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2024-08-20

绿色建筑(精选十篇)

绿色建筑 篇1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 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 人文, 气候,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 如绿地, 阳光, 空气, 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 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 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 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 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 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 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 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 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 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 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 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 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 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 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 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 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 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 桥梁, 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 但是居住区, 办公大厦, 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 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 光污染, 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 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 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对住宅, 道路, 地下工程, 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 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 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 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 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 也关注小区的环境, 不但注重结构安全, 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 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 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 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 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 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 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2 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 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 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 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 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 中层为铝, 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 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 它有不会生锈, 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 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 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 (扬尘) 、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 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ISO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 (9) .

[3]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 2009 (5) .

[4]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J].建筑学报, 2005 (1) .

[5]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

绿色建筑已经是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建筑节能减排也是各个国家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较模糊,认为这些绿色建筑离普通百姓生活比较远。绿色建筑是一种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也可以是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还可以是建筑外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等。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含义

所谓的“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宽泛的理念,既包括建筑本身的“绿色”,又要求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是绿色的。对于建筑本身而言,需要实现与内外部的和谐。内部的和谐指的是应该不危害在其中居住的居民的健康,不应散发有害气体,有效阻断外界的有害物质的进入,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的和谐指的是建筑要与环境相和谐,应尽量减弱或避免产生外部性,不要向外部环境输出污染。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开始施工、建造、使用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对待。需要评估设计的建筑是否能够与内外部环境相和谐,使用的材料是否“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能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果建筑废弃不用需要拆除时能否尽量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拆除的材料是否可以循环再利用。

1.4绿色建筑的理念

1.4.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護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4.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4.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5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环保意识

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我国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包括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等在内的6个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主办,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指国家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评价活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两类,分别用于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别为2年和3年。

这次公布的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过程研究中心办公楼、深圳市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等众多在建以及已建成的重点建筑。

2007年11月,原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对绿色建筑作出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见绿色建筑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节能,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三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2]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3]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篇3

一、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概念、建筑物的根本功能要求、实现建筑物自身的节能环保、实现建筑物与人的整体和谐。其实质是能够在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同时使建筑的自身功能多样化, 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的污染能耗, 最终达到人与建筑物以及其周围环境能够和谐相处的目的。

其基本步骤:

1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在建筑物整体布局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对现场的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周边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 要布局在有河流的地方, 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尽可能的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在风向上尽可能不要布局在东南方向或者西北方向。在社会环境方面, 要考虑建筑物布局的周边有没有超市、天然气等基础的设施。

2各个单元内部结构的优化。即内部设施的布局和功能都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的设施在布局上面既要能够满足其基本功能, 又要使能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 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 最后还要尽量的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和谐。

3对建筑物各个单元的设计和优化。因为建筑物是一个整体, 它分好几个单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其每一个单元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对各个单元的设计与优化时, 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 即“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结合”。建筑物单元的设计与优化, 一定要考虑整体的布局, 争取在满足各个单元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化。

二、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建筑是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来完成的,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节能, 主要表现如下:

1室内热环境的调整。既要不断地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又要达到能源的利用率最优化。室内环境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控制室内表面的温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等相关指标来实现的, 这就要求需要很高的技术。这里对于玻璃产品有着特殊的要求, 需要通过采用一些高性能的玻璃产品来吸收更多的光能。

2对新鲜空气的要求。拥有新鲜空气对于人们来说十分重要, 然而由于近几年, 环境污染逐年严重。人们对于新鲜空气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节能建筑就是为了能够给居民提供更加充足的新鲜空气。

3噪音的隔绝。城市的建设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城市的集中区尤其是一些闹市区, 噪音污染十分严重。绿色节能建筑的内涵就是要降低环境污染, 而噪音污染也属于环境污染的一种。

4照明光环境的优化与设计。众所周知, 照明是一个建筑物最基本的功能, 绿色节能建筑在照明的要求上更加严格, 第一, 要使居民照明更加舒适化;第二, 通过技术的提高来有效的降低能耗。照明节能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关键一环, 一个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实现照明节能。

三、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从某个角度来说, 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产物, 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则需要绿色节能建筑来实现。绿色节能建筑也是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 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照明、通风、空调等这些基础的设施可以说是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改善这些基础设施可以给予居民焕然一新的感觉, 空调多样化的功能可以保证室内的温度, 室内热环境的调整可以让居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所以在绿色节能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处理好通风、空调、照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舒适度, 进而促使建筑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我们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功能服务、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几个事物, 他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绿色节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三个因素。功能多样化、节约能源并且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它们之间的联系, 使得两者有效结合, 共同作用, 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真正涵义所在。随着我国年能源的危机愈发严重, 每年的新建建筑也损耗了大量的能源,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 另外, 建设过程中还会对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使土地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能源的利用率相对很低等情况, 基于此,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水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就会加剧环境问题。因此, 我们一定要注重绿色节能设计, 这样不仅可以将能源最优化, 还可以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越来越少, 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绿色节能建筑逐渐成为现在建筑的主题,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 相关人员要把绿色节能建筑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中, 努力实现人与建筑物以及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彩萍.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4) .

[2]韦明宝.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S1) .

[3]洪亮.浅议新形势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J].中国经贸, 2010 (14) .

绿色建筑 篇4

提高绿色建筑质量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4月1日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综合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面提高绿色建筑质量》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绿色建筑大会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也就是说我们启动绿色建筑到现在整整九年,这九年我们(的绿色建筑事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绿色建筑已经在祖国的大地上星火燎原。但是在星火燎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绿色建筑的质量,所以今年绿色建筑大会的主题就是“加强管理,全面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

我们来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早上美国能源部助理副部长桑德罗先生曾经说过绿色建筑在美国发展的非常快,又有一位嘉宾客观地分析了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建筑三年翻一番,但是从(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到前五年时间绿色建筑几乎是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向前发展,有的年份甚至增长两到三倍。所以,中国绿色建筑绝对不在于数量有多少,而必须要注重质量,因为质量才是生命,质量才是未来。从绿色建筑发展的状况来看,大部分绿色建筑都停留在设计标识的认可上,而运行标识比较少,少于10%,说明绿色建筑起步还非常的年轻。同时,可以看到各个省绿色建筑的排名,江苏省遥遥领先,接着是广东、上海、山东、北京、河北、天津、浙江、湖北,为什么我们要把绿色建筑的实践奖授予江苏省建设厅的厅长,因为江苏省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再来看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的1号文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这个任务看起来非常的庞大,中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中国的绿色建筑将承担起全球减少碳排放主力军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未来五年中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艰巨的,但是这个目标也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从前五年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超额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从各个大型开发商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开发的情况来看,大家可以看到,万达、万科、绿地、朗诗、招商、天津生态城、中新置地包括金都,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经在认真地推行绿色建筑,特别是有些大型的绿色建筑开发商宣布非绿色建筑不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绿色建筑本身应该是一个商业的行为,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没有开发商的响应,绿色建筑是会半路夭折的。绿色建筑的规模发展决定于今年的1号文件,确定了在“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要达到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在1号文件中强调了凡是政府投资、政府补贴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保障房建设以及单体建筑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都应该在明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非绿色建筑国家不会批准,国家投资或者国家财政补助的建筑必须要百分之百的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这个标准从明年开始实施。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财政部和建设部提出凡是新建建筑全部建成绿色建筑的两年内开工建设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城区国家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万元,并命名为“绿色建筑示范区”,对高等级的绿色建筑,也就是二星级以上的给予中央财政直接补贴,三星级每平方米补贴80元,二星级每平方米45元。同时有许多省市已经提出中央财政给多少地方财政补助多少,绿色建筑已经搭上了中国特色快车道。速度越快的时候我们越要冷静分析绿色建筑还有哪些缺陷要解决。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城科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当前的绿色建筑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面几乎涉及到大江南北,同时,商品房、保障房、办公房、商业房等等绿色建筑全部纳入到调查的范围。从居住建筑来看,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评估有很多方面都是设计多少、施工多少、运行多少,不打折扣,但是雨水的回用、节水灌溉、太阳能热水系统存在质量隐患。这些隐患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下一步还要分析。再看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情况比居住建筑稍微好一些,但是同样问题在同样环节上出现,即在节水灌溉、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方面还存在着瑕疵,这些问题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高成本的绿色技术实施并不理想。绿色建筑技术一般有十几项是通用项,其中利用率最高的是绿色照明系统和智能化系统,但是其它一些系统(比如可调节的外遮阳、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节能设计等等)使用范围还不是很广,当然有气候区的问题。比如北方建筑不一定用外遮阳,但是南方必须要用外遮阳。从公建情况来看,比住宅建筑好得多,因为公建业主比较强大,而且大部分是政府的业主,受到的制约强度也比较大,所以绿色建筑在公共建筑的技术使用方面比住宅建筑的情况乐观得多。

问题之二,绿色物业脱节。有了好的设计、好的安装、好的施工,实际上50年的运行,核心问题还要靠绿色的物业管理。我们的物业如果还停留在保安、清洁,那么绿色建筑就会成为一个节能的潜力、节水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的建筑,有地灌系统,但是人工浇水还在进行,有雨水回收系统,但是雨水回收系统还没有启动过。

问题之三,约20%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因为有缺陷而没有运行。比如太阳能光电板前面有高大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和太阳能光电板产生矛盾;再如外遮阳不能启动或者没有使用的习惯,太阳光在夏天直射进来,需要大量空调抵消。有了这个设备但是不能用,原来的保安、物业管理都是临时工,我们叫开关师傅,但是开关没有安在绿色上面。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充满了信心,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超过了预期,除了极个别绿色建筑项目以外,一般绿色建筑在5~10年(平均7.5年)时间就能收回绿色技术带来的成本增量,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而且这批建筑是在没有中央政府补贴情况下回收只需要7.5年,如果加上中央政府的补贴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一般3年之内就可以回收,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非常突出,正像早上一位嘉宾说的,绿色建筑是增值保值的建筑。怎么解决瑕疵呢?从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来看,首先,我们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健全,欧盟2002年出台了建筑能效指令,作为强制性文件实施;英国2006年出台了《可持续住宅规范》,要求从2016年新建住宅达到6星级;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第二条经验,政府带头,从2000年开始美国西雅图市所有市政建筑需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从2003年起联邦总务署所有州立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达到绿色建筑标准,2005年亚利桑那州所有州政府补贴建筑都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英国在2019年以后所有建筑必须是碳中和的建筑。第三条经验,各国都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激励,法国对新建建筑业主进行零利息贷款,新泽西州对购买绿色经济实用房给予补贴,最高可达7500美元,美国2005年起对建筑面积超过465平方米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居住建筑,在水电及垃圾处理费用上给予折扣;美国2006年起对使用节能窗户和热水器等节能措施并达到联邦规定标准的建筑,提供每户1000美元的税收补贴。这些政策看起来是零星的,但是对这些国家的绿色建筑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条经验,加强第三方认证。欧盟能效指令中规定建筑能效书的发放、建议及系统检测均由获得相应资质的专家承担,并建立了审查制度,保住了检测、认证、评价节能建筑和个系统节能状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美国绿建委为保证项目的公平、公正,所有的认证审核业务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完成。第五条经验,加强社会监督。欧盟能效指令规定房屋出售或者出租时候必须附带能效证书,还规定政府办公楼能效证书应该对公众公示;美国各部委政府的各个机关节能完成情况都应该进行内部公示,还要进行评比。第六条经验,能力建设。欧盟每年都举行绿色建筑和绿色照明大奖赛,英国主流院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价值,美国绿色建筑的专业认证人员已经超过了13万人。

中国怎么办?我们提出要“五个到位”,把住绿色建筑的质量关: 首先,评价机构专家一定要到位,要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专家库,专家要签字,终身负责制;过去质量的问题老是把帐记在法人头上,现在要记在自然人头上;要建立专家资质考核退出机制,建立测评机构的考核退出机制。

第二,要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绿色规划、绿色建材认证、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行以及建筑报废绿色化回收等等,要从全生命周期上下功夫。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建立审查制度,一开始还是要政府建立,政府建立一个新型市场是为了培育市场形成各方面竞争,建立规则以后政府退出。一开始中国的绿色建筑必须是政府发放、政府监督,带有政府的强制性。为了市场更多的参与,政府逐步的退出。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利用城乡规划法一书两证强制进行检查、验收、考核。在运行阶段,要构建绿色大型的公共建筑节能运行考核体制,验收后才能发放财政补贴,绿色建筑建安工程验收合格后给予50%财政补贴,运行一年后测评合格的才能全额享受财政补贴。

第三,加强舆论、同行、社会监督,这些监督都要通过能效审计、循环、考核再加上公开舆论监督。

第四,完善绿色建筑的补贴以及处罚机制。绿色建筑财政补贴要使业主和消费者能够分享,分享的结果可以减免契税、维修基金、物业费等等。政府投资的绿色公益型建筑要补贴业主,鼓励业主主动的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对于强制建成绿色建筑的项目,土地出让的条件应该写明绿色建筑的等级要求,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增添相应约束处罚条款;同时设立绿色建筑的专项基金,给予奖或者退;对违反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图审查单位、监理单位都要进行处罚;对于没有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商品房,但以绿色建筑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弄虚作假的,不仅要罚款,还要吊销资质。对于绿色建筑的咨询团队,要进行行业的评审,实行“末位淘汰制”。第五,要培育绿色物业产业,把绿色建筑的物业管理贯穿到实际建设、销售、使用全过程,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使用者能够享受节能减排四节一环保的好处。要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改造与行为引导最大限度的使绿色建筑发挥节能减排的效益,特别是垃圾的分类收集、非传统水源的应用、污染的控制、节能的运行和社会绿色使者的倡导。对绿色建筑物业管理要从低技术含量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同时引导物业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运行改造的过程中间。最后,要建立绿色物业评价定级制度,对绿色建筑物业进行定期审核。

我们这一代人作为绿色建筑的发起者,我们现在要转向全面巩固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只有这样,绿色建筑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我们的下一代才能真正享受到美丽的中国、美丽的地球。

绿色建筑 篇5

绿色建筑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成本可控同时节约能源的绿色建筑去创造繁荣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些积极的措施已经被绿色建筑委员会采取,同时建筑产业为了促进可持续成本可控的建筑而实施了一些建筑实践。为了减少未来石化燃料的消耗,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化的教育建筑里被大规模实施。绿色建筑被设计成减少运行成本以减少能源消耗,但是一些文献上认为绿色建筑会消耗比非绿色建筑更多的能源。在此论文中建筑成本和建筑工期的数据是从特定地区的30座绿色教育建筑和30座非绿色教育建筑中采集的。统计测试用来判定建筑成本和建筑工期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在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之间。测试结果显示绿色建筑的成本和工期都要显著高于非绿色建筑的。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关于建筑生命周期的研究。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非绿色建筑 建筑成本 建筑工期

1.前言

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成本大概高于传统的非绿色建筑2%。然而长远的财政收益是最初投入的20倍,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传统的非绿色建筑要节省30%的能源。建造一个绿色建筑不仅是节省运行成本,而且是为使用者建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运行成本的节约主要体现在运行能源的节约,运行时节约用水和降低碳排放。大多数的绿色建筑不是自产能源就是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之前的研究中,在相同规模和功能教育及办公建筑中,绿色或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能源消耗已经做过比较。没有论文研究建设工期在绿色和非绿色建筑之间的比较。去比较相同规模位于相同地理气候条件的绿色与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建设工期是有意义的。这一地区大多数新建设的学校被建设成高效能源利用。与此同时,这些新建设的学校建筑采用了可持续发展手段,包括对阳光的高效利用,更高的空气质量和利用太阳能来供暖和驱动空调系统。

在这片论文中,新建设的学校被分类为绿色建筑,之前建设的,没有得到绿色建筑认证的被认为是非绿色建筑。本论文的目的是比较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和工期。

2.文献回顾

很多作者都曾指出,人们对绿色建筑成本的主要误解源于那些对绿色建筑没有经验的人。很多公司都认为,去通过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件负担过重的挑战,主要原因是预算有限,他们把通过绿色建筑评估看成是额外的目标。通过之前的一个研究,85%的受访者相信,绿色建筑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的建筑,相比之下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成本低于传统建筑。研究显示:

32%的人相信他们至少要贵6%~10%。

23%的人相信他们至少要贵3%-5%。

18%的人相信他要远贵与15%

5%的人认为可能要贵2%

为了发现一种能够减少这种误解的途径,研究中建议去实施一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测试。通过借鉴之前的研究,作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成本测试。另一项研究声称,通过采用一些成本降低技术,许多建筑物都成为所谓绿色建筑,即使他们的建筑预算是有限的。同时,另一项研究声称,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节约大概是70美元每平方尺,是初始投资成本的20多倍。

关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文献综述表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要比传统建筑贵2%以上。最初的投资略高,然而绿色建筑可以提供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节约,而且成本节约大约是最初投入的10倍之多。这一点可能会帮助缓解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误解。回顾文献显示,相互矛盾的结果对于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不同。但是没有研究比较建设工期在其中的不同。

3.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中,为了得出结果,采取四个步骤。开始设立研究对象。第二步是去推导文献中提及的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和建设工期。这个步骤之后是从特定地区的学校收集数据。最后一步是统计分析以得到结果。

在这篇论文中有两个假设:

1.绿色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要高于非绿色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

2.绿色建筑的平均建设工期要高于非绿色建筑的平均建设工期。

4.数据采集

选定的地区不仅有绿色建筑还有非绿色建筑,其中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数据包括建筑成本,建设工期和建设年份。其中41座学校的数据是由该地区的建筑部门网站提供的。

5.数据分析

采集到的都是数字形式数据。建筑成本用美元计,建设工期用天数计。为了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必须标准化转化为2010年的标准,最后输入为电子表格。由于学校建筑基本都建设于不同的年份,所以我们要将其转化为2010年的指标。(图1)

调整后建筑成本=建筑成本×(2010指数/建设当年指数)

建筑成本调整为当年之后,单位建筑成本就是:

单位调整后建筑成本=调整后建筑成本/建筑面积

建设工期为:

每1000平方尺的建设速度=建设工期/1000平方尺的建筑面积

6.描述性统计资料

每平方尺建筑成本的描述性统计资料在下面表格之中,结果显示绿色建筑调整后建筑成本的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都要高于非绿色建筑。每平方尺调整后建筑成本的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63.12美元,363.82美元和96.37美元。对比来看非绿色建筑的为258.22美元,237.06美元和135.21美元。但是绿色建筑的标准差要低于非绿色建筑的。(图2)

每一千平方尺建筑工期的描述性统计资料在下面表格之中,结果显示每一千平方尺的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工期平均值,中值和标准差都要大于非绿色教育建筑。每一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标准差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是相似的。(图3)

图4以柱状图的形式对比了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的建筑成本,如图显示每平方尺的平均建筑成本绿色建筑要高于非绿色建筑。

图5以柱状图的形式对比了绿色教育建筑和非绿色教育建筑每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如图显示每千平方尺的平均建筑工期绿色建筑要高于非绿色建筑。

7.研究的限制

本研究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但是其他地区的建筑数据并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8.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学校建筑的平均建筑成本是363.12美元,而非绿色学校建筑的建筑成本是258.22美元。相比之下绿色学校建筑的建筑成本要比非绿色学校建筑高46%。

相似的,绿色学校建筑每千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是4.19天,而非绿色学校建筑每干平方尺的建筑工期是3 49天。相比之下绿色学校建筑建筑工期要比非绿色学校建筑多20.1%。

9.以下是一些建议给将来的研究:

此次研究的数据是从30个绿色学校建筑和30个非绿色学校建筑中搜集的,为了证实假设,期待一个包含更多实验样本的研究。

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考虑建筑成本中应包括建筑过程中的失败或者修改方案,这样会有利于更清晰地看待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修改方案毫无疑问会增加很多建筑成本。

最后,设计费用和建筑机械成本应该被计算在内。这件事会帮助人们了解绿色建筑是否贵于非绿色建筑。

另外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经营状况应该被记录下来,看看绿色建筑所节约下来的能源能否盖过最开始的投资。

绿色建筑 篇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杜大伟博士、世界绿色建筑协会主席Tony Arnel等8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在大会综合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大会的14个分论坛,分别是“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绿色建筑与智能化”、“绿色建筑与住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等专题论坛,有来自国内外的6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发表演讲。其中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杂志社承办的绿色建筑与住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论坛由于多位业界领导、专家的主旨演讲而尤为引人关注。

展览会有10多个国家的160多个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生产厂商等展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工程实例、建筑智能技术与产品、建筑生态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工程实践、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运行监管与节能服务市场、供热体制改革方案及工程实例、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

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前四届大会相比,本届大会特点凸显:

一是内容更加广泛。研讨会共安排了1个综合论坛和14个分论坛。分论坛除继续保留以前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利用与工程实践”、“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监管与节能服务市场”、“绿色建筑与住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供热体制改革与建筑节能”等,将原来的“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与“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分论坛合并成了“新型外墙保温技术与绿色建材”分论坛外,还根据国际国内建筑节能方面的热点问题和目前建筑节能的几项重点工作分别设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与标识”、“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分论坛和“建筑节能技术与创新——德国被动式房屋标准”、“应对气候变化——建筑领域减少温室气体的先进能源技术”、“美国绿色技术”专题论坛。

二是学术水平更高。大会成立了由10位院士和32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由学术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对征集到的200多篇论文进行了审查,择优选取了其中的122篇文章,编辑出版了《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5》。在大会上发表演讲的国内外专家总人数超过130人。演讲专家包括来自世界银行、世界绿色建筑协会、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波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际机构、国家(地区)和国内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国外的许多专家演讲,都是由国外主办单位精心挑选并推荐的权威专家。

三是参会嘉宾规模更大。随着国内外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大会影响力的提高,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大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纷纷加入大会的主办、协办单位之列。德国、法国、美国等都由政府部门出面组织了代表团来参会参展。除了来自绿色建筑、建筑节能领域的国内外知名机构的知名专家参加大会外,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环保部门、工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单位、工程公司,技术集成单位,房地产、施工总承包、勘察设计、建筑装饰有关企业,生产商,金融投资机构的代表都将参加大会。

绿色建筑 篇7

1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及要点

建筑设计, 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又具体包括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内部设计以及建筑外部设计, 这些设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 并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共同保证整个绿色建筑在使用性能上的各种达标。而基于这种建筑设计并融入新型建筑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则在另一个层面上表现出一些特点, 而这些特点有具体以其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来, 总的来说,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就是对建筑物整体布局与规划。建筑物整体的布局, 一方面要考虑现场工地的具体的地理环境, 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就是要考虑建筑物自身的功能需求。我们在布局时对于现场环境的把握要十分清楚。其次, 其主张对建筑物各个单元的设计与优化。建筑物是一个整体, 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单元。对各个单元的设计与优化, 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一环。建筑物各个单元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内部结构的优化,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布局优化, 从而实现建筑物功能多样化。最后, 其还追求各个单元内部结构的优化。对于各个单元内部结构的优化主要指的是内部设施的布局与功能的发挥。对内部设施的布局一方面要满足设施的基本功能, 另一方面是要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使得能源效益最大化。最后就是要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人与环境相和谐。

2 绿色节能建筑的内涵及特性

绿色节能建筑, 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类型, 并在某些层面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一般来说, 绿色节能建筑主要就是对绿色节能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根本性继承和体现, 其所倡导的是在充分满足用户建筑使用需求及感官需求的同时, 在建筑使用材料, 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建筑内外部协调统一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从而实现一种由里到外、整体到部分和谐统一并低能耗的建筑新类型。一般来说, 绿色建筑的具体特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室内热环境的调整

室内热环境的调整一方面是要提高居民的舒适度, 另一方面是要实现能源利用的最优化。室内环境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控制室内表面温度, 空气流动速度等指标来实现。这对于技术的要求会更高, 尤其是对于玻璃产品的要求。高性能玻璃产品的运用可以充分吸收光能。

2.2 对于新鲜空气的高要求

新鲜空气本是居民的基本要求,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 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居民对于新鲜空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节能建筑就是要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

2.3 噪声的隔绝

城市建设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但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麻烦。在城市集中区尤其是闹市区, 噪声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建筑的基本内涵是要降低环境污染,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

2.4 照明光环境的优化与设计

照明是建筑物的基本功能, 绿色节能建筑物对于照明的要求更高, 一是要实现居民照明更加舒适, 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技术提高, 来降低能耗。照明是居民的基本需求, 如何在照明上节能, 是绿色节能建筑物必须要考虑的, 也是实现节能的重点。照明节能是建筑物节能的关键, 是绿色节能建筑物的重点。

3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当然, 正如我们在以上两节中介绍得分那样, 无论是绿色建筑设计还是绿色节能建筑, 其在具体内涵上都表现出一种较为丰富的特点, 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一般来说,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以及互相融合的关系。因为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及节省能源并不是孤立的, 也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自主建造的建筑内部环境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舒适感, 但是舒适感也依赖于照明、空调、通风等高耗能设施。然而在满足人们舒适度的前提下, 又可能增加能源消耗, 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能源和环境危机, 严重时会使生存发展和安全保障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筑消耗也越来越多, 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的上升, 每一年新建和改进的建筑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自然环境恶化。在建筑过程中也会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防止水污染、土地和空气污染, 绿化和水面就会不足, 空气会更加污浊, 气温也会随之升高, 甚至使能耗不断的增加。环境不断的恶化, 不仅会使环境日益恶化, 也会是建筑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受到严重破坏, 事实上也是良性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 同时也能促进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 我们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内涵、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要点以及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两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 在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的深刻背景之下, 如何将具有环境友好及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无论在数量, 还是在质量上维持在一种较高的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当然,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说, 绿色建筑设计实际上有着自身深刻的内涵, 其有着自身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 而这些方面实际上又与绿色建筑自身的内涵是相切合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较为紧密的联系。当然, 我们也要对这种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摘要:绿色建筑, 作为如今时代的一种较高新型建筑类型, 已经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 就这种地位的发挥和维持来说, 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其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为有效支撑。然而,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 就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这两者而言, 其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联系。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节能建筑的根本实现提供根本性指导, 而绿色节能建筑又在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求上对这种设计进行约束。本文主要围绕着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这一中心主题, 先从两者的内涵出发, 对其内部密切的联系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内涵,关系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 篇8

1958年,夏昌世教授在《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中首次提出了岭南建筑这一名词,把岭南建筑的一些气候特征归结为遮阳、隔热、通风等主要元素。由此指出,岭南建筑的特征在于其气候适应性,这与绿色建筑提倡的因应气候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呼应。

在当今的城市设计、建筑创作思潮中,存在值得再思考的倾向:

(1)在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实践中,侧重其外在形象和特定材料的应用,偏重于对建筑形态、构件元素的模仿和复制,将岭南建筑视作一种仅具外在表征的建筑形式,与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渐行渐远。

(2)在实施“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过度依赖甚至滥用技术,以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的相关项数。这种做法将系统的节能割裂为仅仅依靠设备和技术,忽视了传统地方建筑立足地域气候的生态本质,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倡导的自然生态实质大相径庭。

这两种倾向都不足以体现岭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实质。传统岭南建筑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应对环境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和空间策略,而建筑形态、构件元素,只是这种策略的一种表现。绿色建筑鼓励采用高新绿色技术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侧重被动式节能,强调遮阳、隔热、通风和理水。

2 岭南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联系

岭南,即五岭2)以南,大致包括闽南、广东、海南和广西桂林以东大部分地区。岭南的地理环境决定其气候特点,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表现为“湿、热、风、雨”。

岭南文化实为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这与各种异质文化的交融相汇有关。漫长历史进程中,北方汉族的迁徙南下带来中原文化,外出经商的岭南人带来海外文化。长期以来,汉文化、岭南周围地区荆楚文化、闽越文化、吴越文化,及海外一带外来文化对古南越长期的浸润改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在形成历程中以其博大的胸怀广泛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异质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蓄,包容和创新。

作为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建筑,秉承岭南文化的特质,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从传统的岭南建筑到西关大屋、骑楼、以及以白云山庄旅舍、友谊剧院等为代表的现代岭南建筑,其建筑形态既没有固化于某一建筑风格或形式,也没有使用某一特定的建筑材料,而在适应地域气候环境、响应地域文化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岭南建筑”的概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种形式、风格或符号,也不是一种设计手法,而是植根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习俗的设计思想。与抄袭模仿相反,它更鼓励设计创新,通过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使建筑具有地域性表现并融于地域文化之中。

岭南地区夏热冬暖,炎热多雨,整体布局及建筑空间的组织都注重遮阳、隔热、通风和理水。传统岭南建筑针对“湿、热、风、雨”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手法:强调自然通风、遮阳隔热、形成与庭院结合的开敞的空间。其中冷巷(图1)、天井、敞厅、与庭院结合等手段屡见于传统的岭南建筑中,在调节微气候方面已被证实是经济有效的。传统岭南村落多为梳式布局3)(图2),布局紧凑,同时通过建筑单体之间灵活错落的布置方式实现相互遮挡,有效隔热遮阳,通风降温。传统岭南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和空间策略与绿色建筑4)所倡导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等要求相一致,在当今仍具有借鉴、发展的空间,现代岭南建筑是极具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建筑,创新是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的根本。岭南建筑的创新,需结合当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因地制宜,通过规划布局和空间组织手法适应炎热潮湿气候。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需结合地域气候,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与自然的共生;鼓励被动式节能,侧重遮阳、隔热、通风和理水等方面。

3 岭南建筑的绿色空间体系

建筑创作的实质是空间的组织与布局。传统岭南建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通过“冷巷、天井、敞厅、庭院”这一空间策略实现其相应的文化表达与气候适应性技术。这一空间体系运用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与此同时,应对环境气候的通风系统,构件运用与理水,也糅合在这套空间体系中。其气候适应性策略,为当今绿色建筑的方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

3.1 岭南建筑的自然通风系统

岭南建筑中注重开敞的布局,不同开敞空间之间的联系和组合,都是通过空间设计来实现的。传统岭南建筑的精髓,是在对空间的处理上,利用敞厅、敞廊、冷巷、天井、露台、架空层等建筑设计元素,以开敞的布局,与园林有机结合。

敞厅、敞廊、冷巷、天井、露台、架空层等空间类型,一般以一种或两种类型存在于传统和近现代岭南建筑当中,同时每一种空间类型都有其适用性及限制因素。例如大面积庭院的使用在私家园林建筑(例如可园)中较为常见,但这类建筑较少运用到天井;而西关大屋因用地条件的限制则更多地采用天井通风,但缺少绿化庭院。传统的岭南建筑,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处理上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开敞空间,以组合的方式形成序列,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岭南建筑空间发展到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复杂性,一些原有的空间元素已有其局限性,需要结合当今绿色建筑的新理念,发展出新的空间类型来应对不断变化更新的环境要求。例如冷巷,虽已较难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但可以运用冷巷降温及放大风速的功能,创造一些新的空间类型来代替其在通风系统中的作用(图3)。

下沉式庭院、架空层、多层的敞厅、高层建筑中的空中花园等新的空间类型,都担负着构建新的通风系统的功能。建筑底层作为架空层,与天井形成一组通风序列,同时架空层可以遮阳避雨,提供了适于交往的公共开放空间。多层敞厅,结合中庭布置,在中庭上方开采光及通风的天窗,利用了在岭南建筑中较为常见的热压通风原理,每层的可开启的窗户及架空层成为建筑的进风口,中庭的天窗成为了出风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组新的通风序列(图4)。

高层建筑中的空中花园可视为岭南传统庭院的立体化,高层建筑分组设置通风网络,同时设置空中花园,为高层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半私密的交往和过渡空间(图5)。

这些新的空间元素,与原有的空间元素组成了新的空间序列,同时也形成了应对环境气候的通风系统。原有的依附于这套系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随着空间系统的建立而重新构建,并得以延续与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岭南的空间类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更应该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将这些空间重新组合,古为今用,而不囿于对某种特定空间形式的简单模仿。

3.2 岭南建筑的理水

岭南大部分地区处在珠江流域上,珠江三角洲河流众多,水网密集,纵横交错,产生了众多地域特色浓厚的水乡民居聚落,并孕育出独具岭南特色的水乡文化。岭南地区的传统水乡文化,蕴含着岭南人民亲水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喜好。

传统岭南村落的选址遵循着“背山面水”的原则,这是古人考虑了通风与理水共同作用下对村落热环境产生的积极效果。在水乡村落中,河道在村内纵横交错,河道成为了具备降温作用的巷道,空气经过水体的降温后渗透到河道两岸的建筑群内。在传统的岭南园林里面,庭院内一般都设计有水塘,水塘不仅具有组织空间及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同时也是园林中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气经过水体的降温后从敞厅等开敞空间渗透到建筑的室内空间里面,并通过其它天井、庭院等出风口完成冷热空气的交换。可见,传统岭南建筑的理水,往往是与通风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的。

岭南建筑的理水,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更多的是与隔热、通风、调蓄、节水、调节室内微气候等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考虑,并由此实现“渗、滞、蓄、用、排”的低冲击雨洪管理及开发模式。这与当今绿色建筑的“节水”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岭南建筑的务实与美观结合的特征。

根据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水系的规划、庭院的理水,让水体作为环境中的蓄热元素,与建筑的开敞空间设计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系统,调节建筑内部的微气候。建筑水环境营造作为改善建筑微气候的手段,更好达到生态节能的目的,实现理水与通风的有机结合。

建筑理水与建筑空间、园林庭院相互融合,注重分隔与组织空间,强调室内外之间的过渡和渗透,达到扩展和丰富建筑空间层次的效果。庭院理水,结合岭南人们的生活品味,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创造独具文化品味的意境,实现理水与空间、文化的结合。

岭南建筑的理水,融会了当代绿色建筑所倡导的节水理念,并与通风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着绿色节能的作用;更赋予了当代绿色建筑理念以岭南水乡文化的内涵,人们带有传统记忆的生活方式能得到延续。在现代岭南建筑空间中,需要充分发挥理水的作用,将水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适于公众参与的亲水空间。

3.3 岭南建筑的构件运用

对于传统的岭南建筑的传承,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潮:将岭南建筑简单视作建筑形态的模仿和复制、构件元素的拼贴和堆砌。这种思潮与当今绿色建筑的理念背道而驰,“为片面追求美观而以较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在设计中应控制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的应用。”5)“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和构架等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则判该建筑不具备绿色建筑评价资格”6)。

事实上,传统岭南建筑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应对环境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而建筑形态、构件元素,只是这种策略的一种外在表现。传统岭南建筑的构件运用,通常是与建筑中的通风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理念,恰恰是与当今绿色建筑所倡导的“节材”理念是一致的。传统岭南建筑的细部构件,大多具有遮阳、导风、导光等功能,并且具备了建筑形态上可识别的特征。例如西关大屋中的趟栊门,既起到围护的作用,又是通风系统里的建筑构件。屏风、隔扇、通风漏窗(图6),以灵活的围护界面引导使用者用灵活的方式应对气候。通过设置在通风系统内的可灵活使用的围护构件,根据不同时期的气候特点,灵活地组织建筑内的通风,交替的利用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

趟栊门、屏风及隔扇这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构件,与建筑空间及通风系统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和文化表达。建筑构件的设计既作为空间设计的元素,又起到遮阳隔热、通风降温的作用。

传统岭南建筑构件满足遮阳、隔热、通风等多种功能需求,是地域文化表征与绿色建筑中的“节材”理念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功能需求和当今绿色建筑的新理念,对岭南建筑的构件提出了新需求。“夏氏遮阳”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现代建筑功能的例子,“夏先生综合考虑了当时经济、气候、材料、使用等各方面因素,在建筑的外表面,采用立面“竖向分区”的布局方式,合理划分采光、遮阳、及通风立面布局与面积,综合提出了多种有效的遮阳手段。”7)夏先生的作品是早期地方建筑实践探索阶段具有典型岭南特征的现代建筑。

岭南建筑的“务实性”,决定了建筑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兼顾其他材料。这种理念与绿色建筑的“节材”理念是相通的。

传统岭南建筑构件的传承和创新,需要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作为空间通风系统里面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创新应该是与空间通风系统的构建同时进行的一体化设计的创新。

4 结语

当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对传统岭南建筑提出了时代性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岭南建筑需要创新,不断发展出适合时代需求的,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空间系统及气候适应性策略。

岭南建筑的发展和创新,需更好地结合当今绿色建筑的先进理念,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绿色建筑。

摘要:岭南建筑具有诸多绿色建筑的特质,实施绿色建筑的时候应借鉴岭南建筑乡土和低技的手法。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应着眼于其绿色建筑的生态实质。

关键词:气候适应性,岭南建筑,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肖毅强,王静,齐百慧.湿热气候下建筑外表皮防热模式思考[J].南方建筑,2010(01).

[3]夏昌世.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J].建筑学报,1958(10):36-39.

[4]彭长歆.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构想[J].南方建筑,2010(02).

绿色建筑中绿色施工探讨 篇9

1.1 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的本意是生命的颜色, 引进建筑领域是自然生态的象征, 它意味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施工可以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这是由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由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阶段构成, 而“建筑施工”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 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 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在建筑业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 就不能不重视建筑施工阶段。

1.2 绿色施工的特点

绿色施工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施工体系进行了创新和提升, 其特点主要有:

(1) 绿色施工追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高效、低耗、环保”的综合效益。要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统一, 当三者发生矛盾时, 必须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2) 在技术上, 绿色施工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以人为本, 将科技和生活紧密联系。

(3) 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要求节约资源、节约材料、节约用水、节约施工临时用地、节约能源的同时对建筑副产物再利用, 实现产业的再循环。

总的来说, 绿色施工是以绿色技术为手段、绿色经济基础、绿色环境为目标、绿色成本控制为目的的管理模式。是高效率、环境好、适应性的改变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施工模式。

2 绿色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使用环境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运筹管理科学、信息管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国内外同行及相关行业的成果和经验, 制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价值工程原理方案最终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2.1 遵循减物质化生产原则

减物质化生产原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是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

(1) 减量化原则。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人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2) 再使用原则。是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并且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长期使用。

(3) 循环再生利用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2.2 实施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

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优选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的关键措施。

2.2.1 合理使用能源

施工现场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能保证能源的利用达到最高程度、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 减少浪费, 提高效益。

(1) 节约电能:

降低用电量, 节约电能, 在施工机械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关掉电源。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 采用节电型的施工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 保养设备: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降低能源消耗。实时检测机器的运转情况, 确保没有机械的空放。

(3) 完善操作:

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进行操作, 同时配备技术娴熟的专业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

2.2.2 合理使用资源

(1) 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不可再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如多建高层建筑、地铁、地下公路等。在设施的布置中要节约并合理使用土地,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土地使用后尽量还原和修缮, 不留任何地质灾害隐患。

(2) 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使用生态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是指材料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节约资源、节省能源, 可循环再生, 无环境污染或很少污染的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做到物尽其用, 避免人为因素的浪费。

2.2.3 妥善处理建筑垃圾

在绿色施工中应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并做到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日均生产大量废物。大量未处理的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 占用大量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关于对建筑垃圾的处理, 我国政府提出要通过“三化”措施 (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 (1) 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 垃圾封闭, 对生产的垃圾尽可能通过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减少垃圾处理处置。 (3) 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 严禁垃圾无序倾倒。 (4)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材料和设备, 防止二次污染。

3 绿色施工的推广

根据中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业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法律、政策引导

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 需要靠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及切合实际的法规。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 例如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可将承包商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程度, 作为工程评标和评优的依据;可进一步完善施工中的保险与索赔制度, 为绿色施工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 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

3.2 实施清洁生产

所谓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施工单位在不牺牲建筑产品工程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废弃物, 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意识。

3.3 建立对应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应该伴随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研究利用寿命周期评价、环境工程评估等开展绿色建筑评价, 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评价尽管也涉及到施工过程但大多仍以规划设计阶段为主, 因此建立针对施工阶段的可操作性强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摘要:建筑的发展, 从最初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场所到现在的智能化居住环境, 期间历经了人与自然由对抗至和谐的历史进程。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筑能否最终重新回归自然, 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至关重要。

关键词: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竹隰生, 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 2002, (4) :33-35.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3]中建建筑承包公司.绿色建筑概论[J].建筑学报, 2002, 7:16-18.

[4]杜培龙, 郭子雄.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与技术双管齐下[J].建筑, 2003, 12:25-28.

[5]刘洪峰, 廖小烽.谈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 2005, 6 (26) :28.

[6]赵升琼.建筑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理念、原则及技术[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8) .

[7]胡勤.绿色施工一一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J].建筑经济, 2006, (2) :280.

[8]胡其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J].工业建筑, 2002: (32) .

绿色建筑:智慧建筑的另一面 篇10

智慧建筑可以通过利用智能技术,大幅度地减少建筑能耗。然而,不使用这些技术,也可以让建筑变得“智慧”,绿色建筑正是其中的途径之一。可持续的建筑,即绿色建筑要将其造成的环境足迹最小化,同时,提高在建筑中居住、工作或玩耍的人的幸福感。为此,绿色建筑是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来构建的,它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并保障住户和周围环境的健康与安宁,不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几代人。

本文首先介绍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需要考虑的因素,随后阐述了智能材料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条件,接着介绍了国外一些政府对于建筑,尤其是翻新建筑中要达到绿色标准推出的政策支持。最后,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相关案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智慧建筑的另一面。

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和建造新的绿色建筑的时候,要考虑可持续的场所、水效率、能源和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设计中的创新以及区域优先等(见表1)。

各国在设计和建造新的绿色建筑中可能会遵守不同的准则,但总体因素不外乎表1中列出的7点。例如在英国的准则就是,建议成立低碳设计专责小组,该小组应该制定出侧重于四个层次设计的蓝图:第一是选址,要考虑运输及其与其他服务的整合;第二是朝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阴影和自然通风;第三是热问题,即要为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考虑形状、密度、材料和系统;第四是使用可再生形式的能源。

智能材料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条件

为了让建筑更绿色,化工行业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智能材料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在可接受的投资额度内节约大量的能源。

首先,是反射室内涂料。通过优于普通涂料的光反射,这些涂层能让空间感和光感最大化。反过来,这就会减少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使用量,并且/或者增加对自然采光的感知度。同时,这些涂层能够优化使用天然和人工照明(将光感增加20%,或者在两样的光感下,节能20%)。在冬天,它能够帮助将阳光辐射热留在建筑内。

其次,是反射率高并耐用的室外涂料:这些涂层反映阳光辐射光谱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当在屋顶和墙壁上使用时,对太阳能量的反射会降低屋顶和墙体的温度,因此也就降低了屋顶下和墙壁内空间的温度。在气候炎热地区的屋顶和墙壁使用这些材料时,可以降低15%的空调能耗,同时也可以缩小空调系统的规模。

第三类是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通常市场上可用的相变材料在就是一系列具有活性成分的半成品的材料,比如石膏、水泥、石膏板、多功能的外墙及屋顶组件等。当在(内部)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使用相变材料时,墙壁和天花板就能够吸收和储存白天的多余热量,以便在夜间气温下降时散热。因此,使用相变材料的屋顶和墙壁能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性,从而节约能源。以水泥为例,制冷能耗可以减少10%。

第四类是高级绝缘泡沫。这类具有高绝缘性能的绝缘泡沫能够大量节省能源,并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结构。据估计,这些高性能泡沫可以将采暖的能耗成本降低30%~80%。

第五类是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当重新整修玻璃幕墙建筑时,使用真空绝热板模块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它们的隔热性能比一些传统保温材料高三倍。但由于它们现在还处于介绍推出阶段,因此其价格比传统绝热材料高很多。随着发展,相信将很快能够降低成本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这些五项技术的结合可以平均让采暖和空调的总体节能超过40%。当然,节省的准确数额将取决于建筑的类型和位置。

虽然在新建建筑和翻新建筑中大规模的采用智能的化学合成材料可以让建筑变得更绿色,但是,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满足大量的边界条件:首先,要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认知,从承包公司的建筑材料采购者、建筑师、建筑管理者、业主,直到监管部门;其次,招标程序中要考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并包含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第三,对特定的建筑,要基于性能选择干预措施组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能因为可能具有更高的“创新性”就盲目地倾向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密集度高的解决方案,因为很多时候,最“接地气”的方法(比如绝缘泡沫或反光涂料)就可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投资更低;第四,要有足够数量的会使用些智能材料的合格工人,他们能够将其整合到具有成本效益、耐用并可靠的解决方案组合中;第五,要有富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来刺激业主新建(或翻新)楼宇,这些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补贴、对这类投资的专项贷款、创新性的融资计划、税收减免、对“不良”建筑给予处罚等,甚至也可以是这些政策工具的组合;最后,就是要有全面考虑到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造成的影响的建筑条例,贯穿施工、拆除到废物回收利用处理的整个过程。

政策支持

对大厦业主来说,任何要求他们升级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的监管压力都将极大地刺激私人市场使用智能材料来翻新楼宇。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为例,该市不仅在财政方面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而且要求当地的新建和翻修建筑许可证中,必须积极纳入欧盟建 筑能源性能法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Directive,EPBD)中的要求。

早在2001年到2009年间,通过智慧融资,德国在刺激深度能源效率的翻新工程中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01年到2006年间,德国工作和环境联盟(German Alliance for Work and Environment)拿出40亿欧元的公共补贴,就刺激了高达150亿欧元的私人投资投向建筑改造。国有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创建了多种方案,提供比正常利率低的利率来刺激私营部门融资。在2006年到2009年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各种方案下的融资活动共使用了270亿欧元的贷款和赠款,在家庭提高能源效率的改造中,获得了270亿欧元的私人投资。

nlc202309011729

案例:洛杉矶的“降温屋顶

如果你打算在洛杉矶盖一座新房子,就必须确保它要有“降温屋顶(cool roof)”。这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是要成为明星建筑,而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改善当地的气候。2013年12月,美国洛杉矶市议会一致投票决定要更新市政建筑守则,要求所有新建及翻新的院舍要有“降温屋顶”,或者是屋顶要使用反射、而不是吸收太阳光的材料。做出这一更改,意味着洛杉矶成为美国首个要求在新房屋使用“冷屋顶”的大城市。

之所以发生这一更改,是因为在建筑物聚集在一起的城市中,屋顶吸收太阳光,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较高的温度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在像洛杉矶这样具有温暖气候的城市,“降温屋顶”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大规模的在主要城市地区采用“降温屋顶(cool roof)”涂料,可以显著降低夏季城区的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这不仅对周围的环境有正面的影响,也能保持室内凉爽,让城市更适宜居住,并能通过减少建筑对空调的需求来节省能源。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重点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学家Ronnen Levinson表示,在洛杉矶盆地30%的地表采用降温屋顶、降温人行道,并进行树木覆盖,有望将室外空气温度降低大约3摄氏度。而由更凉爽的室外温度所带来的额外的楼宇年度节能量估计能达到降温屋顶本身所带来的节约量的一半。另外,更凉爽的室外空气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因为它能减缓依赖温度的烟雾的形成。将洛杉矶盆地的室外空气温度降低3摄氏度,预计将减少10%的烟雾(臭氧),这相当于每年在避免烟雾前体(例如氮氧化物)排放中节省了3亿美元。同时,降温屋顶减少了夏天下午高峰时段的用电需求,降低电网的压力,从而减少限电和停电的可能性。”

让建筑变得更智慧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上文提到的智能材料,其实有一些建筑从结构设计上就旨在帮助建筑更智慧,帮助人们的行为更智慧。位于英国伦敦罗梅罗之屋(Romero House)的援助机构CAFOD的总部并没有使用数据驱动的智能技术,但仍可以帮助其使用者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减少能源使用,甚至是保持健康。该建筑的电梯被隐蔽地设在远处,因此,CAFOD的员工上楼时的默认方式是走楼梯。咖啡间、厕所和会议室被设在楼梯间的夹层中,而不是设在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员工要喝咖啡必须在两个地点间做出选择,于是可能就会碰到一些其他部门的员工,从而有助于促进部门间的知识共享。所以说,要想让建筑变得更智慧,可选的途径很多。只有找出最合适自己的组织的方案,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本组织的目标,同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下一篇:采集与加工