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2024-07-09

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精选十篇)

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篇1

一、美国的COSO

1985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美国会计学会 (AAA) 、全国会计师协会 (NAA, 现为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和财务执行官协会 (FEI) 共同出资成立了全美反欺诈财务报告国家委员会 (NCFR) , 专门对财务欺诈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委员会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独立审计师的查错作用, 而是密切关注企业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咨询顾问在财务欺诈中的角色, 以及企业经理班子的价值观念与企业财务欺诈的关系, 分析会计、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而且涉及到政府管制是否充分有效的问题。该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研究报告, 建议并积极敦促其赞助组织通力合作, 成立专门机构, 创建统一的内部控制定义和评价标准。为响应这一建议, 上述五个职业会计团体成立了赞助组织委员会 (COSO) , 专门对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992年9月, 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四份COSO报告, 即管理者要览、框架、对外报告和评估工具。COSO报告发布后, 美国审计署认为COSO报告中对外报告所涵盖的控制仅局限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容, 要求将对外报告所涵盖的内部控制范围适当扩大。为此, COSO委员会于1994年7月发表了对外报告补充规定, 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纳入了对外披露的范围。

COSO报告对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推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跨国公司根据COSO报告的要求积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改善内部管理。COSO报告的发布, 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i

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框架, 说明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人实施, 为企业力求实现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营运效果和效率;可靠的财务及营运数据和报告; 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COSO委员会提出, 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努力的方向, 而内部控制组成则是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 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每一个组成要素适用于所有的目标类别, 每一个组成要素也与每一个目标都有关。对于任何企业或企业中的任何部门或这些企业和部门的任何经营活动, 内部控制都极为重要。

根据COSO报告, 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部分。

1.控制环境。

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控制环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 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 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具体包括: (1) 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为企业管理层制订游戏规则, 董事会对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对内部控制而言, 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是相当重要的。但是, 只有当董事会拥有技术、才能和智慧并能进行适当管理时, 它才能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首先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 使股东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真正受到保护。审计委员会通常包括内部审计师和能够独立发表意见的外部指导者。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督公司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政策和实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应当有助于董事会和公司审计师的直接交流, 允许他们对敏感的争议公开讨论。 (2) 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包括管理当局的全部控制意识, 管理当局的控制意识是公司内部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组合, 这种条件和环境反映着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比如, 如果管理当局强调保持可靠的会计记录和遵守已制定的政策和程序非常重要, 那么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执行他们的任务时, 就可能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另外, 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管理当局对实现预算、利润和其它财务经营目标的强调程度以及管理当局是否为一个人或几个人所操纵等也构成这一要素的内容。管理当局的行为应当起到正面的表率作用, 应当有利于培养正直道德的价值观, 在组织中形成任人唯贤的机制。 (3) 组织结构。公司的组织结构是计划、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它包括公司各个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要求明确界定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比如, 应当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当局的责任。 (4) 责任授权和划分的方式。责任授权和划分的方法影响到责任如何被传达、如何被理解以及员工在执行任务时责任感的强弱。它包括指派进行经营活动的权利与责任以及建立沟通渠道和设立授权的方式等。它关系到个人和团队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也关系到各个员工行使权力的上限、企业的某些政策和关键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以及企业应配置给员工的资源等。 (5) 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 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的品行, 并影响到每一个人的业绩和表现, 公司必须雇用足够的人员并给予其足够的资源, 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这是建立合适控制环境的基础。如果公司员工不正直、能力不足, 那么即使是最好的内部控制也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 人的品行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 他们既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 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 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除必要的工作能力之外, 公司雇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公司雇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 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贯彻内控制度, 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指企业确认和分析与其目标实现相关风险的过程, 它形成了如何管理风险的基础。风险评估要对于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有关的风险进行确认、分析和管理, 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外部和内部事件, 及对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中的认定有影响的记录处理、汇总、报告的环境。导致风险发生和变化的环境一般包括招收新的员工、高速增长、新技术、新产品或新作业、信息系统的变化和公司重组。企业必须制定目标, 该目标必须和销售、生产、行销、财务等作业相结合, 为此, 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 并适时加以处理。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 指为了保证管理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 并予以执行, 以帮助管理阶层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实践中, 控制活动形式多样, 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类: (1) 实物控制。也称为资产和记录接近控制, 这些控制活动包括实物安全控制、对计算机以及数据资料的接触予以授权、定期盘点以及将控制数据予以对比。实物控制中防止资产被窃的程序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关, 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 管理层仅仅依赖于永续存货记录, 则存货的接近控制与审计有关。 (2) 职责分离。指将各种功能性职责分离, 以防止单独作业的雇员从事或隐藏不正常行为。一般来说, 下面的职责应被分开:业务授权 (管理功能) 、业务执行 (保管职能) 、业务记录 (会计职能) 、对业绩的独立检查 (监督职能) 。理想状态的职责分离是, 没有一个职员负责超过一个的职能。 (3) 业绩评价。是指将实际业绩与其他标准, 如前期业绩、预算和外部基准尺度进行比较;将不同系列的数据相联系, 如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 对功能或运行业绩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活动对实现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非常有用, 但一般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相关度不高。 (4) 信息处理。指保证业务在信息系统中正确、完全和经授权处理的活动。信息处理控制可分为两类: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与信息系统设计和管理有关, 如保证软件完整的程序、信息处理时间表、系统文件和数据维护等;应用控制与个别数据在信息系统中处理的方式有关, 如保证业务正确性和已授权的程序。

4.信息与沟通。

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是指为了确认、汇总、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公司交易等相关事件与情况, 并保持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信息沟通紧紧围绕在控制活动的周围, 这些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取得它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并能交换这些信息。

在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生成包括经营情况、财务法规遵循情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内部信息, 也包括外部事件、活动, 同时这些信息还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广泛地传递。首先所有员工必须从高层主管那里获得清楚的信息, 使他们清楚自己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同时也清楚自己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其次, 员工必须将他们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的信息汇总报告给高层主管,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流程。由于高层主管不直接参加一线工作, 所以他们乐于获取员工关于工作实践的信息, 他们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 及时加以解决。企业当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并及时进行改进。

5.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 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 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督、个别评估和报告缺陷等内容所组成, 能够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有效的运作。 (1) 持续的监督活动。持续的监督活动在营运过程中发生, 它包括例行的管理和监督活动, 以及其他员工为履行其职务所采取的行动。 (2) 个别评估。尽管持续监督程序可以有效的评价内部控制体系, 但企业有时需要组织例外评估以直接监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这种做法可评估持续性监督程序。评估的范围和频率, 可视风险的大小及控制的重要性而定。 (3) 报告缺陷。内部控制的缺陷应由下往上报告, 某些缺陷应报告给高层管理阶层及董事会知道。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 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即内部审计和控制自我评估。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 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 还应该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 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控制自我评估, 是指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 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

上述五个要素涉及内容广泛, 但又相互关联。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成份的基础, 在规划控制活动时, 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细致的了解和评估;而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企业内部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后, 实施有效的监控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

二、英国的Cadbury

历史上看, 英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研究的推动。20世纪80~90年代, 英国的公司治理像今天的美国一样, 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面对创造性会计 (creative accounting) 的泛滥、公司经营的失败和连续不断的丑闻、董事薪酬激增以及企业短期行为主义猖獗等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 社会公众、监管机构的不满情绪日益升温。这一阶段也就成为英国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一个高峰期, 各种专门委员会纷纷成立, 并发布了各自的研究报告, 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德伯利报告 (Cadbury Report, I992) 、拉特曼报告 (Rutterman Report, 1994) 、格林伯利报告 (C reenbury Report, 1995) 和哈姆佩尔报告 (Hampel Report, 1998) 。在吸收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1998年最终形成了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 (Combined Code of the committe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综合准则很快就被伦敦证券交易所认可, 成为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补充, 要求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强制性遵守。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发展, 尤其是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 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 (Turnbull Report, 1999) , 堪称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牌。

卡德伯利报告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 同时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其实, 1985年“公司法”S.221条款就规定, 董事对公司保持充分的会计记录负责。为满足上述要求, 在现实中董事必须建立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设计程序使舞弊风险最小化。也就是说, 1985年的“公司法”已经对董事确保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含蓄的要求。

卡德伯利报告进一步认为,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议董事们应发表一个声明, 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详细描述, 外部审计师对其声明进行复核 (review) 和报告, 同时规定在董事会认可声明之前, 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该报告还认为, 内部审计有助于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整体组成部分, 会计师职业应在以下方面起到领导作用: (1) 开发用以评估有效性的一整套标准; (2) 开发董事会报告形式的具体指南: (3) 开发审计师用以相关审计程序和报告格式的具体指南。

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 它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同时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 比较有名的内控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趋于一致的政策和建议。其中美国的COSO模式从理论到操作方法上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内控框架。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静.美国COSO报告及其借鉴意义.财会月刊, 2006 (4)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发展研究方向 篇2

一、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发展阶段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大致经历了形成与发展阶段、规范化阶

段和社会化阶段。

(一)形成与发展阶段

英国大学具有自治和重视质量的传统,英国大学对质量的关注起源于达勒姆大学,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理念由此可以上溯到1832年达勒姆大学的建立。尽管其时没有成型的评估制度,但它为后来的评估模式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雏形是与大学拨款机制相伴而生的。为了对大学进行有效监控,1919年,英国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mmission,简称为ugc),它主要负责向政府提出大学所需经费的建议,并根据统一评估的结果把政府划拨的经费切块分给大学。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增强和规模的扩张,英国政府开始探索分类评估模式,将高等教育分为大学和大学以外机构两类,这种分类也形成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双轨制”(dualsystem)。大学被称为“大学部门”(universitysector),具有学位授予权,通过外部检查机构和专业认证等进行外部评估,采取的是一种自治的模式;大学以外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为“公共部门”(publicsector),没有学位授予权,受地方政府严密控制,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与女皇陛下督学团等政府设立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学位授予与质量评估。至此,最初的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初步形成。

(二)规范化阶段

在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双轨制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学与多科性技术学院之间的距离也日益相去甚远,评估的横向可比性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了消除大学与多科性技术学院的清晰界限,使评估在一个规范的框架中进行,1991年,英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新框架》取消了双轨制,设立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单轨制,将评估合格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同时,政府开始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干预,1992年,英国政府取消了女皇陛下督学团、全国授予委员会、学术审计组等多种高等教育评估和监督机构,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educationqualitycommunity,以下简称heqc)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educationfundcommunity,以下简称hefc)两套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系统,形成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混合模式。heqc是在院校层次上对学术进行审查,即学术质量审查;hefc是在学术层次上对教学进行审查,即学科评估。但在实践中,两种评估模式在评估层次、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上大相径庭,使高校在评价高校时难以做出价值判断,也使高校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荷。为了克服这一弊端,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共同修正评估模式,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thequalityassuranceagencyforhighereducation,以下简称qaa),使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从根本上走向规范化。

(三)社会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日益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评估模式也日益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其间,qaa在评估过程中对于精英学校较为偏袒,其公平性和导向性均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且两套评估体系并存使高等院校接受评估的负担有增无减,加之教学评估很不成功,遭到了学者们的强烈抨击。在公众强烈的呼声中,英国政府将学科评估减少了40%,认为只要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综合性的学科评估。,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英国大学联合会及qaa等机构经过进一步讨论,从-逐步引入“院校审查”(institutionalaudit)制度,要求所有高校都在底前接受审查。从起,这样的审查将每六年举行一次,以此来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这一制度主张对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而不参与到院校的直接评估之中,是对英国外部质量保障方法的修正,使院校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运行机制

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滥觞与流变后,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已形成了融院校内部评估和独立于政府的外部质量保证局评估于一体的评估模式。这种评估模式是大学自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明显的多元评估特征,主要由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社会评估四个部分组成。这种评估模式采取“三级两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与运行机制。所谓“三级”是指:高等学校自己

负责其“课程质量控制”;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负责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审计”;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教育结果的“质量评估”。所谓“两元”是指审计与评估分立。审计针对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率,教育效果考虑较少;评估以学科为单位,重在质量而非效率。

(一)社会评估

qaa评估是目前英国高等教育社会评估的主体,由一个14人

组成的董事会所监管,实施评估的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学术界,其中4人由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指派;4人由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任命;其他6人是独立董事,来自于工商业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整个董事会任命。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qaa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评估机构的管理模式;除北爱尔兰由当地教育部组织外,其他地区均由qaa主持评估。qaa评估包含“三级”评估中的两级,即质量审计与质量评估。qaa评估用打分评估办法,分析教学评估和学术评估。教学评估分为六大方面: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学习和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学生的支持和指导,学习资源,质量管理和提高。学术评估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领域:一是学术标准,包括恰当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设计和评估安排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实际成果;二是学习机会和质量,包括教学的功效、学习资源的多寡、学生学习中所获得的学术支持;三是高等学校对学术标准和质量的管理,包括对课程批准与:评估的安排、对学术信用和质量的保障机制、评估程序的安排。qaa评估的主要职责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自身和社会都作为评估主体而参与进来。

除qaa评估以外,社会评估还有几种形式。一是政府批准。学位授予可以根据皇家宪章或议会法案审批,也可以经教育与就业部特批。二是专业评估。对于要授予专业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法律、会计、医学和牙医等,其教学计划还要接受有关行业协会或职业机构的认证。例如,医学专业要接受英格兰国家健康服务中心的专业评估。三是新闻媒体评估。主要是大学排名,以引起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质量关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就读专业和学校。如英国《时报》每年根据以下九个方面的数据对英国的高等学校进行排名:教学质量评估、研究水平评估、入学标准、生师比、图书资源和计算机设施的数量、教学仪器设备数量、毕业和拥有第二学位的比例、就业率、学生完成毕业的时限。

(二)院校评估

大学自治是英国的传统,英国高等教育无一例外地将这一精神贯穿教育评估的始终。英国的高等学校是实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机构。高等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课程评估,二是学校评估。高等学校通过规定课程时间、课程审批、课程监控和评估等程序确保专业教学在质量和标准方面责任的落实。大部分的学校既执行常规的监控,也采用定期的课程评估。监控主要考察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学生在所选课程中的实际成绩。学校评估通常每五年举行一次。各高校都聘请校外专家向高校的领导做出报告。校外专家抽调于其他高校或来自相关的专业领域,由于不涉及诌身利益,他们对特定课程的实施情况能给出公正意见。他们通过参考学科综述、国家质量体系框架、高等学校的课程说明和其他相关事项分析所设定的授予学位的标准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与英国其他高校开设类似课程成绩标准的可比性,学位的评估、考试和授予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公平的。学校会根据年底校外专家、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所形成的报告做出调整。

三、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价值取向

英国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相对完整的评估模式不仅特色鲜明,而且质量保证措施得力,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取向。

(一)强调评估主体的多元性

英国高等教育设立了众多评估中介机构或者评估拨款机构以及它们的下设辅助机构,在整合与重组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估中介机构系统,不仅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还有院校自身、学生、专业机构等参与评估,这些多元化的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做出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也更有意义。首先,院校自评能促进院校经常性的评估,增强院校自我质量控制意识;其次,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在于增加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再次,专业评估和认证能保障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重视评估客体的自觉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辗转反复,最后将重心转移到院校自身。从开始,英国对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新一轮院校审核,目标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二是敦促高校自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审核的重点是院校如何对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机制进行批判性自评与反思。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使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外部强制性约束转向内部自我规范与约束,进而使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成为英国高校普遍的自觉行为,引导高校自觉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

(三)追求评估制度的完备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qaa改革后,建立起了院校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院校审查制促使各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使内部评估得到了加强。外部评估注重对高校自我评估的再次评估,即元评估。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这种宏微渗透的评估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估工作的公平与公正,不断改进评估工作,也使评估形成有层次性的结构,促进了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与系统化,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同时使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四)关注评估方法的综合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遵循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评估标准中既有定量的描述,也有定性的表达。其宗旨是评估信息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譬如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就是采用精确度较高的量化评估,这种倾向使教育评估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要对教育评估信息做到全部量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也很注重定性评估,如在评估学习经验与成果时,则采取定等分级的方法。这样的评估结果较符合公众的认知,易于被社会、学术界和高等学校所接受。

(五)突出评估结果的发展性

英国学者leeharvey等人曾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即是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为了使评估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结果不仅作为学校教育经费分配的依据,而且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为了防止评估中出现弄虚作假、歪曲事实的现象,形成性评估和自我评估等发展性评估方法越来越被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所重视,院校自我分析和自我认识水平正在提高,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之间的对话正在加强,二者的评估结果不断走向一致,为保证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为学生、家长甄别和选择学校以及雇主选择雇员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为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相互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四、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启示

高等教育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形成走过了迂回曲折的道路,既有深刻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这是一段走了二十余年的弯路,其教训警示我们,高等教育评估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有内适性规律与外适性规律。就内适性规律而言,即要重视基于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学校自我评价。围绕高校内外部对学校运作过程的评估活动,以高校的自我评估活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外部的同行评议和现场检查,才能减轻学校的负担,加快信息反馈速度,促进学校在短时间内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尽快改进,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就外适性规律而言,即要强调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外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这样才能使学校深入摸清家底、查找差距、理清思路、培育特色。

(二)切实推行中介机构评估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是由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和政府是评估的主体,学校-是被评估的客体,这种主客体关系下的高校是被动地接受评估的,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法规对评估机构进行规范,加以引导,并做好服务,鼓励各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民间组织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推动社会评估的繁荣,促进评估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引领评估机构之间的行业竞争,使它们尽快成长为独立的、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也可成立半官方性质的中介评估机构,扶持它们逐步过渡到独立的中介机构。

(三)逐步引入元评估

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银行融资;政府援助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确定性影响。由于经济衰退,各国政府开始考虑实施更具包容性、可持续性的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由于生产和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超过GDP总量的60%。

然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根据2015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5,我国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约为人民币23.5万亿元,仅占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约17.3%。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的统计,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缺口高达627亿美元,企业平均信贷缺口达4.4万美元,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多项政策和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开发及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但由于规模小、缺少抵押物、信息不透明,加之我国资本市场和监管框架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金融市场比较成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有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银行融资以及政府援助等方式。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就是通过研究国外中小企业先进融资技术和融资渠道,发现中小企业适合的融资模式,以期能够为国内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一、 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初创时期,道德风险与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比较严重,内部股权融资中小企业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典型代表是以中小企业主的个人储蓄作为种子资金。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中小企业将逐步降低内部股权融资比例,并开始寻求其他资金渠道,比如内部未分配利润和风险投资等。

一般情况下,股权资本没有明确的到期还款日,股权资本提供者实际上是企业投资人。股权资本既可以通过内部途径获得,也可以通过外部途径获得。内部股权主要来自企业主自有资金、亲友借贷或者企业未分配利润;外部股权主要来自除现有合伙人和亲友之外的资本。

如上所述,由于资金短缺、缺少贷款抵押品等,初创期的企业较多地使用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有两个优点:一是与债券融资相比,股权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二是股权融资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Ou和Haynes(2006)认为在两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满足融资需求:一种情况是面临财务困境且缺少融资渠道;二是正常渠道的资金流流入小于资金流流出。那么为什么仅在这两种情况使用股权融资?Ou和Haynes(2006)认为,原因在于外部资金提供者认为初创期中小企业未来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并将此类企业归为高风险企业。Sch?覿fer,Werwatz和Zimmermann(2004)的研究结论与Ou和Haynes(2006)不一致,他们发现风险企业更容易获得股权融资。

在股权融资中,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是两种重要的外部股权来源。风险投资是一种金融中介,由投资者提供资金来源,主要投向高风险、信息不透明的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初创型企业。风险投资者决定投资时间和投资类型,并负责筛选、签约和监督企业,全程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风险资本市场由一系列的机构组织构成,包括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和私人合伙企业等。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以下三点特征:首先,风险投资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较强,同时受投资的企业拥有较高的无形资产。其次,只有在风险资本集中投资到企业以后,企业才会有动力接受监督,监督手段主要包括驻守企业,并与企业管理人员定期举行会议。最后,风险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新供应商、新客户和战略合作者。

与风险投资不同,天使投资是企业的直接融资手段。天使投资人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通常选择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直接投资。该投资形式基于股权合同,通常为普通股。天使投资具备三个优点:首先,天使投资在企业早期比较活跃,通过建立内部融资与外部投资人之间的联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其次,天使投资的拒绝率低,投资时间长,并且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大部分要求。最后,与风险投资不同,天使投资倾向于本地投资。

天使投资是许多中小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尤其是初创期的企业。根据Morrissette(2007)的估计,天使投资的投资额约为风险投资的11倍。Shane(2012)的调研数据表明,2001年~2003年,每年约有14万到26万个天使投资人向50 000个~57 000个中小企业投资了127亿~360亿美元。Stedler和Peters(2003)的研究表明,德国天使投资总资产约为250万~500万欧元,分布在1个~5个企业中,全部都是初创期企业。

二、 债务融资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業的资产结构与股权和债权的使用密切相关,但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资产结构与股权、债权之间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增发股票将稀释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因此,为了保持完整的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寻求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在债务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存在三个显著差异。首先,大型企业一般拥有广泛的债务融资来源,但中小企业往往只能从商业银行融资。其次,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企业与银行的长期借贷关系,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代理问题。最后,对于企业主集权的中小企业,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证明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

选择短期债务还是长期债务,对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短期债务的选择与否,由其带来的成本收益决定。Jun和Jen(2003)认为,短期债务带来的收益主要有:(1)短期债务利率基本为零;(2)与长期债务相比,短期债务的名义利率较低;(3)短期债务的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企业的融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4)短期债务的筹资成本较低。此外,企业必须在较短时期偿还债务和相关费用,因此从出借者的角度来看,短期债务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短期贷款的主要缺点是风险较高。因此,当短期债务的收益不能抵消风险时,企业将倾向于长期债务融资。

贸易信贷是中小企业重要的债务融资来源之一。中小企业使用贸易信贷,既有交易动机,也有融资动机。存在交易,就可以预测短期内双方(买方和卖方)的现金需求,进而通过现金管理节约交易成本。融资动机是指,当企业无其他融资渠道时,中小企业将会诉诸贸易信贷。此外,Fatoki和Odeyemi(2010)认为,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较高,贸易信贷融资是其首选的融资方式;资金来源充足的企业可以充当金融中介,并为资金匮乏的企业提供资金帮助。

在某些国家,由于银行系统与金融系统不发达,加之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贸易信贷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至关重要。Allen,Qian和Qian(2005)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归功于非正式融资渠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贸易信贷。Cook(1999)使用1995年352家俄罗斯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论表明非金融机构,尤其是贸易信贷的提供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Cook(1999)认为,贸易信贷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问题。第一,贸易信贷供应方可以掌握合作伙伴的更多信息,能够有效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通过贸易信贷,中小企业可以向银行证明自己的信用,提高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是中小企业另一重要的债务融资来源。以津巴布韦为例,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占全社會债务的30%,在中小企业债务中排名第二。小企业联合会(SBA)进行的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有15 0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半数为信用社形式的非银行机构。原因在于,由于银行倾向于短期债务,因此他们的负债也是短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等一般倾向于长期债务,因此他们的负债也是长期的。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使用债务作为外部融资渠道的主要优势是“税盾利益”(Tax Shield Benefit)。此外,在寻求外部资金时,中小企业主为了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往往限制使用股权融资。多股东的中小企业经常保持低债务水平,以避免破产和债务融资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

三、 银行融资

大量的研究表明,银行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Keasey和McGuinness(1990)认为,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银行融资价格相对较高,但会产生较高的回报率,而且银行的监管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Dela Torre等(2009)认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密不可分,银行不仅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和金融产品。Beck等(2008)研究了影响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盈利能力,另一个目的是拓展中小企业客户。此外,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也能刺激竞争,推动产业发展。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实证文献主要集中在融资模式、融资技术和模型等问题上,比如关系型贷款,保理和信用评分模型等。

关系型贷款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在关系型贷款中,金融机构(主要是当地银行)通过与企业的连续接触,持续收集企业“软”信息。这些信息主要用于贷款过程中的企业评估,确保企业能够到期还款。信用评分作为一种贷款技术,被广泛用于银行评估贷款申请者的信用度。关系型贷款的信息收集时间较长,而信用评分技术可以直接从消费者信用局和商业征信机构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有效提高中小企业企业的贷款效率。Frameetal.(2001)发现,采用信用评分技术以后,银行贷款占中小企业资金份额提升了8.4%。此外,根据Frame(2007)的研究,8.4%的提升可以分为五个组成部分:(1)贷款总额提升;(2)贷款投向了信息相对不透明的风险客户;(3)贷款投向了低收入地区;(4)贷款投向了偏远地区;(5)提高了贷款期限。

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项技术是保理。简单地说,保理就是把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由于中小企业通常缺少抵押品,保理作为应收账款抵押的一种方式,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保理作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在满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方面至关重要。

四、 政府援助

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通过政府援助确保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Riding,Madill和Haines(2007)认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政府援助计划才能有效地拓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此外,由于规模较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的面临的信贷约束较大,Zecchini和Ventura(2009)建议政府援助计划应致力于降低中小企业受到的信贷歧视,降低信贷成本。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政府的援助计划也应提高针对性和差异化水平。

加拿大的《中小企业融资方案》是工业化国家政府援助计划的典型案例。根据这项方案,加拿大政府每年为85%的贷款提供担保。2005年~2006年,这项计划使中小企业获得了10 000多笔贷款,总价值超过10亿加币。再看英国,1981年英国颁布了《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1998年~1999年,中小企業贷款规模达到45 000多笔,总价值达到1.89亿英镑。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略有不同。克罗地亚政府于2000年,联合八家本地商业银行实施了《国家中小企业贷款计划》,旨在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供应,降低融资成本。然而事与愿违,在实施的前两年,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率只有5%,原因在于《国家中小企业贷款计划》中涉及的商业银行之间使用的贷款标准不一致。与克罗地亚的案例相反,《乞力马扎罗合作银行计划》有力地提高了坦桑尼亚北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Satta(2006)评估了《乞力马扎罗合作银行计划》,认为该计划的执行效率,超过了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计划。

五、 主要结论

随着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不断上升,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研究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由于大型企业的运作模式明显有别于中小企业,因此大型企业的融资模式不能完全应用于中小企业。本文通过综述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何种融资模式的因素。

本文认为鉴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在五点:一是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完善自身的资产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所在;二是实施政府援助,支持政府建立统一信息平台,解决“缺信息”难题,并通过信用担保贷款、保理业务和政府补贴等方式,扩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间接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健全商业银行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特征进行客户精细化分类,并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积极践行“投贷债”联动;五是健全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政府+银行+第三方”多种风险共担机制。

参考文献:

[1] Ou, C., & Haynes, G.W.Acquisition of Additional Equity Capital by Small FirmsFi- ndings from theNational Survey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s[J].Small Business Econ- omics,2006,27(2):157-168.

[2] Sch?fer, D., Werwatz, A., & Zimmermann, V.The Determinants of Debt and Private Equity Financing: The Case of Young, Innovative SMEs from Germany[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4,11(3):225-248.

[3] Morrissette, S.G.A Profile of Angel In- vestors[J].The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2007,10(3):52-66.

[4] Shane, S.The Importance of Angel Investing in Financing the Growth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Finance,2010,2(2).

[5] Jun, S., & Jen, F.C.Trade-off Model of Debt Maturity Structure[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3,20(1):5-34.

[6] Fatoki, O., & Asah, F.The Impact of Firm and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on Access to Debt Finance by SMEs in King Williams' Town, South Afric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1,6(8):170-179.

[7] Allen, F., Qian, M., & Qian, J.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57-116.

[8] Cook, L.Trade Credit and Bank Finance: Financing Small Firms in Russia[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9,14(5-6):493-518.

基金项目:2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垂直专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号:15CJL049)。

作者简介:韩军伟(1985-),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小微金融。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篇4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 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录在账簿上, 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 审查有无错弊, 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 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 (RB) 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 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 , 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 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 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 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 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制度二分法) 。该时期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 (CAP) 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 (1949) 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 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 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结构三分法) 。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 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4) 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COSO报告 (要素五分法)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5) 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项目咨询委员会, 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 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委员会在ERM内容摘要中,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 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 ERM涵盖了内部控制, 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

2.2英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 英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 (Cadbury Report)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 (Hampel Report) 以及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 (Turnbull Report) 堪称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面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它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 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 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 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 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 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 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内容缺乏新意, 委员会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组成, 责任不够明确。

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 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 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特恩布尔报告推进了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 强调通过战略参与为公司创造价值, 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2.3加拿大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关于内部控制存在三个趋势: (1) 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 (2) 社会公众要求公司公开披露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3) 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公司内部控制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于此, 1992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CA) 成立了CoCo委员会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经过三年的研究, CoCo委会员于1995年10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性文件-控制指南 (Guidance on Control) 。该指南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要素、作用、参与者及原则进行了阐述,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3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启示

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带来一个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由控制转向风险, 它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 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 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 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 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 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造林, 董明.中美内部控制发展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 2009, (3) .

[2]郑君国.中美内部控制规范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 2009, (5) .

[3]王展翔.加拿大CoC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述评[J].商业研究, 2005, (1) .

[4]顾奋玲.日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 (1) .

[5]黄为娥.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方敏, 牛红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探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5) .

[7]王秀杰, 王秀芝.英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透视与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篇5

安小米在2006年第5期《山西档案》上撰文,采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澳、英、美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电子文件管理规划及其实施途径和保障机制,提出了几点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三国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的宗旨均是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公众利用,但在实现途径上三种模式各有特点。

澳大利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文件连续体模式和事务活动分析法,电子文件管理被看成普通的文件管理和政府管理活动的证据永久性管理,强调基于证据的政府治理和过程管理而非文件管理,文件不论保存在何处。

英国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文件连续体模式和法律影响分析法,将电子文件看成是电子政府管理的一部分,强调电子政府法律框架等变化给文件和档案管理带来的变革及其挑战,将电子文件管理看成电子政府数字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文件集中保存。

美国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文件生命管理模式和技术影响分析法,重点强调通过建立满足文件功能要求的文件管理系统来实现电子文件的集中保管。

作者指出了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四个经验:1、为什么要实施电子文件管理被视为建立基于证据的电子政府治理与责任的核心内容,被纳入政府绩效检查与审计的内容与依据(澳大利亚)、电子特使(英国)的使命和电子政府的动议(美国)。2、电子文件管理管什么的战略目标被列入政府数字解决方案和信息资源与资产的服务内容,纳入事务活动的战略规划及其管理过程。3、如何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规划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均纳入了政府事务活动及其信息管理的政策、制度与规范体系建设之中,具有持久性、连贯性、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特点,不是孤立的和自闭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政策、制度与规范制定。4、宏观层政策制定的目标是建立跨越部门的文件全生命管理集成化战略视角和责任;中观层制度制定的目标是建立跨越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集成化运行机制和适宜的环境(恰当的系统设施、好的信息建构、用户教育、专家知识);微观层规范制定的目标是建立真实性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的集成化战术解决方案及其实施所需的操作规范和工具。

档案工作信息化应澄清几种认识

2006年第10期《兰台世界》理论版刊登高永青、张晓霞的文章,澄清了档案工作信息化过程中的几种错误认识。

一:档案工作信息化不是网络+计算机。事实上,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因素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目的是使档案工作有机会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人文的。所有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都围绕以人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而加以选择、建设和发展,档案工作将由原有被动、直接、实物交互式服务转向主动、虚拟、互动式的用户服务。另外,即便从档案工作信息化技术角度来看,也不能认为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就是档案工作信息化。

二:档案工作信息化不是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颠覆。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与远程通讯手段的结合、关系数据库的普遍使用以及超国界网络的出现,使得不同机构使用共同的数据资源和共同参与形成一批数据成为日益增多的事实,直接挑战来源原则、全宗原则。但是,所有的挑战和冲击都是非颠覆性的。来源原则同样适用于电子文件,只要在电子文件生成、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忠实记录和保留元数据,就能够客观地展现和保持文件形成的历史原貌。同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仍然是电子文件时代档案学的支柱理论,电子文件的出现并未根本改变文件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过程,而只是电子文件运动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更加突出。

三:档案工作信息化不是档案工作现代化。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了档案工作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四:档案工作信息化不是加大档案工作的工作量。在当前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实践中,各级各地档案部门都实行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存的“双套制”只是个过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信息通信技术必将极大方便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更大可能地发挥档案的自身价值,在人类记忆的存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加卓绝的作用。

运用行政合同加强对重点

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

《中国档案》2006年第9期杨润珍、傅电仁撰文指出,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和契约性相融合的特点,使它可以弥补档案行政管理权威弱的缺陷,解决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复杂的问题,从而弥补档案法律法规的不足。

1、行政合同的订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平时要加强与项目计划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立项情况。工程立项后要准备好该项目行政合同的蓝本,筹建开始后力争尽快订立合同。

2、行政合同的内容。(1)建设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要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代表,除做好本身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职责外,还要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要将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移交纳入与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中,纳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建设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建设单位违反档案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限期整改,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与义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加强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的同时,应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指导工程档案人员制定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细则,举办由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班,明确文件材料积累的顺序和范围等。合同还可约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不力或工作失误,造成档案质量不符要求或受损的,建设单位可追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失职责任,必要时给予赔偿,以增强建设单位签署合同的积极性。

另外,行政合同签订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和业务指导人员要根据合同规定,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应尽职责。同时要督促建设单位履行合同。同时,应建立行政合同纠纷调解机制。

女人十种不良就医习惯

1、忽视健康。大多数女性在思想上认为健康对自己比较重要,而真正的健康行动,尤其是在无病时的健康投资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健康投资的概念。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最多是生病时的医疗费用。况且在很多时候,即使有点小毛病也很少去医院就医,所以在这方面的主动支出是比较少的。

2、拒绝体检 。大多数人女性只参加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而主动去医院做体检者很少。也有部分女士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疾病,用不着做体检。而那些平时小病小恙不断,或有某种家庭病史者,担心一旦在体检中查出什么问题,自己心里难以承受的也不在少数。

3、不遵医嘱 。在此问题上,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承认自己有时“不太听医生的话”,不按时复诊、不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和接受治疗。而有少数女士认为自己“对疾病高度敏感”,只要医生告诉有“问题”,就会隔三岔五往医生处跑,即使医生明确告知没必要,有时自己也会把医生搞得“很紧张”。

4、就诊过迟。这是女士们的“通病”之一。不少女士生病时总会认为“问题”不大,随便吃点药或拖一拖就会好,但更多时候是越拖越麻烦,直到感觉“再拖就要出事”才会去医院。

5、自作主张。许多女士在就医时图方便到私人诊所、不去正规医疗机构求治。这种情况多是女士们自认为是“小毛病”,随便到小诊所打个吊瓶或到药店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时发生的。

6、过分紧张。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病号”或空闲时间较多的女士身上。出于谨慎和对自己健康的过度关心,每每有病时,她们就会跑了这家医院再到那家医院,而且故意不带病历等资料,然后看看医生们说的是否一致。或者拿甲医生的话向乙医生、丙医生甚至丁医生“求证”,这样跑来跑去,不仅容易贻误治疗,也容易误导医生而导致诊断错误。

7、扎堆看病。这种情况下属于不尊重医生的劳动,侵犯其他病人的隐私权。一些女士就诊时喜欢站在医生旁边,观察医生是怎么给别人看病的,不但给医生带来干扰,而且无形中侵犯了其他病人的隐私权。

8、“粉饰”病情。有些女性往往在就诊时涂脂抹粉,影响医生的正常“视诊”。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在就诊时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孰不知脸上涂脂抹粉后,反倒会起到掩盖病情的反作用。

9、误会医生。有些女性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过高,并因此而产生“医疗纠纷”。受医学发展水平所限,目前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药物的副作用、手术的并发症在医学上也不可避免。但有的女士“康复”心切,对医生和医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不依不饶”。

10、放弃权利。不能正确使用属于自己的“知情权”。发生医疗纠纷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时,不按正常程序申述,或者因对病情“不知情”而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篇6

国外高职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基本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态势。理论界形成了以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为代表的主流派和美国教育家福斯特为代表的反主流派。

主流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重点投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来发展经济, 而倡导学校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这种观点曾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 一度成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因此有主流学派之称。与主流学派的观点相反, 反主流学派反对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 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优于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发展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计划要比发展正规的职业学校更经济、更少浪费。反主流派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关注, 但是90年代却成了世界职教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

2 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1) 瑞典的教育模式。

在西方, 人们称瑞典是“北欧教育的典范”, 把学校开放给社会, 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揉合在一起, 是瑞典教育的最大特色。

综合制高中是2至4年制的学校。它分为人文社会、经济、 理科等3组, 每组都有2至4年制的课程, 任何一种课程都是在彻底的一般教育之上实施职业技术准备教育。同时, 任何一组课程学习毕业之后都能进入高等院校。综合制高中的课程设置, 具有打破社会、生物、理化的领域, 进行科际合科教学, 开展职业技术准备教育的特色。

(2) 法国的教育模式。

法国的高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国立中学, 学习年限3年。国立高中竞争性强, 课程设置要求较高, 它开设三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其中必须选择的选修课有实用工艺、工业技术、医学、社会学、实验室科技等, 任意选修课有艺术、科技、现代外语、打字等能从事社会和家庭工作的预备课。 由此可见, 即使在国立中学, 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另一类是国立职业中学, 学习年限为2年, 也称短期中等学校。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高中教育是贯通的。就读国立技术中学的学生, 学习3年后考试合格获得“技术员文凭”, 持有这种文凭便可申请入大学;就读高中的学生, 高中3年每年都有一项考试, 第一年考试合格获技术职业证书, 第二年考试合格获技术毕业证书, 第三年考试合格获高中毕业证书, 具备升大学的资格。法国人通过证书考试, 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中教育发生了横向联系, 使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向上攀登。

(3) 美国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高等教育特点就是种类繁多。全国共有高校3千多所, 有十几种不同的类型, 其主要是:初级学院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

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这是美国的普通学院, 其目的是提供高等技术、职业教育, 为所有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普通教育, 为4年制的高校输送人才。初级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 学制2年, 一般授予副学士学位。

职业技术学院。这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专门人才, 如商业会计、护士、工程技术人员等, 学制2至3年, 一般只授予副学士学位。

(4) 德国的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校企结合”的办学体制。学生只要先到企业签一份合同, 并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密工作, 就可以到相应的双元制学校就读;学生第一学年每周要在企业劳动三天半的时间, 并领取企业发给的工资, 而每周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包括实践性教学和7个学时左右的理论教学) 。一般情况下, 第一学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2∶3;第二、三学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4∶1。因此, 德国的双元制特别重视其“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教学原则”, 强调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 重视宽基础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无疑, 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有较强的职业能力, 因此大受企业的欢迎。

3 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

20世纪90年代后,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争夺愈演愈烈,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从根基上产生了动摇。美国劳工与经济界经多方调研后一致认为, 美国大多数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劳工素质低下, 而在失业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 新增劳动力则普遍缺乏就业的基本技术。针对新增劳动力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由学校到就业法案》, 要求学校在职业教育基础上贯彻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 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近年来, 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以澳大利亚为例, 其教学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模块化课程, 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 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 设计创业方案, 开展考核评估, 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终身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如:芬兰在合并85所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 组建22所高职院校, 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均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深造。韩国举办二年制的初级职业学院, 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 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 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2) 走综合化发展道路。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 世界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走向综合化发展道路。一是高职院校由单一的正规教育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存方向发展;二是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方向发展;三是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方向发展;四是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方向发展, 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资源开发中心。

(3) 加强学校的研究性和开放性。

第一, 建立加强职业教育和方法论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等研究组织, 增强学校的研究性。近年来, 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极其重视专业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 并依托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开展有深度的创新性的职业教育研究, 重视应用性研究成果向职业教育实践扩散。如:德国不莱梅大学的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汉堡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通过各自的教学实践, 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 这一思想为欧洲10个国家所接受。第二, 加强学校的开放性, 使之成为国际性开放大学。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打破大学与社会相隔绝的状态, 实行在学校内部以及向社会、国际三方位的开放。一是学校内部的沟通、开放。二是向企业开放。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里, 多科性技术学院都在努力扶植新企业, 同时也努力帮助地方维持现有的企业。多科技术学院在这些经济发展活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4) 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

国外商业模式研究的最新发展 篇7

一、基于商业模式内涵的研究

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 有些学者也称之为业务模式、商务模式、盈利模式等。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内涵的研究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阐释:

1、狭义上的商业模式。

狭义上的商业模式的定义指的是仅仅侧重于企业内部方面。琼.马格利塔 (Joan Magretta, 2002) 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商业模式缘何重要?》一文, 指出商业模式对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它是一家新企业还是一家老公司。商业模式回答的是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 早就提出的一些问题:谁是你的顾客?顾客看重什么?它同时还回答了每个管理者都会问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在这项业务中如何赚钱?潜在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即我们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价值。[2]

Boulton et al. (2000) 强调, 商业模式是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独特组合, 该组合使得企业有能力去创造价值 (Boulton et al 1997, 244) ;Afuah and Tucci (2001) 和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 (2000) 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 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传递他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 从而实现盈利的方法;Amit and Zott (2001) 认为, 商业模式的整体目标是开拓商机, 为交换中的各方创造价值, 即为当地企业及其合作伙伴产生利润的同时, 满足客户的需求, 创造客户盈余。[3]其他学者也从类似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在以上诸多定义中, 目前学术界最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特洛维奇 (Petrovic, 2001) 定义, 即商业模式不应该被描述一个涉及所有商业活动主体、关系和流程的复杂的社会体系。相反, 它应该是公司的价值创造的逻辑。也就是说, 商业模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商业系统的逻辑, 其目的在于创造顾客价值, 它存在于真实商业活动的背后, 是企业战略在抽象层面的一个概念化描述, 在公司商业过程执行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Osterwalder and Pigneur (2002) 也认为, 商业模式最基本的定义应该是企业如何做商业的简单描述, 不应该是包括所有商业主体、各种关系和过程的完全的、复杂的商业系统描述, 相反它是一个位于实际商业过程背后的逻辑上的描述。商业模式只是概念上的, 它不同于企业战略和具体的商业流程。

2、广义上的商业模式。

广义的商业模式把创造价值的要素和联系都考虑在内, 集中了企业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全部要素, 从更广泛的角度阐释了企业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的逻辑与方法。

二、基于商业模式理论基础的研究

商业模式问题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学界很少关注。Amit and Zott (2001) 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了研究, 他们提出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来源于多种资源。Morris等人 (2005) 提出了一个关于商业模式的三层分析框架。他们都认为, 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 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企业价值创造的潜力。

商业模式及其构建主要基于的中心思想是价值链概念和扩展的价值体系、战略定位理论 (波特1985, 波特1996) 。价值链是按照创造价值的关系所形成的企业活动整体。价值链是波特发明出来弥补其以往的竞争战略分析中只考虑了市场结构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 而对企业自身分析明显不足的缺陷。价值链由差额与价值活动构成, 差额是企业创造的总价值与进行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间的差值。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包括从内部后勤、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这一过程。而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与企业的价值, 它可能来自价值活动本身, 价值链内部联系和价值链的纵向联系。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办法可以是重构企业价值链、重构上下游价值链、联盟、专一化、寻求战略协同等方法。由于价值链理论涵盖了企业能够涉及的所有价值活动, 因此, 该理论能够全面、清晰地对企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及其创新进行较好的理论分析。企业可以通过对价值链上涉及的各项价值活动进行细分, 选择和重新定位, 确定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继而对企业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设计、重组、整合, 最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获得可观的经济利润。

商业模式还涉及到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赢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与价值链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价值链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模型, 它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活动体系。由于价值链中每一活动的完成, 需要相应资源的支持, 因此, 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和超额利润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企业资源理论这个有力工具。

商业模式概念是一个包含公司在内的更广泛的价值创造网络, 因此, 其理论基础离不开战略网络理论和合作战略。Jarillo (1988) 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了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 首先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 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 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 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Miles和Snow (1984) 、Thorelli (1986) 等从交易成本的视野研究了网络的本质, 认为网络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 属于中间性组织。威廉姆斯 (Williamson, 1985) 和Thorelli (1987) 则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引进了管理效益, 对网络组织形式进行了考察, 指出采用网络的组织形式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提高组织效率。由于商业模式的选择会涉及到纵向一体化、竞争战略等问题, 所以还涉及到威廉姆斯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知识。

三、基于商业模式要素和框架的研究

学术界对商业模式构成因素的研究主要有:

Bell et al. (1997) 认为, 商业模式的成分包括六种力量:外在力量, 市场模式、业务流程、联盟、核心产品和服务, 客户。他建立了一个基本框架集中描述了业务实体, 外部力量和关系以及其他组织与个人以外的单位;霍洛维兹 ( (Horowitz, 1996) 认为, 商业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价格、产品、技分配、组织特性和技术。根据Staehler (2001) 的理解, 商业模式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价值定位、价值构建和收入模式;Alt and Zimmerman (Alt et al., 2001) 把商业模式的要素增加到6个:使命, 结构、流程、收入、技术、法律方面的问题。Afuah和Tucci (2001) 采取更广泛的商业模式定义八个要素的商业模式, 即: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 连接活动、实施、能力、可持续发展;Venkatraman&Henderson (1998) 认为, 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顾客互动; (2) 资源配置; (3) 知识杠杆;Peterovic等人 (2001) 把商业模式的构成因素划分为7个要素, 资源模式、价值模式、产品模式、客户关系模式、收入模式、资本模式、市场模式;Hamel (2000) 把商业模式看作是投入实践的商业概念, 他把商业模式要素划分为四大类。即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和客户接口;Osterwalder and Pigneur (2002, 2005) 认为, 组成商业模式各种不同的要素分属于三大类。一是收入/产品方面, 二是商业主体和网络方面, 三是市场细分方面。他们提出了构成商业模式的四大支柱, 九个方面的要素 (价值主张、目标消费者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资源配置、核心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盈利模式) 组成。

莫里斯等人对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进行了总结, 认为有是要素专门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 有的则适用于一般的公司和企业。莫里斯认为, 商业模式的构成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很多的变化。不同成分的变化数量从4到8种不等。在上述不同的项目中共有24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其中15中经常被提起。其中提的最多的是企业的价值提供或价值定位 (11次) 。利润/收入/业务模式 (包括收入源泉) (10次) 顾客界面或顾客关系 (8次) 合作伙伴及其作用 (7次) 内部基础设施或连接的活动 (6次) , 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5次) 。这些项目可能存在重复之处。

哈佛大学教授马克·约翰逊 (Mark Johnson) 认为客户价值主张﹑资源和生产过程﹑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Chaharbaghi等 (2003) 对商业模式的构成提出了三种相互交织的线索。一是公司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二是公司的操作系统, 三是公司产生价值的能力。尽管这只是一般的概念, 但是这三个方面在一般的具体公司都能够有所表现。比如, 公司思维方式的特点在本质上属于战略观念。而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则与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是一致的, 操作系统则类似于业务流程及价值链理论。 (Christian Nielsen and Per Nikolaj Bukh, 2008) ;莫里斯 (Morris M.et al, 2005) , 提出了一种集成的架构用来描述的商业模式的6中构成要素。 (1) 主体因素, 我们如何创造价值? (2) 市场因素, 我们为谁创造价值? (3) 内部能力因素, 我们资源能力是什么? (4) 价值战略因素, 企业如何进行竞争性定位? (5) 经济因素, 我们如何赚钱? (6) 个人/投资者的因素, 我们的时间、范围和规模;Zhenya Lindgardt和Martin Reeves等 (2009) 认为, 商业模式由价值定位和业务模式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由三个方面。如图:

资料来源:Zhenya Lindgardt, Martin Reeves, George Stalk, and Michael S.Deimler.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December2009:2.

四、基于商业模式演化与创新的研究

Maclnnes Ian (2005) 提出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 把破坏颠覆性创新技术考虑在内。它对创新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识别, 指出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克服的因素。第一阶段强调技术问题;第二阶段的因素是环境因素, 如法律;第三阶段, 开发者应该把传统商业模式的因素考虑在内;第四个阶段需要考虑哪些维持商业的重要因素;[4]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和大卫·莫里森等在《发现利润区》、《利润模式》等书中以世界500强大公司的案例为背景, 总结出了22种企业盈利模式创新的具体形式;孔翰宁等 (Henning Kagermann, 2008) 指出, 当今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需要实现伟大的转变:从以往单纯针对产品创新, 转到针对消费者的创新;从产品驱动型的商业模式, 转到服务与解决方案驱动型的商业模式。因此, 企业应该从以往区域性的综合企业转变为全球网络中的专业化企业, 通过弹性信息框架和协作业务网络来加快转型速度, 赢得竞争优势;[5]2008年, 马克.约翰逊, 克里斯滕森等三位著名学者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经典文章《如何重塑商业模式?》, 认为企业若想实现变革性增长, 依靠的往往不是产品和技术创新。而是商业模式创新。作者指出了商业模式创新涉及的四个基本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价值。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 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6]Edward Giesen、Saul J.Berman和Ragna Bell (2009) 提出了创新业务模式的三种方法:行业模式创新、收入模式创新和/或企业模式创新。这些业务模式创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他们认为, 虽然三种业务模式创新都能够获得成功, 但是将工作重心放在网络合作 (即外部协作和合作关系) 的企业模式创新是最为普遍的。

参考文献

[1]马克.约翰逊 (Mark W.Johnson) ,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 (Clay-ton M.Christensen) , 孔翰宁 (Henning Kagermann) .如何重塑商业模式[J].哈佛商业评论, 2008, (12) .

[2]Joan Magretta.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 80 (5) :86-92.

[3]R.Amit and C.Zott,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 2001, pp.493-520.

[4]Maclnnes Ian.Dynamic business model framework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 6 (1) :3-19.

[5]孔翰宁, 张维迎, 奥赫贝.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篇8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乡村旅游的开端, 而其广泛兴起始于20世纪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 国外出现了集生产、观光、游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观光农场, 这种农场融合人工与天然, 使农业景观更具观赏性。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旅游项目及形式不断得到更新[1~2], 全球范围内的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1. 日本饭山市乡村旅游。

日本长野县饭山市自然条件恶劣, 每年雪期长达4个月, 对农业生产极其不利。而饭山市乡村旅游却在劣势环境下繁荣发展[3~5]。他们的旅游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光农业。饭山市采用现代最新技术装备农业生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和观赏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农民准备详细的资料, 介绍自己的产品品种、生产过程, 生产中使用的肥料,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以及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旅游体验项目有农产品现场品尝, 也有农产品休闲购物。

体验农业。体验农业包含两种:一种是农村生活方式的体验。对20多公顷森林进行间伐、整理树形, 在林间空隙修建小木屋5座。依托小木屋进行农舍旅游接待, 农舍内居家设备齐全, 游人可以做农家饭、干家农活, 深度体验农家生活。为满足旅游需求小木屋内还设有会议、娱乐场所;另一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农业劳动体验。学生游客可以参加种植、收获、采集、编织、加工等各项农业活动, 不仅可以学到劳动技能, 而且可以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游乐农业。饭山市还建有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游览、娱乐场所。利用冰雪资源, 建设几十处滑雪场;利用农业资源兴建油菜花公园;利用自然生物资源, 兴建高原野花公园、纪念林园等娱乐场所。在这些专题园内, 可开展滑雪比赛、雪人雪屋堆塑、农园观光、植树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

民俗农业。饭山市民风民俗特色浓郁, 八家宾馆独具地方民俗民风特色, 有效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宾馆建筑风格古朴, 内部陈设传统气息与现代风尚完美结合。

2. 阿根廷庄园游。

阿根廷庄园众多, 历史从几百年到几十年不等, 原主人来自世界各地、地位身份各不相同, 有历史名人、富豪、将军甚至总统, 也有普通农牧生产者。众多庄园在规模、特征、历史和建筑风格上都有很大差别。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但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特色, 目前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绝佳场所[8]。

阿根廷庄园游的活动类型多样。有马车田园观光和骑马休闲体验, 并有牛羊圈养、挤奶、制作奶酪、耕种或收割等农业生产表演, 以及民间歌舞表演、体育运动休闲、风味烤肉品尝等。阿根廷被视为探戈舞的故乡, 因此探戈舞表演[6~10]是每座庄园的必备项目, 成为阿根廷庄园游的特色之一。

各庄园因地制宜得开展各类旅游项目, 旅游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 休闲型庄园, 专作度假休养, 一般景致优美。适应休闲特点开展的旅游项目以体育运动和其他休闲活动为主, 一般不包括歌舞表演。庄园内相应的休闲娱乐设施齐全, 如足球、排球、网球、台球、游泳等。 (2) 综合体验型庄园, 主要针对旅游时间相对较短、农庄生活全面体验型游客。庄园内体现农庄生产生活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规模较大的庄园还备有客房等住宿接待设施。表演节目的内容也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不断更新, 如养牛羊、挤奶、制作奶酪、收割等。有的庄园还为游客提供自己动手劳动的机会, 如亲手制作乳酪、参加酿酒和收割庄稼等。 (3) 特种旅游型庄园, 利用临近安第斯山区的地利之便, 开办登山探险等旅游活动。提供马匹用具, 并面向游客租借服装靴鞋、船只车辆等。对游人的培训、导游和安全保障也有专人负责。濒临大海及河湖的庄园则把水上活动作为主要旅游项目, 一般都专门建造了供家庭和多人共用的客房, 游人可以自己开火做饭[9]。

3. 欧洲古堡游。

城堡在欧洲发展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可以说每座城堡都记载着欧洲的一段历史, 它是欧洲珍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世界建筑文化发展源流的重要载体。因此, 一些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无论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 欧洲的绝大多数古城堡都进行了旅游开发。

欧洲古堡旅游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城堡博物馆。由于每座城堡都有一段历史, 城堡的主人大多地位显赫, 所以城堡中收藏颇丰, 为城堡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城堡特色不同, 城堡博物馆的规模及特色也有很大差别。有的被开辟为国家级博物馆, 而其他大多数被开辟为收藏品别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

蜡像活动场景。不少欧洲古堡内都有蜡像群。这些蜡像群或以传奇故事为蓝本, 或以发生在城堡中的历史事件为范本, 或是根据场地以古代贵族生活场景为原型, 再配以声音效果, 真实再现了当年贵族们的城堡生活。

声光电表演。为让游客切身体会城堡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堡内还举行规模宏大的声光电表演。例如, 布洛瓦城堡每年夏季推出声光节目演出, 讲述与城堡相关的历史故事 (如圣女贞德接受宗教祈福) 。

利用城堡的场地及历史文化氛围, 城堡举办各具特色的娱乐节庆活动来吸引游客。根据每座城堡的不同特色, 开展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例如, 英国的登罗宾城堡经常在古堡内举行露天聚会、音乐会、射飞鸽比赛以及为怀旧的人们举行各式婚礼。而法国昂热城堡戏剧节则成为世界现代悲剧的盛会。

很多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城堡都提供住宿服务, 也有的城堡被开辟为专门的高级旅馆, 例如, 法国的“杜尔古堡旅馆”, 便是由古堡改建成的旅馆。旅馆内住宿环境舒适, 现代化的设施配套齐全[12]。

4. 法国酒庄游。

法国酒庄既是葡萄种植园, 又是酿酒场所, 酿酒的每一个过程都在酒庄内进行。酒庄面积从几公顷到150公顷甚至更多, 历史从270年到几十年不等。历史不同, 建筑风格迥异, 同时由于葡萄园的土壤、气候、葡萄品种、葡萄利用方法的不同, 每座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品位不一, 故酒庄接待游客的方式也各式各样。

观光葡萄园。游览葡萄园是参观酒庄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葡萄园景致一年四季均有不同, 每个葡萄园一般会种植几种葡萄品种, 游客可以在主人讲解下了解每种葡萄的特性, 在葡萄成熟季节还可以亲手进行葡萄采摘。葡萄园内还可以乘坐传统的马车欣赏葡萄园优美风光。

游览酒庄博物馆。每个酒庄都有一段复杂的历史, 记载着酒庄曾经的辉煌与失落以及创业的沧桑。几乎每个酒庄都有自己的博物馆, 但博物馆的内容却存在差异, 有的是展出酒庄发展历史和创业过程, 有的讲述葡萄酒的酿造发展过程, 有的则陈列葡萄酒酿造器具。博物馆陈列内容不同, 博物馆在酒庄的布局位置也有很大变化, 或建有专门的陈列厅, 或与酒窖融为一体。通过酒庄博物馆可以了解酒庄的历史, 倾听主人的传奇故事, 学习酿酒的过程[13~14]。

参观酒窖、酿酒、品酒。酒庄的酒窖及酿酒的大木桶也是酒庄的特色、等级、历史的象征, 通过酒窖参观 (有专人讲解酒庄酿酒的程序) , 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酒庄的文化、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及酿造过程。包玛瑞酒庄的酒窖是深30米的地下酒窖, 由120多个建于罗马帝国时代的酒窖串连组成。其中几个比较大的酒窖, 墙上镶嵌着历经百年历史仍保存完好的巨大白色大理石浮雕壁画, 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的情景在壁画上栩栩如生[15]。几乎所有的酒庄都提供试饮, 主人会拿出五六种酒让客人品尝。在品酒的同时, 有的酒庄会提供专人讲解各种酒的味道、特征、酿造手法、品尝方法等。品酒地点各不相同, 在展厅、酒窖甚至专门配备品酒的吧台。

5. 美国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 (heritage corridor) 是出现在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方法, 它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16], 可以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它不仅强调一系列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 而且强调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 目标是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

遗产廊道具有几点优势:

资源保护。建设遗产廊道的目的是保护资源, 这里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和恢复, 对老建筑或废弃建筑是再利用, 因此要求新建筑物, 在用材、技术和设计方面等, 在最大程度上尊重现有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特点。

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除对现状进行保护外, 重点是对已污染的区域进行恢复治理。

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 是通过深度挖掘地方历史, 确定地方文化特点及主题, 组织成一个遗产廊道将这种独特文化提出来。这些工作让当地居民意识到自己的家乡有着独特文化, 很好地激发他们保护这种文化的热情。

解说系统。遗产廊道面积较大, 涉及到的资源种类繁多, 不同的遗产廊道主题不同, 即使同一遗产廊道不同路段解释主题也有很大不同, 这就需要首先确定整个遗产廊道及其不同路段的解释主题。如黑石河国家遗产廊道经历了人们定居、工业化和环境退化的整个过程, 所以它的解说系统包含了工业发展、工业退化、交通、科技、移民、早期定居点、社区开发、社会变革、商贸、农业和美国当地的土著居民等主题。除了确立解说主题, 还应确立解说手段。如设立解说标牌、多媒体宣传等, 制作电视短片等。

利用遗产廊道可以开展很多旅游活动。遗产廊道利用传奇故事、乡村音乐、林间小路、步行道、水道和庆典等手段, 而不是用规章制度去鼓励人们保护特殊区域;通过遗产廊道建设把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连接和保护起来进行整体展示, 所以遗产廊道旅游更具知识性、趣味性。遗产廊道内的旅游活动多种多样,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确定活动内容。

三、对中国的启示

1. 产品高品质, 消费高品位。

乡村旅游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都市人要降低生活水平, 到农村体验生活。游客到乡村旅游的目的是放松身心, 在享受优美田园风光的同时, 他们也要享受都市里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生活。这就对农业旅游产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吃的既要好, 又要健康;住的既要体现乡村特点, 又要舒适, 还要行的方便。

2. 旅游活动多样化, 真实体现乡村生活。

庄园游、酒庄游等乡村旅游都可以让游客体会到真正的乡村生活, 这得益于旅游区开展的项目丰富多彩, 集中体现了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特征。而中国目前的“农家乐”旅游中, 基本就是尝尝农家饭, 睡睡农家炕, 看看田园风光。乡村的娱乐方式、起居习俗等体现乡村文化内涵的活动比较匮乏, 尤其是表现乡村发展演变历史的内容少之又少。因此, 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要力求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3. 因地制宜, 突出地方特色。

旅游开发重在资源独特性, 独特性越大, 吸引力就越大。要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就必须因地制宜, 开展特色旅游。阿根廷庄园主利用地利优势开展别具特色的登山探险、水上项目等。而欧洲古堡, 根据自己的历史传奇、建筑特色等, 开展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遗产廊道在保护乡土文化景观方面成功的经验是深度挖掘乡土历史文化确立主题, 还大力复兴当地乡村音乐、艺术和手工艺, 建立独特的文化形象, 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保护。

4. 多方融资, 突破资金瓶颈。

乡村旅游开发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的瓶颈, 针对该问题可借鉴欧美经验实行多方融资。欧洲国家采用城堡认购的方式, 依靠各方力量维护古堡。例如, 在德国花费小笔资金即可到古堡协会注册得到一座古堡的所有权。但是购得古堡必须按原状恢复, 并定期维修, 虽然复原、维护费用惊人, 还是使一部分城堡得到了维护。美国遗产廊道的建设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靠私人投资来实现的。

5. 深挖文化内涵, 增强旅游体验。

挖掘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的另一成功经验。无论是酒庄游、庄园游、遗产廊道等无一不在挖掘文化内涵上下工夫。欧洲每座古堡都有自己专门的小博物馆, 配有关于古堡历史及传说故事的声光表演, 以及表现古堡特色的节庆活动等。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转型, 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 但仍存在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产业组织自发化等一系列问题。选取日本饭山市乡村旅游、阿根廷庄园游等乡村旅游发展五个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 分析其产品结构、旅游活动形式等成功经验, 得出需提供高品质产品、高品位消费等五条启示, 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篇9

一、国外旅游教育模式概况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主要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美国、加拿大的以能力为本位的CBE教育模式, 英国的“工读交替”“三明治”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及日本提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都对世界各国旅游职业教育模式研究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由于在教学传统与所处环境方面的差异, 因而各国旅游职业教育模式各具特色。纵观世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旅游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之后已形成比较完善又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一) 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是最典型的一种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一方面, 企业要按给与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功;另一方面, 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 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 对于同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与一定的财政补偿。学生入学具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 教师由企业培训师傅和职校教师共同担当指导, 每周在企业培训4-5天, 在学校学习1-2天, 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 对于同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与一定的财政补偿, 对不依靠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 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院校名单, 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 以此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

(二) 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合作职业教育”是美国一种主要教育模式, 主要由企业界与学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原校学习普通教育课程, 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作实际工作, 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通过学校里普通教育与企业内的职业教育交替进行, 使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渗透贯通, 有效地推进了人才培养。

美国的职业学校不仅聘用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还和工商企业手制定教学计划, 撰写教学大纲, 设计课程;职业学校每年都要派教师到企业进修锻炼, 随时掌握本专业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美国联邦政府运用立法和拨款的方式, 对各州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先后颁布了《莫雷尔法案》和《斯密斯———休斯法案》, 规定联邦政府为帮助各州发展职业教育向各州赠地拨款, 各州要获得联邦政府的赠地和拨款, 必须提供一定的匹配资金用于发展该州的职业技术教育, 并要接受联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 这有效的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 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 制定能力分解表,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 设置课程, 组织教学内容, 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三) 英国“三明治”模式

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到企业参加实际工作, 形式上有点像“三明治”, 因此被称为“三明治”教育。如4年制的课程, 前两年在学校学习, 第3年在企业工作, 第4年又回到学院学习、考试, 取得证书, 即“2+1+1。学生是以“职业人”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 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政府强化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如英国成立了80多个“培训和企业协会”, 专门协调学校和企业关系。

(四) 澳大利亚TAFE模式

这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 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集学历型和非学历型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 职前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就职后的继续教育培训于一身的公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联邦和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是其投资主体。这种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 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外旅游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发达国家或地区产教结合模式如表1所示, 这些国家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共同特点是, 把学生实操能力培养摆在首位, 加强与产业部门的密切合作, 最大限度实现产学的无缝对接, 同时, 政府在扶持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从而在引导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方面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新型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发展, 从而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提供重要保证。

以英国、澳大利亚的CBET模式 (TAFE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 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见表1)

三、结论

国外在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经过不断探索, 形成了许多发展模式, 各种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都是为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目的。国内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结合国内发展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经验, 提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对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成荣等著.职业教育产教依存与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3月

国外科技创新研究述评:理论与模式 篇10

1科技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科技创新理论的形成

1912年,约瑟夫 · 阿洛伊斯 · 熊彼特 (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出版德文《经济发展概论》一书, 标志着科技创新理论正式形成,也成为日后科技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石。此后,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总体来看,熊彼特的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创新的内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将 “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通过“新组合”引入“生产”,以实现“经济发展”。其包括三层含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且从其“内部自行发生”; 创新是“新组合”“间断”出现的变化,具有 “革命性”,而非“连续”的“静态”“循环流转”; 创新属于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其重心在于将科学技术成果( 或发明) 引入生产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熊彼特给出了创新的5种情况: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 供应来源; 实现任何 一种工业 的新的组织[1]。

第二,创新的主体。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将其定义为那些“职能是实现新组合”且“实际履行”了这种职能的人们,即企业家的核心职能在于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实现创新。同时,他也框定了企业家所具有的非持久性、非阶级 ( 层) 性、非继承性 和理性4个主要特征[1]。

第三,创新的首要因素及其实现路径。熊彼特认为,“信用对于新的组合是首要的”,即使企业家缺乏资本等创新要素,企业家也可以通过有效运转的资本主义信任制度获得必需的“购买能力”或“支付手段”。在创新实现路径方面,他认为企业家驱动路径是主要的,但通过大企业推动创新也是创新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熊彼特也提出了 创新路径 实现的一 种重要方 法,即 “产业突变”( 或曰“创造性破坏”) ———“它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本质性的事实。”[2]

第四,基于创新理论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象的解释。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与创新活动具有直接关系,且因为创新的进行“不像人们依据一般的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的……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组或成群地不连续的出现”[1],作为繁荣产生唯一原因的企业家的出现也具有这一特征。同时,“在繁荣的开始以及在萧条的过程中,误差必定起着重大作用”,这些因素最终共同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而高涨( 繁荣) 时而低落( 萧条) 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也因为创新与企业家的周期性而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4个阶段为一循环的周期性。 在此基础上,熊彼特构建了“三周期”经济周期体系,即周期一般在50年至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波) ,周期一般在9年至10年的尤格拉周期 ( 中波) ,周期一般在40个月的基钦周期( 短波) ,并认为这三个周期是相互“并行”、“干扰”和“重叠” 的,如长波一般包含6个中波,中波一般包含3个短波。

第五,创新与资本主义的走向。熊彼特认为, 创新的衰竭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原因在于: 资本主义对于“巨型企业单位”的培育,“不但驱逐中小企业,‘剥夺’企业主,而且到最后还会撵走企业家,剥夺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2]。随着企业家的消失,创新停止,推动资本主义进步的各种动力日渐衰竭,“利润以及与利润亦步亦趋的利率都会趋向于零。靠利润和利息为生的资产者阶层将趋于消失。工商业的管理将成为日常行政管理的事情,而管理人员将不可避免的具有官僚主义的特性。一种非常清晰型的社会主义将几乎自动地出现。”[2]

1.2科技创新理论的发展

在熊彼特完整提出科技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科技创新理论发展走向纵深,逐步形成了两个较具代表性且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 见表1) 。

综上所述,西方科技创新理论已有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首先,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一变量在生产函数中的权重逐渐增大; 其次,经济范畴是科技创新的第一特性,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才可称之为真正的创新,而这也决定了科技创新的生产力特性; 再次,科技创新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非线性的作用过程是科技创新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于生产力或被生产力反作用的重要特征; 第四,科技创新仍然强调技术创新,而非一般的科学研究,两者之间差别显著,存在一定的不可共量性。

2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2. 1 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大企业封闭式科技创新

鉴于大企业与科技创新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实践、理论重要性的多重强调,使得这一时期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以大企业为研究样本。如, 熊彼特在提出科技创新理论时就认为大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基于这一时期经济、科技环境的局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的确更有可能吸引、提供、负荷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源[3]。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此外,Maclaurin( 1954) 通过对美国1925—1950年13种工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大型企业在构建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大企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4]。

资料来源: 根据研究文献整理所得。

同时,创新专利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具备了另一个显著特征: 封闭。如,Turner( 1954) 在对191个企业科技创新境况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企业以自身内部资源为支撑,很少吸纳或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创新[5]。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研究思路基本立足于单个企业本位组织内部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上,即如何通过自身条件调整( 包括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 适应外部环境,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效能的最大化。所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对其内部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二是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及其自身组织安排对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

2. 2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科技创新

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具体表现在: 创新参与主体不仅由大企业拓展至中小企业,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也参与进来; 突破组织边界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战略思维撬动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 创新过程不再是机械、线性的,而更趋于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 创新不再满足于1 +1 =2的线性结果,而是努力获取1 +1 > 2的协同效应等。总之,科技创新模式由大企业封闭式创新步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且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细化科技创新模式,其中已被广泛认可且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作创新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就已经面临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研发过程日益复杂的现实,单兵作战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Arnold( 1954) 当时就认为合作研发( cooperative research) 可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Arnold详细分析了4类从事研发的团体及9种出资团体,冲破了单个企业独自研发的组织路径选择, 开拓了研究科技创新多组织( 单位) 合作创新模式的先河[6]。但是,之后合作创新研究并未受到重视,直至70年“I/UCRC”(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的提出,合作创新研究才受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创新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Franks( 2000) 将供应链思想引入创新领域提出的“供应链创新”模型[7]和Etzkowitz等( 2000 ) 构建的大学、政府及产业“三重螺旋”创新模型[8]。可见,合作创新更多地关注创新微观基本单元间的合作关系,进而成为以后出现的各种创新模型的基石。

创新系统模式。基本科技创新单元间的合作具有偶发性,为了使合作创新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需要相应的系统予以持续培育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创新系统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且形成了三个代表性流派: 以Freeman( 1987) 、Lundvall( 1992) 和Nelson( 1993) 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他们从国家层面关注创新过程, 认为创新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内在逻辑性,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9,10,11]; 以Cooke ( 1997) 和Braczyk( 1997) 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 他们批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过于模糊,并用区域予以取代,将分析对象具体化,这为分析一国国内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提供了分析框架[12,13]; 在吸收“三重螺旋”创新模型 的基础上,以Malerba ( 2002) 为代表的部门创新系统也已形成,他们将分析对象定位于更为微观的“部门”( sector)[14]。可见,创新系统更加侧重科技创新宏观层面,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为有效规避合作创新偶发缺陷,促进合作创新持续进行提供了系统保障。

创新网络模式。为使系统性创新更具有可操作性,创新网络应运而生。创新网络最先发轫于Imai和Baba( 1989) ,Freeman( 1991) 在引证并接受了两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正式采用创新网络这一名称,是指“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15]Gemiinden等( 1996) 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以管理机构、供应者、协同供应者、研究与培训机构、竞争者、批发商、客户、咨询者为合作者的创新网络参与主体模型[16],明确了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 Sheffi于1985年提出的超网络( Supernetwork) 已被引入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并成为创新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创新网络模式为合作创新水平的升级和创新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可能。

创新集群模式。科技创新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某些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总是比其他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具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出,甚至会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现象。OECD基于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整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和《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驱动力》两部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之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对于创新集群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和多样,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美国竞争力协会( 2010) 基于高强度合作视角的分析、Preissl等( 2003) 基于技术功能联系的解读和Scott( 2006) 基于创意领域的诠释。至于创新集群运行方面,创新机制、创业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区域发展机制成为其有效实现的4大核心支撑机制。总之,创新集群模式的出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或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也为合作创新、系统创新和网络创新的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

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在梳理、总结创新已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在2003年《开放式创新: 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他在对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做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智力资源的流动与私人投资及其对外部知识的支持是开放式创新产生的重要原因,且认为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外部( 内部) 的路径将外部( 内部) 的想法商业化推向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新公司、认证许可等[17]。之后,Chesbrough( 2004) 又对开放式创新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为开放式创新的切实推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网络众包模式。2006年,Howe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网络众包( Crowdsourcing) ,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Estellés-Arolas等( 2012) 在总结40个已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众包的定义,是指一种在线参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科研机构、 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灵活发布需要解决的任务,大众自愿承担任务; 并廓清了网络众包的8个特征: 清晰的任务承担者和众包者、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承担者报酬明确、众包者可接受的报偿明确、在线参与、一定范围内的公开征集和使用网络[18]。可见, 与以往创新模式相比,庞大、分散的参与者管理成为此种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两种解决方案得到认可: 一种是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构建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为网络众包中研发问题的编码、信息化和模块化提供技术平台; 另一种是采用管理方案,如给每个研发问题指定一个项目经理或通过“动机—诱因—激发—行为”模型对参与者实现有效管理[19]。作为刚刚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所独具的创新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化和创新过程民主化为已有创新模式的发展,或者几种创新模式的整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3结论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且科技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问题相应产生,具体来说: 合作创新弥补了孤立、封闭式创新的能力或资源局限; 系统创新规避了合作创新的偶发性,使其更趋稳定和可预测; 创新网络在超脱了合作创新过度关注微观创新单元间两两关系束缚的同时也具体化了系统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创新集群则摒除了均衡发力的思维,以有重点、分步骤的路径实现了创新辐射,同时紧密结合产业集群,使创新更加凸显生产力属性; 开放式创新更加侧重创新要素组织间的无缝流动,为创新资源的集成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网络众包更是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创新民主化,为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可见已有科技创新理论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为现实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引。然而,已有文献在以下研究中仍显薄弱,急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其一,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前述文献可见,目前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集中于技术领域,而对于更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却关注甚少。所以, 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可应用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与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到底如何进行? 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其二,科技创新模式的演化与整合研究。如前文所述,截至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科技创新模式就已经达到了6种,尽管这些模式为科技创新实践提供了选择余地,但是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是否具有内在关联性,这些科技创新模式演化过程或路径是否具有承继甚至共轨性等问题均未澄清,然而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这些科技创新模式的针对性高效运用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利用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的差异进行彼此再造,利用其共性构建一般模型,在实现这些科技创新模式各自更新的同时利于构建跨越模式边界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模型,提高科技创新模式的普适性,所以系统开展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的异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下一篇:民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