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

2024-07-22

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精选十篇)

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 篇1

(一) 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

“民间艺术”, 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 冠以“民间”字样, 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 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 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 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 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它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凝聚了华夏各民族的艺术精华。这些民族文化和古老广阔的乡土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如两广的狮舞龙赛、四川的麻辣火锅、西北的窗花唢呐、安徽的黄梅小调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富贵丰富的民间艺术, 它们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 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当今世界上溯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艺术的代表。这些民间艺术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 同时它们也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文化产业。

(二) 民间艺术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绚丽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 我们应在保护发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积极充分的挖掘利用。在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以后, 进入我国境内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人员会越来越多, 因而我国的一些旅游大省、文化名镇、风光名胜以及散落其间的风味小吃、手工艺品、民俗民风都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点, 经济前景不容忽视, 也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增值的一个重点

(三) 我国民间艺术的鲜明特色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特色鲜明。我国各地区的民间艺术在艺术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内容体裁等各方面, 都具有民族地方特点, 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因素, 文化传承, 以及审美情趣在艺术上的反应。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欣赏, 不仅使我们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同时还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今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民间艺术的创作不断丰富, 以反映新生活, 歌颂新时代的作品层出不穷。它们不但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艺术, 更让我们在欣赏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民族的自信与热爱, 使个性和人格得到提炼与升华。

(四) 民间艺术是一门复杂多样的交叉艺术学科

民间艺术是一门复杂多样的交叉艺术学科, 它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文化因素。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 决定了民族文化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艺术中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呈现出一种发展动态的趋势, 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土壤, 不能离开区域民族的心理共识。民间艺术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 可以译为文化工业, 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 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 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民间文化艺术现在已经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化艺术, 由于其所特有的区域性和相对落后的传承性,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上, 重点是民间文化产品或行业的发展研究以及与我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这三个领域内。对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以及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研究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认真研究和探讨。并且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这对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 许多民间艺术无法依靠现代科技

的力量转化成文化产业。象皮影、刺绣、雕刻、泥塑等都是需要人工的, 都需要人的主观能动能力, 工业生产无法代替, 无法形成产业化生产。比如说我国有一些好的卡通人物和动物形象, 象孙悟空、熊猫盼盼等, 仅仅是作为一些小的商品和玩具流通在市场上, 它们分散无序, 无法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民间艺术, 例如川剧中的变脸

它的艺术性是那样的强烈和丰富, 但是我们中国人并没有使它形成世界性的文化产业, 而是仅仅存在于一些小的表演舞台和剧场。而他们给表演者带来的经济收入也是很小的。例如皮影戏中的皮影道具的制作, 它是完全需要手工的, 需要人工挑选驴皮, 剪裁、拼贴。工序的复杂性限制了这种民间艺术的文化工业化。

2. 我国文化产业水平落后。

我国的文化形成企业化的时间比较晚, 发展的速度比较慢, 相对与西方国家而言, 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美国为例, 光是米老鼠和唐老鸭就给美国的文化企业带来了亿万财富。熊猫在我国仅仅是作为商标品牌用一用而已。而美国却把他放进电影, 端上了屏幕。发行到了世界上的各个地方, 这就是文化一旦形成企业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市场经济力。而这种商业力量又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比如相应的服务业、餐饮业、旅游业都与其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3. 急需建立、完善民间艺术保护的法律与规章。

我国的民间艺术, 特别是在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 缺乏文化企业意识和文化艺术的保护措施, 致使许多的优秀的民间艺术都消失了, 成为我们心中永久的痛。这种现象我们不愿意再发生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为此, 我们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民间的文化艺术的形成要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探索, 非常的不容易。一代一代的演变和革新, 倾注了智慧国人的无穷心血

(二) 民间艺术发展需要经济实力支撑

我们也应看到, 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经济问题始终困扰其进一步发展, 绝大部分的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虽然有着一技之长, 但这并不能使他们真正致富, 真正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没有真正认识到民间艺术发展创业的正确思路。

他们往往“靠天收”, 在经济发展的当下, 他们没有勇气走出去, 不敢或者不愿建立自己的产品市场, 他们仅仅是坚守前人的技艺, 千百年如一日, 不注重市场, 没有品牌意识和创新理念。再加上地处偏远, 交通不便, 这些都制约了这些产品的发展。

2. 民间艺术传承性较强, 人们很少从

商品销售对象和商品包装等方面去考虑, 结果是满足于自己的技艺, 但产品没有销路, 无法赢得自己的产品市场。

(三) 民间艺术缺乏有效的管理

民间艺术往往是作坊式的和家庭制作业形式, 它没有正确可行的营销管理制度, 没有大的投资者协助。比如, 京津地区的泥人张, 名气很大, 可是并没有带动周围地区人民富裕起来。相反, 他们有些民间艺术的保守性很强, 什么“传男不传女”、“外姓不传”, 这些都对其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四) 对外宣传的力度不足

由于思想上认识不足, 经费上资金不够, 民间艺术在形成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步履艰难, 虽然政府部门近年来认识到问题的原因所在, 并投入资金大力扶持, 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因为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 他同样具有其产业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仅仅有资金并不能解决它发展的一切问题。

(五) 民间艺术特色不够典型

品牌带动需要把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民间文化艺术产品打开市场的敲门砖, 特色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壮大发展的铺路石。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赢市场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的发展策略。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更加应该走特色发展之路, 围绕特色, 突出重点, 深入挖掘, 合理的整合丰富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前进方向及其动力, 是要靠中华文化千年文明为基础、以民间区域艺术为主体、以人文情感为中心, 对民间艺术形成文化产业的生产。

(六) 民间艺术的发掘与传承亟待加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真正的民间艺术却在不断地消亡, 从事民间艺术的工作者也越来越少, 有许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 像许多宫庭刺绣、漆艺几乎没有知道的人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或者是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群越来越少。因而民间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否则我们无法向后代们交待。

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警觉与重视, 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大力呼吁, 已经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了有效的抢救措施。丰台镇民间艺术的抢救与再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丰台镇是我国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个繁忙重要的水旱码头。在当时住有好几万人。当时的经济非常发达的。经济发展, 生活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文化的繁荣, 特别是一些平时大家都常见的民间艺术, 象是剪纸、染纸、木雕、地方年画传统民间工艺发展十分兴旺。特别是窗花剪纸都以其浓郁的乡土风情独领风骚。近几年来,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这些近乎消失的民间艺术, 几经抢救, 终于得以保存下来, 并且民间艺术创作人员逐渐增多, 艺术水准不断提高。经过这几年的不断的投入资金, 培养人才, 终于使得工艺艺术家已经达到了百余人。木雕、木板年画也步入了产业化的正规。拥有的木板年画产业法人有20多位。木板年画收藏家、制作家和加工厂也拥有20多家。而且不断推陈出新, 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孕育创造新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木板年画去年代表我国参加了世界民间文化周的艺术展, 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由此可见, 只要国家重视, 加大投入, 一些濒临失传或消亡的民间艺术是可以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的。

民间艺术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奇葩, 是一颗闪烁着东方智慧的明珠, 我国的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 离不开有着千年之久的民间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着眼于未来, 加强各类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探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 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 以及包装运输, 宣传推广等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格局。在发展民间艺术的过程中, 由于会受到经济的制约和时代的限制, 在其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会丢失掉民间艺术的一些元素, 但是一些本质的东西不能失去, 比如地域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等。特别是地域性, 我国的疆土辽阔, 民族的种类繁多, 不同的民族演绎出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土壤产生不同的艺术, 他们的可贵和精彩之处也正在于他们的相异性。

总之, 我们要发展壮大民间艺术, 向世界展示东方中国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让渊源流长、精彩绝伦的中华民间艺术奇葩香飘四方。

摘要:我国民间艺术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 同时它们也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民间艺术是一门复杂多样的交叉艺术学科, 它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文化因素。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章程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是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双重领导下的科研机构,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

第二条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宗旨:整合学院内外的资源与科研力量,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服务教学,推动湖北地区传统民间艺术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条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一)协助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课题指南与申报资料等。

(二)组织学院内外开展学术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举办各种民间艺术与文化的讲座、报告会以及表演活动等。

(三)提供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的项目咨询与培训。(四)承接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的项目研究与开发。(五)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建设一支既有研究能力又具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第二章 研究人员

第四条 凡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研究事业、立志为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的发展作贡献、遵守本章程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教职工、在校学生,经本研究所批准,即可成为本所研究人员。

第五条 由本所研究人员推荐,经本研究所所务委员会批准,可聘请校内外在民间艺术与文化领域内有成就的专家或艺人为本所特聘研究员。

第六条 研究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一)研究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1、对研究工作有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2、有优先获得本所相关资料的权利。(二)研究人员应尽以下义务

1、遵守本所章程,执行本所决议,关心本所工作;

2、积极完成本所分配或委托的工作任务;

3、团结协作,资源共享。

第七条 研究所保护研究人员的正当权益。第八条 对不履行职责,不按期完成任务者,研究所有权解聘。

第三章 组织领导

第九条 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受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指导,设所长1名,其主要职责是:

(一)在学院学术委员会领导下,全面管理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二)制定研究计划,总结研究工作;(三)聘任本所研究人员;(四)筹集研究所经费;

(五)根据《章程》制定相关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十条 根据工作需要,研究所有权聘请道德、学术均有名望,并且关心支持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的社会贤达、专家、教授、艺人为本所名誉顾问或学术顾问。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 经费来源

研究所的经费筹集,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方式,特别是要通过民间艺术与文化项目的主项研究与开发研究,争取有关科研计划、相关企业及相关团体或个人的投入;

(一)向省、市、国家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资助;

(二)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社会上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助;(三)与相关团体、企业建立横向联系,争取资助。

第十二条 经费管理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的所有经费按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财务管理和科研项目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研究所办公地点设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第十四条 本章程经研究所成立大会通过后实施。

第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艺术学院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湖北民间艺术与文化研究所

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 篇3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继承、弘扬与继承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稳步作用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它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截至目前,丰富的历史文化能很好的显示出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内涵。文化底蕴包含文化遗产、历史文明、人文精神、民俗艺术、地域文化与人文景观,通过了解某个国家的风俗情况,更好的融入当地文化,这样才能达成人文统一的局面。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得以发展的条件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条件,在传统的群众文化发展中,受旧思想影响,华夏民族创设出的群众文化有着强烈的群众文化色彩,从而也衍生了各种古典诗词、民俗服饰、民间说唱与传统美德等文化活动。国内民间文化源于华夏土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风明显,广受世界各地群众的喜爱与拥护。随着新世纪的推进,传承民族特色,要求在多样化的背景下,创新并整合文化发展。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必须以为群众服务为目的,只有努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历史发展中,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是积淀历史,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发展的精神体现。为了促进群众文化顺利发展,必须结合群众地位,在相互渗透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夯实基础。在群众文化得以建设的过程中,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创造者,同时也是继承者。因此,在现代化建设允许发展中,必须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在民俗建设中,更好的体现时代特性与文化特色。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现代群众文化得以发展的途径之一

文化活动一直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上,还表现在群众文化加速讷河与精神文化上。在传统的民俗文化建设中,它具有明显的传统特性,要求在发展中传承民俗,并且应用到文化活动中,这样才能让群众文化拥有较好的文化特征,从而促进时代进步。同时这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意义,它能有效推进社会发展。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之所以在群众文化中得以传承、孕育和发展,需要赢得群众文化支持。大部分传统群众文化都是通过固有形式进行传递,如:泼水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用固定的方式传承,历时几千年依然不改原貌。发展到现在,新型民俗正在快速发展,已经遍布五湖四海,如:金山、户县农民画,都是结合传统剪纸、雕刻艺术、刺绣,然后再结合新型表现方式的再创造,已经在几十个地区与国家进行展示,并且广受世界人民欢迎。

当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太偶家爱你学,群众文化也衍生了多种活动体系。国家与党对群众文化的关注、挖掘、搜集、整理,及时营救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遗产,让他们迸发出新的能量,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国内民族民间风俗文化自成体系,很好的展现了民族精神与文化,对现代化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有着个别、过程、稳定、共同、综合、地域等特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凝聚、约束、稳定与激励作用。物质文化是它的基础,利用制度文化向人民群众进行行为、精神渗透。

三、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创新

(一)继承并发展群众文化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虽然受经济条件影响,但是也有很强的独立性,让它不会由于经济基础而消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阻隔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发展。群众文化不止传承了文化遗产,同时也继承了文化艺术。其形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独立性,所以继承价值较大。从内容来看:群众文化大多数是热爱祖国、歌功颂德、赞扬劳动等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戏剧、古诗词作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发展到现在,体裁依然没变。山歌、武术等群众文化面貌也没有变化。端正、中秋、院校、重阳节依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并且代代相传。新型群众艺术则是前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如:戏曲是在歌咏、舞蹈的条件下发展的。

(二)创新并发展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在不断创新、继承、积累、扬弃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是对社会体系的综合说明。群众文化创新包含:形式与内容创新。内容属于稳定、保守的;形式相对活跃,很容易变化。如:划龙舟、舞龙灯、舞狮等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内容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结语

随着社会建设与时代更新力度的加快,人类在整个过程的发展变得更加迅速,对社会需求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鉴于此,只有不断做好民俗文化工作,才能快速满足群众文化需要,让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6)

[2]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6)

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 篇4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 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 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 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 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 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 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 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 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 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 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 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

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 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 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 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 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 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 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 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 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 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 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 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 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 可能昙花一现, 或固化为明日黄花, 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 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 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 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 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 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 使其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 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 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 如前文所述, 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 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 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 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 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 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 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 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 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 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 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 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 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 也需汲取优秀成分, 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 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 以舞龙舞狮为电表, 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 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 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 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 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 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文化自觉与艺术自信 篇5

饶曙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周恩来万隆之行》等影片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与此同时,周恩来的艺术形象也深入人心,观众已非常熟悉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那么,如何在银幕上塑造既符合观众既定标准,同时又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周恩来的艺术形象呢?陈力导演的新作《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塑造好领袖人物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主旋律和历史使命。《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河北革命老区伯延调查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得失和农村工作现状的故事。影片不回避历史,不回避矛盾,不回避灾难,把那个特定时代的灾患气息入木三分地做了符合历史真实的影像还原。而选取周恩来生命中短暂的四天四夜,聚焦其在特定时期甚至非常时期的工作情况、生活状态,尤其呈现出导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艺术构思。

随行摄影师的视角,一方面可以作为旁观者客观记录周恩来下乡调研事件的全过程,感性描摹领袖人物的情绪情感,增加真实感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又能产生审美上的“间离”效果,超越简单呈现历史的层面而给人更丰富、更有“意味”的思考空间、想象空间。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对于历史的呈现和表现都不仅是为了还原历史,而是融入创作者主体对于历史的思考,使其超越对历史的还原而上升到对历史的“追问”,并且以富有穿透力的表现给当下带来思想启迪和精神力量。历史永远是人的历史。伟大的历史人物总是穿越历史,活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历史的呈现和表现,紧紧抓住当前社会关注的党风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掘该历史题材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将历史的叙事巧妙地嵌进当代观众的现实视野中,获得了深刻的、巨大的当下意义,产生了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有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概念化、公式化、定型化、模式化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痼疾,而领袖人物塑造无疑是创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饱满的富有历史感的镜像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把握住了周恩来内在的人格特质和精神气质,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而又“陌生化”的艺术形象。具有生活质感的细节让观众窥探到周恩来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领袖气质与朴实人性高度统一,所折射的人格力量、人性魅力令人动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的群众演员都不是在“演戏”,他们真的在哭,在笑,在生活。可以说,是伯延人民淳朴、慷慨和世代相传的感恩之情启迪、感染了导演陈力和主演孙维民,让整部影片避免了廉价的煽情,实现了艺术风格的统一和平衡。

陈力导演擅长把重大题材还原到生活常态,在生活常态中凸显人物性格,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内涵。而为了与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实现有效对接,进而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共鸣,《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也自觉考虑到当前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并进行了创作调整。影片中很多揭秘性的段落和细节,一些富有新意和娱乐轻松意味的叙事编排,无疑都是为了与当下观众契合共鸣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但创作者有相当清醒的文化自觉,在构建历史题材真实和虚构的关系时,陈力自觉地把立足点落在尊重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哲学思考和追问,力求从历史中寻求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陈力导演也有强烈的艺术自信,执导《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时,她发挥自己借用多元文化景观丰富影片内涵,进而深化主题思想的艺术能力,让观众真正进入审美的境界而不仅仅停留在单纯娱乐的层面。比如影片中落子戏、民居、拽面的民俗表现,乍看是文化景观,但实际上不仅是景观,还凝聚了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为人物的喜怒哀乐提供释放空间,增强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娴熟的叙事使影片故事流畅而清晰,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新的境界,整体的电影化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6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传承 发展 高校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是所有音乐艺术最重要最典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所有音乐文化的基础。它不仅仅是承载了浓郁的民族气息,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而且还写照了各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可贵的每种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所体现的内容涉及到的人们生活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有些文化甚至频临消失。在各种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一、 民族民间文化所处的新时代社会背景以及影响

(一)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传统的有意义的文化,将拥有深厚内涵的文化搁置在一旁。速食社会需要的不是千锤百炼的经典著作,而是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脚步的,能够为人们提供即时文化享受的“速食”产品。不能否认的是,如今的社会形势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产物。而即时享受、省时省力的便利生活方式成为当下人们的追求。

(二)影响

“速食”社会讲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是为了避免“物质生活领域的富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贫者”的状况,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速食”社会下产生的现代音乐内容形式不相同,相应的服务对象也不相同。快速发展的社会下,并不代表我国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是互不相容的。关键还在于它们能给听众带来什么影响或者熏陶,它们所蕴含的、要传达的、所表现的思想,只要带给人们有益的好影响,它就应该存在价值。快速的社会发展使得那些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缺失了部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以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为例,这项传统的音乐文化虽深得老年人喜爱,但在青年人的观念里属于老土过时的范畴。传统京剧节奏缓慢,乐器单调,唱腔冗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与现代人的文化“胃口”。不过,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必须要做到吐故纳新。

二、 发展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在面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时,不仅仅要为了传承精华而止步不前,还应不断地发展,吐故纳新,发扬光大。传承实际上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全面的,借鉴和吸呐的过程,给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输入新鲜的血液。在相应的健康向上的音乐环境中,为广大的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富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创造性的好音乐,从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成为目前音乐市场的主宰力量,以至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处境甚忧。所以,如何才能更完好地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成为我国音乐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跟随时代的脚步,吸收新的精粹。

漫漫历史长河中,民族民间音乐多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事物的不断运生,传统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随处可见的音乐播放器,随处播放的流行歌曲,这都给流行音乐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平台。在这种强势的“压迫”下,民族民间音乐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协调发展,从而保持原有的特色,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固步自封的保留。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最有效的办法。现代年轻人不喜欢甚至排斥民族音乐,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所以让他们直面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似乎是不太现实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音乐文化也可以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在我国,20世纪有一个十分伟大的音乐家,也号称“西部歌王”,即洛宾,他在我国音乐界的影响十分巨大,主要在于其音乐形式引人注目。他所整理的民族民间音乐,由于在任何场合可以以任何方式都能展现,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地接受他的音乐。

由此可见,发展和传承传统的音乐文化,就代表着我们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要找到适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新的生长点。杜绝排斥任何外来的、时代的、新的音乐文化元素,也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护模式。我们也可以利用高新技术为民族民间民歌提供发展平台,为原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输入新鲜的血液,选择适合的角度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把民族性、专业性相对而言强的民族民间音乐放低文化门槛,先做到吸引群众来关注它、了解它,再以正确地思想观念来引导大众欣赏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迎合大众欣赏的标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它并深入研究,从而更完好地去发展,去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二)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有意识的传播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方式的特点大都是无意识的,更多是民间各民族自娱自乐而衍生的音乐文化。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从无意识开始向有意识的方向发展,目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以学校为传承和发展的阵地,教师通过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我国民族与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等传承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引导下会逐渐去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知识,同时慢慢爱上它,最终也会提升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自信心。总的来说,当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系统都比较完善,因此一旦吸收了民族与民间的音乐文化,其就能利用自身的规律进行一定的整理、归纳及重组,促使其更加体系化与系统化,最终就会成为相应的教材并以授课的模式得以体现。这样便为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结语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音乐,只有不断地扬弃,取其精华,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琼.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国音乐,2007,(04).

[2]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

[3]蔡毅.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教育,2008,(07).

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 篇7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学习音乐的意义与目的。事实上,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传统历来是非常重视教育对完善人格修养的重要作用的。《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 七十有二人。”可见身通六艺是很不容易达到的高标准。关于六艺, 有两种说法:一种解释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另一种解释为礼、乐、射、御、书、数。无论哪种解释都把“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论语》中写道:“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我们可以理解为:修身当先学诗, 以礼规范人们的行为, 通过乐的学习造就一个完美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乐”的重要性。把“乐”作为塑造完美人格的最高境界, 成为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

在完善个人人格修养之外, 孔子还提出了“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的思想, 将音乐教育的作用从个人扩大到对整个社会风气、民俗观念的转变上。此外荀子曾说:“乐者, 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西汉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也曾指出:“乐者, 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 其化人也著, 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 接于肌肤, 臧于骨髓。”也即通过“声和”“心和”, 达到“人和”“政和”。

其实我们今天所倡导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也是这些, 那么今天的钢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让孩子们掌握一种本领, 将来成为职业钢琴家, 还是通过钢琴训练感受音乐, 利用音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呢?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都是后者, 希望用音乐塑造人的完美品格。这样看来, 我们不应为钢琴考级和各类考试、比赛所累, 应让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真正达到“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乐其不倦, 得其所乐

从中国古代众多的学琴典故中可以发现, 我国古代大多采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 今之一对一式钢琴教学也是借鉴了这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直接、直观, 便于沟通与交流, 很适合今天的钢琴教学。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历来将“琴棋书画”作为评判一个人个人修养的标准,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 社交中就有通过“歌诗必类”的行为来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 而人们对音乐的学习也几乎都开始于幼年并伴随着成长的整个历程, 甚至成为了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论语·先进》上载有孔子“吾与点也”的一段著名对话, 曾点说:“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其大意是说沐浴着暮春的微风, 嬉笑着唱咏而归。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说:“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利达, 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这些足以可见古人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也正是我们今天进行钢琴教学的初衷。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 “如果我现在教育一个石器时代的乳婴, 不久他也会像今天的青年人一样能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可见教育儿童弹钢琴要从儿童兴趣出发, “使其乐习不倦”, 从而达到“得其所乐”的快乐教育的结果。

三、有教无类

虽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 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上层贵族子弟或宫廷乐手、舞手为主要对象的。在如此众多的古琴名家中,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古琴名家或音乐家都来自于皇宫、贵族或士大夫文人阶层, 而还有一部分琴家或音乐家则是以宫廷乐手、掌乐大夫或鼓琴待诏的方式存在, 很少能看到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音乐家, 文献中也很少有关于最底层劳动人民的音乐教育的记载。此外, 受中国古代封建礼教如“女子无才便是德”“重男轻女”等思想的影响, 在众多的琴家当中, 我们极少能够看到女性琴家的身影。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不足之处, 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改革了。今天学习钢琴的孩子无论大小、无论男女、无论家境如何都可以学习钢琴, 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这样无疑能提高整个民族的音乐修养。

四、人琴合一

中国古代所讲的“琴人合一”, 用现代词语解释就是演奏者的心境、情感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真正相吻合, 要求演奏者体会音乐的内涵, 抓住音乐的精髓, 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当中, 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传说, 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 虽用功勤奋, 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 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 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 四周一片寂静, 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 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 久久回荡。见此情景, 伯牙不禁触动心弦, 于是拿出古琴, 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 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 伯牙果真成为天下古琴高手。从伯牙学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古琴文化是注重体验和感受音乐, 并注重由音乐引发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这对现代钢琴教育是有很大启迪的, 我们可以通过钢琴教学启发人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五、博采众长

中国的古琴文化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姊妹艺术是分不开的。我们形容古人常说“琴棋书画, 无一不精”, 不难看出“琴”“棋”“书”“画”是分不开的。古琴自古就是文人怡情养性的工具, 是依托于文人而存在的。如孔子, 既是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也是音乐爱好者、琴家;再如宋徽宗赵佶, 既是书法家、画家, 又是琴家;苏轼, 既是文学家, 又精通音乐和古琴等, 不胜枚举。文人墨客附庸风雅, 下棋、赋诗、作画、和乐, 其乐无穷。几乎每一首古琴名曲都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标题, 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幽兰”“广陵散”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学科综合、交叉学科研究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延续。

古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可以这样说, 看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只要看古琴文化的发展史就会一目了然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同样是“琴”文化, 一古一今、一中一外, 我们一定要吸取中国古琴文化中的精华, 摒弃那些陈腐落后的思想, 更好地发展钢琴教育。同时,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用音乐陶冶我们的情操,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为中华民族的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中国古代琴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深邃的内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琴文化。时下, 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 但学习钢琴的目的、意义是否清楚、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文章通过对古琴文化以及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 希望能给现代的钢琴教学以启迪。

关键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古琴艺术,钢琴教学

参考文献

[1]章华英.古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杭州地域文化与风雅颂民间艺术展示 篇8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运河文化、南宋文化孕育了杭州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风雅颂”》是杭州群众文化的一个品牌, 是杭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自1999年启动以来, 每两年举办一届, 已成为杭州民间表演艺术交流、展示的舞台。它把杭州三江两湖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集中起来进行展演, 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不同的地域文化总是塑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近年来, 舞蹈创作者依据个人艺术创作的意图和构思, 不拘于某一形式, 而是广泛地从地域文化和民间舞蹈素材中, 反复筛选、提炼, 塑造意想中的民间舞蹈形象, 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手法, 充分运用现代舞台舞美技术, 精心设计反映民族的、时代生活的民间舞蹈作品。其中包括《余杭滚灯》《古亭乐舞》《淳安仁灯》《新合腾龙》等优秀民间表演节目。它以清新、质朴的独特韵味令杭城百姓记忆犹新。它展示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及当地民间艺术特点和富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现就选出几个比较有地域特点的舞蹈作品:

如建德市的《千秋灯》, 每逢佳节或喜事临门, 建德城乡和许多地方一样, 有一种高挂红灯笼的习惯。当那一盏盏红红的灯笼被高高挂起的时候, 无论男女老少, 每个人的心中就会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它代表着吉祥喜庆、代表着平安, 这是我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而建德人更有擎舞灯笼的习俗, 每人手擎三五盏、七八盏, 这是建德人祈盼喜事多多、财运多多、福星多多。“千秋灯”在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舞台灯光的映衬下, 显得更加夺目耀眼, 红红的灯笼舞出了吉祥与喜庆、幸福和安宁, 也展示了我们建德地域的民间艺术特点。

丝列为必考科目和必须过级的科目。葫芦丝产品、葫芦丝音乐光碟、葫芦丝学习教程等葫芦丝文化艺术产品走俏市场, 走进大街小巷。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 我们相信, 这件充满活力的乐器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袁丙昌.芦笙·葫芦笙·葫芦丝[J], 乐器, 1988, (3) :33-34.

[2]倪国强.胡蔷.葫芦丝王——葫芦丝制作演奏大师哏德全的音乐人生[M], 德宏州,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7, (序) 1-10.

[3]杨翰全.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J], 德宏文化,

《西兴灯笼》为例:西兴地处钱江南岸, 古称固陵、西陵, 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 该地多竹园, 品种大多为杠竹, 其特点为杆细、节长、质韧, 是制作灯笼骨架的好材料;古时, 当地人民就喜好制作灯笼为照明用具, 且大都为夜行人或婚丧喜庆所用;据有关史料载, 西兴竹灯笼之多, 始于南宋, 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 并有专门作坊。在整理和创作《西兴灯笼》的过程中, 在道具的材料上上采用了西兴的杠竹, 并用传统手工艺制成灯笼, 以保持民间舞蹈的原创性;在音乐设计上, 采用柔美轻盈的江南小调, 同时加入部分昆曲音乐元素, 以体现象征性;在舞姿上, 参演人数达40人, 以摹拟制作灯笼的动作舞蹈为主体, 以表现群体性。

富阳的《东吴战马》, 相传是为庆祝孙权祖父孙钟的香火堂落成而制作的竹马, 岁岁年年却成了民间欢乐喜庆的载体, 跳过了田野、跳过了乡镇、跳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跳来了民间一派祥和的情韵。近年来, 富阳市文化部门对东吴竹马的规模、道具、表演阵式作了创新, 节目由20面大旗开道, 跳竹马的青年男女分别扮成《三国演义》中的文官武将, 在梅花锣鼓伴奏下, 跳出各种阵式, 激情洋溢、生动灵活。

这一个个节目匠心独具, 似在唤醒记忆中的风景, 追寻传统文化的源头, 让人回味无穷。这些所表演的节目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间特色。不同地域的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影响而出现迥异的风格特点。专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 民间舞蹈的表演技艺精益求精, 服饰道具更加精致美观, 表演形式上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民间舞蹈的传统形式中, 有固定的部分, 又有可以发挥的部分。当新的一代掌握它们时, 很自然会把现实生活的感情融入表演中, 摒弃一些已不适应的动作并有所创新。”

当传统民间舞蹈走向当代舞台时, 它必然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必须经过艺术创作、加工的过程, 这是一个由群众性舞蹈向舞台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也是民间艺术形式继承和发展的普遍规律。《风雅颂》就像是对当地民间艺术的一次调研, 从乡土生活中汲取素材, 向民间艺人借取灵感, 对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提高。经过群文工作者的策划、研讨、论证, 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样式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登台亮相, 也越来越被观众认可。充满民间特色的《风雅颂》, 就像城市的一道风景, 乡村的一幅画卷, 展示了灿烂辉煌的民间文化, 既弘扬了民族精神, 又让我们激情满怀, 快乐飞扬。

[4]岳文.翩翩孔雀舞柔柔葫芦丝[J], 视听技术, 1997, (7) :158-

[5]王靖怡.让葫芦丝走进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8) :217-218.

作者简介:

1.付传利,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教学与研究。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浅析 篇9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意产生过程分析

民族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结果,是该民族在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底蕴,也是反应自然规律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族文化符号的产生包括三个过程,形象观察、联想创造和再次抽象。而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化设计的创意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想象,然后寻找表现的素材,对其进行提炼抽象,从而形成新形象。这是现代艺术设计对民族文化符号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以新形象来为民族文化符号注入新的血液,从而将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更好的融合。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打散重构

在民族文化符号中进行现代艺术设计,这就需要对原本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新的创造,打破原本的形态,采用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些手段进行抽象重构,一般包括不同的方式。其中,首先就是打散重构。打散重构指的是一种分解合成方法。在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就有打散原本的民族文化符号的方法。打散重构法中,从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出发,能够从局部变化中发现其对整体的影响,从而深度掌握整体图形的组成结构。一般经过分解滞后,提炼出基本的组成元素基因,然后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或者采用局部移位或者分割分裂等,从而形成新的图形。例如古代中国民族符号中的青铜器纹饰,将其组成部分进行分解打散移动之后,从而重新组合成新的纹饰,不仅增强了原本形态的生命力,而且为其赋予了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使两者得到完美融合。

2、分解转换

除了采用打散重构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分解转换的方式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再次创造。依据分解转换,能够将原本的自然形态的艺术图形运用抽象的方式来进行变换,从而创造出新的形态。在民族文化符号的研究中,分解方式比观察方式更加灵活彻底,能够让人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符号内在美的同时促进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提炼。例如在对古代中国民族文化符号处理时,对于传统的民族服饰或者彩陶纹饰,就可以将原本的图形采用分解转换的方式进行重新创造。分解滞后,将其中的组成元素提炼出来,然后运用构成法转化元素符号的表现形式,从而完成再创造,使其更具装饰美。

3、置换构成

置换构成也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常用的创意表现法,一般是在一个较为简洁的形态基础上,保持原本形态最基本的特征的条件下,依据艺术家的创意来置换新的组成元素,从而形成新的图形。这种方法最主要的是必须选择出原本图形中最具民族文化符号特征的元素,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元素,例如长城、龙图腾等作为中华民族最广为人知的民族特色元素等。

4、同构异形

同构异形法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较为常见,同构异形法指的是将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图形运用某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达到表达主题内涵的目的的方式。采用同构异形法,能够促成民族化图形的诞生。由于差异,在经过组合后,有些元素还保持着原本的形态特征,但也有些元素发生了变化,从而转化成为新的形态。在同构异形法中,最关键的是需要协调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不能够硬拼硬凑,需要突出原本的元素精华。例如,将西方国家人们常用的叉子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代表筷子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平面广告图形,这一应用形象生动的传达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内涵,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极为巧妙。

三、结语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挖掘本民族传统的文化符号,从而增加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们应该竖立民族文化自觉感,在艺术设计中深入发掘民族文化符号,从而提高设计水平。

摘要:当前,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诸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符号以及图腾符号等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民族文化符号产生的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能够为我国广大艺术家创作出更具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民族文化符号,应用

参考文献

[1]施楠.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6,11:106.

[2]朱星亚.浅议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意义[J].电影文学,2009,14:25-26.

声乐艺术与文化修养 篇10

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知多少, 把握多少, 运用多少。

人创造了文化, 而文化又影响着人, 渗透于人, 塑造着人,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 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演唱情为重

声乐演唱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古往今来, 一直如此, “情为声之本, 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 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主张以情为基础而进行歌曲演唱, 与我们今天探讨的“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哲学上讲的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 前者是外在表现, 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过程中, 演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 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以及对情感要准确地拿捏。而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是来源于对歌词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对作品中传达的情景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 使情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 渗透到优美的声音中去, 把整个作品演绎的更加真实丰满动人。这就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

二、情感的表现:真情实感

正如前面所述, 声乐演唱过程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情感的选择方面也非常讲究。明代张琦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 如果之情以为歌咏, 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地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 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 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 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 用真情去体验情感, 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 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 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 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 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 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成为一个音乐王国, 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 那么,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 要想驾驭这门艺术, 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 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 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 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 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 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 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 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 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 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 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 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 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 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 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 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 进行分析和掌握, 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 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 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 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 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 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 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 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我们可以说, 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上一篇:监管效果下一篇:呼吸气体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