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文化

2024-07-14

内蒙古民族文化(精选十篇)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以及物联网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诸多新媒体,为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其具有多元化、高效性、实时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有效地破除了文化交流面临的时空障碍,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稳步提升和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内蒙古地区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地运用各种新媒体,并获得良好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内蒙古在运用新媒体对外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现状

首先,当地严重缺乏传播技能较强的新媒体对外传播从业者。当前,在对外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必须要考虑和关注的关键性因素。眼下,内蒙古地区在开发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拓展新媒体对外传播渠道方面,对外传播技能和水平较高的新媒体人才资源非常稀缺。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够高,未能充分关注新媒体对外传播人才的训练与培育,尤其是文化传播、新媒体技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匮乏,此外工资、福利、薪酬较低,人员编制管理比较严格,不能有效地引进高水平的新媒体传播人才;其次,主管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相关部门未能高度关注对在岗从业人员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训练与培训,导致了落后的新媒体传播观念,传播技术越来越陈旧。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范围小,层次低的问题。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该地区曾经生活过不少民族,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多彩。但迄今为止,该地区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时,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范围非常小,层次低的问题。不能充分地利用以及开发这些文化资源,绝大部分依旧处于简单地展示文物古迹,程式化的民俗旅游观光以及观摩表演、会展以及节庆活动的层次上。不能深入地挖掘与展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及内涵,整体来讲,缺乏创新性的、深层次的体验方式与开发思路。

二、新媒体时代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建议

首先,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新媒体传播技术人才,充分地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各种传播技能,积极地拓展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以及范围,挖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通过提升新媒体传播人员的综合素养,积极有效地整合文化资源。

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内蒙古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各个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分层,比如利用报纸与电视等传统媒体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播产品和服务,借助微信、微博、网络视频与博客等在内的多种新媒体,为广大青年用户提供内蒙古民族文化消费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切实把握好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分层级对外传播问题,净化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外部环境,翻译成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目的语,增强跨文化传播的针对性。

第三,着力铸就文化精品,注重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艺术性。文化传播部门应该积极地探索国内外各种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规律,强化研究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力度。形成强烈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理念,合理地借助各种新媒体,使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沿着“有知识、有声、有景、有像、有故事、有物,易传播、易学、易懂”的传播方向,希望呈现出最精美,最丰富的画面、内容,将最动听的内蒙古民族语言,多姿多彩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呈现给广大受众。

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民族特色,侧重于丰富的草原文化,形成较强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打造质量、策划水平较高的精品文化项目,实施以认知与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品牌化营销。通过各种新媒体,持续地创造关注度较高的民族文化热点话题,借助品牌符号,向目标受众传输内蒙古民族文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地联系新媒体技术的具体传播特征,持续地延伸该赌球民族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链。例如,依赖不断进步的新媒体视听媒介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资源、产品与服务的视听化转换;密切结合网络游戏及动漫产业,设计开发富有内蒙古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题材的网络游戏与动漫;运用先进的3D多维数字技术,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体验式传播。借助日益普及的数据库技术与持续深化的数据化应用思想,进一步拓展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与产业的价值链。

结语:

内蒙古地区在运用新媒体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与传统媒体密切配合,循序渐进地找到对外传播民族文化与新媒体运用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破除新媒体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中的障碍和难题,提升新媒体促进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实效性。

摘要:内蒙古民族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它。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和手段。本文研究了当前内蒙古地区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基本状况,并论述了内蒙古地区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有效地适应新媒体对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竞月,王金磊.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出路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4,(4):134-138.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2

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

执笔:贺奇业力图

上世纪开始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利润最大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也在快速兴起,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在提升。近几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出现突飞猛进的景象,发展速度居于国内前列。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也在兴起和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该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何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能否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课题之一。我们持有如此探究的思路,围绕本地区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第3位。国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等8省区毗邻,跨越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 221公里。全区现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其中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49个民族,总人口2405.06万(2008年),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人口429.89万,占总人口17.8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6.24万,占总人口4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民族聚集,民族文化产业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精神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经济与社会价值极高,可开发潜力大。有形物质资源中自然景观方面有草原景观、森林景观、河流湖泊景观、动

植物景观、地质矿产景观和沙漠景观等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物古迹方面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岩画、近现代重要史迹、近现代表性建筑等,种类多,数量大,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服饰、工艺文化资源和较好的民族文化产业设施设备资源条件。同时,在无形精神文化资源领域里除了有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民族民俗、演艺娱乐、体育、医疗、文学美术文化资源外,还有较好的品牌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依托以上所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随着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也有了较好的起步和进展。近年来,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区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目前,全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已达近20000个,文化娱乐场所1万余个,从业人员已超10万人。文化产业主体框架已经形成、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关联作用和社会效益逐步发挥,产业链逐步延伸,带动了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民族文化产业比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治区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业、出版业、演艺娱乐业、餐饮与服饰文化产业、工艺礼品和创意设计与软件开发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据按可比价格计算统计2000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05.74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39.3%,人均生产总值6502元;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583.79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33.3%,人均生产总值32214元;按1952年=100的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为10422.5,人均生产总值1130.6; 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为35421.1,人均生产总值4075.1;按当年价格计算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比上一年增加值为8583.79亿元,增加值指数达115.5%。

当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总体来说,区内民族文化产业仍面临着认识不够深刻、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政策与法规跟不上和引导监督不协调的困境;存在发掘与保护不到位和开发模式不合理现象;处在生产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鲜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粗放式经营管理境界;资源优势不凸显,工艺技术滞后,产品文化内涵浅薄,欠创意;缺乏产品展示平台,宣传力度欠缺,市场狭窄,秩序紊乱; 产业体系不完整,行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开发力度薄弱。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调查与分析说明内蒙古具有民族文化产业可开发资源优势,并且通过多年的挖掘、保护、开发与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发现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又面临着很多挑战。现将针对上述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简单提出如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调查结果说明,由于对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开发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盲目现象。到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系统的民族文化产业资源与产业现状调查统计的资料,也很少看到关于民族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更没有民族文化产业专题规划之类纲领性文件的宏观指导或督促依据;不少行业对其所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及其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等都含糊不清。乃至,对什么叫民族文化产业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关系?怎样对民族文化企业或产业概念进行界定等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楚的答案。如此认识上的盲区,当然会导致实践上的误区。

第二,民族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内蒙古自治区从上到下大小会议文件、各级领导讲话以及很多研究成果,都一致认可或强调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真正落实实施方面远远不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关政策与法规迟迟跟不上实践的需求,这也恐怕某种程度上成为导致民族文化产业的乱开发或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些方面的政策或条例往往难以与相关行业政策与法规相互衔接。其结果,常出现一方面虽强调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的自相矛盾的现象。目前情况下,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与法规方面的更加以保护和扶持。

第三,需要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相应的财政补贴、减免税费和其他更多方面合理可行的保障政策和实施细则来,有力地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当前,如果要求将内蒙古所有经营性民族文化事业单位马上完全实现转企改制步骤,是不符合现实的,要需要多元合理的过渡方式。

第四,亟待落实实施更加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合理的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全面挖掘和保护好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重点促开发,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秩序。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根,要想使得民族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首先有必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所指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草原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对草原民族现实文化生态进行保护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应该重点扶持或引导推动一些主要行业,以点带面快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管理,争取尽早将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心。目前,内蒙古民族文化企业,尚未突破经营规模小、资金缺口大、粗放式管理、产品质量偏低等瓶颈,无法体现民族资源优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责任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督促整合文化企业,给予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六,突出民族特色,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把握好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在市场上所谓的民族文化产品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因素在内,甚至也有不少完全歪曲和庸俗化的东西。还有诸多行业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很低,难以创造出高档次产品。另外,有很多产品大部分都在相互模仿或抄袭,缺乏创新研发能力。应该由有关部门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时常加强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尽快扭转和改善以上局面。

第七,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平台,促宣传交流和市场营销,积极培育好民族文化市场。目前,区内还没有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场所和综合性文化市场,民族文化产业难以体现风采。先可以在自治区首府及各盟市以上城区建设民族文化博览园和民族文化商城之类的大型市场,然后进一步逐一进行扩建。以诸如此类的集中整合展现的方式进行运作,既便于管理,又能打造氛围,恐怕肯定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八,抓好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相结合在一起,才能相互促进和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九,重点扶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行业。创意与科技是文化产业最重

要内生变量。无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或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无法忽视民族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如果不很好地去挖掘和开发一个民族的创意资源和高科技产品,传统的民族文化必然失去其生命力和传承功能。自治区应该有必要建立民族创意产业园区和高科技开发中心,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有力地推进整体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步繁荣发展。

第十,摆脱思想包袱,拓宽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使民族文化产业面向世界。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外大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研制实施有利可行的政策,进一步推进引资、合资、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广泛合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走高起点、快发展的路。

最后,要说明的是:首先,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社会上很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参照或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次调查研究没有能够更好的深入,包括很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和探讨,难免有缺点和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项目组成员:布仁图、李岭、包梅花、金泉、唐彩霞、边建平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3

高一政治课学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引发了我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兴趣。我是蒙古族,那么我国和内蒙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查阅了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发现了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由于人口少,他们被称为“三少民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好多文章提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少民族”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让我感到十分惋惜。正好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选择“‘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作为自己的参赛题目,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爸爸还专门抽时间陪我到呼伦贝尔去做实地调查。

本课题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调查重点,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独特价值,研究当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在检索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制订调查的具体方案。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走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工作者,了解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通过走访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家庭,对当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

参观博物馆、鄂温克民族传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初步掌握了调查、分析、统计、论证、资料检索等研究方法和做课题的基本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今后我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查阅有关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作出自己的努力。

根据本课题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分别给呼伦贝尔市教育局、民委和文化局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视觉表现形式

一、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根基

民族文化就是指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与发展起来的具有该民族自身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融发展的民族地区。同时, 地域辽阔、气候迥异的条件也造就了内蒙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即便是蒙古族, 不同部落的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拥有的民族文化又各具特色, 成为城市气质、底蕴和灵魂的所在, 民族文化也自然成为各城市发展最大的优势特征。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城市空间及人文印象的综合评价, 即对城市的整体印象。更深刻地说,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内涵的外在表现。城市形象标志是通过特定的视觉表现形式向公众展示美好城市形象的一个载体, 是城市的宣传名片。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特质的外在展现, 深刻地展示出城市的特色和内涵。而独特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存在载体特质, 这就使得城市形象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独特的文化。每座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城市文化, 这是城市之间最深刻的、最本质的差异化表现, 是各城市特质的内涵。由此可以说,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根基, 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凝练与展示。由此可见, 各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就必须基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只有将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 才能更好地向目标受众传递出鲜明的个性化城市形象。如果不以城市文化为根基而以城市片面形象、人们主观意识等进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就会使形象标志脱离城市本质, 造成不确定性和或各城市形象同质化竞争的现象。

二、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具有独特性和象征性的城市形象视觉元素, 只有这样传达出的城市形象才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 才能增加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可识别性。独特而富有象征性的民族文化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彰显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形成城市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就是提取各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中的典型性视觉元素, 通过一定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其视觉化。只有融入了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标志才可以体现出城市品牌形象鲜明的个性特征, 易于各城市形象的良好传播, 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形象标志设计中视觉表现形式可归纳为文字化的、图像化的、色彩化的和综合运用的视觉化的四种。

(一) 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文字作为一种抽象图形, 是人类之间交流与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 更是区分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重要因素之一。蒙古族文字作为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字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 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展现。因此在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以蒙古族文字为造型特征的视觉表现形式, 也就更容易在视觉上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差异化感受力, 使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同时, 也极易展示和传递出城市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因而以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设计城市形象标志, 也就成为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一个创作与展示的方向。

例如, 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上应用的形象标志就是以蒙古文字“城市”为设计元素, 这是运用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标志主体为蒙古文字造型与辅助图形云纹和草原的完美结合, 展示出了草原上城市的形象特征, 当受众看到这一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蒙古族文字造型时, 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内蒙古。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形象标志的认知效果, 同时也更易引起受众对它的记忆。形象标志完美地传递出了“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这一主题和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的城市形象。

(二) 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较之文字化视觉表现形式具有更易被传递和理解的直观性特征, 它给予受众更直观的视觉刺激和感受力, 具有更强的视觉识别力。以图像化进行的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也就具备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也更易被记忆和传递。内蒙古各城市可以提取具有本城市典型性民族文化内涵的视觉元素, 并通过图像化视觉表现形式进行标志设计, 能够使各城市形象标志更好地传递出城市独特气质和形象。

以锡林浩特新的城市形象标志为例, 它的视觉设计元素就源自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竞争点, 即深厚、悠久的马文化。标志以骏马为主视觉造型, 与锡林河勾勒的草原造型共同传递了锡林浩特深厚的马文化内涵和草原地域文化特色。整款标志为圆形, 进一步强化了锡林浩特腾飞发展的“草原明珠”城市形象。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使城市民族文化信息更加形象地凝聚在城市形象标志中, 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标志的识别和传播效应。

(三) 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生活在内蒙古的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等的不同, 在对于色彩的选择与喜爱上也就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色彩理念,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由此也就使色彩具有了代表民族或城市的属性特征。同时, 也使色彩成为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元素之一。伴随现代设计的发展, 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就成为设计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的常用方式之一。

以占内蒙古自治区人数比例较多的蒙古族为例,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人世代以色彩来传达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视觉信息, 不仅丰富了色彩既有的实用功能, 也赋予了它极大的审美价值。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高尚、正义的代表;红色是希望的代表;蓝色是天空、永恒、兴旺的代表;黄色是威严的代表;绿色则是草原、春天、生命的代表和象征, 对色彩的独特选择和喜爱使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的色彩文化。那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内蒙古各城市就可以依据城市独特的色彩文化来进行设计, 通过提炼标志性的色彩, 利用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来展示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 传递城市独特的形象气质。

(四) 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

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化展现, 是城市整体形象的视觉化再现, 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以城市民族文化为设计根基的城市形象标志才能体现出城市品牌形象的鲜明可识别性。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每座城市都有着异于其它城市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质, 限制其运用哪种具体的视觉表现形式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 在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就需要选择不同的具象化和形象化方式提取文化中的视觉元素, 因而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选择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来进行设计能够更加完美地展示、传递城市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设计语言, 提高形象标志的视觉识别度, 能够增强受众在视觉和情感上对形象标志的认知效果和记忆程度, 更深刻地向受众传递出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和特质, 使城市形象的传播更加准确到位。

三、结语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逐渐定型的特质和风貌, 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 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根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民族的文字、艺术、风俗习惯和建筑等都属于文化形态的范畴, 它不仅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更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江泽民总书记曾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所以, 必须对民族文化进行精心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民族地区城市, 各城市更应该加大对城市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工作力度。伴随现代城市的飞快发展, 世界各地区对自身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视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作为塑造和传递城市品牌形象最直观、最浓缩、最精华的首要载体的城市形象标志在国内外快速地被设计和投入应用。从树立城市品牌的角度看, 城市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 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内涵和基础, 是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根基。民族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源动力, 是城市个性化魅力的源泉。那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提炼得越多就越能使城市在世界中展现出更独特的魅力, 也就越能提升受众对其的认知度, 有助于形成品牌化力量。内蒙古作为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民族地区, 各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例如, 以科尔沁文化为特色的通辽市, 以绚丽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呼伦贝尔市等, 造就了内蒙古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那么城市在进行形象标志设计时就要以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根基, 选择相应的视觉表现形式, 使形象标志更好地彰显城市民族文化特色, 传递差异化的城市形象特质, 避免各城市不必要的同质化竞争。同时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不仅可以提升市民自豪感, 增强市民凝聚力, 而且有利于城市全面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明亮.浅析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5)

[2]王强, 吴齐.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内蒙古居延文化遗址 篇5

汉代时,居延、肩水两都尉均为张掖郡所辖,所建边塞城、障、烽、燧、塞墙等遗址现统称居延遗址,居延遗址的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阿拉善额济纳河下游,西至纳林河、东到居延泽宽约60公里的范围之内。在这一区域内,目前发现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址13座,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18座,西夏至元代的庙宇10余处以及大片的沌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河渠遗存等。居延的另一令人瞩目之处是,上个世纪,这里出土汉简约4万余枚。这是我区重要的大型古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使居延遗址如同古丝绸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文明遐迩。早在20世纪初,居延遗址由于俄国人科兹洛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郝定等人来华盗掠、调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甘肃省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均在居延遗址进行过数次调查和发掘,出土了一批文书、纸币、文物及汉简,

资料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6

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内蒙古的古代先民也把黄金视为珍宝,用它制造各种美丽华贵的饰物。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制造和使用黄金饰品的,是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发现了一批金饰品。出土的金饰品制作精巧,形象生动传神,其中较典型的为圆形雁纹镂空金饰牌和马形金饰牌。图1圆形雁纹镂空金饰牌,属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直径7.1厘米,厚0.2厘米,重108克,金饰牌缘边饰有十六组镂空雁纹,中间素丽,背有钮,器表金黄明亮,应为装饰物。图2马形金饰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通长4.6厘米,宽4.5厘米,厚0.1厘米,重28.9克。马形金饰牌中的马呈伏卧形,回首竖耳,圆目成孔。饰牌正面凸起,背凹,有两个桥形穿钮,可系挂佩戴。

由于黄金色泽美丽,耐腐蚀,又有良好的延展性(1克黄金可拉成2公里长的金丝),又便于携带和长期储藏。自“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后,生活在内蒙古的历代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都生产和制作了大量的黄金制品。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贵族,还将其家族命名为“黄金家族”。在内蒙古地区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黄金饰品,均各具特色。

图3是匈奴王鹰形金冠饰,出土于鄂尔多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葬,重达1394克,由金鹰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狼和羊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的金冠顶上,俯视着狼与羊搏斗的场景。金冠饰以草原上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雄鹰采用圆雕工艺,以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钩状的鹰喙,以表现鹰的凶猛。这件金冠是匈奴单于(皇帝)的宝冠,不仅是艺术珍宝,而且是匈奴单于权力的象征,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野兽风”是北方民族金饰品图案的一大特点,尤其是虎搏兽的造型,方寸之间表达的正是在古代草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弱肉强食的生存之道和游牧民族的审美心理。下面的系列金饰件均为活动在内蒙古地区的匈奴族的典型金器。图4战国时期虎兽咬斗纹金饰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出土,长13.8厘米,宽7.95厘米,饰牌由黄金模铸而成,图案主题为一只猛虎前爪按住一兽作吞噬状。图5战国时期刺猬形金饰件,高2.5厘米,长4.5厘米,为薄金片模压錾刻呈网雕式。其边缘有缀孔,应为服装上的饰物。图6战国时期怪兽纹金饰片及细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出土,长12厘米,宽10.2厘米;长12厘米,宽10.2厘米;长19.6麒米,宽2.5厘米。金饰片中有集鹰嘴、狼身、羊角于一体的怪兽,为欧亚大陆西部阿尔泰地区游牧人的神灵,谓之“看守黄金的格里芬”,说明当时的匈奴纹饰借鉴了外来艺术题材和风格。图7战国时期虎形金饰牌,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藏品,长12.4厘米,宽6.2厘米,图案主题为猛虎捕食野兔。

2010年9月8日,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白家湾村发掘了一批珍贵的窖藏金器,如图8虎咬鹰牌饰,图9虎咬马牌饰。两件虎咬鹰牌饰的大小大体相同,均为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1厘米,厚0.1-0.2厘米,重量略有差异,分别为431.24、553.45克。两牌止面为浮雕状,猛虎仰首咬噬鹰的头部,纹饰有叶状、心纹、圆圈纹等,并镶嵌有绿松石和料石。虎咬马牌饰略小,虎头反向,嘴咬马背。这些金饰品的级别很高,时代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推测可能为匈奴单于所用之重器。

鲜卑民族继承了匈奴金饰牌的风格,并在造型、题材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图10东汉时期瑞兽纹金饰牌,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墓出土,长8.1厘米,宽5.4厘米,此件金饰牌为佩戴之物,根据《魏书》记载,鲜卑始祖率领部族南迁,“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引导,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此件应为文献中所提之“神兽”。图11东汉时期卧马形带链金挂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墓出土,长8厘米,宽5厘米。纯金铸造,造型中马呈四肢屈曲的卧姿,马首垂至地面,头顶及臀部各突出一小环,上连金链,应为佩饰之物。图12东汉时期双马纹金饰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出土,长5.6厘米,宽6.8厘米。

步摇是簪钗上饰以金玉的垂挂装饰,可插于妇女发髻的前后左右。汉唐时期在妇女中极为流行。中原地区的这种步摇冠饰,为北方游牧民族贵族广泛效仿,尤其是在北朝鲜卑族中使用效仿最盛。中原地区的步摇冠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状,其上缀以珠玉,并常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而北方民族多以黄金制作成各种动物形步摇冠,其上镶嵌料石。图13这两件金步摇冠饰出土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北朝时期鲜卑贵族妇女所特有的头上装饰。两者一为马头形,一为牛头形,角均作鹿角形状,上部呈树状分叉枝干,每个枝梢上挂有活动的叶片,当佩戴者走动时,叶片随之颤动,发出悦耳的声音,以显示富贵。而树叶及鹿形,反映了鲜卑民族对森林的怀念。另,在内蒙古通辽市征集的凤鸟形金步摇冠饰也比较典型。图13北魏时期马头鹿角、牛头鹿角金步摇冠饰,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图14东汉时期凤鸟形金步摇冠饰,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征集,高5.3厘米,底长5厘米。

2010年5月,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发现一座被毁的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定为北魏太和初年至迁洛以前(477-496年),其中出土的一批金器,为鲜卑女性贵族使用的饰品。如图15、图16正镶白旗北朝墓葬出土的金饰珠、金铃饰、金带、叶形金头饰什。

辽朝是北方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辽代的金器制造业发

达,制作的金器工艺高超,造型精美,堪称北方草原地区的金器精品。图17辽代陈国公主的金面具、图18辽代驸马的金面具,这两幅金面具均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中,为纯金片模压制成,均按照公主与驸马的脸型特制,公主面具丰润舒展,显示出青春女性特有的柔美;驸马面具颧骨微突,面庞清瘦,刚毅而沉稳。图19辽代公主的金晇带、金针筒、龙纹金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

饮酒之风在北方民族中极为盛行,以下几件为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契丹、蒙古贵族的饮酒用具。图20辽代人物纹錾耳金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土尔基山出土,口径6.1厘米,底径3.7厘米,通高5.9厘米,重121.1克。为金质酒具。图21元代狮纹錾耳金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征集,通耳长17.9厘米,宽14.2厘米,为元代蒙古贵族典型的饮酒用具,现藏内蒙古博物院。图22元代錾花高足金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图23元代高足金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出土。

元代的金饰品蔚为大观,种类繁多,不仅有本民族的显著特点,还吸收了中原汉地和欧亚外来文化因素,工艺水平高超,体现了蒙元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

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元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金饰件。图24所示为三套马具饰件,主图案运用捶揲工艺,饰莲花纹,边缘饰连珠纹,是元代蒙古族马具金饰品中的精品。龙凤纹金马鞍饰前桥饰长12.5厘米,宽5.2厘米,后桥饰长9.2-14厘米,宽2.7-7.7厘米,整体由薄金片錾刻而成,由前后鞍桥、前后鞍翅组成,鞍桥图案为镂空錾龙纹,双龙之间有莲花图案。

图25图30为元代时期的各种装饰品。图25是锡林郭勒盟博物馆的藏品元代掐丝金饰件。图26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恩格尔河墓葬出土的元代虎头纹金手镯。图27是个人收藏的元代金镶松石手镯,直径7厘米。图28是个人收藏的元代金镶松石耳坠,长6厘米。图29是个人收藏的元代嵌松石古叙利亚文金戒指,长1.2厘米,宽1厘米。图30是个人收藏的元代景教嵌宝帽饰,圆形直径4.8厘米。

内蒙古地区的金器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历史悠久。金饰品工艺时间长,早在夏家店时期就出土了大量金饰品,这在全国来看,是比较早的。

其次,几处集中出土地的金器,器形大,规格高,工艺精湛,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皇家贵族用品。

第三,内蒙古地区的金器,不仅具有礼仪性作用,还有很多实用器皿。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7

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至今, 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人们的共同努力和经验, 这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 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甚至破坏,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削弱甚至消亡, 因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在内蒙古这个人们热爱载歌载舞的地方,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 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其音乐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高校在此时应当担负起将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的重任, 积极引进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教育理念, 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使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深入到人类音乐文化之中, 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现今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 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 高校音乐教育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但是, 对于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则存在着缺失, 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课的开设比较忽视, 一般音乐课的开设以高雅的和比较严肃的音乐为首选, 本土音乐仍然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高校音乐教育中缺乏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通的教师, 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较为精通的艺人一般生活在交通较为不便, 经济水平不高的地区;无论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还是音乐专业以外专业的大学生, 其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知都不是很足, 基础都比较薄弱。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引入高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在近年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制定的新课程标准表明:“必须要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这表明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是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观念的统一体, 其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 还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社会学价值, 学习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 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形式, 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同时, 也可以丰富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 为高校的健康活泼的氛围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将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途径

(一) 丰富关于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课程

现今高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中已经开始重视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增设了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系列的理论课程, 比如内蒙古音乐概论、内蒙古音乐学、长调艺术学、 民歌研究等一系列的课程, 但没有注重美声和民声与长调, 短调的结合。而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也一般只有懂蒙语的学生会涉猎一些。因此, 要不断加强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兴趣, 并且要不断引进精通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人才, 保证音乐文化多元化。

在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时候, 要注意与西方音乐有机结合, 因为一般长调的学生使用马头琴进行伴奏的比较多, 没有好的即兴伴奏, 因此要积极吸取西方音乐中有用的部分, 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

(二) 走出课堂进行实地体验

对于有便利条件的高校, 可以组织学生到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实地体验, 使学生对当地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有着直观的了解, 在体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 并通过演出或竞赛的形式, 给学生一个展现收获和心得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传承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三) 组织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形势下, 对其进行保护显示出极大的必要, 学校可以对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及时录音和录像的形式进行抢救性保存, 对马头琴、胡琴等少数民族乐器进行收集和展览, 从而提高学生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总结

在悠久的岁月里, 内蒙古少数民族同胞们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和聪明才智, 使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质, 现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也陆续将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 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 使大学生们熟悉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 对本土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厚的感情。现今诸多高校音乐教育中引入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 积极提出将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为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 目前看来仍然做得不够, 高校教育只有努力创造一种民族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氛围, 使学生从心底中重视起来, 才能促进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真正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桂琴.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J].电影评介.2013 (11) .

[2]徐蔓.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2) .

[3]余艳.新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问题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 (03) .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8

一、草原文化旅游的基本阐释与其产业化分析

从理论角度来说, 文化旅游这一概念始于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与夏西肯特·格波特合著的《旅游学: 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他们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个囊括旅游各个方面的宽泛概念, 这里侧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学习与思想交流。针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阐释, 文化旅游, 显然包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这两个维度。旅游产业这一维度在前期的开发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而文化产业这一维度在近年来才引起专家学者的真正重视。文化产业以文化为依托, 分为公益性文化产业与事业性文化产业。在文化旅游中, 文化产业应得到长足的发展, 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特征。

草原文化在中国古代就富有盛名, 如今已成为中华文明两大主源头之一, 在中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草原文化包含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红山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及其在这些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歌舞艺术、民俗风情、礼仪、服饰等文化资源。

草原文化旅游即是依托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发展的旅游产业, 在旅游过程中, 以体验草原文化和享受草原文化为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如今比较注重精神文明的消费, 享受精神上的富足, 所以, 人们已不是单纯地进行自然风光的旅游, 而是把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旅游, 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已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吸引因素。其中, 国内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 在来华旅游的美国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达56.7%。这一数据显示,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相较于单纯的欣赏名胜古迹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在《内蒙古旅游统计便览》所提供的数据中, 旅游结束后国内旅游者对内蒙古旅游最满意的就是民族风情, 约占43.23%。因此可以说, 浓郁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神秘的民族个性, 是形成文化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是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民俗文化的内涵应不断丰富, 应作为发展重点去深化。

内蒙古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大省, 特别是民族歌舞艺术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内蒙古民族歌舞反映了内蒙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 更加向世人展示了内蒙古人民的豪爽、好客、勇猛的民族性格。因此, 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不断增加, 它可以在此基础上成为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吸引部分, 充分利用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的优势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原文化旅游, 是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之一。

二、以民俗歌舞艺术丰富草原文化旅游的民俗内涵

民族歌舞艺术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表现形式, 它和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音乐、舞蹈、服饰等物质载体将民族文化中包括风俗民情、历史文化、观念信仰等内涵外化出来。同时,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民族歌舞本身就具有欣赏、娱乐价值。内蒙古民族歌舞在国内外享誉盛名, 中外游客来内蒙古旅游除了欣赏辽阔的草原之外, 还旨在享受纯正的内蒙古民族歌舞。调查显示, 来草原的旅游者有三大兴奋点, 其中之一就是欣赏内蒙古民族歌舞。

内蒙古在音乐上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 呼麦、马头琴、长调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域特色有很大的关系。而由此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与喜爱。所有这些, 都是辽阔的内蒙古地域赋予的, 是绿色的草原给予的, 它丰富着民俗文化的内涵。

内蒙古的舞蹈种类也十分丰富, 有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查玛等, 这几种舞蹈在内蒙古民族舞蹈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潇洒的舞蹈动作, 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 把对美的感受推到了极致。

内蒙古丰富的文化遗产, 是发展歌舞艺术事业的社会依托, 是内蒙古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从文化层面来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内蒙古的民族歌舞艺术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是这个民族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其浓郁的草原文化, 有利于发展壮大内蒙古的民族歌舞文化。要发展民族歌舞艺术, 就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最终使内蒙古自治区歌舞艺术形成更加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通过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内蒙古民族歌舞是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内蒙古悠久的音乐与舞蹈的影响下,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产品, 如《鄂尔多斯婚礼》《千古马颂》等。这些民间艺术将草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已逐渐成为文化旅游品牌。

其中, 《鄂尔多斯婚礼》是近几年来打造的最为成功的项目之一。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程序和内容。其中结合了蒙古歌舞与蒙古族的民俗, 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另类婚礼形式。它打破了普通婚礼的局限性, 直接与游客进行互动, 游客可以参与到婚礼歌舞节目当中, 这不仅仅是观赏, 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我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 则把马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锡林郭勒盟被誉为“中国马都”, 在这个宽阔的草原上孕育了独特浓厚的马文化。《千古马颂》剧目演出融合了蒙古族歌、舞、乐、杂技等艺术元素, 融合高科技声光电及全息影像技术, 向人们展示了震撼的画面, 演绎了马背家园上的温情, 展现了独特的草原文化。据统计, 2014 年9 月至10月在锡林浩特市上演的《千古马颂》, 共计演出22 场, 吸引了3 万多名观众前来观赏, 包括全国各地乃至蒙古国、韩国的观众。演出吸引了大批来内蒙古旅游的游客, 并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在2015 年, 该剧舞美结合国际顶级实景秀、舞台秀等设计风格, 把表演区和沙区连成一体并与观众席相接, 在高低错落间形成微缩草原景观, 使观众在近300 平方米超清LED 、1000 平方米环形分合投影幕结合雨雪烟沙等特效, 营造出多维立体演出效果,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人们对于文化旅游已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地观赏, 而是直接去体验民族文化, 体验民族风俗, 最终从精神层面来完成对文化的深度认知。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在这种消费环境中, 成为建立自己的草原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力量, 这是文化消费环境所赋予的独特优势。

因此, 内蒙古民族歌舞早已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产品, 满足了来内蒙古的中外游客欣赏和体验内蒙古民族歌舞的需求, 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它会不断完善成长为优秀的草原文化旅游品牌, 被人们熟知、欣赏。

四、以民族歌舞艺术传递草原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化是对经济与政治的反映, 草原文化旅游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单纯的景观旅游相比较, 文化旅游追求文化贡献。文化旅游的目标是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以鄂尔多斯的婚礼为例, 在游客观赏、参与的过程中, 既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也体验了不同的民俗风情, 这丰富了游客的经历, 使游客增添了美的享受。一场婚礼所承载的信息被游客认可, 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 满足了游客的各种情趣, 那么也就实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提起内蒙古自治区, 自然会想到大草原、蒙古包等蒙古元素, 而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正在这方面。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和享受文化,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游客的心目中自然会形成对内蒙古的印象。当草原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它就会成为一个自治区的名片, 从而使内蒙古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自治区, 一个在现代社会仍然保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地区。

文化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单一的文化总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需要的, 所以这就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旅游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草原文化旅游向游客展示了独特而浓郁的草原文化, 它不同于中原文化, 不同于一般人们的想象, 以民族歌舞艺术传递草原文化, 是在传递这个民族的语言, 传递这个民族的性格, 传递文化的多样性。这正是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所传递的草原文化旅游的另一社会效益。

文化旅游也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可观的利润空间成为它存在的原因之一。旅游是一种消费, 文化旅游自然就是一种文化消费, 在消费的状态下会增加旅游景点及演出商的收入, 同时也可以提升文化旅游项目的竞争力。与此同时, 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如餐饮、服饰等相关产业, 从而形成良性经济循环, 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增加大众收入,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草原文化旅游具有品牌效益之时, 自然会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 这将为当地招商引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个地区的发展只凭借自身的实力是不能得到大的发展的, 必须和其他投资商相结合, 形成1+1 > 2 的效果。这就是良好品牌的桥梁作用, 也是草原文化旅游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作用。

五、结语

内蒙古歌舞艺术有其长远的发展历史, 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传递, 同时, 草原文化旅游也是当下一个较热的话题。本文通过“草原文化旅游的基本阐释与其产业化分析”“以民俗歌舞艺术丰富草原文化旅游的民俗内涵”“通过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民族歌舞艺术传递草原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四个方面解析了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对草原文化旅游的带动作用, 期望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敏虎.试论山西民间歌舞艺术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推进作用[J].经济问题, 2015, (11) :121-124.

[2]王佳.现代文化消费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 2005, (03) :56-65.

[3]白音查干.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S2) :11-26.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9

背景

岱海发电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岱海电厂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办电的重点项目,由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和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按51%、49%的比例合资建设。岱海发电规划容量为8台60万千瓦机组,分三期建成,机组投产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唐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

2003年以来,岱海发电全体干部员工奋力拼搏、无私奉献,连创佳绩,企业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节水示范型企业”、“乌兰察布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在岱海发电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创业之初,岱海发电就在“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思想引导下,确立了“诚信、守法、益众、争先”的企业精神,并将之树为员工的行为准则。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员工,公司领导班子将文化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和制度,积极屏蔽不良文化因素,植根优秀文化基因:消除本位主义,倡导“管理无定界”;消除平均主义,倡导“业绩优先”;消除平庸思想,倡导“忠诚敬业”。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随着二期工程三号、四号机组通过试运,岱海发电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时期:工作重点由基建与生产同步转向专注生产经营,增长速度由快速转向稳定,管理模式由粗放转向精细,能力要求由专业型转向复合型……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真正落实文化管理,巩固并最终形成团队协作、灵活创新、规范管理、关注业绩的理想文化模式。

2007年12月,岱海发电经过认真选择,与一贯倡导并坚持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同心动力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2008年1月22日,岱海发电企业文化管理咨询项目正式启动。

梳理文化脉络,锁定文化个性

文化源于历史,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文化的形成脉络。岱海发电发展历程虽短,但是成绩斐然。经过访谈调研和资料调研,项目组发现岱海发电的历史文化积淀主要表现在追求领先、持续改进;倡导协作、自觉奉献;强调安全、保证质量:严格管理、控制成本:关注业绩、重视结果。被广大员工高度认同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团结一心、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强调环境友好、追求社会和谐的“岱海模式”;高标准、严要求的内部管理;当地政府的全面支持、股东资源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的天然便利;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可以看到,岱海发电的关键成功要素与文化积淀是高度重合的,体现了员工对文化理念的强烈认同。

通过对岱海发电文化脉络的梳理,项目组确认岱海发电的优秀文化基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团结协作、自觉奉献的意识;严格管理、强调安全的传统;关注业绩、学习培训的氛围。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既是企业成功的有力支撑,更是文化提升的源头活水。

企业个性是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所在,亦是驱动企业持续提升价值的核心所在。经过对企业自我认知、外部认知和期望认知的综合分析,项目组确定了岱海发电的个性特征,即和谐发展、追求卓越、业绩导向、规范务实,为文化核心的定位打下了坚实基础。结合调研访谈的资料可见,正是由于在2003年以来企业发展过程中,岱海发电凸显了文化个性,才逐步成为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的先锋企业。

立足未来发展,剖析管理问题

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员工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和维护的基本认识、信念、价值观念和规则。因此,文化管理必须要直面问题并探究其背后根源。经过调研发现,尽管岱海发电业绩斐然,但是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从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电源项目竞争的角度看,岱海发电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对电力行业的价值链分析,项目组找到了管理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从行业价值链来看,发电企业下游的电网是国家控制的,电网公司并不需要面临与其他电网公司正面的竞争.其管理体制沿袭了国营企业管理体制,计划性较强:上游的电力设备供应商和电力物资企业,尤其是电煤供应商,运作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按市场规律办事。发电企业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竞争,一方面又要完成国家计划任务,这种行业特性对企业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岱海发电当前的文化问题,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性质与市场运作模式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岱海发电还没有形成能够有效地兼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的管理模式。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讲,任何问题的本质都是组织的基本假设以及这些基本假设在某些方面的表象。通过深度分析不难发现,管理问题产生的内部根源在于“强技术、弱管理”的基本假设,是岱海发电面临激烈市场竞争之后传统文化基因的不均衡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2008年4月3日,项目组在《企业文化调研报告》的汇报中,对岱海发电个性特征、文化优势以及文化管理问题的分析汇报,得到了岱海发电高层管理者的认同。

确定文化核心、提供解决思路

依据企业个性特征定位,项目组将岱海发电的文化手册命名为“和·卓之道”。“和”,就是和谐、协调、和衷共济:“卓”,就是卓越、高超、卓有成效。“和·卓之道”的本质是“以和为基,以卓为标”。“以和为基”,要求团队和睦、协作共赢、优化管理、控制有序;“以卓为标”,要求灵活变革、创新发展、关注过程、业绩至上。

企业文化应该清晰简洁,核心突出,逻辑严密,植根于企业的优秀文化基因。同心动力项目组坚持文化核心内容的表述与释义紧紧围绕“和”与“卓”展开:

岱海之任(使命):和谐动力助推经济;绿色能源服务民生:阳光团队成就员工;卓越价值回报股东,

岱海之志(愿景):行业典范:国际一流:百年长青。

岱海之则(核心价值观):善和共赢;善为共进;求实力行;求卓力新。

文化手册又是一本管理手册,能够有效、系统阐明核心管理思想,针对管理关键问题,利于全体员工统一认识;理念和行为具体结合,并留足学习、思考和记录的空间,利于执行和员工对照践行。通过对企业未来发展分析、企业文化现状和期望类型分析.项目组和岱海发电共同确定了文化的提升方向,即强化团队支持导向,倡导灵活创新导向,优化层级规范和市场绩效导向。项目组将这个文化提升建议具体落实到文化手册中,成为理念和行为紧密结合的管理策略,让员工们真正看到了一本能够解决问题的手册。

善和共赢方面: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意识,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保证渠道畅通;强化企业内部的服务意识,倡导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服务,将服务结果纳入部门考核:根据人力资源整体规划,制定培训计划、确认各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符合实际的培训课程和渠道。

善为共进方面: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以能力和业绩作为员工报酬与晋升的主要评价标准;坚持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员工群体,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互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坚持结果导向,强化过程控制,确定不同考核对象的考核主体、考核维度、考核频率。

求实力行方面:改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各层级及部门间职责,坚持权责明晰,做到无空白、无重叠、无障碍:合理授权,并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保证组织结构简洁、高效与灵活;梳理、修订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制度的系统性,及时更新与战略重点和文化倡导不符的制度,加强制度的实效性。

求卓力新方面:促使员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强化变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并强化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内的有效创新行为,奖励创新成果;强调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倡导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尝试新主意、摸索新方法;加强宣贯,使愿景和战略目标深入人心,提高认知度与认同度。

2008年5月18日,项目组就《和·卓之道》的主要内容对岱海发电中层以上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了汇报,现场得到了全体管理人员的一致通过,项目组第二阶段的工作得到了高度好评。

提升管理水平,创造卓越价值

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信行合一”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手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文化的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喊几句口号、搞几次活动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让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管理方式和员工行为上得到全面体现。

通过火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可以看到火电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集中在资金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和成本控制这五方面,这五方面也正是岱海发电在发展中必须要关注的战略重点。“和·卓”之道,帮助岱海发电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能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因为“和·卓”之道兼顾了企业内部运营与外部发展两大工作内容,统筹了过程控制和灵活自主两种工作方式。

通过落实“和·卓”之道,岱海发电响应了集团“构建和谐企业”的文化倡导、对接了集团文化核心,进而获得了集团长期的资金和管理支持;通过落实“和·卓”之道,岱海发电与同行先进企业全面对标,鼓励和强化技术革新与研发,形成了高超的技术水平;通过落实“和·卓”之道,岱海发电推广了“岱海模式”,传播了协作共赢的意识,有效地解决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使企业与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发展,按市场规律与上游供应商合理进行利益分配,按计划要求为下游电网公司及时提供优质电力;通过落实“和·卓”之道,岱海发电强化学习培训,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培养了一批符合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造了一支和衷共济的员工队伍;通过落实“和·卓”之道,岱海发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了成本意识,提高了管理效率,努力在同行业达到成本领先。

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逐步做到文化管理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需求。为指导企业新的实践,推动企业新的发展,岱海发电已经做出企业文化的远期规划,以不断丰富“和·卓”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的渗透力,促进发电企业的安全、效益、发展:积极吸纳有利于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不断完善“和·卓”文化体系。

内蒙古民族文化 篇10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是我国重点扶持的三个人口较少的民族, 三个少数民族的自治旗也是中国唯一的三个民族自治旗。从山林中走出的鄂温克族、擅长狩猎的鄂伦春族和农牧猎并举的达斡尔族, 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语言服饰、歌舞体育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 是丰富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命名和建立传承人保护体系、开设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陈列馆等, 以及创办文化艺术节、非遗项目展演、展示, 举办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比赛等, 对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扶持促进作用。目前, 内蒙古三少民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13项, 其中达斡尔族5项, 有达斡尔族民歌、曲棍球、鲁日格勒、乌春和扎恩达勒;鄂温克族5项, 有鄂温克族民歌、鄂温克驯鹿习俗、鄂温克族萨满舞、鄂温克抢枢、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3项, 有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约50项。

我区“十二五”规划和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目标的提出, 使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更加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 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正在形成。同时, 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碰撞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现行行政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当前,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集中在行政层面, 国家动用行政资源, 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形式, 而通过民间自发和组织形成的保护力量仍然较弱。长远来看, 三少民族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应形成以政府牵头, 特别是民间组织积极配合, 三少民族民众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和充满互动的长效保护机制。二是重记录做“标本”和展览, 轻延续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变化延续特点, 仅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装订、陈列、保存, 是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发展的, 而是应该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角度构建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化建设, 形成动态科学的文化记录和流传脉络。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人激励和监督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 就在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 无不与个体或群体的人的活动紧密相关, 无论是口述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等,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文化传承脉络中的重要基因。建立传承人档案, 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完善对传承人的考评体系, 实现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 从而避免因时间的流逝而传承人逐渐消失的不利影响。四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为社会组织、团体、个人积极维护自己的文化权力, 充分行使权利, 提供社会氛围。五是确立政府主导的经费投入和民间组织参与经营的机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实施政府方面的长期长效的资金扶持, 提升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软实力影响, 并积极、适当地引入民营资本, 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 注意避免虎头蛇尾, 过分功利的商业化现象, 实现资金扶持科学分配和社会参与规范有序的良性局面。

二、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2003年9月, 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 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 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 区别于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我区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浓郁、历史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 因其古老、不可复制和再生而弥足珍贵, 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定居并融入新生活的三少民族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逐渐适应并摸索出了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民族工艺品实现商品化基本面向市场。如达斡尔族的大轱辘车、摇篮、木排、木库莲等民族工艺品, 种类多样,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鄂伦春族的兽皮、桦树皮、以柳蒿芽为特色的民族风格美食等, 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形成的民族饮食文化产业链;鄂温克族近年大力发展的马文化产业、民族服饰表演队、冬季那达慕, 以及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狩猎和驯鹿文化。

二是三少民族节日庆典、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开展。三少民族相继创办的曲棍球节、服饰表演大赛、民族歌曲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出三少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浓郁三少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活动和传统习俗体验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在扩大三少民族影响力的同时, 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文化产业链延展, 文化产品多元, 文化表现方式层次提高, 为三少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传统文化旅游产业新意多。三少民族所在地域生态资源保持良好, 自然景观丰富。推出了农家游、民俗民风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使新的旅游项目不断推出并在发展过程中优化, 为“三少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以上文化产业如手工艺制品、文化娱乐、民俗旅游等产业刚开始起步, 距实现商业化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首先, 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比重较小, 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文化产品市场化尚需观念上的转变, 特别是对文化产权的保护力度还需加强。其次, 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活跃度较低, 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需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民营企业主的重视。再次, 政企分开, 文化事业单位与文化产业经营企业应该区别开来, 政府加强服务引导, 实现文化企业经营公平合理, 为微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业主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自由发展空间, 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参与者, 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良好经营氛围的营造。这些既是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也是今后提升空间和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充分凝聚资源要素, 创立优秀品牌。总结三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凝聚优质资源要素, 从设计、制造、营销, 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打造完整成熟的文化产业链。各旗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 凝聚在设计、制造方面的优秀生产资源和人才, 汇聚力量形成发展优势, 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或若干个能够形成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带动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充分保障并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贡献和合法权利。传承人是文化产业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 传承人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存于民间。传承人人口老龄化、年龄断层问题普遍存在, 应当适当给予一定经济补贴, 激发传承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后继人才的培育, 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

三是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三少民族地区地处偏远, 交通不便, 在推广和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提供一定引导和帮助。比如在降低准入门槛方面, 可以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扶持的优惠, 同时予以相应的文化产业补贴和政策扶持, 引入民营资本进入市场参与经营管理, 成立文化商品交易市场, 提供文化产品展示平台, 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四是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在产品设计和工艺研发方面, 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传承的同时, 引入精良的制作设备和加工工艺, 同时聘请具有热爱民族文化产业事业, 关注三少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 打造文化产品的升级版, 增强三少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五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平台。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和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差异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真正将产品投入市场;设立文化资源开发机构, 为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人才培养、对外宣传、形象设计、文化咨询、电商推广等方面的服务, 形成从设计、制作、加工、销售、服务的产业链条, 推动三少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构建三少民族动漫产业和加快市场化运作。以三少民族文化为背景, 创造原创作品, 让动漫作品所承载的人物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的文化意境, 将三少民族文化中的英雄人物、音乐艺术、历史故事, 三少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影视和音乐结合起来, 成功运用到动漫作品创作当中, 结合市场需求, 借助微博、微信、手机上网等新兴媒体, 提升文化产品影响力, 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

四、结语

上一篇:公务员建设下一篇:历奇体验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