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2024-07-23

社会科学(精选十篇)

社会科学 篇1

关键词:社会科学,和谐社会,理论成果,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其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天地。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中的作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两个 “车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支“翅膀”。自然科学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解决好人与自然关系,使自然造福人类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则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和科学思维,解决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上,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上的指导,起着“方向盘”和“火车头”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界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这些学科的研究工作,都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界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党和政府的人才库、智囊团,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专长,他们的应用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成果,都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引领社会和谐发展。

二、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切实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境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主要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拉大,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的社会阶层兴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难度加大;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地方各类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多发。这些都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威胁,已成为我们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力思考和回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办、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有关工作机制,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发展。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目解读 篇2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推荐阅读书目

一、中国思想文化类

二、中医药文化、经典类

三、外国思想文化类

四、中外文学艺术类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〇〇七年十月

中国思想文化类

(一)综合性著作(学生可选择2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出版社

1、《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著

北师大出版社

2、《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著

人民出版社

3、《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

4、《中国系统思维》

刘长林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

5、《南怀瑾著作选》

南怀瑾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文史百科》

张岱年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7、《中华文明传真》

刘大韦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8、《话说中国》

李学勤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9、《中国通史(彩图版)》

白寿彝顾问 戴逸主编

海燕出版社

10、《中华神秘文化》

王玉德著

湖南出版社

11、《中华历史通鉴》

李罗力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社

12、《中华文化史》

冯天瑜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3、《中西五百年比较》

毛磊等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14、《哲学大辞典》

冯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5、《国学基础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编辑

中国人大出版社

16、《佛教哲学》

方克立著

中国人大出版社、17、《中国科学技术史编》

杜石然

科学出版社

18、《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中华文明史》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中下)

薛明扬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第一部分(学生可选择10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兰州大学出版社 陕西旅游出版社 共同挑选出版

《易经》

《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

《说文解字段注》 《道德经》

《庄子》

《鬼谷子》

《左传》

《战国策》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菜根谭》

《吕氏春秋》

《世说新语》 《六韬三略》

《闲情偶寄》

《围炉夜话》

《徐霞客游记》

《古文观止》 《曾国藩家书》

《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

《史记》

《三国志》 《正经》

《资治通鉴》

《容斋随笔》

《随园诗语》 《阅微草堂笔记》 《千家诗》

《幼学琼林》

《反经》

《金刚经》

《格言联壁》 《坛经》

《颜氏家训》

《山海经》

《声律启蒙》

《弟子规》 《古诗》

《唐宋八大家》 《龙文鞭影》

《梦溪笔谈》

《智囊》 《忍经》

《劝忍百箴》

《忠经》

《孝经》

《贞观政要》 《太平广记》

《典故故事》

《寓言故事》

《经世奇谋》

《帝鉴图说》 《呻吟语》

《养正四要》

《饮食须知》

《对联》

《百战奇略》 《茶经》

《百喻经》

《贤喻经》

《浮生六记》

《汉书》 《后汉书》

《孔子家语》

《人间词话》

《人物志》

《冰鉴》 《陶庵梦忆》

《天工开物》

《朱子家训》

《千字文》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宋传奇》

《歇后语》

《俗语》

《笑林广记》

第二部分(学生可选择2种)

1、《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著

中华书局

2、《周易基础》

杨维增著

花城出版社

3、《淮南子》(上下)

刘安著 赵宗乙注译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朱子语类》

朱熹著

中华书局

5、《二程集》

程颐 程颢著

中华书局

6、《春秋繁露》

董仲舒著

中华书局

7、《陆九渊集》

陆象山著

中华书局

8、《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著

中华书局

9、《孙中山选集》

10、《毛泽东选集》(四集)

11、《邓小平文选》(三集)

12、《江泽民文选》(三集)

中医药文化、经典类

(一)综合类(学生可选择3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出版社

1、《中国医学文化史》

马伯英

文汇出版社

2、《中国医学通史》(共四卷)

傅维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周易与中医学》

杨力

北京科技出版社

4、《中医名言大辞典》

刘道清主编

中原农民出版社

5、《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共三卷)

上海科技出版社

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大百科出版社

7、《医药文化随笔》

傅维康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8、《中医与文化漫谈》

张建中主编

上海中医大出版社

9、《中医文化撷芳》

张建中 金芷君

上海中医大出版社

10、《中药趣话》

王焕华

百花文艺出版社

11、《中国医道》

王君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2、《中医学术发展史》

严世芸

上海中医大出版社

1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14、《中华养生宝典》(上下册)

15、《儒道佛与中医药学》

16、《中医学思想史》

17、《历史上的炼丹书》

18、《江湖医术辨析》

19、《医俗史》

20、《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21、《中国八卦医学》

22、《道教养生》

23、《性经与岐黄》

24、《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

25、《中国养生全书》

26、《中医文献导读》

27、《中医与传统文化》

28、《四书及四库全书总目》

29、《医案助读》

30、《中国难字字典》

31、《笔记杂著医事别录》

32、《文苑杏林话中医》

33、《文化中医》

34、《中华医学之最》

35、《中国药史》

36、《品读中医》

37、《经方的魅力》

38、《御医》

39、《回归中医》

李良松

汪茂和

薛公忱

李经纬

蒙绍荣

牟鸣真

陈乐平

马伯英

谭电波

徐仪明

何裕民

田代华

曲黎敏

刘时觉

陶御风

原所贤

成张存悌

张效霞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书店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广西科技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青鸟出版社

岳麓书院

中国社科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科技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40、《名医治学录》

曾时新

广东科技出版社

(二)中医药经典类(可选择性阅读)

1、《五十二病方》、《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

2、《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

3、《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新修本草》

4、《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5、《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杨氏家藏方》

6、《素问玄机原病式》、《儒门事亲》、《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

7、《妇人大全良方》、《卫生宝鉴》、《汤液本草》、《此事难知》、《世医得效方》

8、《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医经溯洄集》、《脉因证治》

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普济方》、《明医杂著》、《韩氏医通》、《医学正传》

10、《内科摘要》、《赤水玄珠》、《医方考》、《万病回春》、《濒湖脉学》

11、《本草纲目》、《名医类案》、《杂病证治准绳》、《针灸大成》、《寿世保元》、《外科正宗》

12、《医贯》、《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景岳全书》、《慎柔五书》、《温疫论》

13、《审视瑶函》、《理虚元鉴》、《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傅青主女科》

14、《医方集解》、《辨证录》、《医学真传》、《伤寒来苏集》、《四诊抉微》

15、《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医学心悟》、《幼幼集成》

16、《成方切用》、《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慎疾刍言》

17、《温病条辨》、《医林改错》、《冷庐医话》、《时病论》、《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18、《中华医典》(共含700多部古代医籍)电子版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9、《中世藏书·字库·医部》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 20、《中华医书集成》(含210部古代医著)裘沛然主编

中医古籍出版社

21、《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彩绘孤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2、《中国医学大成》(精选名篇)

方春阳

吉林科技出版社

23、《中国养生大成》(精选名篇)

方春阳

吉林科技出版社

外国思想文化类

(一)综合性(学生可选择2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出版社

1、《世界文明史》

[美] A·M·伯恩斯 商务印书馆

2、《全球通史》

[美] 斯塔夫理阿诺斯

上海社科出版社

3、《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英] 丹皮尔著

商务印书馆

4、《西方科学的起源》

[美] 林德伯格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5、《历史研究》

[英] 汤因比

上海人民出版社

6、《西方哲学史》

[英] 罗素

商务印书馆

7、《剑桥医学史》

[美] 罗伊·波特

吉林人民出版社

8、《生命科学史》

[美] 玛格纳

9、《技术史》

[英] 查尔斯·辛格

10、《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美] 墨非

11、《医学史》

[意] 卡斯蒂摩尼

12、《西方思想史》

[美] 理查德·塔纳斯

13、《科学的历程》

吴国威

14、《西方现代哲学》

夏基松

15、《科学学基础》

夏禹龙

16、《欧美经济史》

夏炎德

17、《当代资本主义导论》

华民

18、《事物的起源》

[德] 利普新

19、《医学方法概论》

常青

20、《科学技术史年表》

[日] 汤浅光朝

(二)经典原著(学生至少选读3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1、《反杜林论》

[德] 恩格斯

2、《外国学术名著提要》(1、2)

林骧华

3、《大趋势》

[美] 奈比斯特

4、《论法的精神》

[法] 孟德斯鸠

5、《正义论》

[美] 罗尔斯

6、《物种起源》

[英] 达尔文

7、《苏格拉底的审判》

[古希腊] 柏拉图

8、《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

[德] 康德

9、《美学讲演录》

[德] 里格尔

10、《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 韦伯

11、《共产党宣言》

[德] 马克思 恩格斯

百花文艺出版社

科技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广西师大出版社 上海社科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学出版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华东师大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科技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三联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12、《忏悔录》

[中世纪] 奥古斯丁

商务印书馆

13、《工具篇》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商务印书馆

14、《培根论说文选》

[英] F·培根 商务印书馆

15、《社会契约论》

[法] 卢梭

商务印书馆

16、《寂静的春天》

[美] 蕾切尔·卡逊

吉林人民出版社

17、《伊甸园里的飞龙》

[美] 卡尔·萨根 上海人民出版社

18、《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 [美] 威尔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数字化生存》

[美] 尼格罗庞帝

20、《后工业社会的来源》

[美] 贝尔

21、《猜测与反驳》

[英] 卡尔·波普

22、《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 库恩

23、《第三次浪潮》

[美] 托夫勒

24、《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俄] 赫尔岑

25、《性心理学》

[英] 蔼理士

26、《精神分析引论》

[奥] 弗涤依德

27、《权力意志》

[德] 尼采

28、《西方的没落》

[德] 施本格勒

29、《小的是美好的》

[英] 舒马赫

30、《金枝》

[英] 弗雷泽

31、《自然辩证法》

[德] 恩格斯

32、《国富论》

[英] 亚当斯密

33、《古代社会》

[美] 摩尔根

34、《宇宙之谜》

[德] 海克尔

35、《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德] 魏特林

36、《狄德罗哲学选集》

[法] 狄德罗

37、《未来的冲击》

[美] 托夫勒

38、《功利主义》

[英] 密尔

39、《君主论》

[意] 马基雅维利40、《自卑与超越》

[德] 阿德勒

41、《文明论概略》

[日] 福泽谕

42、《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 [美]罗斯托

4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瑞士] 布克哈特

44、《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德] 海涅

45、《增长的极限》

[美] 梅尔斯

海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三联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新世界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人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中信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作家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46、《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德] 赫胥黎

科学出版社

47、《人论》

[德] 卡西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48、《人是机器》

[法] 拉·美特里

商务印书馆

49、《发生认识论原理》

[瑞士] 皮亚杰

商务印书馆 50、《人口原理》

[英] 马尔萨斯

商务印书馆

51、《法国革命史》

[法] 米涅

商务印书馆

中外文学艺术类

中国文学类

(一)概论(学生至少选读1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1、《中国文学史》(三卷新版)

章培恒主编

2、《文艺学导论》

吴中杰

3、《美学教程》

王一川

4、《中国美学史教程》

王振复

5、《美的历程》

李泽厚

6、《文学基本原理》(修订本)

以群主编

7、《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8、《中国现代文学史》

陈思和

(二)作品(学生至少选读10种)

书名

著者或主编

1、《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四卷)

袁行霈主编

2、《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3、《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4、《魏晋南北朝诗选》

丁夏

选注

5、《魏晋六朝诗选》

余冠英 选注

6、《唐诗选》

文学研究所选注

7、《宋诗选注》

钱钟书 选注

8、《唐宋词选》

文学研究所选注

9、《古文观止》

吴调侯 吴楚材 选

10、《关汉卿戏曲选》

吴晓铃 注

11、《西厢记》

王实甫(王季思注)

12、《话本选》

吴晓铃 选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欻版社

中华书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主编

北京出版社

14、《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5、《水浒传》

施耐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6、《西游记》

吴承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17、《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民文学出版社

18、《儒林外史》

吴敬梓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桃花扇》

孔尚任(王季思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1、《长生殿》

洪升(徐朔方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2、《镜花缘》

李汝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3、《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

24、《二十年目睹之怪状》

吴沃尧

人民文学出版社 25《老残游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6、《鲁迅小说选》 《鲁迅杂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27、《郭沫若剧本选》 《女神》(诗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8、《闻一多诗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9、《叶圣陶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朱自清诗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31、《现代诗选》

32、《冰心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33、《子夜》

人民文学出版社

34、《茅盾短篇小说集》

35、《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36、《骆驼祥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37、《曹禺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38、《艾芜短篇小说选》

四川人民出版社

39、《沙汀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40、《夏衍剧本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41、《赵树理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42、《王贵与李香香》

人民文学出版社

43、《暴风骤雨》

周立波

人民文学出版社

44、《艾青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45、《红旗谱》

人民文学出版社

46、《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中国青年出版社

47、《红日》

中国青年出版社

48、《青春之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

49、《林海雪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 50、《李自成》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

51、《郭小川诗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52、《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

人民文学出版社

53、《保卫延安》

杜鹏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

54、《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

人民文学出版社

55、《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56、《徐志摩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57、《朦胧诗选》

北岛等

春风文艺出版社

外国文学类(学生至少应选读10种)

(一)概论

书名

著者或主编

出版社

1、《外国文学简编》

朱继之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世界文学史纲》

蒋承勇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世纪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

复旦大学出版社

4、《外国文学名著提要》(四卷)郑克鲁等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二)作品

1、《伊里亚特》

[古希腊] 荷马 傅东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奥德修记》

[古希腊] 荷马 杨宪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3、《伊索寓言》

[古希腊] 伊索 周启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4、《神曲》

[意] 但丁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5、《唐吉诃德》

[西班牙] 塞万提斯 杨绛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6、《十日谈》

[意]薄加丘

人民文学出版社

7、《莎士比亚戏剧集》

[英] 莎士比亚 朱生豪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8、《伪君子》

[法] 莫里哀 赵少侯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9、《玩偶之家》

[挪威] 易卜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英] 哈代 张谷若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美] 马克·吐温 张友松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草叶集选》

[美]惠特曼

楚图南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安徒生童话集》

[丹麦]安徒生 叶君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4、《裴多菲诗选》

[匈] 裴多菲 孙用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5、《老人与海》

[美] 海明威 海观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6、《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 斯托

人民文学出版社

17、《牛虻》

[英] 伏尼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8、《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袁可嘉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泰戈尔诗选》(内含冰心译吉檀迦利)

[印] 泰戈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

纳训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 普希金 吕荧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2、《当代英雄》

[俄] 莱蒙托夫 草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3、《死灵魂》

[俄] 果戈里 鲁迅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4、《猎人笔记》

[俄]屠格涅夫 丰子恺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5、《奥勃洛莫夫》

[俄] 冈察洛夫 齐蜀夫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6、《大雷雨》

[俄] 奥斯特洛夫斯基 芳信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7、《罪与罚》

[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岳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8、《安娜·卡列尼娜》

[俄] 托尔斯泰 周扬 谢素合译本

高植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9、《复活》

[俄] 托尔斯泰 汝龙译本 高植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30、《契诃夫小说选》

[俄] 契诃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31、《莫泊桑短篇小说》

[法] 莫泊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2《简·爱》

[英] 夏洛蒂·布朗特

祝庆英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33、《名利场》

[英] 萨克雷

杨必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4、《欧也妮·葛朗台》

[法] 巴尔扎克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5、《包法利夫人》

[法] 福楼拜 李健吾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6、《约翰·克里斯多夫》

[法] 罗曼·罗兰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7、《大卫·科柏菲尔》

[英] 狄更斯 董秋斯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8、《鲁滨逊漂流记》

[英] 笛福 方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9、《浮士德》

[德] 歌德

钱春绮 董问樵译本(1982)40、《悲惨世界》

[法] 雨果 李月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41、《红与黑》

[法] 司汤达 罗玉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2、《母亲》

[苏] 高尔基 夏衍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4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 奥斯特洛夫斯基 梅益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44、《静静的顿河》

[苏] 肖霍洛夫 金人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社会科学教育碍于 “尺寸”? 篇3

在上海一所重点高中执教了30多年的叶佩玉老师,几年来他们学校每年都有学生或一个团队项目能来参加ISEF,她自己也来过多次。她介绍上海每个区都有投资了几亿元建的重点学校,学生宿舍里都有空调,比美国学校还好。也在进行教育改革,她所在的学校有10个实验室,对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支持。只是很多老师的教育理念还是需要调整。现在ISEF在中国学生当中越来越有名,英特尔等公司及中国科协等给的赞助也很多。ISEF将来会不会像奥数一样,变成所有学生参加特别培训班的局面呢?中国学生在奥数大赛上拿奖也很多,就跟新东方培训出来的学生考托福一样,一考一个准儿。她也觉得那是一个不正常的事情。说中国现代社会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大家都望子成龙,所以都把孩子送去奥数培训班。她希望ISEF不会这样,重在支持孩子的兴趣,不要过多重视是否拿奖。不过她特别谈到经验是,在中国学校进行科学教育一定要让家长们同时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另外有ISEF这样的大赛,高额奖金和升学机会带来的吸引力虽然功利,不过客观上也会更大范围的掀起科学教育的热潮。

除了英特尔,还有许多国际公司都在积极支持青少年的科学探索计划。例如同在五月,IBM赞助的EXITE夏令营也开始了。夏令营特别支持女学生,1500多名11岁到13岁的女学生将参加各地的活动项目。夏令营向女学生们展现科技与创新引起世界各地的社会变化:在菲律宾马尼拉,她们将在水耕农场了解怎样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无土耕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在国家聋人教育学院了解数据处理等基本技术,以及技术怎样防止耳聋以及帮助聋人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在泰国曼谷,了解海啸灾难发生后IBM应急小组的成员如何与政府和各种机构合作协助减灾和恢复工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还将开展人工吊桥等团队建设活动,了解技术怎样应用于湿地的环境研究项目。小时候,女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男生一样高;但到了高年级,有兴趣从事科学、工程和数学职业的男生会比女生多一倍。毫无疑问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人可享有更多机遇,这些活动会给世界各地的小女孩们提供更多机会。

在美国的社区电脑中心看到的情况也让人感动,这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好几个黑人小女孩在里边用电脑,墙上挂满了他们的图片等作品,老师还给我们演示了他们做的短片,创意十分新鲜。老师们都是志愿者。不过就像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谈到中国教育最大的难题是“Size”(尺寸、数量)的问题一样,我们有太多的学校、太多的学生,那种辅助资源随处可得、个性化施教的理想状态确实还很难实现。

一流大学接收函、高额奖金、全球视野……

ISEF的吸引力

SEF今年的奖金总额为300万美元,获得最高的青年科学家大奖的三位学生每人得到了五万美元现金,而且一个学生的项目可能同时获得多个奖项,去年获得最高大奖的中国学生朱元晨就一共上台领奖七次,他现在哈佛大学读书。无论获奖与否,参加ISEF这样国际科学大赛的学生很可能得到国际一流大学的青睐。就国内来说,在ISEF的中国地区赛事“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都可以保送重点大学。获得一等奖的学生甚至可以随便的挑几所最著名的高校。

在高额奖金以及升学机会等的多重刺激下,预计未来几年在中国中学生当中,ISEF很有可能成为当年的奥数比赛一样的热门竞赛。

ISEF的前身是1950年30名中学生在美国费城参加的首届国家科学竞赛,这一竞赛日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学生科学大赛。非盈利性组织科学服务社一直管理着大赛。

大赛共分14个类别:行为与社会科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工程、环境科学、数学、医药卫生、微生物学、物理学、太空科学、动物学。

社会科学 篇4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输送出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结果(真实信息),再把结果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1实践证明,反馈方法作为科学方法,不仅能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正确理论指引社会建设,离不开信息反馈的机制。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认为,人们的全部认识就是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以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多级反馈机制的表现。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哲学社科工作者就意识到发挥哲学

社会科学的反馈作用。198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上,胡绳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从多学科、多种角度作出科学解释、观察和预测,充分发挥理论的超前作用和反馈作用。2即要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必须形成多级反馈。3另一面,哲学社会科学以实践服务社会,同样离不开信息的反馈机制。只有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我们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能够取得切实的效果;才能够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深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确保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是否能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才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社会服务反馈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当中,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虽然没有形成体统,但在人才培养和文化服务方面已有所体现,但这些方式和措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反馈难以形成回路哲学社会科学对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一种素质的教育。

正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方式,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育人的效果的评价以及反馈方式在两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困难。

一方面是育人效果的反馈难以实现。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主要是依靠就业率这种单一的途径进行,虽然这种直接的、有效、有说服力的方式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认可,但是却过于片面,维度也较为单一,特别是难以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反馈信息反馈由于缺少多方参与,难免会出现反馈信息不准确、反馈实施不科学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工作的专业性减弱;反馈过程不完全,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仅仅停留在就业部门而很少能够及时反馈给人才培养其他环节,或者难以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调整上和人才的素质培养、思想教育上,导致信息的传递仅仅是一个单线的模式。

另一方面是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难以被感知。怎样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进行设计,使“教育产品”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接受和喜爱,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由于信息反馈机制的匮乏,使得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比较缺乏创新,实践教学比较薄弱,课程的教学、考核等环节存在缺陷等等。6这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模式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联系机制问题。这说明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在信息反馈上,很明显地脱离了受众,没有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教育产品”,这样就难以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服务深入人心。

(二)社会文化服务路径存在交流阻碍

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一条重要方式,就是提供文化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7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中存在着供需不对称、不适配问题,与公民参与面不广泛、参与人次少、参与不便捷或无参与需求相关。8这种供方和受众反馈链的断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无论是公共文化供给的国家化路径还是市场化路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和缺位的状态。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缺失,使哲学社会科学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响应度降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倘若不能嵌入公共文化供给链条,那么它在反馈链条中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信息相关者。其次,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反馈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这使得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难以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同时符合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运作逻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往往会放弃从市场路径提供文化产品或者是忽视这一路径的受众回馈,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方式存在难度。

三、社会服务反馈机制建设的原则和路径

根据反馈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要建立长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系统的观点构建反馈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是一个相对开放而又独立的大系统,期间涉及到众多环节。这都要借助于反馈控制,将现实状况与预定状态之间的偏差信息及时输送到施控与受控系统,借以调整和改变,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预定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行动者都纳入到反馈系统当中来。

第二,信息反馈与控制协调相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地、及时地实施控制,就需要有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应以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为方向,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增强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化分析和处理,提高对信息的反应力;增强反馈信息在服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避免对反馈的麻木不闻或不以为然。

第三,全员参与和持续反馈相结合。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的实质,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进而构建让受众满意和社会受益的管理途径。从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性质来说,其服务对象既是不特定而又各具特点的;服务的方式是多途径的而又各有不同的实施逻辑;服务的时间既是持续的,但又不是连续的。因此保证社会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纳入反馈体系当中,保证不同的服务阶段和方式能以恰当有效的途径进行反馈和持续进行,这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从这两个层面去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反馈机制能发挥作用。

第一层面要建立服务工作者与管理主体间的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平台。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具有长期性、阶段性、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在监管和自我调节这个方面需要进行一种持续不断地信息反馈,以保证在每个阶段都能够对服务进展能够得到及时掌控。二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发布平台。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将其理论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科研成果转化是否顺利、是否合理,如果仅依靠自我感觉的话,难以得到一个客观评估,因此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对成果的转化情况得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三是科研团队建设的服务平台。科研团队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主体提升自己服务能力的立足点,管理主体和服务工作者之间不仅是一种“扶持—受助”的关系,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服务主体有义务向管理主体就其科研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反馈,管理主体有义务对服务主体进行监管。

四是建立专家咨询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对某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监督和反馈,有利于对咨询者提供重要的意见参考,深化社会服务的力度和深度。

第二层面要建立服务工作者与服务受众的反馈信息机制。首先是重视社会对人才的信息馈,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和建设。社会需要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业化人才的培养方向,要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人才支持政策、人才技能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指针。其次要重视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成果的需求,以此升华为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政府的相关政策能对科研成果的催生起着关键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产品要发挥其作用,产生社会效应,政策是中介。只有政策社会需求的对接,才能打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链条。再次要重视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对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工作者的影响,研究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工作者在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中,能够主动地感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其的影响。而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主体将成果转化的动力,就要重视其对政策的反馈能力,通过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孵化器制,为社会服务产品产生和转化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帮助社会服务型企业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石磊等主编.哲学新概念词典[M], 黑龙江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2].维崧.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一个大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 (1) :1-7

[3].轩敏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反馈方法[J].实事求是.1986 (1) :22-25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光明日报2011年6月30日

[5].王辉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 (11) :22-25

[6].张再兴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 (12) :37-41

[7].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

社会科学 篇5

以创先争优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江苏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实践,强调要树立高定位、确立高标准。

突出全局性要求,才能更好彰显创先争优的时代特征。

江苏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科学发展大局,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创先争优的主线,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发展中作表率、作贡献。实践表明,只有与中心任务相融合,创先争优才能激发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江苏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比较早、比较多。江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着力在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创先进、争优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表明,只有积极争创社会和谐之优,创先争优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

创先争优是践行党的先进性的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争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岗位争先锋、工作创一流,让群众感受到党在身边的先进性。实践表明,只有创在平时、争在岗位,创先争优才能落地生根,成为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活力源泉。

创先争优也是精神品质的提升过程。江苏在“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三创三先”新江苏精神,既体现江苏人现实精神状态,又体现未来发展要求,有力提振了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

突出实践性要求,才能更好增强创先争优的实际成效。

发展一线是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只有落实到一线、融入到一线,让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在一线,创先争优才能出生产力。江苏省广泛动员各地各部门开展互学互比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和104个县市区普遍选标杆、找差距、定目标,对接省内外先进地区和华西村新经验,努力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在基层,坚持面向基层、走进基层、扎根基层,才能获取深厚的社会基础。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驻村住户作出示范,推动实现县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与、所有村(社区)全联系、有重点信访案件地区落实领导包案“三个全覆盖”,“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在全省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创先争优必须把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摆在突出位置。江苏坚持“关注不满意,追求更满意”,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较早在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系统,集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三亮三比三评”,不断擦亮窗口形象,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突出经常性要求,才能更好推动创先争优的持续深化。

在强化教育引导中激发自觉性。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引导党员始终以先进和优秀要求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注重行为引导,坚持领导带头、干部示范,为普通党员群众作出表率。注重典型引路,让每个党员都自觉向先进看齐、走先进道路、创先进业绩。

在丰富基层实践中提升影响力。把创先争优融入一线、融入生活、融入群众,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推进方式,充分释放党内的创造活力,广泛挖掘全社会的巨大潜能,推动人人争先、行行领先、整体率先。

社会科学 篇6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决定了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之间不但要相互借鉴,而且要进一步走向渗透。文章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内涵,阐述了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探讨了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的三个层次。

一、“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内涵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充分发挥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的方法。自然科学方法,是探求自然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手段、途径、程序和技巧。自然科学方法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之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将之看作是非理性的直觉、想象、体验、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则要考虑人的能动性、参与性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无非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精神、情感、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

二、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的必要性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极易导致科学研究偏离客观性。人文社会科学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过程再到研究目的,都渗透了主体性。自然科学方法本身一般不考虑人的能动性、参与性,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没有人的自发力量。人文社会科学要达到客观性,就要尽可能地排除主观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实验和观察保证客观地认识对象,保证认识的客观性。

(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轻视实验方法,单纯地依赖理论研究,是现在制约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粗估分析,创造一些自然状态下不易得到或得不到的环境和条件,成功地捕获一些稍纵即逝的环境机制,使研究对象在一定时候多次重复出现,使模型和模拟方法的使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三、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的可能性

(一)从哲学上,理性认识是基于感性认识之上,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的确,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任何理性认识都是对它们所依据的材料的反思、概括、解释。”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研究者都必须从广泛地收集材料开始,通过实践环节而拥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必要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加工,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理论。

(二)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逐步在走向融合,人文社会与科学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需要人文关怀,但同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越发需要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促使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精确更具有预见性,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科学化。

(三)从科学史上看,自然科学独立发展的时间要比人文社会科学稍长,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水平、效能及成熟、完善程度也远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因此,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便被广泛地、大量地移植和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像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学与逻辑方法、观察和实验方法、模拟、类比方法和新三论方法等。

四、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领域渗透三个层次

(一)方法论观念的渗透。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观念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和表征。我们前面阐述的认识的“非中心化”观念,对客观性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观念,以及既重视经验事实、经验检验又重视数学方法、科学抽象,既强调人类思维的规范性又强调其非理性等方法论原则,都属于这一方面的内容。

(二)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科学方法的渗透。由于其研究对象的普遍性,这类方法成为和逻辑思维方法同样普适的科学方法。如系统科学方法(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非线性科学方法、模糊方法、概率系统方法、模型方法等综合性方法,都具有这样的性质。这类科学方法往往同自然科学的原理、概念一起,通过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移植和渗透,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自然科学中某些学科的专门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移植和渗透。社会科学研究不仅采用属于自己的社会科学方法,而且也大量地借鉴自然科学方法。这类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往往只是在一个学科中有比较广泛地使用,但对于某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也可能是适用的。如人类学在科学方法上就与古生物学、地质学、天体演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相近,生物学方法对社会学有很大影响,经济学家常常运用公理化方法,追求像物理学那样严密的公理化体系。

[1]孙显元.论自然科学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1992(5).

[2]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洪长安.论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广西大学学报,2004.

社会科学 篇7

台湾的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缘起于台湾社会科学家反省本土社会科学研究者的OEM式学术研究模式[3]68,也称“素朴的实证主义”。

因而,倡导社会科学本土化是有针对性地批判上述这种“素朴的实证主义”,寻求建立在本土的社会/文化/历史脉络中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的本土化社会科学。但是,这里有两个概念有待澄清,一个是何谓“更贴切”?或者“更贴切”的标准是什么?二是何谓“本土实际”?

所谓“更贴切”,逻辑上蕴涵着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不能“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而且,上述历史回顾中表明,这种不贴切的主因是本土社会科学家的OEM式研究方式。那么“更贴切”就意味着本土社会科学家首先要清楚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背后的哲学内涵(方法论、本体论承诺等),其次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中采取的方法论立场、本体论承诺有清晰自觉的意识,最后达致“至少不比西方社会科学差”[3]88地显露、展现、符合、表现、反映、象征、诠释或建构[3]31所研究的行为。杨国枢进一步将这个标准称之为“本土契合性”,强调本土化社会理论能更有效地与当地人之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相契合[4]。

然而,如果在方法论上与西方社会科学没有不同,那么上述意义上的本土化社会科学怎样与OEM式西化社会科学相区别?是有独特的方法吗?大部分学者认为没有。那区别在哪呢?有的认为在于其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问题的重点上,如杨中芳[3]82、吴重庆[5];有的认为在于把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和本土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比如中国的文化传统、当地人的想法及特有的行为等)(如费孝通[6]、黄光国[3]75、杨国枢[3]28);有的认为在于形成特有的社会理论,如郑杭生[2]41。实际上,上述三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所关注的问题不同,是因为基于中国的社会文化脉络提出问题,由此必然生发出不一样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是为了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因此,说到底,本土化社会科学寻求的是考虑本土社会文化语境,并且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但是如果本土化社会科学采用的方法论和方法都与OEM式西化社会科学没有区别,那么对本土语境的侧重是否能成为本土化社会科学的独特特征呢?由此产生的理论在本质上会是独特的吗?

第二、 三节将展示如下论点:社会科学本身就蕴涵了要求社会科学家考虑本土社会文化语境,并且建构出模型或者理论,来诠释他们在生活世界所知觉到的各种现象,并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批判,使其改变得更合乎理性(下文简称“论点T”)。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本来就应当是本土化的,对本土语境的侧重并不能成为本土化社会科学的独特特征,因而由此产生的理论本质上并不特殊。那么,本土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学术取向,即对本土现象的研究要减少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误解乃至误用。如何“不误解”?一是清楚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背景,二是对本土实际的贴切认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前者一目了然,后者与下列问题相关:“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的“本土实际”指的是什么?“本土实际”是指真实存在的社会结构、个人心理、文化传统,还是仅仅指研究者对于所谓“本土实际”的概念构建呢?这实际上关乎科学哲学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话题。

综上,如果第二、三节对于论点T的论证成立的话,我们可以说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实质上是一种学术取向,即对本土现象的研究要减少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误解乃至误用,要求社会科学家基于科学哲学,清醒地使用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本土行为及社会结构,并寻求批判性发展。

二实证主义

本节以及下节以社会科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论传统为例论证论点T。

作为学科建制的社会科学形成于1850-1945年期间[7],深受启蒙运动影响,致力于根据自然的权利,发展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经验基础上的新的客观的社会科学[8]。基于此背景,实证主义和诠释学围绕社会科学的本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

孔德(A.Comte)、密尔(J.S.Mill)和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是实证主义的代表。在此,以迪尔凯姆为例,考察其如何论证社会科学的科学本质,以及留下哪些硬核。我们对其论证思路概括如下:

(一)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基本思路

观点:社会学(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理由:

A.社会学的主题是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该主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科学的任务是发现关于实在的规律,故实在是科学的对象。

C.社会学的基本原则是:把社会事实看做物(things)。物不同于概念,故社会事实应被看做是实在而不是观念[9]69-70。

D.社会学研究拒斥一切预断,其研究出发点不应是别的,只有:可观察的资料(observable data)。

E.可观察材料很容易是主观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可观察材料的客观性呢?除了上述C、D两个原则外,还要求观察者保持客观的态度。

F.社会科学最为重要的是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正常现象是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这种普遍性本身是可以解释的,这种解释必须与我们所研究的种的生存条件联系起来,根据该现象是生存条件必然造成的机械性结果,还是使人的机体适应生存条件的手段,来解释现象的正常性。

G.解释一种社会现象,不但要找出事实的原因,指出为什么此事实存在,还要阐述其功能,说明事实的有用性,从而显示事实与环境的统一。

因为ABCDE,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为AFG,社会学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科学。

(二)实证主义的局限及其遗产

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的遗产在于其论证社会学之科学性和特殊性的策略,即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整体主义。其局限性在于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

1.遗产:自然主义和整体主义

简单概括迪尔凯姆论证社会学之科学地位的策略:首先将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典范,参照自然科学的本质,论证社会学也具有类似的本质。这样的策略我们称自然主义的策略。除此之外,论证社会学之特殊性的策略是:整体主义,即社会学研究的类型不能还原为下一层级的类型(例如心理或者生理),从而也导致其特殊的研究方法(如:功能分析方法)。这两类策略本身具有开放性,因而也得以在实证主义哲学受到批判后继续发展。

2.局限:

卢卡斯(Steven Lukes)指出,迪尔凯姆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对客观性的幻想性追求以及误解性地忽视心理学,具体到社会学解释则忽视了诠释学的维度和社会事实的微观基础[9]18-19。他的点评非常精到,而这些缺陷主要是针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

(1)实证主义的局限

对于自然主义策略,迪尔凯姆采取的是实证主义进路:首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在于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可获得客观有效知识的。然后,基于关于社会实在的实在论立场上,论证社会科学也具有同样的客观性,从而论证社会科学之科学性。

当然这里的“客观性”是需要澄清的。首先,要获得客观有效的知识必须“把社会事实看做物”。要注意的是,迪尔凯姆说把社会事实当做物,并不是把社会世界的现实和外部世界的现实同等看待,而是把社会事实看做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因而,迪尔凯姆谈论的是:应该以实在的方式处理理论术语的构建。其次,既然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意愿,那么社会科学家就不能以精神直接认识物,而要摒弃先入之见,亦即要保持像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他们的学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其三,如何坚持这种精神状态呢?根据C和D,社会科学家能且仅能通过可观察的资料进行外在的研究。但是如何通过基于感觉的观察资料得到客观的表象呢?在迪尔凯姆看来,这是因为社会实在具有一种使自己“结晶化”的特性。

从当代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几乎每一条都受到批判。首先,对理论术语的构建本身是需要诠释的,因为构建一个语词,必先在语词所在概念系统中理解其意义,而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处于不同的概念系统说同一个词,这就需要澄清意义,也就需要诠释[10];其次,在诠释中自然科学也不可能摒弃先入之见,因而不可能保证价值中立的精神状态;其三,社会的语言游戏没有本质,只有流动的生活形式,社会实在能使自己“结晶化”的特性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幻想性追求。那么,这些批判对自然主义策略构成威胁吗?可以说没有,因为自然主义的立场是随着自然科学观的改变而改变的,对于上述三种批判的回应可见于建构实在论的论证中[11]。

(2)整体主义的局限

对于整体主义策略,迪尔凯姆采取的是方法论整体主义的进路。如上所说,社会学有特殊的研究对象,那就是社会事实;并且根据社会事实的特性,社会事实只能由社会事实来解释。这是可能的,因为集体进化的主要原动力存在于社会内部环境。构成社会内部环境的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物,即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有形物体,以及以前的社会创造物,如已经建立的法律、已经形成的风俗,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等;另一种是人间环境,它们才是社会进化的驱动力。因而,社会学的问题尤其在于找出最能影响社会现象的这种人间环境的各种属性。但是解释并不是到此为止,因为原因并不能解释:人类相继的历史阶段,前面的进步是怎样预先决定了后面的进步。这说明社会学解释同时需要另一种解释:功能解释,即从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关系来评价社会现象的有用价值。

对方法论整体主义最典型的批判是:其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联,因而忽视了行动意义。但这些批判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整体主义,相反,帕森斯和吉登斯由此发展了一种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

综上,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为社会科学留下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个是论证社会科学之科学性的自然主义策略,另一个是论证社会科学之特殊性的整体主义策略。那么这两个遗产是否包含了论点T呢?首先,自然主义预设了科学中存在一套共同的客观标准,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也就意味着要清醒地认识西方社会科学,就必须了解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其次,无论是当代科学哲学还是整体主义,都强调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于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语境因素已经成为模型建构的内在因素。因此,实证主义传统以及其后继者实际上都认可了论点T。

三诠释学

诠释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始于狄尔泰(W.Dilthey),认为社会概念形成于它们被运用的世界,概念被共同体所拥有,在共同体中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或接纳新成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成员只有学会运用这些概念才会被共同体接受,这个过程离不开人类主体的诠释。因此,揭示行为的意义需要诠释学的理解,而且理解意义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标。这使历史社会领域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狄尔泰因此强调“解释”(explanation)和“诠释”(interpretation)之间的区别,并把科学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科学,另一类为精神科学,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解释,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诠释。这种方法论二元论主要是反对实证主义方法论,也被文德尔班(W.Windelband)、李凯尔特(H.Rickert)和韦伯(M.Weber)有修改地接受[12]。下面选取韦伯为代表,试图厘清诠释学论述社会科学之本质的基本思路。

(一)韦伯:经验知识和规范性判断的划界

简单地讲,韦伯所做的就是:关于经验科学和实际社会政策(practical social policy)的划界(或者经验知识和规范知识的划界)、关于理论和实在的划界。要论述前者必涉及后者。具体论证如下:

观点:社会学(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理解是其主要方法。

理由:

A.经验科学寻求真理,真理寻求适当地分析经验实在的有效性。实际社会政策阐述理想(ideals)、给出价值判断。事实与价值是相异的,故而应该明确区分经验科学和实际社会政策。

B.社会科学是关于具体实在的经验科学。经验社会科学的认知目标就是理解实在的特点,“一方面理解其现今表现形式中的个别事件的联系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理解它在历史上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13]72。这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首先能够把无关紧要的东西与重要的东西区别开来,把实在与我们的文化价值联系起来,然后抽出对我们有意义的联系。这种抽象的结果使得社会科学的主题不是真实的实在,而是对实在的概念构造。但这种概念构造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还需要有助于对实在的意义的理解(或诠释)。

C.经济-社会科学的主题是价值关联的,价值关联简单地指:“哲学地诠释那种特殊的科学‘兴趣’,它决定选择主题以及经验分析的问题”[13]22。

D.既然经济-社会问题是价值关联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有效的论证是可能的吗?

D1.什么叫客观上有效?韦伯说就是对经验实在的分析性整理(the analytical ordering)。如何达致分析地整理经验实在?韦伯说关键在于对经验实在的各部分作出恰当的因果归属。

D2.文化科学中的因果问题并不是一个规律问题,而是具体的因果归属问题,即因果归属不是作为目的而是作为手段,被我们用于将一个社会-经济事件归属于一个概念框架。在这个概念框架下,理想类型的概念构造被用于衡量概念和实在的关系,也就是比较经验实在,从而安置它们的相异或相似地位,用最为清晰明了的纯概念描述它们,并且因果地理解和解释他们。

D3.理想类型将“实在”转换为“心理结构”,它不是假说,而是提供了建构假说的方向;它不是对实在的描述,而是旨在给出这种描述的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它既不是历史的实在也不是“真的”实在,它的意义在于作为一种纯理想的限制性概念比较和研究对真实状况(或行动)的重要成分的阐释[13]93。

D4.理想类型是一个发生学概念,因而不同的标准可以用于选择构造关于某种具体文化的理想类型的特性。但理想类型的构建,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因而,在使用它们的方式上,研究者在这里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受到我们的思维规范的制约。那是怎样的规范呢?价值中立原则。

E.何谓价值中立原则?

E1.经验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不是达到价值判断,从而制定经济社会政策,而是对这些价值判断的科学批判。这要求:如果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应该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而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地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E2.严格的经验分析只能在目的明确给定的情况下解决手段对于达到该目的的充分性问题。但同时,对行动的判断不仅仅纯粹地依据它们的工具价值,而且还依据它们的内在价值。那么严格“科学地”仅仅指内在一致地,而不能被外在“事实”驳倒。这也就意味着对经验研究的评价并不存在必要的实际基础。

F.经验社会科学对价值判断的批判性讨论何以可能?

F1.存在给定的需求;

F2.所有这些需求及其排列次序是可接受的;

F3.一个给定的经济次序是存在的。

因为AB{D}{E}{F},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因为BC{D},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文化科学。

(二)韦伯的局限及其启示

韦伯关于社会科学本质的论证策略简述如下:

否定性策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属于不同性质的科学,因此不能参照自然科学来论证社会科学的本质。

肯定性策略:社会科学是理解意义的科学。首先,社会科学是特殊的,因为价值关联(C);其次,经验科学的主题是价值关联的,但价值关联并不影响经验科学的客观性({D}{E}{F});最后,经验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对意义的理解,所以最终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诠释意义(B)。

1.局限:

韦伯对上述策略的具体阐述,主要受到这样几个方面的挑战:

(1)视阙融合(fusion of horizons):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是内在于诠释活动中的,不存在抛却研究者视阙的诠释,意义只有在研究者的“成见”和被诠释者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时才产生。韦伯对意义的定义基于严格主客二分之上,没有看到诠释意义的主体间性。这方面的批评有来自诠释学内部的,如利科(P.Ricceur)、伽达默尔(H.G.Gadamer)等,还有来自诠释学外部的,如库恩 (T.S.Kuhn)。

(2)社会科学之客观性的根基究竟在哪里?根据{D}{E}{F},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理想类型的理性重构”,其结果是达到对经验实在的分析性重构。这种理性重构的工作是针对目的合理行动而言的,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一旦确定课题,研究者就需停止使用任何价值观念。这个条件本体论上预设存在一个判断的标准为所有文化团体所共享,包括行动者。韦伯并未论证工具理性的普遍有效性,故而进一步的形而上学论证才能保证社会科学之客观性。哈贝马斯(J.Habermas)正是基于此,提出了交往行动理性。

(3)工具理性可作为理性化社会的唯一标准吗?社会科学以工具理性作为理性的标准,虽不能作为道德判断的最后依据,但社会科学在事实层面的讨论有且仅有工具理性这一种标准,那么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批判也就只有这一种标准。这预设了科学理性只有唯一的一种标准,那就是工具理性。在唯科学至上的当今社会,很容易扩大这种作为科学理性的工具理性的适用范围,甚至主宰人们的生活。批判这种意识形态的宰制性,成为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理论学派的一条进路。

2.启示

虽然受到批判,但韦伯的两条基本策略仍然存在。首先是对一味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批判,其次是奠定了意义在社会科学中的核心地位。对于论点T来说,首先,诠释意义本身就蕴涵着对行动所在社会内部的文化环境的理解;其次,上述(2)和(3)中对韦伯的发展为本土化社会科学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存在空间:一是跨文化研究时,考虑是否存在这么一套普适的价值体系;二是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预设的意识形态保持清醒的同时,比较本土意识形态包含的理性预设和价值判断;三是探寻本土化社会科学的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能形成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社会科学 篇8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研究结果主要以科学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科学论文是科学活动中重要一环,但科学论文作为一种文本其意义是什么?传统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从各自立场出发给出了不同解释。梳理和分析这些解释不仅对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论文的意义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理解传统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差异。

一传统科学社会学对科学论文意义的解释

传统科学社会学秉承了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的“标准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图景的精确映像,而作为认知结果的科学论文是承载科学知识的物质外壳,也被赋予了某种神圣光环:科学论文是书写自然之书,具有比文学、艺术、音乐等非科学文本更高的认识论优势。正如迈尔斯论述的,“那些相信科学知识必定有其特异之处的人们,他们因而也相信,至少就其理想形式而言,科学文本可免于修辞或文学分析之累。”[1]2

在这种认识逻辑下,对科学论文意义的解释主要从体制分析、数学分析、文学分析等角度进行,这种解释的主要特征是不论科学论文内容本身,只将科学论文看做是一个黑箱而对其进行宏观统计和社会分析。这种黑箱式的科学论文意义解释模式以默顿学派的传统科学社会学解释和普赖斯的科学计量学解释为代表。

默顿认为,科学论文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科学知识的物质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和存储科学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于它是科学家独创性贡献的标志形式,具有标志、显示和衡量社会承认(科学财产)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默顿及其追随者主要是从科学论文的评审体制,以及学科、专业、机构、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对科学论文产出数量、速度、规模、方向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科学论文评审制度研究、科学论文引证指数研究等。在默顿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里,科学论文是科学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运用极为精致的统计分析,把从大量同类数据中抽象出来的模式同某一科学建制的功能联系在一起。”[1]17

与默顿开创的科学社会学传统类似,普赖斯开创的科学计量学分析传统,也是把科学论文的内容看做黑箱。在普赖斯的研究中,其分析的重点在于科学论文的时空分布,例如重要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年代分布、学科分布、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等,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隐含在科学论文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不是作为科学论文内容的建构因素而存在,而是作为促进或阻碍科学论文产生、传播、接受和应用的因素而存在。这就意味着科学文本的内在意义仅仅局限于纯粹的认知意义,并且内在的认知意义构成了科学文本外在的社会意义的基础和依据,即虽然科学论文的产生、传播和接受受到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最终还是要决定于科学论文所包含的知识的真理性。

二科学知识社会等视域中 的科学论文及其意义

自库恩(Thoms Kuhn)以后,人们不再单从逻辑与实证角度来理解科学文本,而是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维度来理解。拉图尔(Bruno Latour)、谢廷娜(Knoor-Cetina)、马尔凯(Michael Mulkay)等SSK学者试图说明:科学论文并非是一本纯逻辑、纯理性的自然之书,在其中,科学与修辞、事实与价值、逻辑论证与劝服诱导并非绝对的二元分离,科学为了应付日常实践中的急迫需要不仅利用了艺术,[2]而且渗透了利益。

(一)拉图尔科学论文观——作为修辞引证的科学论文

拉图尔从“引证”这一视角来分析科学论文的性质。在拉图尔的引证分析模式里,无论是引证他人、还是被引用,都不过是一种修辞战略的有目的的运用。关于科学论文中的修辞使用,拉图尔提出了“强修辞”概念,“强修辞”意在突出科学活动中修辞使用的广泛性、系统性、组织性,“旧修辞学和新修辞学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使用了外在的盟友而后者避免了这种使用。区别在于,前者只使用了这些盟友中的很少一部分,而后者则大量地使用。”[3]101

1.从引证到科学事实:科学网络间不同社会力量的博弈

在标准科学观看来,对相关论文的引证首先是要说明论文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和普遍理论之上的,而非个人杜撰;其次是表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关注和承认,尊重其他科学家的“科学财产”。基于此种认识,传统科学社会学家很少关注和探究科学论文具体内容中的相关引证及其内部关系,即使科学引文索引,其所测度的核心内容仍然是基于社会承认的各种指标,其方法论和本体论基础仍然限于结构功能主义与科学计量学范式内。

而在拉图尔看来,关于引证的传统观点隐瞒了引证所具有的认知转化能量:引证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认知层面,它具有操控各种相关学术资源、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转化为认知网络的强大力量,一定程度上是“赝像”向“事实”转向的社会通道。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事实的事后引证转变”:某一“事实”既可以通过引证性社会关系网获得自己暂时的合法性,同时也可能在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引证关系网的改组或异变而丧失自己的“事实”地位——要么这一“事实”被以不同性质的方式引证(或肯定、或否定、或保持原状、或进行变形)而失去自己的话语权;要么它被引证所抛弃(人们不再将其视为引证材料而导致被“遗忘”)。

2.作为组织修辞学的引证

拉图尔认为,科学论文不仅需要引证来增加自己的认知资源量和扩大联盟者网络,同时还需要将各种引证资源加以组织,“所有这些引证都被指向特定的目标、被为着一个目的组织起来:为断言提供支持。”[3]62如何对引证资源进行适当组织,拉图尔将之划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为自己设防。将自己观点的重要部分与其他引证相结合,使得自己的论证在外部形成一个缓冲带,拉图尔将之称为“层积化”,“每一个断言都被文本以外或者文本以内的引证打断而转向其他部分,转向图示、柱形物、表格、图例、曲线图,等等。接下来,它们之中的每一个也都可以让你退回到同一文本的其他部分,或者更远,退回到文本以外的引进技术性材料。”[3]79

第二,部署阵地。将各种引证资源加以适当部署,形成资源之间的关联与放大效应。主要包括:①堆叠:各种引证资源是分层次、系统性地结合在一起;②安排和设计。根据文本的需要,将引证资源进行不同的分布:作者既可以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后继者,而不是一个革命者——当他需要将别人的理论视为证据时;他也可以将自己形容为先行者——当他需要反对别人的意见时;同时尽可能考虑潜在的反对意见,并预先布置好对应措施。

第三,逻辑化操控。“逻辑化操控”主要是通过对科学论文内容进行逻辑化、自洽化而形成的,即一个好的科学论文应尽可能地“合乎逻辑”。“操控”使得读者在逻辑的道路上前行,使论文“滴水不漏”,这样可使读者或竞争对手无法找寻到其逻辑漏洞。

(二)谢廷娜科学论文观——作为“与境”说明的科学论文

谢廷娜在分析科学论文的性质时,引入了“与境”概念。“与境”将对科学论文的说明引入到一种“当地性和索引性”的社会环境与利益环境中,从而化约了科学论文的纯认知与纯理性品质。

1.操纵“相关性”:科学论文的“非与境化”策略

谢廷娜认为,实验室实践是当地性、索引性的,各种相关性会影响到实验室活动,形成对理性推理规则及观察实验证据的偏离。而科学论文则实现了对与境性科学活动的理性重建,它通过操纵各种相关性,对实验室实践进行非与境化,使实验室实践以理性的形象出现。

比如在科学论文中,存在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或理性规则“提前策略”,它将实验室实践中与境性、索引性选择的事后结果转化为一种方法论的先在性,似乎是这种先在的方法论指令引导着实验室实践,并将其束缚在理性的轨道上。这给人一种印象:由问题推动而得到的解决方法是研究出来的,而不是偶然遇到的。谢廷娜以FeCl3凝结法的发现为例来进行说明,“实验室通过FeCl3凝结法的发现所例示的潜在可能性,引出了通过实验实现这种潜在可能性的指令;而在简介中,正是科学家的使命确立了这种蛋白质的回收方法的潜在可能性。然而这种过程的颠倒,不是表达不当的结果,而是论文文本的文学策略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4]:

2.对科学论文的“超科学场域”说明

谢廷娜对科学论文的考察并非仅限于实验室,而将其放置于整个的超科学场域,考察科学论文在整个超科学场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本质。在谢廷娜看来,科学论文并非仅限于实验室实践而被建构,相反,科学论文超出了实验室,成为更广泛范围的超科学场域中的一部分。科学论文的选题、结构组织、数量、种类并非完全取决于科学发展的认知逻辑,而是处于与各种利益的互动与博弈之中,取决于超科学场域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特定论文选题的确定可能是由于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口味,或是使科学家的信用资源(如荣誉、地位)得以最大程度地扩展;科学论文选用何种组织方式、运用何种论证手法、使用何种材料,可能是由于它符合特定的政治或经济诉求,能够引吸大量的投资。在超科学场域中,科学论文可能失去其独立的认知逻辑,而是资源获取、扩张或利益竞争、协商、妥协的产物。

(三)马尔凯的科学论文观——作为文学说明的科学论文

如何理解科学文本与其他非科学文本之间的关系?科学论文是否是对科学活动的真实描述?科学论文的语言特征是什么?科学家在科学论文中与科学论文外的说明是否一致?马尔凯通过对科学论文的语言组织特征进行分析,并置科学家正式、非正式场景中对科学论文的解释,以及分析科学活动中的幽默,对科学论文的性质作了深度剖析。

1.科学论文中与科学论文外语言的并置与比较

马尔凯与吉尔伯特对生物化学家莱曼的一篇论文进行研究时发现,科学论文采用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被动的语态,非文学的描述方法、句子之间的逻辑链接。其特征是:其一,尽量避免提及本人的立场,人为地在“主体”与“主体的思想与行为”设置一条界限;其二,将话语中的动词与“非人力”相结合,如将“实验结果”、“观察报告”等词汇与动词“表明”、“显示”相搭配,以突出新的假说的非个人性品质。而在正式场合的幕后,科学家的说明则表现出很大的解释柔性。如,莱曼在论文中提到,他提出的生物学模型得到几个实验室结果的支持,但实际上,涉及的实验室仅仅是两个;在正式报告中,莱曼表明他的模型是从实验中得出的非个人结论,而实质上,他的理论更像是“从早已熟悉的资料中看出新的意义的行为”,亦即是一种猜测性的观念。

2.科学文本的幽默性质:打破科学文本与非科学文本之间的绝对区分

一般看来,科学是一项严肃的事业,科学论文是一个由理性因素组成的逻辑世界,它与文学、戏剧、幽默有着明显的区分。而马尔凯则认为,科学事业是包括一些幽默暗流的,幽默与科学话语之间并非是绝然的隔离。马尔凯并置了正式语境中的话语“what he wrote”,以及非正式语境对这些话语的解释“what he meant”,如表1所示。[5]通过并置来彰显科学话语的幽默性质,并以此来解构科学话语的理性形象。

通过两种与境中不同话语的对比,一种幽默效果得以产生:这两种话语,一种采用了经验主义式词汇,在这一词汇中:科学家的个人行动和信念要么被描述为“非个人性的”:如采用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说法,个人活动被形容为一种冷冰冰的客观行为;要么被形容为对科学规则的遵从,如“Typical results are shown”。而在与之相对应的非正式情境中的语言中,科学家的个人行为被重新描述,其非个人性行为被个人性词汇所替代,个人性情感(I have not bothered to)、科学家之间的社会关联(He was my graduate student)开始出现在其话语中,同时科学家的规则性行为,被科学家个人的知识主张所替代。

科学幽默通过并置正式情景与非正式情景中的话语,创造了一种幽默效果,但是马尔凯却并非是为了单纯揭示这种幽默性的存在,而是说明,科学话语的严肃性并非是来自自然界以及各种冷冰冰的方法论规则,科学实践及表述的客观性、公正性并非来自科学家活动及信念本身,而是一种解释性成果。

三对SSK科学论文观的辩证解读

如何看待SSK学者对科学论文的描述?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黑箱式科学论文观?而SSK对科学论文所作用修辞、利益解释是否合理,“合理”的限度是什么?SSK科学论文观的意义何在?

(一)SSK科学论文观的认识论意义:

走进语境中的科学实践,探寻科学活动中语言与现实实践之间更为丰富的关系

长期以来,科学论文以语言的专业化、书写格式的规范化、数据的充分性而被视为科学理性的代言人,并基于这一观点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如科学论文的中性语言观、科学论文的理性引证论、科学论文评审体制的客观属性论,以及普通公众对科学论文的神坛式祭拜。相较于科研管理、科研投入、科研分配等科学的外围社会结构研究,以及科学界社会分层、科学奖励制度、科学评价系统等科学的内部社会结构被不断的剖析、解释,对科学论文的认知分析则长期被作了黑箱化处理(如图2:被作了黑箱化处理的科学论文认知研究领域,即阴影部分),“将“‘文本和话语分析’与对科学的元研究联系起来,这在70年代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科学文本和话语分析’领域了。” [6]

实际上,“科学论文”这一概念不仅仅涉及理性认知过程,同样也渗透着各种非理性因素(如利益、语言表达技巧等),科学论文的写作、评审、传播夹杂着认知与权力的博弈、理性与修辞的阻抗,这种观点已经得到史学界及理论界的认同。科学论文不应被视为一种黑箱,而应成为人们理解科学活动本质的一个重要场域,科学论文是科学实践的逻辑化书写,因此在“逻辑化与重构化了的实践”与“真实的科学实践”间必然存在一定张力,如,科学实践活动中存在“意会知识”,包括一些精巧的实验技艺、言传深教的思维逻辑,而这些意会性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很难精确地反映在科学文本中;另外,科学论文中较少涉及科学家的主体性思维程序(如直觉、顿悟等),科学论文往往是对科学逻辑“如何发生”的描述,而较少涉及“为何发生”的主体性思维过程;此外,科学论文在将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纳入到自己的语言之盒中时,是如何将具有异质性、偶然性的现实活动转化为具有逻辑性特征的理性文本,这也有待于作进一步的考察。SSK学者打开科学论文黑箱的做法,为我们还原一个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科学实践形象,特别是对于考察科学文本中的语言特征、恢复其文化意蕴、语境意蕴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SSK科学论文观的方法论意义:

对我国科学论文研究的启发及其政策学意义

现在学界对于科学论文研究出现一种现象,即将对科学论文的微观认知研究与宏观计量研究相分离的趋势。如国外虽然就“科学论文是否能够进行修辞化分析”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是这种分析多是限于微观的认知分析,且这种分析多是基于认知批判视角;而宏观的科学计量学研究(如普赖斯)虽然对科学论文进行数学、可视化等多个视角的宏观分析,但是却又缺乏一种认知调研,这便使得科学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缺乏来自“知识”视角的再处理,亦使得其在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将“如何将科学论文的微观认知分析范式与宏观计量分析范式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以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如将科学论文内容引证修辞分析与宏观科学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相结合,可以为我国科学的未来发展预测提供各种分析模型,包括:通过对索引网络聚焦点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如,以时间为索引维度,通过构建特定学科内最新科学论文的认知发展网络,可以帮助国家确定未来的优先发展领域;对索引网络进行“聚-散”分析,以构建学科生命力指数模型,如以学科为索引维度,通过分析不同学科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化,可以帮助预测不同学科在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热度,以确定各学科的科研资源投入力度;通过分析科学论文索引状况建构国家科学影响力模型:以国内某学科为索引维度,通过分析我国特定学科在国际索引体系中的数量、网络关联及索引等级,来建构我国特定学科在整个国际学术发展中的位置模型;建立科学共同体结构现状、未来演化及互联网格图示等。

(三)树立新型科学论文观:

辩证地理解SSK科学论文观,避免走向彻底的“怀疑论”

SSK学者将修辞、政治策略、利益博弈、资源等概念引入到对科学论文的分析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将科学论文视为纯逻辑、纯理性文本的看法。可以说,SSK赋予了科学论文一种更为立体、更为系统的形象。但是,SSK将科学论文中所蕴涵的“利益”、“政治策略”等非理性因素绝对化了,当谢廷娜将科学论文完全视为是一种主体性的“与境”创造或“资源”附属时,便早早陷入一种“怀疑论”的囫囵中。关于科学论文,应该树立以下观念:

(1)科学论文的书写是一个严肃的过程:或许科学论文并非是绝对的书写自然之书,但是尊重一定的科学方法论规则却是其最基本要求,如语言的精确性、必要的引文、逻辑性的表述方式、具有充分的实验证据等,虽然这些书写规则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或是说是一种惯例性要求。但是,这些规则保证着科学论文的严肃性,使特定话题得以在一个符合科学活动自身特征的语境中得以讨论。另外,我们在看待科学论文时,应该将之放到一个更为整体的、更为统一化的科学历史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一个单一的、发生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文本,科学论文的严肃性更多的来自于其被广大科学共同体的严格的再检视、再审查的历史过程。

(2)科学论文是对实验室实践的一种逻辑重构,具有“操作性”特征,但这种“操作性”是有限度的,而非是任意的:科学论文并非是对实验室实践的一种依随式描摹,而是一种事后的加工式写作或重构,必然包含一些写作技巧、论辩技艺,是一个具有主体特征的书写过程。但是,科学论文对实验室实践的“操作”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在于:实验室实践作为一种现实过程是科学论文的书写基础,一个合格的科学家不能违反实验室实践的基本情况而任意对其篡改。

(3)在后学院科学时代,对“科学论文”概念的理解已不能仅仅限于学术层面,应恢复其资源意义、利益意蕴,但是我们应反对将科学论文完全利益化、商业化的做法:作为科学家,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科学操守,不应成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喉舌”;作为一名“书写者”,科学家的笔锋可以成为获得更多的资源的利器,但却不应将自己的书写技能单纯地视为掠取利益与资源工具。

摘要:科学论文是科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实践的文本表现方式,应该如何理解科学论文的性质?科学论文与科学实践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科学计量学及文学分析范式均用理性科学观作为其科学论文分析模式的基点,并形成了内容无涉式的研究方法;而SSK学者则打破了科学论文的内容黑箱,将“利益”、“修辞”、“与境”、“资源场域”等概念引入到对科学论文的分析过程中。SSK的科学论文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论文的性质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其拆解科学论文认知研究籓篱的做法更是为人们理解科学知识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科学论文,意义,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解释

参考文献

[1]格雷格.迈尔斯.书写物生学: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文本[M].孙雍君,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经济学的花言巧语[M].石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4.

[3]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M].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M].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88.

[5]Mulkay M.Opening Pandora’s Box[M]//Kuklick H,LongE,Knowledge and Society.Greenwich,Conn:JAI Press,1984:176.

安全社会科学发展问题探讨 篇9

1 安全社会科学体系

安全科学技术在1992 年版的中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始列为一级学科,与环境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并列为综合学科,列于自然科学等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之间[1],这是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2009 年版分类及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理论、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物质学、安全人体学、安全系统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安全卫生工程技术、安全社会工程、部门安全工程理论、公共安全、其他学科11 个二级学科[2]。这些分类体现了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创始人刘潜等人[3]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此前此后,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作了自己的界定和划分,最突出的是吴超等[4]的划分,他们将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划分为安全生命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系统科学5大基本原理( 安全现象、安全规律) 。笔者认同吴超等的这种分类法,这种划分更为科学、更为清晰。这样,包括置于这5 类安全科学原理之前的安全科学学和安全学( 可视为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安全哲学、安全科技史、安全科技社会学、安全科技政策与管理等具体学科)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即包含6 大二级学科( 见图1) 。

那么,安全社会科学体系应该怎样才算基本完善呢? 结合2009 年版中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以及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重新进行组合分析探讨。

社会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相互交往、互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社会科学( 有时候包含人文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 主要就是阐释和探索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及其变迁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安全社会科学横跨社会科学与安全科学,很显然,它与研究自然界内部、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科学不同,与研究人体及其内心世界的生命科学不同,与研究工程技术应用不同,也与从整体性角度研究自然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系统科学大不相同。

社会科学 篇10

一、高占位, 树立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

大学必须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 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能够服务社会的, 首先是培养合格人才。人才质量就是服务质量, 就是社会责任心的水平。河北传媒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培养能敬业、有专业、有专能的合格人才。几年来, 学院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次是优秀教学成果对社会的服务。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 学院坚持主旋律, 鼓励师生创作贴近社会生活的作品。经过逐年积累, 学院已经有了一批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歌颂文明和谐社会的声乐、舞蹈、小品、短剧以及摄影、美术作品, 并坚持把这些作品推向社会, 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对社会文明的引领。大学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守卫者。大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推之于社会, 形成社会文明。如我国近代的北京大学所倡导的“爱国、科学、民主、进步”, 就对开启中国近代文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学的教师则以“内圣”自守, 独善其身。所以, 以自身创造和拙守的文明引领社会文明, 是大学的社会责任, 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学院坚持把校园建设成“文明净土”, 为社会做出榜样, 要求师生能够以文明举止示范社会。为此, 学院领导率先垂范, 向全院承诺, 坚持校务公开, 廉洁奉公,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鼓励师生员工参与管理, 行使监督、批评、建议、举报、申诉等权力;要求教师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依据, 遵守共同制定的教师文明公约;学院组织学生实行文明自律, 编写了“除陋习、树新风”新三字经, 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收到较好实效。

二、创新教学模式, 以优秀的特殊内涵建设最优社会组织

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是大学这个社会组织的特殊内涵。我们认为, 从目前大学教学改革的现状看, 教学内容的改革比较容易, 进展也快。相比之下, 教学模式改革却相当难, 进展也慢。现有的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之间的代代相传, 已经成为“习惯”和“传统”。要打破它, 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从一所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角度看, 其应该有自己的“标识”, 这种标识是这所大学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特质、优势、独有风貌, 也就是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能够立足于大学之林的依据。学院办学历史短, 缺乏历史积淀, 还没有形成自身稳定、持久的特色。但是, 如果明白了办学特色的意义, 就可以自觉地发掘、总结自己的亮点, 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持续积淀, 使“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逐渐鲜明起来、亮丽起来, 最终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据此, 学院把重视实践教学作为改革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 学院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两个思路:一是校内教学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 以作品的创作和再创作为纽带组织教学, 通过作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连接起来;二是“把学生推到舞台上, 把舞台搭在社会上, 让学生德艺双修, 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学习”。这两个改革思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音乐舞蹈系是这一改革的先行者, 而且成果突出, 他们以此为题申报并获得了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学院选择上述两点思路出发转变教学模式, 几年来, 学院的办学不仅符合学院实际, 而且富有时代气息, 在办学上取得了成功, 为学院成为最优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

三、更新教师观念, 培养最优“组织人”

建设最优社会组织首先要培养最优“组织人”。教师 (含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是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说存在总量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差和流动性强等缺陷。所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尤其是加强专职的师资队伍建设, 是民办院校最迫切的任务。学院高瞻远瞩, 集聚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学院特别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培训, 特别是注重引导教师更新观念, 鼓励教师不仅要发扬“红烛”精神, 还要像“红萝卜”一样, 通过“细细的根”在实践中通过钻研教学、继续学习, 使自己成长为大师;鼓励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 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 还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不仅要给学生“一勺水”, 为适应教学需要, 自己至少要有“一河水”, 还要带领学生寻找“水源”;鼓励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还要成为做人的楷模, 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院成为最优社会组织创造了主观条件。

四、养大气, 育校风, 打造最优社会组织的软环境

大学需要大学精神, 这是一种超然于世的独到精神。我们认为, 大学精神还应该具象化, 即形成“大气”或优良校风。在优良校风的建设上, 学院狠抓了“3×4”工程, 即:政风、教风、学风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物态 (器) 、制度 (制) 、行为 (行) 、心态 (意) 这4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在“三风”建设中, 一般论及校风时, 多指教风、学风, 而实际上, 政风 (行政之风、管理作风) 才是教风和学风的统帅。学校的院校长及领导班子, 有没有正确的办学方向, 先进的教育理念, 高瞻远瞩的办学思路, 民主、包容、合作的气质, 敬业、严谨、廉洁的作风, 高效率的管理方法等等, 往往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抓校风建设应先从政风抓起, 以优良的政风带动优良教风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对于四个层次的理解, 学院认为, 心态层次即是强调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是校风的灵魂, 为此, 学院领导首先带领师生员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树立校风建设的目标, 统一大家的意志, 提高大家积极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制度层次则重在建章立制, 树立行为规范, 并认真落实, 做到“有章可循, 照章办事, 守章必奖, 违章必究”;行为层次就是把理念和制度变成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这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物态层次就是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保持整齐、洁净、温馨、清新、和谐和美的状态。由于学院在校风建设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使学院呈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象, 为学院建设最优社会组织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五、建立专家治校、相关者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

河北传媒学院和其他多数民办学院一样, 在管理体制上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但如何具体设置学院机构、设计运行机制, 尚需探讨。考虑到在办学过程中对某些利益相关者关照不够, 学院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举办人、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 他们对办学都有自己的诉求, 都有参与管理的冲动。为此, 学院在机构的设置和机制的设计上, 注意给他们预留相应的位置, 保证他们行使相应的权利。学院构造了“专家治校、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学院的决策机构是院长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由院内专家组成, 党委负责人参加;党政联席会议负责执行院务委员会的决议, 并对日常工作做出决策;咨议机构是院长领导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除院内专家外, 吸收院外专家和用人单位参加, 听取教学工作汇报, 讨论教学指导思想, 指导制订修订教学计划、新专业的申报与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 重要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等;督导机构实行党政双重领导, 下设教学督导组和“双代会” (职工代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教学督导组接受集团督导办指导, 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核心任务是检查教务处和各系部的教学管理工作, 听课并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检查各教学环节, 反馈督导意见, 参与培训教师等;“双代会”邀请教育厅领导、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列席, 主要是听取和讨论学院工作报告、财务报告, 讨论学院发展的重大举措, 接受个人的或联名的提案等;党政联合主持成立申诉办公室, 接受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申诉、来信、来访。这种设置, 一是保障了专家治校;二是院长能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也有了表达的机会;三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保证了学院管理上的和谐和力量的凝聚, 从而为打造最优社会组织奠定了体制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 2006-09-20.

[2]尹晓敏.大学的社会责任[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02) .

[3]胡寅生.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01) .

[4]程斯辉.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办学的八大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2) .

上一篇:德育信息下一篇:财经管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