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

2024-08-14

经济增长方式(精选十篇)

经济增长方式 篇1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发展经济学中, 没有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严格区别开来, 也就没有把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区别开来, 几乎是把两者等同起来或交换通用。同时还主张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而这个指标却存在不少偏差, 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不少代价。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要不要加快转换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经济学既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论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论, 既消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误区和理论缺陷, 也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应选择怎么样的发展方式的问题, 为发展经济学增添了新的理论思路。

1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学语境中的不同范畴

它的核算常采用GDP (国内生产总值) 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 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 借助什么手段, 通过什么途径, 怎样实现经济增长, 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振兴。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 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 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即集约型增长方式。对于经济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有这样的陈述:“发展代表着社会的变革, 它是使各种传统关系、传统思维方式、教育卫生问题的处理以及生产方式等变得更‘现代’的一种变革。然而变化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发展带来的变化能够使个人和社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发展能使个人拓宽视野、减少闭塞, 从而使人生更丰富;发展能减少疾病、贫困带来的痛苦, 从而不仅延长寿命, 而且使生命更加充满活力。”根据这一发展定义, 发展战略应以促进社会变革为目标, 找出不利于变革的障碍以及潜在的促进变革的催化剂。

因此, 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为丰富, 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经济发展, 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 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 (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 , 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 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 二者相互促进, 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3.1 指导观念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 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 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

3.2 研究视角不同。

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 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 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 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

3.3 理论基础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 ,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雷、纳克斯等人) , 增长的涓滴理论等。

3.4 划分依据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 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发展战略模式) 或“Approach to Growth” (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 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 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 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3.5 类型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 (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 、知识创新型 (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 、扩大需求型 (凯恩斯、罗宾逊) 、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3.6 衡量指标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 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 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 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 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篇2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经济增长方式 篇3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面板数据

一、 引言

信息技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点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定量研究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对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宏观调控,精准调控措施”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自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以来,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重要研究议题。早期研究Solow(1987)、Loveman(1994)等发现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随着信息技术相关统计与测量技术的发展,Marquez(2003)、Kuppusamy(2007)、Rangriz(2011)、Ana Salomé García-Mu?觡iz(2014)、Hazuki Ishida(2015)发现ICT与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甚至是经济创新发展、加速转型的催化剂。国外研究经验表明,该领域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准确测量ICT投资与资本存量,但是目前国内没有以ICT为统计口径的官方数据,而且ICT投资的高折旧率和价格下降迅速的特征往往会导致资本存量估计存在较大误差。对此,国内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测算信息化的贡献,如荣添(2006)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的角度,胡培(2007)、孙琳琳(2009)从ICT资本投资核算角度,石恒华(2014)则按照非等权重的方法从设计信息化指数的角度,由此可见,因国内对信息化的衡量标准不一,不同研究成果很难进行比较,加上信息化地域差异特征非常明显,仅通过单一样本数据会掩盖区域差异的影响,而且现有文献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缺少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已制约到我们对信息化贡献程度的判断。因此,本文构建了全国31省域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充分分析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及机制的基础上,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进行了测算,以期为国家宏观调控精准化提供量化关系基础。

二、 信息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及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资本、劳动要素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数量型增长转向由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等因素推动的质量型增长。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从结构角度,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从内生增长角度,即信息和知识作为内生性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源泉。上述这两条途径的最终作用结果都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表现。

1. 途径一: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演进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产业为主,最终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二是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最终到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三是由低附加值产业为主,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从历史经验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是通过发展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让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对传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料采购、产品运输,通过技术创新促使制度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而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化过程。

(2)催生新的产业。信息化以信息革命为基础催生新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在信息化发达国家中,30%以上的经济增加值由信息产业创造,尤其在美国信息产业更是绝对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深刻。

(3)产业融合过程。信息化推动新旧产业之间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制度安排等相互影响,通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旧产业融合。新产业部门和旧产业部门内部同样存在相互融合,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向信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4)产业替代过程。产业结构升级是高效率产业部门替代低效率产业部门的过程。高效率部门不断吸纳低效率部门的要素和资源,加速低效率部门被替代的过程。信息化相关产业部门因其高知识性、高创新性而具有更高效率和增长率,因此,信息化相关产业部门替代低效率部门是一种趋势。

2. 途径二:信息化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古典经济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认为资本和劳动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无法解释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更正,认为技术进步是可以内生的。经济学家罗默提出了现代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要素外第三个生产要素,信息化加速了知识经济的演进速度,并不断优化劳动、资本要素间的组合方式,由于信息化的引入,生产函数往往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因此信息化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

(1)使核心资源发生改变。土地是农业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社会,资本取代了土地成为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信息化正在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社会,信息经济社会的核心资源不再是资本要素,信息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强,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正在由土地、劳动、资本向信息转变。

(2)使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工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革命性改变在于生产方式,即将传统的农业耕作转变为工业化的生产、销售和产业组织。信息化出现以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被革命性的改变。信息化构建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形成网络化采购、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以及企业虚拟化等,资源可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充分配置。

(3)使信息经济部门成为高利润的新部门。工业经济能够改造农业经济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生产效率、利润率、附加值等全面优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相比,信息经济更具有绝对优势。如苹果、英特尔等真正从事信息经济制造的知识型企业,利润占全行业70%以上,而纯工业制造(如硬盘)和纯组装加工企业利润仅占行业20%和6%。利润率优势必然吸引更多资源向信息经济部门流动,结果就是工业部门被彻底信息化。

(4)使制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变革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同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如工业经济的金融制度是大银行制度,抵押担保是获得资金支持的前提,但信息化催生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无法提供足额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新的信息经济模式促使制度不断变革,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新三板等新制度应运而生。由于信息知识的生产能力主要是靠人脑,因此信息知识产权正在向企业产权转变,“知本家”向“资本家”开始转变。

三、 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 模型与数据。本文将传统C-D生产函数中技术进步A(t)分解为信息化引起的技术进步A(I)和非信息化引起的技术进步A0两部分,假定A0是希克斯(Hicks)中性的技术进步,即新C-D函数为:Y=A0I?酌K?琢L?茁。为了统一量纲转化成相对指数序列■=A0(■)?酌(■)?琢(■)?茁。用Y、K、L、I代表产出、资本、劳动、信息化的定基指数然后取自然对数得lnY=lnA0+?酌lnI+?琢lnK+?茁lnL,?琢表示产出对资本弹性,?茁表示产出对劳动弹性,?酌表示产出对信息化弹性。

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就业、实际产出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各地历年统计年鉴,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历年信息化统计监测报告,资本存量数据利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而得。

2.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对面板数据各变量平稳性检验采用允许存在相同根单位根的LLC(Levin-Lin-Chu)检验和允许存在不同根单位根的Fisher-ADF检验。检验发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I(1)非平稳时间序列。对面板数据运用Kao Residual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在5%显著性水平下,面板数据都存在协整关系。

3. 实证分析结果。首先利用Eviews7.2建立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多余固定效应检验的F值为1.777 921,P值为0.009 3,因此可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令解释变量信息化发展指数I前面的系数?酌可变,令解释变量资本存量K和劳动L前面的系数不变,通过I回归系数的差异反映信息化对各地产出的不同影响。估计采用允许模型存在截面异方差的Cross-section weights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以减少横截面异方差造成的影响,同时避免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估计无效问题。实证结果:lnY=C+0.581lnK+0.235lnL+?酌lnI,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产出对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分别为0.581和0.235,各省级地区信息化的产出弹性分别为北京(0.648)、上海(1.221)、天津(1.075)、浙江(0.835)、广东(0.883)、江苏(0.917)、福建(0.467)、辽宁(0.305)、陕西(0.743)、山东(0.760)、湖北(0.787)、重庆(0.510)、山西(0.307)、吉林(不显著)、海南(0.986)、黑龙江(0.951)、内蒙(0.678)、宁夏(0.398)、安徽(不显著)、湖南(0.698)、四川(0.582)、河北(0.472)、新疆(0.740)、青海(1.021)、甘肃(0.249)、江西(不显著)、贵州(0.425)、河南(0.456)、广西(0.978)、云南(0.284)、西藏(不显著)。模型回归结果较好,绝大部分系数均显著,对资本存量K和劳动L的系数做Wald线性约束?琢+?茁=1检验(P=0.000 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产出对于资本和劳动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性(?琢+?茁<1)。

四、 结论与启示

1. 信息化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在全国31个省级地区,除4个地区(吉林、安徽、江西、西藏)信息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以外,在其他27个省级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信息化的产出弹性(0.59)已与资本要素相当,并且约是劳动产出弹性的2.5倍,因此说,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

2.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随信息化水平提升而不断增强。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化产出弹性逐渐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如图1所示,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的产出弹性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3. 信息化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现代经济增长尤为强调的技术进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知识生产过程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强制过程,随着知识数量的不断增加,知识的边际产品不会递减,这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产出对于资本和劳动已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琢+?茁<1),这可能是由于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推出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短期内资本投资量骤增导致资本边际效益显著下降所致。但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信息化使生产函数明显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这意味着如果期望经济体通过获得规模报酬递增(边际产品不会递减)的好处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资本或劳动很难实现,但信息化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还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4.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在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前,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可能不显著(统计意义上),如以I=0.683为分界点,吉林、安徽、江西、西藏四个地区都处于分界点之下,其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不显著,但是处于分界点之上13个省级的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全部显著,因此说,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尽管如此,在信息化处于分界点之下的18个地区中,平均来看信息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比例达78%)。

5. 信息化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潜力巨大。国外把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信息通信技术ICT看作是通用的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能在既定制度约束下全面动态优化要素组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能够转变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能够将资本、劳动等资源驱动特别是投资驱动的增长,转变为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目前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如I<0.683)有18个,相较其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13个省级地区(I>0.683),这些地区信息化产出弹性的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信息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释放。目前我国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远未得到充分体现,可以预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将成为我国“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其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潜力巨大。

6. 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且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都尤为重要。信息化发展指数所衡量的“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五方面指标中,除了个别指外,大部分指标都与要素的投入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相反却与知识经济、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以及管理使用效率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些方面正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所以说,若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是最好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Hazuki Ishida.The effect of ICT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Japan.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5,(32):79-88.

[2] Ana Salomé García-Mu?iz.ICT technologies in Europe:A study of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der network theory.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4,(38):360-370.

[3] Rohman, I.K.,The globalization and stagn- ation of the ICT sectors in European cou- ntrie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Telecom- munications Policy,2013,37(4-5):387-399.

基金项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科研项目“信息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项目号:XM1401)。

作者简介:龙飞(1982-),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学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 篇4

(一) 节约国内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G D P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 属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这种粗放型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背后, 是以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为代价的。根据统计显示, 我国消耗的煤炭资源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 发电量占13%左右, 钢材占27%的比例, 水泥占50%左右。尽管我国是人口大国, 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达到8000多万, 但制造业的增加值仅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大量地消耗为代价的。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 我国的人均耕地和淡水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我国的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人均占有量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长的现实需要

投资、内需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左右。但与此同时,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不足, 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所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世界消费率平均水平为80%左右, 我国的这一数据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粗放型增长模式有很大关系, 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 降低了经济增长效率, 老百姓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过多红利, 不敢将财富拿出来消费, 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不高。

(三) 扩大开放,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 缺乏长远发展理念,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 利润率不高, 只能赚取少许的加工制造费用, 沦为世界工厂。例如, 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二、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

(一) 观念因素

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提法已经有好多年了, 但迟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有的观念将增长和发展等同起来,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速度上去了, 社会就是发展和进步了, 甚至将此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经济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有经济效益, 还包括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 要走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但实际工作中,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 质量和效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些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也未能达到我国历史最高水平。

(二) 历史因素

首先,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 我国在长期的粗放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 这种惯性挟持着粗放型经济的继续增长, 例如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市场高温不退, 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投资性需求都有一定的市场, 房地产建设依然如火如荼, 这些都带来了水泥、钢材等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另外, 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增长计划,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大规模建设不会停止。其次, 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没有自主创新、没有技术和品牌,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就无从谈起。纵观世界各国, 美国经济增长中依靠科技进步的比重占到90%以上, 日本也占到80%的比例, 我国综合科技进步的平均水平指数仅为38.4%, 这也是阻碍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力量。

(三) 体制因素

体制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慢的重要原因, 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来看, 政府一般不应干预市场的交易活动和企业的微观决策, 投资自主权在企业手中,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出多门的经济运行机制, 形成条条专政或块块割据的政企不分、权利制衡关系。一些地区和部门重视局部利益, 忽视全局利益,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利益, 经济运行质量差、效率低, 素质不高, 效益不理想。

三、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度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使节约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其次, 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与传统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同, 循环经济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技术层次上, 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 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 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能耗, 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融合, 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实现生态环境平衡。

(三)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产业结构调整实质就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产业之间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结构演变的过程。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有可能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势下, 我们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也不能忽视作为工业化中坚的制造业。另外, 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 以及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

总之,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认识和体制上进行根本性转变, 真正实现集约化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变,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愈发凸显,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资源,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岩.循环经济理念下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23.

[2]宋雪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管理观察, 2014-06-05.

[3]李林芳.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分析.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3-10-25.

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篇5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1日 15:37 来源:《求是》 期号:2006.9 作者:李大伦

湖南省郴州市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内生增长机制,结合地方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在小循环层面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在中循环层面有效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循环产业群出现,在大循环层面成功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开创了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三赢”的局面。

既抓传统产业,又抓现代科技。我们不断加大科技对产业的渗透力度,使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依赖。

一是突出改造传统产业。重点选择能源、有色、建材、烟草食品、化工、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进行先进适用技术的嫁接,全力支持现有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实施技术革新。钻石钨冶炼技改工程、三九南开制药GMP工程、东江金磊新型干法水泥等一个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的技改项目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变了郴州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工艺装备。2005年,主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稳定降低率达77.3%,涌现出长烟郴州分厂、华润鲤电、郴电国际、资兴矿业等“郴州市十大标志性工业企业”,成为引领我市工业发展的旗舰。

二是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不断促进技术跨越和产业升级。以高斯贝尔、华录数码、金箭焊料、恒维电子、志富扬等企业为龙头,郴州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三是突出搭建创新平台。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全市85%的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效。坚持“工业兴市、园区兴工”,把园区当作产业升级的高地和科技创新的平台来抓,重点建设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市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市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作为全国惟一的有色金属深加工的特色园区,树立“生态、特色、科技”建园理念,迅速形成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群。与中南大学等著名院校合作建设的省级稀贵金属深加工基地和中俄新材料工程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吸收技术改造的“充足营养”,注入高新产业的“新鲜血液”,搭建技术创新的“坚实平台”,使郴州循环经济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既抓地下矿业,又抓地上加工。我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7类70多种,这为我们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是围绕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推进精深加工。在力促矿山企业实现无废害开采的同时,突出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新材料产业升级。钻石钨精深加工企业居世界同类企业之首,金贵有色开发的“银基纳米抗菌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形成了“钨资源—APT—氧化钨—硬质合金—再生钨”、“铅资源—电铅—银再生资源—高纯银—银基纳米抗菌材料—再生银”、“电铅(金属锡)—铅锡合金—再生铅锡”、“铋资源—高纯铋—铋氧化物—再生铋”等有色金属循环产业链。

二是围绕丰富的煤炭和水能资源,推进能源转换。突出转换煤炭资源,大力实施煤电、煤化工等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25.4亿元装机6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项目华润电力A厂,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实现利税3.9亿元。与美国格莱斯顿能源集团合作投资15亿美元的煤层气开发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永兴、宜章、资兴等六个煤矸石发电厂,正在抓紧筹备和建设中。我们已开发投产的水电装机容量138万千瓦,是1998年的4.5倍。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在郴州设立法律框架下全球惟一的小水电示范基地。小水电龙头企业———郴电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电力装机总量达218万千瓦,成为华南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

三是围绕丰富的衍生资源,推进综合利用。资兴焦电将精煤用来炼焦,焦油用来提炼工业荼、沥青等,煤矸石和焦炉煤气用来发电,发的电用来炼钢,产生的废渣作为水泥原料出售,形成了“煤—焦—电—钢”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东江金磊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原料,创造出废渣掺和率达31%的全国纪录,年消耗废渣50万吨。目前,我市被省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34家。2005年,综合利用粉煤灰、冶炼渣、化学石膏等大宗工业废弃物250万吨以上,节约标准煤10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500吨。

既抓“人无我有”,又抓“无中生有”。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在资源耗用“减量化”上做文章,更在“再利用、资源化”上做文章。独特的自然资源是“人无我有”的优势,循环经济则形成了“无中生有”的优势。

永兴县在“零”金银资源的情况下,从收购的废渣、废料、废液中提纯出了金、银、铂、钯、铟、铱等稀有贵金属以及铅、铜、铋、锑、锡等有色金属,并开发生产了硝酸银、氯化银钾、片状纳米银、925白银、氯化金钾以及银触头、铟粉等高科技产品,其中白银产量占全国1/4强,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目前,永兴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废”再生回收利用基地。2005年,该县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企业191家,生产白银1890吨,黄金6.3吨,实现税收两亿元。

在“银都模式”的带动下,我市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电池等再生资料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再生利用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循环经济体系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产业被称为“动脉产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则被称为“静脉产业”,这二者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人无我有”的“动脉产业”和“无中生有”的“静脉产业”,构筑了郴州市完整的循环经济框架。

既抓“金山银山”,又抓绿水青山。我们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生态大市”建设中,城市突出抓绿化,农村突出抓沼气,工业突出抓环保。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坚持把抓好城市绿化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按照“规划建绿、科技兴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的要求,重塑“林中之城”的新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湖南省园林城市”称号。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内,辖区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15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湖、山河水库水质均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内。

二是注重环境保护。着力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宁静”工程和“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严格限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以及焦化、铁合金、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发展,确保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开发秩序,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滥采乱挖和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大力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突出加强郴江河、燕泉河、东河、西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

三是发展生态产业。坚持把沼气作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利用财政扶持、办点示范、加强服务等手段,在全市掀起办沼气的热潮。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已建沼气池8.4万个,“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现代生态农业应用面积达10多万亩,被评为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旅游”和“革命红色旅游”,努力建设粤港澳“后花园”,形成了生态休闲、漂流探险、林城福地、温泉健身、红色摇篮等旅游品牌。2005年接待各类游客63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由1995年的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3位。

浅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6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以建立提高劳动者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阶段,为何会有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呢?经济增长的理论能否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经济增长,早在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与《希腊的收入》中就曾论及财富的陸质与来源。对于经济增长更系统的研究可以说开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主要以劳动分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的继承者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收益递减和要素替代的生产理论。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需求约束与经济增长等方面,该增长理论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相对要少于发展中国家,而他们的创造的财富却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按照该理论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以其人口优势会创造出经济高速增长的结论,而发达国家只能以很低的经济增长率增长,最终发展中国家几经发展会追上发达国家,但是事实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是在拉大,所以该理论并不能解释现实的经济发展。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出现,使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动态分析,该模型采用了资本——劳动比率固定的生产函数,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的结果,使得经济只能沿着一条狭窄的鞍点增长路径发展,经济一目偏离均衡态,结果将是走向发散,所以哈罗德——多马模型所导出的经济增长路径是不稳定的。

索洛——斯旺模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条件,假设资本与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在给定假设条件下,无论初始条件如何,经济都趋向于一个均衡增长路径。但是,索洛——斯旺模型模的缺陷是它不能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该理论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引入了增长模型,外生技术进步的引入使得该摸型能够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并保持了收敛性。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在于:模型用一个外生的技术进步解释长期增长,这样,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用增长解释了增长。

但是,在新古典框架中引入内生的技术进步,就会使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遭到破坏。为了解决技术进步的内生性问题,阿罗(1962年)引入了一个“干中学”模型,该模型将技术进步引入为其中的一个内生变量,但竞争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提倡政府干预经济。

罗默(1986)在阿罗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溢出模型。该模型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惟一源泉,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穷,而有的国家富。

纵观经济增长的理论发展进程,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近期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都是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本身忽略了经济的内在结构,也忽略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差异陸。在现实中,经济发展要看产出的总体增长,更要看经济结构内部的演化和协调;不仅要求科技进步,还应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职能的变迁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

二、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要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对原料的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并持续保持高位,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也使我国经济面临不稳定的发展环境。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对原材料和关键设备的进口量明显加大,经济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也生增大。面对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要实现我国经济安全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等的进口依赖。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表现在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而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加大治本的力度。首先,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鼓励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第三,完竞争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竞争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基本功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探讨

国务院2005年12月2日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该规定的出台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集约增长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这首先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可以更新机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物质利用率,从而节约物化劳动的投入和使用。同时,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可见,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而促进科技的进步,就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以自身企业为主体,科技人才高度聚集、各学科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改力度,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其次,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应加快向循环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的步伐,即从“资源—产品—废弃物”向“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转变应该加快。循环经济的根本特征为“牴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

再次,作为职能部门的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其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妨碍经济增长方式实规根本性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逐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另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内容要全面,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篇7

(1)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 特别是其中的加工业过度、低效率的扩张带动了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要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 必须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 按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划,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振兴装备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同时, 还要加强基础产业和设施的建设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区域规划结构, 避免各地经济结构都采取以工业为主的模式, 形成各自独立具有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 并加强区域协作,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确保区域发展进程统筹兼顾。

(2)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 它需要进行如下举措: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加大对创业风险的投资力度, 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服务;完善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努力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和相应法律法规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科技进步为基础, 科技进步是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它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明了方向, 并提供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当前,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 逐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有效结合, 实现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的一体化。

(3)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对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 这导致资源供应紧张,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破坏加剧。如果继续沿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将难以为继, 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 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 导致子孙后代生活环境恶化。因此, 我们必须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制定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 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逐步淘汰浪费和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 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 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现状,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节能减排宏伟目标做出切实有效的努力。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等因素, 要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必须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着重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 实现我国经济健康、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学术月刊, 2007, (01) .

[2]祝国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江淮, 2007, (07) .

经济增长方式 篇8

1 人本经济的内涵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其基本轨迹呈现出一种不断人性化的认识路径。人本经济增长方式即“以人为本”(根本、中心和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首先,人本经济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的人类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在各个领域中更加注重人的安全、人的发展,并进一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其次,人本经济中的人,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部分人。人本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经济关系,客观上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再次,人本经济中活动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包括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亦即人的全面、丰富和自由发展的一切需要,而非个别的、部分的需要。

就整个人类发展而言,人本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表现为四种协调和价值增值。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通过改善实践方式,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向转变。二是个体与人类的协调。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改善相互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向转变。三是人自身的协调。通过改善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满足每个人对其尽可能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四是即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通过劳动成果的不断积累,为未来利益的实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保证未来利益的增长,从而实现即期利益对长远利益的价值增值[1]。

我国当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以人为本”,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三者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更是追求“人”与“物”的自由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

2 现阶段我国发展人本经济的必然性

2.1 我国具备实现人本经济增长方式的物质基础

我国确定走人本经济增长之路,不仅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而且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和正在建设小康社会,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逐渐提升,而我国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也证明了人本经济的可行性。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在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在第三产业内部,第一层次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及餐饮等业)比重则持续增高,第二层次为提升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服务部门(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层次为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比重略有下降。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逐渐提高,体现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方向。这说明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已从实物产品转向服务产品,人本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显示其客观必然性。

2.2 发展人本经济是科学发展观价值向度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向度。科学发展观的其它价值向度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反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价值向度以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它高度重视人类自身需要的满足和人类自身的价值,不仅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且把人、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这一发展价值向度要求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人为根本目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制度的安排都要围绕人的需要、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工具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统一,必须摒弃传统的物本经济,大力发展人本经济。[2]

2.3 人本经济增长方式符合后起国比较优势原则

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起飞”和经济成熟发展的过程,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选择和建设主导产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和持续增长的第二个基本条件(第一个基本条件是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主导产业因处于社会生产联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因而具有“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3]。我们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弥补自然资源相对劣势,通过“改变主导部门的序列”,跳过发达国家传统的资源和能源粗放型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靠增加要素的产出率而非投入量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确定人本经济增长方式,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加以重视和倾斜,是符合我国比较优势和“后起国效应”的现实选择。

2.4 人本经济增长方式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最大区别,是财富的创造方式不再以资本而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生产系统中居主导地位。人本经济增长方式把人置于核心位置,将以物质财富增长为中心的增长方式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增长模式,从不断加剧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经济模式向生态经济模式转化,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取代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持久稳定、和谐相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的持久生存和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人本经济增长方式的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在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不协调的问题。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凸出等。因此,人本经济虽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而要真正实现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庞大科学的系统工程来推进人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

3.1 把推进人本经济增长方式提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特别是政府应合理、有效地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为此,政府需发挥好如下职能:一是通过立法、执法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二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以至消除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贫富差距。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卫生、失业、养老、教育等的社会保障。四是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五是消除垄断,包括区域、资源、行业以及权力垄断等。六是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状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绩效的重要内容和衡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

3.2 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思想认识是基础,体制和机制是关键。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效不显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必须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调控指导下,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第二,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监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三,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全面征收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费,通过试点逐步建立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等[4]。

3.3 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评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当前,应按照建立科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要求,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促使科技与生产要素密切结合并不断由旧质向新质转变。通过自主创新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产业,从而更好的迎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加快社会分工,使社会分工向深层次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4 完善国民核算体系

我国现有的国民核算体系,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核心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不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主要指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和质量。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国民核算体系进行完善,重点是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现行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的出现分清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是真实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进步的国民经济指标。按照绿色GDP的核算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过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发展的成本。

综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人本经济发展方略,就必须确立人本经济的价值观,同时转化为社会实践,全力予以践行。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方略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兴瑞,王志国.论人本经济[J].河北学刊,2007,(4).

[2]陈娆燕.人本经济简析[J].改革与战略,2006,(10).

[3]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思路[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篇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从自身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人, 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以“十五”时期为例, 中国能源、电力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比“九五”时期都提高1倍多, 煤炭产量增长1倍多, 水泥产量增长79%, 钢材产量增长187%。而且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 加剧了经济内外失衡即投资与消费失衡和内需与外需失衡。2001年~2006年, 中国外贸顺差由225.5亿美元提高到1775亿美元。

大量的事实证明, 从整体上来说, 尽管中国早在上世纪年代末就明确提出并引导着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年代初也曾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尽管几乎人们都不愿意让停下快速发展的脚步以给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但目前看来, 我国却不得不面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产生原因分析

1. 粗放经营的习惯思维原因

很多人对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是一致的、积极的, 然而对于经济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不少方面的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 但实际工作中历史形成的思维定式, 却使我们长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重视不够。一说到发展经济, 就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实行粗放型增长。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 重速度轻效益, 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 仍然相当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引进、扩大外延、铺新摊子和片面追求产值、忽视质量、市场和经济效益的倾向。不仅如此, 就投资行为而言, 现在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和责任方还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政府只管投资, 实际上很少问津回报率和回收率, 以致不少项目一旦投产就陷入亏损的境地。在经济管理工作中, 缺乏明确的相互配套的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没有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出具体要求和政策, 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要求。经济增长往往过多地立足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而对企业技术进步, 特别是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注意不够。因此政府角色错位及其职能转变的滞后也大大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2. 资源丰富的优越感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不同, 其资源的相对价格也就会不同, 由市场需求所引导的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也会有不同的特征。比如,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短缺, 因而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但我们不能据此就不加考察的认为中国要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完全照搬这种模式。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时, 其价格就会相对较低, 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导致在经济增长中更多地依赖这种要素的投入。目前,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 我国的物质资源相对贫乏, 环境保护压力很大, 而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亿, 国有企业有万左右的富余职工, 而且每年又有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 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能够节约资本和物质投入而充分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我国各种资源的现状而简单讨论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现实的。

3. 经济发展阶段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 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总是同特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我们既不能人为的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逾越经济发展阶段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必须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

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 在这一阶段中, 经济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资本密集型的投入来实现, 这是由处在这一阶段的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包括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 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可见, 想在短期内超越客观制约的因素而实现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变是不大可能的。

比如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 经济的增长就应该由总量的扩张转变到质量的提高, 但并不能一概排除在某些行业和部门依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来积累财富、扩大规模。同时, 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资源上又有相当优势, 为了积累一定的资本, 则可能要上项目、增投资、铺摊子, 但在某些部门或行业则应大力加快技术进步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升级。

三、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和对策

1.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以及恶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我国自然资源的拥有量虽居世界前列,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是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已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下, 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相伴而行的局面不可能通过经济增长得到转变, 相反, 只能是生产越扩张越是激化了这些矛盾。因此, 只有加快转变、彻底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才能缓解,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民,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近几年来, 我国的各种矿难事故频发, 这其实是高能耗、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事故发生后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整治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体系, 强化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必要的, 但是调整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形成逐步走出现有发展模式困境的共识, 让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之中, 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才是终结“矿难”根本之举。

2.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对策

(1) 要构建有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条件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改革, 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增强内部约束机制;深化垄断行业企业改革, 放宽市场准人, 实现投资主体多化;积极推进企业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促进民营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化, 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2)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但现行投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与投资体制配套的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投资管理责任缺乏约束, 政府投资的公共性不强, 公共决策机制缺失。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健全公共投资决策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约束投资决策中的机构利益行为, 逐步改变目前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机构“权重责少”的状况;增强政府投资的公共性, 逐步消除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人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强化投资监督体系建设, 通过提高投资决策透明度、增强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增强地方人大对重大项目的监督作用,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上、下册)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年2月第一版

[2]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4]周绍朋: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讲座.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版

经济增长方式 篇10

一、包容性增长

(一)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是最近几年才成为各方人士讨论的热点。第一次提出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中指出“新亚行关注的重点要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 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2009年11月15日和2010年9月6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有关包容性增长的讲话。

(二) 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包容性增长提出后, 在理论界引起了热议, 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的涵义作了诠释。黄铁苗 (2010) 认为:“包容性增长, 是指人类在和谐精神的指引下, 不同体制、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地区、民族, 在促进人类进步的活动中, 能够相容、相生、相协, 以实现共赢共享的发展”。王领 (2010) 认为:“包容性增长, 必须强调两个方面, 即参与和共享, 这也是社会包容的基本含义”。张建华 (2011) 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增长。就一国而言, 包容性增长既要强调为所有人创造机会, 又要让所有人获得机会。”本文通过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 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一种公平性的增长, 是包含了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增长, 而增长的成果应该公平地为所有的地区与老百姓所享有。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众所周知, 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在正常年份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是最大的。而一旦出口遭遇困难的年份, 政府就会出面进行经济干预, 比如2008年前后中国政府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而投入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 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简单来讲, 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投资暂时将出口萎缩导致的经济增长的缺口补了回去。

纵观1978—2009年三大马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拉动,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投资和出口是此消彼长的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消费的作用却不大。表面看来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不错的增长趋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明显产能过剩, 也就是说, 现在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的需求, 还大大满足了国外的需求。在出口正常情况下, 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全部销售出去, 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可是在出口困难时, 国外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出口企业部分或全部产品销售不出去, 国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往往采取加大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措施, 尽管最终应对了这次危机, 并带动了经济增长, 但进一步导致产能过剩, 增加了未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政府的这一做法无非就是用未来的经济危机来解决现在的危机, 从长远来讲, 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

总的来说, 我国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驱动。在这种方式下, 不仅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二) 存在的问题

1. 资源消耗大, 但效率低下

众所周知, 我国经济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 但人均产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 并且是低效率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同样的投入下, 我国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这样就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 环境污染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延续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 先发展经济, 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一条条清澈的河水变成了污水, 人们可以引用的淡水越来越少;森林树木的大量砍伐, 使得许多土地沙漠化, 城市居民忍受着沙尘暴的袭击;人类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意丢弃与排放, 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空气等等。

3. 产业结构失衡

就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 有些产业盲目扩张, 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而有些产业明显扩张很少, 比如水泥行业、钢贸行业等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同时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 进而无法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技术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 大量外资的涌进, 中国不仅仅带来了国际货币美元, 还带来了我国经济发展所缺乏的先进技术、企业管理经验等等。毋庸置疑, 在外资的带动下, 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 科研技术也大大进步,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科研技术的总水平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其核心技术还是依靠国外引进, 比如节能环保行业。

5. 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 要合理配置三者的比例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常年依靠出口和投资, 几乎忽视了消费的力量。这就导致了我国很多产业的投资过剩, 过剩的产能又无法通过出口吸收消耗掉, 最近会导致资源浪费, 社会效率低下, 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此时必须通过扩大内需, 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 不仅能消耗掉过剩的产能, 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消费, 这样才有生产的动力, 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增长的路径选择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可持续的高增长和平等的分配机会,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主要是包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高增长和构建包容性的社会环境以及机会平等。

因此本文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增长的路径选择就是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包容性增长要求政府改善税收制度, 减免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的税收,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发展, 稳固经济的根基;同时也要求改善官员的考核制度, 改变现在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主的考核制度, 应该建立以切实调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的考核制度, 鼓励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改善民生, 避免盲目大搞基础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总的来讲, 包容性增长最终形成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一种形式。其次包容性增长要求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 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 改善教育制度, 提高教育水平, 使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机会, 并能从中学到想学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每个人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节能环保意识, 减少环境污染, 避免资源浪费, 共同保护环境。最后包容性增长要求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 一方面建设高效公正的司法体系, 通过法律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 尤其是加大对贫困人员、低保人员的各方面的生活保障,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进而使每个人可以公平、公正地参与到经济发展中。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收入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因此, 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使经济健康发展。而包容性增长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本文通过介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结合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探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某些路径选择。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

参考文献

[1]侯述佳.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沈阳干部学刊, 2006 (12) .

[2]黄铁苗.包容性增长具有国际国内意义[N].广州日报, 2010-10.

[3]陆岷峰, 张惠.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6) .

[4]王领.论包容性增长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J].知识经济, 2010 (23) .

[5]张建华.包容性增长的涵义[J].经济, 2011 (04) .

[6]刘奇, 宋传中, 王化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循环经济浅论[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7) .

[7]张立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商场现代化, 2007 (08) .

[8]康伟, 段文武.包容性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方论丛, 2011 (05) .

上一篇:局麻麻醉下一篇:保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