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律意识

2024-07-06

网络法律意识(精选七篇)

网络法律意识 篇1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意义,途径

自我国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后, 法治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我国政府把普法教育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基于法律意识对法治进程的重要作用, 对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及其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什么是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要求, 对自己的权利、义务的认识, 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 它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整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状态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存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等的内容, 因而, 研究一国法律意识的状况, 就是间接研究了这个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状况和法治进程。

二、我国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国家。在传统法律意识中, 法律并不被人们所崇尚, 权利意识淡薄, 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法律的认知有所提高, 但尚需树立法律信仰。改革20多年来, 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数量颇丰, 这是人们对法律认知提高的重要体现。但面对如此众多的立法产物, 公众却知之甚少。对于法律的出台, 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 不能热情地参与到其中, 也无法产生神圣的认同感时, 公众消极的守法状态和我们追求的法治模式很难说是相融的。2) 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但又难以摆脱义务本位思想, 缺乏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有些人要求自己的权利应当受到确认和保护, 但对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和权利就不能平等对待, 这是与现代法律意识相违背的。3) 平等意识逐步增强, 但又难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差别。市场经济的内在品质体现的是平等, 它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体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平等观念。目前我国公民的平等意识增强了, 虽然我国在法律上早就规定了平等权, 但现在远比以前受大家关注, 如在参与国家管理方面, 男女在工作、家庭生活方面, 弱势群体的教育方面等。但等级意识和特权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4) 初步形成了法律价值观, 但还不能适应现代法治国家理念, 也就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般规范层次的水平上, 所以当代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法治要求。5) 崇尚西方社会的诉讼法律观念, 但又难以摆脱传统法律意识的束缚。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无端侵害时, 总是采用“和为贵, 忍为高”的方式处理, 宁可委曲求全, 也不愿走向法庭。即使是诉诸法律了, 关心的也是审判结果, 忽视审判的法律意义。

以上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1) 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基础, 法治往往是伴随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是刚开始发展, 经济市场化成分不高, 且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成分混合存在, 人们还没有形成在市场价值引导下成熟的现代观念, 导致我国的法律意识是传统法制观与现代法律意识的交织混合型, 经济因素就决定了社会法律意识难以提高。2) 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宗族观念、封建伦理与法律交织运用等等, 深刻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直到今天, 重刑轻民的思想还没有改变, 崇拜权力仍很严重, 还认为“当官就能发财”, 人治观念仍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存。这些错位的法律意识阻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成为法治的严重负担。3) 政治民主化进程与法治理论不协调发展。我国政府推行依法治国后, 因配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跟不上法治思想, 推行的政治民主化滞后与法治进程不协调。4) 我国法律制度体系设计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法律体系是从原计划经济时代改进过来的, 带有计划和特权时代的烙印, 法律没有真正体现出公平和正义, 也没能有效维护民众的利益, 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三、提高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第一, 现代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现代法律意识, 才能准确地把握立法时机, 才能适时地进行法律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 才能真正使法律和社会发展同步;才能保证立法的民主化, 保证法律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才能保证立法质量, 使所制定的法律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符合法治要求。

第二, 现代法律意识是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必要思想条件。只有具备现代法律意识, 执法和司法人员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功能, 才能准确地理解法律的含义和内容, 真正理解和把握法律的精神和目的, 准确地适用法律;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才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的位置, 合适地处理权力和权利、权利和义务、职权和责任的关系;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才能真正理解并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 现代法律意识是推动公民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动力。法律的实现不仅要靠国家的强制力, 更需要公民以及社会组织的自觉遵守。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主要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那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公民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的遵守情况。

第四, 现代法律意识是法律监督有效实现的思想保障。法律监督是实现法制的关键和保障, 没有有效的法律监督, 就没有法治。法律监督的有效与否, 固然受制度、体制, 甚至受设施、机构的制约, 但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是影响法律监督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现代法律意识, 监督主体才能自觉进行法律监督;只有具备了现代法律意识, 监督主体才能依法监督, 才能保证监督的合法性、有效性。

四、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 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宣传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直接途径。全国性的“普法”活动是大规模的法制宣传, 我国已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 公民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是, 普及法律基本常识,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仍是一项艰巨的社会教育工程, 将其落在实处, 还要做大量工作。

加强执法力度, 净化法制环境。目前, 我国各类法律中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进一步完善立法, 加强执法力度, 净化法制环境, 会有助于现行法律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 提升法律意识,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调查 篇2

调查时间:2010年9月8日――――2010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郑州市某些公园、街道等

调查内容

通过对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和增进居民的法律意识,扫除法盲。通过普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使得法律知识在普及,居民的法律意 识在提高,进而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要想准确把握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对我国公民

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评估与分析。

(1)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很有限,权利意识很淡薄,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存在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和普法教育的开展,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现行法律评价上,尽管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一般都能肯定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相关法律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上述 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当

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检举、控告权利,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明哲保身,不引火烧身,更有甚者,即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求得“消除”后顾之忧,从这方面讲,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

(3)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才刚刚苏醒。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意识、民法和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等。

建议

网络法律意识 篇3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法律意识 网络公共领域视角

研究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理论上讲,研究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当前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理论体系是一个有益补充。其次,从实践层面来讲,该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网络环境为背景,以现状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对策,能够直接指导我院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继而推广开来,对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意义,对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构建法制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法律认知不足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原因之一在于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调查显示,50%的学生对宪法、民法、刑法不是很了解,55%的学生只对婚姻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有一定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少,直接导致其对法律认知的不足,遇到困难时不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一部分人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实,看到了个别案例、个别人员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影响其对法律权威性的判断,认为法律是管理者的武器,权力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错误的认知误导大学生对法律认知的深入发展。

(二)法律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只存在于守法的层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形势更加复杂,犯罪活动更加多样化,大学生要提升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法制意识,能够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了一系列案件。如大学生对合同法知之甚少,有部分大学生在与企业签订合同时,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却不知道如何维权。因此应该积极提升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法律信仰缺失

从高中步入大学时代,大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各方面认知都有所改善,并且逐步向社会融合。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法律问题,面对各种违法犯罪案例,大学生会产生自己的判断,对违法事件的处理是否公开,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久而久之形成自身的法律信仰。此时大学生对社会中个别热点案例,有自己的法律信仰与评判标准,很多大学生不再相信法律的公正公平,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

二、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影响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受到社会的影响,目前社会中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对大学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如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大学生判断失误,对其法制意识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较长,对我国法治具有深远影响,过分依赖与崇拜权力,淡化法律,对法律权威造成影响。

(二)学校影响

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学校负有责任,目前很多高校延续高中习惯,对学生的最终考核只注重学分,重分数轻能力,使大学开设的各种法律课落实不到位,最多只是使高校学生对法律条文有一定认知,没有形成对法律的正确认知,不能有效运用法律,既没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又没有养成崇尚法律、运用法律的习惯。特别在高校林立的今天,很多高校大学生闹事现象十分严重,校园氛围不佳,大学生法律意识还未形成。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与自身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首先很多大学生沾染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行为习惯不佳,小打小闹最终演变成违法乱纪。其次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经常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在社会不良青年的影响下,消费欲望不断加强,演变为违法犯罪。再次,部分大学生素质不高,家庭教育能力有限,上大学之后脱离家庭的管束,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法治主体意识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逐步改变法律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想法,要让大学生明确法律与自身息息相关,自身就是法治的主体,遇到困难和情况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认识到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维护法律,正确使用法律,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优化社会法制环境

一是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积极完善宪法及所有法律,保证订立的法律是最合理的法律,并且司法、执法部门保证认真贯彻执行法律。二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用道德标准约束人们的行为,指引人们的行为,用法律准绳规范人们的行为,评判人们的行为。特别是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净化网络,有效限制人们的言行,不要夸大个别事件的影响力,不要把个别事件当做普遍现象,同时积极引导受众对个别事件的看法,政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对个别特殊事件发表官方声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加强法制宣传,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以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三)强化家庭的法律意识

家庭法律观念及法律意识对大学生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法律意识对子女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遗传影响。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家庭对事件的判断与评论影响大学生的判断,甚而影响大学生法制观念形成。因此应该不断强化家庭法律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可以积极推动社会法制进步与发展,反之亦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积极鼓励强化家庭法律意识。

(四)改革高校的法制教育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重视法律素质培养,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改变大学生法制课的教学形式与考核模式,不仅注重理论教授,还注重学生实践应用,切实从高校法制教育课上下工夫,提高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学生法律意识。其次,加强法律实践教学环节。不同部门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法制教育比赛、模拟法庭、观摩庭审现场,不断改变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式,提高其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能力。

(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一是自觉强化法律知识。大学生要积极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做到运用法律,改变只是学习背诵法律条文的现状,不断提高法律修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永远与道德密不可分,道德是基准,法律是底线,大学生想要不违法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用道德标准不断约束与限制自己,提高能力与素质,做一个有用的现代人。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还是整个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国家法制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特别在网络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要多方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大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形成,让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带动周边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为社会和谐进步做出突出贡献。预防及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石顺鹏,周丹丹.浅谈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理性思考[J].法制博览,2012(10):9.

[2]许鹭嘉.从我校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看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发展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2(10):76.

[3]刘艳.由青少年的刑事案件引发的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5):13.

[4]李赵奎.行政法规视角下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0):53.

[5]王仁,杨志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及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253.

[6]孟翔菊.我国当前实施社会主义法制瓶颈问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1):67.

[7]孟国碧,王德斌.论高校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和对策[J].理论视野,2012(10):12.

[8]谢育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创新[J].法制与经济,2013(10):32.

[9]兰欣丼.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与成长对策[J].北方经贸,2013(7):78.

[10]陈志强.浅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2(15):15.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

浅析农民法律意识 篇4

一、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主体意识不强

在传统思想的支配下, 农民往往认为法律只是惩罚犯罪的一个工具, 只要自己不去触犯法律, 就不会和法律有任何的交集。他们忽视了法律给予他们保障自己权利的功能。在他们自己的基本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知道主动用法律去保护自己, 即使知道他们也不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农民向法律寻求帮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缺失, 这就造成了主体意识不强。

(二) 轻法意识普遍存在

在我国农村, 法律不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政府在农民心中才具有较高的地位, 他们对政府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他们具有和政府干部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的便利条件。在他们看来, 政府在解决问题上要比法院更为方便、实际。在农民看来, 政策要比法律具有更实际的作用。人们只知道服从政府的领导, 习惯了依赖政府, 却不知道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人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法律。这是一种严重轻视法律的表现, 也使得对法律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和曲解, 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 法律信任出现危机

在我国农村, 农民对法律不感兴趣, 尤其是对执法、司法过程持怀疑态度。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在农村社会中长期存在。执法、司法人员的腐败现象, 使得很多执法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严重损害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公正威严形象。农民对法律的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 更罔论信仰。

(四) 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农民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对法律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绝对性, 他们的义务观念浓厚, 看到更多的是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 从而使他们对法律的主要职能仅仅理解为镇压犯罪的工具, 产生对法律的狭隘认识, 导致维权意识薄弱。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 塑造文化底蕴

要打破中国传统的人治观念思想的无形障碍, 就应该摒弃权力大于法的思想, 在做出每个民事行为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其合法性, 不能用权力摆脱法律的束缚。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承认法律的最高权威。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 从“德主刑辅”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与道德都很重要, 既不能重法律而轻道德, 也不能重道德而轻法律, 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促进良好的法律氛围的形成。

(二) 健全法律体系

从目前来看, 农村法律体系不健全, 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法律监督机制, 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 要建立健全农村民主机制, 让农民有说话的平台, 让农民自己来审视法律运行的情况。要改善农村执法、司法状况。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激发农民对法律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才能真正从内心信仰法律。

(三) 打造物质基础

落后的生产力抵制了现代法律意识的发展, 对法律意识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所以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条件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生产力提高了, 经济才能发展, 法律意识才会得以提高。总之, 通过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施资源有效配置, 使农村经济在整体上有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是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良好的内在动力。

(四) 营造社会环境

加大普法力度, 深入开展普法宣教活动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条件。加强普法宣传的组织和领导, 强化普法机构的功能与职责建设。增强对农村干部的法律培训, 将法律宣传与基层民主建设相结合, 法律宣传要使社会成员自觉接纳、认同、内化、服从法律规范, 认同法律秩序的神圣性。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他们对法律的掌控来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农民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可。

(五) 重视农村教育事业

法律意识伴我行 篇5

我说,童年时的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因此为了这个梦想,我努力过,哭泣过,放弃过,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属于我的天空,因为我固执的相信,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在自己心中播下一颗思想的种子: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并且,适当地给它施肥浇水,我想,过不了多久,这一颗种子就会迅速成长为一棵茂盛的大树。能够支撑着我走向我的梦想。

然而,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有的人迷路了,有的人堕落了,有的人绝望了。我在想,是什么促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忘记了那时的天真与幼稚,把自己推上了一条不归路,使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努力地想要把自己融入到如今的花花世界中,而今天,我懂了,无疑是他们心中播下的种子还没有等到枝繁叶茂便已经枯萎了。

有时候我也害怕,害怕自己心中的大树因为没有水源的滋润而死亡,偶尔也会看到那些因为没有守法而被剥夺自由的人,也许我会有很多的感慨,也许不会有,也许只会选择一笑而过,因为这条路使他们自己找的,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

有一次在上网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消息:说有一年是暑假期间,某地一所学校里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涂某,在街上结识了一名比他大几岁的学生——李某。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李某是有钱人的孩子,手头有的是钱,因此出手很大方,他经常带着涂某去网吧、游戏厅等地方玩。玩就得花钱,而且钱也不是永远花不完的。不久,李某就没钱了。这时,他俩对玩游戏已经成瘾,不玩不行了,于是,就想尽各种办法去搞钱。过了一段时间,他俩实在没地方弄钱了,居然就想到了抢!涂某得知有一位同学家里钱很多,便纠集了李某和另外一名同学,一起闯入该同学家中,实施抢劫,并将该同学打成重伤正当他们得意地挥霍钱财时,就被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后,涂某就开始后悔了:“再过几天就是学校报名的时间了,原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开开心心进校园,可是现在,什么都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我想谁都懂,但就是因为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足和自己的好奇心,使得自己到最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而仅有的只有自己那一颗忏悔的心和绵绵的泪水,而带给父母的,是无尽的牵挂与伤心。也许你会自责,从来没有给过父母自己的好脾气,而父母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依然视你为唯一,依然会以你为荣,所以少年该醒了,若再不醒悟,你就真的错过太多太多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与法同行。

生活本就是这样,它就像是一株带刺的玫瑰,外表看似美丽,但是你一旦握的紧了,便会痛。尽管美丽诱人,但是终会让我们流血流泪。

也许我们会做出很多错误的选择,也许一些路我们终将独自去面对,但是城市之大,别走丢了最初的自己。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树我坚信他会在时间的流逝下而生长的更加枝繁叶茂,更加茁壮。因为有了这棵大树,前方的路已不再遥远!

论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6

一、正确的权利意识

传媒的核心权利是新闻自由。如果说新闻自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治,那么这种自治应以自律为基础。正确认识新闻自由的性质有助于保护自己,也避免损害其他合法权益。

所谓“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体或媒介,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新闻自由的正当性来自社会的需要和法律的规定。

从法律规定看,表达自由或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世界不同国家民主宪法的共同规定,也是国际人权的基本标准。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而新闻自由又是言论和出版自由、批评和建议权的延伸,是后者借助于传媒的实现。就社会而言,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在通过自由表达实现有效的公共事务参与方面,传媒对民众个体具有重要价值。其一,在意见表达方面,如果没有传媒,个人实际上就不可能以一种社会听得见的声音,表达他的看法,进而影响公共事务;其二,在为了有效表达而获得必要的信息方面,民众个体有赖于传媒准确有效的报道,以便作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传媒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引导了大众的参与权。传媒对社会生活的监督或介入是公众舆论监督或介入的体现。霍姆斯大法官甚至以市场理论论证新闻自由的正当性:“对真理最好的检验是一种思想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使自己得到承认的力量。”②

新闻自由因其极具正当性和合理性而备受人们的推崇和法律的保障,一般不能对其进行限制,除非有“明显而现实的危险”③。

新闻自由又是一种极易被滥用的权利,这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上就表现得非常突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闻自由所形成的监督对司法公正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提高审判过程的透明度,减少司法腐败的机会;提高司法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等。另一方面,新闻自由讲究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喜欢按照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利用民众的激情去制造轰动效应,而因此产生的舆论氛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司法人员更注重审判的形式而不是案件的实质、司法理性受“舆论”“民意”的左右而不是依法裁判等,结果不该判刑的,判了,不该杀的,杀了。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所谓“热案件”的冷处理就是司法针对媒体炒作的无奈。《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自然也不应受新闻媒体的干涉和影响。

由于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的复杂性,所以需要谨慎地把握新闻自由的限度。大众传媒可以监督司法活动,但是不能介入司法活动;大众传媒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应该集中在结果上,而不是过程中,切忌在法庭审判终结之前作出定性、定罪的结论,避免“媒体审判”的嫌疑。所谓“庭审记实”、“现在开庭”、“法庭直播”应仅仅是例外而非惯例。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司法传统,美国联邦法院系统,迄今为止不许录音录像设备进入法庭,专门有两名画师在庭上作速写供各新闻媒体发表。

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滥用新闻自由的情况,如以新闻的方式为企业做广告,误导消费者;报道有关帮助贫困学生、下岗工人的新闻,过多地涉及私人信息,严重伤害了个人的自尊;报道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没有注意对证人的充分保护等。

由于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西方,传媒被称为相对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记者甚至被称为“无冕之王”,而实际上这些仅仅是一些形象的说法而已,传媒只是一种信息通道,把各种经过筛选和加工的信息以不同方式传递给广大社会成员。至于传媒的报道引起大众的关注,有关人员不得不采取某些行动来满足公众的意愿或平息公众的情绪,或者传媒的报道引起某些重要人物的关注,使本来非常困难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实际上是传媒借助公众的力量、真理的力量而具有的作用,实质而言其根本不具有任何强制的力量。由此可见,如同其他任何的权利和自由一样,新闻自由也不是无限的。

二、严谨的证据意识

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让事实说话”,因此证据是新闻的基础。严谨的证据意识要求传媒广泛地收集证据、妥善地保存证据、正确地运用证据。

(一)收集证据

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再好的新闻如果是虚假的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新闻报道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广泛地收集证据。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时要求记者必须到现场取证,有些情况下取证还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相当危险的,如黑心棉、注水肉、传销、非法六合彩、非法集资等都是在相当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新闻报道的价值还在于其及时性,追求的是“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发表”,迟到的新闻可能就不是新闻;但是案件或问题的调查处理需要时间,具有新闻价值的案卷材料也可能纷繁复杂。这就对传媒收集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一味求快,或者道听途说,信手拈来,或者为抢头条、争独家,揣测妄言等等,往往会出现问题。

关于传媒调查取证的权利我国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条规定在为记者的取证提供一定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能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证据。

(二)保存证据

严谨的证据意识不仅要求要保证新闻是真实的,还要能证明新闻的真实性,注意保存有关的证据。如在采访结束后最好要求被采访者在采访记录上签名,妥善保存好作为采访资料的各种原始素材,包括各种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等。在稿件的处理上做到不管是自然来稿,还是编辑专稿,一定要求作者在原稿上签名,这是分清责任、固定证据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许多媒体实行稿件网络运行,编辑处理的原始来稿,在其内容输入微机后大部分都不再保存,这对于保存证据极为不利。尤其是一些批评性的报道,更要保存好证据,因为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否则,新闻监督的目的无法实现,还会给自己带来说不清的麻烦。

(三)运用证据

关于证据的运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值得注意,其中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即证据的运用、推理和判断要有依据、符合生活常识,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想当然、凭感觉,草率落笔,轻率断言,或者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蓄意夸大、扭曲事实,都是不允许的。

在这方面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判例,那就是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改革杂志社侵害名誉权案。在该判决中,法院认定:“界定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否严重失实,应以其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有可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证明为依据。只要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在采访者当时以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认为是可以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支撑,而不是道听途说甚或是捏造的,那么,新闻机构就获得了法律所赋予的关于事实方面的豁免权,其所报道的内容即使存在与客观事实不完全吻合之处,也不能认为是严重失实。”而所谓的豁免权是为了保护记者与线人的信赖利益而设置的,否则传媒将不可能从社会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此都予以保护,但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法律规定。

三、基本的法治意识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任何公民都应当具有基本的法治意识,尤其是对于传媒而言。有时被采访人可以没有法治意识,但作为媒体而言不能没有,这体现了我们媒体的基本素质。否则,轻则对受众造成误导,重则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

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电视节目电视剧《郭秀明》,热情讴歌了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的党委书记郭秀明。郭秀明的无私、朴实、勤劳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其中第五集的一场戏却令人深思: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郭秀明向共产党员颜治民收绿化集资款,由于颜治民不交,郭秀明一气之下要拉颜治民正在耕地的牛去给村里磨面,用省下的电费来充集资款,颜治民急了,和郭秀明猛力撕扯,并失手将郭秀明推倒在一块石头上。

看到这里,不仅要问:作为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部书记郭秀明这样做对不对?当然,应当肯定的是,郭秀明确实是出于集体的利益,且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但是,作为公民,按法律规定郭秀明无权强制扣押他人财产,作为村支书他也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他无权强制执行一名党员的财产,即使是有强制执行权的法院,强制执行时也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正当的理由不足以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虽然在这里是一场戏,但这却是中国广大农村一个真实的写照,有些地方确实有村干部牵老百姓的牛、搬老百姓的粮食、扣押老百姓的财产,甚至私设公堂,剥夺老百姓的人身自由,其中有的有正当的理由,有的甚至没有理由。这样的宣传,或者说这样的暗示将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是非常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似乎作为支部书记就可以超越法律,为了正当的目的就可以无视法律。将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部书记放在这样的故事中去表现,是不妥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介绍法院或法庭工作做得好,常常这样描述:(这个)法庭好,他们全心全意为政府办事、为乡镇企业办事、为企业保驾护航!作为人民的法院岂能仅仅“全心全意为政府办事、为乡镇企业办事”,其中立性和公正性何在?

报道灾后保险公司向广大保户理赔时,传媒经常饱含激情地描绘老百姓得到赔款后的高兴与感激,让人读后,在为得到赔款的老百姓感到庆幸的同时,别有一番感受: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履行它应履行的合同义务,他们为什么竟如此感动!

如此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却又似是而非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承认这些报道都是真实的,但作为媒体不能没有法治意识。正是这种对不合法、违法现象见怪不怪、模糊不清的认识使整个社会的法治观念难以形成,而根植于每个人心目中的法治观念恰恰是法律存在和生长的基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的维持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力量。当然比较好的典型也有,如《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等。

虽然中国的关于新闻自由的立法还很不健全,如没有新闻法、广播电视法,新闻自由还仅仅是一种宪法权利,宪法司法化在中国仍不现实;记者的作证豁免权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判例,但中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仍仅仅是一种理论,但毫无疑问中国正走向法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法治。所有这些都决定传媒应当重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注释:

①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研究,据《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中国法律人》杂志2004年10月,第2期)一文的统计,我国媒体在侵权诉讼中的败诉率是63%,美国是约9%。

②③巴伦、迪恩斯著,刘瑞祥等译:《美国宪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187页。

(作者单位:河南省委党校)

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 篇7

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它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思想和期望,蕴涵着个人及群体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一、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

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干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那么,如何去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确保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的专业法律人士就应该去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二、培养青少年基本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

《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权利的双重目的。

(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

权利文化是与人道主义文化、科技文化一起构成当今世界三大文化主流的文化之一。权利文化的核心是权利本位的理论。权利本位的思想有两大内涵。其一,它是解决公民和国家主体关系的理论。主仆型文化产生义务本位。在这种本位中,国家主宰一切,公民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义务。权利本位则不然,它把公民对国家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公民有权主宰国家,国家以保证公民主人地位的获益为绝对义务。其二,它是解决权利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理论。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公民创设权利的实现条件为目的,权力的行使如果背离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权力便会得到改造。国家权力以公民权利为运行界限。而两者界限由法律明定之。权利本位思想的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实定化和义务的相对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与国家具有三种关系,即义务领域里的服从,自由领域里的排斥,权利领域里的依靠和参与,于是就产生社会和谐。

权利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勃发,所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必须从小着手进行。而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则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权威,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众所周知的是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由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三)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

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的古代罗马社会。经过人类历史演进的熏陶,《民法》逐渐成为调整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见,《民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平等的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要取得对方的财产就必须支付相应对价,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要受以民法为主的法律的保护,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民事主体间签定合法、有效的契约(即合同)。契约各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按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契约必须遵守,契约即是交易各方间必须遵守的“法律”,这也是“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体现。通过学习,我们的青少年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四)清除旧的“厌讼”观念的不良影响,强化诉讼意识,树立新型的诉讼观念。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刑治主义”,同时法律规范是“礼法合一”,法律精神的原则是“宗法伦理”。所以从古至今,基于“性善”、“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可行的,争讼则是可以避免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意就是说他接受人们的讼案后,并不立即进行审理,而是采取拖延的策略,让人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以达到无讼的目的。故而,中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这一观念在中国人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不愿诉讼,极力避开诉讼。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般地,亲人、朋友间如果走进法庭,将矛盾、争议诉诸法律,无论是外界人士眼中还是事实上,亲情、友情必定荡然无存。

上一篇:伙伴协作下一篇:家长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