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发展

2024-06-22

学科建设发展(精选十篇)

学科建设发展 篇1

1 目前学科建设的情况

南开医院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拥有一批临床学科。2008年顺利通过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验收并得到高度评价;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急症临床基地建设的中期验收工作;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作为中医药国际交流基地;胆胰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律研究室、胃肠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律研究室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疗规范研究室, 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确定为中医药重点研究室等。这些都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在南开医院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及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2 学科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实践工作中, 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学科建设:一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医院已有基础、特色、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 坚持发挥优势学科, 突出重点学科, 整合资源, 大力支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是创新性原则。学科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生命, 也是学科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学科创新既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 又要体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将学科建设与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结合起来。三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学科建设中, 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兼顾一般, 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 加大对一般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四是可行性原则。学科建设有明确的规划和可行的方案, 各学科都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发展规划, 做到定位准确, 研究方向明确, 研究重点突出, 建设目标明确, 建设措施具体可行。

3 从医院发展战略上统筹学科建设

3.1 明确医院的发展定位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 南开医院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战略定位, 坚持“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作为办院方针, 同时, 确定了医院的发展基调, 也为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决策基础。

3.2 明确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

按照医院的发展战略, 结合实际, 瞄准本市、国内各专业的发展前沿, 中西医结合外科作为重点专科仍在国内具有先进性, 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继续加强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和学科建设, 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持续发展。

3.3 做好专科建设规划

依据各学科所处的地位不同, 设定学科建设的目标也不同。如果所在的学科已经达到了市内的领先水平, 学科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赶超国内先进水平;如果某一个研究方向已经达到了市内领先水平, 就应该争取保持领先水平, 巩固优势地位。推动技术创新, 保持学科的优势。不管是赶超先进水平, 还是保持领先水平, 竞争的核心都是创新问题。同时, 创新要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 一旦明确, 要尽早启动, 力争形成优势。在重点专科发展中, 要加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提高技术含量, 如要巩固和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 高水平地完成“十一五”期间所规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继续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 (专病) 和天津市第二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 (专病) 的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天津市微创治疗中心建设, 不断扩大诊疗范围。其他学科, 要发掘特色项目, 积极开展新项目, 带动普通学科发展, 既要具备富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又要有特色项目来支撑普通学科的发展, 通过特色项目和特色技术带动一般项目和一般技术, 逐步形成绝对优势。如发展心血管科、妇产科、皮肤科、麻醉科、针灸推拿科、超声中心等学科;大力促进消化内科、骨科、肾内等学科的发展。

目前我院多数专科缺乏特色项目, 不具备竞争的实力。缺乏特色技术和特色项目, 很难扩大市场份额, 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我们要鼓励各专科努力发掘特色项目, 培养、引进与之相关的各类人才, 使之行成梯队和团队;更新和引进与之相配套的设备和仪器, 使之满足人才和技术成长的需要;改善环境和流程, 使之适应患者对特色项目的需求;赋予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激励政策, 使之稳步发展, 形成科有特色, 人有专长, 逐步形成品牌, 占据学科优势。

4 科学定位, 坚持发挥优势学科, 整合资源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外科再度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再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我们坚持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优势的同时, 大力发展内科等其它学科, 促进我院各学科协调发展, 使更多的学科成为优势学科或形成新的学科优势, 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扩大调整了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调整了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及肾内科, 改善了硬件条件及环境;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骨科等各个学科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 已在天津市形成明显的优势。

5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龙头, 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学科梯队是支撑学科的支柱, 要将其置于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2]。

5.1 学科带头人具备的条件

学科带头人为学科发展建设的领军人物, 其水平的高低, 能力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优秀学科带头人可以带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科群的崛起。优秀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精湛的专业技术、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高水平的教学能力, 具有高尚的医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使命感, 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能正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把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前沿学科内容, 带动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

5.2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对于人才梯队的建设, 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培养, 在培养中提高、锻炼和造就急需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新专科主要通过引进, 老专科重在培养提拔。对人才引进, 要主动寻找人才, 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引进, 使学术梯队渐趋合理。

医院出经费、给时间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多形式、多渠道赴国内外进修学习, 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 紧跟先进水平, 提高专业层次。鼓励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习, 创造条件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工作, 扩大专业队伍中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 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加强对“131”人才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对稳定、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学术梯队。

目前南开医院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35人, 硕士119人;今年, 增选“131”人才2名, 选派4名后备人才到国外进修;7人到国内一流医院进修。

6 以科教为先导, 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突出科研工作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8年医院第一次专题召开科技工作会议, 总结和表彰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集体和个人, 制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科技发展纲要。

6.1 坚持科研与临床结合

6.1.1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学科“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工作、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建设工作;启动2009年国家“973”项目;天津市“重中之重”、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项目结题工作;加强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 构建利于医院整体发展的学术团队。

6.1.2注重年轻学术骨干的培养, 鼓励他们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 鼓励多学科申报院级课题, 并以此为基础申报局级、市级研究项目;鼓励临床医生报考院外博硕导师, 积极推荐院内中青年学术骨干承担不同级别的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6.1.3加强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 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加强考核、保障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博、硕导师数量, 选拔优秀的临床年轻医生参加带教及承担临床授课工作;加强对在院研究生、实习生管理的力度;规范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的管理。

6.1.4 充分发挥我院科研实验室技术平台的作用, 使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6.2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鼓励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做好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遴选工作。在临床各科充分体现中医与西医的强强结合, 通过落实中西医专家会诊制等方法, 进一步突出中西医结合的叠加优势, 努力在高层次上实现中西医结合, 提高学科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立刻见效的, 需要常抓不懈。对于医院的未来发展, 我们充满信心, 相信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 一定会建设好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临床学科, 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摘要: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元素, 是医院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学科水平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学术地位及在医疗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目前学科建设的情况、学科建设遵循的原则、从医院发展战略上统筹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坚持发挥优势学科, 整合资源、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及以科教为先导, 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六个方面阐述了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做法。

关键词:学科,建设,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少燕。加强临床学科建设促进医院整体水平。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 (2) 。

推动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论文 篇2

一、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

1.持续重视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分步实施大学要形成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观,选择不同的学科竞争力提升策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优化和完善学科布局,健全科学长效的学科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围绕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开展诊断式评估,厘清优势,找出短板,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善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2.集中力量孕育优势学科,精选学科方向要强化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强做大现有优势特色学科,使之成为国内(际)高水平学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此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居于领先地位,必须精选学科方向进行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

3.孕育和造就大师级学科带头人领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所大学实力、地位、声望的象征。学科建设的关键是高水平师资队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大师级学科带头人。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引进和培养并重,推行符合学术规律的科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的孕育为牵动,进而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学科队伍。

4.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历史原因,我国大学中的工科大学数量占绝大多数,而这些工科大学的基础学科水平相对较弱,不足以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势必会影响学科的综合协调发展。由于缺乏基础学科的有力支撑,国内大学缺少能体现大学学科综合水平的大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成果,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应用学科受到重视,进而影响了基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借鉴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理念,加强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其对应用学科的带动作用。

5.有力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是提升学科建设品质的战略选择。我国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交叉,积极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构筑分化有径、综合有序的学科组织架构;营造学科发展自由开放的氛围,促进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建立“自由研究中心”;推动基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特点的“学科生产力中心”建设;建立基于学科竞争力的高校竞争力评估制度。

二、开展学科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1.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的关系

大学要根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学校定位决定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宗旨是服务于学校定位。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定位必然要决定学科结构的综合化程度,决定学科建设的方向,进而决定某一特定学科的定位。因此,学科建设必须在办学指导思想与学校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思考和探究,否则,要开展学科建设必将寸步难行。

2.优势与特色的关系

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特征决定了大学的学科建设要特别注重对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学科进行积极培育,要通过一个阶段的建设把特色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在相关领域做出大学的贡献。学科建设应走多样化、个性化及特色化的道路,切忌一种模式或单一类型。

3.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重点学科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重点建设有利于出成果、提升声誉、扩大影响。重点建设使学科间的交叉、延伸成为必然,从而带动或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发挥大学引领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有力推进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进程。因此,要在学科规划中明确不均衡发展的学科发展策略。

4.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梯队的关系

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定位 篇3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定位的依据

1.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校的学科、专业定位是其办学目标定位的下位层次概念,学科、专业的定位必须以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为依据。学校应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现有条件及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潜在优势,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科和专业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定位和建设发展的。

2.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学科和专业的立身之本和科学定位。因此,要对一个学科和专业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必须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界定。多年来,学校的学科、专业定位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每一个学科和专业从其设置、属性确定到其发展目标定位,无不朝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3.学科的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受其制约和影响,现代学科的发展目前正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纵横交错、相互促进的趋势,其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形成分化与综合的高度对立与统一,这是现代学科发展规律的本质所在。鉴于此,现代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而学科的交叉融合、层级分化必然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由此决定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定位必须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科专业定位的科学、合理和准确性。高校在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中,一向都坚持以学科发展规律为基本准则,严格遵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定位和建设。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定位

1.有特色

第一,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才能形成学科专业的品牌效应。学科特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组合。研究方向是在考虑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的,它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历史的积累,另一方面源于对现实与未来的把握,体现“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静动结合。建设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就要注重有特色研究方向的理性选择。研究方向如何确定对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学科在考虑自己的发展规划时,都需要首先考虑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只有凝练研究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集中学术力量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凸显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学校学科建设致力于整合学科资源,强化特色,突破重点,凝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第二,产生有特色的科研成果。科研在学科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学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名校的优势在于能不断推出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科研任务产出科研成果并转化为学术成果,形成一批标志性、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从而带动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经济实践,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广效益,既服务于社会,又有利于学校扩大知名度,取得更高的社会声誉。因此,高校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着重于加强科研力量整合,把不断推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努力并予以突破,不断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体现学科专业特色。

第三,培养有特色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这里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究竟该如何打造有特色的学科,培养有特色的人才?经济市场化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需要的增加,对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大量熟悉现代经济、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优秀人才。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能够针对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提出政策性建议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实践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潮流对学科建设的要求,学校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前沿理论,并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有特色、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2.多科性

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彼此相对独立“单打一”的水平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需要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打破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而且需要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应按照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做强优势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创建新兴交叉学科。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瞄准国际学科和学术研究前沿,着眼于国内实际,调整和考虑新的学科设置。通过调整学科布局,达到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和培植新的优势学科,促进主体学科与支撑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的目的。因此,为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的多科性发展,逐步形成以优势学科为中心的“涟漪状”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

3.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学科建设不断向国际化迈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日益注重与世界学科发展趋势接轨,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科和专业。频繁的国际学科交流能进一步促进学科发挥引领时代、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使学科建设在国际格局中担负起对外传播民族文明、对内完善时代文化建构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学校的学科建设立足于国内发展现状、瞄准国际前沿,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国际化学科和专业,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同时,积极关注国际相关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不断提升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国际化程度。

4.应用性

重视应用课题的研究,积极寻求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强调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高校学科建设立足实践,承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来自中国经济实践的变革与创新为中国学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也为高校学科和专业定位指明了方向。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能学以致用的高质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理论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应用性科研的推广,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立足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对应用学科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和关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为国家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的精英人才。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 篇4

现阶段我国在电气工程学科方面, 主要包括五大类, 其中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等等。整体来说, 电气工程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 主要就是包括与电力的运转等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和一些理论。在我国的高校当中, 要不断的研究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 如果能够将这些理论与技术很好的研究与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电气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电气工程行业有很渊源的历史, 电磁理论在十九世纪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近几年来, 我国对电气工程的理论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 大量的新科学理念和技术被不断的更新,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的飞速发展。然而这对于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既是机会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电气工程学科及其相关的学科在内容方面的交叉使得电气工程学科在内容方面变得更加的充实, 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必将受到信息技术的很大影响。电气工程学科运用新的研发手段和新方法, 让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理论知识的夯实, 扩大知识面。为了能够应对现代社会对于新技术的发展需求, 电气工程学科必须应对挑战, 不断的进步和创新。对于研究电气工程的专业人员要注重学习, 多加积累, 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将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网络很好的结合起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所属于电气工程学科的很多技术都不断的独立, 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然而它们在内容上与电气工程仍然有很大的关联, 不是其他的一个学科就能够比较的, 电气工程在现阶段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依然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和就业的前景。在电气工程的理论教学中, 将交叉学科所关联的知识都做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分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这样才能培养出大量的合格高技术人才。。电气工程专业将来会分为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 分别为电机的控制、电力与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二、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对策

我国的高校在建立电气工程学科的时候, 要考虑到国家和市场的真正需求, 培养出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高校在专业的分配方面做到更加的科学和合理。各个高校要根据市场的具体需要, 在建立起该学科和科研基地的过程中, 也要突出学校的特色,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同的高校要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性优势, 找到自己的办学定位,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国的高校间形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分布格局。同时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就要建设一些高水平的电气工程科研基地。将较为先进的设备投入到科研基地中, 这样就可以为我国的电气工程行业带来巨大的动力。高校就可以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 也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也更加的符合电气行业的要求。电气工程行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而在进行人才平培养的过程中, 就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教师作为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积极进行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同时, 也要注重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放宽政策, 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长, 这样就导致高校内的教师数量明显的不足。因而对高校内的师资队伍加强培育。对于现在高校内教师数量少的情况, 要扩大对优秀教师的招聘, 同时也应该定期地将骨干型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在各个高校的电气工程学科间, 要建立起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渠道, 相互交流经验, 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应该拘谨学课本, 要密切的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在市场中的具体行情, 及时了解发展方向, 进而根据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这对于电气工程学科的学生就业有很大的益处。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能力的管理对于提高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益处。教师对电气工程的知识具有熟练掌握和扩展能力, 这样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更大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能够让学生在稳固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应用。

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性的作用。然而电气工程行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强的实践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的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 将科研活动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电气工程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也大大的促进了电气行业科研水平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 现阶段我国的各个高校正在大力的建设电气工程的相关学科, 并且对学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电气工程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我国电气工程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尽管如此, 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学科在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在电气工程学科的建设过程中, 注重国家和市场的真正需求, 大力培养电气方面的优秀教师, 巩固高校的师资力量,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注电气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学科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够有效的解决, 可以培养出更多电气方面的优秀人才, 为我国的电气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嵇小辅, 杨泽斌, 孙晓东.电气工程学科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3)

[2]王兆安.面向新世纪, 深入搞好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7.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5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它既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建设、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也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工程。根据《吉首大学科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和修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生态学科创建于1992年,1995年获得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进入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经过10余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队伍、平台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未来发展和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

通过最近几年的调整,目前生态学科主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设和发展:

1、植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立足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调查、评价与种质采集整理;重要濒危植物的保育生态学研究以及特色资源植物产业化应用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植物生态学相关理论,为该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已在濒危苔藓植物保护生态学、武陵山区种质资源和区系以及资源植物的发育与应用生态学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动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食物营养组成、动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特征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以及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武陵山地区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东方田鼠、家禽营养生态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3、微生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以环境微生物、污染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揭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污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以及畜禽病源生态学研究,已在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区系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以及病源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开始形成特色。

(二)学科条件进一步改善

通过争取各方支援、资源整合等方式,目前本学科拥有“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湖南老爹农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南省产学研基合作示范基地、与湖南湘西群博公司合作共建“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中科院会同国家生态试验站建有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生物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另有合作企业4家、野外研究基地3个。队伍方面,已汇集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人员2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有博士学位者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青年骨干教师6人。

(三)已取得一批有影响成果 学科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生态学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鉴定成果9项,并有4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植物光合作用、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等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主要不足和差距

面对新世纪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本学科较之省内一流水平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层次尚低,学科资源整合力不够,优势发挥不显著;争取研究经费渠道不广,研究经费相对不足,高级别项目难以有较大突破;学科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尤其是高级别研究成果,研究奖项、论文等数量明显不足等,尚有待今后加以改善。

二、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吉首大学关于学科建设的规划定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立足区域、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升水平”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与培养人才并举、基础与应用并重的方针,通过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将我校生态学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将我校生态学科建设成以解决区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学问题为主要目标,省内一流,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三)具体任务

1、学科方向:本学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水平深入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巩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污染生态学、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方向适当扩展,同时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研究队伍:学科队伍稳定在30人左右,其中教授和博士超过50%,省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0-25人。达到我省高水平研究团队的总体势力。

3、研究条件: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50台(件)。新建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3-5处、与企业共建技术工程中心2-3个。新增图书资料2000-3000册。增订外文期刊5-10种。

4、学科平台:本生态学科由现在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学科平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获得“优秀”的基础上,获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植物学”、“动物学”获得硕士点;试办《生态科学论丛》交流期刊。

5、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研究经费500-800万元;鉴定成果6-8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发明专利10-15项;出版著作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6、人才培养:培养硕士50名,联合培养博士3-5名,支持本校有关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和科研技能训练。

7、学术交流: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4次,每年有一定数量人员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一定量专家来校讲学。建立与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有关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

8、管理服务:优化资源结构配制,建立健全学科管理规章体系,建立生态学重点学科网页。

(四)发展思路

未来四年内,生态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省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指标为指南,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为目标,以硕士生教育为依托,以(博士点以及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申报为契机,瞄准生态学发展前沿趋势和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建设内容

1、学科团队建设

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因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尽管本学科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和办学条件交好的重点学科之一,但由于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加之高级别研究成果、成果奖项、论文等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本学科未来四年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生态学为我校正式遴选博士点计划学科,对学科带头人将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带头人李菁教授是国际苔藓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121”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已连续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接承担植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并与动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李俊年教授、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恩特马克教授共同组成了本学科带头人团队。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学科带头人的访问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使充分发挥其带头人的作用。

(2)学科队伍的组建与优化:虽然生态学科现有人员共24人,但具有生态学背景以及直接从事生态学研究者大约只占1/2,这种情况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为不利。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开放思想,通过学科政策支持、方向引领、专家评估、考核等手段,使更多基础扎实、水平较高而有志于从事生态学事业的学者能够加入本学科团队,实现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切实发挥其在生态学科中的作用。

(3)学科团队的培植与提升: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将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培训(重点是参加与中科院以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学科交流性的业务培训)、教学(重点是承担精品课程任务,指导研究生等)、科研(重点是组织全学科协同的纵向项目和服务地方的横向项目),来训练和提升学科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达到省级学科团队的总体水平。为进一步支持本学科建设,将聘请3-5名国内外生态学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以指导、参与本学科工作。

2、学科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科目标的重要保证。未来几年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1)按照省重点(建设)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内涵,逐一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期满评估“优秀”,顺利进入重点学科行业;(2)按照学校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力争在2012年获得博士点;(3)支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按期建成、运转,并获得优秀的验收评估结论,顺利进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行业;(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在2009年申报和新增为新的硕士点;(5)支持“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发方面的功能。

3、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在建设规划期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人才培养问题。

(1)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生源(特别是发挥导师的作用),改进招生方式(放开考生提前跟读、实行按导师招生)和提高研究生待遇(加大研究生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等,吸引更多更优秀学生报考我院,达到年招收20人左右的目标。

(2)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灵活研究生选课和英语过级规定、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研究生科技竞赛、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论文答辩条件等。

(3)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指导整体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不能偏离生态学培养方向,二是要有充足的培养条件(课题、经费等)。在指导方式方面,将根据实际情况,改“合作带”的指导模式为“合作带和隔年招生”相结合的指导模式。根据需要,探讨与其他高校导师合作指导的新模式。

4、科学研究

(1)科研立项:四年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7项;省级课题15-20项,其中省自科基金7-9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12项;地厅级项目20项;学科自立项目12-15项;横向合作项目10-15项。

(2)研究经费:四年期间,争取经费500-800万元,其中国家级自科基金项目经费100-150万元、国家部委项目80-150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30-50万元;地厅级项目100-130万元;配套及其他横向经费150-200万元。

(3)成果、专利:获得省级鉴定成果6-8项(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其中二等奖1-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励4-6项;申请发明专利10-15项(获得授权10项)。

(4)著作论文:出版科研著作6-8部、教材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5、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检验科学成果的舞台,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最佳场所。通过举办与参与学术交流会,发表论文和热情讨论,目的在于得到同行专家的评价和认可。在科研成果进入科学交流体系的过程中,能提高学者的名望,其科研成果亦容易在刊物上发表,并迅速引起同行的注意。另外,举办单位通过介绍其研究成果、科研条件、科研队伍和日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能极大地提升其知名度,为未来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学术交流有关机制。

(1)学科成员学术报告制度:各学科方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每年均应积极参与或举办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学术报告;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或在职研究生导师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最新研究工作及其进展。

(2)著名专家讲学制度:每年邀请3-5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报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指导本学科建设,促进本学科水平的提升。

(3)学术会议举(承)办制度:每年举办一次省级以上国家级或国际性学术交流会,通过承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扩大影响和寻求合作与支持。

(4)由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各学科方向组与该研究方向研究生每2周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主要由研究生介绍其工作进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生态学科依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及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科依托的实验室主要有(省部共建)生物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以及(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上述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实验室正处于建设实施阶段,因此在规划期内,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立省级重点课程1-2门,校级重点课程3-4门;建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逐步开展网上教学;出版教材和教学辅导用书6部;实现学科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双语教学;尽快落实和完成(部省共建)生物专业实验室、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

(2)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加快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使尽快建设到位和发挥作用,同时新建立3-5个教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也须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资源重组、优化,探讨集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所有实验室均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放,为科研创新和快出成果搭建平台。

7、对省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1)对省内同类学科的带动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生物学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死亡。人类居住环境的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枯竭以及加速的城市化和资源开发模式的不断增长,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近几十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和解决,现代生态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研究层次正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日新月异,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而决定了它是一门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

就省内来看,尽管已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5个,但生态学只有我校一个。建设好我校生态学科,无疑是抢占先机,不仅对我校服务地域产生巨大影响,对我省同类学科建设产生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省在全国生态学科领域学术地位作用重大。同时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扩充、提升、发展,最终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新增列为博士点学科,提高我省生态学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2)对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在生命科学与环境专业和学科群中,生态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林等专业的直接支撑学科,决定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好生态学科无疑对我校上述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作用。生态学又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交*学科,是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生态人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新的生长点,建设好生态学,对环境科学、民族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都将直接应用到农、林、牧、渔、环保、旅游等诸多领域,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校服务地方能力至关重要。

(二)安排 1、2008年12月~2009年11月

(1)修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聘请学科指导顾问和客座教授3-5人;(2)组建生态学创新团队,选送学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3)“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到位,并顺利运行;(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申报硕士点,创办《生态科学论丛》学术交流期刊;(5)协助共建单位制订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配合基地开展有关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20-15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1-2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3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2-3部、教材2-3部;(9)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3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1-2人次。2、2009年12月~2010年11月

(1)申报生态学省级创新团队,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验收,创办《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期刊,新增合作研究基地1个;(3)协助制订植物学、动物学建设与发展规划及硕士生培养方案;(4)与共建单位密切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5)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40-180万元;(6)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4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3-4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3、2010年12月-2011年11月

(1)制订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本学科的评估验收,确保达到“优秀”水平,正式进入省重点学科行业;(3)以“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式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平台的提升;(4)启动“生态学”博士点申报工作,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硕士点招生,落实硕士生培养方案;(5)协助共建单位做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迎接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60-20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60-9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5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4、2011年12月-2012年11月

(1)迎接创新团队建设中期评估,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人;(2)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工作班子,正式申报“生态学”博士点;(3)制订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落实有关建设任务;(4)支持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申报新的硕士点;(5)协助共建单位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关工作,对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进行评估、验收;(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80-22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8项、获授权3-5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80-10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6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4-5部、教材5-6部;(9)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或者重要工作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10)迎接学校对本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更新观念

通过学科依托单位组织管理,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明确学科建设的特色意识(领先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合力。

2、进一步强化学科工作的组织管理

(1)建立学科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责、权、利,使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系和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和实施作用。同时还将建立学科咨询专家顾问机构,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逐步转变为行政领导、专家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建立学科工作考核制度:通过修订学科建设与科研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科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定性和定量为依据的学科和科研考核办法,启动调节杠杆。对于特别优秀的方向将予以上浮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下浮、停止支持直至调整带头人和重组队伍。

(3)加强对学科的指导和监督:按给学科各方向下达相应的建设指标(培养计划、科研等),相应地也要下达经费使用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底考核并实行一定程度地滚动,使学科建设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对科研的组织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尤其是高级别纵向课题和大经费横向课题,使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大对在研课题的支持力度,根据立项课题份量在资产配置、人员配备、指标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课题结题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要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申报、专利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两条腿都能站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5)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术交流的机制,促使“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导师”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形成。争取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要使学术交流成为全校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寻求国内外合作,特别是要用好中山大学对我们的对口支持,搞好与我们有良好基础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的合作关系,努力开拓合作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在省内的竞争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通过稳定(关键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共享(社会人才)等方式,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学科队伍,发挥人才应有作用,其中特别注重将带头人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着力培养“有匠心无匠气”的名师,极力营造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4、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大学灵魂,学科建设更应强调学风建设。要改变少数将重科研轻教学与重教学轻科研的极端状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个人轻团队、重利益轻道义、重名誉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公关轻工作等不良风气。加强学风建设,必须(1)靠正面宣传、教育,强化意识;(2)靠开展活动,比如学术报告活动、科技节活动、学科优秀成果评选等,营造氛围。(3)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改进方法;(4)倡导学科成员发扬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优良传统,树立榜样。

四、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

(一)本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与依据 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由省教育厅拨款的学科建设项目费用(每年10万元);二是学校按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每年10万元);三是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四是学校博士点建设专项。

(二)基金使用意向安排

1、各项资金均按立项单位经费使用有关规定,实行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人委托学院负责人)责任制。

2、省拨学科经费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执行。学校配套经费及其他途径筹集经费中,科研费用(实验材料费、分析测试费等)占总经费的40%;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及出版等费占总经费的20%;学科管理、图书资料、文印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差旅等费占总经费的20%;举办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专家教学等费用占总经费的20%。各项经费主要用于:(1)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图书资料、计算机软件、仪器设备购置;(2)(学科正式立项的)课题科研测试、实验材料消耗等;

(3)实验室和研究场所改造、装修、添置办公用品及学科基地建设等;(4)与学科建设有关的申报、评审咨询、材料打印、网站维护等费用;(5)举办生态学专业学术会议,参加生态学学术交流活动及短期培训等;

(6)专利申请、成果鉴定与发表出版费用,重点资助著作(需纳入计划)以及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Oikos》、《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的出版费;

(7)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其它开支。

五 预期建设成效分析

经过四年的建设,我校生态学科研究方向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平台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科队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达到省一流学科的总体水平。

1、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科学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经过四年建设,学科的科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每年将获得3-5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80-120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出版学术著作3-5部。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技术研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预计每年可将鉴定成果3-5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5-8项,并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切实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人才培养功能

经过四年的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科所依托的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办最早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学科和科研平台较高。由生态学直接支撑的本科专业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旅游管理等,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学科特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旅游专业的行业特色也十分明显。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无疑可为上述本科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及硕士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除了培养本学科梯队人员提升水平以外,预计每年还可为200多名学生提供研究技能训练,培养“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5名左右,接受一定数量非学历培训,并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

3、社会服务功能

加强建设 推进发展 篇6

加强建设,推进发展

1.明确中心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为指导,进一步巩固2009年工作成效,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35号和沪府办38号文件精神,以中心确定的三个建设目标为方向,围绕信息化建设、政采制度建设和政策功能、监督管理要求、中心职业化能力和队伍的建设;突出依法规范、政策功能、服务保障、效率效益的重点;加强职能、业务、能力、基础、队伍的建設;发挥执行、工具、保障、配套、基础、基地的作用,全面推进中心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2.坚持中心建设目标。按照采购中心学实活动确定的“管理科学、行为规范、廉洁高效、内外和谐”的建设目标,加强中心建设;按照“和谐采购、称心采购、职业采购”业务工作目标,加强中心业务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队伍建设目标,加强中心队伍建设;按照新的管理职能要求和“开门谋发展,换位促服务、关门搞建设”思路,着力推进采购中心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效率四个转变,树立“服务至上、现代管理、依法规范、效率优先”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3.夯实中心建设基础。一是要加强中心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党政工组织领导合力;二是要形成中心、部门、员工(外聘)三级管理责任主体,强化领导意识、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要明确年度廉政勤政、政治文化、和谐凝聚、职业团队的建设目标,落实目标责任主体;四是要建立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心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五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提高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创新发展的能力。

学科建设发展 篇7

关键词:学科建设,制约因素,改进措施,和谐发展

一、引言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单元和知识的平台与载体;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发展水平代表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以及高校的办学特色。

高校学科建设涉及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学科的学术环境建设、学科的研究基地建设、管理体制等诸多内容, 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 需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 也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只有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把握学科建设的规律、处理好学科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才能实现高校学科建设和谐、快速、跨越式发展。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 学科梯队不完善

1. 缺乏学科带头人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指挥官”, 是关键之关键, 没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 就没有一流的队伍。只有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目前, 高校大多数学科缺乏院士级的“领军人物”, 要想使学科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尽快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2. 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一大标准, 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 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学科队伍的核心力量。由此可见,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得到长足的发展, 大多在数量上基本满足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需求, 但是有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导师重遴选、轻审定;注重数量的扩大, 忽视质量的提高。导师的责、权、利不明确, 责任多、利益少, 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这已成为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团队, 提高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确保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 院系设置不尽合理

1. 学院设置标准模糊

目前我国高校在院系设置时标准偏多, 缺少一个主体性标准。各二级学院既有按单一一级学科设置的学院, 也有跨学科门类设置的学院, 还有跨学科设置的学院。如此多样化的设置标准, 一方面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更强的适应能力, 能避免单一模式带来的“一错皆错”的风险;但另一方面, 标准的多样就有可能在实际运作中造成管理的无序性, 增加了管理成本,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最终影响了学科建设的稳定性。

2. 学院容量大小不一, 不利于学科发展

高校设置学院的规模和学科容量普遍偏小。这样就造成学科纵向发展快, 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少, 不利于新学科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院, 仅从数量上看学科容量不算小, 但由于许多相关性很强的学科被分散在不同的学院, 许多关联性松散的学科又被硬捆绑在一起, 严重阻碍了学科建设的步伐, 导致各学科之间发展失衡。

(三) 学科壁垒坚固、学科等级森严

1. 人为因素加固学科壁垒

学科与学科之间, 由于各自研究对象不同, 方法不同, 研究过程中所借助的材料不同, 知识陈述的语言符号、方式、体系不同等, 使得学科之间有“隔行如隔山”之感。一些学科的专家对另外一些学科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处于不同学科的人, 即使在同一所高校, 也可能很少打交道;而处于同一学科的人, 即使远隔千里、跨越国界, 他们也有可能保持长期的联系。以学术为职业生活的学者、专家, 受其所处的学科影响, 在思维方式、行为特征方面也表现出差异较大的学科风格和学科人格。这就是“学科壁垒”的自然形态[1]。

然而, 在许多高校, 人为因素使得“学科壁垒”、“学术堡垒”的封闭性更加坚固。其具体表现为:在学科队伍建设中, 学科基层组织 (系、部、学院) 的学术带头人, 及其属下的学术队伍从自身利益出发, 拒绝外学科人员进入本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队伍;学术带头人在其所主张的利益分配方式不被认同, 或当其自身在学科组织中的地位受到下属的学术水平威胁时, 甚至会压制和排挤本学科组织内部的新生学术力量。在很多情况下, 基层学科组织的学术队伍的经营, 遵循的是“利益——人际关系”准则而非学科发展逻辑的准则, 构成了一个个带有强烈人为封闭性和内部行为独断性的“壁垒”和“堡垒”。

2. 学科等级制度制约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形成的大学学科之间高低不同的地位关系, 它反映了各学科在大学系统中或中心或边缘的地位, 决定了各门学科或扬或抑的命运[2]。

学科人为地划分出“优等学科”与“次等学科”, 是自大学产生以来便存在的现象。由于从政府、大学到院系的决策层, 通常不是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 而是依据各门学科对社会、学校、院系发展的预期价值对资源与权力予以偏向分配, 这样便自然形成了“强势学科”、“中等学科”和“弱势学科”的分等。高校中自然形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级、校级重点学科的划分。

学科的等级制度有其社会普遍性和历史必然性, 具有积极的方面。但是学科建设等级划分的尺度往往很难把握得当, 特色和优势也会使学科等级制度更加森严。由此导致主干学科重点建设, 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表面上看似无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理学基础学科, 由于发展的滞后, 破坏了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 导致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科缺乏基础支撑, 也使得以工为主的高校缺少文化艺术的熏陶, 从而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 管理体制及管理水平制约学科建设

1. 学科制度不健全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3]。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它包括组织制度、计划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高校在学科制度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制度不健全, 不完善, 而且相关制度之间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 形同虚设, 随着依法治校的加强, 这方面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2. 管理机构不完善, 职责不明确, 资金不落实

许多高校至今没有成立负责全校学科建设的管理办公室, 诸如学位授权学科申报、建设以及学科评估等全校性重大学科建设活动均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院系也没有设立负责学科建设的岗位, 大多是由负责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院系领导兼职, 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也不够明确;结果是学校学科建设各个层面上的管理人员积极性不足, 管理都较为松散, 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性、高投入的工作, 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要做好学科建设只能是空谈。首先是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各学科大多依赖学校统一划拨建设经费, 缺乏主动自筹资金的积极性。其次是资金的使用目的不明。由于各院系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足, 加之管理上的不规范, 有限的划拨建设经费不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致使原本就不能“立竿见影”的学科建设, 见效周期变得更长了。

三、改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 以人为本,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 以学科建设为契机, 大力发展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也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校应以主干学科队伍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 以培育产生院士、国家或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标志性成果, 改革人事制度, 促进学科优秀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与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 实施“新世纪优秀学术群体”计划, 围绕重点学科群建设, 加强学科群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 在主干学科中组建由院士领衔、杰出青年科学家带头的学科创新团队, 并在制度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采用多种方式鼓励青年教师学习, 有计划地把青年教师、青年学术带头人送往国外进修或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院所进修、深造, 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瞄准国际教育和科技的制高点, 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讲学与科研合作以及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拓宽学术带头人的视野, 使他们能够真正站在学科的最前沿。

(3)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师资队伍模式, 采用优惠措施和特殊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完善引进青年教师的各种措施, 包括建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基金。在人才管理方面采取“柔性引进”方式构建开放的人才管理模式, 实行“讲座教授”制度, 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兼职或进行短期讲学;与其他高校联姻, 实现人才共享;充分利用在校优秀硕士生、博士生资源补充师资力量。

(4) 做好师资队伍的稳定工作, 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提高青年教师待遇, 在制度上突出“教学一线, 教师主体”思想, 为青年人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和优良的生活环境, 做到事业留人, 感情留人, 环境留人。

(5) 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全面实施以岗位责任和岗位聘任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优胜劣汰,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完善单位和个人的考核办法, 严格考核, 形成一套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6)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 通过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 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稳定在实验室工作, 同时聘用一批研究生参与实验室工作, 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 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补充的实验室队伍。

积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紧紧围绕“稳定、引进、培养、提高”4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 制定“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中远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有机结合的制度措施, 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切实加强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建成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 规范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 稳步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鼓励创新, 使导师的责、权、利相匹配, 应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定, 对导师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表现、教学成果、科研能力、岗位聘任、队伍建设和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明确细致的界定。这样就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导师个体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二)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学科群建设

1. 规范院系设置, 加强学科群建设

所谓规范设置学院, 就是指以新型的学科群关系为标准设立不同层次的学院。学科群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由带头学科为核心, 通过学科相互间的耦合共振, 对其他相关学科产生辐射与凝聚作用, 将若干密切相关、互动性强的学科组织在一起, 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带头学科具有强有力的基础理论的推动, 以基础理论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间的相互交融、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 从而形成对课题和项目联合攻关, 并以此解决单一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难题。这对于打破学科壁垒, 形成有利于产生新学科及改造老学科的有效机制大有裨益。大学中各个学科群的有机统一也容易形成学科产生及发展的群落效应。一个学科可以为另一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 多学科在大学内形成链状或网状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加倍地丰富学科的生长点, 并加倍地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

2.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加大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建设

科研项目是学科的生存空间。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之间相互作用、互为依存,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水平科研项目会带动学科发展, 促进学科水平提高;而学科水平的提高又可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 承担更重要的科研项目, 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建设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可集中人、财、物, 发挥综合优势, 形成对课题的联合攻关群体, 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能够使学科之间、学术队伍之间因项目的关系自发地相互融合渗透;模糊学科等级;克服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方向分散、课题分散的局面;加强院、系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协作;发挥带头学科的辐射作用;推动学科梯队的建设、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支撑条件的建设。

(三) 创新管理体制, 加大学科建设投入

1. 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完善责任机制

要尽快设立学科建设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制定并贯彻实施学校有关学科建设的方针政策, 负责全校学科的合理布局及学科结构的优化配置, 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保证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信息沟通, 协调和监督各学科的发展, 参与新学科的筹建等。在学科内部, 要实行学科负责人制。对学科负责人要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 既要赋予学科负责人一定的权利, 同时也要明确其职责, 并定期考评。

首先, 学科建设以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即: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立项论证, 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 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 系统全面进行学科点建设, 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工作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学科建设包括研究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对外交流等多项内容, 涉及高校中的人事、科研、资产设备、研究生管理、教务、财务、后勤管理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 若以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为管理对象, 则将使此项管理工作变得繁杂。立项建设以项目为对象, 其管理对象相对单一, 建设主体明确, 责、权、利的相互制衡与统一, 使得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管理体制中, 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 实行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经费总额动态包干核算, 逐步将管理重心下移, 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促进学院自主规划和组织学科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学科群建设, 组织跨学科研究机构, 以重大课题为核心, 集中资金, 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 以产业为基础, 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 推动创新。建立重点建立学科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科评估制度, 实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

2. 加大投入, 广开资金汇入渠道

充分保障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专项拨款之外, 高校可与企业签订共建协议, 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智力支持;还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 吸纳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 共同研发, 取得双赢。各学科建设项目组还可以利用科研经费作为学科建设自筹资金的一部分, 实现以科研经费支持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的滚动发展局面。与此同时, 各高校应出台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对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论证、批复、拨款、检查、验收和评估进行规范管理。

四、结束语

高校应当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支撑核心, 发挥重点建设学科群的优势, 围绕主干学科, 构建创新平台, 拓宽学科领域, 实现相关的各类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保持特色, 用高新技术充实和发展主干学科, 使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强基础学科, 依托优势, 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谐发展, 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学科建设是高校和谐发展永恒的主题。高校惟有联系实际、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坚持不懈, 才能实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新涛.学科壁垒、学术堡垒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江苏高教.2003.2, P82

[2]万力维.大学学科等级制度及其影响.教育发展研究.2005.2, P41

学科建设发展 篇8

为适应医院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现代化医院无不以学术学科建设为基础,推动医疗、科研、教学的全面发展。总结现代化医院学科发展趋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从宏观上做好学科建设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确定一批有战略性、全局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并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发展具有优势的学科群体,使它们能相互交叉渗透,协作攻关,使之优势集成、重点突出,提高医院整体科技实力。

1.2 择优原则,发挥优势

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点,也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选择确定重点学科要充分发挥医院自身的优势和特长,选择在国内、甚至国外已有较大影响的学科;这些学科同时具有学术造诣较深、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带头和结构合理、学风良好、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已具有较好的科研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等物质条件;并具有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的能力。

1.3 开拓创新,扶持新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院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把握好学科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更新那些长线学科专业和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学科专业,注重发展和扶持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走理、工、医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及中西医相结合的路子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使一些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尽快成为有优势特色的带头学科。

但是目前医院学科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科发展缺乏战略性、带动性,缺乏标志性科研成果,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尚未完成学科体系构建等严重影响现代化医院的学科发展。更有部分医院学科建设存在不良风气,即求虚不求实的风气,求量不求质的风气和求近不求远的风气。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就是要考虑如何在未来5~10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分步骤、分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扎扎实实的推动医院学术学科稳步、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明确学科建设规划的意义、原则、内容、思路,对于实现现代化医院的学科发展和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编制学科建设规划的意义

编制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首要环节,目的是有效地组织学科成员利用已有条件去把握未来,争取最大的建设绩效。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正确合理的学科规划提出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奋斗方向。从而可以把医技人员动员、组织到实现这一规划与计划目标的各项任务中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学科规划是协调和组织各方力量的重要手段。能使学科人员、经费设备等得到合理安排和使用,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最后学科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和考核验收。有了学科建设规划,使学科建设有了方向,可以围绕规划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同时对学科建设有了一个考核尺度和标准,有利于学科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原则

3.1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步骤

学科建设规划应分为以下步骤:(1)具有先进性。必须把握好学科发展方向,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着眼21世纪的带头学科,瞄准国内外尖端技术发展的前沿,抓住学科发展的重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地确定目标;(2)要有可行性。要从医院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学科现有的自身条件,认真分析学科现状及工作基础、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3)要有创新性。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生命所在、活力所在,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和国际竞争的思想,敢于到国际学科前沿去拼搏,努力争取多出成果、出重大成果。学科发展要以优势学科为龙头,加大重点学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注重特色学科的建设,搭建公共学科平台。

3.2 学科建设规划原则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要遵守以下原则:(1)调查研究。包括摸清底数和了解、分析、掌握本系统、行业、学科的建设情况,以及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等;(2)确定目标。在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采取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科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进行系统的分析、评定。在上级各层次技术建设框架内,按统筹兼顾、讲究效益、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总体原则,在规划的时限内确立奋斗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3)组织论证。规划论证可采用召开论证会或通讯咨询的形式进行。聘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对规划草案从学术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目标的可达性、激励性,实现中的可行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评估,形成论证报告。专家和领导论证后,将论证的正确意见纳入规划之中。

4 学科发展计划的基本内容

要研究如何搞好学科建设规划管理,必须了解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规划与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奋斗目标、预测发展趋势、采取的相应政策与保证措施等。具体包括科研情况、医疗教学情况(教学医院)、人才培养及学术梯队建设、学术环境、工作条件等。可以说规划和计划是对学科发展的总体设计,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前景、国家需要程度、与国内外同领域学术水平的比较以及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的状况等进行了分析评估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决策目标,周密安排人、财、物,使整个学科建设从原来的状态结构发展到一个更佳的新的状态结构,保证整个决策目标的实现。因此,规划与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是决策目标组织实施的纲领。制定学科发展计划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要建立考核制度,坚持客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与考核量表[1]。

5 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的思路

根据不同学科类型、现状与层次对各个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审核规划的实施步骤,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对所制定的规划在可控制的条件下逐步得到具体的实施。

5.1 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既可以有机地把科研、教育和医疗结合起来,又可以有效地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任务、培养高层次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强化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和职能。

5.1.1 建设重点学科的指导思想。

重点学科不是终身制,而是浮动的,重点可降为非重点,非重点可升为重点,各级重点学科之间的级别也可有升有降,这样有利于提倡竞争,鼓励各学科争创重点的积极性。重点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个长短结合的建设过程。为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科,需要有创造条件的过程。

5.1.2 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

(1)明确可行的研究方向。重点学科建设必须兼顾近期和远期的目标,选准学科点主要方向。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宜过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形成和发展各自的特色。(2)梯队建设、学科接班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优化年龄、职务、学历、职称等方面梯队结构,逐步形成学术骨干与青年专业人员配套,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配套,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人员配套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梯队。通过建设,培养出精通专业理论、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科接班人。同时,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研究生等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3)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效益的发挥,重点学科建设要与社会、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处理好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组织院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出成果、出效益。(4)论文的发表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是考核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要使本单位在全国医院学术论文排行榜中位次有所上升。此外,还要积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的交流,促使学科发展。

5.2 构建学科群

从战略和战术的层面上对重点学科及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调整,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并产生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同时带动、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

5.3 加强学科点的建设

在医院的二级、三级学科领域内,有目标地增加新的硕士、博士导师,增加新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使原有的优势学科更加充实,新的学科充满活力。通过学科点的建设,带动相关学科的成长与发展。

5.4 鼓励跨学科研究

充分利用学校基础学科研究的平台和资源、进行跨学科交流、整合与研究,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方面逐步形成一些新的边缘学科,为学校、医院的进一步的发展铺平道路。

总之,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水平,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结合各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是现阶段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化医院学科发展趋势的要求。

摘要:结合现代化医院学科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制定管理办法,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本文从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意义、原则、内容、思路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科建设,重点学科

参考文献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篇9

一、学科方向仍将聚焦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凝练、创新与发展, 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

未来的20年, 是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大发展时期, 是大学高水平的提升阶段。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龙头工作, 其根本目标就是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认识:“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 反对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1] 高水平大学无疑有自己强有力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 大学在追求高水平发展时候, 都会着力凝练学科方向, 以特色求发展。

分析多所院校的“十一五”规划, 关于“以特色求发展”的具体阐述很多, 概括起来, 即:要强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 突出学科交叉, 按照“大平台、大团队”的思路, 一方面形成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 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学科、专业单一的状况,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中, 非常强调学科方向的重要性, 以学科方向规定学科的特色发展。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说:“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不是所有大学都该变成一流大学。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 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 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美国每个州都有一所旗舰式的大学, 但更多的学校很普通, 却各有自己的特色, 它们并不嫉妒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名校, 相反它们有令自己自豪的地方。它们同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排名里, 大学就会忘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2] 高水平大学的经验给我们颇多启示, 值得深思。基于自身优势、基于社会需要的学科方向的确定是开展学科建设时要首先慎重考虑并且明确的问题。

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学科方向问题上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原有的一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在整个学校学科的建设格局中一枝独秀、风光尽占, 而应有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有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又正在逐步丧失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还有些学科, 固守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老”字当头, 缺乏新意和前沿性, 与国际的研究趋势脱节……

2006年10月27日, 《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3] 明确指出: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重要措施, 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重点学科不仅居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骨干和引导地位, 而且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 《意见》提出要在“服务国家目标, 提高建设效益, 完善制度机制, 建设一流学科”指导思想下, 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鼓励高等学校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 在重点学科方向上取得较大突破。

由此, 学科方向将会在不断凝练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前提下创新、发展, 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 产生影响力, 进而辐射更大的学科范围, 带动多学科协调发展, 以对学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构成广泛而长远的积极影响[2] 。

二、学术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矩阵状态势, 其核心为创新型人才, 大学将逐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创新的策源地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创建高水平的学科体系, 必须有为数众多的高水平的学术人才。适宜于学科建设发展的人才队伍应该是以高创新能力和强学术竞争力人才为核心的优秀的创新团队, 其呈现的形式是网络化的、矩阵式的。

这种网络化的、矩阵式的学术队伍, 既包含我们已有的学术梯队的意义, 又从观念上打破梯队的模式, 追求的是以创新为根本的人才结构布局。在人才网络中, 处于核心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是标志性人才, 始终充满创新活力。这样, 围绕着某一创新核心, 自然形成既相对稳定又富有动态性质的梯队。而核心与核心之间、核心与梯队之间、梯队与梯队之间也应加强联系, 形成多渠道交融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具体而言, 该结构是多核心的, 每一个核心被围绕的是相对稳定的矩阵。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可以看到, 人才队伍状况最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的学术水平, 因为大学的学术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的学术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师资 (如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院士等) , 他们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公认的成就。这些杰出人才能够凝聚团队, 吸引最好的学生, 营造卓越的学术氛围, 推进大学走向一流。像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便是如此。

因此, 对学术队伍的建设绝不能采用行政组织建设的模式, 而应当以学术为先, 依据学术水平编织学术网络, 形成别具一格的组织体。比如, 高水平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重在给学者以追求真理的空间, 保护学术自由, 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任何高水平大学都会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学科状况等特定情况来建设师资队伍, 没有统一的模式。像伯克利这样的学校会给70%的年轻教师终身教职, 而在斯坦福这样的学校里, 只有不到10%的年轻教师可以获得终身教职。所以, 面对未来学术队伍建设之走向, 我们必须改革按“校、院系、教研室或实验室”传统模式建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 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 发挥多学科的优势, “比如, 设置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研究团队, 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将决策的重心适当下移, 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二维矩阵组织模式。”[5]

我国高校的“十一五”规划都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对待, “兴校之举, 首在得人”, 明确提出要引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队伍” 。一些大学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 (1) 优化师资队伍组成结构, 形成学科和人才动态发展的和谐构架 (中国科技大学) ; (2) 加强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 (厦门大学) ; (3) 造就适应研究型大学要求和富于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山东大学) ; (4) 推进“三种经历” (海外研修、社会实践、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 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中国科技大学) ; (5) 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促进大学治理结构的改善 (兰州大学) ; (6) 积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 (中央民族大学) 。这些瞄准未来人才队伍发展态势的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反映了我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指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在学术队伍建设中, 尤其应该特别强调大学精神的建立, 要培育优良的学科包容度和学科融合的育人环境, 建立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大学的精神胜过任何昂贵的设备、浮华的装表。如果能有这样的氛围, 大学一定能够汇聚一批创新人才, 这些人才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们的汇聚将使大学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和创新的策源地。

三、 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内涵式发展的趋势, 创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 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精度的观测、探测、监测、模拟和信息管理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科学研究呼唤基地建设。近些年来, 学科基地逐步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在培养和汇聚拔尖人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面对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情况, 学科基地建设需要呈现新的特点:共享、互通、协作与开放的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一方面解决科研设备规模大、费用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要求。而那种只囿于自己狭隘的学科范围、“部门或个人占有, 小而全, 低水平重复, 利用率低, 投资效益差, 装备不平衡”[6] 等基地建设的做法已逐渐被摈弃。

为了给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和研究支撑, 日本筑波大学在基地建设上有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他们把学校的所有为教育和研究服务的设施、机构统一设置为外国语中心、体育中心、农林技术中心、教育机器中心、加速器中心、低温中心、学术信息处理中心、同位素中心等18个中心。这些中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负责保养、管理教育和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大型、特殊的设施;二是对凡属共同广泛使用的设备、标本资料及有关研究的辅助业务实行集中管理, 以提高利用效率。澳大利亚政府也提出“各高等院校的科研基地设施和科研设备应做到“资源共享”, 设施和设备都要对外开放”[7] 。

除财力的大量投入之外, 在高水平大学学科基地建设管理上更是在力求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所谓内涵式发展, 即指基地的能力建设。在共享、互通、协作与开放的基地建设思想指导下, 既能顺畅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又能适宜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而且还能够突出学校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 使教育与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涵式的学科基地建设, 应成为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 基地建设要重基地能力的提高, 并发挥基地多方面的功能。

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艾伦·麦克迪尔米德教授曾说:“一所大学的质量既不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教学大楼, 也不取决于它的实验室与图书馆。虽然这些都很重要, 但即使有风景如画的校园和装备精良的实验室, 若不能将最优秀的一流学生吸收到其中, 那也只是金玉其外。”[8] 靠什么吸引学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流大学之所以汇聚优秀的学生, 主要是一流教师的功劳, 教师通过自身的学术声誉吸引优秀学生, 使他们趋之若鹜。教师的学术声誉如何创建?很简单:一流的科研条件!一流的科研条件吸引一流的教师。这形成了一个集优链:一流的科研条件——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莫不如此!因为, 在世界一流的大学里, 我们一定能看到一大批既充满着激情与兴趣、又能艰苦奋斗的优秀研究生, 在杰出的教授指导下, 在宽松又自由的气氛里, 日日夜夜地在探索自然的奥秘, 攻克技术的难关。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发明家都由此而诞生[8] 。

问题是何为一流的科研条件?依据内涵式基地建设理念, 可以从软硬两方面来看。搞科研, 没有必需的“武器”不行, 但绝不能只重“武器”的精良, 软件建设方是一流科研条件的根本。所以, 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基地建设理念, 强化不断创新的基地建设思想, 构建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基地。

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 应该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入手。首先, 确立科研实体在体制上的地位, 与院系平行, 独立运作。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 创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优势, 实现多种科研资源重新结合、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协作与共享的科研平台。其次, 打破传统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 建立凭课题出入基地的“出入证”制度, 引入竞争与创新理念, 使组织机构更开放、人员流动性更频繁、内外联合更充分, 以新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 把优秀人才汇聚于基地。第三, 科研重点应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面向改革、面向实际, 建立共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模式, 摒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 服务实践, 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 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中, 培养人才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手段, 可以预见, 到2020年, 我国大学学科基地一定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 也一定会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

摘要: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学科方向仍将聚焦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凝练、创新与发展, 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第二, 学术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矩阵状态势, 其核心为创新型人才。由此, 大学将逐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创新的策源地。第三, 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内涵式发展的趋势, 创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 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学科基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2][4]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 (第二辑)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4.

[3]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 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845/201002/82739.htm l[2009-12-13].

[5]郭萍.热点透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还缺少什么?[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70822/t20070822_250146.shtm l[2011-6-16].

[6]罗云.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7]澳大利亚教育、培训与青年事务部.知识与创新———澳大利亚政府教育白皮书[Z].戴荣光, 译.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C].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 2002.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篇10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就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部署方案, 同时,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点强调相关党政机关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 并且要通过研究对象特殊矛盾的变化,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导方向,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所赋予的时代内涵, 同时,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活动形态、知识形态、组织形态, 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以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健康发展的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之路

1.1逐步明确学科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要想更好的学习它、应用它, 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它, 首先就要明确它的学科定位, 因为学科定位直接影响了其学科的属性, 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 在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有两种观点, 其一是认为它应该属于政治学范畴, 其二是认为它应该属于教育学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 逐步从二级学科发展到一级学科, 在此过程中,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也日渐清晰。直到2005年, 我国颁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为二级学科, 同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也指出了其属性为法学门类。我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革新,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明确, 我们足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依旧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 为国家培养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

1.2逐步完善学科体系

要想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其中包含了多个研究领域, 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除此之外, 思想政治教育还合理地将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融会贯通, 以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 并且充分利用各科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创新, 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需要指出的是, 当前,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追踪等都在逐步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信在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之下, 一定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研究范畴更加广阔, 构建一个内容完备、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1.3逐步优化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人才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优势, 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同样, 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方面的教育, 它不仅重视人才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且也重点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培养能够从事科研、教学相关的工作, 除此之外, 还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传承下去, 并做好宣传工作,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近年来,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人才的培养规格、目标、层次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和拓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教育内容更加深刻和具体, 结构也更加细致清晰, 所研究的方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密切相关, 科学、合理的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 使人才培养能力更上一层楼。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国家人才培养相辅相成, 共同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人才的综合素养, 而人才的培养又推动了学科的进步。

1.4逐步加强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需要全方位的支持, 有主要负责理论研究的人员, 也有专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 同时, 还包括参与实践工作的党政干部。多年以来, 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队伍建设一直非常关注, 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选聘标准、培养发展和管理考核, 在很多地区建立了专门培训高校辅导员的研修基地, 针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专题教育, 还组织一些国内外考察活动, 并且, 对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安排进修, 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总之,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路径

2.1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首先, 要充分重视学科环境的建设, 为学习者建立专门的交流平台, 在这里学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分享学习资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交流平台不能仅限于某个地区、某个单位, 要将范围扩大到全国, 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学习互动平台。其次, 不要单纯地注重理论知识讲解, 要经常组织学习人员进行各项研究实践活动, 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 构建一些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平台, 比如:网络学术平台、学科会议平台等, 从而推动学科建设。最后, 建立健全的理论研究机构和实践培训基地, 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要进行定期的研讨, 此外, 对具备理论基础知识能力的人员进行实践培训,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2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首先, 建立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队伍, 同时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平台, 对于思想政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即便当时没有想出最优的解决方法, 事后也要建立跟踪研究机制,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和讨论, 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完美对策, 培养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参与实践、讨论问题、分享经验的工作热情。其次, 在不断教育和实践过程中,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并且在实际工作中, 还要向更多的人宣传思想政治内涵, 使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自我素养, 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最后,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纳入到企业发展整体规划中, 加强企业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企业战略布局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 社会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没有理由止步, 所以,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 那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会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引领社会的进步。可以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永远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并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会更加广泛, 体系会更加完善, 队伍会更加壮大, 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专业技能水平, 而且对于思想政治学科也加大了教育力度, 因此, 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逐渐明确学科定位,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持续发展,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超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D].中南大学, 2014.

[2]李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 2011.

上一篇:泄漏报警技术下一篇: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