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绩效评价运用

2024-07-26

EVA绩效评价运用(精选十篇)

EVA绩效评价运用 篇1

(一) 市场股价分析法

市场股价分析法以并购前后股价变动来衡量公司并购绩效, 也叫股价变动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是有效的, 任何信息都反映在股票价格上, 公司绩效的改变也直接反映到市场的股票价格上。因此用这种方法评价公司绩效, 不仅包含了现实的绩效改善, 而且包含了对公司未来绩效改善的预期。这种方法依赖于股票市场数据而不是财务数字, 由于股票价格不受财务数据潜在误导, 能更准确可靠地传达并购的两家独立实体暗含的价值及并购交易的经济效应。

(二) 财务指标评价法

财务指标评价法使用财务数据比较并购前和并购后公司绩效的表现, 以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公司并购绩效。运用财务指标实质上反映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 不仅要看并购公司业绩指标是否得到改善, 更要看反映公司资产质量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是否有实质性提高。只有业绩指标和资产质量指标同时提高的实质性资产并购才是成功的资产并购。另外那些业绩指标虽然没有明显提高, 但资产质量却出现了实质性提高的资产并购, 给公司未来业绩提高的可能性极大。

二、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局限

(一) 市场股价分析法局限

虽然运用股票市场价格能够不受财务数据的潜在误导, 但短期内的股价变动难以反映并购所带来的真实的绩效改变。而且, 对于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 并购可能不是惟一影响因素, 所以如果不能更准确地说明其他事件对绩效的影响, 可能导致不适当的结论。另外, 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规范, 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股价的波动很可能是人为操纵交易造成的。而且目前还存在为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而进行的虚假并购, 对于这类并购, 股价变动法显然是失效的。由此可见, 股价变动法可以用来评价市场效率, 但难以全面反映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更适用于成熟的证券市场中的目标公司的股东或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绩效评价。

(二) 财务指标评价法局限

相对于市场股价分析法, 财务指标分析法考查的时间区域长。它是以并购年度末的报表数据为依据, 能从较长的时间跨度上考查公司并购后成本、收益、资产质量等内在因素的变化, 能更全面反映公司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财务指标能直接测算, 使用的数据既容易取得, 也很好理解。然而, 财务数据被设计用来测算实际表现, 在经济意义上可能不准确。因为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 同一会计数据对于会计事实有不同表述, 会使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产生偏差。并且, 财务报表容易被人为操纵和粉饰, 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

三、EVA业绩评价指标

(一) EVA指标简介近年来, 用EVA来衡量业绩越来越受到重视。EVA即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 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Merton Miller和Franco Modigliani关于公司价值的模型。它是公司在扣除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后所创造的价值, 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国外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个较长时段里, EVA与股价变化和公司价值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EVA指标解释股票价格变化能力要优于传统指标。如Uyemura (1996)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EVA指标的解释能力为40%, 而传统指标的解释能力最高为13%;Biddle (1996) 等认为EVA指标的解释能力为41.5%, 而传统指标的解释能力最高为36.5%。

(二) EVA指标计算EVA是指公司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 (息前税后利润) 扣除投入的全部资本 (主要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 成本WACC后的余额, 即EVA=NOPAT-NA×WACC。其中, NOPAT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 由损益表调整得到, 是企业税前利润加回利息扣除所得税之后的余额;NA指企业资产期初的资本投入额, 包括股权资本投入和债权资本投入, 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所占用的资本额;WACC=股权资本比例×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比例×债权资本成本。

计算EVA时需要对其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在实践中, 最主要的调整项目有:研发费用、商誉、递延税款、各种准备金、无息流动负债等。

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利润+利息费用+少数股东损益+本年商誉摊销+递延税项贷方余额的增加+其他准备金余额的增加+资本化研究发展费用-资本化研究发展费用在本年的摊销

资本总额=普通股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递延税项贷方余额 (借方余额则为负值) +累计商誉摊销+各种准备金 (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研究发展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中短期内到期的部分

四、EVA指标在湘电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一) 湘电公司收购前财务状况分析湘电公司并购前其产品主要涉及电机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以及大型矿用采运设备行业。在其行业内, 湘电公司具有较高知名度, 并购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为进一步整合资源, 在政府的推动下, 湘电公司2004年收购了其上游产业企业长沙水泵厂。2002年度, 湘电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 同比增长9.8%, 实现净利润4084.49万元, 同比增长3.97%。2003年度, 湘电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36%, 实现净利润3326万元, 比上一年下降18%, 主要原因是主要原料价格大幅上升, 导致净利润下滑。表1、表2分别为并购前三年湘电公司及其所属行业的财务数据。

从表1可知, 并购前湘电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良好, 公司2001年负债水平为64.39%, 而在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后降到41.1%, 到2003年资产负债率为45%。虽然公司2003年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较2002年有小幅下降, 但其速动比率在此行业属较高水平, 这说明并购前湘电公司偿债能力不错, 几乎不存在偿债风险。2001年至2003年, 湘电公司主业收入都保持一定的增长, 但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 从2000年到2003年降幅达14%之多。尤其是2001年到2002年, 降幅达10.6%。分析发现, 这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所致。而并购前湘电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处于行业一般水平。

(二) 长沙水泵厂 (目标公司) 并购前财务分析从表3可知, 并购前长泵厂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具体体现在总资产从2001年的4.1亿下降到2003上半年的1.97亿, 下降了两亿多。公司的净资产也由1.55亿下降到2003上半年的-8000多万, 资产负债率由2001年的61.2%上升到2003上半年的141%, 严重资不抵债, 合并后会给存续公司带来很重的财务负担。其主营收入虽有小幅上扬, 但总利润逐年下降。种种迹象表明, 并购前长泵厂是高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的企业。

(三) 运用EVA指标评价并购业绩通过对并购公司及目标公司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运用本文所介绍的EVA计算方法, 可得并购公司 (湘电公司) 并购前一年 (2003年) 至并购后两年税后经营利润 (NOPAT) 、投资总额 (NA)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 及经济增加值 (EVA) , 见表4~表7。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湘电公司并购前一年EVA为正值, 即公司的价值是增加的;而并购当年公司EVA小于零, 说明公司的经济利润未能抵减所有投资成本, 表明企业价值是减少的, 并购当年未能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在并购后的第一年 (2005年) , 尽管EVA有所回升, 但这仅仅是企业并购享受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短期效应, 在并购后的第二年 (2006年) , 公司EVA出现大额负数, 说明企业并购后未实施有效的整合工作, 导致并购未能带来正的协同效应, 反而增加原收购公司的管理成本等费用, 使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及净利润率均下降。

运用EVA指标评价方法的个案分析, 笔者发现虽然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短期内显著上升, 但是并购的长期绩效并不显著, 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并购公司没有有效地消化并购带来的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并购的后续管理和整合, 不仅要关注并购的短期利益, 更要关注企业的长期利益。

参考文献

[1]郭炜:《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会计指标法研究综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刘志勇:《湘电公司并购长泵长的财务分析与对策研究》, 湖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篇2

(一)EVA的优点。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较,EVA有三大优越性:

第一,EVA更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从上面EVA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并不是完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而是基于会计利润对相关报表项目调整后的经济利润。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作为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指标,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EVA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积极推动公司激励机制的改革。在EVA体系下,公司管理层除了要用公司一定的资本额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外,同时还需要控制所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管理层的薪酬计划也是基于管理层所创造的EVA。即以EVA增长率乘以一个百分比(相当于一个奖励系数)作为奖励;相反,如果EVA增长为负数,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可见,这无疑能够积极推动公司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EVA能够动态地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里,MVA能够较好地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用公式可将其表示为:

MVA=企业市场价值-资本账面价值

假设公司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则:

MVA=股权市场价值-股权账面价值

通过前面对EVA的分析,可将MVA和EVA有机联系起来,则:

即:上市公司市场增加值等于其未来预期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可见,经营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证EVA足够大;否则,会导致公司价值毁损。

第四,EVA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当企业整体实施EVA体系后,EVA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能够改变企业文化。因为EVA为不同部门的经理和员工提供了一个共通的语言,便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

(二)EVA的局限。尽管EVA有着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

1、计算较为复杂。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在计算EVA时必须对有关会计信息调整。调整项目越多,其计算结果就越客观。目前,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调整项目达到160多种,这无疑就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和难度,从而妨碍了EVA的广泛实用性。

2、EVA无法解释上市公司内在的成长机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对企业成长性价值的预期。但是,EVA主要是对企业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可能排除了企业经营者用来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信息。调整的结果是:一方面使EVA比其他指标(如ROI)更接近企业真正创造的财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EVA指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此外,EVA系统在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本质还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它无法提供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的过程信息,无法揭示业绩评价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再者,EVA的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那些研发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投入较高的高科技行业企业来说,不宜采用EVA业绩评价体系。由于产品研发和人员培训的效果并不一定在费用付出当期能够体现出来,而必须要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这些企业用EVA体系衡量企业当期业绩的结果势必会令人很失望。

三、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善以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国企业运用EVA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且很多企业已经实施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EVA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我国已有许多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实施了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其中有相当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EVA就是经过企业财务部门进行会计利润转变后的数值,然后将其作为当期业绩评价指标。这种认识并没有把EVA上升为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容易导致企业高管层决策时的短期行为。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导,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往往企业经理层不是通过外部经理市场产生,而是通过行政或行政干预产生的。因此,经理人员更为注重的是在其任职期内的公司业绩,而忽略了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

2、实施EVA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国内一些企业在计算EVA时,没有按照EVA的理念进行相应调整,而是直接用财务数据或行业数据加以代替。例如,以净利润指标代替NOPAT;以净资产代替TC指标;以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代替WACC。结果EVA失去真正的业绩评价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3、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员工广泛接受程度不够。从国内实施EVA的一些企业看到,企业真正实施EVA的时间较短,并且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培训不够深入,对不同部门的培训内容也缺乏针对性。结果就只有公司的财务部门对EVA的计算方法认识比较充分,而其他部门和员工对EVA的认识不足和接受程度不高。

(二)我国上市公司有效运用EVA的对策建议。针对EVA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本身存在的局限,在借鉴国外成功实施EVA体系企业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要能够长期有效地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正确理解EVA内涵,加强EVA理念的宣传。虽然EVA的本质上还是一个财务指标,但是该指标考虑了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还最大限度地剔除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应该看到,要想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除了要在经营上获得较大的利润值外,还必须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EVA不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更是一个价值体系理念。因此,公司管理层不应该再对短期利益过分依赖,应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资,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增值。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融资效率。改变公司内部人控制状况,通过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等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管理层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并且建立以EVA为基础的薪酬激励机制。为此,要提高EVA值,经营者一方面要尽力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资本收益率,二者相呼应就会提高公司的融资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约束公司“过度圈钱”的行为。

3、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里,上市公司的股价能够真实反映公司业绩。但是,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投机色彩浓厚,使得公司股票价格并未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并且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是很规范,结果误导股价。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让EVA业绩评价体系和机制的有效运作得以实现。在这样的市场里,企业的资本成本是比较客观和合理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在初开始在央企内广泛推广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并规定了央企的资本成本率统一为5.5%。

另外,由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方面还主要采用的是净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而EVA本质上也是一个财务指标。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将公司的品牌效应、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纳入EVA业绩评价体系,以便衡量公司在增大EVA的同时是否以牺牲上述非财务指标为代价,同时也可以从中得知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所体现出来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燕妮,王安民.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与市场价值[J].统计与决策,.12.

[2]孟静怡.新准则下的EVA会计事项新调整[J].财会学习,.7.

EVA绩效评价模式的探讨 篇3

关键词:EVA;绩效;评价

一、EVA的定义

EVA(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从税后净营运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权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本质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简单的说EVA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从算术角度说,EVA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

企业的盈利只有超过其资本成本时才为股东创造价值,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EVA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而且还是一个全面的财务管理架构,是经理人和员工的建立薪酬激励机制的基础。

二、利用EVA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能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大多数企业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使用不同类型的业绩评价指标,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以EVA为指标对企业所有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为各部门提供了统一业绩评价标准,避免内部决策和执行的冲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提高企业的团队意识,使企业内部上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奋进。

2.无论是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不是企业的,而是投资者的,使用任何资本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权益资本由于负担了更高的风险所要求的回报也高。能客观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3.EVA绩效评价体系剔除了企业规模、非经常性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能促进技术创新。在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下,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作为期间费用抵减当期利润,无疑影响经营者的当期业绩,所以经营者不希望把钱投到研究和销售推广上。把对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投资作为资产负债表中一种需要培育的新型资产,这些资产会在将来的EVA中相应摊销,从而鼓励经营者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活动。

三、EVA的计算

1.计算方法

EVA =净利润+(财务费用+当期应摊销的研究开发费用-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有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有息债务资本成本率×有息债务权重)×(1-所得税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权重)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规定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2.调整事项及原因

(1)财务费用: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不作为期间费用扣除,因为资本成本的计算中包括了债务部分的成本,利息收入不属于正常经营收入范围。

(2)长期费用支出资本化:从会计角度虽然一些成本视为期间费用计入了当期,而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则视为投资,需在以后若干年进行摊销,因此需将研究开发费用、大型广告费支出进行调整,只确认当期应分摊数,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3)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一些非经常性项目容易引起经营利润的大幅增长,扭曲真实经营业绩,应进行调整。如转让股权取得的收益(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后又减持取得的收益),变买资产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项目等。

(4)无息流动负债:由于无息流动负债没有资本成本,不需支付一定的成本,因此需进行调整,包括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等。

(5)在建工程:在完工之前由于收益得不到反映,为了正确反应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的收益情况,把在建工程扣除,不作为资本占用,鼓励可持续发展投入。

四、EVA绩效评价的意义

1.更加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传统的会计指标在计算利润时只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忽视了权益资本成本,并未揭示使用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而EVA则是从股东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利润,指出了企业管理者在投资时必须考虑全部资本成本。EVA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的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EVA 指标比利润指标更能体现企业的经营效益。

2.EVA核心思想是注重资本成本,股东最为关注的是自身的价值是否得到了增长,鼓励经营值价值创造,突出主业板块正常经营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利益一致。

3.EVA的业绩评价方法避免了会计利润存在的局限性,防止非正常收益、提取的各项准备对正常收益的影响,为股东传递正确的经营信息。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4.EVA体现了既不认可靠投机获取的价值,也不鼓励靠扩张来体现增加的行为,而是营造创造价值、提高效率、协同共盈的文化氛围。

5.EVA体现了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综合考量,它通过引入资本成本率,不仅体现债务的成本,还反映了股东投入的机会成本,综合考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公司树立资本成本意识。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EVA是建立在利润表数据的基础上,只反映出了经营的结果,未能充分反映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员工培训、素质,客户的信息以及公司企业文化等非财务信息。(2) EVA只考虑了当期经济利润,而对于资金风险、资金结构缺乏考虑。(3)计算EVA的资本成本率不易确定,股东要求的资本成本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通过调查对比,实施了EVA价值管理的公司,通过以长期价值创造为核心强化业务资产组合管理能力,促使管理层更加关注资产组合的价值分析,发现并处置价值创造低的资产,积极通过实施收购策略实现公司的快速增长。事实表明,实行EVA价值管理的公司其股票表现优于其他同行业公司。

参考文献:

[1]谷 祺 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1(11).

EVA绩效评价运用 篇4

一、平衡计分卡和EVA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平衡积分卡是在1990年诺顿研究所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 由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和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戴维.P.诺顿提出的用于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衡量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简单地说, 平衡积分卡是一套用于衡量、评价与企业战略经营有关要素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平衡积分卡是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来考核企业绩效的。具体为, 顾客角度:顾客如何看我们;内部角度:我们必须擅长什么;创新和学习角度: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财务角度:我们怎样满足股东。平衡积分卡的四部分内容之间以及内部各指标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四个指标体系中, 以财务指标体系为根本, 其他三方面的指标体系最终是为财务指标服务的。只有企业内部经营过程不断得到改善,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体管理人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才能使客户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财务目标, 最终使股东满意。因此, 平衡积分卡这四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平衡积分卡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

EVA (经济增加值) 是一种以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值作为其衡量标准的绩效评价方法, 消除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 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基于对EVA指标的认识, 进而对EVA的优越性进行分析, 探讨如何结合平衡计分卡以有效运用EVA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EVA绩效评价方法在美英等国家备受关注, 并逐渐获得了广泛应用。EVA的理论基础根源于剩余收益思想, 是Stern&Stewant咨询公司开发出来的, 目的在于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促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EVA指标被定义为: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用公式表示:

其中, Kw表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NA表示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 NOPAT表示公司经调整的营业净利润。计算EVA的第一步是确定NOPAT。NOPAT以对外报告的营业净利润为基础, 是经过对存货、商誉、研发费用等项目调整后的真实经济收益。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 DM表示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 EM表示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 KD表示公司负债的税前成本, T表示公司的边际税率, KE表示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成本。

EVA的核心思想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由此, 运用EVA指标评价公司绩效和投资者价值是否增加的思路可以这样描述: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将投资于公司的资本变现, 并将其投资于其他资产, 他们至少应从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意味着从经营利润中扣除资本 (按权益的经济价值计算) 的机会成本后, 才是股东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增值收益。

二、传统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不足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特点是重短期绩效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评价、重财务指标体系、重结果, 没有把财务结果和形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很好地结合起来考虑。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一) 传统绩效考核指标片面强调企业的经营战略,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战略, 因而就不能对企业进行很好的评价。

(二) 对非财务因素作用不够重视。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过于依赖财务指标的作用, 导致管理者只注重短期财务层面绩效的改善, 而忽视长期财务绩效的提高, 他们所采取的所有措施和做法仅使企业的短期财务绩效得到改观。虽然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它不能涵盖企业全面评价的内容。因此, 绩效的评价除了要关注财务因素外, 更应该充分考虑非财务因素。如, 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取得率、客户满意程度、客户盈利率、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 缺乏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与博弈。根据新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更易形成和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在真空中单独评价一个企业的绩效。因此,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改进必须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 传统绩效考核只设置了一些财务指标, 很多企业根本不设置非财务指标。其实, 企业竞争力不但反映在资金上, 更多地反映在制度、人才、技术、客服, 以及企业内部学习能力等上面。因此, 对以上这些非财务要素, 理应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

(五) 没有把财务指标与一些重要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考虑公司发展需要。正如前面所述, 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把这四个方面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考核的绩效, 才是企业真正所需要的,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平衡计分卡和EVA相结合综合评价公司经营绩效, 并进行战略监督和组织学习

通过分析表明, EVA绩效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有利于管理者决策与股东目标协调一致, 能够较好地衡量公司实现的价值增量。但是应当看到, EVA就其性质而言仍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 单纯的EVA绩效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只能对企业经营决策和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是一种综合性的事后财务业绩指标, 不能揭示业绩变动的具体非财务动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从而不利于指导具体的管理行为; (2) 侧重财务战略, 忽视影响公司成长的其他方面, 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3) 没有充分考虑相关的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使用情况及其绩效评价。因此, 使用以单一EVA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方法, 可能会给公司决策带来误导性信息。理想的业绩评价体系应是将公司长短期目标、内部评价与外部环境分析、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1992年卡普兰与诺顿提出的内部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框架。平衡计分卡从公司战略与业绩评价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认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有顾客、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和财务四个方面, 因此绩效评价也应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基础, 在公司内部建立类似平衡计分卡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综合考虑影响经营业绩的各个方面, 同时以EVA指标作为财务方面评价的核心, 这有利于对公司经营绩效做出全面评价的同时, 更好地发挥EVA在财务业绩评价中的优越性。Robert Kaplan教授同时认识到平衡积分卡、作业管理、经济增加值 (EVA) 三者的作用是互补的, 企业可从三者的综合使用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 顾客。

顾客的需求反映了外界对公司产品需求的变化。只有了解顾客, 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产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公司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经济源泉。从顾客角度反映公司是否成功的典型指标有新顾客的获得、老顾客的保持、交货时间、顾客的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等。

(二) 内部经营。

内部经营是公司从投入各种原材料到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 (或服务) 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公司改善经营业绩的重点, 顾客满意度和股东价值的实现都要从内部经营过程中获得支持。只有重视内部经营的每个环节, 设法分析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才能创造全面和长期的竞争优势。评价内部经营可使用的主要指标有周转时间、产出率和返工率等。

(三) 学习与成长。

学习与成长主要考评公司长期持续具有竞争和发展能力的情况, 这方面的评价指标有培训支出、雇员满意度和员工受激励程度等。

(四) 财务。

财务主要用来体现股东利益, 综合反映公司绩效的, 可采用EVA、营业利润、内部报酬率和股价等评价指标。忽视财务指标, 认为其他三个方面的有效作用必然带来积极的财务结果是错误的。在平衡积分卡里, 顾客满意度、内部经营业绩和学习与成长的改善必须反映在财务指标上。财务数据可以随时提醒管理者, 质量、顾客满意度和生产率的提高必须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扩大、收入的增加或经营费用的降低等财务成果, 否则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从这个意义上看, 财务方面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平衡积分卡的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由因果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的。为实现财务业绩目标, 公司需要占领市场, 赢得顾客, 这就要求从顾客需要出发, 改善内部经营,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而以上过程又要求公司不断学习与成长, 如投资于雇员的培训等, 以提高公司实力。在最理想的情况下, 平衡积分卡应设置12~16个互相补充的指标, 每个方面不超过3~4个, 从而全面反映管理者业绩并确保过程与结果、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平衡意味着财务绩效应与积分卡其他方面绩效并重, 过分强调短期财务绩效会影响其他方面绩效。例如, 通过提前或拖延供货操纵收入确认, 将影响顾客保持和交货时间等顾客方面的指标;压低维修成本以提高利润, 最终将影响生产效率和返工率等内部经营过程方面的指标;出于短期利润考虑而不进行雇员培训, 将导致学习与成长方面的糟糕绩效。财务指标 (如EVA) 表明, 公司最终需要实现创造价值的目标, 因而过分强调短期利润的风险需要通过将长期股东财富创造的非财务动因引入绩效评价系统来平衡。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综合利用平衡积分卡与EVA来管理我们的企业, 做到真正反映企业绩效水平, 使企业有长足发展的后劲。

如何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一) 篇5

关键词:如何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它直接反映着政府的政策选择,同时也代表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形成的耗费。换句话说,也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要求政府高效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和运用。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对于公共支出而言,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其整个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的手段。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对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支出绩效预算的基础,是对公共支出活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的一种活动。

绩效评价来源于企业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实施绩效评价,是是从20世界70年代开始的。按照财政部对绩效评价下的定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是:通过制定政府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目标,设计出衡量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的指标和衡量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评价和报告。

科学合理的安排财政资金,提高支出效率就必须得对公共支出的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那么学习和掌握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对于财政支出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简单的介绍。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因素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其中,目标——结果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已经被《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所采纳并应用到实践中。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方法:

1.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又被称为最低费用选择法,指的是以取得既定效益所需成本的高低为标准来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最低成本法主要特点是:不以货币单位计量支出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只计算支出的各种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总额高低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支出成本易于计算、而取得的效益却不易计量的项目。比如文化宣传、卫生防疫等支出,其所取得的“效益”,很难进行货币计量,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对价。在取得同等的效益时,如果支出成本低则绩效好,如果支出成本高则绩效差。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成本总额时,不仅需要找出并计算与效益相关的各个成本因素,还应该考虑到支出成本对单位的收入、资产、负债以及公共利益的影响。

2.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又可以被称为投入——产出分析法,指的是将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而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成本和取得的效益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支出总成本和取得的总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计算出净效益额(或净成本额)、成本效益比率、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和成本投资回报率,用来反映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然后评价相关指标的优劣,最后得出评价结论。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来说,主要步骤有: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列举成本因素以及效益;量化单个成本因素以及效益;对各成本因素和效益进行评估;计算各成本因素的货币价值总额和单位成本;作出评价结论。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独立效益原则。在对效益进行量化和评估时,应该反复审查、判断该效益是否独立存在,是否依赖于某一项已经列出的效益,以避免重复计算。二是成本和效益适用于同一折现率原则。每一时期的效益价值总额按与成本相同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最大程度地符合了经济上的逻辑,但是相对于成本而言,以货币单位来计量效益是比较困难的,有的效益甚至无法计量,另外还有些效益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不同于市场机制定价的一般商品或者劳务。因此,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对于支出的直接成本和效益进行详细计算,对于其社会成本和效益则进行适当的计算,对于确实不能以货币估价和计量的因素暂时不予考虑。

3.目标——结果比较法

目标——结果比较法,指的是通过将公共支出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公共支出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征,很多公共支出取得的效益难以量化,通常很难用单纯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或最低成本法进行定量绩效评价。因此,运用目标——结果比较法对取得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评估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该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所包含的内容、计算方法、度量单位、核算口径等应当一致。

4.公众评价法

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根据分值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

5.其他方法

专家评议法,是指通过邀请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若干专家,对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后,汇总分析专家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查问询证法,是指评议人员通过与评价客体直接或间接地以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会谈等方式了解评价客体信息,从而形成判断。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 篇6

E V A是与现代企业制度及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相适应的一种评价考核工具,是公司理财理论与企业管理评价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企业进一步探索新型激励考核机制的结果。由于EVA在绩效评价方面的突出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的较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绩效评价主要指标之一。EVA更新了企业理念和文化,对企业决策、分配、激励、考核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EVA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EVA,是一种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EVA可以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反映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EVA是经过调整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的余额,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EVA表示EVA;NOPAT表示经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C为期初企业投入的资本总额;K为企业资本成本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EVA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EVA包括税后净营业利润、公司资本投入额、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三个要素。

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但是由于会计报表项目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主要表现在根据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低估了公司的业绩。为精确计算还要对税后净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会计处理中的递延、资本化、费用化、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等因素。

企业投入的资本总额是企业经营实际占用的全部资本的账面价值,包括股权资本投入额和债务资本投入额。但是并非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除了包括资产负债表中需要付息的短期借款和长期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之外,还要考虑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等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影响了会计利润的计算,进而影响了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应根据所有者权益、负债、留存收益各项目的个别资本成本乘以所占的比重而得。其中债务资本成本比较容易确定,股权资本由于结构特殊,并且存在很多非流通股,经常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测算。

综上所述,当EVA>0时表示企业获得的投资收益大于该项投资占用的资本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财富;反之EVA<0则表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减损了企业的财富。此时企业计算出的会计利润可能为正值,但投资报酬率却低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因此,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以及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投资收益率是否超过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

二、EV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优势

(一)EVA充分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促使企业致力于自身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以EVA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能够把对各部门的目标设定、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考核联系起来,从而较为准确地传递各部门的业绩信息,它鼓励各部门的管理者像关心短期利润一样去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长期价值的创造,如科技创新、新产品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减少了短视行为的发生,引导经营者像股东一样思考发展和战略问题。

(二)EVA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很多企业在破产之前,表面上看会计利润是正的,但是EVA考核却已多年发生亏损。企业的会计利润大于零并不意味着企业增值或者保值,扣除了企业资本成本后的EVA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企业在向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业务资金分配难以权衡,使用EVA可以为资本配置提供正确的评价标准,而会计利润的指标可能会导致投资过度,投资报酬率则导致投资不足,最终都会导致资本配置失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EVA与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EVA从股东角度来定义企业利润,考虑了股权资本的成本后,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就代表增加的股东财富,实现了项目净现值最大化等同于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而项目的净现值实质上是未来年度EVA的现值之和。因此,实现了各部门EVA最大化也就实现了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两者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

(四)以EVA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评价功能。EVA除了是一个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外,还具有综合的财务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功能。能较好地将企业决策、分配、激励、考核指标统一起来,使整个公司的活动都围绕如何提高EVA来开展。

三、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E V A认为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资本投入加上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增量。只有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大于其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创造了价值。如果现时的企业的价值等于或者小于最初资本投入,那么企业就没有创造价值或者减损了企业价值。EVA将资本成本的理论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营能力,真正揭示企业价值创造,所以能够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和衡量的工具并广泛地应用于实践中。

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EVA作为一种基于价值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渐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同,并作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指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一些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如AT&T、可口可乐、西门子等引入EVA指标后,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该企业从1987年开始正式引入EVA评价指标,实践中通过两个渠道增加自身的EVA:一方面通过适当增加负债规模降低了资本成本,成功地使平均资本成本由16%下降到12%;另一方面将资本集中于盈利能力较高的部门,逐步摒弃投资回报率低于平均资本成本的业务。结果可口可乐的EVA连续6年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期的可口可乐的股票价格也上升了300%,远远高于同期标准普尔指数55%的涨幅。

E V A是最近几年被引入中国的管理工具,主要应用在公司绩效评价和激励考核中,受到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推崇,如宝钢、青岛啤酒在运用了基于EVA的评价体系后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EVA作为一种公司绩效评价的工具,对于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推行转换观念、完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改革思路,但诸多企业在采取了股份改制、推行股票期权、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措施后,企业效益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究其原因,除了观念转化不够彻底、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滞后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对经济效益的考核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为中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尽快地认识和采纳EVA,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武装企业,紧跟国际步伐,才能求得深远长足的发展。

四、EVA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一)EVA的概念比较明确、理念先进,但是目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用于计量的相关会计信息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调整方法繁多,尚未达成共识形成标准规范。这些都不符合会计成本效益的原则,因此仍存在局限,还有待改进。

(二)EVA是在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属于基本财务指标,对于非财务指标,存在明显局限性。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以及公司战略等方面的信息。为此,需要引入非财务信息,以综合评价企业绩效。

(三)EVA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绩效指标,主要用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为融合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此,应将经营评价与市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更为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EVA用于评价企业绩效,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程做出合理有效的改进。

E V A绩效评价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更真实、更科学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经营者对利润的操纵,维护了股东权益。但是,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到EVA绩效评价体系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全面考虑其他非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之,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和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EVA绩效评价方法在我国会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EVA作为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指标,克服了传统会计利润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在计算企业的资本成本时,不仅考虑负债资本的成本,而且考虑了股权资本的成本,客观合理地评价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体现了真正的价值创造,符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本文介绍了EVA的含义与计算方法,重点分析EVA绩效评价的优势与应用,同时也指出了EVA的一些局限性,希望在以后实践中能得到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EVA,企业价值,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斯蒂芬·罗斯著.方红星译.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刘会敏.基于EVA的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篇7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绩效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的所有者主要通过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来引导经营者的行为。因此, 寻找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管理者尤为重要。

2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是指以会计核算和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 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 旨在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信息的评价方法。虽然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具有简单、直接、便于理解等优势,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该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缺陷。

2.1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在现有的会计准则下, 会计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和企业合并时对商誉的处理等。因此, 某些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 即存在不只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 一般会得出不同的会计数据。而会计准则允许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 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因此, 主要依赖于会计数据的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会因会计政策的选择而发生变化, 其公正性自然会引起人们质疑。

2.2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易诱导经营短期行为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过分强调财务指标, 容易诱导企业盲目追求高财务指标, 助长了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 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战略思想。同时,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重局部、轻整体, 通过责任中心最终导致整体效益不如分部业绩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绩效评价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 使管理者无法站在企业整体的战略高度上, 容易诱导企业经营短期行为。

2.3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易忽视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财务关系体现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各利益相关者, 不论是股东、债权人, 还是管理者和员工都各有其目标。由于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目标单一, 从最初的利润最大化, 到股东财富最大化, 再到每股收益最大化, 都无法很好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计算问题, 也导致其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作为企业业绩考核指标时, 存在着无法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弊病。

2.4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易忽略权益资本成本

企业的资本是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部分构成的。在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 成本通常仅指债务资本成本, 而忽略了投资者投入和企业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 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没有反映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利润表中核算出的利润总额中也没有扣除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此,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作为企业业绩考核指标时, 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3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即经济增加值, 是由美国思腾思特公司于1982年提出的管理评价概念。它是指经过税后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EVA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总额×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1 EVA的基本思想

EVA的基本思想是将资本成本的理念引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它强调资本成本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 还应包括企业股东所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 即权益资本成本。EVA指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定期间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如同债权人获得利息收入, 企业的股东也至少应得到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企业盈利只有在高于其资本成本 (含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时才为股东创造价值, EVA高的企业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好企业。

3.2 EVA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当企业应用EVA进行绩效评价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EVA值, 不仅要考虑EVA绝对值的大小, 还要将它与前期的数值相比较, 如果本期EVA值大于前期, 则可以认为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 为股东创造出了财富。而且, 应当注意在比较企业前后期EVA数值时应该保持计算的一致性, 如果两者计算的基础不一样应予以调整, 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除了进行纵向比较外, 企业还可以将EVA值与行业平均水平和同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这样更能通过EVA绩效评价揭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3.3 EVA用于评价绩效的优势

3.3.1 EVA能够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没有扣除权益资金的资本成本, 会计利润指标既不能表示企业价值增加, 也不能表明股东财富的增加。思腾思特公司在最初计算时, 提出了164项会计调整问题。EVA指标在会计调整的基础上, 剔除了人为因素、会计失真的影响, 在衡量企业绩效时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3.2 EVA能够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战略

EVA的使用减少了经营短期行为的发生, 因为EVA兼顾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不鼓励企业牺牲长远的发展夸大短期的经营业绩;而且运用EVA指标, 前期的价值高估必然带来后期的价值低估。因此, 管理者不会轻易采用会计方法来操纵利润, 而是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战略。

3.3.3 EVA能够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由于EVA是一个绝对值, 可以避免采用相对数指标带来的决策次优化方式, 使得股东的利益与企业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EVA的奖励模式是:用EVA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者的奖金, 奖金不封顶;只对不断增加的EVA支付奖金。如果某年EVA下降, 则从以前储存下来的奖金中抵扣, 甚至全部取消。管理者和员工的奖金只有在EVA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才能取得, 这样把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结合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利益冲突, 使得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绩效评价上获得了统一性。

3.3.4 EVA能够综合考虑资本成本

根据相关融资理论, 企业通常将留存收益作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因为在各种融资方式中, 留存收益的融资成本最低, 企业有时甚至可以“无偿”使用。而且企业保留留存收益无需与投资者签订任何协议, 也不会受到外部资金市场如证券市场的影响和限制。因此留存收益可以使经营者自由地支配资金。将EVA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价时, 企业必须将各种融资方式同等对待, 不仅要考虑债务资本的成本, 还要考虑权益资本中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这就给管理者一个警示:企业所有的资本都是有代价的, 且都必须有效率地使用。EVA的引进有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考虑资本成本, 做出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

4 EVA考核指标的完善

在企业绩效评价中, EVA考核指标从根本上扭转了管理者“权益资本免费”的观念, 较好地引导了管理者的经营行为, 较之传统绩效评价方法EVA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但是, EVA考核指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1 EVA考核指标的局限性

4.1.1 EVA受企业规模差异影响

EVA考核指标作为一个绝对数指标, 在反映各不同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局限性。大规模企业即使在盈利能力差的情况下, 借助于大量的资本投入, 仍能获得比小规模企业更高的EVA值。一般而言, 规模较大的企业比规模较小的企业趋于创造出更高的EVA, 但是这就很难判断前者创造出高EVA值究竟是由于其盈利能力好还是仅因为拥有了较大的资本总额。因此, EVA考核指标在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时, 容易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

4.1.2 EVA存在财务指标的共同缺陷

虽然EVA考核指标的计算需要经过会计调整, 但它仍然是以现有会计准则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因此, EVA指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财务指标的共同缺陷———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动态。因为传统的会计数据具有静态、滞后性, 不会受到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 为了计算出准确的EVA值, 企业应该尽可能地降低EVA对传统会计方法的依赖程度。

4.1.3 EVA忽视了非财务指标

作为单一的财务指标, EVA存在着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片面性。EVA只能揭示影响企业绩效的财务动因, 不能反映导致其变动的深层次原因, 尤其无法反映非财务指标 (譬如创新能力、顾客满意度、人力资本等信息) 的变动。而这些非财务指标恰恰是评估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EVA考核指标的完善措施

4.2.1 引入相对数指标

EVA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EVA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规模有关, 因此该指标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准确比较。为了弥补EVA无法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这一不足, 提出关于EVA相对数指标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

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济增加值同平均资本总额的比值, 也叫经济增加值率, 它可以解决EVA不同资本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的缺点。单位资本经济附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EVA÷平均资本总额。

(2) 每股经济增加值。

每股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济增加值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每股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每股经济增加值=EVA÷普通股股数。

4.2.2 修正经济增加值

EVA虽然反映从税后净利润中扣除按权益的经济价值计算的资本加权平均成本后股东得到的利益, 但一个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 它的期末利润必须超过期初按权益的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加权平均成本。因此, 1997年Jeffrey等学者提出修正的经济增加值 (REVA) , 该指标是以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REVA指标认为, 企业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 也不是企业资产的经济价值, 而是其市场价值。REVA的具体公式为:REVA=期末税后净利润-期初资产市场价值×资本加权平均成本。

以市场价值为基础计算的REVA不但对企业当前的经营收益状况做出了评价, 同时也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能力做出了评价。相较于EVA, REVA方法可以降低EVA对传统会计方法的依赖程度。在REVA方法中,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仍以会计准则为基础, 但资本投入是以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来计算的。REVA的提倡者宣称, 该方法使EVA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得到极大改进。从股东的角度来看, REVA与企业当年的经营业绩更加吻合, 与股票市场回报的关联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的EVA。

4.2.3 结合运用EVA和BSC

BSC (Balanced Score Card) , 即平衡计分卡, 是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在1990年寻求的一种能够满足未来需要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不仅包含了财务指标, 还从客户满意度、内部作业和创新与学习各方面进行评价,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财务指标的不足。若将EVA和BSC结合运用, 既能通过EVA揭示企业经营绩效和成果, 也能通过BSC反映企业经营系统的内因和过程。

综上所述, EVA考核指标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EVA管理的同时, 也应当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完善EVA考核指标。同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EVA的完善措施之一———REVA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理论中, REVA公式中自身指标具有不一致性, 因为营业利润是时期指标, 资产价值是时点指标;在实务中, REVA把市场价值与一个时期的经营业绩相等同, 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得出负值REVA。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寻找EVA考核指标的其他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包庆.论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市场信息, 2008:46-47.

[2]郭加林.EVA优于传统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吗[J].会计之友, 2009.

[3]黄业德, 陈刚.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J].商场现代化, 2008:73-75.

[4]贾雪晴.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J].新疆财经, 2009:71-73.

[5]彭习锋.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62-64.

基于EVA的建筑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篇8

关键词:EVA,建筑企业,绩效评价

当今时代背景下, 企业不断地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要寻求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评价企业绩效的目标体系。EVA作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一种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即企业的所有税后净利润减去所有的投入资本 (包括股权和债券资本) 最后的剩余。这一评价方法受到业界高度重视, 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0年1月颁布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 企业运用EVA指标评价企业的业绩要占到整个业绩评价体系的40%以上。

一、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 必须树立管理创新意识, 着力推进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设工程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层次变革。企业的每一次转型升级, 必然源于管理上发生一次新的革命。同类企业的差距, 归根结底是管理创新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差距。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是前提, 没有理念创新, 创新活动就失去了基础支撑;管理体制创新是条件, 没有体制创新, 建设工程领域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行业垄断等阻碍建筑企业发展的弊端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创新是基础,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技术创新是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如果不把技术创新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后盾和支撑, 就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被淘汰。

建筑业当前面对这样一个大环境, 就是要着力推进建设工程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为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一方面, 推进工程总承包是当前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第二次变革、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工程总承包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 从体制上解决了当前设计、施工单位依靠扩大工程量来增加效益的弊端;能够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 使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进行整体统筹安排、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合理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对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 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工程总承包对建筑企业而言, 就要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增强为业主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 从过去分阶段管理变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促使承包商通盘考虑, 相互衔接的系统化管理,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既提高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又保证工程总承包水平的整体提升, 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 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是提升项目生产力水平, 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项目经理部作为建筑企业现行生产力的形成场所、新型生产方式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基点, 已经成为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资源和职业健康的责任载体, 企业品牌建设的形象窗口, 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劳务管理的文化阵地。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 通过试行项目合资合作、项目股权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调动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积极性, 创新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

二、基于EVA的建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为基础, 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构建基于EVA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以此改进传统的EVA评价指标的缺陷。

一是基于EVA的财务指标。EVA是财务指标中最能体现价值创造的指标, 本文认为以EVA为核心的指标包括EVA、E-VA增长率和EVA回报率。EVA是反应公司经营业绩的数值指标, EVA增长率反映了这种价值创造的发展趋势, 增长率高说明公司未来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发展趋势好;EVA回报率是指EVA与公司股东权益的比值, 反映了公司价值创造的效果。

二是基于EVA的非财务指标。由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指标反映, 更多地是通过非财务指标反映。本文引进了平衡积分卡的基本思想进行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 平衡积分卡是目前为止进行业绩评价较为全面的方法, 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财务方面、客户方面、企业内部经营方面、组织学习与成长方面。财务方面可以用一般的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 客户方面主要是客户如何看待公司, 内部经营方面主要是企业的资本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内部优势, 组织学习与成长主要是判断公司是否继续提高, 未来创造价值的趋势如何。

三是EVA业绩评估方法的核心。上世纪80年代, 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以“经济收益”为原则, 提出了EVA的概念, 即EVA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成本费用和股本成本费用的剩余收入。EVA的核心观念就是重视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 要求企业经营者无论是运用债务或是运用股本都必须充分考虑其成本费用。EVA评价体系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投资者能够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获得风险补偿。与传统的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相比, EVA评价体系是真正地做到了从股东的角度看待企业的资本成本, 不再将企业投资者的投入资本视为免费资本, 而是一项机会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加以考虑。更为重要的是, EVA评价指标更多地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需求考虑, 对企业的净利润只作为其中的一项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进行考虑, 这样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EVA的计算步骤如下:首先, 对报告期净营业利润进行一系列调整后, 得到税后净营业利润;其次, 用投入资本总额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得到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最后, 用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 得到了EVA。计算公式为:EVA=NOPAT—C×WACC, 其中, NOPAT为税后净利润, C为资本总额, 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企业的资本收益减去企业的资本的数值加以衡量, 对于正值, 反映出了企业投资者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对于负值, 则证明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资的成本。EVA绩效评价体系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忽略投资者的资本成本回报问题, 把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出一种全新的企业价值观。

三、EVA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践效果

相比较传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而言, EVA能够为企业创造跟多的价值与财富, 具体的优良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财务信息可操纵度。在会计具体原则的影响下, 建筑企业的业绩度量指标很容易遭到扭曲, 出现企业的会计信息不真实和不对称的现象。基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经营绩效指标体系, 计算过程中对于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对于企业不合理的经济数据不予考虑, 消除由于刻意遵循会计准则而造成的会计数据的不合理现象, 防止人为地操纵财务信息的现象, 防止了企业财务人员对于财务报表的粉饰而虚增利润的情况。

二是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会计指标体系的干扰, 会计指标体系的最初设计是为了反映公司债券持有人和贷款人的利益, 与整体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评价存在一定的差距。会计指标体系容易出现人为操纵指标的风险, 会导致对于公司某一个指标的过高或者是过低的估计, 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现状。同时, 会出现片面追求企业利润而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与企业的报酬相关, 会造成人为的会计操纵以及利润虚增的情况。如企业年薪大多与盈余指标密切相关, 这难免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股东资本加以考虑, 对于企业的经营小效率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问题的反应十分真实, 对于企业分部门以及整体经营业绩的反映能够对企业的资本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估。而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忽视了企业的权益成本, 人为地以财务经济利润指标为重点。

三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次优化。现代企业运营不仅面临多变的外部环境, 而且涉及多种内部因素以及复杂的内部环节和层次。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财务指标为依据。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综合的业绩结果, 但不能揭示深层的业绩动因。没有动因的结果很难表明结果是如何得到的, 也就难以为改进业绩指明方向。分权式组织模式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随之出现的。传统的企业投资报酬率指标 (ROI) 往往容易造成企业的决策者作出不利的企业决策。例如企业的分项投资报酬率小于企业的整体投资报酬率时企业的决策者就会作出放弃改项投资的决策。而EVA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陷, EVA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方法,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经营者的业绩与公司股东的利益紧密的联结起来, 它不但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而且提升了决策的优化程度, 增强了不同部门对企业整理利益的重视程度, 促进了各部门为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共同合作, 从而保证了有利于企业整体价值的项目被分部所接受, 同时也实现了管理者以长期的企业效益为目标进行决策。

企业EVA评价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均有所不同。企业在选用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企业的影响程度。这就需要国资委等相关管理部门在颁布相关政策时有效合理地确定资本成本, 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选取相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确定权益成本的基础。为了尽量避免EVA计算过程中的人为主观性,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 研究出不同的调整项目对计算EVA的不同影响, 进而对调整项目进行科学的设置。根据各个行业的差别, 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使之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这样EVA的可操作性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光义: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8) .

[2]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 (5) .

[3]钟言:财务风险防“四高”[N].经济时报, 2005-11-29.

[4]孟宣宇、葛宝山: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广义平衡记分卡模型[J].社会科学战线, 2013 (5) .

EVA绩效评价运用 篇9

一、EVA体系的现实应用价值

寻找和探索一套可行、有效而又具操作性的业绩评价体系,一直是市场参与各方包括公司所有者及公司经营者的重要目标。客观地看,以利润额和收益率为主导的考核体系,曾经较好地发挥了业绩考评作用。但是,如何通过业绩考评的制度性改进,抑制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从单纯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围绕主业精细化经营,从偏爱产业跨越转向做强主业搞并购,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是推进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化的重要使命。而所有这些,都需要科学地规避利润指标下权责发生制和稳健性原则而产生的主观随意性和盈余管理等问题,因此,从价值创造出发,都与EVA直接相关,或者说,通过EVA的实施,这些问题都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从奖励指导管理行为的作用机理出发,国资委积极推出EVA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二、EVA体系的基本技术思路

EVA最早是由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rnste wart)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表明一定时期为股东增加了多少价值,即专门从股东角度定义的利润。EVA的思想来源于剩余收益概念,即不但要弥补债务成本,还要能弥补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在此之后的剩余部分才是企业真正创造的价值。其基本计算模型如下: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一全部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需要对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三个指标分别确定其认可标准。当初的设计者先后列出了160多项可能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包括存货成本、税收、营销费用、无形资产、货币贬值、坏账准备金、重组费用以及商誉摊销等。但在考察具体企业时,一般一个企业同时涉及的重大调整科目并不多。其具体指标确认过程大致如下:

第—步:计算税后营业净利润

税后营业净利润,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指公司投入全部资本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也就是全部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并不等同于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净利润”。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会计报表数据,而需要根据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调整:(1)将利润表中会计制度确认为费用而EVA体系不确认的费用金额,从相应的费用项目中扣减,并调增相应的所得税影响数。(2)将利润表中会计制度不确认为费用而EVA体系确认的费用金额,增加相应的费用项目,并调减相应的所得税影响数。(3)将利润表中会计制度确认为收入而EVA体系不确认的收入金额,从相应的收入项目中扣减,并调减相应的所得税影响数。(4)将利润表中会计制度不确认为收入而EVA体系确认的收入金额,增加相应的收入项目,并调增相应的所得税影响数。下面的公式就是根据该思路设计的,它包括了常见的调整项目。其他的一些调整事项,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上面的思路进行调整。

税后营业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各项债务的利息费用+当年各项准备的增加数-当年各项准备冲销数+本年已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用-本年应分摊的研发费用+本年商誉摊销额+投资收益-EVA所得税调整

EVA所得税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各项债务的利息费用+当年各项准备的增加数-当年各项准备冲销数+本年已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用-本年应分摊的研发费用+本年的商誉摊销额+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主要调整事项说明如下:

(1)利息费用的调整

因为税后营业净利润是全部资本的净利润,所以债务的利息费用本质上是债务资本的收入,所以不能从收入中扣减,应该加回。

(2)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的调整

因为税后营业净利润是“正常经营”创造的,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属于非正常经营收入,营业外支出属于非正常经营支出,所以要将其剔除,不体现在税后营业利润的计算中。

(3)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用的调整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必须在研究发展费用发生的当年将期间费用一次性予以核销。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否认了该种费用对企业未来成长所起的关键作用。在EVA体系中,研究发展费用被视为是公司的一项长期投资,应在几年之中对其进行摊销,因此在调整时应首先将当年已经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的研发费从“管理费用”中扣除,然后再将EVA体系下当年应摊销的研发费用加入“管理费用”中,抵减利润。

(4)商誉摊销额的调整

商誉摊销作为期间费用会抵减当期的利润,影响经营者的短期业绩,这种情况在收购高科技公司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场价值一般远高于净资产。但实际上经营者并没有出现经营失误,利润的降低只是由于会计处理的问题而造成的。其结果就会诱使管理者在评估购并项目时首先考虑购并后对会计净利润的影响,而不是首先考虑此购并行为是否会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为股东创造价值。在EVA体系中,商誉之所以产生,主要是与被收购公司的产品品牌、声誉、市场地位等有关,这些都是近似永久性的无形资产,不分期摊销。由于会计上中已经对商誉进行摊销,在调整时就将以往的累计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同时把本期商誉的摊销额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中。

(5)准备项目的调整

对于该项目,有观点认为不应该调整。因为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要“合理”预计未来发生的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一方面减少了对应的资产项目,另一方面形成当期费用冲减利润。其目的也是出于稳健性原则,使公司的不良资产得以适时披露,以避免公众过高估计公司利润而进行不当投资。本文认为要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准备项目的产生的确是“合理”预计的结果,那当然不需调整。但如果不是“合理”预计的结果,而是管理者出于“操纵利润”的目产生的结果,那当然就应该调整。在我国目前阶段出于“操纵利润”的目的计提准备的案例比比皆是。EVA体系下的调整从一定程度上把管理者在会计报表上操纵利润的渠道杜绝了。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还是应该调整。当期计提了准备项目,形成了相应的费用项目,调整时就应从相应的费用项目中减去该数。当期冲销了准备项目,会计上只体现为准备项目减少以及相应的资产项目减少,但不影响当期的费用,调整时就应该增加相应的费用数。

第二步计算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所有计息负债,如短期和长期借款,不包括短期免息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股权资本为全部的所有者权益。同样,计算资本总额时也需要对部分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调整,如商誉、研发费用的调整(有关的调整说明见上),以纠正对公司真实投入资本的扭曲。在实务中既可以采用年初的资本总额,也可以采用年初与年末资本总额的平均值。

债务资本=所有计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负债合计

股权资本=全部股东权益+各种准备金(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累计商誉摊销+研究发展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调整说明:

有观点认为在计算股权资本的过程中还要加上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减去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以及累计税后补贴收入。这样调整实际是想将实际控制的股权资本调整为剔除了以前营业外收支以及补贴收入对资本的影响数后的正常经营条件下所应该形成的资本数。本文不赞成这种调整,因为这里计算的目的就是要计算出投入的实际股权资本,而并不需要关心资本是怎么形成的。所以不需将以前非正常项目对资本的影响数进行调整。

资本总额=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在建工程

调整说明:

在建工程项目对应的资本金额之所以被扣除,是因为该部分占用的资本与本期的经营业绩无关。在建工程要待完工后才会与当期的经营业绩有关。有观点认为还应该将现金和银行存款扣除。本文不赞成这种观点。之所以不扣除,是因为这部分资本是维持企业运转的必需资本,表面上虽没参与本期的经营,但实质上它是资金不断周转所形成的一定时点的余额,与本期的经营有关。

第三步: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根据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的权重所计算的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总资本)+股权资本成本×(股本资本/总资本)

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收益率+BETA系数×市场风险溢价

无风险收益率计算可以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当年最长期的国债年收益率为准;BETA系数计算,可通过公司股票收益率对同期股票市场指数(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回归计算得来;市场风险溢价=中国股市年平均收益-国债年平均收益

三、我国国有资本新EVA体系的要点

上述调整是基于严格的理论视点来要求的。而目前EVA这一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一些问题应该从易到难,逐步细化。以下以国资委2009年12月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准,对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规定主要包括的要点分析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合计+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其中,相关指标的内涵规定如下: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一是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如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后又减持取得的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所属主业范围内且收入或者利润占集团总体1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取得的收益。二是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股权(产权)收益,资产(含土地)转让收益。三是其他非经常性收益,是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

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对于因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造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

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可以看出,上述调整主要是消除会计记账稳健原则的影响,消除或减少盈利操纵的机会和防止短期行为,消除会计计量误差。

(二)资本成本率标准

EVA考核初期,统一设定资本成本率,一经确定,三年不变。其中,对政策性企业,确定为4.1%,对非政策型企业按负债率水平设置:负债率80%以下的为5.5%,负债率80%~90%的6%,负债率高于90%的6.5%。同时,国资委将资产负债率85%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企业,对其投资、收购、捐赠、职工薪酬等实行从紧控制,并将资产负债率纳入考核,每高于目标值1个百分点,考核结果扣减0.2分。

(三)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商业银行EVA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篇10

可从现实看,由于认知水平和现行体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多重绩效考核指标的现象,绩效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银行仍基本沿用以利润为核心的传统绩效评价体系,而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通常歪曲了企业的经济事实:它没有考虑经营风险和资本成本。美国的次贷危机深刻地提醒我们,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管理货币的企业,更是一个风险管理的企业,而我国商业银行容易忽视风险控制。

EVA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绩效管理工具,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理论界和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所广泛采用。其核心理念是在考虑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基础上评价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与银行价值最大化经营理念的核心内涵“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不谋而合,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一、EVA的基本理念

EVA,即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能力的一项指标,其基本定义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实际上表示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利润:当EVA值为正时,则企业获得的收益高于投入的资本成本,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保护了股东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指经会计调整后所形成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进行会计利润调整后可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使企业业绩计量免受过去会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二是防止人为调节利润;三是消除稳健会计的影响。克服了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缺陷后,EVA指标更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

EVA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其优越性在于强调对全部资本成本的计量,要求企业管理者无论是运用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资本成本。因此,EVA被认为是对真正的“经济利润”的评价,它的核心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和全部成本。EVA指标的设计和会计基础指标不一样,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应用EVA指标鼓励经营者选择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培养、品牌的建设与维护等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的发生。此外,应用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二、商业银行EVA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EVA的核心思想是指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利润,文章直接采用思腾思特公司的计算公式对其可操作性定义:

式中,NOPAT为企业经过会计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TC为企业所使用的资本总额,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一)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

对一般企业而言,税后净营业利润等于税后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在计算经济利润时所进行的会计调整也具有特殊性:

1.可以不加回利息支出部分,因为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存款利息支出是其营业成本而非融资成本,是营业收入的抵减;但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所引起的利息支出则作为融资成本,应该加回。

2. 应该对消化历史包袱、新增风险损失、管理费用及应纳税所得额等关键因素进行调整。

3.对一般企业所需进行调整的研发成本、广告费用和员工培训费等投资项目,可以不作调整,因为上述项目主要集中在总行,分行的支出较少且比较稳定;而且这些投资的未来产出、受益年度及年度摊销额也无法确认,根据重要性原则,考虑成本控制,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

由此,可将商业银行的会计利润按下式进行调整:(公式(2)和(3)均经思腾思特公司核实并提供)。

NOPAT(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利润总额+贷款呆账准备的本年变化数+坏账准备的本年变化数+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的本年变化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或投资风险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营业外支出(收入)-(+)税率*营业外支出(收入)(2)

(二)资本总额

商业银行计算EVA的行业特点在于需引入经济资本的概念,简单地讲,经济资本是银行管理人员从风险角度所考虑的银行应持有的最低资本额。在评价银行整体绩效时,可不再对经济资本按风险进行再分配,这里直接用资本总额来代替经济资本。

正常情况下,资本总额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用于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DC)和权益资本(EC)。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是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行业,其吸收的存款本身是一种负债,银行对存款的利息支出既属于债务成本,又是占比很大的产品经营支出,文章考虑其负债业务的特点,而且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债务资本占比很低,因此文章将商业银行的负债视为营运成本抵减净利润。在构建EVA绩效评价模型时,用权益资本代表资本总额,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总额=股东权益+年末的贷款呆账准备+年末的坏账准备+年末的其他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或投资风险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累计的营业外支出(收入)(3)

(三)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资产或企业中时所预期获得的投资回报率。

结合前述,文章直接将权益资本成本视为实际资本成本,这里采用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项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应等于无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与风险酬金之和,其中风险酬金等于企业风险因素β调节的市场风险酬金,而市场风险酬金则是股票市场对所有证券投资者支付价格的反映。具体计算公式:

式中,Rs指任何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Rf指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βs指企业股票相当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指数,Rm指整个股票市场的预期回报。

1.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

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指无违约风险的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收益率,和经济中的其他收益率没有关系,理论上β值为零的证券组合是对其的最佳估算。其确定方法主要根据国库券利率,结合中国政府证券的实际情况,文章建议采用5年期国库券利率,其与银行的现金流量期限更为吻合。

2. β系数的确定

β值是企业对于整个市场风险的一个风险系数,β值越大,市场风险越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大。其确定一般根据上市公司的市场交易数据,将公司股价的回报与股票市场整体回报进行时序回归分析来测算,也可以用公式法,这两者的计算结果并无太大差别,而且公式法的计算过程更加简单:假设资本市场中存在某上市银行(即参照上市银行),Ri、Rm分别代表该上市银行和市场整体的收益率,则β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m指市场整体收益率,Ri指参照上市银行收益率,COV(Rm,Ri)指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参照上市银行收益率的协方差,Var(Rm)指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方差。

为确保计算所得的β系数的代表性及稳定性,参照上市银行不应少于3家,文章选择了上市时间相对较长、数据参考价值高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为参照上市银行;同时用沪深300指数代表市场整体收益水平,沪深300指数是由沪市和深市中所选取的300只A股编制的股票指数,涵盖了沪深两市近六成的市值,而且个股权重分配合理,代表性很强,采用它能有效地提高β系数的稳定性。

β系数的具体计算过程:

3. 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Rm-Rf)部分,是根据历史数据或事前估算所确定的证券市场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率的风险溢价,它内生于特定的证券市场并反映该市场的风险和收益水平。

美国股市的风险溢价为4.5%-5%,计算方法是将60年左右的时间段里标准普尔指数的年均收益率与长期国债的年均收益率相减。中国的证券市场诞生时间晚,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各年的收益数据相差较大,其数量和质量都不宜进行长期估算。因此,文章将风险溢价取4.8%,与股票市场日益全球化的观点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文章将商业银行的EVA绩效评价模型确定为:

摘要:EVA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其优越性在于强调对全部资本成本的计量,要求企业管理者无论是运用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资本成本。它的核心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和全部成本。应用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EVA,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池国华.企业价值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5-112

[2]徐海成,白武钰.企业价值评估中行业β系数的计算方法[J].财会月刊,201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EVA绩效评价运用】相关文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工具介绍:EVA05-26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08-09

绩效评价工作04-17

阿里绩效评价07-04

宝钢绩效评价08-31

绩效评价指标05-17

协同绩效评价05-25

绩效评价环境05-26

绩效评价分析06-30

经营绩效评价07-03

上一篇: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下一篇: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