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2024-08-13

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精选十篇)

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篇1

语文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 也是知识化课堂。叶澜教授强调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提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历程,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程的特点是张扬个性, 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核心是“活”, 既激活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的“心”和“手”动起来, 构建双向互动的活动。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过程,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可见, 语文课堂在开放中才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

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的目光应该集中在学生身上, 观察学生的动态, 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如优秀生思维敏捷, 后进生思维迟缓, 这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师教学时要开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发展, 让爱、生命与教学同行。因为爱的教育是永恒的, 没有爱的教育, 就没有生命力, 教育就会失败。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 课堂教学要有生命力, 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独立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自主性学习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积极的态度, 要有责任心。独立性学习是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发现问题自己解决, 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实现我要学、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目标。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习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力。

二、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带领学生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学中的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表现的空间, 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 按照目标进行探究、实践、自主学习, 教师要到学生中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一种开放、宽松、自由, 却又不失严谨的环境。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的真实问题, 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 发现具体问题, 有利于提高阅读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读书权、选择权、发言权。为了学生, 教师非讲不可时才讲, 讲什么, 怎样讲, 何时讲, 都要有所选择, 因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 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 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感悟, 去展示、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 领会作者的情感, 接受优秀人格的熏陶, 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光芒。

三、让激情充盈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无止境。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对教学不断挖掘、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认真反思得与失, 择善而从, 致力于熟中求巧, 每一堂课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其重要因素是在课堂上投入激情, 演绎生命的精彩。教师要先发于情感, 终于诱思。搞无情的教育, 那就是教育的悲剧。如果忽视情感因素, 把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 就会禁锢学生的个性, 带来人格的摧残, 毁灭学生创造的天赋。学生处于紧张恐惧的情绪, 会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把读书当成苦差事, 甚至厌学、拒学、弃学, 使学生的身心受损, 个性畸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行为优雅, 精神饱满、和蔼可亲、与生为善、语言优美、抑扬顿挫、风趣幽默, 以机智的人生智慧感染学生, 以激情感染激情, 以生命感悟生命, 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亲切、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 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乐学、爱学、好学, 充满情趣, 高效率地学习。

创建富有情趣的英语和谐高效课堂 篇2

所谓“情趣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投入真情、建立亲情、创设情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轻松愉快、情绪饱满、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通过充满情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学生身心动起来,成为自觉学习者,是教育的本质。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教师由主宰转为引导,有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情趣教学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活动中的示范指导要清晰到位。学生参与要讲究广度、深度和密度,做到心神投入.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光要注意回答的同学,也要关注听的同学,告诉听的人应该听什么。看得见的参与,如积极讨论;看不见的参与是思维的参与,如积极思考。此外还要讲究参与的形式。例如,一个文本或一个主题片段,让几个学生轮流每人说一句,凑成一个大语段,这种参与合作并不是有效的参与,对于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并没有切实的帮助,因为整个感觉就不是连贯、完整的。、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自信心“树”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是连接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教师的课堂语言好比是点燃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兴趣的火柴,有的教师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的教师只能熄灭学生的兴趣。所以“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3、把握课堂速度,让绝大多数学生“跟”上来。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速把握是很有学问的。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能仅看老师是否讲的妙语连珠、激情四射,更重要的是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否跟上课堂思路,能否听明白。因为老师讲课不是演讲比赛,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一切要围绕着学生进行,不能紧盯着几个尖子生,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需要重复,什么时候需要停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练习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时刻注意、及时发现并果断裁决。所以说,教师讲课要关注大多数学生,一定要把语速控制好,否则,看似精彩的一节课,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板书设计彰显精巧,使教学内容走向“深”处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活动既语言、文字及图示等各方面的和谐统一而完成的。其中,设计精巧科学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既是老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也是老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浓缩和转化的过程,他把教材结构中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条理地、直观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启发了学生思维,也延伸了课堂教学。

谈如何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地理课堂 篇3

关键词:地理课堂;生命力;师生互动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她为地理教学提出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仍使课堂教学成为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载体,地理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把课改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与教改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一、师生互动突出主体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过去课堂教学“师-生”的单向传递为现在“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形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如教学“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请一个学生担任预报员,播报“空气质量日报”,其他学生说出本地空气主要污染源,提出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针对本地农村大气污染的现状,小组讨论农村每天焚烧秸杆做饭的危害,以及有效利用秸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再如在讲“经线和纬线”时,经纬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也感觉没有兴趣,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到操场上去画,通过篮球架、单杠、双杠、乒乓球案所在的经纬线,并去判断方向。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对知识理解也较形象。

二、课堂提问有深度、要适度

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使提问的问题有针对性,有深度,又要适度。这说明对学生的提问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教师可多采用“探究性”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

如在学习“两半球分界线”的问题时,一位教师的提问是:“请读书并找到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而另一位教师的提问却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把180度和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你认为合适吗?”显然前一个提问属于常规性的记忆提问,而后一个提问则属于探究性提问,在教科书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两个半球的位置。并真正理解了划分的含义,通过思索、归纳、总结才能发现答案。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学习与思考。从而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好办法。

三、动手实践求创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地理教学中遵循“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活动过程中各种感官的协调,学中做,做中学,以达激活思维,获得经验,形成能力的目的。

在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一节中有关地球仪的知识教学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以及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历来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法。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等有关知识,有些学生仍然弄不清楚。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先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在预习的基础上,按课本后面活动题的要求。用乒乓球及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评比。并与教学用地球仪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实践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使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课堂上学生自然就会细心观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

四、多元评价促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这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平衡。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善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一个安全的课堂。同时教师的评价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对”与“错”要让学生明明白白,并有改进的方向、发展的目标。

在形成性评价的结论中,每个学生获得的定性评价都是亲切的,并且都有翔实的资料和证据来支持,因此使评价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开放多变显灵活

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由于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致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预设,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

有一节初中一年级地理课上,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澳大利亚为什么“羊比人多”的时候,学生们用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从气候方面说,有的从资源方面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学科的知识,还拓展到了生物、数学、经济、环保、社会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跨学科知识,许多是教师不曾拥有的。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求开放、求灵活,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对课本大胆质疑,使学习的内容开放。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创建富有活力的职高数学课堂 篇4

一、以学定教, 精心设定教学目标

1.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 设定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面对数学基础非常薄弱的职高学生, 应当实施生命化数学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一定要基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把目标设定在学生抬抬脚就能够得着的地方, 而切忌高、难、深, 应首先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例如, “集合”教学的知识目标可以这样设定: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的性质;2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其中, 对集合和元素的关系只要求理解, 无需达到“掌握用符号表示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的高度, 这样即便基础薄弱的学生, 也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同一个专业的职高学生数学水平相差很大, 有数学学习较优秀的, 也有甚至连分数加减运算都不会的, 如果一视同仁设置教学目标, 就等于无视部分学生, 存在盲目展开教学的问题。生命化教学理念要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目标设置上, 则必须要体现出层次来。

2. 制定弹性教学目标, 为教学的生成留有余地。

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目标和事先准备的预设性目标同样重要, 甚至更为宝贵。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就不能把学习目标定得死死的, 给目标留下空间才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随机问题灵活改变教学设计, 要讲究学习设计的“留白”和“弹性”艺术, 让学生走向真正意义的生命成长。

二、有效实施互动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

1. 创设有利条件, 构建有效的课堂交往互动。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和蔼可亲、注重鼓励, 让学生在交往中感觉是被尊重、被接纳、被重视和被认为有能力的。在交往活动中,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优劣分出层次, 然后划分交流小组, 每组中有成绩优秀的也有成绩较差的, 再结合学生的心向来进行划分。教师可实施多项的全通道式的课堂互动, 拓展学生的交往面。例如在《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学中, 教师引导得出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后,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 参照推导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让学生自行推出焦点分别在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和负半轴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最后由每组的代表汇报本组的结果。如果有错, 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纠错。整个过程, 表面上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实质上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己领悟教学内容的过程, 并且准确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2. 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

职高学生接受能力所限, 并不能轻易地把图形表象和抽象语言符号与现实客体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数学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和自身的特点,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往高层次学习的平台, 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例如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教师首先展现图片让学生欣赏, 并引领学生观察图片的特点;学生会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物体有“对称”的特点;巧妙引出函数也有其“美丽”特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好奇心。

3. 新课讲授要有意识淡化数学知识理论强度, 将教学过程平易化、细致化、形象化。

中职的学生在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时, 是疏远的、不敢靠近的。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深有体会, 完全按照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讲解, 学生很难掌握精髓。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 先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接触过的椭圆的例子, 然后提供道具:一根适当长度的绳子, 让两名学生上黑板画椭圆:其中一位学生把绳子的两端固定在黑板上的两个点, 另一位学生用粉笔把绳子拉紧开始画线, 等上下都画完了, 椭圆也就出来了。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画出椭圆?教师继续在旁引导:如果绳子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刚好相等, 可不可以画出椭圆?从而得出椭圆定义的条件:绳长2a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 即2a>|F1F2|, 另外绳子要拉紧才可以画出椭圆, 从而得出椭圆的特性: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 有了这两点, 教师可以给出椭圆的定义。整个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新课讲授要有意识淡化数学知识理论强度, 将教学过程平易化、细致化、形象化, 这样的教学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教学中充满生机、挥洒自如。

历史生活化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篇5

关键词:历史学科; 生活化; 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27-001

历史学科实际上是一门讲述“过去的生活”的学科,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则是过去生活的延续,因此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现实的社会。所谓历史生活化教学,就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素材,或从历史中摘取一些生活化材料,为解读历史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一个体验、探究、反思的平台,以提高历史意识,培养真正的“人”。要想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乡土情结让历史课堂更具体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在史书上大写特写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外,每个地方都有值得骄傲的乡土文化。与教材相比,乡土文化源于生活,有强大的生命力,将其恰当引入历史课堂,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解读历史提供别样的角度,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苏州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乡土历史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我充分利用吴江近代的风云人物柳亚子先生及陈去病的事迹,以及发挥我校作为省诗歌先进单位的优势,让学生自己讲述一些关于这一时期吴江人民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民族解放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相关的事迹。在学生们激烈而兴奋的辩论和讲述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乡土教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的具体而真实。

二、情境设置生活化让课堂更生动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我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模式:一是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接受表象;二是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感染;三是激发情感,使学生得到内化;四是情感转化,使学生从情感愉悦转到智能发展。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景,以实现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即在课堂中请几位同学,以表演的方式,来演绎西安事变的“残局”,是“杀蒋”还是“放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让学生在入情入景的表演中敞开心扉,进行对话,从而使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做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这比抽象的由老师来陈述“杀”和“放”要形象的多。因为学生在模拟历史场景中进行讨论,其思维、想象、推理和判断都是形象的,身临其境的。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其历史意义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果再进一步“借题发挥”,从这次事件中,你是如何评价张学良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这样经过层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实现一定水平的迁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思历史与现实让课堂更深刻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所有的学习活动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认知,而这需要经过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也就是说,历史学习重要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自己思考,深层反思所学的东西。

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的时候,我通过讲述中英在战前的差别,继而提出: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面对鸦片的输入,如果你是道光时期的大臣,会对道光帝提出怎样的建议?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不断的思考,使问题不断的得到深化,既而引出林则徐禁烟的时代性与合理性。

同样,在讲述《五四运功》一课时,课标中要求学生理解五四精神这一要求。为此,我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心目中的五四精神是什么,该怎样落实五四精神。这样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得出:五四精神首先是爱国精神,其次是民主精神,再次是科学精神。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并在现实行动中有所体现,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几幅画面及场景;(1)“5·12”汶川地震中,青年人赶赴前线救援,踊跃捐款;捡垃圾的老人也能把毕生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迹都是可以让同学从现实生活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2)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中,不分年龄、不分肤色的志愿者的合影;(3)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爱,随处可见的义工组织。这样,通过现实与历史的思考,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五四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感,既有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们幸福的远大责任感,也有现实中关爱他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感。进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我们每年都在纪念五四,纪念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应该从五四青年的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如果在民族的危难关头,你该如何做?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及反思,水到渠成的把一种思辨的精神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有哲人说过:“生活就是历史,文化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文化。”生活赋予了历史课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历史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眼睛来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来体验生活,从而通过体验情感来熏陶情感,反思社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实践证明,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应该给学生精神享受和多种收获,并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内化所学知识,真正的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林林.倡导历史课堂生活化,《华章》,2010,(34)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6

如何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学会尊重与赏识

尊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 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劳动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 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如果师生不是朋友式的平等的关系, 那么心理的距离必然会拉大, 心灵上就做不到真正地沟通, 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格健全。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应当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生命潜能,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要把握自己的角色, 尊重每一个学生, 课堂上的尊重, 不仅是姿态上的接近, 还要努力使自己变成学者、变成长者、变成智者、变成爱者。眼睛里流淌的爱意是尊重, 俯身的倾听是尊重, 真诚的鼓励是尊重……在课堂这个词典里, 只有让尊重无处不在, 生命的美丽才会绽放。

赏识: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 赏识能使人愉悦, 使人快活,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心智开启, 灵感涌动, 给学生“戴高帽子”, 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 赞美学生, 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记得一个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曾说过:“一个微笑, 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赞美, 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孩子的自信之光;一次鼓励, 如春风扬起孩子远航的风帆……”课堂充满了赏识, 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 学生才能学得自由;课堂充满赏识, 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而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唯有赏识才能让语文课快乐起来, 生动起来。

提倡赏识, 并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 而是要教师有包容之心, 要包容学生的失败, 学会等待, 让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找到“登天的感觉”, 尝到甜头, 并且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不足, 发现生命的宝贵, 珍惜享受生命。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发展能力, 形成技能, 学会学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父母、家庭、老师也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学生的赏识方式, 怎样的赏识对你的学生是最合适的, 要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 这便是教育艺术的奥妙所在。

落实独立与合作

独立:生命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 而且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珍视这份独立, 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让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有机会表达出来, 努力创造条件去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这样学生才能学有灵性, 学有个性, 课堂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进行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排了课本剧进行表演, 然后再分组讨论其中各个人物形象。在评价“夏洛克”这一形象时, 大部分同学用的字眼是“凶狠”、“狡诈”、“阴险”等, 而这时扮演夏洛克的学生主动站起来“申辩”:“夏洛克其实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他受到基督徒的排挤, 被称为异教徒, 而且作为犹太人长期受到歧视, 要戴着象征屈辱的红帽子。而他的手段虽然不光明, 却是作为一个长期受压迫、排挤、歧视的弱势群体的反抗和报复。难道安东尼奥他们就没有错吗?他们在言语当中处处透露出对夏洛克的歧视、不屑。所以夏洛克有他可恶的一面, 但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听完他的一番话, 同学们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而我率先为他精彩独特的回答而鼓掌。在这位同学个性化的阅读中, 独立思考, 和文中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 对人物有了全面的认识, 不再“人云亦云”, 发挥他独特的思维。

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 它基于“人多智广”这一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 几乎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培根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 但假设每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合作是让学生的思想与思想去碰撞、心灵与心灵去交流、生命与生命去对话的最好方式。

而合作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效。首先要想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必须要求教师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 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成为一种可能, 合作才成为一种需求。其次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抓住具有探索性、系统性、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索, 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群体合作, 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提升。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对小组合作议题的明确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小组成员才不会自说自话、离题万里, 相互间才会很好地沟通, 才可能出现思维的碰撞, 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

做好坚守与超越

坚守:语文课姓“语”, 这一点每个语文老师要牢记, 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要坚守。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课, 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 是引导、浸润、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书声朗朗。古人云“书读百篇,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都是读书之道。可以吟哦讽诵, 可以低喃细语, 或齐读或分角色读, 只要用心, 就会有体会, 这便是收获。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简简单单的。简单不是简单无物, 好的语文课堂应当简洁而有活力。表现在一堂课上, 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尽量简洁, 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的丰富。例如我在上《醉翁亭记》时, 抓住了“乐”字, 让学生在寻找“乐”, 理解“乐”, 领会“乐”中感受文章和人物的魅力。

坚守住“语”的课堂还要实实在在地练。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语文课堂中的“练”, 就是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说上练、在读上练、在写上练。说话和写作都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续写在船上被于勒认出后菲利普夫妇的表现, 从而增加学生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会。

超越:“语文书固然是你语文学习的一块新园地, 可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不够的, 语文学习更大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风俗民情, 视屏网页, 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生活中的种种话题, 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你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使课内学习成为端点, 辐射到课外, 到生活的海洋里, 到大语文环境中, 去吸取语文和思想的琼浆。”

———摘自《苏教版语文书》 (八年级上编者的话)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 语文课堂除了要立足文本之外更要学会超越。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 并以适应学生心理和尽可能轻松的形式展开教学, 学生才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价值的收获, 语文课堂才会更具生命活力。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中, 《本命年的回想》一文里作者展示了京城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习俗, 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了解自己家乡民俗风情的兴趣, 于是学生们开展了对家乡过年习俗的调查。第一步,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的同学从《地方志》等书籍中收集相关的资料;第二小组通过走访身边的老人来收集相关的内容;第三小组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到家乡的东南西北片区收集不同片区过年的习俗。第二步, 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再分成习俗、食物、游乐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比较。第三步, 学生写出了《家乡过年习俗的变化》的调查报告。在春节来到之时, 这项调查又得到了延续。学生又自行组织了收集、创作春联的活动。通过比较对联的内容, 他们总结出时代在变迁,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的结论, 还将创作的春联送给了左右邻居。在此基础上, 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他们又收集了各自家乡乃至于许多少数民族不同的过年的民风民俗, 从而了解到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 篇7

一、“前置学习”———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抓手

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是自主学习。有人认为,让学生有备而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所谓“前置学习”,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和认知能力、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内容,为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前置学习”的框架结构一般有两大板块: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学习目标制订的重点应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如何学”。

自主学习是“前置学习”的主体,具体可围绕以下两方面来设计:

一是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学生初读教材文本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教材文本,让学生读进去,想出来,即悟义、悟道,悟情、悟法。教师在制订“前置学习”方案时,可采用半填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采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拓展延伸、激活经验。学习教材既要务本,又要超本。

如,我在教学《草虫的村落》(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

1.自学课文内容,学会课文中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及相应的词语,并试着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2.再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昆虫的句子,试着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些昆虫有着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呢?

3.和同学或家长讨论一下:昆虫或其他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最好能举例说明)我们应当怎样和它们相处?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在全班交流。

4.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点或生活习性以及你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

优质的“前置学习”方案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简约性。学习内容不宜过多、过细,而在于核心问题抓得“准”,其他问题设计得“精”,使学生看得下去,想得出来。二是层次性。“前置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三是生本化。教师在设计课前指导学习问题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四是问题式。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合作交流———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

通过“前置学习”,每个学生都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了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认识充分展现出来,与同伴分享,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同伴互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

如,我在教学《珍珠鸟》(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内容:

1“.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在“我”那儿,为什么“渐渐它胆子大了”?你认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交流吗?

2.从原本“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到“渐渐它胆子大了”,再到“有一天……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创造这一美好境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及由此升华的关于“信赖”的情感,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魅力和情感魅力。

三、点拨提升———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

依据“前置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解决了“会学的”和“能学会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课堂需要探究的教学目标。因此,此时教师的“教”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讲授,而是从学生预习后的“现实起点”出发,走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点拔与提升。当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时,教师要助开掘,畅其流;当学生的理解模模糊糊时,教师要善搭桥,解其围;当学生的体验似是而非时,教师要慎褒贬,巧固本。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S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对文本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抓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点拨提升———引领学生走近安徒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安徒生作品的人文魅力。教学片段如下: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我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我还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

2.师: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将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

生:不只是火柴,她点燃的还是对幸福的渴望。

师:小女孩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

生:熄灭的不只是火柴,还有小女孩的希望。

师: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

生: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

师:直到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生:捏着的是她的希望,可以看出到死她也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3.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给予点拨: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给了自己幸福。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让物理课堂富有艺术生命力 篇8

一、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不可有妄想, 但不能没有求知的欲望。我们要在课堂上迅速、愉快地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求知欲望强, 才会主动去探索、感受物理世界的精彩。课堂设计, 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成为一种乐趣, 成为精神上的需要。教学, 必须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 物理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离不开生活, 以生活情境设计悬念,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情景导入:有人在漓江救人, 需要救的人被推出水面, 获救了, 救人的人却下沉了, 包含什么物理知识。河面下有水草、淤泥, 甚至暗流, 怎样自救?将问题融入生活, 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中去, 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为实验探究创造良好的认知起点。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 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 深入学生的心灵, 可收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艺术效果。

2. 借助实验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

物理以物求理。从事物的表象中去把握物理知识、规律, 为物理教学明确了一个主题思想。以表象作为教与学的切入点, 引发他们对问题的质疑—探究—拓展。例如生活中的透镜, 现象导入:酒瓶里的泥鳅, 会变大, 包含什么物理道理?“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学习, 若是寻求自己尚未知晓的东西, 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一切, 以自己的认识为基础、心理需求为依托, 有选择地吸收各种信息, 这样的学习效果就会好得多。课堂教学艺术的“基调”是找准学生认知的心理需求, 让教学信息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书有一种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自己教自己。从一个知识的发现到另一个新发现。层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把学生放在实验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思考, 躬身亲为, 使学生从物理实验中学习物理。当物理实验能时时伴随着学生学习时, 实验会让他们生活充满乐趣, 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课堂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体

长期以来, 以“分数衡量人”, 使很多教师失去方向, 乡镇课改不仅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反而陷得更深。课堂教学以考试为中心, 只注重学生的分数, 忽视教育要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本质。物理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要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教师可设计生活事件, 让学生探究, 进而激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学习中来。如讲增大摩擦力时, 教师可提问:对拔河比赛, 从力学角度来说靠什么来赢;让你指挥能做出哪些技术性的指导?讲汽化和液化前, 让学生回家了解农村煮酒工艺, 并拿回课堂探讨。把学生带入生活, 鼓励大家主动提出看法, 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2. 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 学会自学

让学生学会自学, 会学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可在课堂前八分钟让学生快速阅读。这种阅读在认知—质疑—解惑的过程中, 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它是认知的前提, 质疑的基础。对提高学生把握信息的能力, 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3. 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习动力

课堂设计。需要考虑梯度, 层层深入, 以激发学生兴趣, 刺激智力发展。当学生通过努力, 独立思考能自行解决时, 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品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如, 在讲汽化和液化时, 曾问学生, 你们见过并会煮酒吗?家中煮酒工艺是怎样设计的?引导学生思考酒水分离, 对学生提出的酒水分离法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 也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激发其学习动力。

三、课堂艺术离不开师生心灵情感的共鸣

教与学能否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有赖于生活中大量好的题材、教师的精心策划和过人的表演水平, 更离不开师生心灵情感的共鸣。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教。教师须具备过人的能力, 以其人格魅力和独特的课堂表演艺术水准吸引学生。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 让学生将对物理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师生和谐, 课堂教学也能提升一定的境界。

开放,让语文课堂富有生命力 篇9

实行《语文课程标准》以来,我一直思考: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学好语文,能培养出一代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学生需要的是一个饱含、绽放生命力的课堂。怎样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呢?我想,只有开放我们的思想,开放我们的学习过程。

一、师生心灵的开放

首先教师要打开心结,改变理念,重新定位角色。以前,教师们是课堂的主宰,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同为主体的人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所以,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结。这样,学生才会文思泉涌,才会积极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我扮演着双重角色,不仅仅是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学生的伙伴,经常“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一起表演。学生有困难时,我“因势利导”。那些精彩的生成不得不让我从心底佩服,不得不改变预设的教学过程,因为这开放的学习过程往往更加摇曳多姿。

二、学习内容的开放

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只是教材,我们可以适当选择、组合,让教材成为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1. 让学生自主选择教材内容。由于现在的苏教版教材有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式构段方式,如:《三个小伙伴》《小动物过冬》《北大荒的秋天》《三袋麦子》《水乡歌》等等。学生在学这些课文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重点研读。这样做,学生能把学习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挖掘才会深入,感悟体验才会独特。

《三袋麦子》这篇课文,讲了土地爷爷把三袋麦子分别送给了小猪、小牛、小猴。小猪做烙饼吃光了麦子,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留着慢慢吃,小猴把麦子播种在田里,收获到更多的麦子。学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你喜欢谁的做法就好好读相关的这一段,并在组内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然后,师生交流、辩论,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小猪可爱,享受生活,但挥霍不可取;小牛勤俭,但呆板缺少情趣不可取;小猴爱动脑筋,会过日子,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2.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堂练习。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能力各有偏重,所以,我每次都设计星级作业。一星级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三星级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二星级作业介于两者之间。学生根据喜好,自选一项。

《秋姑娘的信》这课作业设计如下:一星级作业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二星级作业是想想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信上写什么。三星级作业是秋天过去了,春天到了,春姑娘会给谁写信,信上写什么。一星级作业是让学生在美读课文时,积累语言,激发情感。二星级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三星级作业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等综合能力。

补白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生命 篇10

摘 要:小学阶段,简单应用题是做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也是整个简单应用题教学的启蒙阶段。低年级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这些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关把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复合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教学的成败。近年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取得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简单应用题;复杂应用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80-01

新教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留有很大的空间,就是让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我们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所选的文章特别的耐读。作为文本,我们会发现多处留白。。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双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尤其是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利用文本的“留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读文本。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养成阅读文章能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题补白

激发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的题目多种多样,有的题目以特定的语言形式,标示出鲜明的文体特点;而很多课文的题目往往又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在有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里,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精彩片段,又常常以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为题目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并推想:十分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并有利于直接抓住文章学习的重点。

二、课前背景补白

课前背景补白,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每篇文章写作前都有不同的写作背景,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背景的补白。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本段历史不熟悉,在理解课文时有一定难度,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相关背景资料的补白是学生学好这篇课文的基础。孩子们通过阅读课外书、查阅网络资料,对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英法等帝国主义对查阅网络资料,对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英法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帝国主义的愤慨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

三、标点补白

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如《笋芽儿》一课,“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这是描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却没有说完。那么,这个省略号到底表示说的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四、给课文插图配“画外音”

《挑山工》一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挑着货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课文的结尾写道:“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的体会,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练在情节空白处。

五、抓住文章情节空白处补写

1、从事件叙述的空白处入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写得简略,给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续写,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例如,《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想象: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呢?有的学生写道:“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有的学生写道:“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她翻越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找呀找,她很渴,就到小溪边喝水。就在她喝水时,一块蓝石头出现在清清的溪水里。女娲宝贝似的把它捡了起来,放进怀里……”

2、情节的延伸

课文的结尾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如在《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又发生一些什么事呢?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样,就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穷人那勤劳善良的品质也可得以再次体现。

3、结果补白

在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尾我出现小练笔:“在学习课文的的过程中,开始我很高兴,因为我认识了一个( )地球。后来我着急了,因为( )。我气愤了,因为( )。我痛心了,因为( )。我担忧了,因为( )。我也要发出呼吁( )!”通过这样的补白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感悟,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上一篇:人生信仰下一篇:渲染与烘托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