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

2024-06-22

死因监测(精选十篇)

死因监测 篇1

招远市在2008年开展全死因监测工作10镇4办, 报告单位15处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全市人口568789人, 其中男性282958人, 女性285831人, 死因监测卡片报告4045例, 报告率达95%以上。资料全面、可靠、可信。

4045例死因报告中, 男性2291例, 女性1754例。合计粗死亡率为71.12/万, 其中男性80.97/万, 女性61.36/万。标化死亡率49.83/万, 其中男性为31.60/万, 女性18.77/万 (均按全国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 。婴儿死亡率为9.35/‰, 其中男性为9.92‰, 女性为8.73‰。

全年前十位死因及死亡率依次是:①脑血管病16.44/万、②心脏病14.93/万、③恶性肿瘤14.57/万、④损伤和中毒9.70/万、⑤呼吸系病6.94/万、⑥其他疾病1.85/万、⑦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1.44/万、⑧消化系病1.41/万、⑨泌尿生殖系疾病1.20/万、⑩精神病0.86/万。前五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01%, 前十位死因则占死亡构成的97.51%。心脏病与脑血管病合计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99.44%。

男性死因的顺位是①恶性肿瘤19.40/万、②脑血管病16.33/万、③损伤和中毒15.73/万、④心脏病14.45/万、⑤呼吸系疾病7.17/万、⑥消化系疾病1.84/万、⑦泌尿生殖系疾病1.45/万、⑧其他疾病1.06/万、⑨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0.99/万、⑩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0.60/万。

女性的死因顺位 (1) 脑血管病16.55/万、 (2) 心脏病15.39/万、 (3) 恶性肿瘤9.80/万、 (4) 呼吸系疾病6.72/万、 (5) 损伤和中毒3.74/万、 (6) 其他疾病2.62/万、 (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1.89/万、 (8) 精神病1.22/万、 (9) 消化系统疾病0.98/万、 (10) 泌尿生殖系疾病0.94/万。我市2008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61岁, 其中男性75.00岁, 女性82.35岁。

2 讨论

标化死亡率低于全国二○○一年农村地区死亡水平 (5.94‰) 。与以往相比, 死因谱及其顺位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在恶性肿瘤死亡中, 肝癌、胃癌和肺癌仍是我市恶性肿瘤死亡的三大主要死因。肝癌、胃癌、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分别为23.52%、20.63%、26.18%, 三癌合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70.33%。与以往相比, 胃癌下降明显, 肝癌死亡率上升趋势减缓, 而肺癌上升速度加快, 并且超过胃癌的死亡率。肺癌死亡率上升的这种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的探讨研究。

死因监测领导小组 篇2

各科室: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促进全院死因监测、上报工作的开展,更好的做好全院的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濮阳市眼科医院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曾全 副组长:林风 成 员:屈光

附件:

1、死因监测领导小组职责

2、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熙县人民医院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死因监测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组织召开死因监测工作会议

2、加强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

3、负责死亡病例档案资料的保存管理

4、定期开展死因监测培训

2012年诸城市死因监测分析报告 篇3

人口死亡登记和统计分析是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制定我市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为评价我市2012年死因监测状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死因构成

3大类疾病死亡模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诸城市人群主要死因:三大类分类为国际通用的死因分类标准,第一大类疾病包括传染病、呼吸道感染、围生期疾病、产科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共5小类疾病;第二大类疾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其它肿瘤、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疾患、感觉器官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先天異常共13小类;第三大类为伤害,包括意外伤害、有意伤害和意图不明伤害。

2死因顺位

2012年主要死因的位次、死亡构成和死亡率见附表8。人群前10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前10位死因死亡占全部死因的99.11%,仅前5位合计就占全部死因的96.47%。

3具体死因分析结果

2012年诸城市居民前十位具体死因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肝癌、胃癌、运输事故、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自杀。前10位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9.16%。仅前五位死因即占总死亡的77.70%。

3.1肿瘤恶性肿瘤死因居前五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男性恶性肿瘤死因居前五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女性恶性肿瘤死因居前五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乳腺癌。

3.2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循环系统疾病99.71%;6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较高,占总发病人数的83.51%;其中男性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人群,占69.31%;女性主要集中在75岁以上人群,有60.41%的死亡发生在该年龄段。

3.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占呼吸系统疾病97.04%;7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较高,占总发病人数的70.32%;其中男性主要集中在75岁以上人群,占64.81%;女性主要集中在75岁以上人群,有75.83%的死亡发生在该年龄段。

3.4伤害2012年人群因伤害死亡人占全部死因的4.79%,死亡率为34.47/10万,其中男性50.00/10万,女性18.59/10万;男女死亡人数性别比为2.75:1;主要为运输事故,占伤害的60.00%,其次为自杀,占伤害的16.53%;主要为20-74岁年龄组的人群,占总死亡人数的80.00%;其中男性主要集中在15-64岁年龄组的人群,占76.73%;女性主要集中在40-79岁人群,占死亡总人数的72.00%。

4结论

4.1三大类疾病死亡模式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诸城市人群主要死因。

4.2男性慢性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为1.26倍

4.315-34岁年龄组主要死因为伤害;35岁以上的年龄段死亡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且年龄越高,慢性病死亡比重越大

4.4恶性肿瘤成我市居民首要致死因素,其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

4.5性别间死因顺位差异明显。男性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

4.6恶性肿瘤中肺癌居首位,其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为1.98倍。

海南州2008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死亡病例资料均来自海南州所辖5个县级疾控中心。按ICD-10编码上报的所有居民死亡资料。经我州疾控中心慢病科专业人员进行审核、整理。

1.2方法

利用国家疾控中心死因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采用Excel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总死亡情况及不同性别死亡率

2008年海南州总人口为406 063人,死亡人数1168人,总死亡率为287.64/10万。其中男性总人口数为206 000人,死亡708人,死亡率为343.68/10万;女性总人口数为200 052人,死亡460人,死亡率为229.94/10万。

2.2年龄别死亡率

12月龄以下组死亡率较高,为598.11/10万,1~14岁组死亡率为28.65/10万,15~34岁组死亡率为47.30/10万,以后逐渐升高,35~54岁组死亡率为197.83/10万,而55~74岁组时死亡率为1159.20/10万,此后迅速升高,75岁~组死亡率为6916.47/10万,且55岁以上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3.96%。

12月龄以下组主要死亡原因是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1~14岁组主要死亡原因是损伤中毒;15~34岁是损伤中毒及循环系统疾病;35~74岁组主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75岁以上主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2.3居民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见表1。2008年海南州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伤中毒、肿瘤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05.9/10万,53.69/10万,29.80/10万,25.6l/10万,20.69/10万;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1.93%。

2.4主要死因分析

2.4.1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居全死因顺位第1位,构成比占全死因的36.82%,其中高血压病死率最高,占循环系统疾病的42.33%,其次为脑血管病,占20.93%,其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见表2。

2.4.2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位居死因顺位第2位,构成比占全死因的18.66%,其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全死因的72.48%。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见表3。

2.4.3损伤中毒

损伤中毒位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构成比占全死因的10.36%。其中以运输事故占主要死因,占损伤中毒原因致死的47.93%,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见表4。

2.4.4恶性肿瘤

海南州居民恶性肿瘤居全死因顺位第4位,构成比占全死因的8.90%。其中胃癌最高,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0.99%;其次是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因的14.81%、11.11%和9.88%。男性死亡率依然高于女性,见表5。

3讨论

死亡率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海南州居民各系统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生活压力大和不良生活行为有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和传染病是威胁海南州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死因与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其中,除损伤中毒和传染病外,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占总死因的64.12%,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而损伤中毒是造成我州居民死亡的第3类主要原因(尤其是男性),这与我州地势多为农牧山区、交通不便、驾驶技术和安全防护意识差等原因有关。

因此,在我州规范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早期预防控制工作是降低居民死亡率、延长寿命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死因监测方案 篇5

死因监测是统计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规律的工作主要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为顺利开展我区死因监测工作根据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并下发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和2007年制定并下发的《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以及市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关于规范使用和加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格式一自2011年10月1日起我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市区死亡居民出具统一格式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印刷区疾控中心统一发放。

二该死亡证明书包括四联由填写医生填写一至四联并加盖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公章。第一联为出证单位留存出证单位根据该联7日内完成死因网络直报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定期送往区疾控中心每月10日前将上一月的送往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做好登记并保存第三、四联交予死者家属作为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的依据其中第三联由户籍管理部门留存第四联由殡葬管理部门留存。

二、出证单位一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过程中的死亡者均由所在医院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其他死亡情况均由户口所在地外地户口由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区疾控中心于2011年8月之前将辖区内各街道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名称与联系方式上报市疾控中心见附表。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机构必须做到每周7天工作制以方便为居民出证。对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行出证职责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由区疾控中心代为履行出证职责。

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办理及使用流程一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过程中的死亡者由所在医院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未作出明确诊断的死亡原因不明者应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调查记录栏内。填写医生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死者家属持第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二在家中或求医途中以及在其他场所的正常死亡者经过医生救治的则由负责前来救治的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或体征进行推断后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签名加盖所在医院公章。死者家属持第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未经过医生救治的则由死者家属持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外地户口由暂住地居委会出具到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或体征进行推断后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同时必须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调查记录栏内并签名加盖公章。死者家属持第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三凡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司法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死者家属持司法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到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死者家属持第三、四联办理户口注销和殡葬手续。

四在外地死亡者由当地医疗机构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未填报者由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调查并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医生详细填写一至四联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不得用红色笔或铅笔、圆珠笔填写。因《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出具时应项目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特别是姓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须有填写医生签名并逐联加盖填写者所在单位的公章。

二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等应详细填写符合逻辑不能有缺项。出生和死亡日期按公历填写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不满1周岁的按月计算不满1天的按小时计算。如果出生或死亡日期月和日不详的按7月1日填写如果日不详的按15日填写。

三与死亡有关的疾病诊断项目应结合死者生前有关疾病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个则按顺序填写在第Ⅰ部分的a、b、c各行中一行只能填写一种疾病或情况不是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但因其存在促进了死亡的其他重要的医学情况或疾病填写在第Ⅱ部分。

五、报告的方式、程序及时限《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一各级医疗机构由本单位预防保健科负责收集各科室经治医生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做好登记并进行第一级审核。网上填报之前应与门诊和出入院登记核对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预防保健科负责死因网上填报的人员将收集到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在病例死亡7日之内进行网络直报。

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做好登记并按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第一级审核在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7日内完成《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审核及网络直报。每个月与乡镇的公安、统计、妇幼和计生部门核对死亡数及名册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三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进行入户调查与核实。

四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单位将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在7日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进行审核后应在5天内由区疾控中心代为完成网络报告。

六、人口及其他信息的收集一出生资料的收集区疾控机构负责死因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应到当地公安、计生、妇幼保健部门收集出生人数进行比较以漏报较少、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为准。

二人口资料的收集区疾控机构负责死因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到当地公安或统计部门收集分乡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资料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等。收集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备查。

三漏报调查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负责死因报告的工作人员应建立每月与门诊和出入院登记核对的制度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死因报告的工作人员应每月与乡镇的公安和统计部门核对死亡数及名册发现漏报者及时补报。

区疾控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应每季度与当地公安、统计、妇幼、计生以及殡葬管理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七、信息管理一死亡信息的审核各级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本单位临床医生填写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死亡原因是否正确包括多个原因逻辑顺序是否正确是否属于死前的临床表现或症状、死因不明及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等、项目间的逻辑错误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有疑问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应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填写。

区疾控中心死亡报告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填报的死亡个案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是否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死亡原因是否正确等方面的审核对发现的填报不合格的死亡个案应注明具体的审核意见并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核实、纠正。

区疾控中心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网上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经核实无误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审核确认。

二死亡个案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死亡个案信息如发生报告死亡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填报单位应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并进行订正。

三死亡个案信息的查重区疾控中心及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

四死亡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利用死因监测常规统计分析除上级机构要求的统计报表外区疾控中心可根据需要和条件对死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项目和内容包括

1、不同人群和地理特征的死亡水平粗死亡率、死亡专率、校正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劳动人口死亡率等。

2、不同人群和地理特征的死亡原因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前十位死因占总死亡的比重。

3、其他死亡统计指标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平均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潜在损失寿命年数YPLL等。

专题统计分析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本单位的工作需要按专题选择性的进行统计分析。

五资料保存与管理

1、各级报告单位和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疾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报告单位和区疾控中心应按月和按下载个案数据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

3、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

4、对于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照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八、质量控制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的质量控制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凡属于多个原因逻辑顺序不正确填写死前的临床表现或症状、死因不明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的均视为不正确。

二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级报告单位从填卡至网络报告的及时率≥95区疾控中心上网审核按时限完成审核及时率、合格率≥95。

三死因监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ICD-10编码正确率≥98死因监测资料全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衰老填写项目合理在全部死亡者中所占的比例≤1归类为其他疾病和诊断不明者≤5《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机录入符合率≥98月、年报表的差错率≤5。

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死因资料

来源于2010年汉源县39个乡(镇)死因监测点的数据。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

1.2 人口资料

来源于2010年汉源县统计局人口数据,全县共计321 705人,其中性别比为男 ∶女=1.04 ∶1,标化率按照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资料计算。

1.3 资料处理

所有死亡报告卡均由39个乡(镇)卫生院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医生和汉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管理人员统一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经逻辑核查,剔重补漏后汇总,然后导出数据自动生成 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寿命计算采用参考文献[1]中的方法。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汉源县2010年共报告居民死亡1 958人,其中男性1 170人,女性78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9.98/10万;婴儿死亡率为6.7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2.63%。期望寿命75.58岁,其中男性为72.24岁,女性为79.35岁。

2.2 主要死因顺位

汉源县2010年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在全死因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2.42%、20.48%、18.84%、15.53%、10.88%,合计占全死因的88.15%。男女前5位死因顺位略有差异,男性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占男性全死因88.21%;女性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女性全死因的88.07%。见表1。

2.3 不同年龄和性别死亡特征

2010年报告死亡率为608.63/10万,男性为712.47/10万,女性为500.35/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9,P<0.01)。各年龄组全死因死亡率,0岁组较高,为6.79‰,1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至10岁~降到最低,为0.6‰,15岁~开始逐渐上升,35岁~迅速上升,80岁最高,为146.62‰,但男性和女性死亡率迅速上升起始年龄略有不同,男性在30岁以后,女性在40岁以后。

前5位死因在各年龄组分布的差异见表2。0~14岁组致死原因主要是损伤和中毒,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占年龄段死因的62.00%;15~34岁年龄段主要死因以损伤和中毒为主,占年龄段死因的76.07%;35~59岁的主要死因是损伤和中毒,其次是恶性肿瘤,占年龄段死因的60.43%;60~岁呼吸系统疾病为首要死因,其次是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占年龄段死因的68.90%。

2.4 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PYLL率)

PYLL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它考虑了死亡年龄及疾病对人群寿命的危害。PYLL率能更好地反映寿命损失量的大小,减寿率增加,说明寿命损失量增加,减寿率愈大,意味着死亡事件愈早,突出了早死比晚死对寿命减少的危害性[2,3]。从表3可以看出,损伤和中毒取代呼吸系统疾病跃居减寿顺位第1位,是造成汉源县居民“早死”的原因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造成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

注:PYLL—潜在减寿年数;PYLL率—减寿率。

2.5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顺位

损伤和中毒位居全死因减寿顺位第1位,2010年汉源县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为114.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7.41/10万,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砸死和由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男性死亡率为164.41/10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62.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1)。男性损伤和中毒的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砸死、淹死;女性为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由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淹死。

各年龄段死因分布:0~14岁组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5~34岁组主要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35~59岁组主要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砸死,60岁以上主要是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见表4。

2.6 平均寿命及主要影响因素

2010年本县居民平均寿命为62.68岁,分别去除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死因,平均寿命依次增加6.89、5.89、5.59、4.23、3.8岁,若前5位死因全部去除,我县居民平均寿命将增加26.4岁。

3 讨 论

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汉源县前5位死因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损伤和中毒在各年龄段死亡率均较高,提示各年龄段人群损伤和中毒均为预防重点;其余死因均在1~34岁年龄段死亡率相对较低,35岁以后进入迅速上升期,35~59岁以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伤害及慢性病死亡为主,提示恶性肿瘤预防重点应放在40岁以下的人群。

损伤和中毒死亡在全死因顺位中虽然只排在第3位,但PYLL顺位却跃居第1位,是造成汉源县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是造成汉源县劳动力损失及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同时表明损伤和中毒对“早死”年龄段的居民,无论是在寿命,还是在劳动力及社会价值上的影响均超过其他疾病,这与国内外有关报道基本一致[4,5,6]。损伤和中毒死亡又以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为主。交通事故是第1位伤害死因,占伤害死亡的29.84%;自杀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伤害死因,排在第2位,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人群,提示应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各年龄组死亡率男性均大于女性,无论男女,在婴儿时期死亡率均出现一个死亡高峰后迅速下降,10~14岁组降到最低,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与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相同[7]。男性死亡率快速上升期较女性提前10岁,这种现象可能与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吸烟、酗酒)以及特殊的职业暴露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生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比例也在增大[8]。今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汉源县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做好膳食指导工作,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倡导健康行为,降低损伤和中毒死亡率,降低恶性肿瘤以及其他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汉源县居民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汉源县2010年报告死亡人数1 95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569.98/10万。男性死亡率为712.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0.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

参考文献

[1]倪宗赞,曹素华,潘晓萍,等.卫生统计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7-205.

[2]徐宝华,张鸣.预防医学统计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211-213.

[3]徐来荣,周碧波.鄞县居民1992—2000年主要死因减寿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1,13(7):11-12.

[4]陆艳,张永江,张钧,等.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和减寿数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84-285.

[5]Peter P,Gordon S,Susan DB,et al.Injury.prevention:an intemationalperspective,epidemiology,surveillance,and poiic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8:68-74.

[6]杨智聪,周秀珍.1983—1984年广州市区人群潜在生命、工作和价值年数损失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208-212.

[7]陈竺.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点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16.

死因监测 篇7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因顺位,死亡率

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 了解死亡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死因等各方面特征对评价居民死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2010-2013年番禺区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和变化趋势, 本文将全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番禺区医疗机构死因监测点, 通过《死亡医学证明书》数据, 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按国家卫统表统计归类, 标准人口资料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数据。

1.2 方法

死因分类按照国际分类法ICD-10编码要求统一死因编码和报告, 按照国家卫统表统计归类, 使用EXCEL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分布

2010-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死亡15 569例, 其中男9 030例, 女6 539例, 男女之比为1.38∶1,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 见表1。

2.2 年龄分布

全部死亡病例中, 以60岁以上组为最高, 自50岁起, 死亡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各年龄组死亡数量及死亡率见表2。

2.3 职业分布

全部死亡病例中, 排在前三位的职业为无业、工人、农民, 分别占总人数的42.73%、27.08%、24.82%, 见表3。

2.4 死因分布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 全部死亡的病例中, 死因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分别占31.76%、28.08%、22.86%、5.28%、3.4%和2.41%, 前六位共计14 600例, 占总死亡人数的93.78%, 这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流行现状一致[1], 见表4。

3 讨论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2010-2013年番禺区男性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1~4]。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1) 男性从事危险工作及活动的几率明显大于女性; (2) 男性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及家庭压力均明显大于女性; (3) 男性大多存在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因此,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男性自我健康意识宣传, 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 并加强定期健康检查。从死亡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 老年患者 (年龄≥60岁) 的死亡率较高,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有关。因此, 加强老年患者高发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 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寿命均具有重要意义[5]。从死亡患者的职业分布来看, 无业和农民的死亡率较高,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区农业传统有关。从死亡患者的死因构成来看, 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是排名前六位的死因。上述结果显示, 传染性疾病并不是导致我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提示我国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从而使传染病得到较好控制, 这对延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十分有利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区居民死亡的首位因素,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转变有关[6]。肿瘤是导致我区局部死亡的第二顺位因素,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环境污染的加剧, 全世界范围内肿瘤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均不断提高, 加强肿瘤的临床防治是临床研究热点。WHO提出, 合理的饮食方式是预防肿瘤的关键, 包括减少食肉、减少动物脂肪、增加粗纤维、增加新鲜蔬果、避免肥胖等。此外, 倡导合理的生活方式, 如加强锻炼、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也对预防肿瘤具有积极意义[7]。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我区局部死亡的第三顺位因素,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空气污染、吸烟、生物因子吸入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8]。因此, 在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还应加强国民环保意识和环境污染治理。此外, 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 鼓励戒烟也对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作用[9~12]。

死因监测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江油市范围内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直报并经审核的死亡个案。

1.2 监测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试行) 》 (中疾控卫发[2005]372号) 进行监测。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死亡病例基本情况

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报告死亡病例12 494例。其中男性7 761例, 女性4 733例。年龄平均67.75岁, 最大为109岁, 最小为1天。0岁~107例 (0.9%) , 10岁~80例 (0.6%) , 20岁~188例 (1.5%) , 30岁~422例 (3.4%) , 40岁~1 003例 (8.0%) , 50岁~1 427例 (11.4%) , 60岁~2 460例 (19.7%) , 70岁~3 496例 (28.0%) , 80岁~2 839例 (26.5%) 。男性平均年龄66.49岁, 女性69.86岁, 男女死亡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18, P<0.05) 。

2.2 死亡监测死因分类及构成

死因前6位分别为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占总死亡病例的86.8%。男性与女性在死因顺位上有一定差异。见表1。

2.3 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年龄构成

肿瘤死亡年龄在60~80岁为高峰,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则70岁以上为高峰, 40~60岁年龄段为意外死亡高峰, 各种疾病在各年龄段之间的死亡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 458.24、4 792.86、2 321.82、201.8、2 159.96, P值均<0.01) 。见表2。

2.4 肿瘤分类及构成

男性肿瘤前6位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及白血病, 女性肿瘤前6位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及乳腺癌, 男性与女性在肿瘤顺位上有一定差异。见表3。

2.5 意外死亡情况

意外死亡共1 559例, 其中交通事故意外死亡745例, 占47.8%;意外摔伤死亡268例, 占17.2%;各种自杀死亡132例, 占8.5%。

3 讨论

本次死因监测结果显示, 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比例最大 (54.5%) , 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中国人均寿命72岁基本一致。10~19岁组占的比重最小 (0.6%) 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与外界接触较少且家长看护较多所致[2]。男女在死亡年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期望寿命高有关。

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为死因顺位前6位, 占总死亡病例的86.8%。其中肿瘤死亡病例占24.5%, 全死因顺位中排第1位, 与全国死因监测报告一致[3], 说明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类疾病, 已成为慢性病防治中的重点, 加大肿瘤的预防尤其是一级和二级预防是关键环节之一[4]。肿瘤中肺癌、胃癌及肝癌占据了死因前3位, 分别占肿瘤死亡的27.8%、15.8%和12.8%, 与以前报道的肿瘤死亡顺位基本相符[5,6]。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因此生育期间的女性应定时进行健康检查, 特别是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检查。

意外死亡在此次监测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12.5%) , 其中又以交通事故死亡为主, 占意外死亡的47.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车辆数量急剧增多, 造成的交通死亡事故也相应增加, 交通事故多致青壮年死亡, 必须注重交通安全, 以减少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各种自杀致死占意外死亡的8.5%, 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其能正常应对、排解压力, 以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意外死亡是一种非疾病性社会问题, 是由于人们所处的不良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一类疾病。这类因素突发性较强, 死亡率较高, 短时间内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7], 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死因顺位前6位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提示急性传染病经使用疫苗后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人民群众饮食结构变化和环境污染, 慢性病已经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同时,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各种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升高[8]。因此建议应从全民着手, 立足于社区, 结合当前新医改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从建立健康档案到实行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 强调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控制各项危险因素, 实行分类分级干预, 尽早预防、控制和减少或降低慢性病死亡率[9,10]。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95.

[2]陈利军, 崔文娟, 卢次勇.2008年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 (4) :442-469.

[3]王宇.2007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R].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10.

[4]武爱文, 徐光炜.肿瘤防治研究回眸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 2005, 19 (4) :213-215.

[5]傅志勇, 莫苗芳, 陈灿.长沙市城区2007-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9) :1331-1333.

[6]刘玲玲, 高亚礼, 季奎, 等.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 27 (1) :8-10.

[7]杨功焕, 黄琼, 陈爱平.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 (3) :142-145.

[8]刘健, 杨晓丽, 那军, 等.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模式及选择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3) :383-384.

[9]陈静, 庞丽敏, 左雅静.沧州市2011年死因监测与减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8) :1187-1188.

死因监测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中我地区的居民死亡数据,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 10 进行疾病分类和死因构成排位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局。

1.2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分析。

1.3统计学分析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报告死亡病例1 063例,死亡率为53.82/10万。其中男性死亡640例,占60.21%;女性423例,占39.79%;男女之比为1.51∶1。死亡年龄构成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多,432例,占40.64%;其次为40~59岁组人群,263例,占24.74%。

2.2死亡病例的疾病分类死亡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首位,死亡率为41.97/10万;其次是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为5.92/10万;第3位是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率为5.62/10万。死因构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77.99%,损伤和中毒占11.01%,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占10.44%;男女在上述3大类疾病死因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比2014 年报告死亡疾病居前5 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83.07%。 男性死因居首位的为肿瘤, 占男性总死亡的28.90%;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占28.44%;第3 位是损伤和中毒,占12.34%。 女性死因居首位的为循环系统疾病,占女性总死亡的30.73%;其次为肿瘤,占29.55%;第3 位是呼吸系统疾病,占9.93%。 见表2。

2.4 肿瘤死亡情况2014 年龙岗区报告肿瘤死亡病例共310 例,居前8 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结( 直) 肠和肛门癌、白血病、食管癌、胃癌、鼻咽癌、脑及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占肿瘤死亡的73.87%。 男女肺癌死亡数均最多。 见表3。

3 讨论

死亡率的高低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 居民健康水平和主要疾病危害程度。 死因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公共卫生及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 也是评价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的依据之一[2]。

2014 年龙岗区居民死因顺位居前5 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与国内多数研究结果一致[3,4,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为终身性疾患,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带来不堪重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是目前已知的慢性非传染病危险因素。 WHO预计,至2020 年发展中国家约3/4 的死亡与老年病有关, 其中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糖尿病[6,7],故慢性病已成为危害龙岗区居民健康的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提高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的关键所在, 应引起重视。

龙岗区居民肿瘤死亡居全死因的第2 位, 占29.16%; 恶性肿瘤排名前5 位依次为肺癌、 肝癌、结( 直) 肠和肛门癌、白血病、食管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2.90%, 与全国第3 次死因回顾调查恶性肿瘤前5 位排名顺序基本相同[8]。 肺癌占男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与男性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如肺癌和吸烟等有关[9];女性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与女性被动吸烟以及更多暴露于油烟环境有关[10]。

龙岗区居民损伤和中毒在全人群死亡居全死因第3 位;其中又以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给患者、 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这与机动车辆增多、建筑工地多、人口流动大、人们防范意识弱、工作、学习及就业压力大等精神问题导致自杀有关。 有研究显示,每例伤害死亡的背后都蕴含着更高的发生率、致残率,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11]。 因此,应加强居民宣传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强化交通法规意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部门积极开展伤害监测与干预工作, 及时发现并解决居民中存在的伤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服务的改进,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 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死因数据, 加强对死亡病例监测和疾病负担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规划,制定和实施卫生政策;同时应加强疾病的预防,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金亚清.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3):218-220.

[2]王声湧.死因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293-242.

[3]蒋中平.2001—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居民主要死亡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6(9):207-210.

[4]汪云,吴继荣.2007—2011年北京市某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907-2913.

[5]谢建妙,郑剑勇,陈佩,等.温州市瓯海区2010—2012年居民主要死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3-7.

[6]杨永芳,陈扬.2006—2008年云南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3-2735

[7]吴华斌,沙文彪,盛凤,等.大丰市2010年度居民全死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1):50-51.

[8]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3.

[9]李华斌.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主要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1390-1392.

[10]庄勋,尹敏,杨自力,等.南通市1999—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2):165-167,170.

死因监测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安福县2007-2010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死亡病例个案。由于安福县不是国家级监测点, 未实行全人群死因监测, 所采集的数据局限在县级医疗机构, 共有三家, 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保院。

1.2 监测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试行) 》进行监测。

1.3 死因编码

根本死亡原因按照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第10次修订本) 》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

1.4 统计分析

应用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病例死因构成

2007-2010年安福县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共报告死亡病例692例, 循环系统疾病为死因首位, 其次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见表1。

2.1.1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174例, 其中其他高血压病例88例 (50.57%) 、心脏病58例 (33.33%) 、脑血管疾病26例 (14.94%) 、循环系统其他疾病2例 (1.15%) 。

2.1.2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亡158例, 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60例 (37.97%) , 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40例 (25.32%) , 意外跌落20例 (12.66%) , 自杀11例 (6.96%) , 其他意外事故27例 (17.09%) 。

2.1.3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死亡125例, 其中肺癌27例 (21.6%) , 肝癌21例 (16.80%) , 白血病14例 (11.20%) , 结肠、直肠和肛门癌9例 (7.20%) , 胃癌6例 (4.80%) , 其他肿瘤48例 (38.40%) 。

2.1.4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62例, 其中慢性呼吸道疾病41例 (66.13%) , 肺炎10例 (16.13%) , 呼吸系统其他疾病11例 (17.74%) 。

2.1.5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死亡38例, 其中早产儿和未成熟儿16例 (42.11%) , 新生儿产伤和窒息6例 (15.79%) ,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1例 (2.63%) , 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情况15例 (39.47%) 。

2.1.6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死亡33例, 其中肝脏疾病13例 (39.39%)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5例 (15.15%) , 肠梗阻2例 (13.33%) , 消化系统其他疾病13例 (39.39%) 。

2.1.7 传染病

传染病死亡27例, 其中病毒性肝炎10例 (37.04%) , 呼吸道结核7例 (25.93%) , 狂犬病5例 (18.52%) , 其他传染病5例 (18.52%) 。

2.2 死亡病例分布特征

2.2.1 性别分布特征

692例死亡病例中, 男性494例 (71.39%) , 女性198例 (28.61%) , 男女之比为2.49∶1。男女性死因顺位比较略有差异, 男性第一位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女性第一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 其余大致相同。

2.2.2 年龄分布

医疗机构报告各年龄组死亡数相差比较大, 以0岁组比较高;从1岁组至20岁组, 死亡病例构成基本持平;30岁组后死亡病例构成逐渐上升, 直到70岁组死亡病例构成达到高峰。小年龄组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死亡比例相对较高, 见表2。

2.2.3 年龄别死因构成

各年龄组的死因构成和顺位不同, 本文分三个年龄组进行分析, 分别为0岁、1~39岁和≥40岁。0岁组前三位死因顺位为:围生期疾病 (51.35%) 、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 (18.92%) 及呼吸系统疾病 (13.51%) 。1~39岁组前三位死因顺位为:损伤和中毒 (54.79%) 、肿瘤 (9.57%) 及传染病 (7.83%) ;≥40岁组前三位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 (33.40%) 、肿瘤 (22.27%) 及损伤和中毒 (18.49%) 。

3 讨论

监测资料显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安福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 (85.26%) 。循环系统疾病中其他高血压病为最主要的死因 (50.57%)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中, 机动车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为主要的死因 (63.29%) ;恶性肿瘤中肺癌、肝癌和白血病为主要死因 (49.60%) ;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最主要死因 (66.12%) ;围生期疾病中早产儿和未成熟儿为最主要死因 (42.11%) ;消化系统疾病中肝脏疾病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要死因 (54.55%) ;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为最主要死因 (37.04%) 。上述结果与陈利军等[1]的研究比较, 总体死因顺位有所差异, 但各类疾病的主要死因基本一致。

随着全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变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致死、致残不断上升, 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安福县近4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统计结果表明, 属于此范畴的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呼吸系统其他疾病, 合计398例, 占57.51% (398/692) , 略低于邓月娇等[2]报道结果 (62.21%) 和黄文龙等[3]报道结果 (64.02%) 。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排第二位和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死因排第五位, 较国内其他研究排位前移, 以及慢性非传染病死因构成低于其他疾病的研究结果, 其原因可能是本调查的数据仅来自三所县级医疗机构院内死亡病例, 而安福县一是乡级以下医院, 外科、妇产科和儿科非常薄弱, 所有重症意外伤害、大多数住院分娩和儿科重症病人是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 这部分疾病死因登记率高;二是当地居民传统思想认为死在外面不好, 所以许多慢性病病人临近死亡时, 会转移至家中治疗, 这部分死亡病例未纳入统计。

传染病死因排第七位, 占3.90%, 说明随着疫苗的逐渐普及和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的改变, 此类疾病对人们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各年龄组死亡数以0岁组比较高, 1~20岁组死亡数构成比基本持平, 30岁组后逐渐上升, 直到70岁组达到高峰。0岁组中围生期疾病为最主要死因 (51.35%) ;1~39岁组中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为最主要死因 (54.78%) ;≥40岁组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最主要死因 (73.36%) 。

今后一段时期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措施: (1) 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契机, 加强慢性病防治干预、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2) 卫生、教育和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 积极开展意外伤害干预; (3) 根据各人群的主要死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4) 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网络, 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 提高监测质量, 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更为详实的数据。

论文撰写规范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一部分, 投到本刊文章皆需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 着重反映研究的创新内容和独到观点。论著类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 可写成“目的 (Objective) ”“方法 (methods) ”“结果 (results) ”和“结论 (conclusion) ”的结构式摘要。综述类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研究数目及选择、数据综合的结果和结论。可写成结构式摘要, 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一指示性摘要。摘要一般300字左右, 中文摘要应从第三人称角度撰写。本刊重要文章及重点栏目文章应附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应有英文的标题、作者名及作者单位。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 摘要前应冠以“摘要 (Abstract) ”字样。

参考文献

[1]陈利军, 崔文娟, 卢次勇.2008年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 (4) :442-469.

[2]邓月娇, 谢伦庚, 黄春燕, 等.2007-2009年始兴县医疗机构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11, 37 (2) :49-51.

上一篇:官民互动下一篇: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