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2024-07-27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精选九篇)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浙江天台县泳溪乡卫生院内科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 男47例, 女39例, 年龄19~67岁, 平均 (39.1±11.3)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 排除有理解障碍、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妊娠和哺乳期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餐后饱胀、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 部分患者有多种症状。失眠45例 (52.3%) , 头痛33例 (38.4%) , 恶心24例 (27.9%) 。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1) 抑制胃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适用于有上腹疼痛、上腹灼热感的患者; (2) 促胃肠动力药:常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适用于餐后饱胀、早饱的患者; (3) 助消化药:上腹胀、食欲不振的患者可服用消化酶制剂, 如乳酶生、复方消化酶等; (4) 抗抑郁药:适用于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常用药有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 此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 用药过程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1.2.2 心理治疗

根据部分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 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 采取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与不同性格的患者进行沟通, 尽可能地了解患者当前的生活、精神、家庭、工作状态, 帮助患者找出焦虑、抑郁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安慰, 并鼓励患者, 使他们消除不利因素, 解除压力、建立信心, 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对于恐惧、焦虑、抑郁倾向较严重的患者, 应嘱咐患者及家属及时到精神科治疗。

1.2.3 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病因、常用药的功能主治等;此外, 还应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 告知患者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避免患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自行处理, 而延误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 规律饮食, 戒烟酒, 避免暴饮、暴食,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饮食宜食清淡、粗纤维、易消化。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运动, 运动量适中即可。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1个月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两种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 分为4级评分, 即没有或很少时间 (1分) 、少部分时间 (2分) 、大部分时间 (3分) 、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4分) , 负性陈述的题目正向计分, 即1~4分;正性陈述的题目反向计分, 即4~1分。文化程度较低者可予适当的解释说明, 各项评分相加即总粗分, 总粗分乘以1.25所得结果的整数部分即标准分, 总标准分为25~100分, 标准分越低说明精神心理状态越好, SA S分界值为50分, SDS分界值为53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评分的变化, 并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

1.4 疗效指标

连续服药1个月后, 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1)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 (2) 有效:主要症状好转、减轻; (3)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 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评分结果以 (±s)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86例患者经过1个月的系统治疗后, 显效48例 (55.8%) , 有效29例 (33.7%) , 无效9例 (10.5%) ;总有效率89.5% (77/86) 。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2.2 治疗前后患者SA S和SDS评分比较

86例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力的提高, 生活压力加大, 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作息、饮食的不规律及食品安全问题等诸多因素, 使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占胃肠疾病就诊者的20%~50%[3,4]。相对而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 无明显的异常体征, 患者就诊时间也相对滞后, 临床诊治时需要仔细、全面的检查, 避免其他疾病的漏诊。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精神和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5]。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为主, 心理治疗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本组患者以30~45岁居多, 该年龄段的人群面对工作、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作息多不规律、心理压力大, 更易患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均略高于分界值, 属于轻度焦虑、抑郁, 但多数患者并未察觉自己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可见加强心理治疗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着重于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 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心理状态后, 有针对性地安慰、疏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加户外运动等, 经过1个月治疗后, 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 显示了心理治疗对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较慢, 持续时间长,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6], 治疗时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辅以适量的药物治疗, 不能急于求成, 治疗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给予耐心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莫光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 :251.

[2]金红霞.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8) :389.

[3]成冰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 2012, 18 (18) :50.

[4]白春峰, 吕静, 陈恩信.功能性消化不良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3) :7.

[5]仝甲钊, 曲波, 王蓓蓓, 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1 (9) :785.

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方法有哪些 篇2

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多食则伤胃,过饥则伤脾,主张通过健脾来逐步恢复儿童的消化功能。由于儿童的消化器官发育并未完善,胃及肠道内黏膜比较柔嫩,消化液分泌不足等,儿童的消化功能还相对较弱,这也是儿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重要原因,很多对成人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却有可能是儿童无法适应的,这也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如果在喂养过程中未充分注意摄入食物的种类及质量等,反而容易引起儿童肚子胀、大便较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现象。脾乃后天之本、小儿之本,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即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摄入的食物在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通过脾的运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3

【关键词】 小儿消化不良;蒙医药;通拉嘎-5味丸;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03-02

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主要以腹泻、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1]。一般认为本病多由感染导致,但近年来非感染性腹泻日益被人们关注。小儿消化不良又称单纯性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2],归属于蒙医学“消化不良性腹泻”范畴[3]。蒙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是与生俱来的,参与人体质特性的物质主要是赫依、希拉和巴达干三种基本物质,分为七种体质,其中单个参与的体质特性分为赫依型体质、希拉型体质、巴达干型体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出现较少;三者两两混合参与的体质分为赫依希拉混合型体质、巴达干赫依混合型体质、希拉巴达干混合型体质,其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三者共同参与形成的聚合型体质是临床中最为多见的体质。蒙医学把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儿童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着三个阶段,儿童时期五元中土水二元较为旺盛,二者为人体生长发育吸收大量营养物质,所以儿童时期与青壮年、老年相比较巴达干占优势,因此蒙医把儿童的体质归为“巴达干型”体质,而“巴达干”按五元学说归类则属水、土二元,用寒热病学说归类属寒性疾病范畴。儿童的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和吸收功能跟成人相比较为薄弱,容易引起消化之火平衡失调,精华与糟粕分解障碍,不能补给日常所耗,从而影响儿童正常发育。笔者采用以通拉嘎-5味丸为主的蒙药复方制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4]中的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3±3.1)岁,病程2~10d,平均(5.6±3.7)d;治疗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8±2.8)岁,病程2~11d,平均(5.3±2.9)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20000690,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治疗,3g/次,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蒙医药治疗。早、晚:通拉嘎-5味丸,7粒,用音达拉-4味汤,3g做药引子送服;中午:巴特日-7味丸,7粒,温开水送服。一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定 参考有关文献[5]拟定。临床治愈:用药1 周后患者症状消失,食欲和食量都回复正常;显效:用药1 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显著回复或食量回复至正常水平的 75%;好转:用药1周后患者食欲改善,食量有回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 75%;无效:用药1 周后患者食欲和食量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2%,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消化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积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蒙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治疗疾病时从整体观出发,以调理体素、辨证施治为主要治疗原则,有学者按此理论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6-8]。

通拉嘎-5味丸是由石榴、肉桂、豆蔻五味药材配伍而成,具有温胃益火、化滞除湿、温通脉道、使精华得以正常转化畅行、解开隐热掩蔽等功效,主治精华不消化、巴达干粘液阻于脉道、食物不能转化为精华、寒热合并、胃火衰退等疾病。巴特日-7味丸和音达拉-4味汤具有杀粘、清热、止泻之功效。

综上,以通拉嘎-5味丸为主剂的蒙医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光弼.思密达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1996,4(16):226.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476-478.

[3]格林其木格.蒙医儿科学(本科) [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3-224.

[4]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5]刘智芬,刘英华,隋世华,等.复方阿嗪米特与健胃消食片疗效对比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701-702.

[6]包双喜.小儿腹泻的治疗体会[J].蒙医药,2000,(2):33-34.

[7]乌云其其格.小儿消化不良治验[J].蒙医药,2000,(1):39.

[8]乌云其木格.蒙医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2(8):28.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4

1 临床资料

102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小儿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儿 (2013-12~2015-12) , 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纳入标准

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罗马学术委员会制定的消化不良诊断标准[3]。

纳入病例符合: (1) 符合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2) 年龄2~12岁; (3) 治疗前≥半个月未使用过相关药物或其他疗法; (4) ) 患儿家属了解本研究并给予配合。

2.2 治疗方法

2.2.1 实验组

(1) 操作方法[3]:操作者食指半屈, 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 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 患儿全身放松俯卧在床上, 操作者在患儿左侧, 从长强穴开始, 食指向前推动患儿皮肤并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按照推、捏、捻、放、提的顺序, 沿着督脉从下到上, 两手交替, 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大推穴, 重复此动作3次;从第4遍起加用提法, 共6遍。捏拿结束后, 用拇指指腹对大肠俞、脾俞、胃俞进行揉、按10次。完成后脊椎稍发红;5d为1个疗程, 休息2d后再行第2疗程, 连续2个疗程。

(2) 注意事项:操作者治疗前要洗手并修剪指甲, 防止擦伤患儿;操作时尽量将皮肤向上提拉, 拇指和食、中指对捏皮下组织, 根据患儿年龄和反应采用合适力度;捏脊手法要轻灵柔巧, 操作时既要有节律性, 又要有连贯性;捏脊时操作时指面着力, 不能用指端挤捏或将皮肤拧转、指甲掐压等;操作时间、挤捏面积、厚薄适中, 用力均匀;向前推进移动做直线运动, 不得弯曲;捏脊过程中注意患儿反应;体质较差的患儿捏脊操作时间不能太长, 次数不宜过多。

2.2.2 对照组

对符合要求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用胰酶片治疗, 作为对照组, 用法:口服, 温水冲服, 2~3周岁儿童:0.3g分三次服用;4~6岁儿童:0.5g分三次服用;7周岁以上儿童:0.6~0.9g分三次服用, 5d1个疗程, 休息2d后再行第2疗程, 连续2个疗程。

2.3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级标准, 没有症状 (0分) , 有症状, 能忍受 (1分) , 感觉不适, 并影响睡眠 (2分) , 不能进行睡眠 (3分) 。

2.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或积分改善3分;显效:症状积分改善2分;有效:症状积分改善1分;无效:症状积分未改变或下降。症状改善程度:总有效率 (A+B+C) / (A+B+C+D) 。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结果可以看出, 两疗程治疗结束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得分均低于治疗前, 但是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症状分数差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成人消化不良多因饮食不节、外感时邪、脾胃虚弱、情志不畅或医者误下所致, 小儿消化不良主要由喂养不当, 包括太过与不及。目前小儿消化不良的西医临床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促胃动力药物, 兼用胃保护药。

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针灸法、捏脊疗法等。目前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捏脊疗法疗效肯定, 患儿易于接受, 安全性好, 无毒副作用。研究发现捏脊疗法对脾气虚证疗效明显, 并能改善其血清D-木糖浓度[4]。本研究也发现两疗程治疗结束后, 虽然捏脊疗法和胰酶片治疗均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但捏脊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胰酶片组, 提示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症, 疗效可靠, 作用迅速, 方便、安全, 而且操作简便, 方法灵活, 符合"简、便、灵、廉、广、快"的要求, 极宜推广应用[5]。

4.2 护理要点

捏脊疗法的实施需要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 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捏脊手法很关键, 但是优质护理也必不可少[6,7]。我们将近年来捏脊疗法实施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如下:

4.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儿进入医院, 接触诸多陌生环境后会感觉恐惧, 哭闹不止。捏脊治疗诊室环境尽量温馨、可爱, 减轻患儿恐惧;医护人员在治疗前应该就捏脊目的、时间、方法、注意事项做好解释。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多些语言交流, 消除孩子的紧张和恐惧[8]。治疗结束后可适当给予小奖品奖励以鼓励患儿, 促进患儿接受下次捏脊。

4.2.2 一般护理:

为防止小儿进食后因哭闹而发生呕吐, 捏脊尽可能在上午空腹进行。操作时为防止孩子因哭闹而发生撞伤, 应避开桌边、床角。室内温度适宜, 操作者双手搓热后再进行捏脊。患儿操作时应露出整个背部, 体位舒适。捏脊前用温热毛巾擦背, 涂上捏脊油;捏脊时, 力度适中, 以皮肤潮红为佳, 注意患儿的呼吸。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安全没有毒副作用, 患儿易接受, 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小儿消化不良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漾, 郑德采.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0, 16 (6) :86-87

[2]吴文昭.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 (5) :47-48

[3]孙沫, 刘媛媛.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0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 30 (2) :39-40

[4]赖永威, 李昔.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3) :166-167

[5]教伟, 赵爱娟, 刘英丽, 等.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6) :43-44

[6]王佩珊, 李佳, 王莹, 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婴幼儿肠套叠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 38 (4) :131-132

[7]李素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 38 (5) :84-85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5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诉有消化不良症状的Hp阳性门诊患者145例, 均符合以下标准: (1) 有持续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 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 即餐后饱胀、嗳气、恶心、早饱、呕吐、烧心、反酸; (2) 上述症状至少持续4周, 或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 (3) 实验室、胃镜、B超、X线钡餐, 排除肝胆胰消化性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4) 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 (5) 无腹部手术史; (6) 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检查阳性, 并且近1个月内未用过抗Hp药物。

1.2 研究方法

将1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 A组为治疗组, B组为对照组。其中A组73例, 男42例, 女31例, 年龄16岁~73岁, 平均年龄42.3岁;B组72例, 其中男41例, 女31例, 平均年龄41.8岁, 2组患者病程6个月~10年。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症状积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73例在遵循综合和个体化治疗原则上, 予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 g, 均2次/d, 疗程均为1周;对照组遵循综合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基础上, 给予雷贝拉唑10 mg, 1次/d+莫沙必利10 mg, 3次/d治疗, 疗程均为1周。随访2组1个月及1年后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

1.3 FD症状评估及疗效评定

以上腹不适、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作为评分症状, 按轻重分级评分:0级:0分, 无症状;1级:1分, 可以感觉到症状, 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2分, 明显不适, 偶尔影响日常活动;3级:3分, 指不能进行日常活动或严重影响睡眠需用药物控制。治疗1个月及1年后进行评分, 记录疗效指数。疗效指数=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疗效指数≥75%为显效, 75%>疗效指数>50%为有效;≤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FD患者1个月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组中总有效43例, 无效30例, 总有效率58.9%;对照组中总有效20例, 无效52例, 总有效率27.8%;2组比较P<0.01, 有显著性差异。1年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见表2, 治疗组中总有效18例, 无效55例, 总有效率24.6%;对照组中总有效5例, 无效67例, 总有效率6.9%;2组比较P<0.01,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有40例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胃镜检查Hp阳性4例, 36例阴性, Hp根除率为90%, 阴性者胃黏膜炎症及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

2组比较统计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组比较统计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F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消化道多种症状为主诉的症状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的患病率约25%, 因消化不良症状而就诊的患者比例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 占消化专科门诊的70%, 其中FD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0%~40%[2], 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是Hp感染后胃黏膜炎性改变, 释放了炎性递质, 刺激痛觉神经末梢, 并引起胃平滑肌功能失调, 从而至少导致部分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3]。也有学者认为Hp感染、胃酸和心理因素等, 可能影响胃排空, 胃对食物容受功能受损, 胃扩张, 敏感性增高, 胃、十二指空肠动力障碍等。Hp感染参与FD发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 影响胃排空功能, 并使胃局部神经功能和形态学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上腹疼痛、不适[4]。本研究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2组1个月及1年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有40例随访胃镜检查Hp阳性4例, 36例阴性, Hp根除率为90%, 与有关文献资料报道相近 (≥90%) , 同时胃黏膜炎症及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虽然只有部分患者随访时愿意胃镜检查, 但可初步推断, 症状改善与根除Hp后胃黏膜炎症及活动度好转有关。

荟萃分析表明, 根除Hp可使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 是消除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方案中经济有效的策略。研究表明治疗前胃黏膜炎症和活动性程度高者根除Hp后症状改善更显著[5]。因此, 笔者认为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可消除或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 同时根除Hp后胃黏膜炎症消退, 可减少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率。三联疗法与长期间断的抑酸剂和或促动力剂治疗相比, 在接受治疗的时间上具有优势, 患者易接受, 可以较有效地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经济费用, 存在费用-效益比优势, 10%患者经1周抗Hp治疗后症状消失, 不需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6]。故临床上可予推荐应用, 同时需根据个体化差异, 特别对一些常规治疗效果差且治愈意愿高的患者, 可考虑积极推荐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H p阳性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45例H 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73例在遵循综合和个体化治疗原则上, 予雷贝拉唑10 m 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 g, 均2次/d, 疗程均为1周;对照组72例遵循综合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基础上, 给予雷贝拉唑10 m g, 1次/d+莫沙必利10 m g, 3次/d, 疗程均为1周, 随访2组1个月及1年后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FD患者1个月及1年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58.9%和24.6%;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27.8和6.9%,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 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可消除或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关键词:三联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 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20~422

[2]何继东, 王一平.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证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 7 (1) :66

[3]史立华, 张其胜.根治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 2006, 13 (2) :222

[4]金云菲, 彭海霞, 王赛玉, 等.Hp根除治疗有利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0) :1424~1425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2006, 上海) [J].胃肠病学, 2006, 11 (11) :676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237例, 其中56例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占病例数23.63%。56例患儿中, 男37例, 女19例, 年龄4~14岁, 平均年龄 (8.5±2.3) 岁, 所有患儿均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表现间断或持续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 早饱、餐后饱胀、腹胀、厌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病程3~6个月, 症状反复。

1.2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次全国Hp处理共识报告》[1]Hp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定为Hp现症感染:①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②13 C或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③粪便抗原检测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 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本文56例患儿采取血清抗体检测或14 C呼气试验检测, 均符合Hp现症感染。

1.3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患儿均规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50 mg/ (kg·d) , 克拉霉素15~20 mg/ (kg·d) , 甲硝唑15~20 mg/ (kg·d) , 奥美拉唑0.8~1.0 mg/ (kg·d) , 均分2次空腹口服, 10 d为1个疗程, 56例患儿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

1.4不良反应

4例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给予金双歧口服, 症状缓解;3例患儿皮肤散发皮疹, 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 皮疹消失;2例患儿出现轻微头晕, 可自行缓解。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后腹痛腹胀、早饱、厌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并于8周后复查血清Hp抗体或14 C尿素酶呼气试验判定Hp根除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Hp阳性转阴性;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或缓解, Hp阳性转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Hp检测乃呈阳性。总有效率= (治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56例患儿给予三联疗法治疗1个疗程,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愈12例, 有效38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89.29%。见表1。

2.2 Hp根除结果

治疗8周后复查血清Hp抗体或14 C尿素酶呼气试验, 52例Hp转阴, 有4例乃呈阳性, 根除率为92.86%。见表2。

3 讨论

3.1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否行根除Hp治疗

本文收集237例儿童FD, 有56例Hp检测呈阳性, 占病例数23.63%。Hp诱发FD的临床症状主要是Hp进入消化道, 其鞭毛穿过消化道黏膜屏障, 对上皮细胞造成破坏, 使胃黏膜内T细胞、巨噬细胞等各种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侵润, 胃黏膜组织内白介素-18, 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和防御功能降低, 同时诱发胃泌素分泌, 刺激胃酸分泌量增加, 导致临床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我国2007年幽门螺杆菌治疗指南指出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高2~6倍, 因此对于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应当给予Hp根除治疗。《罗马-Ⅲ共识》报告指出对Hp感染的FD患者行Hp根除治疗, 证据级别Ⅰa, 推荐强度A[2]。

3.2 Hp根除治疗后, FD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特征表现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早饱、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且症状反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包括服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等药物, 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选择56例儿童FD患儿行Hp根除治疗, 选择PPI+三联抗生素治疗10 d, PPI能够作用胃内的壁细胞, 抑制钠钾-ATP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量, 提高胃内的p H值, 减少胃液对胃十二指肠的刺激。Hp在高p H值环境生长繁殖能力降低, 而高p H值环境可以增加抗生素的稳定性及敏感性, 三联抗生素联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抑菌杀菌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有12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 38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和减轻, 尚有6例无效, 总有效率89.29%, 提示根除治疗对临床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5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口服治疗10 d, 根除幽门螺杆菌, 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并于8周后复查血清Hp抗体或14 C尿素酶呼气试验, 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9.29%,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86%。结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 采用三联根治疗法进行治疗, 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缓解临床症状, 疗效较好, 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参考文献

[1]刘文忠, 谢勇, 成虹, 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 2012 (17) :358-36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篇7

1 该病的中医病名认识

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说, 但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却可见于历代关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病证的文献中。早在《内经》就已经记载了“痞满”、“胃脘痛”、“吐酸”以及“呕吐”的病名。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FD病因多为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七情失和, 外邪犯胃, 脾胃素虚等因素反复作用, 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发病。正如《素问》所说:“饮食不洁,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月真满”;《景岳全书·痞满》言:“怒气暴伤, 肝气未平而痞”;《医学正传·胃脘痛》言:“致病之由, 多由纵恣口腹, 喜好辛酸, 恣饮热酒煎煿, 复餐寒凉生冷, 朝伤暮损, 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张北海等[4]认为肝郁是FD病理机转的一个中心环节, 由于肝郁气滞, 疏泄失常, 导致气机不畅, 脾失健运, 胃纳失权, 水反为湿, 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彭勃[5]认为本病发病主要因素为饮食不洁和情志所伤, 病机要点为脾虚气滞, 主要的病理产物为食积、湿热、痰瘀, 究其病性, 在本为脾气不足, 属虚;在标为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 属实。单兆伟等[6]认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与本病相关, 而劳倦、感寒常为本病诱因, 病机为中虚气滞, 本虚标实, 日久可夹湿、夹热、夹瘀或食积, 导致中焦转枢失职, 脾胃升降失调。总之, FD其病位在胃, 与肝脾关系密切, 中焦气机阻滞, 脾胃升降失常是发病的关键。

3 中医分型证治

辨证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入手点, 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 辨证及治疗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叶柏[7]认为FD的病程通常较长, 反复发作, 其病机有实有虚, 初期多实证, 如肝胃不和, 饮食停滞, 湿热中阻证;病久可由实致虚, 因虚致实, 而表现为本虚标实证, 临床上以本虚标实证为多, 并可出现寒热虚实错杂, 分为:肝胃不和证、饮食停滞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脾胃虚弱证五型。杨蓓等[8]对临床130例F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研究, 发现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饮食停滞型及寒热错杂型分别占35.4%、33.8%、14.6%、9.2%、6.9%。张万岱等[9]将本病分为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和湿热滞胃证。刘汶等[10]对1 000例F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研究, 发现上述证型分别占25.8%、26.2%、23.2%、24.7%。李淑贞[11]认为肝失疏泄为FD基础, 故将该病分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郁阴虚、肝胃瘀血等6型。王长洪等认为疏肝、健脾、降胃是治疗FD的三大法则。王垂杰[12]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胃, 关乎脾、肝, 先是气之病, 久病则中虚气滞者为多, 虚实夹杂, 故治疗注意“治胃以调气”之要旨。范汉淮[13]将FD分为肝胃郁热、中虚气滞、脾胃虚寒3型, 分别治以疏肝泻热和胃、健中理气、温中健脾, 选用化肝煎合乌贝散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及黄芪建中汤加减, 治疗总有效率为91%, 优于吗丁啉对照组。余丽芳等[14]根据中医辨证将FD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胃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郁阴虚5型, 以清润通降法为主要治则, 分别采用四逆散和小承气汤、小陷胸汤合小承气汤、四逆散合平胃散、六君子汤合四逆散、金铃子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为95.2%。《实用中医消化病学》把FD分为脾胃虚弱证、食滞伤胃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湿热滞胃证、寒热错杂证、痰气交阻证、痰火阻胃证和胃阴亏虚证9型, 分别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保和汤加味、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疏肝散加味、三仁汤加味、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厚朴汤加味、温胆汤加味和沙参麦冬汤加味[15]。

4 专方专药

近年来在专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FD有了进一步的尝试, 并取得一定的疗效。谷灿立等[16]用理气和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FD患者总有效率为91.0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赵凤莲[17]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瘀血阻络7型, 治以健脾理气、化湿降浊, 用自拟方 (党参、白术、茯苓、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 为基础方加减治疗83例患者, 总有效率91.6%。刘青[18]用升降调中汤 (柴胡、太子参、白术、白芍、枳壳、延胡索、半夏、合欢皮、苏梗等) 加减治疗FD, 总有效率为92.13%, 明显高于吗丁啉组的79.27%。聂琼芳[19]应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本病, 总有效率为92.11%, 而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滞和脾胃虚寒四型中, 以肝胃不和与脾胃虚寒效果最佳。根据以上的报道, 专方专药治疗本病的总体疗效较高, 容易在临床普及推广, 将是研究本病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药在控制本病症状及缩短本病治疗时间上有较大的优势,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刘文耀[20]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型 (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型) FD患者, 同时配合莫沙比利, 总有效率为93%, 疗效明显优于仅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谷成名等[21]用自拟加味枳术汤 (枳实、白术、木香、川芎、白芍、柴胡、槟榔、厚朴、甘草) , 同时配合吗丁啉及雷尼替丁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为94.8%, 仅用西药的对照组为77.3%。郑立升等[22]用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FD, 总有效率达93.3%, 疗效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单用法莫替丁、吗丁啉。

6 外治法

(1) 药物外用。余幼鸣[23]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于脐部治疗30例虚寒气滞型FD患者, 总有效率为83.3%。

(2) 针灸疗法。李宏军等[24]用针刺治疗FD, 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为主, 对照组采用口服莫沙比利, 结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胃电图较前改善, 并发现针刺对胃动力障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 推拿疗法。周信文等[25]将90例FD患者分为推拿组、服药组、安慰剂组, 经治疗后推拿组及服药组胃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胃蠕动幅度、频率增加, 对有症状但胃动力指标正常的FD患者, 推拿及药物组可使症状缓解, 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参数无明显改善。

7 现代医学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用现代研究方法观察中医证型的特点, 为中医临床治疗寻找客观的依据。刘汶等[26]参照心理学情绪二分法研究267例FD患者, 结果提示肝郁气滞及肝郁脾虚型中情绪差的构成比高达95.7%及76.7%。方盛泉等[27]对80例FD患者及12例健康者采用胃B超显影剂实时观察, 结果提示脾胃虚弱型的胃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运动指数明显低于正常者和其它证型, 其次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型。

8 尚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 观察组男20例, 女30例, 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 (32±2.5) 岁, 平均病程3.5年;对照组男16例, 女34例, 年龄28~60岁, 平均年龄 (33±2.8) 岁, 平均病程3.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罗马III功能性消化不良[1]诊断标准: (1) 诊断前近3个月出现症状; (2) 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 (3) 无其他功能性疾病。

中医标准按照《中医内科学》[2]诊断:属于“胃痛”“痞满”等范畴,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脾虚气滞证: (1) 主证:胃脘部疼痛或痞塞胀满; (2) 次证一:倦怠乏力, 胃脘喜温喜按, 饮食减少, 舌质淡, 大便溏薄, 苔薄白, 脉细; (3) 次证二:食后饱胀不舒, 纳呆易饱, 舌质淡红, 嗳气返酸, 苔薄黄, 大便不畅, 脉弦。主证必备, 同时具备次证一及次证二中任意一项。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65岁;经全腹彩超、电子胃镜等检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排除器质性疾病;符合《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虚气滞证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内科学》“胃痛”“痞满”等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 未按规定时间用药者;年龄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对本研究方药过敏者;观察期间服用其他影响胃肠功能药物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兰索拉唑 (生产厂家: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186) 口服, 每次15mg, 每天1次;多潘立酮片 (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10003) 口服, 每次10mg, 每日3次, 于晨起饭前30min吞服, 连续6周为1个疗程。

1.5.2 观察组

给予和胃贴敷脐配合运胃汤口服, 连续6周为1个疗程。和胃贴组成为炒白术、苍术、木香、草豆蔻、砂仁、冰片, 按5∶3∶3∶3∶2∶1比例研制成粉, 取10g用茶油调成糊状, 敷于神阙处, 2天贴敷1次, 每次约14h。运胃汤组成为:柴胡9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3g、香橼10g、紫苏子9g、炒莱菔子10g、广化皮10g, 水煎汤, 分两次温服。治疗期间除按规定用药外, 均不得服用其他药物, 并嘱患者以清淡、软质饮食为主, 定时定量进餐, 或少食多餐, 忌食寒凉、辛辣、酸性等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 宜保持心情舒畅。敷脐后如皮肤出现皮疹、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红疹、腹痛、腹泻、便血、呕血、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

1.6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推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草案) 》[4]中相关标准。痊愈:疗效指数≥90%,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疗效指数为60%~90%, 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疗效指数为30%~60%, 主要症状减轻;无效:疗效指数<30%, 主要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高于对照组的7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 病变在胃, 涉及肝脾, 古代文献中有多处描述,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云:“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备化之纪, 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心胃生寒, 胸膈不利, 心痛痞满。”该疾病由于饮食、劳倦、情志所伤, 致使胃气机阻滞, 碍于中焦, 升降功能失常, 形成食积、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 从而形成FD, 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内经》云:“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疗法较多, 其中外治法包括针灸、药物贴敷、推拿、穴位注射、耳穴压丸、穴位埋线、电针及TDP疗法等;内治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辨证施治;内外合治法包括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及TDP疗法、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敷、穴位推拿及TDP疗法等。

内外合治理论为历代医家的常用临床治法, 起于张仲景, 源于《内经》, 后世医家均有进一步的发展。中医学整体观认为, 五脏六腑、表里内外, 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并由经络承担传递信息。体内发生病变, 五脏六腑各部均有卫气保护, 为达到内病外出的治疗目的, 由卫气将病邪逐出体外, 体表敷药可起到开腠理、宣穴窍的作用。因此, 内外合治可将具有香窜透皮作用的药物填脐渗入皮肤, 作用于神经末梢, 调整神经功能, 激发抗病能力, 增强免疫机制。内服、外敷兼用, 既能攻邪又使邪出路, 故可增加临床疗效, 节省药源,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内外治法仍需辨证论治, 集外治大成的吴尚先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 强调“虽治在外, 无殊治在内也”, 均需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作用, 结合疾病的证候特点, 合理选药。神阙穴位于脐中央、腹中部, 介于中下焦之间, 既是先天结缔, 又为后天气舍。肠道位于下焦, 脾胃病患者常兼有大便稀溏、不爽、矢气多等肠道症状, 施治神阙亦可通降肠道气机。神阙位于脐部, 屏障功能最弱, 皮下并无脂肪组织, 有利于药物穿透、弥散、吸收, 故临床多选择神阙穴行敷脐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脾虚气滞型居多, 其病位在脾, 病理为本虚标实。由于久病脾胃受累, 或素体不足, 本虚以脾虚为主, 标实以气滞为主, 或因胃中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不降则痞, 或因肝失条达, 肝胃不和, 郁滞化火。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在肝气不疏、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腑气不通等方面, 患者常因气滞表现胀满、疼痛等不适。本研究中, 敷脐方和胃贴中炒白术与苍术可健脾养胃、祛湿;木香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草豆蔻、砂仁可温脾暖胃、消胀止呕;冰片具有健脾和中、理气止痛等功效, 芳香走窜、清热止痛。和胃贴可通过敷脐发挥调节阴阳、刺激神阙穴周围神经、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调节神经体液、扶正祛邪、运胃脾阳、和胃理肠等作用。同时, 为较快减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结合脐部敏感高、渗透快的特点, 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白芍可升散柴胡、缓急柔肝, 又无耗阴伤血之弊;运胃汤中柴胡可调达肝脏气机、疏肝解郁;香橼、莱菔子、紫苏子等药物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全方具有疏肝理气、益气健脾之功效, 茯苓、白术、甘草可健脾益气、补虚。

综上所述, 和胃贴敷脐配合运胃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DOUGLAS#space2;#A, DROSSMAN.The#space2;#Functional#space2;#Gastrointestinal#space2;#Disorders#space2;#and#space2;#the#space2;#RomeⅢ[J].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5) :1377-1390.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新世纪第二版)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88-198.

[3]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34-139.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脾胃气虚型消化不良患者65例, 男40例, 女25例, 年龄74~18岁, 平均39.8岁。患病时间0.5~6年, 平均病程3.6年。按照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25例) , 两组性格、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史等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 中药处方:香附15 g, 白术10 g, 炙甘草6 g, 广木香6 g, 柴胡15 g, 半夏10 g, 白豆蔻6 g, 陈皮10 g, 吴茱萸6 g, 干姜5 g, 党参20 g, 枳壳10 g, 黄连6 g, 以水煎服, 1次/日。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 药物主要选择是吗丁啉片, 饭前半小时口服, 每次10 mg, 3次/日。治疗疗程4周。两组在治疗期间, 均不许食用辛辣及刺激的食物。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半定的计量方法, 即把患者治疗前的症状 (疼痛胀气、恶心呕吐、早饱且腹胀、反酸厌食) 分为无症状、轻、中、重4级评分。无症状是没有任何症状归计0分, 轻度是偶尔出现症状计5分, 中度是经常出现症状但未影响到工作计10分, 重度是经常出现并持续出现症状计15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 观察组的有效治愈例数和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中医历史悠久, 有古代书籍记载:它把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和生物的人来看待, 不仅仅把人作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的属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社会属性, 把人放在天地自然之间来考察。中医学讲“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预防治则, 养生和康复。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 这个思想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所决定的[2]。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中的“腹胀”“脘痞”“胃痛”“反胃”等范畴, 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 情志不畅, 劳倦内伤, 往往由于正气内虚, 以及脾胃失运[3], 以致脾胃虚弱、胃体失养而形成痞满, 最终导致其气机不利以及瘀血内阻。脾与胃有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在正常情况下互相协调, 在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脾气当升不升, 胃气该降不降, 则中焦运化失司, 致生本病。病情缠绵, 经久难愈, 脾气受损。《证治汇补·痞满》:“大抵心下痞满, 必是脾胃受亏, 久之固中气。”故治宜“健脾和胃, 理气化积”为基本治则[4]。

在本研究中, 药物选择的是自制中药配方, 属于汤剂, 其主要功能是加强通气, 对腹胀和食积有疏通的疗效。药物中含有木香内酯, 能够刺激胃黏膜细胞分泌内源性的胃动素, 从而加速胃的排空, 同时也能够刺激大肠, 增强肠壁的收缩力[5]。

此外, 中医学中的针灸疗法和指针法, 通过对穴位刺激, 可防治疾病, 具有醒脑止痛、调解脏腑功能和舒经通络等多方面的疗效, 对于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做临床实验。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而且中药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方法:收治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5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 其中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治疗,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

参考文献

[1]高守庭.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lO, 2 (9) :220.

[2]苏干伸.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14) :11-12.

[3]臧军现, 李克强.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19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03, 30 (1) :36-37.

[4]朱晓平, 罗庆军, 杜淼, 等.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 (z1) :20.

上一篇:生命里的感动下一篇:三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