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

2024-08-17

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精选十篇)

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 篇1

此次研修我的比较大的收获, 就是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工具的设计和运用,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学习评价观。我认为, 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的生长点, 在于建构“自主、互动、立体”的学习评价平台。

在这次培训中, 我还学习了“评价量规”的设计与运用, 理解了评价应有多样化的元素特征, 因目的不同, 评价要素、评价的主要指标、评价使用的工具也应多样。在量规设计的过程中, 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设计主要评价指标, 并根据学习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 应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表述量规具体分量的评价要求。

多元评价最重要是评价主体的多元:“自评”、“互评”、“师评”——从多个角度促进学习。教学实施中, 教师可利用量规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在完成课堂作品后, 多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 在互动中学习, 在互动中发展。

●量规工具与语文教育思考

以上是我的收获。由量规的设计与运用, 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记得去美国培训学习, 我在听课时不由被课堂上学生轻松自由的研讨氛围吸引, 思想上会悄然融入他们的研讨。语言类、历史哲学类科目的课堂, 在中观目标下, 具体到某一堂课, 少见诸如“课堂学习目标”之类的预设, 激活课堂的, 是与中观目标有关的课堂话题, 课堂自始至终围绕话题自主合作展开, 很少规定必须说什么, 而且学生之间的发言趋同性较小, 互补性很大, 常常有惊讶、笑声, 几乎没有中国课堂比较整齐的掌声。作为学生互动的参与者, 教师极少“讲”课, 也极少不断地提问题, 教师极少做是与非的评价, 或者是优与劣的定量和定性评价, 或做横向比较, 而是非常关注一些问题的发现和个性观点, 并想办法营造氛围, 让每一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个性思考, 学生的发言和作品展示自然、踊跃且“毫无顾忌”地彰显着鲜明的个性。

语言类科目的文本阅读, 是以主题确立一组课文, 极少预设对某篇课文段落和词语进行肢解研讨, 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各自谈整体上的阅读收获, 作业多是“读下面文章后, 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请就你感兴趣的角度, 谈谈你阅读本文的思考”之类的开放性、实践性要求。反观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竟是多以判断、选择题形式来量化思维, 连现代文阅读, 也习惯了以僵化的“读下列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的模式强迫学生功利性趋同性阅读, 这样的量规理念, 让许多学生远离了悦读, 也不可能再有个性选择的阅读。

我认为目前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们的量规工具设计和应用, 还不能避免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 虽然多元评价会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如评价的是与非、优与劣的元素过多, 或许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成就感, 但元素越多, 给另一部分学生带来的压力也越大, 甚至会由此限制了锐意个性的创新思维。

第二, 我认为, 对语文学科而言, 量规的运用要考虑内容、学情, 量规设计应该考虑多一些隐性导引, 少一些定性定量评价, 阅读、写作、研讨应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时空, 给学生自我创造的导向, 而不是肯定或否定的过多提醒。如果量规评价元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和辩证思维, 有利于自我评判和自我升华, 可以用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如果是定量的和定性的评价元素, 则尽量不要在学习的成果阶段过多运用。因为, 定量和定性的本质, 是思维的趋同性, 是创造情感愉悦的被规范甚至是被舍弃。

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 篇2

放飞生命

——“本色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求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活轨迹,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其实,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艺术家”,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体验。小学生习作需要这种纯真本色,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学习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使作文从本色中来,到本色中去。

所谓本色就是原来、原始、根本的意思。首先需要教师立足本色,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积极引导,挖掘人的真、善、美,用心灵和真情实感去写文章,还学生心目中对事物最本色的认识。其次需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本色”。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观察、感悟、再现、表现、创造,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真我,写出真爱,流露真情,捕捉真意,写出生命的真实,从而实现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正面临着“灰色污染”。“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一就是过于早熟,作文中有明显的成人腔。有的整齐的句式落不下多少稚嫩的痕迹,有的纯熟的语言看不到一点童言的影子,有的深邃的思想拔高得让人惊奇赞叹,成人的腔调也不时在作文中出现,让人根本分不清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二就是组抄,作文中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不少学生手中都掌握有一定数量的“作文选”,写作时对同题作文生搬硬套,复制出一篇篇“拷贝作文”,对类似作文东拼西凑,“剪切作文”大量出现。“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三就是程序化,作文中有明显的套路。不少学生热衷于“一凑、二抄、三套”的 “作文诀窍”,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程序化、模式化、成人化习作的泛滥,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

根除“灰色污染”的关键在倡导“本色作文”。笔者近几年致力于“本色作文”的教学研究,探索了了一种以“三性”(工具性、生活性、个体性)“三本色”(主体本色、内容本色、形式本色)为主要内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返朴归真,还原习作的工具性,反映习作主体的生活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张志公也多次强调:“作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由此可见,作文具有表达心声、交流情感的功能。但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没有搞清对习作工具性的认知。这种习作工具性认知偏差的分界线就是“要我写”还是“我要写”。如果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实际需要,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为“本色作文”的教学,应该具有“唤醒”功能,营造一种“作文是人际交流的的需要,作文是成长发展的需要”的习作氛围。逐步还原习作的工具性,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让学生认识习作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把习作还原到日用工具的状态,作文教学就有了“本色”的土壤。

(一)多方引导疏通,增强学生习作的欲望。引导就是用大量的事实和精选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概念与内涵,明白写作在交际中扮演的角色,认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比如我班有位同学,父母出门在外,一年回家一趟。这孩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常郁郁寡欢。于是,我鼓励孩子多写信,既可叙事、汇报最近学习情况,又可抒发思念之情。孩子试着写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父母的心与孩子的心就因为这封封信函彼此产生了共鸣,从此,他不仅性格开朗,还懂得体谅关心父母,更难得的是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又如一名学生常常要求调座位,我不置与否,只是爽快地说:“就是告状也得写状纸,你把要求调座位的理由写出来交给我,如果确实有理有据,可以考虑。”这名学生欣然同意。结果两星期后,一本厚厚的《同桌冤家》小说就出现了。从上面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教师能见缝插针,多方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那么他们便不会排斥作文,而会自觉不自觉地在

生活中“因需作文”。

(二)巧妙设置场景,提高学生习作的乐趣。交流是生活的必需,习作也是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的必需,只不过这种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在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互方式。教师要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交流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在国庆返校后安排口头作文,让学生口头表述国庆见闻,让学生讲到动情处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让学生听到高兴初心驰神往,跃跃欲试,让学生感受作文就是一种享受;再如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宣传橱窗,让他们自己选择素材,自己裁剪编排,让他们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提炼。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写作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那么他们不仅不会排斥作文,反而会主动地在生活中“应用作文”。

(三)开辟“绿色”通道,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通道分两种,一是自由通道,就是鼓励学生自备笔记本,写些日记文章和随笔,文章不要求题材,不限制体裁,不规定长短,日记文章和随笔可以交给老师点评,也可以同学之间交流,也可以自己保留,每个季度总结展示一次,评选十佳练笔,推荐好的文章开辟“佳篇有约”专栏。二是绿色通道,开通“班主任信箱”,开辟心灵交流的绿色通道,自由地和学生书信来往,鼓励学生畅谈人生,抒发喜悦,倾诉烦恼,询问对策,让教师参与学生的生活,一起分享成功,安慰失败,排除苦恼,荡涤心灵,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一种倾诉。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他们作文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二、固本清源,重视习作的生活性,反映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孩子写作的巨大素材库,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放着“鲜货”不尝,却去嚼些“陈年干货”。作文指导如果仅仅囿于教室,限于书本的字词句段篇的反复咀嚼,那么必将走入一条死胡同,进退两难。引导学生投入生活的怀抱,教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日积月累,就不愁语文学不好,作文写不好。

(一)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捕捉生活的亮点。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在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任何经过学生的观察得来的素材,才更显得亲近、有血有肉;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信手拈来,才会言之有物、清新自然。因此,我们

要让学生们去做生活的参与者。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孩子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成长。比如有位同学跟妈妈去大厦买东西,这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件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事,没有什么“奇”、“趣”可言,没有必要写进文章里。但是我的这个学生却把它写得有滋有味,因为他注意了观察,注意了发现,体察妈妈挑选某种商品的目的和意图,向妈妈询问商品的性能和质量。另外,他还主动了解某些商品的牌号、产地,仔细观察它的包装等等。每去一次大厦,他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每次回来他都能写出一篇象样的短文。细致的观察使他拥有了那么多的“库存”,写起文章来当然不发愁没内容可写。

(二)有的放矢组织活动,丰富写作的素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组织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作为第二课堂进行必要的拓展和适当的延伸。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哪怕是经过策划的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自己是身体力行的,体验当然会更加深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有了生活,才有丰富的素材,让习作成为生活中的习作。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奉化滕头村,江南风情园、盆景园生态景物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自然之美,憨牛猛斗、温羊角力、笨猪赛跑农俗游乐让学生真切领略到农作风情之乐,学生一路走来,兴致盎然,文思涌动,写出来的文章不再空洞、乏味,而是有感而发。

(三)鼓励参加生活体验,拓展生活的视野。只要是亲身体验,都会是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在体验基础上的习作,也就能富有张力和感染力。我们提倡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一份生活积累,多一点生活体验,体验大自然的壮美,体验亲情友情的纯真,体验劳动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历程与喜悦,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当这些亲身体验与习作结合,文章就血肉丰满。比如我校和宁波朱雀小学、勤州宋诏桥小学开展的“手拉手,找朋友”城乡结对活动,让农村的学生进城到城市的学生家中体验生活,让城市的学生下乡到农村的学生家中体验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份体验是新奇而独特的,难忘的经历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写出了一篇篇情文并茂的佳作。

三、求真揭趣,尊重习作的个体性,体现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童言表

达童心,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学大人腔,不说老头说,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人云亦云的话。呵护童真,激发童趣,释放童语,解放童心。让习作者的创新思维,在无忧无虑的本色环境中萌发,让习作者的灵感在自由奔放的激情中喷发火花。

(一)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与空间,放飞学生的个性。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通过个案研究,我们发现个性飞扬的习作无一不体现着学生个体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刻的主见、独有的丰富情感。反之,生活时空不自由的学生,就显得知识面不广,联系性不强,发散性不足,不善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学生的习作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学生个性展现上。

个性飞扬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时空环境。只有还原自由,才能放飞个性。所以,我们要协调学校、教师、家长三方的关系,为孩子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泛的空间,不要用过频繁的假日活动剥夺学生的时间,不用过多的作业占用学生的课余生活,不用过分的补习班、特长班压束学生接触社会的空间,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还自由于学生,还灵性于学生。让他们能在宽松环境中畅快地观察社会,在闲情暇致中自由地感受生活,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读爱读的书,写喜欢写的作文。只有当学生涌动想表达的愿望,并且能够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最终就能还个性于学生,展个性于习作。

(二)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亮出自己独特的素材。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独特想像。我们在习作指导中,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把珍藏在自己心灵深处与众不同的东西表达出来。只有独特的、个体的,才是灵动的、鲜活的。

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取个性化的独特经历。不同生命的活动,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于别人的做法、想法,而这些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正反映了个人的爱好、性格、兴趣等。在作文指导课前,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确定最能表现自己独特生活的习作内容。学生如果能坚持写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作文内容就不会千人一面,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彰显。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取个性化的独特想象。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海阔天空、各不相同的。同一活动、同一情境、同一事物均可引导学生发挥独特想象,使其思绪自由放飞,可以“心游万仞,神鹜八极”,也可以异想天开,童言无忌。只有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想像入文,学生的个性、灵性才能飞扬起来。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择个性化的认识感悟。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不同,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也往往不一样。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同一题材、同一问题总有不同的感悟,正是出于不同个性学生的真实感受,即使有偏差,即使很稚嫩,也很正常,只要做好疏导,就会呈现出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鼓励自由表达与创意发挥,展现应有的情趣。《课程标准》要求 “(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习作教学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真情付出,就会春风化雨,习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有情感的作文才是生命化的作文,有情感体验和真情流露的学生才是血肉丰满的学生。

量规评价与语文本色 篇3

本期,我刊邀请了参加山东省教育技术中级骨干教师培训第二期培训的教师、教研员来谈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思考。三篇文章,有开有阖,希望大家能在论述“焦距”的不断变化中获得启迪、有所收益。

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实施的生长点

此次研修我的比较大的收获,就是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工具的设计和运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学习评价观。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的生长点,在于建构“自主、互动、立体”的学习评价平台。

在这次培训中,我还学习了“评价量规”的设计与运用,理解了评价应有多样化的元素特征,因目的不同,评价要素、评价的主要指标、评价使用的工具也应多样。在量规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设计主要评价指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应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表述量规具体分量的评价要求。

多元评价最重要是评价主体的多元:“自评”、“互评”、“师评”——从多个角度促进学习。教学实施中,教师可利用量规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在完成课堂作品后,多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

量规工具与语文教育思考

以上是我的收获。由量规的设计与运用,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记得去美国培训学习,我在听课时不由被课堂上学生轻松自由的研讨氛围吸引,思想上会悄然融入他们的研讨。语言类、历史哲学类科目的课堂,在中观目标下,具体到某一堂课,少见诸如“课堂学习目标”之类的预设,激活课堂的,是与中观目标有关的课堂话题,课堂自始至终围绕话题自主合作展开,很少规定必须说什么,而且学生之间的发言趋同性较小,互补性很大,常常有惊讶、笑声,几乎没有中国课堂比较整齐的掌声。作为学生互动的参与者,教师极少“讲”课,也极少不断地提问题,教师极少做是与非的评价,或者是优与劣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或做横向比较,而是非常关注一些问题的发现和个性观点,并想办法营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个性思考,学生的发言和作品展示自然、踊跃且“毫无顾忌”地彰显着鲜明的个性。

语言类科目的文本阅读,是以主题确立一组课文,极少预设对某篇课文段落和词语进行肢解研讨,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各自谈整体上的阅读收获,作业多是“读下面文章后,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请就你感兴趣的角度,谈谈你阅读本文的思考”之类的开放性、实践性要求。反观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竟是多以判断、选择题形式来量化思维,连现代文阅读,也习惯了以僵化的“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的模式强迫学生功利性趋同性阅读,这样的量规理念,让许多学生远离了悦读,也不可能再有个性选择的阅读。

我认为目前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们的量规工具设计和应用,还不能避免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虽然多元评价会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如评价的是与非、优与劣的元素过多,或许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成就感,但元素越多,给另一部分学生带来的压力也越大,甚至会由此限制了锐意个性的创新思维。

第二,我认为,对语文学科而言,量规的运用要考虑内容、学情,量规设计应该考虑多一些隐性导引,少一些定性定量评价,阅读、写作、研讨应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时空,给学生自我创造的导向,而不是肯定或否定的过多提醒。如果量规评价元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和辩证思维,有利于自我评判和自我升华,可以用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如果是定量的和定性的评价元素,则尽量不要在学习的成果阶段过多运用。因为,定量和定性的本质,是思维的趋同性,是创造情感愉悦的被规范甚至是被舍弃。

呼唤本色语文 篇4

一、本色课堂设计

本色语文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语文的根, 把准语文的脉, 锁住语文的魂, 而这根、这脉、这魂均集中在语言文字上。语文课就得姓“语”, 所有的功能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实施, 否则就会淹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新课程提倡多学科整合教学, 多方位、多层次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语文课上可以渗透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这固然给课堂带来不少生机, 但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 凸现语文味, 不能喧宾夺主, 不能舍本求末, 不能让语文课变成“四不像”、“大拼盘”。某位教师上《与朱元思书》时, 花大半节课时间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 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自己心中的富春江美景画下来, 看谁画得漂亮, 最后给予优胜者小小的奖励。这到底是美术课还是语文课?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画画只能是一种辅助形式, 千万不可“替人耕地, 荒芜己田”!某位知名教师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 紧紧抓住“奔、灌、栽、裹、浇、拽、挣命”等一系列传神动词, 或朗读、或比较、或揣摩、或品味, 学生深刻体会了祥子的悲惨遭遇, 理解了在旧社会“老天无情, 人更无情”的道理。整堂课没有热热闹闹, 画蛇添足, 但只简简单单, 实实在在,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本色课堂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与其相适应的课堂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 俨然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 似乎缺了讨论这一环节, 就不是一堂好课。有的问题通俗易懂, 一目了然, 教师却追求时髦, 追求热闹, 硬要花几分钟让学生讨论, 热衷于制造火爆的课堂氛围。有的还没有经过学生深入思考, 就让他们围在一起发表“高见”, 装腔作势, 一两分钟之后, 教师一声令下, 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笔者曾听一位青年教师上《鼎湖山听泉》一课, 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之后, 请学生八人一组讨论:为什么说泉水是鼎湖山的灵魂?这可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大多数学生若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揣摩原文的话, 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准确回答出来的。学生一听讨论, 顿时来了“兴致”, 有的小组一位优秀生发言, 其余的当听众;有的小组则是一阵不着边际的闲聊, 教师踱来踱去, 无所事事。结果导致优秀生抢占了话语权与思维权, 整堂课只有散乱的活跃, 没有真实的合作。虚假的讨论遮住了教师的双眼, 关闭了学生的心窗。本色语文倡导课堂多一份安静, 少一份浮躁,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教师温文尔雅, 学生凝思默虑, 还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 使他们静下心来, 呼吸清新空气, 展现自由个性, 有滋有味地在语言王国里吮吸琼浆玉液。

三、本色阅读指导

阅读是一种从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过程, 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 而是一个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的过程。本色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接触文本语言, 通过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体验情感、获取感受、把握见解, 感悟语言的“精、气、神”。在新课改背景下, 很多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 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 反复读书, 却缺乏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片面追求阅读形式的变换, 如小组读、分角色读、挑战读、跳读, 或者“选你最喜欢的语句”、“选你最感动的段落”自由读等等, 令人眼花缭乱。这样的阅读确实能使课堂热闹起来, 但对理解文本真的有帮助吗?对提高语文素养真的有用吗?笔者在教朱自清的《绿》时, 没有采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朗读方法, 而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圈点批注, 理解文章的思路, 欣赏优美的语言, 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然后在学生圈点批注的基础上作简要的点拨, 让学生弄清如何动笔读书。整个阅读过程没有任何修饰, 朴实无华, 紧扣“知识、能力、方法、习惯”, 教师扎扎实实指导, 学生轻轻松松阅读。

四、本色课堂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非常重视评价。本色语文评价一定要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 以激励性语言为基本表达方式,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好像是背好的台词:“你真棒!”“你真聪明!”“答得好!”到底棒在哪里, 聪明在哪里, 好在哪里, 教师根本没有阐释, 给学生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有时甚至会被教师的阵阵喝彩冲昏头脑, 变得浮躁, 课堂气氛看似热闹, 实则松散。某位省级教学能手上《听潮》一课, 课上得很成功,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45分钟用了16个“你真棒”和“你真聪明”, 不管朗读是否流畅, 回答是否到位, 一律是“棒”、“聪明”。课后调皮的学生竟然鹦鹉学舌。这样的评价能起多大作用, 实在值得怀疑。为树立学生的成功信心, 教师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毋容置疑, 但评价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 否则会给学生一种错觉:捡到篮里都是菜。其实, 在本色语文课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评价, 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个微笑等, 以激励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 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还原语文本色 篇5

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说:“把语文还给语文。”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读书的课。课堂上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交流探究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我们应坚决摒弃那种“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的教学模式,还原语文本色,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在简约真实的课堂中提高语文效率。

一、细读文本,见真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不是生命与符号的相遇,更不是生命与逻辑的相遇,而是通过文字,通过课堂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李政涛)因此,教师必须细读文本,把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生命的感悟、审美的体验、语言的品味等还原为教材解读,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体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对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文它着力刻画了善良而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的才华横溢的女儿。文章语言美、情感美,学生喜欢读。但文中有些语言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学生较难理解。一位教师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我把父亲死后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告诉女儿温迪时,文中写道:“孩子热泪盈眶,走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了孩子无限的情感。于是,这位教师紧紧围绕“抱”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父亲的心愿,再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女儿在了解父亲心愿后,会走过去紧紧地拥抱呢?这一抱抱出了什么?这一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的说,这一抱抱出看女儿对外公的敬意,有的说,这一抱抱出看女儿的爱心和对祖父这一捐赠行为的认同,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还有的说,这一抱发自内心,让我们见证了爱的力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更领略到了细节美、文学美、人性美,实现了语言与心灵的融合。

二、静品文本悟生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故事、一篇鲜活的画面、一段感人的旋律。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品读其中的意象,是一种“仿佛看见”,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动态的、活生生的,能够让学生敏锐地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生命。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荷塘旧事》一文,在教学月光下地荷塘美景时。教师抓住几组词语:月朗风清,浮光跃金,繁星闪烁,泛着绿光,一弯新月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品读感悟,通过品、批注、议、想象体会荷塘美景,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荷塘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此时,荷塘美景已进入学生心灵,这时,巧妙借用拓展阅读中的《荷塘月色》开展比较性阅读,更好地突出了语言表达特点,为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感悟提供了材料。这样,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眼中复活,在学生的心中复活,在学生的灵活中复活,散发着生命的芬芳与活力。

精读文本展开想象,学生就会感受到文中的语言鲜活如画,映入眼帘。“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个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一群憨厚、淳朴的农村少年展现在学生眼前。

赏读文本,反复玩味,学生领会到了语言文字洋溢的美:色彩美,静动美,情感美。这节课看起来是平实的,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在这平实中蕴藏着巨大的情感张力。课堂上一个品字,却上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感悟出了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了人文情怀,丰富了自我精神世界,提升了自我的生命价值。这样的课难道无效?

三活拓文本,促生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言语信息,巧妙设计语言训练,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的平台,能让学生“意”“言”兼得。

1、善补白。

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补白,能够起到“开渠引水”的作用。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饱经风霜”时,他是怎样教学的:“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一层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学生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才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学生不仅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更深刻领悟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这样的补白有效。

2、妙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引导学生借鉴、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学生就能渐渐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语言。教学完《别挤啦》一文时,学生写道:“不要把真诚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虚伪偷偷潜入心底。给和谐以应有的地们,给每个微笑以恰当的鼓励,让每位朋友成为一生的伴侣。面对着它,你应当无比自豪。给别人快乐的生活,幸福的人生。不要挤,千万不要挤。”此时,流淌在笔尖的真情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3、活拓展。

找文本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拨动学生心灵之弦,在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磁场,灵活拓展,让学生在拓展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享受语言。在教学《迟到》一文时,以“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不同的感受,当学生情感与作者融为一体时,教师深情朗读,当我穿上爸爸送来的花夹袄时,当我握着爸爸递给我的那两个铜板时,我真想对爸爸说:---------------------。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活,有的说:爸爸,一路上有您,我真幸福;有的说:父爱如山,从您的一言一行中我读出了父爱的伟大。此时文中人物形象逐渐走进学生心灵,这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对我很严,很严。”学生不仅读出了爱的伟大,更读出了对父亲的崇敬。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瞬间,父亲的一点一滴出现在学生眼前,甚至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对自己疼爱的画面,这种氛围早已把文中的林海音和自己的情感紧紧融为一体,学生写起来怎能不动情呢?这样,层层递进,带学生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实践语言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实现了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共生。

擦亮语文的本色 篇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强,语文作为载体,其内容包罗万象,很容易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幻象。语文教学也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常在自觉和不自觉间误入迷途,陷入备受非议和批评的尴尬境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性质纷争由来已久。有人说语文是工具,要训练语文能力,不要渗透思想道德说教。有人主张人文性,批判工具论,强调教学应该加强思想性和人文精神。关于“教什么”和“怎样教”孰轻孰重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内容入手,突出“教什么”。有人认为教学要关注方法,强调“怎样教”。有人提倡语文科学化,制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量和质。有人反对,说语文教学越科学化则越不科学,还是模糊点好。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997年《北京文学》“世纪观察”栏目推出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掀起了语文学科问题的大讨论,把语文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通过这场关乎语文发展走向的讨论,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语文教育应试倾向太明显,标准化考试比重过大;课堂教学注重纯技术演练而忽视了人文感情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僵化;部分教师观念落后,素质不高。这些弊端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一味传知识,专门练技巧。而知识就是对每一篇文章支离破碎的分析,技巧则是一个一个词语的嫁接拼装。特级教师周益民针对应试语文对孩子的影响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在“应试”与“纯工具”的导演下,理性认知排挤了感性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教师们举着解剖刀,精细地肢解着美丽的童话,孩子们只能哼着“同一首歌”,日复一日地操练、训练、演练。丰富的“语文”简化成了技艺之学,“人”的功能退化成了机器,以致出现了一批批“老态龙钟的儿童”,本该属于孩提的“梦”渐渐干涸。多年来,很多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强加到语文身上,使语文不堪重负,面目模糊,步履维艰,逐渐变质、变味、变调,一步一步走进了死胡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事实上,学习不仅仅是建构知识,也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句话,通过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说:“语言的生命之根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人的独特的感觉与体验;语言,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的文化生命本身,人的精神本身。”语文的背后是“人”,“人”的前面不是“认识”,而是“生命”,是情感世界。教师教语文,本质是教“人”;教师传授知识,首先要关注“生命”。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生态的教育,是一种关注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孩子心灵完美与人格完善的教育。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体验语文,关注生命价值,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体验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钱理群语)语文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语文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康健语)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生命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教师要有一双“儿童的眼睛”,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以儿童的心灵去感悟,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给孩子一个多彩的“梦”。

对语文教育而言,擦亮语文的本色,就是剔除语文教育中的非语文、泛语文、伪语文的元素,回归语文教育本质、本真、本源、本来的面目,让语文课充满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海德格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他说,“哪里有语言哪里才有世界”,“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语言与存在“同在”。维特根斯坦说:“语言伸展多远,现实就伸展多远。”语文是儿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是驻守在儿童心灵深处的最美丽的童话。

对语文教师而言,擦亮语文的本色,就是要抛却一切功利和世俗,坚守学生主体,恪守学科本位,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儿童发展的特点,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简简单单教语文,清清爽爽教语文,教儿童心驰神往的语文,教儿童一生有用的语文。

对学生而言,擦亮语文的本色,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态化的语文学习环境,把学习的选择权、发展的自主权、生命的自由权还给学生,激活童心童年,放飞童真童趣,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兴趣盎然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他还指出,具有创造性质的职业,“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作为从事创造职业的语文教师,要深刻领悟语文的真谛,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要从心灵深处铭记语文教学中“我即语文”、“语文即我”,“我”和语文荣辱与共、心手相牵。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擦亮语文的本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擦亮了教育的本色,擦亮了童年的本色,擦亮了教师的本色。语文教师要全心建设洋溢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文化,创造充满精神律动的课堂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美妙的心灵之旅,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使师生能够在语言之路上返回家园。我经常美美地憧憬着,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深谙语文之道的新教师,领着生动活泼的新学生,在激情洋溢的新学校,学着新颖有趣的新语文,享受着富于人性、充满灵性和蕴含创造的新教育,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教育境界啊。

擦亮语文本色,塑造美好人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语文的“本色”教学 篇7

一、语文本色教学,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即备课, 教师既要备文本, 又要备学生。传授知识既不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又不过分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课堂上才能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新的阅读期待中, 学生不断地扣击文本, 反思文本。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学生学习空间在不断扩大, 一篇文章, 在学习之前, 学生老师搜集的资料, 不计其数, 课前教师对所掌握的资料应该合理割舍。“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教师备课是为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教师有备而来, 才能随机应变;有备而来, 课堂重点才能把握准确, 难点才有突破的方法, 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本色教学, 内容要扎实

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模式改头换面, 教学方法日益新潮。课堂气氛日渐热闹, 教学手段交替变化, 这些似乎预示着现代课堂的勃勃生机。面对这样的课堂, 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难如所愿。由于缺少精心的设计、有效的引导、学生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和讨论中的有效参与, 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热烈, 实则空洞无物,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毫无可言。因此, 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必须要落到实处, 难认的字要多念几遍, 难写的字要多写几次, 该解释的词要解释, 该辨析的词要辨析, 该品味的句子要反复品味, 该归纳的段意要归纳, 就连最基本的句子, 篇章知识, 小到标点符号知识都不能一扫而过。一句话概括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人, 扎扎实实教语文, 而不要浮光掠影式的架起虚幻的空中楼阁。

三、语文本色教学, 要重语言品析

教师教学语文, 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文本的语言文字, 所以我们教学要紧扣“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 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语言文字来进行, 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学生在文章的一字一词一句中行走的过程。不但要关注语言文字的形式:内容与细节, 布局与修辞, 文风与辞藻, 而且要感悟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言语内涵。让孩子和文本进行对话, 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 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 要不离文本, 紧扣词语。有时还要咬文嚼字, 这样学生会因获取语言信息而激起思维波澜, 因走进语言所描述的言语情境而情有所动, 因品味了语言的韵味而提高言语的内涵。

四、语文本色教学, 要让学生自主建构课堂

语文教学, 不是教师文学修养的卖弄, 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学习体会, 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理解、感悟、体验。在读书的基础上, “悟”出内涵。因“文”悟“道”, 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读书感悟,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读书后的体会, 从而受到熏陶、感染。每节课40分钟, 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构建。教师要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 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养成读的习惯。

五、语文本色教学, 要重学生阅读背诵

读书, 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学者早就指出了读书对于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可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却束之高阁, 去研究新花样。大家都知道, 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最简单不过了, “口而诵, 心而惟”, 熟读成诵, 积少成多, 然后融会贯通, 变成自己的知识。

总之, 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培养, 需要我们教师要深入地钻研课标、驾驭教材, 要扎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背的训练, 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它的“本色”。

吟诵,演绎本色语文 篇8

何谓读书?此乃真正的“读”书。书当吟诵,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 当平淡无趣、冗长繁杂的讲析充斥着课堂的时候, 当一段段穿越时空的经典美文被“练习”和“分析”拆得支离破碎时, 我们恰恰正在背离语文真正的实质和内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什么呢?归根到底是一种声音, 这就是语音 (引自徐健顺语) 。我们通常把语言当成了文字, 而忽略了这一点。实际上, 语音才是最重要的。孔子说过:“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刘大櫆说:“论文而至于字句, 则文之能事尽矣。”都是说, 不要仅仅从字义上去解读文章。语音与语义、情感有密切的关系, 语音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这样。自古汉诗皆吟咏!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 以前都是“吟咏”的, 100年以前, 所有认字的中国人, 都是会吟诵的。“吟诵是旋律型声调语言一直是用声调来传情达意的, 从先秦时期就有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它是汉语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 (引自徐健顺语) 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教育的一个巨大宝库, 可惜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了。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如果我们老师仅从语言分析的角度, 硬生生把情感讲析给学生, 试图引导学生得到美的感悟, 我想, 这是很差强人意的, 学生内心根本没有波涛和感染, 语文的所有美感也都荡然无存。比如自然美, 草长莺飞、山清水秀、大江东去、小桥流水, 还有千里冰封、水村山郭, 这些或壮丽广袤、或清然雅致的自然景致, 其实就如一曲曲不同韵律的曲调, 吟诵, 通过声音来演绎这些美感, 便能营造心灵的共鸣的氛围, 陶冶情感。如雄浑吟诵《沁园春·雪》, 高原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广阔, 衬之以“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背景, 构成的壮美山川图画, 在声情吟诵中令人荡气回肠, 心胸雄浑开阔。而低眉信手细拨琵琶式地吟诵《听潮》, 那朦胧的大海、轻吻岩石的波浪, 银磷一般的波浪, 红玉一样月下的灯塔, 像一支柔约静美的小曲, 给人一种喁喁细梦般的清新婉约。通过声情吟咏, 如歌如律, 声出于口中, 景展于眼前, 情现于心底, 才会激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各种审美情怀。

有的文章本来就以读来琅琅上口的骈句或精美的遣词用句, 组成一篇明快、措辞优美的展观“语言美”的佳句美文, 通过吟诵, 更能直观地给人一种美的熏陶。如《岳阳楼记》中对“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两段描写, 采用骈句一贯到底, 一气吟咏, 给我们以“玉盘冰矶, 珠落白瓷”的韵律美感。《看戏》一文中歌词“像珠子一样, 从优雅的水袖, 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一溅一落”的精美比喻, 以及《春》一文中对微润的春风和盈盈密密的春雨的描写, 轻柔吟咏, 能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渗透的多种声、味、色的艺术魅力。《社戏》一文中初夏静谧的月夜, 河面上听到笛声的一段文字, 抑扬顿挫、跌宕绵延吟咏, 使人觉得这段文字, 就如从横笛中吹奏出来的一般, 有一种语言流歌一样的美丽。

而古诗文就更值得吟诵, 因为意境美是古代文学艺术中最有价值的因素之一, 特别是许多诗歌, 仅用寥寥几笔、朗朗韵律, 即为我们营造了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展现某种仅可意会的诗外情趣和意蕴, 这就更需吟咏。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给我们一种旷远荒凉, 静寂幽宁的意境, 我们如用肃穆苍远的声调, 更能演绎诗人那怅然凝望的神态。“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我们如用低缓的吟诵, 便宛如一幅线条简约的铅笔素描, 勾勒出昏暗、萧条、荒凉的旅途羁苦, 思乡肠断的暮秋游子图。“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则用清亮、明快的音律, 展现一幅清逸的水粉画:清风细雨, 绿水红桃的江面上, 一位头戴青笠, 身披蓑衣的悠然垂钓者, 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满山满江的恬淡与清幽。

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听讲对象, 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 需要营造气氛和酝酿意境来感染。吟诵入境、迁移表象和激活联想, 是实施审美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吟诵入境, 创造情感氛围, 感受美感, 朗读吟诵是渐入佳境的第一步。精美的文章需要动情的诵读, 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美感。朗读吟诵先出于口, 再入于耳, 然后了然于心, 在读和听的过程中, 学生能从优美的文章和动听的音韵的感知中, 大致揣摩、品味出文章的情感内蕴, 进而领悟到其中的情理。就如歌曲特别能感染学生一样的道理。朗读吟诵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可以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 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 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体验感情。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味 篇9

2.激荡课堂,在情感交融中散发语文味。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构成,这些作品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符号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意义、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精神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必须更多地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感悟,而不必刻意地将课文肢解成一个个段落,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语文课堂之所以索然无味,是因为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激情,缺乏应有的语文素养。新课程需要教师懂得把握情感、表达情感,善于捕捉学生与文本的最佳情感切入点,激荡语文课堂,让课堂在情感共鸣中散发出语文味。

3.拓展课堂,在语言积淀中散发语文味。语文课程的神圣使命在于传承祖国的汉语言文化,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充当好民族文化积淀者的角色。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这种汉语言文化的积淀更多地体现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只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个个例子而已,教师必须坚持“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源于教材而回归教材”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注重合理地拓展和延伸,在扎实而有效的语言积淀中让课堂散发出语文味,从而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

读出语文课堂之本色 篇10

一、在语感障碍处多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 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这种能力是要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科学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语感障碍,由于作者的语言习惯不同,文本就会出现多种特点,而学生因语感差异引起的在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教师有充分敏感的认识的。教师应抓住这些障碍,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充分去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如听老师范读、请小老师助读、跟老师读、同桌互读、录音朗读、赛读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易读错字、易漏读字、易多读字、易读断句的地方多练读,直到学生能通顺连贯地读好文本。多遍的准确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这样长期坚持地阅读,才能使语言、文法等一些隐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被学生所获取。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语言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语言优美处多读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有的描绘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有的展现精妙绝伦的名胜古迹,有讲究韵律的诗歌,有充满趣味、富含哲理的童话故事……教师在阅读中,应从整体把握,不能以简单的肢解去学习这样的美文。面对这样的文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读。除了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外,还要读出文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及“弦外之音”。“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是有其道理的,对于美文,只有一遍又一遍地整体地读,才能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

如教学《九寨沟》时,通过朗读描写九寨沟迷人风景的句子,那蓝天、白云、雪峰,森林、湖水相互交映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便会读得入情入境。也只有一遍又一遍地读才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思考, 才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学生在感受文本美的同时自然引发潜藏在内心的对于美的体验和界定, 于是便产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绘,他所描绘的美在何处的思考。所以,言辞经典之处,语言优美之处必然得读,而且要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感知意境美,能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正如《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的那样:“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 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如果我们的美读能够“写气图貌”、“属采附声”,就能达到“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的最佳艺术之功效。

三、在宣泄情感之处多读

卢梭曾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 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那么教师要想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 就必须发展和培养好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之前,不光只是认真备教案,备学生,更要注重自己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每篇文章都表达着作者的一份独特情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找准文章中作者最突出表达情感的地方进行训练。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深入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情感宣泄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通过语言的传递,促使学生能情不自禁地有感而发,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更要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经验情感调动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

一位老师上《黄鹤楼送别》,学到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时,她这样引导学生读:“这‘孤’字,是一份孤寂,一起读 ;这‘孤’字 ,代表着彼此牵挂 ,读 ;这‘孤’字,代表着缕缕相思,读;这‘孤’字,透露出的是那深厚的友情,读。”这样通过反复朗读诗句,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寂,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飞扬,生命在阅读中成长,而浓浓的“语文味”也在这不露痕迹的诵读中体现出来了。

四、在启发想象之处多读

语言文字, 因其本身的平面和含蓄常常使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产生一定的空间。很多时候,一个句子,一个标点,都蕴藏着丰富的文本信息。这些地方往往是文本表达意犹未尽之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之处。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地方,展开一定的读悟形式, 使文本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也使学生产生语言敏感,进一步学会研读和思考。

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末尾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如何? 小羊的遭遇会是怎样的呢? 文章虽然结束了,却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要让学生想象合理,在教学中就要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 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狼的无耻凶残,小羊的温柔可怜。通过深入交流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得到了充分展现,学生出于对小羊的喜爱,很多都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那么一则则精彩而又充满童趣的后续也就随之展现出来。

总之,在课堂上抓住这样那样的研读点,进行细致透彻地朗读,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博大丰富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思考。

上一篇:南京化工园区下一篇:高校群众路线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