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

2024-08-29

人才强国(精选十篇)

人才强国 篇1

日前, 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举行了人才发展理论创新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强人才理论研究和宣传,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人才理论,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 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

李源潮指出, 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过程, 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同样要解放思想、理论创新。要坚持和发展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夯实中国特色人才理论的思想基础。要紧紧围绕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 研究和回答人才工作实践中提出的重要问题, 加强人才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加强人才学科体系建设, 重视培养青年人才, 壮大人才理论研究队伍。

李源潮指出, 人才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实现价值。人才理论研究要更多地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尊重实践。现在我国人才工作的实践已经走在人才理论发展的前头, 人才理论工作者要到实践中去, 做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的学问, 把基层创造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加强与国际人才理论研究的交流合作, 积极借鉴国际人才发展经验。

人才铸就强国 篇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正在向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国家之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各大强国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主要体现两个核心:一是要做到国家是人才的强国;二是通过合理利用人才达到强国战略的目的。

关键词:人才强国战略,人才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到21世纪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人才战略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要成为人才的强国;另一个方面在于用人才来实现强国的战略[1][2]。

人才的强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想要强国兴国,首先要做到总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又领先世界的人才,同时包括人才的投资上、人才的发展指标上、人才的效率上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要不断得到优化。要确定人才的全球竞争优势,世界上优秀的人才到中国来能够获得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优秀人才汇集的中心之一,在国际上具有人才竞争优势,这是“人才强国”很重要的体现。第一个是人才总量素质结构要处于一个高的水平;第二个来讲,就是人才的发展水平,比如投资发展水平要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第三就是人才效率、人才的贡献度要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第四就是人才生存的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机制环境,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优秀人才的价值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世界优秀人才都到中国来。

也就是说你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在全球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是一个层面的意思。

第二个方面用人才来实现强国战略,要求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报以积极培养、重点引进与知人善用的态度,最终使得人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强国富国的目的,通过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方针。

提出人才要优先发展,实际上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就是说通过人才的优先发展,通过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国家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这个层面上,真正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力度,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去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未来竞争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人才强国成功的历史案例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一系列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他们的强大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不管哪个方面的因素都和人的作用分不开,而且其中人才往往对国家的强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如今的经济强国中人才起到的作用,不仅可以看出人才强国的可行性,同样为我们国家制定有本国特色的人才强国战略方针具有借鉴意义。

对于我们熟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才所起到得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革命,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在英国伯明翰,1785年,瓦特制

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正是由于出生于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和瓦特使得英国成长为该时代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第一个工业国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正是由于美国和德国涌现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不断革新各项技术,完善工业体系,最终形成了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美德两国实力赶超英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发达国家的“发达资本”主要是人才

新加坡建国之后,任何资源都没有,连饮用水都必须向邻居马来西亚买。但新加坡却依靠发掘人才资源——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治国”战略而成为发达国家,本国人才不够优秀,就提供高薪、低税去引进海外人才。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曾概括说:“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它广纳人才。”

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以“人多地少”作为国家无法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但是,同样起步较晚,又非世界交通咽喉位置,面积不如中国云南省、而人口却达1.2亿、多火山地震又资源贫瘠的日本,各类人均自然资源指标比中国、印度都更为严峻,却依靠能揽全世界资源为己所用的人才战略,而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均收入曾一度高居世界第一。世界上先后有7名华裔获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其中4人是中国留学生出身,但没有1个人拥有中国籍。

如今,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在内都开始复制这种美国模式,包括塑造国家梦想吸引人才。专门负责海外猎取人才的“联系新加坡”主管David Tan就说:“我们出售梦想。我们的研究显示,新加坡以世界一流的效率而闻名。因此,我们需要出售软实力——实现梦想的地方。”这三个20世纪才开始独立的国家,如今也都成为发达国家。

韩国为了对外国顶尖人才表现足够的诚意,这个过去反对双重国籍的国家决定最迟2011年允许外国顶尖人才(包括外籍韩裔人才)持有双重国籍。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甚至认为与欧美竞争对手相比,这样的努力还不够:“要想成为人均收入达3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就要确保一人可以养活数万人的21世纪型人才。要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吸引到韩国,仅提供奖励远远不够。我们应该进行全方位努力,改善商业和生活环境,建立能积极接受外国人并与其共存的宽容文化,打造有吸引力的韩国。”

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获得外国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但是,获得外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却可能完全免费。即使人口再密集的国家的公民也能够感受到:太多普通外国人的入籍扎根,可能会让土地、公共资源、就业机会等更加紧张,但那些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超级人才”入籍,则只会让他们得到更多好处。美国的氢弹之父、美国的电子计算机之父都来自于欧洲。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美国曾经动用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加上整个第六集团军,组建了一支特殊作战部队——“阿尔索斯突击队”到德国去抢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当时前苏联也在德国抢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前苏联忙着搬设备、工厂,而美国抢的是人才,德国研发氢弹、原子弹的科学家都被挖到了美国。当时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是德国的1/3,而今天,美国拥有全世界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从以上各大案例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家体制的更新还是技术的发展,人是核心是关键,这其中高新技术人才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所以,归根结底发达国家其实是人才的发达,人才强大国家才能强大。

三、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

人才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关键,是振兴中华、走向强国之路的根本。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发展和新变化,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我们党首次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2]

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是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化和系统展开。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我国在依靠人才实现国家富强的战略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首先,在对人才资源上,树立了“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一理念。对人才思想理念的改变,为人才优先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人才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需要开发利用好国内人才市场,同时要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和竞争,而且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最后,对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目的,一定要做到以用为本。不仅要在各种项目交流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最重要的是做到用好人才,用活人才,达到富国利民的根本目标。

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强国战略,使得国家的综合国力步步攀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新中国的崛起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是绝对的主角,其中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善于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是这个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人才铸就强国。

参考文献

[1] 朱钧侃,刘宇舸.论人才强国战略.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8月.第2卷第4期

[2] 付春生.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职称论文发表专家

人才强国 篇3

钟海青说,《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以及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对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及事业发展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广西民族大学作为自治区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两所省部共建高校之一,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用足用活国家人才政策,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力度,完善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新模式,增强培养和集聚人才的能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第二,积极推进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努力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模范;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主动融入广西对外开放事业,立足东南亚国家,面向东亚、南亚和欧美国家,加大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是在科学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论断, 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有深邃的历史眼光, 又有深刻的时代洞察力;既有立足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把握和宏观指导, 又有着眼于人才工作的具体部署;既有思想理论创新, 又有管用务实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是指导我们扎实做好各项人才工作、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国家的强盛, 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 发现人才如获至宝,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 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唯地域引进人才, 不求所有开发人才,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全球范围看,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出新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范围内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进程不断加快, 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 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从国内发展看,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随着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逐步变化, 人口红利和要素驱动力减弱, 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 我国经济结构亟须调整优化, 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发展要实现新动力、优结构、可持续, 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人才强国 教育为先 篇5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强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先!

谈及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和国家把“人才强国”提高到和“科教兴国”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体现了对人才问题认识的高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肩负着历史重任。

“错过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可能大大降低”

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话,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当属于奠基工程。

“强调人才强国,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人算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甚至某一单位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就是人才,具有领导能力的领导人才,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以及‘土专家’、种田能手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首先阐述了他的大人才观。“不管哪个层次的人才,都离不开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培养。”

姚守拙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让他始终不能忘怀的小事:菲律宾劳工在香港劳工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总人数达十多万,而内地劳工却始终打不进香港劳工市场。“为什么?就一个原因,我们的劳工素质太低。许多人小学都没毕业,合同都不会签,这样的人,怎么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尤其是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肩负重要的责任。”姚守拙语重心长地说。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总校长黄晓浪,对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性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面对记者的提问,黄晓浪的语气急切而又诚恳:“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即使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从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做起。因为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学的角度看,拔尖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是在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培养和发展出来的。”就这一问题,黄晓浪准备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在中型以上城市建立若干所新型实验高中,在高中阶段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向初中阶段渗透。黄晓浪呼吁社会重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因为错过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可能大大降低。”对于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李未明也表示同感。“从人才培养的规律性看,即使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不仅仅取决于高校,必须从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奠定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可以引进,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只能靠本地化培养,只能靠职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来培养”

如果说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人才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 篇6

沈荣华:十大政策凸显《人才规划》新亮点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人才规划》特别提出了十大政策,力求以政策突破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渐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十大政策是: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特别突出了针对性和导向性。例如,针对当前人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针对城乡、区域人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等。

纵览《人才规划》十大政策部分不难发现,这些政策涉及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有许多重要的实质性突破。比如,为了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促进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人才规划》提出,对到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各类人才,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等。这些政策为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到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些重大政策的制定实施,对于解决当前人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为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张力:完善与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中,《人才规划》提出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现在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仍不够灵活、不够开放,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短板”问题。“短板”之一是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融通渠道,也就是做到产、学、研、用的结合,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应当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根据供求信息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现行的高考制度采取的是单一录取方式,由高考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录取。今后如采取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就要综合考虑笔试成绩以外的其他方式,比如学业水平的考察、综合素质的评价等。同时,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等新的招生录取方式也会得到同步推进。

王元: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基本增长动力来自于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依靠的是一种低廉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模式。但这种增长模式实际上难以为继,因此中国经济必然要转型,走以科技创新、品牌自主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显然需要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我们现在的科研人员更多还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相对来说企业研发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员较少。这对于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一大瓶颈。

《人才规划》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并就如何突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人才规划》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包括:鼓励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通过创业促进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在企业中有计划地建立一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一些重大的项目使人才更好地汇集到企业当中;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加强实践培养。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人才规划》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以用为本”的重要理念。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和重大项目的带动才能培养起来,而仅仅通过书本知识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

简单地概括一下,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第一就是要创新我们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第二是要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第三是提升行动能力。我认为,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格外突出对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曾湘泉:以有力扶持政策为人才创业开拓广阔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在我国八才发展战略中,创业人才扶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人才规划》以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为人才创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创业人才的扶持,首先在于提供金融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支持,通过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激励创业。《人才规划》推出的这方面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范发展创业贷款等业务,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金融政策。此外,还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同时,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扶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国家还将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将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创业能力培训等服务。其中,建设政府支持研发的支撑体系是重要支柱。根据《人才规划》,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创建创业服务网络,探索多种组织形式,为人才创业提供服务。制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激励保障办法。

我认为,《人才规划》体现了以人才保障激励政策鼓励人们创业的思路。现在有很多优秀在职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或者掌握重要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人才规划》提出的相关扶持政策,目的就在于为在职优秀人才离岗创业排除后顾之忧。

总之,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人才规划》提出了很多清晰的对策。但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个整体,还需要从文化、理念的角度提高全民对创业问题的认识。

链接

人才强国 篇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这充分表明, 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 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也是对30年以来我国改革成功经验的一次总结。纵观我们党的历史, 每次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和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时刻, 中央三代领导人总是把加强人才培养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强国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规律, 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最终落实到人才身上, 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的科学强国发展观。人才之所以是最宝贵、最重要的第一资源, 在于它具有递增性特征, 一般的资源被开发使用后即被消耗而不能再被使用, 而人才资源可被持续性使用, 并在使用过程中, 伴随着人才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和更新等一系列自我丰富和自我发展过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创新性, 它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和社会财富, 它具有无限的、挖掘不尽的创新生命力, 这是其它任何资源所不可相提并论的。

“国以人兴, 政以才治”, 我国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无不印证这一真知灼见。早在1945年7月延安窑洞里, 毛泽东与国民党参政员黄炎培讨论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都与其统治者的“罪己”、“罪人”有关。“罪己”意味着统治者能够反省自责, 广开言路和重用人才。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记旧恨, 广纳贤才, 重用人才, 善于纳谏, 因此, “贞观之治”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明太祖朱元璋重用人才广开言路成了历史上有作为的明君;刘备“三顾茅庐”诚请诸葛孔明成为广纳贤才的美谈。“有非常之人, 然后才有非常之事”, 我国历代王朝的明君, 广纳贤才、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国家因此而兴旺发达。而“罪人”的统治者往往不纳忠言, 轻视人才, 最终导致亡国。如统一的秦国二世“忠臣不敢谏, 志士不敢谋, 天下大乱”的亡国结局, 同样隋炀帝自称“我性不喜人谏”, 也使国家早亡。历史的经验教训就象一面镜子, 使我党深刻地认识到,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人才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能否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性问题,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二、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迫切性要求

(一) 党外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人才是这一重要保证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资源保障。

(二) 党外人才队伍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更重要的是为了坚持、完善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从而增强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中, 一项新的重大课题是: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因为执政党身边有一支理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团结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党外人才队伍, 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与执政党的关系是“挚友”和“诤友”关系。进一步突出了党外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 党外人才队伍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党就吸引、凝聚和团结了大批各方面的党外著名人士在自己的旗帜下, 从而使党和人民军队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进而推翻了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 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性解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党外人才队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一代党外人才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最突出的表现有: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大批党外高素质的经济建设人才聚集一堂, 共商强国大计, 他们已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组织, 更是群星灿烂、人才荟萃, 在经济建设中被党和政府誉为“人才库”和“智囊团”, 不仅更能有效地为党和国家广纳群贤, 识才聚才, 同时还为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辐射性功能作用。

三、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 党外人才队伍的“瓶颈”问题。

党外人才不像党内人才那样有较完善的培养建设机制, 并有严明的组织管理体系。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 党外人才表现出更多的是:组织管理的松散性、个体上的自主性、成长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智慧才能发挥上的潜在性。因此, 相对于党内人才来说, 所表现出的建设“瓶颈”问题相当突出, 主要有:

1.人才流失。近20多年以来, 清华大学科技专业82%去美国的毕业生, 北京大学76%, 其中99%以上是非党员。美国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 6万名中国人均是党外人才。安徽省某高校最近5年流失的正高职称人才和博士中, 党外人士9名, 党员4名, 占近70%。

2.人才歧视。主要表现为: (1) 学历歧视, 重学历而轻能力, 高能低学位的党外人才在私有财团和私营企业比比皆是。 (2) 性别歧视, 重男轻女, 致使有才华的女性不能脱颖而出, 许多高素质的女性甚至连就职都比较困难。 (3) 年龄歧视, 不因个人能力体力而异, 设置统一的年龄限制, 35岁以下过于提前的年龄优势, 但优秀的成功人士, 经验丰富饱受磨练的高级管理者, 硕果累累的科技专家, 往往在40~50岁之间。 (4) 其它如要求身高貌佳的体貌歧视;亲朋好友同学老乡近亲繁殖的地域人缘歧视等。

3.人才浪费。由于党外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 党外人才成长环境明显劣于党内人才, 致使“学非所用, 用非所长”, “人不得其事, 事不得其人”的现象突出, 许多党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岗位等因素不能充分发挥, 造成了人才浪费。

4.人才短缺与人才失衡。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以上三点制约了党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二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仍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而人才资源严重匮乏。三是党外人才成长的规律所致。譬如, 某师范院校正在筹建综合性大学, 招生规模已扩大到万人以上, 2007年接受国家教委评估正副教授要达到500人, 现刚刚达到100人左右, 且每年还大量地流失, 人才奇缺, 而正副院长或处长系列的领导人才所占的数量和优势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并无流失现象。在一些国有企事业、高等院校均存在人才结构失衡现象。

(二) 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识才标准问题。

识才标准问题是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党外人才“瓶颈”现象以及目前国家人事制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一些速成的高学历高学位, 靠抄袭枪手获得成果而晋升高职称的伪劣人才趋之若鹜, 所谓高素质人才队伍中更多地充斥着无才无德的庸才。另一种是功利性、私欲、权势欲型的有才无德者, 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鉴于以上状况, 要确立新的人才标准。从党外人才的培养建设角度来看, 新的标准应从如下几点考虑: (1) 人格魅力。主要有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诚信、审美等在生活中的表现。 (2) 人文素质。就我国目前人才的素质结构看, 由于片面追求工具理性, 人变成了追求财富利益的生产工具, 科技专业素质成几何级增长, 人文素质出现真空现象, 对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处于零感悟状态, 更谈不上有什么人格魅力, 因此应确立人的文、史、哲、美学、音乐、体育等人文素质的人才要求标准。 (3) 社会责任感。针对党外人才队伍,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成为他们最基本的要素。在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盛行, 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相冲突的情况下,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成为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利器, 也是人格魅力和人文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4) 社会影响力。是党外人才参政议政、促进经济建设并起辐射作用的最宝贵的要素, 应作为党外人才的首要标准。

(三) 党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问题。

党外人才队伍不像党内人才, 有党的统一领导并有党委组织部等职能部门专职管理和呵护, 有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且相对较稳定。而党外人才队伍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因素, 有本土的、海归的、引进的、自我成才的等等。根据党外人才的分布特点和成长环境, 仅靠某个组织和部门难以担当建设培养重任。因此, 在确立以“党管人才”为主导的基础上, 应实行资源整合的建设培养理念。整合作为社会学的术语, 是指把各种力量要素集合形成系统, 从而产生某种聚焦的效应。整合建设培养指将人才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挥全方位、立体的综合的建设培养效应。就党外人才培养来说, 建设资源整合要素有:党委组织部, 是坚持党管人才的主导部门, 起核心作用;统战部, 党外人才队伍的主心骨、聚集地;所在工作单位;所在民主党派;所在社会团体;所在社区 (居民委员会) ;家庭;其它社会关系等。只有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建立多重复合型网络化的培养机制, 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人才队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摘要:本文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中, 揭示出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迫切性要求, 并对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瓶颈”问题、识才标准、建设培养等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

[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

[3].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人才强国 篇8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适应党的历史任务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赢得未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对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经济全球化下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自古至今, 人才都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 各国都把人才强国战略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 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的竞争下, 各国更是把人才作为取得激烈竞争的法宝。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 大规模的吸纳全球的人才精英, 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让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的全球竞争中一直处于主动位置, 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使美国能够继续领跑世界各国。

其次,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要关头, 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 就是要我们解放观念, 与时俱进, 整体规划, 逐步推进我国人才制度建设, 以此来保证我们党的人才队伍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使我们党成为一个优秀人才集聚的党, 一个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优秀的党,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第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须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虽然扭转了过去十几年对人才利用混乱的局面, 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 但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人才机制还有很大差距。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 我们的小康大业, 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 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小康事业的实现提供人才保证。十七大报告提出,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 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为此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我国的人才竞争力, 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

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建设, 而人才的建

设需要科学的规划, 党中央基于这一点提出了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此, 我们要更新观念,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1、要大力创新观念, 最大限度地拓宽人才工作的视野。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意识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意识, 要更广泛地理解人才的概念, 深化对人才含义的认识, 树立全面科学的人才观。目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需要大批各类型、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因此,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参考的综合衡量标准, 做到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职称、什么资历、什么身份, 只要对我们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 都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最广泛最充分地把各类人才聚集起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民族的振兴, 以更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的胸怀来吸引人才。

2要以新的思路育才、引才、用才, 把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用人管人机制, 突出发展这个主题, 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为指导, 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提高能力、适应市场经济, 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模有质有量的人才队伍。

3、要以新的机制管才、聚才, 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吸引资金、技术和项目靠环境, 聚才、留才同样靠环境。优秀人才的成长, 一方面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培养。为此, 应做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是保证人才工作方向正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充分发挥政治保证作用。党管人才, 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 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 统筹安排, 以党委为中心, 组织部门为主导, 各有关部门为补充, 全方位做好人才管理工作, 力争做到符合我国实际的人才工作格局。第二是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要抓好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流动、保障五个机制建设, 增强人才工作的活力。第三是营造“四尊”的浓厚氛围。各级党委、人才管理部门要多措并举, 积极吸引社会各个方面关心和支持人才工作, 激励社会各界人员努力成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要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使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9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人才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国家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1. 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和协调,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胡锦涛主席2 0 0 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就是我国现化建设的总目标,到2 0 2 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人才强国战略要实现的目标。

2.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无论是“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的建设与建立”,还是“全面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建立,都必须要有“人才资源”作支撑,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动旺盛,既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多渠道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大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人才资源管理必须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只有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才能实现。因此,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赖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服务于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现实意义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一国际形势下,谁占有了人才,谁就获得了主动权。目前,全球人才争夺战的态势是,大量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流向美国。据资料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从世界各国吸纳的高级专门人才超过5 0万人。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措施

1.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实施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素质和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不仅要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还要实施企业的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适用人才培养,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通过人才工程建设,形成庞大的多种类型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2.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格局。国家除了继续在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基础学科, 以及具有明显外部性的领域增加投入外,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提倡民办教育,加强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根据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实现办学体制新、管理模式新、教材教法新、评估体系新,注重培养发现型和创造型人才,使人才资本开发迈入“快车道”。

3. 正确看待人才价值,大幅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努力使其等量劳动在不同单位之间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价值既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才为社会付出的劳动越多,质量越高,人才的价值也就越大。而个人受到的尊重和满足程度就越大,人才价值就得到实现。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等量(数量和质量)劳动在不同国家之间获得不同报酬,甚至是报酬相当悬殊这一事实,必然会使高层次人才从低报酬的国家流向高报酬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国家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同样劳动可能获得不同报酬这一事实的存在,可以实现一国范围内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那么,在不同国家之间等量劳动可能获得不等量报酬的结果,使大量人才从经济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流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这既要求我们必须把同种劳动在国内的劳动报酬和同国际劳动报酬进行平衡性比较,使其具有一定可比性。

4. 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凝聚人才。

要依托国家重大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重大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一批青年高级专家。

5. 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的保障系统,积极创造人才就业的合理机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出国就业的管理力度。要稳定本国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除了需要从工资待遇上给予考虑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社会氛围也是必需的。为此,首先需要优化科研单位、生产单位的微观环境;同时,用人单位领导层的学识、魄力等个人品质,对人才的凝聚力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倡导在国内重要科研机构和大中型生产开发单位,自觉营造一种吸引人才的环境条件,以稳定一批、吸引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急需人才回国服务。其次,创建一套新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管理体制。目前的人才管理体制在招聘、工资分配、职务晋升诸方面,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对人才管理机制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竞争、流动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要按照科研及企业生产开发的需要设岗,学术及项目带头人的岗位公开招聘,国内国外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以应聘。

6. 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作自主创新的楷模。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我国科技界素有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合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做拼搏奉献的楷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7. 明晰人力资本产权,维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人才是一种资本,是比物质资本更为核心的、能动的、重要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人力资本的权利,它是人力资本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发展权、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人力资本经营权是在人力资本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有条件地改变人力资本占有关系而获得的,人力资本经营权实现的程度,是人力资本“产权明晰”,“两权分离”程度的体现,也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能够充分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经营中实现保值增值的保证;人力资本收益权是指人力资本经营者(含人力资本载体本身和人力资本使用者)根据其投资金额,以及人力资本使用各方面的相关契约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取得相应的投资收益的权利,人力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的一个标志就是人力资本收益权。人力资本收益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同,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结果是人力资本存量增殖,这种增殖附着于人力资本载体并与载体不可分,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带来企业经营利润的增加。

8.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实行评聘分开的职称制度。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励人才的拼搏奉献精神,并使其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周瑞超:试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3)

人才强国 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文化,人才,保障

目前, 我国社会公众、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 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是,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人才保障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繁荣, 继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评价和发现机制, 提升我国知识产权“软实力”, 是知识产权文化和人才保障工作的重点和长远目标。

一、现状与问题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保障, 目前,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支撑环境与其他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相对较大, 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短板”。

从文化保障方面看, 我国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 知识产权制度仍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 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教育尚待全面铺开, 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较为薄弱,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效果和社会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评价还不高。

从人才保障方面看, 我国基本形成了以领军人才、百名高层次人才、千名骨干人才和万名专业人才为纵向4个层级, 以行政管理和执法、专利审查、服务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人才为横向5个类别、包含8万余人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但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人才占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学历高、年轻化, 人才专业背景、年龄梯次更符合实际需求, 但是人才的结构布局不够合理, 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人才使用效能有待提高, 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二、解决的思路与重点

解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文化和人才的保障问题, 应当从主要内容与新的需求着手, 制定相关政策, 实施相应工程。大力建设知识产权文化, 应紧抓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文化建设和知识产权教育。加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应主要从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建立人才评价与发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相关标准研究、推动知识产权国家智库建设、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价值分析师等5个方面重点突破。

1.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1) 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文化建设

建立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 推动知识产权宣传普及, 建立若干知识产权文化培育试点, 将知识产权内容更多地纳入普法、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等工作中。

(2) 知识产权教育

推动知识产权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 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营造良好氛围。

2.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

(1) 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制度, 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充分尊重人才诉求, 体现人才价值, 有效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知识更新和创新素质。

(2) 建立人才评价与发现机制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职业分类体系, 探索研究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素质标准, 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以及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积极推动设立各类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审体系, 使得从业资格登记与职称相对应, 为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发展通道, 增加行业吸引力, 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相关标准研究

逐步形成由专业基础人才、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引领人才组成的科学完备、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将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从过去的以在职培训为主, 适当拓展向前延伸到高校。例如在图书情报学科下设立专利信息相关学科、在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专利信息课程等;运用“云计算”、“移动网络”等先进技术, 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培训平台, 实现远程异地培训、交流和考核, 从而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培训效率;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建立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实践基地, 促进人才成长。

(4) 推动知识产权国家智库建设

2010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 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等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积极提出高水平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积极营造人才队伍培养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各类专家的作用, 加大知识产权运营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5) 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价值分析师

通过政府推进、金融机构支持以及专利运营机构付诸实施等方式, 培养知识产权价值分析师, 通过专利的运用产生现金流, 促进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业的长足发展。

三、政策建议

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近期目标来看, 知识产权环境优化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 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和人才培育是重大政策的着力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 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营造良好氛围”。

1. 培育与繁荣知识产权文化

培育全民“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核心价值观, 推动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建立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 推动知识产权宣传普及。

一要繁荣知识产权文化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开设课题研究、举办征文活动、开展文化调研及专题研讨、主题沙龙等活动, 鼓励、支持教育界、学术界广泛参与知识产权文化理论研究, 研究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推出优秀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和普及读物, 繁荣学术和出版氛围, 引领社会广泛参与和探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扩大知识产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支撑和促进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二要拓宽知识产权文化教育培训渠道。推动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在中小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 鼓励高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和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引导各类学校开展创新大赛、漫画及视频大赛及征文活动等竞赛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宣传橱窗以及墙报板报等平台, 把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增强各类学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大中小学、各级党校及行政学院师资培训, 推动将知识产权知识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

三要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普及力度。发挥各级政府引导作用, 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 推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进市、进县, 打造宣传品牌。鼓励支持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开设固定栏目, 倡导各级政府建立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平台, 及时充分宣传报道知识产权新闻, 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开展有奖征稿、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公众创作热情, 支持创作兼具社会及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题材影视等作品;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系列知识产权普及读物, 增强知识产权文化传播普及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文化素养调查, 充分运用公益广告宣传知识产权文化核心观念。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对外宣传渠道, 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外国有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民间机构以及媒体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文化普及推广经验, 宣传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展, 释疑解惑, 加深相互理解。

2. 强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职业分类体系, 研究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素质标准,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利管理师、专利信息分析师职业能力认证制度以及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

二要完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体系。突出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队伍, 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加快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营、专利信息分析和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专利审查、企业、服务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人才等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重大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研究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 加大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培养力度, 探索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模式和途径。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评议和鉴定机制。制定专利审查、代理、管理和信息分析等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标准, 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审查登记及相关人员纳入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建立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人才“旋转门”, 实施人才到基层服务和锻炼的政策机制, 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地区和行业流动。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投入, 建立人才投入逐年增长机制。

四要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重大工程项目。依托国家自主创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等区域, 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试验区。统筹协调和整合知识产权专家库等各方知识产权咨询、研究等力量, 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智库体系。以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为核心, 集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建立一批知识产权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多元教育培训组织体系, 加强师资、教材、远程培训等培训基础建设。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企业家等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

五要创新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相关学科设置, 鼓励校企合作培养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支持民间智库建设, 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理论、商业模式的研究应用。依托著名高校、跨国公司、条件较好的服务机构, 建立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实训基地。加强知识产权服务高端实务培训, 在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高层人员中选拔领军人才。鼓励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管理咨询集团开展知识产权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互联网、情报、法律、金融、教育、会计、培训等领域人才与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合理流动、跨界交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纳入相关人才计划和人才引进项目。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职业等级标准, 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考试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和评价试点。

四、工程措施建议

政策的制定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人才和文化保障中的问题进行顶层设计, 工程措施则是针对政策落实中的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保障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两大工程。

1.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旨在繁荣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文化出版市场, 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培育全民“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核心价值观, 建设全社会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平等竞争、有效运用的知识产权文化。

(1) 工程目标

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事业的根基, 知识产权文化的缺失会导致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缺乏认同感。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氛围, 大力提倡公众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 建立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全民知识产权宣传教育, 培育知识产权意识, 提高知识产权认知度, 促进知识产权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提升。培育全民“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核心价值观, 推动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深入人心。

(2) 工程内容

一是培育知识产权沙龙, 搭建知识产权高端论坛, 组建知识产权高端交流活动, 辐射业界。扩大中国专利奖影响, 在有影响的媒体上做活动, 获取信息, 娱乐互动。

二是培育文化品牌。引导和扶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精品;开展优秀版权作品评选工作, 鼓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作品的创作。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品牌评估体系, 定期认定和发布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文化地域品牌和文化人才品牌排行榜, 引导文化企事业单位提升品牌塑造能力,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和文化馆藏品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 注重对衍生品知名商标的培育, 提升衍生品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三是加强培育优势品牌产业。加快推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以增强质量和信誉为核心梳理品牌意识, 依托品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支持企业通过商标连锁、商标重组、贴牌许可、联合经营、跨国兼并等方式提升品牌经营能力, 形成品牌聚合效应。建立健全商标品牌价值评估机制, 创新品牌营销渠道, 加快品牌开发和建设, 增强商标密集型产业核心竞争力。

(3) 保障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 制定并实施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健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重点联系单位制度, 立足部门间协作、地区间协作, 建立密切协作、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逐步实现文化领域知识产权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文化企事业单位要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点工作, 保障知识产权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加大人力投入。依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人力投入, 重点突出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加强文化与版权、专利、商标、公安、电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 充分调动有关部门的人力资源, 加强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执法;鼓励相关行业协会、社会服务组织发挥各自优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设立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专项经费, 扶持文化知识产权相关工作, 对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成果突出的单位和地区给予补贴和奖励;设立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公共基金, 用于保护、开发与运用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使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运用;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多渠道筹措资金, 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转化和服务领域。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评估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情况, 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协助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及时总结和推广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经验。

2. 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旨在全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布局, 全面提升人才能力素质, 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全面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1) 工程目标

建立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职业分类体系, 探索研究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素质标准,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利管理师、专利信息分析师职业能力认证制度以及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相关标准研究, 逐步形成由专业基础人才、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组成的科学完备、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制度, 合理提升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薪酬水平, 鼓励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合理流动, 形成知识产权人才优化配置的良好局面。培养一批高精尖的知识产权人才与实战型的人才。

(2) 工程内容

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发现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职业分类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审查、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员和专利信息分析等4类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标准, 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以及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积极推动设立各类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审体系, 使得从业资格登记与职称相对应, 为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发展通道, 增加行业吸引力, 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各类考核、认定、评价政策, 加大知识产权质量指标评价权重, 突出知识产权质量导向。完善知识产权技能培训,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申请策略, 引导创新主体在关键技术、重点领域申报知识产权, 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专项资助和奖励, 引导创新主体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申请布局, 在全球范围内强化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二是研究、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规划, 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改变传统的知识产权培养模式, 重点培养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分析利用、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增强知识产权专业教育。

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储备库和利用知识产权人才的信息平台。整合知识产权领域研究资源, 建立“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 加强知识产权研究国际交流, 重点研究涉及知识产权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向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建议, 提高知识产权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对国家宏观战略决策的影响力, 打造我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高地。

四是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体包括:

引进培养各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加快培育高层次和事务型企事业知识产权人才, 推进企事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 推动高水平企事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需求, 引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

引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根据我国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按照“急需先培、急需先引”的原则, 优先向特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点倾斜资源。重点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申请布局、风险预警及防范、诉讼许可交易、运营运用等实务型高端人才以及熟悉对外重点贸易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状况、通晓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制定的政策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培养知识产权短缺人才。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分析人才培养计划, 分类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申请布局、风险预警及防范、诉讼许可交易、运营运用等实务型专利分析与运用人才。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人才培养。设立知识产权法与国际法的交叉学科, 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通过谈判实战培训、谈判经验积累等方式提高不同国际论坛下谈判人员对知识产权规则的熟悉程度。

五是完善知识产权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稳定和壮大知识专业人才队伍。选拔培训一批知识产权创业导师, 加强青年创业指导。

(3) 保障条件

上一篇:电力管理研究下一篇:时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