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翻译成分

2024-08-05

不可翻译成分(精选三篇)

不可翻译成分 篇1

关键词:口译,不可翻译成分,原因,处理策略

1 引言

口译是指用口头表达方式将原始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的一种即席翻译语言。这决定了译者只能在很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迅速地解码和编码,最后“出口成章”。但是,口译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口译工作,这中间存在很多障碍,例如不可翻译成分。

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尽管所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人类思维总体上是共同的,交流信息和传递文化客观上是可能的、存在的,这一切构成了翻译的物质基础。可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各个国家的语言结构、语言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会造成语言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方法,这些都是造成翻译的不可译现象。因此需要就“不可翻译成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找出一些处理方法。

2 不可翻译成分存在的原因

美国现代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之间虽然可以互相翻译,但译文只能无限接近原文,不可能做到与原文对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可译性”。

“不可译性”是指一种语言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沟通或理解。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它是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译成分产生的原因从广义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二是文化上的不可译性。

2.1 语言上的不可译性

口译过程中,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因素主要表现为语音、词汇、修辞等不同方面。

2.1.1 语音层次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是语调语言。赵元任先生著《施氏食狮史》“石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此文即为不可翻译之典型。

另外,口音、方言在翻译中如何处理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往往用方言、土语作为其重要的表达手段。

2.1.2 词汇层次

两种语言之间一定存在有词汇不对称现象或词汇空缺现象,所以就必然出现词汇层次上的不可译性。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愚”显然含有褒义,但英语单词“foolish”没有这种对应的含义,因此“foolish”就很难简单明了地再现“愚公移山”中“愚”字所有内涵和外延。

2.1.3 修辞层次

许多不可译现象还会出现在双语的修辞层面上,比如汉语修辞中的拟人法、谐音、歇后语、对偶、双关、汇文、叠韵、顶针、双音等特有修辞手段给人们在翻译过程中造成很大困难。

例如:He is shilly-shally about it in his mind.对此事,他一直犹豫不决。

这句里德重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娓娓动听。但在翻译成中文时不得不放弃这种产生音韵效果的修辞手法。

2.2 思维上的不可译性

由于各个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他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模式也不同。思维的差异必然会势必影响到两种语言的转换。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经说过:“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中国人说话较为笼统,英语人士说话较为具体。常听有人说“喝酒去”,这该怎么译呢?Liquor, spirit, alcohol, beer, wine都指酒,这应该用哪个词呢?

2.3 文化上的不可译性

文化差异是造成不可译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各有一些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在这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翻译,困难必然相应增多,有时甚至是无法逾越遇到的种种限制。以下,用各类例子来说明:

1.在汉文化里人们说“笨得像猪”而英语却用“as stupid as a goose”ㄢ

2.汉语成语“南山捷径”、“胡服骑射”、“狐假虎威”等词语因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译者有时难以简单明了地将它们翻译清楚。

3.“阴阳”是个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在译成英

语为“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 theformer feminine ne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可以说音译加释译,但还是让英语人士懵里懵懂。

4.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词汇“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指至圣至尊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闻。更有关于龙的美好传说和褒义的成语。然而,龙在西方文化里,之一种凶残、丑陋的动物,人们对它没有好感。

3 不可翻译成分的处理策略

不可翻译成分种类繁多,要想找到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策略简直不可能。本文仅就口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五种处理策略进行讨论。

3.1 阐述法

阐述就是详加解释或注释以释疑。谈话中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详加解释。这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常常涉及到文化、历史背景、成语、典故以及文化心理或有特色的表述方式。例如对于“中国味”特别浓的流行语,有必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曾一度被译为“five stresse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如此翻译,人家外国人还将误为竟然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呢。

3.2 改写法

paint (gild) the lily与“画蛇添足”,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西方,百合花是“清白”与“贞洁”的象征,因此给百合花粉饰当然被看作是多此一举;而在汉语文化中蛇本无足,画蛇添足只能弄巧成拙。英语的这一成语翻译成汉语时就要转换比喻形象,将其改翻译成“画蛇添足”。但前提是译者必须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较符合本族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来改写原文。

3.3 借用法(直译法)

语言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借的。事实上,当代汉语中难以数计的词都是新近借来的,如“平台”(platform)“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加密”(encrypt)、“老龄化”(age-ization)等等。时代在发展,人们对外域文化的态度也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了

3.4 不译法

近来,有很多反映新事物及新观念的词语被汉语直接吸收。例如PK(选手对决)、DJ(电视台、电台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BBC(英国广播公司)、EQ(情商)、GRE(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MTV(音乐电视)、NBA(美国全国篮球协会)、VIP(英语“要人”,指贵宾)、CD(激光唱片)、VCD(激光视盘)、WC(卫生间)、OK(行、好)等。目前出现的这种用法数量上是空前的,内容方面又是极为广泛的。

4 结语

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域或是不同语言区域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思路、身体反应、文化经历和对别人行为方式做出调解的能力都是相似的”

不可译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语言反映文化,英语反映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汉语反应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换言之,文化是变化的。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现象与思维方式以被汉语接受与融合。同样的,汉语文化也被西方逐渐接受。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语言之间的转换障碍只会变得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陈卫斌.从“超级女声”的语义盛宴谈翻译的不可译性[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2]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郭显芳.论英汉翻译的不可译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3.

[4]王绍祥.口译应变策略[M].中国科技翻译, 2004.

[5]许芳.汉英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成因探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2.

[6]唐军论.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1.

[7]吴婷婷.论笔译与口译的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2.

翻译作家功不可没 篇2

在孟庆澍看来,莫言是幸运的,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得益于他有不错的翻译。

“文学是门语言艺术,如果翻译者的水平低,自然难体现出原作的水准。”孟庆澍说,亚洲很少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家用的不是英法等语言,作家的作品需要经过翻译才能被其他国家的人阅读。

“莫言的大多数作品都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其精准程度令人信服。而翻译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外国评委对作家的判断。”孟庆澍说,在如今的英法主流阅读市场上,莫言作品的翻译无疑是中国作家中最多的,也是最精准的。

不可翻译成分 篇3

摘要:超文本的概念是法国的文学理论家提出来的,就是在进行两种语言翻译的时候通过对多余文字的添加可以让整个文章的内容更加的丰满,在对新闻进行翻译的时候因为新闻就是真实的对信息进行叙述,我们通过超文本翻译来对翻译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可以让读者对整个的翻译作品感觉非常完美,如果一个作品没有超文本翻译是不能够进行生存的,因为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东西在理解上是要翻译者进行整体的陈述。

关键词:新闻;翻译;超文本;

中国分类号:H315.9

翻译其实是个极其美妙的过程,一些人在对翻译进行理解的时候都是想翻译是一种文字的转换,这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很简单部分,其实翻译是在进行转换时候的语言的重新组织,在翻译学上我们一直讲解的是信、达、雅这三个重要的方面,就要要真实的表达意思、语句通顺还有就是文字要漂亮,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也可以遵循这样的翻译原则,可以在进行翻译的時候进行自己的语言润色,让整个翻译看起来有内容,有文字感。

一、评论内容的加入

我们在进行文题分析的时候都是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比如在2009年8月的一天新闻,在一次论坛当中,学生的提问引起的一个小段的插曲,这也是全世界传媒的热点话题。不同媒体对此都有自己的态度加入其中。(1)My husband is not secretary of state,I am (BBC News2009—8—11)(2)Hillary Clinton:I am secretary of state,not Bill(CNN 2009—8—11)(4)希拉里大学生问打动肝火(5)希拉里动怒不甘克林顿抢风头,对于这件事情CNN在新闻中解释是在进行传译的时候出现错误,不过东西方各地的传媒谁也都不管在进行传译的过程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对读者进行期待,西方还是喜欢第一个翻译这样可以表现出来她的自信。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有时候会加入一些相关的评论相关的内容,很多大的新闻媒体都是把故事说的头头是道,有时候还会加入一些评论。例如在香港《头条新闻》中这样说过,在正文中是说传译员翻译一名男生的相关问题,对世界银行分析中国想刚果提供贷款的问题,这时候问克林顿有什么看法,但是这时候希拉莉顿的脸上沉下来,提高声音说我想告诉你搜丈夫的看法,但是我丈夫不是国务卿我才是,我不会当我丈夫的传话筒,这时候其实是在进行翻译时候出现了错误,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希拉里是不高兴别人提到丈夫的名字,所以借题发挥一下,但是因为文化的不一样出现了一些小的差异,其实这也能够看出来不同文化的规范决定着一个故事是如果的被展示。

二、超文本因素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一)对于读者有一定的价值观和期待的视野

在整个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新闻类型都要伴随着超文本的翻译,不同的超文本都会导致不同的的文本的产生。有时候对于翻译我们看着感觉是不一样,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本地化语言来进行翻译,比如在进行翻译时候运用大动肝火和抢风头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西方媒体在进行标注的时候还有习惯用直接引语来作为标题。这样可以呈现一个比较客观的报道,但是中国在进行转译的时候就感觉国务卿发火在重要才场合里面是不应该的,所以就会运用大量的评价词在新闻标题中来表明他们的态度。其实我们能够看到读者的期待观和价值事业也是超越文本的,这一天就会对编译者的策略去向有过影响。因为读者的群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新闻会有不一样的兴趣,他们在价值观和期待值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对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制作出来适合目标群体的新闻标题。

(二)国家关系

我们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可以发展在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地方利益时候,新闻的编译者还是比较喜欢进行自由发挥的,他们比较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天赋来对整个新闻报道做出评论,在进行语言运用的时候有时候是一种调侃,有时候是一种谴责,有时候也超出了新闻的评价范围,但是读者不是很重视,有些东西就是某个人的故事,只要符合了价值观,读者也不会去进行吹毛求疵的。很多事件都是涉及大搜国际的政治,国际的法律还有就是双边关系等相关因素,还有就是读者对另一国家的声明也是很在意的,那么在进行关于国际纷争意见的时候,编译员就不要对事件进行自由的解释,比如在进行美军船只在南中国海的事件当中,美国军方说他们进入到了公海的区域,但是我国的外交部则是指出说他们闯入了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域。但是当整个翻译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就来不得办点马虎,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要和自己国家权威机关口径保持一致。

结语:新闻的报道是包罗万象的,跟着公众的生活国家的政策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的公众都是想要通过新闻来了解到相关的消息和国内外的动向,这样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超文本的翻译以及后续翻译都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进行翻译研究的时候要通过分析来了解公众的需求,这样可以给公众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视野。新闻中的原文翻译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是我们长期要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堂,我那么通过对几个方面的新闻翻译进行了解来探究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翻译.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J].张美芳. 2011(02):3-5

[2]师梦霞.新闻翻译的超文本因素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15

上一篇:CuInS2量子点下一篇:安全工作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