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阅读

2024-06-24

语文教学重在阅读(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重在阅读 篇1

如, 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 首先, 用课文中的两句话———“北边像圆圆的太阳, 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叫月潭。”作为引子, 引导学生阅读描述清晨和中午时段日月潭美景的两段文字。师:这两句话让我产生了无限遐想, 咱们赶快去领略一下日月潭的风光吧! (播放乐曲《天上人间》,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第三、四段。) 在教师的引导和美妙的乐曲感染下, 学生读得非常认真。师:读完这两段, 大家有什么想法?生:日月潭可真美啊!真想去那里看看。师:日月潭的景色确实很美, 大家可以选择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阅读。由于是自主选择, 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他们读得更加投入。师:你们更喜欢哪一部分呢?生:清晨这部分。师:老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 你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吗? (学生读) 师:告诉老师, 此时你感觉清晨间日月潭周围的雾是怎样的?生:薄薄的。师:怎样的雾是薄薄的?生:淡淡的, 轻轻的。师:现在你再重新读一读这段话。重新再读, 这位学生的语气变得更为轻柔, 语速也更加缓慢, 清晨间日月潭周围的雾那种“薄薄的”感觉得以凸显。师:清晨, 日月潭周边山上的点点灯光与晨星交相辉映, 日月潭被薄雾笼罩, 这一场景令人陶醉。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进行自由朗读) 师:大家喜欢日月潭中午时段的美景吗?作者描绘了哪两种天气状况下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哪种天气状况下的日月潭呢?生:一个是太阳高照时, 一个是下起蒙蒙细雨时。我最喜欢太阳高照时的日月潭。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吗? (学生进行朗读, 但语调低沉, 缺乏激情) 师:从你的朗读中, 我似乎感受到太阳高照时, 日月潭那种明艳的美, 但感觉还不是很清晰。你能否重新读一遍, 让老师再感受一次呢?在我的引导下, 这位学生又读了一遍, 效果有了明显好转。师:当下起蒙蒙细雨时, 日月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一位学生进行朗读) 师:读得再慢一些, 再轻一些, 我已经“看”到了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 那里仿佛是人间仙境, 周围云雾缭绕, 一切景物都变得朦朦胧胧, 置身其中, 如梦如幻,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人间仙境吧……

然后, 在阅读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其间, 我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引导学生对文本予以全面分析, 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 使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阅读重在培养 篇2

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阅读综合实践方面的指导,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懂得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回顾教学的经历,我深深觉得:阅读重在培养。

从课堂教学看,课文的学习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读----熟读----有感情地读(悟读),每一个阶段都要教给学生方法。上课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识记生字,能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课中通过不同的阅读达到熟练程度,利用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避免少数学生“难以启齿”的现象。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条理,通过分析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善于模仿,经常通过范读、录音读,声情并茂,激发学生会阅读欲望。有助于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课堂上还注重学生的表达,既有语言上的表达,又有内容上的表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急于求成,力求表达上完整、准确、简练,讲究用词贴切,感情真实。让学生明白怎样说话,说什么话。对于有情景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演示出来,加深印象。特别是古诗,短短的几句,展现的是优美的意境,如《赠汪伦》一课,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人乘船正要离开桃花潭的时候,好朋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来送行,他踏地为节奏,边走边唱边挥手。送别的方式甚为特别,洋溢着满腔的热情,这一幕感动了诗人也感动了我们。让学生展示,学生争相表演离别之情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表演加深理解,获得积累,丰富想象。

学生有了阅读的基础,对于综合阅读,综合实践才有能力去完成。如人教版第八册新编教材在编排上增加了一些综合性阅读内容,要完成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学生都要花一定的工夫。不能把任务交给学生就了事,也不能包办代替,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个阅读方面的指导。由于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条件不是很好,课外读物少之又少。只有一个学生家中有电脑,明显的资源不足。我号召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源搜集名人伟人成长故事。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把目标更加细化。可以找名人伟人姓名、简介、名言、故事等,先从校内找,再在学过的课本中找,最后在校外找。通过两周的实践,学生收获不小,学生这样说到:这些天我把学过的书又翻了一遍;课余时间我就在走道或教室的墙壁上看名人画像及简介,我以前从没有认真看过;看名人故事觉得他们小时候都很聪明很刻苦;名言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我缠着爸爸妈妈还有其他亲戚给我讲故事......学生有说不完的收获,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很多,有的还分门别类,办板报等。

通过这次综合性阅读的学习,我觉得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学习,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过程的本身就是学习,让学生明白怎么学学什么,并懂得开卷有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交朋友”的道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相信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培养。

阅读教学重在引导 篇3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认真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正是在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逐步提高了思维水平。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旨在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当学徒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通过“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也是小说的形式。而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以往在家里的美好日子。就这样,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又安排了凡卡由于写的信封地址不详,只能在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匠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外,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比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

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就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又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和行为啊!但是学生一旦知道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会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可见,学生如果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就会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许多作品,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情感。精选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是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既表达了作者健康向上、美好高尚的情感,又表达了作者对丑恶、虚假、病态、庸俗情感的批判。阅读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中,在对各种美好情感的赞扬和对丑恶情感的批判中,提升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形成爱美扬善、嫉丑憎恶的态度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课文《翠鸟》的最后一段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啊!’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这本是一段充满情感的文字,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容易将理解的重点放在翠鸟住处的特点上,大讲翠鸟的生活习性,这就有悖作者的初衷了。其实,这段文字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由想逮到打消念头再到远观希望多停留一会儿,无不体现着其对翠鸟的喜爱。“打消想法”是对“真想”的无奈与失望,“远观”和“希望”又是对失望与无奈的补偿,一个“情”字贯穿这段文字的始终。显然,如果忽视了这段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就有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四、引导学生重视语感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到课文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在《老树的故事》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老树,老树,告诉我吧,告诉我,所有的故事和童话。”在此,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体会人与树、人与小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情形,使孩子们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不是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认真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才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总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展,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篇4

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美, 受到美的熏陶, 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 要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审美阅读, 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其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否则, 不能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 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 就没有审美意识的产生。选入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特别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 还是诗歌、戏剧, 都闪耀着美的光辉。这种美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它是经过作家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因而比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强烈, 也就更富有感染力。如《春》、《济南的冬天》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金色花》、《雨荷》的亲情美和人性美, 还有许多古诗文的韵律美等, 这就为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欣赏美、享受美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语文教材具备了实施审美教育的优越条件, 语文课堂是审美教育的坚实阵地。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 可创设一个“听录音想画面”的情境,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晚上的街灯是怎样的?天上布满明星的情景是怎样的?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的?诗中牛郎和织女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声音的刺激,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诗中描绘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还原。学生既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又得到了审美体验。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 多种感官同时作用的学习效果, 要比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好得多。审美体验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使声音、画面、色彩、人物形象有机统一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逼真地展现文本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审美体验中去。如在教学《散步》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课文内容投影到与文中描绘的情景相似的图片中, 让学生边看画面边朗读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美丽的画面同时刺激学生的眼、口、耳、脑等感官, 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中的精彩场面, 感知文本内容, 体会到一家人在散步中显现出来的浓浓的亲情和做人的责任感, 受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熏陶, 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感受图画美、亲情美和人性美。

三、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读中悟美

课文大都是美文, 美文就要美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听、读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等感官,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受到美的熏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如视频情境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分角色表演读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 作品或深沉或激昂或委婉的韵律传达给学生, 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得到再现, 学生对文本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笔者曾用传统的教法来教泰戈尔的《金色花》, 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去备课, 还布置了预习作业。教学时, 先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学生掌握得较好。然后介绍作者, 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笔者以为这些问题涵盖了《金色花》的所有内容, 启发学生弄懂这些问题, 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果学生对文中的情感和诗歌的美难以理解。

后来, 第二次教学《金色花》时, 笔者试图改变策略, 把“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把“读中悟情, 读中悟美”作为主要策略, 把导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

1.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2. 试读以下诗句,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 你要是叫道:“孩子, 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3) “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 “我不告诉你, 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经过思考、讨论, 明确了这些句子的朗读要求, 然后反复品读, 读中理解天伦爱、母子情, 读中感悟人性和亲情的美好与圣洁。在这次阅读教学中, 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想象、去思考、去评价, 品味文本中的美, 进而形成独具个性的审美体验,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从教学资源到教学行为, 处处都体现着美。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重视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美的艺术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人性等,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从而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 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朗读 篇5

一年级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肩负着达到朗读训练目标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双重任务,虽然已经听到过一些词句,但是,看着书面语言,要准确、连贯地读出来是很难的。因此,我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效果较好。

首先,我让学生试着读课文。范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用铅笔画出喜欢的词语,再把课文读熟,接着我再用卡片出示重点词语、难读词语,指名朗读,对于难理解的词可作重点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再指名朗读,让学生从口里读出来的是词,而不是字。

其次,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学生也很难读得好,我引导学生把长句子找出来,先试着朗读。然后,把长句子投影出来,让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体会到长句子不难读,只要抓住主要词语、句子的主要部分就可以读好。

第三,对于文中段的朗读,我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在读中体会其中的意思。标点符号的朗读,要使学生知道:“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等等。

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语;朗读训练

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另一方面是工具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体现一个美字。这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好,情感的美好、语言的美好、意境的美好、句段构思的美好等等。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阅读经历不是特别多,对文字的感受不是特别强,所以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深刻感受到文章中美的元素。因此说阅读教学重在拨动美的琴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一、抓住关键词语感受美

在文章的写作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使用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我们就认为是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在语境的表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在对关键词语的关注和解读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往往几个关键词的传神之力就把文章中要表达的内容体现得更好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文章的解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作品中,创设作者、学生、老师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媒体,以教材为纽带引导学生和作者进行思想深处的对话。

比如教学《沁园春·雪》,要让学生领略毛泽东的伟人胸怀,领略诗词中蕴含的王者风范和霸王的气息。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胸怀去领悟北方的雪的描写中所体现出来的伟人气概。莽莽、与天公试比高,这样的词语充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教师专注这样的词语,理解课文,学生就会被引导到审美的高度。

二、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指读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是学生领略文字美最有效的途徑,能够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就证明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所以老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老师不重视学生的朗读,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见得更多的是老师一直讲解,学生不停地记录和记忆。到底学生能得到怎样的收获和知识,只有在考试中证明。然而学生对文学、文字的美好感受则荡然无存。提起语文,学生可能感受最深的是背诵、分析,但是对人文性的美育则没有什么印象。泯灭了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字的喜欢,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消耗殆尽。在朗读中要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美好的感受在朗读中随着对文章的有声包装得到了升华。我们常常听到著名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那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呢?所以重视朗读也是感受文章美的途径,要重视读和读中的感受、感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陶冶和升华。

三、在兴趣激发中自主感受美

语文的学习和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一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兴趣的学习,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中,走进作品中,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也看到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废寝忘食,一本书一个上午不动的书迷,这样的孩子就是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他们深深地融入文字中,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乃至意境。老师如果能够通过教学把学生对文字的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读书阅历,帮助学生获得阅读感受。

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这里的情感美,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做好范读,然后在范读之后,围绕着余光中的生平、作品加以介绍,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理解作品的内容。诗歌段落的排比式美感,学生可以看出来,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学生可以读出来,这首诗的美育教育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四、制作观看微视频展现美

制作微视频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对初中生,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语言组织逻辑性要强,注意训练他们的想象思维,教给他们联想的理解方式。精细设计,力争结构合理、形象生动,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巧用案例,画面音质清晰、长度适中,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以增强学习效果。

在初中语文课中,教师可以制作视频资料,比如展示风光的美景视频,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文字应用能力,感受文字的应用之美。观看微视频时应做到:初看了解主要内容,再看了解新知,细看理解主要内容,精看把握难点。观看视频遇到疑难时,鼓励学生思考,记录所发现的问题。观看视频后完成学习单上的测试,讨论微课中的相关问题。教师搜集归类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备课堂讨论。

五、与现实实际相联系体会美

语文学习中的美育是体现学习语文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先领悟课堂教学的理念,同时更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思维创新的情境。因此,对语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老师在课下准备时就应该十分熟悉教科书,收集整理与课本知识有关的知识,并且制作出试用的教学工具,研究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启发学生从自己了解熟识的现象、事物中跳出来,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用丰富想象力来面对各种问题,并且要认真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对学生的语文美育教育会更加充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主张学生自主的、协作的、研究的学习方法,目的在于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然而长时间以来,整个教学评价体系都只是注重教学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老师教学也只能注重结果,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就有了自己的文字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刘琳.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界,2012(22):46-47.

语文教学重在阅读 篇7

1 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 感到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我们可以用成果促读法教学, 开展一些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 调动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如诵读经典、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我心中的伟人”比赛、“读书大王”评选、“我最喜欢的书”评选等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发言权, 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 不断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阅读量大大增大, 将自己阅读的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出来, 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一定的肯定,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就越喜欢读书。比如:在班里开展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 为了表现自己, 必定行动起来, 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 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 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 让学生充分享受进步、收获喜悦, 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 课内向课外延伸,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手中的教科书都是精心编写的, 教材内容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用拓展促读法教学, 以讲入趣, 每学一篇课文, 只要有资料, 都应该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 让学生去阅读, 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小学生最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 就用形象生动的话语讲述《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 把孩子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 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这时可以让孩子们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趁热打铁”向孩子们介绍《安徒生童话》这本书, 孩子们一定会很乐意找来读一读的;学习了《三顾茅庐》, 就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等。这样的扩展性阅读, 孩子们会很感兴趣。

3 推荐的课外读物,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 光靠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与课外结合起来。小学生年龄较小, 阅历浅, 所以课外书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品德教育类等的书籍很少涉及, 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 满足孩子阅读需求。

推荐的读物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和理解水平。学段不同, 年龄不同, 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 其阅读的倾向, 阅读的兴趣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 定好读物范围, 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小学低中年级孩子, 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识字量少, 可以向他们推荐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课外读物, 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 以及连环画、儿歌等读物;中年级学生,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可以读一些科普读物、奇闻趣事、儿童文学等。高年级学生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 除故事外, 可以读一些古诗词、散文、人物传记, 甚至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些名著, 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并列出详细书目让孩子从中选择阅读。

4 营造读书氛围,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人说“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什么样的人”, 这不无道理。我们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是学生们进入正式化教育环境的第一通道, 教师理应给予学生尽可能最优的条件,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对书籍的兴趣,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教师要注意校园和班级陈列布置营造阅读氛围, 带给学生们一种潜在文化的感受, 这是文化的一种有效渲染。如校园里随处张贴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的生平简介和至理名言;教师在平时鼓励孩子多去图书馆和阅览室坐坐;在教室里开辟图书角, 鼓励同学们把自己喜欢阅读的名家作品拿到教室, 写上名字, 编上书号, 统一放在图书角, 整齐摆放, 与伙伴们共享交流, 共同进步;有条件可每周安排一节或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开展多种阅读活动, 营造班级的文化甚至是年级的文化;家校结合, 在家里设立孩子的小小书房, 给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还可以请家长配合, 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些会带给孩子们健康向上的读书氛围, 耳濡目染, 久而久之, 学生不知不觉中喜欢上阅读。

总之, 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 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大大激发学生们的读书激情, 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10) :59-60.

阅读习惯重在培养 篇8

从课堂教学看, 课文的学习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读———熟读———有感情地读 (悟读) , 每一个阶段都要教给学生方法。上课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 扫清阅读中的障碍, 识记生字, 能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课中通过不同的阅读达到熟练程度, 利用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等形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 避免少数学生“难以启齿”的现象。反复朗读,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条理, 通过分析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会善于模仿, 经常通过范读、录音读, 声情并茂,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有助于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 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课堂上还注重学生的表达, 既有语言上的表达, 又有内容上的表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不急于求成, 力求表达上完整、准确、简练, 讲究用词贴切, 感情真实。让学生明白怎样说话, 说什么话。对于有情景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演示出来, 加深印象。特别是古诗, 短短的几句, 展现的是优美的意境, 如《赠汪伦》一课,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 诗人乘船正要离开桃花潭的时候, 好朋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来送行, 他踏地为节奏, 边走边唱边挥手。送别的方式甚为特别, 洋溢着满腔的热情, 这一幕感动了诗人也感动了我们。让学生展示, 学生争相表演, 感受离别之情景,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表演加深理解, 获得积累, 丰富想象。

学生有了阅读的基础, 对于综合阅读、综合实践才有能力去完成。如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增加了一些综合性阅读内容, 要完成这方面的内容, 老师学生都要花一定的工夫。我把目标更加细化。可以找名人伟人简介、名言、故事等, 先从校内找, 再在学过的课本中找, 最后在校外找。通过两周的实践, 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很多, 有的还分门别类做了整理。

通过这次综合性阅读的学习, 我觉得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学习, 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过程的本身就是学习, 让学生明白怎么学学什么, 并懂得开卷有益。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交朋友”的道理, 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在阅读教学中, 只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 有不认识的字, 读读拼音, 词义不懂的, 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 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 (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 提出来。有的时候, 学生确实提不出来, 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 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 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启发, 积极性就高起来, 认真读书, 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 学习兴趣也浓了。

日语教学重在“多练” 篇9

“精讲多练”与“讲授—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针锋相对, 但绝不意味降低了教师的作用或对教师的要求。虽然老师讲授的时间减少了, 但是他们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增大了。道理很简单, 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让他们多说多练, 当然要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难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 而是提高了。

从“听说法”到“交际法”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师生的角色, 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听说法”, 教师是主导, 是操练的指挥官, 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指示、命令, 是被训练者。在“交际法”的原则下, 学生为中心, 老师“精讲”, 学生“多练”, 老师安排、组织活动, 分析学生需要, 提供咨询, 而学生成为主要活动者, 他们之间有时合作, 有时又是竞争对象。

以下具体分析教师如何做到让学生“多练”。

一、端正学生的思想:日语是一门技能,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老师在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时, 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方法, 以后的课堂上他们才会更好地配合老师。因此, 新生的第一堂日语课, 我总要对学生说:不要把日语看作像历史、地理、物理这样的学科, 而要把它看作像打字、游泳、踢足球这样的技能。技能的熟练掌握只有通过反复实践, 就像通过打字的实践学会打字, 跳到水里游才学会游泳。学会讲一种外语则要通过反复重复其基本句型和词汇项目直到能够脱口而出, 不要厌烦重复、背诵、操练。教学中, 我通过经常不断的重复来培养学生的日语习惯。鉴于公认言语句型是语言的基础, 所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口语句型。

二、课堂上尽量使用日语

日语教学中, 应尽量使用日语, 控制使用汉语的使用率, 这是日语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日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实践证明, 只有在教学中加强日语实践, 多使用日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日语, 并沉浸在使用日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培养运用日语的能力, 使学生尽快地习惯于听陌生的外语语音。

日语教学中尽量使用日语, 一般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 尽量使用日语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日语课堂用语。凡能以日语表达的, 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 都尽量使用日语, 避免使用汉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语语言能力的特点, 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2. 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学生可以跳过母语, 直接把日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3. 随着学生日语水平的逐步提高, 适当用日语解释日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 开始时说得慢些, 适当重复, 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 学生是不难听懂日语解释的。

三、坚持大量重复和操练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 (C.E.Eckersley) 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 他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 老师在操练课 (如学习口语) 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 而学生应允许讲75%, 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 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 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有用的文章段落, 做大量的替换练习, 从句型练习到交际等。

例如, 在讲到新语法「~たり~たり」这个句型时, 说明其含义及用法之后我马上请学生翻译、造句。单调的语法很难记住, 对这个句型加以运用才容易掌握。学生们作出的句子有:

———「授業中、居眠りをしたりしてはいけません。」

———「母は廊下を行ったり来たりしています。」

———「日曜日、公園で山に登ったり、ボートに乗ったりしていました。」

……

口头操练的句子, 句子要短, 而且尽量没有生词, 书中例句一般不适合口头翻译, 因此在备课时, 老师要编写一些简短的例句。

再如, 学习口语“你是哪里人?”, 我先在黑板上写出基本句型:

问:「ご出身地はどこですか。」或「ご出身地はどちらですか。」

回答:「私は (地名) の人です。」

然后要求学生互相问问题, 可以同桌练, 也可以请学生进行“链条式”对话。

如学生A问学生B:「ご出身地はどこですか。」

学生B:「私は瀋陽の人です。」

学生B问学生C:「ご出身地はどこですか。」

学生C:「私は杭州の人です。」

多数学生都喜欢用日语问问题, 在提问过程中, 他们就将日语当作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的交际工具来使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 可做较高层次的练习, 根据指定情景自编对话。

四、尊重学生, 建立平等协作式的师生关系

学习日语, 亦或学习任何科目, 都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工作。老师对学生友爱、同情的态度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纪律必须要有, 但纪律应建立在友善的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 特别是自尊心很强, 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 多鼓励学生。

“怕错”, 是学生学习日语对心理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年龄越大, 怕错心理越明显, 教师要通过表扬他们练得好和他们的进步来帮助他们。对较好的学生提问较难问题, 如果学生练习中出错了, 一般不纠正, 教师只需把正确的答案说一遍, 或让几个学生再问答同样的问题, 使出错的学生意识到正确的说法。对于学习差的学生, 通过耐心和鼓励让他感觉到自己也正在前进, 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还要特别鼓励对那些胆怯、内向型的学生。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日语的兴趣

教学中的趣味性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课题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 尽量运用最优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老师要用热情、投入、认真细致的课堂状态, 让全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性和求知欲, 不论在哪些教学方式上都不易停留过久, 以免学生厌烦失望。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简笔画、课堂游戏、讲故事、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唱歌、课外活动等, 使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 从而使师生配合富有成果。

诗歌教学重在传递诗情 篇10

一、朗读背诵, 感受诗情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情境。“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 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表现, 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教学中, 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从整体上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活动, 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和诗人的激情。特别是录音带、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更让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 使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同时, 伴随朗读背诵, 结合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 把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来唤起学生的激情, 走进诗的意境, 把握诗的情感。

二、剖析形象, 领会诗情

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中的景物形象, 包括诗中所描绘的人、事、物、景, 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 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同时经过诗人思想感情化合点染, 渗入诗人的人格情趣。所以, 诗歌教学中, 要深入剖析诗歌形象, 寻找“情”缘, 辨识“情”物, 品味“情”境, 领会“情”意。首先要辨识“情”物。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象上, 久而久之, 一些物象也就积淀了一定的为人所共识的内涵。比如, “杏花春雨”即为江南美景, 而“大漠长空”则是塞外风光;“归雁”蕴含思归之意, “月亮”寄寓离愁相思等。阅读鉴赏诗歌, 认清这些物象, 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其次要品味“情”境。所谓的“情”境, 是指诗人主观的“情”与客观自然的“境”的圆融, 是外物与内情的合一。“情”与“境”彼此依存, 相互渗透。因为“境”的多姿, “情”的多样, 所以构成的情境也就异彩纷呈:有雄浑阔大, 宏伟壮丽;也有恬淡秀丽, 委婉幽深。不同的情境给人带来不同的美的感受、情的熏陶、心的净化。

在引导学生剖析形象时还应该注意到生动的形象源于巧妙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艺术构思精妙、新奇, 写法多变,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情理映衬, 同时为达到形象鲜明, 新颖独特, 经常运用比兴、拟人、夸张、衬托、对比、反复、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为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教师应有重点地分析这些方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方式以及对形象的塑造、情境创设的深刻表现力。

三、品味语言, 传递诗情

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是文学语言中最崇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歌语言凝练传神、意味深长, 蕴含着深刻的意蕴, 除表层语意外, 还具有丰富的深层语意。诗歌教学中,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师通过评析点染,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重点是要抓住诗眼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首先, 要深入揣摩、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 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透过这些词、句, 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 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 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 进而深入诗境, 引起共鸣, 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其次, 要揣摩诗歌中的叠词, 因为诗中的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同时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 适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最后, 品味诗歌语言时还应关注数词和表颜色的形容词。数字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枯燥、乏味的。但看起来十分单调的数字被诗人巧妙地运用到诗中时, 却往往会变得十分形象生动, 使全诗妙趣别具, 平添许多艺术魅力。除数词外, 古典诗歌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 还经常用到表颜色的形容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色彩美, 借以抒发作者的某种心情。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琐谈下一篇:成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