;实施评价时要按步骤, 建设好监督保障机制, 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进行;在评价实施后, 要运用好评价结果, 对不切实履行职责的要进行问责, 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要关注效果反馈, 不断修正完善。

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基础薄弱, 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责的有效履行是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边疆民族地区要抓住机遇, 用好对口帮扶政策, 依托对口帮扶、政策倾斜等优势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好高等教育职责, 不断推进地方高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探索特色发展之道的进程,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责的科学有效履行, 理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 合理界定政府职责是前提,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是基础, 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是保障,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责,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祖云.政府与学府:权威与博弈、伙伴关系与责任指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 (11) :27-33.

[2]李进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29.

[3]黎霞.“服务型”模式下政府与公立高校关系中政府地位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0.

[4]李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与高校互动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007.

[5]云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J].云南教育 (视界时政版) , 2011, (06) :31-47.

[6]刘六生著.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86.

[7]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Z].教发[2012]9号.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139702.html.

[8]贺祖斌.职业教育管理[M].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0:91.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9

一、日本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生涯”一词的英文是career,具有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及事业的含义。广义的生涯即指人一生生活的过程,狭义的生涯是指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人生历程的一部分,是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它反映了人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工作、职位和角色,是个人接收培训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所形成的成果。其含义有如下特点:(1)时间性。职业生涯发展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向前发展。(2)空间性。职业生涯是以事业为主线,所形成的人在不同地方与工作岗位的关系。(3)独特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即使两个人在同一岗位开始工作,由于各人的工作表现、志趣性格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1]。

朴哲在《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历史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20 世纪70 年代初,职业生涯教育源自美国,不久传入日本,但当时并未引起政府当局的关注而得到重视和推广。直到1999 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咨询报告《关于改善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中首次正式使用“职业生涯教育”一词并提出,学校教育要和职业生涯相衔接,要从小学开始就引入职业生涯教育。2002 年11 月,文部科学省设置了“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综合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该会于2004 年元月提出了《为了培养每个儿童学生的勤劳观、职业观》的报告书:日本将以原有的职业指导、进路指导为基础,重新推广职业生涯教育。所谓职业生涯教育是通过对每个儿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予以援助,使他们在各方面形成与生涯教育相适应的意志、态度和能力的教育。该报告书包括对小学、中学和高中乃至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因为这一年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教育时代,所以称之为“职业生涯教育元年”[2]。

日本高校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视为一项涉及全局的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教育环节,贯穿四年求学、求职始终,并建立完善的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所有学生都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并要求学校所有教师、家庭、企业和社会视之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给予积极配合。然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及实施却存在着如下四大问题:第一,尚未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还是以“升学”教育为主;第二,缺乏早期及后期的职业生涯教育;第三,各个时期的衔接不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四,国内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也是各自为战,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一个大的时空下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3]。鉴于此种状况,笔者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有责任在通过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在学生时代就能够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确定一个可行性的目标,并不断地朝着既定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为社会、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进而提升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在国内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覆盖全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完全有条件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大学适应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并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学习适合自己本专业的英语学习,同时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如何用英语写个人简历、求职信,传授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使新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而且应与今后四年的英语学习同步而行,增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际的能力,使英语能够真正成为自己未来求职过程中的有力工具。

大学英语教师完全有理由肩负着向学生灌输职业生涯教育的任务,应视其为己任,首先,树立起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职业意识,改变以往只教学生英语知识便万事大吉的思想。其次,大学英语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理念,并使之付诸教学实践。因为大学英语教材有很多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的Unit 4 中的《My First Job》就是一篇很典型的生涯教育文章。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教学生基础语言知识,而且还要考虑通过这篇课文的讲解是否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个学生是如何应聘他的第一份假期工作的经历,以及教会学生如何求职、如何面试等重要的求职就业技巧,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现实的工作情境,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工作定位以及生涯发展方向。再如,通过Unit 6 中《The Making of a Surgeon》一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各个专业的学生对成为本专业优秀人才所必备的重要品质进行思考和探讨。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成功人士的事例和箴言也是进行生涯教育很好的材料[4]。笔者认为只要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平时备课时多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完全有可能通过大学英语这门实践课对学生不断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择业和深造均有重要的影响。使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乃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说,与职业生涯教育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比起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更具有实用性,使学生既可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同时又可以通过这门语言工具来解决未来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

三、地方民族高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困境

所谓民族高校主要指的是全国现有的民族大学或学院,而且边疆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学校也可考虑。它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数民族高校是地方性的,地方民族高校无论从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质量、教师本身综合素质,还是从学生的生源来看均不如那些重点大学或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甚至在某些方面连地处发达地区的二类大学都不如。所开设的大学英语课仍然只是传统英语教学的延续,教师本身就缺乏职业生涯意识、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正因为如此,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根本不予以重视。

(一)缺乏职业生涯意识

由于过去大学英语教师大学学习阶段没有受过正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内容了解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听说过。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分几个阶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目前处于何等阶段等等问题,往往模糊得很,更有甚者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此类问题。

(二)缺乏职业生涯理论知识

大学英语教师由于自身缺乏职业生涯意识,因此,他们对其理论也很少或几乎不关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对其理论不够了解,缺乏研究,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若干篇有关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篇章,不过这些课文只当作普通文章来处理,即按传统英语教法讲解词汇、语法、句中的重点难点句,再进一步也就是讲解其背景知识而已。殊不知,这么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由于教师的疏忽,重视程度不够,本应该通过一篇文章的讲解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生涯意识教育的。

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过去未学到的职业生涯理论通过自学加以了解并得到深化,在教师心目中不断树立职业生涯理念,并使之贯穿于实际教学中去。应该懂得一个语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单方面的语言知识,而且也应负有向学生灌输职业生涯意识的责任。

四、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策略

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随着地区经济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体制变化的规律,改革自己现有的旧的教学模式,以便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面就“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延长时间

从原来的大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延长至大学三、四年级,而且要保证课时,不要缩减课时,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英语教学中。使大学生一入学接触到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这种教学单靠教师的努力是难以达到最终目的的,还得依靠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地方民族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应该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EGP3+ ESP4”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ESP+ 学生自主学习”。

(二)转变教师观念

大学英语教学过去乃至现在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旧式的英语教学已很难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之需。笔者认为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地吸取最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断地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积极主动地尝试这种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既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又要满足社会之需”的ESP教学模式。但要知道“内因是主导、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还要有“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只有将这三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方民族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是否由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并善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的教师组成。然而,问题是目前地方民族高校却缺少这类教师。为了学校的生存也应该认真研究社会、企业等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骨干教师组成“三位一体”教学的师资队伍。从学校教育经费中拿出一笔可观数额的教师培养资金,把这些教师送出校门或送出国门,全面接受培训;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即从国外或外校请进具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来校进行讲座。

(四)教学方法设想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在不影响英语教学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学生除了学会教师传授的相关知识外,还可自己主动收集有关这方面资料,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体系,并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用英语扮演相关职业角色,通过小组或成对形式用英语进行操练,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职业角色中尝到学英语的乐趣,树立自己的职业意识。

本文通过借鉴日本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完善性及其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可行性,同时还分析了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认为要对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上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只是本人对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所进行的设想而已,具体能否实施还得取决于学校领导对其重视程度以及是否具备较高或很高水平的这类教师队伍。

摘要:文章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出发,梳理了日本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探讨高校大学英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能性及地方高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面临的困境,寻求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之途径,并提出大学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地方民族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 篇10

关键词:地方政府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45-01

1 印江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1.1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印江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方民族风情浓厚,民族建筑具有地域特色而且建筑群规模宏大,集居住、商贸、展览、旅游接待等功能,建筑风格主要以封火墙、吊脚楼、坡屋面为主,建筑材料以当地盛产的木料、石材、小青瓦为主。随着近年印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其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却始终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件心头事—— 既要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又要保护特色民族文化,尽管在政府的推动下,多项保护民族文化的政策开始实施,但在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2 印江县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足,缺少保护意识。印江县处于西南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普遍存在,使当地居民对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见怪不怪”,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没有认识到其拥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导致对珍贵文化的保护相对不足。

(2)发展经济可能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挑战。贵州省是全国相对贫困的地区,而印江处于贵州省东北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交通相对堵塞,对外交流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印江县现阶段正处于大量招商引资,进行工业化的时期。因此,当地政府在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发展经济时,难免对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破坏,这给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印江政府在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2.1 印江县政府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措施

2.1.1 对县城的“土家化”改造

2008年初,印江县政府决定把县城改造和建设成为土家风格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的精品旅游城市,对县城实施“土家化”包装。按照土家建筑风格,对县城主干道和临街建筑进行包装改造,使其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尽可能地融入土家建筑文化元素。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不仅能突出县城建筑风格,更大程度地吸引外资,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土家族建筑文化融入到县城建设当中,用实际行动肯定了土家族建筑文化的优势和魅力。

2.1.2 对城市周边农舍的修缮和维护

印江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全县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在农村的房屋中得到了最好地体现,因此对民居的修缮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保护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和直接体现。印江县也意识到了这点,将全县危房改造和民居的土家化风格维护结合起来,对县城周边农舍进行修缮和维护,由政府提供专项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还成立工程监督小组,监督该工程的进展,同时为工程的质量進行严格的把关。

2.2 印江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效果

2.2.1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效果。

经过调查,印江县近年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保证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活动得以持久执行,由政府发起的各种有关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的活动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协助。其次,土家族苗族的特有物质文化(如吊脚楼、中州风雨桥、封火强等)得到了有效保护,还将其融入到县城的建设中来,提高了它们的知名读和美誉度。第三,在印江县城“土家化”工程和县城周边农舍修缮维护过程中,将土家族苗族建筑文化加以梳理,形成完备的建筑风格体系,同时加入了现代建筑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给土家族苗族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新的建筑风格和增加了新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途径。

2.2.2 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使印江县的招商引资环节更加有利,很多外商看中的就是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这无形中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2010年,印江已经脱贫解困,实现GDP12.5亿元,人均GDP突破2700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各项“土家化”工程项目陆续建成,其中文昌公园、中州风雨桥等公益性工程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3 结论

3.1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急待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颗颗璀璨的明珠。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对维系我国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2 我国地方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大多集中于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其特有的地域分布使地方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事业中肩负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央政府在地方的行政机构,各地方政府拥有当地民族文化事业的管理权,同时,保护当地民族文化也是其文化职能、社会经济职能的体现。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地域联系优势,有地方政府做出的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3 地方政府在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可行性方法和主要途径

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把着眼点放在当地民众,因为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就没有保护的产生,当地居民作为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地方的“主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因此,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应先从宣传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做起。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应转变观念,不能做“一刀切”,应对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形成有保护等级的概念,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予以重点保护,对某些封建的、腐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应予以坚决摒弃。

参考文献

[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的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上一篇:媒介融合中下一篇: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