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的欣赏

2024-06-28

摄影作品的欣赏(精选十篇)

摄影作品的欣赏 篇1

(美国汤姆·洛厄拍摄,年度总冠军,”地球和太空”类冠军)

这张美丽的图片将令人敬畏的夜空和地球上的古老生灵完美结合。枯老的狐尾松算得上是地球上的年长者,但是和它们身后那些有数十亿年甚至百亿年的星星相比,甚至和那有些平均3万年才传到我们眼中的闪烁星光相比,它们还如同孩童。

地球上最浩淼、最宽阔的是什么?是海洋。然而,与浩淼的星空相比,地球上的海洋就不过是一滴水。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喜欢仰望美丽的星空,它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遐想。为了激发人们寻找星空之美的热情,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天文摄影大赛。

山水画作品欣赏:国画作品欣赏 篇2

中国山水画历来以传统的古典山水画占居主流。而近几年来推崇百花齐放,中西结合,传统的山水画受到了新派画法的挑战。中西艺术的交流与碰撞也使山水画这个画种显得多姿多彩而各擅千秋。而霖青的山水画,既师法于古人,而又不拘于古法。纳旧容新。其山水既有传统山水的古朴,也吸纳了现代山水的一些创作技法,更包含了他自己对笔墨与色彩的一些理解与感受而见于笔端。这就使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山水作品从风格和色彩上几乎每一幅都不太雷同,但却总有着他自己的精神与风韵。既有浓墨重彩,构图繁复的青绿山水,也有那种淡薄宁静,充满文人气韵的小山小水,每一图如一诗。让人仿佛置身唐宋,感受到了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韵和空灵。

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探讨 篇3

关键词:新闻摄影 欣赏 探讨

新闻摄影作品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作为目标,利用可感可知、具体生动的新闻形象,使读者能够对新闻现场环境和现场人物进行真实感受,并且在视觉和情绪上都能贴近于新闻事件,能够真实全面地感知信息,减少新闻信息的损耗。在对新闻摄影作品进行欣赏时,不仅是对作品形象主体形象的欣赏,还要对作品所传达的内涵进行分析,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

一、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

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是通过其外在的形体或者外部结构中包含的各种美学元素以及各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组成的某种组合或者关系的体现,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人物贝尔认为在不同作品中,各种线条、色彩以及某一特殊方式而组成的某种形式或者形式之间的关系,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虽然这种审美观念是针对艺术品而言,但是这种形式和纯形式的关系,在新闻摄影作品和审美相互结合的时候,新闻摄影作品已经成为一个审美对象存在[1]。

新闻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是其内外结构关系中所包含的各种美学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而产生的,也是新聞摄影记者的思想和摄影作品的内容相互结合后体现出来的整体形态,也是摄影工作者在常年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的新闻素养和对新闻敏锐的观察力。新闻摄影作品的形式符号层外部形体和内在结构包括新闻图片的形线结构、光影效果、色彩搭配以及空间透视等,这些因素的搭配是否符合美的规律直接关系到新闻摄影作品能否体现出形式美。构图美是形式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保持整体风格一致,并且简明而富有张力[2]。在第六届华赛经济及科技类新闻单幅铜奖“穿裙子的飞机”这一作品整体构图简洁并让人耳目一新,大黄蜂飞机作为画面的主体,由于飞机突破音速造成了一圈水蒸气围绕在飞机尾部周围,不但突出了飞机的形象,还让欣赏者联想到飞机速度之快。这幅新闻摄影作品能够使欣赏者轻松读懂摄影记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并且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巧妙的是摄影记者能够精确把握画面主体的动静,并且利用外物的衬托和比较等,让欣赏者感受到画面的动感。

二、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内容美

内容是新闻摄影所要表达的新闻本质,内容美是新闻摄影作品能够引起欣赏者审美领悟和审美情感的来源,所以在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能够领悟到其内容美对欣赏者的审美感性活动中最为重要。新闻摄影是新闻行业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和新闻行业一样,是向人们传递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呼吁世界和平、展现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表现人文关怀等,从华赛中对参赛作品的要求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新闻的本质内容是对“善”的导向。

“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所崇尚的,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所在,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并且孔子的美学思想中,“仁”需要靠后天的努力才能将道德属性成为现实,并且依靠控制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和修养来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3]。新闻作品中内容美是通过个人通过对社会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或爱来表达,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或抽象的个体对公众和社会的正面能量加以体现。如在第七届华赛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幅银奖得主“妈妈的宝贝”中,在四川省美姑县黄茅埂一位妈妈背着正在输液的儿子赶回家的画面,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推进,在给人民带来极大看病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观赏者在欣赏这一新闻摄影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是不断地为人民谋幸福和福利的。这幅摄影作品通过对国家集体的“善”,来传递一种社会正能量,能够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积极情绪,并且引导欣赏者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现实美

新闻摄影是对存在于宇宙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的客观记录,并且强调尊重现实,来展现世间百态、自然风景、事件场景等,这种对场景的记录和真实重现,决定了新闻摄影作品中的现实美,欣赏者在感受摄影作品时,更加注重的是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真实情感,从而在与审美主体和思维关系中发生共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被欣赏者所接收后,能够沉醉其中。这也是判断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只有将作品表现的具有现实意义,才能真正做到感染和打动欣赏者。

“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新闻摄影作品何以打动受众,感染受众,新闻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最本质的美。”向公众提供客观真实公正的新闻画面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也只有这样,新闻行业才能够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并且其作品才能永垂不朽。“倒下的士兵”是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战场上,敌人的子弹正好击中刚刚跃出战壕准备作战的战士头部,在画面中,这名战士的身躯后仰,并且原本紧握的步枪也在他松开的手中掉落。卡帕在残酷的战争场面中记录下了这名战士死亡的瞬间,这幅图片质朴真实地再现了这名中弹士兵倒落的瞬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人们与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4]。卡帕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道“真实就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摄影作品中所展现的现实美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正确欣赏,也是对世界、社会和科技经济等的了解,新闻摄影成为当今社会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要从形式美、内容美和现实美等方面对新闻摄影作品进行全面欣赏,就能发现新闻摄影作品不仅具有其本身的新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并且能够感受到新闻摄影作品所带来的心灵和视觉的双重冲击,使新闻事件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志飞.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作品的美学阐释与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11(09):89-90.

[2]吴文熠.新闻摄影的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15(03):99-100.

[3]相恒义.论新闻摄影作品的“吸引力”[A].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2013,02(08):112-113.

[4]张松.论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J]昌潍师专学报,2014,03(02):44-45.

摄影作品欣赏 篇4

作者赵茜

指导教师魏志芝

学校重庆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作品名称一步一个脚印

作者封羽雪

指导教师张巧

学校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

作品名称心剪

作者秦磊

指导教师罗均丽

学校重庆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作品名称古老与现代的交通工具对话

作者黄增明

指导教师杨海燕

学校广东省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能学校

作品名称苗族小女孩

作者江英

指导教师陈丽

学校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作品名称渔

作者刘雅琪

指导教师陈丽

画猫作品:米春茂画猫的作品欣赏 篇5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只看着蜗牛在向上爬行的猫,它趴在石头上,两眼注视着蜗牛,前脚紧贴着石头,后脚蹲立着,这只猫的毛发以灰色为主,上面夹着着褐色和白色的毛发,它的毛发很茂盛,又很柔软,猫的眼神是深邃的,带着浅蓝色的模样,石头占用了这幅画一半的面板,为的就是将猫和蜗牛绘画在上面,起到铺垫的作用,左边是画面中留白的地方。

米春茂画猫仔

这幅画中有两只猫,它们分别俯身观看着蚂蚱和蚂蚁,这两只小猫看起来很小,它们的手臂还很短小,身上的毛发还是绒毛的模样,猫爪是粉嫩的小手掌,在画中,两只小猫的前脚俯身贴着地面,后脚是站立的姿态,,它们的尾巴短短地峭立在空中,它们观察小动物观察到入神了,画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有杂草生长着。

米春茂画猫仔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只小猫在追赶蟾蜍的模样,小猫用力地向下扑过来,手脚有力地扎在地面上,而蟾蜍则跳跃了起来,它被小猫吓得魂都飞了,恨不得一百米跳跃式向前跳去,小猫的眼神紧紧地盯着蟾蜍,正准备再次跳跃捕抓蟾蜍,它的尾巴已经翘起来了,身子微微蹲下,是一个准备跳跃的姿态。

摄影作品的欣赏 篇6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作品的内涵”是指作品所展现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素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使用表达技巧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通过“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而获得的。

【知识汇总】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散文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精当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精神情感。

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考查方式】

对作品形象的理解赏析,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考查。有概括形象的特点的最基本的考查,有理解形象的作用的考查等等。

主要题型有:

(1)分析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或物象。

(2)塑造这个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怎样的效果。

(3)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物象或形象,有什么深刻的意蕴或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题讲解】(2012·湖南卷)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例1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综观全文,辨析、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应该进入作者思想情感的层面,指出其普遍意义和典型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例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段落的赏析,关涉内容与形式、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细致的赏析,凸显高考阅读考查的“文本意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内涵,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随意发挥,结果失分严重。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方法归纳】

一、对散文中物象的鉴赏方法

1. 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 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 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二、对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1. 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揭示其思想、精神特征。

2. 借助文章的关键句子以及“表达技巧”来解读人物语言及其行为,找出其“独特”性。

3. 联系时代背景,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现场练兵

茶花

桑飞月

①茶花的出场是颇富戏剧性的,有些许幽默感。

②深秋,抑或说是初冬,反正天要冷了。草木们纷纷脱下红衫绿裙,摘下行头,拾掇拾掇准备关门闭窗泅渡寒冷的冬天。此时,天格外的灰,格外的暗,仿佛小剧场的话剧演完了,即将落幕。就在这时,“哗啦”一下,花枝招展的茶花们登台了。红艳艳,白灿灿的,像千万朵灯盏,意欲照亮即将暗下来的季节。想不惊艳都不行!

③我趴在窗台上,看楼下那丛茶花的秧歌舞,觉得别扭。在这样晦涩的季节里,兀现这么一片含苞欲蕾的生机,定然不是什么冷静的表现吧!于是笑它们:真晕,给点儿阳光就灿烂!也不看看时令,就这么傻头傻脑地开了。还开得那么浓艳,像大冬天着了件红裙子,卖俏!

④茶花们仰着一张张精致粉浓的脸,不说话。安静的表面下其实是颗狂热的心,有点儿诗人气质。

⑤冬月,在杭州,随处可见或红或白的茶花阵,气宇轩昂,让人有种兵临城下的感觉。那成片成阵的繁密花苞,涌动着无穷力量,恍若在酝酿着一场起义。大概,它们是想在冬天执政前颠覆其暴权,成全民意,让季节直接进入春天的吧!同时,又像是对“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们的一种宣战。在这个季节里,的确常有一些英姿飒爽的菊花的——深秋里的花,开起来总有一种兵气。“吹牛吧,看谁能撑到最后!”茶花们说。

⑥不久,菊花们果真知趣地“抱香枝头老”了,不再言当年之勇。再看那些茶花们呢,仍是一副傻傻的,壮志未酬的模样。难免不让人为其捏把汗,大雪不日将至,不知那些如婴儿般尚在襁褓中的花蕾,将会是一个什么下场,剧情在此让人紧张。记得有一女友曾对我说过,春天尚早,茶花已经开了。她以为茶花是春天的花。不管怎样,这表明它是会越过冬天的。

⑦闲时,去一朋友的工作室,看到他为一女孩儿拍的写真。波浪长发,有大风吹过的痕迹。然而就在那个凌乱的边际,别了一朵艳艳的玫红色茶花。风尘之美!此时,仅用妩媚来形容是不够的了。突然明白,小仲马为什么将他笔下的玛丽·杜普莱西称为茶花女了。她和茶花有着相同的属性,是风尘味的,生活的风尘,爱情的风尘,理想的风尘……集了一身。但它又会引导着人,跌进美丽和妩媚的崖谷。

⑧茶花耐看,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唯一遗憾的是,它没有香气。仿佛山没有水,人没有灵魂和思想。但这也似乎没什么不好,没有谁的命运会是完美的,这并不妨碍有人将赋的文体赠与它。

⑨很久之前,我也曾惯性地认为,花开即意寓着温暖的到来。这也是我对冬日茶花之风尘感慨的原因。

⑩犹记得,那年春天,桃花的屋还黑灯瞎火,我从城市的一个角落启程,寻找一份新的开端。突然,我看见了红艳艳的茶花,只不过,已是一地凄红。是夜晚的春雨,摧灭了她春日的梦。心里格外的悲伤:它忍冷挨冻地越过冬天,到底,还是落红,在季节真正明亮之前。和玛丽·杜普莱西的命运还真有点像!

(选自《扬子晚报》201221)

1. 概括文中茶花的形象。

2.请探究作者笔下的“茶花”具有哪些深刻的意蕴。

3.分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浅谈美术作品的欣赏 篇7

(一) 舍弃美术作品欣赏要求, 把作品欣赏当作技法欣赏。

分析美术作品, 特别是绘画作品, 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一讲构图就谈“三角形”“S形”, 一讲色彩就分析“环境色”“光源色”, 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 这种欣赏可能只有美术特长生才会看得懂, 也只有他们大耍专业术语, 卖弄学问来糊弄人。对于一般的人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 索然无味。有的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 从网上搜集一些杂七杂八的资料, 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 甚至是一些秘闻轶事来充斥作品,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却三言两语, 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的作品, 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

(二) 忘却欣赏作品的任务, 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记述、说教文章。

美术作品, 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学生就喧宾夺主, 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等, 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 这种历史式的或记述式的美术作品欣赏, 即使内容再生动充实, 也无法算作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另外, 夸大美术作品的政治、道德、伦理等作用, 把愉悦的欣赏美活动搞成令人沮丧的政治说教。

(三) 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读后感, 主要写一些自己读后的感想, 与美术作品欣赏的要求相差太远。

下面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来说明怎样来欣赏美术作品:

首先要选好欣赏题目, 题目既要有深刻的内涵, 又能韵味悠长, 给人以不俗的感觉, 必要时可加上副标题。

如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 若题目定为:永恒的父亲———赏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这是从作品内容和作品的历史地位来谈的;若题目为:中国民族化油画的成功典范———简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主要是从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说的。欣赏同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题目, 从不同的侧面来评析论述, 内容也可以有交叉, 但一定要有主次。

《父亲》一画采用正面巨幅领袖像式构图, 画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四川地区的老农。在烈日的直射下, 劳累的裹着白头巾的老农在地头上蹲下来喝水休息。他那枯黑干瘦的脸上, 岁月、贫困像刀一样刻下了沟壑似的皱纹, 深陷的眼睛露出了迷茫、木讷、又像是期待的目光, 干裂焦灼的嘴唇, 似乎劳作了许久而没有喝水, 脸上渗出的汗水, 不知已流淌了多少, 犹如耙犁一般带伤的双手, 捧着一只破粗瓷大碗, 在将要喝水的时候, 又抬起头来, 看着眼前的黑土地是思考过去?是期待未来? (谈作品的构图、描述作品所刻画的形象)

作品《父亲》的背景采用了高贵的金黄色, 一来增添画面的空间感, 二来歌颂父亲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庄重、生动感人, 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敬仰和赞美。这是属于整个中国农民的魅力, 更是这幅油画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的罗中立, 在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体验生活。1975年的除夕夜, 当他看到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 为庄稼丰收而守粪的老农, 正是这样的中国农民———最低层的人为了中国的发展, 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种同情和怜悯, 也是感觉到中国农民的伟大, 让画家拿起画笔为他们呐喊, 为他们宣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社会处于变革阶段, 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体意识开始觉醒, 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 反映在艺术创作上, 艺术家开始对周围的普通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 《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 (社会背景)

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 篇8

关键词:文学欣赏,阅读,质疑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年10月刊载了沈琼同学的一篇文章《败笔还是妙笔》。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本经典篇目《窦娥冤》的一些困惑。

沈琼同学说, 关汉卿先安排“窦娥大骂天地, 指责鬼神”, “对天地充满了不信任, 甚至彻底绝望”, “到了文章的最后, 作者竟然让窦娥向她怀疑乃至是彻底绝望的上天许下三桩誓愿”, 而且“这些看似不可能的誓愿最终还真应验了”。

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的时候说:窦娥“前前后后的心理波动是否太大了呢?”“窦娥是否显得有点‘思维混乱’呢?”并认为:《窦娥冤》 (或者说关汉卿) 可能“违背了逻辑, 至少是违背了艺术的逻辑”;若不然, “窦娥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者”。

在传统文学遭冷遇、网络快餐文化受热捧的当下, 沈琼同学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很值得人们赞赏, 他对经典名著细心阅读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也让人很感佩。他对《窦娥冤》“三桩誓愿”的构思上的困惑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三桩誓愿”的安排看似与前文“大骂天地”矛盾, 其实是“大骂天地”的自然结果;既符合窦娥的思想意识和心理过程, 又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困惑和矛盾;既符合生活的逻辑, 又符合艺术的逻辑, 而且是艺术的创造。所以, “三桩誓愿”的发愿与应验不是败笔, 而是妙笔!

千百年来, “青天”思想已经深入到受苦受难普通民众的骨髓, 窦娥也不能例外。

元代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贪暴官僚与地方痞子等黑恶势力互相勾结互相利用, 共同欺凌盘剥百姓。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处境更为凶险悲惨。善良的窦娥原本认识不到这些, 直到被张驴儿父子欺辱、被张驴儿以人命诬陷又被贪暴官吏屈打成招后, 她才对此有了痛切的认识, 但她的“大骂”也仅对地痞与贪官昏官而已。窦娥没有“大骂天地”, 因为在她头脑中, 上天和地痞贪官有本质的区别;也不存在绝望心理。请看作品里的描写: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 不提防遭刑宪, 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显而易见, 在窦娥的心中, 天悬日月, 就“只合把清浊分辨”, 不应“糊突了盗跖, 颜渊”, 不应“不分好歹”, “错勘贤愚”。也就是说天地并没造恶, 造恶的只是“盗跖”。天地是有过错, 但过错只在心不明, 眼不亮;没看清好坏, 没分清善恶;让善良的人受苦, 作恶的人享福。所以她要大声叫屈, 来惊动天地, 惊醒天地, 希望天地睁大眼睛, 看清善恶, 惩恶扬善, 为己伸冤。因此, 沈琼同学说窦娥“大骂天地”似有不妥, 说她“埋天怨地”才更符合实情,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埋怨归埋怨, 但只要天地有日月, 窦娥还是要寄希望于它的。“叫声屈动地惊天”, 希望天地听到自己的冤屈, 即使一时不能惩恶扬善为己伸冤, 但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显示人间的善恶, 满足善良的人的最后愿望还是能够的吧。

这就是窦娥的从受屈到喊冤的心理过程。

因此, 她向天地发“三桩誓愿”, 希望天地应验是再自然不过的了。《窦娥冤》从“埋天怨地”到发“三桩誓愿”的构思不仅遵照了生活的逻辑, 而且将窦娥复杂的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得多么深刻!

天地既然不造恶, 只是糊涂, 它就有可能在叫屈喊冤声中惊醒, 既然有可能惊醒, 则以天地公正无私的禀性, “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就是必然的了。

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 也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 洞察现实, 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并让其一一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 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 反映他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 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 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 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 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 所以, 他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

而且, “三桩誓愿”的一一应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既表现了作家的善行应得褒扬、正义终将伸张的良好愿望, 又满足广大善良观众的冤屈应当昭雪的心理需求。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步步递升, 既概括了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 又烘托出浓厚的悲剧气氛,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是艺术上的不朽创造。

由此, 我们应当说, 从“埋天怨地”到“三桩誓愿”, 从向天发愿到其一一应验, 这绝不是败笔, 而是《窦娥冤》最催人泪下、最震撼人心的艺术构思, 是艺术上的绝版!

又由此, 我想, 我们在阅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时候, 应该遵从一些基本的原则:

1、尊重作品, 细读文本。

人常说, 知人论世。不尊重文本, 不深入细致地阅读作品, 就难有体会, 难有心得;就算有也容易流于片面, 失之偏颇, 甚至误读作品。沈琼同学说, “窦娥大骂天地”, “天地成了不辨好坏、错看贤愚的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应该说是对作品的一种误读。在这种误读的基础上作出思考, 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

想起了几天前我引导学生阅读《抄检大观园》一文时的情景。我让学生们先细致阅读下面一节精彩的描写:

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 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 忽见这一干人来, 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 因迎出凤姐来, 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 因大家混赖, 恐怕有丫头们偷了, 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 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 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 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袭人因见晴雯这样, 知道必有异事, 又见这番抄检, 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 任其搜检一番, 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 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 因问:“是谁的, 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 豁一声将箱子掀开, 两手捉着底子, 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 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袭人和晴雯两个丫鬟个性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妙论迭出, 但也出现一些“新奇”之论。有说袭人诡计多端的, 有说晴雯古怪刁钻的。这些新奇之论让我一头雾水, 百思不得其妙。我不知道这段话哪些描写表现了袭人的诡计多端, 我不知道这段文字写到了她的哪些诡计, 我不知道她要用诡计陷害何人。我想, 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从别人那里受到启发, 或者看到别处的描写就先入为主了?多听听别人的看法, 多看看别处的介绍是对的, 但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眼睛, 不要忘记我们手中的文本。须知, 忽视了对文本的细致深入地阅读, 美丽善良的女孩就会成为诡计多端的害人者, 备受侮辱却珍视尊严、惹人怜爱又让人同情的女孩就会成为刁钻古怪惹人生厌的可怜虫, 像这样欣赏文学作品, 恐怕只会让很多人无语且心生悲哀吧。

2、尊重作家, 尊重艺术。

当作家怀着独特的生活体验来描写他作品中的“这一个”的时候, “这一个”便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认知价值。“这一个”是时代的产物, 有时代的印记, 这“印记”或是人性中的优点, 或是人性中的不足。但是, 不管是优点还是不足, 都是艺术的真实, 都是艺术的需要, 都应当得到尊重。我们可以说阿Q太阿Q, 但不可以让阿Q不阿Q, 否则阿Q就会不再是阿Q了。我们可以不喜欢林黛玉的淌眼抹泪儿, 但不可以让黛玉不流清泪, 须知, 清泪是林黛玉艺术形象最动人的一部分, 是黛玉艺术形象的生命。如果黛玉不再流泪, 那便是这一艺术生命的终结, 如果我们让黛玉从不流泪, 那《红楼梦》中就绝无黛玉这一光彩的艺术形象。

可是, 我们学生却常在自己作文中发出感慨: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多好啊!殊不知, 从艺术的角度看, 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是多么的可怕啊!

3、人为我用, 不苛求人。

如果说, 阅读历史著作可以使人的头脑睿智, 那么, 阅读文学作品则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丰富滋润而柔软。我们可以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参照来修正自己的人生, 但不应当以自己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来匡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说, 窦娥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根源, 但最好不要说, 窦娥因为“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思维混乱”。

美术作品欣赏 篇9

王景慧 (1976-) ,男,内蒙古兴安盟人,200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毕业,2009年取得内蒙古农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讲师,室内设计专业骨干教师,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 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全国“高教社杯”工艺美术专业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第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主题征文中获得三等奖。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承担多届国家、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命题和裁判工作,所辅导选手获得第八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家具制作项目金牌。

祈娜娜 (1991一)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2010级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

刘纯作品欣赏 篇10

刘纯擅长绘画、设计、形象书法。先后出版了8本书, 获得多个世界级和省市级获奖证书。他知识广博, 阅历丰富, 多才多艺, 堪称是一位“杂家”。

刘纯1987年8月至1993年2月就职于《中外企业家》杂志社, 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1992年12月创办黑龙江省企业形象传播学校长并任校长;1993年3月至1996年10月任黑龙江省展示设计协会驻会副秘书长;1996年11月至1998年3月到《经济新闻导报》任采编部副主任;1998年11月至2001年1月被黑龙江经济报社派到七台河市筹建记者站并任站长;2001年10月至今历任黑龙江经济报主任记者、舆论监督部副主任、报社编委、《社会周刊》主编。

从1982年起, 刘纯就在《哈尔滨日报》、《黑龙江农村报》、《新晚报》、《黑龙江日报》、《北方文学》、《新闻传播》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数各类美术作品。美术代表作有:《盆花》、《月夜》、《秋梦》、《云龙图》、《写牛图》等。2013年9月, 他采取绘画与书法相结合的创新方法, 创作出了《十二生肖象形书法》。

刘纯1988年获黑龙江省首届农村摄影展荣誉奖;1989年获哈尔滨市第三届广告作品评比 (杂志) 一等奖;1991年获黑龙江省首届期刊装帧艺术大展评比封面设计二等奖、插图二等奖;1993年获哈尔滨地区公共图书馆第三届读者读书成果竞赛优秀成果奖;1995年获首届“中洲杯”专利成果展示会和“最新科技与企业交流会”金奖。2012年, 应邀参加尼泊尔蓝毗尼《十方》朝圣国际书画展, 获“生活奖”。

刘纯1992年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1992年版画入选《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 1993年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 1997年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上一篇:技巧及特点下一篇:强制性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