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

2024-08-08

德育原则(精选十篇)

德育原则 篇1

一、精细勘察学情, 是保证德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

作为德育工作者, 只有在活动之前, 精密细致地摸透学情, 确切地把握学生实际, 才能使教育引导符合客观现实, 才能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所谓学情, 就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所想、所议、所为等。教育者不但要了解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 还要注意他们思想上的疙瘩, 心理上的疑惑和环境上的困扰。精细勘察学情, 主要采取行为监督、问卷调查和学情分析等途径。

行为监测, 主要指学生课外自发行为,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一般没有掩饰, 较为客观真实。通过对自发行为的监测分析, 可初步了解到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

问卷调查, 主要指由学校编制的思想动态测试和教师、家长的学情调查。这是进一步探测真实学情, 以便准确把握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 保证使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 指由班主任主持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参加的活动。这是确定学情的关键, 也是设计活动的前奏。它的客观与否, 将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实效。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 吃透学情, 才能保证德育活动具有针对性, 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二、精巧设计活动, 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工程

学情勘察要精细、具体, 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设计, 这是颇费心思的一环。活动的设计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在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 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就要求设计者, 在保证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 还要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召力。具体说,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活动要“适情”。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心理、生理特点, 深浅难易要适当, 既不能太单调太易应付, 又不能内容太复杂, 难以企及。

二是活动要“适时”。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来确定, 既不能太超前, 也不能太滞后。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学情“火候”, 不失时机地施教, 力求收到“阴天备伞”的功效。

三是活动要“适口”。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本身要有趣, 要适合青少年的口味和其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特点, 并突出“寓教于乐”的原则, 切忌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只要不断变换教育内容和形式, 使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就乐于参与。

四是活动要“适度”。每学年安排多少活动, 要依据德育目标和教学时数, 结合形势的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 有计划, 有目的地设计, 不求“量”多, 但求“质”优;不求面面俱到, 但求能在思想教育某方面有所突破。在德育计划中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高年级学生要有计划地穿插一些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和马克思基本观点教育及择业指导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应注意进行遵纪守法教育、青春期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 力求减少盲目性、随意性, 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精心组织和开展活动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

活动方案一旦出台, 能否实现预定目标, 这正如驾船航海的船员, 能否顺利抵达彼岸, 除船体本身的因素外, 关键在于舵手的操作技能。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注意提高自身理论修养、丰富自己的经验外, 还要在活动的组织上多费心思, 肯下功夫。要时刻把握活动走向, 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保证活动按预定轨迹运行。

如何组织开展活动, 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达到预期目的呢?

首先要做好活动前相关人员的培训。这主要指政教处、团委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以及班主任对学生骨干和家长代表的培训。让这些人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以及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出班主任在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功能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 调动学生骨干积极参与, 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保证学校和家庭在思想教育工作上的统一, 巩固教育效果。

其次要注意活动中的信息搜集和反馈。活动进行的怎么样?有哪些异常和偏差?效果显示如何?这在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中会有不同的反映。作为活动的组织者, 要及时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 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并据此拟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推广成功经验, 加强薄弱方面, 扭转出现的偏差, 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

中小学德育原则 篇2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英语德育渗透的原则和途径 篇3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力求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一个观念、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与德育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申到对生活的爱。

爱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源泉。会爱的人,才会明白平等、尊重的内涵。事实上爱、平等、尊重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国民缺乏爱、平等、尊重这些基本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想像的。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还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其次,英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提高自身素质:(1)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理论。(2)熟悉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3)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4)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二)教材与德育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三)活动与德育

精心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高三模块九 Unit 2 Word power 教学内容是关于希腊语对英语的影响的,所涉及词汇很多,面也很广。尤其在古代的哲学、历史、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如果这一节课只停留在课本内容这一层次,可能显得令人乏味,同样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创设教学情景,挖掘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并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希腊语对英语的影响巧妙地引入到了中文对英语的影响,而传统的教学思路往往是谈英语对中文的影响,可中文对英语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恰好的切入,让原本普通的一堂课变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开动脑筋列举了例如 erhu(二胡), wushu(武术), pingpang(乒乓)等词汇。

通过归纳,中文对英语具有影响的词汇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到时代特色应有尽有。这一节课不仅拓展了英语词汇,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节课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祖国对世界语言文化带来的影响,体验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所带来的自豪和骄傲。

德育原则 篇4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戴维·库伯于1971年提出的。他构建了以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的理解、应用实践四步循环组成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模型。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精心创设一种适宜的情境和情感氛围, 通过置身于特定情境的实战演练, 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以自主独特的方式感受、认知、思考、体验和感悟, 从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同时激发学习者的生命活力和内在价值感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或以教师为中心, 而是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体验。体验式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教师教学的引导性

在体验式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一名导演、一名教练, 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各种演示, 指导学生规范行为。

2. 学生学习的感悟性

体验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训练,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各种情境体验, 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转化, 对高贵品质和良好行为的感悟。

3. 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中实践活动贯穿始终, 摒弃了干巴巴的说教, 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很强, 学习兴致极高, 学习目的和教学效果很容易达到。

4. 寓教于乐, 激发兴趣

体验式教学与以往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 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课堂气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现实, 手段和形式多样, 学生体验的兴奋点较多。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愿意在体验中自觉地学到知识。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堂开展的必要性

1. 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实际的需要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即面临着步入社会、走向就业, 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中职生在整个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 学历不高、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低,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高学历、高能力、高阅历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中职生与高校学生相比就业机会较少, 就业较难。这就需要我们中职德育教学必须创设更多的模拟社会情境, 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积累、反思, 从而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 为他们以后的职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践行德育新课标“三贴近”原则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德育教学必须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而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总体而言还是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 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 忽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和情感, 只注重教授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德育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生命成长的需要, 遵循“三贴近”原则,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道德, 将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贯穿始终, 即“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3. 实现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需要

目前, 绝大多数德育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 照本宣科, 导致学生厌学、乏味, 课堂教学无生机、无活力, 教学效果很差。要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根本途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 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这样才能最终达成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教学目标。

三打造德育课堂体验式教学, 践行“三贴近”原则

1. 贴近实际,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在体验式教学中, 德育教师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 恰当地运用现实案例、音像资料、小品短剧、励志小故事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 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感受高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规范, 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融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 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 畅谈自己的感受。如在讲授《创业素质》这一话题时, 我让学生课前分组分任务去调查身边创业成功人士, 形成调查材料,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创业成功人士的事迹, 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们积极发言,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并自然地引导他们提出相关的问题, 很自然地引出“创业素质”这个话题, 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创业素质知识的强烈渴求。

2. 贴近学生生活, 深入情境——积极探究问题的解决途径

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注重在生活中寻求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情境, 创设多样化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中, 深入到情境中并充分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真实的生活实例、图文、小品、游戏等手段,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品德形象联系起来, 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 感悟其中的道理, 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我会让学生课前将学校食堂、生活用水、饭店铺张浪费等消费现象拍成图片并附带文字说明或者拍成视频或者编成小品,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告奋勇地上讲台通过PPT播放、通过小品表演将生活中种种消费现象真实地演示给同学们看, 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小组讨论和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 使学生们激情高昂, 有言可发, 思想有深度, 方法新颖独特。

3. 贴近职业特点, 超越情境——思想升华, 获取创造性的情感体验

中职德育教学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服务的, 所以教学中必须注重贴近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特点, 创造性地创设一些职场情境, 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的知识点应用于职场情境中, 解决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甚至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学习知识点的情境, 这样才能达到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提高能力的目的。在讲授个人礼仪时, 我在财会班特地编排了一个小品:一个银行女职员是如何以礼相待和敬重看起来穷困落魄的老人, 最后该老人在该银行存入巨款。学生们从该小品中深受震撼, 情感思想得到深化, 深深感受到:个人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的一张名片, 也是职场上的一张名片;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发展, 也关乎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4. 贴近社会实践, 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开发创造性潜能

“德育来自生活, 也应该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德育老师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并掌握所学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如在讲授《刑法》内容时, 我会尽可能地联系法院让学生参加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刑事审判旁听, 并组织学生就案情进行讨论, 谈想法、谈感受、谈做法。

总之, 在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 要真正践行德育的“三贴近”原则, 德育老师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和体验式教学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 以积极高昂的情绪参与到德育课堂教学中, 从而真正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目前的德育课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挑战, 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 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要真正践行德育“三贴近”原则, 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就需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创设情境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充分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三贴近”原则,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情境,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林芝、周文超.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探索[J].职业时空, 2012 (5)

[2]陈慧.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4)

[3]胡理敏.中职德育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86)

关于坚持四项原则加强德育管理论文 篇5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心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时的方法要求也不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指在德育管理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正确的舆论,优良的风气和传统来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单个的学生,首先应当是学生集体。因此,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集体具有重大的作用。实践证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较差的学生反之,会使学生沾染各种恶习,从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正确的舆论、自觉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学生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干部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服务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形成合作、互助、关心、尊重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好“优秀生”、“后进生”、“一般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使后进生向前进,一般生变先进,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四、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体的。如果把教育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差异,如果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与德育工作不相称,其能采取“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或者在思想行为上不能给学生以启迪和帮助,不能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那么德育的效果就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学生德育教育者在教育时应当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我转化和自我行为控制的活动,贯穿在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从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完成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到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自我教育,从依赖教育影响而成长,逐步发展转化为能按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进行修养的集体的成员。

德育系列化创新的“433”原则 篇6

一、德育系列化创新要主抓四项教育

1.小学阶段重点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看似小事,实则关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小学生的德育应重点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健体习惯、卫生习惯、勤俭朴素习惯、热爱劳动习惯。以这“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为载体,让“德行”落实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中。

2.初中阶段重点抓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变化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在初中阶段,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一是要搞好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培训各班心理委员,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引领学生心理社团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三是利用家长会契机,做好家长培训工作,家校联手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共同努力。

3.高中阶段重点抓理想信念教育

高中生的身体和心智渐趋成熟,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大、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开始思考价值观的问题,但他们的各种观念依然处于混乱、碰撞和不确定期,此时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学科渗透、活动育人、情感育人。比如,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通过升旗仪式、班(团、)会,校外教育活动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做好人生规划,学会把自身的发展同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使命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整个中小学阶段贯穿公民素养教育

实施公民素养教育,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是整个中小学阶段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实施公民素养教育应与学校各项工作加强结合与渗透,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公民素养教育模式。例如,可以开设公民基础知识课堂,开办法律大讲堂,成立模拟法庭、税务局、交通指挥岗,组织学生参观市政机构等。通过公民素养教育,要达到四个目标,即普及公民知识、训练公民技能、培育公民素质、体现公民价值。让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强化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

二、德育系列化创新要打造三支队伍

1.打造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骨干力量,因此学校实施德育的关键是建好一只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首先必须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品行情操高尚、具有良好性格和敬业精神的教师充实班主任队伍;其次要加大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的力度,例如经常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介绍优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打造学生家长队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影响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德育在依靠学校、教师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积极行动,配合学校与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可探讨建立家长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例如,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校QQ群、微信群、飞信等新兴互动交流平台,动员、组织、协调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另外,还可召开定期家长会、设立学校开放日,采取交流、对话讨论、展示、专家报告、联谊等多种形式,促进家校沟通,保障学生的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3.打造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当前在一些学校,尽管成立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但是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无法有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的阻碍或教育观念的冲突,导致有些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各行其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割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整体教育成效。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有机整合(例如,把整个班主任队伍全部纳入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让心理健康教师当班主任),尤其是加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学校实施德育提供专业支持。

三、德育系列化创新要利用三个平台

1.利用好课堂教学主平台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德育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其现实意义。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将“德”的元素渗透其中,把不同学科中“德”的要素有效地挖掘出来,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使“德”与“智”彼此交融,互促共进,做好课程“育德”。

2.利用青少年活动平台

各种青少年活动是当前学校开展德育、实现“活动育人”的有效平台。学校德育要善于抓住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以及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广泛开展读书、国学诵读、征文、演讲、主题班会、团队会等活动,活动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两大主题(例如,“七·一”建党节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青年节与青年的责任、“9·18”国耻日与国防、端午节与爱国主义、重阳节与孝亲敬老等),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并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推动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3.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学校德育要突破校园围墙的束缚,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动的、真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的自我完成目标。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当地实际,紧扣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人文、科技、国防、环保等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等,组织学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夏令营、红色旅游等活动。例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黄麻起义纪念馆、重阳节走进敬老院、走进乡村调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寻访麻城籍开国将军事迹等。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如何有效推进中小学德育改革?尽管目前各个学校“各唱各歌、各有各法”,但是必须改变当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零散式、运动式、随意性问题。为此,走德育系列化创新之路,已经成为各学校深化德育改革的现实之需。

德育原则 篇7

一、利益导向原则的含义及应用依据

(一) 利益导向原则的含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 第5版) 可知, 利益是指“已经得到或将要得到的好处”, “导向”具有“引导方向”的含义。因此, 利益导向具有“以利益来引导方向”的意思。利益导向原则是指在中职德育课堂中, 教师要为学生展示其所教的课程或组织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的“利益”, 从而刺激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它实质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2) 它的内在机制是通过教师揭示课堂教学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利益, 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 它的重点是要求教师从各个层面、多角度地为学生揭示课堂教学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利益。现实利益包括教师的当面表扬与肯定、分数、奖学金等, 潜在的利益包括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拓、职业技能的发展等。

(二) 利益导向原则的应用依据

首先, 在中职德育课中遵循利益导向原则, 有利于激发学生外在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积极性。动机是激发、推动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推动学习并将学习引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力。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存在于个人内部, 依赖对学习任务本身的兴趣与求知的爱好所产生的动机。外在学习动机则指依赖于外在力量而推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的动机。这些外在力量往往包括分数、荣誉、利益等。利益导向原则是通过教师揭示或者让学生体验课堂学习的现实或潜在利益, 刺激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 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其次, 在中职德育课中遵循利益导向原则, 符合中职学生的“趋利性”特点,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趋利性是人的本性之一, 即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重视和计较个人利益, 在遇到利害关系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和争取个人最大利益”。同理, 日趋成熟的中职学生, 其对个人利益也日益重视。他们的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利益的影响。比如他们对学习知识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利益取向。他们喜欢实用或有用的知识, 而不喜欢理论性或逻辑性太强的知识。利益导向原则正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行为的“趋利性”特点, 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揭示并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教学具有的现实或潜在利益, 从而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 在中职德育课中遵循利益导向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2020) 》也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主张教育要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此, 在课堂中设置一定的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并向学生揭示每个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益导向原则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将利益导向原则应用在中职德育教学中, 就是从各个角度向学生揭示中职德育教学具有的利益, 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获得的实际利益, 从而迎合学生的“趋利”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从德育课程的总体实用价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 就要向学生展示所教课程的“实用价值”, 揭示学生学习该课程将获得的“实在利益”。如在中职法律基础课中, 教师可向学生呈现法律知识的重要实用价值:一方面, 通过学习法律可以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规则,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学生将来的买房、贷款、做生意签合同等活动中, 都需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才能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通过学习法律, 可以知晓错误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为违法行为支付不必要的成本。对此, 教师不仅需要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更需要举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形象生动地说明开展该课程所具有的“现实利益”,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为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 从教学环节的能力价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职德育课中, 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作用。为此, 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以增强教学效果。然而, 有些学生并不听从教师的学习指导。此时, 教师就要为学生揭示各个教学环节能给学生带来的现实或潜在利益,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揭示“自主学习环节”和“学习成果呈现环节”的能力价值。在完成教学导入后, 教师可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归纳为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学习材料, 并试着回答相关问题。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为学生揭示“自主学习环节的潜在价值”———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学生快速适应社会、获得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多数学生出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促进职业发展的需要, 都愿意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在完成自学学习环节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呈现自主学习的成果。然而, 不少学生都保持沉默。此时, 教师要向学生揭示该教学环节具有的能力价值:锻炼胆量和口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将来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教师以此来多鼓励学生, 学生大多都愿意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展示环节中来。

(三) 从教学案例的潜在利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对学生呈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对学生掌握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讲解, 尤其要突出知识的“现实性”与“实用性”。比如中职法律基础教学中, 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此时, 就需要教师采用“案例”“实例”“故事”等方法, 对抽象的法律知识予以阐述, 使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形象。这意味着教师所列举的案例、实例, 不仅要与我们所学的法律知识相关, 更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案例与实例的强烈“现实感”和“实效感”, 不仅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成功示范, 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的知识具有鲜明的“实用性”, 从而迎合学生的“趋利性”特点,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利益期待”, 最终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四) 从课堂管理的现实利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管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纳入课堂管理范围, 建立学生课堂学习档案, 以对学生进行平时学习考核, 得出学生的平时成绩。此时, 课堂管理就与学生的利益建立了直接联系:一方面, 平时成绩是学生期末综合成绩的重要组成,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 甚至决定着学生能否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能否顺利毕业。另一方面, 平时成绩影响着学生班级“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影响着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和“荣誉”。学生的“趋利性”使得他们在课堂中能较好地听从教师的学习安排,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表现做好详细记录, 同时要适度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考核的权重, 从而更加密切课堂管理与学生直接利益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应用“利益导向原则”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 “利与德”的关系

在中职德育课程中贯彻利益导向原则, 强调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能给学生带来利益, 是否会形成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呢?是否会将学生培养成“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的人呢?

在这里, “利益”虽然包括“物质利益”, 但更多的是指其他的内涵, 如“学生的能力提高”“获得的学校荣誉”“教师的课堂鼓励与表扬”等, 并不是强调“金钱物质利益至上”。同时, “利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举措对学生的有用性”, 其实质在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对学生需求的满足”, 其目的在于告知或展示“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价值”, 从“利益”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有如商业活动中销售员向顾客展示商品的“有用性”, 从而激发顾客的“购买需求”一样。课任教师在告知或展示“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利益”时, 虽然涉及道德领域中的“利益”概念, 但并没有给学生灌输诸如“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人利益至上”“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因此, 在中职德育课程中, 教师在观察利益导向原则时, 只要准确把握“利益”的内涵和恰当把握展示“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带来利益”的方式, 不要过于强调“物质利益”, 不宣传道德领域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就不会导致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或“唯利是图”的道德倾向。

(二) “利与趣”的关系

教师将利益导向原则应用到中职德育课程时, 应意识到利益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为了学到有用的知识, 会很想学, 但若学起来非常枯燥, 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可见, 教师要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有利”, 更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有趣”。“利”与“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利”是学生学习期待的结果, “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学生学得“有趣”, 才能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最终获得“期待利益”。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要用“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更要用课堂的“趣”来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 营造课堂学习的“趣”。比如教师可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播放教学案例, 开展“案例教学”, 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来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网络最新出现的新闻作为教学案例。如讲到刑法中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时, 可用当前网络中出现的“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来解释“贩毒与吸毒、容留他人吸毒的区别”。由于该例子是近期发生的事, 又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 学生听得兴趣盎然, 就能很快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宋新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研究[J].大学教育, 2014 (1) .

德育原则 篇8

关键词:中职德育,三贴近,原则

日前,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简称《意见》) 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 这标志着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三贴近”原则落到实处, 就必须依靠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来完成。因此,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 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 以改变过去重知识轻情感, 重教师轻学生, 重校园轻社会生活的教育方法, 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这就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从重视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 贴近学生实际

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 世界上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最近, 教育部组织制订的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和态度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 这就使道德教育越来越走向统整化。《意见》的要求使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从我们学校看, 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个心理断乳期, 逆反心理较强, 在进行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体验式、实践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学生”, 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实现“贴近学生”要求的先决条件。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致使德育理论课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大,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这个主体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 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德育理论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贴近学生的实际, 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 更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更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给予正确的价值指导, 使德育理论课真正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成为学生思想碰撞, 激发智慧之花的课堂。我们的德育课堂一定要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转变, 或者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只是作为一名指导者, 这样学生才能由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老师与学生是共同生成的。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 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我们德育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切实实施教学。

三、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德育课程改革强调进一步关注生活, 关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德育回归生活作为多年来德育改革的成果, 正引导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正如鲁宾斯坦曾经指出的那样:“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 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 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 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 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 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 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 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除了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之外, 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 但是德育教育也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 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通过体验百味人生, 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今天, 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 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

[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J].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德) 马丁·布伯.我与你[M].三联书店, 1986:31.

论陶行知德育观与课堂教学原则 篇9

陶行知先生早在1928年就指出, 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健康的体魄, 二、农人的身手, 三、科学的头脑, 四、艺术的兴趣, 五、改造社会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今天, 重温陶行知对教育教学的精辟论述, 每一位教师都应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本文在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的、适合青少年特点并使之生动活泼发展的发展方法。本文就新时期课堂教学原则提出一些见解。

一、强化育人意识

提出道德素质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青少年的心理面貌是由思想和才智两方面构成的。这两者间, 道德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 陶行知直接了当地指出“道德为本, 智能为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当今, 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 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被提到突出的地位, 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简单知识传授的因惑中解放出来, 把知识的传播与育人工作有机地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深挖教材德育潜力, 拓展德育范围, 在宏观上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外, 还要在微观上利用教材的一些具体材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个人伦理教育等。因此, “在德育上, 公德和私德都不欠缺的。”

2.通过对知识点原因与结果, 共性与个性, 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内在联系的综合分析, 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育学生依客观规律办事, 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曾在历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品德的介绍, 教育学生养成诚实、正直、谦虚、勤奋的良好品质。

4.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科技、法律教育诸方面进行中外对比, 分析原因, 找出差距, 使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统帅和方向。我们应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性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材料的收集整理, 安排好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

二、注意知、情、意结合, 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保证

目前, 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厌学, 学习劲头不高, 上课无精打采。造成这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的影响, 更有教育教学自身间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的兴趣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治学以兴趣为主, 兴趣愈多, 则从事弥力, 从事弥力, 则效果显著。”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 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的治学观点对当前育人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据其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知、情、意上加以研究。向学生灌输优秀的德育观, 使他们树立正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 使他们愉快地接受知识信念, 培养持久顽强的意志, 使之克服困难, 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过程。

三、学方法, 以其达到较完美的教学目的

德育原则 篇10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

一、前言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将德育课列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德育课的重要性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从2008年至今已有近五年, 德育教学也一直未曾中断过, 但是现今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现状仍不能让人满意。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五年, 在很多方面也去的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课程的平衡方面显然没有到达协调发展, 在中职学校中德育课作为学生的非专业课自然就被冷眼相待甚至打入冷宫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在高等院校还是中职院校德育课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 而中职院校的情况则更加突出。许多学校还没有将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到专业课的层次上来, 存在着严重的重专业课轻德育课的现象, 认为德育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不大, 和以后的就业也没有多大的关联, 这就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 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使德育教学很难开展。其次, 不少中职学校在课程编排上不合理, 虽然上级明确规定将德育课教学纳入公共基础课的范畴内, 但是在课时安排上并没有按规定开足教育课程, 在教学课时上的忽略也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 教学方法太过死板乏味, 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由于近年来各中职院校引进的德育课老师偏少, 因此原有的德育课教师老龄化的趋势严重, 知识陈旧, 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 再加上对于德育课教育的认识偏差, 认为德育课只是简单的说教, 照本宣读, 学校在德育课教师配备方面也有很大的漏洞, 甚至出现了其他科目老师“兼职”教学的情况。还停留于“念课本”等强硬灌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并没有贴近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获取知识, 而是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状态。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课堂氛围变得沉闷, 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3. 中职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

现今来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都是中考“落榜生”, 成绩不是很好, 从生源质量上来说自然相对较低。许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进入中职以后, 在课程难度加大, 朋友不在身边等外部因素和本身性格等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对学习更加提不起劲。再加上学生背景及社会经历的复杂性, 不少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甚至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思想上不成熟, 社会经验的缺乏为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也使得德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方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三贴近”原则意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 但是同样可以将其运用到德育课教学工作中来。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所指的“三贴近”即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 在思想上行动上对德育课重视起来, 落实“三贴近”原则

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德育课的教学, 只有在思想上将它提升到一个高度, 才能促使人们采取措施去改变现状。中职学校领导需要明确的问题是虽然专业技能直接和学生就业相关, 但是优秀的品格亦是不可缺少的, 技能使人生活的更好, 道德的高尚赢得别人的尊重。其次, 在课程安排上要在专业课和德育课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 不能厚此薄彼, 过分地强调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在课时设置上要严格贯彻相关文件的指导思想, 按规定安排学时开足课程, 杜绝违规现象。

2.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现今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照本宣读、内容单调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大多数人看来德育课确实是一门比较无聊的课程, 甚至感觉所讲的内容空洞和生活脱节, 中职学生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就更多了。面对这样的现状, 仅是靠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非但不能取得成绩, 反而会引起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反感, 丧失本就不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学生作为上课的主体, 课堂上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将单调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优化课堂教学, 贴近学生, 通过实际案例或者影片视频等多种媒介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自学探讨, 让学生参与课堂, 主动获取知识,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贴近学生, 针对其特殊性开展教学工作

学生作为学校最大的群体和知识的主要接受者, 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的整体质量对教学成绩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就同层次的群体而言这种影响就相对的减少了许多。对于中职在读生这一特定层次的群体来说, 其固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因材施教贴近学生的可行性与必行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要特定问题采取贴近学生的措施。如对于思想观念有偏差的同学尽量不要单纯的说教和批评而是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对其循循诱导, 逐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 对其倾注真挚的爱与关心,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尽量减少距离感, 建立师生友谊, 赢得学生的信任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 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德育课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显常.切实加强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职业技术教育, 2012, (6) .

[2]周晓瑜.践行行知生活理念, 提升道德教育课堂时效——对中职德育课教学“三贴近”的思考.考试, 2012, (7) .

上一篇:城市建设研究下一篇:新乡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