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进步

2024-07-24

区域科技进步(精选九篇)

区域科技进步 篇1

1 科技活动投入比较分析

1.1 湖北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较京、沪具有一定的比 较优势

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湖北省的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监测值连续五年高于北京和上海,整体呈现良好增势(见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人力投入方面相对于京、沪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的排名位于第15位至第17位间,而北京自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排名第30,上海徘徊于在第24位与第26位之间。因此湖北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保持相对优势,发展态势良好。

资料来源:2009年-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1.2 湖北科技活动财力投入进步不明显

湖北省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连续五年徘徊于第10位和第11位之间,同期北京与上海占据全国前两位,广东位于第5位或第6位。2013年较2012年的湖北的增幅6.59%小于北京的8.48%,上海的8.08%和广东的11.9%。 显而易见,湖北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相比其他三省处于较低水平,且增幅较小。进一步分析,R&D经费支出是科技经费投入的核心部分,2011年以来湖北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排名保持全国第9,但平均增幅0.1%小于北京的0.17%,上海的0.19%和广东的0.19%。政府和企业是R&D经费投入中两大主要的投入主体。湖北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2011年至2013年监测值由1.2%增至1.45%, 排名提升四位,而同期北京由6.58%下降至5.43%,上海由6.12%降为5.87%,广东由3.96%降为3.34%。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湖北省企业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力度较小。 在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方面,2009年至2011年期间,湖北该指标以0.85%,1.03%和1%高于北京的0.83%、0.94%和0.93%,2011年甚至与上海持平,但2011年以来在其他三省监测值保持较快增势,排名迅速提升的情形下湖北省却出现下降态势,监测值由2011年1%降至2013年的0.81%,排名后退1位,形势不容乐观。 在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比重方面,近五年北京排名从第19迅速上升到第11,上海排名虽由第3降至第7,但依然处于全国上游水平。湖北省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的排名分别为第22,第22和第21,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虽然近三年优于广东,但该指标是湖北省科技投入与产出所有三级指标中排名最低的一位。

2 科技活动产出比较分析

2.1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不容乐观

近五年湖北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北京和上海科技活动产出水平远高于湖北和广东两省,特别是2012年与2013年北京该指标监测值达到100%,上海紧随其后,相比之下湖北2011年至2013年监测值持续下降,由49.42%降至39.35%,与其他三省的差距不断拉大。进一步分析湖北省在万人科技论文数方面表现良好,近三年保持全国第九的排名,高于广东四个位次。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方面,湖北省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三年间排名高于上海和广东。但是湖北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仅监测值偏低,而且增势缓慢(见图1),北京和上海名列前茅,广东以较为明显的增势保持全国第4,而湖北增幅弹性很小,排名五年间不曾突破第11位。

2.2 技术成果市场化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五年湖北技术市场成果化呈较快增势,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分析,近五年湖北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增势迅猛,虽然与排名全国前两位的北京和上海有明显差距,但2012年监测值较2011年增加61.07%, 2013年较2012年增加92.06%,高于同期广东的37.55% 和71.8%,并且在2013年与广东的差距缩小至23.77%。 但是湖北省的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处于落后水平,2009年和2010年排名第21和第17,与位列全国前三位的其他三省市相距甚远,2011年以来排名虽有所上升, 但增势不明显,2013年湖北省的监测值仅为北京的0.01%,上海的0.01%,广东的0.13%。因此,湖北省虽然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增势喜人,但是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技术成果市场化的进一步提高。

3 湖北省与京、沪、粤科技进步水平差距的成因

3.1 企业的科技投入能力较弱

3.1.1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性远低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传统产业起步早,规模大,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较小。2013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2 200多家,不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50%。所以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合理成为阻碍提高企业科技投入重要原因。

3.1.2资金瓶颈困扰企业的科技投入。企业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是进行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知,2013年湖北省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0.15亿元,与北京的0.33亿元,上海0.24亿元相差较大,湖北企业利润率较低直接导致进行科技投入时遭遇资金瓶颈。

3.2 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低

3.2.1创新主体的专利意识较弱。一个地区的创新主体专利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该地区专利申请量的多少。目前湖北省还存在较多企业未将专利制度作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来认识和对待。

3.2.2专利转化率低降低对发明创新主体的创新激励。有效的专利转化不仅是促进发明成果扩散的机制, 而且也是形成良性发明创造的重要环节。湖北专利转化率偏低,特别是高校中近90%的专利都未能转化。首先, 专利信息流通不畅,供需双方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专利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在专利转化中发挥作用不大,对专利转化和产业化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最后,湖北省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体制还不成熟, 不能为专利转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专利转化时面临资金困境。

3.3 技术出口能力较弱

3.3.1技术商品自身质量不高。目前,湖北省技术供应大部分依靠外来的高价技术,而自主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能力不强。自主的研发资本和“知识资本”难以为本省技术出口的自主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提供支持[1]。

3.3.2政府在技术贸易中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政府对技术出口贸易缺乏全面完整的统计制度和有效手段,使得对技术出口缺少全面和及时地了解。目前,虽然已经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但由于技术出口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完整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因此实施效果不明显。

4 促进湖北省科技进步的对策

4.1 进行多方面改善,提高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

4.1.1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湖北省应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组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与此同时加快新一代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加快传统产业中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支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2]。

4.1.2提高企业利润,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是研发活动的最终执行者,自身采用的高新技术越多,利润就越大,从而科技活动经费也会随之增加。湖北省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进行技术改革和技术获取的必要性,加大经费投入向技术改革和获取的倾斜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在企业内部形成“采用高新技术— 企业利润上升—科技投入增加”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回路。

4.2 提高专利意识和转化率,促进发明专利数量的 进一步增长

4.2.1营造发明创造的良好环境,提高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首先,知识产权部门要结合各种科技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在全社会营造追求创新,重视专利的氛围。其次,对创新主体进行必要的专利知识培训,通过实效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 保护、运用能力,实现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提质扩量[3]。

4.2.2采取综合性的分类治理措施改善专利转化率低的现状。首先,加大对专利交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投入,促进专利供求双方信息的互通。其次,政府应完善对于专利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的鼓励政策,运用财政、税收等扶持措施,促进中介机构在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高端服务方面的快速发展。最后,湖北应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4],发展和完善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体制, 为企业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避免企业因资金问题或风险过大而失去进行专利转化的机会。

4.3 提高质量,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扩大技术出口

4.3.1以提高出口技术质量为关键点,促进技术出口规模的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研发能力, 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掌握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自身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自主价值创新能力[5]。

区域科技进步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经济

在科学进步发展的今天,农业科技已经完全的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缓解农业生产环境压力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现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1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过去的几十年到现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很让人震惊的,我国从最初的温饱难以维持慢慢发展到人工杂交的技术研究成功,干旱地区的人工降雨,大区域的飞机喷洒农药,这些耕作方式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耕种方式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最初的人力和利用牲畜来劳作,发展到半机械化农业,发展到现在部分区域实现全机械化农业,这些进步全部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研究发展,可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劳动农民的生活水平。

2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区域科技进步 篇3

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权威的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方法,不利于海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此问题的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对海洋科技进步贡献 率的研究 较少,且研究方 法各异;二是区域海洋经济统计数据不够系统,没有长时间序列的可信数据,不能满足时间序列模型的数据要求。这直接导致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的权威结论缺失。针对此现状,有必要尽快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方法和业务化测算体系,更好地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以索洛模型为基础,为消除该模型中投入与产出不同步产生的滞后偏差,运用指数平滑法思想,构建了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公式。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对公式中的模型参数进行了探讨,并对结论进行了分析,给出提高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建议。

1内涵定义

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定义以海洋科技进步增长率的定义为基础,是指在海洋经济各行业中,海洋科技进步增长率在整个海洋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例。而海洋科技进步增长率则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进行各类生产、服务活动时,在海洋中或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进行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时,剔除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以外其他要素的增长[1]。

本研究所指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我国省级区域上的应用。

2公式构建

2.1模型的选择

目前,用于科技 进步贡献 率测算的 方法很多,归纳总结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标体系评价法;另一类是生产函数测算法。

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在充分调查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反映科技进步状况的指标体系,在考虑各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用来评价科技进步水平的高低。这种方法测度比较规范,所得结果比较客观,使用也比较方便。但是指标设计因人而异,主观性太强,不具有代表性。目前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很难形成制定综合指标的确切依据,制约了指标体系法在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应用。

生产函数法基于生产函数建立,其原理是从系统角度剖析技术进步的作用。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式,反映的是封闭系统内部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组合 关系[2]。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需要的资料少,操作比较简单。但它也存在着缺陷,由于这种类型的方法大多数是西方经济学家建立的,是自由竞争状态下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们以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理论为依据,有许多假设条件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3]。因此,本研究选择使用最为广泛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加以研究。

2.2模型的改进

索洛模型,同时也被称为是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之下的经典模型[4]。该模型于1956年由索洛提出,该模型推翻了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以及其相对作用权重的传统思想,首次将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并详细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原因[5];丹尼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证实了索洛模型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在经济增长的复 杂计量中,往往会出 现增长的“余值”,即总经济产出增长会大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余值”被丹尼森归结为科技进步的贡献,并明确提出该“余值”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正是经济 得以长期 增长的重 要根源[6]。

目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都采用了索洛余值法。本研究在索洛余值法基础上,考虑到社会生活中投入与产出通常不同步的问题,运用指数平滑法中纠正滞后偏差的思想,对产出进行加权,以期更合理地测算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

以索洛余值法为基础,本次测算结合山东省相关数据,以5年为一段研究期,通过对研究期内产出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进行适当处理,构建了测算基本公式,过程如下:

A表示研究期内的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值;

yt表示研究期内第t年(t=1,2,…,5)的产出增长率;

yt*表示研究期内第t年(t=1,2,…,5)加权后的产出增长率;

kt与lt分别表示 研究期内 第t年 (t=1,2,…,5)的资本与劳动投入增长率;

α与β则分别表示这各海洋产业在资本和劳动上的弹性系数,且α+β=1;

γ和δ分别表示当期和上期产出的加权值。

由此可得出公式:

3测算过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产出量、资本量和劳动量的统计口径分别为海洋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涉海就业人数。

根据2001-2012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2000-2010年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再用线性外推等拟合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补充修正后,可以得出2001-2010年间各年的产出增长率、劳动增长率以及资本增长率,并由此得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的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

在模型变量确定和数据收集处理工作完成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探讨不同模型参数下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

3.1α和β的探讨

α和β指的是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指的是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作用。由于事实上,资本投入发生变化时,劳动投入也会跟着变化,即当某要素投入量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投入量是不变的假定前提是很难满足的,所以弹性值α和β并不具备实际意义。正是因为如此,索洛模型的一大难点就是参数的确定,数值的大小将会对测算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α和β主要有以下两种取法:一种为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给定的 资本、劳动的 产出弹性 参考值,α =0.35,β=0.65[7];另一种为吴敬琏等[8]的研究方法,α=0.3,β=0.7。本研究对以上两种取值均进行计算(表1和表2)。

%

%

表1和表2中2011—2012年数据为二次移动平均法的预测值。

观察表1和表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α=0.35,β=0.65时,山东省“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04%,“十一五”期间为52.07%,呈上升趋势。

(2)α=0.3,β=0.7时,山东省“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22%,“十一五”期间为55.86%,也呈上升趋势。

(3)α较小,即β较大时,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值较大。

3.2γ和δ的探讨

γ和δ指的是 当期产出 和上期产 出的加权值,是为消除滞后偏差而引入的模型参数。

由于目前的研究中没有采用加权的方法来消除产出滞后偏差,本研究对γ和δ的取值上也在摸索的阶段,拟分以下3种取值:γ=0.9,δ=0.1;γ=0.5,δ=0.5;γ=0.1,δ=0.9。对以上3种取值进行计算。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γ =0.9,δ=0.1且α=0.35,β=0.65时,山东省“十 五”期间海洋 科技进步 贡献率为49.36%,“十一五”期间为51.72%;γ =0.9,δ=0.1且α=0.3,β=0.7时,山东省“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 献率为53.19%,“十一五”期间 为55.76%。

(2)γ=0.5,δ=0.5且α=0.35,β=0.65时,山东省“十 五”期间海洋 科技进步 贡献率为48.99%,“十一五”期间为51.95%;γ=0.5,δ=0.5且α=0.3,β=0.7时,山东省“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52%,“十一五”期间为55.54%。

(3)γ=0.1,δ=0.9且α=0.35,β=0.65时,山东省“十 五”期间海洋 科技进步 贡献率为50.21%,“十一五”期间为51.73%;γ=0.1,δ=0.9且α=0.3,β=0.7时,山东省“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4.30%,“十一五”期间为55.55%。

(4)γ和δ的值对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并不大,且不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3.3小结

通过测算可以发现,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公式的模型参数α、β和γ、δ中,α、β对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更大。不论模型参数选取何组数值,山东省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均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海洋科技进步对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正是这种支撑作用促使2011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7.32%[9]。

4结论及建议

对不同模型参数下的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公式改进和测算研究,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山东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增长趋势,2011-2012年间贡献率已接近60%。山东省拥有全国最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应该立足本土,抓住机遇,发挥海洋科技优势,继续保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 的高位运 行,实现海洋 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2)在对区域 海洋科技 进步贡献 率的测算中,单年数据得出的结论很不稳定。这是 因为,一方面,只有在长期一段时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政策变动、自然灾害等原因会导致单年数据波动幅度较大,使测算结果失去参考价值。

(3)区域海洋经济产值增长率分别与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以 及资本、劳动 力增长率 成正相关。鉴于当前涉海产业资本积累过程较为缓慢,而劳动力增长亦趋于饱和,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海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难以持续。因此,要促使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海洋科技投入,推进海洋人才培养,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海洋经济转型,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这是发展海洋经济、实现蓝色跨越的必然选择。

摘要:基于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定义和“索洛余值法”的改进模型,运用指数平滑法的思想消除滞后偏差,构建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公式;以山东省为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参数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科技进步作文 篇4

虽然汽车很方便,开的汽车的人让人很羡慕,让人觉得很威风,它也是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每个人出门不是开汽车,不然就是开电动车,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搭公交车,而汽车以及公交车在这类所排放出来的气体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极为严重的,二氧化碳增多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这下以往下去会破坏环境,会出现酸雨等自然灾害的想象,虽然现在21世纪了,科技发展得迅速,但给人类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而现在最让家长头疼的还是孩子沉迷于网络,虽然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很多的好处,但这些往往使孩子们得了网瘾,有的孩子会整天泡网吧不上课也没心情读书了,使得现在他们只想玩,什么都不想做,他们也开始会把大量的钱投入在网络里面,也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来犯罪……

虽然网络上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可以带给我们想要的资讯,资料等,也会是我们沉迷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面。上网我一般就是会上QQ、听音乐、查资料、看电视。

现在上网的人数每年都会增多,但我们要学会抵制诱惑,不要被动,不要让电脑来操控我们,而是我们要去操控它,不要让它牵着鼻子走,这样才不会造成更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

区域科技进步 篇5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正在致力于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及其技术进步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仅以题名“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或“技术进步评价”检索中国期刊网就发现100多篇论文,代表性论文主要采用物元模型(ME)[1]、秩和比法(RSR)[2]、数据包络法(DEA)及DEA-Malmquist[3,4,5,6,7]和平均指数法[8]等,这些文献进行了较好的探索。采用物元模型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各个物元的区间和各指标的权重,但文献[1]没有讨论如何确定合理区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也不合理;文献[2]的RSR法把指标值转化为“秩”,即造成相邻相差很小的数值的作用被强化,相邻相差很大的数据的作用被弱化,还要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适用性受到较大的限制。文献[1-4]都是研究科技进步的,但文献[1]采用了34个指标,文献[2]采用了29个指标(16个指标与文献[1]相同),文献[3]采用5个指标(其中4个指标同文献[1]),文献[4]采用3个指标;文献[5-7]的DEA方法虽然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9],但他们采用的指标差异很大,文献[6]采用11个输入指标和8个输出指标,文献[5]采用5个输入指标(其中3个指标同文献[6])、6个输出指标(其中3个指标同文献[6]),文献[7]采用7个输入指标(其中5个指标同文献[6])、4个输出指标(其中3个指标同文献[6]),而且,采用DEA模型只能研究投入产出效率是否相对有效,对相对有效的情况不能再进行技术效率、技术水平变化等分析;文献[8]采用33个指标、取等权重,虽然简单,但不太符合实际。

另外,基于面板数据的DEA-Malmquist模型[4]不需要假设生产函数,而用M生产率指数(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也称全要素生产率,简称M指数)表示生产力的改变,并且将生产力的改变分解为技术改变和技术效率改变,因此,能够更深入地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多个角度研究科技投入与产出相对效率及其技术进步水平。由此,本文尝试将DEA-Malmquist模型应用到我国2004—2008年31个省市及其六大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及其技术进步的综合评价研究中。

1 基于面板数据的DEA-Malmquist模型

Fare等[10]利用由Caves和Christensen等人关于t和(t+1)期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简称M指数)的几何平均值,构造了从t到(t+1)期的生产率变化的M指数,并进一步分解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等[11]:

其中:x和y分别为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Dt(xt,yt)和Dt(xt+1,yt+1)分别为以t期的技术为参考技术(即以t期的数据为参考集,下同)、t期和(t+1)期的决策单元DMU的距离函数;Dt+1(xt,yt)和Dt(xt+1,yt+1)分别是以(t+1)期的技术为参考技术、t期和(t+1)期的决策单元DMU的距离函数;Dct和Dct+1、Dvt和Dvt+1分别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指数和技术从t期到(t+1)期的进步情况;EC(CRS)、PTEC(VRS)、SEC(CRS、VRS)、TC(CRS)分别是时间t和(t+1)期基于规模效率不变、规模效率可变情况下的实际产出与最优产出的距离函数。

对式(1),系统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M(·)>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或简称生产率)水平(即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提高,M(·)=1表示生产率水平不变,M(·)<1表示生产率水平下降;(2)EC(·)>1、EC(·)=1和EC(·)<1分别表示组织管理水平变化引起的技术效率变化上升、不变和下降;(3)PTE(·)>1、PTE(·)=1和PTE(·)<1分别表示系统纯技术效率变化上升、不变和下降;(4)SEC(·)表示改变投入而引起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SEC(·)>1、SEC(·)=1和SEC(·)<1分别表示技术规模效率上升、不变和下降;(5)TC(·)表示技术进步或创新,TC(·)>1、TC(·)=1和TC(·)<1分别表示处于技术进步、技术不变和技术衰退的情况。

Fare等[11]推荐采用非参数的基于输入DEA方法的CCR模型求解,唐启义等[12]已研制了成熟的计算程序。限于篇幅,本文不再敖述,直接应用该程序。

2 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科技进步的评价指标

应用DEA方法建模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输入、输出指标,在选取输入、输出指标时要尽可能避免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原则性、规范性以及数据的易获得性和公开性,本文选用科技部采用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方面、35个指标组成。但公布全国31个省市的指标值时把4个环境指标综合为2个指标[8]。

查阅统计资料汇编网站发现,在2004—2008年,有8个指标前后不一致,另有如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等5个指标的意义不是很大,这样有可靠数据支撑的指标共有20个,其中表示科技进步环境和科技活动的投入指标8个,表示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出指标12个。

科技投入指标: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X1、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X2、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之比X3、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X4、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X5、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X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X7、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8。

科技产出指标: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Y1、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Y2、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Y3、万名R&D活动人员向国外转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Y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Y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Y6、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Y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Y8、劳动生产率Y9、综合能耗产出率Y10、环境污染治理指数Y11、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Y12。

2.2 样本数据的采集和确定

用DEA-Malmquist建模,样本数量必须大于输入和输出指标数之和的两倍[8]或大于输入指标数与输出指标数的乘积[13],因此,对于本例,样本数量必须多于96个。

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网站提供了31个省市2004—2008年的全部科技进步监测指标值124个样本(详见网站)。经相关性分析,投入指标之间、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小,因此,可以采用DEA-Malmquist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3 实证研究

3.1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科技进步的DEA-Malmquist综合评价

将上述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导入DPS软件[12],启用“专业统计-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功能,得2004—2008年全国31个省市、六大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EC、技术水平变化TC、纯技术效率变化PTC、规模效率变化SEC和M指数及其平均值(限于篇幅,仅列出部分省市数据),如表1所示,M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分类特征,如表2所示,六大地区及全国的TC和TFP对比,如图1所示。

3.2 结果与讨论

(1)M指数的特征分析。在2004—2005年(简称2005期,下同)、2005—2006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分别有87%、65%、65%和61%的省市的M指数处于上升状态。就全国来讲,2005—2006年M指数是下降的,下降了3.9%,而2004—005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的M指数分别上升了11.3%、8.8%和2.4%,2007—2008年因全球性金融风暴等原因,比2006—200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我国六大地区来看,对于2005—2006年,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M指数是上升的,其他4个地区都是下降的;2007—2008年除西北地区的M指数下降外,其他地区的M指数都是上升的;其他年份所有地区的M指数都是上升的。就2004—2008年平均情况来看,华北地区的M指数上升最多,上升了12.6%;其次是东北地区,上升了5.6%,说明了我国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后是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上升了5.3%、3.1%、1.3%和0.6%。在所有省市、所有年份中,北京市2006—2007年的M指数上升最大,上升了71.1%,辽宁省2005—2006年的M指数下降最大,下降了33.5%。就2004—2008年,北京市的M指数上升最快速,上升了26.9%,其次是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上升了13.2%,M指数下降最多的是重庆市,下降了11.4%。

华北地区M指数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属于M指数快速增长的第一类地区,而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M指数上升速度虽然比华北地区要慢得多,但比西南和西北地区却要快速得多,属于M指数增长速度中等的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M指数的上升速度较慢,属于第三类地区。

(2)技术效率变化(EC,资源配置效率)的特征分析。在124个样本中,仅有16个样本(占13%)的技术效率变化是处于上升状态的,分别有73%和15%的样本处于不变和下降状态;就全国来讲,2004—2005年、2006—2007年EC分别上升了0.4%,0.2%,而2005—2006年、2007—2008年却分别下降了1.7%和0.1%。在全国六大地区中,2004—2005年,只有西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是下降的(3.1%),其他地区或不变或上升;2005—2006年,只有西南地区技术效率是不变的,其他地区都是下降的;2006—2007年,只有东北地区是下降的,其他地区都是上升的;2007—2008年,只有西南地区是下降的,其他地区或是上升或是不变;从2004—2008年,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是上升的,其他4个地区则是下降的。

在124个样本中,分别有7%、10%和83%样本的纯技术效率变化是上升、下降和不变的,同时分别有13%、15%和73%的样本的规模效率变化是上升、下降和不变的,从中可以看出技术效率变化更多地取决于规模效率的变化。

(3)技术水平变化(TC)的特征分析。在124个样本中,分别有64%和37%样本的技术水平变化TC处于上升和下降状态。就全国平均来讲,2005—2006年期的TC是下降的,其他期都是上升的,2004—2005年期的上升最大,达到了10.9%,其次是2006—2007年期,上升了8.6%。从各期平均TC和M指数(图2所示是六大地区和全国平均的情况,各省市也一样)处于上升、下降和不变的百分比来看,M指数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水平的上升或下降,也即技术进步变化基本决定了同期M指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技术变化水平对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影响。就全国六大地区来讲,2004—2005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除西北地区处于下降外)六大地区的技术水平变化都处于上升状态;而2005—2006年,只有华北、华中和西北3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变化是处于上升状态的。就2004—2008年的平均情况来看,华北地区TC上升最快,上升了12.1%,其次是东北地区,上升了6.5%,随后是华东、华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所有地区的TC都是上升的。华北地区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属于TC快速增长的第一类地区,而东北、华中地区TC的上升速度虽然比华北地区要慢得多,但比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却要快得多,属于TC增长速度中等的地区,而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属于第三类地区。

(4)地区分布及其差异。从2004—2008年,整体上讲,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M指数、EC、TC都要明显好于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落后较多,但2007—2008年,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说明我国新世纪开始实施的开发大西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正在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西部地区的追赶效应日益明显,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科技进步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但西北地区的追赶效应相对滞后。

(5)M指数的时序分布特征。表示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M指数2004—2005年期为最大,2006—2007年期次之,2007—2008年期第三,2005—2006年期最小。分析发现,2005年各省市的统计数据均较大,是否存在2006年的部分产值计入了2005年的情况不得而知?而2007—2008年的M指数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在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冰冻和雪灾等特大的自然灾害及其全球发生了金融风暴等原因造成的。(6)数据异常或差错情况分析。http://www.sts.org.cn/zlhb网站上公布的部分原始统计数据可能出现了差错,如在2006、2007年的统计年鉴中,辽宁省2005年的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却分别是11.5%和1.15%,即同一年指标有两个数据。西藏2004年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排名全国第二位而达到1.79%,而其他年份均小于0.81%;北京市2005年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排名全国第一位而达到7.26%,是北京市该指标第二大值2007年的2倍和该指标值排名第二位的湖南省的3倍。如上种种,可能是统计差错或者是登录错误,在计算时务必予以关注,否则计算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类统计差错或者登录错误必须引起我国有关统计部门和研究者的密切注意。

4 结语

根据从国家科技部网站上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可获得的有关科技进步监测指标数据,完善、建立了综合评价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应用DEA-Malmquist模型从技术效率变化、技术水平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等多个角度研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我国六大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都是上升的,华北地区上升速度最快,31个省市中63%省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是提高的,其中北京市上升速度最快。而且,技术水平进步对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各省市应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研究与发展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把专利、发明创造等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此外,科技资料汇编中出现了不少存在差错的统计数据,应引起有关统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摘要: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对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进行了修正,从而建立了综合评价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应用DEA-Malmquist对我国31个省市和六大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8年,我国六大地区和63%省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是上升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主要取决于同期的技术进步水平。

区域科技进步 篇6

关键词:专利,区域科技进步,灰色关联性分析

专利制度作为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在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专利技术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专利制度日益成为国际间产业布局的重要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1]。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诺思对专利制度的确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一套鼓励技术变化、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的激励机制,仅仅随着专利制度的建立才被确立起来”。但是,专利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二元性,专利制度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也可以阻碍和禁锢科技进步的发展。

从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作为调节发明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公共政策曾引起人们激烈的争论,其中不泛有学者对专利制度的激励理论引起怀疑,更有甚者导致了1869年荷兰的专利法被取消,直到1912年才重新恢复。瑞士多次拒绝联邦政府制定专利法。虽然关于专利制度的争执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实行专利法的国家一直在增加。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发达的国家和南欧各国都制定了国家专利法 [2]。专利制度作为一个管理科学技术的法律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采用,尤其是发达国家,这足以说明专利制度的存在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作为调解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杠杆,在实际运行中必然有其二元性,因此,定量研究专利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对于优化专利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人们主要从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和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的阻碍作用两个方面来研究,基于此,本文定量研究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系。

1 专利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理论研究

1.1 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1) 专利制度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激励科技创新[3]

专利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法律保护,国家通过授予发明创造者以专利的垄断权来保护发明创造者的智力劳动成果,通过垄断性的权利保护来鼓励和激发发明者去创造更多的新技术,从而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2) 专利制度促进新技术的传播,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3]

专利制度的另一特点就是技术公开,国家给予发明者法律保护和垄断性权利的前提是必须把技术公开。技术公开可以打破技术封锁,实现技术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技术研发的浪费,降低和节约社会技术进步成本,从而促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 专利制度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4]

专利制度作为一种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先进管理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体现在:首先,专利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产权约束则是市场经济法制中核心的一环,没有产权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其次,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专利通过垄断性可以鼓励和激发发明者去创造更多的新技术,权利处分的收益和奖励既能获得经济利益又能为再研发和生产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来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再者,专利制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4) 专利制度具有调解公共利益、优化科技资源的作用[5,6]

专利制度在充分考虑专利发明人利益的同时,又兼顾了专利所有人和专利使用人的利益。专利制度通过授权确保权利人的利益实现,而通过对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确认以及对发明设计人的奖励制度,既确保了发明人的利益,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此外,为了确保专利使用人、第三方的利益,专利制度还规定了强制许可等措施,在保护专利权的同时又及时地要求对享有专利权的科技发明尽快向社会公开,既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又兼顾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专利制度一方面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激励和保护机制也有利于把发明创造引入市场,尽快变成现实生产力,推动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建立,从而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的阻碍作用

(1) 专利权利滥用导致专利制度阻碍科技进步[2]

专利权利滥用主要表现为:1)禁止合理性使用,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许可。2)对出口领土的限制,包括:对出口完全禁止;在出口前必须事先获得许可方的批准;禁止向某些国家出口;只允许向某些国家出口;出口必须通过许可方代理人。3)对产出、销售或购买的限制,包括:限制原料、零件、中间产品、资本货物和竞争性技术的供应来源;限制生产方式及销售和分配。4)一揽子许可证,把相关和不相关的专利强加给许可证接受方作为颁发许可证的条件,以攫取更高的专利许可费用。5)在专利权期满后或无效后对使用专利发明的限制。6)回援条款。7)对许可证接受方的研究、技术发展和管理的限制。

(2) 传统的专利激励理论受到质疑[7]

传统的专利激励理论认为专利制度能够促进创新,但是专利制度对于创新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并没有定量研究。然而斯科若等学者于1959年、泰勒和斯尔伯斯坦于1973年、曼斯菲尔德于1986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定量实验性研究表明:专利保护并不是激励创新的主要因素。科恩等学者于2000年进行的研究表明,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等方法比专利保护对于创新更有激励作用。马克·莱姆利教授认为传统的专利激励理论存在某种严重的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利制度不好,不能全部否定专利制度。

(3) 专利授权门槛的降低和过分保护对创新构成威胁

随着专利数量的增加,对于专利审查人员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审查人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审查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导致了专利授权质量不高的问题,专利授权门槛过低,有的明显无效、有的保护范围过宽。专利质量差会带来高昂的社会成本,“专利权人”的竞争对手可能因担心侵犯本不应该保护的权利而放弃研究活动,抑制了创新;加之法律对于专利的过分保护,造成了其他对手在对其提起无效时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总之“问题专利”的出现会使权利人故意主张权利,威胁竞争对手,限制自由竞争 [8]。

(4) 过高的诉讼费影响了专利制度的进步性

专利诉讼具有诉讼法律关系复杂、诉讼国际化、诉讼争论点专业技术性强、取证和举证困难、赔偿数额难以计算等特点,使得专利诉讼的案件诉讼周期长、费用支出大、诉讼成本高,这也造成了许多大企业、大公司故意提起专利诉讼来遏制和恐吓实力较小的竞争对手。这种高昂的诉讼费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限制了科技进步。

(5) 专利制度成为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

发达国家由于专利制度产生早,体系完善且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控制了绝大部分高、尖、新技术并对之给予严格的专利保护,借此来扼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空间。发达国家通过TRIPS协议提高专利权的国际保护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在接受该协议时不得不接受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一揽子协议,而发达国家把专利的保护水平提高、保护领域拓宽,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危及到人们的健康保障 [9]。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先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专利权,再向发展中国家输入技术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这种专利技术的限制和歧视极大地遏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更加沉重的代价。

2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科技进步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综合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外延。有关科技进步的论述最早始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的“创新”概念[10]。许多学者对科技进步进行定义,目前,科技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是指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11]。现代的科技进步己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它是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与相关的教育、人才、管理等因素进行有机的综合,通过渐变、渐进和革命等多种形式,影响和作用于生产方式及社会形态,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的目的[12]。

因此,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很多,既有科技政策、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影响,所以就科技进步这个系统来说,专利是影响主因子科技进步的一个灰色因子,因此本文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研究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具有科学合理性。

2.2 指标选择和数据采集

对于科技进步指标的选取,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国家科技进步统计与监测评价得出的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来反映科技进步情况。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统计监测始于上世纪90年代科技部开展的对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的研究,在经过近20年来的逐步完善,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已从最初的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演变成目前使用的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大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

对于专利指标的选取,本文选取了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专利的价值和水平,充分体现专利制度的不同运用方式效果的,代表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指标。鉴于指标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原则,最终选择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授权量3个指标。

鉴于数据收集的可操作性和数据代表的全面性,本次研究选择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3年到2010年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其中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数据来源于每年科技部公布的年度全国综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专利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统计年报。

2.3 模型介绍

本文利用邓聚龙教授所创的传统灰关联分析方法。设参考数列和各比较因子数列分别为:

X0(t)与Xi(t)的灰关联系数为:

ζi=(i)min+φi+φ

其中φ=ρ△(i)max;△(i)min为第i个子因子与参考数列差的最小值;△(i)max第i个子因子与参考数列差的最大值;ρ 为分辨率,0<ρ<1,本文分辨率取0.5。

由于灰关联系数仅表示各个时刻数据间的灰关联程度,为对整个数据序列间进行比较,对灰关联系数的均值作集中化处理得出关联度γ为:

γ=1nmk=1ζi

3 实证研究

3.1 实证结果分析

在进行模型分析时,首先对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省略)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均值化变换,即分別求出各个序列数据的平均值,再用平均值去除对应序列中的各个原始数据,所得到的商为新的数据列,即均值化数列。计算出各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水平和专利关联度,见表1所示。

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整个区域来看,各个地区的专利和科技进步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关联性最大的专利指标关联度达到0.83,关联度最小的专利指标关联度也达到0.54。这表明,从全国来看,专利与区域科技的发展存在着很强关联性,专利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

从各个地域的区域对比来看,专利指标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不一样。以经济发达的地区上海和西部城市重庆相比,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重庆都大于上海;同是,其他中、西部地区的关联度大小也都有比东部地区关联度大。这表明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差异不是以经济来区分的,而是各个地区都有差别的。

从各个专利指标表征的关联度大小来看,不同区域不同专利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不一。以天津为例,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高达0.83,发明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仅为0.62,而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为0.65。这说明不同的专利指标在不同的区域促进科技进步的贡献大小不一样。从全国31个地区的平均值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为0.68,发明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为0.67,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为0.70。这表明从全国来看,不同专利指标促进科技进步的贡献大小不一样,专利授权的数量促进科技进步的关联度最大。

3.2 区域关联度大小聚类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区域关联度大小的集聚特性,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不同区域的关联度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对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的关联度大小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比较,最终选择K=3时的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全国各地区专利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上海、广东为代表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很大,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很小;第二类是以北京、辽宁、山东为代表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小,但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很大;第三类是以江苏、湖北为代表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但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小。

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专利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和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各区域的三种类型的专利指标表征的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并不一致,这说明从统计数据来看,各地区的专利结构类型不一致,深层次分析有可能是各地区不同的专利指标促进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不一致。因此,各地区可以根据关联性大小调整专利战略。

4 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了专利与各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结果表明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但不同区域专利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不一样,同一区域不同的专利指标促进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也不一致;同时,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一致性。

该结论有利证实了专利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地区要大力激励专利的创造,发挥专利推动区域科技进步重要作用;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利指标促进科技进步关联度大小的不同,制定不同地区的专利政策,使专利政策变成真正推动区域创新进步的政策工具。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Z].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

[2]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贸易会议秘书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专利制度的作用:专利制度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3]陈美章.专利制度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产权,1998(2):7-14

[4]陈美章.专利制度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产权,1998,30-32,37(3):15-19

[5]佚名.专利制度的地位与作用[J].兰州科技情报,2001,30(6):30-32,37

[6]徐文东.专利制度的实践和完善[J].厦门科技,2006(1):21-24

[7]刘雪涛.警惕专利制度对创新活动的负面效应[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5):81-83

[8]张伟君,单晓光.滥用专利权与滥用专利制度之辨:从日本“专利滥用”的理论与实践谈起[J].知识产权,2006,16(6):67-70

[9]肖海燕.略论专利制度的负面影响[J].科教文汇,2007(2):171-172

[1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孙凯.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区域科技进步 篇7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转型跨越发展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基地,是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源泉,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培育的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闻名世界的“硅谷”就此诞生。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硅谷”聚集了上千家从事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处理等电子技术产品开发的小企业,其中不乏像“英特尔”和“苹果”这样举世闻名的公司。“硅谷”从而形成了美国电子学和计算机中心。该地区的科技与经济在相互促进中迅猛发展,在世界大学科技园区发展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50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始终走在美国和世界的前列。正是因为“硅谷”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东南部的杜克大学,以及南部、中西部、西南部洛杉矶等大学比较集中的地区相继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区。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区的存在为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1年英国剑桥大学率先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剑桥科技园,揭开了英国大学科技园运动的序幕,并形成了引起我国科技界和高教界广为关注的“剑桥现象”。通过剑桥大学科技园“衍生”聚集了1 200多个高科技企业,并以每年高达40亿英镑的贸易额,当仁不让的成为欧洲最为璀璨夺目的高科技园区之一。1981年日本成立了筑波大学城,随后,类似的大学科技园区在法国、德国、加拿大、韩国、印度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也陆续建立,至今全世界已有各类大学科技园1 000多个,其中80%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大学科技园里,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实施教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被公认的是,大学科技园是推动科技创新、孵化新技术产品和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进而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

●中国大学科技园兴起、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大学科技园区的建立。把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产业化组团定义为大学科技园区。1988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了东北大学科技园,以开发我国自主版权软件建立民族产业为宗旨,在园区内成立东大软件中心,以软件和信息技术为核心,不断向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软件和数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发展,东北大学科技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992年上半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批准建立;1992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园周围划出120 hm2的土地建立了哈工大高新技术大学科技园区;1992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建立北大科技园并于1994年建成,面积为2.5万m2的科技园区,资产达3亿元,有近150家科技企业入园;1993年清华大学开始建设清华大学科技园区并成立了北京市清华科技园建设指导委员会;1994年8月南京大学科技园成立并开始建设;1994年底华中理工大学成立了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园,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为一体,实现了孵化和辐射双向功能的新型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宗旨;此后,在全国范围内相继有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23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区[2]。山西省的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始建于2002年4月,2008年7月组建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2009年2月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北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导精神,2000年和2003年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了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并于2006年颁发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还指出推动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措施。截至2009年底,我国大学科技园已发展到76个,依托高校100多所。大学科技园逐渐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一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势头较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园脱颖而出。

●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

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历史回顾。山西省早在2001年7月24日做出关于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决定:结合太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省城高校的布局,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区选定在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为2.18 km2。在2002年初,时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的刘振华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把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当作山西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件重要事情来抓。时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的田成平同志要求省、市有关部门研究美国“硅谷”和日本“筑波”科技园发展的成败得失,了解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提出符合实际的大学科技园建设方案。针对省城高校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任何一所高校都难以独立进行科技园建设的实际,将“多校一园”作为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的首选模式。

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造环境为重点,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保证,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主要任务。集中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制定各类优惠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和人才,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基地、高新技术的创新基地、高科技信息的集散基地、高科技创业人才的储备和培育基地。园区总体布局追求现代、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风格,整个园区由创业区、研发区、教育区、服务区和生活区五大部分组成。园区建设分两期建设,前期以园区基础设施与孵化器建设为主,并形成科技园的基本运营模式,后期逐步完善园区的配套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的科技园的总体建设目标。

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存在问题探析

山西省的大学科技园采取“区中园”的形式,以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的3 000 m2的一座大楼为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基地,先后有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省医科大学等学校和十余家高科技企业入园,入园的企业产权形式多样化,有高校参股的如山西大学入股的山西世纪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校办产业模式的如太原理工大学的山西科灵催化净化技术发展公司等。

从总体上看,山西省大学科技园成立几年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各省、市、区包括中部六省的各省的大学科技园相比差距很大。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建设大学科技园必须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优势联姻。例如日本筑波大学科技城属于政府直接管理型,曾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受广泛关注。而政府没有制定对大学科技园营造的有关优惠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支持的政策,对用于推动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政策等,阻碍了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发展。

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首先是“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这是大学科技园最核心的功能定位,这一功能充分体现了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本的功能定位是“创新资源集聚集地”;其综合功能定位是要素集聚和培育的综合服务基地(指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和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官产学研金结合等)[3],而山西省的大学科技园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缺乏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大学科技园应有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存在着“事企不分”和“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园区内存在着重复管理和多头管理等现象。如园区内的企业所属高校要管,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管,税务部门等也要管,重叠管理和多头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使企业感到无所适从,管理体制的落后,也是造成园区内企业发展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

加快发展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议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改善园区政策环境。2009年2月被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填补了山西省无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白。目前,园区建筑总面积2.6万m2,孵化面积1.6万m2,入园企业54家,创业公共服务机构7家,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4个,创造就业岗位1 300多个,园区累计转化科研成果300多项,授权专利20多项,培训复合型科技及管理人才3 000多人。虽然山西省目前已有了中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但建议还是将山西省大学科技园按照2001年7月24日中共山西省委常委会的决定完善建设起来,按照当时的决定整个园区分五大部分组成,有创业区、研发区、教育区、服务区、生活区。园区建设可分步进行,前期以园区基础设施与孵化器建设为主,形成科技园的基本运营模式;后期逐步完善园区的配套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落实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编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各省市大学科技园运行的成功经验,拿出符合山西省省情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政策,如在资源、投融资、科技、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建立健全入园政策,如园区内人员流动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资金筹措运营政策,特别是制定吸引高校、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吸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真正为企业、高校、科研人员入园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山西省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带动整个园区健康发展。2010年9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山西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推进路径和政策措施。围绕《纲要》提出11项人才政策,特别指出,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比重,完善财政投入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山西省的大学科技园先天不足,资金缺口大,政府没有对大学科技园制定配套的改革措施和资金支持政策。建议政府给入驻大学科技园区的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团队启动资金支持,给入园的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产学研、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方面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高校的科技成果在孵化、转化、特别是中试阶段资金缺口较大,建议政府在这方面给予资金支持,让入驻大学科技园区的企业、高校和科研人员享受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

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择“多校一园”模式。山西省大学科技园和中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都始建于2002年,是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中园。2009年2月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北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北大学国家科技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中北大学国家科技园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认定,争取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一直没有落实。二是目前中北大学国家科技园只是在校园所提供的区域内运作,规模偏小,科技园的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用地问题成为科技园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三是由于科技园建设初期投入大,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经费缺口较大。而坐落于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区中园的大学科技园,目前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使园区长期处于松散和无序发展状态。建议将两个大学科技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将“多校一园”作为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这样园区内更容易进行技术、信息交流与设备共享。

开创文化大学科技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正式揭牌,经过5年多的努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开创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逐步建设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创新基地、创新型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并于2008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评审,成为全国首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山西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的经验,联合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动漫园区,在大学科技园内创立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园中园,推动山西省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山西省文化产业的产值在2009年也占到全省GDP总量的3.5%。山西省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尽早创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园中园,真正促进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沙,朱胜军.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08(7):71-73.

[2]于正河,隋臻伟,于峰峰.高校科技园区建设与知识产权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06(1):59-61.

区域科技进步 篇8

该成果针对我国蛋白原料严重匮乏、能量饲料日益紧张的局面, 以西部产量多、分布广的养猪优势饲料资源为对象, 以优化处理与有效利用为核心, 通过十多年系统研究, 提出3项处理技术、4套利用方案在饲料企业、适度规模养猪场及农户中推广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理菜籽粕、甘薯、菌糠、轧胚-膨化处理全脂油菜籽, 提取甘薯藤叶蛋白, 改善了饲料原料品质, 增加了使用量。提出了发酵菜籽粕、发酵甘薯、发酵菌糠和啤酒糟在养猪日粮中适宜用量及配套技术, 可降低饲养成本。

该成果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制定了两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 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其自主研发的饲料配方电脑软件和数据库科学合理、便捷高效, 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该成果率先研究制定出《四川养猪优势饲料资源优质化处理与应用》技术指南, 简明实用、指导性强为四川和我国同类地区推广应用成果提供了技术指导。并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和评估测定技术, 预测应用优质化处理饲料原料的养猪效果, 规避了采用新技术风险, 保证了养殖效益。

项目实施期间成果技术已在四川、重庆、福建、广东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果新增效益14.27亿元, 社会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研究成果技术成熟、适应范围广、推广应用潜力大。

区域科技进步 篇9

长三角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在日益剧烈的市场化竞争中, 我国的经济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中胜出, 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合作的道路, 这将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的利益冲突, 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从而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 提高我国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乃至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Y=AKaLb来解释GDP (Y) 与综合技术水平 (A) 以及资本 (K) 和劳动力 (L) 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由于是非线性函数, 因此对函数进行简单的变换, 建立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数据取自1999~2008年的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数。

上海市模型回归计算结果:

在a=0.05时, T检验均通过。查F (2, 7) 临界值为4.74, 此时F=569.2014>4.74, 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拟合优度为0.9939, 表明方程拟合很好。

江苏省模型回归计算结果:

在a=0.05时, T检验均通过。查F (2, 7) 临界值为4.74, 此时F=3675.127>4.74, 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拟合优度为0.9990, 表明方程拟合很好。

浙江省模型回归计算结果:

在a=0.05时T检验均通过。查F (2, 7) 临界值为4.74, 此时F=672.6568>4.74, 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拟合优度为0.994824, 表明方程拟合很好。

通过对以上三个回归方程的分析发现, 上海市的综合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地, 而江浙两地的综合技术水平明显偏低。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的α+β值分别为1.6823、7.9874、3.3135, 均大于1, 说明经济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江苏省规模报酬最大, 经济发展潜力最大。同时从方程中可以发现上海市每增加1%资本投入产生0.8573%的GDP, 增加1%的劳动力投入产生0.8250%的GDP增加。而江苏省每增加1%资本投入和劳动力分别带动GDP增长0.5525%和7.4351%。浙江省则是每增加1%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分别带动GDP增长0.3658%和2.9477%。从中可以明显发现资本带动经济增长上海市比江苏和浙江两省作用大, 而浙江和江苏劳动力的投入会更快带动经济增长。

三、结论和建议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当前经济增长在投资、人力资本等动力源泉基础上的新的动力源, 其促进增长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为更好地利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该地区需要着力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 大力发展上海市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江浙两省。集中优势打造上海科技、金融中心, 打造江浙制造业基地。

(二) 由于各地区拥有不同的地区差异, 上海可以优先发展对整个区域有主导作用的产业, 集中江浙以及上海的一切力量大力发展高级产业, 同时对江浙两省进行辐射作用。

(三) 打破地区市场分割, 促进产品、要素和投资市场一体化, 着力推进市场竞争规则的一体化。实现地区市场的统一, 取缔阻碍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各种势力, 建立共同市场和统一的竞争规则, 构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根基。

(四) 进一步完善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五) 构建具有实施力的地区一体化协调组织, 切实推进三地政府职能转变, 制止地方政府不符合一体化协调发展方向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 确保产品、要素、人员和投资能够遵循一体化市场的原则运行。

(六) 联手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区域要制定统一的环境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保法.经济计量学第五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

[2]、夏小华, 高为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一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河北学报, 2005

[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一版.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8.6

[5]、王枫云.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1

[7]、罗建平, 俞慰刚.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和发展思路.上海综合经济, 2004年第9期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354--445

[9]、丁建勋.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上一篇:情感环境下一篇:主持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