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观

2024-07-14

小景观(精选十篇)

小景观 篇1

1 大园林中的“小”

1.1“小”的概念

何为大园林中的“小”, 做个比喻, 如果大园林是空间, “小”就相当于点、线、面的概念, 它是组成大园林许许多多的小物品和小细节, 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 如一条园路面层石材的加工方法;一个井盖的材质;一个雕塑或坐凳的造型;一盏灯具的样式;挂在树上的一块铭牌等。它们虽然很小, 但千万不要轻视它们, 因为它们不光是大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且还常常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有时甚至一个小的细节可以影响到园林景观整体效果的优劣。

1.2“小”的作用和意义

当人们在大园林中游览时, 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可以尽情地放松心情和释放压力。但与自然风光不同的是, 人工营造的园林环境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人所用, 为人提供服务, 故而应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各种需求。对大园林景观的需求主要有3个方面:园林的观赏性、文化性和功能性。其中观赏性是最为本质和重要的, 可以通过对景色的观赏和审美来达到愉悦心情的目的。这时的“小”也许是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对于一处优质的园林景观来说, 它们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如人们在公园里游玩时, 往往被生长在路边的小花所吸引, 在池塘边的廊亭中休息时, 往往为池中的一朵荷花或假山中的一缕溪水所凝神。相反, 如果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有一株枯死的苗木, 或在嫩绿的草坪中有一处裸土, 则显得格格不入, 破坏了整体景观的效果。所以, 与大园林的宏伟气势不同, 小的东西与人离得更近, 更能贴近人心。

园林的文化性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或是在同一地域用以突显不同作品间的差异, 从而满足人们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不同地域间园林文化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设计风格上, 如中式园林是自然风格, 有仿古建筑和假山流水等, 法式园林则是对称的布局、人工修剪成几何图形的植物等, 日式园林则首先想到“枯山水”。同一地域园林作品间不同的文化性, 如不同内容的主题公园、住宅园区的品牌突显等。在文化性表现方面, 小细节有着标志性作用, 它们首先应符合整体风格, 其次应能达到表达具体文化内容的目的。如纯中式风格的园林中不宜采用类似不锈钢材质的现代简约风格小品。在需要体现住宅品牌的园区中, 一个印有住宅标示的井盖, 或是围墙铁艺上的花式都能很好地给予体现。在功能性方面, 细节的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坐凳的造型和材质会影响舒适性;一个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是否合理等都需要仔细考虑。

所以, “小”不光是大园林的基本组成元素, 它更是对大园林整体景观效果的一种补充和提升,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 小景观中的“大”

2.1“大”的概念

与大园林中“小”不同的是, 小景观中的“大”并不是表现在十分具体的事物上, 它的存在可能是某些景观作品本身表现出的一种大意境, 也可能是小景观本身对于其所处环境中起到的大意义。

2.2“大”的作用和意义

小景观随处可见, 它可能是一个街心花园, 天桥上布置的一组花箱, 广场上的一个艺术雕塑, 甚至是挂在自家阳台上一个精心布置的花篮。它没有大园林宏伟的气势, 也不像大园林那样可以让人们置身其中, 充分地感受周边环境所带来的愉悦。但正是因为它小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恰恰是大园林所不可替代的。小景观展现出的“大”分为2类:一类是小景观所展现出的大意境。这是个抽象的概念, 是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从而感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例如, 在一个日本庙宇里“枯山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大自然中的大山大水和悟出禅的所在。还可以把传统中式庭院中的假山、溪流、植物想象成一幅山水画, 达到人在画中、画在心中的境界。这些小景观中的“大”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作品的灵魂,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类“大”是指某些小景观的大作用和意义。例如, 街心花园可以供路人观赏和休息, 天桥上的花箱可以美化环境和烘托节日气氛, 商业区的艺术雕塑和喷泉可以供人们欣赏和软化整体环境, 这种案例不胜枚举。这些小景观它们共同的作用就是美化居住城市, 给人们紧张工作的生活中增加些许趣味, 使人们随时随处在不经意间得到身心上的享受。所以, 小景观确实“大”, 也应该“大”。

3 结论

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篇2

1.1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小庭院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自身人性回归的渴望,这是小庭院景观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则。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庭院设计风格。比如一些住户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则应该将植物沿着小庭院的周边进行布局,以便可以留出较为宽阔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则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这种情况就要注意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因此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首先就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这是设计过程中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1.2其次要坚持经济性的原则

经济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在小庭院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养护的过程中,要能够开源节流,以达到经济和实用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减少后期的各项投入,一方面是要选择寿命长和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植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的各项重复工程。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选择管理比较简单的植物,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后期的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另外小庭院的景观设计还应该和观赏相互结合,在满足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种植一些采摘的果实和鲜花类的植物,比如百合、玫瑰等等,或者桃、杏、李等果树品种。

1.3另外还要坚持个性化原则

小庭院设计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利用植物营造出可以识别的有标志性的景物,可以快速分辨出和其他庭院的不同之处。在小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同植物的大量种植进行营造,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稀有形态或者是色彩的植物进行种植,这样都能够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空间。在目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园林空间的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亮点,在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坚持个性化原则能够更好的为住户设计所需要的庭院居住场所。

二、植物配置的重要元素分析

在进行庭院造景设计的过程中,视线要相对比较通透,宜透则透,宜闭则闭,同时还要以适量的叶子植物和花灌木以及竹子来进行造林,同时还可以配以古朴的亭台廊榭来进行配景,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园林设计中呆板的感觉,会形成比较好的纵深感,给人更多的意境的联想。植物的选择应该坚持四季有花、乔灌草相互结合的原则,当然不能够放弃美学的基本原则胡乱搭配,而应该在花香、花色上做出详细的考虑,从而营造出植物和人良好交流的过程。同时因为庭院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在营造的过程中植物不应当过多,一般以同类植物为主基调,再辅助以其他的同类树种,这样就能够在庭院营造出情趣盎然、井然有序的庭院景观。

三、小结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篇3

关键词:小游园;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地域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By Xiaogan crescent moon garden, small garden area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design as the main line, around five major cultural connotation, six functional partition, seven feature attractions design exploration. Think landscape design must be based on creative concept, embody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building ha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Key words: Smal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Cultural connotation; Regional landscape

小游园,顾名思义,就是街道中的简易公园,其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分支,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投资较少、景观见效快、分布较广、易于实施、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小游园成为现阶段很多城市建设绿化工作的重点,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小游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小范围环境,而且与整个城市的绿地布局关系密切,它能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功能,达到装点街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与目的[2]。小游园简易但不简单,要符合公园设计的原则,满足附近居民的基本需求,改善城市的小气候,营造宜人的景观等。

小游园设计要采用适当的手法满足人们的使用目标,针对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公园,还要根据有关的规范,考虑其使用对象和服务范围,并结合场地特点,做出功能较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本文以孝感新月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探索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特点。孝感市新月园是孝感市中心城区的一个小游园,由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设计时间久远,原有景观中很多设施及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本设计方案从使用者的角度和孝感市的文化特色出发,力图营造一个舒适、优美、宜人的城市小游园。

1项目概况

1.1区位概况

新月园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城站路与文化路交叉处,为狭长型带状绿地,形似月亮,故以“月”为名。该园长约400 m,最宽处长50 m,总面积8 625㎡,可分为东西两大地块,中间可通车;位置优越,处于繁华地带,人流量较大,周边有居住区与商业区,是人们散步、休息、聊天、活动的理想场所。

1.2 场地现状

新月园地理位置独佳,毗邻城市主干道,四周有超市、学校、行政建筑和居民楼,人流量较大,对丰富周围游人的户外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随着孝感市区的加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新月园必将成为更多人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等的最佳场所。但目前由于建设时间过久,场地存在以下问题:

1)植物种类较少,可观性较差。植物多为本地常绿树种,色叶植物不多,花卉也很少;植物长时间没有修剪,长得过于高大,使得空间较为封闭。

2)小品利用率较低,实用性不强,管理维护需要加强。原场地东西两侧各设有一个中式凉亭,基本无人使用,也很少有人管理维修,显得较为破乱,常常成为垃圾的聚集点。部分石桌石凳也没多大使用价值。

3)道路布置和组织有待完善,下雨天存在积水问题。道路组织的流线性较差,宽窄设置也不适宜,多为水泥路面;道路的坡度处理存在不足,有较多低洼处,下雨后有严重的积水问题。

4)文化内涵欠缺,人文气息不浓厚。能够反映场地文化内涵的只有中部广场的董永和七仙女的雕塑,其它地方没有与之呼应的文化设施,显得单调且文化氛围不浓,文化主题不够明确。

2景观构思

2.1 设计立意及概念演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眼里,月亮成了表达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意象之一[3]。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淡泊情怀。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树叶,是绿色的基本表现,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城市的高速发展常常使得城市充斥着钢筋混凝土,被工业化的烟雾笼罩,人们对绿色、自然、健康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4],渴望在绿色中寻找自然的气息,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生命的真谛。新月园的建设要旨,便是在绿色中寻找自然的气息(图1)。

2.2总体规划的文化内涵

2.2.1棋艺文化 棋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人对棋艺独有情钟。我们时常可以在街头看到三三两两下棋、打牌的人。为人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场地,既方便了棋者,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2.2.2雕塑文化 雕塑文化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文化。通常是人们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5]。

nlc202309040347

2.2.3演绎文化 演绎文化源于人们自我表现欲的满足[6]。表现自己是人的本能之一,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既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又为人们提供了可观可赏的表演。

2.2.4亲水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古今,水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亲水”的概念是喜欢水、靠近水,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易接触、享受和使用河流、小溪、湖泊、喷泉等水环境。因此,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与水亲密接触的场地显得尤为重要。

2.2.5花田文化 花,其形可观、其色可赏、其香可闻。对人而言,花田总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人们爱花,爱看花,爱穿梭于花田,领略置身花海的唯美。

3景观布局

在小游园中应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获得一个相对独立空间的需求,即“领域感”[7]。我们根据这样的概念来分析、设计出具有不同“领域感”的游憩空间,创造不同的景观空间。根据小游园现有地形条件和场地现状,把小游园划分六个功能分区、七个特色景点,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游玩等要求(图2)。

4功能分区及特色景点

新月园作为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目的不仅是改造环境,而且扩展了城市绿地空间,同时还要满足居民休息、游玩、娱乐等要求,给游人和市民带来精神享受。根据场地实际需要,可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图3):

4.1 健身娱乐区

人民身体素质提高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健身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在公园西侧设置了一块“健身角”,该区设有较完善的健身设施,譬如推手架、伸背器、腹肌架、平衡滚桶、健骑机、划船器、漫步机、大转轮、太极揉推器、三位扭腰器等,为周围居民健身提供了便利,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该区域四周配置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荆Cercis chin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又能美化环境。人们可在健身的同时闻桂花香、赏木槿姿、观花木色,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4.2 老年活动区

该区专为老年人开辟了活动的场所,设有树池座椅、矮墙坐凳等休息设施,老年人可在此攀谈、对弈、集会等。结合场地现状和老年人需求,在公园中部偏西处开辟出了一个供中老年人下棋、打牌的对弈场所——对弈天地(图4)。老人们聚在一起,既愉悦了身心,又促进了邻里的和谐。对弈天地为半封闭空间,避免了周围人流、车流的干扰。同时,在场地中间种植两行槐树,在炎热的夏天可为对弈者送来一份阴凉,在冬天则可挡风避寒。外侧有香樟、紫薇、腊梅、悬铃木、龙柏,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让老年人能更好地享受对弈的乐趣。

4.3 演艺展示区

该区为游人演艺展示提供了极好的表现平台,圆形的新月广场(图5)为主要的演艺场地,广场的硬质铺地为放射状图案,象征着人们能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展现自己,同时也娱乐了四周的观众。新月广场与新月园同取“新月”二字,其意为“日新月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以及人们对户外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广场空间开阔,可作露天舞台使用,正所谓“人看人,其乐无穷”[9],它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了人们看与被看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很多演出活动提供了场地,丰富了游人的户外生活。广场周围设有坐凳,供人们欣赏表演及休息之用。广场四周环植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可观性良好的树种,散发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和广场的时代性相符。

4.4 儿童活动区

该区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设施,譬如滑梯、跷跷板、独木桥、秋千、攀登架、游戏墙、红色钢构等。红色的线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式各样的景观小品当中[10]。红色钢构(图6)以鲜明的颜色、简单的钢结构造型获得众多设计大师的青睐和人们的喜爱,也为儿童活动区添加了色彩。鲜艳的色彩、活泼的节奏、跳跃的音符加上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振人的叫声,构成了儿童游戏的乐园。该区南侧设置了供小孩和家长休息的树池座椅。使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玩耍,有效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为满足儿童的心理特点,铺装选择了具有跳跃对比色彩的方格拼接样式,植物配置也选用了较多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 、红叶碧桃Prunus persica f.atropur purea、红枫Acer palma tum等彩叶树种,鲜艳的色彩能吸引更多小朋友的到来,真正成为一个儿童的乐园。

4.5 人文休闲区

该区内有文化浮雕、观景长廊(图7)、旱溪活泉三大特色景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浮雕墙以双面浮雕的形式记载了孝感的发展历史以及文人轶事,让人们深切感受历史、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了龙柏Sabina chinensisCv.Kaizuca、银杏Ginkgo biloba、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紫藤 Wistevia Sinensis Sweet等古色古香的植物。在场地东侧设有两个弧形的木质观景长廊,与浮雕墙遥相呼应,形成对景。长廊一侧设置了座椅,可供人们休息、赏景。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历史的延续性,人的心仿佛也因历史的洗礼而更加澄净,心境得到了升华[11]。植物如紫藤、常春藤Hedara nepalensia var.sinensis等攀援于长廊顶部,有庇护作用,同时减少太阳对人的热辐射,每逢花开时节尤为赏心悦目。旱溪活泉,与日本的枯山水相类似。中国画讲究留白,应用到景观中便是以虚代实,以无胜有。这里以白沙细石代替溪水,既能取“水”之意,又能让人们更好地身临其境,更与两侧的浅水池形成强烈对比,甚是微妙。此区的植物配置选择的是柳树、红叶李、合欢、构骨以及一些灌木。

nlc202309040347

4.6 休憩游赏区

该区有花、有树、有绿色,加之可穿行于其间的趣味小路,休憩游赏性极佳。其中的特色景点——阡陌花田是由各式的四季花卉和小路组成,小路较窄,基本上只允许一人通行,让人们独自一人静静地、慢慢地走,能更好地欣赏脚下的花田。花田由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鸡冠花CeJosiacristata、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月季Rosa chinese、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石竹Herba Dianthi Chinensis等多种花卉成片种植,人们在花田间穿行,可领略被花包围的别样的感受(图8)。

5结语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逐渐出现了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使用者需求的景观设计。城市小游园作为最贴近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绿地,应该非常注意。本文以孝感市新月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依托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场地现状,探讨城市小游园的景观设计,希望能对城市小游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予峰,赵利毅.浅析小游园设计——济源市望春园规划设计[J].洛阳大学学报,2002,17(4):97.

[2]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2002(1):23-26.

[3]刘文. 论王维《山居秋暝》的意境美[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267-268.

[4]申培信.小游园的作用与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1991(4):31.

[5]张启泰.环境艺术与雕塑文化属性的思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7(2):119.

[6]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65-67.

[7]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8]北京园林学会.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04-108.

[9]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7-58.

[10]徐培迪,黄艾,林乐静.用景观演绎文化——以达州“凰城1号”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5):10831-10832.

[11]王晓勤.行为心理学在小游园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1):125-127.

小景观 篇4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 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 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目前, 景观建筑学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 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了建筑学科的3个重要分支。它将建筑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 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实现了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赫勃特·西蒙 (Herbert Simon) 在《工艺科学》 (The Science of Artificial) 一书说:“设计景观, 就是要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景观建筑学根据建筑设计对象尺度和比例的不同, 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大面积流域治理以及总体城镇的设计。如杭州西湖, 1000多年前的南宋, 人们有意识的把西湖规划成防御洪水和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 而这一大尺度的景观改造最终成为一个自然的景观, 所以“景观”不仅是可以观的人造自然, 更是可以用的风景。第二大类是设计面积在340公顷以上, 面积尺寸相对较大的城市广场和小区的设计, 即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交叉, 属于城市设计学科。其设计焦点是建筑的位置、尺度、形制的整体宏观效应, 也就是城市轮廓线与城市构图的美学考虑。第三大类是经常接触到的雨廊、山墙、铺装、雕塑、壁画、凉棚、坐椅、路灯、喷泉、水池、草皮以及修剪过的树木等均属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

近年来, 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景观项目设计, 但大多数是追求表面风格, 将注意力集中在“英国式”或“法国式”上, 几乎千篇一律地按照“自然风景”这一模式来设计。其设计重点是在城市中移植一片仅供观赏的“人造自然”, 即“造园”。这一理念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城市的景观用地, 大多被处理成草地、树丛、水面或别的自然形式;二是试图创造一个所谓的“山水城市”, 通常为了与自然地貌相似, 人造的山丘、水体、种植物沿着不规则的曲线, 大尺度地营造;三是景观建筑与建筑单体功能无连续性, 是从“人造自然”脱离出来的, 景观与建筑对比鲜明。

究其原因, 首先是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实例可以借鉴, 而西方的大多数城市景观建筑是为了解决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缺乏绿化的困境, 这一理论带有强烈的反工业化倾向, 即城市风景化 (land scape gardening) 。许多人过分推崇西方城市中大片如茵的草地, 认为是现代城市的标志, 并努力在中国如法炮制。其次, “自然风景”也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师法自然”不谋而合, 即把景观建筑等同于园林设计, 甚至是种植设计, 认为不种花花草草就不是在做景观。

“自然风景”的景观模式在中国是否可行, 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很高, 是西方国家的十几甚至几十倍, 即在中国每公顷城市面积上要容纳1000多人, 而典型的美国城市不到50人。而且, 我国人均住宅的面积过低, 不到10平方米, 而德国人均是40多平方米, 那么大量的交际、健身活动只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 但城市要发展, 土地要营利, 政府又不能提供大量的土地做公共大型人造自然景观, 即使做了, 利用率也不高。许多城市中大片的绿地、水体多是观赏型的, 人们只能远观, 不能到草地上去活动, 马路上依然挤满了人, 许多草坪由于管理不善磨损形成秃面, 反而影响了景观视觉效果。由于建筑单体与景观建筑没有连续性, 各有各的功能, 或是功能单一, 在不是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下, 这些景观空间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换言之, 景观建筑应是一个可以容纳使用者的场所, 除了有更多的绿化外, 应与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别, 人们可以在景观建筑中随意进行社交活动, 但又有一定的私密性, 使用费用也相对低廉。

景观建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人们走出单体建筑后即可欣赏到迥异的景色, 并置身其中。景观是否与自然山水一致, 也未必强求, 只要符合“美学”标准就可以了, 一味追求大尺度的山水城市, 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自然状的山丘必须占有较大的水平面积, 这与形式服从功能、设计依赖调查的现代设计理论相悖。用旧式文人诗情画意的视点取代现代城市运作的冷静观察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再加上画地为牢, 单纯抄袭而不是因地制宜的创作就更不可取了。试想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两块绿地上做一些自然曲线, 显然不可能有什么“生态学”的效应。

“自然风景景观形式”在人口密度低、经济实力强或是尚未形成的新城市的设计中大有好处 (西方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也是有针对性的) , 但对目前我国高密度的大中城市而言, 则没有考虑到城市形式、人口、市民行为、经济水平、社会价值的现实, 而是把设计理念停留在视觉环境艺术的肤浅表面, 再加上某些业主混淆“生态化”、“绿色建筑”、“山水城市”的定义, 用大而不当的景观来应付绿化责任, 使得自然景观模式与目前我国城市形式显得很不协调。

小尺度景观设计:高密度中国城市的景观建筑选择

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 城市人口密度极高, 近几年来,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 在人均居住面积有了很大改善的同时, 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原有的公共绿地大面积锐减。城市人口的高密度、公共绿地的匮乏对人居生活质量和城市投资环境的严重影响已初见端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人都作了尝试。如学习西方城市“自然风景”的景观模式, 种植大片如茵的草地。这虽然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但由于我们没有西方国家城市那么大的景观空间, 而且营造草坪的费用又十分昂贵, 故只能象征性地做一两处, 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力度并不大。由于我国的大中城市多是高密度老城区, 公共绿地少而小, 对其实施小尺度景观设计较为适宜。小尺度景观设计不仅具备大中尺度景观设计所具备的观赏功能, 而且它还有使用功能——容纳活动与休憩观赏功能。

_中国城市里的各种人造“欧式景观”。

小尺度景观设计在建筑物周围、大路边、小道旁, 在任何一个小的空间都可以因地制宜的营建内向的、完整的袖珍景观。例如纽约市中心备受赞扬的Paley公园, 面积仅为13米×30米的长方形, 在几株刺槐的掩映下, 铺设了花岗石板的地面上设置了桌椅, 长方形的一边为出入口, 另外平行的两边建成垂直绿化的围墙, 剩下的一边则是象征瀑布的水墙。在一个不足400平方米的小空间上竟设计营造出一个既方便社交, 又相对安静, 且充满自然情趣的小尺度景观建筑, 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功能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小尺度景观建筑是城市景观中的精品, 值得借鉴。“景观”中的“观”表示的是景物在人心中反映出来的样子, 使景观升华为一种心情, 这正是设计景观的意义所在, 也是我们期盼的目的。高密度老城区中的小尺度景观建筑就是使人们全身心地融于其景中, 进而产生出置身自然的效应来, 从而体现天、地、人合一的理念。小尺度景观设计的另一特点使原有的自然景观不易被破坏,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原则, 营造经费也较前两类少, 符合我国国情。

小尺度景观设计虽然就个体而言是小的, 但由于分布广, 数量大, 量变足可引起质变, 在美化城市、改善居住环境方面可以起到费省效宏不可估量的作用。后工业化社会生态观点在工业化的中国发展的思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它从两个方面体现在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景观设计中。

其一是切忌千篇一律, 盲目效仿他人。景观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 这样才能既切合实际又独具特色。如英国一城市就将本地土生土长的一种野草作为绿化草皮, 即经济实惠, 又不失特色, 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城市景观设计优秀奖。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和气候都差异很大, 沿海城市常受台风的侵袭, 而干旱是北方城市的特点, 不具备相互效仿的基本条件。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一种不可取的现象, 如一个景观设计模式在某个城市取得较好的效果, 别的城市便不假思索地一味模仿、生搬硬套, 其后果使得城市毫无特色。现在各个城市都在评选市花市树, 这就是在景观设计上因地制宜, 突出个性的一种思维, 即特色美。小尺度景观设计不可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美, 因为单有形式上的美是不够的, 我们所营建的环境应该是真正没有压力的空间, 使大家都可以到这里来放松, 这才是小尺度景观设计的真谛。

其二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自然景观。将自然部分还给自然是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自然景观, 便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以这种思想指导设计可使建筑景观和原有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最大限度地突现出原自然景观中的美。反之, 为表现自己的主张而破坏原自然景观, 是不可取的, 因为任何一处原自然景观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水千年的道理, 应处处体现在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之中。

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具体来说, 对于我国高密度的城市状态 (特别是很多城市里的老城区) , 小尺度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法,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单体建筑的外延化。在高密度老城区中景观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地增加人的活动区域。大片的草坪不宜于保养, 应尽量少用, 以小片花坛和树穴取而代之, 同时将建筑物单体扩展, 提供一系列半室内的空间, 并将这空间最大面积的绿化、美化, 使居民置身景观建筑之中。这就要求不能将建筑作为单体对待, 应充分注意它外部的环境, 将建筑本身作为景观的轨迹。

在小尺度景观设计时应把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也纳入设计范围中, 使建筑成为外部风景的一部分, 而外部风景又是建筑不可分割的延续, 无论从建筑尺度上还是空间组织上, 均充满了新鲜感和愉悦感, 对每一寸建筑面积都经过充分的艺术化考虑并将其外化, 把房子、绿化、铺地、灯光、山水综合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这不是简单地做一些树皮屋或将墙面刷成绿色所能代替的。

其二, 创作形体的抽象化。景观设计不能无视自然, 但也不能完全摹写自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两个表面细节的形式可以含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由于几何抽象而形式简洁、强烈, 不仅不需模仿自然, 甚至可以更有力地表现自然, 如日本 (Tegn 200) 在台湾的宜兰东山地区设计了一系列钢筋混凝土圆锥体, 坐落在大片几何形体中, 又似跌落在水面上, 不仅马上使人领会其“山丘”的暗示, 更有看似非是而别具情趣。传统中国园林的山体多为垂直起落的太湖石, 很少与自然山形相似, 这也是抽象到了极致的范例。

其三, 设计景观的立体化。设计立体景观, 要保证景观视觉与室内建筑的迥异, 小中见大。天坛公园的圜丘, 大面积的铺地、外围的短垣、垣外由大树围成了圆圈, 形成了一个既有限又无限、不高又与天相接的建筑氛围, 便是一个典范。

高密度老城区中的水平地面功能化后, 提高绿地率难度很大。小尺度立体景观可增大绿化覆盖率, 以弥补其不足。小区中种植落叶乔木, 建筑物表面附着攀缘植物, 楼顶做成空中花园, 形成有层次的、多样性的、环保型的绿色空间, 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绿化城市。

其四, 景观界限要明确化。界限在高负荷的景观中十分重要。在古典园林中, 狭隘的基地上所有的水体、花木群、山丘完全被湖石、驳岸及护坡、砖瓦道牙或石栏杆所界定,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种植区或景观遭人为损害, 越是小的种植区越要有完善的保护系统。界定的形式应避免破坏景观尽可能与其他功能相接合。

谈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篇5

1植物选择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在进行小庭院设计时,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通过设计带领使用者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景观。在具体实施时,依据住户的不同喜好与需求,制定不同的设计主题[1]。例如有些住户喜欢回归田园、体验劳作的感觉,在进行设计时,可加入一些可采摘的、且具有观赏性的蔬果类植物。比如用葡萄藤作为花架的藤蔓装饰,用石榴树、桔树作为庭院小乔木,在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通过对果树的养护和对果实的采摘,让住户感受到生命的孕育与丰收的乐趣。而有的住户喜欢江南园林的小桥流水,那么在设计时,应注重假山、流水、与植物的搭配,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江南园林的那份闲情逸致。1.2经济实用原则小庭院以私家庭院为主,后期鲜有专业人员进行养护,因此,不但在进行设计施工时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植物景观后期养护费用,做到经济实用。在进行植物品种选择时,应多选用寿命长且避免后期需要重复施工的品种;由于生长空间有限,设计应选择生长较慢、易修剪的品种,以维持稳定的植物观赏形态;还应选择管理相对简单容易的植物,比如病虫害少、无飞絮等。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后期植物景观管理和养护的成本。1.3安全性原则小庭院中的`植物与人的距离更近、关系更密切,在种植设计时,植物栽种的适宜性、安全性更需要着重考虑。如变叶木、夹竹桃等有毒的植物,应尽量避免在小庭院中实用。而根据住户的个体不同,植物种植的考虑也不同。如给有小孩的住户进行设计时,避开有刺的蔷薇类植物;给有哮喘的住户植物配置时,不选用飘絮、飞花粉的植物。

2植物搭配设计小庭院的形状有很多,正方形、长方形,或宽或窄,或长或扁

在设计时,要依据功能来进行各个部位硬质铺装和植物的搭配,避免使小庭院沦为花草仓库。因此,在进行小庭院景观设计时,要遵循植物设计原则:植物搭配层次丰富,景观精致、耐看;选用本地乡土植物品种为主,易于管理[2]。2.1空间层次设计在进行植物空间层次设计时,高大乔木属于最高层的植物,往下是灌木层,再往下是草本花卉、地被层。在同一片土地上进行乔木和灌木的搭配,首先要符合生态互补性。面积较小的庭院,要避免种植生长过高、过快的大型乔木,参考选用小叶树种,避免大型和伸展型的树形。灌木层可以连接庭院外景观,并作为背景效果创造柔和协调的视觉感受,起到隔离外界噪音与灰尘,防护院内景观环境的作用[3]。从光照角度看,植物群上层的乔木接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中下层的灌木和地被,因接受的阳光照射相对较少,选择半阴性或阴性植物更利于存活。常绿植物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形态,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斑驳树荫,和其他植物搭配容易形成较高的层次感。常绿植物也常作为背景,在冬季衬托落叶植物的枝干、形态美。在植物种植的中低层设计中,地被植物往往是最底层的植物。多年生耐寒植物和灌木基本保持在中层。灌木作为背景可以单棵种植或并列成排种植。而在小庭院中使用花境设计时,其形态原则为后部高、前部分低、中部突出。突出部分为主要观赏部分,需要精心设计。2.2色彩层次设计在进行小庭院色彩搭配设计时,首先庭院植物的基础色调应保持一致,强调整体感。把绿色中颜色深浅程度的细微差别作为植物搭配的一个标准,通过其巧妙合理的搭配,营造出安静舒适的效果。绿色作为小庭院中的主色调,应保证四季都有绿,因此,叶色较深的常青树是小庭院植物配置中必不可少的。而落叶植物在春季抽枝发芽,生出的嫩绿色叶片,与常青树的色彩产生对比,体现出勃勃生机。

3结语

小庭院景观设计与城市大环境设计有着本质区别。庭院植物景观的营造更为多样化,能满足个体住户需求,使人有参与感,并从中得到满足与乐趣。而植物景观作为小庭院景观的设计主体,对庭院内部空间进行有效分隔和引导,通过植物形态的选择和配置,让庭院空间立体感更强,层次更为丰富。小庭院的发展源于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源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静.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路探讨[J].现代园艺,(6):94-94.

[2]叶小玲.小庭院植物景观搭配[J].艺术科技,2014(11):105-105.

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路探讨 篇6

1.1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小庭院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自身人性回归的渴望, 这是小庭院景观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则。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依据不同的人群, 选择不同的庭院设计风格。比如一些住户喜欢进行户外活动, 则应该将植物沿着小庭院的周边进行布局, 以便可以留出较为宽阔的活动空间, 有的住户则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四季有景, 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 这种情况就要注意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因此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首先就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 这是设计过程中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1.2 其次要坚持经济性的原则

经济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在小庭院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养护的过程中, 要能够开源节流, 以达到经济和实用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减少后期的各项投入, 一方面是要选择寿命长和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植物,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的各项重复工程。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选择管理比较简单的植物,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后期的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另外小庭院的景观设计还应该和观赏相互结合, 在满足观赏需求的同时, 可以种植一些采摘的果实和鲜花类的植物, 比如百合、玫瑰等等, 或者桃、杏、李等果树品种。

1.3 另外还要坚持个性化原则

小庭院设计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利用植物营造出可以识别的有标志性的景物, 可以快速分辨出和其他庭院的不同之处。在小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同植物的大量种植进行营造, 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稀有形态或者是色彩的植物进行种植, 这样都能够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空间。在目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园林空间的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亮点, 在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坚持个性化原则能够更好的为住户设计所需要的庭院居住场所。

2 植物配置的重要元素分析

在进行庭院造景设计的过程中, 视线要相对比较通透, 宜透则透, 宜闭则闭, 同时还要以适量的叶子植物和花灌木以及竹子来进行造林, 同时还可以配以古朴的亭台廊榭来进行配景, 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园林设计中呆板的感觉, 会形成比较好的纵深感, 给人更多的意境的联想。

植物的选择应该坚持四季有花、乔灌草相互结合的原则, 当然不能够放弃美学的基本原则胡乱搭配, 而应该在花香、花色上做出详细的考虑, 从而营造出植物和人良好交流的过程。同时因为庭院的空间比较小, 所以在营造的过程中植物不应当过多, 一般以同类植物为主基调, 再辅助以其他的同类树种, 这样就能够在庭院营造出情趣盎然、井然有序的庭院景观。

3 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

依据以上的原则, 以某会展小庭院为例, 小庭院的面积为200m2, 位于会展厅的东面, 是一个观赏性的小庭院。庭院为正方形, 四面都是建筑的外廊, 西面和南面则是被建筑围合了, 背面和东面被浓密的树林所围合。该庭院采取自然式的布置方式, 沿袭建筑的风格, 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营造。其中种植池是采取的白色的碎石进行堆砌, 小道则是使用鹅卵石进行铺装, 灌木则进行了精心的修建, 严格种植灌木的高度, 在树种的选择上各种树木齐全。整个设计应用了不同的植物, 他们的高度不同, 能够将空间合理的进行区分, 再加上不同植物的不同色彩和质感, 组成了优美、丰富以及和谐的围合空间。由此可见在小庭院的设计过程中只要能够结合小庭院的一些特点和居住着的个性化的需求, 就能够提升小庭院景观设计的效果。

4 小结

总的来讲, 小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方面是要考虑美学和功能, 同时还要兼顾到个性, 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追求的是“小中见大, 小有作为”的自足自乐之道,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小庭院设计的效果, 满足居住着的现实需求。目前庭院景观的布局以及植物的选择, 包括色彩的搭配都要进行合理的考虑, 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空间。本文主要结合实践, 探讨了小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了小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以其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庭院景观设计的效果。

摘要:庭院作为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 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 对于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庭院的特点, 同时也要考虑个性化的营造的实际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路开展了分析, 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对于小庭院景观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小庭院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搭配

参考文献

[1] 邵兰兰, 段渊古, 王敏, 马强, 邵珂华.基于生态理念下的景观更新设计探讨——以黄龙溪镇景观更新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4)

[2] 马强, 段渊古, 王敏.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景观设计浅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15)

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中的问题 篇7

小尺度庭院其内涵可从两方面来理:其一是面积比较小, 尺度一般在1hm2以内, 有别于大面积的绿地型庭院;其二是围合度相对较强。下文将小尺度庭院简称为小庭院[1]。

小庭院景观一般包括地形水体、植物、铺装道路、小品等内容。植物景观是小庭院中的生命景观, 往往具有变化丰富、美感十足、意境深远等特点, 是小庭院景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将直接影响庭院景观的效果, 同时对使用功能、经济投资以及之后的维护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常见问题

2.1 不尊重业主的喜好

小庭院设计不同于其他绿地的设计, 它的使用人群一般为业主以及他的亲朋好友, 是相对隐私的空间环境。可是在我们实际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往往会忽视掉这一点, 反而过分看重自己专业水平的表达, 甚至通过各种方式去说服业主接受自己的观点, 把业主的一些需求评价为“外行”甚至“土气”。导致一些小庭院设计过分强调艺术表现, 实际上业主可能并不喜欢或者不利于管理维护, 这样再好的设计作品都难以得到认可以及良性维持。

2.2 忽视植物群落关系

植物群落关系是植物景观营造中的重点内容, 在一般的园林绿地中往往会得到重视, 但是在小庭院景观设计中却容易被忽视。这是由于小庭院本身面积较小, 能种植的植物有限, 设计师有时会偏重于乔灌木这种主景植物的布置, 忽视花卉草本植物景观的点缀作用以及生命周期、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2.3 季相色彩单调乏味

季相色彩的控制, 往往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 对植物四季景色变化了然于胸。在庭院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无论风格都以灌木为主、四季常绿、少有变化, 或者四季虽有变化, 但是各季颜色过于单一乏味。这样的景观势必让业主觉得单调乏味, 不能小中见大, 感受自然变化的无穷魅力。

2.4 空间层次变化单一

小庭院空间层次主要包含垂直层次和平面上的前后层次, 垂直层次一般分为上层乔木, 下层为灌木, 底层花草等地被;平面上的前后关系, 则可考虑背景树与前景树的位置关系[2]。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时往往容易出现重视平面布局效果, 忽视植物整体空间层次的构造。特别是垂直层次空间, 经常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或者仅仅用单一的藤本植物, 缺少创意和变化。

3 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以人为本的植物营造原则

设计时要先与业主良好沟通, 了解业主对庭院空间的风格喜好, 再根据庭院风格筛选植物。如果一些业主对植物有特别的喜好和感情, 或者比较讲究植物风水寓意, 做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们的需求, 在不违背植物正常生长环境的前提下, 尽量和业主沟通满足他的需求。比如桂花和海棠象征富贵, 梅花荷花象征高洁, 石榴枣树象征多子, 榕树象征包容, 橘树象征吉祥等,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植物意境的创造。

3.2 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

不同植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长环境, 植物有地域的区分, 比如南北方植物种类就有较大差异。在同一个地域中的庭院里, 庭院的土壤条件、光照条件、空气湿度等因素也有很大差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庭院的这些条件,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景观营造, 这样的景观效果才能出彩并持久。比如土壤条件恶劣时可考虑改良甚至更换庭院土壤, 在耐荫的区域可以增加种植喜荫植物等。

3.3 季相丰富的庭院植物群落

相对于公共绿地空间, 庭院空间一般比较小, 能选择的植物品种比较少, 因此更要注意庭院四季植物景观的营造, 力求四季分明, 植物景观特色突出。最分明的四季植物景色莫过于春季万紫千红,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落叶缤纷, 冬天枯枝斜逸。

3.4 注重植物景观的后期维护

庭院设计不能只重视施工出来的近期效果, 也要关注庭院景观的长期维持。设计时充分考虑场地情况, 是降低维护成本的前提。其次, 在庭院建成后, 应该适当给业主一些维护建议, 也可以通过定期回访或者迎业咨询的形式解决小庭院的后期维护问题。小庭院植物景观效果长期维持, 才不会浪费设计的心血以及业主对我们的后期评价。

4 结语

总之, 小庭院的植物景观营造, 需要根据庭院环境具体分析, 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充分重视业主的需求, 设计出精彩而又方便维护管理的庭院植物景观。

摘要:小庭院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私人空间, 是居住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小庭院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 需要设计师充分尊重业主需求并结合庭院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下面就小庭院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庭院,植物景观,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进华, 张德顺.小尺度庭院空间植物景观营造浅析[J].绿色科技, 2013 (10)

论小尺度纪念性景观空间的情感营造 篇8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空间情感,小尺度

在一般情况下, 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决定空间尺度大小的依据, 活动空间太小将会令人造成压抑的感觉, 如果是室外的公共空间还可能造成拥挤的场面, 丧失其公共性。因此, 一般的公共活动空间都会基于对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来考虑空间的大小。有的时候, 空间的大小并不一定取决于对功能的需要, 而是取决于人们精神上的追求, 比如纪念性景观空间。从空间的情感上来看, 纪念性景观空间应具有一定的气势, 庄严、凝重、肃静的氛围不可或缺。这种空间与其它空间类型相比较起来对空间的尺度处理要求更为严格一些, 心理空间的设计对于纪念空间来说更为重要。人们在设计纪念性空间场地面积大小的时候往往会超过其本身功能所需要的面积大小, 这是因为超大尺度的空间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感染力, 产生宏伟、博大的空间。然而, 一个足够大的场地面积固然是营造纪念空间的好条件, 但是我们不一定非要受到这一条件的制约。在场地有限、资金不足或是其它情况下, 小尺度的纪念性景观空间也是可以存在的。这里指的小尺度是指刚好能满足使用功能的实际空间大小。换句话说, 只要空间设计得当, 小尺度的空间场地也能营造出大尺度的空间情感。

1. 基本概念

尺度不同于尺寸, 指的不是物体本身物理性质上的大小, 它是用来描述物体相对的大小关系的词语。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 空间的尺度主要是指空间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空间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

纪念性景观空间大多是为了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或重大事件营造的主题空间, 其中也有一部分空间是为了纪念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空间的形态有物理空间、生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分。其中, 物理空间与生理空间指的都是实体空间, 唯有心理空间是以虚体存在的。这种空间通过人们的意识来表达它的精神,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的情感。纪念性景观空间的情感营造指得就是一般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室外环境, 营造出一种带有纪念性的氛围, 给凭吊瞻仰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 让他们的纪念之情有所寄托和慰藉。

2. 纪念性景观空间情感营造的手法

2.1 场地的选择

如果场地面积大小无法选择, 那么就来选择地势, 或者说营造地势。纪念性空间场地应选择在较为安静的区域, 便于烘托空间的气氛。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空间, 也可以是全空间序列中的一部分。如果是其中一个部分, 那么地势应高于周围其它的空间。一方面从整体来看, 在低矮空间的映衬下, 高耸的空间更容易成为视觉中心, 显得更雄伟;另一方面从路径布置来看, 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过渡可以多设计一些曲折的石阶, 令人们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内心增添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2 空间的布局

在布局上, 要突出其纪念的主要功能, 其它的功能如休息、集会等不应对主要功能产生干扰, 但功能与功能之间也不能毫无联系。一般的空间布局形式有对称、平衡、周边、线型等等。纪念性景观空间采用对称布局比较合理, 以主体纪念建筑物和主道为中心轴线, 其它次要的景观位于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这种布局形式容易形成静态空间, 有助于帮助空间情感的营造。

2.3 建筑与景观小品

在轴线上布置的主体纪念性建筑要注重其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常见的纪念性建筑有纪念碑、纪念堂、纪念厅、凯旋门、记功柱等。在主体纪念建筑的外形设计上要让人们造成浑然有力的感觉, 因此, 建筑体量应高大, 材质应厚重, 线条应简洁。直线条的建筑轮廓可给人简洁、干练的感觉, 建筑色彩上也要选择偏冷的色调, 冷色能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在这种小尺度的空间中, 冷色调的运用还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为避免凌乱感, 统一空间的风格, 其它附属景观和小品应当与主体建筑保持一致。造型、材质、色彩手法等要素都应与主景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 纪念性空间里的附属景观和小品的数量要减少, 并且体量也要相对的缩小, 有利于衬托主体建筑的高大, 整个空间应以简约、稳重、肃穆的风格为主。

2.4 绿化种植设计

绿化设计一般要依据空间的性质、功能和规模, 除了在一般空间中需要注意的植物设计原则外, 在纪念空间中植物的种类和高矮的选择上都还有着一定的限制。应选择象征意义强的树种, 如珊瑚树、桧等常绿植物象征着万古长青, 草坪中则可种植松、柏以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进一步营造空间的氛围, 离中心景观较远的植物高度都不宜超过主体建筑, 以矮衬高的手法再一次得到运用。在植物种植的方式上, 主体建筑物旁可采用围植的方式, 有利于衬托主体的纪念物, 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也可以在主体建筑旁保留或移植几棵历史悠久的古树,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以其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非常符合纪念空间的情感表达。道路两旁则可以采用对植的方式, 植物的隐蔽功能往往可形成安静深邃的境界。

3. 结论

空间情感的营造实际上就是营造心理空间。在小尺度纪念性景观空间中创造庄严、宁静、肃穆的心理空间可以从场地、空间布局、建筑、景观小品、植物等方面入手, 适当的营造高耸的空间, 对称的布局, 偏冷的色调等等。在空间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注重心理空间的塑造, 并将这些创作元素统一, 这样整个纪念性景观空间的情感才会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感染每一个空间的使用者。营造好小尺度纪念性景观的情感空间也是成功营造纪念性景观空间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郑凤文.浅谈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04) :46

小景观 篇9

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当时的旅游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

主题公园是具有某种主题的模拟景观公园,其内的游园形式及内容均围绕此主题展开。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基本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国内的航海公园还处于起步阶段,除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外,目前只有两个航海公园正在筹建中。所以本项目顺应了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将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在一起,注重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发展前景广阔。

1 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的项目概况

小窑湾商务区位于大连金州新区的环小窑湾区域,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用地界线相接,北临双D港产业园区与电子信息园,西靠大窑湾保税港区。航海主题公园位于商务区的南端,西靠滨海路,东临小窑湾海域,项目占地34.36万平方米。基地属于填海用地,沿岸环境优美,生态资源良好,拥有不可多得的岸线优势。总体地形属于西高东低的走势,场地内平均绝对标高为6米,东侧临海的防浪坝高度在4-5米,百年一遇的潮位高度为3.03米,两侧滨海路的绝对标高在6.3-7.2米。

2 航海公园景观设计的价值与目标

2.1 促进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的建设步伐

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是依托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公园建成后,将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提供配套的城市绿地景观,提升商务区的环境形象,完善商务区的配套设施,有效的促进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建设步伐。

2.2 传承大连航海历史文化,普及航海知识

航海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大连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城市文化的新名片、休闲的新乐园,并达到具有科技感的新高度。大连三面环海,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海洋文化历史悠久,航海公园内将设置一处以航海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航海史,并详细展示了大连本地的航海文化,向公众普及航海知识。航海公园的航海主题表达以中国航海史为主,着重突出大连航海历史的脉络,使之贯穿整个公园,强调游人的航海体验,增强游人的参与性。

2.3 丰富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

航海公园的建设将为周边居民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生活和休闲游憩绿地,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同时,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大连金州新区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2.4 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通过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达到对水体及其周边岸线整治的目的,提升现状自然环境的洁净度和宜人度。同时也合理利用了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大大提升周边城市自然景观的融合度和观赏性,改善了城市整体环境。

3 设计原则

3.1 自然生态的原则

设计要以维护区域生态稳定和发展为基本目标,多采用大写意,小细节的设计意向;公园以自然、绿化为主,适当减少铺装面积。

3.2 因地制宜的原则

考虑地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水平,营造城市绿地环境。最大程度应用乡土树种,多采用当地的材料进行施工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过程中潮汐、海雾、盐碱等不利因素对公园的影响。

3.3 可实施的原则

滨水景观的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性、建设性。公园建设分期分阶段进行,在周边用地未投入使用的阶段,尽量减少设置需要人工维护的场地及设施,多使用朴素的,耐久的景观设计元素,对于预留建筑用地采用绿化覆盖手法,减轻后期建筑施工对公园的破坏与影响,并在近期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公园形象。

3.4 零碳的原则

设计主旨是以生态和人为本基础,修复和重建当地生态系统,设计中运用了新型的可持续技术。并且,零碳公园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所共同倡导的“低碳发展”的理念。同时,它向来访者展示了一种健康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4 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4.1 功能分区

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规划四个功能分区,由北向南分别为:航海展示区、中轴线区、航海文化区、沙滩娱乐区。航海展示区由公园绿地和航海博物馆组成,在公园绿地中通过各类航海雕塑以及码头的帆船模型等展示大连航海文化,并将于航海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国以及大连的航海发展历程,主要是向人们展示航海家的航海历程,描述了四大航海家的历史足迹。由于航海博物馆将在二期建设,未建成前场地设计以大面积的疏林草地为主,这样既预留了待建设的场地,减少了重复建设的工程难度与费用,同时也保证了公园前期使用的完整性。中轴线区位于小窑湾商务区的公共服务轴线延长端,是航海公园的主要轴线,由主入口广场,中轴广场和观海广场组成。主入口广场可以用来举办各类广场活动,主入口大门由大连港大连门提炼而来,中轴广场上依次布置了大连—中国—世界的航海主题元素,寓意航海公园作为门户窗口,向公众展示小窑湾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风貌。观海广场设计世界地图与格林威治子午线铺装,以特色铺装来体现航海文化;设计海上看大连的公共码头和帆船停靠码头。航海文化区主要由大连航海史展示及码头广场组成,其中大连航海史主要有展示了船的起源、大连航海史介绍、世界航海及船舶之最、大连滨海风情。沙滩娱乐区为游人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可能,使游人可以漫步沙滩,也可以进行沙滩运动。曲线形的滨海步道为公园增添了浪漫的气息;绿道系统连接四大航海家的历史足迹,使游人在休闲的同时,了解航海历史;基地南侧建设一处以航海探险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场和舰艇俱乐部,增强游人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4.2 场地内的交通组织

航海公园的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设计,除了紧急通道与后勤服务通道外,园内以人行为主,公共停车场与车行路线设置在公园靠近滨海路一侧。人行路线分为两线一道,两线分别为市民公园体验线,滨海观海线路,一道为全长2.3公里的绿道。因为航海公园为全开放市民公园,所以在出入口组织上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最大程度的满足来此处游玩的市民的要求。园区内设置了4处生态停车场,提供大型旅游客车及普通机动车的停车位。

4.3 航海公园附属建筑设计

航海公园建筑设计将管理与为游人服务综合考虑,在地块中设置管理用房与厕所、淋浴等附属用房。因为航海公园属于分期建设,在投入使用的前期,考虑到人流及周边相关地块的人气聚集还得有一段时间,所以管理上不能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景观设计上也是强调自然生态的风格,航海公园常年会受到海风盐碱的侵蚀,避免使用金属等易受腐蚀的材料。因此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上采用朴素有质感的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在人造沙滩的一侧,结合场地高差设计了具有特色的曲线式挡墙以及半地下服务建筑,建筑构思来源自海水海滩相接触的状态,采用双曲线的造型,技术上采用混凝土挂板,整个形态优美,与海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4.4 绿道设计

场地内设置的绿道系统与小窑湾整体绿道相融合,并具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其复合功能有:自行车租赁、小型零售点、导识系统等,规模面积:60m2,休息节点服务半径为100米,位于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场地用相对柔和的碎石铺设平整,简单设置了自行车停车位、座凳、垃圾桶等,保证服务功能完善。为节约成本,休息节点间隔设置了太阳能亭,为休息节点灯光提供能源。

5 工程难点与技术措施

5.1 零碳措施

零碳公园以生态和人本为基础,设计中运用了整套新型的可持续技术。并且,零碳公园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所共同倡导的“低碳发展”的理念。航海公园在公园休憩处和停车场可以设置太阳能伞,太阳能伞不仅可以用来遮阴避阳,而且还能收集太阳能,为公园提供照明和动力。航海公园在建筑周边运用光导照明系统,通过室外的采光装置捕获室外的自然光,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然后经过光导装置强化并高效传输后,由浸射器将自然光导入室内需要光线的任何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阴天或者雨天,该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十分充足。

5.2 盐碱地技术处理

小窑湾为填海造地地区,土地多由山石、建筑垃圾等填海而成,自然条件较恶劣,四季多强风,或干旱或水涝或反盐碱或冻害,根据实测地下水位,航海公园需对设计标高低于4.5米以下的场地采用隔盐层植树技术处理。隔盐层植树即为了有效地控制地下盐分的迅速上升,可在树穴底层铺设“隔盐层”。适合做隔盐层的材料据观察炉灰以20cm以上为好,麦糠以5cm为宜;锯末树皮以10cm左右为宜,其他要适量,要注意隔盐层之上与根系之间要有保护性土层,以防烧坏根系。“隔盐层”以上用原土,重盐碱地换客土,利用优质土来保证生根、发萌。同时,作为有机物的隔盐层腐解产生有机酸形成。

5.3 绿化树种的选择与工程措施

航海公园绿化分为2界面4片区,其中城市界面绿化主要以草坪空间为主,作为与城市的分割线,既作为城市与公园的自然边界,也作为航海主题公园的背景。观海界面主要以草坪空间为主,形成观海的开敞界面,种植白三叶,以减少人工养护。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设计了各有特色的绿化分区。植物设计树种丰富,保持原冠形修剪,多采用适宜大连沿海种植的乡土树种,注意孤植与群植相配合,注重季相搭配,高低错落。植物的选用要求没有病虫害,上下截口位要做防腐处理。在植物的选择上临近海的区域需考虑抗海雾的树种,如龙柏、柽柳、白蜡等。为了保证外来树种的成活,在施工中对土壤进行了更换,先回填500mm黄粘土,种植草坪的表层土建议采用种植土或黄土+草炭土搅拌,经济适用。

6 结语

通过这次设计的经历,可以体会到滨海空间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工程,从现状的地形地貌、区域文化、功能分区、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中既要从宏观的规划框架上把握,更重要的是从现状细节上实施,处理好城市、滨海与游人之间的关系。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唯一以航海文化为主题特色的自然生态公园,也将成为大连乃至全国以航海文化为主题公园的建设典范。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大连小窑湾商务区的景观绿化环境,使周边居民感受“城市绿肺”带来的环境提升。

摘要:本文从方案设计的立意目标与景观特色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航海公园的设计特点和实现这些景观元素而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关键词:主题公园,航海文化,自然生态,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刘福智.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日本土木学会编.滨水景观设计[M].孙逸增译.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小景观 篇10

城市轨道交通经过的地段大部分是高楼林立的城市繁华区域,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城市道路和铁路密织、交通繁忙;由于选线困难,经过的地段大部分是沿城市干道一侧或干道中间行进,并且多次采用小角度、小曲线半径跨越城市干道。由于线路经常采用小角度、小曲线半径跨越城市干道,使得桥梁不得不采用大跨度曲线桥梁或其他复杂结构,这不仅直接导致桥梁结构设计难度加大,还成为人们视觉的关注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和业主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桥梁时对景观方面要求要和安全、功能方面的要求一视同仁,不可忽视;桥梁的景观设计、结构设计和工程造价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容易调和的矛盾,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大设计难点之一。

目前,建造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小角度与城市干道交叉的工点,多数采用了框架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刚构)等结构形式,虽然满足了安全和功能的要求,但景观效果并不如意,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改进景观设计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2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目前建造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小角度与城市干道交叉的工点,多数采用了框架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刚构)等结构形式,本节选取若干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存在优缺点,以探求景观设计的一般规律。

实例一:采用框架墩结构的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见图1)。

实例二:采用框架墩结构的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见图2)。

对上述两个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可以看出:

框架墩能够满足安全和功能的要求,经济性好。由于结构笨重、泄水管繁杂、梁与墩柱颜色对比强烈、墩柱外形与一般桥墩外形差异过大导致框架墩的景观效果不好;实例二的框架墩数量少、桥墩较高、轨道梁较轻巧,景观效果相对略好一些。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此种结构经济、实用,经过改进,景观可以得到改善。

实例三:采用预应力连续刚构的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见图3)。

实例四:采用预应力连续梁的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此处改为跨度较大的连续梁,展示的不利的一面)(见图4)。

对上述两个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可以看出: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的景观效果较好,主要是跨度不是很大,梁体比较轻巧,桥下通透。当斜交角度减小,导致跨度加大时,梁高必然加大,景观效果会相应下降。

3 改进景观设计的探讨

著名桥梁专家、现代桥梁美学奠基人之一弗里茨·莱昂哈特根据对美学价值的理解和分析研究,提出了由普遍美学特性引导出的桥梁评价准则:1)目的与功能的满足。2)在三维空间中有好的、和谐的比例。3)结构物的线和边的序列原则。4)精炼的形式。5)必须与环境、景观或城市风貌相结合,还必须和人的尺寸联系起来。6)材料的选择、表面质地、色彩等和环境要求相适。7)色彩的重要作用。8)表现出建筑物所应有的特性、特征或目的、地位。9)表现出建筑物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10)保护、建设自然环境,开发景观资源。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以下景观设计的改进意见:

1)深入研究当地的人文地理特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的景观特性及地理区域特性,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

2)根据高架区间周边土地的利用情况和地区特性,在人流集中的区段,应以轻盈通透为主。桥墩、横梁、主梁等构件尽量采用协调、柔和的形式,融入周边的大环境中。

3)桥梁的附属物形式应简洁明快,尽量避免采用过分醒目和凹凸明显的设施。使桥墩、主梁、高架桥护板在景观上设计成线条流畅的构造,同时把栏杆、隔声屏障、照明设施、管线等进行统一的设计。特别是排水管的布置错综复杂,因此把它设在高架结构内,从表面看不到外露的管线。

4)其他措施:在高架桥下方可设置照明系统,在确保空间照明度的同时,还兼顾了夜间高架桥的视觉效果。 高架桥的栏杆可根据桥梁所处位置及周围环境进行选择,有助于桥梁的整体美观效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对框架墩设计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供参考:1)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梁,减小框架墩承担的荷载,使框架墩的结构尺寸进一步减小。加大轨道梁的跨度,减少框架墩的数量,使桥下通透感增强。2)通过增加抹角、优化结构外形和尺寸等方式,改善墩柱和横梁的外观,避免呆板、粗疏。3)通过改善泄水管的布置方式,净化视觉,减少纷乱的外观。4)采用外观一致的建筑材料(建议上下部结构全部采用钢结构),使上、下部结构具有协调一致的外观。

4结语

本文对近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小角度交叉桥梁设计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设想。旨在抛砖引玉,激发设计灵感,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推动我国轨道交通桥梁景观设计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艾荣,盛永,钱丰.桥梁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伊藤学.桥梁造型[M].刘健新,和丕壮,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公路裂缝下一篇:历史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