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比较

2024-07-19

性状比较(精选十篇)

性状比较 篇1

关键词:苦瓜,不同品种,农艺性状

苦瓜又名凉瓜, 属于葫芦科, 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其肉质嫩脆, 苦味适中, 清香可口, 炒食、凉拌、烧汤均可;且营养丰富, 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助消化、利尿、增进食欲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 维生素C含量最高, 是四季蔬菜的佳品。对引进的12份苦瓜种质进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和综合分析[1,2,3,4,5,6], 以选育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作为理想的亲本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 要求肥力均匀, 排灌方便, 旱涝保收, 四周无荫蔽, 同时做好“三沟”配套。供试苦瓜品种为香苦1、香苦2、比玉1、比玉2、比玉3、百万发、中华领秀、玉妃、新翠、龙玉1、龙玉2、如玉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12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为20 m2,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株距50 cm, 行距60 cm, 每小区种植16株。

1.3 试验实施

试验要求育苗移栽, 大田入冬前机耕1次, 播种前机耕耙各1次, 大田要深沟高畦,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月初起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7期垄、施肥、盖膜压实。其他管理按当地先进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种子提前1 d晒种后用50~55℃热水浸种12 h, 30~33℃催芽至70%露白后播种, 3月23日播种于营养钵内, 苗期要防止湿度过大而导致疫病、炭疽病等病的发生。定植前7 d幼苗喷施防病虫类药, 4月30日移栽定植时浇足底水。田间管理要及时一致, 植株1 m以下不留侧枝, 及时做好分枝, 整理上架。为保证田间操作的一致性, 要求整枝、留果等管理措施由同一人完成。试验原则上防虫不治病, 但酌情对普发性病害进行一致性预防, 重点预防苗期及早期普发性病害[7,8,9]。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 各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别不大, 仅比玉2的叶片略大, 其他品种均为一般。百万发、新翠、龙玉2号品种始花节位早, 各品种生长势均强。香苦1、比玉2、比玉3、百万发、中华领秀、龙玉2、如玉5、香苦2品种为早熟品种, 比玉1、玉妃、新翠、龙玉1品种为中熟品种。香苦1、百万发、新翠、龙玉1、龙玉2、如玉5、香苦2等品种结实周期略长, 比玉1、比玉2、比玉3、中华领秀、玉妃等品种结实周期中等。

2.2 果实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 香苦2、比玉2、中华领秀、龙玉1、如玉5果实均为长棒型, 比玉3、新翠果实为长圆锥型, 龙玉2果实为圆锥型, 香苦1、百万发、玉妃果实为短圆锥型, 比玉1果实圆柱型。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12份苦瓜种质中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长棒型的香苦2、短圆锥型的玉妃、深绿色的如玉5等, 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参考文献

[1]丁宁, 余德琴, 杨献娟.4个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8) :12153-12154.

[2]付政文, 陈杏禹, 张荣风.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吉林蔬菜, 2009 (4) :88-89.

[3]张建, 李树忠, 张海英, 等.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农村实用技术, 2009 (4) :33-34.

[4]周茂林, 刘辉, 牡全能.苦瓜新组合 (品种) 比较试验[J].当代蔬菜, 2005 (3) :34.

[5]王宾, 林仰河.苦瓜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长江蔬菜, 2002 (C00) :71.

[6]谭雪, 林锦英.苦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蔬菜, 1999 (10) :26-27.

[7]胡延生, 董丽华.吉林地区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北方园艺, 2009 (12) :79-81.

[8]丁宁, 余德琴, 杨献娟.4个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8) :12153-12154.

性状比较 篇2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对水稻(Oryza sativa L.)珍汕97和明恢6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2.4水平上(近似于α=0.005),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6、2和2个QTLs;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QTLs.其中7个QTLs在两年均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RG393-C1087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形,两年贡献率分别为57.5%、61.4%和26.7%、29.9%.位于第5染色体RG360-C734B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形,两年贡献率分别为44.2%、53.2%和32.1%、36.0%.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P=0.005水平上,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8、5和5个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58.81%、44.75%和57.47%.只检测到1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作 者:邢永忠 谈移芳 徐才国 华金平孙新立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年,卷(期):43(8)分类号:Q943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长 粒宽 粒形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黄果云杉7个家系主要生长性状比较 篇3

关键词: 黄果云杉;家系;生长性状

中图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5-0008-03

黄果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hirtella产于四川西部巴郎山、康定大炮山及九龙、西藏东部类乌齐等地。混生于川西云杉林中。形态特征:本变种枝叶形态(即小枝有密毛、叶下面有3~4 条不完整的气孔线)近川西云杉;与丽江云杉及川西云杉的区别在于球果成熟前绿黄色或黄色,熟时淡褐黄色。用途:木材坚韧,纹理致密、直,耐久用,易加工,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细木加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材质优良,生长较快,为分布区森林更新及荒山造林树种[1] 。以往的研究大多为苗圃观察数据,试验规模较小,引种范围较窄,且多集中在单树种种源试验水平,对黄果云杉家系间主要生长性状比较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家系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等主要生长性状,以期为后期黄果云杉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

全部试验材料的种子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研究所提供,并安排在国家云杉良种基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育苗,2011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运黄果云杉7个家系3 a生苗木420株,到试验地国有樟村坪林场造林[3]。

1.1 试验林概况

试验林选择在该场的马槽驿伐区,东经111°11′30″,北纬 31°17′14″,海拔1 075 m。坡度6°,坡位中下部,坡向北。造林前为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人工林为主,天然阔叶树混交林的采伐迹地,天然阔叶树以少量锥栗Castanea henryi、茅栗C. seguinii、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主,林下植物以天然盐肤木Rhus chinensis、宜昌木姜子Litsea ichangensis和箬叶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卵果蔷薇Rosa helenae、大丁草Gerbera anandria和蕨类等植物为主[4]。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5],主要由季风环流所控制,年平均气温为126 ℃,无霜期205 d左右,极端端最低温-20 ℃、最高温度为37 ℃,昼夜日差温度达9~12 ℃,年隆雨量1 450~1 900 mm,集中在6~8月,占全年隆雨量的40%,年蒸发量为900~1 000 mm,相对湿度为70%~80%,常年云雾较多[5]。土壤为黄陵穷隆式背斜的东北,基底为黄陵杂岩,土壤母质基岩多以红色花岗岩为主,少量页岩、砂岩为辅。土壤类型主要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棕壤、黄壤为主,以山地沼泽土、山地沉甸沼泽土、棕色石灰土为辅,局部地区有少量水积土分布,属沙质粘土,pH值在61~72之间,略显酸性,土壤中极具腐殖质,自然养分含量较高,略显黑色,土层平均厚度为50~110 cm,土壤肥沃[6]。

1.2 营林措施

黄果云杉7个家系试验林抚育时间为第1年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及9月下旬各抚育1次,共3次;以后连续3年在7月和9月中旬各抚育1次,每年2次。抚育方法采用全面割灌、草。同时,常年做好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7]。

1.3 试验方法

黄果云杉7个家系试验林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8],2行×2株4株方形小区,15次重复,依山顺势纵向排列长方形,每个方块边长为15 m×15 m面积225 m2正方形内25个系号100株,每个系号均挂有标牌;每个方块四角处均栽高50 cm水泥桩作永久性标识 [9]。试验林面积05 hm2。2010年冬季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试验田林要求用皮尺量距,白石灰定点,小区、重复间用白石灰打线挖沟界。穴状整地,规格50 cm×50 cm×40 cm。2011年3月苗木根部用泥浆浆根造林,株行均为15 m×15 m [10]。

1.4 数据调查

黄果云杉7个家系试验林2011年10月调查成活率,2015年3月23日调查保存率和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等主要因子。

1.5 数据处理

黄果云杉7个家系试验林用算术平均法分重复和小区统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各生长量,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算进行统计学分析[11]。

2 结果与分析

2.1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1年10月调查了造林后当年黄果云杉7个家系420株田间试验林成活率为100%。2015年3月23日调查了7 a生黄果云杉7个家系保存率,变动幅度在39%~75%之间,平均为52%。其中pliki08xz001号保存率为75%,表现最好,调查数据结果见表3。

2.2 生长量方差分析

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时保存率和生长量的差异,见表1可以看出: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地径生长的差异不显著。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生长、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2] 。

2.3 生长量相关分析

对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时各生长量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7 a生时树高和当年抽新梢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0,树高和冠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7,均在005 以上; 对应的P 值都接近 0,表示指标间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知树高与地径、地径与冠幅之间未达到显著相关。

2.4 家系生长量比较

黄果云杉7个家系造林生长量和保存率统计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至 7 a生时黄果云杉家系pliki08xz001号单株最大树高1070 cm,当年抽梢 180 cm,地径17cm,冠幅560 cm,一级分技数3个,保存率75%平均树高达 565 cm,当年新梢长71 cm,地径11 cm,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371 cm。

pliki08xz001号7 a生时比其它 6个家系平均树高高402%,当年抽梢高127%,冠幅高 193%,保存率高563%。造林后4年(7 a生)林木的生长量与其苗期(3 a生)的生长量呈正相关,说明该树种家系较适宜生长于鄂西山区[12]。

3 结论与讨论

(1)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时地径的差异均不显著,保存率、树高、新梢生长、冠幅和一级分枝数的差异均达极显著。

(2)黄果云杉7个家系7 a生时树高和当年新抽梢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高与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高与地径、地径与冠幅未达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黄果云杉家系pliki08xz001号7 a生平均树高比其它 6个平均树高高402%,当年抽梢高127%,冠幅高 193%,保存率高563%,外部表现为树干通直,树皮黑褐色,针叶绿色,没有发现病虫危害和倒伏,生长势好,可为后期黄果云杉优良家系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参 考 文 献

[1]王丽芳,安三平,王美琴,等. 丽江云杉家系主要性状遗传分析及综合选择[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12):812.

[2] 王军辉,张守攻,石淑兰,等.对外引工业用针叶树种木材化学组成与纤维形态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4):3842.

[3] 祁万宜,应中华,王军辉,等.几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3844.

[4] 郑万均.中国树木志(第一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5] 北京林学院.气象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6] 许松林,赵传良,王勋朗,等著.宜昌土壤[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7] 孙晓梅,张守攻,祁万宜,等.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造林整地与抚育技术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235240.

[8] R.福克纳.林木种子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9] 祁万宜,孙晓梅,张守攻,等.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纸浆用材林初植密度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4):552556.

[10]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11] 辽宁省林业学校.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2] 沈熙环.林木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比较 篇4

1 水稻品质性状

关于水稻的品质性状, 大致可以分为水稻的外观品质性状、蒸煮的食用品质、水稻米粒的营养品质3种。稻米外观品质特性主要包括粒形、垩白和透明度。稻米粒形特性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粒重、长宽比和形状等形态指标。稻米蒸煮食用品质主要包括水稻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蒸煮后米粒的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等指标。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 除了考虑保证人口温饱外, 还会考虑水稻的营养品质。目前对于稻米营养品质的划分方法不一, 但基本内容还是主要包括稻米蛋白质的含量和所含脂肪含量2个主要特性。

2 水旱栽培条件下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2.1 水栽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根据郭咏梅等研究表明:稻米的冷胶黏度、碱消值、回复值、百粒重、粒宽、峰值时间、热浆黏度等品质性状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 土壤水分对稻米的最高黏度、粒长、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崩解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热浆黏度等性状基本上没有影响[3]。这说明, 在水栽条件下, 水分对水稻品质是有较大影响的。

2.2 旱栽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蔡一霞等对稻米营养品质和蒸煮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旱种对稻米的营养品质和蒸煮有一定的影响, 旱栽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升高, 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 部分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而部分品种升高, 这说明在水分协迫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4,5]。

根据郭咏梅2005年对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表明:旱栽条件下稻米的碱消值、蛋白质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等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且有稻米粒型变小和垩白率降低的特点, 说明通过遗传改良选育的优质旱稻品种, 可在节水的旱地生态条件下生产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稻米[3]。

2.3 水旱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比较

根据郭咏梅的研究:从各品质性状绝对数值看, 在水旱栽培条件下同一群体各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尤其蛋白质含量和整精米率在土壤水分协迫下变化较大。精米率、糙米率均值在水田种植条件下略高于旱田, 但在旱地种植条件下整精米率明显升高, 说明整精米率受土壤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旱栽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的改良[6,7]。在水、旱栽培条件下, 各品系间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差异不显著, 说明这水旱栽培条件下这3个性状没有差异, 而各品系间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差异极显著。其中水旱栽培条件下相对应的品系间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粒长、粒宽差异不太大。由此表明, 稻米品质性状中碱消值、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胶稠度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较大, 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粒长、粒宽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 土壤水分条件对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基本上没影响。亲本的垩白率、粒宽、粒长水田种植大于旱地种植, 长宽比一般为水田种植小于旱地种植, 垩白率、粒宽、粒长均值水田大于旱地, 在旱地种植垩白率明显降低, 粒宽基本没有变化, 说明旱栽条件下垩白率明显降低, 稻米粒型变小、变圆, 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8]。

3 结语

通过比较可知, 不论是水栽还是旱栽的条件下, 都对稻米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在各品种品质进行分析发现, 水栽或者旱栽都有较好的品质。在育种栽培时, 应根据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栽培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育种策略[9,10]。

摘要:传统观念一般认为, 稻米品质性状的优劣主要是品质遗传特性的结果。水稻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就水稻在水、旱2种环境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作了粗略的比较, 从而分析出2种环境条件下水稻品质的优劣。

关键词:稻米,不同栽培条件,品质性状

参考文献

[1]李德顺, 刘芳, 张英杰.稻米品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农业科学, 2010 (6) :57-59

[2]陈荣林, 梁运波, 刘亚.水稻旱害及抗旱育种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6) :220-223.

[3]郭咏梅, 穆平, 刘家富, 等.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 2005, 31 (11) :1443-1448.

[4]松江勇次, 谢国禄.栽培条件对水稻不同穗位籽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J].国外作物育种, 2000, 19 (3) :5-7.

[5]董明辉, 唐成.不同栽培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05 (3) :20-22.

[6]郭咏梅, 高鹏旭, 赵春华, 等.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 (4) :905-909.

[7]柳武革, 刘振荣, 李曙光, 等.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优质杂交稻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J].杂交水稻, 2004 (5) :56-58, 62.

[8]张三元, 张俊国, 金京德, 等.有机栽培环境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 2005, 30 (2) :13-16, 20.

[9]林青, 黄国勤.耕作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5) :6-9.

性状比较 篇5

关键词:草莓;组培脱毒苗;常规繁殖苗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2-0010-02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A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味美、色艳、营养丰富,是水果中的皇后。草莓栽培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1]。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多个草莓品种,这些品种最初表现都相当好,但种植几年后,植株变矮、果实变小、畸形果比例增加,出现花叶、黄边、斑驳等多种症状[2],从而造成了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变劣,严重减产,大大降低其经济价值和商品价值[3]。这可能是由于传统草莓种苗繁殖以葡甸茎繁殖法为主,种苗在繁育过程中重新感染和积累了病毒之故,利用生物技术培养无病毒苗木,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

本试验比较了草莓品种章姬经组培脱毒繁殖的第1代生产苗与常规匍匐茎繁殖的生产苗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学性状,以期为其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晋中市榆次区马村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供试品种为章姬(日木品种) 组培脱毒繁殖苗和常规匍匐茎繁殖苗。9月中旬,在234 m2的温室内分别定植半棚组培脱毒繁殖的第1代生产苗(以下简称脱毒苗)与常规匍匐茎繁殖的生产苗(以下简称常规苗)。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将每个处理划成9个小区,在开花盛期每个小区按五点取样法每点取1株调查植株植物学性状。同时选取第一花序中第2个生长正常的草莓果实调查果实性状[5],分析果实品质并进行综合评价。调查数据用Excel,SAS8.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脱毒苗与常规苗比较,株幅长略高于常规苗,差异不显著,株幅宽极显著高于常规苗。茎粗、株高、叶片长、叶柄长均显著高于常规繁育苗;每株复叶数极显著高于常规苗。经过组培脱毒后草莓品种植株长势增强。

2.2 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表2),组培苗所结果实的果宽略高于常规苗,但差异不显著,果长则显著高于常规繁育苗;平均单果重、最大单果重及折合667 m2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繁育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常规繁育苗。说明脱除病毒后的草莓苗所结果实的感官评价及口感都要好于普通苗,产量也提高近6%,而且综合田间植株性状和果实性状,章姬组培脱毒苗果实整齐度高,果形一致,畸形果少,商品果率高。

3 小结与讨论

脱毒后的草莓苗株高、株幅有显著增长,复叶数增加,叶片增大,植株的光合能力增强,产量提高。所结果实果形端正美观,口感变好,甜度增加,风味更好,果实商品竞争力明显提高。

田间综合观察也发现,脱毒苗比常规苗植株长势好,缓苗期短,病害发生少,成活率高,花芽分化早,单个花序开花数多,结果早,产量高且果实均匀。因此,在草莓高产栽培上,要经常定期进行种苗更换。并做到培育壮苗,适当稀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剥除老枯病叶,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注重疏花疏果,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叶正文.中外草莓产业发展趋势[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4):5-7.

[2]郭月玲,解振强.我国草莓组织培养生产研究现状及前景[J].浙江农业科学,2010(6):1211-1215.

[3]何伯伟,毛碧增,童英富,等.草莓脱毒种苗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5(2):94-96.

[4]张利英,李贺年,张 鑫,等.草莓组培苗和自繁苗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57-11958.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性状比较试验研究 篇6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会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从南方到北方均有种植,小麦种植面积大,商品率高,加工用途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春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1],其产量高低对甘肃省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宁县常年播种面积1.32万hm2左右,90%以上分布在山旱地。近几年,由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小麦播种面积有所缩减。为此,培育具有优质、抗旱、抗病、高产和稳产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为能更好地选育出适合当地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稳产、丰产小麦新品种,会宁县农牧局于2014年对十多年来选育出的7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系,在会宁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参试品系共7个,即06083-6-3-2(Ⅴ1)、05151-2-6-4(Ⅴ2)、06024-19(Ⅴ3)、05152-6-1-8(Ⅴ4)、06005-4-8-1(Ⅴ5)、06081-3-1(Ⅴ6)、06002-1-1-1(Ⅴ7)为甘肃农业大学和会宁县农技中心选育新品系,定西35号为统一对照(CK,Ⅴ8),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二)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设在半干旱区的会宁县会师镇南嘴村的旱川地,地处北纬35°38′33.2″、东经105°02′15.2″。海拔1 772 m,年均气温8.3℃,无霜期155天,≥10℃的有效活动积温2664℃左右,年降雨量462.4 mm。试验地土壤黄绵土,地力均匀,肥力中等的休闲地。

(三)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1.65m2(5 m×2.33 m),走道宽0.5 m,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播种前2014年3月1~7日人工用铁锹平整土地及翻粪,3月8~10日用手扶拖拉机带步犁深翻地,结合翻地施农家肥37 5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尿素225 kg/hm2。3月15日采用人工单角耧开行手留条播,每小区播10行,行距23.3 cm,每行按有效发芽率播种350粒,保苗密度300万株/hm2。生育期人工除草松土2次,不进行追肥,生育期间他管理同当地大田。生育期及时观察记载不同时期的田间性状,调查测定有关性状指标[2],成熟期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进行考种,并按小区单收、单脱计产。

(四)试验期间的气象因素

小麦全生育共降雨218.90 mm,较历年同期值212.73 mm偏多6.17 mm;平均气温13.72℃,比历年同期值13.58℃偏高0.14℃。其中3月份降水5.2 mm、4月份降水70.3 mm、5月份降水11.8 mm、6月份降水87.5 mm、7月份降水44.1 mm。3月份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6.97 mm,对小麦出苗和苗期发育有一定的影响;4月份降水比历年同期增加45.59 mm,有利于小麦的拔节和成穗;5月份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31.93 mm,6月2日测得土壤不同深度含水量为:0~20 cm 4.92%、20~40 cm7.06%、40~60 cm 8.06%、60~80 cm 10.95%、80~100 cm11.71%,此时蒸发量大,高温干旱严重,白天小麦地上部叶片萎蔫较重,地表土壤含水量不能满足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值小麦抽穗的关键时期,对小麦抽穗不利,小麦不同程度受到卡脖子旱;6月份降水比历年同期增加34.15 mm,6月中旬以来降水较多,利于小麦的灌浆和成熟。

二、结果与分析

(一)物候期

由表1可以看出,参试春小麦品系均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Ⅴ8)早熟,其中Ⅴ2生育期最短,为100 d,较对照Ⅴ8(ck)早熟7 d;其次是Ⅴ5,生育期为101 d,较对照Ⅴ8(ck)早熟6d;生育期最长的是Ⅴ8(ck),为107 d;其次是Ⅴ6,生育期为106 d,较Ⅴ8(ck)早熟1 d;其他品系生育期居中。

(二)主要植物学特性

1. 基本苗。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春小麦品系基本苗变幅为233.00~291.80万株/hm2之间,出苗最好的是Ⅴ3为291.80万株/hm2,其次是Ⅴ2和Ⅴ4,分别为284.36万株/hm2、279.36万株/hm2;出苗最低的是Ⅴ8(ck)为233.00万株/hm2,其次是Ⅴ1和Ⅴ7,分别为240.01万株/hm2、243.73万株/hm2;其余品系出苗居中;参试品系出苗率均高于Ⅴ8(ck)。

2. 成穗数。

成穗数变幅为279.17~384.46万穗/hm2之间,成穗数最高的是Ⅴ6为384.46万穗/hm2,其次是Ⅴ3和Ⅴ4两品系,分别为332.96万穗/hm2、301.20万穗/hm2;成穗数最低的是Ⅴ2为279.17万穗/hm2,其次是Ⅴ1和Ⅴ8(ck)两品种(系),分别为279.46万穗/hm2、282.60万穗/hm2;其余品系成穗数居中。除Ⅴ2和Ⅴ1两品系成穗数低于Ⅴ8(ck),其余品系成穗数均高于Ⅴ8(ck)。

3. 株高。

株高变幅为74.00~97.00 cm之间,株高最高的是Ⅴ6为97.00 cm,其次是Ⅴ4和Ⅴ1两品系,分别为93.00 cm、89.00 cm;株高最低的是Ⅴ5为74.00 cm,其次是Ⅴ3和Ⅴ2两品系,分别为77.00 cm、78.00 cm;除Ⅴ6、Ⅴ4和Ⅴ1三品系株高高于Ⅴ8(ck),其余品系株高均低于Ⅴ8(ck)。

4. 穗长。

穗长变幅为6.30~9.60 cm之间,穗长最长的是Ⅴ6为9.60 cm,其次是Ⅴ7和Ⅴ8两品系,分别为9.00 cm、8.80 cm;穗长最短的是Ⅴ3为6.30 cm,其次是Ⅴ2和Ⅴ1两品系,分别为7.20 cm、7.40 cm,除Ⅴ6和Ⅴ7两品系穗长高于Ⅴ8(ck),其余品系穗长均低于Ⅴ8(ck)。

5. 结实小穗数。

单株结实小穗数变幅为11.60~16.25个之间,单株结实小穗数最多的是Ⅴ6为16.25个,其次是Ⅴ4和Ⅴ8(ck)两种品系,均为16.2个;单株结实小穗数最少的是Ⅴ5为11.6个,其次是Ⅴ2为14.2个,参试品系单株结实小穗数除Ⅴ6高于Ⅴ8(ck)外,其余品系均等于或低于Ⅴ8(ck)。

6. 不结实小穗数。

单株不结实小穗数变幅为1.8~7.2个之间,单株不结实小穗数最多的是Ⅴ5为7.2,其次是Ⅴ4和Ⅴ8(ck)两品种(系),分别为5.6个、4.2个;单株不结实小穗数最少的是Ⅴ6为1.8个,其次是Ⅴ3和Ⅴ7两品系,分别为2.2个、3.2个;除Ⅴ4和Ⅴ5两品系单株不结实小穗数高于Ⅴ8(ck),其余参试品系的单株不结实小穗数均低于Ⅴ8(ck)。

7. 穗粒数。

穗粒数变幅为27.8~42.0粒之间,穗粒数最多的是Ⅴ7为42.0粒,其次是Ⅴ4和Ⅴ3两品系,分别为39.4粒、38.0粒;穗粒数最少的是Ⅴ5为27.8粒,其次是Ⅴ2和Ⅴ6两品系,分别为32.0粒、33.2粒,其余品系穗粒数居中;穗粒数除Ⅴ7、Ⅴ4和Ⅴ3三个品系高于Ⅴ8(ck),其余品系均低于对照。

8. 千粒重。

参试品系千粒重均高于对照(ck),千粒重变幅为38.2~56.0 g之间,千粒重最高的是Ⅴ5为56.0 g,其次是Ⅴ2和Ⅴ7两品系,分别为52.8 g、49.0 g;千粒重最低的是Ⅴ8(ck)为38.2 g,其次是Ⅴ4和Ⅴ3两品系,分别为39.4 g、42.8 g;其余品系千粒重居中。

(三)主要生物学特性

1. 苗期长势。由表3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系)苗期长势Ⅴ2、Ⅴ5和Ⅴ7三个品系强;其他品系苗期生长势中等。

2. 抽穗整齐度。参试品种(系)Ⅴ2、Ⅴ3和Ⅴ6三个品系抽穗整齐,其他品系抽穗整齐度中等。

3. 株高整齐度。参试品种(系)Ⅴ6和Ⅴ7两个品系株高整齐;Ⅴ1和Ⅴ5株高整齐度差;其他品系株高整齐中等。

4. 抗寒性。参试品种(系)Ⅴ1、Ⅴ4和Ⅴ8三个品系抗寒性表现中等,其他品系抗寒性表现强。

5. 抗旱性。参试品种(系)Ⅴ2、Ⅴ6和Ⅴ7三个品系抗旱性表现强,Ⅴ5品系抗旱性表现差,其余品系抗旱性表现较强。

6. 抗倒性。参试品种(系)Ⅴ1、Ⅴ4、Ⅴ6和Ⅴ8四个品种(系)抗倒性表现较强;其余品系抗倒性表现强。

7. 抗病性。根据田间试验观察,在自然条件下,参试品种(系)对条锈病都表现有较强的抗性,其中Ⅴ4、Ⅴ5和Ⅴ7三个品系表现对条锈病免疫;其余品种(系)表现高抗条锈病。参试品种(系)叶片普遍不同程度感有白粉病,但发病都较轻,大部分品系对白粉病表现中抗。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系)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产量变幅为2 838.35~3 576.56 kg/hm2,参试品系均较对照Ⅴ8增产,增产幅度达到4.84%~26.01%。其中Ⅴ7产量最高为3 576.56 kg/hm2,较Ⅴ8(ck)增产26.01%,居参试材料第一位;其次为Ⅴ4和Ⅴ6,产量分别为3 267.54 kg/hm2、3 253.24kg/hm2,较Ⅴ8(ck)增产15.12%、14.62%,居参试材料第二、三位;产量最低的品种(系)是对照Ⅴ8为2 838.35 kg/hm2。

经方差分析(表5),处理间的F=46.703>F0.01=4.278,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具有很好代表性,可用来做进一步分析。

由表6可知,参试品系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品种Ⅴ8,增产4.84%以上。Ⅴ7品系极显著地高于所有参试品种(系);Ⅴ5除极显著高于对照Ⅴ8(ck)外,均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参试品系;其余品系间未达到显著水平。

三、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旱地条件下,春小麦Ⅴ7、Ⅴ4和Ⅴ6三个品系,出苗率在81.24%以上、保苗、成穗数较多,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较强,千粒重均高于对照Ⅴ8,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为3 576.56 kg/hm2、3 267.54 kg/hm2、3 253.24 kg/h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26.01%、15.12%、14.62%,增产潜力大。其中小麦Ⅴ7和Ⅴ6两品系第一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作为重点品系继续参加下年度的品系比较试验;Ⅴ4品系参加了三年品系比较试验,综合两年的鉴定试验和三年的品系比较试验,Ⅴ4新品系具有抗旱、抗病、稳产、丰产、落黄好等优点,幼苗顶土能力强,出苗整齐且全,苗期长势良好,叶色绿,属旱地生态型,中熟品系。建议申请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其余品系继续参加会宁县旱地春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进一步鉴定其相关综合农艺性状。

参考文献

[1]崔文娟,倪建福,欧巧明,等.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14,(12):3-4.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篇7

本研究以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6组的30个品种比较不同熟期品种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本试验选用30个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主栽品种和区域试验参试品系。试验地点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按生育期分成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6组, 每组进行3次重复随机区组试验, 小区为3行区, 行长1.6m, 行距0.6米, 面积2.88m2, 间隔道0.5m, 步道1.0m。穴距0.2m, 每穴保留2株。

1.2 试验分析方法

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生长期田间调查项目

由表1可知, 6个熟期组的30个品种, 出苗时间基本一致。大豆品种的始花期和大豆品种的结荚习性有关, 亚有限结荚习性比有限结荚习性开花早, 从表1可以看出相同习性的大豆品种随着极早熟到晚熟熟期变长始花期延后。从始花期到盛花期的时间间隔极早熟组的品种最短为4~5天, 其他熟期组的品种都是9~10天。初熟期和完熟期从极早熟到晚熟逐渐延后。初熟到晚熟的时间间隔, 中早熟是16天左右, 中熟是20天左右, 极早熟、早熟、中晚熟和晚熟是9天左右。全生育期, 极早熟83~93天, 早熟100~102天, 中早熟104~107天, 中熟109~111天, 中晚熟114~117天, 晚熟129~135天。

2.2 收获后考种结果

由表2可知, 极早熟和早熟多数品种的株高矮, 其他熟期组的株高正常。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有效分枝数少,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有效分枝数多, 有效分枝数多少与熟期组无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茎节数少, 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茎节数多, 株高高的品种主茎节数多。品种百粒重的大小和熟期组无关。品种单株荚数和产量相关, 单株荚数多的品种产量高, 6个熟期组的品种极早熟的产量最低, 晚熟的产量最高, 熟期组从早到晚产量成上涨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大豆品种的始花期和大豆品种的结荚习性有关, 亚有限结荚习性比有限结荚习性开花早, 熟期早的品种比熟期晚的品种开花早, 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极早熟组品种从始花期到盛花期的时间间隔最短, 从开花到完熟的时间最短, 生殖生长时间短干物质积累的少不利于大豆产量的形成, 所以产量最低。本试验从极早熟到晚熟生殖生长期的长短成上升趋势, 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全生育期日数从极早熟到晚熟成明显的增长趋势, 这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

极早熟和早熟多数品种的株高变矮, 这与短日照作物变化的规律一致。有效分枝数和主茎节数与结荚习性有关, 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大。百粒重的大小是作物本身的遗产特性决定的, 受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 与熟期组无关。单株荚数和产量成正相关, 本试验的单株荚数变化趋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作物的生育期长物质积累的多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通常来讲生育期长的品种的产量高。

摘要:我们选了30个不同熟期的大豆品种在相同地点种植, 比较他们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始花期和大豆品种的结荚习性有关, 亚有限结荚习性比有限结荚习性开花早, 相同习性的大豆品种随着极早熟组到晚熟组熟期变长始花期延后。初熟期和完熟期从极早熟到晚熟逐渐延后。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有效分枝数少,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有效分枝数多, 有效分枝数多少与熟期组无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茎节数少, 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茎节数多, 株高高的品种主茎节数多。品种百粒重的大小和熟期组无关。品种单株荚数和产量相关, 单株荚数多的品种产量高, 6个熟期组的品种极早熟的产量最低, 晚熟的产量最高, 熟期组从早到晚产量成上升趋势。

关键词:大豆,熟期,农艺性状

参考文献

[1]任全兴, 盖钧镒, 马育华.我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生态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 (5) :23-28.

[2]郭小英, 郭秀卿, 韩娜娜, 等.不同播种期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19) :4210-4213.

[3]王国勋, 罗学华, 李友华.论我国南北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及引种工作中的应用[J].大豆科学, 1982, 1 (1) :33-40.

性状比较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博州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克尔雅和得村滴灌小麦地进行, 试验地前茬为滴灌春小麦, 秋翻冬灌地, 质地为壤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15.03 g/kg、碱解氮86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98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新春20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14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作为一个处理, 以博州地区主推春麦品种新春14号作为对照 (CK) 。采用24行条播机播种, 一个播幅宽3.6 m, 4个小畦, 畦宽0.9 m, 面积为630 m2。每个试验品种1个播幅, 试验品种之间为1个播幅的新春14号。试验共6个播幅, 品种从东到西依次为新春29号、新春14号、新春26号、新春14号、新春20号、新春14号。

1.4 田间管理

试验地于4月19日播种, 施磷酸二铵180 kg/hm2、复合肥 (15-15-15) 270 kg/hm2作底肥。播种量为480 kg/hm2, 行距15 cm, 毛灌距60 cm。滴灌带设置为“一灌四行”。分别于5月19日、6月1日、6月14日、6月28日随水每次滴施尿素75 kg/hm2, 7月15日浇灌最后一水。全生育期共滴水5次, 滴肥4次, 滴水量为4 050 m3/hm2, 滴肥量为尿素300 kg/hm2。

1.5 项目统计

在各个小麦品种 (系) 将成熟收割前的几天 (即8月8日) 每个小区取0.67 m2的3个点进行考种和测产, 对每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高

可以看出, 各品种小麦株高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新春29号株高变幅为70.0~91.0 cm, 新春26号株高变幅为70.0~100.0 cm, 新春20号株高变幅为60.0~102.0 cm, 新春14号株高变幅为58.0~98.0 cm。在田间试验中, 变异系数的大小能反应株高的整齐度, 变异系数小, 表明小麦在田间生长较整齐。可以看出, 新春29号的变异系数相对最小, 在田间生长也较为整齐, 新春20号与对照品种新春14号变异系数都较大, 其中新春20号最大, 在田间生长表现参差不齐, 其他品种变异系数都小于对照品种新春14号。

2.2 穗长

可以看出, 小麦穗长各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同一品种不同样品也有差异。其中, 新春26号穗长变幅最小, 为4.5~9.0 cm;新春14号穗长变幅最大, 为4.0~9.4cm。变异系数的大小能反应小麦穗长整齐度, 从表4可以看出, 穗长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新春29号, 其穗长较整齐, 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对照新春14号, 其穗长不整齐, 其他3个新品种穗长的变异系数都小于新春14号。

2.3 穗粒数

可以看出, 各品种小麦穗粒数变化幅度均较大, 新春29号、新春26号、新春20号、新春14号的穗粒数变幅分别为16~42、18~46、12~46、18~54粒。穗粒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看出, 新春29号和新春20号穗粒数比较相似, 但是新春20号的标准差大, 新春26号和对照新春14号穗粒数相似, 但是新春26号的标准差比对照小, 从变异系数来看, 新春29号的穗粒数的整齐度最高, 新春20号的最低, 新春26号的整齐度好于对照新春14号。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新春20号的表现比对照新春14号要差, 新春29号的农艺性状整齐度均较高, 说明该品种的纯度和田间表现优于其他品种, 其次为新春26号。因此, 可以初步认定新春29号和新春26号好于对照新春14号。当然要筛选出比较适合在温泉县栽培的品种, 还要参考千粒重、穗粒重等这些在该地区与小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农艺性状, 也要考虑耕作栽培技术措施的规范性和适宜推广性, 以选取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作为现阶段在温泉县推广的品种。■

摘要:在温泉县开展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比较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农艺性状, 指出新春20号的表现比对照新春14号要差, 新春29号的农艺性状整齐度均较高, 说明该品种的纯度和田间表现表现优于其他品种, 其次为新春26号。

性状比较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民主试验地进行。试验地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N44°04′,E125°41',年平均气温3.1℃,≥10℃活动积温2 546.2℃,无霜期150 d,土壤为黑土,土质肥沃,地力均匀。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供试红三叶种质资源10份,编号及来源见表1。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采用穴播方式播种,株行距1.0 m,2011年4月29日播种,播种前整地深翻1次,播种时,达到地面平整,表土细碎。播种后浇水,随后按牧草一般田间管理进行。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发芽率

将引进种子放到培养皿里进行发芽,每处理100粒种子,3次重复,放到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变温处理,白天25℃,8 h光照,晚上15℃,16 h黑暗,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统计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1.4.2 物候期测定

观测各品种的主要生育期,做好原始记录。

1.4.3 生物性状测定

在盛花期测定每个品种株高、中央小叶长度、中央小叶宽度、茎粗和头花直径,每个品种3次重复,每个重复测10株。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结果用Excel和SPSS/PC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红三叶种质资源种子发芽率比较

由表2可知,引进的10份红三叶资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显著性差异,其中06p-2484品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4.0%和72.3%,其余9份材料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低,可能与种子的不同程度的休眠特性及种子贮藏条件和年限有关[4,5,6]。

2.2 不同红三叶种质资源物候期比较

由表3可见,播种当年,10种红三叶牧草都完成生育期,出苗期基本相近,06p-1759品种分枝期较晚,06p-2426品种生育期较长145 d,较其它品种长3~8 d。

2.3 不同红三叶种质资源株高比较

由表4可知,盛花期各红三叶草品种的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以06p-2134品种绝对高度最高,为79.5 cm,而自然高度最矮,为43.5 cm,说明该品种匍匐性较强,06p-1759品种自然高度最高,为58.5 cm,06p-2426品种绝对高度最矮,为65.4 cm。

2.4 不同红三叶种质资源中央小叶长度、宽度、头花直径和茎粗比较

由图1和图2可知,06p-2426品种小叶长度和宽度均最大,分别为4.71 cm、3.08 cm,为大叶品种,06p-2484品种小叶长度最小,为3.53 cm;06p-2581品种头花直径最大,为3.4 cm,06p-2331品种头花直径最小,为2.5 cm,06p-2504品种茎秆最粗,为6.15 mm,06p-2426品种茎秆最细,为4.91 mm。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由10份红三叶草品种农艺性状比较表明,06p-2426品种生育期较长、绝对高度最矮、小叶长度和宽度均最大、茎秆最细,是一种观赏性极好的坪用型红三叶资源,可作为城市绿化的草种,应进行大面积推广;06p-2134品种绝对高度最高,而自然高度最矮,说明该品种匍匐性较强,单株覆盖度大,易形成单一群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Frame J.The potential of tetraploid red clover and its role inUnited Kingdom[J].Journal of the British Grassland Socie-ty,1976,31:139-152.

[2]Lancashire J A.Th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forage legumesin New Zealand[C]//Burns J C.Forage Legumes for Ener-gy-Efficient Animal Production.New Zealand:Proceedingsof a Trilateral Workshop Hold in N.Z.,1984.

[3]Burns J C.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limitation oflegume-based forage system in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C]//Burns J C.Forage Legumes for Energy-Efficient Ani-mal Production.New Zealand:Proceedings of a TrilateralWorkshop Hold in N.Z.,1984.

[4]梁应林,向清华,张定红.草坪草种子活力的低温保存试验[J].四川草原,1998(3):49-25.

[5]颜启传.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性状比较 篇10

关键词:水稻;分期收获;不同穗型;倒伏指数;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511.2+20.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66-03

收稿日期:2013-06-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9201003)。

作者简介:李旭(1983—),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水稻栽培。E-mail:chinalixu1983@163.com。盘锦稻区历来为我国东北著名的高产、优质粳稻产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盘锦稻区种植的主要为日本品种(如丰锦、秋光等),其穗型主要为弯曲穗型;80年代后随着我国籼粳杂交育种技术的成熟,直立穗、半直立穗品种(如盐丰47等)迅速取代日本品种,成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1-4]。目前关于水稻倒伏影响因素的报道较多,但关于不同穗型粳稻抗倒伏性比较及其应用于机械收割研究较少[5-10]。本试验结合生产实践,选用目前盘锦稻区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其中直立穗、半直立穗、弯曲穗品种各2个,比较不同收获期不同穗型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以探讨最佳收获时期,旨在把倒伏引起的机械收割产量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水稻大面积机械化收割提供配套的农艺措施。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2012年2年在辽宁省盐碱地所试验地进行,土壤是滨海盐渍型水稻土,肥力中等,耕层土壤(0~15 cm)含全氮1.12 g/kg、速效氮 109.75 mg/kg、速效磷 57.51 mg/kg、速效钾 157.84 mg/kg、全盐2.23 g/kg,pH值75,含有机质25.73 g/kg。

1.1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目前盘锦稻区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其中直立穗、半直立穗、弯曲穗品种各2个,品种名称及特性见表1。

1.2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50 m2,4月26日播种,6月2日移栽,行穴距为31 cm×15 cm。各小区施肥量为纯氮27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氮肥底肥施入20%,蘖肥45%于水稻6.5、75、85叶龄期3次施入(1 ∶6 ∶3),穗肥35%于水稻121、14.1叶期2次施入(7 ∶3)。磷肥的底肥和二次蘖肥分别占50%,钾肥蘖肥和穗肥各占67%和33%。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

1.3测定方法

分别于9月27日、10月4日、10月11日进行分期收获,各品种每小区随机选取10条有代表性的单茎,测定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节间长、株高、重心高度、穗长、穗颈节以下第1、2、3、4 节间(S1、S2、S3、S4)的抗折力及S1、S2、S3、S4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各品种各节间的弯曲力矩(BM)和倒伏指数(LI)按濑古秀生的方法[11]计算:

倒伏指数(cm·g/g)=弯曲力矩(cm·g)/抗折力(g)×100;

弯曲力矩(cm·g)=节间基部至穗顶长度(cm)×该节间基部至穗顶鲜重(g)。

茎秆抗折力(BR)参考马均等的方法[12-13]测定。田间取回茎秆,保留叶鞘、叶片和穗(不失水),抗折力用自制仪器测定:将测定仪放在台式电子秤上后,再将待测节间(保留叶鞘)置于测定仪上,该节间中点与测定仪支架中点(支点间距5 cm)对应,将电子秤归零后,在节间中点悬挂一个体积适当的容器,加入一定质量的砝码(此时容器与砝码重量应小于抗折力),再往容器中逐渐加入沙子,直至茎秆折断,此时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即为该节间的抗折力(g)。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收获时期直立穗型品种茎秆抗倒伏性比较

由于2年测定结果趋势一致,仅就2012年数据进行分析。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及茎秆的抗折力基本反映了其茎秆抗倒伏性状[5]。由表2可知,2个直立穗品种弯曲力矩和抗折力趋势表现一致:S4>S3>S2>S1,其基部抗抗折力较强;其倒伏指数表现为S3>S4>S2>S1,其倒伏薄弱环节为S3节间。比较不同收获时期倒伏指数,发现从9月27日至10月11日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势,10月11日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力最弱,从抗倒伏能力方面分析,应用于机械收获其最佳收获其为10月4日。

2.2不同收获时期半直立穗型品种茎秆抗倒伏性比较

表3显示了不同收获时期半直立穗型品种茎秆抗倒伏性。由表3可见,弯曲力矩、抗折力及倒伏指数表现与直立穗品种类似,但各节倒伏指数与直立穗品种相比偏大,不同收获期倒伏指数与直立穗型品种表现一致,最佳收获期也为10月4日。

2.3不同收获时期弯曲穗型品种茎秆抗倒伏性比较

由表4可知,弯曲穗型品种各节倒伏指数较直立穗与半直立穗偏大,最佳收获期为9月27日,与前2种穗型相比收获期提前,这可能是因为弯曲穗型品种一般植株较高、穗颈角大,更易发生倒伏,所以发生倒伏时间提前。

2.4各形态指标与倒伏指数相关性研究

研究形态指标与倒伏指数相关性可最为直接地指导育种过程中选择抗倒伏能力强品种。表5显示了6个品种各节倒伏指数与形态指标的关系:各品种穗颈角度及株高与各节倒伏指数均成正相关,与S3倒伏指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株高增高,穗颈角度增大,植株倒伏风险增大,而首先发生倒伏的应为S3节;各节茎粗均与倒伏指数呈负相关,茎越粗,抗倒性越强,S4节及S1节达到极显著负相关,S4及S1节颈粗品种较抗倒伏;壁厚与各节倒伏指数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整体分析各形态指标,其中以株高、穗颈角度及茎粗与倒伏指数关系最为密切,抗倒伏理想株型即为目前的直立大穗型品种。

nlc202309041820

3结论与讨论

茎秆机械强度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作为作物抗倒伏能力表4不同收获时期弯穗型水稻品种抗倒伏性比较

的直接证据。影响植物茎秆强度的因素包括形态、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等[14-17]。以往的研究指出,植株越高,节间越长,抗折力越差,越易倒伏[5-10]。本研究分析了植株形态指标与倒伏指数的关系,并增加了不同穗型这一影响因素,发现株高、穗颈角、茎粗是影响倒伏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株高和穗颈角主要通过影响S3节使植株发生倒伏,而茎粗主要作用于S4节;综合分析,株高越低、穗颈角越小、茎越粗,其植株抗倒伏能力越强,理想株型即为目前盘锦地区占主栽地位的直立大穗型。

目前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大部分为直立穗与半直立穗型品种,只有少部分优质米品种为弯曲穗型,如盐粳48、盐粳31等。本试验发现,以植株抗倒伏情况来说,弯曲穗型品种应较直立穗、半直立穗品种收获提前,这可能是因为弯曲穗型品种一般植株较高、穗颈角大,其更易发生倒伏,所以发生倒伏时间提前。

本试验从不同穗型品种抗倒伏角度分析了最佳收获时期,但对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产量、米质变化未加研究。且不同年份气候变化较大,如霜期晚的年份,水稻灌浆时间可延长,其产量和米质均将发生变化。如能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并将最佳收获期与生育进程挂钩,则可使年份间气候不同的影响降至最低;研究不同收获期的水稻产量品质变化,则可总结出盘锦滨海稻区抗倒方面适合机械收割的最佳收获期。

参考文献:

[1]杨守仁.再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5):321-323.

[2]沈福成,刘传秀.水稻株型改良的理论与实践[M]. 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40.

[3]刘振业.光合作用的遗传与育种[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等. 水稻高产生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22(增刊):115-123.

[5]周丽华.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的研究综述[J]. 中国稻米,2006(3):10-11.

[6]张喜娟,李红娇,李伟娟,等. 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305-2313.

[7]张丰转,金正勋,马国辉,等. 水稻抗倒性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2010(4):15-19.

[8]李红娇,张喜娟,李伟娟,等.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2):191-196.

[9]郭玉华,朱四光,张龙步,等.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茎秆材料学特性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4-7.

[10]杨长明,杨林章,颜廷梅,等. 不同养分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646-650.

[11]濑古秀生. 水稻の倒伏に関する研究[J]. 九州農業試験場彙報,1962(7):419-495.

[12]马均,马文波,田彦华,等. 重穗型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4,30(2):143-148.

[13]Seko H. Studies on lodging in rice plants[J]. Journal of Kyushu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1962(7):419-495.

[14]梁康迳,林文雄,王雪仁,等. 水稻茎秆抗倒性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9-15.

[15]张秋英,欧阳由男,戴伟民,等. 水稻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6):712-717.

[16]郎有忠,王美娥,呂川根,等. 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1):7-11.

[17]肖应辉,罗丽华,闫晓燕,等.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3):348-354.

何冲霄,吴承东,田大华,等. 江苏沿海滩涂机插水稻育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69-70.

上一篇:英语儿童文学下一篇:道路网络交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