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

2024-06-23

塑造人(精选十篇)

塑造人 篇1

李建安:具体属于哪一种,我自己也说不上来,因为当时年龄还很小,才14岁。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恰巧对外招收舞蹈学员,家里看我样子挺清秀,身体素质也不错,就让我去试试,一试就合格了。现在回想,估计是因为家里条件比较艰苦,送我到部队可以一举两得,省一个人的粮,还能让我学东西、长本事。

■《尚舞》:学员?也就是说您最初不是正式的文艺兵。和您一起的那批学员有多少人,最后都顺利留在部队歌舞团了么?

李建安:当时在上海、安徽、江苏、山东一共招收了40多个学员,最后基本上都留在了部队。舞蹈团的学员其实就相当于文艺兵的预备队,演出并不多,任务主要就是学习。

■《尚舞》:倘若对比年龄,您在舞蹈团做学员的时候和现在读舞蹈中专的孩子年龄差不多,能不能对比一下你们学习的内容,讲一讲部队舞蹈教育和学校舞蹈教育的不同之处。

李建安:我在部队舞蹈团做学员的时候,社会各界对文艺工作还有异样的眼光,尤其是男男女女每天一起练习、跳舞,还经常会有一些肢体接触,给人的感觉是作风散漫、不正经,并且当时也没有什么舞蹈专业学校,最多就是专业的师范学校有音乐、舞蹈的课程。和现在中专学校的学舞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学习环境就只有两个字:艰苦!

■《尚舞》:能详细说说您的学习生活么?

李建安: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我们那一批学员几乎都没有从小练舞蹈的童子功,所以最初的一年差不多都是在练软度、形体、韧性这些基本功。不管什么天气,每天清晨5点半就要起床出早操,然后上午8点开始,几乎就是全天的训练,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除了练功、学舞,所有人都要轮流打扫练功房,冬天的时候,还要自己找木料生火取暖,轮到值日的人,当天起码要清晨5点起床做准备。如果想学点文化知识,就必须挤时间,经常有人在晚上9点熄灯后,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面看书。

■《尚舞》:最初的学员生活,除了学习,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李建安: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班长,他是专门从野战部队调过来管理我们生活的班长,也是一个五好战士。最开始,我们都很不服管教,也不怎么守规矩,但他却会想尽办法让我们服从部队的管理,身份和现在艺术专业学校的“生活老师”很像。不过他的权力比“生活老师”大得多,记得有几次我们玩闹过头了,他就要求舞蹈老师停课整顿。而没课上对我们这帮学员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了,因为当时所有人都想在练习中表现优秀,早点加入共青团。

■《尚舞》:照您这么说,您最初的学习生活就只有艰苦和束缚么?

李建安:当然不止这些,每个星期我们都会有休假时间,而且住的部队大院里面有许多部队的小孩,我们也经常会弄一些恶作剧逗他们,比如把他们堵在被子里面。南方的阴雨天很多,一出大太阳大家就会把被子抱出去晒,几条长长的绳子,被子盖在上面后,地下就像一个通道,有些顽皮的小孩就在那里玩躲猫猫,往里面钻。我们就经常趁他们不注意,堵住两头的进口,装鬼吓他们,小孩子胆子小,情急之下根本就不记得可以从两边掀开被子逃出去,就在里面哇哇直哭。为这件事,我们没有少挨教导员批评,有一次实在太过了,把一个孩子吓得哭个不停,教导员找我们单独谈话,问是谁干的事儿?逼着我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把战友“出卖”了,结果他们挨了批,晚上就跑到我房间里面说和我绝交。我一听就吓坏了,思来想去,只好用刚刚发下来的巧克力讨好他们,吃得心满意足的他们才答应和我重归于好。当时,我们每个学员每个月都有半斤巧克力,那天才刚发下来,结果我一口都没吃,从那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以后绝对不能出卖朋友。

■《尚舞》:这事儿倒是挺有趣的。那战友之间还有相互帮助做些什么呢?

李建安:男生帮女生抗重物,女生帮男生洗衣服,这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比如每到冬天,女生会帮我们缝制袖套、织一双手套,我们也会很主动地帮她们拎水壶。虽然说相互之间很融洽,但是很多东西也是不能允许的,比如有的人相互看上眼了,但是绝对不允许谈恋爱,都是很遵守纪律地把那份小甜蜜藏在心底,表现出来的感觉又是那种“友情以上、爱情不到”的融洽感,蛮有意思的。

■《尚舞》:您在学员队学习了多久,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加入前线歌舞团参加演出的?能不能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演出?

李建安:其实从学员队开始我就隔三岔五地参加一些演出了,所以正式上台演出还真说不清,可印象最深的演出倒不少,最重要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1977年8月建军50周年时候的全军汇演,当时全军文艺系统共同打造了一台晚会,由于压轴的节目所有演员都能和上台的领导握手、合影,所有军区歌舞团之间的竞争格外激烈。正式演出之前的彩排时,总政歌舞团的男子群体舞《练兵场上》和我们前线歌舞团的男子群体舞《龙腾虎跃》还在为了压轴演出激烈PK,观看完彩排后,首长定下我们压轴演出,所有人都兴奋得不行。《龙腾虎跃》这个节目有很多的技巧动作,尤其是最后的造型,24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杆木枪,并且要收缩成一个三角形,同时把枪抛到空中,最后接住,接着砸在地上。为了动作同步,并且最后形成一个响声,我们练习了半年多,就算是戴着护膝、护肘,所有人上台之前膝盖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有的人运气不好,还被掉下来的木枪砸掉过脚趾指甲。

另外一次印象最深的演出就是1982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赴朝30周年,在朝鲜平壤参加的慰问演出。因为出国演出,部队很重视我们的形象,所有人都订做了衣服,到平壤后我们就住在他们的国宾馆,所有人都很紧张,生怕说错话、做错事,影响了部队形象和国家形象。一直到演出结束,我们所有人才算是松了口气,可没想到金日成居然也到现场观看了演出,还拉着我们所有人一起合影。因为是出国演出,所以我格外看重这张合影照片,一直很小心地保留到现在。

■《尚舞》:对您而言,这些经历意味着什么,给您的人生改变大么?

李建安:我觉得自己接受的全部教育几乎都是在部队实现的,小时候家庭教育只是告诉我要做一个好人,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并没有准确的标准。在部队,我几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很明确的分界线。直到后来离开部队,很多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总的说来,部队是个很有纪律的地方,虽然很严苛,但确实能让人塑造优良的品质。

■《尚舞》:结合您在部队的生活和感受,有没有什么想告诉跳舞的孩子们?

李建安:环境可以改变人,规矩可以塑造人。部队的经历让我相信一个文艺工作者,必定要德才兼备,并且是德在前,才在后。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养成好习惯,养成协作和合作精神,尤其是后来转业后学习了体育舞蹈,我发现这个项目很需要配合精神和协作精神。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跳体育舞蹈的孩子,老师就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这种协作精神,不能因为专业技能的超群就和其他人区别对待。

■《尚舞》: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军旅生活对您的影响,您想怎么表达。

习惯成自然,小时候的许多经历,其影响会渗透人的一生。多年的军旅生活,淬炼了李建安,从学习态度、工作方法到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觉得自己受用不尽。

营销人的自我塑造 篇2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成功的营销员?成功营销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技巧?在我给一些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时,总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营销人,我想谈谈自己8年来从业的经验和技巧。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与分享。

任何企业只要存在,都离不开销售人员,无论你卖出的是产品或者是知识,都离不开营销,离不开成功的营销员,营销作为一门职业已成为当今从业人员最多、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完善的今天,营销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企业前期的成功,大多都离不开企业营销的成功。中国著名品牌TCL就是以营销创新获得成功的一个例子。在我们今天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还在以竞争激烈为借口,说工作难找,机会难得、就业无门的时候,其实,中国本土大多数企业都还严重存在人才缺乏的状况,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营销人才。难怪有企业老总感慨说:“如今人好找,人才难找呀”。中国是人口大国,并不是人才强国。国人平均受教育的层次还比较低,大学生的比例偏低。学习营销专业或从事营销职业的大学生在企业的比例更低。在经济社会,营销职业作为年轻人实现自己致富价值的一种途径,越来越得到年轻人的认可。有人说:没有权利和财富就去做营销人,那是白手起家的最好途径。一点不假,如今向吴士宏那样的打工传奇在今天演绎的更加精彩。许多职业营销经理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改变了命运。那麽如何通过自我学习和提高成为一名合格的营销人员呢?通过我培训的经验,总结8条与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打造自己实力与魅力的平台、成为一名出色的营销人。

一、只缘身在此山中----正确的思维方法与角度

中国有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营销人员,往往因为工作中的琐事和困难,乱了阵脚,丢了方寸。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想一想,在我们的工作中,哪些是我们可以影响的,哪些是我们不可以影响的区域?找到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换位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工作中,许多营销人员爱犯的毛病:总是抱怨领导的不公平、不公正,抱怨自己公司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从而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动力。这都是缺乏正确思维和思考角度造成的。如果你站在领导和公司的角度换位思考,或许并不是这样。我们不能让公平、公正成为你前进的障碍,你不能改变客户,也不能改变领导和同事、你只能改变你自己,通过塑造自己影响别人,获得成功。凡是只要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角度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道路。

二、千年一叹为徽商----诚信、务实、机变

古代,徽洲商人名满天下。生意遍部大江南北,甚至到国外。成为商人的楷模。其实徽商的成功就是讲诚信、务实、灵活变化。从古代先人的身上,诚信对经商的重要性,而今天许多作企业的老板是否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一家钢琴店因服务员工作疏忽,把10000多元的钢琴错标成了1000多元,当顾客要求购买这架钢琴时,商店老板

毅然按1000多元,卖给了顾客。树立了商店诚信的企业形象。可见诚信对于这家商店来说多麽重要。成功营销人员最应具备的就是诚信、务实和机变的能力。

三、梦里不知身是客---营销人的职业操守和立场

无论多成功的营销人都是为企业服务,为股东和老板服务,说白了要清楚自己是一名打工者,要为企业创造价值,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很多营销人在这方面搞不清楚,一旦与公司或领导有过节,就不顾自己的职业操守,作出与企业相背离的事情,给企业带来损失和伤害。当然企业也不能侵犯营销人员的正当权益。当一名营销员不能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和立场时,就会降低自己的职业价值。降低自己的人格魅力,当然在你继续找工作时,你的下一个用人单位就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影响自己的发展。在日本,一个中国留学生勤工俭学时,因为在刷碗时少刷了几遍,便被看做不讲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人,从而也失去了留学的机会和工作。可见,职业操守和立场对于营销人来说多麽重要。

四、功夫在诗外----广阔的知识面及表达

成功的营销人员,不在于你是否营销专业毕业,有多少营销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营销本身就是和客户沟通和推销的过程,要想说服客户购买或成交,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来适应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只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汇报能力。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技巧,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巧。营销的知识不是仅限于书本专业的课程,营销人员必须广泛涉猎不同的知识。真是功夫在诗外。

五、一碗水和一桶水-----持续学习的能力

如何保证你的知识不被淘汰,保证你的思想不被淘汰,在当今学习成为终身的趋势下,我们必须要保持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就向一桶水,如果每天舀去一碗,迟早都会舀干的,相反,如果每天都添一碗水,日积月累,就能累计很多桶水,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消失和退化,平均5年知识就要更新一遍。如果我们不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提高持续学习的能力、我们早晚也要被淘汰。营销行业更是变化最快的行业。

六、聚焦定律---持续总结、改善

在营销的工作中,我们不仅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万事大吉,要想比别人出类拨翠,就要学会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善。其实我在为企业做培训时,也就是把我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不断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字,下次在工作中,可能就会少犯一些类似的错误。这样,你不断总结、推广、改善,营销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不断超越对手和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男儿横槊当纵横----组织执行力

以上我提到了正确思维方法、职业操守、诚信、以及学习能力,当你都具备了以上修炼的功夫,还要较强的组织执行能力。9月16日大河报七日财富营销版,我已对执行力作了深刻的论述,执行力是检验一个营销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执行力,在多的理论都是枉然。组织执行力是企业营销的最重要保证。强化执行力才能强化战斗力。

八、福祸相依----积极心态的力量

读书塑造人 篇3

阅读引领班级进步

笔者所执教的一个班是从初一入学伊始就开始阅读的,坚持了两年的阅读,产生了许多成效:相对于其它班,该班学生在语文课上读一些文章更能产生共鸣;沟通上,和学生们沟通时有话题了,从大家最近的阅读开始交流,无意中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管理上,遇见难对付难缠的孩子,推荐一本书让他去看,回头再教育就容易多了;纪律上,课间秩序相对也好一些,因为有一些孩子在看书,在这样的氛围中爱闹的孩子也开始安静下来开始阅读了。

书籍的作用毋庸多说,笔者所执教的这个班的阅读是这样一步步开始的:一是阅读兴趣的培养。最开始时,不提任何的阅读要求,只要能开始阅读就好;至于看什么书,也不过多干涉,只要内容无伤大雅、自己喜欢就可;至于看多少,也不提要求,尽自己所能就行。二是有书可读。在班里设立图书角,让学生的视线里经常出现书,当学生想看书的时候,随时都有书可看。书的来源有几个渠道:学校阅览室的支持(定时借阅和归还)、孩子们捐书、师长的支持(老师和家长出购书款)。图书角有小说、童话、散文、传记、工具书等,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三是挑选专人负责登记图书。班里的图书要登记入册,书名、作者、出版社、编号要登记;制作借阅卡,方便学生在节假日借书;设计印章,该班每本书后面都印有“思远班·思考之角”;整理图书,图书要不时整理。四是在班里强调班级的文化特点。在班级布置上,笔者把孩子们的笑脸图像排列好,张贴到前后墙壁上,谁读完了一本书,谁就可以在自己的笑脸旁的空地上贴上一颗星,这样就把每个人的阅读情况用贴星星的形式展示出来了,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励大家踊跃阅读。

特色阅读活动——聊书会

聊书会是班内时常举行的一个活动。有时邀请读书多的同学就自己所读书籍与大家交流,有时通过抽签决定谁来聊书,有时按组轮流来。聊书会上,除了听众外,还有主持人和记录员。下面就是班内聊书会的一些场景记录。

一天下午两节语文课,在第二节准备召开聊书会,学生们对此很兴奋,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学生小许、小杨主持,她们俩还准备了主持稿,包括开场白、聊书要求、评价环节、结束语等内容,分工明确,流程清晰。从第一组开始,然后第二组,以此类推,每组一人,各组自行推选,一轮之后,再从第六组开始重新轮。每个组推选方式不一样,但很有意思:“有剪刀石头布,胜者上”;“有转笔,笔头朝谁谁上”……在聊书时,许多学生的表现非常可爱,有许多学生进步很大。通过这样的聊书会,学生们的展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小王此次聊的书是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小王: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很励志,海伦·凯勒是一名失聪、失明、失声的人,她有句名言,“虽然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希望大家能看看这本励志书。

小杨:谢谢5组王同学的精彩报告,现在请同学们就他的报告做一下评价。

生1:他的声音很洪亮,站姿也不错。他说的海伦·凯勒的名言是什么,我忘了,就是觉得很好。

生2:我知道,是“虽然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老师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他“听得很认真”)

学生小孔此次聊的书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小孔:我最近在看的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黑柳彻子写的她小时候的事,我觉得主人公小豆豆很可爱,尤其是她和小林校长聊天时很“智趣”,小豆豆在这个学校很开心。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来我们班的图书角借这本书看一下。

生6:首先我们来给孔博文鼓掌,她很流利地聊下来了。

生7:在之前,就在孔博文上台之前她还在担心自己不会说,没想到,她说得这么好。

师:小孔今天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表现得太好了,表达很流利。她推荐的这本书,老师也非常喜欢,黑柳彻子在童年时也是一个顽童,正是“巴学园”成就了她,或者说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她的《窗边的小豆豆》在全世界畅销,而她本人是日本的著名主持人,是亚洲最早的联合国亲善大使。刚才小孔同学用到了一个词“智趣”,我想是主人公小豆豆觉得和校长聊天很有趣,而校长是很有智慧。小林宗作校长是一个很有耐心的校长,他可以用几个小时来听小豆豆说话,每天都会摸着小豆豆的头说:“真是一个好孩子!”正是有了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巴学园”,才有了后来的黑柳彻子。同样,小孔同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成长得非常快,这也源于他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们为他鼓掌加油,也为自己曾帮助过他而鼓掌!

在聊书会上,大家热情高涨,阅读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展示、站姿、声音等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学生们就这样在书籍的陪伴下,在阅读中慢慢长大,笔者从他们明亮的眼神中能看出阅读对他们的影响。很难想象,没有书籍的衬托,这个班的教室会是怎样;没有阅读的帮助,学生们会成长得怎样。可以说,只要阅读总会有收获,那就一如既往地阅读下去吧!

论中外电影中华人形象的塑造 篇4

内地电影塑造的华人形象。内地电影在改革开放初期塑造的人物形象还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 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1986年至2000年这是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他拍摄的电影主要是以刻画小人物为主, 注重人物内心深处的挖掘, 例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 都是以贫苦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尤其是《秋菊打官司》, 它是一部关于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 围绕农村妇女秋菊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展开, 着重刻画了她不断奔波的过程, 对农村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以及伦理进行了真实的表现, 简单直接地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觉醒。影片把秋菊坚强、朴实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在1992年获得了意大利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金狮奖。这个奖项不但肯定了张艺谋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人物的成功, 而且对于传播华人形象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从2002年至2009年是张艺谋导演拍摄电影的另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开始转型, 不再以刻画小人物为主, 也不再以农村题材为背景, 而是开始以武打剧为主, 通常都是大场面大手笔, 电影的画面唯美而华丽, 和他以前朴素的拍摄手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在人物的刻画上也不再以中国人传统的勤劳、善良、勇敢这些优秀的品质为主, 而是把焦点聚集在了仇恨、厮杀、权力、欲望这些人性的阴暗面上。这个时期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等, 其中以《满城尽带黄金甲》最为典型, 这部电影的画面非常唯美, 铺满菊花的广场, 穿着华丽的明星大腕, 满眼的富丽堂皇, 可以说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张艺谋导演用3.6亿元的制作经费力图打造像好莱坞拍摄的《魔戒》一样令人震撼的场面, 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张艺谋导演在这部电影的场面制作上的确是很成功, 而从文化传播方面考量这部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是过分渲染了人的阴暗面。整部电影充斥着乱伦、仇恨、厮杀、兄弟相残这样的画面, 而这些是与中国五千年文化主调相悖的。中国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在这部电影里丝毫体现不出来。而这样的电影出口到国外也会影响华人的整体形象。当外国人看到《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电影后, 会误以为华人本身就是一个爱厮杀、钩心斗角的民族, 这是很不利于华人在世界上立足的。

中国在文化输出上本来就处于弱势, 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的文化作品是少之又少的, 而像张艺谋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导演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所以希望他以后在拍摄电影时, 能更多地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华人形象方面选材,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场面大制作, 因为一部没有文化内涵的电影是没有灵魂的。

香港电影塑造的华人形象

香港是一个国际港口城市, 它对外开放得比内地早, 所以电影的发展也比内地要早, 但由于它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 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的电影文化一直比较杂乱, 没有形成一条系统的主线。一直到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后, 香港电影开始掀起了一股武打热, 并且自此以后武打片在香港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时的古惑仔系列电影曾经创造了当时的票房奇迹。《古惑仔》系列电影共有7部:《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九龙冰室》。这系列电影主要是以黑社会、帮派为背景, 主题就是相互厮杀, 争夺地盘, 画面暴力和血腥, 虽然在票房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却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香港是世界瞭望中国的一个窗口, 而影视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所以香港电影的人物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而当《古惑仔》这样的作品充斥着香港电影市场时, 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将会刻板印象地停留在暴力和血腥上。

而事实上华人形象并非如此, 香港武打明星成龙在拍摄武打片时就是自成一派, 他的作品虽然同样是以武打为主, 但是从头至尾都贯穿着他的“成式幽默”, 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中体会中国功夫的魅力, 并将自己的拍摄风格成功融入好莱坞, 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华人艺人之一,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成龙无论头顶多大的光环, 都时刻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 无论走到哪儿参加什么样的活动都是以一身中山装示人, 在国际舞台上给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正是这种人格魅力使成龙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在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城市都专门设有“成龙日”, 以表示当地民众对他的喜爱。他的作品主要有《师弟出马》、《龙兄虎弟》、《警察故事》、《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等, 这些作品在人物刻画上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成龙所刻画人物的永不言败永不屈服的精神, 不管敌人的势力多么强大, 他都不会向恶势力低头, 都会战斗到底。这种精神刚好也正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精神,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也给世界一个了解华人的新视角。

美国好莱坞电影屏幕上的华人形象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在美国的好莱坞是很少能看到华人参演的电影的, 但凡有几部有华人参演的也都是一些很卑微的配角, 一般都是餐馆刷碗工、洗车工等镜头一闪的角色, 可以说华人在70年代以前在好莱坞的电影屏幕上是完全被忽视的一个群体, 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李小龙这个华人武打明星的出现, 华人才开始在好莱坞这个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并且中国功夫开始名扬世界。但是华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依然以反面角色为主, 大多数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都是以心狠手辣的人贩子、黑帮老大或是抢劫犯著称。其实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杰出的成就与贡献。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劳工部部长赵小兰等许多各界名人都是美籍华人。但为什么我们在美国的电影中看到的不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杰出华人形象, 而是千篇一律的软弱卑微的华人呢?

这种形象塑造不仅给现实生活中的华人造成了伤害, 更剥夺了美国观众乃至世界观众了解华人的权利。美国社会如果真的是一个多元兼容的社会的话, 就应该注意到电影中的不公平并着手改善, 在电影中给华人一个公平的展示机会。

结语

21世纪以来, 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 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良好媒介。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工具, 对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众和文化, 对外则是一个展示自我、传播本国文化、树立本国形象的工具。伊格尔顿在辨析意识形态时曾经这样说:“文化实践和政治权力是交织在一起的。”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隶属于两个不同的体制, 它们对中国一直持有偏见, 所以这些国家在进行文化传播时, 都刻意地丑化了华人的形象, 培养他们的民众鄙夷厌恶华人, 以达到自己国家在政治上的目的。在这种国际传播一边倒的大环境下, 我们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华人导演就更应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出发多拍摄一些能体现我国华人风采的电影, 而不是拍摄那些只注重大场面大制作而毫无文化底蕴的电影。文化是电影的灵魂所在, 同时也是电影的价值所在。而在传播文化这方面我们国内电影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为虽然每年国内拍摄的电影数量都很多, 但真正有文化底蕴的却不多, 基本上都是一些商业片, 看过就忘了。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能将中国五千年的渊源文化展现给世界, 能让西方国家的民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的精品电影。

摘要: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电影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由原来的内容题材单一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影业, 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拍摄了不少题材的电影, 有的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传播华人形象的工具的话,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 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好手段。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华人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所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考虑, 中国电影无论是在选择题材还是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应该把国际影响考虑进去。

关键词:电影,华人形象,影响

参考文献

[1].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焦雄屏译:《认识电影》,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版。

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延长 篇5

创意单位:延长县小学 活动范围:延长县中小学

延长县小学始建于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距今已有248年的历史,是延长县建校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03名教职工,2200名学生。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提出了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用延安精神建校育人等”口号。德育教育活动在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没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采用他们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条“十字”教育法,寓教于乐,保证了教育效果。

1、听。定期让学生听广播,听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做革命传统的报告。我们曾先后邀请过老红军孙向林,老革命郑捷、郝旭峰、霍彦才、石景廉做过报告。特别是霍彦才同志在做题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题报告时,深刻地阐述了延安精神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告还穿插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演唱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等内

士啊,您是为解放中国而死,为人民而死,为革命而死,这样的死才最有价值。我又怀着好奇心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也同样简陋。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日夜不停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两年来,全校共办板报、橱窗300余块次,刷写标语十余条,增强了环境育人的效果。

5、唱。革命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优秀歌曲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是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音乐课上,我们给学生教唱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歌曲,每年举行一次红五月歌咏比赛,两年来,评选出24个获奖班级。

6、演。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学校极为重视,提早一个多月便进行安排、部署、排练。两年来,演出的二十多个节目阵容大,质量高,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今年,少先队大队部又在全校组织了“守则、规范”诵读、演讲活动,在高年级组织了思想品德教育小品比赛,评选出了8个获奖节目。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思潮,同学们自觉地用正确的人生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7、祭。针对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的现状,每次组织毕业班赴延安参观学习,我们都组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王家坪纪念馆前,给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朗诵了精心排练的诗《接过老前辈的火炬》;在“四.八”烈士陵园,请讲解员讲述烈士的故事,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花篮,朗诵了《在烈士纪念碑前》的诗,并举行了集体宣誓仪式。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建。为了把德育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学校多方联系,把总参驻延某通讯部队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教育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军营参观、学习,听战士作报告,感受军营生活的严谨。战士们也深入班级,给同学们讲战斗故事,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详尽安排,精心组织

为了使“十字”教育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开展一项教育活动,我们都经历了充分准备——认真实施——全面总结三个阶段。充分准备,每项活动从时间上讲,有的少则一周,有的就多则一月;从准备的内容上来说,少则两、三项,多则七、八项。如赴延参观,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和有关的纪律要求。然后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反复开会研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逐一排查。最后,对准备的纪念活动提早排练,对驾驶员反复挑选、比较。再如“六一”演出,从选演员请导演到准备道具,从排练验收到彩排,全体演职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认真实施。我们基本遵循了学校领导督导,以班级组织实施,形成竞争态势和评优奖励机制。全面总结,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寻找出存在的问题,表彰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便以后把另一项活动开展得更好。我们认为和实践证明,只有在每一项活动中坚持了这三个阶段,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针,千方百计,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克服传统教育中枯燥说教的成分,大胆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

表扬,如6.1班的叶一哲拾到手机一部,5.3班的刘宁同学捡到200多元的存折,交还了失主。县审计局退休干部吉天相不慎丢失了190元钱,6.2班的刘凯、刘涛和白杨同学拾到后及时交给了他。老人非常感动,专程赶到学校送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德育先进单位、陕西省优秀家长学校、延安市文明校园、延安市示范小学、延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竞赛集体二等奖,百人千场延安精神教育先进单位,延长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延长县“三五”普法依法治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了31名市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五、努力方向、今后意见

舞蹈——塑造人的形体和气质 篇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事物有不同一般的欣赏能力,而形体美,姿态美,更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作家加里宁说:“人要是学会跳舞,连走路都会美观和文雅些。”是的,优美的舞蹈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喜悦,心灵上的清爽,更可以为人们塑造美好而健康的形体,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

一、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塑造人的形体美和气质美

美的形体就是人体各部分的结构组织与比例关系的和谐。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形体的美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拥有一副美的形体来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众多的健身方式中,舞蹈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逐步提升,如今的舞蹈不仅只局限于舞蹈房内,在街头、广场、公园,随处可见热爱健身的人们热情的舞动。

二、民族舞对人体各部位的训练

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风格的舞蹈。我们可通过学习各个民族的舞蹈,达到对不同身体部位训练的目的。

对头部的训练人们可采用佤族的甩头舞。甩头的舞蹈动作能够使头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放松大脑神经、解除大脑疲劳的效果。

而对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们来说,学习新疆舞蹈的“移颈”动作对于防止颈椎疾病有不可多得的好处。此外,昂首、挺胸、立腰也是新疆舞蹈的基本形体造型,有助于凸显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线条。

蒙族是一个骑马的民族,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碎抖肩、硬腕、柔臂、压腕、弹腕等动作,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族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也为人们锻炼肩臂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打开音响,放上一段彝族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中的铜鼓声舞蹈,欢快的节奏,经过小腹部的前后闪动带动形成的扭腰动作,会使人们乐而不疲的减掉腹部上多余的脂肪。

西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舞蹈可以用来训练我们的腰部,舞者双手执手巾,以甩动手巾做出摇、扑、拍、打、转等动作,脚下则以双脚跳为主,腰部作大幅度的左右摆动,整个动作潇洒、流畅,舞蹈在颤动中完成,腰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藏族舞蹈松胯、弓腰、曲背的姿态再加上膝部松弛的关节,结合成了一种特有的动律,这种动律能够减轻人的体力及心理负担,使舞蹈显示出一种协调安详和谐的美。

膝盖部位的训练人们可以学习傣族的嘎光舞来练习。这种舞蹈的特点是:舞蹈在屈膝半蹲的姿态上均匀地上下颤动,手臂保持三道弯的后轮、翻腕、内曲、掏转,手脚同时一边顺动作,有助于加强对膝部的练习。

彝族的打歌舞以脚上的动作交换为主,上臂动作是手牵手,单臂搭肩,或拍掌或双臂随身甩动等。动作质朴、刚健,特别强调跺脚,在抒发欢乐的情绪下训练脚部肌肉。

通过以上几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人们可以使头、颈、肩、臂、腰、腹、胯、膝、脚等部位得到充分的训练,这样的学中练,练中美,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舞蹈对人的气质的塑造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气质高雅的人,令人们身心愉悦,这种气质是从内到外散发的,通过各种内在的修养、思想、道德、文化等组成。而真正的形体美,也是内在的气质与外在健美的形体结合起来的双重效果。也许有人会说这并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尤其对于先天条件不是很好的人来说,这近乎是一种苛求,其实不然,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塑造必不可少。

在舞蹈训练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舞蹈,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不过,人的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可以用舞蹈来重塑自己的气质。舞蹈风格有许多,它基本上分为粗狂奔放、委婉细腻、活泼明朗、沉稳端庄等类型。比如,学习芭蕾舞可以培养人们典雅高贵的气质;学习中国古典舞可以培养人们的精、气、神;学习民间舞可以培养人们的灵敏性等。因此,人们在学习舞蹈时,对于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舞蹈应全面了解,进而得到全面发展。

这样,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训练与塑造之后,人们的形体和气质就会被慢慢的塑造和开发出来,人们的外形就会变的更加美好,我们自身的修养也会通过自己的不断充实而高雅起来。

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美好的人生,一起来跳舞吧。

塑造人 篇7

一、政治人假设的提出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政治人的内涵

政治人假设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们在讨论“政治人”这一术语时, 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想起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假定是从个人与城邦生活的关系出发的, 具有其历史局限性,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他的伟大贡献。时至今日, “政治人”的假定已被学界和社会广为传播与接受。“政治人”的内涵是受它所处的社会关系、自身特定的利益、人格个性特征和政治心理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 所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人会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承担不同的政治功能。在和谐社会这特定环境中, 政治人不仅要享有各种政治权利与承担相应的政治义务, 还要有政治认知、政治评价等能力。这是因为,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其构建便是以和谐的方式对多元利益进行整合。如果政治人不具备独立的政治人格, 不具备自主的政治参与, 不能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和维护合法政治权利, 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格政治人, 就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政治人的塑造对实现政治和谐的社会基础作用分析

政治和谐是指“政治关系的和谐, 是政治权力主体和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或秩序, 而这种规范或秩序双方都给予认可, 因而关系比较缓和的状态”[2]。这就要求政治人必须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主体。政治人的塑造对政治和谐的基础性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多元观念的整合性和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决定的。

1、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需要。

政治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 它是由各种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组织、政治机构以及政治角色根据政治原则、政治目标组合而成, 政治体系功能的实现, 是这些社团、机构和角色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主体是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具体执行者, 它们之间组成比值和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是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基础。稳定的政治体系的秩序除了与体系本身的开放程度有关以外, 很大一个方面就在于培育良好的政治人, 在社会关系的转变中, 胜任新的政治角色, 以适应社会政治结构分化带来的价值观变化。政治和谐的实现需要一批又一批充分享受权利和自觉承担义务的政治人, 这些政治人在国家诸多领域发挥有效影响稳定政治体系的秩序。拥有良好的政治人, 是能够满足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具体需求。

2、有效地促进多元价值观的整合。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的和谐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客观上培育的以竞争、参与为核心的公民参与意识, 以自由、平等和法律观念为核心的公民民主意识以及政治责任感、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等, 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改革的适应度和承受力, 影响到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认同与参与, 从而在广泛层面上影响到稳定状态和社会协调程度, 更加深刻地影响到和谐政治建设的成效。在市场经济多元并存的观念体系下, 社会活动也在一个求同存异政治整合的过程之中, 在主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上, 政治人的塑造有利于政治道德和政治观念的整合, 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观, 为民主建设奠定良性发展的精神基础。

3、政治人是指处在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公

民。在特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中, 公民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能力, 并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能够作出一定政治行为的人。政治人的塑造在于政治参与行为的培育。政治参与的法制化、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成熟程度直接影响政治和谐。“在缺少具有适应能力强和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 参与的扩大就意味着不安定和暴乱”。[3]参与法制化与政治稳定是趋同的, 政治参与法制化意味着提供公民参与政治的合法途径, 使之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从而使社会情绪释放。缺少政治制度保障和法制化的政治参与, 很容易导致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而政府能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政治参与的无秩序, 引发政治的不和谐。

三、政治文化内化与行为外化——政治人的塑造

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 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对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的判断, 但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并不意味着人天生就是政治人, 仅仅只是社会人。虽然作为政治公民的政治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只有经过在政治共同体中的塑造才能发挥其功能。“人类的政治共同体构成一个政治熔炉, 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这个大熔炉中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观念。政治熔炉能够促使每个新成员形成政治自我, 从非政治人转为政治人”。“政治熔炉的意义在于:个人在政治共同体中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地形成政治自我, 构成社会政治文化的载体。”[4]对于现代意义的政治人来说, 首要的不是学会在经济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生活, 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 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 而是学会如何以理性的目光、思维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入合理化、合法化的程序。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是良好的政治人, 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主体。良好政治人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保护和社会客观环境的教育和熏陶,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的、现代的政治人, 其铸就不仅是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 还必须是经过政治参与的行为外化过程。

政治人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 不仅仅是政治心理层次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的发展过程, 也是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层次上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的发展过程。

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实践与学习、教育的过程, 最终目的是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社会就是由人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 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 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意见的目的的。”[5]但是,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活动都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个体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主体单元和最活跃的政治活动单位, 必须使思考理性化, 行动合规律化, 主动成为推动政治和谐发展的一员。因此, 自身各方面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在和谐政治建设中, 只有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充分发挥在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历史的创造者。

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有效统一的核心在于塑造以公民责任为体现的公共精神, 这是由公民的义务所决定的。公民义务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源于合法地建立起来的外在的政治权力。一个是来源于个人行为的内在强制, 即个人的良心。在第二个来源中, 个人良心所感到的道德感往往是人们在共同体生活中所确定下来的相互负有的责任, 体现为围绕这种道德责任建构起来的公共精神, 个人只是处于对道德的责任感而感到必须按照被人们公认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公共精神往往体现在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面, 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公共精神, 即社会公德, 是公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中采取适当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一些道德约束, 强调的是公民个体在社会场所中对其他公民不进行干预和侵犯的责任。另一个体现在政治层面, 即包括“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在内的政治品德, 强调的是公民个体对整个政治公共体和公共利益予以维护的责任, 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约束。缺乏社会公德, 社会就会缺乏使其桅顶的因素;缺乏政治品德, 国家就不可能正常地生存和运转。公共精神强调的是人们对自己的自由和行为的自主限制, 通过对公共精神的强调和培育, 可以通过引导价值内化所表现出来的公民行为的主动性来达到降低治理成本的目的。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和谐发展不仅依赖于围绕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制定的符合正义原则的规则体系, 而且依赖于公民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与实践, 最终在人们的道德情感方面予以巩固和保证, 为人们的政治认同与和谐的建构提供连续性的支持。

政治人的塑造还是经过政治参与的行为外化过程, 扩大政治参与是塑造政治人的必然过程。可以说, 政治人的塑造首先在于政治参与行为的培育。“一种民主意识的形成, 到进一步内化为人们的民主思想, 再促生自觉的民主政治行为, 远不是简单的政令问题, 而是人们的思想逐渐民主化的问题”[6] (P290) 。培育成熟的政治行为, 对公民进行必要的参政技能、参政行为等培训可以使公民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中, 对塑造政治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强政府的能力。政府必须有能力整合社会利益, 满足不同阶层对参与政治的需求。政府在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热情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利益差别, 有效地扩大政治参与的扩大程度。二是保证参与渠道畅通的质量, 它直接决定着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社会不断发展, 公民参与政治的需求不断增多。如果渠道少, 路径阻塞, 就不可能满足公民参政的需求, 就会造成公民的压抑和沮丧。只要渠道多, 路径宽, 信息畅通, 就能使公民的愿望得到充分的表达, 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修果、林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和谐问题探析[J].东南学术, 2005 (06) ;

[2]于光胜:政治和谐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济南大学学报, 2004 (02) ;

[3][美]塞娜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5][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塑造人 篇8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 是推进学生奋发图强、健康成长的助燃剂。作为美术院校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 我立足于所在院系的专业实际情况, 谈几点关于怎样营造优化育人的环境的举措和思考。

我所工作的院校是一所以美术类为主的艺术院校。因此, 我从多个角度入手, 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所好的学校, 连墙壁都会说话。”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合理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走廊橱窗, 给学生提供观赏学习以及自我展示的平台。我们的橱窗主要分布在教学区以及学生公寓, 而我们的橱窗展示也十分具有学术气息, 同我所在中国画系的专业直接挂钩。橱窗展示大致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板块:优秀教师作品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展示、院系活动成果展示以及历史经典书画作品展示。这些十分具有专业特色的橱窗展示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学校所行即有所见, 所见即有所感, 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且, 在优秀学生作品展示这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了走廊橱窗展示建设, 我认为班级环境优化建设也尤为重要。我们开展了班级环境布置大赛。这个活动的开展, 不仅仅取得了非常好的环境优化效果, 还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味又有价值, 大学里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丰富课余生活, 应该多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在班级环境布置期间, 各个工作室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布置美化自己的班级, 而且落实到了个人身上, 每个人都妥善规划好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学生张贴自己的得意之作, 有的学生在墙壁上悬挂自己所憧憬追求的名家画作, 也有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一些督促自己的名言警句以书法作品形式写出来并且精心装裱。各个工作室随处可见精致小巧的盆景植物, 窗前悬挂着典雅古朴的吊兰, 让人身处其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息以及中国传统的国画意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工作, 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原本枯燥乏味的课业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我相信, 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并且富有内蕴的班级环境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功效。另外, 我们还将班级考勤以及卫生执勤列入评比范围, 因为一个班级的人文环境也是班级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想, 通过这样的评比与要求, 从细节上入手, 可以逐步完善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环境, 而在这个环境影响下的学生, 犹如胚胎埋在了肥料丰厚的土壤, 一定能更好地生根发芽, 成长为优质的参天大树。

在整个中国画系人文环境建设方面, 我们系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本系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我们经常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讲座。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坐下来, 听教师介绍中国画系的历史与专业特色, 还有教师的个人求学从艺历程及怎样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学生对院系、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听教师如同讲故事一般地介绍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而确立下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小我”走向“大我”。因为了解院系的历史, 所有的学生都会对自己身为本系成员而自豪, 集体荣誉感也十分强烈。因此, 在学生当中, 谦让友爱、互帮互助已然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维护着院系的团结, 而我想,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学生, 才能形成宽厚大气的性格, 极易在社会上融入大圈子, 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人才。

我们也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优秀展览, 不仅让他们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 还帮他们去了解在当今社会自己所学专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 明白自己即将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在对学生至关重要的大学四年里, 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多为学生提供帮助。

我们还定期举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在学生当中抓典型, 从专业、社会实践、道德修养、文化成绩等多个方面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我们先后举办了“我身边的榜样———中国画系最亮的星”人物评选活动, “榜样力量, 播种梦想”优秀学生事迹宣讲活动, 还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 从各年级选出“勤俭自强之行星”“助人悦己之星”“善学崇艺之星”。记得天津美术学院“榜样力量, 播种梦想”优秀学生事迹宣讲团来我系交流时, 宣讲团的成员分别从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学生会工作、大学四年规划等角度讲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张迎龙同学是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创办人之一, 他讲道:“不论你是否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其实每个人都是志愿者,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倡导同学们‘有时间做志愿者, 有困难找志愿者’。”从他做志愿者的经历中, 我们发现为他人服务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 并充满激情和感动,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如他讲的“不优秀都不行”。尉喜鑫同学通过自己艰苦的生活往事, 告诉大家幸福的生活应该懂得珍惜, 应该努力学习。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让在场的学生感动不已, 很多人都默默落泪, 受到教育。韩旭东同学通过自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让大家感受追求艺术真谛应有的激情。向锎同学结合自己四年的学习成长经历娓娓道来, 她说:“在这个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那些通过你的真诚和努力改变过的事和人才会让你自豪。”通过多场的优秀学生讲座, 由优秀的学生做发言, 介绍自己取得成绩的心得经验, 切实起到了“朋辈引领”的作用。

我所工作的院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大, 学费、生活费以及学习材料等费用, 对于本就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负担很大。所以, 中国画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利用自身有利条件, 实施了以“爱心浇灌未来———艺德爱心互助计划”为主题的义卖活动, 该活动的主旨是以爱心互助为主题的一次活动。说到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用所学专长探索一条解决困难生学费及生活费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一条在学院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之外助学帮困的新途径。二是促进教学, 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作水平。我们在学生中掀起促专业, 比创作的良好学风。三是培养学生做慈善的意识, 受助于社会, 回报于社会, 心存感恩的美好品德。四是参与慈善拍卖活动是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接触市场的一次“试水”, 让具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促进学生就业及艺术交流。这与学院教育始终把“修艺”与“修德”的双重意义作用于具体教学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而做努力。等我们的学生, 包括那些受到资助的学生成长成熟起来, 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的学弟、学妹时, 这个福祉将因代代相传的感恩之心而生生不息。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我们会在节假日、毕业生离校时进行慰问和座谈, 通过实行人性化工作教育, 促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一个人如果对社会存有感恩之心, 那无论在哪里, 都必将成才。

塑造人 篇9

一、极端手法的运用

极端化手法指的是为了突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 作者将某一类的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一个人物身上, 并使之达到顶端的一种艺术手法。用这种方法塑造的形象, 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极端化的手法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个性更突出, 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深刻。

在《悭吝人》中, 作者对阿巴公形象的塑造就是运用了极端化手法。整部剧作向读者传达的主题就是阿巴公的吝啬, 在外貌上, “像一只扎了口的钱袋的嘴”、“疑神疑鬼的眼睛”、“一件磨得发亮的铁灰色上衣”、“腰上束着的一根小细绳”等一系列夸张的外貌描写将这一形象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读者。故事情节方面, 由于在阿巴公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 它压倒一切, 决定一切, 因此, 为了金钱, 阿巴公无视自己儿女的幸福;为了金钱, 他可以放弃爱情、可以偷吃喂马的荞麦、可以终日让自己和仆人们衣着拮据、可以自制日历, 将吃斋的日子延长……可以说, 无论是处在亲情、爱情还是主仆等各种社会关系中, 阿巴公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是吝啬, 作者将这一性格特征在他身上充分地、极端地表现出来。

有些评论者认为, 这种极端化的运用会使人物形象变得绝对化, 从而丧失艺术魅力。而事实上, 极端化并不等同于绝对化。运用极度的夸张是要尽量抓事物的要点, 做到不违反事理, 符合生活的真实逻辑, 也就是说并不要求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 但必须是按照生活发展的逻辑安排人物和情节,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夸而有节, 饰而不诬”, 才能塑造出更鲜明更富于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从而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莫里哀将阿巴公吝啬、爱财的个性加以夸大, 通过放高利贷、安排订婚筵席和丢失钱匣等一些合理、有逻辑的故事情节将其表现出来, 特别是第四幕丢失钱匣后阿巴公的那一大段独白, 更是深刻揭示了这个吝啬鬼的爱财本性和丑恶灵魂, 简单而独特的个性就在这种夸张、极端手法的运用下更加鲜活而有生命力地长存于文学领域。

二、巧合性因素的体现

偶然性 (巧合性) 的因素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喜剧性和观赏性, 而必然性的内涵则是作者所赋予作品的灵魂性实质。偶然性作为戏剧结构布局、安排情节的技巧手法, 首先用来刻画、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在某些程度上起到了影响人物性格发展的微妙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有时人物性格本无喜剧性, 但在特定的情况下, 人物却可能产生喜剧性。造成这种喜剧性情势,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偶然性 (如误会、巧合等) 。莫里哀之所以这样构思, 其用意正是衬托阿巴公的吝啬与自私。

在《悭吝人》中, 人物关系到处充斥偶然性 (或者说是巧合性) , 例如, 莫里哀设置了阿巴公与克莱昂特的“父与子”关系, 并巧妙地把金钱和爱情的矛盾扭结在这种关系上;阿巴公准备娶的姑娘碰巧是儿子的意中人, 他逼迫女儿非嫁不可的那个老年“贤婿”恰恰正是女儿情人与儿子情人的父亲……上述这些都纯属是某种巧合的、偶然性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使得阿巴公身上的喜剧性和独具特色的个性表露无遗, 更重要的是这些偶然性的背后则是一些令读者和观众深思的必然性的内容。

1. 父子关系

作为债主的阿巴公和作为借债人的克莱昂特父子之间的这一特殊的借贷关系, 造就了绝妙的喜剧情境, 更烘托出了阿巴公的性格特点。在第二幕第二场中, 阿巴公和克莱昂特在西蒙老板无意中把借放债的真相披露后, 阿巴公父子都大吃一惊, 克莱昂特对阿巴公毫无掩藏的揭露使其吝啬守财的本质更深入人心:

阿尔巴贡怎么, 死鬼?不务正业, 走短命路的, 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怎么, 爸爸?伤天害理, 干欺心事的, 原来是您啊?

阿尔巴贡死活不管, 胡乱借钱的, 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放印子钱, 非法致富的, 原来是您啊?

……

阿尔巴贡你倒说, 你这样胡作非为, 拿钱乱花, 把父母流血流汗为你攒下的家业败光了, 害不害臊?

克莱昂特您做这种生意, 辱没您的身份, 一个钱又一个钱往里抠, 没有知足的一天, 丢尽了体面, 坏尽了名声, 就连自来名声最狼藉的放高利贷的, 他们丧心病狂, 想出种种花样, 和您重利盘剥的手段一比, 也不如您苛细;您倒是羞也不羞?

父子二人各置其理, 由此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儿子的理由更确切。正是由于阿巴公的吝啬本性促使他全然不顾儿女的幸福, 逼得克莱昂特为了爱情作出了私奔的决定, 并走上以盼望自己的父亲早早归天为理由而能借得高利贷的绝路。这种巧合手法的运用, 使作品既谴责了金钱贪欲破坏天伦关系的罪恶, 又使贪欲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伤天害理”、“丢尽了体面, 坏尽了名声”、“重利盘剥”这些对于阿巴公的评价竟出自做儿子的克莱昂特之口, 可见阿巴公已经吝啬到了极点, 这种亲情关系的设置将其冷酷、残忍的本质暴露出来。

随着剧情的发展, 复杂微妙的父子关系除了借贷关系之外, 又添加了一层情敌关系。莫里哀通过这层关系将二者对待爱情的态度表露出来。阿巴公的自私与克莱昂特的慷慨, 阿巴公的吝啬与克莱昂特的挥霍都形成对比。克莱昂特弄到钱都打扮在身上;阿巴公有了钱就拿来放债, 要不就藏起来。克莱昂特对自己的意中人热情周到, 倾其所有, 阿巴公对心上人却一毛不拔。当客观情势迫使他不得不在金钱和美女之间选择其一的时候, 这吝啬鬼毫不犹豫地选取了金钱, 放弃了美人。可见, 令人无法“自制”的爱情没能改变阿巴公爱财的本性, 加之与儿子性格的对比, 他的自私、吝啬、无情的本质更是令人结舌。

2. 其他社会关系

除了围绕阿巴公的亲情关系外, 作品中又巧合性地安排了另外一些个人物烘托主人公性格。其中一个是与阿巴公是主仆关系的雅克大师傅, 他为人很老实、耿直, 真心地忠实于他的主人, 他出于关心阿巴公的名声, 老实地转述了人们对阿巴公的议论, 读者和观众则能够从这些议论中了解到阿巴公的一贯为人。另一个仆人拉弗赉史是忍受不了阿巴公的虐待, 恨透了这个吝啬鬼, 他对阿巴公的评语一针见血, 指出阿巴公爱钱如命的本性。通过这层主仆关系, 更深入一层地表现了阿巴公的吝啬性格。这样一对性格相异的仆人的设置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贪婪、无情、冷酷的本质。除了对仆人巧妙的安排外, 作者又安排了同样爱财如命的媒婆福劳辛娜的出场, 这个人物的塑造对阿巴公的形象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第二幕第五场中, 这两个爱财老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较量。媒婆的花言巧语逗得阿巴公心花怒放, 但她一提到钱, 阿巴公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如此反复三次, 费尽心机的媒婆仍然一无所获, 惨败在阿巴公手下, 可见阿巴公的吝啬可谓攻不可破。

抛开偶然性因素, 单从他的生活圈子来看, 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人们之间从金钱利益出发的互相为敌、互相欺骗、互相利用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刺激阿巴公, 造成了他吝啬的性格, 他的吝啬性格又反过来影响、危害着周围的人。这正是作品中偶然性因素内部所提示的令人深省的必然的真谛。

总之, 极端的人物个性塑造和独具匠心的人物关系设置, 构成了《悭吝人》的喜剧情境, 通过对阿巴公个性的夸张塑造和同剧中人物的微妙复杂、偶然巧合的关系, 多层次、由表及里地展示了阿巴公的吝啬性格和丑恶灵魂, 更将金钱社会的本质淋漓尽致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引起观众们的深思。

参考文献

[1]麻文琦.“莫里哀式喜剧”辨析.戏剧文学, 2007 (7) .

[2]胡健生.东西辉映各有千秋——《看钱奴》与《悭吝人》两剧中“吝啬鬼”形象比较.固原师专学报, 2001, 7.

[3]陈淳.“高度悲剧性”的喜剧——读莫里哀的《悭吝人》.

[4]张玉雁.金钱扭曲下的亲情关系——《悭吝人》与《看钱奴》中父子关系的异同原因探.焦作大学学报, 2008 (2) .

用高尚的文化塑造人的心灵 篇10

一、文化管理成效明显,环境建设开展新篇

校园文化塑灵魂。校园文化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校园文化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承、不断发扬和不断创造。在不断继承、发扬和创造的过程中,他们又在与时俱进的追求中不断充实、扩展、丰富具有学校鲜明的传统特质和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却是人才的竞争,而从本质上看则是文化的竞争。学校在步入新时期以后,必须要不断地寻找和探索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必须义无反顾地走文化发展之路。为此,学校领导班子要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校的人文积淀、办学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不断发展和创新学校文化是学校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学校领导班子要认识到,文化发展是内涵发展,是整体发展,而主导内涵发展、整体发展的核心是必须确立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既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传统、特点和文化的反映。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层面讨论。学校确立“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新时期办学思想,树立“以人文精神为重心”的教育理念。

文化管理促发展。几年来,学校努力实施“文化管理”,极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中青年教师到全国各地参观、培训,把省市名师请进校园传授教学经验,实施优秀老教师辅导中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编写学校工作刊物,编辑出版了校园文学刊物《梅苑》,开展“奉献在校园”“祖国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所有这一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校园的环境建设与美化无不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念。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文化品位、本土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以”美观、简洁、实用、素雅”为设计路线,着眼于学校的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为了让师生在个融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学校多年来努力追求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举措都有回音。近一个学年来,学校直在整修校园,从厕所改造到花圃翻新,从健身房的建造(与社会共建)到乒乓球台的重修,从不间断。这让师生都能感受清新的“花园文化”“运动文化”的气息。加上原有的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第二多媒体教室,给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学校还在教学楼走廊和教室里设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宣传板报,在教学楼的正面用霓虹灯装饰了光彩夺目的“今天我以南中为荣,明天南中以我为荣”的16个大字。

二、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的事情,学校充分利用建设文明校园这一契机,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将学生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塑造人】相关文章:

读书塑造人06-15

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延长04-20

以丰富的活动感召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04-24

塑造环境塑造自我05-20

人格塑造04-23

塑造学生05-20

完美塑造05-01

情感塑造05-07

塑造功能05-09

人物塑造05-11

上一篇: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下一篇:财政信息化与阳光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