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村印象

2024-08-30

德国农村印象(精选四篇)

德国农村印象 篇1

严谨

以前,对于德国人的严谨,我也有所耳闻。但这一次的亲眼目睹,则更让我感动。一次我们一行人走在马路上,看到有几个工人在修补马路上的一个坑,旁边还有一个没修补,发现其中有一位工人手拿刻度尺,正在对着已经被他们挖成方方正正,且很深(估计有三四十厘米)的缺口进行认真测量,我们几乎同时发出了感叹声:德国人做事真的是这么严谨啊!你想象我们国内会有这样的做法吗,事实上,国内往往用不了一星期时间就可以把一条马路修补完成,但如果让德国人来干,就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但是,德国很少有修补马路的现象,这与我们国内隔三差五的“马路开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我们还在其他细节方面感受到了德国人的严谨,比如我们在住的宾馆里见到的门窗都非常的结实而严密,其做工可谓一丝不苟!我们从德国引进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比不上德国本土制造的了。当严谨成为国民的习惯之后,这种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节俭

德国的经济总量列世界第三位,它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贫富差距不大,普通人一年收入相当于人民币20多万元。但是他们很节俭和注重环保,国家倡导节能,尤其是对一次性能源的消耗控制,在高速公路旁边到处都是利用风力发电。有一次,我们乘坐的车停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加油,当时旁边停着8~9辆小轿车,我就好奇地走过去看看都是些什么名车,结果只有两辆车是宝马、奔驰,而且还只是两厢的,其余都是一般品牌的车,再仔细看到其中有六辆是手动挡的。后来,听当地导游说,喜欢买手动挡是为了便宜和省油。事实上,在德国城市里开的轿车档次并不会比宁波高。一次,我们在德国的小城镇看到一年轻女子拎着一个极普通的薄塑料袋倒垃圾,见她把几个旧瓶子倒掉后仍然把这个塑料袋带回家,以备下次再用。还有一次,我们到一所实科中学考察,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室外打乒乓球,再走近一看,这几张乒乓球台原来是用水泥浇制的,真是节约到家了!这与我们国家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德国相比,我们的人均收入远不如他们,但我国现在奢侈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我国已成为世界奢侈品的消费第二大国。我国国民的整体的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行为自然就可以想象了。在“低碳风”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德国人的“节俭”文化的确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文明

与许多国家一样,德国人做到文明开车,在我们考察的这段时间里,没有看到过司机有闯红灯现象,倒是经常看到司机遇到行人过马路时主动提前减速刹车,让行人放心地走过去。

德国人热情又有自豪感,这次我们到北威州的一所中学参观,为了欢迎我们,学校合唱队还特意花了两星期多的时间排演节目,为我们献上了精彩而朴实的节目。一次,我们来到有着“小威尼斯城”之称的一座小城,城市显得很有风格,好像到了世外桃源,这时,从对面走来的一位老太太特意停留在我们面前,然后很自豪也很友好地问我们:是不是感觉到这座城市比其他城市更美?在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后,她显得更加自豪,并热情地请我们下次再来这里游玩。这位老太太对自己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很让我们感动。如果我们的国民也都这样热爱自己的家园,那我们的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必然大大提高。因此,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

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之印象 篇2

高邮市三垛镇杨向东

今年6、7月份,本人有幸与来自苏南、苏中、苏北30个镇的领导参加省委组织部和省建设厅组织的全省第一期重点中心镇书记、镇长新农村镇村规划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于7月5日至15日赴日本、韩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考察,重点对日韩两国“新农村运动”的组织发动、成效经验等进行学习,对乡村供水、燃气、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资金来源、运营管理的体制及机制以及村庄容貌管理、村民自主管理、环境及历史文化保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见所闻,感受良多,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一、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体现着人性化

从高空看日韩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的是林木葱郁、山峦起叠、屋舍俨然、阡陌纵横,丝带般的乡村道路延伸交错于村野大地;步临乡村,所到之处,植被完好、草木繁盛、绿意盎然,既有小桥流水般的惬意和悠闲,又有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和深远。步入农庄,平房农舍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形式各具,极为别致;走进低砌院门农家,庭院深深,花草盆景,散落一院,高低不同,品种各一,时有见缝插绿,时有就地置景;入室内,房屋空间虽小,但其布局合理、装璜考究、排放有序、一尘不染,家私陈设精巧实用,既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装饰,又置有现代生活的各类电器,既凸显屋主人的个性需求,又反映出主人的生活情趣。由于日韩两国人民强烈的环保意识,崇尚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使得我们第一眼就感觉到这两个国度的美丽。考察期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饭店还是鱼具交易市场等公共场所,均未见苍蝇搔扰,蚊虫叮咬。新鲜的空气、温润的气息,宁静的环境,令我们一行唏嘘不已。

不仅如此,日韩两国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也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所到之处很少见一交通警察,乡村道路虽然不宽,但路网密度很高,且极为整洁,管理精致,黄白分道线清晰可辨,红绿灯见岔皆设,但未见一闯红灯、未见一堵车者,让人感到“无警察、不堵车、不闯红灯”已然成为日韩人民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为了方便行车人,日本乡村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设一自动售卖机(内备有香烟、饮料等),即使置于偏僻的荒郊野外,仍完好如初。

二、资源的最大利用体现着集约化

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而日本从二战后至今短短五十多年,韩国从南北战争至今四十多年时间一举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我想,他们所经历的过程也无疑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过程。这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上实行了封闭式的保护。两国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保存完好,只存在有序开发,不存在乱砍滥伐,植绿护绿也成为国民的一种传统。人力资源上实行有效整合,社会分工日益合理,年轻人主要从事生产、加工、科研、经营等活动,一些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的工作多为年长者从事,如我们所见的的士司机、公路收费站收费员、公共场所的管理员、中小饭店的服务员以及引导我们参观的讲解员等均由50岁以上的老人担当。生活消费上崇尚节俭。例如我们所见到的日本牙刷,毛刷部分很小,差不多与国内小孩使用的一般大小。同样,其卫生间设置,空间虽小,但布局紧凑,基本上都是整体设计制造,既方便,又实用。再如,汽车消费上,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行在路上大排气量的汽车较少,轻巧、实用的小排气量的轻型、微型汽车比比皆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循环利用生活用水等,尽管运转成本很

高,但日韩两国仍不惜代价在较大范围应用。由此可见,资源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生产生活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日韩两国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三、乡村的生产发展体现着多元化

个性化的建设,差别化的竞争在日韩两国新农村建设上有着集中的体现。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分别开展了“农业振兴运动”、“新村运动”,对其发展经济、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这些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的则不多,各村的发展都是在不背离自身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围绕自身特色,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或“多村一品”经济。如日本串良町柳谷(村),大部分是老人,其中65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占34%,有一92岁左右的老人仍在参加劳动。政府为鼓励和扶持该村发展,在做好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投入的同时,让村民自主经营、放手发展。该村老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本地的资源研制出一种土著菌,利用此菌,他们开发了一条土烧酒制作、足浴健身、饲料加工以及观光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而韩国对于村办工业,政府无计划,群众也无意愿,坚持立足各村农业资源,引进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新技术,走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之路,并通过英特网销售大米、木耳、人参、面粉(馒头)等特色产品,使得农产品价高质优,促进了产业化经营进程。

四、居民的生产生活体现着环保化

对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污水、垃圾处理两国各有奇招,均走出了一条循环型利用的环保化之路。在污水处理方面,由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他们采取以家庭为主体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即每个农户家庭设一污水处理槽——电动生态处理装置,收集所有排放的生活污水,经污水槽一次处理后,输入污水处理厂,再经二次净化后,一部分排入自然河道,另一部分输入农用溜池,用于农田灌溉,其所剩残渣,作肥还田。由于韩国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采用栅格式净水方式,对生活污水经沉淀净化后,有条件的输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无条件的直接排入江河。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农村采取可用固体垃圾分拣处理法,而对于残菜剩饭等生活垃圾则装入埋在田园里政府发放的专用塑料筒进行堆肥处理,经充分发酵后作肥还田。而韩国:一是农民必须购买由政府专门机构统一生产的垃圾收集袋,专门用于各类垃圾的收集,其产生的利润用于垃圾处理费用和保洁人员的工资,当地道州政府制定相应法规,对乱扔乱抛垃圾行为实施重罚。二是道州政府将收集的垃圾以挖山填埋的办法,将垃圾分类置于山体各穴内,通过发酵生成沼气,用于发电,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五、优良的礼仪习惯体现着文明化

此次集中考察学习,除两国整洁的环境、发达的经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礼仪之邦的文明之风也让人感触良多。每到一处,都受到礼遇,频频的问候不绝于耳。无论是日本出入关安检人员和霭可亲的笑容,还是宾馆经理、服务员送客的挥手致意,无论是韩国大巴司机对各位上下客的点头致意,还是公共场所内吃饭、打电话的轻声细语,即使是由于示威游行等特殊原因引起的道路堵塞,日韩国人既会耐心等待,也不参与,不起哄,不看闲;韩国遇亚洲金融危机,人民众志成城,捐金救国;另外汉城世界杯“红魔”啦啦队,上百万人集聚广场及周边街道,为国家队呐喊助威,但球迷离开后的广场,仍然整洁如初。这些无不反映出日韩两国注重礼仪、崇尚文明的国民素质。不仅如此,从日本鹿儿岛县国际交流课课长热情周到的服务到老人志愿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解说,两国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作为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置于这种和谐的环境之中,敬意油然而生,也受到了一次文明的洗礼。

六、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发动体现着自主化

纵观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所走的艰辛历程,皆经历了一个由过去政府主导的“要我搞”的下向式运动到农民主动参与的“我要搞”的上向式运动过程。而其新农村建设从计划到落实均由居民自作主张,是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下开展的运动。就韩国而言,政府事先未制定发展计划,而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精神鼓励等办法,培养农民建设新农村“我们也能行”的自信心。一是政府引导。对道路交通、燃料供应、水利设施、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投入。同时为鼓励农民参与建设,该国从一开始就对3.3万个行政里(村)和洞(居民区)分别无偿提供了335包水泥,要他们在各自的居住地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等工作。后根据各地的表现,筛选出1.6万个样板村,继续提供一批水泥和钢筋,鼓励把村庄建得更好,并以此实行典型引导,以点带面。二是评比激励。采取评先争优、政府奖励的办法鼓励村庄建设,如韩国江原道(原州市),对评选出的新农村运动优秀村由政府奖励5亿韩元,绿色农村体验村则奖2亿韩元,设施化事业村奖励1亿韩元,扩充农村观光富民设施事业的奖励3500万韩元等。三是精神教育。积极宣传“新村运动”就是“过好日子”的运动,并有专门的标记物和“过好日子靠自己”的会歌。大力倡导“早起的鸟有虫吃”的“勤勉”精神、“老天爷帮助的是自己帮自己的人”的“自助”精神、“就是一张白纸,大家一起来抬也会更轻松”的“协作”精神。大力实施技能培训,“新村运动”中央会办有一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研修院,每年轮训2万名从事“新村运动”的积极分子(初期由各个村推荐男女各一名,参加培训,称为指导员,作为带头人)。同时实行会员制,由居民自愿申请参加,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会的负责人共有17万多人,普通会员218万多人,两项相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由此,在“新村运动”中形成的“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为韩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话一个立体的“德国印象” 篇3

德式“呆板”

“德国制造”以耐用、精密、稳定、安全著称,这恰如其分地写照了一种独特的德国个性,而且这种德式严谨随处可见,如,厨房中的德国主妇会规规矩矩地用量杯量水、量米、量调料。有人说柏林是一座体现典型德式“呆板”的城市。二战空袭过后,城市几近被夷为平地,“呆板”的德国工程师们并没有设计新的建筑样式,而是找出了泛黄的图纸将柏林恢复为战前模样,建筑的样式、风格甚至到一砖一瓦的摆放角度都依然如旧……

如果在生活中将标准化做到极致,难免显得呆板。但在工业生产中,严谨规范、“呆板”的标准化却是产品的生命。在18世纪,德国制造也曾被欧洲人嫌弃,英国人曾把德国货当作粗制滥造品的代名词,必须与英国商品分开销售。如今,德国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成为德国产品、德国制造业乃至德国经济走出欧洲、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德式教育

“德国制造”名声在外,原因何在?一方面,德国有先进的设备、精良的工艺、精细的标准和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高级技术工人群体。这支精干的蓝领群体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这需要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寻找答案。从中等教育开始,学生就出现分流。德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有以下分类:职业预校、实科中学以及文理中学。除了特别的州(如柏林),学生四年初级教育毕业后,可以根据成绩、职业偏好和老师的推荐,选择合适的升学方式,如学习技工的职业预校、实科中专或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德国的大学入学比例并不高,但专业化技术培训给学生提供多元的职业导向,也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蓝领工人。当然,在初中阶段就让学生做出职业定位和未来人生的谋划,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因为这为时过早地扼杀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可变性,也变相增加了孩子在初级和中级教育阶段的压力。

德国的职业教育常常采用传统的学徒制,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德国制造”也因此得以传承。但制造技术、工艺、传统并没有止步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工艺创新。一些用人企业也会扮演起“师傅”的角色,它们与职业学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借此推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企业与职业预校的合作使先进技术、市场需求和一线生产经验能够进入教学过程,“徒弟”们很快就会上手,从而在日后能够更为顺利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德国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高级蓝领工人,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就是一个汽车企业与职业预校合作的现实案例。

潜在掣肘

发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是德国经济的持久驱动力。德国经历了18世纪“工业1.0战略”让机械设备进入生产、20世纪初“工业2.0战略”实现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工业3.0战略”实施批量生产的阶段。而2013年提出的“工业4.0战略”,试图在制造业内将生产工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探索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业发展模型。

德国经济维持核心竞争力的秘诀,正在于能够借助创新体系迅速地将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一线产品并及时投入生产的能力。维持这一核心竞争力强调了先进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但不少人也对德国近年来高端研发人才流失的现象表示担忧,这有可能成为德国未来发展的潜在掣肘。德国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很多是放在国外的,由于待遇高、研发条件好等原因,不少高端人才移居美国或其他国家。尽管这种“研产分离”的现象是与全球化进程相伴而生的,但高等研发人才储备的短缺,很可能导致德国经济后劲不足。

思索通过改善待遇、提供研发支持等手段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已成为一项重要议程。另外,也要优化既有移民受教育的条件和政策支持,挖掘现有外来劳动力的创新潜力。

德国“工业4.0”印象 篇4

位于巴伐利亚州东北小镇上的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厂, 虽然只有三座外观简朴的厂房, 却被誉为德国“工业4.0”模范工厂, 它是未来德国工业的一个缩影。

安贝格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平台。工厂主要生产PLC和其他工业自动化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无论元件、半成品还是待交付的产品, 均有各自编码, 在电路板安装上生产线之后, 可全程自动确定每道工序;生产的每个流程, 包括焊接、装配或物流包装等, 一切过程数据也都记录在案可供追溯;更重要的是, 在一条流水线上, 可通过预先设置控制程序, 自动装配不同元件, 流水生产出各具特性的产品。

由于“产品”与“机器”实现了“沟通”, 整个生产过程都为实现IT控制进行了优化, 生产效率因此大大提高, 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处理, 主要是数据检测和记录。工厂每年生产元件30亿个, 每秒钟可生产出一个产品, 产能较数字化前提高了8倍, 而由于对所有元件及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 工厂可做到24小时内为客户供货。

此外, 由于实时监测并挖掘分析质量数据, 次品率大大降低。工厂负责人卡尔·比特纳说, 该厂质量合格率高达99.9988%, “全球没有任伺一家同类工厂可以实现如此低的次品率”。

德国北部的雷蒙哥, 是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心, 专门为企业研发并生产推动“工业4.0”所需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传统工业时代下, 如果更换一台流水机器的设备往往需要数天, 但是现在我们只需要几分钟”, 中心负责人尤尔根·雅思博奈特说。这是因为在传统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技术人员需要先把新的部件手动连接到工作环境, 然后再去调整生产线上的控制装置。就像几十年前使用电脑工作时一样。“那时, 每个新部件都需要一张带有驱动程序的软盘, 安装之后经常与计算机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冲突, 以至于用户不得不手工进行调整。”

而现在USB的出现让一切变得简单和轻松。只需把新装置插到计算机上即可。“即插即用”成为这一技术进步的生动描述。现在, “工业4.0”的专家们用“即插即生产”来指设备和系统的顺畅配置, 就像电脑一样, 未来的部件会自发地与工作环境相连接, 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当中。

据德国一家独立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 截至2014年8月, 德国70%的工业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始“工业4.0”的革新, 主要包括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进行生产。这是一种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 工业重心发生了转变。“工业4.0”之前, 所有的革新都是为了通过规模效应以及员工生产率来降低成本。而未来工业制胜的秘诀在于, 如何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 还能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 以及如何满足更复杂、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当然这一点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于多元化、个体化产品的追求。的确, 这是一种世界潮流。

其次, 虚拟与实际的界限似被消除。譬如, 安贝格工厂中所有生产程序均可提前在计算机中仿真模拟, 在虚拟世界中就可完成生产的分析与优化。

这样一看, 人工似乎将被机器智能取代。德国《明镜》周刊曾刊文, 忧心数字化将夺走现有大部分工作岗位, 但前景也并非这么悲观。德国弗劳恩霍夫就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威廉·鲍尔认为, 新的工业系统虽然取消了很多需要人参与的生产关节, 但是也会带来新问题与创造空间, 未来人力将集中于创新与决策的领域。

上一篇:湖北民办高校下一篇:博弈论与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