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4-08-01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精选十篇)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1

都市型农业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把现代农业作为本年度农业发展的重点,指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我们亟需深入思考农业发展模式的变革。而都市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发展,实现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安全农业、休闲农业、组织化农业、信息农业上台阶等,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一体化,以构建和谐的城市-农村关系。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经济中心,又是广东省政治文化中心。如何构建好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思路与基本框架,对珠三角其它城市等发展都市型农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地理空间布局出发,分析了空间上的圈层结构和功能上的递阶性,并提出了广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1 都市型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都市型农业的内涵

都市型农业(Urban Agriculture)又称作都市农业,是一个近几年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对于都市型农业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有己见,纵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杂志上。1935年,日本经济地理学家青鹿四郎在其所著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这一学术名词,并定义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实力的影响”。该定义强调了都市农业的区域性质和功能依附性质。我国学者周德翼、杨海娟(1997)认为: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在城市市区间隙地带或周边地区,利用城市中的生产要素,由市民经营,服务于城市中社会、经济、生态、文化需要的农业生产;其经营者生活方式城市化,基础设施完备,在体制上隶属于城市管辖,产业结构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这个定义只是从外部形态上加以描述,难以反映都市农业的本质属性[1]。李岳云(2002)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显然该定义只强调依附性,没有看到都市农业更积极和更丰富的功能[2]。吴俊丽(2002)认为,从区位的视角而言,都市农业应限定在都市的范围,即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内镶嵌的“插花式”的农地,而不应把郊区的农业包括进去。这个定义排除了郊区农业的现代延伸,显然比较狭隘[3]。廖森泰、周灿芳、郑业鲁(2007)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生态空间格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结合,借助现代技术,使农副产品生产与都市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环保、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等功能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4]。这一定义克服了前面的狭隘性,准确描述了行动都市农业的丰富内涵和生存多种发展方式;本文将以这一定义来理解和分析广州市都市农业的结构框架。

从以上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国内外不同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内涵存在争议,但其共性是都市农业是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无论在区位布局,还是在生产模式及其功能作用方面,都融入了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并与之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关系。同时,都市农业又不同于城市中的传统园林绿化业,因为都市农业保留了农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性特征,因此,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将是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特征。

1.2 都市型农业的特征

方志权(2000)认为,都市农业的特征有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型、高度开放性等[5]。刘斐、戴学来(2001)认为,都市农业还具有“环境复杂性”、“经营集约型”等特征[6]。曹林奎、陆贻通、李亚红(2002)则指出,都市农业具有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等特征[7]。郭忠兴、曲福田、朱新华等(2002)认为,从区位上看,都市农业既存在于都市内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因此具有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特征;从功能上看,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多功能特征;从都市农业的消费群体来看,它有明确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决定都市农业的发展[8]。

都市型农业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产品消费型和休闲观光型两大类型。前者旨在满足都市居民对高新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后者则旨在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满足都市居民休闲、观光、度假等的生活需求。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都市农业,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特定的空间布局:都市农业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内部和附近的周边地区,既不可过小地限制在狭小的市区范围内,也不可漫无边际地扩大。其布局具有圈层性和放射状相互交织的网络特征和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市民需求、提高城市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等功能,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划定其范围大小的主要依据。很显然,如果将都市农业的发展空间仅仅局限于都市镶嵌的“插花式”地块,那么都市农业的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尤其是当前,珠三角、长三角等这些地域都市群的兴起,现代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应该更大和灵活,这与腹地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一样[3]。

(2)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已经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都市农业正是基于对高新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绿色产业,其发展主要依靠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推动,将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运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步将都市农业融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潮流。其智能化表现在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水果、花卉保鲜、新型的生物育种技术、无土栽培和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生产等;信息化体现在经营运作管理、业务培训交流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开展客户关系和需求管理,以客户定制的方式开展规划、生产、销售和服务。

(3)多样化功能:一般农业和城郊农业主要考虑为城市提供鲜活副食商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突出经济功能和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鲜、活、优、新、稀农副产品等有形产品,而且还为城市提供绿色环境、优美风光等无形产品,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都市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与城郊农业有质的区别。因此完全可以认为,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4)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传统农业只是满足都市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都市农业的产业属性不同于传统农业,它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多个行业,是一种复合型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存在着随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全部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总体上科技含量高,生产经营复杂,一般来说是城郊农业是不可比拟的。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客观上要求都市农业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形成较长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只有这样,才能使都市农业的有形和无形产品顺利地进入流通领域,开拓和占领本地区以及国内外广阔市场。

(5)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市农业本身的功能决定它的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再加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样就必须并有可能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开发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注重环境治理,突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2.1 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背景

广州市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广东的省会城市,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交通中心,在珠三角处于龙头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做好广州市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可以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城乡和谐为宗旨。应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发挥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人文、历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城乡优势互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使郊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推进城乡融合、互动发展,实现郊区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生产型向生态型、产品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广州都市农业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①城市规模巨大,对现代农业的消费需求巨大,广州每年对基本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品和休闲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巨大,其市场规模比一般的省会城市要大得多,并且快速增长;②广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还很薄弱,2007年,广州市全部农业产值虽然仅占全市的2.46%。尽管与沿海的深圳、上海相比,这一比例是较高的,但广州和深圳、上海地理空间规模和发展布局、态势不同,深圳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且重点发展高科技,上海的整体GDP是广州的一倍,在总量上其农业产值远超广州;③广州市都市农业布局与珠三角区域核心城市―地域城市―卫星城市-城镇的城市群(带)的空间布局密切相关,都市农业的发展要考虑到辐射作用及其网络;④要考虑到岭南文化背景的都市特殊需求,如花卉、水果、中药、饮食、园林、休闲等的特殊需求(未江涛,2007)[9]。

根据上述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和内涵分析,广州市都市农业可以在地理空间和功能配置这2个维度来考虑:

(1)在地理空间上:可以考虑以城区为核心的、近郊和远郊相映的圈层布局;

(2)在功能配置上:根据圈层结构,划分为休闲农业、品牌农业、高科技农业、立体化农业、信息与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外资化农业等不同功能的递阶结构。

基于以上2个维度,本研究提出了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如图1所示。

2.2 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思路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以其“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轨迹,顺应了21世纪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集约型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广州市就开始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致力于开发都市农业的三大功能,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建立了花卉、种子种苗开发、绿色食品开发、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业生产信息化等相关产业基地。为了实现都市农业布局优化,广州市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应从广州市不同地带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特点出发,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

(1)中心区城市核心地带:天河城、海珠广场等区内大部分土地已经开发为城市用地,预留的农业用地面积非常有限,应主要集中发展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以花卉、林果、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为主,适当发展健身、休闲、体验型农业,为人们提供洁净优美、旅游休闲、亲近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

(2)近郊田园地带:主要包括天河、芳村、海珠、黄埔的边缘地区,以及城市规划中界定为广州大学城发展密集地带的番禺大部分地区,应按照种养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种苗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多种产业。今后几年,广州将陆续出现白云山帽峰山7万亩生态公益林、芳村区花卉博览园、海珠区万亩果园、天河区绿网工程、黄埔区龙头山森林公园、番禺区大夫山森林公园、化龙农业大观园等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

(3)远郊田园地带:主要包括花都、增城、从化南部及南沙部分地区,主要为农业土地利用区,平原地形广阔,可以发展名特稀土特产、反季节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重要产业。至于广州北部的山区,应充分利用其天然生态屏障,大力发展果、林、茶等生产基地,开发森林公园、果林、茶园等生态型休闲观光项目。

2.3 广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框架

2006年广州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48.7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788元,比上年增长10%。根据《广东省2010年珠三角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该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达标率为88%[10]。基于对都市型农业的认识,以及广州市郊区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现状及现有的都市型农业发展规模,广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至少包括以下7方面内容:

(1)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广州市都市型农业经营规模小、分散和不连片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在城乡统筹规划的过程中没能充分考虑到农业用地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等的协调,直接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相互干扰。因此,必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把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到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框架中来,从整体上考虑广州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2)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是都市型农业的最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支撑体系,也是未来世界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作为珠三角经济政治中心,广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充分吸取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努力做到高科技带来高效益。广州市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创新,2004~2007年间,市科技局重点支持了70多个科技项目,投入科技经费2 400多万元,引导社会投入1亿多万元。在新品种选育、安全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农业信息化和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领域进行科研合作、攻关,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廖森泰、周灿芳、郑业鲁,2007)[4]。目前,广州市已经出现许多应用最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成功范例,如番禺区瀛洲生态公园园区。认真总结这些个案经验,是广州市发展高科技农业的重要基础。

(3)品牌农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产业也不例外。2006年,广州市已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蔬菜基地有368个,面积25 026.5公顷。其中是年获认定的有201个,面积17 200.9公顷。继续保留“广州市名优农产品”称号的蔬菜品种有21个。年内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有广州花都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广州东升农场有限公司、广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绿领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科卡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辐射基地1994公顷,40个蔬菜品种、32 530吨蔬菜产品获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获有效使用有机食品认证的有广州东升有机植有限公司、增城全兴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有机蔬菜认证的蔬菜品种93个、面积191.9公顷、产量5 952吨、产值2 533万元,其中出口4 129吨、出口额256.95万美元。全年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的蔬菜品种及其种植面积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要在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农业品牌,不断扩大广州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要把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旅游、文化、休闲结合起来,把羊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农业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农业旅游品牌。

(4)休闲农业。在这里所说的休闲农业,不但包括休闲、旅游和观光等活动,还指在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条件下,以郊区农业活动为基础,利用郊区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结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行为,把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农村文化活动和农业产业链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城乡居民提供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等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的农业形态。这是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结合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和延伸的结果,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全市现有各类大小不一的农业观光园,2006年实现休闲收入27亿元;但观光园的景观环境、卫生状况、设计水平、服务质量等有待于提高。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的观光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停留在采摘瓜果、吃农家饭、民俗旅游等低级阶段。今后还要在做精、做细,突出每个地区乃至每个农户的特点等方面下工夫,在突出广州的文化特色上下工夫。目前,在广州最具有发展前途的1 200公顷万亩果园,也在休闲功能开发上进行战略定位,将其打造成广州南部乃至整个城市的一个生态核心,并围绕绿色、生态环保、构成复合型的休闲资源[10]。

(5)立体化农业。充分发挥广州市社会经济基础和农业设施条件好、农业功能多元化、3个产业融合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高等优势,努力缓解人多地少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借鉴国外农业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发展立体农业。广州市发展立体农业符合广州市农业和农民的情况,前景十分可观。这也是有效节省空间资源的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利润,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6)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在当今信息时代,广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要充分吸收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成果,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范围,以全球化视野寻求农业发展的新捷径。通过建立起高速信息网络,把农特产品生产、流通及农村资源信息迅速传达给市场或城市消费者,搭建起产供销与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农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搞活农村体验观光,培育农村和土特产品的品牌,实现农业受哺、农村获益、农民增收,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同时,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引入到广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及销售,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

(7)集约化和外向化农业。要不断努力吸引外资,特别是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外资项目,要采取政策推动都市型农业“以市场换技术”措施的真正落实,以充分发挥“干中学”效应,通过集约化、外资化来提高广州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现有外向型农业企业200多家,其中外资出口企业130多家,内资出口企业72家。全市由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兴办的农业项目共220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62亿美元。发展都市型农业,广州应积极引进外资,并着重解决农业保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寻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3 小结

目前我国各个大型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纷纷制订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都市农业的规划有其自身特点,不能简单地以城市规划代替,而是要结合城市的农业功能需求和土地可利用性,以农业消费和农业休闲为功能需求,以都市核心圈、近郊、远郊为空间划分,在功能、空间上开展合理布局,并且根据区域都市群的发展状况,来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周德翼、杨海娟:《城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1997(4):77-79。

[2]李岳云:《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C):201-205。

[3]吴俊丽:《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1):20-23。

[4]廖森泰、周灿芳、郑业鲁:《都市农业发展的传统理论与创新思路》[J];《广东农业科学》2007,(1):83-86。

[5]方志权:《都市农业的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21(5):6-29。

[6]刘斐、戴学来:《都市农业的背景、特征及其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67-72。

[7]曹林奎、陆贻通、李亚红:《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4):270-273。

[8]郭忠兴、曲福田、朱新华、陈志刚:《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2,(C):194-200。

[9]未江涛:《广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客观条件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07(7):117-119。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2

日期:2008-02-26来源:

日本在60年代以前提倡增产,以追求“经济价值”为中心的农业观居主导地位。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与经济高速增长伴生的公害问题严重,国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随之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价值;1975年以后,人们普遍转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开始追求生活价值,强调发挥农业、农村的社会、文化作用。日本的都市农业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增

长及发展观的变化而成长起来了。

一、日本都市农业的现状

日本具有三大都市圈首都圈、中京圈和近畿圈,都市农业主要是指这三大

圈内的农业。其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一)耕地零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在日本,由于城市无序发展,土地变得狭窄细小,耕地十分零碎,常呈“格子田”、“箱子田”,伴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都市内的生产者愈来愈认识到农地所内含的价值。与日本国其它农地相比,都市内不少农家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科技、引进新品种,增加物质的劳力投入,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农区。据统计,各大都市内农业技术骨干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一些农区。如在专业农家中,有1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日本全国占24.5%,而东京都则达40.2%,神奈川县为30.1%。有2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东京都达7.7%,神奈川县和爱知县分别达8.3%和5.6%,都高于日本全国的4.2%的平

均数。

(二)兼业性强,农民收入以不动产收入为主

由于大批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三大都市圈内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很高。同时,这些地方具有紧靠大城市、农地价格上涨的优势,不少农家充分利用现存的零星土地建造停车场、仓库,出租房屋、店铺,以此增加收入。1991年日本三大都市圈内农家收入中,平均有69.3%的农家有不动产收入,局部地区83.5%的农家其收入中都有不动产收入。从总体来看,以出租房屋为主的不动产收入已成为都市中农家收入的重要支柱。这样,在都市化进展较快的大都市,已蜕化成依靠租贷收入生活的新型农民。

(三)与城市相适应的观光农业盛行

观光农业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业务。这其中主要又有两种形式:

(1)市民农园。不少农家的土地除少量自己耕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种。(2)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从总体来看,日本的农业公园有三个特点: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二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玻璃温室、营养液栽培等技术,不少农业公园新奇独特。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少地方的农业公园把生产的农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供市民选购。此外,还有民宿农庄、农村留学、自然休养等多种形式。

(四)以批发市场为主,流通渠道多样化

在日本,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时令性强、市场需求大、涉及而广、流通速度很快。大、中城市都相继成立了中央批发市场,一部分农产品通过农协的中介作用直接输送给批发商或加工企业,一部分由农协组织进入批发市场,经过检疫合格后,拍卖销售给批发商,批发商将其批发给零售商,再经零售商通过大、中、小型超市出售给消费者。也还有部分农民自产自销,不少地方开办了

农民直销所、农协共同销售所、无人销售所,还有一些地方则采取生产者与工厂、学校以及各类消费团体签订合同,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的方式,不少农家还将自行栽培的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日本大都市内各类农产品的流通形

式日渐多元化。

二、日本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日本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惑和难题。由于都市农业往往在大城市内的一个特定区域,正日益受到城市的多重影响,离城市越近,影响

就越大。

(一)对农田的侵占和农业的不稳定性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土地,而市民将农村特别是被划为市街化区域的农地作为未来所需土地储备处的首选,这样,征得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麻烦。修建主干道、环形道路、铁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也会引起多种麻烦。农地被建筑物包围以后,设施遭破坏,采光不足,交通不便,流通不畅,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农业经营活动还因同居一处的市民对农业带来的种种不便而难以开展。由于非农业项目对农田的持续侵占,农业的不稳定性已成为阻碍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二)农业的污染和城市对农业的干扰

由于都市农业经营日趋集约化,在生产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加之畜牧业集约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尿处理不当,由此对土地、湖泊和地下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少市民对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关注,特别是对养

殖场的指责有增无减,纷纷要求采取措施予以搬迁解决。据大阪府调查,各类干扰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依为:水质恶化、偷窃破坏、猫狗破坏作物、日照通风不良、城市灰尘污染、工厂散发浓烟危害、夜间光照过长危害、农业

设施损坏等等。

(三)农村劳力老龄化、女性化和农业高度兼业化

大城市的急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三大都市圈内大城市农村劳力特别是年轻男劳力都显著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后继乏人已成为日本都市农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都市农业劳动力锐减,使农业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兼业,农业就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质量相对降低,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兼业农户越来越依赖非农收入,农业收入的比重显著降低,结果造成农业经营

日益粗放,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

三、日本发展都市农业所采取的对策

对都市农业出现的一些困难及危机,日本政府和农业界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诸多建议对策,不少地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策是:

(一)制定政策,确保都市与农业长期共存

日本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要把农业规划放到城市规划中统一考虑,通过立法和规划,让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着重抓好几点:一是贯彻执行《改正生产绿地法》,对已划入保护范围的土地依法固定下来,30

年不变;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考虑农业的需要,未经政府批准不许出售和占用耕地。三是严禁在良田上从事建筑业,加强土地规划和整治。四是加强土壤改良,搞好灌溉和排水工程。

(二)创建新型都市农业,加强市民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

都市农业分布在大城市内,与消费者联系紧密,在地理上、技术上有不少优势,因此可充分利用都市农业特有的位置,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工业技术,创造农业的新附加值。此外,还应对文化、历史、地区间固有的资源和技术重新评价,积极探索新路,创建新型都市农业,以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同时还应十分注重促进都市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发展以体验农业、亲近农业为宗旨的观光农园与市民公园。此外还可通过采用举办农产品品评会、讲习会、农业节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进而引起广大

市民对农业兴趣,共同提高和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

(三)增加投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农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农业的发展日益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水利、电力、交通、设施予以配套。因此,要维持和发展都市农业,必须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稳定政府补贴、贷款投入政策外,还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今后都市农业要进一步向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发展。日本农业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保护国土和环境的功能,不仅对农民,而且对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都十分有利有益,因此,要教育全体国民理

解其重要性。

(四)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接班人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3

记者:请问,贵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是伴随着北京地区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技术、智力支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北京地区的农业发展,大致划分为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3个阶段,学校适应这种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城乡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郊区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内涵不断拓展,日益凸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学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和研究都市农业问题,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时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适应都市型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校专门成立了都市农业研究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2004年在全校取得高度共识。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取得“良好”成绩,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是: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建立和发展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记者: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贵校是如何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6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服务首都现代化、服务都市型郊区经济、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具有开放的办学模式: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合,主动外引内联,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加快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四是具有全新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具有合理的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投入首都经济建设,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六是具有规范的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编写和选用反映现代农业成果的新教材,精减纯理论课堂学时,强化实验、实习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学校从5个方面不断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学校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结合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从北京市农业现状、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建设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学科。同时,依托重点学科,积极申报硕士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至2006年学校硕士点已增至8个。

第二,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设置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社会工作等9个新专业。同时,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专业,比如,在原农学系、园艺系基础上重组、融合并创建了植物科学技术系。通过进一步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比如,采取了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的方式,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植物进出口检疫等柔性方向,供学生入学两年后选择。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学校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按照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行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各院系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的实践体系。

第五,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化程度。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国际化程度。2002年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记者: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贵校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农林院校,是如何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

王有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周密组织部署,重点做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4

一、路径依赖:创意农业

1.农业经济是发展乡村旅游必需的载体

从我国古代开始, 乡村旅游就是依托农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古书《吕氏春秋·古乐》中, 就记载了类似乡村旅游的休闲文化活动场景:“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乡村休闲文化活动起源于农事的基本事实。[1]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乡村旅游”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 实质在于达到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简言之, 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综合效应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农业经济持续进步。

2.现代农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创意

创意农业本质上属于都市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所谓创意农业, 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 产生出更高的附加值, 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创意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创意农业项目的实践方式仅停留在发展特色农产品、良种以及农业休闲观光上, 这是远远不够的, 应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

3.创意农业是引领现代农业实践的革新之旅

(1) 创新的关键——科技与文化构建创新农业新思维。

创意农业的创新本质在于: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去积极挖掘和开拓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空间。可以预见, 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造出新的价值。

(2) 方式特征——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

创意农业需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接起来, 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 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 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2]这是实现农业经济整体突破的关键。

(3) 功能表现——“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

创意农业运用文化、科技的双重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区域文化特色为核心, 以优美的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 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 以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为目的, 不仅体现了建设经济生态文明的要求, 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 具有构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的强大功能。

4.创意农业是促进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重要途径

(1) 综合开发特色优势资源, 形成规模效应。

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要求充分利用资源整合手段,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转变发展方式, 完善农业体制, 千方百计地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意农业最大的优势就表现为能够综合开发农业的特色优势资源, 推动农业经济规模效应。[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的实践就堪称“创意农业”的典范。作为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样板工程, “五朵金花”享誉全国。在不断提升成都市旅游总体实力的同时, 还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 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其中, 以“一村一景一业”的创意开发理念推动了三圣乡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在产业布局上, 围绕共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这一主导产业, 五个景区还实现了错位发展的格局。“花香农居”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点, 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旅游要求的现代农业。“荷塘月色”以现有水面为基础, 大力发展水岸经济, 建设融“人、水、莲、蛙”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东篱菊园”依托丘陵地貌, 构建菊文化村, 引导游客养菊、赏菊、品菊, 陶冶道德精神情操。“幸福梅林”用3000余亩坡地培育了20万株梅花, 建设了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江家菜地”把500余亩土地平整成小块菜地, 租给城市市民种植, 丰富市民和儿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兴趣。与此同时, 突出文化元素的培育, 将文化创意品味融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之中, 增加其文化和人文价值, 堪称“五朵金花”可持续发展动力。

(2) 突出科技创新手段, 提升品牌效益。

乡村旅游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体, 现代农业园区与乡村旅游区要在今后实现“二位一体”具有明显的现实可能性。众所周知, 品牌建设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加乡村旅游区综合效益的有效之举。发展创意农业的过程不仅是挖掘观念价值的过程, 也是培育消费者文化认同的过程。通过对本地农业文化品牌、农产品商标、知识产权等独有资产价值的创意经营, 能够引领新的消费时尚, 形成新的农产品市场和乡村旅游市场, 塑造新的品牌。在农业领域提升品牌价值, 科技创新是关键。例如, 在创意农业较为发达的上海地区, 通过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推出的特色农产品——嘉定马陆的葡萄、南汇大团的水蜜桃、宝山的大米、崇明的芦笋和花菜等, 都为所在产地农业园区彰显了品牌价值。北京怀柔的京承创意现代农业园区依靠农技创新, 培育出彩椒、七彩花生、无籽石榴、火龙果、木瓜、高档食用菌和花卉等新优特品种, 使怀柔农业产业园区成为了享誉华北的农民致富园、市民休闲观光的农业公园。再如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永兴镇的红提产业园和三星镇的杨梅产业园、龙泉驿区的万亩观光果蔬园等, 均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的品牌升值。

(3) 注重文化与艺术内涵的个性价值。

乡村旅游的变革, 其本质既是对传统乡村旅游的“二次开发”, 也是对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 配合传统农业的改造, 将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重塑农业的产业体系, 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 充分发挥历史、文学、建筑、工艺美术、园林、服装设计以及音乐、书法、绘画、雕刻、雕塑、装潢、行为艺术等专业人员的智慧, 使蕴含在农业资源中的文化艺术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与衍变, 形成创意产业指导下的农业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4]从这个意义上讲, 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获得了创新的机缘。

二、实践创新:彰显现代农业多元功能

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升级版本, 创意农业的核心亮点在于充分体现农业的多元功能。

1.理论价值

从农业的本质上讲, 具有多元功能是其客观必然。创意农业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多元功能:

一是生态保护与涵养功能。农业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既有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权利, 也有维护环境、涵养生态的义务。

二是生物质能源功能。农作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可循环利用、对现有能源具有替代性的绿色能源。

三是旅游观光休闲功能。农业不同于工业或都市服务业, 其产业主体必然贴近田园、山村和水源等自然风光。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的外在氛围有利于缓解紧张喧嚣的都市生活, 是专门针对都市人群休闲娱乐、开发旅游产业的重要场所。

四是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传承功能。农业是记录和延续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这一点往往被乡村旅游开发者忽略, 因而应引起注意。

创意农业作为基于上述多元功能构建而成的现代农业创新型发展方式, 将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推动现代农业以及现代乡村旅游业互动双赢。

2.探索实证:以成都昆山都市农业园区为例

(1) 项目承载条件。

成都依托“天府之国”膏腴之地的优势, 凭借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东风, 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西部领先地位, 2006年被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确定为国际都市农业试点城市。双流县作为成都市农业经济发展先进县, 境内的“昆山都市农业园区”是西南地区规模宏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于2006年8月由双流县黄水、金桥、彭镇三个镇21个村打破行政界限联合组建, 由县政府成立园区管委会进行统一管理, 有效地克服了因园区面积过大可能导致镇村各自为政的弊端。作为双流县最大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 占地超过6843公顷, 建有规模庞大的重点农产品专业项目, 引入知名龙头企业与业主100余家, 表现出特色农副产品优势明显、典型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截至2008年底, 昆山都市农业园区都是突出特色农业资源, 重点打造若干大型农业产业项目, 其品种涉及蔬菜瓜果、花卉水产等, 都市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

(2) 未来规划目标。

从2008年起, 双流县着手全面改造、提升昆山园区, 依托已有的农业与生态资源基础, 突出临近成都主城区的区位优势, 加入创意元素, 规划建设“成都昆山创意都市农业园区”, 使园区同时具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科技示范、创意乡村旅游、创意农居示范等多元功能, 打造西南地区首家超大规模创意农业 (旅游) 集群, 涵盖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商务等多产业并协调共进, 简称“创意昆山”。目前, 《成都昆山创意都市农业园区总体规划 (2009~2016年) 》已经编制完毕, 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部分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以新农村“创意生产、创意生活、创意生态”为主线, 建设成都地区生态农业集成化生产与产品交易中心, 同时构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5]新的园区将划分成三大板块:创意产业区、创意文化区、创意休闲区。在创意产业区内, 将建设葡萄庄园、银杏园、花卉园、钢架果蔬大棚园、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高产粮油基地、桃产业园以及农业旅游配套园等项目, 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示范功能、农业投资与技术成果的聚集功能、农业产业孵化与辐射扩散功能、农业经营与管理模式创新示范功能以及农业观光旅游功能等。在创意文化区, 将主要建立新农村创意民居聚落 (包括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以及创意文化居住区, 供美术、诗歌、文学、音乐等意识形态工作者开展创意文化专用, 打造美术部落 (农耕田园画廊) 、诗歌坊、文学村、乡乐吧等特色居所, 突出中国农耕文化隐居田园之精髓, 彰显昆山农业田园文化。在创意休闲区, 将创新设置动态性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增加游客长久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主要打造温室阳光餐厅、大棚休闲会所、现代农业机械体验区、农事教稼园、二十四节气园、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中心、中华养生园以及农业体验拓展训练园等项目。三大板块相对独立, 又相互融合。预测在未来3~6年后将产生令人叹服的综合示范效益, 可以说, 以创意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前景可观。

3.项目效果简析

创意农业涵盖产业型都市农业、科技型都市农业以及创意型乡村旅游等业态, 涉及现代农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生态环境优化、文化品牌和农民生活提高等诸多领域, 表现出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 《成都农牧业结构调整规划 (2003-2010年) 》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导向。从这一角度分析, “成都昆山”实践是创意农业的大胆尝试, 不仅开创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典范, 而且将助推乡村旅游浴火重生。如在成都市第三圈层的蒲江县成佳镇打造万亩“茶文化”主题产业园、在崇州市桤泉镇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园已通过四川省农业厅考评。就目前的实践来看, 其前途远大、效益非凡。有专家还建议:在全国打造若干大型创意农业产业经济带, 继续开展有效实践与探索, 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对于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腾飞, 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笔者认为, 依靠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新, 以创意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前景广阔。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讲, 创意农业也可视为传统乡村旅游的升级业态, 因此, 需要防止低层次运行带来的产业倒退。除了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 还需要进行科学规划, 面向市场研发新型农业休闲旅游产品, 实现规模化与品牌化, 以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莲, 李月兰.特色农业旅游与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景观[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01) .

〔2〕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 2008, (01) .

〔3〕俞晓晶.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J].科技和产业, 2008, (04) .

〔4〕章继刚.创意农业的特征及发展规划[J].农民科技培训, 2008, (12) .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篇5

2009-4-7 中宏数据库

摘要: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都市农业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

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企业。它以企业化的方式独立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中心,以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为手段,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利润增长和农民富裕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六)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

(七)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并无太大改观,而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实践表明,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制约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都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影响都市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二)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产品在市场运行中还存在较多的行政干预。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相对闭塞,其生产经营组织、营销手段和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三)资金、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都市农业是依靠大城市提供的高科技来发展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2%,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表现为开发项目没有重点,融资渠道不畅。另外,目前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科技原创及突破性创新少,技术集成不够,新型资源整合平台缺乏,科技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政府规范和扶持力度不够。伴随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政府以新的经济活动规则来规范和扶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来统管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更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使都市农业发展艰难。

三、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

未来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应呈现“五个化”:一是功能发展多元化;二是产业发展集中化;三是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四是经营国际化;五是农民高素质化。基于此,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农业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面,迅速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都市农业的多种功能包括:一是产品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鲜活的农产品。即使都市农业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副食品的需求,也可起到补充调控作用,特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保证城市供给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屏障。如,水稻田既是耕地又是湿地,能有效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三是服务功能通过完善科技、认证、物流、会展、信息等服务平台,构架起大中城市服务全国农业的桥梁。四是就业功能使农产品供应链连接起各行各业,这不仅可为未来的都市农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围绕农业的多功能性进行农业经营模式的转换。

(二)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功能定位,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利用现代化的物

质手段和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特色现代农业以“特”、“优”、“名”、“精”、“新”等为基本特点,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都市近郊地区发展以科技、精品、观光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其建设模式以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景观绿地、花卉公园等为市民体验农耕和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观光型农业为主。远郊地区是农产品的主产地,以“优质、高产、高效”都市农业为重点,建设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垂钓乐园、少儿农庄等。

(三)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多元化。都市型现代农业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人体系,都市型现代农业才能形成可靠的资金支撑。应加大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投资。政府支农资金在增加总量的同时,改进投入方式,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财政资金对投保农户予以保费补贴,提高农民抗御风险能力。

(四)培育都市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借助城市发展起来的快速道路体系,农业物流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延伸农产品的可达性和科技性,利用农业物流为农产品开拓市场。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如,荷兰农业的高价值得益于其强大的物流系统。在荷兰,近25%的物流属于农业物流。荷兰的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居世界第一。荷兰的航空货运也非常发达,据统计,全世界65%的花卉贸易就是通过荷兰进行交易的。在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撑下,荷兰农产品加工体系得到大力发展,而且精深加工的水平比较高。而农业物流在我国却是最为欠缺的环节。我国在发展农业物流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连接城乡道路体系和网络系统,从外部环境上给予保障。二是借助农业协会组织,把物流系统延伸到乡村。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开发先进的采摘、运输、储存技术,减少农业物流中的损失。

(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采用多种渠道培养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形式,各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都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而农业生产却大幅度增长,这与农民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劳动力方面的主要障碍,不是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而是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不高。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开办培训班,资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6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都市农业”这个概念是20世纪中期由美国社会科学家首先提出的。都市农业的含义是指, 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即首先在靠近都市的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 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质农产品、优质生态环境的高度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城郊型农业, 其生产、流通、消费、空间布局以及结构安排, 乃至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都必须把城市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的农业, 体现大都市对农业的高度依赖性, 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与都市现代农业不同, 城郊农业在空间布局上, 仅仅局限于城市郊区;在体制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在发展理念上, 被动地、单向地为城市服务。而都市现代农业, 在空间布局上, 突破城市郊区的限界, 向市区蔓延;在体制结构上城乡一体化;在发展理念上, 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协调推进, “四化同步”;在产业结构上, 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等各种业态相继出现。如果说以前的城郊农业, 仅仅是一种“围城农业”, 那么, 当代的都市现代农业则是一种“进城农业。”

智慧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智慧农业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以及专家智慧与知识, 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 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 依托布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 (环境温湿度、土壤成分、二氧化碳、图像等) 和无线通讯网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 智能预测、智能决策、智能手机、专家在线指导, 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为一体, 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 不是农业强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化肥、农药, 导致耕地大量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仍然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 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还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形成严重威胁,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智慧农业利用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及时监测, 实现农田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 既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又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

当城郊农业发展到都市现代农业, 这时候的农业首先是服务城市的农业, 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 主要通过发展鲜活农产品, 直接供应城镇居民, 被称为“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其次是宜居生态农业, 即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 晚上能仰望满天星斗;再次是发展休闲农业, 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让城乡居民旅游、观赏、度假, 等等。随着城郊农业转型升级为都市现代农业, 农业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生态需求、 精神需求、 文化需求、 健身需求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都市现代农业所固有的生态功能, 对于都市地区而言, 是不断被强化着的功能, 发挥着“城市之肺”的重要作用, 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我国一些大城市之所以存在严重的污染,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不重视都市现代农业建设。

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正在经济新常态下步入转型关键期,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 必须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寻求新突破。为此, 必须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 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而对位于大都市周围的农村,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是实现供给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都市现代农业也可以说是多功能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按农业功能划分, 可划分为农业工业园、观光农园、度假农园、休闲农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高新技术农业园区、民俗观光园以及民宿农庄等等。都市现代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现代农业是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 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为一体, 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农业是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满足都市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 达到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和谐统一,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对都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经过30 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大都市农业发展正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的新阶段。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上, 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驱动, 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适应大都市农业发展新阶段 (都市现代农业) 的要求,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分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之所以会落后于工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农业是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马克思说, 从历史进程看, 工业制造业是建立在应用物理学、数学基础上, 而现代农业不仅需要物理学、数学, 还涉及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等等。而上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在时间系列上是有差异的。从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农民的劳动, 比受分工支配的制造业工人的劳动, 具有更大的脑力性质。”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 富人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人是穷人。不懂得穷人经济学, 就不懂得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同时, 大部分穷人都是从事农业。不懂得农业经济学就不懂得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而农民之所以会穷, 农业之所以落后,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素质较低, 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重视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的素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现代化的农民, 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农业, 以及都市现代农业。

长时期以来, 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对农民自身发展关注不够, 积累下来的问题很多, 主要集中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10 多年来,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就业, 农业劳动力素质更是明显下降。“如何种田”、“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的限制, 不会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装备,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业现代化以及建设现代都市农业, 就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 惟有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根本大事来抓,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7

1 铜陵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地处皖中南中心地带。发展都市农业, 优势十分明显, 机遇大于挑战。

1.1 优势 (Strength) 分析

1) 自然生态优势。

铜陵享有“中国古铜都”之称, 属长江沿江丘陵平原。地貌特征是:北部为临江冲积平原, 地势开阔平坦;南部及东南部多为山地;中部丘陵起伏。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春夏多雨, 年平均气温16.2℃, 无霜期年平均为230天, 全年日照为2 000~2 050小时。境内水系均属长江水系, 年平均流量29 000m3/s, 最大可达43 100m3/s, 最小为24 300m3/s。境内河流湖泊交织, 土地肥沃, 堪称江南鱼米之乡, 对发展都市农业极为有利。

2) 城乡一体化优势。

自2008年被确定为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 铜陵市先后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方案》和相关子方案,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积极谋划铜陵未来20年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劣势 (Weakness) 分析

1) 现代技术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为农业研发生产、加工、营销等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不高, 包括研发过程中与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够、生产过程中的高科技工具使用不够, 加工过程中的产品创意不够, 营销过程中的市场信息了解不够, 农业高技术人才和知识型、创业型农民缺乏。铜陵特色农产品中华白姜、铜陵凤丹、野雀舌茶叶等科技含量不足, 附加产值不高。

2) 品牌创建力度较弱。

都市农业培育的是优质、特色、名牌农产品, 而这也正是现代都市所需的农产品。铜陵农业品牌创建取得一定成效, “铜陵凤丹”、“铜陵白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截至去年底, 全市有机食品发展到6个, 绿色食品19个, 无公害农产品38个。但是, 这些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够大、知名度不够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3) 农业功能开发单一。

铜陵市农业除了基本的生产、生活功能外, 农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示范功能、辐射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农业旅游观光等功能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 其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开发还有许多潜力可挖。

1.3 机遇 (Opportunity) 分析

1) 政府重视赢先机。

多年来, 铜陵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强化财政支农和金融对优势产业的投入, 精心组织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基地, 强力推进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 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牌的现代农业格局基本形成。所有这些形成了强大的政府推动力, 赢得了发展先机, 也为该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城市建设创机会。

2005年, 铜陵市将建设“生态山水铜都”正式纳入铜陵“十一·五”发展规划。打造“生态山水铜都”, 既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的提升、特色的彰显, 也有利于农村、农民、农业的科学发展, 无疑为该市都市农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改革发展赋机遇。

新世纪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连续出台了9个一号文件, 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注入了动力。铜陵市作为安徽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将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这将为铜陵市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安上新的引擎。

1.4 威胁 (Threat) 分析

1) 资源制约加剧。

铜陵市面积狭小, 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渐突显, 保障城市区域内的农业用地压力日益加大。近年来, 该市凤丹、生姜两大特色农业耕地面积大为减少, 而且因各种污染, 种植环境不断劣化。

2) 比较效益偏低。

经济学认为, 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出现越早的产业, 其比较效益越低;出现越晚的产业, 其比较效益就越高。农业作为人类的母亲产业, 也是人类出现最早的产业之一。这就决定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由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情况下, 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 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铜陵市的特色农产品, 比如生姜、凤丹等, 所受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大, 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3) 竞争能力较弱。

这几年来, 铜陵市农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 但是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仍存在着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弱、小、散”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竞争力不强。

2 发展铜陵都市农业的对策思考

基于铜陵市现有条件, 必须把加快该市都市农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其重要抓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都市农业是多功能性的大农业, 不仅具有私人性, 更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及外溢性。作为一种较为纯粹的公共物品, 都市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调控和协调。首先, 政府应提高都市农业的投入政策。主要是优先支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其次, 政府应支持都市农业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运用投资、信贷、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来优先支持一部分重点工程的建设。再次, 政府应加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 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杜绝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危害自然生态环境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

2.2 做好规划引导工作

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 把铜陵全域作为有机整体来统一布局, 围绕建成区100km2、满足100万人口生活居住的“双百”城市发展目标[2], 将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真正纳入都市统一发展规划和建设之中。真正把现代都市型农业作为建设精致大气之城重要组成部分。惟其如此, 才能彻底改变城市扩张对农业和农村环境资源的破坏, 才能维护都市农业的生存和发展,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有效发挥。

2.3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一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都市农业的主体, 因此,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是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要引导龙头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治理结构, 鼓励龙头企业引入现代管理机制, 引入职业经理人, 或者允许部分股份给外来资金入股。要完善龙头企业的经营机制, 龙头企业和农户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系。二要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既改变了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农户的弱势地位, 也使得加工企业的收购有了安全保障, 并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201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4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33个, 专业协会46个, 基本涵盖了粮、油、棉、生姜、凤丹、蔬菜、经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特种动物养殖等多个特色品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拥有会员15 624人, 直接带动农户42 000余户。[3]今后, 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以此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

2.4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都市农业依托城市强大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 并使农业资源最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 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 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应选择占用土地少, 单位土地报酬率高, 适宜高投入、高回报、工厂化生产的项目必须得到经营者的优先选择, 如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在都市区域将大有前途。未来都市农业将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土地节约、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要重点加强铜陵特色、优良品种的选育, 加强江南特色水产、花卉苗木、蔬菜园艺等科技示范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俞菊生, 等.“都市农业”一词的由来和定义初探——日本都市农业理论考[J].上海农业学报, 1998 (2) :79-84.

[2]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制定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铜陵日报, 2010-12-13 (2) .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8

1 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定位

南京市“十一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实施品牌战略, 加快科技进步,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产业高效、功能合理、生产安全和装备先进”的要求, 建设高效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安全农业、品牌农业等, 实现功能多元化、农业产业化、产品品牌化、装备现代化、服务社会化, 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保障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规划明确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现四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服务功能;集中力量发展“五大农业”:高效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做强六大主导产业:特色蔬菜、苗木花卉、优质畜禽、特种水产、农业旅游、种苗产业;建设十大产业基地、十大工程等。

“十一五”规划无疑明确了都市农业定位下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即实现“装备现代化”, 对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本任务等的明确, 也给农机服务都市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农机化工作而言, 必须迅速围绕服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发展农业装备现代化。

2 发展农业装备现代化的原则

2.1 机具推广与新材料、新设备和新设施应用推广相结合

高效特色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的迅速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装备也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替代人工劳作的作业机具, 一大批新型材料、新设备、新设施得到迅速运用。农业装备的推广范围必须扩大, 除了作业机具, 新型材料包括无纺布、遮阳网、防虫网、棚膜等, 专用型的机电设备、成套设施等, 都是推广的重要内容。

2.2 产学研相结合

一方面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农业装备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南京实际, 发挥南京的农机产学研力量较强的优势, 加强与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等单位的合作, 开发适用、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节能环保的特色装备。

2.3 农业装备与农艺相结合

农业装备与农艺、加工技术有机结合, 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农业装备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主要是与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共同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和模式、生态生产模式等, 重点是地力培养、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健康养殖、质量安全、生物能源、农产品加工等重大技术, 为提高单产和品质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2.4 关键环节机械化与全程机械化相结合

农业装备现代化包含了农业机械化, 实现全程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装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是由单一机具作业向复式作业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转变;由单纯发展露地全程作业机械化向注重立体作业的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的全程机械化方向转变;由只注重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向既注重产中, 又注重产前, 更注重产后深加工增值的全程机械化方向转变。

3 农业装备现代化的重点

都市农业是南京农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定位, 也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南京农机化工作必须始终围绕这一目标, 服务于这一目标, 解决都市农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

3.1 服务高效农业, 发展功能型装备

按照该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要求, 围绕园艺、蔬菜、畜牧、水产、种源等产业, 加快各种先进适用型新机具、新技术引进开发步伐, 特别是示范推广以饲喂、挤奶为重点的畜牧机械, 高效渔塘增氧、饲料加工和投喂为重点的渔业机械, 以耕作、播种、移栽、除草、施肥、植保、翻料为重点的园艺蔬菜机械, 以挖穴、移栽、割灌和剪枝为重点的苗木机械等。

3.2 服务设施农业, 发展轻便型装备

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中的重要方面。从农机化的角度看, 设施农业装备是设施农业技术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设施农业还主要靠手工劳动, 工作环境差, 劳动强度大, 效率较低, 这对设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制约作用。今后要大力组织引进和推广作业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小巧轻便的耕作机械, 包括适宜设施作业的中耕、开沟、起垄、培土等机械;推广覆膜、打孔、节水灌溉、施肥、植保等田间管理机械;推广调节温、湿、光、气、风、营养供给、消毒等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农业设备和设施。

3.3 服务生态农业, 发展环保型装备

围绕发展生态友好型都市农业, 试验推广秸秆全程机械化还田技术, 改秸秆禁烧为秸秆利用, 改良土质, 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 减少农药施用量,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水道清淤、秸秆拾捆和堆放、生活垃圾净化处理、除草等机械,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4 服务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发展节能型装备

围绕发展节能减排农业, 加快高效、节能型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步伐, 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肥等农业投入品施用机械和装备;围绕清洁能源工程, 配套沼气池沼液沼渣出料机械、奶牛粪便处理机械, 提高生物能源生产效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 大力发展食用菌等农产品的生产配套机械, 推广翻料、研究送料等专用机械。

3.5 服务农产品加工, 发展加工型装备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9

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都市现代农业是都市地区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以大都市郊区为主要集聚地, 通过充分利用大都市及周边城市的科技、资金、市场、信息等资源优势, 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优、特、稀、新的农业精品, 为都市市民创造优美生态环境和提供休闲场所, 并具有旅游、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 还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因而, 都市现代农业深深根植于城市生态系统并与之相互作用, 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是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以至于消失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附都市地区高度集聚的各类生产要素, 通过土地、资金和技术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精准化, 依托都市高效快捷的信息系统和交通条件, 围绕都市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 多发生在城市郊区。

1.双流区位环境变迁促都市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农业区位理论指出, 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业经营不仅受限于土地的天然特性, 更取决于农产品消费地 (市场) 的距离。按照杜能农业圈层理论, 传统城市周围以生产易腐烂、不易运输的农产品为主, 如蔬菜、牛奶、鲜花, 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的发展, 农业区域布局发生较大变化, 但城市周边农业满足城市需求的功能没有变化。成都城市沿南北轴线延伸, 将双流置于城市南部的核心区域, 为双流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创造极为难得的发展条件;成都国际机场的扩建, 交通枢纽地位日渐突显, 为双流依托机场, 打造物流园区和建设临空农业园区, 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升级, 提供十分重要的机遇;城市建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双流106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全部纳入成都市新一轮368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 实现与成都市市区的无缝对接。这种区位条件的跃变, 促成了双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的近郊农业定位被都市现代农业所取代, 农业生产的功能从农产品生产向农业多功能转化, 农业所具有的生态服务、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功能不断拓展。

2.实力双流提速都市现代农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关键是工业快速稳步发展, 城镇体系完善, 能够发挥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地处成都市城郊的双流, 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县级经济十强县榜首,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第86位,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44位, 西部第一经济强县。2006年, 全县人均GDP244807元, 一二三产业结构8.7∶49∶42.3, 农业比重进一步降低,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城乡互动的格局基本呈现。在这种情况下, 双流农业定位发生明显变化, 农业产品生产功能和就业保障功能进一步下降, 产品供给、生态调节、休闲文化等生态和社会功能进一步拓展。而且,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积累大量资金和技术, 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创造了条件。因此, 实力双流推动双流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园区农业的出现以及园区农业综合功能区的形成, 奠定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2006年, 双流农林牧总产值36.74亿元, 占成都市的11.2%, 其中农业总产值19.98亿元, 位居成都市20个区县市第一位, 占成都市农业总产值的12.5%;农业从业人员的产值2.178万元, 农业进入转型期, 都市现代农业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农业。

3.都市消费多元化催生农业多功能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法定假日的增加, 城市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城市对周边农业需求已经不仅仅是食品生产, 对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处置都有呈现出强烈的兴趣, 都市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甚至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与周边乡村紧密相关, 互相支持和发展。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农业, 一跃成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城市人周末度假的重要场所。在休闲农业区, 游客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住宿、度假、游乐等活动, 通过参与体验, 回归自然, 放松身心。成都是一座休闲城市, 休闲氛围浓郁, 因休闲缘起的农家乐, 既是成都的城市品牌, 也是成都周边乡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双流是休闲农业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在林林总总的农家乐中, 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节会经济, 以乡镇特色农产品为依托, 为城市居民提供周末休闲去处, 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双流县21个乡镇, 近8成有节会, 如三星云崖兔节、永兴镇的红提节、合江镇的草莓节。2006年底, 全县农村服务业产值到0.6亿元, 占农林牧总产值的1.6%, 占成都市农村服务业总产值的8%。这种适应城市消费多元化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 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巨大空间, 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更加强烈。

4.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城郊农村是都市新技术和资金的试验场地。双流特殊的区位条件, 也使得双流县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空间十分有限, 面临着耕地的减少和城镇发展的挤压。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713740亩减少到2006年的648990亩, 共减少63750亩;乡村人均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0.97亩减少到0.88亩, 共计减少0.09亩。 (1) 耕地资源总量的减少表明, 双流县在城市化进程中, 面临着城镇建设对耕地资源的严重挤压, 尤其是成都市城市副中心的南迁和双流国际机场的扩建, 耕地减少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的发展唯有走集约化之路, 通过资金和技术集约, 实现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不断增加, 走农业园区化和精品化道路。双流都市现代农业, 正是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建设与保护矛盾不断加剧之下, 所选择的一条适合双流农村实际和区位特征的发展之路。

二、四川省双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1.抓住“一个龙头”:以规划为龙头

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双流县十分重视农业规划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村一品”调结构开始, 通过长期不懈的农业结构调整, 全县基本形成了资源禀赋特征明显、地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 建成了全国“两最”生产基地, 即全国最大的冬草莓基地, 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 总产值2亿元以上, 是全国三大草莓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15万亩, 产量20万吨。在此基础上, 结合统筹城乡工作和城镇化发展态势, 县委政府抓住规划“龙头”, 进一步调整县域土地资源空间布局, 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产业化布局特点更加明确, 形成了功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区、加工区、休闲观光区和生态调节区。规划中的东山快速通道农业生态观光走廊带建设区, 涵盖了枇杷基地、草莓基地和梨子生产基地;规划中的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 依托沿线特色产品, 将地瓜产业、二荆条、红提、养殖业等串联起来, 成为农产品产业开发带。

与此同时, 微观层面稳步推进农业园区建设规划, 相继实施了昆山都市农业园区规划、新兴园区规划和蛟龙园区规划。昆山园区以建设农业综合生产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业休闲观光区四大产业园区, 着力发展一三产业互动的现代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新兴园区以时令蔬菜、精品蔬菜、鱼腥草种植三大核心种植示范区为主;蛟龙园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区、高新农业技术研发区、高档花卉展销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农产品加工区, 集花卉、花展、观光旅游等产业为一体。逐渐发展成一乡一品 (多品) 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观光和品尝基地, 依托特色产品举办特色节会, 形成节会搭台、经济唱戏, 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不断优化的农产品区域布局, 成为双流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起飞的基础条件。

2.建设“两个平台”:土地平台和融资平台

(1) 以土地流转为平台, 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是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 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为促进土地规模化, 双流县政府在土地流转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根据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和非农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趋势,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推动农地有效流转和规模经营。县上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 设立500万元专项基金, 用于促进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借鉴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 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成立农业股份公司、实行“村企合一”管理, 实现农民“持股分红”;采取租赁、托管等方式, 由企业或业主对土地进行连片打造, 整体包装出租, 发展高效农业。为顺利推动土地流转工作, 县上及时成立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流转仲裁委员会, 负责全县的土地流转服务以及纠纷处置等工作。到2006年底, 全县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9.9万亩, 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6%, 成功建成了“昆山都市农业园区”等近郊现代农业示范窗口。

(2) 以现代农业投资公司为融资平台, 解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现代农业是高投入产业, 对资金、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大。现代经济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 资本主导竞争的特征十分明显, 大量资本流向能博取高收益的产业。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以及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特征, 表现在竞争力上就是农业生产要素的净流出, 形成难以化解的“三农”问题。与收益较高、流动性较强的产业相比, 现代农业的资本密集型特征面临更严峻的资金瓶颈约束。双流县在化解农业资金发展不足方面, 以农业发展项目为载体, 通过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发展项目, 依托“三农”政策资源, 激活农村生产要素, 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此, 县上专门设立农地向规模集中专项扶持资金, 用于引进培育农业开发业主, 土地规模经营和流转服务等支持;成立了现代农业投资公司, 以农业投资公司的名义, 通过土地使用权抵押, 筹措资金, 解决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瓶颈”, 引导社会资金入驻农业和农村, 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对于融资有困难的中小业主, 积极联系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融资;对于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入驻企业, 采取“贴息”方式, 鼓励企业发展。 (2)

3.培育“两个桥梁”:

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为桥梁, 对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进行有效修复

(1) 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解决小生产 (农户) 与大市场 (消费者) 矛盾。

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 是以市场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但现代农业也并非是大规模生产协作型农业,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小, 同样能够发展现代农业或商品农业。在人少地多的美国, 家庭经营仍然具有完全的生命力, 家庭农场占全部农产的84.8%, 拥有83%的耕地面积、生产85%的谷物和拥有80%的销售份额, 家庭农场与市场之间的连接依靠各种各样的农业服务机构来完成。在日本, 农协的地位举足轻重, 农民通过基层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平均达93%以上, 农户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七成以上是由农协代销的, 农协还向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农协的服务增强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

在中国, 联系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组织是缺损的, 目前多由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担当。专业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 充当着服务者、供应者、部分物流、行业协调者等多种功能, 最终是将农业生产与市场、客户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双流农村各类专业协会起步较早, 发展良好, 形成以全县特色农产品为服务对象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近百户, 拥有会员7万余人。永安镇地瓜研究协会,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依托牧马山地区不断发展的地瓜籽产业而形成的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对会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等工作。地瓜协会拥有团体会员108名, 以双流的永安镇为中心, 服务新津、彭山、仁寿等县15个乡镇的5800余农户, 年地瓜籽销售量200余万公斤, 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2) 积极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 “龙头”带动“龙身”摆动“龙尾”。

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 是产业化商品化经营的中枢, 是对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修复。实践证明, 缺乏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 是难以发展起来的;缺乏龙头企业的介入, 设施农业是无法办起来的;缺乏龙头企业的介入,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只能是句空话, 农产品的深精加工也难以完成。因此, 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培育, 使其充当物流、仓储、加工等功能,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这方面, 一些商品率比较高的特色产品, 往往依托一两个龙头企业, 就能带动一个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龙头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 是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实现价值的载体。只要培植出龙头企业, 形成了连接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或产业体系, 就可以克服我国农户小规模生产和社会化大市场连接的困难, 也可为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找到有效的组织载体和利益激励, 进而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双流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 可谓下足功夫, 想尽办法。为龙头企业的入驻创造各种条件, 如贴息贷款、项目扶持等。 (3) 经过多年的努力, 双流县截止2006年底, 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58家, 其中, 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31家, 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3家,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 市级龙头企业10家。

4.培育一个“主体”: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主体

都市农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具有现代农业的所有特征, 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民。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必须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能够驾驭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和掌握生产技术, 洞悉顾客心理。双流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积极推行农民培训先行的发展战略, 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 并率先将城镇失业人员享受的就业和培训优惠落实到农村人口, 对农民实施免费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 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求职技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 进而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的集中和实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农民素质的提升, 又进一步促动农村人口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提高社区组织化程度, 为农民向城镇和定居点集中创造条件。

三、四川省双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绩效

经过多年发展, 双流农业正在发生质的变迁, 都市现代农业成效逐渐显现。

1.建成了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初步建成了优质粮油、生猪、小家畜禽、蜂产品、野生菌、水果、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为打造西部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奠定了基础。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小家禽生产基地;双流县有19个镇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45个农产品获省部级无公害产品认证, 14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冬草莓获得产地认证, 枇杷产地认证正在申请之中。

2.农业园区快速发展

昆山园区、新兴园区、蛟龙园区共吸引170余家企业和业主入驻, 规模经营面积分别达13000亩、5100亩、4000亩;全县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达61家, 其中, 省级龙头企业2家, 市级龙头企业14家;农村专业合作社84家, 成员达2.3万人, 带动农户13万户。

3.农业标准化生产已经起步

双流县共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镇、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镇、2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4.7万公顷耕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获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38个、28个、23个。

4.培育出三条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

分别是东山快速通道生态观光走廊带, 将草莓、枇杷、梨花和美食云崖兔镶嵌其中;蜀风牧山生态观光旅游带, 将古镇黄龙溪风貌、黄甲麻羊、永安红提串在一起;鹿山大道国际社会走廊。三条旅游通道将市区与双流紧密相连, 玩在双流、居在双流、游在双流, 魅力双流无处不在。

5.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小区化、就业非农化, 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到2006年底, 双流县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 (50户以上) 78处、21666户、626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26元, 愈五成青年农民顺利转移到城镇就业, 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都市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态, 其发展除因满足城市需求, 依托城市资源而生存外, 同样具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即产业融合性、功能多样性、资源集约性、市场敏感性、生活服务性和持续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 双流都市农业的土地空间越发有限, 如何保持都市农业的特点和持续经营, 将是今后双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注释

1 资料来源:四川省农业厅编制, 《四川农业统计年鉴》 (2001、2006年卷) 。

2 双流县[2006]64文指出, “凡在我县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或规模开发经营的新投资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的, 可在1~3年内按企业在银行实施的固定资产项目专项贷款利率50%~100%贴息予以扶持”。

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天津,都市农业,城镇化,工业化

1 天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都市农业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

天津的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十·五”之前为自主自发分散发展阶段;从“十一·五”至今,表现为有组织示范带动集约化发展阶段。

1.1“十·五”之前的自主自发分散发展阶段

在“十·五”之前阶段,天津的农村城镇化、都市农业发展主要呈现自主分散的发展特点。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天津市城乡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分割的二元状态,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向非农业和城市转移。改革开放后,1986年国务院批准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天津城市定位是:拥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点发展工业。这一时期,天津市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产值从1981年的76.97亿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2135.07亿元,增长了近30倍。

进入“十·五”时期,天津的发展进入这一阶段的高潮,经济大幅增长,工农业产值不断上升,年增长率都保持在了10%以上。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自主分散发展的特点。其主要有原因两个:(1)投资房地产的热潮引发了过度工业化。投资房地产,大建商品房与商业楼面,及其它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重工业产品产生了强大的需求力量。这种需求力量拉动了中国的重工业增长,并且工业过度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2)进入“十·五”期间,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先后制定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扶持“三农”的政策体系,陆续出台了对种粮农直接补贴、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加快农业产业化、推广设施农业、养殖业小额贷款、工业技改贴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小城镇建设引导资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并且提高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待遇标准,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建立了管理和经办机构;建立了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的标准等一系列民生保障措施。

1.2“十一·五”至今的有组织示范带动集约化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天津市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农业改变了过去自主自发分散发展的状况,进入了有组织示范带动集约化发展阶段,主要始于两件大事:一是2006年7月,国务院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开发开放滨海新区;二是天津从2006年开始推行小城镇建设。国家将滨海新区定位于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区域,为天津赢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从2006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滨海新区的发展,包括《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20号)、《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提意见》等文件。滨海新区的开放使成千上万的企业坐落天津,在提高工农业产值,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与外部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天津整体的发展。

2006年滨海新区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率。2008年,滨海新区完成GDP3102亿元,占天津市GDP总量的48.8%,2009年上半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是滨海新区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势头,完成GDP1576.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占到天津经济总量的50%。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力推动了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的建设步伐。

天津于2005年下半年提出小城镇建设战略,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小城镇的建设为天津市整体发展尤其是农业带来了重要契机,政策上,2006~2011的5年中,天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天津市种植业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天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天津市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和《天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办法》,极大促进了都市农业化进程。

2 天津都市农业建设的特点

2.1 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为主转变为市场、资源、环境多重约束

市场约束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生产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现行农业生产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进入小康社会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品种少。(2)市场需求的地域性约束增强,一方面各地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城郊农业农区化趋势明显,天津城郊农业的优势产品在“三北”市场受到严重的挤压,市场缩小;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绿色标准”、“绿色壁垒”约束增强。(3)天津内部市场与内部生产矛盾突出。在天津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多层次、高档化、优质化消费的许多农产品发展不足,如花卉、绿色无公害蔬菜等。因此,市场约束不是量的问题,而是结构、质量和品质问题[1]。

2.2 农业发展目标由满足城市居民副食品供应为主转变为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

城郊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城市需求的副食品,政府对城郊农业的要求首先是满足需求,未能实现增收,新阶段农业发展目标转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2],一是因为农业发展由政府、农民为主体转为农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为主体的预期目标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副食品供应,而农民、企业的目标是收入、利润增长目标。二是宏观经济环境要求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矛盾主要是占全国人口75%以上的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是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农业效益下降,而农民收入增长,尤其是农业收入增长已成为事关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发展的政治问题。

2.3 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投入型向资本、知识密集投入型转变

传统农业是以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粗放经营,工业化农业是以资本投入为主的资本集约农业,21世纪是以知识投入为主的知识集约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第一增长要素,物质费用(资本)成为第二增长因素,劳动力及用地面积起很小作用。同时,从天津农业发展的未来看,天津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调整结构都需要科技和资金扶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将是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标志性产业,更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

2.4 社会对农业需求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和“富裕型”

随着1997年天津农村基本进入小康社会和逐步向富裕社会发展,社会转型需要农业发展的转型,对农业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1)需求的目的和标准发生变化,在继续满足生存食品需要的基础上,享受型农产品(花卉等)、医药保健型农产品、方便型农产品及替代工业原料的农产品等满足特殊功能农产品需求增加,成为农业新的需求领域,据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标准也发生相应变化。(2)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专用型、加工型需求增长,品种追求名特优新稀,对肉、奶、花卉及加工制成品等需求增长,品质追求绿色无公害。(3)对农业功能提出新要求,不但要求农业具有较强的食品保障、增加收入的功能,而且具有提供良好有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多种新功能。

2.5 天津农业发展的组织主体、产业、市场由内在化转变为外在化

传统城郊农业发展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主要依赖农业、农村内部的力量,即内在化,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外在化趋势明显[3],其主要表现:(1)组织主体外在化,工商企业作为龙头进入农业领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领导力量。(2)产业的外在化,农业直接生产过程与加工、流通环节联系密切,农工商共同决定农产品的成本、质量和竞争力,农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加强。美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价值量之比为2∶1∶7,农业生产只影响最终产品价值量的10%,没有农业生产过程外的配合,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本无法提高。因此,农业的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传统产业,而是依赖于新的产业,如生产资料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物流产业和信息产业等,产业界限日益模糊。(3)市场的外在化,表现为农产品市场由市内转向市外,并进一步向国外拓展,即市场位移,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异地市场的依存度增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造成中国农产品过剩的重要原因,天津的蔬菜、水产品50%以上销往外地。(4)管理与制度外在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工商企业的管理方式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借鉴和应用,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外部的制度创新,农业制度安排的一体化程度提高[4]。

3 天津都市农业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部分一方面利用灰色系统模型GM(1,n),对天津市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工业化系统的协同程度进行测评,定量分析其协同度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各子系的关联程度。

3.1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本课题选取了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化、都市农业4个系统,确定了25个指标,构建都市化农业与城市化、工业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3.2 灰色系统模型原理

从方法的选择上,多数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这两种方法只能对系统的协调进行静态评价,而未考虑到系统的动态性。天津都市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处于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考虑到以上几点本课题使用灰色系统模型GM(1,n),建立系统协调评价模型,对天津市都市农业与工业、城市化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分析。

该系统中有n个指标(本文n=4),第i个子系统包含mi个指标,xij表示第i个系统中第j个指标的值,则对每一个时间的序列数据表示搜集到的每个指标的时间长度。为了构建灰色系统评价模型,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进行无量纲化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原始数据中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本课题采用公式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无纲量化处理后可得到如下时间序列数据:yij(1),yij(2),…,yij(n),(i=1,2,3,4;…,mi),则第i个子系统在时刻T的发展向量:

本文应用客观赋值法(相关系数赋权法),考虑客观赋值法具有赋权的客观标准,通过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量化,因此采用此方法。假设通过客观相关系数赋权法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为λj(j=1,2,…,mi),则有之后,我们即可以得到各个子系统向量其中y1,y2,y3,y4分别代表经济发展子系统、工业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都市农业子系统。令yi(0)(t)=yi(t),则上述事件序列数据转化为于是可以得到系统每个状态变量:yi(0)(t)=yi(t),则上述事件序列数据转化为于是可以得到系统每个状态变量:

再对该状态变量进行次累加和(1—AGO),即则时间序列又转化为对其构造动态GM(1,4)方程去评价各系统协调发展程度。

根据模型中aii、aij,aij与aji数值比较,可以对要素子系统的协调性进行评价(表2)

通过上述建模,通过天津市2007~2011年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n=5),按照上述无量纲化方法处理后,可得到经济发展子系统、工业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和都市农业子系统的状态变量(表3—表5)。

原始数据处理后结果如下:

将无量纲化的数据经灰色转换,构造灰色系统模型GM(1,n)方程如下:

4 天津市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工业化系统横向协同度测评

从灰色系统模型的方程结果和前面表2中的测评准则可以看出,天津市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子系统内部的得分系数分别为0.5684(a11>0)、0.9986(a22>0)、0.8381(a33>0),说明这三个子系统的内部均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状态,发展状态比较良好;其中发展最好的是天津的工业化,其次为城镇化;最后是总体经济发展系统;而都市农业子系统得分系数-2.108(a44>0),说明都市农业系统内部并没有步入良性持续发展轨道,总体发展比较薄弱,与其它三个系统的良好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图1)。

此外,除a44<0外,aij>0(i=1,2,3,4;j=1,2,3,4),表明了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化以及都市农业的发展相互之间是促进的,当某一个系统增加(或降低),必然会引起其他系统的相应增加(或降低)。再进一步可以发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促进作用顺序也不同:有一个明显的规律是,系统之间被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就是都市农业子系统;这表明两个问题:都市农业系统发展相对落后;都市农业子系统在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可以发现,各个系统之间的发展并不协调,工业化系统发展最为良好,其次为城镇化子系统,都市农业子系统内部呈现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可以说都市农业子系统的落后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整体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其他系统也可以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都市农业系统虽然薄弱,但仍然具备这种正向的促进作用。

5 天津市都市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系统动态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关联分析实际上是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方法,通过具体测算,得出表3各系统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相对Y1来说,Y2为最优因素,Y3次之,Y4又次之。也就是说,工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工业,都市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小。同理,相对于Y2来说,Y1的关联最大,Y3次之,即经济发展对工业的推动作用是最大的。相对于Y3来说,Y1的关联最大,Y2次之,说明城市化进程主要也是由经济发展带动的。最后,对于Y4来说,Y3的影响最大,说明要发展都市化农业,还必须依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本表是一种前向依赖关系的图示,表明经济要发展首要靠工业化的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则主要依靠经济发展,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城镇化推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都市农业以来城镇化推动而产生发展的规律,城镇化为都市农业提供了必要的消费需求与市场,这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反过来都市农业的发展又为城镇化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提高贡献了力量。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经济、工业、城市化、都市农业的发展相互依赖,每一个系统的发展都对其他要素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工业带动经济和第三产业的的向前发展,第三产业引起人口的集中,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的反哺及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向集约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其他系统的发展。

就影响力度而言,城市化进程对都市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人们对农业生产消费观念转变的基础。再次,经济的发展仍是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它是各系统发展的基础,同时,要继续加大工业的发展,实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目前天津市的都市农业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是不协调的,都市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系统的发展,成为了共同发展的屏障,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给予重视。

6.2 政策建议

(1)建立相对均衡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政府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使农村居民逐步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此外,需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以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率;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鼓励各种金融机构下乡入村为农民开展贷款服务,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农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办法,稳步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人政策的试点范围,鼓励、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2)构建城乡公共品供给均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安排入手,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措施,构建以保护和发展农民利益为导向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与机制。鉴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差别比较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马上并轨,短期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较为妥善的改革路径是城乡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相对均衡的条件和基础。借鉴城市经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国家财政应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着手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缩小城乡保障方面的差别。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如东部沿海地区,条件较好,可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将长期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尽快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低保制度,将已经在城市落户并将承包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消进城农民的顾虑,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才会稳定。

(3)加大资金、技术支持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迫使政府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金融支持。通过加大投资力度,稳定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基础,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还可通过设立基金、吸引外资等形式筹集资金。此外,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沿海都市农业发的动力,还要多途径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使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建立起以科技、信息为主体的沿海都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引进人才,鼓励创新。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然而第二、三产业有着较高的比较利益,对人才有着较强的吸引,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素质低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都市化农业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之一。要发展都市化农业就要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树立知识致富的典型,让农民真正体会到知识、科技的重要性,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高薪金等利益的驱动促使居民自发的加强自身的科学技术能力;同时引进高技术人才,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加强居民与外界交流,带动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创业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实现都市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间的协调、经济持续的增长,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居民的创业创新能力。通过创业创新为工农业输送人才,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工农产业发展,通过创业创新促进要素在产业间流动,加强产业间协调作用,从而最终促进区域发展。

(5)实施公司化运作。园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相关组织尤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组织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在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成立相应的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发挥公司在经济实力、市场运作、融资渠道、风险承担能力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园区向效益型与可持续型发展,最终构建“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参考文献

[1]于战平,陈宏毅.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08(7):31-33.

[2]伍国勇.基于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22-24.

[3]陈玫君,杜放.中国城市化的先锋—深圳农村城市化的实践与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9-90.

上一篇:职业教育中会计教学下一篇:研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