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诊治体会

2024-06-26

咳嗽的诊治体会(精选九篇)

咳嗽的诊治体会 篇1

1发病情况及病史

1.1发病情况

2015 年4 月15 日,1 只5 岁龄左右的白色贵宾犬就诊。主述: 该犬间歇性干咳已经20 余日,运动后咳嗽加剧,精神不振,饮食欲稍下降,大小便正常; 期间在另一诊所治疗2 周,曾用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咳特灵等药物,均无明显效果。

1. 2 病史

该犬有过敏病史,曾在草地上玩耍后出现过敏症状。在患咳嗽前,更换过1 次犬粮。

2 临床检查

2. 1 临床检查

体重3. 8 kg,体温38. 4 ℃,双耳毛色染成粉红色,耳内黏膜轻微潮红,双眼结膜轻度水肿、潮红,呼吸均匀,气管及肺部听诊,偶有音。

2. 2 血常规检查

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其余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有过敏反应。

2. 3 X射线检查结果

X光片显示,肺区未见异常,见240页彩图1。

3诊断与治疗

3. 1 初诊结果

根据该犬的病史、症状、临床检查结果及抗生素治疗无效等特征,初步诊断为过敏因素( 疑为食物过敏) 导致的支气管炎。

3. 2 治疗

首先要求犬主更换犬粮,换成原先使用的犬粮。另配合醋酸地塞米松片,0. 75 mg /片,口服,1 片/次,2 次/ d,连用3 d; 呋噻咪片,20 mg / 片,口服,1 片/ 次,2 次/ d,连用3 d。

4转归与回访

4.1转归

据主述: 该犬停饲当前犬粮并配合用药后,当日咳嗽症状明显减轻,3 d后咳嗽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4. 2 回访

1 周后回访,犬主反映该犬基本恢复正常,清晨及运动后,偶有一过性轻微咳嗽。

5 讨论

5. 1 过敏性咳嗽的发病原因

过敏性咳嗽的发病机理与过敏性哮喘相似,都属于Ⅰ型过敏反应,也叫做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指特定的致敏介质作用于患犬支气管黏膜,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水肿,从而导致广泛的小气道狭窄,造成患犬表现咳嗽,喘息等症状[2]。患犬在致敏原的长期作用下,往往会导致长时间的慢性咳嗽,同时若无继发感染,患犬一般无感染体征,抗生素治疗无效。引起过敏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必须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即过敏性体质和环境因素。过敏性体质,即患犬对特定过敏原存在易感性,其与遗传素质、健康状况、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而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气体、食物、药品等。因此,本病的诊断要点即明确患犬的过敏性体质或具有过敏病史,同时具有接触特定致敏原的经历。

5. 2 与感染性因素引起咳嗽的鉴别诊断

过敏性咳嗽与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咳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感染性体征”[3]。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疾病,而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咳嗽只是一种症状,患犬还必然存在一些其他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显著的感染体征,如体温升高、血相变化、炎症反应等等。该犬临床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感染体征,同时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显著疗效,因此诊断时应慎重考虑。

5.3问诊要细致,病史要重视

本病的确诊并不容易,因为无论是监测患犬抗体还是检查过敏原,以目前大多数动物医院的条件来说,较难实现。但是根据问诊结果及临床特征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作出治疗性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细致的问诊,包括患犬的既往病史、现病历、患病前后的环境改变等等。本病患犬已经5 岁,并且具有过敏病史,同时在患病前后有1 次饲料的改变,根据这些信息结合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在没有感染体征的情况下,实无必要进行长达2 周的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何英,叶俊华.宠物医生手册[M].2版.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2009.

[2]杨汉春.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咳嗽的诊治体会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476-02

中图分类号:R 562.2+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59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据报道有6.57%~57%的慢性咳嗽其真正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基层医院医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由于缺乏认识,容易误诊为咽炎或气管炎等,导致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笔者2002~2008年共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6~64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8个月。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的标准[2]: 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最大呼气流量( PEF)昼夜变异率大于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所有患者均以顽固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夜间和清晨咳嗽较为剧烈,伴咳白色黏痰或泡沫痰12例,伴胸闷23例,两肺呼吸音增粗18例,两肺可闻及啰音9例,其中5例可闻及哮鸣音,4例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者15例,有哮喘家族史者4例。误诊情况:32例中误诊14例,其中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6例,气管炎3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慢性咽炎2例。

2.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双侧X线胸片检查,示肺纹理增粗12例,其他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有3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增高。入院后行支气管扩张试验检查阳性27例,可疑3例,阴性2例。

3.治疗情况 CVA诊断一旦确立,立即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400~800 μg、特布他林250~500 mg,加生理盐水5 ml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日2次;口服福莫特罗、博力康尼、酮替芬等常规药物至咳嗽症状消失后1~3个月,对支原抗体阳性者加用阿奇霉素。

4.疗效判断及治疗转归 疗效判断[3]:有效,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咳嗽明显减轻;治愈,治疗6个月观察1个月咳嗽无反复。本组治疗后一周内咳嗽症状消失者12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三周内咳嗽症状全部消失。结果治愈2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1例发展为慢性支气管哮喘。出院前对12例有胸部影像学改变的患者进行复查,结果胸部X线改变明显好转,肺纹理正常。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FEV1>80%预计值。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又称为过敏性哮喘、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最早由Glauser于1972年首先提出,其气道痉挛发生于末梢气道,无或很少闻及哮鸣音,其发病机理与典型哮喘相同,即以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增高为特征[4]。但任红等[5]则认为CVA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证据提示气管上的咳嗽受体是从支气管收缩受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哮喘发作过程中,释放出的炎症细胞介质可能刺激咳嗽受体,而且该炎症反应主要累及中央气道,而典型支气管哮喘因炎症既作用于大气道,又作用于周围气道,因此除产生咳嗽外,还会出现喘息及呼吸困难。CVA的诊断应结合其临床特点,详细病史资料,并辅以相关的检查,如外周血中IgE水平、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过敏原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扩张试验等。胸片和常规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一般没有多大的价值,但可用于排除某些疾病。

由于咳嗽是CVA的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明显喘息,症状缺乏特异性,非常容易误诊,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的医师来说更是如此。本组误诊14例,误诊率达43.75%(14/32)。究其原因,笔者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相关知识,由于有些基层医院无呼吸专科,医生大多数兼顾着几个专业,对CVA的诊断标准掌握不牢固,当遇到可疑病例时,往往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②认识不到位,呼吸道症状是基层医院遇到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很多医师在遇到长期咳嗽等症状时首先考虑的是常规疾病,而未能详细采集病史(如过敏史、家族史等)及完善相关检查,思路较局限,容易造成误诊;③有些基层医院实验室不完善,缺少肺功能测定,给诊断带来困难。④不规范药物治疗导致误诊,某些个体诊所用抗生素时习惯加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使CVA患者有一过性好转,但因应用不规范而反复发作,贻误治疗。⑤患者对此病不够重视,由于大多数仅有咳嗽无其他症状,且X线胸片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也不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患者认为没必要到大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只需到药店买药服用或只到一些个体诊所就诊,病情稍有好转即中止治疗,使病情反复,从而贻误治疗。

CVA一旦确诊,应立即予规范治疗,其治疗方案与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并无多大的区别。对于间歇性发作咳嗽的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例如喘乐宁、喘康素,2~3次/d)即可控制症状。对于每周发作超过1次的患者,则需针对气道炎症进行持续抗感染治疗,包括吸入皮质激素(如必可酮、普米克气雾剂等)。另外,缓释茶碱、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过敏药物也可考虑使用[6]。文献报道采用盐酸班布特罗联合博力康尼、必可酮、酮替芬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本组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福莫特罗、博力康尼、酮替芬等治疗,效果也较好,治愈2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96.9%。通过对32例的诊治,笔者有如下两点体会:①作为基层医院临床医师,应重视对CVA的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掌握C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遇到长期咳嗽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过敏史、家族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密切的观察症状及体征,完善辅助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②CVA一经确诊,遵循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仅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疗程,而且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应 雄.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2007,27(3):9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3):979.

[3]冯丽娟.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7,13(10):1199-1200.

[4]李友林,符思,罗社文,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势[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3(11):11.

[5]任 红,马光玲.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4,17(8):600.

[6]黄克武. 咳嗽变异性哮喘[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4-5.

[7]葛文传,糜丽珍.盐酸班布特罗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J].右江医学,2002,30(4):315-316.

(收稿日期:2009-07-23 修回日期:2009-08-11)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0年4月门诊或住院,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儿200例, 平均咳嗽时间为 (4±1.2) 周, 根据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1], 最后确诊的CVA患儿72例, 其中男35例, 女37例, 男、女性别发病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年龄7个月~13岁, 平均年龄 (2.9±2.3) 岁;就诊时反复或持续咳嗽时间为 (6±1.8) 周。均在我院门诊及外院用过1~6种抗生素治疗无效。72例中有52例采用ELISA方法 (试剂盒由北京市晶美基因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 (MP-IgM≥1∶80为阳性) , 17例阳性 (感染率32.7%) 。

1.2 治疗方法

72例除均给予止咳、化痰、支持、对症等治疗外, 均口服沙丁胺醇片0.1mg/ (kg·d) , 3次/d, 用至咳嗽消失后2周停药;吸入普米克令舒气雾剂[阿斯特拉 (无锡) 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221954], 100~200μg/次, 早晚各1次, 疗程6个月, 年龄较小患儿 (通常3岁以下) 可用储雾罐辅助送气。MP-IGM阳性者, 给予阿奇霉素冲剂或胶囊;10mg/ (kg·d) , 晨起顿服, 连续3d, 隔4d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症状未控制时每2d随访1次, 症状控制后每月随访1~2次, 随访时间半年~2岁。

2 结果

以反复咳嗽、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就诊的200例患儿中, 最后确诊的CVA 72例, 确诊前曾被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26例, 免疫功能低下11例, 支气管炎8例, 咽炎4例, 误诊率达68.1%。在确诊的CVA患儿中,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后, 咳嗽3~5d消失34例, 7~10d消失58例, 2周后咳嗽均基本停止。

3 讨论

CVA过去称过敏性咳嗽,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是儿科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疾病之一。CVA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哮喘, 即存在由过敏原所致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30%干性咳嗽是由CVA所致, 由于没有喘息, 不易被临床医师认识而导致失治或误治。本组确诊为CVA的患儿具有以下特征: (1) 发作性咳嗽,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痰少或无痰, 不发热, 运动后加重; (2) 临床无感染征象, 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经长期应用抗生素无效; (3) 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基本诊断条件) ; (4) 常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 (5) 没有明显季节性。目前认为, 本病除运动、冷空气、气候变化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外, 也可继发于MP感染后[2]。均服用沙丁胺醇片、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 MP-IgM阳性者口服阿奇霉素, 疗效满意。普米克气雾剂为第二代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耐受性好, 能通过黏膜吸收, 以气雾剂吸入的方式替代全身用药, 副作用少, 而且药物可以直接到达呼吸道, 稳定细胞膜, 减少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抗炎性介质对肺的损伤, 因而减少腺体分泌, 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 降低气道反应性。100~200μg/次, 早、晚各1次, 疗程半年, 这样会减少CVA复发及哮喘的发生。沙丁胺醇为β2受体激动剂, 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内源性致痉物的释放并可抑制由内源性递质及黏膜纤毛清除加剧而引起的水肿;还可调节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介质释放, 对控制哮喘及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疗效。两者联合雾化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其机制为: (1) 糖皮质激素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 增加了肺β肾上腺素受体数目; (2) 糖皮质激素通过基因加速β受体与其耦联率, 增强β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和加强支气管的舒张作用。

CVA在确诊前有较高的误诊率, 所以要提高对CVA临床特点的认识, 对长期咳嗽、反复咳嗽的患儿要充分重视, 认真了解病史, 从而减少误诊, 及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并联合激素吸入, 对于难治性或反复性的CVA, 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3], 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的诊治方法。方法:对确诊为CVA的72例患儿, 在基础治疗上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结果:给予口服沙丁胺醇片、吸入普米克气雾剂等药物治疗, 临床均治愈, 预后无复发。结论:临床医师对CVA要有足够的认识, 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哮喘,咳嗽变异性,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育智, 主编.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3.

[2]刘世英, 赫宝兰, 任亦欣.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J) .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 (2) :137.

小儿咳嗽型哮喘66例临床诊治分析 篇4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小儿咳嗽型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6例咳嗽型哮喘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血常规、痰培养及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缓解时间为(3.34±2.6)d,初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d,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d,治疗期间复发1例,占3.03%;对照组缓解时间为(8.51±4.3)d,初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600μg/d,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d,治疗期间复发8例,占24.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表现及症状高度类似小儿咳嗽型哮喘的患儿,应提高警惕,及时采取各种检查及早确诊,并对症给予抗哮喘的治疗,而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型哮喘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咳嗽型哮喘;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62-02

小儿咳嗽型哮喘也称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一种潜在性哮喘。慢性咳嗽几乎使其唯一的症状,一般无喘息或哮鸣音等哮喘的临床特征,容易被误诊为“百日咳”、“支气管炎”等,主要发作时间为清晨或夜间,以发作性的干咳为主,通常加重见于在哭闹或运动后,无临床上明显的感染征象,并且经较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小儿咳嗽型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6例咳嗽型哮喘患儿,男42例,女24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6个月~1岁的患儿有8例,2~3岁的患儿有14例,4~6岁的患儿有21例,7~9岁的患儿有17例,10~12岁的患儿有6例,病程6个月~2.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4年,皆通过2004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根据其临床表现、血常规、痰培养及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1)询问病情及体格检查:仔细询问患儿及其家人有关小儿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并详细询问其家人有关小儿发病时候的症状、发病季节、发病时间及其诱因等方面的内容[2],几乎所有患儿仅表现为咳嗽,无典型的喘息症状,其中仅6例患儿偶可经听诊闻及肺部有哮鸣音,经初步诊断其诱因为呼吸道感染32例,占48.5%,被动吸烟23例,占34.8%,近来有新房装修11例,占16.7%;属于过敏性体质的患儿33例,占50.0%;夏季发病28例,占42.4%,秋季发病29例,占43.9%,其它季节发病9例,占13.7%。(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其中支原体抗体IgM阳性19例,C反应蛋白阳性17例,红细胞显著增高13例,细胞轻度升高4例,其余血常规检查无异常;通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所有患儿均呈阴性。(3)辅助检查:进行胸部X线透视,其中肺纹理略粗或增粗22例,双肺视野清晰44例;进行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5例,呼气峰流速变异率>0.20的患儿7例。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患儿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后,口服孟鲁司特钠片4mg/d,1天1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患儿反复发作时,可适当加用抗组胺类药物、β2受体抑制剂及口服激素治疗[3],观察记录病程。

1.3.2 对照组 单纯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患儿反复发作时,可适当加用抗组胺类药物、β2受体抑制剂及口服激素治疗,观察记录病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治疗期间复发结果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缓解时间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情况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缓解时间为(3.34±2.6)d,初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d,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d,治疗期间复发1例,占3.03%;对照组缓解时间为(8.51±4.3)d,初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600μg/d,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d,治疗期间复发8例,占24.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表3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缓解时间比较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剂量比较

注:*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为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复发比较[n(%)]

3 讨论

3.1 小儿咳嗽型哮喘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小儿咳嗽型哮喘也称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一种潜在性哮喘。儿童中的发病率约占0.77%~5.0%[4]。慢性咳嗽几乎使其唯一的症状,一般无喘息或哮鸣音等哮喘的临床特征,容易被误诊为“百日咳”、“支气管炎”等,主要发作时间为清晨或夜间,以发作性的干咳为主,通常加重见于在哭闹或运动后,痰量少。通常由与呼吸道感染、长期吸入刺激物、冷空气、咳嗽等诱发此病。目前,对于小儿咳嗽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通常认为其病因有以下两种情况:(1)气道轻度收缩,合并并伴有肺功能的减弱或喘息、哮鸣;(2)咳嗽受体的敏感性增加。Nakajima T等[5]研究发现,儿童的CVA虽然存在着气道的高反应性(BHR),但此病患儿的反应敏感性明显低于典型的哮喘患者,另外,CVA的患儿其气道较小,不容易发生收缩,收缩的强度亦有限,因此,患儿通常仅有支气管的轻微收缩,导致临床表现一般仅有持续性的咳嗽,却无明显的喘息及哮鸣音等典型哮喘的症状。过去临床上经常应用乙酰甲胆碱的支气管激发试验进行检验,以了解CVA患儿的病理生理发生的异常性特征,通过测定喘鸣时后发生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并对比典型的哮喘病的临床症状,发现CVA患儿往往出现喘鸣的阈值相比典型哮喘病更高。宋平[6]研究中指出,CVA的关键临床特征其实应为较低的乙酰甲胆碱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SRrs),提示CVA中存在着气道重构现象,或由于其他导致气道壁发生僵硬的机制造成的。CVA患儿通常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重构,其气道壁明显增厚,且气道重构可使SRrs下降,并牵连平滑肌的反应共同参与。CVA的重要临床特征为气道呈高反应性,无喘息的患儿常以建立及支气管的上皮受损为主,并与致敏原、感觉末梢充分暴露等因素有关。临床上通常为了能早期消除支气管的炎症,常应用具有强效抗炎及起抑制炎性递质的抗生素类药物,如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的自三烯,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有能改变血流、促使血浆渗出、粘液分泌、活化炎性细胞、引起平滑肌痉挛及诱发哮喘等作用,自三烯促进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接近于组胺约1000倍,约为乙酰胆碱的1000~10000倍,因此其持续的时间长,能进一步地促进分泌粘液糖蛋白,形成粘液栓,更加重了支气管的阻塞程度,从而加剧哮喘的发作。

3.2 小儿咳嗽型哮喘的治疗分析

CVA一经确诊,应尽早采取正规的抗哮喘治疗。在临床上一般首选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目前通常主张以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CVA的一线药物,布地奈德喷雾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作用于气道的上皮细胞,起抑制上皮细胞的损伤和增生、炎性细胞的渗出及基底膜的增厚等作用,从而减轻气道的炎性反应。除此之外,支气管扩张剂也为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之一,但一般需要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部分CVA患儿是由于感染所诱发的,曾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往往到最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咳嗽才得以确诊。因此,在患儿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发现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对气道的状态进行全面评估,若检查结果显示气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应考虑额外加用自三烯的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

孟鲁司特钠主要的药理作用机制为通过与自三烯进行竞争受体,起阻断自三烯结合受体的作用,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抗炎、抗哮喘。本研究中使用初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d,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d,其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两者对炎症的针对性反应进行的双重路径同时发挥其疗效,孟鲁司特钠联合GCS治疗CVA,可有效将气道内通常不受糖皮质激素所影响的自三烯炎症路径进行阻断,增加其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治疗疗程,从而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减少预后发作的次数,更好地达到控制哮喘复发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同步强化性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并且能够一方面控制哮喘的发作,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应用性更强,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而孟鲁司特钠作为新型的哮喘抗炎药物,还设为水果味道,每晚睡前咀嚼服用,易于被患儿所接受,其依从性好,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一般可耐受,是共同管理小儿整体气道的一线药物最佳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对临床表现及症状高度类似小儿咳嗽型哮喘的患儿,应提高警惕,及时采取各种检查及早确诊,并对症给予抗哮喘的治疗,而使用地奈德气雾剂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咳嗽型哮喘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 陈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125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9):886-887

[3] 唐晓斌,李孝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7-18

[4]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5] Nakajima T,Nishimura Y,Nishiuma T,et a1.Cough sensitivity in pure cough variant asthma elieitcxl using continuous eapsaiein inhalation[J].AllergolInt,2006,55(2):149-155

72例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诊治小儿慢性咳嗽72例,其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为3月至1岁11例,1~3岁21例,3~7岁32例,7~14岁7例。其中咳嗽均在1月以上,期限1月至2年不等。

1.2 诊断标准

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为,连续咳嗽3~4周以上。临床上咳嗽为唯一症状者诊断为慢性孤立性咳嗽。

1.3 诊断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除慢性咳嗽外,有无发热、气喘、呼吸困难、咳痰、咯血等症状,有无过敏体质及家族哮喘史,发热是否长期低热,咳痰是否咳大量脓痰,咳嗽与一天中时间的关系,是夜间、清晨,还是白天,是阵咳还是单咳。(2)全面的体格检查。(3)副鼻窦及胸部的X线检查是必要的。头颅及胸部CT扫描可确定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肺部、纵隔实质性病变。(4)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排除急慢性感染与结核。(5)胃食管造影检查及24 h食管下端pH值检测是否有胃食管反流。(6)一氧化氮(NO)呼气实验:呼出气NO水平增高可反映过敏性哮喘、呼吸道嗜酸性细胞炎症。(7)皮肤实验及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核菌素实验、过敏原皮试有助于明确病原体或过敏性疾病。(8)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区分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疾患。

1.4 诊断程序

(1)依据病史是否发热、咳痰,血常规、血沉、胸片异常可确定感染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等;(2)依据病史中反复咳嗽,夜间或晨起时阵咳,过敏体质或阳性家族史可确定咳嗽变异性哮喘,进一步做皮肤实验及特异性抗原检测或给予短时间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可缓解症状;(3)慢咳于夜间消失及暗示好转可确定心理或精神性咳嗽;(4)副鼻窦、鼻腔的阳性检查可确定鼻炎、鼻窦炎引起的PNDS引起的慢咳;(5)病史中既往反复呕吐或溢乳,胃食管造影有胃食管反流征,24 h食管下端pH值检测阳性可确定胃食管反流[1,2,3]。

2 结果

72例小儿慢性咳嗽经确诊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经按哮喘治疗治愈;鼻炎、鼻窦炎引起的PNDS 25例,经转耳鼻喉专科治疗痊愈;心理或精神性咳嗽5例,年龄在3岁以上,以学龄期为多数,经心理暗示及提醒家属做心理诱导后痊愈;感染后咳嗽10例,经抗感染治愈;确定胃食管反流3例,经体位喂养及吗丁啉口服治愈;纵隔肿物压迫造成慢咳1例,转胸外科治疗;不明原因咳嗽2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3 讨论

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呼吸系统本身的疾病外,也可由其他系统的疾病所致,甚至与环境和精神因素有关。

3.1 感染性咳嗽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小儿咳嗽的常见原因,呼吸系统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后,可发生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及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呼吸道感染时易使病情迁延,形成慢性咳嗽。

3.2 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常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对于典型哮喘,有反复喘息发作,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遇到的困难是以咳嗽为唯一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其他原因导致的长期咳嗽之间的鉴别诊断。近年研究表明,在诊断为哮喘的儿童中有近半数仅表现为咳嗽,从而导致在持续性咳嗽儿童中被误诊为哮喘和因过度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引起明显不良反应的现象也在增多。因此,制定严格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非常重要。

3.3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也是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婴幼儿期。健康婴儿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40%~50%,1~4个月达高峰,1岁时缓解。食管迷走神经受体受到刺激和(或)吸入反流的胃内容物到呼吸道是胃食管反流咳嗽的主要原因。胃食管反流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喂养困难,年长儿可诉剑突下烧灼痛。

3.4 PNDS

PNDS的主要原因是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部分由咽部慢性腺样体增生等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咳嗽往往出现在早晨或体位改变时,常无夜间咳嗽;有清嗓、咽部异物感,查体可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有时可见咽后壁黏液样物[1]。

3.5 环境因素

没有哮鸣音的咳嗽多与环境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时,应重视消除环境因素。

3.6 精神性咳嗽

也称为习惯性咳嗽,多见于年长儿。一般表现为吭声或大声的犬吠样声音,睡后或转移注意力后消失,不伴任何器质性疾病,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4]。

本报道72例小儿慢性咳嗽中感染性咳嗽10例,约占14%,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约占36%,胃食管反流3例,约占4%,PNDS约占35%,环境因素及精神性咳嗽约占7%,所有病儿的诊治基于对患儿正确的病因分析,首先排除感染类疾病,确定较为常见的咳嗽变异性哮喘,鼻源性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并依据病史确定其他少见的疾病。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方法 通过正确的诊断方法与程序,回顾分析对72例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72例患儿经正确的病因分析与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慢性咳嗽应正确的进行病因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误治。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诊治

参考文献

[1]严永东,黄莉,季伟.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79-80.

[2]耿凌云,陈慧中.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断.中国医刊,2008, 43(4):21-25.

[3]黄俊勇.小儿童慢性咳嗽68例病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7(6):879-880.

前言——应重视老年人咳嗽的诊治 篇6

咳嗽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咳嗽中枢位于延髓弧束核附近, 咳嗽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包括第3~5颈神经 (膈神经) 、胸神经 (肋间神经) 、迷走神经 (气道) 和喉返神经 (喉、声门) 。咳嗽反射的效应器由气道平滑肌、呼气肌 (主要是肋间内肌) 、膈肌和声门等组成。咳嗽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移除痰液和微粒, 因此痰液的物理性质也影响咳嗽的有效性。黏液的清除与黏液的深度成正比, 与黏液的黏滞性、弹性成反比。

在老年人中, 药物相关性咳嗽比较常见, 因为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而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博莱霉素、氨甲喋呤、卡氮芥、白消安和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 胺碘酮等心血管药物, 呋喃妥因、两性霉素 B, 磺胺类药物及柳氮磺胺吡啶等抗感染药物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均可能引起咳嗽症状。

明确老年人咳嗽的病因, 对于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老年人咳嗽的原因除考虑指南阐述的一般情况外, 同时需考虑老年人自身的特点。>50岁患者咳嗽的原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和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居多, 心衰、间质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误吸、胃食管反流病 (GERD) 和肺栓塞也都是引起老年人咳嗽的常见病因, 应引起临床医生们的重视。

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为2009年8月~ 2011年8月我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收治老年CVA患者, 符合2009年6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2] ①慢性咳嗽, 常为明显的夜间或清晨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剂试验阳性或PEF日内变异率>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咳嗽。54例患者中男30例, 女24例。年龄 60~72岁, undefined岁。咳嗽病程2~19月, undefined个月。院外25例误诊为支气管炎, 5例误诊为肺炎, 7例误诊为咽炎。本组病例季节性发病者为多, 尤以冬春季节和气温剧烈变化时发病居多, 有40例, 占74%。诱因中有5年以上吸烟史者例34 (63%) , 上呼吸道感染16 (30%) , 吸入冷空气23例 ( 42%) , 吸入油烟等刺激性气体15例 (28%) 。幼年时起病者6例 ( 11.1%) 。临床表现方面54例均有咳嗽;其中伴有咳痰者27例 (50%) ;肺部有干湿啰音者10例 (18.5%)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8例 (14.8%) , 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8例 (33.3%) ;胸部 X线呈炎性改变者13例 (其中7例为肺纹理增粗, 6例为淡薄片状阴影24%) 。54例患者均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 阳性者43例 (80%) , 通气功能正常者11例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阳性5例 (9.3%) , 阴性6例 (10.7%) 。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以下治疗:糖皮质激素辅舒酮气雾剂250微克/次, 日2次吸入 ;茶碱缓释片0.1/次, 日2次口服;按需吸入万托林气雾剂;合并感染者加用有效抗感染药物。上述治疗未缓解者加用甲泼尼松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停用并继续吸入辅舒酮气雾剂。

2 结果

43 (80%) 例患者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基本消失。未缓解者11例给予加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停用并继续吸入辅舒酮气雾剂, 6~8周后咳嗽消失。本组病例有4例经治疗后复发复治。有3例经传统中医药疗法冬病夏治, 即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复发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慎诊断, 防误诊

咳嗽变异性哮喘往往是支气管哮喘的开始阶段, 文献报道约46%在2年内发展成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早期诊断将意味着使许多典型哮喘患者能在早期就得到及时治疗。对老年人来说, 由于年老体弱, 基础疾病较多, 临床症状不典型, 很容易被忽视导致漏诊误治。首先, 部分医师对本病临床特点不熟悉, 认为哮喘一定有喘息或肺部哮鸣音才能诊断, 但本组病例无一例以喘息为主, 18.5%有肺部哮鸣音。其次, 一般强调哮喘多从幼年发病, 而忽视发病年龄较大者, 尤其老年患者。本组病例中幼年时起病者仅6例 (11.1%) 。第三, 本组患者共54例, 其中院外25例误诊为支气管炎, 5例误诊为肺炎, 7例误诊为咽炎。笔者认为诊断思维模式化是造成咳嗽变异性哮喘最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重要原因。

3.2 慎用药, 防误治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ICS) 联合支气管舒张剂 (茶碱类或β2-受体激动剂) 是治疗CVA的首选, 本组病例中80%患者经上述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对于ICS效果不佳者的11例患者加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停用并继续吸入辅舒酮气雾剂, 6~8周后咳嗽消失。可短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其次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而存在感染的老年患者则应选用合适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4例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后, 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扩张支气管治疗为主, 经治疗80%患者1周后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 对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及重视肺功能检查, 争取早期诊断。按照哮喘常规治疗原则, 可以减少复发和避免发展成典型哮喘。

关键词:咳嗽,哮喘,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

参考文献

[1]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1-16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22 (6) :407-413.

儿童慢性咳嗽诊治进展 篇8

1 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

咳嗽持续多久称之为慢性咳嗽尚无确切定义,一般为3~12周不等。欧洲呼吸学会2004年《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和处理》把成人和儿童慢性咳嗽均定义为>8周,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ACCP) 2006年《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则定义为咳嗽持续>4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胸科学会同样定义为>4周[2]。

儿童咳嗽按照可能的潜在疾病分为预期的咳嗽、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3种咳嗽相互交叉,不能截然区分。

预期的咳嗽指咳嗽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儿童咳嗽大多属于此类;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则属于慢性咳嗽的范畴,其中特异性咳嗽是根据患儿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可基本明确病因的咳嗽;非特异性咳嗽则指患儿就诊时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对诊断没有帮助,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X线胸片常无明显异常。

2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

ACCP 2006年《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采用分步诊断程序[2]:先确定是特异性咳嗽还是非特异性咳嗽,再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等分析病因。它指出非特异性咳嗽的诊断是观察、等待和回顾的过程。

3 2006年版《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特点

ACCP 2006年修订版《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更强调循证医学证据,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咳嗽的防御机制、咳嗽原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管理、并发症等均有详细描述,非常适合呼吸专科医师和研究者使用[3]。

2006年修订版《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与1998年版相比:(1)重点针对患儿咳嗽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有关咳嗽的防御机制很少论述。(2)在咳嗽的不同部分,循证医学方法描述和叙述更为严谨。(3)所有章节内容均有适当的扩充和更新。补充的新内容包括:非哮喘性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NAEP)、急性支气管炎、气道疾病、继发于咽喉部疾病的吸入性咳嗽、与咳嗽相关的职业和环境因素、结核与其他感染、透析患儿的咳嗽、咳嗽的罕见原因、不明原因的咳嗽、咳嗽管理方案、临床研究中对咳嗽严重程度和疗效的评价。(4)强调经验性一体化咳嗽处理方法。委员会推荐此方法的原因为:大部分病因(包括单一因素或复合因素)引起慢性咳嗽的相对概率已知,大部分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已知,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措施和起效时间的认识也已较为深入。经前瞻性研究和策略理论分析提示,从治疗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经验入手,是诊治成功的关键。由于咳嗽常常并非单一病因引起,因此,连续进行整体评价十分必要。咳嗽的明显缓解常常是治疗成功的主要标志。委员会推荐的这一方案对于急性或亚急性咳嗽也适用。(5)为减少咳嗽诊断的混乱,对部分常用术语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如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4 常见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治

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咳嗽原因不明或不能排除感染时,慎用糖皮质激素。

4.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约占儿童慢性咳嗽的34%~42%。CVA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症状,通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如不进行干预,约1/3的CVA患者将发展为典型哮喘。CVA患者存在气道的高反应性,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是诊断的基本条件[4]。

CVA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相同[5],大多数患儿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2激动剂即可,少数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6]。

4.2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PND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7]。

诊断标准:(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2)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3)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改变;(4)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治疗:依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8]。(1)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全年性鼻炎、普通感冒所致PND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伪麻黄碱。(2)变应性鼻炎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剂,包括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吸入色甘酸钠对变应性鼻炎亦有良好的预防作用。(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抗菌素是主要治疗药物。慢性鼻窦炎建议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周,鼻腔用减充血剂1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4.3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

GERC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病症。在持续咳嗽4周以上的患儿中,因原发性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占2%。咳嗽伴有反流相关症状或进食后咳嗽,对诊断有一定意义。24h食管pH值监测是目前诊断GERC最有效的方法[9]。

诊断标准: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 (或) SAP≥75%;排除CVA、PNDs等疾病;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无24h食管pH值监测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患儿,具有下列指征者可进行诊断性治疗:(1)有明显进食相关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2)伴胃食管反流(GER)症状,如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3)排除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可以诊断为GERC。

治疗:(1)高枕卧位,升高床头。(2)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戒烟。(3)药物治疗。服用制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雷尼地丁或其他类似药物);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若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均应进行相应的内科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周方显疗效[10]。少数内科治疗失败的严重反流患儿,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5 儿童慢性咳嗽的中医食疗

对于风寒咳嗽,可通过调理脾胃、补肾、固肺气的食物进行治疗[11]。期间忌食寒凉食物,如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莲藕、丝瓜、地瓜等。

(1)生姜红糖水: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对风寒咳嗽有很好的疗效,伴咳嗽者加2~3瓣大蒜小火煮10分钟。

(2)烤橘子:烤橘子可使痰量明显减少,镇咳作用明显。用法: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不时翻动,烤至橘皮发黑并冒出热气即可。稍凉,去皮吃橘。

(3)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倾,打入1个鸡蛋炒匀。当患儿风寒咳嗽或体虚咳嗽时,每晚睡前趁热吃一次,几天后效果明显。

(4)蒸花椒冰糖梨: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明显。取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放入花椒20颗、冰糖2粒,把梨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即可,梨分2次吃完。

摘要:慢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值得关注的重要症候群之一。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免疫功能均未发育成熟, 其病因与成人有较大区别, 因此检查、治疗不能照搬成人标准。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诊治

参考文献

[1]任慈芳, 张灵恩.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24 (12) :0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4~107.

[3]耿凌云, 陈慧中, 朱春梅.儿童慢性咳嗽的程序式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2007, 45 (12) :884.

[4]陈志敏.小儿慢性咳嗽诊治中的若干问题《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2) :864.

[5]吕林, 陈永新, 何秀琴.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 2008, 23 (8) :580.

[6]张海邻.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 :41~44.

[7]严永东, 黄莉, 季伟.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 11 (11) :24.

[8]刘红梅, 顾庆贵.69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治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3) :293.

[9]朱礼星, 马洪明, 赖克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 (7) :463.

[10]姚纲, 王珠堂, 罗晓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4) :393.

咳嗽的诊治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均为我科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 其中男72例, 女58例。年龄19~85岁, 平均年龄49.5岁。咳嗽病程:2个月~8.5年, 中位病程21.5个月。临床表现:均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无痰或咳少许白色黏痰。咳嗽反复发作时间超过8周;体格检查、肺部X线和CT检查均未见异常。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既往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排除近期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具体包括耳、鼻、喉、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病史, 职业接触史及用药史。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血常规、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之后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给予针对性较强的辅助检查, 如痰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PPD) 、肺通气功能、过敏原检查、心电图、纤维支气管镜、鼻咽镜、鼻窦摄片、胃镜及食管pH值测定等。

1.3 治疗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时间6~8周。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加呋麻滴鼻液治疗, 鼻窦炎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患者嘱其调整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进食方式, 同时给予抑酸及促进胃动力药治疗。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咳嗽给予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2]。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的患者, 给予短期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因不明确的患者对症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特异性治疗后, 107例患者的咳嗽症状完全消失 (82.3%) , 20例患者咳嗽症状有改善 (15.4%) , 3例患者无效 (2.3%) 。本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

2.2 病因诊断情况

本组130例患者最终确定病因诊断125例, 病因诊断率为96.2%, 病因未明者5例 (3.8%) 。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 鼻后滴漏综合征, 变应性咳嗽, 胃食道返流综合征,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见表1。

3 讨论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气道保护性反射, 同时也是疾病出现的信号。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 但如果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过长则为慢性咳嗽, 严重的慢性咳嗽可引起焦虑、发音困难、失眠等, 因此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治疗[3]。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 病情较复杂, 因此误诊率较高[4]。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误治, 最为常见的是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经止咳祛痰及抗感染治疗后均无效果。误诊误治不仅极大的浪费医疗资源,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可引起细菌的耐药菌, 增加药物对患者的各种副作用,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5]。本观察中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道返流征及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相符[6]。

笔者对慢性咳嗽的诊治体会如下: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明确病因, 诊断慢性咳嗽时应做到仔细、谨慎和全面。辅助检查应从简单到复杂, 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先考虑常见病, 后考虑少见病。对明确病因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如疗效不理想则应考虑有无其他的病因。对慢性化脓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上应选择同时涵盖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7]。对病因不明确的患者可先进行对症治疗, 但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和镇咳药, 以免引起细菌耐药或掩饰病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 (11) :738-74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 (6) :407-413.

[3]欧阳杰.104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与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0) :189.

[4]戴爱国, 胡瑞成.慢性咳嗽处理对策[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30 (2) :10-12.

[5]李先明.134例慢性咳嗽病因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6) :156.

[6]韩元岭, 徐丽娜.慢性咳嗽60例临床病因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l1, 5 (6) :75.

上一篇:设备传输下一篇:深化发展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