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2024-07-11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精选十篇)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病理证实及跟踪随访80例肝肿瘤患者, 男48例, 女32例;年龄30岁~76岁, 平均年龄53岁。其中22例肝细胞癌, 20例肝转移癌, 20例肝血管瘤, 15例肝囊肿, 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双排螺旋CT扫描, 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以2.5~3 m L/s的流速从前臂静脉注入优维显或欧乃派克100 m L后, 20 s开始以动态程序扫描病变区, 以兴趣区测量大血管、背景肝实质及肿瘤的强化CT值, 观察动脉期 (26 s~38 s) , 门静脉期 (64 s~76 s) 及平衡期 (300 s~360 s) 肿瘤的强化特征。

2 结果

2.1 肝细胞癌22例, 肝右叶16例, 肝左叶6例, 病灶形状大多为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动脉期多表现为不同形式的高密度强化 (占69%) , 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多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低密度强化 (分别占65%及78%) 。

2.2 肝转移癌20例, 全肝侵犯9例, 肝右叶8例, 左叶3例;单发5例, 多发12例, 弥散性3例。病灶形态大多为圆形、类圆形, 弥散形3例。典型者16例, 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呈边缘连续环状强化, 病灶中心供血少, 呈牛眼征, 延迟期呈低密度改变。增强特征有两点:一是大多三期均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低密度强化 (分别占75%, 71%及76%) , 二是动脉期及门静脉期以不同密度的环形强化为主 (占59%) 。

2.3 肝血管瘤20例, 肝右叶14例, 肝左叶6例;单发7例, 多发13例。病灶形态大多为圆形、类圆形, 不规则形仅3个。肝血管瘤大多三期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血管密度强化 (分别占70%, 76%及71%) , 典型者18例, 动脉期周边强化, 呈结节状或斑块状, 静脉期病灶明显强化, 延迟期呈向心性强化等密度改变;不典型2例。

2.4 肝囊肿15例, 部位:全肝3例, 肝右叶9例, 肝左叶3例;大小变化很大,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 其壁极薄而难以看到, 其内均匀无结构。囊内CT值0~15 Hu[1], 增强扫描均无强化, 边缘更清楚。

2.5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 部位:肝右叶2例, 肝左叶1例, 多为单发, 病变多为境界清晰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呈均匀一致高密度, 有时可见到中心瘢痕组织无强化, 呈低密度。门静脉期可持续强化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延迟呈相对低密度, 中心瘢痕可强化, 呈相对高密度。

3 讨论

3.1 肝脏常见肿瘤的CT征象

3.1.1 肝细胞癌

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约12%为等密度病灶;病灶多呈单发、多发结节, 肿块或呈弥散性病变;病灶的边界模糊不清, 有包膜者境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血供丰富的肝癌表现为弥散性增强, 血供不丰富的肝癌并不出现高密度。门静脉期多数表现为边界较平均更清晰的低密度, 可发现门静脉、下腔静脉是否有瘤栓形成, 瘤栓表现为充盈缺损的低密度。延迟期肿瘤包膜呈环状高密度。

3.1.2 肝转移癌

平扫实质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 大多数转移瘤是少血供, 增强扫描时, 密度通常低于正常肝组织, 其典型表现为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 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区, 病灶周围绕以稍低密度环, 呈现“牛眼征”。少数血供丰富的肿瘤在动脉期显著强化, 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扫描为低密度灶[2]。

3.1.3 肝血管瘤

平扫绝大部分病灶呈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时, 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样或云絮样显著强化, 其CT值近似血管密度;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持续存在, 且向中央扩展, 低密度未强化区域逐渐缩小, 有的病灶可完全充填。

3.1.4 肝囊肿

平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病变, 边缘光滑锐利, 密度均匀, CT值近似或稍高于水, 单发或多发。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囊壁薄而不能显示, 但边缘更清楚。

3.1.5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为肝脏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典型, 肿块平扫多为单发, 表现为境界清楚的低密度, 少数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时动脉期明显强化, 呈均匀一致高密度, 有时可见到中心瘢痕组织无强化, 呈低密度。门静脉期可持续强化, 呈略高密度或等密度, 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 中心瘢痕可强化, 呈相对高密度。

3.2 鉴别诊断

肝细胞癌应注意与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转移癌、肝血管瘤等鉴别。肝细胞癌密度-时间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肝血管瘤呈速升缓降型, 肝转移癌有特征性牛眼征表现和原发灶, 三者鉴别不难。

3.2.1 肝细胞癌

当病灶周围有小结节灶并有肝硬化改变, 甲胎蛋白阳性, 增强时有不均匀强化, 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延迟时无充填, 淋巴结转移时, 要考虑肝细胞癌。

3.2.2 肝转移癌

“牛眼征”有助于肝转移癌的CT诊断, 但其CT表现多样, 其中多数病灶与原发性肝癌的表现相似。若为大小不等或大小相近的多发结节, 甲胎蛋白阴性, 有原发肿瘤病史, 一般倾向于肝转移癌的诊断。

3.2.3 肝血管瘤

典型血管瘤大多在增强时从病灶周围向中心扩展, 有早出晚归、逐渐充填的征象。较大的血管瘤因纤维化增多、血流减少, 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时, 可尽量增加造影剂剂量, 并做较长的延时扫描, 仍可见边缘强化、向中心扩展的特征。

3.2.4 肝囊肿

在有些肝脓肿、慢性血肿、转移性肿瘤坏死时, 其CT值可相似, 但这些病变没有极薄的囊壁, 囊内均匀一致及无强化可资鉴别。

3.2.5 局灶性结节增生

螺旋CT多期扫描可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 定性能力较强, 中心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

上述几种肝脏常见的肿瘤中, 典型病例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均能准确定性诊断, 对于少数不典型病例需结合MRI等检查来综合判断。综上所述, 肝脏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是基层医院首选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曹丹庆, 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32.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篇2

1、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化疗药物副作用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致进食减少有关 与肿瘤的慢性消耗有关

肝功能异常影响消化功能有关(1)(2)(3)

3、自我形象紊乱:(1)与乳腺切除有关

(2)与腹部结肠造口的建立,排便方式改变有关

4、知识缺乏:(1)置管相关知识缺乏

(2)化疗相关知识缺乏

5、气体交换受损:与肿瘤堵塞大气管,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6、舒适的改变:(1)疼痛: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有关

(2)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3)便秘:与止吐药的副作用有关

7、体温过高:与感染或肿瘤有关

8、体液过多: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和白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9、躯体移动受限:与肝动脉插管术后体位限制有关

10、潜在并发症:(1)出血:与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关

(2)高尿酸血症: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3)窒息:与肿瘤压迫气管有关

(4)感染:与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关

(5)静脉炎:与化疗药物刺激有关

11、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12、PICC及CVC导管效能降低的可能

13、输液模式改变

主要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置管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1.向患者讲解有关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步骤、作用及其重要性

2.向其介绍其他置管病人,借助实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4.穿刺完毕让病人了解并学会检查导管置入的深度,指导患者每日自我观察导管情况

5.告知患者每周进行冲管封管两次,更换敷贴一次,如有卷边、起皱、或洗澡等立即更换敷贴

6.加强交接班,确保导管在位通畅。

二、知识缺乏:缺乏化疗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的目的及意义,告知患者此次采用的化疗方案名称及化疗周期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药名、作用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以及这些毒副作用的应对措施

3.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并特别注意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

4.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如有破溃或霉菌感染等给予对症处理

5.告知患者病房要控制陪探,每日开窗通风二次,每次30分钟,避免接触有呼吸道感染或传染病者

三、躯体移动受限:与肝动脉插管术后体位限制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讲解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2、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3、定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术侧下肢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穿刺点有无出血现象,皮肤颜色及温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患者卧床期间,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保持传呼系统功能良好,告知患者有事及时按信号铃,做到随叫随到

四、PICC及CVC导管效能降低的可能

护理措施:

1、置管及维护过程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严格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或硬结,经常观察输液的速度,若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3、妥善固定导管,穿刺24小时后换药一次,以后每周更换一至二次,被污染、出汗多、潮湿松动时应随时更换,可来福接头每7-10天更换一次

4、给药前后进行正确的冲、封管,保持管道通畅

5、告知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指导其每日观察穿刺局部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术侧手握拳每小时10次以上

3)避免术侧肢体受压、提重物、做引体向上等负重锻炼 4)每日多饮水不少于1500ml

6、带管出院者指导患者按时到医院进行冲管、换贴膜及接头等维护,并告知门诊时间。

五、输液模式改变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静脉置管的方式,留置时间及穿刺点的局部情况

2、输液前应先抽回血,确认导管在位通畅后方可进行输液

3、给药前后进行正确的冲、封管,保持管道通畅,使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冲封管,不可暴力冲管,输注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应先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再接其他输液

4、输液过程中,定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输液的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5、妥善固定好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

6、按时进行导管维护,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中午班工作流程 1、07:00准时到班参加晨间护理,及时更换污染床单被服,保持床单元及病房整洁,物品规范。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行化疗药物的配置并签全名,对需要避光、特殊输液器的药物进行区别,及时清理净化台。

3、协助护理班更换输液,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核对长期输液卡,并在瓶签上标明输液总瓶数及输液顺序,认真核对发现疑问必须问清楚(如皮试结果等)。

5、严格按查对制度贴好长期大型输液,及时应铃。

6、与护理班做好中午的床头交接班工作,包括病人的病情、输液、治疗情况。

7、检查本班所剩的输液,如有疑问及时问清楚,进行必要的药物配置。

8、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治疗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并记录。

9、负责长期肌肉注射,对外出及特殊情况未执行的做好标记与护理班做好交班。

10、填写中午的护理记录,与护理班做好床头交接班。治疗班工作流程

1、清点基础物品、无菌包、自备药品、麻醉药品并签名,做好治疗台上各项治疗的交接。2、3、4、5、查看冰箱温度,清点冰箱内药品并签名。配置大型输液,及时签名,排好特殊药液顺序。配置肝素封管液贴好标签。

核对临时医嘱,并通知负责护士,转床者将各项治疗更正到位,确保治疗无误。6、7、8、9、负责药品的领取、保管,做好交接。

注意垃圾分类是否符合要求,保持治疗室、处置室清洁。中午下班前配置好第一瓶输液,并摆好临时用药。按时更换泡镊筒。

10、药房领药。确保取回所需用药。

11、检查十盘用物、自备药品基数,并及时补充。检查、补充一次性用品,确保晚夜间使用。

12、自查本班工作,下班前检查本班电脑医嘱是否全部处理。交班。

每周工作重点:

周一、四:更换膏缸,检查仪器性能、保持清洁,应急灯充电。周二:更换消毒液,打扫治疗室。领取外用消毒用品(碘伏、84、手消毒液等)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篇3

【关键词】 腮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

腮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唾液腺,腮腺区及周围间隙結构复杂,腮腺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繁多。本研究对65例腮腺肿瘤的CT 表现结合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 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具有完整资料的腮腺肿瘤6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混合瘤37例,乳头状囊腺瘤15例,管状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脂肪瘤2例,癌5例,除3例仅行平扫检查外,其余病例均行平扫及平扫后增强扫描,其中22例行多期增强扫描。

1.2 方法 采用PHILPS公司的Brilliance16螺旋CT扫描仪,先行平扫,然后行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优维显(Ultravist),剂量约80—120ml或按1.5ml/kg体重计算,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4ml/s,层厚为5mm。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个月—76岁。64例为单侧发病,右侧33例,左侧31例,1例为双侧发病。其中有54例由于无意中发现的腮腺区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而就医,有10病例有轻微的疼痛不适,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仅1例面部疼痛明显并伴有进行性张口困难。

2.2 CT表现 ①平扫:37例混合瘤多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仅1例为稍高密度,密度可均匀亦可不均;乳头状囊腺瘤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除1例外,中间均可见到低密度囊性区,边界清楚;1例管状腺瘤,平扫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区,囊内见等密度区,囊壁厚薄欠均;2例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呈等密度或与腮腺等密度而不易发现;1例嗜酸性细胞腺瘤,平扫为稍高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2例淋巴上皮囊肿平扫均成囊样低密度;脂肪瘤2例,呈典型的脂肪密度;5例腮腺癌,与正常腮腺结构分界不清,平扫呈等密度,3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影。②增强:混合瘤增强后轻中度强化14例,明显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13例,均匀强化8例,其中有12例进行了多期的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的强化;乳头状囊腺瘤强化较为明显,强化不均匀8例,其中3例均为环形强化,仅1例为轻度均匀强化;管状腺瘤的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基底细胞瘤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嗜酸细胞腺瘤增强后呈环形强化;2例淋巴上皮囊肿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囊壁强化明显,较为均匀;2例脂肪瘤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5例癌增强后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同时,有3例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3 讨 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面后耳前,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临床上将腮腺分浅、深两叶及峡部。腺体的大部分和导管集中在浅叶。因此,肿瘤多见于浅叶1。

腮腺组织富有脂肪和唾液,与周围的肌肉、骨骼形成天然对比,通常CT平扫即可显示病变的存在2,3,因而尤其适合CT评价。正常腮腺CT衰减值在—20—20HU;随着年龄增长腺实质逐渐为纤维组织、脂肪组织替代,CT衰减值更趋减低,这是CT能敏感检出腮腺肿瘤的基础。

75%的腮腺肿瘤为良性,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均为腺瘤,其中混合瘤腮腺肿瘤的60%—70%4,其中90%为良性,10%为恶性。恶性肿瘤中以粘液上皮癌为多,其他为腺癌。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包膜完整,早期一般无症状,在腮腺区发现无痛性肿块、活动、生长缓慢,与皮肤无黏连,为其临床表现,若突然生长加快或出现疼痛应考虑恶变之可能,一般女性略多于男性,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平扫时,混合瘤多数为低密度,当肿瘤较小时密度一般较均匀(图1a),肿瘤较大时密度欠均匀,边界一般较为清楚,可有囊变,钙化出血极少见,本组病例中未见到。强化一般为轻中度强化(图1b),当肿瘤较大时强化一般不均匀,本组病例中有13例呈不均匀强化,肿块直径大于2cm。当肿块边缘模糊不清时,则提示有恶性的可能。本组1例恶性混合瘤,包膜欠完整,肿瘤与正常腮腺分界不清,均提示为恶性征象。本组病例中,有12例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笔者观察到混合瘤在增强早期为轻度强化,随着时间延迟可以呈明显强化,比较有特点,在其他几组病例中并未观察到这个现象,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由于多期增强病例数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又称Warthin瘤,多见于50岁以上,男女之比为6:15。病程较长,可时大时小,为其特征性改变,生长缓慢,瘤体一般不大,极少有直径超过10cm者,本组病例中最大者长径为3.5cm。CT平扫其密度较混合瘤密度低,但仍高于正常腮腺组织,此为二者的鉴别点,边界清,形态规则。笔者观察到,本组病例增强后可有环形强化(3例),中间部分易囊变,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强化明显,较有特征(图2a及2b),而混合瘤比较少出现这个征象,部分病例也可有轻度比较均匀的强化(3例)。此外,有10例囊腺瘤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早期就可以呈明显强化,随时间延迟并未观察到延迟强化,这与混合瘤不同,也可以作为鉴别要点。

管状腺瘤为腮腺区少见的良性肿瘤,文献报道不多,本组病例中的管状腺瘤,CT表现以囊性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明显,有时与乳头状淋巴囊腺瘤鉴别较困难,组织学上肿瘤由密集的腺管构成,未见有淋巴滤泡形成。

基底细胞腺瘤是涎腺中少见的上皮性良性肿瘤,1967年由Kleinsasser和Klein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由基底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是单形性腺瘤中的一种亚型,缺乏多形性肿瘤特征性的黏液—软骨样成分。单形性腺瘤约80%发生于大涎腺,绝大部分发生于腮腺,分为实性、小梁状、管状和膜性型,以实性型多见7。一般小于3cm,虽不呈浸润性生长,但常为多灶性或多结节性,术后复发常见。常有较完整的包膜,平扫密度高于正常腮腺组织。文献报道基底细胞腺瘤有65%发生囊变7—10,本组病例中有1例出现小囊变。肿瘤血管丰富,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嗜酸细胞腺瘤十分罕见,国内报道很少。嗜酸细胞腺瘤生长缓慢,瘤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为1.0—2.0cm,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本组仅搜集到1例嗜酸细胞腺瘤,直径约1.0cm,符合文献报道,平扫为稍高信号,增强后呈环形明显强化。

淋巴上皮囊肿和脂肪瘤较为有特点,不是起源于腺组织的肿瘤。淋巴上皮囊肿呈特征性的囊性密度,增强后包膜呈明显强化,内部囊性密度未见明显强化。脂肪瘤起源于腮腺内的脂肪组织,平扫呈特征性的脂肪密度,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与其他部位的脂肪瘤的CT表现相同。

腮腺恶性肿瘤包括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泡细胞癌、转移瘤,本组病例中包括2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淋巴上皮癌,1例腺泡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均生长迅速,肿块形态不规则,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肿块疼痛甚至皮肤破溃,侵犯周围肌肉血管、神经。CT上肿块一般较大,呈分叶状,包膜不完整,对周围组织除了推压移位外,还会有侵犯,增强后一般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图3a及3b),因为肿瘤生长迅速,肿瘤内部易缺血坏死,坏死灶与良性肿瘤的囊变部分不同,形态较为不规则,颈部可有肿大淋巴结(图4a),具备恶性肿瘤的征象。

腮腺內病变不同生长方式为良恶性的主要区别点。良性肿瘤一般无侵蚀性,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囊变、坏死。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程度侵蚀性,多呈分叶状,不规则或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本组病例中,良性肿瘤,除1例嗜酸细胞腺瘤周围脂肪层次欠清外,59例良性肿瘤CT上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样病变,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无向周围浸润的征象;5例癌,肿块相对较大,占位效应比较显著,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其中有3例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的肿大,是有力的恶性转移征象的证据。

综上,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可以对病变进行矢状及冠状面的重建,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解剖定位(图4a及4b)。CT扫描对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报道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所见鉴别腮腺良、恶性的准确率可达90%11。腮腺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繁多,良性肿瘤不像其他良性肿瘤具有完全的良性性质,带有一种不稳定的倾向,而恶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比较,恶性程度较低。因此,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效果好,手术后生存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清楚的CT解剖定位,可以直接影响术前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杂志,2009,7(2):20—2.

[2] 胡建妙.腮腺肿瘤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06):639—40.

[3] 沈宣文.腮腺病变的CT征象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06):352—4.

[4]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02):20—3.

[5] 陈祖华,周任务,姚渭土,et al.腮腺腺淋巴瘤的CT、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7,22(01):31—33.

[6] 全宏卫,曾鹏.多层螺旋CT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2008,18(8):842—4.

[7] 陈杰云,林晓莹,陈向荣,et al.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5):990—1.

[8] 胡祥华,纪建松,卢陈英,et al.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05):651—3.

[9] Tohru T,Hiroko T,Arimi H,et al.CT and MR findings of basal cell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Radiat Med,2004,22(4):260—264.

[10] Jang M,Park D,Lee SR,et al.Basal cell adenoma in the parotid gland:CT and MR findings.AJNR Am J Neuroradiol,2004,25(4):631—635.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篇4

关键词:卵巢肿瘤,诊断,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并有完整术前CT检查资料的卵巢恶性肿瘤病人40例, 年龄18~72岁, 平均51.4岁, 其中45~55岁29例, 约占72.5%。本组6例妇科查体偶然发现;3 4例有临床表现者包括下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下坠感、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螺旋CT机扫描, 扫描前1~2h及扫描前15~30min口服20g/L泛影葡胺各200m L, 病人憋尿使膀胱充盈饱满, 已婚者加用纱布阴道塞以判别阴道穹隆部及子宫颈位置。自会阴向上连续扫描, 包全病灶为准。层厚10mm, 层距10mm, Pitch1.5。兴趣区采用5 m m薄层扫描。全组病例扫描前均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7 5 m L, 注射流量为3.5 m L/s。

2 结果

2.1 卵巢恶性肿瘤原发灶的CT表现

40例病人共56个病灶, 位于附件区28个, 子宫直肠陷凹9个, 骶岬前上方14个, 2例巨大囊性包块伸延至腹腔。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8例, 黏液性囊腺癌11例, 其他恶性肿瘤11例。56个病灶表现为囊实性34个, 实性9个, 多房囊性13个。肿瘤长径2.0~28.5cm, 平均6.8cm。CT表现: (1) 不规则厚壁囊肿或囊实性包块 (28个) , 肿瘤整体轮廓大致清晰, 2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 囊性成分与实性包块相互挤压、交错排列或各居一隅;14例实性包块不规则凸向囊内;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 (2) 实性占位 (16个) , 边缘不规则的软组织包块与邻近组织器官分界不清;2例病灶内可见钙化灶, 15例病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13例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3例中等程度不均匀强化。 (3) 多房囊性占位 (12个) , 呈多房性, 蜂房状或大泡状, 大小不等。囊壁厚且不均, 分隔厚而不规则, 8例见壁结节凸向腔内。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明显强化。

2.2 转移征象

(1) 腹腔内转移:本组出现腹腔内转移32例, 23例伴有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其中大网膜、肠系膜转移17例。 (2) 淋巴结转移:本组40例手术常规清扫淋巴结, 37例病理检查见淋巴结转移。但CT扫描仅26例显示淋巴结大 (直径>1cm) , 增大淋巴结主要集中在腹主动脉周围、髂血管走行区及系膜根部。 (3) 远隔脏器转移:本组病例肝转移7例, 肾上腺转移3例, 肺转移6例。

2.3 邻近脏器受累情况

本组有21例出现相邻的子宫、膀胱及输尿管被包块挤压、包绕或侵犯, 表现为脏器壁不规则增厚、边界模糊, 周围脂肪层消失, 与包块分界不清。1例由于输尿管受累致肾积水。

2.4 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本组病例术前C 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 5%。

3 讨论

(1) CT在卵巢肿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CT扫描可以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显示肿瘤向周围浸润程度, 有无盆腔转移, 为手术前诊断及选择手术方法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本组病例显示卵巢肿瘤的位置变化不定, 但以附件区、子宫直肠陷凹和骶岬前上方最常见。

(2) CT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分析本组病例资料, 参考文献报道及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下列征象支持卵巢恶性肿瘤诊断: (1) 卵巢囊实性包块, 但其实性软组织成分较多, 呈小结节状或乳头状突起, 或有较大实性包块部分, 往往实性成分越多, 恶性程度越高; (2) 肿瘤为囊性, 但囊壁及分隔厚而不均, 且最厚处超过3 m m; (3) 实性包块内部有低密度坏死区, 或见增粗迂曲血管影; (4) 增强扫描瘤壁结节及包块实质部分有明显增强效应, C T值达30Hu以上; (5) 若出现转移征象则可明确诊断[1~2]。一些卵巢原发恶性肿瘤不易与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鉴别, 如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或黏液样腺癌与转移性结肠腺癌组织十分相似, 很易混淆[3]。

(3) C 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局限性。C 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一个较明显的弱点是对淋巴结转移的显示, 本组3 7例淋巴结转移仅26例得到显示, 其他均未能在CT上显示, 因此观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较差, 有些淋巴结虽受肿瘤侵犯, 但未增大, C T不能发现些病灶。在C L A R K E的研究中, 8 0%含有恶性肿瘤细胞的淋巴结直径≤1 c m, 这些是未能发现淋巴结转移的原因。

总之, C T检查尤其是增强C 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肿瘤定位、定性, 手术计划的制定, 疗效观察及术后随访均可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谢敬霞.卵巢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0, 15 (2) :133~135.

[2]徐庆云.卵巢肿瘤的CT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 21 (3) :325~327.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篇5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盆腔 肿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41

各种妇科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妇女同志的重要疾病,尤其是盆腔内肿块、肿瘤等,其发病率近几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如果能够及时对相关肿瘤进行诊断,从而尽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许多妇女患者的痛苦,并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预防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選择2006~2007年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168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性以及各自的利弊,为今后盆腔内妇科肿瘤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168例,年龄21~68岁,平均42.4±17.8岁。168例患者中,未婚妇女14例,已婚未育妇女17例,其余137例均为已经生育过的妇女。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月经不调、腹部有肿块、腹部有下坠感以及阴道不正常流血等。

临床诊断:168例患者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和CT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具体诊断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器型号:APOGEF-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相控阵探头,探头频率3.5~5MHz。患者取仰卧位对腹部进行全面检查,并做相应记录,根据检测的图片情况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诊断。CT诊断方法:仪器型号:TCT-300扫描仪,扫描前患者按照剂量服用泛影葡胺500ml使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以髂嵴骨到耻骨联合采用5mm或10mm层厚连续扫描,做薄层扫描或者全腹扫描。

结果

所有患者经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其诊断率分别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142例(84.52%),CT诊断的符合151例(89.88%)。

168例患者中,子宫肌瘤46例(27.38%),子宫内膜癌42例(25.00%),子宫肉瘤29例(17.26%),子宫颈癌15例(8.93%),卵巢癌17例(10.12%),卵巢囊肿16例(9.52%),卵巢转移癌3例(1.78%)。

图1 CT对子宫肌瘤诊断的图片讨论

妇科疾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是盆腔内的各种肿瘤疾病,由于内部结构不能通过眼睛直观的进行观察,所以只能借助各种仪器设备进行辅助观察,从而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是运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声源与接收体(即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的频率有所改变,此种频率的变化称之为频移,然后将频移转化为图像进行判断的检测方法[4]。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探测诊断技术是在普通超声检测的技术上进行改进,由红、绿、蓝3种基本颜色组成,较传统的B超检测灵敏度更高,图像更清晰,能够较为准确地对病情进行成像观测,对较小的肿瘤组织也能够较准确地进行检测判断[5]。本组数据发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率84.52%,其诊断率较高,尤其是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的检出率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于盆腔内妇科肿瘤的临床检测。

CT是一种多层二维结构的扫描,通过多层二维的组合,从而做出三维立体结构的图像,从而对病情进行判断。CT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检测灵敏度较普通的X线检测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6]。本组数据发现,采用CT进行盆腔妇科肿瘤检测的总符合率高达89.88%,要高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说明其检测的准确率要高于B超的检测。

本文发现,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和CT检测的符合率均80%以上,说明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检出率均较高,CT检测略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临床检测应用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如果肿瘤的体积较小或者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可再采用CT进行进一步检测。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提高盆腔妇科肿瘤的检测准确率,为进一步的正确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敏慧,王敏,许荷凤.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4):2010-2011.

2 闫卫,张宇.彩超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5):85-86.

3 田晓先,陈科,林莲恩,等.超声诊断胎儿畸

CT扫描在食管肿瘤的诊断应用 篇6

关键词:食管,肿瘤,CT,诊断,价值

食管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 一般食管肿瘤有长达10到20年的潜伏期[1], 因此, 对于食管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食管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为分析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肿瘤的CT表现, 以提高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临床诊断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63例食管肿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 其中男性40例, 女性23例, 平均年龄 (45.8±21.4) 岁, 平均病程为1~8年, 临床表现为:患者体重减轻、声带麻痹和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可见放射至背部的胸痛和脊柱痛。就诊后在征求患者同意后行常规CT扫描和增强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CT具体参数为:120~130k V, 200~250m A, 矩阵512×512, 视野25cm, 层厚3mm, 层间距5mm, 螺距1.0。, 窗位35 Hu, 窗宽220 Hu, 重建层厚0.75mm, 间距0.4mm。检查前嘱患者空腹腹, , 并进行碘过敏试验, 无过敏反应方可安排进行检查, 扫描时患者保持平卧位, 扫描范围按照不同病变部位自上而下、自外向内, 增强扫描分为二期, 增强剂购自先灵公司的优维显, 用量为100m L, 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周静脉注入, 注射速度为2.5~3.5m L/s, 开始注射药物后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90s, 动脉期自注射药物后的30s开始, 静脉期自注射药物的90s开始, 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延长。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的CT图像均由我院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判断。

1.3 病学理检查

病理检测主要依靠胃镜加活检、细胞学检查、穿刺以及手术切除后病检等检查措施。经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判断。

2 结果

63例食管肿瘤患者中, 按照疾病性质分为食管良性肿瘤33例, 均为平滑肌瘤;食管恶性肿瘤30例, 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 腺癌10例, 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与手术、穿刺等病理检查结果相比, 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100%。各组疾病患者具体CT表现如下所示: (1) 良性肿瘤。共检出良性肿瘤33例, 均为平滑肌瘤, CT表现主要为:均为单发, 其中位于食管上段有5例, 位于食管中段有20例, 位于食管下段有8例;26例可见软组织向食管一侧壁的腔外突出, 7例仅可见食管部位的软组织结节和肿块阴影, 不能观察到明显的食管壁。平滑肌瘤在CT影像上显示病灶密度均匀, 未见低密度区和钙化灶。病灶直径在1.4~4.9cm之间, 其中25例与主动脉之间的界限清晰可见, 8例与主动脉之间的脂肪层消失不见。5例平滑肌瘤的病灶周边存在边缘清楚、密度较低的卵圆形阴影[2]。 (2) 恶性肿瘤。共检出恶性肿瘤30例, 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 腺癌10例, 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鳞状上皮癌的CT表现主要为:10例鳞状上皮癌中, 单发5例, 多发10例, 位于食管上段有5例, 食管中段10例, 食管下段5例;10例存在明显向管腔内生长的趋势, 5例未观察到。CT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轮廓以及与周边关系, 本次研究中的15例鳞状上皮癌中有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 余下10例未观察到。腺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大多数无包膜且不完整。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 而出现较多的血行及淋巴转移。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结构不一。有的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排列, 有的可见腺腔形成, 有的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一般认为具有腺腔样结构者, 分化程度较高, 恶性程度较低。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为:病灶多发, 呈浸润性生长, 大多存在包膜, 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到中度强化, 无特征性强化表现。转移性癌的CT表现主要为:呈现较为明显的软组织肿物, 大多为原发灶或者转移灶, 浸润性生长, 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是由于食管上皮细胞分化异常所致。早期食管癌可以无症状。当由于肿瘤挤压造成食管管腔狭窄<14mm时, 会出现进展性的吞咽困难以及放射性的胸部和脊柱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吞咽疼痛, 呕吐, 呕血, 黑粪, 缺铁性贫血, 肺吸入, 咳嗽, 肺脓肿和肺炎等病灶侵袭腔内的症状。为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肿瘤的CT表现, 以提高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临床诊断价值, 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提高预后, 对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63例食管肿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 63例食管肿瘤患者中, 按照疾病性质分为食管良性肿瘤33例, 均为平滑肌瘤;食管恶性肿瘤30例, 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 腺癌10例, 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与手术、穿刺等病理检查结果相比, 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100%。这一结果提示我们, 常规CT扫描以及增强CT扫描对于食管肿瘤病变的有无、位置、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但是在显示食管肿物对于食管壁的侵犯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小的淋巴结转移常常被忽视, 造成误诊和漏诊, 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对于存在食管肿瘤相关症状, 且CT诊断存疑时, 需要及时进行穿刺活检等病理检测, 争取早日发现病灶, 积极进行治疗,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齐求海, 周坤, 刘君凤.螺旋CT对食管癌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 (11) :1587.

鼻腔肿瘤的CT诊断55例临床分析 篇7

鼻腔肿瘤临床诊断一般较为容易, 但若并存感染或出血时, 诊断有一定困难。鼻腔镜检查只能了解肿瘤的表面情况, 而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软组织肿块的范围, 并能明确其邻近组织结构、骨骼以及副鼻窦是否受侵等。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55例鼻腔肿瘤,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 其中男33例, 女22例。年龄10~73岁, 平均32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血性分泌物、鼻衄, 其次为头昏, 头痛、鼻部隆起及面颊部疼痛, 突眼及视力下降等。病程自1个月至3年不等。有鼻部手术史5例, 其中2例曾进行过两次手术, 1例作过3次手术。

1.2 手术及病理诊断

55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1例, 活检病理证实14例。全组中良性肿瘤25例, 恶性肿瘤30例。其中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15例, 乳头状瘤6例, 骨化性纤维瘤2例, 内翻乳头状瘤及脑膜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10例, 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4例, 腺癌3例, 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 透明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瘤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1例。

1.3 方法

全部病例检查均采用岛律 3000TE全身CT机。患者仰卧位, 下颔内收, 于硬腭平面上颌骨齿槽突开始, 平行于眶耳线, 以层厚5 mm, 层距5 mm向上连续扫描至眶底止。部分病例加鼻腔冠状位扫描以及增强扫描。

2结果

本组病例CT扫描, 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25例, 所有病例一侧 (6例双侧) 鼻腔见有软组织肿块, 肿块边缘多数光滑清楚。25例中有10例鼻腔有膨胀性改变, 鼻中隔向对侧移位, 12例患者合并同侧副鼻窦炎症, 表现为上颌窦或 (和) 筛窦密度增高, 但其密度一般较鼻腔肿块密度稍低, 3例病变向鼻咽部蔓延;6例向筛窦蔓延;1例侵犯眶尖并引起突眼, 4例引起周围骨质破坏。30例恶性肿瘤中, 全部见有鼻腔软组织肿块, 肿块边缘大多不规则或模糊, 除4例没有骨质破坏外, 其余都有骨质破坏。18例侵犯上颌窦或 (和) 筛窦, 6例面额部及翼腭窝见软组肿块, 3例侵犯眼眶并引起突眼。

3讨论

3.1 本组术前CT诊断有5例误诊, 25例良性肿瘤中有2例误诊为恶性肿瘤, 其中纤维血管瘤及内翻乳头状瘤各1例, 这2例均可见骨质破坏。1例鼻腔鳞状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肿瘤, 患者早期仅表现为鼻后腔软组织块影, 无骨质破坏, 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 术后 3个月该复发, CT表现为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及引起骨质破坏。另外, 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有1例, 由于均无骨质破坏而误诊为良性肿瘤。

3.2 通过对本组55例鼻腔肿瘤的CT分析, 笔者认为鼻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良性肿瘤表现为肿块呈膨胀性生长, 可压迫周围骨壁, 使鼻腔扩大或产生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 可直接侵蚀破坏周围骨结构;②良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光滑, 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而恶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模糊, 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③良性肿瘤一般不侵犯腔外软组织, 而恶性肿瘤常侵犯腔外软组织。本组病例显示有腔外软组织受侵的均为恶性肿瘤, 与王焕申等报告相符。对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骨质破坏”, 则应特别强调破坏方式的重要性。Som把CT上所见到的骨质破坏分为侵入性骨质破坏和骨改建, 认为这样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在侵入性骨质破坏中骨骼很快被侵蚀和破坏, 提示肿瘤生长快;多见于恶性肿瘤。本组大多数恶性肿瘤均呈侵入性骨破坏;骨改建反映肿瘤在缓慢生长过程中, 在邻近肿瘤的骨内被侵蚀的同时, 在骨外面又有新骨形成, 结果形成了骨骼被肿瘤推移或绕肿瘤形成弓形, 这种表现常见于良性肿瘤。本组4例良性肿瘤所引起的骨质破坏均为骨改建后骨破坏, 与文献报道相符。

3.3 内翻乳头状瘤 内翻乳头状瘤是鼻和鼻窦少见的上皮肿瘤, 多见于中鼻甲和中鼻道外侧壁, 易侵犯同侧上颌窦和筛窦。切除术后30%~60%复发, 有5%~15%恶变, 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可同时存在。CT表现:鼻腔和同侧上颌窦见软组织块影, 晚期可波及双侧和邻近组织, 骨质破坏以上颔窦内侧壁为主, 晚期可有广泛破坏;鼻腔扩大多不明显, 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状钙化。本组1例CT表现左鼻腔和左上颌窦软组织块影, 左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 肿瘤内见斑点状及弧形钙化。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 曾误诊为恶性肿瘤。本例曾作过3次手术。

3.4 恶性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类似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 为一种特异性肉芽组织。病理上, 肉芽肿进行性坏死并形成溃疡, 对软组织和骨质的破坏甚于恶性肿瘤。本组4例除有不规则软组织决影充满鼻腔外, 3例见明显骨质破坏, 其中2例范围广泛, 另一例没有骨质破坏, 而被误诊为良性肿瘤, 与病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破坏骨质有关, 但该软组织肿块边缘模糊, 与良性肿瘤病变边缘清楚还是可以区别的。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篇8

关键词:颅内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

颅内肿瘤是指颅内正常组织或胚胎残留组织出现无限制的增殖而形成的肿瘤组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85%为成年人, 发病高峰为20~50岁, 儿童多在5~15岁。而小脑肿瘤是颅内肿瘤的高发区, 相关的影像学诊断的资料颇多。本研究采用58例经过手术和治疗的小脑肿瘤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中, 男32例, 女26例;年龄7~61岁, 平均34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颅内压增高、枕大孔疝、共济运动障碍、肌张力改变以及眼球震颤, 且病情会日趋加重。

1.2 方法

58例患者均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 其中12例采用CT对其进行跟踪检查, 36例用MRI进行跟踪检查。其中CT是GEBrightspeed16排螺旋CT, MR是GE 0.2永磁型。而MRI检查要通过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扫描, 采用SE程序, 层厚为5~10mm, 矩阵是256乘以256, 增强后横段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 并用对经脉注射造影剂0.1mmol/kg。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成人身上主要为管母细胞瘤的高发人群, 平均年龄约为46岁;患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有15例, 其中1例发生在小脑蚓处, 平均年龄为11.5岁, 患病者多为青少年, 14例发生在小脑半球处。二者都无特异性并且都明显强化;患髓母细胞瘤的和室管膜肿瘤的均有4例, 其中髓母细胞瘤的患者都发生在小脑蚓部接近中线处, 发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岁, 以小孩为主。经MRI扫描, 没有太大差别, 注射Gd-DTPA后匀强化。用CT进行扫描, 显现的是圆形肿块, 密度较低, 注射等量的造影剂之后, 肿瘤会强化, 四脑室会有不同程度的受压感;管膜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4岁, 主要为青少年, 用CT平扫肿瘤时密度较高, 注射造影剂之后, 瘤体均匀强化;其中1例显示室管膜转移且信号较高, 3例在MRI上显示为四脑室内长T1长T2信号异常;3例为蛛网膜囊肿, 平均年龄为47岁, MRI在T1W1和T2W1像上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3例为转移瘤, 平均年龄为54岁, CT平扫表现为轻度水肿, MRI扫描显示的是T1与T2的信号异常;2例表皮样囊肿, 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1例经MRI检查发现肿瘤表现为T1、 T2信号异常, 另外1例表现的T1和T2信号分别为短和长, CT检查肿瘤都不明显;1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瘤, 病人的年龄为40岁。MRI检查显示的T1/T2信号都为长且信号异常, 脑积水较为明显, 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变得强化, CT平扫显示幕上脑室内有脑积水, 肿瘤强化明显。

对小脑肿瘤的检查和确诊时CT会逊色于MRI, 在这些经过医治的颅内肿瘤中, 手术前对其进行两者的扫描, 定位的准确率极高, 在诊断中CT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 讨论

该病的发病部位合发病年龄在颅内肿瘤的检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案例中的发病年龄均为好发性年龄阶段, 同时与发病部位联系密切。临床表现对于颅内肿瘤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小脑区内的各种肿瘤, 其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这对于颅内定位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鉴别诊断却没有明显的特征[1]。但是, 小脑的转移瘤往往会结合临床表现查找原发病灶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案例中3个转移瘤手术前分别被误诊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 经过手术后查找发病原因发现有两例是肺癌转移的, 一例为前列腺癌转移所致的。

CT和MRI是颅内肿瘤诊断与鉴别的重要方式, 两者在诊断颅内肿瘤时各有千秋。首先, 对于囊性型血管母细胞瘤, CT与MRI相比在显示大囊小结节上比要模糊一些, MRI上能通过T1W1显示出肿瘤坏死的现象。本研究显示, 髓母细胞瘤都发生在小脑中线蚓部, 四脑室均发生了移动, 脑室出现脑积水。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在二者的检查中常表现为接近于脑脊液密度或信号, 少数为皮样囊肿中含有纯脂肪成分时, 在CT中现实为负值, MRI中T1W1、T2W1上都是高信号, 容易与蛛网膜囊肿相区别。其次, 在鉴别小脑囊性肿瘤时MRI效果好于CT。据报道, 由于MRI对水较为敏感, 所以一般的平行扫描就能清晰的显示出囊性占位灶, T1W1、 T2W1分别显示的是低信号和高信号。例如表皮样囊肿需要与蛛网膜囊肿区别, 表皮样囊肿中含有胆固醇结晶与角蛋白, 在CT图像两者无太大差别。而是要MRI时, T1W1和T2W1上显示分别为低信号和较高信号。另外, 蛛网膜囊肿的张力比较高并且靠近颅骨, 边界光滑, 而表皮样囊肿则质地较软, 对邻近的颅骨不会造成压迫[2]。对于小脑半球内的转移瘤, 瘤周水肿不及大脑半球广泛, MRI可以明确的现实瘤周水肿, 而CT在显示较小的水肿带和肿瘤内的囊时就会逊色于MRI。MRI具有多平面直接成像的优点, 能够提高对小脑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乃金, 马晓臣.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诊断小脑肿瘤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 2010, 2 (6) :750.

CT诊断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篇9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样病变

肾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 肾上腺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依据临床体征, 内分泌学检查分为二型:一型激素分泌过量型和无激素分泌型。现将本院1995-2004年经手术和完整临床资料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20例作一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17~67岁, 男7例, 女13例。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12例中:腺瘤6例、脂肪瘤1例、肾上腺肺肿2例 (其中1例病因明确为产期肾上腺出血所致) 、脂肪肉瘤1例、转移瘤2例。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8例中, 腺瘤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肾上腺增生伴醛固酮增生症1例、腺瘤伴何兴氏综合症1例、腺瘤伴肾上腺性异常症1例、肾上腺癌2例, 嗜铬细胞瘤2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3000I全身CT扫描机, 均采用薄层扫描, 层厚3~1.5 mm。13例追加增强CT扫描, 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安基格拉荃80~100 ml后重复扫描。发现肿瘤较大时, 运用矢状面、冠状面图像重建。

2 结果

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直径1.5~18 cm, 左侧肾上腺病变8例、左侧肾上腺病变10例、双侧肾上腺病例2例。

2.1 占位效应

全组20例, 19例均有占位表现, 肾上腺区, 肝肾间隙, 圆形肿块影6例、椭圆形肿块影4例、梨形肿块影3例、不规则实块影6例。病例中可分别有如下表现, 肾上腺正常结果被包埋、推移、肾上极受压、肾脏向下推压、胰尾被推向前、肝尾叶、肝左后叶压迹、隔肌角压迹、腔静、腹主动脉包埋等。

2.2 密度及增强表现

肿瘤较小, 直径为1.5~2.0 cm, 3例密度均匀, 直径超过2 cm, 密度较均匀一致5例, 密度不均匀, 内有坏死液化、钙化9例, 肺性密度, 增强后周边缘强化, 内部不强化2例, 1例结合临床后认定为肾上腺增生, 增强化与肾上腺密度一致。

3 讨论

3.1 肾上腺病变诊断要密度结合临床体征, 生化学检查, 内分泌学检查, 尤其是肾上腺有功能性病变, 腺瘤伴醛酮增多症, 腺瘤伴何兴氏综合症。肾瘤伴肾上腺性征异常征, 嗜铬细胞瘤均为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过多, 临床症状可为高血压、低血钾、间歇性跛行、女性男性发育、向心性肥胖等, CT检查无特异性, 要依据临床资料[1]。

3.2 肾上腺病变的CT定位 正常肾上腺体积小长40~60 mm, 宽20~30 mm, 厚2~8 mm。CT检查中要注意肾上腺在各层面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我院遇一9.8 cm×10.8 cm×11 cm的腺瘤, 肿瘤上方顶入肝右后叶, B超检查曾误诊为肝占位病变, CT增强扫描可见肿瘤边缘与肝脏边缘右界线, 并且肿瘤向下推压肾上极, 肾上极有凹陷压迹, 用矢状、冠状面图像重建, 肿瘤与肝脏与肾脏的界线更明确, 故矢状面, 冠状面重建有利于较大肾上腺肿瘤的定位。

3.3 肾上腺外形在CT上是呈细线样, 且变异较大。文献中查找不到肾上腺测量数据。笔者在工作中, 运用与同层隔肌脚比较, 肾上腺的宽度超过膈肌角最厚部位, 考虑为肾上腺增生, 笔者认为此方法是比较方便, 可靠的。

3.4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除要从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鉴别外, 还应注意肿瘤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如侵犯到周围血管 (腹主动脉、腔静脉等) 、侵犯到周围器官 (膈肌角、肾脏等) 、周围淋巴结肿大 (后腹膜、推前淋巴结) , 应考虑恶性肿瘤, 肾上腺转移瘤[2]。据文献报导进行转移脏器中占第4位, 我院仅遇2例。患有原发性肿瘤患者在肾上腺处见到肿块, 应首先考虑为肾上腺的转移瘤。单凭影像形态鉴别肿瘤的性质, 有一定局限性, 还要以肿瘤的复发, 转移及病理诊断为依据[3]。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469.

[2]Commous, Callaway.肾上腺病变的CT和MRI成像诊断.医学影像学泽丛, 1989:15-25.

常见骨肿瘤的CT诊断 篇10

【摘要】目的:分析大脑表浅肿瘤的CT 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表浅肿瘤80例,行CT、MRI检查。结果:少枝胶质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10例,节细胞胶质瘤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多形黄色细胞瘤3例。结论:脑浅表肿瘤存在影像特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少枝胶质细胞瘤;节细胞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CT;MRI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25-03

Superficial brain CT and MRI tum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XU Yuqiu YAO Zhenwei FENG Xiaoyuan

(XIAN Zhong hospital,IJIANG Xi,WAN Nian,335500)

【Abstract】 Purpose: Analysing images on CT and MRI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llecting 80 cases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from Huashan hospital ,Hudan university ,examining by CT and MRI. Results: The findings on CT and MRI were as follows: 57 cases of Oligodendroglioma, 15 cases of Ganglioglioma , 5 cases of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 3 cases of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Conclusion:The images on CT and MRI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occur some characters , so CT and MRI were certain worth on the diagnose and differentiate diagnose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Keywords】Oligodendroglioma Ganglioglioma Dysembryoplastic euroepithelial tumor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CT MRI

大脑表浅肿瘤由于其发病率相对较少见,影像特征不是很强,影像交叉点较多,各种肿瘤无临床特异表现所以造成其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对以往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大脑表浅肿瘤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部件肿瘤CT、MRI影像特征的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或手术提供更多的帮助。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80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部分病例同时有CT检查资料。

1.2检查方法CT为头颅平扫,增强扫描;MR为FSE序列T1WI,T2WI和增强后T1WI扫描。所有病例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进行对照分析。

2结果

80例病人,47例为少枝胶质瘤,年龄从13-64岁,平均为41岁,男性25例,女性22例;病灶部位,25例在额叶,12例在顶枕叶,颞叶10例;病灶形态,30例为类圆形,17例为不规则形;病灶境界,40例清楚,7例欠清晰;1例见有出血;囊变坏死40例;钙化33例。35例行CT平扫或有增强扫描,33例为低密度伴钙化,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5例轻度水肿,7例无水肿,1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28例为轻度不规则强化,6例无强化,1例明显不规则强化。47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0例为低等信号,6例等信号,1例高信号,增强扫描,32例轻度不规则强化,14例无强化,1例明显强化。10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年龄从13-55岁,平均为40岁,男性6例,女性4例,病灶部位,4例在额叶,4例在颞叶,3例在顶枕叶;类圆形病灶7例,3例不规则形;病灶轮廓,7例清,3例欠清,出血2例,囊变坏死9例,钙化2例;行CT扫描平扫3例,均为低密度,轻度瘤周水肿,1例见有钙化。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T1WI8例为低等信号,2例为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见有不均强化,7例见有瘤周水肿。15例节细胞肿瘤,患者年龄范围为8-52岁,平均28.5岁。男11例,女4例。就诊前症状维持的时间为20天至4年,平均1.25年,其中8例有抽搐病史所有幕上病灶均位于大脑周围灰质,额叶3个病灶,枕叶1个,顶叶3个,颞叶3个。幕下病灶包括2小脑半球灶,3病灶均同时累及小脑脚、桥脑、延髓和上颈段脊髓,CT平扫,2例表现为卵圆形低密度区伴周围高密度钙化,6例表现为等、低密度其中2例有钙化。MRI表现:14例T1WI为等和/或低信号,仅1例节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 2 例显示均匀囊状高信号伴周围低信号环,12例表现为高信号或伴等信号区,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为高信号内见条状等信号带,7例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增强后,节细胞胶质瘤(WHO I级),无强化;节细胞胶质瘤(II-IV级),3例轻度斑片样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瘤(WHO I级),2例均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无强化。3种类型病灶较特殊包括:A、2例1级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性病灶伴周围钙化环,无强化; B、3 例节细胞胶质瘤同时累及小脑脚、桥脑、延髓和上颈段脊髓; C、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发病年龄从9-20岁,平均11岁,4例在颞叶,1例在额叶,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多形性黄色细胞瘤3例,发病年龄为30、39、52岁,均发生在颞叶,1例见脑灰质增厚,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 2例呈等信号,1例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 2例呈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内见不规则形等信号实质影,增强扫描均见有明显强化。

3讨论

3.1少枝胶质瘤

3.1.1病理基础少枝胶质瘤,1993年WHO分级为II级。巨检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的质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皮质和软脑膜,肿瘤呈灰红色,质较软。常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钙化可发生于瘤内血管壁、瘤组织本身或其邻近的供血动脉,沿着瘤内血管壁曲条带状的钙化为其特征。少数可见囊变和出血,不发生坏死。镜下肿瘤细胞呈蜂窝状,细胞大小、形态相似,排列均匀一致,细胞核呈规则球形,核周透明空泡围绕形成煎蛋样形态,间质较少[1,2,3,5]。肿瘤性少枝胶质细胞占整个肿瘤75%以上时,才能诊断为少枝胶质瘤,否则属混合性肿瘤[6]

3.1.2临床表现少枝胶质瘤比较少见,约占整个原发性脑内肿瘤的2%~10%。好发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35-45岁,儿童少见,成年人与儿童的发病比例为8:1,男性稍多于女性。85%位于幕上,常发生于额叶,其次为额顶叶、额颞叶、颞叶、颞顶叶、颞枕叶、下丘脑和胼胝体,视交叉很少见,脑室内罕见。此型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从出现症状到颅内压增高一般为3-5年。病人常以长时间局灶性癫痫为首发症状,而其它症状和体征则以肿瘤部位而定,并无特殊。5年生存率为74%,10年生存率为46%,手术及辅以放疗为最佳治疗方案。

3.1.3CT和MRI表现CT:平扫多数呈略低密度,少数呈略高密度。其内钙化出现率高达70%以上,典型者表现为弯曲条带状钙化灶占肿瘤大部。囊变、出血少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较清,瘤周水肿轻或无,肿瘤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后大多无强化,少数呈轻度强化。MRI表现:平扫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条带状、斑片状钙化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常规SE序列对钙化探查不如GR序列敏感,而MRI对钙化的敏感性远不如CT。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与瘤周组织分界欠清晰,瘤周水肿无或呈轻中度。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后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3.1.4影像特点:①好发于幕上脑表浅部占85%,额叶最多见,可侵犯颞叶、顶叶和枕叶。②分化好,生长缓慢,但呈浸润性。③发病高峰在35-45岁。④曲条带状钙化为其特征,增强后多无或轻度强化,明显强化亦可见。

3.1.5鉴别诊断①星形细胞瘤:钙化亦可见,但常为散在点状或斑点状,大块钙化少见。通常侵犯白质,灰质相对少受侵。②节细胞肿瘤: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通常位于颞叶深部脑白质,境界清楚,囊变、钙化常见。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儿童和青少年好发,边界清楚的皮质肿瘤,不均质、水泡样外观,常伴灰质异位。

3.2间变性少枝胶质瘤

3.2.1病理基础间变性少枝胶质瘤WHO分为III级[4]。病理组织学与少枝胶质瘤相仿,肉眼观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白质分界不清,呈广泛浸润性生长,可侵犯皮质和软脑膜,肿瘤

呈灰红色,形态各异,排列不均匀,细胞核呈不规则形,可见多形细胞核和丰富的有丝分裂,间质少,钙化较少见,常发生于肿瘤血管壁上,亦可发生于瘤内或瘤外组织。间变性少突胶质瘤除具有少枝胶质瘤的组织学特点外具有间变的表现:①细胞数量增加;②细胞多形性明显;③核异性大,可有多核和巨核;④易见核分裂象;⑤血管增生;⑥可以见到坏死。临床上仅占少枝胶质瘤的小部分,成年人多于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该肿瘤起病急,发展迅速,5年生存率仅为41%,10年生存率仅为20%。

3.2.2CT表现与少枝胶质瘤相仿,但此型肿瘤钙化不明显,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较重,占位征象较明显。平扫常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病灶,常呈类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增强后扫描多呈明显强化。

3.2.3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形态可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欠清。与少枝胶质瘤相比,钙化不明显,瘤周水肿较重,水肿带与肿瘤组织之间边界不清,常有明显占位征象。由于肿瘤血供较丰富,血-脑障破坏较严重,增强后扫描多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3.2.4诊断要点①好发部位同少枝胶质瘤。②相对少枝胶质瘤更多水肿,强化多更明显,钙化相对少。

3.2.5鉴别诊断转移瘤:多有原发灶病史,以小结节大水肿为典型表现,钙化相对更少见。

3.3节细胞胶质瘤

3.3.1病理基础节细胞胶质瘤,WHO分类为I-II级,由Courville于是1930年首次报告,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肿瘤,它含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两种成分而得名,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介于胶质瘤和非胶质瘤的过渡形式。巨检肿瘤为小而坚硬的边界清楚的病灶,常见囊变、钙化和壁结节形成。镜下为分化较好的神经节细胞和胶质基质构成,胶质成分中主要含有星形细胞,偶可见少枝细胞成分。间变性节细胞瘤定为WHO III级,主要是胶质成分发生间变[8]。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成年人,两性发病机率相仿,好发于颞叶,其次为额、顶叶及近中线部位,中脑、小脑也可发生。

3.3.2临床表现多表现为部分性复杂性癫痫,且病史常达5年以上,局部神经受损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为少见。该肿瘤生长缓慢,即使不完全切除亦可存活很长时间,但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则生长较快,且可沿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种植。

3.3.3CT表现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其内可见等密度的壁结节,壁结节常见钙化,病灶多呈类圆形,瘤周水肿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多为轻度。增强后扫描可呈环状,结节状和斑片状强化。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邻近颅骨可见受压侵蚀改变。

3.3.4MRI表现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等信号的壁结节。未发生间变者,边界清楚,多无瘤周水肿,占位效应较轻。发生间变者,瘤周水肿多为重度,占位效应较重。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从无强化到明显强化,强化形式可呈环状、结节状和均匀强化。发生于小脑半球者,肿瘤可沿小脑脚侵犯脑干甚至向下延伸达脊髓。

3.3.5诊断要点①多发于颞叶,其次为额叶、脑于和脊髓。②多发于30以下的年青人。③多有长期癫痫病史。④影像多表现为脑表浅部位囊实性占位,可有钙化,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多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

3.3.6鉴别诊断①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位置较深,多发于幕下,幕上罕见。②多形性黄色细胞瘤:多见囊变,罕见钙化,可有脑膜尾征。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病变多微囊结构,多无强化。

3.4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3.3.3病理基础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是一种较良性的肿瘤,WHO I级。它都发生于幕上大脑皮质内,长大后可累及皮质下白质。病理上常呈现为多结节状,其中部分有肉眼可见的囊变、钙化和出血。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带常可见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表现。镜下表现为位于黏液样基质或神经纤维基质内的许多类似少枝胶质细胞的细胞,以及与这混在一起的成熟的节细胞和星形细胞所组成。病灶可多发。

3.4.2临床表现多以癫痫起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岁以下,病史常甚长。多发于颞叶及额叶。

3.4.3CT表现平扫可见局灶性低密度区,多为类圆形,轮廓清楚,灶周水肿不明显,占位效应无或较轻,增强后扫描多无明显强化。

3.4.4MRI表现T1WI显示局限性低信号灶,T2WI呈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占位效应无或较轻,增强后扫描无强化。

3.4.5诊断要点好发于20岁以上儿童和年轻人,位置表浅,颞叶好发,常伴有皮质发育不良,多微囊结构的占位病变,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多数无强化。

3.4.6鉴别诊断多形性黄色细胞瘤:病灶多见大的囊变,强化明显,有时可见脑膜尾征。

3.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3.5.1病理基础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WHO II-III级,肿瘤常位于脑浅表部分,故认为它可能来源于软脑膜下星形细胞。病理巨检,肿瘤边界清,大多数表现为囊变伴壁结节,常见脑膜浸润或粘连,大多数易与周围组织分离,少数较为弥漫,并伴脑回浸润或沿脑沟播散。镜下为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状仿脂质的黄色星形细胞瘤所构成,HE切片中有单核或多核巨核细胞、泡沫细胞、胞质嗜伊红染色,部分含脂滴,核空泡状,偶见核分裂,无坏死。瘤细胞周转有丰富的网状纤维,瘤中见淋巴细胞浸润及伸入运动。发病率较低,占脑肿瘤的1%以下,多发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亦发生。

3.5.2临床表现多以癫痫起病。

3.5.3CT表现平扫呈低密度或低等混合密度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钙化少见,增强后扫描可见实质部分或附壁结节明显强化。

3.5.4MRI表现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实质部分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附壁结节或肿瘤实质部分常明显增强。有时肿瘤附着之脑膜可见增强。

3.5.5诊断要点幕上发病,位置表浅,发病年龄多在18岁以下,邻近脑膜的囊实性肿块伴壁结节,有时可见脑膜尾征。

3.5.5鉴别诊断脑膜瘤:发病年龄较大,女性偏多。

参考文献

[1]Bruner JM.Oligodendroglioma:diagnosis and prognosis.Semin Qiagn Pathol,1987,4:251~261.

[2]Coons SW,Ashby LS. Pathology of primary gliomas. Cancer,1997,79:1381~1393.

[3]Shimizu KT, Tran LM, Mark RJ,et al.Management of oligodendroglioms.Radiology,1993,186:569~572.

[4]Ellison D.Love S, Chimelli L, et al. Neuropathology.London Mosby,1998.

[5]Rusell DS, Rubinstein LJ, Pathology of T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5 th ed.Baltimore:Williams & Wilkins,1989:172-187.

上一篇:阴囊常见疾病下一篇:高三作文训练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