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体系

2024-07-20

绿色体系(精选十篇)

绿色体系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政策,发展

0 引言

近些年来, 我国经济加速发展, 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建筑业迅猛发展, 住宅、办公楼拔地而起, 有好的一方面, 使当地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面对这样的物质基础, 人们对生活的品味程度和对文化及艺术的欣赏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反映在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功能舒适型过度[1]。

1 绿色建筑及健康住宅的概念

面对经济水平要提高,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又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批量使用, 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量开采, 城区建筑的冬季采暖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夏季制冷由于建筑物隔热不良造成的电力浪费, 室内空气品质不佳影响人体健康及工作效率, 破旧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各种“现代病”的出现等。正因为这样, 才有了“绿色建筑”概念的诞生如下[2]:

(1) 建筑周边的自然情况。土层、地质结构、土壤成分、空气质量、水质等, 近年来有无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不受到危害。

(2) 建筑在资源、能源利用上要更充分。换句话说, 要充分的利用能源和资源上便利, 对建筑本身进行质量打造, 从屋顶、门、窗户、地基都要加固, 构造上还要注意材料的隔热, 使其能够保温效率增高;室内的朝向要与风向相适应, 便于通风, 使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增强;室内的朝向也要注意采光的问题;在能源上要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3) 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 不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 工农业废弃材料利用, 及一些可用的旧建筑的钢材、板材、木料、玻璃和砖石等利用, 都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倡导的。

(4) 房屋建筑的大小, 室内走向及空间的布局都要与其本身的面积、体积相适应。在房屋的设计上要更多的考虑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通过朝向、采光, 合理的设计空间布局使其迎合太阳光, 使太阳的热量得到更大的利用, 较少能源的损耗, 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5) 建筑物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 难免会使用一些胶合板、涂料、油漆、粘结剂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所以室内的空气质量, 必须得到重视。

(6) 建筑造价运行管理费用要合理应用, 做到物有所值, 应用先进技术减少铺张浪费浪费。

综上所述, “绿色建筑”的概念, 概括起来就是“资源的优化利用”, 也只有这样的观念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这样的设计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绿色建筑是解决人、自然的双重关系做到“天人合一”, 而不是单一的解决“人本主义”的设计, 是人们对住宅质量、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探究。是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爱护环境、亲和大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观, 并作为执政理念, 尤其针对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等方面制定和颂布了一系列法规, 并组织研究、开发和应用再生资源。建筑房屋质量一直是人们重视的重点, 可现今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日渐增加, 安全的结构、环保的材料、居住环境的舒心度、价格高低、后续的服务质量等, 都影响着人们取舍。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一些产品的生产商环保的认知度也随之增加了, 对于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 从生产源头就得到了控制, “绿色”与我们已经息息相关。

2.1“绿色建材”的研制、开发、生产在中国随着消费者的认知

增强, 环保深入人心, 对于住宅的环保要求有所提高, 生产商通过引进、借鉴、研究, 研制出许多的绿色环保的建材, 比如复合地板、涂料、硅藻泥、瓷砖等装饰建材, 拿硅藻泥为例, 它产自并发展于日本, 原始名字叫“硅藻矿物壁材”, 这种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艺术装饰效果,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其本身的特点很多, 具有防噪音、保暖、隔热、除味, 调节湿度等功效, 所以它很受消费者喜欢, 当然一些设计师, 建筑师也很喜欢它, 在一些大型工程中都有所应用, 由于功能强, 又是绿色环保无味道材料, 可以说能够完全代替壁纸和涂料。

2.2 在装修施工时, 对于环境有了一定的要求装修时的建筑

废弃物、装修噪音、粉尘排放标准、运输的遗撒、木料残渣、漆质涂料化学品等泄露、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等资源浪费, 在装修中引起较多投诉的是地板、胶、涂料及含胶材料中的甲醛、甲苯气味的含量。这些都是影响建筑装修环境的因素。

“绿色建筑”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 但从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上看, 发展速度之惊人, 成绩之显著, 但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 究其原因管理上滞后, 规范尚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我们没有及时制定有关的政策对市场进行管理和引导, 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也是今后改进工作的一个重点[3]。

3 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家将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宅建设, 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80亿平方米, 据专家预测, 15年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在我们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的国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以营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为主题, 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3.1 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近写年来在国内得到大力开发, 但从整体看, 发展还不够平衡, 因此, 出现了发达地区与发展地区在开发、应用上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建材”, 装饰产品不仅要有一个美观的包装效应, 更重要的是具有“环保型”、“健康型”的可靠保证[4]。室内空间的“绿色”标准化, 应作为整个装饰装修行业的根本要求。倡导使用水性化建筑涂料;积极推广应用纸基壁纸、布基壁纸和石英纤维装饰物, 发展抗菌卫生陶瓷和釉面砖;发展绿色木质人造板材和绿色非人造板材, 如用农业剩余物如麦秸、棉杆、蔗渣等, 经过切割、磨碎、分级、拌胶、铺装成型、加压、锯边、砂光等程序制成人造饰面板;发展绿色塑料门窗;发展绿色管材。在新开发的住宅中, 逐步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道, 推广应用硬聚乙烯塑料排水管和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 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开发使用绿色地面装饰材料, 如实木复合地板、竹质地板、塑料地板等。

3.2 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

确定各种材料必须检测的污染物项目、合格指标, 评定有资格的检测机构, 加强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机构要经过有关部门计量认证和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机构、设备、管理制度、人员、检测环境的考核合格后, 取得资质认可, 方可从事对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5]。

3.3 进一步增强装修过程中对环境的监控, 使施工过程真正具

有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低污染的特征, 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或高科技的工具控制扬尘的污染, 另一方面加快研究推广一批以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

3.4 增强对家庭居室装修市场的监控管理。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主要产生于装修阶段。家庭居室装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固体废物, 应当按照房产管理部门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位置、方式和时间进行堆放和清运。家庭居室装修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厂名、厂址等, 应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消防标准。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装修材料进行进场检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装修材料。

3.5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合理,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素质和环境意识, 同时加强企业施工全过程控制, 改革生产工艺, 合理利用资源, 开展清洁生产, 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为企业营造绿色建筑、追求人居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建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2]徐国志.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5.

[3]胡学明, 葛家君.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7, 3.

[4]布赖恩.爱德华兹 (Brian Edwards) .绿色建筑[M].朱玲, 郑志宇, 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

着力构建绿色储运体系 篇2

中储粮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在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部分职能机构和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储粮总公司由中央管理,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目前已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设立了20多个分公司,上收了200多个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中央储备粮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防范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的重要战略物资。做好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确保调得动、用得上,事关国家粮食、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

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粮食局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粮食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助下,中储粮总公司充分认识到粮食仓储科技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科技储粮,着力构建绿色储运体系,实现了中央储备粮“两个确保”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充分认识粮食仓储科技和构建绿色储运体系的重要意义

本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目前,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如此形势之下,对于中储粮这样一个以储粮为主旨的中央企业来说,开展绿色储运具有重要意义。1.1 构建绿色储运体系是增进人们健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粮食安全”近年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粮食在种植期间的农药残留、储运期间的药剂污染、微生物繁殖等均会给食用和粮食精深加工带来安全隐患。构建绿色储运体系,逐步减少储运期间的化学储粮药剂用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增进人们健康十分重要。可以说,构建绿色储运体系是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

在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的今天,传统储粮方法对生态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致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对环境造成污染。要想改变传统的储粮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必须搞绿色储运,构建绿色储运体系。因此,发展绿色储运技术,构建绿色储运体系,也是保护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2 构建绿色储粮体系,是做好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两个确保”的实现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我公司的生存之根。不发展绿色储粮技术,就无法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其品质新鲜;就无法有效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也无法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也就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粮食,也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实现“品质良好”。

而且,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食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粮食的食用品质的优劣已成为粮食交易的主要衡量指标。不发展绿色储粮技术,不能提供高品质的粮食,就无法长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也无法实现粮食轮换时有个好的价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因此,构建绿色粮食储运体系是实现“两个确保”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仓储科技,着力构建绿色储运体系

为实现两个确保、切实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储粮总公司制定了 “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现代化储粮目标,树立粮食绿色、保鲜的新理念,开发环保型无公害的粮食保鲜储藏技术,构建粮食绿色储运体系。经过六年的扎实工作、艰苦奋斗,中央储备粮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共取得科技成果300多项,获得专利20多项,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储粮技术。在首届(2005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评比中,我公司系统自主立项开展的三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公司参与并承担主要研究任务的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始终居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部分已基本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储粮系统绿色储粮比率已超过30%。

2.1 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并举,构建绿色储运技术体系

1、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推广低温储粮

低温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是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中储粮总公司成立后,在全系统内大力推广充分利用自然低温、辅以人工制冷的的低温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粮食的储藏安全性、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速度,保持粮食的色、香、味,保鲜效果显著,粮食宜存率逐年提高。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央储备粮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宜存率仅为70%,2003年达到了80%多,而今年两次库存检查的宜存率均达到90%以上。

而且,为配合低温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公司还先后立项开展了“中央储备粮

安全储藏技术示范”、“稻谷控温储藏工艺研究与集成示范”等项目,取得了包括“均衡粮温技术”、“隔热保冷技术”、“缓释通风技术”、和“智能通风技术”等技术成果。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使我公司的低温储粮技术不管是经济性还是实用性,都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目前,可以说我公司的低温储粮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保证了在轮换周期以内的粮食质量良好,而且,超出轮换周期一年以上的储备粮绝大部分都为宜存粮,且保持高品质,可以说在世界上没有先例。

2、开发无污染、可再生新冷源

虽然储粮是一个平均单位耗能较低的行业,但由于我公司库点多、储粮多、储粮时间长,积累起来,耗能总数也非常巨大。目前,我国粮库的低温储粮主要是利用谷冷机及冬季通风降温等,前者动力消耗较大,费用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后者受到季节限制。

太阳能是目前最引人注意,开发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清洁能源。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等优点,而成为一个极为诱人的研究领域。太阳能制冷是近期国内外开发的最新技术,太阳能冰箱、制冰机、空调样机已试制成功。而利用太阳能制冷技术保粮,国内外还没有报道。我公司江苏分公司大胆创新、积极开拓,与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技术。目前,该项目已经研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低温储粮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组;编制了《SWAC-10型吸附式制冷机组企业生产标准》及《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低温储粮系统操作规程》。

太阳能低温储粮可避免粮食与环境的污染,减缓粮食的陈化,而且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要求。实验数据显示,太阳能低温储粮单位电耗仅为谷冷机的十分之一。仅节约能耗一项,与谷冷机相比,如把300亿斤粮食降温10度即可节约5400万元。太阳能低温储粮技术的成功研制给我国粮食行业低温保管粮食增加了一种新的能源,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3、开展低污染、无污染害虫综合防治

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库还主要采用化学熏蒸剂和防护剂进行杀虫、防虫处理,产生的化学药剂残留对粮食及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为降低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中储粮总公司从技术革新和开发新药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推广膜下环流熏蒸、粮情局部处理等技术,有效减少了剧毒化学熏蒸药剂的使用量。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积极摸索储粮害虫发生规律,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以使用低毒防护剂防虫为主,减少粮食熏蒸次数,如福建分公司就实现了30%的粮食免熏蒸。

同时,我公司积极开发新型无污染、非化学性防护剂。“硅藻土杀虫剂防治储粮

害虫应用技术设备研究开发与示范”和“0.5%苦皮藤素微乳剂的应用开发”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低污染、无污染害虫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储粮害虫防治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药剂残留,有利于解决害虫抗性、药剂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

4、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开发“无形粮田”

由于受储粮技术、设施设备的限制,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巨大。包括水分减量、颗粒破碎等。我公司一直将粮食储藏期间减损、减碎作为科技研发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公司立项研究编制的“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操作规程”,有效地解决了储粮通风降温过程中粮食水分减量问题。如果以储存期间减少水分损失0.5个百分点计,1亿斤粮食就可减少损失50万斤,减少损失十分可观。另外,“粮库玉米储运减碎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示范”等研究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单产增长潜力有限的形势下,粮食产后减损、减碎技术的研发无异于开发“无形粮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发展 “节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于绿色储运体系

我国传统的粮食储运方式采用袋装方式,流通成本高、流通速度慢、工人作业劳动强度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粮食市场的加剧,粮食流通必须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流通,才能与国际粮食市场接轨。粮食“四散”流通技术(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存)是经过国际多年实践得出的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可以解决我国粮食物流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几年来,我公司积极发展“四散”流通技术,研发了“散粮专用汽车”、“散粮装卸装置”、“移动式平房仓装仓机”、“多功能出仓机”等,完成了2项技术规程与规范的编写。通过发展四散流通技术,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流通效率。采用散运后减少了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抛洒损失,每吨节约5元左右,此外粮食包装费、麻绳费和人工费每吨粮可节省10元,而且,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另外“四散”流通技术的发展,还有利于延长粮食经营链,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订单农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储备粮的粮源,也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订单农业具有时间和粮源集中,收购量大的特点。散粮运输更有利于农民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农民的双赢。2.2 以信息化推动绿色储运技术体系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普及。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在激烈竞争中共同做出的战略抉择。世界500强企业不约而同地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取得一些实际效果。

我国粮食行业属于传统行业,长期以来业务处理和数据统计上报一直沿用手工方

式,信息技术应用十分落后,加之资金和技术人员缺乏,信息化基础差,底子薄,与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差距很大。对此,中储粮总公司在成立不久就着手规划信息化建设,在中央储备粮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实现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1、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的推广应用

中央储备粮储存点多面广、品种多,而且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温度、湿度、水分、虫霉等因素和情况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储粮的数量、质量和卫生安全。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粮情变化情况,对确保中央储备粮安全至关重要,也是开展绿色储运、构建绿色储运体系的必要前提。目前,中储粮总公司研发并推广的“无线测温”等粮情测控系统利用现代传感器和电子技术,对粮情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对异常粮情提出处理决策建议,并通过应用软件对硬件储粮设备实施控制,处理异常粮情,为科学、经济和安全储粮提供技术保证和科学决策依据。目前,粮情测控系统已经成为中央储备粮安全储藏和科学管理的有力工具,为我们绿色储运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前期信息保障。

2、推进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启动可以说是我公司信息化建设进入实质阶段的显著标志。该项工作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稳步、顺利推进,涉及计划管理、轮换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统计管理、出入库管理6方面的内容。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中央储备粮的信息,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为一体,做到“三流合一”,提高信息采集的自动化程度、信息处理能力和传递速度,增强远程控制能力,规范和固化中储粮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总结经验,迎接新的挑战

我公司在积极推广应用粮食仓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同时,还针对粮库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立项研究,开发相应的设备、仪器和技术、规程,服务于生产,杜绝了坏粮事故,减少了储藏损失,提高了库存粮食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思想、组织、制度、资金 “四到位”

一是思想到位。我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手段、多渠道提高绿色储运意识,营造绿色储运氛围,大力宣传绿色储运的意义和重要性。六年来,中储粮总公司通过创办《粮油仓储管理与科技信息》、《粮食储藏》杂志,以及总公司内网、简报等为载体,并通过编写《储粮知识问答》、《中央储备粮油储藏技术与管理》、《粮食干燥系统实用技术》等读本书刊,以总公司内网、简报为载体,普及绿色储运知识,灌输绿色储运理

念,及时宣传交流绿色储运信息。

二是组织到位。为加强总公司系统的绿色储运工作,2003年,总公司成立了科技处,全面负责全系统科技工作的管理,研发、推广绿色储运新技术。不少分公司、承储企业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保粮小组等机构,为绿色储粮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

三是制度到位。总公司制定了《2005~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绿色储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今后几年内科技的目标和重点;制定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立项审批、资金筹措及项目管理等行为。许多分公司、承储企业根据辖区和单位实际还制定了实施细则。

四是资金到位。总公司系统每年都在财务预算中安排部分科研经费,保证了绿色储运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的顺利进行。几年来,总公司系统共安排1亿多元用于绿色储运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3.2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总公司有良好的仓储设施,训练有素的管理队伍,但学术带头人和最前沿的科技信息资源相对缺乏。为此,总公司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道路,使合作各方的资源优势相互补充,并得到了充分发挥。几年来,总公司与河南工大、南京财大、中谷科技公司、成都粮科所、郑州粮科院、辽宁粮科所等粮食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了技术合作,各分公司、承储企业也纷纷与一些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样,通过引进先进的外部技术资源,节省了系统内的开发费用,也有效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而科研院所将承储企业作为其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找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实现了共赢。

此外,总公司不断探讨合作模式,由初期的“承包”型逐渐过渡到技术生产“联合体”,通过合作和信息、技术交流,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人才队伍,自身的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3.3 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

“绿色储运”的全面实现,离不开大量的科技人才。几年来,中储粮总公司系统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并举,造就了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一是千方百计引进科技人才。通过录用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招聘科技人才,较好解决了分公司、直属库科技人才紧缺的问题。二是十分重视内部人才培养。总公司、分公司通过多次聘请国内大专院校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以及组团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等形式,对分公司、承储企业仓储业务骨干进行统一培训;许多分公司和直属库也自主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仓储科技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涌现出一批科研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如河南分公司商丘直属库副主任程兰萍,因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国资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三是初步建

立了科技工作的激励机制。总公司于2005年11月召开了科技工作大会,表彰了6个科技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24项科技含量较高、推广应用价值较大、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秀科技成果。许多分公司、承储企业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较好的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还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科技创新的奖励,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潜能创造了条件。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技骨干的培养,为我公司科技工作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

绿色饭店与饭店绿色认证体系的探讨 篇3

[关键词] 绿色饭店 绿色认证体系

一、绿色饭店与绿色认证体系

中央将节约资源列为国策,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充分说明节约与环保的重要性。节能与环保也是全球饭店业关注的课题,保护环境,创建绿色饭店,是实现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饭店是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将环境管理融入到饭店经营管理当中,2006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将绿色饭店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的饭店,其核心内涵就是饭店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永续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对环境实施补偿是一项综合性强、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所以,饭店要建设成绿色饭店,实施环境管理就需要运用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如何才能成为绿色饭店?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绿色认证体系,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它为饭店创建绿色饭店,实施环境管理提供指南。饭店导入绿色认证体系,不仅可以指导饭店开展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提供绿色服务、倡导绿色消费为内容的绿色饭店创建活动,更是在管理系统上保证绿色饭店活动的维持和提高。饭店是否通过绿色认证是评价饭店是否是绿色饭店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的饭店绿色认证体系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各国、各地区、各行业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准则以约束并促进组织的环境行为。针对饭店的创绿活动,饭店可参考和执行的有以下几种绿色认证体系。

1.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而推出的一套综合性的管理型标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包括6个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保标志、环境绩效评估、生命周期分析和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主要应用于企业及其产品的环境质量管理。ISO14000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且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管理层次。其中,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 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基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创建绿色饭店的有效工具,它适用于任何组织的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饭店业也不落后,在国外,有许多饭店都通过了ISO14001认证,早在2000年初我国就已经有4家饭店通过了ISO14001的认证,而更多的饭店正在积极导入该标准,按照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管理。

2.绿色环球21

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九十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行旅游行业推行“绿色环球”认证。这一认证体系目前己经得到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旅游组织(WTO)、国际航空联合会(IATA)、亚太旅游联合会(PATA)、国际旅馆饭店联合会(IHRA)等国际权威机构和行业部门的正式承认。 “绿色环球”标志己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惟一的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绿色环球21”环境可持续管理认证体系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制订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政策;(2)相关法规;(3)重点环境与社会管理问题;(4)环境管理制度;(5)宣传“绿色环球21”的宗旨。

“绿色环球21”标准是专门为旅行旅游行业设计的,因此,“绿色环球21”标准不仅涉及到环境质量管理方面,而且还要考虑与旅游环境相关的社会文化层面,“绿色环球21”认证有很强的针对性。2004年7月,深圳圣廷苑酒店就通过了“绿色环球21”国际认证组的评审,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绿色环球21”新标准的五星级酒店。

3.《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是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3月23日正式发布,本标准规定了创建绿色旅游饭店、实施和改进环境管理的要求。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将绿色旅游饭店分为金叶级和银叶级两个等级,绿色旅游饭店标准的对饭店绿色设计、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物资消耗、绿色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都有明确的规定。正式开业一年以上的饭店都可申报绿色旅游饭店,由中国饭店协会组织成立的中国绿色饭店指导委员会评审,取得“绿色旅游饭店”标志的有效期为5年,到期必须重新申请和评定。

三、争取饭店绿色认证,推动绿色饭店的发展

1.政府搭建饭店绿色认证平台

政府、行业协会应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纸媒体等相关媒介宣传绿色认证体系的标准、程序、内容和绿色认证的意义,提高饭店经营管理人员的绿色认证意识;政府、行业协会还应定期组织饭店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绿色认证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搞好绿色认证咨询和指导工作,让各饭店认真理解各绿色认证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根据自身饭店的实际情况选择导入一种绿色认证体系,有规模、有步骤的进行饭店绿色认证,积极推进绿色饭店的创建工作。

2.对实施认证的饭店给予财政和税务上的支持

对于一个饭店来讲,进行绿色认证,无论是添购新设备或引入新观念都需要投入资本。目前市场上进行绿色认证的成本包括:饭店内部可能增加的行政成本;可能引入的节能降耗设备所需花费;建立体系初期可能需要聘请咨询公司的咨询费用;绿色认证需支付的认证费用;监督审核的费用等。饭店要进行绿色认证必然会加重成本负担,国家和地方应从长期利益出发,鼓励和支持饭店参与绿色认证,如政府可以给进行绿色认证的饭店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免税收,尽快形成绿色认证的市场氛围,从而促进饭店认证推广应用,

3.饭店要提高自身可持续经营的能力,积极应对认证的要求

创建绿色饭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管理要求高,要求饭店有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并注重长期的综合效益,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益。受我国经济发展大背景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的饭店还只关注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环境效益观和综合效益观,并在设备和设施上也缺乏环保的理念,这将是制约我国饭店进行绿色认证的关键因素。饭店应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从管理、经营、技术、经济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饭店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提高饭店的科技含量和环保设施,逐步增加企业效益的“绿色”含量,积极主动应对绿色认证的要求,尽早通过绿色认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

4.增强客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饭店的发展

目前,很多饭店申请绿色认证的主要动机是从长远利益考虑认证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企业的经营费用,饭店动機的单一性影响了全国饭店创绿工作的进度。饭店是服务性场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宾客是饭店的衣食父母,宾客消费的选择影响饭店的生存。当绿色需求成为宾客去饭店的消费潮流,消费者愿意购买饭店绿色产品,享受绿色服务时,这样就会激励饭店为了赢得顾客的青睐,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积极通过绿色认证,创建绿色饭店。因此,社会各宣传媒体、教育机构需要对宾客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客人的环保意识,转变客人的消费观念;同时饭店必须积极引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如饭店可以在饭店的各个区域立放关于绿色饭店的宣传,使每位来到饭店的客人都意识到创建绿色饭店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而且在餐厅及客房内都摆放了关于绿色食品、绿色消费、节约节能的提示牌随时提醒客人,向客人推荐绿色食品和酒水,给客人以绿色健康服务。只有宾客的环保意识加强了,绿色的消费观念普及了,宾客才会乐意选择绿色饭店。

参考文献:

[1] (LB/T007-2006)《绿色旅游饭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S].2006.3

[2]诸葛仁:二十一世纪绿色旅游标志—“绿色环球21”[J].中国环保产业,2001(10):46

绿色建筑体系研究综述 篇4

一、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区别

绿色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 但节能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和智能控制的内容, 绿色建筑更加强调可持续性。绿色建筑不一定就是昂贵建筑, 研究显示:

1) 紧凑整齐的建筑外形可每年节约8~15kw·h/m 2的能耗。

2) 改善外墙保温性能每年可节约11~19kw·h/m 2的能耗。

3) 加大南窗面积减小北窗面积每年可节约0~12kw·h/m 2的能耗。

4) 采用良好的朝向每年可节约6~15kw·h/m 2的能耗。

可见, 仅通过绝少的附加经济投入, 就可以达到节能10%~15%的效果。绿色建筑和成本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关性。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 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 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并将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 规范管理和指导, 强化市场导向。

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有英国的BREEAM体系、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 法国ESCALE, 日本的CASBEE、香港的HK-BEAM。其中尤其以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影响最大, 应用最广。我国执行的是参照美国体系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国内的绿色建筑研究始于2001年, 目前政府在绿色建筑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2001年, 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6年2月9日, 首次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6-2020年) (62项中的一项) ;搭建每年召开的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的平台;每二年由政府颁发绿色建筑创新奖;开展绿色建筑的研究工作;加强标准规范的编制, 已完成的有:2005年10月, 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导则》, 2006年6月, 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在进行绿色施工标准和导则的制定;2009年2月, 成立了绿色建筑和节能专业技术委员会;用示范工程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认证。

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主要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体系构成。目前, 建筑高能耗的现状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 因此切实地推进建筑生态节能面临着大众观念、经济成本、技术保证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三、绿色建筑的技术实施体系

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主要从整体环境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开展。在整体环境规划中, 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

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则分为九个方面:外围护结构系统;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高舒适度, 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优秀的建筑能源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智能楼宇自控系统;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

具体来说, 外围护结构系统的节能设计包括以下方面:高效保温隔热的外墙体系;热桥阻断构造技术;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与构造设计;高效门窗、幕墙系统及高性能玻璃的选用与构造技术。

高性能遮阳技术系统太阳辐射对建筑有相当的影响, 日照使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 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可减少照明系统的能耗, 而且在冬季。太阳的辐射可使建筑得到一定的热量, 从而降低建筑的热负荷, 但夏季太阳的辐射得热构成了空调负荷相当的部分。因此对太阳辐射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控制与改善, 以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辐射的目的。

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设计应通过保证足够的开启扇面积, 在房间内及中庭顶部 (若有条件, 可依建筑形式而设) 开设一定的开窗面积, 既达到了自然采光的目的, 又可依靠室内外的风压及热压差, 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在室外气候适宜时通过自然通风达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目的。双层皮幕墙技术科学合理地保证了室内通风量, 且能过滤空气, 低噪声动力通风系统有助于排出卫生间的潮湿污浊空气。

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 利用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 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 有一定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好的利用方式, 虽然受技术及材料成本的限制, 目前应用还不广泛, 但不久的将来必将广泛应用。

高舒适度, 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要加强辐射制冷供暖系统加置换式通风系统、变风量 (VAV) 系统变风量系统。冰蓄冷系统冰蓄冷从系统构成上来说只是在常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蓄冷装置, 其它各部分在结构上与常规空调并无不同, 它在使用范围方面也与常规空调基本一致。冰蓄冷中央空调之所以得到各国政府和工程技术界的重视, 正因为它对电网有卓越的削峰填谷功能, 是电力需求侧最有效的电能蓄存方法, 全国如果有300家3万平方米商场采用冰蓄冷空调, 则相当于建设了一座30万千瓦的调峰电厂。虽然单纯从单个系统角度分析, 冰蓄冷系统的能耗较常规系统要大一些, 但从国家的角度讲, 对电力使用削峰填谷, 提高了利用率, 节约了基础建设投资,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PCM_相位变化蓄热材料技术。利用例如石蜡等特种物质物态相位变化吸收或放出较大热量的特点, 增加室内热惰性, 使室温受室外气温变化产生的波动较小, 控制室内温度, 提高居住舒适度。该项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和试用阶段, 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在某些特殊的工程中有很成功独特的功效。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篇5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五)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探索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六)推动银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建立银行绿色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工作的组织流程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通过银行绿色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做好环境风险管理。对主要银行先行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将绿色银行评价范围扩大至中小商业银行。

(七)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总结前期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规范绿色信贷基础资产遴选,探索高效、低成本抵质押权变更登记方式,提升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管理等举措,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态化发展。

(八)研究明确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鉴环境法律责任相关国际经验,立足国情探索研究明确贷款人尽职免责要求和环境保护法律责任,适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九)支持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绿色企业和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绿色信贷成本。

(十)支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资产质量压力测试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资产配置和内部定价中予以充分考虑。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贷款和资产风险敞口进行评估,定量分析风险敞口在未来各种情景下对金融机构可能带来的信用和市场风险。

(十一)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等企业环境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共享机制,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

(十二)完善绿色债券的相关规章制度,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研究完善各类绿色债券发行的相关业务指引、自律性规则,明确发行绿色债券筹集的资金专门(或主要)用于绿色项目。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明确发行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安排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和相关产品,提高核准(备案)效率。

(十三)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支持地方和市场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担保和增信机制支持绿色债券的发行,研究制定有助于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其他措施。

(十四)研究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债券评估的质量要求。鼓励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参考绿色评估报告。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过程中专门评估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记录、募投项目绿色程度、环境成本对发行人及债项信用等级的影响,并在信用评级报告中进行单独披露。

(十五)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在符合发行上市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上市。支持已上市绿色企业通过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

(十六)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以绿色指数为基础开发公募、私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需要。

(十七)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对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重大环境事件的具体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伪造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惩罚力度。培育第三方专业机构为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提供环境信息披露服务的能力。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采集、研究和发布企业环境信息与分析报告。

(十八)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开展绿色投资,鼓励投资人发布绿色投资责任报告。提升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资产涉及的环境风险和碳排放的分析能力,就环境和气候因素对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保险公司)的影响开展压力测试。

四、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

(十九)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绿色产业,体现国家对绿色投资的引导和政策信号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政府出资的绿色发展基金要在确保执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

(二十)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

(二十一)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鼓励将节能减排降碳、环保和其他绿色项目与各种相关高收益项目打捆,建立公共物品性质的绿色服务收费机制。推动完善绿色项目PPP相关法规规章,鼓励各地在总结现有PPP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出台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鼓励各类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以PPP模式操作的相关项目。

五、发展绿色保险

(二十二)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按程序推动制修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保险监管机构发布实施性规章。选择环境风险较高、环境污染事件较为集中的领域,将相关企业纳入应当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发挥在环境风险防范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企业开展“环保体检”,并将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通报环境保护部门,为加强环境风险监督提供支持。完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程序和技术规范,指导保险公司加快定损和理赔进度,及时救济污染受害者、降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

(二十三)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巨灾保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研发环保技术装备保险、针对低碳环保类消费品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森林保险和农牧业灾害保险等产品。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参与养殖业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建立农业保险理赔与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

(二十四)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功能,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研究建立面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主体的环境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实时开展风险监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提示风险隐患,高效开展保险理赔。鼓励保险机构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境风险管理知识普及工作。

六、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丰富融资工具

(二十五)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促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二十六)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在重点流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合理推进跨行政区域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强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制定完善排污权核定和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性及全国性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节能量(用能权)、水权交易市场。

(二十七)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在总结现有试点地区银行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抵质押物价值测算方法及抵质押率参考范围,完善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建立高效的抵质押登记及公示系统,探索环境权益回购等模式解决抵质押物处置问题,推动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切实成为合格抵质押物,进一步降低环境权益抵质押物业务办理的合规风险。发展环境权益回购、保理、托管等金融产品。

七、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

(二十八)探索通过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框架、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等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于绿色产业。支持地方充分利用绿色债券市场为中长期、有稳定现金流的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地方将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纳入绿色项目库,并在全国性的资产交易中心挂牌,为利用多种渠道融资提供条件。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和外资机构与地方合作,开展绿色投资。

八、推动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二十九)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继续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推广与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相关的自愿准则和其他绿色金融领域的最佳经验,促进绿色金融领域的能力建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和南南合作,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撬动民间绿色投资的作用,推动区域性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支持相关国家的绿色投资。

(三十)积极稳妥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支持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引导国际资金投资于我国的绿色债券、绿色股票和其他绿色金融资产。鼓励设立合资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境内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投资。

(三十一)推动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鼓励和支持我国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我国参与的多边开发性机构在“一带一路”和其他对外投资项目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使用绿色债券等绿色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索使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工具进行环境风险管理。

九、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组织落实

(三十二)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监管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综合运用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统一和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效防范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违约风险,充分发挥股权融资作用,防止出现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资本空转和“洗绿”等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十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应当密切关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及相关风险,对激励和监管政策进行跟踪评估,适时调整完善。加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和统计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相关分析预警机制,强化对绿色金融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

(三十四)各地区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以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地方政府要做好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明确分工,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提升绿色金融业务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三十五)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绿色金融领域的优秀案例和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共建生态文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篇6

关键词:绿色金融体系;问题;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92-2

0 引言

我国的经济虽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但是其经济结构存在重大的问题,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并且在“十二五”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应该加快向绿色经济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也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加快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绿色金融体系概述

绿色金融体系通俗来讲,就是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股票或是债券等金融业务,收集和吸纳社会上闲散资金,利用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将资金投入到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中。这种解释具有广义性,将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政策都纳入绿色金融体系中,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得以快速地发展。相对应的绿色金融体系也存在一种狭义的定义,主要指的是绿色产业中存在的金融形势被称为狭义的绿色金融体系,主要包含的金融形势可见图1。

2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绿色金融缺乏正确、完整的认知

我国在经济发展之初,只关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绿色、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金融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其发展水平还处于由概念到具体的实践的过渡阶段。并且我国的具体的金融机构大多还是只顾眼前的利益,将信贷重点放在传统的工业行业中,对绿色金融缺乏正确的认知。同时也没有将绿色金融作为其长远的发展战略来思考,不仅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忽视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2.2 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还有待完善

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其市场体系还十分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绿色金融法律保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保障制度还停留在地方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或是指导性文件,并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证,绿色金融的安全性大打折扣。二是,绿色金融实践主体较为单一。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机构实践者主要集中在银行,其他的金融机构很少参与其中,绿色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严重不足。三是,融资方式之一。目前间接融资是绿色金融融资的主要形式,缺少直接融资形式。

2.3 发展绿色金融的奖励制度缺失

绿色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而言还是一种信息的投资方式,金融机构本身对其发展就处于观望阶段,如果还没有完善的奖励、扶持制度,其发展的活力严重的不足。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金融机构依然把投资的重点放在高能耗、高利润的传统行业中。并且绿色金融机构缺少法律保障,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致使绿色金融内在和外在的发展动力严重的不足。

3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措施

3.1 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完善的金融制度是绿色金融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包含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和金融业务制度等内容。金融制度的构建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根据我国的发展实际,做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在构建绿色金融法律体系时还要依据“赤道原则”对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和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绿色金融制度的构建还要遵循公正、生态环保以及实效性原则,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并且在制定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扶持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参与度,激发绿色金融市场的活力,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以碳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按照国际惯例,绿色金融市场是指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一系列碳信用工具交易的市场。在我国,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强,以碳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变得切实可行,具体思路:搭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制定市场标准与相关制度,完善CDM一级市场,培育发展服务于碳交易的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在最人程度上刺激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

3.3 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绿色体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信贷业务、服务流程以及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都应该大力引进生态环保理念,推行绿色证券、绿色基金业务,逐渐完善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绿色金融理念,扩大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范围,促进其长远发展。

3.4 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培育绿色金融机构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金融机构的支持,绿色金融机构也是绿色金融理念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发展绿色金融就是将节能减排、生态化发展贯彻到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中,这也是金融结构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并且目前参与绿色金融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参与主体过于单一,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增强绿色金融市场活力,促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鼓励绿色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消除绿色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扩大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

3.5 完善绿色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其本质上还是属于金融形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完善绿色金融监管体系,及时有效地防范风险,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应该将绿色金融的参与主体全部纳入监管体系中,协调监管,其中还要结合国际协调监管工作;另一方面是提高监管体系的执行力,提高监管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监管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强有力保证,能够及时规避金融风险,促进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发展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在促进我国产业机构升级、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绿色金融体系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完善、全面、科学的金融体系迫在眉睫,可以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督五方面进行构建,使绿色金融体系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2-25.

[2]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6-17.

[3]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11(10):38-46.

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概述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重要性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 石油危机的爆发, 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 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绿色建筑有许多定义, 但归纳起来,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1]。绿色建筑有利于资源节约 (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 ;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最低化;绿色建筑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它从建筑及其构件的寿命周期出发, 考虑其性能和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 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入实践, 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

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目前, 境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针对绿色建筑推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根据用途不同, 通常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为三类, 第一类系统是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绿色性能评价与选用系统, 有代表性的包括BEES和Athena等;第二类系统是对建筑物某一方面的性能进行绿色评价的系统, 有代表性的有Energy Plus, Energy 10和Radiance等;第三类系统是绿色建设性能的综合评价系统, 有代表性的有BREEAM, LEED和GBTool等。表1所示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比较情况。

(一)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 (BREEAM)

著名的英国建筑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推出“建筑环境评价方法”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简称BREEAM) —一种条款式的评价系统, 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针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估。也是开发最早、目前最成功的建筑环境影响评价系统。B R E E A M从管理、能源使用、健康状态、污染、运输、土地使用、生态环境、材料和水资源等9个方面来评估建筑物环境表现。根据其所满足的条款最终获得分数。BREEAM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 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 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2]。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REEAM评价体系的推出, 为规范绿色建筑概念, 以及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 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为各国建立新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

(二) 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LEED)

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Environmental Design) 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开始着手制定。作为条款式评价系统, LEED针对不同建设项目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其评价内容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等6个大的方面。在每一方面内, 具体包含了若干个得分点, 项目按各具体方面达到的要求, 评出相应的积分。各得分点都包含目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指导3项内容。积分累加得出总评分, 因此建筑绿色特性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3]。这套体系的主要优点体现在其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在评价要点之外, 它还提供了一套内容十分全面的使用指导手册。其中不仅解释了每一个子项的评价意图、预评 (先决) 条件及相关的环境、经济和社区因素、评价指标文件来源等, 还对相关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建议与分析, 并提供了参考文献目录 (包括网址和文字资料等) 和实例分析。LEED2.0评定系统总体而言是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结构简单, 考虑的问题也少些, 虽然操作程序较为简易, 但存在缺乏权衡系统机制约束的缺陷。

(三) 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 (GBC 2000)

GBC 2000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是从1998年起由加拿大发起的一项国际合作行动。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绿色建筑评价工具” (GBTool) 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 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 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 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 为各国各地区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国际化平台, 从而推动国际绿色生态建筑整体的全面发展。GBC 2000评估范围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评估手册共有4卷, 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评估目的是对建筑在设计及完工后的环境性能予以评价。评价的标准共分8个部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资源消耗、环境负荷、室内空气质量、可维护性、经济性、运行管理、术语表。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分项和更为具体的标准[4]。由此, 建筑各个方面的环境性能都可以直观地以分值表示。

GBTool是较为特殊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 将地区适用性与国际可比性相结合, 以现有软件为评价的载体工具, 评价基准的灵活性、评价机制的研究性和复杂性。总之GBTool是一个较复杂的研究性的新型绿色建筑评价工具。从实用的角度看, 其内容显得过于细, 操作较复杂, 结果也不适应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等级的需求。但它兼具国际性和地区性及评价基准上的灵活性特征, 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共同研究和实践的行列。

(四)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价体系

澳大利亚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工具 (NABERS) 是一个最新开发 (尚未正式使用) 的适应澳大利亚国情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工具, 其评价机制仍然是先确定评价指标项目, 再确定评价基准, 最后进行评价。日本的建筑综合环境评价委员会从2001年开始开发了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Efficiency) [5]。还有芬兰的LCA-House评估工具;法国建筑科学研究中心针对建筑环境性能的EScale评估工具和全寿命周期分析工具TEAM, Papoose及EQUER;荷兰的生态指标Ecoindicator评估体系;瑞士的OGIP全寿命评估工具;德国的生态建筑全寿命评估工具EcoPro等[7]。香港地区也开发了“香港建筑物环境评估方法” (HK-BEAM) , 针对全球、地区和室内环境的评估, 侧重点在于资源消耗、材料和能源消耗、环境负荷以及对人自身的影响几个方面[8]。中国台湾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9]。

三、存在问题

总体看来, 现有典型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 均围绕“促进环境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两大主题展开, 并在能源、材料、水、土地、室内环境质量等主要指标项目的选择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 在指标项目的组织上, 都采用了树状分支的多层级结构形式, 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尚未形成一套简单易操作的、国际通用 (同时适应地区差异性) 的评价体系, 因而各国 (及地区) 评价结果之间没有可比性, 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国际绿色生态建筑事业的共同发展。 (2) 现有评价体系在指标权重的设立方面, 尚未找到一套公认科学合理的办法, 因而对各指标项目的整体相关性反映不足或存在偏差; (3) 在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方面所做的基础研究工作不足, 由此也影响了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语

绿色建筑评价是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和继续在这一领域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着。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要真正建立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简单可操作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还有待于技术、材料、观念与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以及各相关领域专家对绿色生态建筑概念, 与我国实际条件、具体问题与需求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与把握。

参考文献

[1] 姚润明, 李百战, 丁勇等.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 2006, 36 (11) :27-32;

[2] UK BREEAM.BREEAM98for offices- 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for of-fice building.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BRE) , Garston, Walford, 2000.http//products.bre.co.uk

[3]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2001- 08- 01].http://www.Usgbc.org/programs/leed.Htm;

[4] GBTool overview[2001- 08- 29].http://greenbuilding.Ca/gbc2k/gbc-start.Htm;

[5] 刘煜.当代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式综述[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2 (4) :44-47;

[6] Grace K.C. Ding.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86) : 451–464;

[7] Appu Haapio,  Pertti Viitaniemi. A critical review of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8,   (28) : 469–482;

[8]W.L. Lee,  J. Burnett.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ssessment of HK-BEAM, BREEAM and LEED[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8  (43) :1882–1891;

杭州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 篇8

一、杭州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必要性

1. 杭州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需要

绿色壁垒指一些国家凭借科技优势, 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 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 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和其他标准, 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准、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制度, 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和押金制度等。杭州主要出口农产品、纺织丝绸等, 而绿色壁垒中重中之重是农业, 因此杭州出口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例如, 欧盟对中国出口的茶叶不仅检测项目增加了而且还提高了对产品的检测标准。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测项目由原来20世纪80年代的6种扩大到目前的62种, 部分农药残留量检测标准比原来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 如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量缩小到了原标准的二百分之一, 氰戊菊脂的残留量缩小到了原标准的1%。杭州是茶叶产地, 又是茶叶出口大城市, 这些绿色壁垒使杭州茶叶出口大大减少。

绿色物流系统是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上, 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 绿色物流系统的建立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 杭州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国流通领域己完全开放, 外国物流企业可以进入我国市场。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 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 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杭州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因为杭州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整体不高。2005年统计数据, 杭州市90%的物流企业是小规模的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 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3000万元的企业为15%, 3000万以上的企业仅占3.94%,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 营运成本高, 效率较低。杭州只有30%的企业运输车辆回程率在90%以上, 且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 增值服务薄弱。杭州第三方物流企业想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发展绿色物流使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另外, 发展绿色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因为绿色物流强调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3. 杭州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流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力量, 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杭州要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十一五国民经济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 人与人诚信友爱,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城市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生态环境美、社会秩序好、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在整个城市化的过程中, 杭州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质量、特色, 改善生态环境, 美化生活环境, 这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因此, 面对日趋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兴起, 杭州要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 加快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绿色物流系统建设是关键。

二、杭州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

1. 构建原则

目前, 杭州的物流还处于起步整合阶段, 因此可以从全面、整体、宏观的角度来构建一套完整的绿色物流系统。杭州绿色物流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根据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现行物流行业的现状, 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实现物流管理和服务过程的优化和协调, 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管理先进、技术高效的绿色物流系统, 从而完成杭州市的物流目标, 提升杭州的城市竞争力, 全面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根据杭州绿色物流体系设计的目标, 笔者认为, 杭州绿色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针对性、动态性。 (1)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整体出发分析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达到对绿色物流体系的深刻认识。在具体设计时, 要对杭州的经济结构、物流节点数量和物流量等进行全面考虑。 (2) 针对性原则。绿色物流体系的设计要与杭州的总体布局、杭州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相结合, 适合地方经济的发展。 (3) 动态性原则。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也应该是动态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2. 杭州绿色物流体系的构成

杭州绿色物流体系应由政府和企业构成。 (1) 政府的作用。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涉及到诸多环境问题, 所以, 政府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 杭州市政府最主要的作用是推动与支持, 具体表现是为企业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或物流企业的绿色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2) 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的构成。物流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 因此, 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应包括正向绿色物流体系和逆向绿色物流体系。 (1) 正向绿色物流体系指从原材料的供应到生产企业生产出最终产成品到通过销售渠道把产品销售到最终顾客的过程中实施绿色物流。正向绿色物流体系包括:供应、生产、运输、销售、标准化5个子系统。 (2) 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 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合理规划逆向物流系统, 有利于物料的再循环和零部件的重复利用, 不仅使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更有成效, 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 构建绿色物流体系逆向物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逆向绿色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回收制度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制度。逆向绿色物流体系包括:旧产品回收体系和废弃物体系的建立。

三、杭州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主要措施

绿色物流是构建和谐杭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物流的实现需要杭州市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有效地规范、监督物流企业的行为。杭州市针对物流行业的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法规, 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 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 方便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明确方面, 克服障碍, 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杭州市政府应重视制定政策法规, 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与物流活动相关的环境立法主要是与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循环、空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法规。 (1) 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 制定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相关政策和法规。 (2) 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物流运输工具, 普及使用低公害物流运输工具, 并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第三方物流运输转化, 促进共同配送。 (3) 对物品的包装应制定相关政策, 从环保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 对过度包装立法进行限制, 采取行政措施, 限制包装污染。要鼓励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 并对产生污染的包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以减少因包装产生的对环境的压力, 减少资源的浪费, 构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政府应协调各企业进行资源互补, 制定统一的物流器具标准, 规定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责任。

2. 实施绿色补贴和税收政策, 培育绿色物流企业成长

一些物流企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绿色物流, 为保护城市环境、节约资源而作出了贡献, 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一时难以得到补偿。因此, 政府部门应尽可能地建立一种补偿机制, 对那些实施节约利用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补贴方式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 以及对采用先进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与此同时, 还应对污染排放行为实行征税, 对使用原生材料者征税, 对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者征重税, 而对绿色环保行为给予税收优惠。如对环保表现突出的物流企业可实行低增值税率, 对符合绿色生产或绿色服务要求的绿色经营策略。此外, 也可通过设立环保基金、专项环保贷款等来帮助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在杭州, 八达物流企业认识到发展绿色物流是大势所趋, 不断地研发和利用新技术对物流模式进行了改进, 在输送过程、输送方式和中间商选择等方面积极保护环境, 从而形成了一种自律型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它包括运输装卸方面的及时环保, 保管加工方面的保质保鲜, 包装信息处理方面的安全健康以及以上任何一环的无损毁作业。八达物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 为推进杭州绿色物流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八达物流这样的企业杭州市政府可以给予绿色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策。

3. 建立与绿色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在浙江省统一安排和部署下, 逐步建立杭州市包括物流业的环境保护政策、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政策, 生产企业物流技术应用政策、物流服务市场培育政策、物流技术政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相关的政策, 为杭州绿色物流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4. 杭州物流企业应该制定绿色物流长远发展规划, 从物流各

环节如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绿色包装、绿色储存保管、废弃物循环等方面开展绿色物流活动

发展绿色物流是大势所趋, 杭州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长远的绿色物流发展规划, 同时, 从物流各环节开展绿色物流活动。 (1) 在绿色运输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 优化配送线路, 提倡共同配送, 可明显的减少货流, 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 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减少空载率, 降低企业库存水平,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同时, 可以尽量采用占地少能耗低的铁路和水运绿色运输方式。 (2) 在绿色流通加工方面, 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 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减少废弃物污染。 (3) 在绿色包装方面, 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设计简易包装, 减少一次性包装, 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如对废旧集装箱实行回收、修复翻新、再生产使用。 (4) 在绿色储存保管方面, 有些商品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如有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对这些商品进行科学养护和维护,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科学保管秩序, 以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减少商品损耗和环境损失。 (5) 在废弃物循环方面, 企业在考虑自身物流效率的同时, 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 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组织物流, 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建立起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循环物流系统。

5. 加快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目前, 杭州只有少数学校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而浙江物流人才缺口达20万, 且杭州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既懂现代物流管理又懂环保的人才更少。杭州市政府应该负责统筹协调, 合理配置杭州现有教育资源, 发挥行业协会和民间培训机构的作用, 坚持专业学习和短期培训相结合, 尽快培养出适合杭州绿色物流发展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朝红:广西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 2006 (10) :44~45

浅析绿色船舶的评价体系 篇9

1 绿色船舶概述

1.1 绿色船舶的概念

所谓绿色船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绿色船舶贯穿于船舶制造的这个更生命周期之中, 包括:船舶设计与制造、航行、停泊和作业、报废和拆解的全过程。绿色船舶要求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中都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外在环境造成污染[2]。可以说, 绿色船舶是一个过程的概念, 不是代表着一种绿色制造的结果。

1.2 绿色船舶的特征

一般来说, 绿色船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和特性[3]。

(1) 技术先进性。绿色船舶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 这也是绿色船舶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前提。通过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 保证绿色船舶的经济性、可靠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

(2) 经济合理性。绿色船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及绿色船舶一定要拥有让市场接受的价格。

(3) 环境协调性。绿色船舶的最根本特性就是其较强的环境协调性, 即绿色船舶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应该保证具有环保性和低碳性。

2 绿色船舶评价指标的构建

本文依照我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可将绿色船舶的评价指标归结为:能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两个方面[4], 具体分析如下。

2.1 能源指标

一般来说, 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性的相关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能源类型、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率、能源回收率等[5]。所谓能源类型, 即指船舶利用的能源动力的类型是否具备环保属性, 是否为可再生能源。而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利用率一直评价的对象是指那些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船舶。具体来说, 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利用率可整体表现为燃料的消耗率。根据现有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特点, 即现有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特点, 发现现有船舶的能源回收率很低。因此, 在本文的绿色船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只对能源类型和燃料消耗率进行探讨。

2.2 环境指标

当前对于一般的工业产品, 主要采用以下几个环境指标:生命周期内的水环境指标、大气环境指标、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噪声和振动指标等[6]。而对于船舶的特有属性来讲, 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 使用阶段是其影响环境最为显著的时期。因此, 这里我们重点考虑船舶在废气排放、噪音及含油污水等方面的影响。

3 绿色船舶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过程

通过对于相关评价指标的描述, 这里构建了绿色船舶的评价体系, 以期对其相关绿色度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过程如下:

3.1 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

(1) 由于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度最大, 因此, 这里仅考虑船舶在运营过程中的绿色度。

(2) 在船舶的整个体系中, 船舶的推进装置使其运营的核心, 而目前船舶领域, 98%以上的船舶推进动力装置为柴油机, 故本文主要探讨柴油机动力装置的绿色度。

3.2 确定模型的因素集和评语集

这里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思想对船舶绿色度评价模型进行构建, 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确定出相关评价指标后, 这里归纳各类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如表2所示。

3.3 确定各待评指标的权重

跟据表2所确定的各类指标的评价语和隶属度, 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能源属性和环境属性的权重进行了确定, 具体如表3所示。

3.4 评价过程分析

这里以某类船舶为例, 进行了相关绿色度评价, 具体过程如下。

以二级指标“噪音污染”为例, 依据表1和表2, 其三个子指标的隶属度向量为ANP=[0.25, 0.0, 250, .25T], 权向量为:WNP=[0.3726, .02687, .03587], 则其评价结果为:0.25。同理也可计算出“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3933和0.75。

然后, 对一级指标“环境属性”进行评判。其三个子指标的隶属度向量为:

权向量为:

则对“环境属性”的评价结果为:

最后, 可得到待评船舶动力装置的绿色度评价结果为:

为了评价方便, 本文考虑采用分级法进行清晰化处理。具体分级评价表如表4所示。

参照表4的清晰化标准, 可见上文船舶绿色度评价结果为0.3956, 属于“较差”的范围之内, 即不属于绿色船舶的范畴, 需要对其进行整改。

参考文献

[1]王世铮, 江振荣.绿色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探讨[J].交通科技, 2010, 4.

[2]孙诗南.船舶电力推进在2l世纪的发展[J].上海造船, 2010, 2.

[3]范士忠.燃料电池:能源新宠[J].新发明新产品, 2011, 3.

[4]吴锋.绿色动力蓄电池的现状与展望[J].电池, 2011, 6.

[5]韩洪亮.黄永绿色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运, 2011, 11.

绿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篇10

从成本的经济实质来看, 成本应该是价值消耗与价值补偿二者的统一体, 但当前会计实践中所使用的成本并没有体现这一实质, 成本中只包含了被生产活动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性耗费, 对于企业所消耗的环境资源等外部因素则没有考虑在内。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会计主体设定在没有生态因素的环境之中,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主体自身发生的各种成本。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不利境况的出现是人类长期忽略环境因素与自然资源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90 年代初,吸纳了自然环境因素的绿色核算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将会计管理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希望通过价值管理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美的双赢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的主流方向。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伴随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本核算模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否则就不能提供及时、相关的成本信息,进而不利于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是传统核算理念的产物, 其核算范围主要局限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耗费, 核算理念的滞后是传统核算体系的弊端之一。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中, 企业发生的环境支出(主要包括:所支付的排污费、绿化费、环保设备的折旧费、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等),通常在发生时计入相关的费用中,以“费用化”的处理方式为主。 环境支出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引起的,应该由相关的产品来负担,但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并未将环境支出计入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环境支出项目的缺失导致产品成本结构的不完整是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弊端之二。此外,因为我国的企业没有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环境资源等列入成本项目,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导致我国的活性炭、皮革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屡次遭受倾销的指责, 这是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弊端之三。 可以看出, 由于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缺陷的存在, 不仅扭曲了企业产品的成本数据, 削弱了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而且也说明了我国成本核算体系的滞后性, 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的核算要求。同时,也导致企业想方设法推卸其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 在逐利动机的推动下, 企业决定生产时往往仅从本企业的角度考虑生产损害,不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行为,环境责任意识普遍缺乏。本应由企业来承担的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质量下降等责任,却由企业以外的主体全部或部分地承担了,形成一种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的不合理局面。这是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弊端之四。

将环境资源的消耗计入产品成本,即成本化处理,有利于更加完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环境支出的“成本化”处理将会促使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支出,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环境支出, 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社会、 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 把环境耗费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 通过会计手段来反映和控制环境等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 让长期游离于会计核算体系之外的环境因素“回归”会计核算的范围,努力构建符合这一要求的绿色成本核算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 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进而促使企业的个体经济效益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相互协调、统一。

三、绿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称为体系。”按照这一思路, 本文将绿色成本核算体系定义为:“在成本核算过程中, 为了达到绿色核算的目的, 一定的计价单位与计量属性, 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与核算程序相结合的核算体系, 它是企业成本核算过程“绿色化”的整体要求与体现。其要素主要包括:绿色成本核算的目标、绿色成本核算的原则、绿色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成本项目设置、成本核算程序、绿色成本信息的披露等。 ”

(一)绿色成本核算的主要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或会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或者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现行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出于决策有用的考虑,如何提高成本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成本信息能够辅助决策的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企业的成本结构应该符合成本的经济内涵且科学合理。 因此,在绿色成本核算理念的要求之下,可以将绿色成本核算的目标界定为: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支出和相关费用进行有效的价值管理, 为企业管理层、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的成本信息,最终实现企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绿色成本核算的主要原则

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与管理要求不同,以及企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其成本核算过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但作为成本核算工作的结果 ———成本信息,通常应具备: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持续等基本特点,这也正是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数据必须要满足使用者特定的信息需求,有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 及时性原则是指成本信息的反馈要注重时效,在成本信息失效之前提供给相关的使用者; 可靠性原则是指成本信息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没有人为降低或提高成本的情况; 可持续原则是指绿色成本核算体系应该提供企业生产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交换信息, 为企业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绿色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1.账户设置。 除了基本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外,为了核算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环境支出, 应单独设置 “环境支出”(或 “环境成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所发生的各种环境支出, 贷方登记冲减数和分配转出数。 该账户的明细账户可以按照生产车间、 部门和环境支出的费用项目开列, 账页以多栏账页为主。 会计期末,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2.主要的会计事项处理。 发生的环保部门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计提各种环保设备的折旧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环保部门领用各种材料、 物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企业支付排污费、绿化费等费用时,若受益期仅限于本期且金额较小时, 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若受益期在一年以上且金额较大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相关科目,在摊销期内进行摊销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若本期并未发生,但从中受益,则需要进行预提, 此时的会计处理为借记本科目,贷方为“预计负债”等相关科目;若某项环境支出发生时可以确定其受益对象,则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月末,将环境支出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绿色成本核算的成本项目设置

成本项目,也称为产品成本项目、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就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设置的成本项目主要包括:原材料(或直接材料)、工资及福利费(或直接人工)、燃料与动力、制造费用等。 这种成本项目的结构是制造成本法的产物, 主要说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性耗费。 在绿色核算理念的指导下, 需要对传统的成本项目设置进行改进, 可在原有的成本项目中增加“环境支出(或环境成本)”成本项目, 用来反映企业产品成本中应计入的有关绿色支出。

(五)绿色成本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程序是指在成本核算过程中, 各核算步骤之间的前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通常包括: 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设置成本计算单及成本明细账;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与一般企业的核算程序相比,实行绿色成本核算的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成本计算单的项目设置;第二,要素费用的核算,其内容将更加丰富与多样;第三,辅助费用的核算, 尤其是当废弃物的处置由辅助车间或部门来完成时, 核算的内容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实行绿色成本核算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优化与调整成本核算的程序,从而获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

(六)绿色成本信息的披露

为了提高绿色成本信息的有用性,还应该提高其披露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 所以绿色成本核算带来的变化也应当在其中有所体现。绿色成本信息的内容丰富多样, 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 既有货币性信息也有非货币性信息。 对于绿色成本信息的披露, 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第一,在企业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下设置独立的绿色成本信息报告段;第二,编制独立的绿色成本报告。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可以选择第一种披露模式。对于特别重要的事项,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影响责任报告书”来披露企业的环境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绿色成本核算体系的影响

第一,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核算方式的改变会使企业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现有成本,但并不会对企业的长期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 原因如图1、图2 所示。

由图1、图2 可以看出,环境资源消耗的“费用化”处理会直接影响计入期间的利润水平, 若环境支出金额较大, 将会使企业的利润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相反,“成本化”的处理方式则不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产生剧烈影响。 从保持利润水平的相对稳定角度来看,企业更应该选择“成本化”的处理方式。从长期来看,这种改变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当前, 我国的很多企业并不热衷于环保事业, 根本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有损于其经济利益。 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将本应由企业独自承担的环境支出进行“转嫁”与共担,并且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那么就会有效地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 同时, 环境支出“成本化”也会使企业赢得 “ 绿色比较优势”,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第二,对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来说,将环境支出计入企业的产品、 劳务成本会使产品、劳务的成本上升,进而会导致产品、劳务的价格升高,在短时间内消费者甚至难以接受,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产品的消费者行为产生抑制效果。也就是说,企业的广大客户对于企业实施环境支出“成本化”处理之后的接受程度如何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 将环境支出计入产品的价格是对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合理补偿, 他们所承担的环境支出将有利于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善。

第三,绿色成本核算体系的引入,对会计人员也会产生影响。 主要表现是, 新的核算方式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工作内容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实施新核算体系的初期就可能会遇到阻力。因此,企业应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比如对会计岗位进行必要的调整、 重新划分会计人员的职责、对员工做好培训等,以保证核算体系顺利运行。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通过培训与宣传让广大的会计人员意识到, 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范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环境支出由“费用化”转为“成本化”, 只是一项简单的会计处理调整,但体现出的却是一种文明与进步。 首先, 它表明我们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力图采用补偿的方式来弥补环境资源的消耗, 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 其次,将环境支出计入产品成本, 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体现了“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成本原则, 为环境状况的改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绿色”理念已被公众认可并逐渐深入人心, 这必将会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作为最终产品与劳务提供者的广大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与手段实现 “绿色生产”, 从而迎合消费者的 “绿色需求”,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广大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与广大企业的“绿色供给”相互适应并趋于一致时, 社会的发展就将步入一种良性的和谐发展道路, 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类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夏芸.论绿色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

[2]黄又青,李余生,史海霞.“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

[3]王健华.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核算模式构建[J].财会研究,2011,(7).

[4]王健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改进:绿色理念[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2).

[5]王健华.企业环境支出成本化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08,(3).

上一篇:反馈与调控下一篇:生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