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2024-07-07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精选十篇)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1

1.1 农村电网首先应考虑电源稳定可靠

农村电网覆盖面大, 它直接联系着广大农村用户, 必须要有充足的供电电源点来满足农村地区不断增长和提高的用电需求。

1.2 农村电网规划要有一定裕度和应变能力

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中包含许多相互制约而不确定的因素, 远景发展目标不可能预先完全确定下来。因此, 在规划农村电网时, 农村电网结构要具有足够的“弹性”, 包括有足够的设备容量和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变状况的应变能力, 前后阶段网架要考虑其相关性并做好合理协调。

1.3 农村电网规划要接线简明、层次清晰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 简单主接线型式只适用于某些三类用户, 而当今的发展趋势却要求农村电网尽可能地采用简单可靠的接线形式。运行经验表明, 复杂接线型式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提高可靠性, 这是因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电气设备自身可靠性的提高为简化接线创造了条件。

2 具体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为提高农村电网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结构宜推广采用多回线、各式环网、多段、多连接方式。采用多分段、多联络的环形供电网络接线, 故障时可迅速转移负荷、缩短恢复供电时间。低压配电网主要以架空线为主, 可从杆上变压器或配电房引出若干回出线, 采用“十字形接线”“丁字形接线”“串接”等方式沿途直接向用户供电。在优化农村电网结构、落实具体措施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优化供电半径, 合理设置配电房和变压器

供电半径是指线路按照某种规格架设, 在所供负荷及电压等级下, 保证电压降低在某一限度内的合理输送距离。合理的供电半径不仅能提高电网的输送功率, 而且能降低线损, 保证供电质量。要尽量将配电房和杆上变压器设置到负荷中心, 将10千伏线路深入到低压负荷中心, 缩短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 把供电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

在规划低压出线时, 一般可将低压线路从配电变台出线口引出至少2回三线四线作为主干线回路 (视现场具体情况分别选择) , 实行分区分片和动力用户专线供电, 在线路发生故障或日常检修时可减少停电范围, 但要避免线路迂回现象。无论怎样选择出线回数, 都要在保证变压器三相负载平衡运行的前提条件下,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要求, 正确预测和估算未来负荷发展空间, 预留线路走廊和永久配电房建设用地。

2.2 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得过大, 会形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这样不仅增加了铜损和铁损, 而且还造成设备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选择得小又会造成其长期过载运行或负荷增大时烧毁变压器, 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必须根据平时一般负荷和最大负荷合理进行。

为了减少当变压器和线路因故障或检修引起用户停电造成的影响, 在有排灌、水产养殖等季节性用电负荷较大的供电区域, 尽可能考虑设置2台或以上的变压器供电。根据用电的季节特点和负荷增长情况来选择投运1台或多台变压器, 在负荷超过单台供电能力时, 可将2台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这样就可避免一些配电变压器“大马拉小车”或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的情况出现。并实现低压配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 可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切换至邻近变压器继续供电。

2.3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

主要考虑过去3~5年负荷的增减和现有负荷情况,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居民用电情况, 正确预测和估算未来负荷发展空间。同时, 还要考虑电压损失、环境温度、导线发热和未知机械损伤等因素, 综合各种情况之后来合理、经济的选择导线截面积。

3 结束语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篇2

一、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分析。

20银监会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的政策,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新的信贷产品,有效促进和改善了农村金融结构,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农业政策性业务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商业性的农业高端业务由农业银行承担,农业基层业务由县级和乡镇级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承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结构。随着农村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现行的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特点日益突出。

(一)农村地区投入结构失衡。

由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的特征相违背,农村金融机构中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重点由农业转为工商业,其业务范围由农村逐渐转移到城市。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年报,到末,全部涉农贷款余额1.5万亿元,占其贷款余额的30%,其中直接用于农业的贷款只占10%左右。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也设有分支机构,但这些机构主要是吸收存款,除了向大型乡镇企业贷款外,基本上不向农民、小企业贷款,最终导致大量农村资金的外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区域主要的政策性银行,随着粮棉油流通体制的变革,农业发展银行从最初的综合性职能演变为主要承担粮食收购贷款等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对农村企业和农村发展投放的信贷资金很少。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与农户金融需求对接的有效贷款保证手段等问题,使得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对农户大额贷款的“惜贷”和“减贷”现象,农户的大额贷款非常难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作为农村经济主力军的乡镇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迫使其走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科学道路,企业增加值近几年占全国GDP的比例逐年提高,超过了25% ,然而,乡镇企业贷款额占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额的比重却逐年降低。一方面,乡镇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容易给金融机构造成坏账呆账,其贷款申请容易遭受拒绝;另一方面,乡 镇 企 业 由 于 自 身 资 金 实 力 较弱,自有资金很难满足中长期投资需求,而其在金融部门的信贷大多是短期贷款,因此所借资金的周期与企业需求也不相匹配,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资格或能力,所以资金缺乏、借贷资金的周期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结构效率不高。

要保持较高的效率性,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产权、充分竞争和严格的破产约束,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这3个方面都不具备。无论是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都不彻底,产权关系不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相对单一,自然地区垄断现象严重,无法开展竞争;为三农服务的政策限制和信用社主力军的垄断地位,使信用社破产约束失灵,农业银行是国有银行,大到不能倒闭,也存在破产约束失灵。因此,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缺乏使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处于低效率运行状况。其表现,一方面是利率的非市场化。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不高,资金供给的政策性因素依然存在。虽然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以浮动,但毕竟都是在为“三农”服务的大政策指导下的浮动,真正的市场利率尚未形成,更何况存款利率仍然是计划利率,这自然限制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的强制性制度安排。 以来,4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了6万家左右县及县以下网点机构,分支机构总量减少的比例平均在39%左右。县及县以下区域的主动撤退,自然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独占地位,其实质上更多是由于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主要体现为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保护。农村信用社由于本身制度缺失所带来的困境,亏损挂账高居不下。

(三)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错位。

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应立足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和手段。它与个体私营经济在产权设置、运作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从而能产生一种制度上的天然亲和力;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机制灵活、管理层次少、自主性强、运行成本低,比较适合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需求的特质。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错位,存在与国有商业银行争业务、争市场的现象,盲目扩张规模,偏离了合作制的发展方向。农村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向、服务对象上没有突出以农村经济为主、为“三农”服务为主,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各种区域性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不乐意为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部分农信社的定位根本不在小农贷款甚至不在农业,而选择工商企业和国有企业,这使得资金本来就不富余的农村地区资金更加匮乏,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能填补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方向转变和机构设置转变改革所留下的农村服务空白,无力承担起改革所赋予的重任。

(四)农村民间金融缺乏管理和引导。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被视为非法,多以地下金融的形式存在。由于金融管制、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正规金融在农村信息不充分等种.种原因,民间金融组织在我国农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民间金融既没有立法,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只有在严重风险发生时才予以清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契约关系不发达,主要依靠道德伦理准则约束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外部管理缺位的情况下,一些投机分子和不法分子利用民间金融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给农村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无论从组织类型、分布还是资金规模来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活动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却相当滞后。目前我国金融业几乎为国家所垄断,相关法律主要针对正规金融,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尚无专门以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为规范对象的法律。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只是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定等。这种制度环境不利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如在市场准入制度上,虽然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目前也仅有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一些特定的金融机构让民间资本得以合法进入,更多的合会、私人钱庄及其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仍不能合法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建议。

(一)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低产出的行业,为弥补金融机构提供农业金融承担的政策风险和损失,世界各国对农业金融业务提供政策补偿是普遍的做法。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虽然承担了大部分政策性支农任务,但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这不仅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负担,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而且遏止了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针对农村地区开办金融业务风险多、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民收入低、还款能力弱等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快信用环境建设,增强信用机构与农民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分散信贷风险的机制,减少信息成本或者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结构效率。

农村金融机构应改变过去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首先应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在坚持股份制改革大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采取符合当地特点的具体组织形式,把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目标模式。根据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应把农村信用社看作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允许地方财政代表地方政府入股,用优惠政策支持信用社化解支付风险。从农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来看,其优势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应该在农村。农业银行应加强县以下机构建设,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通过资金优势、网点优势、队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三农”服务。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应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大力培养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充分调动农村金融组织向“三农”投资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金融结构管理体制建设,准确定位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经济政策。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主力,根据服务对象的多层次性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经营上的多样性。在经营中提供各自特有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分布广、经营灵活、市场敏感度强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定位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找准服务方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树立适度规模经营、稳健有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优质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应以市场配置的方式,从外延、内涵上积极拓展空间,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活动,以吸引和方便客户。一方面,扩大传统业务规模,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经营方式,做到“人无我有、以特取胜”;另一方面,要增加业务品种,走出传统业务的狭小范围,在积极扩大资产与负债业务创新的同时,抓住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使之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完善经营规则,积极发展农民个人消费信贷,利用农村金融机构擅长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把经营触角拓展到农民消费这块金融服务的新领域。

(四)建立以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为主导、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监管新体系。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农业经济结构;问题;对策

一、阻碍农业结构优化的金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与之相对应农村金融体系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服务体系单一性与农村经济体系多元化不对称。从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部分,其中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而民间金融则主要包括民间自由借贷以及各种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动。这种金融体系尽管比较庞杂并且看似完备,但在实践中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自身改造以及商业化改革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身上的“农业色彩”越来越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极为微弱。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异”,其商业性逐渐强化,而合作性逐渐弱化,其服务于农户的动力正在逐渐淡化;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极少用于支持农村;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低,贷款风险集中于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不足;民间借贷作用巨大,但没有获得合法地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担保业务发展缓慢。

2.农村信用社承担的重任与其资产质量不对称。行社脱钩之后农村信用社被仓促推上“农村金融服务生力军”的位置,其处境是相当尴尬的。一方面,它要承担全面服务“三农”的重任,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在所有金融机构当中是最差的。

3.政策金融的功能与其业务规模不对称。从理论上讲,政策金融机构承担着支持、扶植农业生产的重任,担任着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市场机制偏差的功能。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工具单调比支持力度呈减弱之势。目前我国政策性支农的信贷工具有扶贫农业开发贷款(由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这三类信贷工具对于内存日趋丰富、层次日趋复杂的农业经济活动来说,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

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农村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与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与农村市场规模相适应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1.加快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在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当中,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格局,是国家整体金融改革布局的结果。从我国今后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看,这一大的格局在还将维系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著这一格局的内部结构的固定化,也不意味着我省的决策部门对此无所作为。首先,我们应该以此轮信用合作社改革为契机,重组我省的信用合作资源,通过剥离、置换、联合等等多种途径,优化信用合作资产结构,在此基础上健全信用社的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制度,使之能够成为服务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次,通过创造各种有利的制度环境,催生不同形式、不同产权结构、不同业务范围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与国家正规性金融机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以适应农业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2.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分散小额信贷依然是满足农业信贷需求的主要品种。商业性金融机构之所以对这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这类业务属于零售业务的低端产品,各种成本费用相对较高而边际收益偏低。

3.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体系。这里所说的金融市场是指广义的金融市场,即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鉴于我国目前整体的金融制度安排,相当一部分农村市场资金逃逸“三农”领域是一个不争的实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为此有观点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探讨 篇4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重要, 它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基数大, 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 我国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 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因此,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 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至关重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 并开始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但总体看来,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消费还存在许多问题, 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因此, 关注农村居民消费, 尤其是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质量, 改善消费结构, 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 并探讨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因素, 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种类及其比例关系。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但也存在着明显问题。

(1) 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地区差异较大。尽管近年来, 农村居民收入在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但就大部分地区而言, 产业发展规模不平衡, 导致总体发展相对落后, 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偏低。

(2) 消费方式比较单一, 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我国农村居民由于受收入水平、消费理念的制约, 存在方式比较单一。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以农业为主, 所带来的收入多用于日常基本生活的消费, 银行存款为主要存放方式, 股票、债券等的投资少之又少。而且, 在消费过程中, 多为同期消费、实物消费, 超前消费和借贷消费的观念几乎不存在, 网络购物覆盖面小, 这些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都使得农村居民消费的狭隘, 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

(3) 消费环境差强人意, 有待改善。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烈, 但是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没有根本解决用电、通信、道路问题, 农民有消费欲望但却没有消费能力。同时, 在城镇化建设火热进行的同时, 农村市场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 而售后服务和信息市场的滞后, 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导致农民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信心。

(4) 农民消费的非理性化趋势表现突出。由于农村差距的加剧和消费的竞争性, 有些农村超前消费却没有能力偿还, 这种行为是不理智的。而且,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居民素质相对滞后, 在消费的过程中, 以金钱衡量价值, 什么便宜买什么, 不重视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导致消费环境不断恶化, 加快了农村生活消费的非理性化趋势。

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

(1)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 (Engel's Coefficient) 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我国农村居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食品支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

(2) 电子产品消费增长快速。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过去相比, 电子产品的支出越来越多, 人们日常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消费日渐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 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3)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较稳定。随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精神文化需求应逐渐提高。但由于我国农村流出人口较多, 对教育不够重视。

三、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有很多, 总的可以归为两大类, 即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其中认为最基本, 最重要的因素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购买力的大小, 收入越高, 消费支出越多。除此之外,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相对较单一,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而影响其消费结构。

2. 国家政策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依靠当地人民的努力, 也和国家的支持力度有关, 国家政策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惠农政策就是最好的说明。一方面, 国家加大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支持, 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增加收入;另一方面, 减免农业税, 对农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进而对其消费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农村消费环境差, 农村软硬件设施达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要求。农民有消费欲望, 但却没有消费的能力和信心。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这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 也影响了对冰箱、空调等耐用品在农村的普及;二是消费品市场不成熟, 导致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致使农民储蓄动机加强, 直接减少可支出的收入, 收入减少, 消费自然也随之减少。

4. 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受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一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方式比较单一, 信息来源较为狭窄, 市场较固定, 缺乏正确的引导, 盲目消费现象随处可见;另一方面, 居民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目的也相对单一, 缺乏环保意识、攀比心理盛行, 这些因素都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化, 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多过理性消费, 最终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四、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需要从多个领域着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居民生活质量、国家和谐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 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改善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水平, 必须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入手。那么, 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是改善农村居民消费不合理的必要手段。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收入是民生之本, 也是农村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的基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且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消费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因地制宜, 依照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实行山地的立体农业模式,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二是加大机械化和科技的投入, 实行合理科学的种植方法, 充分发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2) 倾斜国家政策, 重视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除了农民自身的努力外, 国家的倾斜政策也有很大关系。首先, 政府适当的引进外来技术, 结合当地特征, 引导农民创新发展;其次, 政府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的权利待遇, 在惠农帮农的基础上, 协调城乡发展, 关注农业生产, 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 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最后, 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轻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对于稳定农民收入也有很大的作用。

(3) 自主创业, 多渠道就业。从根本上来说, 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主要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靠经济的发展。因此, 大力发展经济, 加快农村区域发展, 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鼓励农村居民多渠道就业至关重要, 在土地收成的基础上, 发展其他技能, 增加收入渠道, 农业耕收不应该是农村居民惟一的收入来源。

2. 转变消费观念, 培养正确的消费方式

农村居民由于生活环境相对较闭塞, 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在消费过程中观念死板固化, 且科学素养缺乏, 导致消费观念的盲区。因此, 要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还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引导其正确合理地进行消费。

(1) 完善信贷消费,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 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是一种超前消费的表现。农村居民由于绝对的支付能力有限, 在消费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特别是发展性资料和享受型资料的消费受到限制。完善消费信贷,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信贷条件, 能极大地鼓励农村居民在自身收入水平基础上提前享受其他消费, 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 能够提前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 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2) 强化消费理念教育, 鼓励绿色健康消费。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种转变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倡现代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 促进消费模式的多样化, 不仅培养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每一项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循环经济, 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拉动经济增长。

(3) 淡化攀比情结, 避免盲从, 促成理性消费。当下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竞争意识存在于每一个层面。在消费领域里, 消费者也在进行着无形的竞争。各种攀比之风大肆猖獗, 致使消费者为维护面子, 显摆财富, 忽视自身的经济状况, 盲目攀比。合理的消费结构应该是以居民自身收入为基础的理性消费。因此, 淡化攀比之风, 避免盲从, 促成理性消费对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要作用。

3. 创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和信心

和谐的消费环境是农村居民进行消费的基本前提。只有在可行的条件下, 居民消费才有可行性。创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能带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还可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供电、通讯存在的问题, 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强化与外界的交流联系。

(2)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维护市场秩序。受利益的驱动,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消费市场, 严重影响市场正常的秩序。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信息, 消费者一旦购买到价值低下的产品, 就会降低消费欲望或者简化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 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多方面的进行打假活动, 增强打假力度, 对农村居民进行多渠道宣传教育, 提高打假意识, 自觉的维护消费秩序, 进行健康有序的消费活动。

4. 落实国家政策, 培养消费热点, 带动农村居民消费

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消除造成城乡差别的制度性因素,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 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定价和就业歧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侵权行为无处藏身, 形成公开透明的消费环境。另外, 国家要切实落实惠农政策, 重视农业发展, 关注民生, 引导农村居民进行合理的投资行为, 增加农村居民预期收入。

五、总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 其中促进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民的消费需求则是重中之重, 也是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地不断提高, 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 而且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刁永柞.消费结构与生活质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筱光, 韩立岩.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书云.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4]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5]尹小玲.简述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 2004, (6) .

[6]刘甲库.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04, (6) .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5

强化服务 综合利用 提高水平”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

仪式上的讲话

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农村能源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各级农业部门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和效益吸引,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以沼气、太阳能技术应用等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创造了多种能源生态建设模式。

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248亿元支持发展农村沼气。在中央投资带动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沼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沼气用户已达4000万户,各类沼气工程7.27万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19.16万处,受益人口1.55亿人。沼气年产气量140亿立方米,折合2500多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目前,已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推广省柴节煤炉灶炕1.8亿台,太阳能热水器5498万平方米,太阳灶162万台,太阳房2060万平方米;还开展了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秸秆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示范。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是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洗澡难”的问题;农民使用沼气灶,厨房像城市一样清洁卫生。新型农村能源的应用,以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生活用能效率和用能品位,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村妇女劳动强度,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状况,引导了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是有效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 农村沼气池上连养殖,下连种植,开展综合利用,形成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植物生产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北方“四位一体”模式,推动了北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推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推进农村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可促进加工、转化与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立体循环农业。

三是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农村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的推广,在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独具中国特色的节能减排行动。目前,农村能源建设年节能能力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2.3亿吨。在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用能结构、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践证明,推进农村能源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低碳经济。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目前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比较健全和完善的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组织、管理办法,培养了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发展农村能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去年,习近平副主席专门作出批示:“加快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既符合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又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水平。“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考虑把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作为农村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继续抓实抓好。

前不久,我部在专题研究农村沼气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按照“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改善服务、提高沼气利用率上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上规模、上水平,让更多农民受益。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结合自身职能、密切部门合作,切实把农村能源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多能互补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跨系统、跨行业、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和目标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绿色能源示范县是进一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人;要加强部门沟通与协调,增强共识、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以项目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技工专业化和操作规范化。支持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高值化利用、沼肥综合利用、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换代、生物质固化和气化技术研发。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社、个体经营户进入农村能源建设领域,参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咨询、施工安装、物业管理服务、终端产品经营等,不断完善和壮大农村能源产业体系。

三要狠抓管理服务,提高发展水平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推广农村沼气全托管和建管用一条龙等服务模式,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巩固建设成果。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建设工作马上就要进入实施阶段,示范县建设应遵循“技术先进、工艺可行、设备可靠、优化集成”的方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确保项目建设水平。各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和运行,推进项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要加强技术培训,壮大人才队伍

通过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开发、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创业经纪人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培训一批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生物质能利用工等一线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科学规范的设计队伍和保障有力的管理队伍。同时,培训一批农村能源建设与服务队伍的创业者,增添新鲜血液。要结合项目建设,留住骨干技术人员,壮大技术队伍,永保农村能源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6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推广绿色种养方式,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通了“辽源市测土配方施肥互联网服务系统”,此系统是吉林省首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均每亩减少化肥施用纯量1.77公斤,全市耕地减少施用化肥纯量1800余吨。增施有机肥。推广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惠民生物质公司等10户企业,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用于水稻、蔬菜等作物生产。同时,农户直接用畜禽粪便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市亩均增施有机肥料0.3立方米,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8.87克/公斤,比往年提高了1.37克/公斤。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落实玉米秸秆粉碎还田82.9万亩,机械深松整地16万亩,免耕播种8万亩,有效改善和保护了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2016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88.4万亩,通过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了“藏粮于地”战略。

加快农机化进程。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00万元,补贴机具920台。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1万台,配套农机具14.8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7%。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和农机户发展到4.7万户,从业人员6.2万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52个,入社社员4419户,服务作业面积达到64.5万亩。落实机耕整地30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6%;机械播种26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8%;机收面积121.1万亩,占耕地面积33.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3%。10月10日,全市举行了水稻开镰暨农业全程机械化现场会,标志着农业装备能力建设、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迈上新台阶。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落实赤眼蜂和白僵菌生物防螟185万亩、农田灭鼠100万亩、种子等离子技术处理23万亩。同时,重点推广了“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技术和“高光效”技术。加快种业发展。吉东种业被评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第23位),年生产良种1000万公斤,吉东56和吉东705通过省审定,吉东种业国审品种达到4个,省审品种25个,玉米品种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纳入国家和省种业发展规划,吉东种业股份制改造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成功申报《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项目》,并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启动智慧农业建设,与辽源联通公司联手,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气象、牧业小区、温室大棚、粮食收储等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30.6万吨;秸秆过腹转化59.1万吨;用作燃料消耗秸秆73万吨;盛开农业、金帆草编及食用菌企业消耗秸秆0.5万吨。通过以上秸秆“肥料、饲料、燃料、材料和基料”的“五料”转化,消耗农作物秸秆约166.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4.2%。通过立项支持、争取欧盟贷款等措施,鼓励有机肥企业转化消耗畜禽粪便2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7%;金翼蛋品日产10万立方米沼气项目,年消耗畜禽粪便18万吨,占总量的33%,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7

二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后五年内, 区级财政按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特色小镇建设资金, 重点打造15个特色小镇、支持15个区级示范村建设成为特色农庄,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三是探索发展乡村生态养生业。依托南温泉、东温泉、圣灯山等重要景区, 南湖、丰岩水库等重要水涵养区和鹭类自然保护区等山水资源, 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高端生态养生业。今年上半年, 引进了河北常青集团, 投资10亿元在双河口镇羊鹿山建占地面积约9.6平方公里的养生度假基地。

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优化路径探析 篇8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发展的现状

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金融。正规金融主要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 由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机构构成;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指那些国家没正式批准的金融机构、个人放贷者以及民间的自由借贷行为。从总体上看, 甘肃省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以存款、贷款业务为主。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以后, 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承担县级以下农村贷款业务, 但仍吸收农村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刚刚起步;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为农村正规金融中贷款业务的唯一提供者。少数西部地区, 如甘肃定西, 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援助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但这只是特例。中央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引导资金回流、鼓励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的新政策刚刚在部分试点农村生根发芽 (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开始试点) 尚未渗透到广大基层农村;民间借贷中亲友邻里的借贷发生率最高, 将近占所有农村借贷的一半。

二、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银行内部看,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金融机构从机构设置、业务范围、贷款投向等方面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受资金逐利性的驱动, 资金大多投向获利较大的非农领域, 随着银行机构收缩, 营业网点逐渐减少, 县域内金融机构吸收的各种款项不能用于农村建设上, 农村信贷收缩存款逐级上缴, 有的银行甚至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

从贷款方向来看, 信贷资金一般都向优势行业集中, 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 向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集中, 而对中小企业、县域和农村经济信贷支持不足, 贷款期限结构不尽合理, 造成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这一方面由于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甘肃省优势行业, 优质项目有限, 导致几个银行一直在争夺有限的几个大客户。另一方面, 县域内的中小企业, 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 经营管理水平差, 信用意识低, 获得担保也很困难。

从其他融资渠道来看,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基本上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其他银行业务以及证券、保险几乎是空白, 加之电子化网络建设滞后, 服务落后, 农民办理业务有诸多不便;民间借贷发展前景大, 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和规范;加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环境不佳, 信贷风险较大, 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有效投入。

三、国外农村金融结构对甘肃省农村的启示

国外为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整体上建立了一个系统化、多层次的金融体制, 通过政府补贴、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通过增加农业贷款为农业融通资金, 满足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需求。通过农业政策实行政府干预和调节, 缓和农产品过剩危机, 稳定经济的发展。通过担保, 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美国现在有着发达、健全和多渠道的农业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 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 其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其中有以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业生产为宗旨的农民家计局;有为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而设立的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有应对自然灾害和农业危机的商品信贷公司;有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的小企业管理局。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系统共同组成了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美国农业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理, 但也得到了政府在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德国在农业发展中也逐渐摸索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包括中央合作银行, 地区性合作银行和地方性的合作银行的合作金融体系, 其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完备的监管体制、强有力的行业自律体系与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建立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四、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优化路径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现状的研究, 对比美国、德国的金融结构, 针对甘肃省经济落后的现状, 在未来发展中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方向一是改进现有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加强支农功能, 确保政策性收购同时, 加大对农业的综合开发和业务范围;商业性金融机构, 在讲究效益的前提下, 减少贷款行为中存在短期机会主义, 克服“惜贷”现象和信贷过度集中问题;合作性金融机构应加强自主性, 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邮政银行需继续理清转存款机制, 引导部分邮储资金回流农村。二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积极推进村镇银行的设立, 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步伐, 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加快建立农村保险体系, 通过政府保险与商业保险共同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四是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给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 使合理的地下金融转化为地上金融。五是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鼓励发展多元化的担保机构, 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总之, 农村地区需逐步建立以县域银行、合作金融为主, 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结构。

摘要:本文对当前甘肃省农村金融结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 为甘肃省未来金融结构的整合与发展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发展路径, 以更好地服务甘肃省农村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金融结构,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9

关键词:西藏农村,二元消费结构,消费趋势

1 西藏农村居民消费构成及变动趋势

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4 822元,比1995年的873元增长了3 949元。经调查分析得出,1995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占73.77%,居首位;衣着消费占10.65%,居第二位;家庭设备消费占7.10%,居第三位;居住消费占5.15%,居第四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他几个方面的消费分别仅占到0.69%、0.92%、0.69%、1.03%。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食品消费占52.57%,仍居第一位;居住消费占14.27%,上升到第二位;交通通讯消费占10.72%,跃居第三位;衣着消费占9.49%,居第四位;第五至第八位的排序是家庭设备消费、其他、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分别占家庭生活消费的总额的5.24%、3.11%、2.68%和1.91%。

从消费构成变化趋势看,在西藏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中,尽管各类消费份额时有增减,但与1995年相比,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份额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73.77%下降到2014年的52.57%,下降了21.2个百分点,同时,家庭设备消费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交通通讯消费、居住消费的支出在逐年增加,衣着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基本处于持平状态。综上结果表明目前西藏农村居民总的生活水平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了显著改善。

2 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藏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消费支出增长迅速,但西藏受特殊的自然与历史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偏低

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到4822元,但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8 383元相比,西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仍相对较低。在西藏城乡居民之间对比,1995~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341元提高到4 822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3 912元提高到15 669元,可以看出,西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数量上的不足,制约了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2.2 恩格尔系数偏高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费用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西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5年的74%下降到2014年的52%左右,西藏农村居民的生活经历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转变。但同时也应看到,食品消费在西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中仍占较大比重,恩格尔系数偏高反映出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用于满足生存需求的单一领域,进而影响了农村居民其它方面的消费。

2.3 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居民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结构中的享受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所占比例。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中,以“食品、衣着、居住”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偏高,占消费支出总额的76.34%;而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偏低,所占比重仅为23.64%。尤其表现在:西藏农村居民的家庭设备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分别仅占5.24%、2.68%和1.91%。不难看出,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单调且层次不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消费仍处在较低水平。

2.4 膳食消费结构略不合理

食品消费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营养水平和健康,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西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食品消费结构得到相应改善,但依旧属于高谷物膳食结构类,201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年主要食品消费中原粮消费量为279.3kg,而蔬菜消费量仅为10.98kg,谷物类食物摄入量较高,食物消费中营养水平依旧较低。

3 影响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3.1 收入因素

凯恩斯对消费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收入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决定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是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前提。从1995年至2014年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 200元增长至7 359元,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存型消费在全部消费中的比例逐渐降低,此消彼长,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所占比例就会上升,进而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相应改善。

3.2 自然及区位因素

西藏由于地域广阔,加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西藏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色,2014年西藏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拉萨市的交通通讯消费为1 025元,而昌都市仅为308元;林芝地区的居住消费为1 194元,而阿里地区仅为155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在一定的外部自然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尤其是在地区环境差异较为明显的情况下,不同环境决定着消费品所带来的效用不同,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和消费结构。

3.3 基础设施及消费环境

目前,西藏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消费品(如水电、交通、电信等)的供给不足,不仅制约了西藏农村居民对现代工业产品的消费,并且阻碍了许多工业产品向农村市场的流动。同时,由于西藏农村地区居民自身购买力有限,部分市场供给者认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偏低,因而不愿轻易去冒险开拓农村市场,使得西藏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消费供给环境,农村的大型正规消费场所较少,制约了农户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了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3.4 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西藏农村居民的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导致农户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不敢把有限的资金完全用于消费,农村居民不仅要承受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经济压力;还要承担自然环境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3.5 金融体系

居民的消费资金可以划分为收入性消费资金和信贷性消费资金,目前,西藏居民消费中信贷消费的比例偏低,尤其是农村居民则更低。西藏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西藏农村居民信贷消费的发展,束缚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发展信贷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信贷可以扩大农村消费、增加农业投入,进而推动西藏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

3.6 文化程度及观念因素

消费结构的层次,一定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观念。首先,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高学历的农户更注重消费结构的合理。其次,传统的消费观念影响并制约着消费结构,由于受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影响,西藏农村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对现代工业消费品抱着消极的态度,从而严重束缚了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转变。

4 优化西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4.1 增加农户收入

首先,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增强农村各产业发展后劲;其次,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切实减轻农户的负担;再次,进行农牧区制度创新。随着西藏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户会逐渐产生提升消费层次的欲望,从而大胆消费,放心消费。

4.2 增加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

全面改善西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通讯等),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创造物质条件。同时,应大力发展西藏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全面搞活农村市场的商业流通,并加强对农村市场开拓,将连锁经营、代理销售以及配送服务等现代营销手段延伸到农村,扩大市场供给以满足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消费层次的提升。

4.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健全西藏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西藏农村的社会救助,同时,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西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必要保障,也是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

4.4 积极构建消费信贷环境

一是积极探索适合农户的多种有效担保方式,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防范和化解消费信贷风险;二是农户消费信贷手续宜简化、贷款期限不宜过短已激活消费信贷意愿,逐步构建符合西藏实际的消费信贷环境,将西藏农村地区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扩大农民的最终消费,优化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4.5 加强引导农户消费观念

积极推进西藏农村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对优化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西藏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消费结构中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比重。其次,政府或社会组织应通过一定的媒介加强对农村居民市场经济知识和消费知识的教育,使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和现代消费观念,从思想上杜绝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使西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和文明化。

参考文献

[1]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凯.农户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潘建伟.农户消费行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篇10

目前,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村人口不断的流向城镇, 农村居住用地本应呈下降趋势,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城镇建设用地的迅猛增长, 并没有带来农村建设用地的相应下降, 出现了城镇村建设用地全面增长的局面, 造成了建设用地供应的极大压力, 使土地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存在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建设用地管理还不够到位。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流向管理而言, 使用权流转是不可阻挡的社会现实, 随着,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作为农民用地物权受到法律保护, 并且允许继承、转让、抵押等依法流转。需要指出的是,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流向还没有可操作的具体规定, 社会监管体系还不完善, 管理还不到位;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严重滞后。有些乡 (镇) 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修编, 原有规划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过时的规划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 更谈不上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三是对农村建设用地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力。用地不规范、违背规划用地现象时有发生。缺乏横向监管体系, 执法监督还不到位。

针对城镇村建设用地普遍增长的突出问题,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 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用最严格措施控制和规范农村建设用地是关键。

严格规范管理农村建设用地, 首先要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总量的严格控制, 实现城乡用地结构的合理分配。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比重过大问题, 第一要从严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流向入手,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农民之间合理流转。坚决禁止非农人员和非农单位到农村买农民宅基地或以租代征圈占集体土地。第二要防止人口从城镇向农村倒流。只要控制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流向, 才能逐步实现城乡用地结构的动态优化。

占农村建设用地绝大多数的是农村居民点用地, 要解决农村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和布局不合理问题, 还要从规划入手来控制和调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

以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 根据伊通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查工作统计, 伊通满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量的70.6%。通过对典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的实测调查分析:宅基地、道路、公共设施、工商用地、闲置土地、耕地分别占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9.1%、12.7%、1.5%、0.3%、6.2%、50.2%。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高达320.64㎡, 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20.64㎡。居民点内部建设用地仅占居民点总面积的43.5%。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存量土地过大、闲置和低效用地、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挖潜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存在的问题。历史原因是东北地区历史以来地旷人稀, 有圈大院的条件和习惯,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法律、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严格等造成历史遗留用地现状;现实存在的问题就是规划滞后、管理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但我们必须以新农村建设和我省百镇建设为契机, 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 做好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战略规划。农村建设用地规划要立足现实、放眼长远, 从用地结构和空间管制入手, 突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当前国家提出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政策, 恰逢其时, 是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要解决好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发展的问题, 不应仅限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 还要进一步拓展农村建设用地内部增减挂钩层面。鼓励建设的村庄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留好建设发展空间;限制建设的村庄, 只允许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建设, 不允许限制建设村庄向外扩展;禁止建设的小村庄和零星居民点,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建设行为, 只允许异地迁建。通过制度创新, 规范和引导农民进一步提高宅基地利用率, 鼓励农民建楼房或利用原有宅基地扩建;鼓励农民购买农村 (在鼓励建设和限制建设村庄) 二手房;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住宅建设。通过规划, 逐步实现小村庄和零星居民点向中心村庄迁移, 使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实现节约集约利用的良好局面。

要实现上述目标, 就要实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 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和监管。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绝不是单纯某一部门的事, 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管理,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约束运行。建立健全管理协调机制、服务职能、共同责任和监管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现行体制和机制解决了管理无序的问题, 但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协调和有效监管。横向监管体系的缺位, 是用地管理不规范、执法不严的主要根源。

上一篇:vWF下一篇: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