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不均衡

2024-06-18

金融发展不均衡(精选九篇)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均衡发展,经济发展

一、引言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和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外延上表现为拥有不同的形态。不同层次与金融活动相对集中于若干金融区域, 也就是说区域金融是将金融置于空间范畴中来分析金融在空间的结构形态与作用机制。由此可知, 区域金融发展的先决问题是金融发展问题, 金融发展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同样作为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区域金融结构是指区域现存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与金融制度的总和。在这里金融机构是指涉及金融业务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与债务凭证, 即在金融市场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与交易对象;金融机构是指金融工具发现和交易的市场主体, 即商品贸易支付与结算等的中介机构;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可以进行的场所, 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金融制度体系包括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制度与监管机制等。

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性, 导致了我国区域金融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这种差异严重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急需我们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善。

(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首先, 从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看, 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 但是经济总量却不到全国的1/8即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这种差异还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 从人均GDP增长速度来看,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告诉增长, 整体进步飞速, 但是如果分东部与中西部来看,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也由70年代的100元左右扩大到最高位万元左右, 北京、上海等地正在逐步向信息化迈进, 而西部地区尚未进入工业化,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

当然, 这种差异还体现在投资总量, 产业结构, 开放程度, 地区间财力差异与城镇化差异上。这些差异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区域金融的综合发展。

(2) 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均衡性, 导致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 金融以及货币的相关比率衡量、上市公司及其筹措资金情况, 金融机构的效益水平, 金融市场效率、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角度等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我国区域金融均衡发展对策

由于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性, 导致的我国区域金融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急需我们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善针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1) 加强我国各项金融体制改革, 构建多元化发展的进入体系。大力发展新的区域性商业性金融机构, 通过适当的制度, 促进中西部民营金融机构的成长, 从而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努力开发新的融资方式, 培育各种金融中介机构, 并在适合地区培育区域性金融中心, 并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对其进行约束, 从宏观上促进中西部区域金融的发展。

(2)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涉及金融改革试验点, 大力发展与培育新金融体系。金融创新有利于改善金融资源的分配结构, 提高金融效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适当的放松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准入制度, 鼓励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 大力发展动产质押、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模式。

(3) 积极规避各种金融风险, 健全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监管体系。目前, 中西部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较低, 呆账贷款情况严重, 随着区域金融政策改革的深化, 若不进一步改进, 将会给其金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 有效加强其金融监管体系对中西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有效的金融资产价值评估制度、金融机构评级制度、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利用外部审计等手段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4) 开拓区域化资本市场, 为中西部企业提供融资环境。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 培育合格的投资者, 发展债券融资, 发行中西部开发券, 允许省级地方政府适量的发行地方建设债券, 同时大力发展债券发行机制, 建立严格的信用评级体系, 重建中西部债券的信用体系。

(5) 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执行差异性的货币金融策略。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恰当的货币金融政策可加速经济的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差异性金融政策, 设置专门的区域性金融机构, 指导信贷政策鼓励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依靠政府财政提供信贷担保, 扩大欠发达地区企业贷款等, 以促进中西部金融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区域金融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区域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区域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市场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更应注意宏观政策对其发展的适当引导作用, 不仅关注区域间的差异性, 同时更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参考文献

[1]戈得史密斯·罗纳德W.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0.

[2]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2004 (1) .

[3]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 2004 (5) .

[4]殷得生, 等.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0.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均衡发展;经济模式;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金融业务量和金融机构的变化来体现的,金融发展具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和金融制度的变化与进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行业关注度的增加,对于金融的发展模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发展速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看重实现金融均衡模式,以使得金融不同的方面和内容可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金融均衡发展与进步必然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金融均衡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所在,本文浅述了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和现状,针对现阶段对于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证研究策略。

一、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和现状

1.1.金融均衡发展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加深了对于金融发展的关注程度。一些资本家由金融体制的执行者向金融体制的制造者转型。金融之所以采取均衡模式发展正是迎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需求。因此,我们说金融均衡发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对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行金融交易,进而保障我国的经济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2.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金融完善发展

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以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在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可以找到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而及时发现现有的金融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说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效果,进而为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完整化奠定实证研究的案例基础。只有金融市场经济不断增长,才会有能力结合金融均衡发展模式的现状,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1.3.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的现状

由于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金融管理更加规范、安全、严谨,进而推动了金融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于我国GDP近几年(自2010-8到2015-13)来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基本机构,在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上,都得到了有效的约束与改进。其中,中国银行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新增金融交易、服务网点1239个,为促进金融均衡发展、加快中国整体经济的GDP增长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

2.1.实证研究匹配性较差

我国的金融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发展的,起步较晚,对于金融均衡模式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的匹配性较差。目前,主要采用的是ADF稳定性监测实验和格兰杰菲相关系数监测来开展实证研究的分析工作。对于匹配性较差具体表现在,其一,实证研究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时代需求。由于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并没有有效的结合实证研究任务和指标进行验证。其二,对于金融均衡发展模式更倾向于现象的考察。其三,表现在對于金融均衡模式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能匹配。

2.2.实证研究理论发展慢

所谓实证研究理论,就是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于某一具体命题的理论性研究。目前,针对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定格在金融交易数据和金融机构财力成本与财务状况的实际性统计研究,对于实证研究理论的发展,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证研究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证研究技术的发展。然而,完善的实证研究理论体系不但可以提高基于我国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案路线的筛选与制定,进而降低实证研究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投入;还可以借助理论的研究,实现理论对于实际研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和监督作用。

2.3.实证研究实质分析弱

我国金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对于金融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想对薄弱一些,对于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主要是通过理论模拟和演算计算获得的,对于某一特定的金融机构的数据抽查任务量较大,难度大。因此,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质性分析大大减弱,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于金融均衡模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意义和实证研究价值。实证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提升金融均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2.4.实证研究周期性较长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对于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导致实证研究的周期较长。由于实证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中间小的环节都会对实证研究的研究结果质量和研究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过长的实证研究周期会使金融均衡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发生重大的变化,使得实证研究分析模型不能及时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相互匹配,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相关解决对策,降低人为操作因素对于研究结果的考察。

三、解决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策略

3.1.优选实证研究方法

对于上文提到的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的改进,可以通过优选新型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替代现有的两种研究方法。因此,首先需要结合现有的实证研究技术,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征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实证研究现用的方法。由于我国现有的金融均衡发展模式和现状与发达国家在某段特定时期是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学习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后对于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完善。针对新的时代实证研究需求,及时更新实证研究目标和实现手段。

3.2.加强实证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金融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数据整理,将金融均衡发展内容具体划分为金融均衡广度发展、金融均衡宽度发展和金融均衡深度发展,形成了具有三维一体的立体式理论结构研究体系。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原理可以分为单调连续增长和间歇增长。所谓单调连续增长就是无论经济可持续增长速度有多慢,都可以保障金融政策和服务贯彻执行。基于此,加强实证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可以为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理论模块功能的划分,实现理论体系的划分。

3.3.明确实证研究目的

由于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其发展环境和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时期,对于金融均衡发展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工作研究的目的和实现的任务是不同的,所以必须明确实证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针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特点,深入探究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证研究之前,制定完善的研究计划,进而避免因为在实证研究进行中出现的研究目标的模糊性。

3.4.提高实证研究效率

缩短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实证研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实证研究的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实证研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来提高研究效率。通过直接提高同一个人单位时间内的实证研究和处理分析效率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利用计算机高效的运行速度实现基本实证研究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工作,进而将人的大脑解放出来。这样还可以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希望通过对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作用关系、现状以及二者开展实证研究存在的匹配性差,实质性分析薄弱,理论发展进程缓慢和研究周期过长等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认证研究效率,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婉.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2]胡宗义.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7)

区域发展不均衡与劳动力流动研究 篇3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经济,我国对不同区域采取了差异性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沿海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发,从90年代末的西部大开发到21世纪初的振兴东北战略,国家通过政策、制度上的倾斜,分阶段、有步骤的发展不同地区,应该来说这种发展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调动地区发展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差异性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文化、社会认同感、对社会公平性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从而带来社会心理层次的“软性问题”。

1 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成因

1.1 区位因素

区位反映了区域在宏观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及其与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目前世界经济空间格局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交易成本,沿海地区因其先天区位优势在经济发展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我国西部地区处在亚欧大陆腹地,所接壤的中亚国家经济都相对落后,距世界经济中心——环太平洋地区和欧洲距离较远,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561 6万亿美元,出口额1.428 5万亿美元,进口额1.133万亿美元,而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所占份额仅仅分别为上述指标的1.2%和0.7%,足以说明了区位因素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力。

1.2 空间格局

西部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里,次级城市人口少发展不健全,城市不能发挥有效的规模经济。西部地区的人口聚落规模小密度低,不仅造成交易机会减少,交易成本高,也使内部规模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城市规模小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不利于技术创新;城市规模小以及较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得企业的产品市场相对狭小,不足以支撑规模较大的企业;城市规模小难以形成有一定机能、为企业所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城市规模小,服务业不够齐全和发达,增加了中间投入产品的交易费用,削弱了企业间的联系。

1.3 劳动力因素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但却对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也有一定要求。以甘肃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关于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中,388.11万人从未上过学,67.05万人只进过扫盲班,928.08万人只有小学文化,分别占全省人口的15.45%,2.67%,36.94%,也就是说占全省55.06%的人口只具有小学以下文化水平。除了劳动力技能和素质较低外,劳动力的易得性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在东部设厂劳动力会自发的涌入该地区,这些涌入东部的劳动力一般都是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从而使西部自身的人力资源更加恶化,西部自身发展的速度则愈加缓慢。

1.4 资源禀赋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资源归国家所有,与之相关的行业往往都是投资高,见效慢的产业,这使得投资这些相关产业增加了投资风险。

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租赁、商业服务业,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498.95万美元、195.90万美元、50.59万美元,而采矿业只有5.73万美元,这一方面与国家对采矿业的限制性政策有关,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外资主要投资在见效快的行业,资源开采因政策等原因吸引力要弱很多。

1.5 国家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先富带动后富”,对东部的政策和投资比例远大于中西部。以西气东输为例,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几千千米的运输量所形成的营业税源是分布在沿途十几个省区的,但按照现行规定,所有营业税都在企业注册地上海缴纳。除新疆从上海获得一部分非制度性补偿外,其他沿途各省区和居民虽已经并将继续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资源,但在当地形成的税源并未实现为当地的税收。

1.6 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近现代,东部沿海地区被列强强迫要求开放为通商口岸,一方面成为中国过去的耻辱,另一方面却为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身起步就早于内陆地区,从而孕育出经济重心。再加上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更一步加大了其他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生活在东部地区的居民更擅于经商,对于经济活动的把握更具有活力,如著名的浙商、闽商、粤商等。

2 劳动力流动综合分析

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了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受改善生活环境的驱使,促使劳动力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跨省的外来人口共有42 418 762人。其中按照人口迁入数量前五位、后五位和人口迁出数量前五位、后五位的省份见表1,表2。

我国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这五个省份,它们所吸纳的外来人口已经将近占到了全部外来人口的66.44%,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条件好和就业机会多,收入相对来说比较高,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外出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湖南、江西、广西,占全部外出人口的52.63%。

3 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3.1 收入差异

3.1.1 区域城镇间收入差异

泰尔指数是用来衡量区域收入差距的指标值,表3中列出了部分年份东中西部的指标计算值。

3.1.2 城乡间收入差异

中国城乡收入存在明显差距,根据表4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2001年~2007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国家补贴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税费差别,实际差距则更为巨大。

3.2 就业机会与工作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未来二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 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 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 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万个~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 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 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人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以上。

随着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将愈来愈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长,农村劳动力源地往往农业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这就造成了劳动力源地不足以消化本地区剩余劳动力,从而造成劳动力流动。

对于知识技术人才,中西部的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待遇等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期待,又造成了同农民工不同的流动方式流动。

3.3 教育、医疗、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差异

中国各区域间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造成各地区教育医疗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中国高校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在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中,拥有高校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是北京58所,山东51所,江苏46所,数量最少的四个省份为西藏(3所)、青海(3所)、宁夏(5所)、海南(5所)。在医疗条件方面在另外一个关于“2010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的评比中,入围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山东(26家)、江苏(19家)、浙江(16家),而在西部省区中除了四川(2家)、重庆(2家)、云南(1家)、贵州(1家)、广西(1家)外,其他西部省份均无入围医院。其他基础条件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潜在的劳动力流动。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为了子女的发展,老人的健康举家迁移的不在少数。高校毕业生也往往会优先考虑留在发达地区,而不是回乡就业。

4 结语

目前,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人口迁移对于迁出区带来的问题有人才流失、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迁入区则带来了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新经济地理的空间集聚模型[2]将劳动力分为低技术劳动力和高技术劳动力,高技术劳动力可以实现相对自由迁移,低技术劳动力受户籍政策制约只有少部分可以实现迁移。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集聚的非理性是我国当前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712-724.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4

摘 要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由于社会生产力、教育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教师数量和质量以及教育机会等方面存在严重不均衡。未来城乡教育的发展应该朝着均衡公平的方向迈进,我们急需采取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城乡发展不均衡 对策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

(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显著

以2001年为例,我国城镇小学生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平均教育经费城镇为1955元,农村为104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可见一斑。

(二)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差距明显

农村学校一般没有开设实验课的条件,同时也存在着缺少图书资料的情况,更加没有城镇学校所拥有的电脑、多媒体、语音教学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有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就是危房,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已经在2001年到2005年间减少了近30%,但危房面积仍超过2200万平方米。虽然只有64%的中小学生居住在农村,但中国86%的校舍危房在农村,这表明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安全问题仍然比城市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差距

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导致了农村教师的缺乏,在教师数量上无法保障。其次大部分农村教师,其教师素质亦不高,教学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甚至不能使用简单教学设备,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教师素质的无法保证,直接导致了城乡教学质量的明显差异。

(四)城乡教育机会存在严重差距

据统计,我国大众城市与城镇已于1995年完成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农村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小学毕业生未进入初中学习。甚至有统计表明,初中辍学率超过5%的县有257个。由于农村孩子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或中途辍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直接体现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一定的教育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但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城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义务教育区域差距的最本质的原因。首先,各地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直接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改变。其次,各区域生产力的发展会影响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也直接影响到该区域对教育需求的程度。相对来说,由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其教育发展呈现的也是较为良性的发展状态。

(二)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

教育投入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看,由于缺乏足够和稳定的教育经费,农村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再加上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创收和集资能力,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狭窄,教育经费不足有的甚至还被挪用,更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的缺口。经费不足,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教师的福利得不到保障和提高,都成为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相比之下,城镇学校有着比较稳定的教育经费,学校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筹集一部分经费,为学校的稳步、平稳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从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差距来看,两者差距很大。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农村的孩子根本无法享受到足够的图书,更不用说电脑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于连一个安稳的教室都没有,上学成为奢侈的事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均衡

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发展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而在师资质量和数量上的严重差距,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均衡至关重要的因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城乡教育师资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城市优越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着大量的优秀师范毕业生和骨干教师,同时教育基础良好的城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深造机会,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反之,失去了良好待遇和发展环境的吸引,农村地区非但不能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还会成为教师纷纷逃离的地方。教育人才由农村不断流向城市,农村留不住教育人才的现状更导致了义务教育师资发展不均衡。

其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存在。重点学校的魅力不仅是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上,更重要的是名师的聚集和高质量的教学。而重点学校雄厚的财力、物力和优厚待遇无疑也会集聚大量优秀教师资源,自然形成优秀教师资源流向重点学校的单向潮流。重点学校一般多存在于城市之中,农村几乎没有,所以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

再者,教师从业准入资格认证制度不完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许多农村学校为了节约教育经费,大量雇佣学历、素质等各方面都不合教师标准的社会人员充当代课教师,教师质量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使得农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四)教育政策和教育观念的差异

城乡之间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制度扶持存在着差异。许多城市会出台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借鉴西方的办学经验,加大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为城市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升级和活力,而农村地区,经济本身就相对欠发展,政府对教育的基本投入都无法很好完成,更谈不上加大政策扶持了。另外,城镇居民和普通农民的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城镇居民相对来说经济条件优越,知识水平更高,更为关注子女的教育,而农民三餐温饱还待解决就更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

三、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可行对策

(一)重建教育财政新体制,实现教育投资均衡化

教育投入的均衡是教育整体事业均衡发展的基础,所以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就决定了教育投入也要均衡。实现义务教育投入均衡化,需要政府在制定每一项政策、每一项规划的时候都必须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都应使农村也能从中获益。目前我们必须对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新体制、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另外也必须健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法制化建设,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各方面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均衡分配,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切实的做到教育经费投资城乡之间的均衡化。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要实现均衡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内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均衡配置。

首先,缩小城乡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硬件资源的差距。各省可根据自身的省情、区情指定义务教育阶段统一的学校最低办学标准,要着力改造低于办学标准的农村薄弱学校,通过教育财政专项拨款、政策倾斜、社会援助等方式重点扶助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实现区域内部办学基础建设的均衡。

其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城乡师资力量的悬殊差异直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就必须推动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就是要求得城乡之间师资数量质量和各学科的教师结构上的均衡发展。

再者,加强校长培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校长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强校长的教育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农村地区校长的领导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首先,要保障培训经费。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城乡经费的不均衡,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相对紧张,因此,农村地区校长的培训经费应由政府出资,确保每一位农村地区校长参加培训。另外,也可以针对校长培训方面设立专项基金,并应当向农村倾斜,其次,培训方式可以并且应当灵活处理。

(三)改造城镇的教育系统,同时适时发展农村教育

全国31个省无一例外都是城镇教育资源绝对值比农村丰富,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布的现状十分迫切地需要把小城镇的教育系统改造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面向农村的教育体系,同时要适当地发展农村的教育。城镇具有很强的教育辐射作用,通过这种辐射作用可以及时、长期、有效的惠及农村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将小城镇的教育资源改造成更为开放的、面向农村的教育系统是缩小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最有效地措施之一,才能事半功倍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加快农村的教育发展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措施,只有双管齐下,为农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

(四)鼓励发展优质特色民办教育

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民办教育,对满足公众多元化教育需求和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有重要作用,也是解决城乡不均衡的有效措施之一。第一,要解放思想,大力提到对民办教育的认识。立足现实,重新认识民办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和统筹甚至中华民族伟大负心都有重要作用。第二,针对民办教育发展给予配套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经费问题。由于民办学校缺乏配套政策既增加了办学成本,也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办事效率和办学效益。第三,给民办学校松绑,让其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发展。

(五)社会各界联合,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平衡发展

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政府、社会和群众的全体参与,切实激发全社会发展教育的全民教育意识,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了解现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和未来,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入到教育事业中也会极大的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例如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就可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很多机会,“希望工程”、“春雷计划”等等的公益事业都使许多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所以说,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和发展教育。

教育平等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支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和谐平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已然成为现今社会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瑞峰,郭大,辛贤.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柳海民,杨兆山.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5

我国的城市化现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已由2000年的4.6亿人增加至2011年的6.9亿人,城市化率也相应由36.22%提升至51.27%,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流入人口受教育层次日益趋升。相对于深层次的“社会型城市化”而言,这种表现为“高楼经济”的城市化是浅层次的“人口赶超型”城市化,必然衍生出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矛盾现象。现已呈现出: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基础部门虽然紧缺低水平劳动者,却排斥农民工进城的“市民行为”之间的矛盾。高就业能力外来人员热切渴望在城市供职与生活与城市部门冗员低效、隐性失业、高门槛的等级型就业政策与模式、逆城市化现象之间的矛盾。非包容户籍制度下的非户籍人口相比城市户籍人口更遭遇到城市生存的不平等对待与人权平等之间的矛盾。控制流动人口政策与城市化进程伴生的“区域城市化”、城市范围扩张、行政区划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低效率城市国有成分经济部门融资顺畅与高效率非国有成分部门缺乏融资平台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的城市化融资需求与表现为融资方式单一,投、融资体制落后,资金短缺且配置不均的“城市化多元非均衡金融”之间的矛盾。其中,在当前城市化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巨大的融资需求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现象凸显出阻碍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非包容”。为突破非包容瓶颈,实现可持续、深层次的城市化发展,亟待诉求于包容性城市化理念。进一步的,最突出的城市化融资困境极为可能阻断城市化资金链条,导致城市化进程瞬间停滞。因此,破解这一融资困境的“诅咒”,是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发展迫切而又现实的课题,更是现阶段包容性城市化最为重要的政策调节视角。本文在第二、三、四部分分别阐明非均衡金融与城市化的关系;包容性城市化的金融与非金融政策调节视角;调节非均衡金融的针对性措施。

二、中国非均衡金融对城市化的影响

伴随经济、金融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日新月异的发展,二者互动关系日益凸显且不断强化与动态拟合,并逐步呈现出随场域差别而时空演变的发展格局。凌驾于实体经济运行之上的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强大的资金融通、资源整合、优化配置、集成信息等功能,凸显出虚拟性、地理性、流动性、逐利性等特质和优点,发挥虚拟经济对各层级实体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运行的溢出作用。

(一)城市化内容及其金融诉求

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逐步融入国民经济每一个细胞,渗透于并驱动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源自城市化的金融诉求。金融在构成并作用于“城市化经济”的过程中,展现出“均衡——多元非均衡——均衡”的运动态势,这与城市化的“非包容——包容”发展路径以及城市化经济的“非均衡——均衡”运行趋势动态交织、相互作用。

1. 城市化与城市化经济。

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浅层次地表现为非农产业产出和要素的集聚或扩散的过程与影响,进而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农村人口的非农化与城市化;在数量上则体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既是城市发展、高水平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也是体现国家发达程度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理论层次上,作为城市化载体的城市分为“城”和“市”。其中,“城”是负载有水源、交通、建筑、通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基本功能的非农产业生产及非农人口生活用的资本化土地,是城市的载体;而“市”是由经济流量和方向、经济主体行为和交易结构以及相应的经济制度、组织和经济政策所表现的、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处于一定空间方位的买卖场所或市场交易中心。[1]城与市结合形成城市,继而城市与城市化融合产生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具有溢出效应,当城市化作用于“城市经济”从而形成运行良好的“城市化经济”,显示这种溢出效应为正,反之为负。源于城市与城市化的“城市化经济”泛指由城市化现象引起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来的具有城市化效应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和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按照“城”与“市”的层次,可进一步划分为“城经济”和“市经济”。“城经济”以城市市政经济活动与土地经济运行为主要内容;“市经济”是包括经济流量、主体行为与市场结构三大组成部分的社会经济循环巨系统。金融是“市经济”中城市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市场结构组成部分中占有绝对分量,因此,前文提及金融构成城市化经济。

2. 城市化的金融诉求。

城市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以及城市化经济运行都伴随着对金融发展不同类别与程度的诉求。首先,投融资是城市化对金融最直接的要求。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日趋完善的城市间(金融)市场,多样化的投资工具,百姓生活水平提升、财产富足,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日益高涨的投资热情,产生无限的城市化投资需求。与此同时,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地方政府、外来及城市低收入人口、中小企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提出扩张城市、扎根城市、防止边缘化的一系列融资需求。其次,金融是实现城市化深层包容性发展,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非金融性矛盾的动力因。深层次城市化有赖于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然而利益主体若要突破非包容瓶颈,获得平等的城市发展机会,亟待实现经济发展机会均等化,它是共享一切更高层次均等机会的基石。高效运行的金融体制、投融资机制是实现投融资机会均等化的基础与保障,高水平普惠型金融发展是包容性城市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城市化进程中诸多非均衡、非包容因素从而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长效驱动力。再次,“城经济”与“市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并进需要金融高效配置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发展、市政服务完善需要宽广的融资渠道、巨额资金和社会各界群体的广泛参与,市场体系构建、资金流良性运转需要高效率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如前文述及,金融作为“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经济资源合理配置,为“城经济”高效发展调动资金,实现城市化经济高水平运行。

(二)我国的非均衡金融现状

理性认知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状态,发扬优势、调节不足,是满足城市化对高效金融诉求的关键。

1. 非均衡金融及类型。

对于非均衡金融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狭义上,由于非均衡是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供求不相等即市场不能出清现象,故而建立在规范非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金融非均衡特指金融市场非均衡,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子市场的非均衡。进一步的,金融在体制层面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称为金融制度、政策非均衡。更深层次的,金融作为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金融服务共享权利非均等化都可以理解为金融非均衡的表现形式。因此,广义上,非均衡金融既包括业已形成的静态金融现状,又涵盖金融发展过程动态非均衡两层含义。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与政策供求不相等,或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抑或金融服务非包容、差别化配置,再或金融在动态层面上囊括上述所有的非均衡发展的多元系统组合体。目前,我国金融的非均衡状态,按照成因可纵向分为固有因循型和城市化引致型;在内容上涉及金融政策、制度,金融市场非均衡;产业以及城市间金融资源分布、配置非均衡,以及金融区域分布不均衡。

2. 城市化引致型非均衡金融。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人口向大城市或城市中心集中,人流带来物流、商流以及市场的集聚,必然导致金融资源流向大城市、中心城市或城市中心区,以致金融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城市化进程伴随收入差距扩大,导致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城市富裕阶层与中低收入者之间以及城市户籍与非户籍居民之间分布不平衡;城市化进程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二三产业日益强大,农业产业化更加速农转非的进程,企业、产业部门融资需求牵动金融资源流向大企业、城市国有、正规产业部门,导致金融资源在企业与产业部门配置不均衡。城市化发展对金融的诉求必然导致城市金融较农村金融发展更为迅速,具体体现为:金融竞争更加激烈、金融资源更富集,金融组织更均衡、金融体系更完善,制度更符合经济发展需要,资源配置能力更强劲;进一步体现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之间金融发展不均衡。

3. 固有因循型非均衡金融。

首先,金融制度、政策供求非均衡,在数量上表现为产权、信贷、金融监管、等金融制度供给不足;在质量上呈现出现有金融制度、融资政策无法包容城市弱势、外来群体发展需要的制度覆盖面与权利需求不匹配。非均衡金融市场主要表现为信贷、外汇以及证券市场对各市场投、融资工具供求数量的非瓦尔拉斯均衡态。其中,与城市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信贷市场非均衡:社会主体对信贷资金的意愿需求量大于实际贷款量或意愿贷款供给量;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日益发展;民间金融日益发达、民间借贷利率日益高涨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国正规信贷市场非均衡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分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零售市场和银行之间的交易市场,随外汇政策变化而体现为不同时期内各异的外汇市场非均衡状态:1994—1997年外汇市场供大于求;1998年供给略小于需求;1999年扭转供给略小于需求的局面。[2]沪深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由供过于求的非均衡形式转为供不应求,而且这种非均衡状况随公开发行方式不同而各异。[3]

(三)非均衡金融对城市化的影响

金融对城市化发展影响深远,然而非均衡金融状态及此状态下的金融非均衡发展不仅削弱了其对城市化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正向溢出效应,导致城市化融资困境、城市化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还降低了金融效率、阻碍金融深化、广化。

1. 城市化融资困境。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资金,非均衡金融导致融资主体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非包容金融、制度政策,更使城市化各融资主体陷入不平等融资困境,不平衡的非包容性金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具体的,地方政府是城市化的融资主体,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拥有三条融资渠道,分别是:由中央政府债转贷、获取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组成的直接融资渠道;以资本市场融资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以土地批租、项目融资为主的项目融资渠道。事实上,银行型金融机构与政府长期存在裙带关系、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融资效率低下,银行呆、坏帐率骤升,严重影响了金融体系稳定;分税制改革致使地方政府税收量少,土地出让净收益难以衡量致使资金难达成效,以土地为质押物的政府融资平台富含风险,造成地方政府融资困难。企业融资包括以资金、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内源融资和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外源融资,中小企业及中小私营企业主要靠成效颇低的内源融资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获取资金而无法获得高准入门槛的直接上市融资机会,基于这些融资方式的资金来源面窄,提供资金数量有限,难以供给这部分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村、农户更是无法享受正规金融服务,形成城市化进程中各融资项目和利益主体额融资盲点,不仅将高效率、城市迫切需求的项目拒之门外,阻滞城市有序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层次化优化转型,更是对包容性城市化的错误诠释。

2. 非均衡金融对“城经济”的影响。

“城”是城市化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其附着物的经济运行形式与结构称为“城经济”,以城市土地经济和市政经济为主要内容。金融非均衡通过作用于城、城市化、经济运行三个着力点,分别影响城市土地经济与市政经济两方面内容从而推进或阻碍“城经济”发展。在城的建设层面,金融资源集中于大城市或城市中心,金融制度、政策、服务倾向于城市融资需求,银行金融机构在城市集聚,城市金融效率高于农村,导致城市建设融资效率高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而这些城市外围区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劳动力资源以及上游产业,金融非均衡导致原本处于发展弱势的地区日益成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的短版区域与断裂环节,必然致使城市成为突兀发展的“孤岛”。城市化进程引发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与流转不畅是造成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与城市居民“同地不同权”或“有地无权”的根源,导致城市化过程中“被城市化”的农民数量增加。这一现象的实质是土地收益配置上出现的非公平问题,非均衡金融市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房地产等城市附着物难以获得准确市场定价;金融制度、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使得城市土地资源难以获取上市交易流转的机会,城市土地经济必将无法高效运行。在政府融资困境和非包容顽疾驱动下,市政经济中的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非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并获得相应报酬,金融非均衡弱化这种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降低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市政经济低效运行。金融非均衡加剧了城的供给与需求落差,随城市化非包容发展而出现城需求大于城供给的非均衡特征。

3. 非均衡金融对“市经济”的影响。

以城市国民财富的再生产、城市国民收入运动、社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三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流动是“市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实现“市经济”高效运行,关键在于促进:国民财产、非生产部门财产以及居民财产在投资和消费环节的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在城市企业、城市财政以及国家财政之间逐级配置,以及统一二者的城市社会资金顺利周转;协调节城市及外来消费者、生产者及政府的消费、储蓄、投资、转移支付及政策等市经济主体的行为;完善包括消费品市场、输出产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企业产权市场等组成部分的城市市场结构。投融资体制非均衡导致国民财富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金融政策制度不健全、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资金周转不畅;金融市场是“市经济”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非均衡必然导致市经济在市场结构层次的非均衡。在上述原因错综影响下,企业融资不畅,最终导致“市经济”非均衡运行。

综上,金融非均衡发展作用于城市化、城市化经济,使其运行偏离均衡、包容、可持续的高效率发展轨道,亟待运用包容性城市化理念调节。

三、包容性城市化的政策调节视角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诸多固有抑或衍生而来的非均衡、非包容因素,影响了城市化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化既是切实体现本质的城市化,也是“城经济”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更是金融等城市资源合理配置的城市化。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重点在于合理运用包容性城市化思想统筹、调节一切非均衡、非包容因素。

(一)包容性城市化内核

包容性城市化不仅表现为根植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城市范围扩张,更表现为市民权利的普遍化,即城乡劳动力身份平等、机会平等、权益平等。于此,包容性城市化是人口、环境资源、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协调的城市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劳动力、土地、金融等资源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的城市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规模合理成长、城市范围有效扩张的城市化;还是实现社会权利、机会分配均等、消除不公平待遇的城市化;更是协调、整合一切不平衡因素以达到制衡、平衡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为城市化进程各个阶段提供指导思想与运行思路。

(二)包容性城市化的非金融政策视角

包容性城市化的政策调节视角体现了在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包容发展理念对城市化方方面面的战略指导与调整。

1. 城市化本质视角。

为实现深层次、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转变对城市化本质及功能的浅层次理解。包容性城市化思想,扭转对城市化的表象理解,凸显城市化本质。城市化的内涵职能、外延职能、社会职能都包含本质和表象,在包容性城市化指导下,各职能的本质得以实现。首先,城市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内涵转变。不同于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为标志的表象层次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内涵的实质是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提升而带来的社会职业转化从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化的过程,基于城市化的这种实质,要切实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包容性城市化提倡机会均等,为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的双重非农转化创造条件,凸显城市化的内涵职能的本质。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不同于城市扩散这一城市化外延表象,城市化外延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包容性城市化为其外延职能发挥提供保障。更深层次的,将偏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将城市化社会职能由转变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表象延伸至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

2. 包容性城市规划视角。

为实现深层次、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合理规划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建廉租房和旧城改造等城市安居工程建设将会在长期内持续进行,城市规划亟待融入“新城市主义”元素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容性城市化要求在处理好人口增长和绿色城市关系的基础上,重建城市中心,处理好交通走廊、邻里居住社区和办公、商贸、文化、休闲、等不同“城市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以兼顾不同阶层居民的实际需要。具体的,住房规划方面,大户型、小户型都要有;公共设施及其服务规划,既要满足高收入居民,也要兼顾低收入居民服务诉求,等等。更深层次的,立足于“城市网”理念,规划并启动公共建设工程,加大城市之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完善周边地区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及服务条件,为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化地区奠基。这种通过“组团式城区”构成的城市化区域网络,有利于市场的空间均衡和整个城市化地区的包容性发展。

3. 产业包容性发展视角。

为实现深层次、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合理有效安排各层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由其特殊的空间经济性决定,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在承载高端产业的同时,也需要含有低端的平凡的、细小繁琐、甚至脏累繁重的一般性或微型产业。相当多的城市户籍居民不愿进入低端产业,这导致我国很多城市的一般城市服务业发展落后,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进城填补了城市服务的空白,丰富了城市产业内涵。包容性城市化指导相关部门制定包容摊贩经济、脏累职业、一人公司等城市微小产业发展的规范和条例,是平衡城市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外来人口融资困境的权宜之计。

(三)包容性城市化的金融调节视角

为实现深层次、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以包容、均衡发展的金融作为依托。非均衡、非包容性金融阻滞包容性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非包容因素的负面影响,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减缓金融深化、广化进程。为实现金融对城市化进程正向驱动,需要运用包容性城市化理念调节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非均衡状态。包容性城市化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非包容因素提供思路,也为调节金融非均衡状态提出构想。

1. 包容性金融内核。

包容性金融是以普惠性共享型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为弱势融资群体提供享受平等的正规金融体系和服务的机会与权利,进而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提高金融发展的分配效率,推动金融深化,解决经济发展中增长和结构问题,保障经济长效稳健发展的新型金融形式,是包容性城市化思想对于调节非均衡金融的具体体现。

2. 包容性金融与城市化包容发展。

金融包容性发展通过生产和消费作用于城市化进程,在实现普惠和共享的过程中推进包容性城市化。在生产层面,主张社会各利益主体平等掌握和使用金融资源,通过占有和使用金融资源推进生产,带动主体财富增长;在消费层面,主张各利益主体平等享有消费金融产品,提高消费者受益、改进福利状况的权利。更实际的,普惠型包容性金融体系及金融服务建设在城市有效支持非政府部门参与到城市中基础设施扩展建设、土地开发与利用、健全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各种规模、所有制成分的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农村,帮助构建以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为组成部分的农村金融服务框架,将为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提供融资服务,有效支持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金融体系及金融政策、制度,平等金融服务有利于统筹城乡关系、激励城市化进程各环节良性协调互动与发展。由此可见,包容性城市化指导下的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利于消除金融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可以说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实现有效提高了金融运行效率,突破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包容、非均衡因素,加速了包容性城市化进程,因此,积极调整城市化进程中金融非均衡发展轨迹,是包容性城市化重要的政策调节视角(见图1)。

四、调节金融非均衡——包容性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调节金融非均衡,既是推进包容性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政策调节视角之一。调节金融非均衡,应从其不同成因着手。

1.对于固有因循型金融非均衡。这类金融非均衡源于对金融产品价格的控制、对信贷、外汇以及股票发行数量的控制以及金融企业与生产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信贷、预算软约束。针对上述成因,调节非均衡金融使之均衡发展应做到:在信贷市场上,转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完成利率市场化转变;在外汇市场上,在放松数量控制的基础上,逐步放松汇率控制。

2.对于城市化引致型金融非均衡。应认识到这种金融非均衡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不影响城市化进程时可以不加处理,然而超出一定程度就应予以控制,应建立普惠型开放式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切实实现金融包容性发展;建立多元化金融融资体制,如供应链金融,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调动农地金融缓解农民融资困境;鼓励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

3.包容性金融是调节金融非均衡,推进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有利措施,实现金融包容性发展亟待构建包容性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包含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元机构投资者、高力度市场监管的包容性金融市场;通过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强化其风险控制能力使之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创造环境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代理银行服务、移动支付服务;金融供应商多样化,鼓励其与国有银行良性竞争,通过创建新型金融机构来提高金融内部组织的包容性。鼓励非正规金融合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监管的风险与创新包容度。

摘要:“包容性城市化”作为我国低碳型城市化的精明发展路径与至高政策导向,通过整合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赋予各城市化主体共享发展成果与机会的权利,调节并突破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非均衡、非包容性瓶颈,为实现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型城市化提供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金融发展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我国的非均衡金融加剧城市化矛盾,严重阻滞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亟待调节金融非均衡发展状态。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6

一、校际发展不均衡的成因

1. 长期“重点校”的存在

按国际教育发展经验,教育公平应该由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再由过程公平到结果公平,按十八大的表述应该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但长期以来,由于重点校政策的后续效应和区域教育不均衡的客观现实,我国在解决好了人人都有学上的民众需求后,迅速地面临着人人都要上好学的压力。这一压力来源就是我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施行的“重点校”政策。“重点校”的形成,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成长历程。重点校政策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经过一系列政策进行强化的,例如《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落实,使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政策具备了法理性依据[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享受均衡的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产生了迫切需求,先期主要集中在县及县以上城市的重点校政策成为最大障碍,尤其是对农村教育的冲击巨大。为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我国先后废弃了重点校政策,并且逐步开始对农村教育倾斜。虽然重点校在官方文件中消除了,但是去掉重点校光环的学校依然是择校的热门。长期存在的重点校政策已经牢牢扎根于人的意识之中,人们对重点校的需求并没有减弱,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择校。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不再是重点校的学校以优质校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依然是所谓的“重点校”,这成为我国择校屡禁不止的缘由。

2. 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让我国形成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大群体,这对我国形成现阶段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颁布在我国“城”、“乡”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在教育方面则集中表现为针对“城”、“乡”性质不同而形成的二元教育结构[3]。城乡二元的教育结构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教育长期发展滞后的制度性原因,不仅造成了我国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巨大分野,也形成了整体化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机制,造成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之间教育差异的巨大与农村教育差异的巨大,将我国教育制度性地割裂为城市优质学校、城市非优质学校,农村优质学校、农村非优质学校。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存在带来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升学”竞争力的不断攀比,不断造成学校发展的“马太效应”[4]。在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制度的限制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他们的子女因不能接受城市所提供的教育,只好选择薄弱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这类学校通常师资薄弱、办学条件薄弱,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的实现。

3. 对发展认识不充分

我国现阶段校际发展不均衡严重,受发展认识不充分影响较为深刻。为此,笔者认为对发展的认识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发展是自身内在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作为而构成的有机主体,也是作为整体性质的主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发展是自身内在系统与别于自系统的他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事物真实有效的发展虽然根本在内在的自我系统的发展,但外在系统有时甚至可以阻碍或终止有机体的顺利发展;第三,发展是正向的、积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和极富前景的,只有一事物朝着正向前进,我们才能称其为发展;第四,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一个个点性事件的串联。发展的过程性特点昭示着发展不是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5]。

4. 效率与公平的争执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在我国长期存在,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的“效率优先”的大政方针息息相关,效率优先理念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该理念指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许多地方开展工作的实际规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也大踏步前进,表现为我国出现了大批重点学校,为我国当时“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日趋强烈,为此,我国逐渐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6]。“木桶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表明,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中功能最薄弱的环节,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最弱学校的发展程度,为此就需要对该部分群体进行补偿。对弱势学校进行补偿与局部利益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和矛盾的,而就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言,两者是一致的。同时,弱势补偿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人员的流动和相互间差距的缩小,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7]。实现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高位均衡,都离不开对弱势学校的关注和补偿。

5. 市场失灵

义务教育阶段是存在市场竞争的,但是囿于市场机制天然的“趋利”因素的本性,势必造成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丛林法则”,导致供给与配置的不均衡。市场失灵造成义务教育校际失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市场机制会天然形成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局面。市场上的资源总是朝着有丰厚利润的方向流动,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也概莫能外。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会对社会公众的选择造成重要影响,由是而诱发择校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必然获得社会民众的青睐,于是“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分择校”便成为常态。“以权择校”使得学校与权力机构相结合,为获得政策优势大开方便之门,“以钱择校”为学校提供了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而“以分择校”则为学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的资源,从而引导大量尖子生、骨干教师流入优质学校,造成义务教育阶段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第二是信息不对称。在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了现时代为社会所诟病的学校、社区两张皮现象,学校不是依托社区,为社区服务的,而是演变为遵循长官意志自筑高墙的“悬浮”于社区之外的孤岛。社区因无法对“悬浮”的孤岛———学校作出准确的判断,来源于社会的舆论则成为社区(家长)选择学校的最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舆论中好学校教育资源的争夺。

6. 政府失灵

虽然市场在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情境中通常因市场天然的“趋利”性带来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但市场作为义务教育最为有效的配置方式是无可辩驳的。对教育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的除市场外还有政府,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表现出低效率,造成社会教育成本的不断叠升,这种现象称之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8]。政府失灵对于诱发校际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将限制学校与学生在改革方面求变的能力,这种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校与公办校身上表现突出,公办校因能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而保持一种相对惰化的状态,而民办校因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考虑,与公办校相比表现出更多的活力,逐渐发展为贵族校等优质学校,拉大了校际差距。其次,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对于产生什么样的成果往往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依据政绩需求作出的判断比比皆是,这便将学校的发展权被动地转移到了学校校长身上,因学校校长差异而导致的校际差距扩大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治理校际发展不均衡的对策

1. 摆脱功利主义教育观束缚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被功利主义教育观严重束缚,集中表现为通过应试教育实现向上流通的强烈需求。依靠教育实现自身阶层的流动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通过教育使得每一个人都对阶层的流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则这种教育是有毒的,是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的。为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生活,发现自己,成为自己,从而做最好的自己。摆脱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束缚,从生活中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摆脱对教育物化的认识,重新发现教育中所蕴含着的人性的光辉与“柔和”。

2. 斩断超级学校利益链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本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异的存在,症结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塑造了一大批“超级学校”,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根本举措是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超级学校,确立弱势补偿原则,平衡区域教育格局。超级学校垄断教育资源,妨碍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为此,应确立对弱势学校的补偿原则,充分保障弱势学校的发展所需空间,均衡区域内的教育布局,为区域内的学生升学提供更多、更合理的选择,打破超级学校一支独秀的局面;同时严格控制超级学校对薄弱学校教师、学生的抽调,稳定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与学生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考试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的教育变革,形成新的教育现实,从而凝聚面向未来的共识。

3. 保障教育公平落地生根

要想进一步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真正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公平、规范”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增加农村教育资源是关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要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同时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学生课外教学活动,逐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要逐步、真实地实现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面对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和断层,我们需要继续强调教育公平的价值,保障农村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弥补农村教育突出的短板;同时,要尽快从应试教育突围,迎接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世界范围内教育创新的挑战[9]。

4. 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入园、小学就近入学、小升初随机派位、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生、普通高中和初中招收艺术体育类特长生、中考体育考试、各类加(降)分资格等有关政策、信息的公开工作;重点公开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信息;加强教师公招、教师资格考试等信息公开;切实做好中小学校教育收费政策、项目、标准等信息公开。同时,推进教育行政决策公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逐步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参考文献

[1]张旭.北京市“指标到校”政策实施的问题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3).

[2]胡伶.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张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之文献述评[J].克拉玛依学刊,2014(3).

[4]李秉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以贵阳市为例[J].教育研究,2005(5).

[5]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张旭.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突破[J].现代教育论丛,2015(2).

[7]周彬.教育考试与评价政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8]熊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以成都为例[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7

一、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乡村、城镇美术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 重点对霸州、石家庄、廊坊、承德及张家口等地区的美术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学生和教师总人数、学校美术教学设备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等方面。

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135份, 收回133份, 回收率为98.5%。其中, 乡村初中美术教师75位, 城镇初中美术教师58位。通过统计收回的问卷可知, 共计调查93所中学, 其中, 乡村中学62所, 城镇中学31所。为了便于统计, 在乡村中学和城镇中学中分别随机抽取30名进行统计。

二、探讨与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导致河北省城乡初中美术教育出现不均衡发展的因素较多, 主要可从四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1. 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具体说明和对比河北省城乡初中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 本文采集并整理了教师学历表 (如表1和表2所示) , 通过分析和汇总, 将河北省城乡初中美术教师的学历情况按照师范类、非师范类、专业及非专业的类别划分, 并计算不同类别教师的比例。

根据调查、分析可知, 河北省城乡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 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相对乡村, 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 人们的生活质量较高, 更多年轻、专业水平较高的美术教师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收入, 自然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日益扩大, 这种美术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逐步扩大。其二, 社会对乡村和城镇的看法存在差异。一般来说, 社会对城镇的美术教育寄予更高期望, 城镇学生家长的观念也相对先进, 这无疑推动了城镇学生美术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样, 城镇美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 相对乡村, 城镇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

2. 学校对美术学科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否均衡, 学校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存在差异, 所以城乡的美术学校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 城镇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城镇教育的发展, 自然包括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于是, 城镇美术学校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乡村的美术教育基础薄弱, 其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无法与城镇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相提并论。从调查数据中可知, 仅个别学校对美术教学给予重视, 并较好地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 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3. 美术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相对城镇的美术教学资源, 乡村的美术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主要表现在是否有美术教室、是否有美术用具、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美术专业的师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四个层面。

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直接影响城乡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分布情况。经问卷及访谈发现, 城镇的美术学校有能力为教学需要添置美术教学所需的用具和设备, 而乡村的美术学校因为经济条件所限, 基本提供不了这些用具和设备。更为不利的是, 乡村的部分美术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美术这一学科甚至形同虚设。针对这一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均衡分配城乡美术教学资源, 重视乡村美术教育, 以缩小城乡美术教育的差距。

4. 地方部门对美术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同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多需要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财政支持, 因此, 地方部门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尤为重要。从实际情况看, 在城镇地区的中小学, 美术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较高, 能够获得较多的教育经费 (如图1所示) ;在乡村地区的中小学, 美术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高, 未能获得足够的教育经费 (如图2所示) 。这无疑增加了乡村地方部门的管理压力。

三、调查结果

总体而言, 导致河北省城乡初中美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有两个。首先, 从社会角度看, 城乡获得的期望值不同。由于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发展迅速, 所以社会对城镇美术教育的期望值高于乡村, 进而导致城乡美术教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存在差异。值得一提的是, 思想观念较先进的城镇地方部门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 能为美术教育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 所以, 城镇学校的美术教育比乡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更具发展优势。其次, 从家庭角度讲, 城乡家庭不同的经济因素和文化背景使孩子接受美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存在差异。相对乡村而言, 城镇的学生家长观念较为先进, 经济条件较好, 生活质量较高, 因此在孩子的美术教育方面乐于投入, 所以获得较高水平的美术教学资源, 进而间接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最终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吸引专业水平较高的美术教师。

四、改进措施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运动休闲需求的增长,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迅猛, 日趋成熟,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的户外运动市场呈现了不均衡性发展。在我国部分城市, 例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南京、沈阳、新疆等地, 户外运动是时尚休闲运动, 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众多, 有大量的种类多样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户外用品店, 但是在我国的很多城市户外运动却还是新鲜玩意, 鲜有人尝试。

二、我国户外运动不均衡性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城市化程度。

户外运动是一种与城市生活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当人们在城市生活越久, 所在城市生活节奏越快, 城市生活压力越大, 对大自然的向往就越强烈。也即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越高, 人们参与户外运动的意愿也就越强烈。因此一个地区的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程度是与该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成正比的。户外运动的挑战自我, 亲近自然的特性恰恰能满足这种需求, 因此虽然上海深圳户外运动资源少, 但却发展很好。城市化程度是影响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经济基础。

由于户外运动是一项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 因此户外用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要求较高, 价格相对普通日常用品要贵很多, 一件普通的冲锋衣需要一千元以上, 稍好一些的背包、登山杖、登山鞋等一套装备配下来至少需要上万元。对于我国很多人来说, 户外运动属于“烧钱”的活动, 因此户外运动要求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较高。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 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有参加户外运动的经济基础, 因此在这些地方户外运动发展较好。

3、城市休闲文化。

户外运动进入我国时间较短, 是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行为。休闲文化越悠久, 市民休闲意识越强烈的城市的居民, 对户外运动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会比其他城市居民要高, 户外运动也更容易在该地区成为潮流。休闲氛围浓郁的杭州和成都的户外运动发展良好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尤其是成都, 户外运动产业竞争激烈, 户外运动项目种类多样, 参与人数众多, 致使四川省在同等经济基础和城市压力的条件下, 与其他城市相比要有更多的户外用品店和户外俱乐部。

4, 户外运动资源。

户外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 具有经常性, 如果所在城市或城市周边有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 则会给城市的居民带来巨大的便利性, 有利于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并且丰富独特的户外运动资源, 可以吸引大量的外地户外运动爱好者来此地进行户外运动, 因此户外运动资源也是影响地区户外运动产业的一个因素。

三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建议

1、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让户外运动安全化和规范化。我国户外运动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产业链不完整。仅有户外用品销售业 (户外用品专营店) 和户外活动组织业 (户外俱乐部和户外活动论坛) , 其他的配套的服务业没有形成。很多参加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 缺乏在野外生存的常识, 去的地方多是人烟稀少原生态的地方, 没有规划, 缺少对户外运动路线难度等级的评定, 再加上这些地区的救援系统不完善, 导致让户外运动成为了一项挑战生命的活动。产业链不完整, 无相应配套服务业增加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危险性, 阻碍了户外运动产业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因此户外运动企业可以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户外运动地的开发、户外运动地难易等级评定、救援、户外培训, 户外保险等行业, 这样不仅能让户外运动更安全和规范, 促进户外运动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而且能更好的抢占市场先机。

2、从区域的角度来看, 各城市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推动程度, 区分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市场, 发展不同的户外运动行业。根据我国地区户外运动产业的各种影响因素推动程度的不同, 可以将户外运动市场分为两种, 一种是客源市场, 一种是目的地市场。城市化程度高, 经济实力雄厚, 休闲氛围浓郁的地区, 人们户外运动的需求强烈, 是客源市场, 适合发展户外用品零售、组织性户外俱乐部、户外培训、户外保险等行业。户外资源丰富的区域, 属于目的地市场, 适合发展接待性户外俱乐部、户外运动地的开发和建设、户外救援等服务。我国在客源地市场自发的形成了户外用品销售业 (户外用品专营店) 和户外活动组织业 (户外俱乐部和户外活动论坛) , 但是在目的地市场这一块, 还没有形成产业, 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 参与的人数增多, 对户外运动目的地市场的开发的需求将会增强, 我国户外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的地区, 例如新疆、西藏、海南岛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目的地户外运动服务业, 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从个体的角度来看, 户外运动企业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户外运动特性, 因地制宜, 制定与之相适宜的发展策略。不同的城市发展的推动因素不同, 因此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户外运动发展方向。例如成都是一个户外资源丰富, 并且有着浓郁的运动休闲氛围的城市,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并不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人们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不高, 因此, 此地的户外运动偏平民化, 参与人数多, 活动频率高, 人均消费低, 属于平民化的户外运动, 性价比较高国内品牌的户外用品以及玩法丰富的户外活动更受人们欢迎。深圳和上海虽然都是户外资源匮乏, 城市生活压力大, 经济基础良好的城市, 但由于休闲文化不一样, 因此, 户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不一样。上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 崇尚优雅的海派文化根深蒂固, 人们更喜欢休闲腐败型的户外活动, 轻量时尚舒适的户外用品会比专业技术款更易销售。户外运动企业应该根据当地的户外运动的特征制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参考文献

金融发展不均衡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性;建议

所谓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予适龄幼儿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果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追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既追求数量增长又追求质量提高,它不是指区域和幼儿园之间均等发展,而应理解为在幼儿教育整体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区域和幼儿园之间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它也不是指各幼儿园采用同一教育模式,而是各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从实践上看,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均等,即适龄幼儿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入园率这一指标上。二是教育过程平等,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平等,包括师生比、教师的学历、教师的工资、人均公共经费、人均用地、人均用房、人均图书等资源配置。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每个幼儿在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基本标准,现阶段主要体现在接受幼儿教育后升入重点小学或一般小学的机会均等。

一、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不均衡主要存在于城乡间、地区间、省际、县际、县内乡镇间,造成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识误区

幼儿教育作为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会随着人力资源的转移而流动。但也正由于这种外部性導致其投资主体的产权难以确定,为更有效的享有投资产权,政府官员在进行决策时就有可能将资金投向其他的产权明晰的领域,加上中国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尚不明晰,幼儿教育投资这种“政绩”效果又不能立竿见影,所以投资决策有可能要服从于省、市或县的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割据的发展格局造成经济发展在城乡之间不平衡。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居民用于支出教育的水平不同,导致对幼儿教育的供给和需求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非均衡性导致幼儿教育发展非均衡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教育投资规模不同。第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影响幼儿教师的收入,进而影响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三,经济发展非均衡影响幼儿教育的入园率。

(三)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不顺,投资短缺

我国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的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在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下教育资源掌握在拥有权力的官员手中,而政府官员的有限理性和投资偏好使其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时向公立幼儿园和重点幼儿园倾斜。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基本没有财权,幼儿教育投资主要靠居民个人。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幼儿教育财政投资过小,且呈下降趋势。这样,不同的地区、省、县和幼儿园之间的发展水平就有可能因为制度的短缺而发展不均衡。

(四)文化教育基础差异

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发展水平会通过影响幼儿教育的成本来影响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幼儿教育越发达的地方,越会吸引政府和私人的投资;幼儿教育越不发达的地方,越会发展缓慢。

二、建议

根据我国幼儿教育投资现状和现有发展条件,为减少幼儿教育投入的差距,优化幼儿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教育的均衡,提出以下建议。

(一)逐步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加强早期幼儿教育,对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可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起点,从儿童早期打破贫困的循环圈,是缩小社会差距和经济差异,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实力最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应逐步将幼儿教育纳入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是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二)建立多元幼教投资模式

总的来看,目前世界幼儿教育投资模式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政府支出为主;二是政府与民间协助投资;三是民间投入为主。为实现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多元投资模式,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办园,大力发展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与服务机构,这将成为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创新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其次,建立幼儿教育公共财政制度,合理分担成本。再次,建立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最后,加强对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

(四)改革幼儿园经营体制,扩大优质幼教资源

在扩大幼教规模的同时,还必须扩大优质幼教。只有提高对幼教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幼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吸引更多投入。而这需要转换幼儿教育的经营体制,一方面要实行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入园率;另一方面要实行品牌经营,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比较优势和知名度,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优质幼儿教育需求,促进各地幼儿教育均衡、持久、高质量的发展。

上一篇:切割路径优化下一篇:方法检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