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2024-05-25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精选十篇)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

一、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

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 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 该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在某范围内有多少院校设有相同专业及其特色如何等等, 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此外, 广泛深入的调研, 对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都大有裨益。对学校来说, 通过对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 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毕业生素质、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对学生来说,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科学的就业观;对用人单位来说, 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标准, 便于采取相关措施吸引广大毕业生。

笔者就三门峡市建筑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大体情况如下:

1) 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力不断提高,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而每—个工程项目又都离不开建筑技术人员的参与, 因此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给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有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 由于全国建筑市场逐步开放和规范, 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各地设计院 (所) 、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纷纷成立, 增加了对建筑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总量需求。2)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无论是技术、知识、质量, 还是管理、效益的竞争, 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是: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 真正高素质人才却十分有限。所谓的“高素质”, 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 他们认为专业素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比较容易提高, 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单位反映, 对基本素质低而专业素质高的员工用起来更不放心, 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变换工作岗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泄露公司秘密。“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专业又懂管理, 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 除了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外, 还要有动手能力, 能持证上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最好能一到单位就马上上岗, 或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马上投人工作,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而毕业生的上岗证则是由国家的相关法规决定的。3) 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 从事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也可从事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

二、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较好, 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社会调研比做“力的大小”, 那么培养目标就是“力的方向”, 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物理意义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帮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走向成熟的“推力”。必须强调的是, “调研”是“基础”, “培养目标”必须是充分调研基础之上的“目标”。在定位培养方向时, 我们还必须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主要是培养高级技工, 要注重教育应用和实践能力。

1) 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 本专业就是为建筑施工企业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 掌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应用知识, 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所培养的学生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 以项目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为就业岗位群。

2) 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思路:

——学校与企业结合, 教学过程与建设过程结合;

——以服务建筑行业为目标, 以工程建设项目引导人才培养;

——每个职业岗位 (群) 需若干职业关键能力, 通过若干工程建设项目培养;

——每个项目由若干单元项目组成;

——每个单元项目包含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教学目标任务;

——教学目标任务与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密切结合。

建设内容:

建立“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以项目确定职业能力, 按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建立1个基础知识教学包和7个“工学结合教学包”。

按一般建筑工程的建设规律进行项目分解, 将建筑工程分解为建筑工程招投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项目管理与监理、竣工验收等5个分项目 (见图1) , 分析每个分项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包括:建筑材料的检测和保管、建筑工程标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施工图的识读、测量放样、建筑工程施工、水暖电等设备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工程监督监理、工程资料整理、结构的初步计算、工程结算编制等能力。项目、任务及能力分析见表1。最后按照职业能力结构, 建立基础知识教学包和土建工程施工、工程投标、设备安装、工程管理与监理、竣工验收和决算、顶岗实习等6个工学结合教学包。

三、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 以够用为度, 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项目为导向开发课程, 以项目为导向构建知识能力结构, 以知识能力结构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制定课程标准, 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教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1个基本知识教学包和工程投标、土建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和监理、竣工验收和决算、顶岗实习6个“工学结合”教学包构成 (见图2) 。教学包的设计及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工学结合-项目导向”, 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实现“教、学、做”合一。

四、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有一支满足职业院校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即当前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不例外。然而, 从总体看来, 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还不容乐观。有许多高职院校或由电大、大专转型, 或从中专升格而来, 这些跟着转过来的老师们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高职课程改革的需要;再加上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许多教师想参加实践培训,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 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三点措施。

1) 让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高职院校应在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 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教师到生产岗位一线去学习和交流。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也是高职院校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良好机会;不仅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 也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针对性。

2) 积极引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 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 因此在鼓励现有教师进修的同时, 必须加强人才引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不必效仿普通高校“非高学历不要”的做法, 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就势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 真正做到使这些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 适度使用外聘教师。所谓“适度”, 是指在充分发挥校内有限教师资源的基础上, 针对课程性质外聘教师, 节约学校开支, 保证教学质量。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师讲课, 从理论上说效果较好, 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 讲课更贴近实际, 但从调研的结果和学生对外、聘教师的总体反应来看, 学生更愿意让校内教师授课。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兼职人员的授课经验不足, 或语速过快, 或讲课的条理性较差,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笔者认为, 对于外聘教师的使用必须适度, 而且还要根据课程性质而定。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尽量选用本校教师授课;对于专业课, 可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但对于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则不宜使用外聘教师。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2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陈卫平

【摘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衔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清晰建筑类中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标准,找出其差异,可避免出现教育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重复和错位,解决建筑高职院校培养“8大员”,建筑中职学校也培养“8大员”定位模糊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建筑人才 培养目标 探析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要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清晰中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标准,才能避免出现教育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重复和错位。由于建筑业用工在我国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实施“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管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层岗位大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也称农民工)。面对行业的用工特色和市场的需求及家长的期望,大多建筑类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定位在施工企业项目上的基层管理岗位(通常称的8大员)和一些关键操作岗位。由于中、高职之间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区别不明显,造成了建筑类中、高职教育之间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雷同,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时无法凸显出各自的优势,给企业用工带来疑惑。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建筑施工业人才供需的情况是:总体需求量大,单个企业需求量小。从调研结果分析来看,企业对所需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主要反应在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上。不同企业在看待毕业生学历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某些被调查企业表示本科生比高职生要好,但另外一些企业却说高职生反而要好于本科生。原因在于不企业对这个问题的着眼点不同。认为本科生好于高职生的理由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要好于高职学生,在后续能力提升上要强于高职学生。

而认为高职生好于本科生的企业,其看法是:对待施工员这个岗位来说实际上本科生和高职生理论知识都已经够用,而高职生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加实际一点,而不像现在的很多本科生好高骛远,体现出高职生更加踏实。被调查企业绝大多数都表示学生在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实习后,无论本科还是高职学生都能满足岗位技术能力的需要。有少部分学生在实习一年后还不能适应岗位,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实习的岗位上并未认真踏实地学习和实践。从企业对待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求上可以看出觉得本科生好的企业其实只是觉得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功底和道德心理素质普遍高于高职生,从而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容易提高;而觉得高职生好的企业,认为高职生的自我定位要准确一些,更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其实质也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应了企业对学生道德心理素质、职业素养 的要求,另外,从建筑施工企业需求的岗位看,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技术管理岗位学历要求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甚至非211学校毕业生免入,中职毕业生已难进入管理岗位(即通常的“8大员”)。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私营、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引进高学历的毕业生人力成本较高,且人才难以留住,另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具备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上手快、进得来留得住等优点,因此一些技术管理岗位对中职毕业生仍有相当的需求。

二、我国中职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一直作为高等学校的附属产品而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限,高级人才的空缺便由中专生来补足。加之当时的国家统一调配的用人制度,使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得以大幅度扩张,重要表现之一便是高校扩招,原有的高校毕业生稀缺的问题不复存在,中职学校开始完成其定位的回归,即成为真正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21世纪初,部分中专学校将一些专业的学制由4年调整为3年,随之许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如:如何实现由学科式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3年制是否为压缩版的4年制、如何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和“学生生源素质下降、流失现象增加”以及如何培养真正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等诸多问题应运而生。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实行重心向基层、操作层下移,在用人单位、办学单位、家长和学生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普遍持欢迎态度,他们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充实技术工人队伍,但也有企业认为普通技术工种招聘农民工成本低,容易管理,来去方便,不愿用中职毕业生;家长和学生普遍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了三年甚至四年去当“泥水匠”,做农民工的工作不合算;办学单位也多持反对意见,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反对的呼声更高,这一是因为他们担心重心下移后没人来读,二是因为按照原来的定位所培养的毕业生还有相当的市场甚至在某些地区还较受欢迎,三是因为实现重心下移势必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引起教师和学校的全面不适应,而且在实训教师、实训设施等方面还需要有较大投入。事实上,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上世纪90年代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职业高中也基本上沿袭了传统中专的办学模式,而相当多的技校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行“重心上移”,效仿中专的办学模式,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合理性。

为此教育部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时明确定位,“中职工民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

但经过近10年的教学改革,大多中职建筑类学校(专业)仍未摆脱传统的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基本还是传统大专、中专的改良版,究其原因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岗位有相通性,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综合的了解。为此大多中职建筑类学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家长的期望、学生就业的需要,不得不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人才,从而形成建

筑高职院校培养“8大员”,建筑中职学校也是培养“8大员”的“难堪局面”。这和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生的生源素质以及中职学生毕业时大多年龄尚不满18周岁极不吻合,导致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仍然处于一种含糊不清的状况。

因此,合理、理性地确定中职建筑施工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需突破过去“普通中专工民建专业”为施工企业培养“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中等技术人才的框框,还必需与现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区别,否则毕业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特色,更谈不上竞争优势。

三、中职与高职建筑施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析

(一)专业名称的不同:中职为“建筑工程施工”,高职为“建筑工程技术”。2004年《教育部 建设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准确定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和技术资料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定位的不同:中职为“高素质劳动者”,高职为“高技能专门人才”。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按照“决定”的政策导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在教育职能的分解上已经融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但从培养人才的特性出发,两类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是明确的,即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职教育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就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在教育性、知识性和技能性三个维度上做出各自的教育回应。

(三)知识结构的不同:中职侧重“经验型”,高职侧重“策略型”。

从学生的就业方向可看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 “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 “材料试验”“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基本都属于“经验型”的工作,即“照着别人的样子做好”;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等工作,基本属于“策略型”的工作,即“要指导别人按标准规范做好”。

如中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知识结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墓本构造,学会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较强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掌握房屋结构组成,材料的选择及做法,并具备较强的建筑施工图会审能力。中高职教学重复的部分为投影知识和制图基本规范。高职教育阶段只需花少量课时进行复习整理,重点应放在房屋的结构组成上,添加中职教育阶段未作要求的构造设计规范知识。通过采取综合实训、实习实践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投形基础、制图规范、构造知识等知识结构进行融汇贯通、综合运用。

(四)技能类型的不同:中职侧重“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高职侧重“工

程项目实践”。

通常工艺定义如下: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和处理,改变它们的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内部组织、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相互关系,最后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方法及过程。工序定义直白的说要完成某个工艺过程要分成几步做,每个步骤就是一道工序。“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简单地说是利用工具和肢体劳动来完成某一项任务。

而工程项目的定义则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因此“项目实践”主要是劳动者利用大脑思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组织其他人员完成某一项任务。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据对“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从中提炼出12项专业综合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工种操作能力。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笔者通过分析中职与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和职业能力在范围和层次上的差异,提炼出以下10项专业综合能力: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用CAD(或天正)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的能力、钢筋放样加工的能力、墙体砌筑抹灰的能力、脚手架模板支撑的能力、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体现了建筑施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满足了课程内容以“操作为主、管理为辅”;工作范围以“事中为主、事前、事后为辅”;职业岗位以“测量工、钢筋工、砌筑抹灰工、试验工为主、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为辅”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定位,也为建筑施工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设置了合理的梯度。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可进一步把上述专业综合能力化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首先应抓好专业核心能力(如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CAD绘图、建筑施工测量放线、钢筋放样加工)的培养,因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进入职场、生存发展的基本功;其次是专业基本能力(如脚手架模板支撑;施工质量检验、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基本工作能力,能胜任施工一线岗位(群)某项工作的职场人;再则就是通过专业拓展能力(如施工资料收集整理、工程量计算、材料检测技术)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1~2项技能;熟悉1~2个岗位;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中职建筑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建筑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成败。因此,建筑类职业教育要围绕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做到中职以高职为导向,根据高职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高职以中职为基础,注意相互的衔接;避免出现科目及教学内容的重复,体现知识结构的提升和综合实践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2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2005 【3】课题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对口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实施策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黄民权,梁伟雄,刘晓燕.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研究,2009 【5】张东放.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中国建设教育》 2010 年Z3期

探究如何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

一 引言

对历年的就业统计资料了解可知,我国目前比较紧缺的专业就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所以建筑工程专业的建设需要尽快跟上我国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将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如何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二 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做到主次得当

通过到数家企业的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如就业面比较广阔的造价咨询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施工企业等,得出该专业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情况,从而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确定:预算员、施工员、资料员在工程管理公司、施工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中需求比较大。从这上面我们可以推测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工程造价计算量、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标投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等课程。并且也要顾及到其他方面的就业需要,如质检员、绘图员、安全员、监理员、测量员等,在这个基础上确定选修课程及其他课程,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分析、室内外设计软件应用、市政工程概论、建筑工程测量等。

三 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

通过对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的了解,实践性教学的力度需要加强,并且要制定与实际相对应的教学培养计划,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邀请企业中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学校现场做相关知识 的讲解和指导,对于实践性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

3.1 对专业教师队伍进行优化

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即教好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理论水平都具备,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双师型队伍。

3.2 观念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从传统的重学轻用的观念转变为科学教育观,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实战型和应用性要科学的去认识;树立全面质量观并转变短浅的人才观;对学生在实践中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思想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单一专业化的思想。创造良好的条件给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的发挥。

3.3 构建适应高职教育体系的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而构成。在专业建设中的基本原则是能用和够用,建立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木匾,其中心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整体优化和重新组合相关专业实训和基础知识,对专业课程进行精选,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4 在基于学生能力考核的上推进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训练和实践教学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在反复的理论和实践中提高、加深和充实。如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在实践中应用模块式和组合式进行专业训练等。

3.5 结合专业特点对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进行完善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思维能力、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教学体系。

四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通过对职业岗位实际中工程过程和内容的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逻辑组织,其载体是工作的典型任务所承载的技能和知识,这样建立的课程体系能够面向核心岗位群。完成课程体系从业化、模块化。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表如下图:

五 实行同伴教育,树立学生中的榜样

人的惯性思维是原意提取兴趣爱好相似、知识背景相近、年龄相仿的朋友或同学的建议或意见,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利用青少年人的趋众倾向进行同伴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现在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这样就没有学习的信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是男生居多,非常高的管理难度。所以,只有很好的树立学习榜样,学习好的带动学习不太好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经常性的组织学习教流会,让学习好的发表其经验总结,其他同学发表学习中的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研究,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目的。

六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作为顺应市场发展的教好的专业,需要更好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适应期发展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黎玉环. 有关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04).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4

1 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品格。专业素质的特征体现为敏捷的专业思维;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设想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素质是指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的能力以及各种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它包括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非专业素质、专业创新素质等。

2 专业素质培养途径

2.1 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转变狭隘的人才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从更宽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扩充专业、非专业素质教育,按社会需要培养具有更强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不只是具有狭窄专业技能的“专才”。2)转变重学轻用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教育观,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和工程能力,改变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培养方式。3)转变专业课“独尊”的单一专业化思想,构建工程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社会环境和法律等“大工程”系统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结合专业特点,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倾向性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可以通过“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平台”建立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一个中心”指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围绕它设置课程,实施教学。

“两个体系”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专业应用能力的需要,组建基础课与专业课并行的课程体系,形成扎实的实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专业实践与基础课实践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三大平台”依次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理论平台”“专业技能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也可称工具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社会人”“职业人”的社会素质、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如通过设置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

专业基础理论平台按照培养“职业人”的要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筛选基础性的具有再生潜力的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如通过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的设置,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专业技能平台按照培养“岗位人”的要求,以“实用”“娴熟”为原则,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主,并及时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群)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以奠定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上可以通过实施“3S”(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逐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动手能力、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2.3 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技术经济行为和技术社会行为。专业实践教学和训练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既要各成体系,又要有机结合,使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专业认识实践)—理论(专业基本理论)—再实践(专业单项技术实践)—再理论(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分析)—毕业前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两次认识反复中得以充实、加深和提高。具体做法如下:1)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建立“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2)以校内操作实习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推行“模块式”“组合式”专业训练,积极实施“工学结合”,强化职业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实践。3)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考证制,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的标准融入到相应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把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分挂钩。

2.4 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吸取传统专业设计“三层楼”(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成熟经验,按照“两条线”(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主线)的要求,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进方案,还要进课表、进课堂、进学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学分达到6∶4,这样赋予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定地位”,有效避免当下大学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的空泛化、课外化或仅仅只是人文知识讲座等弊端。2)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非专业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学校应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大学课堂变成有机结合的载体,把非专业素质教育贯彻到备、教、复、改、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实现非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a.学校可以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大学期间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定期开展,形成一项常规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b.积极推动各种学生社团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相应的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类、文娱类、体育类、服务类、实践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自觉的开发潜质和发展个性;c.组织学生到集团公司和社会上挂职锻炼,以积累实践经验。

2.5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专业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安排专业教师走出课堂,有计划选派到对口的单位、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实践,以“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与工程单位建立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施工技术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鼓励教师参加与行业相应的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利用课余时间承接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任务,提高教师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3)聘任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高中级工程师共同研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毕业答辩,参与教师培训、指导学生的实习等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专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摘要:站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推进非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4-55.

[2]蔡泽寰.高职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襄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8.

专业人才培养石油工程论文 篇5

一、研究现状与专业进展

从新专业的构成来看,石油工程专业本身就是把原有三个专业合并成一个专业。现代石油工业生产和管理已越来越需要专业面宽的复合型人才。高水平或高层次的专业化和综合性技术专家型人才,则需长期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地方性、应用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

能力结构、基本要求及特点一个大学生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还必须具备基本的工程师能力。工程师能力包括理性思辨能力、协同能力、业务能力,其中协同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包括外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国际合作能力、应变生存能力等;业务能力包括观察分析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计算机能力等。而协同能力的核心是意志力,业务能力的核心是创造力,因此最为关键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力、创造力。对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合格人才的能力要求,我们强调的是相对意义上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目标[4]。即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应至少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语言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因为这是对一个合格的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优等生而言,应在具备比较全面的基本能力的同时,有所侧重。有些侧重研究能力,有些侧重语言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有些侧重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有些侧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学生的奋斗目标是有层次、有差异的,应该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总之,我们认为培养相对意义上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或拓宽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是石油工业发展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内复合或内拓宽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着眼于外复合或外拓宽型石油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是我们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全面因材施教是我们强化教育的手段;全目标培养、有限目标发展,还学生一个发展空间是我们的指导思想;立足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教育思想。

三、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鲜明特色

人才培养计划是学院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计划。陇东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制定修改人才培养计划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

1.树立“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就是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体现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与转换能力。作为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性高校,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趋同于重点工科学校偏重于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定位,也不模仿高职院校单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定位是为油气田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能力强、素质高、多样化”的复合性技能型技术人才,既有一定的知识理论素养,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体现在教学体系设计上,就是采取多层次系列训练方案,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学科(专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特色。概而言之,即构建了由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教学、模拟训练教学和生产实践教学四大模块组成的,既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达到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训练工科设计能力和工科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

2.把实践能力强作为人才培养的亮点

我国专业石油院校大多远离石油一线,油企因安全等原因不便接收学生实习,加之学校实验实训设施的匮乏与陈旧,造成学生对石油井场布局,钻机、抽油机、修井机、固井机的主要部件,管汇安装,井控设备等缺乏足够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在校内通过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方式加强石油工程能力的训练,强化石油工程意识,比如,通过模拟实训平台建设,强化情景训练;针对采油工程和钻井工程核心专业课,分别设置了钻井工程实训与设计和采油工程实训与设计课程。另外还专门设置了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相对较多、时间安排跨度较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3.依托实验条件,开设特色课程

为了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钻井和采油方向学生动手能力,我院独立设置了定向井钻具配套与设计、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采油修井管柱配套与设计、酸化压裂实训与设计、钻井工程实训与设计等特色课程,包括钻井工具、管柱配套、司钻操作、采油工具和抽油机工作原理实训,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多地适应油田的发展情况,我院还增设了固井工程实训,修井工程实训,酸化压裂设计与实训课程。

4.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一专多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按照“一专多证”开设多种形式的技能培养选修课程。从事油田钻采工作有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就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筹码。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专门为学生考取钻井证、采油证、施工证、修井证、安全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开辟了一个学业课程选修模块,引导鼓励学生以考证、制作设计代替毕业论文,着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5.科学设置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

体现了整体优化原则。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之间的关系,对于形成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增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导者

教师培养坚持“两条线”,一是向上走,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向下走,到油田一线去,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每3年安排专任教师进企业锻炼半年;引进有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经历的“双师型”教师,重点建设“双师型”师资;同时,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企业聘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或直接授课,或指导课题,或作技术交流;对在某方面确有专长的高技能人才,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不拘一格引进人才。遵循工科教育教学规律,引导促进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过程中体现贯彻应用型办学定位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年多来,我院共引进石油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三个专业十八名教师,他们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既缺乏一线实践工作经历,又没有系统接受过师范技能的培训,教学盲点很多,一方面需要接受有关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应用型”的要求凸显工科教学目标中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对于应用型教师的培养,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是:在去油田企业和煤炭企业一线锻炼中丰富实践阅历,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景性体验;在考试命题的改革中促进课堂教学由单纯理解式、记忆式向分析应用式转变;在课题项目的参与攻关中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开始,计划每年派出2-3名教师,利用2个月时间到油田现场实地掌握学习钻井、修井、测井等技术,了解一线的生产工作情况,感受企业文化,争取在3年时间让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实践阅历,不断增强工科教师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队伍保障。

2.改革完善考试方式,延伸学习空间,提升学习自觉性

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考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命题质量。一封试卷,向上推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向下看可以分析教学效果的好坏,横向看可以判断出是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有效支撑。工科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知识原理在物理学意义上是否得到了实现,是否变为实践的动力,考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在于此。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教师命题应力戒单纯记忆性题型,增加材料应用、工程案例分析、情景判断、计算、识图填图、设计制作等能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这种改变进而倒逼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通过不断地听评课来引导教师按照应用型的教学理念逐步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还不断地延伸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包括:通过开发一些实训设计课程向实验室延伸;通过布置作业题、讨论题、书目阅读向图书馆延伸;通过制图、3D设计制作等向机房延伸;通过集体辅导、问题答疑向自修室延伸;通过硕博论坛、专业讲座向学术厅延伸。

3.把教师的课堂授课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教师知识应用的能力,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不但要精讲授课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承担本门课程中所包含的实验课,从教学设计一开始,就把课堂授课与实验教学同时准备,一并计划,做到边进行知识传授,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又使教学内容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彻底改变了过去工科教学中课程主讲老师与实验老师分离的现象。

4.借地方政府之力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6

【摘要】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依托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和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深化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基金项目】本成果为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66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9-02

一、引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作为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其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学院的发展。多年来,发现在专业教学中,教育模式传统,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日益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不能致用,毕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样发展下去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的就业率逐步下降,从而影响专业和学院的发展。因此,探索出一个能适应当今社会和高职学生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办学层次、形式、模式堪称丰富,而每个层次的教育模式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均不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区域需求,一直在不断探索着符合职教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合作育人机制

1.深化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1)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管理细则,校企共同研讨论证专业定位(含服务面向定位、职业岗位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等。

(2)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在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指导下,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以及能工巧匠组建本专业兼职教师团队,与专职教师团队共同研讨本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参与教学活动。

(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发挥企业优势,接纳在校学生开展跟岗实训和顶岗实训,并依托企业建立毕业生的就业平台。四川都成泽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与我院共同建设水利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实习实训项目开发和实习实训文件编制等工作。

2.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相关制度

依托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和水利职教大校园,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教学工作委员会引领下,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水利工程系主任担任部长和委员会主任,实训教研室主任担任副部长,下设行业单位合作室和企业单位合作室两个机构,分别负责与行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合作联络。在组织完善的基础上,制订了《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顺利推进,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以后,校企共同研讨和创新了本专业“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接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三层次训练;紧跟市场需求,适应不同岗位需求,设置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五个模块实施选择性教学;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实施认岗、跟岗与顶岗实习,进行进阶入岗。其模式构架见图1。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定下了基调,我们以此为导向,校企合作,广泛调研,专家论证,依据岗位群所需的专业能力,按照各专业能力的工作过程确定行动领域,从而明确学生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确定相关课程,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建立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的特点:

1.以项目化教学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第五学期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分列为五个教学项目,即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和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利用真实的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体现学生认岗—跟岗—顶岗的岗位训练过程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安排学生到典型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进行认识实习,实现认岗;利用第一、二学年暑假集中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实现跟岗;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工作实践能力,实现顶岗。

3.课程排序符合职业能力递进规律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和《水工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等课程完成对学生制图能力、测量能力和检测能力等通用能力的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水利工程管理》等课程实现对学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专项能力的培养;《重力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双证融通”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我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技能训练后考取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钢筋工等工种的中级工证书,在四川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考取施工员等管理岗位证书。

5.职业素养养成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任务驱动的教学将法律法规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系统思维等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水利水电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的实施过程见图3。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2012级和2013级分别选择了一个试点班用于践行“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8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3.75%,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团队意识等均明显强于原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和层次的教育目标,研讨和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极具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完成高职教育的任务,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粗浅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我们会紧跟社会和专业的发展,不断改进、完善甚至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它能更地好适应社会和岗位新的需求,同时,我们认识到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仅仅有一个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加强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内涵建设,最终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纯义,李梅华.高职水利类专业“三顶岗、两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下)

[2]刘军号,毕守一,潘孝兵.基于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剖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2)

作者简介:

张智涌(1964-),男,重庆彭水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教学与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7

(一) “双元制”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 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 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

(二) CBE模式

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 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 制定能力分解表 (课程开发表) ,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 设置课程, 组织教学内容, 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三) TAFE模式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 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专业改革借鉴德国双元制才培养模式占比例大, 结合我国国情对专业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调研古建筑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 以行业需求为依据, 以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改革专业。以古建筑职业岗位工作先后顺序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设计依据;按古建筑企业实际工作氛围设计教学情景;依托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以“可持续发展、企业满意、学生乐业”为主旨, 创建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强化素质教育, 创造企业文化教学环境, 建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平台。

二、中国古建筑专业改革原则

(一) 人才培养专项方向与中国古建筑职业岗位专项能力直接对接, 面向典型工作过程, 依据职业能力开发情境教学。

(二) 确保实践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仿真性并具有可实施、可操作性。

(三) 采用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

按典型工作过程, 设计实训项目, 使理论在实践中有机结合, 构建工作领域专项能力学习情境。使学生从认知到理解, 并在设计工作任务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工作成果的训练过程中掌握专项岗位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

(四) 实训考核方案与岗位证书考核标准对接。

三、中国古建筑专业改革目标

(一) 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必须的理论知识, 训练学生熟悉岗位工作全

过程, 紧密结合各地区有关工程最新信息, 培养学生古建筑实际专项工程设计能力、施工技术方案确定能力、专项工程控制和管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专项岗位技能, 达到顶岗实习前必备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 建设形成一支校内与企业专兼结合、教学水平高、职业能力强、师德高尚、具有科研能力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

(三) 教学环境建设成为融理论教学、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一体化的教学平台。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一) 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经过对北京、苏州、杭州等古建筑历史悠久的城市进行中国古建筑行业调研, 分析高职毕业学生能从事的岗位工作, 梳理出岗位从业人员现状。从材料分结果看, 施工岗位农民工占有比例大, 古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紧缺;古建筑设计岗位本科以上学历建筑学专业占有比例大, 该专业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缺乏古建筑木作、瓦石、油漆彩绘构造与施工知识, 设计深度难以掌握古建筑标准;高职院校毕业生有古建筑基本知识, 但在设计表达和建筑规范方面能力较差。经过调研确定了毕业生能从事的工作岗位, 以及今后对应的升职岗位。分析出主要工作岗位能力对应的学习领域, 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目前, 古建筑企业岗位工作分工为:施工岗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下设技术员、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设计岗位—总工程师、设计师、设计员。

古建筑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能从事的工作为:施工岗位—技术员、造价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设计工作岗位能从事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员。

(二) 依据行业需求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系统

依据中国古建筑行业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以及本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发展, 分析相对应的学习领域, 分别建立必修施工方向基础课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和专业拓展领域方向教学系统。

1. 教学系统主要领域

建立教学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按古建筑行业行动领域, 培养学生岗位专向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社会能力;学会学习方法, 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专项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古建筑木作工程、瓦石工程、油漆彩绘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培养古建筑预决算、招投标能力。

2) 综合能力培养:在学生掌握古建筑工程专项能力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综合能力。

3) 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 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 教学任务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下达,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能力。

4) 学会学习方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师生互换角色, 扮演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 教师以招标的形式下达教学任务, 学生3~5人组成团队, 以企业的身份接受任务。教学中采取引导法, 培养学生自我搜集资料、编制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决策计划和方案的可实施性、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 学生与教师共同对阶段性和最终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使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的方法。

2.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毕业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以职业素质为本、专业能力为核心、社会能力为提升、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发展打基础。

3. 学习领域课程系统

学习领域根据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素质教育、基础理论课学习领域、实践课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管理四个系统。素质教育系统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综合潜能;基础理论课学习领域系统主要由专业基础理论、拓展基础课和公共课组成。专业基础理论以支撑专业实践能力够用为原则;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 构建了专业拓展方向基础课, 支撑拓展方向实践课;实践领域系统重点培养学生专项岗位技能和综合实际工作能力, 为顶岗实习打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潜力选择拓展方向实践课, 为今后的发展积累知识和经验。学习领域管理系统为正常教学运行、监控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 以科学发展观建立基础课学习领域系统

依据岗位分析, 选择职业岗位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后续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 由中国建筑史、计算机图表达、古建筑绘画、建筑结构基础, 古建筑制图与手绘方案图表达课程形成基础课学习领域系统, 是古建筑施工和设计需要的基础知识。

(四) 以企业岗位标准构筑实践课学习领域系统

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专项岗位能力和综合实际工作能力, 依据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能力需要, 形成了以木作工程修缮、瓦石工程修缮、油漆彩绘设计施工、古建筑测绘、古建筑经济标编制、古建筑装修与家具陈设核心课为主的古建筑专项岗位实践能力学习系统;以古建筑施工技术指导与方案编制、古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核心课和仿古新建筑施工限选课为主形成古建筑施工必须的综合能力系统;以仿古园林、建筑设计为核心形成古建筑设计岗位实践能力拓展方向学习领域系统。

(五) 基础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教学平台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3+1”模式

一、前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21世纪, 社会对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因此,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就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教育, 是学校与企业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的全面合作, 是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机制[1,3]。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提出了采取“3+l”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三年内完成以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学习后, 第四学年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 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企合作教育为广大企业生产一线和工程现场的岗位群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工作, 江南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学生通过大学前三年的在校学习, 初步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基本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 从第四学年开始运行校企合作项目。根据合作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 把学生分散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学生在企业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 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 了解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 提升职业岗位技能, 做到与二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然后是进行顶岗挂职的实习实训, 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承担实际工作任务, 在干中学、在干中练, 并在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在顶岗实践锻炼过程中, 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 一般都可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又有利于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二、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举措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和建立科学的学制。本科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具备轻化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适应现代染整高科技化, 能在染整领域从事技术支持、工艺和装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 并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根据我校的轻化工程专业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学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3+1年;一类是一年三学期制, 其中在企业的学习时间累积超过1年。

2.突出轻化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本科生教育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轻化工程”特色。根据我校该专业的培养标准,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工程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关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综合实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等资源, 以完全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 (论文) 等方法与措施, 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

3.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我校本科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 侧重理论学习, 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 学生通过校企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进入企业实践;第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 结合企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要求, 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 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在学位审核时, 更加注重本科生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应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

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 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理念与方法,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 全面构建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 推动教学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按照目标—计划—实施—考核—激励—反馈系统的这种模式, 全面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不断提高轻化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实施方案, 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在这个系统模型中, 质量标准系统是龙头, 基础支持系统是关键, 考核监督系统是核心, 激励系统是支撑, 反馈系统是枢纽。

3.建立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根据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推出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并进行实际运行, 不断改善。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该类系统文件的建设规划, 及时调整与修改原有文件, 做到既不过于盲目又不偏于保守。系统文件的制定一定要经过上下反复讨论和论证, 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

比如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文件的建设过程中, 从理论教学质量标准、考试、考核环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标准等全方位地进行建设与完善。而在教学质量考核监督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着重从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教师评学实施办法、学生评教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单位专业评估方案、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方案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4.构建校企联盟、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平台, 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 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订、培养方案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安排等主要人才培养环节, 较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成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摇篮。

5.加强科学研究, 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师资队伍十分重要。首先必须坚持“引起与培养并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引进力度,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加强培养力度, 鼓励教师在职提高, 培养其终身学习意识。其次,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 将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 其中,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则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 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五年以上, 经验丰富, 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较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

三、总结

“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也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希望对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建星, 徐斌, 靳楠, 杨光.卓越工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1) :24-27.

[2]李亚琴, 李金祥, 梁颖红.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4) :9-10.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人才,测量工程,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测量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测量理论知识,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测绘技能型人才。根据该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出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等不协调现象。因此,要在深入进行测绘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按行业需求预测市场需要人才状况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积极建立以职业及技术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强调应用性,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一、测量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测量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民经济建设部门从事测绘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以国家基础测绘、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为服务对象。根据本专业的服务对象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工程测量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工程测量员、大地测量员、地籍测量员、房产测量员等。

二、测量工程专业工作任务及能力结构

(1)工作范围。①从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有关地籍与房产测量等测绘工作。②能够从事各种控制测量、进行控制网严密平差、GPS有关数据采集和软件应用、数字化测图及计算机成图等工作。③从事各种新型测绘仪器、测绘软件的培训、技术支持与销售等工作。

(2)知识结构。具有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具有本测绘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识图、土建工程概论、计算机绘图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数字化成图、GPS的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平差、GIS、航测与遥感的专业理论知识。

(3)能力结构。①通用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业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②专项职业能力。测量职业的特色是———外业: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高超的技巧,进行娴熟的操作,来获得所需的空间信息;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于一体。所以,学生将拥有测量仪器使用的能力,地形图测绘的能力,地籍、房产测量的能力,控制测量和平差计算的能力,工程测量的能力,数字化成图、航片处理、外业调绘的能力,测绘软件应用的能力、GIS应用的能力,卫星遥感应用的能力等。由测绘生产单位的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筛选、归纳、分析,并反馈多渠道的信息, 得出工程测量专业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构建体现工程测量中、高技能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专门知识要求的行动领域。

三、测量工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及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根据职业行动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对专业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设置必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与专业教育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职业迁移性和终身教育特点,使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科学探索及灵活应变等具有继续不断发展的能力基础。这是学生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动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保证。

四、测量工程专业课程类别设置

通过上述对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进行的分析,要想找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三者得到协调发展,测量工程专业课程应由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专业素质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专业拓展能力类课程和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组成。

(1)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等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等。

(2)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的一类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核心类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专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主要课程包括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主要课程包括《测绘CAD》《工程概论与识图》《测量平差数据处理》《基础测量技术》等。

(3)专业技能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是按照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设置的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可以分若干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组合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适应了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主要课程包括《控制测量》《管线测量与信息系统》《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等。

(4)拓展技能类课程。拓展技能类课程是为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而设置的一类课程。拓展技能类课程也可以灵活组合,根据市场需求自由选择。主要课程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籍房产测量》等。

(5)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测绘仪器操作技能和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测绘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综合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同时通过综合技能实践,还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以及认真负责等优良品质。学生通过学习,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同时在学习期间,参加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还可获得中级测量工的职业资格证书。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10

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行业竞争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与之而来的是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增加, 特别是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 因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与技术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 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 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加剧了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人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也给我国的建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新的竞争, 唯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强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 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这也为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 在各高职院校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 学校、学生只重视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而忽视对其辅助课程的学习, 影响其能力发展的提高空间, 或是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例如《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 诸多学生、教师仅把该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学习, 而没有与学生的建筑能力发展相联系, 使其在该专业能力上存在缺陷,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就业, 也不利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的培养, 导致学生建筑综合能力不强。所以,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中, 一定要关注《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 强化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2.1 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和人才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课程学习, 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及其专业知识积淀, 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机构, 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 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利用专业学习的实践应用, 演示给学生观摩, 让学生掌握其知识的具体实践应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直线上点的投影的性质 (定比性) , 可具体利用实际图示进行讲解说明, 也立于该性质的掌握, 属于线段上的点分割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之比。即 (A C:C B=a c:c b=a c:c b=a c:c b) , 利用这一特性, 在不作侧面投影的情况下, 可以在侧平线上找点或判断已知点是否在侧平线上。

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实施者, 并为学生学习提供设备保障, 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 例如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安排、领导观念等, 这些也直接制约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 在学校中的实习场所、教学场所、专业实验室等, 现阶段已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在这些环境里得到锻炼和发展, 所以说, 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应重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专业实验室, 并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 以此来保障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

2.3 就业因素

就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及其家长关注的问题, 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及其人才的培养, 当就业市场前景看好时, 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就有所提高, 否则, 较低。另外, 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也影响人才的培养, 而当前的城镇化建设就需要大量的建筑行业专业人才, 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也是应时代发展需求。所以, 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到就业方面的因素, 掌握国家发展战略及其世界发展脉搏, 不断培养时代急需的紧缺性、实用性人才。

3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与学习, 积极组织形式各样的专业教学比赛活动, 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与提高。

3.2

加大学校专业实验室建设, 增加师资配备, 重视专业实验室的教学作用, 加强实验室教学, 把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发展学生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3.3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研究及其校企合作, 如陕铁院与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 探索共建主体多元、办学开放、人才终身服务和诚信监督的新型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提升学院教育培训质量, 培养素质更高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以就业促教学, 以教学促发展, 以发展促提高, 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3.4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及其专业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急需型人才的培养。例如我院邀请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视频公开课负责人渠川钰教授来院, 对全院专兼职教师、教学督导员、部分兼职教师作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 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摘要:人才资源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而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本文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紧迫性出发, 对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并提出几点培养策略, 以便为更好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人民日报, 2010-6-7.

[2]白丽红.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网络化运输下一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