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设计

2024-07-01

建筑构造设计(精选十篇)

建筑构造设计 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素质,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 能够理解建筑构造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能够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造形式, 能够应用设计规范和查阅标准图集, 能够应用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分级;理解建筑节能;理解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掌握人体工程学;掌握构造设计尺寸;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建筑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变形缝的类型及设置原则。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 与指导教师合作, 与企业设计师合作)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遵循建筑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养成学生会根据工作需要搜集、筛选、处理信息;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图纸、解决施工简单问题的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content)

3 第一节课梗概

(一) 兴趣引导:老师和学生自我介绍。展示国内外各个时期建筑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说明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计分方法。告知采用的教材、参考资料。展示本课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二) 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转换师生身份

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建筑设计者的乐趣和职业场景, 进而在教学中进行传统师生角色的转换:

教师角色:教师将承担建设方 (甲方) , 主要负责项目任务的下达、项目验收和技术指导工作。

学生角色:每组6人创建建设工程公司, 公司涉及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 各小组之间存在竞争, 通过招投标等方式, 选择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05) .

[2]梁园春.从密斯的"无理"条件看中美建筑教育的差异[J].广西土木建筑, 2002 (S1) .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与构造 篇2

摘要:园林建筑极其小品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关键字: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构造;亭;廊花架;棚架;园墙;园灯

园林建筑极其小品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园林小品变化多姿,但总有基本格调,万变不离起宗总有一个规律可遵循,这个“宗”就是“亭”。亭常作为风景构图的主体,对它重点进行建筑空间艺术造型和结构构造设计及施工特点的解析,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则对其他园林小品设计就能触类旁通。因此在本章节重点介绍亭廊,并简述花架,园墙,洞门,室外家具等。最后重点介绍园林花色楼梯,它在园林建筑中最富有表现力,既有交通使用功能,又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的烘托作用,在园林中要创造空间景观,除了要求设计者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大胆的结构构思,来打破习惯的界面关系。在本章后面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具有结构艺术特色并有一定难度的锯齿形景梯,剪式悬挂景梯及螺旋景梯的设计计算,以供开拓设计思路与选用。

园林建筑小品以其丰富多采的内容和造型活跃在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游乐场,街头绿地,居住小区游园,公园和花园之中。但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亭(亭筑)

亭作为园林建筑中的最基本的建筑单元,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在旅游活动之中的休憩,停歇,纳凉,避雨,极目眺望之需。其体量小巧这也称之为园林建筑小品。在造型上,要结合具体地形,自然景观和传统设计并以其特有的娇美轻巧,玲珑剔透形象与周围的建筑,绿化,水景等结合而构成园林一景。亭的构造大致可分为亭顶,亭身,亭基三部分。体量宁小勿大,形制也较细巧,以竹,木,石,砖瓦等地方性传统材料均可修建。现在更多的是用钢筋混凝土或兼以轻钢,铝合金,玻璃钢,镜面玻璃,充气塑料等新亦如此材料组建而成。

亭四面多开放,空间流动,内外交融,榭廊亦如此。解析了亭也就能举一反三于其它楼阁殿堂。亭榭等体量不大,但在园林造景中作用不小,是室内的室外;而在庭院中则是室外的室内。选择要有分寸,大小要得体,即要有恰到好处的比例与

尺度,只顾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作品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它才是艺术,科学。生搬硬套学流行,会失去神韵和灵性,就谈不上艺术性与科学性。

同样是一个包,对不同的人的比例,不同的尺度场合,其艺术效果就截然不同;房屋与鸟窝,从画面上看,大小尺寸都一样,但一旦在图上添加了树木,台阶及有尺度的人,鸟等几笔后,视觉效果就大相径庭了;即使同一房子,窗洞位置大小相同,仅窗扇划分不同,也使得人们对这建筑的艺术感受不同,比例和尺度也有关系了。

本节中侧重介绍亭的做法,尺度体量设计。有人说园林建筑小品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错,往往一些亭廊确实修建的很艳丽,但尺度起翘做法,彩画显得轻佻庸俗,犹如爱慕虚荣的爆发户家小姐,花枝招展,俗不可耐。这中是设计中应该忌讳的,实践也证明:实际积累起来的做法与传统经验,比仅仅在纸上苦思冥想出来的更成熟,由于传统经验吸收了各地方各民族多彩的传统做法,就可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古典亭榭做法,真正领悟,还在于“造亭无定式”实践之中。

(一)传统亭的类型与形式

1.按平面分

1)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尤以正方形平面是几何形中最严谨,规整,轴线布局明确的图形。常见多为三,四,五,六,八角形亭。

2)长方形

平面长阔比多接近于黄金分割1:1.6,由于亭同殿,阁,厅堂不同,其体量小巧,常可见其全貌,比例若过于狭长就不具有美感的基本条件了。同时平面为长方形的亭多用面阔为三间,三间四步架。

江南路亭——常用二间面阔;

水榭——进深三间四步架或六步架。

梁架布局:亭尤以歇山亭榭与殿,阁,厅堂异曲同工,然更自由,江南多遵循古制。

山花——明代及名以前是作悬山,清代则出现了硬山山花。

4)仿生形亭

睡莲形,扇形(优美,华丽),十字形(对称,稳定),圆形(中心明确,向心感强),梅花形。

5)多功能复合式亭

2.按立面分

3.按风格色调神韵分

4.按亭顶分

1)攒尖式

角攒易于表达向上,高峻,收集交汇的意境;

圆攒表达向上之中兼有灵活,轻巧之感;

2)歇山

易于表达强化水平趋势的环境;

3)卷棚

卷棚歇山亭顶的具体易于表现平远的气势。

4)路顶与开口顶

5)单檐与重檐的组合5.按柱分(一般亭的体量随柱的增多而增加)

单柱——伞亭;

双柱——半亭;

三柱——角亭;

四柱——方亭,长方亭;

五柱——圆亭,梅花五瓣亭;

六柱——重檐亭,六角亭;

八柱——八角亭;

十二柱——方亭,12个月份亭,12个时辰亭;

十六柱——文亭,重檐亭。

6.按材料分

地方材料:木,竹,石,茅草亭;

混合材料(结构):复合亭;

轻钢亭;

钢筋混凝土亭——仿传统,仿竹,书皮,茅草塑亭;

住宅建筑构造保温节能设计 篇3

【关键词】住宅建筑;保温;节能;应用现状

1 综述

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降温、家用电器、热水供应、照明、炊事、通风等方面的能耗。

建筑保温节能,从实质上来说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就是在保证居室温度舒适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将能源的使用降低到最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在现有非节能住宅中提高居住舒适度必然会增加能源消耗量。另外,由于我国在能源使用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了百分之十。不能很好地使用能源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很大一部分能源被浪费掉了。目前我国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大部分都很差,采暖系统热效率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新建建筑仍是高能耗建筑,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比例仍比较低。而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些现象无疑加剧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所以,关于居住房屋保温节能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建筑节能成为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在08年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已经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建筑节能高潮。下面就具体的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工作进行详细探讨。

2 建筑构造节能设计

2.1 屋面保温节能设计

屋面的节能设计一般遵循以下两个要点:1)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2)保温层应采用吸水率低的材料。因为如果保温层吸入过多的水分,会使保温效果降低。随着保温节能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高效保温材料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屋面保温层,如双面彩钢保温屋面板。这种材料的好处在于不但保证了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使之具有良好的荷载能力;还能够对屋面的结构起到一定的完整系统性。这就让屋面的护围结构既美观又有实用性。

2.2 屋顶保温节能设计

屋顶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之一,是建筑节能的又一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屋顶保温节能设计包含以下几方面:

2.2.1 屋顶从结构上和形式上尽量设计成坡屋面,并加设通风层,可以提高建筑内热工效率,增加保温性能。

2.2.2 采用屋面种植设计,通过覆盖在屋顶表面的植物降低太阳辐射,达到调节降温的效果。另外还有设计通风屋面、蓄水屋面等节能措施。

2.2.3 对于夏季日照辐射强的地区,通过改变屋面颜色或者对普通屋顶涂上高反射率的涂料,提高屋顶的日射反射率,减少太阳热量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空调冷负荷和空调节能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10%~30%。

2.2.4 加设太阳能装置。在屋顶上架装太阳能吸收热量,产生热水热气,满足建筑空气环境,太阳能利用模式为:集热气——补热系统——输配系统——末端。通过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加热水温,降低建筑内部的功能损耗并提供新的加热源。

2.3 墙体保温节能设计

复合墙体由于既能够满足普通墙体的承重作用,又具有较高的绝热功能,因此在居住建筑中被广泛使用。目前常用的复合墙体形式有内保温复合墙体和外保温复合墙体等。

2.3.1 内保温复合墙体设计

内保温复合墙体就是在内墙上加入绝热材料。目前较为常用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内保温复合墙体简便易行,但是缺点是绝热材料往往强度较低,需设覆面层防护,影响室内使用面积;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易产生“热桥”

2.3.2 外保温节能设计

基于内保温在技术上和使用上的诸多不合理性,外保温复合墙体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外保温技术就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明显优于内保温。同时,相对于内保温复合墙体,使用外保温复合墙体还有以下优点:1)由于外保温墙体的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减小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减轻了自然界对围护结构的侵蚀,可以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2)减少建筑梁、柱的直径和钢筋数量,不但使得房屋使用面积的造价得到降低,而且便于对建筑物进行装修改造,3)使用外墙保温,有利于减薄主体结构的墙体,并不会减少用户对建筑的使用面积。目前外墙外保温体系常用的保温材料有阻燃型膨胀聚苯板(EPS)、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硬泡等,这些材料均可满足热导率λ≤0.05W/(m•K)的要求。外墙外保温效果决定于基础墙体和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比较分析,选择经济效益合适的组合方案。

总之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墙体的保温节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且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2)热损失应尽可能小。3)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满足了以上要求,再结合实际施工和使用的合理性,选择出最佳墙体结构形式。

2.4 门窗节能设计

门、窗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导致了其保温隔热性能比较差,大量的热量通过门窗缝隙流走。有统计显示:通过外窗的能耗量占建筑物的总耗量的35%~45%,可以看出门窗是耗能的薄弱环节。而且现在的用户对门窗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在过去的通风等基本要求中。还需要有美观、便于观看风景等功能。这就和建筑要求产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将门窗与墙体的接缝以及其自身结构的接缝处尽量严密,减少冷风的渗透。同时,还需要将窗墙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门窗的保温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门窗的选型。可选用气密窗、中空玻璃、塑钢门窗、密闭保温性能好的防盗门。②窗框材料的选择。选择一些保温性和气密性比较好的材料,如:单框双玻彩板钢窗、聚氯乙烯塑料门窗和铝合金窗。③玻璃品种的选择。可选择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吸热玻璃和中空玻璃等,以提高玻璃的气密水平。④可以在窗户玻璃上加贴透明聚酯膜,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⑤设置遮阳设施。设置遮阳设施,考虑空调设备的位置。减少阳光直接辐射屋顶、墙、窗及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可采用外廊、阳台遮阳板、热反射窗等遮阳措施。

3 结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步伐。而房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导致了建筑用能增长速度加快。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近年来,随着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使得我国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筑节能,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建筑保温, 任重道远。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趋利避害,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从根本上达到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JGJl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付祥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龙卫飞.建筑创作中节能设计的运用[J].建设科技.2010(4)

[4]宋毅.建筑外墻节能技术及节能材料[J].国外建材科技,2008.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篇4

1.1 墙体保温方面

在我国,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用粉煤灰、煤矸石、浮石和陶粒等生产各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充分利用加气混凝土优良的保温性能的条件,广泛用于框架填充墙及低层建筑承重墙的施工;复合墙体作为能满足较高绝热要求的主流墙体,在我国己开始使用。

1.2 门窗保温方面

我国单层玻璃使用率较高,严寒和寒冷地区普通采用增加窗扇层数、使用双层玻璃窗、中空玻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目前,许多城市也通过使用平开窗来提高窗的气密性。

1.3 屋面节能

随着我国屋面节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平顶屋面,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加厚加气混凝土屋面、架空加气混凝土屋面、屋面下设保温层 (充填材料一般为聚苯板、浮石砂、膨胀珍珠岩等) 等做法;对于近期在国内发展较快的尖顶屋面,可利用顺坡顶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等绝热材料,也可在天棚上铺设。

2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2.1 墙体保温技术

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量构成,其数值约占总耗热量的73%~77%。在传热耗热量中,外墙约占25%左右,楼梯间隔墙的传热耗热量约占25%左右,改善墙体的传热耗热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加之该地区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对于居住建筑北墙应采用保温设计,降低其传热耗热。

设计采用纤维水泥复合聚苯板外墙外保温 (WB) 体系及硅酸盐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 (wJ) 体系。

2.2 门窗节能构造设计

(1)门的节能

居住建筑的外门,包括居室户门以及建筑外门往往用单层木板或双层木板钉成。城市居住建筑的外门一般由封闭式防盗门及木门两部分组成木门往往由实木或夹板钉成;阳台门 (非封闭阳台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透明部分,有采光作用;下部为门芯板,为不透明部分。目前多为塑钢或铝合金材质,一部分是落地玻璃阳台门,对保温隔热及室内热环境均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保温,应在门芯板内做成保温夹层,内部填以轻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做法并不复杂,这样在冬天减少了向室外的散热量,有利于节能,而且由于冬天内表面温度较高,夏季内表面温度降低,不致使附近的人感到不适。落地玻璃阳台门可以按外窗作节能处理。

对于村镇居住建筑,房门可设置双层门;城市居住建筑可在每一幢楼房梯间出口安装封闭的防盗门,既能起到安全防盗作用,又能起到梯间保温作用。

(2)窗的节能

窗的节能就是在保证外窗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进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性能,达到节能目的。

对于窗的节能设计,主要从开窗面积、气密性、开扇形式、保温性、导热性、太阳辐射处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来说,应用较广泛的节能技术有:选择合适的窗墙比,它依据地区不同朝向冬、夏日照情况、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及开窗面积与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二是减少窗的冷风渗透,即是将窗的气密性、水密性以及隔声性能和隔热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普遍做法有改善框一扇密封、选择正确的开扇形式等;三是提高窗的保温性能,改善窗及玻璃材质性能,开发利用多层窗、双玻窗、粘膜窗、充填窗、中空和真空等新技术;四是对太阳光辐射的处理及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2.3 屋面节能构造设计

屋面是住宅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具备两项功能:一是防寒避雨,二是尽可能提供多种用途。

屋面保温作用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建筑节能,对顶层墙体的开裂有重要影响,如果屋顶保温效果不好,结构层会由于温差过大胀缩变化剧烈,导致墙体特别是顶层墙体的开裂。所以,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不仅是建筑节能的需要,同时也是预防因温度变化出现墙体开裂的重要手段。

(1)坡屋面保温

坡屋面因其外观优美,较为优越的保温性能 (阁楼除外) ,尤其是阁楼的使用引发顶楼的促销使其近几年来在居住建筑中大有取代平屋面之势,在许多城市中更兴起了平屋面改坡屋面的做法。

(2)平屋面保温

对于平屋面来说,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

(3)屋面隔热

屋面的隔热层一般应用在平屋面构造中,隔热层、反射隔热层等多种做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架空隔热层。

结语

建筑构造设计 篇5

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2011]110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和《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等14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原《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03J12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06G101-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砌体房屋)》(04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砖墙楼房)》(04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小砌块墙楼房)》(04G329-4)、《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配筋砖砌体楼房)》(04G329-5)、《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局部框架房屋)》(04G329-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砖排架房屋)》(04G329-7)、《钢檩条 钢墙梁》(10SG521-1~2)标准设计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构造设计 篇6

關键词:建筑设计与构造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一、改进教学方法

1.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建筑设计与构造》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而且图量大。为了讲清楚基本原理,必须引用大量的工程实例,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列举大量图片信息。但是,对于具体的构造做法,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不理想,很多时候学生过目即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知识量,但是,到具体的构造做法时辅助以板书的方式详细讲解,效果比较理想,学生认可度也较高。

2.启发式教学。《建筑设计与构造》这门课知识量大,教学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本课程的难点。课程开始阶段,先结合学生经常接触的建筑物,讲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及意义,让学生了解到这门课与现实生活是非常接近的,在将来工作中也非常重要,也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具体内容讲解上尽量以问题开始,介入章节内容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场教学。《建筑设计与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每天在建筑中生活、学习,与建筑的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教学楼、宿舍楼。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构造组成部分与生活中的具体建筑相联系,以利于学生理解。例如讲到变形缝时,让学生联系教学楼中见到的变形缝,思考它的位置有哪些、设置原则有什么,也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同时,充分利用实际工程,开展现场教学,使学生将教材和图纸上的构造做法具体化、实物化。

二、调整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模块化,合理分配课时。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近几年也涌现出一大批高职高专教材,各种系列教材也是良莠不齐。本课程在这个方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教材,最终选定了符合本校培养目标、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由本校教授主编的教材。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量很重,但是课时有限,如何在短短一学期内让学生掌握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改革最终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内容——民用建筑构造做法;建筑设计相关知识;工业建筑构造做法。在课时分配上,有目的地将主要课时放在整个教材的主要内容上。侧重民用建筑构造做法和建筑设计相关知识两大部分的内容。虽然从教材上看,建筑设计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只占很少一部分,但是学生要利用这短短三章的内容来完成最后的课程设计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把内容尽可能地细化,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的增、减。不管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技术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具体构件的构造做法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的教材并不能很快地体现这种变化,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对我们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对于教材中陈旧的内容、落后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忽略不讲,或者简单提及。比如门窗这一章,教材中还是用大量的篇幅在讲平开木门、平开木窗的构造做法,但是实际上这种木门窗在实际工程中用得已经比较少了。金属门窗的构造在教材中只是简单介绍,但是实际中用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增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作详细介绍。

三、提高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

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末的最后两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套完整的施工图设计对于初学者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学生通过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对工程图纸、建筑材料、制图规范和要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制图技能。但是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且能保证方案达到基本的要求是教学上的难题。笔者通过几年教学的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将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主要是方案设计的内容;另一个阶段在课程最后完成,也就是施工图的绘制阶段。教学中抽出一定的课时,修改学生的方案,通过课堂评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令勇,赵文艳.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9).

新型建筑墙体保温构造设计初探 篇7

一、建筑保温节能现状。

虽然现阶段我们建筑墙体保温技能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际的施工之中, 还有很多问题出现, 尤其是面层开裂问题, 已经成为众多用户投诉的主要问题。而墙体保温层开裂就会让墙体的保温性能急剧下降, 同时危害墙体安全性。就我国的建筑结构体系来讲, 主要有砖混、框架、剪力墙等结构, 建筑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就是混凝土墙体和砌块墙体, 而墙体保温技术需要考虑的就是将节能材料与墙体紧密的联系起来, 使之能发挥保温节能的功效。常见的外墙保温体系有以下几种:第一, 外墙自保温体技术。外墙自保温体体系只需要单一的墙体材料就能满足节能保温的要求, 节能材料即为墙体。这种保温体系一般用于非承重墙, 对墙体材料的保温性能要求较高。第二种是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内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墙体内侧, 现阶段常见的工艺是将保温砂浆抹于内墙体, 这种保温技术室内易出现墙体开裂现象。第三种是夹心复合墙体保温体系。由内页墙、保温层和外叶墙三部分构成, 在内外墙体之间设置保温层, 可选用的保温材料种类众多, 但是技术较为复杂, 不容易推广。第四种是外墙外保温体系。这种保温体系是将保温材料覆盖于外墙体。这种保温技术现阶段大规模的运用于商业建筑和民用住宅中。总而言之, 现阶段最适合节能保温理念的是复合墙体保温技术和外墙外保温技术, 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墙体保温体系。

二、现阶段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墙体材料主要分为了一下几种:第一类是空心砖或多孔砖, 是由非黏土烧制而成的多孔砖和空心砖, 其孔洞率大于百分之二十五, 除此之外, 像一些混凝土空心砖和烧结页岩砖也是现阶段常用的节能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第二类是砌块, 包括了由普通混凝土堆砌而成的小型的砌块、蒸压加气而成的混凝土砌块以及由石膏为材料的砌块。第三类是复合建筑板材墙体, 通过一些纤维的加入, 使得板材变得更加节能保温, 像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等, 通过蒸压加气等手段和不同材料的加入, 构建复合型建筑板材。第四类是混含了较多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以及一些垃圾等构建成的节能材料。第五类是钢筋混凝土墙体墙体。第六类是各种建筑幕墙。这几类墙体材料是建筑行业目前较为常用的, 各种材料的墙体有着不同的解决保温问题的方法。某些新型墙体材料本身具有较好保温性能, 如空心砖墙体和复合建筑板材墙体, 可以大力推广。还有一些如砌块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 本身的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节能要求, 就需要结合保温构造设计来解决保温问题。一些新型的建筑墙体如玻璃幕墙传统的保温技术无法使用, 就需要新的材料技术、新的设备和构造措施来一体化解决保温问题。

随着建筑节能保温的技术要求不断发展提升, 各种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也不断出现。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大多是建立在节能保温的基础上, 不损害墙体自身结构就能改善建筑墙体保温功能的材料。现阶段我们常用的建筑保温材料有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普通的泡沫板、现喷硬泡聚氨酯、泡沫玻璃、无机保温砂浆、矿棉、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等, 现阶段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不断涌现, 像反射性材料缀铝箔剧苯板就具有很好的保温绝热性能, 其传热系数相比较其他材料来讲较小。其次是硬泡聚氨酯材料, 其导热系数较小, 是现阶段墙体保温材料的主流产品。最后是聚合物柔性抗裂防水砂浆材料, 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 能够形成优异的抗裂防渗层, 附着度高, 与各种墙面基材都有很好的亲和力。

三、新型墙体保温构造与施工技术

在建筑中, 热损耗最大的为建筑的外围结构, 而建筑墙体恰恰是外围结构中比例最大的部分, 因此, 建筑外墙体保温技术是发展建筑节能保温中的重要环节。那么是什么是外保温技术呢?在现代建筑墙体保温技术中, 外保温是推广力度最大的, 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了外墙内保温技术和外墙外保温技术, 内保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长, 其技术较为成熟, 施工技术和检测技术都较为完善, 其施工速度快和操作灵活等特点也是其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内保温技术的使用面积较大, 且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导致墙体开裂, 影响施工进度和二次装修, 再加上一些房间的内饰也会影响到内保温体系的质量, 其技术的不合理必然导致我们选择新型的保温技术, 外保温技术应运而生, 相比较内保温技术, 外保温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有效的解决了建筑结构的冷桥问题, 减少了墙体开裂等现象的发生, 不会损失建筑内部有效面积。其二是其技术比较合理, 在使用相同材料、相同成本的情况下, 外墙体保温技术有着更好的效果。其三是外保温技术能有效的应用于建筑物的二次改造当中, 适用范围比较于内保温技术来讲较广。其四是外墙体保温技术的施工在墙体外侧进行, 能对建筑本体提供保护, 在增长建筑的使用的同时也消除了冷凝, 提升了住宅的舒适度。

1.外挂式保温技术。

外挂式保温技术就是利用固定物品或者粘结物直接将保温材料挂于外墙之上, 在压入一些抗裂物质作为保护层, 最后进行装饰的技术。我们常用的外挂材料有岩棉、聚苯板、陶粒混凝土、钢丝网架夹心、玻璃棉毡等材料,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聚苯板, 其成本廉价、性能优良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外挂式保温技术构造简单, 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 但其也有缺点, 像施工费时, 施工难度大, 在高层施工时, 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 因此, 在选择的时候应与建筑物的规模和特点相符合。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铸成型技术。

这种技术就是在混凝土墙体体系中将聚苯板直接置于建筑模板内, 然后浇筑混凝土, 构成保温性复合墙体, 内置的聚苯板分为单面和双面两种, 其中双面的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进行连接, 结合性能较好, 安全度高, 单面的钢丝网聚苯板的结合性能也较好, 但其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因此我们一般采用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浇筑。但由于刚才是很好的导热材料, 降低了墙体的保温性能。这种施工技术改善了以往墙体保温技术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并解决了外挂式保温技术的主要问题, 施工过程操作简单, 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缩短了工期, 加之一次浇筑成型减少了高空作业流程, 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但这种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过程中必须均匀持续, 否则就会造成保温层变形交错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墙体的施工。

3.聚苯颗粒墙体保温技术。

这种技术现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墙体保温中, 通过将废弃的EPS加工成岁颗粒, 在配置成保温砂浆, 这种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施工方式也较为简单。这种保温技术不会受到建筑施工中缺陷的影响, 加入墙体出现缺陷时, 可以直接用保温砂浆进行修补, 也解决了现阶段常见的墙面面层容易开裂的情况。这种保温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讲, 其施工较为简单, 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 不必考虑结构质量的差异, 在发现施工缺陷时, 可以直接进行修正, 避免了因为某部分施工不完善而导致的墙体脱落现象。这种技术也改善了以往面层易开裂、界面易脱落的情况, 且相比较于其他的保温技术, 其成本更低, 降低了成本造价,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

4.砌体的保温隔热设计。

即在墙体堆砌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墙体自保温技术, 像混凝土空心砌块材料可以实现承重和保温于一体, 另外在墙体的保温构造设计中, 尽可能的设计复合墙体, 像墙外贴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板、夹心聚苯板等等保温材料。

5.建筑外窗保温构造技术

在现阶段的建筑外窗保温施工过程中, 我们一般采用两种保温技术。第一是在窗户外面镀膜, 像金属膜等, 减少室内的热辐射。其二是在外围结构中将窗户密封, 在玻璃间可以填充一些不善于导热的气体, 使得墙体的保温性能大幅度上升。

外墙体保温技术的优点毋庸置疑, 然而其在施工过程中仍有较多的不足, 即外墙体保温材料在墙体的外部, 其承受的条件较为恶略, 严寒酷暑、雨水以及外部冲击, 这些条件都要求我们在外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的完善有严苛的要求, 而一旦选择不当, 就会导致外墙体严重受损。外墙体一旦发生开裂, 就需要大范围的修补,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总而言之, 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很好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也能对建筑提供很好的保护, 是现阶段建筑的新理念。而一些建筑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技术也让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着质量和工程结构功能的全新影响, 是建筑节能的新开始。但是我国对于建筑墙体保温节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更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工作总结经验, 不断推成出新, 逐渐探索出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蕾.山西地区外墙保温系统技术性与艺术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3.

[2]张立志.新型高效夹心保温复合墙体的构造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3]苏迎社, 陈林.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建筑的保温技术初探[J].煤炭技术, 2011, 07:244-246.

[4]方庆.居住建筑节能墙体EPS保温构造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5:162.

建筑构造设计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0 引言

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转变教育和教学思想与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使广大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确立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调整知识结构与拓宽专业面,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以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需要。新材料和新技术会使建筑构造做法更加丰富,建筑构造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还会不断完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但教学目的是不变的,强调建筑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加强建筑设计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自觉解决构造问题,成为能力全面的高素质的有创造性思维的建筑师。今天以至未来,以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为出发点的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等重技术的理念,国内外高校目前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设置更加关注设计、构造、节能和生态绿化等方面,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通过对建筑技术的学习来完善建筑设计教学内容。

1 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们对建筑构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建筑设计。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建筑构造设计的偏见,同时也是对建筑设计的误解。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有社会环境因素,如由于受造价、工期、设计费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构造仅停留于用标准图或照抄同行做法。建筑师很少用心去研究建筑构造问题;但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教育明显的“重艺轻技”倾向,偏重建筑构思、建筑造型,而忽视建筑构造技术。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将极大地影响了多元化社会对他们提出具有综合素质的需要。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与设计教学脱钩,建筑设计课程重空间创作,形态构成以及表现手段,却很少顾及采用何种材料来构成建筑实体的理念和方法。在整个教学系统的编排上,建筑构造等技术类课程游离于设计课的主线之外。

1.1 社会受到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形式主义”思潮在建筑活动中长期存在,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是完全“跟着感觉走”,形式上的极端随意性确实能产生“出其不意”的震撼性和视觉效果,但实现它的技术手段是完全被动的,处于消极适应状态。另一种表现更是耐人寻味———貌似理性、形态规整、便于施工和使用,但也仅是视觉上的“理性”,并没有真正对技术问题确立审慎态度,更谈不上认真推敲和求证具体的技术手段是否有效,故建成后实际使用不理想,有的甚至很糟糕。这种徒有“形式理性”而缺乏“技术理性”的做法较前者的错误更具隐蔽性,可以说其与“理性”背道而弛!

1.2 学生由于传媒的发达和社会的开放,任何流行都会在学校得到反映,在建筑设计市场中常见的上述两种表现也不例外。

学生的任何倾向都是设计市场以及社会风尚的直接反射或折射。具体到目前的教学实践,技术理性的缺失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抛开理性全然不顾,一味追求“先锋”、“前卫”,至于空间组织、流线安排、光线控制、视线设计等都退避三舍,更不用说结构逻辑、节约能源、细部处理与构造设计等技术问题。另一种表现形式更可笑—将“形式理性”以及“技术理性”当做与前者抗衡的法宝和反方向的时尚风潮,一知半解、生吞活剥者比比皆是,言必称“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生态建筑”,不分青红皂白就般来专业期刊上的国外建筑详图或节点大样保驾护航。以上两种倾向实际上有一共同点,那就是脱离基本问题,脱离中国的国情,盲目追赶风潮,一言以蔽之,其实质就是浮躁。

1.3 教学在我国,建筑设计教育在专业学习上“重艺轻技”,使

得建筑技术及其教育成为今日建筑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甚至某些设计教师都未能正确把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在设计教育中较多地考虑了建筑的外在形象而没有更好地关注其内在功能和内部环境,使建筑观念趋于偏差。在借鉴国外先进作品方面,往往偏重于形式及符号的抄袭而较少地对先进建筑技术进行深刻剖析,结果就可能会使建筑上出现形态夸张、尺度混乱、不切实际,结合生硬的造型。

另一个原因是课程衔接少、应用少:教学中“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课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大量的设计课似乎只有两个主题:一是形式,一是功能,而对于作为“形式”基石的结构和完善“功能”的构造仅仅被要求“可行”而已,而实际上有时这是根本不可行的。比如,低年级建筑设计中砖混结构形式的外墙却全部采用了玻璃幕墙的开窗形式,即使其建筑整体功能合理,空间布置也恰当,可一深入下去,就会在建筑形体交接上,细部构造处理上经不起推敲。而构造课教学中,通常也是以典型的建筑为出发点进行教学组织,很少顾及学生做过的建筑设计,这不仅造成了构造原理学而无用,也使学生工作后面对要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力不从心。

2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2.1 观念的更新:

更新观念,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建立正确的技术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技术与艺术是唇齿相依的整体关系。

2.2 教学组织与专业合作:

既然要在强调建筑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加强设计教学的综合性,对于教学组织的考虑就必须要与之相适应,变设计教学由一位建筑设计教师与一位建筑构造教师合作,分别负责总体控制、细部处理、构造设计和结构技术咨询,使得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专业配合与技术咨询在教学阶段得以接触与训练,达到课程的整合教学。

2.3 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当务之急的是需要更新和完善现有教材。建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为我们充实教学内容提供大量的资料。

如,建筑材料教学中,其重点不应是材料自身的具体性能,而应强调新材料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从能够到造型的应用;建筑构造教学应增加新技术、新材料、性工艺的构造做法;建筑设计课应增设科技含量高的建筑类型,如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并深入到“实践”,使学生对实施的技术手段有充分的重视,如,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模型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的推敲方案,提升建筑创作的质量,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以达到整合目的。

3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科学安排开课学期:

建筑构造属专业技术课,它需要如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结构选型、建筑物理等一些专业基础课作为前修课。课程应在前修课完成后,这样学生有必要的知识准备,能深刻得理解构造原理和方法,并和正在作的建筑设计为例作构造设计,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在技术上可行。

同时,提倡“实战”意识,培养学生树立“作品”的观念,应使学生对于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的构造技术手段有充分的认识,培养深入推敲方案的能力和了解技术手段的兴趣,尽可能地避免“图面建筑学”给设计带来的虚假和浮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学生全局意识的教育。

3.2 构造课内容的更新:

一方面是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是具体的构造做法。构造原理是相对不变的,掌握构造原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的整体把握能力,举一反三,更好地进行构造的创新和设计,并加强对建筑设计的创造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充分认识;而建筑构造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地区不同就会有一定差异,并且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建筑构造的做法会不断变化。可用高校推荐教材讲构造原理和常用做法,选编国内外较成熟的新做法作为补充,列举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工程做法作为开阔视野;通过讲述现场具体化的构造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3 结合建筑设计的作业与讲评:

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建筑设计启动构造教学。将构造设计分散到各个章节中来完成,每讲完一个章节布置一次“实践性作业”,作业和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完成相应的节点构造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相吻合。这不仅实现教学思路与建筑设计过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相统一,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构造设计是建筑方案的深入与延续,提高对构造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化了对一些技术数据、规范要求的理解与记忆,为整体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激发对构造学习的兴趣。

3.4 现场教学:

可以选定教学辅助参观点或学校设定的教学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边参观实测边听老师讲解,会收到在课堂上达不到的效果。

比如,楼梯设计及构造处理是建筑构造中一个难点,净高尺寸要求,平面图的上下关系,平剖面图对应吻合往往搞错,有的同学直到毕业设计还出现类似的问题,针对此情况,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校内建筑各种楼梯形式,测绘一个楼梯,完成楼梯设计作业,并且将楼梯设计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3.5 直观教学:

由于经费、课时和合适的工程等多方面原因,不可能经常外出参观现场,这是可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虚拟化的模拟世界向学生展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更加形象化教学目的,并节省了教学时间。

3.6 启发式讨论教学: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鼓励学生思索之后提问题。在教师看来,一个学生能提出问题比得出结论更难、更重要,更能引起学生去思考问题。

3.7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建筑模型、传统建筑构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8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技能。

教师是教学质量工程的灵魂,如果教师水平不高,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为教师提供工程实际锻炼机会;鼓励教师从事科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其次,作为专业的教师也面临如何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充实自己,建立深厚广博的专业理论与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建筑人。

4 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通过设计教学与技术教学的互动以及为学生设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与设计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设计教学课程与技术教学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并不是说要将这些课程合并为一个整体,而是要在保持每门课程独立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时段、教学内容上予以合理组织,力图达到教学内容符合时代需要的目的),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全面认知的框架;同时,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在设计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够将理论知识中与设计相关的原理与方法部分直接加以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研究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与普通设计教学不同的是课题负责人及小组成员既是《建筑构造》也是《建筑设计》老师,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建筑设计启动构造教学。安排构造教师在建筑设计课上,辅导学生建筑空间构成中的构造技术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建筑构造技术的综合运用;也使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构造设计是建筑方案的深入与延续,提高了学生对构造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化了对一些技术数据、规范要求的理解与记忆,为整体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激发了对构造学习的兴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地、由被动到主动地掌握各种相关知识;教师也达到了相关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

5 总结

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特定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教育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诚然,建筑学专业范围较为宽泛,各个学校可以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不论是注重微观层次还是注重宏观层次,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与价值观的树立都极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本科教育阶段就打下基础,因此提高本科阶段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势在必行。初步的改革实践说明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还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如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校外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参与设计教学、完善评图环节并使评图成为总结性的师生交流与学习机会等。

参考文献

[1]付山明.中职学校《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新探[J].科技信息,2010,(17).

[2]郭列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04).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 篇9

所谓的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它是指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 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 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的综合过程。它能够使建筑满足人们的视觉、触觉享受, 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质量, 现在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 笔者分析认为, 在已有的建筑主体上覆盖新的装饰表面, 对已有的建筑空间效果的进一步设计, 也是对建筑空间不足之处的改进和弥补, 使建筑空间满足使用要求。

2 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原则

任何设计都要讲究原则, 建筑装饰装修也不例外。经过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 总结了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原则, 具体如下。

建筑装饰构造是指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和制品对建筑物表面及某些特定部位进行装饰与装修的构造施工做法。在这里, 我们不妨将建筑装饰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方案概念设计, 是反映方案的纯艺术的、感性的想法。其二是构造设计, 即施工图设计, 是在方案概念设计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如材料的选用, 材料的色彩、质感的定位, 采用什么构造方法达到工程效果等。

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是确保建筑及其构件坚固、耐久、安全可靠;第三是合理的装饰材料选择, 合理的工程造价等。

3 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思路

3.1 确定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的基调。

基调很重要。确定基调就是要使建筑设计既统一在一个大的环境基调中, 又要在具体处理手法上进一步加强基调的感觉。设计中, 有“粗拙古朴的厚重”和“精巧典雅的厚重”等细微的区别。这些深化的感觉, 只有通过构造设计这个深化的设计构思过程才能发掘和表达出来。

3.2 选定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的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确定材料的档次、造价等。还要注意材料防火性能和环保性能的比较, 不要只图省钱而留下不安全因素。材料的分割尺度, 既影响效果也影响造价。一般尺寸较小的效果较碎, 价格也就较低。

3.3 确定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尺寸。

有些材料的供货尺寸就是它的构造尺寸。比如说如瓷砖、可直接拼貼。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空间净尺寸最好由整倍数块材料组成, 迫不得已时也不能留出小于一半的边条, 宜用两块或两块以上大于一半的材料组成, 以避免用边角料拼凑的感觉。

第二, 对那些贵重材料尤其要仔细排料、下料, 尽可能充分利用材料。

第三, 当为若干种材料叠加时, 注意其厚度与相关平面的关系, 避免出现台阶。第四, 确定材料构造尺寸时, 要为设备管线的隐蔽和后期检修留出足够尺寸。

3.4 技术要素的整体设计。

笔者分析认为, 细部构造设计中所谓技术要素设计是指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要处理好通风、采暖、噪声、视听等诸多技术要素。

细部构造设计的分类。各类建筑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使用功能相同的室内空间, 比如说门厅、过厅、盥洗室、浴厕以及一般功能的门卫室等。

第一,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这方面上, 即使经济上有可能, 也不适宜在造型、用色、用材方面使居住装饰宾馆化, 因为居室和宾馆的大堂、游乐场所之间的基本功能和要求的环境氛围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室内设计造型风格的确定、色彩和照明的考虑以及装饰材质的选用, 无不与所设计的室内空间的使用性质, 和设计对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 室内设计。相同空间的排列组合, 主要指教室、病房等室内空间的排列组合。序列空间主要是指人们进入该建筑后, 将循一定的顺序通过各个使用空间, 如博物馆、展览馆、火车站、航站楼等。交通联系空间是指门厅、过厅、走廊、电梯厅等。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组合特征在室内设计时都需要注意其相应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第三, 根据建筑空间关系的不同,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可分为建筑室外装饰装修设计和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两大部分。建筑室外装饰装修设计又可分为建筑外部装饰装修设计和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的不同, 又可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两大部分, 尽管它们的室内构成各不相同, 但各自的使用空间则大致类似。

由于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性质和特点不同, 各类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设计对文化艺术和工艺过程等方面的要求也各自有所侧重。例如对纪念性建筑和宗教建筑等有特殊功能主厅, 对纪念性、艺术性、文化内涵等精神功能设计方面的要求就比较突出;而工业、农业等生产性建筑的车间和用房, 相对地对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室内物理环境的创造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

结语

建筑装饰装修细部构造设计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和技术手段。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从工程的造价上、工艺技术上。施工复杂程度上、机械加工的难易程度上及施工环境的可行性上多方面考虑比较.选择确定采用其中较优的一种构造做法, 才能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实际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几点思考, 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之用。当然, 在实际工程中, 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应该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篇10

我院2009年参加这一实践活动的学生, 项目来源于建筑工程系建筑结构构造实训室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凭着对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热爱与执着, 07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6名学生自发组织, 通过对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的制作,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为系部的示范性专业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们在此把实践创新训练过程作一总结。

一、调研学习

入校以来我们已完成了《建筑结构》、《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平法识图》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参加过假期工地生产实习, 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建筑结构构造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对于制作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制作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对我们来说, 既是兴趣也是特长。在课余时间, 我们和指导老师一起到施工现场、相关院校实训室、教学模型生产厂家参观学习, 经常在图书馆查阅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有关介绍, 加深了对制作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认识, 提高了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和水平, 调研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组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构造实训室是建筑工程系重点建设实训室之一, 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中结构构造实践教学。钢筋工程对上述专业非常重要, 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施工员而言, 钢筋图纸识读、钢筋制作安装和钢筋质量检验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岗位——造价员而言, 钢筋图纸识读和钢筋工程计量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对工程监理专业核心岗位——监理员而言, 钢筋图纸识读和钢筋质量检验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 基础常采用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 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 但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 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 叫做共用独立基础。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 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单层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是指以轻型焊接H形钢、热轧H形钢或冷弯薄壁型钢等构成的实腹式门式刚架或格构式门式刚架作为主要承重骨架, 用冷弯薄壁型钢做檩条、墙梁;以压型金属板做屋面、墙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矿棉、玻璃棉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并适当设置支撑的一种轻型房屋结构体系。

单层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具有质量轻、工业化程度高, 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和柱网布置比较灵活等特点, 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 门式刚架的梁、柱多采用焊接H形变截面构件, 单跨刚架的梁柱节点采用刚接, 多跨者大多刚接和铰接并用;柱脚可与基础刚接或铰接;围护结构多采用压型钢板;保温隔热材料多采用玻璃棉。

建成后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有利于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以项目为导向组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构建“学做结合, 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模型制作

我们依据设计好的施工图, 计算工程量, 购买钢材等原材料, 在实训室制作独立基础钢筋模型, 在钢构公司制作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模型。

1. 独立基础钢筋模型

独立基础钢筋模型的制作工艺为:抄平放线→垫层施工→钢筋工程→展牌制作。

(1) 抄平放线

实际工程施工前, 为了使基础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基础前应在基面上定出基础底面标高, 模型基底标高即为实训室地坪标高。

(2) 垫层施工

为了保护基础的钢筋, 施工基础前在基面上浇筑细石砼垫层。

(3) 钢筋工程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 在垫层表面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铺放钢筋网片, 连接柱的插筋, 在绑扎的平面钢筋上, 不准踩踏行走, 严格控制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 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 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验收。

(4) 展牌制作

制作模型实训的项目、功能, 钢筋模型名称等标牌

2. 门式刚架梁柱节点

门式刚架梁柱节点制作的主要工艺为:加工制作图的绘制→放样与号料→切割→坡口加工→制孔→边缘加工→矫正和成形→组装→焊接→涂装与编号→展牌制作。

门式刚架梁与柱的连接, 可采用端板竖放, 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连接的螺栓应成对称布置。在受拉冀缘和受压冀缘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 并宜使每个翼缘的螺栓群中心与冀缘的中心重合或接近, 为此我们采用将端板伸出截面高度范围以外的外伸式连接。

在两个模型制作前, 要进行安全教育, 经过培训,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过程管理, 分阶段由项目负责人和导师共同检查项目的进展, 定期召开总结会议, 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指导老师协助策划项目和制定实施方案, 对整个训练过程做好指导工作, 及时帮助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运用专业知识, 结合系部示范性专业建设, 制作出用于实践教学的独立基础钢筋和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模型两个建筑结构构造模型, 有利于组织实施项目化教学。

通过实践训练, 我们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动手能力, 提高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绍堂.钢结构施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马宁.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网络结构分析和优化下一篇:构建企业薪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