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人才

2024-06-24

现代商贸人才(精选十篇)

现代商贸人才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经济因素注入市场环境, 这就要求相关专业型人才的支持。近年来在商贸业中现代物流、现代旅游、现代商务等各种经济成分溶入市场之中, 而从现阶段人才走向来看, 这些专业化的人才数量相当缺失, 以物流人才为例,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物流的认识仍停留于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 其操作很大成分是人力, 而并没有使得物流成为一种深入到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的技术性管理与控制, 这就直接影响了现代性物流人才现代性培养, 造成现代物流人才整体性缺失, 就现阶段物流人才分布比例来看, 现代物流人才占不到15%, 而现代物流人才的提供源也极为有限, 如我国目前高校就读物流专业的学生总数不足10万人, 就2011年应届毕业生来看, 仅占总毕业人数的5%, 而未来5至7年我国将需要大批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这就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缺失。与现代物流人才现状类似的还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金融人才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各类新兴专业性商贸人才。

适应于现代商贸人才需求的人才缺失, 不仅体现在数量不足, 而且集中体现在现代型的专业化人才短缺, 就现阶段商贸人才专业性人才构成比例看, 高、精、尖的专业性人才相当缺失, 一些商贸业中虽然有一些专业性人才, 但是由于他们的商贸知识结构, 以及商贸活动经验仍不能适应商贸活动现代化, 信息电子化, 作业规范化等要求, 造成了经验与实际脱离, 从而影响着商贸业的有序性发展。

2 市场需求下的现代商贸人才本土化培养

商贸活动作为支撑整个市场经济活动的关键点, 其发展的有序性程度以及走向, 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活动的展开, 而由上面的分析, 我们看到新型人才数量化与质量化缺失, 商贸业整体高质性人才不足, 成为制约商贸活动的关键原因, 这就要求培养适应于市场需求的现代化商贸人才。

2.1 适应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 培养社会主义商贸人才

从宏观来说,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使得作为竞争主体的国家具有独立个体和世界成分两种属性, 我国的商贸活动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商贸活动, 这就要求在我国市场行情的环境中, 进行社会主义商贸人才的培养。从整个国家商贸活动来看, 其人才培养要以符合我国国情和以社会生产力的地区差距、部门差距、行业差距等为基本, 进行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调控, 再就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使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联系, 我国现代化商贸人才培养必须在落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 积极学习和采用外国先进经验和培养模式, 以促进现代化社会主义商贸人才培养的实现。

2.2 立足市场整体, 扩大新兴人才数量

由上面分析可知, 新型商贸人才数量性缺失成为制约现代商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立足商贸市场整体, 正确分析商贸市场人才需求量以及需求结构, 培养一大批市场最为需求的商贸人才。首先, 学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 这就要求学校通过专业学科设置、扩大招生、提升教学硬软件设备等方式进行相关专业型人才培养, 以为市场提供最广泛的人才来源, 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扩充新兴专业型人才数量的方式。其次, 面向商贸市场, 进行商贸人才结构调整。从商贸行业整体人数来看, 人员数量远远高于市场需求量, 其人才结构分布的不合理性, 成为制约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行商贸行业内部人员调整, 对现有商贸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以转行培养、本行成员调整以及成员内部培养的方式, 进行商贸人员适量合理优化, 成为实现商贸人才现代化转向的一个重要方式, 其不仅稳固了商贸人员的整体性数量基数, 而且有效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3 抓住市场需求关键点, 进行人才质量提升

市场经济下的商贸人才不仅是经济化的人才, 还是管理型、服务型的人才, 就其商贸人才培养既要进行商贸专业化培养, 还要进行商贸人才全能性培养, 以全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首先, 实现商贸人才质量化。商贸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经济贸易, 这就直接体现出了人才培养的经济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进行商贸人才经济能力提升, 成为培养的关键点。现阶段的商贸人员一般是小商小贩, 或是转行性经营贸易, 即使一些大型商贸集团其管理层、经营层也是一些非专业性商贸人员演变而来的, 而他们的商贸知识浅薄, 知识结构不合理, 以及商贸经验老化等, 这些都成为制约商贸发展的因素, 所以, 加强专业商贸知识尤其是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学习, 成为有效提升商贸活动主体质量的基本要求。

其次, 实现商贸人才专业化。高、精、尖人才不但是商贸人才专业性的需求, 也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关键出发点。实现高端人才培养, 这很大成分上要依托于商贸活动主体。第一, 加强商贸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 使现有商贸专业人才提升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管理能力、市场经济能力以及一些商贸相关的能力, 使商贸人才真正实现技能人才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贸市场中集中缺乏物流管理型、市场营销型、国际商务型等方面的专业型的高质量人才, 这就要求相关行业加大人才质量培训, 如在物流专业人才培训企业引进物流系统的规划, 运用IT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针对我国国情充实物流专业知识, 如电子商务、供应链流程、物流成本分析等, 提升物流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第二, 加强商贸独立实体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积极引进一些质量性与综合性的人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不仅是商贸实体内部的能量提升, 而且很大成分上依靠于外界的力量, 因为商贸活动是通过本身以外界的作用实现的一种经济性活动, 这就要求加强外界交流, 尤其是商贸实体之间的经验交流, 通过向外界吸取能量, 来提升自身的商贸人才专业素质。第三, 进行专业性实践, 提升实际专业实践水平。

最后, 实现商贸人才复合化。现代市场是多元性的复合体, 这对商贸人才的综合素质产生冲击, 这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 还需要专业型人才的综合化, 同时商贸活动的进行, 本身就融合了管理、经济、文教等多方面的要求, 可见, 无论是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需求, 还是处于商贸自身要求, 都要求商贸人才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使其成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这就要使商贸人才通过培训或是自我学习的方式来实现人文思想的提升, 使其具备良好的市场诚信理念, 进行诚信经营;掌握相关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金融学、统计学、保险、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法律学等各方面的贸易知识以及社会知识, 以全面适应市场需求。

2.4 找准市场发展方向, 培养时代化人才

市场发展是动态化的, 其需求也是变化的, 商贸人才的培养, 要在适应于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人才创新培养, 以适应变化中的市场需求。例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市场贸易活动呈现信息化的趋势, 这是以往商贸活动没有出现过的, 这就要求科技时代信息化商贸人才的培养。首先, 适应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市场环境, 进行市场需求下的服务型人才培养。商贸活动的展开是通过交流性活动展开, 这基于商品交换的实现。其次, 适应人力市场向信息资源市场转变的市场环境,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型人才。最后, 适应静态市场向动态市场转变的市场环境,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性人才, 使得商贸人才具有市场前瞻性, 实现商贸人才的纵向发展, 促进商贸业的持续性发展。

3 结语

需求决定供给, 对于市场条件下的商贸人才培养也是如此, 商贸人才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走向, 只有认清商贸市场发展的趋势, 针对商贸市场所欠缺的人才进行专业型、社会型、市场型、综合型、质量型等本土化的人才培养, 才能实现人才素质的提升, 实现人有所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业贸易活动已经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基于市场多元性的发展, 市场对现代贸易人才的质量以及走向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市场需求下的现代贸易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市场需求,现代商贸人才,本土化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以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应研究——以江苏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2) .

现代商贸人才 篇2

[关键词] 旅游商贸英语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旅游商贸名 城 对外开放

2006年,因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华商文化节,商丘受到世界瞩目。商丘正以一种战略的国际眼光,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创造招商引资的环境。商丘市委市政府把2007年定为“招商引资提高年”,在2007年4月份的中博会上,商丘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随着商丘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和打造“三商”文化城,商丘将努力创建旅游商贸名城,而旅游与商贸的兴起需要以国际的目光来审视城市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及早开设商贸英语专业,培养商贸英语人才,将会促进城市发展,为创建旅游商贸名城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商贸英语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商贸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随着旅游和商业贸易的频繁,商茂英语人才紧缺。而培养适合于市场的人才,必须契合市场的需求,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人才、专业性人才、复合型人才。

1.商贸英语人才的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第一, 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前提,也是培养商贸英语人才的基础。第二,除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外, 还应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旅游、外交、外事、金融、经贸、财会、管理等等。第三,有创新能力,学会学习。21世纪的知识发展速度将是空前的,“学会学习”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前提。只有具有学习的能动性和持续性, 才能保障人才的持续成长。作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在商贸英语教学中提倡和发展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第四, 商贸英语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应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从社会发展来看, 当社会群体文化程度偏低时, 高文化人群能够得到社会的特别惠顾; 而当社会群体文化程度提高时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品质要求就会升高高品质人群才能得到社会的特别惠顾,将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更加强化这一趋势。

(2)商贸英语人才素质培养的注意点。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 商贸英语人才培养与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差异,不同地域、市场对商贸英语人才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 商贸英语人才的培养一定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以市场需求的中长期预测为基础,因地、因校设置专业与课程。商丘是优秀旅游城市,又是商贸城,理应培养旅游英语、商贸英语的素质。旅游也是全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商贸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研究差异,适应需求,关注市场,推动发展是培养商贸英语人才的重要目的。商贸英语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增设一两门课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设计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模块。知识结构模块只能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 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设计;二是必须因地制宜, 由于商贸英语人才仍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学校办学起点、规模、专业、方向应重点考虑,目前要防止急功近利,做长远的专业与课程规划。

2.商贸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现代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及其他涉外交流中熟练地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商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1.设置要求

在进行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到高职的实践性和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21世纪对外语人才要求的规格应该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型。英语必须成为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应与别的专业 联系起来,不能为学语言而学语言。为此,语言基础课应训练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其课程可以包括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 等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应用能力;专业知识课由某些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知识构成,如:商贸英语、商务贸易、函电与单证、报关与跟单、国际商法、公关文秘等;应用能力课应是针对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需求所开设的课程,如语言模拟训练,商贸模拟训练,酒店、旅行社、导游的模拟训练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在第一学年应以“语言基础”课程为主,兼顾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起可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能够精一条专业主线,如外贸、函电与单证,进出口业务等相关知识。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则可以选修与专业模块有关的课程,如国际旅游贸易、导游业务、商贸等用于拓展专业视野,加强专业特色教育,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

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商贸英语专业学生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需要,将课程分解成为基础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应用能力模块三大模块。在每一模块下面再根据课程的特点细分出具体的课程类别,并从课程类型和商贸英语专业岗位或群的角度对商贸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分解,为课程结构的构建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基础课后,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选修相应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与能力模块课程相结合,构建以能力课程为核心,充分体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发展、发展有空间”的技术复合型、应用型商贸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基础模块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专业知识模块:外贸、商贸英语、函电与单证、报关与跟单、进出口业务等;应用模块训练包括:语言模拟、贸易模拟、旅游模拟(旅行社、酒店、导游等)。

三、商贸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大力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打造实践实训平台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如采用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参与开发、论证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订单式人才;聘请用人单位领导担任就业顾问, 确保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长期发展;聘请企业负责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 参考企业第一线的岗位技能需求,设计技能训练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提供空间。

2.改革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商务知识的掌握和商务交际中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要能用英语理解和表述商务知识,把握国际商贸业务中的国际惯例,而且更要具有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采用一些具体教学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英语会话模拟、即兴小品表演、商贸谈判模拟、商贸知识介绍、国际贸易结算模拟等等。这些设计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重点、难点重新编排并浓缩到游戏中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当堂巩固所学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还易于发挥创造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商贸英语课堂上的教学

商贸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商贸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因此,可以把交际法引入商务英语教学课堂。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可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增加趣味性,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外经贸谈判实例及国际经贸会议、新闻发布会等音像材料,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平时课堂上多进行训练,课后则可以让学生到实际场所进行学习,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

涉农商贸人才特征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商贸,人才特征

一、涉农商贸人才的特征

(一) 涉农商贸人才的概念。

涉农商贸人才是指在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各类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从事农副产品的采购、储运、销售与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经营活动, 以及独立从事农副产品经营或中介活动的个人。他们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要促进力量和承担者, 是保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中坚力量。

(二) 涉农商贸人才的主要特征

1、应用性。

涉农商贸人才是工作于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各类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从事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岗位对涉农商贸人员的最首要要求。因此,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也成为了涉农商贸人员的最主要特征。

2、人文性。

商贸经营类专业从业人员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非实物。服务产品所具有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质量测评的复杂性等特性, 不仅使与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且使商贸经营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个人修养等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使商贸经营类专业工作岗位对其从业人员具有比其他工作岗位更强的人文性要求。

3、复合性。

涉农商贸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无论从事农副产品的采购、储运、销售还是信息中介活动, 都应该拥有足够的商务和农副产品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复合型特征, 绝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商务知识和农副产品商品知识的随意组合, 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他们应当掌握现代商务知识与技能, 并在深入了解农副产品商品知识和流通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 来对传统的农副产品商务运作体系进行改造, 以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效率。

4、多元化。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所涉及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形式多样。各类企业、组织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随着类型、地域、规模等的不同, 企业、组织对涉农商贸人才的层次、类型以及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 不能简单地将涉农商贸人才归为某一个类型或某一个层次;相反, 必须充分认识到涉农商贸人才在类型和层次上的多元化特征。

5、通识性。

工科、农科等专业人员强调通过个人专业技术和技能直接生产有形产品, 工作内容相对固定, 主要强调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化水平;而商贸经营类专业人员是通过专业服务, 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直接打交道, 工作内容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除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外, 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等更是其取得良好工作成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所以, 这些能力和素质已成为各类型、各层次涉农商贸经营人才的通识要求。

6、热爱农村。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 就行业景气度、个人收入与社会地位而言, 与“农”有关的行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 一个不热爱农村的人, 是很难以服务农副产品流通为己任, 花大力气了解农副产品流通市场、掌握农副产品流通知识与技能的, 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涉农商贸经营从业人员。

二、涉农商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为例

(一)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旨在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农产品经营及销售代理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业能力, 能在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工作, 适应现代农产品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 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信息传递、收购、储运、销售及代理等工作。其主要业务工作范围是: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信息传递等市场咨询工作;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市场开发、管理、维护等营销管理工作;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储存、运输管理工作;从事农产品收购工作;从事农产品销售代理工作。

(二) 企业对农产品供销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 问卷设计参阅了杨群祥 (2004) 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项目。被调查企业共涉及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45家, 回收有效问卷218份。问卷设计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设计, 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给予1~5分。 (表1) 从表1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知识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 (推销与谈判、现代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商品知识 (农产品鉴别与等级评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法律法规与物流管理等四个方面。

有关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职业技能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营销能力 (商务谈判、拟定合同、信息收集、营销策划) 、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 (农产品鉴别与等级评定、农产品质量管理、农产品分析检验) 、沟通协作能力 (口头表达与文字写作、沟通与协作) 、储运操作能力 (农产品储存运输) 与网络应用能力 (计算机操作) 等五个方面。

有关素质要求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素质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职业道德 (服从管理, 忠诚于公司;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 、道德素质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文化素质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能解决实际问题) 等三个方面。

(三)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并结合各方面的要求,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为前提, 以专业知识为重心, 以专业扩展知识为辅翼的应用性知识结构。其中, 公共基础知识是高职涉农商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 分为思想政治、人文素质与科技基础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政”概论、“思政”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

专业知识是从事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分为商品知识、经营法规、市场营销、期货交易、物流管理与交易核算等六个方面。主要包括农业概论、经济地理、农产品商品学、农产品市场准入与安全标准、经纪法律法规、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农产品品牌策划、农产品物流管理实务、期货交易实务与会计基础知识等课程。

专业扩展知识是高职涉农商贸类专业人才提高其后续发展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分为经营与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公共关系、会展策划、农产品国际贸易实务、农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

2、能力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构建了以沟通协作能力与网络应用能力为基础、以营销能力和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储运操作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为补充的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其中, 沟通协作能力是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从事任何岗位工作均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分为口头表达与文字写作、沟通与协作等两个方面, 其培养主要通过大学语文、个人团队管理、演讲与口才、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等课程实现。

网络应用能力是现代商贸类专业人才从事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发布、网上贸易等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培养主要通过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实训、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训、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期货交易实务等课程实现。

营销能力是高职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未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 分为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商务谈判、产品销售、合作拟定、交易核算、期货交易、会展与品牌策划等七个方面。其营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期货交易实务、农产品品牌策划、品牌策划实训、会展策划、会计基础知识、农产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实现。

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是高职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未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又一核心专业能力, 分为质量鉴定与等级评定、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其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商品学、农产品商品学实训、茶叶商品学、棉花商品学、食用菌商品学、湘莲商品学、经纪法律法规、经济地理、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实现。

储运操作能力的掌握有助于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人员降低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 提高供货的及时性, 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能力。其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物流管理实务、ERP综合实训等课程实现。

企业管理能力的具备不仅能使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理解其本职工作岗位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岗位的关系, 使毕业生具备全局观念, 也能为将来参与企业的管理做储备。其培养主要通过企业管理、公共关系、沙盘实训等课程实现。

3、素质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构建了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 以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为两翼的素质培养体系。其中, 职业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 自觉遵守企业行为规范, 善于处理职守与变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主要通过就业指导、心理素质教育、毕业教育、毕业实习等课程实现。

道德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熟悉并自觉维护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通过思政概论、思政基础、“两课”假期社会实践、时势政治、经纪法律法规、入学教育与军训、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来实现。

文化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具有行业眼光、知觉能力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具备钻研新领域知识的智力和打破思维定势发明革新的创造能力, 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主要通过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大学体育、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农村经济管理、供销合作经济等课程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娜, 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4.

现代商贸人才 篇4

关键词: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创新

一、商贸专业

我国高等院校在商贸专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现阶段的专业化人才已流向社会各个角落,但是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却缺乏工作人员最基本的素养。

商贸类专业人才是社会上紧缺的一种人才,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日渐凸显。21世纪是一个人才的社会,商贸专业一般包括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正因为它的重要才需要我们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

二、岗位的人才培养

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就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要明确各企业的目标方向,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讲还需要从教育方面入手,让老师作为学生的主导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主体,必须以科学的视角来给学生灌溉知识,以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一位好的教师不在于业绩有多么突出,而在于他的学生有多么强大。

另外,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每一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兴趣决定的。

另外,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实践性、理论性,在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上都需要定向培養。在未来的5年到7年内,我国将会在专业性人才上重点培养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三、创新模式实践

创新离不开高端人才,所以在创新的道路上培养人才是必然手段。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商贸企业中应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做到能够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注重能力的培养。现在的社会是科技型社会,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科技的运用,都需要人才的创新。俗语说:事半功倍,其含义浅显易懂,但究其寓意则说明无论做任何事,只要用对方法那么所收到的效果就会出人意料。

对于商贸类专业的创新实践,在现阶段而言,是一种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措施,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有思维活跃才能让精神得到释放,才华得到彰显。一种创新模式的诞生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在营销学中应该通过市场需求进行可行化市场调研实习,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意外的收获。在物流管理学中,可以通过到正规公司进行实习,学习物流的整体流程。另外,在实习中要学习并反思旧观念,提出有朝气的、有效率的观点意见并具体实施,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会在创新中成长,并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这样才有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对于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简单地凸显在实践活动

中,还需要定向并且专业化的培养,以教育界最完善的师资力量、最优化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培养。希望通过本文对商贸类专业人才的简要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商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

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春梅,杨守丽.工商管专业课程实践中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10(1).

[2]李金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

[3]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人学与现代:北京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9.

关注现代商贸物流 篇5

只要有商贸活动就必然会有商贸物流,所以,上述界定古今与四海通用。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商贸物流,长期以来,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商贸市场的扩展和竞争的深化催生了各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商贸物流服务方式,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专业的经济领域,是一个热门经济形态。

对于重要的商贸活动,合同约定不可少,有时也是很详尽的,尤其是国际间的商贸活动,对于物流的方方面面也都会有所约定:如果约定到户价格和到户交货,全程商贸物流的责任人就在销售方;如果约定到岸价格和到岸交货,销售方商贸物流的责任就到岸为止,商贸物流也到此为止。

但在庞杂的商贸领域,尤其是规模不大、不重要的商贸活动,一般来讲会经常依靠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而不做法律的约定,一般商贸活动的结构关系就是如此,可这样表述:

商贸活动=商品的购销交易活动

商贸活动=商品的购销交易活动+商贸物流活动

上述结构关系表明,一次完整的商贸活动可以是不包含商贸物流活动的单纯的商品的购销交易活动,也可以是商品的购销交易与商贸物流的合成。前者的情况是:在这一次交易完成之后便完成了这一次的商贸活动,如何去实施物流已经和这一次商贸活动无关;后者的情况是:商贸物流活动包含在商贸活动之中,只有完成了商贸物流活动才完整地完成了这一次的商贸活动。

商贸物流是许多类型商贸活动的主体之一。对于商贸活动,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购销的交易活动,而实际上,交易的完成并不代表完成了整个商贸活动。全面、完整的商贸活动不仅是通过购销所完成的商品交易活动,而且也包括商品实物完成从销售方到购入方的转移,这个转移过程需要依靠物流活动,将之称为商贸物流。我们会经常看到许多商贸活动的失败的原发地并不在商业交易过程之中,而是出现在交易之后的商贸物流活动过程中。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是“服务业”,商贸物流的定位当然如是,商贸物流受惠的对象是商贸活动的购销双方,这是总体关系上的定位。然而,这种服务不是一般的被动的服务,它对商贸活动经常表现是能动地支持,有的人还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商贸物流有时会表现为商贸活动最后的决定作用。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叫做:“流通时间等于零或趋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后,又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讲的是电子商务可以达到“流通时间等于零或趋近于零”的境界。对于电子商务可以达到经典的说法我是不同意的,原因是商贸物流的制约。电子商务改变了商业交易方式,确实使交易时间可以达到“等于或趋近于零”的境地,但是物流需要时间,恐怕永远也达不到这个境地。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物流问题越发突出,可以这样讲:在电子商务时代,商贸物流的决定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

对于商贸物流的要求,主要是服务水平和代价两方面:对于服务的要求是物流过程商品的质量保证和商贸物流时间保证二个方面;至于代价,尽量少花费那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几方面的关系要达到合理甚至优化是难度相当大的一件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物流服务方式便应运而生: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商贸物流的配送方式。“到户”现在已经成了商贸竞争的重要手段,一次完整的商贸活动,从交易开始,经过物流将对象物送到用户才算结束,配送就是这样的物流活动,它的实施者是销售方,物流成本在商贸费用之中。配送的应用领域广泛,商贸物流是配送方式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商贸流通是配送方式的形成和诞生领域。

现代商贸人才 篇6

《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同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 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武汉大学地方政府管理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协办, 国内外公幵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我国新兴商贸经济及工业经济建设专业研究刊物, 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商贸及工业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理论, 探讨国内外现代商贸经济及相关T.业经济建设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 反映同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它集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权威指导性于一体, 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是政府部门、科研、教育和实践领域的全国广大读者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研究阵地、《现代商贸丁.业》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同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主办:中阙商办C业杂忐社协办:湖北Vf商彳k经济f会武汉尺7地//政府擁'J公il<'Jv务研究中心编辑:《现代商贸1:业) 编糾部出版:中N商办r卟分志补电话:027-87775091 (编糾部> () 2 7-8 7 7 7 2 8 7 6《总编宰) 网址:http://www.xdsrngy.cn投稿邮箱:xdsmgy@vip.163.com xdsmgy@vip.126.com国内统一刊号:CN42-1687/T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198邮发代号:38-450广告经营许可证:4201004000036刊期:t J J W出版日期:^I I 1 1 1 (I f J J) 训15|| (|�1”J) 地址:武汉丨1/珞瑜路889矽光芥广场B2座15楼每册定价:20元

现代商贸人才 篇7

1 调研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工作研讨会、专家咨询、文献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 调查访问了黄浦、卢湾、徐汇、虹口、浦东、长宁、普陀等区劳动人才服务中心, 百联、老凤祥、家乐福等企业。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研方式, 对上海市商贸行业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从业状况、人员结构、学历水平和目前商贸行业对中、高职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需求情况、职业能力的要求、企业今后3~5年内对基层商品经营人才需求预期, 进行调研。

2 调研情况及分析

2.1 上海市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现状及结构

(1) 上海商贸业从业人员队伍伴随商贸业的发展不断壮大

调查显示, 2001—2007年上海市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增长状态, 2001年为2016.37亿元, 而2007年已达到了3847.79亿元。连续增长态势, 使商贸从业人员持续增加, 商贸从业人员从2001年的165.6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204.46万人, 批发、零售从业人员从2001年的138.73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175.50万人。显示出上海商贸行业整体处在不断发展的上升态势。

(2) 上海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求职和招聘人数供需两旺

调查显示,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基层商品经营人才就业前景看好, 供需两旺。2006—2008年连续三年, 上海人才市场招聘和求职人数中基层商品经营总监、基层商品经营经理等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稳居人才需求榜前几位。显现出社会对基层商品经营专业人员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从供需两旺的状况说明:①基层商品经营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地位企业已有共识;②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企业认可。

(3) 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员30岁以下年轻人是主力军

调查显示, 目前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从业人员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 占到总人数的82%。“十五”期间上海进入了商贸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活跃的市场经济让上海商贸人员需求一直很旺盛, 30岁以下的基层商品经营从业人员中大多是2000年以后的新进职工, 这批职工由上海户籍中高职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 他们已经成为商贸一线的主力军, 其中上海户籍中职毕业生, 有很大一部分已成为营业员中的业务骨干。

(4) 上海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职场发展状态良好

本次受调查的毕业生大多是职场新人, 其中工作1~3 年者占43.6%, 工作3~5年者占30.8%, 5年以上的为25.6%。他们中62.4%的是企业普通员工, 已成为团队领导和企业中层的分别占 18.1%和9.8%。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从事工作均有一定技术含量, 其中认为目前自身工作技术含量“很高”和“较高”的共达70.7%, 很低的仅为0.6%。被调查者的薪资普遍在2000~3000元的占41%, 在3000~4000元范围的占23.1%, 基层商品经营专业的中职毕业生90%以上都在参加继续教育。

2.2 未来5~10年上海商贸业商品经营人才需求趋势

(1) 上海 (2009—2020年) 将建立起多个商业中心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12个市级商业中心、22个地区级商业中心、102个社区级商业中心、9个新城级商业中心——从中心城内到中心城外, 总计145个商圈各具特色、定位各异、布局广泛、串联上海。 上海市商贸行业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上海12个中心商圈的建设, 对基层商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根据前程无忧 (www.51job.com)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0月零售业店长/卖场经理职位高达42866个有效职位数, 其中, 民营/私营企业/非上市公司占到了总需求的15%。而上海这一岗位的需求人数居于全国榜首, 上海商贸行业现有基层商品经营管理人员13.7万人, 每年市场需补充的基层商品经营人才总量预计在8000人以上。

(2) 上海市商贸商品经营人才需求呈现三大类型

调查显示, 上海商品经营人才需求呈现三大类型:战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人数比例约为1 ∶6 ∶59。

战略型商品经营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 他们从事商贸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 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 能够深入分析基层商品经营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熟知行业、企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

管理型商品经营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 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 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 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这类人才在商贸行业主要是企业中层营销人员、区域经理、大型超市店长、品类经理、渠道经理、采购经理等。

技能型商品经营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 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这类人才在商贸行业中主要是指营业员、柜长、课长、组长、小店店长。

2.3 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才供给状况

上海一线技能型基层商品经营人才来源有两个:一是中职商贸类专业毕业生, 二是外来务工人员。五年前中职商贸类专业毕业生是主要的来源,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 学生和家长都普遍倾向于就读普通高中, 出现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局面, 上海中职开设基层商品经营专业的学校不断在减少, 2005年有10所, 到2008年仅有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中华职业学校3所。2003年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商品经营专业学生的毕业总人数为2189人, 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到1935人和1976人。调查显示:2005年上海市中职基层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的人数为74人, 仅占毕业生人数的44%。2006年、2008年略有上升, 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中职基层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分别为116人和62人, 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50%和48%, 仅百位数的供给与每年几千人左右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 中职营销专业的供给情况远未达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相匹配。在目前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入职门槛低, 没有职业准入要求的情况下, 为了解决这种供给和需求的强烈不对称, 企业招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通过简单培训后上岗补充基层营销人员不足, 但在技能要求上远远达不到合格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标准, 未来5~10年合格的一线技能型基层商品经营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3 对商品经营人才的培养意见和建议

3.1 以地方经济为轴心, 实现工与学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的技能人才库, 人才只有紧贴地方商贸企业发展的实际, 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 以工学结合的方式, 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方法, 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营销现场环境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交流中获取知识;把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有机结合, 工学交替, 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参加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的理论知识, 掌握技术, 提高动手能力, 形成熟练操作技能优势。

3.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成功转型

在教学中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 依据基层商品经营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依据上海商贸业对基层商品经营人才的职业要求, 创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 将地方特色与行业优势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使教学贴近实际工作。依托行业、企业, 实行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 专业老师与营销能手的有效结合, 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紧密结合,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融通, 创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特色, 构建实用型、技能型与职业型的中职基层商品经营课程体系。

3.3 以职业教育目的为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实践的新突破

现代商贸人才 篇8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 城市比较发达, 农村特别落后, 全市人口三分之二在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非常突出。因此, 在城乡商贸统筹上, 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农村商贸发展的问题, 通过加快农村商贸的发展,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繁荣农村商贸市场, 促进农民增收, 引导农村消费,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消除城乡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而要加快农村商贸的发展, 关键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尤其是农村商贸人才队伍建设。

一、重庆农村商贸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 农村商贸流通基本情况

近年来, 全市农村商贸流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发展较快, 农村多元化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快速发展, 农产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农产品流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据不完全统计, 乡镇及以下农村零售业态已经拥有了零售业17种业态中的杂食店、便利店、超市、折扣店、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邮购、电话购物等12种业态。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农村商贸人才, 农村商贸人才在推动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农村商贸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 全市共有农村商贸人才80万人, 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收购、百货经营、餐饮服务、家电维修、农村贩运、农村经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行业。其年龄结构总体呈现中间多, 两头少的状况, 大多集中在30-50岁左右。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主要在19-35岁左右, 年龄结构偏低。

农村商贸人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相当低, 不到1个百分点, 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数量略有上升,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绝大多数, 甚至某些行业还存在文盲的情况 (如农村乡镇及以下屠宰人员文盲竟达10%) , 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如垫江县2007年农商从业人员总量2.1万人, 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1.7万人, 占农商人才总量比例为8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4000人, 占19%, 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只有130人, 仅占0.6%。

在各类农商从业人员中, 经过相关专业培训, 具有相应技能资格证书或职称的人员微乎其微。

二、当前农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观念陈旧, 农商地位和作用模糊, 导致对农商人才重视不够

受封建传统影响, 重农抑商思想难以根除。农村, 特别是在农业干部中, 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引导农产品转化为商品不够。从表象看, 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县, 商贸流通就发达。反之, 商贸流通越发达的地区, 城镇人口就越密集。如永川区的四大经济特色中, 有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支撑, 全区的城市人口达30%, 而武隆仅为12.5%, 垫江为15%左右。而同一县的乡镇, 也因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程度, 反映出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结构比例的高低。如垫江的橙溪镇是全国百强镇, 有辐射渝东地区的木材批发市场, 其商贸流通较县里其他乡镇发达, 非农业人口也远远大于该县其他乡镇。

(二) 培训力度不够, 农商人才总量少, 素质低, 地区发展不均衡

由于对农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各地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上还主要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 而对百货经营、农村贩运、农村经纪、家电维修、餐饮服务等农村商贸方面的培训力度不够大, 造成农商人才在总量上偏少、素质上偏低、专业技能上差的状态。

农商人才在地区发展上也不均衡, 在农商人才总量、文化程度上, 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高于路况差、贫困山区等经济不发达地区, 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高于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

(三) 组织化程度不够,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现有农商从业人员市场主体是个体商户、贩运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 经营条件简陋, 经营方式落后, 专业化素质低, 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 但规模小、实力弱, 市场覆盖率低, 组织化程度不够, 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

(四) 经营活动现代化程度不够, 缺乏现代物流所需人才

现有农商人才, 思想比较守旧, 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和等、靠、要思想, 缺乏创新意识, 而且经过严格商贸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较少, 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由于传统流通方式在农村仍占主导地位, 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广大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流通经营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例如垫江渝东建材综合市场是渝东地区较大的建材集散地, 辐射重庆丰都、梁平、长寿、忠县, 四川邻水、大竹, 湖北宜川等7个区县, 一期工程吸纳150户业主, 其中农村人口达30%, 每年社会零售总额达3-5亿元。就是这样一个辐射能力较强, 销售渠道较广的物资集散地, 其销售全部是采取实地采购或者送货上门的传统方式, 没有搭建网络销售平台, 它的木材市场也仅仅是赶场式的木材交易场地。

据统计, 目前全市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农村日用消费品90%以上通过对手交易销售;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目前全市的农商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商贸业态, 缺乏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所急需的农商人才。

三、农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 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机制

从根本上讲, 实现城乡商贸统筹, 筑基在农村商贸流通快速发展和农村商贸人才资源开发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上。只要有了一支门类齐全、数量足够、结构优化、素质提高、手段先进的农商人才队伍, 形成促进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引领农民思想变革、带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骨干力量, 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才能出现勃勃生机, 城乡商贸统筹的目标任务才能够顺利实现。

因此, 各级商委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观念, 自觉地把农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来抓。应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机制, 通过相关载体对农商人才的战略地位进行宣传, 深刻理解农商人才的内涵和作用, 从上至下树立“以人才强商业, 以商业促统筹”的观念。

(二) 强化管理, 注重实效, 建立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加强农商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 各区县对农村商贸人才队伍建设应统一研究、统一部署, 立足本地实际制定规划, 明确主攻方向, 分类指导, 扎实推进。建议成立农村商贸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 形成各级商委部门为主要责任人, 工商、财政、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 乡 (镇) 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 形成工作联动力。同时, 加强制度管理, 由市商委统一出台农村商贸人才培养的规定,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 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三) 加强培训, 优化结构, 培育发展现代物流所需农商人才

大力实施“人才强商”工程, 将农商人才的培训纳入农村人才整体规划之中,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农商人才培训基地, 为新型农商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培养农商人才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以适应农村商贸新型业态发展的需要, 提高农商人才整体素质为主, 培育现代物流所需农商人才的服务上。一方面要注意提高现有农商人才文化层次、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要根据全市农村商贸发展的需要, 培育具有一定现代物流知识的新型农商人才。

在具体培训中, 应注意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企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

(四) 培育农村商业行业协会, 提高农商人才的组织化程度

建议成立农村商业行业协会, 通过协会引导农村商人开展行业自律, 举办商贸知识培训班, 交流商贸经营经验, 帮助对订单合同进行审查把关。同时, 还应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 加强农商人才相互间的交流, 充分发挥相关组织的指导作用, 使农村商贸人才队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 提高农村商贸人才整体素质。

(五) 完善激励机制, 增强农村商贸人才队伍活力

一是评选优秀农村商贸人才。将农商人才的评选工作纳入整个农村实用人才“创先争优”活动之中, 在荣誉上激励。通过开展“十佳农村优秀农商人才”等创评活动, 大力宣传农商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 加大对优秀农商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 扩大农商人才的影响力, 增强荣誉感。二是建立职称制度。通过人事、农业、科技部门的共同努力, 建立农商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使有一定技术专长并发挥作用的农商人才落实相应的待遇, 增强责任感。三是深化“双培”活动。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商人才, 重点培养, 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 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 加强锻炼, 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

(六) 鼓励农民经商, 完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机制

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农村流通领域, 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 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启动“农商对接”行动计划。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 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企业法人, 从事农产品运销。积极支持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 为农民提供信息、运销、技术推广等综合性服务。

多渠道筹集资金, 可以采取政府支持部分, 劳动部门支持部分, 业主支持部分的方式作为培训经费来源。

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为农商人才的培养提供方面。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放宽条件, 降低门槛, 为农商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授权核准、提高效率;人事部门为农民评职称开设“绿色通道”, 合理制定评审标准, 简化申报手续, 免收各种材料费等;对转化为商贸人才的农民, 在购房上、户籍办理上、社会保障上、子女入学就读上给予优惠。同时, 对新登记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 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和税务登记费, 返乡创业企业吸纳本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大的可适当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积极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 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商人才倾斜, 给予资金扶持。同时, 建议设立农商人才发展基金、成立农商人才互助会等形式, 多渠道筹集资金, 进行互帮互助, 逐步形成规模。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EB/OL]. http://www.aweb.com.cn.

[2]、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支持重庆市加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有关意见, 商办财函〔2007〕106号[EB/OL].http://www.lawbase.com.cn.

[3]、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 19号[EB/OL].http://finance.sina.com.cn.

现代商贸人才 篇9

关键词:新常态; 武汉;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对策分析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新常态下物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其实质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这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物流的特点:(1)物流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在温和增长阶段,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现,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2)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抽样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80万元/亩。燃油价格高位运行,2013年汽油价格比2009年上涨了三分之一左右。(3)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近年来,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6亿件,同比增长51.9%,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物流迎来重要发展机遇。(4)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整合,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支撑,领先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战略竞争新优势。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新的挑战。(5)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型。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2015年,我国综合交通总里程将达到490万公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运输结构逐步均衡,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引导物流节点布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国际物流市场依然低迷。物流行业依赖于全球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流动,但目前市场仍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物流发展困难重重。

新常态物流的发展趋势体现:(1)电商物流高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市场规模升至世界第二位,连续五年平均增长率达43. 5%。2014年,单量超过130亿件,人均超过10件,与此同时,电商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也开始凸显。(2)一体化物流蓬勃发展。依托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围绕“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的发展主线,整合物流行业内外资源,建设一体化物流——集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信息港“四港一体”,打造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平台。(3)全球价值链引导供应链优化发展。近年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努力由相同产业的价值链低端向全球价值链中向高端递进,逐步形成以我国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物流企业利用改造升级机会,逐步从传统物流向高端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转型,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4)物流行业的并购愈演愈烈。行业并购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物流企业可以继续试图收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来填补特定的战略或者地区差距,从而极大地提高客户服务。(5)物流运行仍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适应新常态,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集约式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整合发展、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6)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全国自贸区建设的铺开,自贸区各项功能更加完善,自贸区网络逐步形成,自贸区在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初显成效,为我国国际物流业迎来重大机遇。

二、武汉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SWOT分析

(一)优势。①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世称“江城”,扼南控北、横贯东西,是中国中部地区的最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目前,武汉“铁、水、公、空、管”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基本完成。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立交桥”,以武汉为圆心1000公里为半径划一个圆,可囊括中国80%的大中城市。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未来武汉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②汉商文化底蕴深厚。武汉历来是商贾名镇,汉商文化久负盛名,大汉口一直拥有“货到汉口活”的美誉而蜚声海内外,在这一深厚的商贸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商敢于担当主人翁意识,敢为人先创新精神,引领武汉商贸物流争创一流。

③科教优势突出。武汉市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一批知名高等院校,且高等教育位于全国第三位。因此,有效利用武汉高校的人才资源和科教优势,可以为武汉商贸物流业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潜在市场庞大。近年来,作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市GDP总量成稳步快速上升趋势,初步估计拥有华中地区2万多亿消费潜在市场; 同时,与东西南北各向各区优质客户资源对接,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劣势。 ①缺少相关产业支撑。武汉商贸物流与武汉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更需要湖北及至中部地区经济的强烈支撑。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武汉需要大力发展相关商贸产业,培养与培育一批在区域及至全国都有影响力商贸集团,而就综合实力而言,武汉商贸集团企业远远落后北上广深和沿海其他城市,这极大制约武汉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②缺乏产业集群化发展经验。武汉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发展多个各具特色的商贸产业集群,武汉商贸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缺失成为武汉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此,在学习江浙大型商贸集团和小商品市场经验的同时,武汉需要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商贸物流中心。

③物流服务水平竞争力不足。武汉市物流规模不大,物流企业实力不强,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不高,整个物流市场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机遇。 ①国家相关物流产业政策机遇。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国八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武汉发展国家物流中心,打造区域商贸物流的优势更加突出。2014年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武汉顺势而为搭上经济发展快车,这些为武汉发展商贸物流提供了较好政策环境。

②武汉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机遇。早在2007年底,中央政府批准了以武汉为龙头的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这给武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产业升级,这是提升和发展现代商贸业是的一个重要环节,也给武汉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指明方向。

③武汉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机遇。一般说来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域贸易,区域贸易发展后,区域物流伴随发展,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区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要求更加科学的物流规划和更大规模的物流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与之相适应。武汉市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为其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带来的契机。全球经济低迷使得外向型的中国企业走上了内销的道路,而内销最大的中转站就是武汉,武汉成为东南沿海企业产品的销售地,很多国内企业通过武汉商贸物流市场向全国销售。此外,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向武汉等内地转移,也为武汉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挑战。中部周边省份及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局面。主要表现有:安徽的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长沙金霞物流区、以及各个地方建设的物流园区、保税区等。这些城市商贸物流区的发展切分市场分流客户,使武汉商贸物流生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入武汉,武汉物流企业面临内外压力与挑战。另外,企业与消费都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武汉物流服务提供者如不能达到客户要求时,会被其他的城市替代或客户选择其城市服务。

从以上分析SWOT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明显结论,即武汉商贸物流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但并不代表武汉商贸物流就发展到极致,武汉商贸物流产业和市场仍然存在不足,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来逐步完善。

三、武汉市发展商贸物流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新常态全方位、多渠道的协调发展。在武汉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进程中,必须依托新常态背景,坚持全方位、多渠道的协调发展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投资者、物流企业间、物流需求主体等加强互联互通,共同促进商贸物流发展。在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还抓住重点,合理布局。比如:可将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建设成为中部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将武汉乃至全国重点商贸企业、物流仓储企业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打破时空的围墙,实现集群化产业运作,提供商物一站式服务。

(二)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主体,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现代商贸物流服务水平。选择部分大中型工商企业,发展专业化物流,鼓励企业将自营物流整合为社会化物流。重点引导规模大、效益好的钢铁、汽车、医药、食品、家电等大型生产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功能,形成以钢铁及大宗原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配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物流服务社会化、集约化,全面提升生产业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推动传统储运企业及批发贸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物流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新兴的民营物流服务企业,加强与传统储运业的嫁接和联合,着力打造一张武汉新“名片”。

(三)支持商贸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创新商贸物流业的配送模式。结合武汉城市产业布局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快构建多层次、梯级化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 加快推广城市配送标准和技术应用,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专业配送企业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和装备,合理规划LC和DC,从而优化武汉商贸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商贸企业积极开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依托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或供应商为多个商贸企业、社区门店、市场入驻商户等提供共同配送服务。依托现有的物流园区推广配送班( 或专)车,开展干线与支线结合的城区集中配送。支持武商、中百等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提高统一配送率,利用其物流系统为所属门店和社会企业开展统一配送。不断整合商贸物流存量配送资源,在学校、社区、地铁、轻轨等周边设立末端配送站或建设公共自助提货柜等。

(四)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武汉要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一是要建立与完善武汉商贸物流业的标准化体系,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二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作为支撑。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建设武汉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建立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增强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增加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从而极大地推动着武汉的商贸物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五)积极引进高端物流人才,推动高端物流快速发展。高端物流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提供支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和培养高端物流人才,同时,制定有效的鼓励高端物流发展的举措,吸引国外的高端物流投资者。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建立区域性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运营中心等等,加快“物联网”研发和普及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提升现代商贸物流产能。

参考文献:

[1] 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 2014(8):5-9

[2] 冯立果,新常态下中国大企业面临的挑战和若干建议[J],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14(6):4-12

[3] 聂旺,新形势下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北京,中国商贸,2014(10):12-13

商贸类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篇10

1.1 人才缺失的现状

经济学人智库 (EIU) 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 一半以上的公司高层预期:人才缺乏将很快影响到公司绩效表现。60%的企业不满其公司人才的发展状况, 认为现有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企业的重点业务需要。但事实上, 只有5%的公司建立了清晰的人才管理战略, 并有与之相匹配的实施与应用体系。

目前,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企业已将注意力转移至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并发挥其价值上, 即迫切地需要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设。例如:许多公司建立素质模型体系、领导力发展体系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估计这是未来五年内, 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新阶段。

1.2 招聘的方式

人才永远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而招聘正确的人是公司获得优秀人才的第一步。要记住, 不是为某个职位而招聘人, 而是为整个公司在招聘人才。所以, 价值观非常重要。鉴别的关键有三点:一是应聘者有没有可被证实的业绩, 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的——是在同一家公司取得成绩, 还是靠不断跳槽取得业绩;二是面试时应聘者的回答方式, 他讲到了什么, 没有讲到什么;三是背景调查, 应聘者是否是一个充满热情、非常进取、能够自我驱动的人。

在招聘时, 可以采用“4+1的方式。“4”是直接上司、人事经理和同级别的其他一、两位经理。如果不敏感的话, 同等职位的同事也可以参加面试。“+1”是指更高一级的经理。高一级的经理可以说“No”, 但是他不能说“yes”。他不能说必须要招聘某一个人, 但是他可以说这个人我们不能要。此外, 对公司而言, 一定要有管理层梯队培养计划。让更多有活力的人有机会进入管理层, 因为不管怎样, 公司都会有人员流失的情况发生。所以, 梯队培养计划能够帮助公司做到业务、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连续性, 这对公司来说很重要。

2 如何让企业员工更具创造力

让企业员工更有创造力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停止所有坏习惯。但是, 还有什么能做的其他事情呢?如果人们在抑制或者压抑自身天生的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中呆了很多年的话, 那么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感到自信和被信任而去开口坦言。多年的社会经验已经证明了几乎每个人拥有的创造力都比其在工作中允许发挥的创造力更多。天赋就在那里——把它应用到工作当中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以下是把创造力应用到工作中的方法。

2.1 谈论创造力

告诉人们要有创造力就像告诉这些人要富有幽默感一样令人鼓舞, 它会激起一个相反的反应。另一方面, 赞美发现的每一个创造力痕迹——在某个人的演示文稿中或者在某个人的建议中或者甚至是在另一个公司已经做过的事情中, 促使人们相信创造力并赞赏和给予奖励的东西。单单这样做, 就很有促进作用。

2.2 选择性避开工作场所

去看一些刺激、鼓舞人心具有挑战性的东西。把人们从自身一成不变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大脑创造是人们日常工作有形化身的中枢神经网络。如果想要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大脑, 那么就必须让其有一点点的不安, 并展示出具有挑战性甚至是令人不安但不是威胁的信息或者经历。随之, 迅速地让大脑和思维进入紧张的状态, 准备备战的假性意识, 开始工作和创新。

3 如何保持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在人才严重短缺的高速成长型企业里, 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和层级。因此, 解决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任务。

3.1 找准培训工作的关键点

如何在销售高速增长、业务积极扩张、新人新事较多的氛围中学习创新、持续改进并追求高效?这得在持续的探索中思考并成长。

做员工能力发展, 要从只追求组织绩效的发展到追求组织和人的同步成长;做人力资源时, 要从关注人岗匹配到关注人与战略文化、业务流程、岗位, 以及人与人的有效匹配, 并用全局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去开展工作。

在人才严重短缺的高速成长型企业里, 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和层级。因此, 解决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成为企业内部面临的关键任务。稳定而不积极发展难以留住人才、吸引资金、整合资源, 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展而不重视稳定, 则会思想混乱、人心不稳、缺失信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除了人事调整、配备互补型团队, 还有最关键的就是鼓励员工进行持续自主的学习并时刻保持工作的积极性。HR工作者自身同样如此。

3.2 继续学习

按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可以把学习经验依抽象程度不同分成三类、十个层次, 以此提升员工的兴趣点。相较于底层“做”的经验和塔尖抽象的经验, 将重点放在塔的中部, 即观察经验部分。因此, 在课程设计中, 要注重加入真实的场景, 进行真实的改编, 帮助学员对知识进行理解。例如, 制作模型就能产生比实物教学更好的效果;安排表演、游戏等活动, 可以让学员感受到在正常情形下无法获得的体验。此外, 在观察经验部分, 可以通过观摩、示范、见习、参观展览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感性资料, 加强学员对知识的认知。根据从简单到复杂、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 积极为员工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 最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3 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让员工和管理者都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甘情愿、满怀兴趣。对管理者来说, 要想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动力, 就应把他们放在适合的职位上, 回归到员工自身的发展。同时, 管理者要明白, 员工的参与程度越高, 其积极性越高。因此, 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意见, 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为自己代言。

但在日常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雄心壮志, 而员工却置若罔闻。尤其是“90后”的职场生力军, 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 喜欢直截了当的生活和表达方式。这就需要公司为他们营造温馨愉悦的工作氛围, 多鼓励、多引导, 从梦境到现实, 从“好友记”到“宫心计”。最终, 营造出良性的团队氛围。

人力资源部门如何真正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始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 需要制度化的建设, 也需要在战略远景的旗帜下构筑团队的安全感和荣誉感。因此, 在挑战和压力下, 人力资源部门要关注的点有很多, 而最关键的不外乎关键人才的留用等问题。而任何一个关键词背后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难点, 但正因如此, 也意味着各种变革和进步的可能。如果只看到困难所在, 很容易畏难和疲惫, 但想到变革中的闪亮点, 以及建设性的改进和完善, 又何尝不相信美好的明天呢。

4 创新人才管理的策略

加强科学理论指导、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研究重大人才政策、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团结吸引人才、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等等, 无非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人才、应用人才, 为了促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查找规律当然很有必要, 但是, 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更是忽视不得。

首先, 人才管理的整体发展规划要创新。这其中离不开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要求用科学发展观进行规划和部署, 紧密的结合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 将由近及远、由表及比的设计、规划, 发散的思维培养方式和因地制宜的引入方式相结合, 努力形成人才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

其次, 人才管理的培养方式要创新。一味地沉浸于呆板的、低端的思想教育理论模式中, 对人才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企业需要的是活泼、灵动、对工作具有建设性和推动性的实质性人才。再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需要人才去开发, 再好的工作岗位也需要优秀的任职者, 人才培养不应该是复制、粘贴模式, 而应该是创新模式。

再次, 人才管理的应用方式要创新。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带不好的兵, 只有不好的将。对于人才而言, 就是需要党和国家做好领头雁。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优秀的人才放错了位置, 也是人才资源的大大浪费。企业需要的是资源优化配置, 即当一个人任职某岗位的时候, 在一定范围内没有人比他更能胜任此岗位, 这样才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身为领头雁, 就要有指点江山的长远眼光。

在一个组织或团队之中, 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不断的交汇融合之中, 组织或团队能否形成统一的职业价值观,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力。统一的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组织或团队中被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基本价值判断, 是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念, 它直接决定着成员的思维风格和行为方式。

当这种统一的价值理念被团队成员充分认知、认同后, 就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就能够统揽全员的思想和意志, 使团队成员在统一职业价值观的引领下, 基于组织肩负的职责和追求的目标, 振奋精神, 永葆高昂的斗志。企业应为员工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如管理路径、专业路径、复合路径三种, 并根据员工的职业兴趣、个人特性、素质能力规划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 通过完善的培训、辅导计划, 切实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5 结语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和燃动力, 甚至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稳定与生死存亡, 那么, 对于如何寻找创新型人才及如何发挥这类人才的创造力、积极性以及最大限度发挥的相关法则将是目前商贸类企业乃至各行各业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未来市场竞争的这个大环境提供一个有力的杀手锏。

参考文献

[1]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 2011 (8) .

[2]朱艳敏.培养复合型商贸人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 (5) .

上一篇:煤炭主体专业下一篇:原子荧光法食品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