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对比视角

2024-06-07

汉英对比视角(精选十篇)

汉英对比视角 篇1

在文化多元化以及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 各国之间的往来愈发密切, 这种潮流直接使得翻译人才要做出改变。但是就目前我们国内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以及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些欠缺往往是由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 目前比较常见的误区为中式英语。为了很好的改善这种现象, 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 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不断地学习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将会变得非常的有必要。

1 汉英对比视角下翻译教学概述

由于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 因而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些比较深层次的差别也会十分直接地影响到中英文翻译的质量。为了使中英文翻译变得更加有效, 更加准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入中英文的对比教学。通常会需要教师针对中英文翻译之间的明显差异来作出专门地讲解,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初期就建立起一种区别对待的学习方法, 不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用中式的思维来解决英式的问题, 避免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出现太大的问题, 从而使大学生群体的翻译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

2 汉英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的几项技巧

2.1 转性翻译法

通过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历程我么可以发现以汉语更加倾向于动词的使用, 而英语则会更加倾向于对介词和介词组合的使用。 其中, 介词与名词优势即为英语静态修辞的本质所在, 由于名词之间离不开介词的支持, 因而使得名词优势的结果即为介词优势。所以在中英文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词向介词的转换和介词向动词的转换, 才能使最终的翻译结果更加合乎情理和准确。而这也是整个翻译过程的核心所在, 需要翻译人员格外的注意和重视。例如:在英文中经常会使用到go to school等等的词汇, 但是在汉语中会说直接去学校, 而不存在介词。 但是英语中也有特例, 即go home。

2.2 增添翻译法

增添翻译指的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适当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几个单词, 最终使翻译的内容更加的合乎情理、表达流畅, 进而使译文形式、内容及表现的精神等均与原文对等。例如:需要翻译的句子为“ I went to school when she was eating breakfast.”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一定要省去when, 才会使翻译的结果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 这也正是英文翻译的核心所在。而when在英文中的作用则是连接上下的两个单句, 作用不能忽视。

2.3 省略翻译法

省略的翻译技巧与增添翻译技巧的翻译过程是相反的, 这个过程需要省略掉原文中词义重复的部分, 使最终翻译的结果简洁、明了。 例如, 在翻译“ 我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 在翻译为“ In the homework, we should avoid the mistakes”.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英语的翻译中省略掉了“ 不必要”这几个字, 这就是英文与汉语的区别, 英语更加崇尚句子意思的简洁明了, 与汉语的重复形成对比, 这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东西, 需要翻译的结果满足对应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2.4 抽象翻译法

汉语由于受到我国古代具象思维的影响, 因而其表达更为具体。 但对于英语而言, 其在理性思维的影响下, 其表达的内容相较于汉语而言是比较抽象的。 正是因为这个区别, 所以在汉语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形象化的词语和句子抽象化。 例如, 在汉语当中有许多的表达人思想感情的成语, 其在翻译成为英文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抽象化的过程。 例如“ 热心肠” 可以译为“ good temper”等等。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2.5 换序翻译法

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 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们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在许多的翻译过程中, 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直接的翻译就会导致中式英语和欧式汉语的出现。 所以为了使翻译的内容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技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使译文更加的通顺。 例如“ 我们必须在下雨之前回到家”, 其译文为“ We have to go home before the rain is coming to here”, 在这个句子之中, 我们就将表达状态的一个句子调整了顺序, 如果直接翻译, 其译文会是比较尴尬的表达结果。

3 将上述技巧应用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本文作者为了更好地发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 采取了对照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某中学的两个实验班。 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 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知,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从汉英视角出发, 加大对学生转性翻译法、增添翻译法、省略翻译法等多种翻译技巧, 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相信大家对汉英翻译的难点和侧重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整个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始终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并把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具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在大学的翻译课程中引入对比教学的理念, 让大家在对对比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西方表达之间的差别, 最终使大家的翻译能力得到提升, 符合市场的需求。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翻译教学从来为薄弱环节所在, 许多学生在进行这一课程的学习时经常感觉到非常吃力。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生不具备扎实的英语翻译基础, 这对其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汉英对比视角下翻译教学的相关概念出发, 提出了几项大学英语的翻译技巧,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汉英对比视角,大学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朱年红.汉英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技巧探讨[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4, 16 (05) :55-56.

[2]刘晓民, 刘金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 2013, 8 (05) :125-126.

汉英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篇2

汉英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汉英两种语言颜色词及其意义都非常丰富,而红色在其中又是最富有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颜色.美国著名颜色研究专家Berlin和Kay认为,人类语言有1个普遍的颜色范畴;任何语言至少都有2个基本颜色词,它们表示黑和白,如果一种语言有3个基本颜色词,它必定有表示红的名称…这与红色是人类生命的颜色密不可分.从古到今,红色都给人以各种各样的联想意义,而不同的民族又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这是汉英民族长期以来经过千百代人民的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民族的红色寓意产生的背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赋予同一颜色不同内涵的根本原因,从而对跨文化交际及翻译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 者:尚秀娟 SHANG Xiu-juan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135 刊 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30(2) 分类号:H031 关键词:颜色词   红色   文化内涵   背景  

汉英答谢句对比 篇3

关键词:答谢句 汉英对比 跨文化交际

在认识和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人类总会无意识地将它们与之前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因此,对比分析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语言对比在语言学研究范畴中也是一种基本方法。语言对比研究指的是对不同语言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不仅可以深化人们对本族语言现象的认识,促进语言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还可以从其他语言中汲取营养,更好地发展本族语言。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互相独立的语言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答谢句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答谢句属于人际言语交际行为的一种,是各种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的。答谢句既是对他人帮助的肯定和承认,也是能促进人际关系的礼貌举动,它不仅能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而且恰当的答谢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狭义的答谢句仅指感谢句;广义的答谢句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感谢句和与之相对应的应答句。答谢作为一种言语交流形式,通常以后者的形式出现,即答谢和它相应的回答。我们这里所说的答谢句指的是广义的答谢句,答谢和其相应的回答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答谢句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在汉英语言交往中,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在感谢语方面对中国人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1.没有礼貌,应该表示感谢的地方不说感谢语;2.感谢过度,一旦感谢起来没有约束和分寸;3.拒绝接受他人感谢,在回答感谢时经常说成“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如“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我的职责”等。造成这些误会的原因是双方感谢语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汉英感谢语在交往时产生了偏差。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研究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对汉英日常言语交际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答谢句的汉英对比

(一)汉英答谢句的相同之处

答谢句作为文明礼貌的一种象征,是各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種普遍文化现象。汉英答谢句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之间答谢的基本形式无明显差异,其基本功能也很相近。

1.基本形式相同。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答谢句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直接表示感谢。

直接感谢就是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感谢。汉语中通常使用“谢谢”“感谢”等感谢词,英语中常用的则是“thank”“appreciate”等。感谢词后的宾语一般是表示感谢的对象或者感谢的内容。如:

谢谢你给我的礼物。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Thank you! (谢谢你!)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s. (我们很感激你付出的努力。)

2.基本功能相同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其答谢句的交际功能基本相同,一般都可以起到感谢或者是婉拒的作用。

(1)表示感谢

与汉语的答谢句一样,英语答谢句的基本功能也是用来表示感谢的。虽然言语交际时语句简单明了,但表达的意思和效果非常明确、清晰。如:

谢谢!

Thank you !(谢谢!)

(2)表示婉拒

婉拒是说话人因为不愿或不能直接拒绝对方而采用的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汉英答谢句在表达婉拒的功能上是一样的:先是表示拒绝,然后是表示同样的感谢之情。如:

——你要吃苹果吗?

——不用了,谢谢。

——Will you have some more orange juice?(还要喝点橙汁吗?)

——No,thank you.(不用了,谢谢。)

(二)汉英答谢句的不同之处

1.英语答谢句形式直接

汉语答谢句从格式到词句都很自由,重点在于充分表达感激之情。而英语答谢句却拥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显著特征,从句法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Thank… (谢谢……)

I appreciate …(我很感激……)

It’s very nice/ kind of you…(你……真是太好了)

You’re so…(你真是太……)

2.汉语答谢句形式委婉

汉语言文化属于一种内陆文化,它受儒家文化的历史影响较多。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趋于内向,对很多事情甚至是很重要的事不愿意直接表达出来,它强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含蓄,产生了亲人间不说感谢语,“大恩不言谢”,或是间接感谢的方式,这样就会使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汉语答谢句产生误解。汉语答谢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关心式

用关心来表示感谢,是一种独特的汉文化现象。通过关心所表达的不仅是内心的感谢之意,而且还会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这种间接言语行为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既让施惠方感到受惠方领情,又不容易产生“见外”的感觉,能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一种亲情氛围。关心式是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感谢者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如:学生对老师说 “老师,您辛苦了!”

(2)道歉式

用道歉表示感谢是汉语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说话人认为自己给对方带来了不便和麻烦,于是用道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它比“谢谢”所表示的认可程度要强得多。这种方式通常是处于社会权势相对较低一方所使用的策略,如果双方社会地位平等,那么间接感谢言语行为也很常见。如拜托别人做事情,事成之后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3)赞美式

汉语赞美语从格式到使用都比较自由,重在表达钦佩之情,这是因为赞美所表示的不仅是对某一行为的认可和赞赏,更重要的是它表示出施惠人在品行、人格等方面的出众之处。也就是以小见大,通过一件小事对对方进行赞扬。如“你真是太好了”。虽然英语文化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但是英语使用赞美语表示感谢时格式化较强,用得最多的是“It’s so nice/kind of you”。

(4)承诺式

也叫回报式,指的是采用一种回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也是汉文化的一大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这也是汉文化特点的一大体现。因此,有人认为承诺式是间接感谢言语行为中感激之情最强烈的一种。它不仅表达了对“欠情”的强烈认可,而且表示对“礼尚往来”的许诺。

(5)责备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中国礼貌方式,受惠方所使用的策略看似无礼,但在特定的场合下这种质问能成功地间接表达谢意。责备之所以能间接地表达感谢之意,主要是因为它们往往隐含着一种强烈的关怀,有一种“舍不得”而动怒的含义,因此效果是很强烈的。双方关系越亲密,社会差距越小,使用频率就越高。如“我们俩都有几十年的交情了,还用得着这样客气吗?”

三、结语

汉英感谢语的差异体现出了汉英民族在言语交际运用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要采取相應的策略应对这些差异。只有针对特定的语境,结合社会和文化因素,才能够灵活使用语言,并且有效地避免言语交际失误。由此可见,如何正确而合理地应用这些策略,对英汉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与密切。这样既增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促进了汉英文化的相互交融。近年来,不仅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因此,汉英文化在学习者身上得到了不断融合,如对待他人的赞美,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能欣然接受。虽然汉英答谢句在整体上差异明显,但在一些跨文化交际者身上已经弱化,这点值得我们重视。这些差异希望能在今后的汉英对比研究中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军.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的话语构造及其功能(上、下)[J].

语文建设,1998,(5).

[4]李丽娜.告别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4).

[5]毕继万.汉英感谢语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6,(7).

[6]曲卫国,陈流芳.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J].暨南大学华

文学院学报,2001,(1).

[7]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汉英对比视角 篇4

就汉英翻译而言,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成果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实践指导, 如它为研究汉英之间的可译性、翻译目的和要求、翻译单位、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翻译过程中的转换规律及方法等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和思考的框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比研究汉英主要语言差异, 可以得出哪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 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的影响, 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

1 小说《狼图腾》英译本

小说《狼图腾》 (姜戎著)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4月出版发行。它以20世纪60-70年代为背景, 叙述了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和狼之间的动人故事, 故事深切关注现实生态, 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以及民族文化冲突等方面的主题。该小说在国内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 取得了300多万册的销售纪录, 且连续6年在文学图书畅销榜上位列前十名。[3]72不仅如此, 该小说还成功走向了世界。到目前为止, 它已被译成30种语言, 发行到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其英文版权是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以10万美元预付款, 10%的版税率买下的, 堪称我国版权输出的成功典范。[同上]88-90英国企鹅公司对《狼图腾》英文版的信心, 一方面来自于它的题材非常适合海外读者, 一方面是对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超高译文的信任[同上]90-91。从事汉英翻译研究的刘士聪教授认为, 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语言的处理上表现灵活, 往往可以摆脱原文词汇表层意义和汉语语义结构的束缚, 在词汇、句子、篇章各个层次上运用自如[4]。因此下面我们将通过研究小说《狼图腾》英译本, 来分析译者在面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时如何摆脱汉语结构的影响, 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2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2.1 分析型语言与综合—分析型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看, 汉语是分析型的语言, 即以词汇手段表达语法意义。而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 主要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5]7汉译英时, 就要在目的语中运用形态手段来表达源语中的语法意义, 这尤其体现在如何选择动词的恰当形态, 以表达源语中某些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如,

例1原文:到午后一点多, 陈阵被一阵叫声喊醒, 匆忙跑出了门。张继原骑着一匹驮着东西的大马, 来到蒙古包门前的空地。[6]247

译文:Sometime after one in the afternoon, he was awakened by shouts;he ran outside.Zhang Jiyuan had ridden up on a big horse that was carrying something on its back.[7]368

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汉语主要通过词汇来表达“时”, 但在这个例句中, “时”的意义隐含在上下文中而未用任何词汇加以体现。通过对整个句子的语义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判断出, “张继原骑着一匹驮着东西 (马驹) 的大马”这个动作应发生在前, “陈阵被一阵叫声 (马驹或狗的叫声) 喊醒”这个动作应发生在后。因此, 译者在译成英语时, 在动词上分别用过去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明确地体现出语法意义。

2.2 语义型语言与语法型语言

汉语属于语义型语言, 注重内容的意会性, 主语可由不同词性的词充当, 隐含主语和无主语的情况经常可见;谓语成分十分复杂, 不受主语支配。而英语属于语法型语言, 句子结构受到形式逻辑的严格制约, 主语突出, 主要由名词 (短语、从句) 、代词、数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充当, 谓语受主语的严格支配, 在人称、数方面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8]86因此, 汉译英时, 确定合适的主谓语是产生好的译文的关键。具体来说, 我们要根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文需要等慎重选择主语, 再确定谓语。通常选择英译文的主语有三种方式: (1) 以原文的主语作译文的主语; (2) 重新选择主语; (3) 增补主语。[同上]87第一种情况常见, 我们来看第二、第三种情况。

例2原文:那匹马前半身都是血, 一惊一乍不肯靠近牛车。[6]247

译文a (葛译) :Blood covered the front half of the horse, who was acting skittish and afraid, reluctant to get close to the oxcarts.[7]368

原文中第一个小句的主语是“那匹马前半身”, 第二个小句的主语应是“那匹马”, 这里被省略掉了。如果以原文的主语作译文的主语, 这个句子大致可以译为一个较为松散的并列句:

译文b:The front half of the horse was covered with blood and it was acting skittish and afraid, reluctant to get close to the oxcarts.

而葛的译文 (译文a) 中根据行文需要重新确定了主语——“blood”, 这个主语可以统领全句, 且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复合句, 读起来比译文b更为连贯、紧凑、地道。

例3原文:陈阵说:都说马倌狼性最足, 一点儿也不假。[6]248

译文:They are right when they say that horse herders are more like wolves than anyone.[7]369

原文中引语部分的主语省略掉了, 在译文中必须增补主语, 葛的译文根据语境增补了主语“they”, 符合英语行文规范。

2.3 意合与形合

从语言组织法来看, 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这也是汉英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9]。所谓意合是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通过语义来实现, 而形合指的是上述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凭借语言形式手段 (如关系词、连接词、介词、动词的分词结构等) 来实现。[5]11汉译英时要理清源语中词语及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用译语中的形合手段组织成句。如:

例4原文:不打狼, 蒙古人要少;打狼打多了, 蒙古人更要少……[6]77

译文:If we don’t kill wolves, there’ll be fewer of us.But if we kill too many of them, there’ll be even fewer.[7]123

例5原文:洞很大很深, 没法挖动, 阿爸担心里面有母狼, 点上火熏烟子, 想把母狼给轰出来。可烟散了母狼还是没有出来, 我们想里面没有大狼了, 我就拿着火柴麻袋钻到狼洞里去掏狼崽。[6]83

译文:It was so big, so deep, there was no way to dig in far enough, so Papa decided to see if there was a mother wolf inside by smoking her out.But even after all the smoke had cleared, no wolf emerged, and we assumed the den was empty.So I took some matches and a gunnysack and crawled in to get the cubs.[7]133

从例4及例5中可以看到, 汉语原文中用极少的语言形式手段体现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译成英语时, 译者通过从“形散神聚”的源语中分析出各种逻辑关系, 然后用符合译入语特点的“以形驭意”的手段再现了源语的信息。

2.4 简短与繁复

汉语以中短句居多, 常用散句、流水句、并列句等句式, 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词类没有形态变化, 少用甚至不用语言形式手段, 句子呈现句首开放、句尾收缩的特征。[2]而英语书面语句子往往显得长而复杂, 从属结构是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主要有如下原因: (1) 英语词的形态变化较丰富; (2) 英语有丰富而且灵活的语言连接手段; (3) 充当英语句子的成分的可以包括任意长度的短语和从句。 (4) 英语句子可以顺线性向后延伸。[同上]89-94因此, 在翻译汉语的这些散句、流水句、并列句等时, 常常需要化简为繁, 构成复合句或长句。如:

例6原文:陈阵想起了那一窝小狼崽, 便想向老人讨教如何掏狼窝。这可是草原上一件危险、艰难、需要特殊技巧的狩猎项目, 也是草原民族控制狼群恶性发展的最常见的方法。[6]81

译文:Chen was thinking about a litter of wolf cubs and was planning to ask Bilgee how he should go about getting one, knowing it was a dangerous, difficult type of hunting that required exceptional skill, but wa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rampant growth of wolf packs.[7]130

例6原文由两个句子组成, 第二个句子虽然字数较多, 但结构简单, 无盘错之感, 且用了很多标点符号将句子切开, 也无冗长之感。译者将原文中的两个句子译为一个并列句, 在其第二个分句的动词“ask”后接有一个宾语从句;另外, 有一个现在分词结构“knowing...packs”作状语, 且在这个现在分词“knowing”后接有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中又带有定语从句, 这种包孕式的复合句在英语中很常见, 也使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层次分明, 符合英语的特点。

2.5 动态与静态

在某种程度上, 词类优势与词的形态变化是否繁复多变相联系。汉语词类没有形态变化, 动词原形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 使用起来十分自由, 且相对名词动态感强, 使用频率很高, 因此汉语的表达呈现动态倾向。英语动词形态变化丰富, 它的使用受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而其名词比较不受形态变化规则约束, 因此在使用上占优势, 名词占优势导致介词的伴随优势, 因而英语的叙述呈静态倾向。[5]因此, 汉译英的过程往往是动态转化为静态的过程, 即在一些情况下, 在译文里使用名词、介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原文中动词的意义。如:

例7原文:陈阵叹了口气、进包抓紧时间睡觉, 争取养足精神, 准备应对今夜更危险的夜战。[6]247

译文:With a sigh, Chen went back inside the yurt to get some sleep so that he’d be well rested for the dangerous night battle.[7]368

可以注意到, 例7原文中有八个动词, 且有动词连用的现象, 呈现非常明显的动态倾向。译者在译文中只用了两个动词 (包括一个弱化动词be) , 其余的用介词 (短语) 、动词不定式来表达原文中动词的意义, 使整个叙述呈静态倾向, 符合英语的特点。

2.6 主动与被动

汉语喜用主动式, 较少使用被动式, 被动式在汉语里主要用于表达对主语而言不企望或不如意的事。[2]123当不需要、不可能或难以说出施事者的时候, 汉语往往使用无主句、主语省略句、主语泛称句或其他句式。[同上]130-131而在英语里被动式较为常见, 当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施事者, 或因为造句、修辞的需要主动式不便表达时, 英语往往使用被动式。[同上]118-119在汉英转换中, 遇到上述情况时, 将主动式转换成被动式便成了一种常用的技巧, 如:

例10原文:剩下的就是如何掩盖和伪装了, 这道工序也不能出丝毫差错。[6]80

译文:All that remained was to cover and disguise the trap.This too had to be done with extreme care.[7]127

例11原文:进了包, 漂亮的地毯已恢复原状。[6]

译文:Inside, the rug had been restored to its original state.[7]132

例10原文中的画线处施事者无需指出 (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判断出施事者为陈阵和毕力格) , 所用的句式为主动式;而在译文中译者用被动式表达这一部分, 一是因为这里不需要指出施事者;二是因为句式的需要, 即用“this”做主语指代前一句当中的“to cover and disguise the trap”部分, 使句子得以承上启下, 前后连贯。

在例11原文的画线处, 动作的施事者不明, 所用的句式是主动式, 而这一情况在英语里通常需要使用被动式, 译文便是如此。

汉英两种语言主要区别性特征还包括重复与替换、具体与抽象、人称与物称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区别性特征, 总结出一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因为篇幅有限, 笔者在这里不再详述。

3 结束语

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如果不关注这两种语言的不同, 则会造成汉译英时译文经常受中文思维结构的影响, 留下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的痕迹。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 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影响, 符合译入语的特点, 实现有效的语际间交际。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陈燕.中国图书“走出去”成功案例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4]刘士聪.介绍一部中国散文经典译作[J].中国翻译, 2005 (2) :55.

[5]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6]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7]Howard Goldblatt.Wolf Totem[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8]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 篇5

【关键词】恭维对象 恭维内容 应答方式 文化因素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恭维语,会使交际顺利进行,人际关系融洽,还能帮助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本文通过对汉英恭维语的对象、内容及其应答方式差异的对比,寻求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一、汉英恭维语对比

1.恭维对象的差异。首先,恭维对象最显著的体现在异性之间。就比如说女性的外貌仪表,中国的男性都是选择一些很笼统含蓄的词语来称赞女性,而在西方文化中,男性会直接称赞女性的外貌、身材、穿衣打扮等等。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中的恭维更多的是发生在同性之间,女性之间的称赞往往集中在容貌和服饰上,而男性则是体现在能力和成就上。其次,对待长辈的恭维,汉语中年轻人都会夸赞长辈“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而英语文化中,老年人很忌讳“old”这个词,因此更多的是年长者对年轻者的表扬与鼓励。第三就是对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赞。汉语文化中,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会直接恭维对方,夫妻之间就更加如此。但在英语文化中则恰恰相反,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恭维常常都是脱口而出,这些话更多的是带有鼓励的意味。

2.恭维内容的差异。首先是外貌的差异。有关外貌恭维的话语,两种语言都集中于女性身上,但汉语往往都是关于个人修养、才智与品德方面的内容。而西方人,集中在衣着和发型上,特别是那些经过人们精心打扮后的美丽有尤受到人们的赞赏。其次是能力和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中国,年长的、社会地位高的人对年轻的、社会地位低的人恭维,常常是一种鼓励与赞许;反之则多是为了博得对方的喜爱与好感。而在西方,恭维者基本是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因为他们自身就有较高的能力与成就,这就赋予他们去恭维别人的能力与成就的权利。

二、汉英恭维语应答策略对比

对待恭维语采取的回答一般随着场合与对象的不同而改变,笔者将恭维的应答方式大体分为“接受”“降级”“否定”三种。在汉语中,人们“接受”对方恭维时通常都是以谦虚、不同意、自贬的方式以抬高对方来表示对恭维者的感谢,例如:

A:你这次的作品很有创意,一定能获奖。

B:谢谢夸奖,这还主要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汉语中“降级”的应答方式,主要指受到恭维的人通过提出反问以及转移话题的策略来削弱恭维的强度。例如:

A:这件外套很好看,你真会挑衣服。

B:哦,是吗?可是你不觉得颜色稍微暗了点吗?

这是通过提出反问来降低恭维的力度。还有一种是转移话题,从而将谈话的主题过渡到下一个,如:

A:你这个包真好看。

B:我老公给我买的。

汉语中对恭维语的拒绝很少见,如若一定要回绝别人的恭维受恭维者也还是会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回答,如“哎呀不行,我觉得太紧张了。”“就是普通的表而已,没啥稀奇的。”相比之下,英语的应答方式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接受”的应答方式可以是感谢、同意、回赞等方式,例如:

(1)A:You look nice today.

B:Thank you.

(2)A:What a beautiful shirt!

B:Oh yeah, it is.

(3)A:Your kids are really cute.

B:Yours ,too.

其次是恭维语应答的“降级”方式是对对方的称赞采取不接受也不拒绝的态度。一般也是通过反问和转移话题的方式,例如:

(4)A:I like your T-shirt, it's cool.

B:Well, don't you think it's too small.

(5)A:You did a great job cleaning up the room.

B:Well, you won't think so if you see the kid's room.

最后是对恭维的直接“否定”,这种方式容易给对方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不会使用,例如:

(6)A:Wow, you look great today.

B:No,I feel I'm too fat.

三、汉英恭维语差异的原因

1.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这浓厚的家族意识,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相比个人的利益微不足道。崇尚礼节是中国人尊崇的美德,因此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讲求“卑己尊人”。而在西方,启蒙运动提倡的“人人平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民主法制的成熟,海洋文明的探险精神追求个性的张扬等等,都造就了西方人与生俱来的个人主义思想。

2.圆形思维和线形思维。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偏内向,就像封闭的圆环是指向内心的,即重礼节,讲究含蓄内敛、感情丰富而不露,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受到称赞时表现得更加圆滑。而线形思维的西方人,感情是向外延展发散的,他们有非常丰富的面部表情,情感外露,外向开放,善于表演。对于别人的夸奖全凭自己真实的主观感受来回答,不会刻意的修饰自己的情感。

汉英主语对比研究 篇6

一、表层结构对比

1、汉语的人称主语和英语的物称主语

英语较常用物称作主语, 即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 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 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有些英语写作论著称之为:“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 are out of the picture, hiding themselves behind impersonal language”。且看以下例子:

(1) Words fail me! (我就是说不出话来!)

(2)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你出什么事啦?)

(3) 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 (他们欣喜若狂。)

汉英主语存在“人称”和“物称”的倾向, 是与这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与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汉民族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 认为世界万物都以人这个行为主体为中心的, 因而汉语的主语倾向于人称;而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注重主客体的区分, 以客观的角度去认知世界, 所以无灵主语在英语中比较普遍。

2、英语的形式主语与相应的汉语主语

汉语句子可以没有主语, 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的是因为意义上没有主语, 有的是根据语用, 不需要说出主语, 还有的通过语境可以省略的, 这些没有主语的句子既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 意思也完整, 这说明只要语义清楚, 上下文关系明确, 句子可以没有主语。英语的句子除了祈使句之外, 主语必须存在。当主语没有含义, 或是无法选取时, 就用形式主语, it和there来充当, 以达到形式上完整。我们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比较:

(1) 学习是件苦差事。It is a hard job to study.

(2) 墙上有一幅画。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3、英汉主语的词类

英语主语的词类只可以是名词性的, 因为只有名词性词语才能有数的概念和范畴, 才可能达到主谓一致, 规范SV提挈机制。英语主语的名词性来源有多种途径:如动词的名词化, 如:V+ing、to+V, 形容词的名词化:如:the poor、the rich;类似于汉语的“的”字结构的名词性成分, 如:What your teacher said is very useful.汉语的主语则具有很强的“词类兼容性”, 它可以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充当, 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此外方位词也可以做主语。

4、汉英主谓关系对比

(1) 形式方面英语主谓之间有着严格的形式约束, 任何意义的句子必须经过此形式上的加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才能进入交际。英语主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致关系和依存关系。一致关系主要表现是性、数、格、时、体、态、及人称上的形式搭配;主谓的依存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英语主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的, 因为英语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 其次, 这种依存关系也使得主语不能缺少, 有谓语就有主语, 主语与谓语相互依附而存在。相比之下汉语的主谓关系很松散, 在一定的社会认知基础和语境下, 句子只要意义通顺, 主谓几乎没有形式上的限制。

(2) 意义方面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句子的基本精神是“形随意迁”。比如, “做手术”的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病人”, “上课”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 可以打扫“卫生”, 也可以打扫“房间”。而英语, 如: (1) Dusk found the little girl in the street. (黄昏时分, 人们在街上发现了这个小女孩。) (2) The bus seats thirty. (公交车有三十个座位。) 等之类的型是比较特殊, 不常用,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修辞效果。这类句子主语选择之所以是相对灵活的, 原因是它的意义上真正主语的语义成分被谓语承担了。

二、深层语义对比

潘文国 (2002) 指出, 英语的主语从语义上看只有四种:

(1) 施事主语:We caught a thief.

(2) 受事主语:The thief was caught red-handed.

(3) 形式主语:It rained heavily last night.

(4) 主题主语: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真正从语义上看的只有施事和受事主语。潘先生说:“在看深一点, 我们可以发现, 决定英语主语的其实是与动词间的一致关系, 语义划分其实是下位划分。” (潘文国, 1997)

从汉语语义划分主语, 一般地说, 至少有十种:施事 (我请她唱歌) 、受事 (钱包丢了) 、零位 (下雪了) 、主题 (猫是一种温顺的动物) 、时间 (昨晚发生了一场车祸) 、地点 (家里发生了变故) 、工具 (一支笔开创了他的事业) 、方式 (只凭运气是不可能成功的) 、存现 (处处堵车。) 、关系 (找份如意的工作不容易。) 它们与谓词的逻辑关系也是各有不同。朱德熙将之分为施事、受事、与事, 工具、时间、处所等六种关系;潘文国提出至少有十种, 而钱乃荣 (1990) 则归纳出16中语义范畴。这里除了施事与受事外, 从印欧语的系统看, 其它的只能算是状语了。

三、结语

我们将汉英主语经过简单的对比后发现, 汉英语主语的表层结构和深层含义, 差异都是根本性的。英语属于屈折型语言, 形态变化明显, 英语主语受形式的严格控制, 概念严谨、确定, 涵盖清晰、词类单一、可识别性强, 最重要的是英语主语在主谓一致的机制下有提挈全句结构的职能;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 汉语主语受语义影响明显, 形式上灵活。汉语的主语概念泛、模糊, 涵盖宽、种属多、辨别难度大, 对句子的控制能力很弱。主语既不决定谓语动词的数、及其形态变化, 又不能与谓语动词结合对全局起提挈构架作用, 对全局的结构缺乏支配性。

汉语的主语的研究一直是以所引进时的定义为基础, 不断地对其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特殊的现象”进行讨论、归类、解释, 似乎一直在寻找与英语主语共性和汉语的个性中挣扎徘徊, 至此, 我们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 汉语主语已经离它的“原本性”越来越远。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汉英语主语的研究情况, 从表层结构和深层语义将汉英语的主语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 以期发现二者差异的本质。

关键词:汉语,英语,主语

参考文献

[1]陈脑冲.论“主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4) .

[2]连叔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J].中国语文, 1986, (1) .

[4]马秉义.英汉主语差异初探[J].外国语, 1995, (5) .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1997.

汉英否定结构对比分析 篇7

对比是进行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所谓对比研究, 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 描述它们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 以促进人们对所对比语言的研究, 对语言教学及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的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许余龙, 1992) 在语言研究史上, 否定因其普遍性和复杂性广受语言学家的关注, 否定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重要发现。研究过否定的国外学者有亚里士多德、罗素、弗雷格、伯格森、叶斯柏森、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和塞尔等, 但他们的研究没有涉及汉语。国内许多语言学大家, 如吕叔湘、赵元任、王力等都曾研究过否定, 尤其是汉语中的否定现象。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在总结归纳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汉英语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两种语言在否定结构上的联系与区别, 以使读者对英汉否定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 便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把握英语和汉语的否定结构与意义。

2.英汉否定结构对比

否定结构可分为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前者是指对谓语动词的否定, 如:He doesn’t come today.后者是指对谓语以外其他句子成分的否定, 如:He comes but not today.

2.1汉 英 一 般 否 定 的结构 及 特 征

汉语的否定结构非常简单, 其否定表达通常由“不、没 (有 ) 、否、无、未 (必 ) 、莫、甭、别、勿 、毋、非”等否定副词加上动词或形容词实现。这些否定词只能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否定, 不能对其他词进行否定。汉语的否定结构显得比较单一。如:“她不漂亮”是典型的否定副词“不”+形容词组成的一般否定形式;再如:“我没去影院”是由否定副词“没”+动词“去”组成的。

英语中的一般否定是最常用的一种否定方式。在一般否定句中, 否定词“not”要放在系动词、情态动词或助词之后。如:She will not go hiking with us.He is not happy.

相比较而言, 虽然汉语中也有大量否定谓语的否定句, 但其否定结构不涉及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 而英语中有动词时态变化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如:“她不会游泳”译成英语可以是过去时She couldn’t swim, 也可以是现在时She can’t swim。由此可以看出, 英语否定方式更加灵活复杂。

2.2汉 英 特 殊 否 定 的 结构 及 特 征

汉语中原本并不存在特殊否定这一说法, 但从翻译角度来说, 针对英语中的特殊否定句, 为表达某一特定的意思, 便创造出了特殊的汉语否定形式。汉语的特殊否定句表达的意思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这主要是指汉语特殊否定句不只表达了否定的意义, 同时传递出了某种关系 (递进、转折、肯定等) 。如:在例句“她想要的不是金钱, 而是关心”中, 否定词否定的是“金钱”, 而后又引出了“关心”, 表达出一种转折的关系。因此, 这个句子除了有对金钱的否定外, 还蕴含了对关心的肯定, 是多元化的。

英语的特殊否定结构是指英语否定词除了否定谓语动词外, 还可否定其他成分, 如:某个特定的词、短语或从句。在特殊否定句中, 否定词“not”, “no”要置于所要否定成分之前, 但在某些情况下, 否定词也可以放在其他位置。如:She likes dogs, not as me.英语中的特殊否定还有另一层意思 , 即不带否定词, 但意义上为否定的否定句型。如:She hates dogs as me.

2.3一 般 否 定 和 特 殊 否 定 的 关 系

虽然一般 否定和特 殊否定是 两种不同 的否定结 构 , 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这种转化主要是针对英语的否定结构而言的,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为使句子表达简单, 英语中通常用一般否定句表达特殊的含义;或是为了强调句中的某一特定成分, 也用特殊否定来表达本来用一般否定句就能表达的句子。汉语中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之间的转化, 主要通过汉英的翻译技巧表现。

2.3.1一般否定转化为特殊否定

一般否定可以转化为特殊否定, 主要是指有些句子在形式上是一般否定, 而其意义却体现特殊否定, 也就是说, 形式上否定的是句子谓语, 在意义上却转移到其他成分上。这主要表现在 当否定词not后跟think, believe, except, suppose, imagine, wish等表示观点、想法的动词表达否定意思时 , 形式上否定是谓语动词, 但实际上真正受到否定的却是后面的从句, 如: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I think that you are not right. 我认为你不对。

I don’t expect that he will come. =I expect that he won’t attend this meeting.我期望他不会来。

从意思来看, 在这些句子中, 否定词否定的不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而是谓语之后的宾语从句。在它们对应的汉语翻译中, 否定词又被还原到其真正的否定位置, 正如上例所示。此外, 还有一种特殊的否定形式, 即当seem, happen, prove, appear后面接的是不定式时 , 既可以否定第一动词 , 又可以否定不定式。如:

He doesn’t seem to know that person.=He seems not to know that person.他似乎不认识那个人。

He didn’t happen to be at home.=It happened that he was not at home.他碰巧不在家。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 一般否定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转化为特殊否定的。

2.3.2特殊否定转化为一般否定

特殊否定也可以转化为一般否定。汉语是一种含蓄的语言, 特殊否定句的使用一般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涵义, 如:我差一点就通过了。句子中虽未出现否定词, 但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没有通过”。如此, 当句子由特殊否定转化为一般否定时, 原来句子的含蓄性也随之消失。

英语的否定句中也经常出现一种特殊情况, 即用否定代词no或否定副词nerver等否定句子中的主语、宾语或者状语。这种情况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 但实质上等于否定谓语的一般否定。如:

No help was needed.=Help was not needed.不需要帮忙。

She gave no answer.=He did not give any answer. 他没给出任何答案。

Never do stupid things like this.=Don’t ever do stupid things like this.不要再做那种蠢事了。

当主语是不 定代词nothing, nobody或no one (none) 时 , 特殊否定不能转换为一般否定。因为在英语习惯用法中, 否定词不能出现在不定代词的后面。

综上所述, 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 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但在涉及某些英语习惯用法时, 这种转化是不可以的。

3.结 语

否定在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 它们的否定形式虽具有相似之处, 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结合英汉实例, 对汉英否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英汉否定的不同表达特征及其相互转化。但对英汉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的分析比较只是英汉否定结构研究中的一小部分, 要真正掌握并熟练使用不同的英汉否定结构, 还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积累, 需要在语言、语法、语境中融会贯通。

摘要:汉英语否定结构对比是一个老课题, 引起过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 找出汉英语否定结构, 尤其是一般否定和特殊否定的差异及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 可以促进汉英学习者对否定结构的理解、掌握, 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运用英语和汉语的否定结构。

关键词:英汉语,特殊否定,一般否定,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棠.英汉否定词使用比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李宇明.形容词的否定式及其级次问题[J].云梦学刊, 1997 (1) .

[3]王菊全.关于汉英语法比较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 (4) .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 篇8

古往今来,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很多, 但经过比较和鉴别, 本文作者比较赞同邵军航的定义, 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 对于使人感到敬畏、恐惧、羞耻、不适的事物, 信息组织者 (说写者) 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表达, 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信息理解者 (听读者) 、话语涉及的第三方即信息的潜在理解者有消极的心理反应。本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流行委婉语进行文化内涵和语用功能两方面的对比, 希望对我们的语言教学有所启示。

二、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

1. 文化内涵的对比。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体现, 圣经中规定不可妄称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妄称上帝者, 耶和华必以他为有罪。因此英语中关于上帝的委婉语很多, 如“the Almighty”、“Our Father”, 而中国人虽信奉道教和佛教, 汉语委婉语中却没有关于道教、佛教最高统治者的委婉语。西方人忌讳“老”, 认为“老”就意味着被社会淘汰, 所以有大量的和“老”有关的委婉语, 如“seasoned man”、“senior citizens”等, 连养老院都被婉称为“retirement village”;而中国人尊老、敬老, 在汉语中“老”代表经验丰富、学识渊博、为人稳重可靠、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和“老”有关的委婉语较少。在两性关系上,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对待这类问题都是比较含蓄的, 虽然在中国随着性教育的普及, 中国人不再谈性色变, 但是“性”在中国也不是一个在公众场合能够被随便谈论的话题, 所以汉语委婉语多是表现出对这类问题的回避或是贬损。比如提到女性的身体部位“乳房”都要用“胸部”来代替。而在西方人眼里, 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爱情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所以在英语中这类委婉语表现得并不像汉语那样不可告人。如:把私生子称为“a love child”, 把同性恋称为“life partner”, 把发生两性关系称作“act of love”、“make love”等。与汉语委婉语不同的是, 英语委婉语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是把它中性化或者是模糊化。在生育问题上, 汉英委婉语也表现出不同。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把女性怀孕看成是一件喜事, 从此家族的香火续存, 并且中国很多老人或者大家族都追求人丁兴旺, 儿孙绕膝, 因此有“有喜”、“有后”之类的委婉语, 甚至中国人在憎恨一个人时, 会诅咒他“断子绝孙”、“无后”等。但是西方国家对怀孕却是禁忌的, 因此人们习惯用委婉语来替代它, 如“eating for two”、“have one on the way”等。英语中委婉语常用来掩盖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丑闻。劳资关系紧张、罢工风严重称“industrial relation, action”, 进攻称为“active defense”, 被解雇称为“to be laid off”, 经济危机称为“recession”, 公司破产称为“restructure”, 贫民窟称作“substandard housing”, 对贫穷国家的称谓逐步变为“underdeveloped nations”、“developing nations”。汉语中虽没有英语那么多, 但也有把“涨价”掩饰为“调价”, “救济”婉称为“送温暖”, 把经济不景气婉称为“经济疲软”或“经济滑坡”等。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出门去什么地方?”、“你多大年纪?”、“你买的东西多少钱?”、“你的收入如何?”、“你结婚了没有?”、“有没有孩子?”等问题, 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能随便问的, 因为这绝对属于个人隐私。来看如下两个例句: (1) “你看起来真年轻, 顶多有二十来岁。”这在一位中国女性看来就是一种夸赞, 因为说她很年轻, 但是如果你这么夸一位西方女性的话, 人家就不见得会理你了, 因为她会认为你是在变相地打听她的年龄。 (2) “看你提了大包小包的, 买了不少好东西吧。”如果这么和一个西方人说话, 人家可能掉头就走, 不再理你, 因为你问他买的什么东西, 在中国人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打招呼的方式, 语气中甚至还带有一种欣赏和羡慕的口气, 是说你又能干又勤快, 但是西方人就会认为你是在侵犯他的隐私。

2. 语用功能的对比。

(1) 含蓄替代直白。汉语中的“小三、第三者”, 语气带调侃意味, 因为夫妻是两个人, 突然多出来一个人, 肯定是不受欢迎又不能名正言顺的第三人, 比之“情妇”既含蓄又幽默。“负翁”与“富翁”谐音, 但意义相反, 是指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或负债消费的特殊人群尤以年轻人居多, 比“负债之人”更让人容易接受。另外还有衣服瘦了=长胖、发福;拮据, 手头紧, 囊中羞涩=穷光蛋;议价=高出平价。在英语中, “You have lost your license”表面说“你遗失了许可证”, 实则委婉提醒对方男性裤子拉链没拉上;还有把私生子说成是“love child” (爱的孩子) 等。 (2) 积极替代消极、僵化。汉语中, “弱智”是智力低下、不健全的意思, 比“傻”具有明显婉曲性质;专门学校, 即工读学校, 指为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而办的特殊学校。英语中, “负债”是“in difficulties”, 用“adjustment downward”来委婉地表达“drop” (下降) 。 (3) 平和替代刺激。汉语中, “试婚”较之“非法同居”;“失足青年”较之“犯罪青年”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把“保姆”称为“家政人员”, 表达对他们职业与人格的尊重。

三、结语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 是语言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只要委婉语使用得当就可以保证交际的顺畅性和得体性, 但如何教会人们正确掌握和使用委婉语的交际策略, 是我们今后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 其形成是人们的各种心理因素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语用因素的共同作用, 它反映出语言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从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的视角, 通过语言实例, 对汉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和探析。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内涵,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邵军航.论委婉语的分类标准及类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9, (4) :68-72.

[2]徐海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 1996, (3) :21-24, 47.

[3]王桂芳, 姚丹丹.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看语言与社会的关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 :115-117.

《汉英语对比纲要》述评 篇9

比较与对比是语言接触、文化接触后人对语言、文化的一种认知方式。赵元任也曾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 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 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 (引自潘文国, 1997) 语言中的比较, 可以在同一语言中进行, 也可以在不同语言中进行;可以是共时的, 也可以是历时的。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上诉到19世纪上半叶的洪堡特, 但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以后形成。其有着欧洲与美国两个源头。汉英语作为两种不同语系中的语言, 都拥有众多母语说话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语言接触不可避免。因此, 语言比较不可避免。也正是因为比较, 产生了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以及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中国文法要略》、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及《中国语法理论》 (连淑能, 1993) 。汉英对比研究可以“……促进人们对所对比语言的研究, 并为语际翻译、语言教学和双语词典的编撰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潘文国, 1997) 潘先生的《汉英语对比纲要》尽管不是新书, 但是对其做一评介, 让读者了解汉英语的异同是不无益处的。

1 该书主要内容

全书从什么是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开始。“比较语言学”也叫“比较语法”, “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历时的研究, 为一些亲属语言建立一个共同的母语”;而“对比语言学则更多的被称作对比分析……, 它进行的主要是共时的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等方面的异同, 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 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紧接着, 潘先生就进行对比研究的原因及意义做了分析, 并指出了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及途径:“一个中心, 两种途径, 三种角度, 四项条件”。

在第二章中, 潘先生探求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语言是一种世界观, 并在本章结尾明示了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

人们都说不懂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 不懂历史的研究者是茫然的研究者, 他的研究是没希望的。潘先生在接下来的两章内介绍了汉英语的历史及汉英语的研究历史。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以后, 推行“书同文”政策, 统一了语言文字, 促进语言的规范化。之后, 汉语经历了三次大的语言融合,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期 (南北朝以前) 、中古期 (南北朝—宋) 、近古期 (金、元—清) 、现代期 (“五·四”以后) 。而英语及其民族的形成与其被侵略的历史紧密相连, 大致可以分为:古英语时期 (500-1066) 、中古英语时期 (1066-1500) 、现代英语时期 (1500-) 。由于它们自身的历史原因, 在发展中汉语表现出独立性与稳定性, 而英语则表现出开放性和剧变性。我们也不难看出, 汉语的历史比英语的历史悠久得多。但是在语法研究上, 汉语远远滞后于英语。潘先生在书中把英语语法的研究分为五个时期。而中国的真正的语法研究是从1898年的《马氏文通》开始, 比1568年第一部英语语法书晚了几百年, 而且中国的语法研究一直没有脱离西方语法研究的框框, 受到了西方语法的束缚。

什么是特征?潘先生在下面的第五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特征是比较出来的, 是一个相对概念, 必须从本质着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 他把汉英语的特征概括为两条:汉语语法是隐性的, 英语语法是显性;汉语语法是柔性的, 英语语法是刚性的。原因大概是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而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音足型语言, 而英语是形足型语言。

如果前面几个章节是对汉英语言进行宏观上分析, 潘先生在第六、七、八、九、十章中便是从微观处着眼来观察了。当然我这里谈及的宏观与微观与其在书中提到的略有不同。

在讨论汉英语法的基本单位的时候, 潘先生首先提及了音韵, 区分了语音学与音韵学的不同, 认为语音学重生理性和物理性, 是人类的共性, 而音韵学是为民族所特有的, 并且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在音韵上的不同。同时, 潘先生也把汉英文字进行了对比, 认为“拼音文字走的是一条间接的道路, 从概念先到语音再到文字, 因此语音是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在这种体系里, 文字只能是‘符号的符号’;而汉字走的是另一条道路, 以形写意, 从概念直接到文字。在这种体系里, 文字就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的研究就是语言学的研究。”另外, 汉英两种语言到底何为“本位”的问题也在书中得到了阐述: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

在讨论了汉英语法的基本结构后, 潘先生又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汉英句子。首先, 什么是句子?潘先生对比了对汉英句子的不同理解。我国古人有音句、义句的区别。英语是树式结构语言而汉语是竹式结构语言。英语是主语—谓语型语言, 汉语是话题—说明型语言。

在宏观讨论完句子后, 潘先生又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讨论语序。在微观角度方面, 他又从构词法层面、短语层面、小句层面、句子层面方面做了一定的对比, 但是他也意识到微观研究的不足:1) 很难形成真正的对比, 2) 容易忽视动态的比较, 3) 前提的未经证明性。微观的语序对比尽管有意义, 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对两种语言语序的认识。因为汉语是一种语义型语言, 音足型语言, 而英语是一种形态型语言, 形足型语言, 在宏观上, 汉语与英语受到一些规律的支配。汉语重逻辑, 英语重形态。汉语遵守音韵律, 英语遵守贴近律。逻辑律包括时间上的先后律, 空间上的大小律, 心理上的轻重律, 事理上的因果律。他也强调说汉语重逻辑律并不是说其他语言不重视逻辑, 英语也重视逻辑, 只不过以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另外, 汉语的语序也是灵活的, 有时并不一定和逻辑顺序一致。如果说打破英语逻辑顺序的是形态, 那打破汉语的逻辑顺序的便是汉语的音韵和节奏特点。而影响英语语序的除了形态之外, 还有“临近原则”。

随着语言的发展, 英语越来越由综合型语言演变成分析型语言, 这样英语在形态上变得越来越简单。为了弥补这个损失, 英语借助了虚词, 因此在虚词的使用上也表现出刚性。而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虚词的使用则是语义虚化的产物和填补语义空缺的语音手段, 因此在使用上也表现出弹性和柔性。不过在进一步讨论虚词之前, 潘先生首先明确了各时期对虚词的界定, 也出现了不同的术语, 因此在这些术语的使用上是值得注意的, 不能混用, 不然会贻笑大方。同时, 他也指出了汉语虚词另外的表现形式—格式。

如果说上面的是从字、词、短语、小句、句子的角度来讨论, 那么第十一章, 潘先生上升到篇章的角度来谈论汉英对比。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当然两者有时可以倒过来, 这里谈论的仅仅是大部分情况。

在第十二章, 潘先生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角度来解释汉英的不同。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重悟性,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重理性推理。而悟性的特点是参与意识, 理性是距离意识。这样就有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主题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差别。另外, 汉英的区别也有整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差别。

在第十三章中, 潘先生对汉英对比一百年历史做了一个梳理, 也是对全书的总结。

总之, 要对比汉英两种语言, 必须抓住一点的是: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而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音足型语言, 而英语是形足型语言。把握了这点, 也就把握住了基本。

2 评价

《汉英语对比纲要》的正如其书名那样, 对汉英的异同进行了提纲挈领, 从较高的层面来看待语言的同与异, 好比一台摄像机, 往前推, 能看到每一个景物的点点滴滴, 往后拉, 能看到事物的全景。这样看待事物就会更空灵, 会更理性,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既有宏观的把握, 也有微观的拿捏。全书章节的安排首先从宏观上对汉英对比进行阐述, 使读者对汉英语有整体的把握, 然后按照语法单位的大小进行微观观察, 宏观里面也有微观, 微观里面也有宏观, 逻辑紧密, 浑然一体。

全书既有对前人理论的继承, 也有独到的见解。潘先生认为, 在语言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上, 宏观更为重要。这为后来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 特别是对普通语言学研究。现在的年轻学者在做语言学研究的时候, 往往只会抓住某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 从而给出某种程度上的解释, 但脱离于语言系统大框架的解释是牵强的, 甚至与整个语言系统是相抵触的。当然, 这个不是说微观研究不重要甚至要不得, 而是说我们应该重视宏观研究。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国缺乏像乔姆斯基、韩礼德等这样的语言大家, 就是我们缺乏这种对语言的宏观把握和宏观构造, 结果导致我们对语言的微观研究都是在西方语法体系下的零碎研究, 对汉语的研究也是在西方语法体系下的附会。从1898年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到现在, 汉语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法解读,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打破陈规一切重来的勇气去宏观构造一个新的语法体系。因此,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研究中, 我们要重视语言的宏观研究。潘先生从哲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待语言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种登高望远的效果。潘先生认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观点也与其哲学、语言心理学是一致的, 也是对语言的一种宏观把握。另外, 将音韵和文字的对比提高到十分重要的高度是潘先生的贡献。

《汉英语对比纲要》着重论述的是汉英语的不同。汉英语中其实存在大量的共性的东西, 这个应该是汉英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研究成果对普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以及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正迁移应该是有益处的。因此, 除了宏观上把握语言的相异之处外, 我们还可以从共性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

汉英书信称谓语翻译对比研究 篇10

[关键词] 称谓语 对比 文化差异

称谓语在词汇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既古老但使用频率又非常高的一类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洗礼,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不论是单个的称谓语,还是整个的称谓系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透过它可以窥见语言、社会、人类文明在历史中的发展轨迹。” [1]同时,称谓语还涉及到语法、词汇、语义等多个语用层面,并同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史学、美学等各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认为,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称谓语形式,而称谓语形式上的差异也正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因此,通过研究称谓语了解英语系文化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 称谓语的定义

在研究称谓语之前,我们必须先对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称谓语定义及其研究范围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称谓”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2]

在英语中,书信的“称谓”使用“Salutation”,书面中则使用“Appellation”,解释是:name,dsignation,意思也就是名称,名字,或者描述定义。同时,像“title”这类的词也有称谓的意思,也是指名字或者定义。在目前阶段,大致有三种方法来界定称谓语:“广义、狭义说”[3],“称谓语、称呼语一体说”以及“称谓语、称呼语差异说”[4]。

2 书信称谓语的分类

从称谓语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不难看出,称谓语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庞大的词汇网状系统,为此,仅从书信中的称谓语切入,按照自身理解,将其按照“与收件人的关系程度”及“收件人的类别”进行分类归纳。

2.1 按照与收件人的关系程度归纳

分为家庭亲属之间书信的称谓语,朋友之间的称谓语和陌生人之间的称谓语。

2.1.1 家庭亲属之间的称谓语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的概括和抽象性较强,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并非像汉语那样,呈现网状结构,比如英语亲属称谓中不存在父系和母系的划分。

英语用grandfather合并了祖父和外祖父,用grandmother合并了祖母和外祖母,用uncle合并了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用aunt合并了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用brother合并了堂兄、堂弟、表兄、堂弟,用sister合并了堂姐、堂妹、表姐、表妹。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只是起一个抽象符号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甚至非常少用,他们更习惯于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因此英语称谓语在具体描述功能上比较薄弱。以下为中英家庭人员称呼对照表:

Chinese address terms English address term

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 grandfather

祖母、奶奶;外祖母、外婆 grandmother

孙子、外孙 grandson

孙女、外孙女 granddaughter

侄子、外甥 nephew

侄女、外甥女 niece

婆婆、岳母 mother—in—law

公公、岳父 father—in—law

媳妇、儿媳 daughter—in—law,(one’s wife)

女婿、姑爷 son—in—law

姐夫、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 brother—in—law

嫂子、弟媳;姑子、姨子 sister—in—law

2.1.2 朋友之间的称谓语

“在社交信中,普通朋友之间,美国人用My Dear,而知己朋友之间则用Dear;与美国人相反,普通朋友之间,英国人用 Dear ,知己朋友之间用My Dear” [5]。或者有时“熟人和亲友之间以教名(或昵称)相称。按亲密程度递增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以Bertha这个名字为例):Dear Bertha,My dear Bertha,Dearest Bertha,My dearest Berty,My dearest,Darling Berty,My Darling,My very own darling”[6]。

2.1.3 陌生人之间的称谓语

如果不知道收信人的姓名,则可用Dear Sir(用于对男子的称呼),Dear madam(用于对女子的称呼),如果连对方性别都不知道,则可以用Dear Sirs,或Dear Mesdames。

2.2 根据收件人的类别选用称谓语

2.2.1 收件人是领导或老师的称谓语的选用

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官本位的思想,他们更崇尚平等,强调个人权力。官职在他们看来代表着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责任,而非权力。因此欧美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常直呼其名,即使是在称呼最直接的领导时,也直呼其名。特别是美国人,他们认为官职无足轻重,一个人今天担任这一官职,明天可能就会担任另一个官职,因此,他们很少用“姓+官职”的方式称呼人,只有在特殊的工作领域或特殊的场合下,需要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责任时,才会用到官职称谓。英语中,官职称谓对象通常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它一般采取官职+姓氏的形式,也可以是官职+教名的形式,如President Bush(布什总统),Colonel Quail(奎尔上校),Judge Harley(哈利法官)等等。不仅如此,这种称谓面称时还可以使用“Mr.或Madam+衔称”的形式,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Mr.Judge(法官先生),Mr.Ambassador(大使先生)等等。在学术界,Doctor(博士)和Preofessor(教授)的头衔称谓较为普遍,但Teacher(老师)则不作称谓使用。在医学界,Doctor(医生)的称谓对象仅局限于内科医生、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牙医和兽医。

2.2.2 收件人是某企业或单位的称谓语的选用

在英文书信中要使用敬语,最普遍的敬语是Mr,Mrs和Miss(用于未婚女性)。英国人常在男性的姓名之后用Esq. (Esquire的缩写),不过在商业上也在慢慢地改用Mr. Mmes.(Madam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女士以上。Messrs(Mr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或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组成的公司或团体。在英国式英文信里,Mr, Mrs, Messrs,均不加缩写句点,相反地,趋向于进步自由的美语反而加缩写句点如Mr.,Mrs.,Messrs.。在称呼方面,商业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国式)与Dear Sirs(英国式)二种,相当于我国的“敬启者”或“谨启者”。

给公司单位写信时美语用Gentlemen(复数形式),英语用Dear Sirs。如果对方公司只一人时,必须使用Sir/Dear Sir。称呼后一般要使用标点符号,英国式采用逗号(comma),美国式用分号(colon)。书信结尾客套语(complimentary close)有多种,相当于我国书信在结尾时使用的“敬礼”、“致敬”、“顺安”等句。最为典型的美国式写法是Sincerely和Best regards,典型的英国式表达有Yours sincerely(熟人或知道对方姓名),Best wishes,kind regards 和yours faithfully(不知姓名)。此外,英国式的客套语还有特别礼貌的格式,但除了特殊情况外,现在不再使用。

3 英汉称谓语表达法上的文化差异

3.1 T型称谓语和V型称谓语

3.1.1 T型称谓语和V型称谓语在英汉文化中的使用分布情况

1)美国人无论获得对方注意与否都青睐于“sir”的运用,且其运用几率远大于“Mr.”。

2)在V社会称谓情况下,英语社会头衔的运用机率远大于职务头衔和职业头衔,高学历职业头衔如“博士”,“教授”比职务头衔甚至社会头衔享有优先权;而汉语的职务头衔比社会头衔甚至职业头衔更具有优先权。

3)美国人对其配偶的亲人、甚至配偶的父母往往习惯用不带姓的名来称呼,对继父、继母等关系亦如此,其原因不仅因为“同等”理念及不带姓的名的广泛运用,而且因为是姻亲关系不能代替血缘关系。

4)美国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直接面对面称呼其父母;然而中国人只能间接地从孩子角度指称其父母。

5)美国人倾向于使用头衔不加姓,不是为了表示最正式和最严肃,而是平等理念使美国人越来越不注重宗源及背景。

6)由于“同志”等的衰退及“先生”,“小姐”等的引起争议,零称谓的运用趋势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陌生人。当“师傅”作为社会头衔时,是对作为职业头衔的泛化,此种泛化现象主要盛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7]。

7)在中国,使用T称谓情况下,全名的使用趋势越来越大,而不带姓的名的运用逐渐减少。

8)壮语的亲属称谓和类亲属称谓的表达结构与英语的相近,都为“主词+限定词[8]。

9)中国农村的类亲属称谓的语言市场远大于城市类亲属称谓的语言市场。由于旧走婚风俗,“大哥”的泛化运用不适合于桂林龙胜一些地方的语言社群。

3.1.2 称谓语使用分布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平等和独立为特征,“同等”理念是美国人言语行为的价值导向。因而T(亲近,随和的通称)称谓,主要为不带姓的名的运用有着日渐上升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理论上的V(礼貌,客气的尊称)称谓。

相反,中国文化以谦恭有礼著称。大多数中国人崇尚权势和威信,严格遵从尊卑长幼、远近亲疏的等级制度。“权势”比“同等”更有优先权,因而V称谓运用经久不衰,突出表现在“遇官称衔”上,也体现于繁多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称谓的广为泛化上。”[9] 一般而言,汉语的称谓有两大特点: 一是家庭味浓厚,二是官味浓厚。家庭味浓厚,如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家庭称谓很自然地在官场、民间的各类社交场合广泛使用,朋友之间 “称兄道弟”,同姓之间寻根攀亲,商家称顾客为 “衣食父母” (称 “上帝” 是舶来品),百姓称知府知县为 “父母官”、“大人”、“太爷”,大臣称君主为 “君父”。这自然有 “真真假假” 之嫌,但更重要的是,古人是想把冷冰冰的社会关系融化在家庭的脉脉温情之中。官味也很浓厚,官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之高,堪称世界一绝。原因很简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皇帝及其各级官员是社会的统治者,与之相对,士农工商,即使是富可敌国的巨商,也只是被统治者,古代叫作 “民”。简单地说,官就是贵族,贵族就是官,而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 (类似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 又给平民提供了进入官场和贵族社会的机会。因此,在古人心目中,朝廷命官就是人生的最高荣耀,不但自己荣耀,而且祖宗也跟着荣耀。这就是所谓 “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因此,称呼某人的官衔或官方授予的荣誉,哪怕是有名无实的虚衔,都是一种尊敬和恭维。不但对活着的人,即使对已故者,称呼其官衔也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如称杜甫为 “杜工部”、李白为 “李翰林”、韩愈为“韩吏部”、司马光为 “司马温公”、王安石为 “王文荆公” 等[10]。

从称谓就可以看出中西价值取向的差异: 西方民族注重个人的独立,尽可能使亲戚关系淡化,使社会关系简化,“先生” 加上 “女士”,两个称呼就可以叫遍世界;而华夏民族注重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尽可能使亲戚关系密切化,使社会关系微妙化,因此在称谓上做出了一篇篇奇妙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容晨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英称谓语的差异[D]. 天津: 天津大学,200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杨应芹.谈谈汉语称谓[J].安徽大学学报,1989(3): 93—99.

[4] 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5] 周邦友.使用英文应用文大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6] 于干.英文书信大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司显柱,卢仁顺,曾剑平,冯德兵,甘仙女.英语写作教程[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8] 李春蓉.英俄汉称谓语对比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2004.

[9] 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完整性度量技术下一篇:差别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